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地球化学模式;成因;原生模式;次生模式
所谓地球化学模式,主要就是指各类矿物成分在地球表层或地下布局形成的某种状态,从当下对地球化学的探索发展状态看,俨然能极其简单地找寻出种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模式,却无法精准详实的解释地球化学模式不同种类的现象,这也一直是摆在众多从事地质勘测的化学家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地球化学模式按照成因的分类
针对形成原因的区别可以说地球化学状态划分成原生模式和次生模式两种。那么,原生模式主要指在旧有的结岩石中已存的某种地球化学形式,而次生模式指的是原生模式在表面被风化后搬运到其他异同地表的载体里某种地球化学形式状态。
1.1原生
因为原生地球化学模式概念和实际应用中存在差异化现象,因此我们常说的原生地球化学模式指的是诸多岩石中的矿物元素,而原生地球化学模式又能被分为同生和后生两种模式。同生模式又指与围岩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分散状态,后生模式则指某种矿物以规律的运行陆续侵入至基质岩石中所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而从地球化学模式形成原因看,同生模式是在火成岩浆的组群、堆积作用或是变质作用下完成的。而同生异常一般呈现出大到与整个矿源层相当的地球化学省或地球化学域,微小到和个别局部岩体差不多的小面积不规则。后生模式指的是在热液分散效果下所形成的分散模式。其中该模式与四周延时形式在我国的研究中被统称为散发形式。这种后生模式的无规律和迥异现象通常是转变为部分原生晕。此外渗滤模式在矿体勘察中产生极其关键且重要的效果。这是由于渗滤状态是原生晕组成分带和几何形态建立的基础,所以对渗滤模式的探究能够为研究院们探寻隐藏的矿床提供参考。
1.2次生
次生非常规主要是指岩石中的矿体和原生非常规在风化效果下其含有的各种矿物元素均遭到浸蚀而从原地点扩散出去并侵入到表生环境载体中。与原生地球化学模式一样的是次生分散模式也分为“同生和后生”两种模式。这里的同生模式是指载体同期形成的扩散模式,而后生模式指的是在载体形成之后的扩散模式。在同一种载体内部,同生分散模式和后生分散模式能够长期共生,相互依存。同生模式与后生模式的分类主要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次生模式还能够按照其形成的形式来进行划分,如果依照形成形式的差异化,次生模式在早期的研究中有能够分为水生、碎屑和生物形成的模式三大类,但伴随进行该研究的人与日俱增,大家似乎已经慢慢认识到次生模式的形成有着绝对不是简单单一化的成因,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简单的用早期分类的三种类型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整体概括,所以气成、物理和化学形式也被人们列入次生模式的形成原因中来了。那么,次生模式中的水生模式又指什么?简单说,它是一种地下水和地面谁对矿物组件的水体搬运中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形态。碎屑模式指的则是由水、冰、风的机械搬运和重力功能下所形成的一种模式。生物成因模式就是由植物代谢将矿物元素从土壤中吸收,在植物体内形成的一种特定模式。前面已经简述到次生化学模式的形成原因极其繁琐且困难,那么下面就先简单的叙述一下次生模式形成的过程。通常人们说次生化学模式的形成过程需要在矿物组件散发、重组、同生模式元素搬运和元素锁定这些重要的关键流程。
2地球化学模式的成因过程
在此化学模式形成的早期就是部分矿物释放的过程,某些矿物从原生矿体后者原生晕中被彻底散发出,而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矿物元素尤为后来的搬运转移的提供了可行性前提,在款物元素彻底释放的或承载的有些可以直接形成次生非常规。一般而言在矿物元素释放过程中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的积石会给矿物元素的释放程度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物理风化对于矿物元素释放的影响通常是发生在干燥、极寒或者切割式复杂的区域。各区域温差转变所产生的岩石变小或变大、冰川触碰、河流冲刷和风化侵蚀等都是自然现象形成过程。而化学风化则是一种通过水、生物、气体三种作用下对岩石进行氧化剂融化从而使款物元素彻底释放出来的全过程。而生物风化可以之间通过产生微生物、有机物的方法来对矿物元素进行消融释放又能够借助于植物的根部来加快岩石的物流风化从而完成款物元素的彻底释放。通过矿物元素彻底释放后就直接侵入了元素重组的过程中。那些被释放出来的矿物元素能够直接演变成个体矿物而侵入到款矿物元素搬运的流程中,也可与其他的载体实现有效融合然后在进入搬运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矿物元素结合的方式能够借助于吸附、消融也能够是是全面吸收。这三种状态的最大差异在于吸附属于物理方式,消融属于化学方式而吸收则是属于生物方式。物理方式的矿物元素组合主要是胶体的吸附、粘着吸附和微气泡表面吸附。化学方式的矿物元素组合则是矿物元素借助于地下水、地表水中的消融,再和水中所含的离子等重组成可溶性的溶液。生物形式的矿物元素组合则是凭借植物对矿物元素的完全吸收从而来完成的这一过程。某种矿物被彻底散发出来后能呈现出个体形态,然后还能借助于更为丰富的方式来重组,下一步再进入矿物组件系统的搬运流程,在整个搬运期间矿物组件会被其他大量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营力进行大规模搬运。最后,就是所有矿物组件的牢固过程,但是这个牢固也不过短时间内不一种稳定状态而已。矿物组件的稳定能借助于大量多样化的途径来实现,比如常见的有水动力变小、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氧化物和硫化物等的吸收、有机物融合、生物的沉淀等。当成矿组件和伴生组件在矿体遭遇风化作用后,从矿石散发出到四周载体中,使其在四周载体中的存在数量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或形成矿物的组件中在不断累积后残留的热液还在持续向前面的围岩中不断蔓延,造成围岩中矿物元素的保有量也不断长高的走向,这也是勘察地球的专业领域研究人员和专家们齐心协力致力探寻的关键内容。但是,地球化学分散态势就是指矿物组件在某个超大空间范围中的浓度、变化程度、布局的形态以及存在形式与四周的巨大范围内的矿物组件分布存在巨大差异。
3结语
探索、找寻和研究地球化学模式的分类和形成原因,对于探寻非常规的模式和形成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直接作用,而地球化学模式根据多种分类标准又被划分为五花八门的种类。因此,化学领域专家们主要探寻的就是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划分出的不同的地球化学模式,即原生、次生的主要内容。深入研究地球化学模式能够有利于人们探寻和追逐深藏的矿床,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学锦.走向21世纪矿产勘查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关 键 词】语言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 关联性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于19世纪50、60年代以来得到确立和发展,它的研究不局限于语言结构本身,而是从语言和社会及其发展的相互关系中探讨语言的各种现象。有研究表明,男女性别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会造成语言使用上的许多不同。也有研究表明,由于男女两性自母系氏族社会以后就处于长期的严重地位不平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笔者在这里想就语言的性别差异与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关联性做一个浅显的分析。
二、文献分析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以来,性别差异与语言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各界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男性和女性讲不同语言的观点就开始获得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交际研究者的重视”[1]。确切地说,语言学界对于语言与性别研究的重视始于Robin Lakoff。除她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也开始从性别的角度研究性别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的某种未知而又神奇甚至是必然的一些关系。
再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赵元任在1928年出版的《现代吴语研究》一书里就注意到男、女在语音和声调上可能造成的差异。还有一些学者也从语气词、汉语道歉语、委婉语运用以及汉语日常会话中的言语应对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做了研究(曹志,1987;赵弘,2008;郭风岚,2007;江露,2007)。
除了语言差异的研究,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肖建安和肖志钦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 探讨性别言语的象似性规律,从而揭示构成性别标记言语的社会性根源(肖建安,肖志钦,2003)[6]。张洁和杨永林就小学英语教材建设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研究(张洁,杨永林,2003)[7]。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网络、问卷、观察等途径收集语料,特别是对各种真实语境中男女产生的话语以及性别在多大程度上或在什么语境中对话语产生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言性别的差异及成因进行探究,从而找出语言性别差异和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关联性。
四、分析
(一)男女语言差别研究
有学者注意到男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别始于17世纪。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男女双方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话题选择、话语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1.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更趋向于使用标准的发音,而升调则是女性语言的典型特征,一般来讲,女性说话常用升调,语调变化比较频繁。
2.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喜欢使用一些强势语,更喜欢使用诸如adorable、charming、divine、lovely、sweet等女性化的形容词,还喜欢广泛使用一些小词如“sweetie”,“妈妈”,“猫咪”等,谈话中经常出现变调或插入语。就诅咒语而言,男女两性间有着明显的界限。为了回避那些象“shit”之类经常被男子使用的粗词俗语,妇女更愿使用“Oh,dear!”,“My Goodness!”等一些更加温和和含蓄的方式表达惊叹之意。
3.在句法方面,“女性语言”的一大特征是广泛使用反意疑问句。
4.女性的话题一般集中在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当中,如家庭、服饰、美容等;而男性的话题则主要是国内外要闻、金融、军事、体育等。
5.从话语风格来说,女性在交谈中表现得比较合作,而男性在交谈中常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总体来说,男性语言要更直截了当、自信、粗鲁,女性语言则有礼貌、婉转和不武断的特点。在男女交谈中,男性总处于主导地位,女性总是处于从属地位。
(二)对女性语言歧视现象的研究
语言和社会态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社会态度是人类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并且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研究表明,很多语言都有语言歧视现象,在此我们仅就从英汉语的语言歧视现象中取材。
1.从词序规则的凝固看语言歧视现象
英语中有man and woman,father and mother,husband and wife,brother and sister等,汉语中则有“男尊女卑”、“男女老少”“男欢女爱”,“男耕女织”等成语,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词序象似性。这种凝固词组的象似性表达了人类社会对男女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基本认识。
2.从用词上看语言歧视现象
在英语中,“bachelor”和“spinster”的原意并无褒贬之分,但今天所使用的“spinster”主要指那种脾气怪异,不受人欢迎的未婚女子,暗含着嫁不出去的意思。而“bachelor”则没有这种贬义的用法。又如“boy”和“girl”这两个词,本来也是没有褒贬之分的,但当它们和call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call boy”表示的是“侍者”,而“call girl”表示的则是“(电话)女郎”,被赋予了贬义。汉语中,“先生”和“小姐”原也是没有褒贬之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姐”一词被贬化了,“先生”一词则没有。又如在中国古代,男子说到自己的妻子时,总是称“贱内”或“糟糠”,而妻子则称自己的丈夫为“ 老爷”或“官人”。
3.从字形看语言歧视现象
在英语中,有许多不带形态标记的词常指男性,而表示女性时则需要另加标记,如:actor-actress,manager-manageress,host-hostess,poet-poetess,hero-heroine等。在中国,封建社会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把女性压在了社会的最底层。在此影响之下,常用带女旁的字来表示顺从、跟随之义,如“妇”、“娩”、“娓”等表顺从;“委”、“如”等表跟随,女部字中还有许多含否定意义的带严重社会偏见的贬义字眼,如“妖”、“妒”、“嫉”、“奸”、“姘”等等。
(三)语言性别差异和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关联性分析
1.语言差异及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形成的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性别言语风格源于两性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所习得的性别角色模式,这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言语中的差异事实上就是现实中的两性差异的反映,性别言语中存在的不平等就是社会中两性地位和权利上的不平等的反映。
人类自母系氏族社会结束以来一直处于男性占据绝对的家庭及社会统治地位的状态。男性是家庭的主人,在社会中掌握着国家权力,控制着政府、教育、出版、大众媒体、金融系统、宗教等重要组织机构。在这样长期的不平等地位影响下,男女语言形成了差别,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也形成了。
2.语言差异及语言性别歧视的关联
(1)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促成了语言差异的形成,语言差异的形成又最终导致了语言性别歧视
《圣经》中说上帝取亚当肋骨做成其妻夏娃,由此以来,妇女就一直被注定仅仅是男子的一个部分。佛教中称观音本为男身,但为与受苦女子站在同一阵线上,才化身为女相,这似乎也隐喻了女性是部分男性化身而来。长期的社会地位不平等使女性习惯于自己的弱势群体地位,在语言上也逐渐形成了相对弱势的语言风格。如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标准的发音;因为处于比男性卑微的地位,女性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多地使用疑问语气或结构的句子;由于男性是领导者,女性处于被领导地位,女性不敢使用冒犯性的语言等等。
语言差异的形成使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实在语言中得到了承认,进而使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出现并成为自然现象。女性不知不觉中在语言上承认了自己在社会中低下地位,男性也乐于看到这种承认,渐渐地与女性有关的词语意义便有了悄然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多数是贬低性的。最初女性有可能没有注意到这种变化,也有可能有人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却敢怒不敢言甚至视为自然,久而久之,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形成了。
(2)语言的性别歧视加深了语言差异
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出现使女性的低下地位得到进一步加深,女性更加地认为自己就是比男性弱,而男性则更加趾高气昂。这种情况下,女性的语言就更加小心翼翼,而男性的语言更加高傲自大,语言性别差异进一步加深了。
(3)有意识地改变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有可能消除语言差异
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正视,有很多专家学者研究了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并极力督促这种现象得到改变。事实上,这种现象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家致力于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同时,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语言也有了变化,男女语言更加接近了,女性语言语气更加自信,男性语言也更加文明温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有意识地改变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男女语言差异也将最终消失。
五、结语
语言性别差异和歧视都是长久以来存在的现象,也有他们形成的社会原因。男女的社会角色导致了其语言意识,这样的语言意识使语言性别歧视成为一种必然,并进一步加深了性别语言差异。人无论男女都是生物进化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男女生来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为地制造了“男尊女卑”这一社会现象和对应的这一具有歧视意义的成语。我们说现代社会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存在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显然与“文明”、“进步”这样的词语不太协调,但只要我们认识到并且有意识地改变这一现象,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Crawford,M.Talking Difference:On Gender and Language[M].London:SA GE Publications,1995.
[2]曹志.语气词运用的性别差异[J].语文研究,1987(8):44-45.
[3]赵弘,汉语道歉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57-58.
[4]郭风岚.汉语日常会话中的言语应对及其性别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2007(2):67-75.
[5]江露.委婉语与性别差异――南京部分高校委婉语使用情况调查[J].语言应用研究,2007(2):57-58.
【关键词】数学基础 确定性 数学教育 批判性思维
On Definite Feature of Truth and Elementary Feature of Education about Mathematics
Tang Huilong
【Abstract】The elementary feature of mathematics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Indefinite feature of mathematics chiefly refers to the instability as the theory basis of general mathematics; howev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laws evolved since hundreds of years are correct. Mathematical elementary education mainly aims at leading students to learn the most elementar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meanwhile, to foster the critical thinking by applying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solving problems.
【Keywords】Mathematical basisDefinite featureMathematical educationCritical thinking
美国学者M•克莱因的著作《数学:确定性的批判》[1],揭示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和数学基础的不牢固性。同时指出:“尽管数学的基础尚不确定,数学家们的理论亦彼此冲突,而数学却已被证明成就辉煌,风采依然。”M•克莱因显然旨在希望人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的力量,认识到推理的能力及其局限性。
那么,在数学基础教育中,是否应该让学生了解这种不确定性?或者把握在何种的程度?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2]。一个简单的例子:
是否在分数加法中,既要让学生掌握 ,也应该让学生掌握在某些场合中, ?本文通过分
析这个问题的数学关系,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
1.问题的背景。《数学:确定性的批判》中,M•克莱因举了一个棒球算术的例子:
假设一个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击球3次,有2次击球成功,在另一场比赛中击球4次,有3次击球成功。那么,第一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第二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两场比赛的平均击中率不是 ,而是 ,即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
M•克莱因以此说明:“只有经验能告诉我们普通的算术何处可应用于给定的物理现象”,“数学中没有真理”。于是,有些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普通的分数加法,还需要了解不同的实际问题有不同的分数加法。如“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在统计与概率中常用到[3]。
2.问题的分析。事实上,上面棒球的例子只是说明击中率不适用普通的算术加法,但也不能是“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如果“第一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第二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求两场比赛的平均击中率。”就应该是 。
数学理论有一个从简单对象到复杂对象的多层次抽象的过程,数学中的每一个公式和法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畴,如交换律就不能随意使用。概率的计算有它自己的法则,如加法定理、乘法定理;集合、函数、极限、矩阵的运算也有它们特定的规则。而高一级的运算均以实数的普通四则运算为基础。
3.结论和建议。
3.1数学的确定性。数学真理通常表现为一种“模式真理”。数学大厦是由大大小小的不同分支构成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数学知识体系描述了不同的现实模式。我们不能因为甲体系中的法则不适用于乙体系中的运算,而认为数学是不确定的。正如不能用“一群羊加上另一群羊,还是一群羊”去否定“1+1=2”,更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错误,而认为数学“真理的丧失”。文[4]提到了这样一个命题:“证明直角等于钝角。”
如图,在矩形ABCD外作与BC等长的线段BE。作DE和AB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P。连接AP、BP、DP、EP。
PA=PB,PD=PE,AD=BE
APD≌BPE,于是∠DAP=∠EBP
但∠BAP=∠ABP,所以直角DAP=钝角EBA。
作者认为,上述的推理是正确的,但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由于欧氏几何“一些概念逻辑上的混乱,以致出现了一个数学悖论。”事实上,以AB为x轴,AD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B(a,0),D(0,b),用解析几何方法不难证明kEB<kPB,直线EB的倾斜角小于直线PB的倾斜角。作为推理依据的图形画错了!
3.2数学的基础性。数学的基础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几千年来在了解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为描述自然现象而积累和不断抽象形成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和法则。它们是我们了解数学,深入认识数学的基础。二是关于整个数学理论的统一的公理化基础,这是像希尔伯特等数学家所追求的目标,罗素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已告诉我们这一目标不可能实现。这也是我们认为数学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20世纪60和70年生在美国并波及世界的“新数运动”的失败,说明想从数学的公理化基础出发学习数学是不行的。显然,数学基础教育应该以前一个基础为出发点。再一点,只有比较完整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体系,才能发现数学理论的缺陷并推动数学的发展。罗巴切夫斯基正是在全面研究欧氏几何的基础上发现了非欧几何;希尔伯特正是作为当时的一位数学大家才提出了完全公理化思想。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基础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千百年来被证明是正确的、作为构建数学大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去怀疑和批判数学的严肃性。
3.3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的智力品质之一。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疑问,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5]。一个典型的案例:
“长方体对角线的长为8,若长、宽、高之和为14,它的全面积是多少?”
大多数学生解答如下: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 、 ,对角线为 。则
而事实上,由
得到196 192,矛盾,说明这样的长方体不存在。
这是思维的批判性品质的体现,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但是,这种批判性思维建立在数学基本理论的真理性上面,更充分的表现了数学的理性思维。如果通过“ 也可以等于 ”、“ 也可以等于1”进行数学教育,将会造成数学的混乱。
当然,通过某种途径,让学生适当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中曾经发生或仍然存在的困惑和矛盾,有利于深入认识数学,拓展数学视野。但数学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的力量,认识到推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M•克莱因著.李宏魁译.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2 尹方平、张智斌.再谈数学确定性的批判[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60
3 史宁中、吕世虎.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11
4 骆祖英.数学史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5 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形式;构成
0 概述
云南少数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艺术的宝库。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图案更是蕴含着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情趣。它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典型、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入地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图案的构成形式,探讨图腾图案构成的形式因素和形式美,从中发现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弘扬和传承云南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开发与发展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概述
1.1 图腾的文化内涵
图腾最早产生于原始时期。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过自己的图腾文化。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为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图腾是承载神灵和祖先灵魂的载体和象征,也是氏族的徽号或象征。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图腾。在云南,不同少数民族有着各自民族的图腾,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图腾形式和图腾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图案更多的是表达由认知局限所导致的心理、情感和生存期望。通过对图腾的敬畏、崇拜和感激。表达了他们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尊重。它体现了祈求、保佑、丰收和驱邪等人类生存的期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图案承载着自然、历史和祖先的信息,也承载着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图腾是云南少数民族先民原始思维的外在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腾成为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象征。
1.2 图腾文化形成的历史成因
图腾产生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其中主要受社会经济状况和思维状况两个方面的影响。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为“亲属”“亲族”等。德国民族学家图恩瓦尔德认为,图腾崇拜意识是原始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因果关系的需求交织在一起的这种局部观念系统化的结果。从各民族的图腾来看,图腾的形成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原始民由于对世界认知有局限,对天地自然的迷茫,对生存的期望,对疾病、死亡的无奈,对祖宗的眷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等,都有可能成为图腾形成的要素。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不同程度地保留或残存着不同类型的原始崇拜。有对自然和生存的崇拜,如对神灵和祖先、土地、动植物、日月星辰、原始巫术和文身的崇拜等。他们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东西的崇拜正是各民族图腾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云南少数民族原始人的眼中,自然是神秘的、超能的物质和神灵。在民族历史沉淀的基础上,他们把自然和神灵理想化、主观化、人格化,创造出很多图腾的形象,期望通过对图腾物的祭祀和崇拜得到神灵的庇佑,图腾文化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
2.1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分类
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有多种类型,依据图腾所针对的群体划分,可分为民族图腾、部落图腾、氏族图腾、家族图腾和个人图腾等。依据图腾物来划分,可分为物体、文身、图案、符号等。依据图腾的对象划分,可分为动物、植物、山石、太阳、抽象形体等。这些图腾的物象通过用拙朴的造型、丰富的图案和神秘符号传达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和原始居民的思维和生存信息。
在诸多的图腾形式中,图案化的图腾,即图腾图案的形式最为丰富和多样。
2.2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而成
第一,以动物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原始社会,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劳动工具简陋,对自然的认知也非常有限,原始人的生命常常受到来自一些大型动物的威胁,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显得十分的脆弱。为了生存,原始人希望凭借其凶猛的力量使自身变得强大。如果与这些动物有血缘关系,就可以得到那些动物的保护并且拥有它们的力量,出于生存和期望的需要,各种形式的动物图腾便成为满足他们内心需要的期望。
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构成中,动物图腾的形式非常比较普遍。虎、熊、猴、羊、蛇、鼠、鸟、蜂、鱼、虫等动物构成了不同的动物图腾形式。
在白族的氏族图腾中,雄性白虎为该氏族所崇拜的始祖,氏族中人都自称为“虎儿虎女”。此外,白族中还有以不同动物为图腾的氏族。如熊氏族、虎氏族、蛇氏族、鼠氏族等。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些动物繁衍的后代,并相信会得到这些动物的庇佑。在傈僳族村寨中,不同姓氏的氏族也常常有自己的动物图腾,如虎、熊、猴、蛇、羊、鱼、鸟等。哈尼人以狗、虎、蛇、鹌鹑等为自己的图腾,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有对图腾物捕食的禁忌。傣族以龙、牛、雄狮、虎、蛇等动物为图腾,并保留了一些图腾的传说以及图腾文身的习俗;彝族以牛和虎作为自己民族的动物图腾;佤族的动物图腾是牛,在佤族的传说中,牛是拯救佤族的恩人。
第二,以植物为图腾的形式。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中,图腾构成物是多样化的。在原始民的图腾中,孕育了各种各样的图腾观念和图腾形式。除了动物外,植物也被作为图腾的构成形式。认为本氏族能够像所崇拜的植物一样得以生存和延续,能够得到崇拜的植物的庇佑和保护。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植物图腾形式中,葫芦、树木、花、草、茶叶、荞、竹、柚、麻、菌、菜稻、黍、麦等,这些植物大多数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关联密切。
通过将这些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以期保证有足够的食物和子孙的繁衍,从而达成满足丰衣足食的愿望和期望。
德昂族将茶叶、葫芦作为自己的图腾,普米族将草作为自己的图腾,布朗族以葫芦和树木作为自己的的植物图腾。拉祜族民间流传着葫芦孕育和人类源自葫芦的传说,认为葫芦是吉祥、神圣之物;傈僳族将荞麦、麻、茶、竹、紫抽木、菌子等作为图腾,这些图腾植物大多是生存必需的食物,反映出傈僳族先民生活的艰难以及对生存的关注。
第三,以自然物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形式的构成中,有以雷、电、风、雨、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这种崇拜反映出原始人由于认知的局限,滋生了对自然的恐惧感和关于自然地神秘感。将太阳和月亮作为图腾体现了原始民对白天、黑夜的自然现象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迷茫和神秘。
景颇族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和祖先。他们认为天上的太阳、月亮、星辰、风、雷、雨、电等皆有灵魂,可预示吉凶祸福。阿昌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都被太阳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并将太阳以图案化或符号化的形式运用于服饰和祭事动之中。基诺人在背心上、背包上都绣有太阳的图案,太阳鼓是基诺族的重要法器,基诺人在除夕敲鼓,据说它能带来吉祥。
第四,以雕塑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构成形式中,一些少数民族以柱、桩等形式的雕塑作为图腾。这种雕塑形式的图腾与其他图腾形式相比,由于是人依据内心想象创造的,因此,雕塑形式的图腾倾注了更多的主观情感因素,蕴含了更多内心寄托和期望。
佤族的牛角桩图腾是以牛角代替牛派生出来的图腾形式。一些佤族村寨把雕成牛角状的桩子当作牛的图腾来崇拜,从雕刻生动的牛角桩图腾中,反映出了佤族先民对牛寄予的特殊期望和情感寄托。景颇族祭祀桩中的“地鬼桩”,也是少数民族雕刻与绘画结合的一种桩式雕塑图腾。
第五,以表达繁衍的愿望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中,生存和繁衍是种族延续的重要前提,在对生育和繁衍无知而又期望种族兴旺的状况之下,以表达繁衍的愿望为图腾对原始人而言就自然而然。种族的繁衍是世界上所有民族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在世界各民族的图腾中,生殖崇拜是很普遍的现象。
基诺族有本民族自己繁衍生息的生殖图腾。哈尼寨门旁男女雕刻,能明显辨认出哈尼族对生殖繁衍的祈祷;在佤族门板上的人物浮雕形象中,男性生殖器官的男子,被奉为男性祖先,是保佑子孙后代繁衍的象征,也是生殖崇拜与生殖图腾的象征。
3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图腾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它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它以独特的语言形式展示出图腾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和艺术气息,也展示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神秘、纯朴、自然的文化特征。
当今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改变,不同文化与现代审美追求和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在注重创意的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对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由于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根植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条件及文化背景之中,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之间必然存在碰撞与冲突,但是传承民族文化开发创意经济仍然是不同忽视的。而传承与开发少数民族文化需要从地域、审美、方式、途径、可行性等方面进全方位地思考和研究。简单的“拿来主义”和“贴标签”是无法将云南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融入现代都市的生活中,更不可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使用,也就不能真正传承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
4 结语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时空观;生成
中国古人类时空观的产生及发展
时间在哲学上指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空间则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使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从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可以看出,时空问题非常抽象,但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的时空观不是先天就有或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依靠生活与劳动实践形成的。例如,原始人捕猎野兽,要对野兽出没时间和活动区域有所了解。当自然界昼夜转换、四季更替,时空的变化切身影响到先民的生产生活时,人的意识感于外而思于内,便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时间与空间观念。并对时空开始了一些懵懂的探索。象形文字的出现,便是这种探索的有力证明。
远古时代,人类白天劳动,晚上休息,而人类大脑本身并不会自动产生一个界定白天与夜晚的标准,因此,划分昼夜的标准还是来自于自然界本身,人们利用太阳和月亮这两个客观存在且共同可见的天体,来作为区别白昼与黑夜的标准。白天,太阳在天上运行,大家举目可见,先民便用太阳表示天明,而称之为“日”。中国云南的纳西族有一种象形文①,其表示白昼时间的“日”字,和太阳完全是同一种形象。(图1—1)
同时,古汉字及金文甲骨文中,也是借太阳表示“白昼(日)”这样的时间单位。据《说文》中有关“昼”字的解释:“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晝省,从日。“意思是说,白昼指画定太阳从出到入这一段时间。中国如此,人们在古埃及象形文中同样也看到,太阳的形象除了表示太阳外,同时兼指白天和一日的时间单位。②
再如图1—1中所示,我们的先民也用月亮的形象来表示“夜”,汉字甲骨文中还在月亮的形象旁附加人的形象,表示万物休息既为夜的深层含义。在有了“昼夜”观念后,人们又将时间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由此产生了“朝暮”、“年岁”、“四时”等种种代表时间的概念。而这一切概念都和“昼夜”观念的产生一样,同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客观事物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历法的出现,表明人类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其认识时间和计算时间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比较系统和成熟的水平。
同认识时间一样,我们的祖先对于空间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到难的复杂过程。因为在先民的生产实践中,必然涉及到生产工具、物品及劳动地点的位置和方向问题,这就驱使人们要具有各种空间方位的概念。从纳西象形文字及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先民最初以自身身体或手臂的朝向来表示方向(图1—2)
图1—2中显示的甲骨文“左右”字形是人两只手臂的抽象,而纳西象形文则更形象和生动的展示出两个“人”的形象,以人头和手臂同时向左或向右来表示“左右”的方向。先民对“左右”方向有了正确认识后,近而又借助山体、日月、江河等诸多自然存在的客观物象,形成了“上下”、“前后”、“东南西北”这些较为复杂的方向观念。
我国古代先民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认识,与世界范围内人类有关时间、空间的认识,例如古埃及文中“夜”以星星来表示,这和我国古代居民用月亮形象表示夜晚相同,即都是用自然客观存在的天体来表示时间概念。而在英语及法语、德语中,“南”(South)的词根来自“太阳”(Sun),其意即“阳面”。“北”(North)来自希腊语“Nerteros“本意为“下方”。大概古希腊先民站在他们的奥林帕斯山上,眼望北方,地势低下,所以借“下方”表示“北”。③ 这也同我国古代先民对于“东南西北”方向的认识方式相吻合。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历经一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过程,当远古居民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了完善的了解后,便自然而然的意识到自然界一切生物和物体都有一定的寿命和空间存在形式。并且,在人类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将自己所掌握到的空间观念运用到实践中。人类模仿太阳的形状,制成圆形的器皿,模仿月牙的弧度,制成弯弓……,这说明人们已经能够从具体的空间物象中中抽象出几何图形。随着人类脑部的进化,人类的思维日益活跃,整个社会文化也极大的发展,人类将时间、空间概念合并抽象研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时空观”。而这种时间与空间合并,无论在我国还是外国,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据考古发现,我国旧石器世代的河套人的器皿上,刻有菱形、方形、圆形的图案,人面鱼纹盆,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种葬具,其图案也完全是由弧线、直线、圆形、扇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案构成,显然,原始居民将图案绘制在器物上是为了装饰或另有宗教含义,然而,先民对于几何图案的运用,则很有可能是来自对于空间的认识,并用形象的图案表示出来,可以说,远古人类的空间观念在手工绘画中,最先表现出来。
在灵宝市西坡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过220平方特大型房址,该房址大致呈长方形,有斜坡式门道,房屋的结构颇为复杂,在这座“超标房“的四周规则分布有立柱的痕迹——柱洞。室内柱有4个,匀称地分布在室内。这证明,这时我国的原始人类已经有了相当的空间思维能力,可以将头脑中的“假想空间”与“现实空间”完美结合,并以建筑的形式将其实现。
我国祖先还曾有过长时期、大规模的治水活动,由于对地形、环境的大量测量需要,极大的推动了先民对于空间结构的认识,并能从中提炼出各种对于空间结构的计算方式。人们利用数学方法和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来研究空间问题,于是在西周时期,出现了《周髀算经》,其中的勾股弦商高定理,便是对于空间所具特性的一项重大发现。中国几乎在世界上最早拥有了类似望远镜的“窥筒”,代数学的发展也在当时世界趋于领先地位。因此,对于“时空”更为理性的研究应该是从数学、几何分析中而来。
中国古典小说时空观溯源
当时空的概念反映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之中时,表明我们的祖先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已经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文学作品中的时空概念是完全有别于绘画、建筑及代数学等对于时空的理解的。可以说,文学作品中的时空观念是对现实时空观念的一种继承、发挥和拓展。
我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创作是上古神话,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叙事性文学,从我国古老的神话中汲取了诸多营养,无论从创作方法,还是审美上,都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神话的显著特征就是角色荒诞不经、情节奇特虚幻,而在涉及到有关时空的问题时,更是充满了奇思妙想,那种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极具浪漫主义精神。
在满族创世神话中,太阳神为阿布卡赫赫三姐妹,阿布卡赫赫出生于水泡之中,身轻漂浮空宇之中,水珠中可以看到女神的七彩神光。她性格慈善,是清晨温和太阳的象征,之后,阿布卡赫赫又以身造日,从自己身上裂生出另两位女神卧勒多和那姆赫赫,卧勒多性格刚直,是正午烈日的象征,而那姆赫赫则嗜睡不醒,代表黄昏时分的太阳。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或在现实中分析,众所周知由于地球引力的缘故,不可能有新生儿诞生于半空之中,世界上也并没有所谓太阳神的存在,太阳在宇宙中有且只有一个,属恒星,一天中之所以会有早晨、中午和黄昏,并不是因为三个太阳轮流交替的缘故,而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那么上述神话所描述的阿布卡赫赫女神及时空概念就是“无稽之谈”了,可是这则古老的神话能够流传至今,证明读者还是相当喜爱它的,读到它时,明明知道它所记述的故事是“假的”,可依然觉得它很美妙,不会产生厌烦之感,原因就在于读者明白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及科学水平低下,人类对于很多自然现象都无法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因此猜想自然界中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或“超人”——“神”,“神”就能主宰一切。原始先民在创作这些神话时,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非现实想象和处理,并不是由意识的,为取悦读者所作,而是对自己的各种疑惑做出解释,或是出于宗教的需要,但对于后世的读者来讲,则完全是从欣赏的角度来重新阅读这些神话故事了。后世的读者不会计较故事是否科学、是否完全反映现实,因为读者都能够清楚的区分“现实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神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的创作无法脱离生活的本质去凭空虚构,神话中所涉及的时空观念也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时空观念,而它只是更艺术、更具想象力的反映出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神话创作中这种对于时空的艺术处理,被后世叙事性文学所借鉴,就产生了其文学作品中的时间与空间。这里,不妨对叙事性文学中的“时空”作一界定:叙事性文学中时间的定义应该是指叙事的全过程,即所叙事件或故事从开始到发展直至结局的过程,包括叙述节奏的快慢、伸缩、跳跃、起伏、心理时间等。而对于空间的阐释则是指叙事情节、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人物群和心理空间等诸多方面。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完全以现实生活为原型,但却更强烈、更集中的反映现实时间和空间。
实际上,叙事性文学可渗透于各种文学体裁之中,即便是在有现实主义诗歌总集之称的《诗经》中,也有很多作品利用叙事来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而其中对于时空艺术的运用,则更使诗歌增色。
《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这样写到: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这首作品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诗歌全篇采用了叙事文学中的对话体形式,第一章夫妻围绕清晨时间和劳作的对话,自然交待出自然环境和人物普通劳动人民的身份。第二章是全首诗歌的中心,但却没有过多的艺术加工痕迹,只以妻子的陈述为主,诗人着力将点睛之笔放在第三章,有意放慢叙述速度,反复咏叹,骤然凸现出了第二章夫妻向往和睦生活,期望白头到老,及其相互尊重、体贴的深切感情。
在《诗经》后,我国文学发展的不断,楚辞、汉赋、叙事散文、等重要的文学样式都相继孕育产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而无论在何种文学体裁之中,却都闪动着叙事性文学的点点光辉,对于叙事时空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地。楚辞可融记事、写景为一体,其穿越时空的艺术手法,表现出飞廉奔属般的浪漫精神气质;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既吸取了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又借鉴了楚辞、战国纵横之文铺张恣肆、据古论今的文风;叙事散文的叙事传统、体例、写作艺术等则对后世史传文学及小说创作有直接启发,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在上述各种文体得到长足发展之后出现的代表我国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里程碑式作品。
《史记》分别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这五种体例之间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勾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特别是作者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著作中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地原则,即职责、官位或所做之事类似的人物,其传记以历史时间前后相次,各传记之间又相互渗透,但发展轮廓非常清晰,这就形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起明灭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人物描写是《史记》创作中的一大亮点,作者不仅能准确把握表现对象的外部基本特征,同时又对其内在意识和心理空间挖掘极其透彻,用三维立体的透视方法,再现出人物的复杂性格,使作品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从《史记》历史事件与场面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对于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创作时更是成竹在胸,成功运用了顺序、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将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写得精彩了然,还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真实再现出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剑拔弩张的宏大场面,同时又融入作者自身独特感受,巧妙的编排与叙事方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多见。
《史记》的创作,为后世的唐传奇、宋元戏剧及再明清小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们中与叙事时空有关的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均可看到《史记》影响的痕迹。
唐代传奇,源于六朝志怪,应该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前身,唐德宗建中年始,许多文人投入了传奇的创作,使得传奇创作的艺术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传奇小说的普遍特点是带有一定的奇幻色彩,这大概是后神话思维的一种体现,而诸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作品利用现实中瞬间即逝的时间与神仙世界缓慢的时间进程这两种奇特的时间作为对比尺度,则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幻中有实、似梦非梦的氛围,其人生与梦幻无异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内涵颇为丰富。
提及对于小说叙事时空的影响,则不能不说到戏剧与话本小说。在戏剧及话本小说中,其时空的设置很注重突出叙事时空的当代性和地域性,它们既可以为故事情节的生发、开展等创设有力的条件,又可以加强叙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强化戏剧与话本小说的现场接受效果,同时又可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氛围,使戏剧和话本小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这些,在此后的小说创作中都有所体现。
随着古典诗文、辞赋、戏剧等各种文体不断发展完善,叙事文学的因素也日益成熟,小说最终登上我国文学舞台。其发展一直保持欣欣向荣的态势,而四大名著的诞生,则无疑代表中国叙事文学发展至顶峰。无论是《三国演义》中高度跳跃、起承转合的叙事节奏;还是《水浒传》中发挥到极致的流动视角;亦或是《西游记》里小中寓大的神话空间;或者《红楼梦》中真幻雅俗错综的时空结构,无不体现出对前代文学体裁中叙事时空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中西方叙事时空对比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与思考方式的不同,我国与西方的叙事时空艺术有很多不同。
我国古代认为,存在的一切都不是自足的,一切事物的内涵并不都在事物自身之中,因此,存在与非存在并没有绝对的意义。这就是说,空间的内涵也在时间之中,唐君毅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一书中说:“……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从无不可破坏、永恒不变的原子论与原质论。因此中国时空观念中没有西方纯空间、纯物质性的实体观念。而西方则是从质子、原子开始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一个由小及大的过程。与中国恰恰相反。
中国文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国人关照世界的方式,它的“第一关注点”往往是整体性而非分析性的,任何具体的个人和事物都首先必须放到宇宙地大框架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因此,象征家族的姓自然就在象征个人的名之前,表示四季大循环的年必须在表示小循环的月和日之前,群体的诞生呢,自然也就要早于个体。这种思维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小说创作的时空艺术。
提及叙事时空,实际上这是叙事学中的一个子概念。通常是放在叙事学中进行研究。在西方,“叙事学”一词在1969年由托多罗夫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叙事的著名二分说可以看作是这些讨论的发端。18世纪小说正式登上文学殿堂后,对叙事,尤其是小说的内容到小说的形式,再到小说的功能和读者的地位等在叙事学中都有详尽地讨论。叙事时空在叙事学中属于“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叙事的话语层面,即故事的表述方式,主要包括叙事事态、时间、语态、语式、人物描写、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等。这一研究范式的代表人物包括:后期的托多罗夫、热拉尔热奈特、查特曼、普林斯等。其对时间的考察分为三个子系统:时序、时距和频率。如果叙事话语中的时序与故事中的时序不同,则说明话语中出现了“时间倒错“现象,如倒叙、预叙、中间叙等。故事时距和话语时距的关系可能体现为:等距(如对话体的场景叙事)、故事时距大于话语时距(如概述或全景式叙事、省略或停顿)以及故事时距小于话语时距(比较少见,主要用于主观心理叙事)。频率用来比较故事发生的次数和话语中发生的次数,分单一叙述(故事中发生n次,话语中也讲述n次)、重复叙述(故事中发生一次,话语中讲述n次)、反复叙述(故事中发生n次,话语中讲述一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叙事学不断从其他领域汲取养分,形成了众多的跨学科叙事学分支,成为近年来叙事学研究的一大景观。对于叙事时空的艺术研究也日渐深入。
然而,在我国,虽然叙事文学传统历史悠久,但在理论方面却相对薄弱,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中说:“理论之道有两条,一条简捷,一条艰难,近年来有些人拥挤在简捷的路上,把西方特殊情境中式样翻新的思潮术语饥不择食地搬来,未经选择、消化、质疑、更舍不得潜心去融会贯通,便急急忙忙地以为这就是‘观念更新’中国的文学观象在它们手下,就像借得纯阳祖师吕洞宾的‘金手指’一般似乎点石为金了。叙事理论方面的情形也如此。”④
这说明我国的叙事学理论大部分是从西方汲取和借鉴,甚至完全的照抄照搬,拿西方理论生硬的套取中国文学。以叙事时空艺术来讲,西方叙事学理论中的时空艺术处理和中国叙事文学作品之间有很大差异,西方叙事学中涉及到的语言各种时态对于文学创作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中的时间艺术,而中国文学创作中却只有永恒的现在时。这和中西方关照世界的方式有观,西方研究事物总是从微观着眼,而中国则习惯从宏观把握。在语言中,中国人的这种整体性思维模式实际上要比西方进步,因为汉语本身这一种超越历史,表现共时的能力,使中国的叙事具有了沟通瞬间与永恒、出入天道和人间的功能,在时空的艺术处理上更具张力。
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对于西方精辟的叙事理论就要抛之一边,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立足于现有的材料,对叙事时空艺术进行分析和逻辑把握,认识、了解西方有关叙事时空的理论,正确处理其与中国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关系,进行还原、参照、贯通、融合,显示我国文学的高明、精湛之处,以叙事时空的独特视角,揭示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创作的别样魅力。
参考文献
[1]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9.
[2] 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6.
[3] 杨义.杨义文存第一卷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12.
[4] 赵捷.艺术的时空美[M].广西: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1.
[5] 赵军 文化与时空—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一次求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1.
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开阔学生视野,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校开展的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课题,深入地揭示了其正面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信息技术工具特别是智能手机、学习机的出现,对学生学习习惯也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这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探索了一些预防措施。
1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良影响
1.1获取信息的方式不断更新,减少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信息被图像化、动态化、视频化。特别是网络环境中,新鲜、新奇、好玩的东西层出不穷,这正好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使许多学生仅仅浏览文字、图片,不断寻找新鲜、轻松的信息,这样使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减少了。《中学生上网利弊研究报告》披露了中学生上网纯粹玩游戏的占60%,聊天的占25%,仅有15%的学生上网查资料学习。
1.2容易养成依赖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学习知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考解决问题,并自觉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但是目前在各种信息平台中,学生轻易就可以获得别人的探索过程与现成的结论,不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思索动手实践。部分学生配备了学习机,号称“扫一扫,3秒搞懂难题”,甚至有“作业网”、“答案网”能有偿解决作业问题,学生若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信息技术工具,容易滋生学习上的惰性,养成依赖的习惯。长此以往,会削弱青少年动手实践、自主思考的能力,弱化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十分不利。在教师给学生布置的探究性作业中,学生从“百度”、“搜狗”搜索而来的文章较多,很少有自己调查并独立思考的东西,完全违背了教师的初衷。
1.3容易形成知识上的偏差、情感上的孤僻、社会认知上的错误
网上免费的信息资源大多缺乏严谨的研究机制和严密的思维过程,谬误不少,而中学生囿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不足和科学知识的缺乏,难辨真假,若学生盲目吸收,容易受其误导,形成错误的认识。
通过网络,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大,自主性更强,他们可以与网上的任何人进行学习、交流与互动,这正好符合中学生渴望理解、追求自由平等,不愿受约束的特征。于是许多学生沉浸于网络环境中的交流,而减少了与他人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活动,生活的情趣也开始淡化,对精美图片的欣赏代替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对他人经历的体验阅读代替了自己去真实地感受,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容易形成自大、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身体素质也逐渐下降。
利用智能手机、电脑,通过网络交换信息,是学生获得对外部世界认知的重要途径,而往往在这些平台上获得的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传播得更快,对他们的影响也更为深刻。若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抵消这些消极的影响,可能造成学生对社会认知的偏离,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1.4娱乐化的电子书阅读影响学生对经典美文的欣赏
各种电子设备使阅读的方式更灵活,理论上是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但纵观目前学生的阅读习惯,娱乐性的电子书最受学生的欢迎,如言情、武侠、玄幻、穿越等内容的电子书,其言辞粗鄙,内容肤浅,没有经过很好的加工与锤炼。这种娱乐化的电子书的泛滥,易使学生养成低级庸俗的趣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群体的文学素养和鉴赏力。
2改善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习惯负面效应的策略
信息技术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对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习生活、对学生身心成长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当然积极的影响是主要的,上述所列,仅仅是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采取了如下策略,有效地减少了其负面影响。
2.1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激发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与价值观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避免只重视利用资源进行知识传授,而轻视情感融入的误区。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选择问题情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充分地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与价值观。如下载一些励志的的视频在班会课、自习课中播放,要求学生利用手机拍摄或利用网络收集感动自己的视频、图片、文字与大家分享等。
2.2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调查发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抄袭网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嫌麻烦,没时间,不知道怎么研究,大家都是这样,不知道写什么,等等。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抄袭的原因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如:面对应试的压力,教师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是第一位的,而对指导学生开展文献检索、利用信息方面的工作几近空白;部分老师布置的研究性作业只是作为应付检查的上交材料,并不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去研究;各级主管部门对下级成绩的认定也只是看看文字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各行各业抄袭成风,要改善抄袭的不良风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是我们仍然能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研究方法,向其传授如何使用图书文献,怎样正确引用别人的成果,将杜绝抄袭作为学生的的行为准则之一。同时教师可与学生一同参加一些课题研究,学生真正做过,其研究报告自然言之有物。教师应改变对学生探究性作业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布置探究性作业,只要是自己亲自参与的调查、探究都会得到肯定的评价。
2.3建立电子书资源库,提升阅读趣味,提高自控能力
阅读可以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完善自我。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学校组织相关教师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建立了电子书资源库,精心选择了大量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各类图书资源,鼓励学生从此资源库中下载阅读,获取阅读积分,这也是学生取得阅读成绩的途径之一。其次,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上电子书资源,培养学生识别好书的能力,各班建立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分享机制,定期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阅读趣味。第三,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沉迷于低俗电子书的危害,教育学生在利用手机、电脑等平台进行学习活动时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如果我们将语言存在限制于经验世界的范围之内,那语言存在又常常被称之为语言现象的存在;语言现象的世界将自然经验的形式和心理经验的形式统一于自身,并以自然存在和心理存在的特征呈现于理性存在的实践过程。语言现象的心理经验形式在其初始阶段的表现上,它要产生于理性主体的经验直观发生,对应于自然世界的对象系列,包括自然语言的存在系列,表现为无差别的、初始性的、整体性的、不确定性的大脑意象或感觉印记;相对于自然过程的语言形式而言,它是作为心理过程的“图式语言”而存在,“图式语言”即心灵中的表象成果,其存在内容和地位既是经验直观的,又是理性存在规定的。作为心理语言存在的“图式语言”所承载和表达的既有关于自然世界的“影像”和“记录”,又有关于这种心理图式存在和统一的理性规定与作用。
关键词:语言;理性;心理;图式语言
中图分类号: H0-0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3003507
在我们将语言存在展示为理性主体的心理经验过程及其内容时,我们所拥有的对象就应该是一种心理语言现象的存在。语言现象一旦出现在心理经验的世界之中,它就要区别于自然世界的语言现象,心理语言现象自身的统一以及同自然语言现象的统一只有立于理性主体的存在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心理经验的语言现象在被展示为心灵中的对象性存在时,它应该是作为理性存在的一种现象结果而存在。如果我们将这样的存在结果(即一种出现在心里经验过程的语言现象)展示为不同阶段的内容构成,那语言存在的心理世界在其初始期必然地具备自身存在的形式。依据先验哲学的认知理论,心理语言现象的初始形式应该是作为感性经验直观中的表象成果[1]25,这样的表象成果在其具体内容的刻画与描述中常常又被称之为“影像”、“印迹”、“意象”,等等,一种存在于心理之内的表象式“图画”。如果我们从关注表象的具体内容转向关注表象成果作为整体性的存在,那我们就是在面对心理语言现象的整个初始形式,在此,我们将这样的初始形式称之为“图式语言”。这样的“图式语言”没有自然形式的符号、文字、颜色、大小等内容,但它却要实实在在地出现在语言行为者的心理经验过程之中,表现出具有心理对象存在的地位特征,即“图式语言”基于理性主体的经验直观发生而存在,并在其存在的位置、内容形式、心理表现特征等方面统一于语言存在的世界。“图式语言”的心理特征辨析不仅在于梳理它与自然语言形式的关系,而且在于说明它与理性的纯粹语言形式的关系,并最终将其建构为“理性语言”问题阐释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一、作为“表象”与“编码”结果的“图式语言”
从先验哲学的视角来看,理性存在过程的直观、判断和综合行为应该首先是基于纯粹理性形式的能力存在,而表象和概念应该首先是作为纯粹理性形式作用下的内容存在,只有具备这样的纯粹形式能力和内容,关于自然的经验和知识才能被加以“确立”,尽管这样的“确立”未曾等同于表象与概念之外的自然本身。在理性的进程中,如果表象被视为了经验直观下的后天图式,那概念就是解读这种直观图式的心灵标示,没有概念的表象不成其为理性主体的感知,没有表象的概念不成其为理性主体的经验成果,当然,对于理性主体的表象与概念世界而言,它们作为心理经验产生的内容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形式的语言存在,即心理表象形式的“图式语言”和概念形式的“概念语言”,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存在的心理语言现象,心理语言现象世界的表象统一或概念统一决定于理性存在的统一。在心理语言现象统一的理性存在决定中,其表象与概念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和表现特征,在表象的阶段,心理语言现象体现出一种“图景”的特征,即作为一种“图式语言”的存在。既然这样的“图式语言”所指向的是关于表象或经验直观的心理成果,那“图式语言”就要秉承表象或直观得以产生的先验理性能力及其规定和要求,它在语言存在的意义上就要体现为一种先验语言形式的原因秉承,一但这样的先验原因未能被加以肯定,那作为“语言图式”的根据也就消失了,其结果必然是表象成果或“图式语言”的离我而去,理性存在的过程也就会嘎然而止了。@然,这样的结果有悖于语言存在和经验的事实。不论表象是作为世界的表象,还是作为语言现象的表象,表象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经验的“图画”,就是一种心理形式标志,就是一种广义上的语言现象存在。如果语言行为者的“图式语言”应该标示为语言存在的心理现象环节,而且,这样的环节还要秉承语言存在的先验理性原因,那我们又该如何辨明心理“图式语言”与经验自然物(或自然语言)等“质料”的关系呢?不可否认,在我们呈现心理“图式语言”之时,我们一定经验了自然现象的世界,并习惯性地认为“图式语言”就是经验对象本身。当然,这样的“习惯性”认知除了企图将“图式语言”等同于自然对象之外并不能为“图式语言”的地位确立带来任何的帮助,因为“图式语言”内容的自然对象联系应该区别于“图式语言”的本底原因,前者源于经验对象的映照,即一种可以进行经验直观的、形成了心理图示化结果的自然物对象,而后者却要涉及语言存在的先验理性形式原因,换言之,“图式语言”的经验性地位体现总是要联系于语言现象认知过程中的经验对象存在,当然,“图式语言”的本底原因存在同其经验过程的实际结果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作为表象成果的“图式语言”内容并非理性存在原因的全部真实。只要理性存在的“自明”事实没有问题,“图式语言”的本底存在就会决定于理性的先验形式根据,而非自然经验过程的对象决定,“图式语言”的本底存在是作为其产生根据的纯粹理性原因的存在,而非作为心理经验对象的意象存在,总而言之,作为先验根据的“图式语言”本底同其作为经验对象的存在完全分属不同的世界,一切关于“图式语言” 的本底存在与其说是语言经验对象的“是什么”,不如说是理性之先验语言形式规定的“是什么”,如果前者的“是什么”在知识意义可以回答的话,那答案一定要被限制在自然世界的经验过程中,以及限制在心理过程的经验世界,“因为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1]1。对于心理经验的过程而言,我们所获得的心理经验对象也只能是非自然语言形式的影像或印迹(我们或许可以称之心理语言),正是凭借这样的心里经验影像或印迹存在事实,那种作为如此事实存在的理性原因或本底存在就必然要加以设定,即设定关于“图式语言”的先验理性根据,要确立这样的“设定”就是要回答其存在的“是什么”,然而,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是无法取得答案的,因为我们缺失建立“图式语言”之先验原因知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所以,一切要将“图式语言”的本底存在建立在知识意义上的尝试和说明都无法取得经验有效的结果,“图式语言”的本底存在不同于“图式语言”的心理经验过程和内容,它所指向的应该是“图式语言”存在的先验原因。
倘若将“图式语言”的先验原因世界视为无限自由的语言存在王国,那这样的王国就是一种纯粹理性世界的王国,语言存在的所有先验形式根据在这里都是自在的,一旦这样的自在语言形式由于理性的直观能力而作用到自然对象的世界,那语言存在的经验过程就一定要产生。于是,我们的存在过程就拥有了关于自然语言对象的经验和关于心理语言影像的经验,不管这些经验在内容上存在多大的差异,它们都应该被看成是接受了先验语言形式规定的语言现象编码过程,或许为自然或人工符号的标记与解读,或许为心理图式的结合与统一,自然与心里的语言现象经验世界就在这样的语言编码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的和谐一致与统一,呈现出“是什么”的知识构建体系,于是,我们之外的自然世界或自然语言世界才会总是显得那么熟悉和亲近,心理影像图画才会总是显得那么自然和美丽,拥有自然经验和心理经验的内容和过程就是拥有理性与语言存在的过程,就是拥有语言存在之美与真的过程,因此,人类“此在”的语言存在不仅仅表现为自然经验与心理经验的相容和谐过程,而且表现为那种赋予“和谐”和撒播“美丽”的先验原因的存在过程。如果我们将先验语言形式在自然过程中的语言编码视为一种从理性先验之大美向经验之美转化的语言行为过程,那么,其结果就造就了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即关于语言现象经验的“第二自然”的出现,由此,关于语言文字、语言语音、语言文法等,方可在“和谐”与“美”的意义上得以展现,关于语言现象的研究就不仅仅是关于语言的科学,而且还是关于语言的存在美学。所以,任何局限于语言现象世界的研究可以呈现语言经验的知识意义,但这样的知识意义并非就是语言存在的意义,尽管它要必然地联系于语言存在的意义。语言存在的意义既是关于语言现象知识的,也是关于理性存在原因的,其知识的意义表现为语言行为者的现实需要,其理性的意义体现为语言现象知识形成的先验形式规定。任何关于语言存在意义的忽视就为“语言美”与“语言真”的忘却提供了可能,语言现象的知识一旦缺失了理性的根据就会游离于我们之外而成为虚幻,其先验语言形式对于与语言现象世界的“赋予”和“撒播”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语言现象不可缺失自身的理性存在之源,不可缺失语言现象作为现象世界编码体系产生的决定之源。当然,这里的语言编码就是基于理性主体要求下的语言现象的创造行为,它不仅涉及自然语言形式的创造,而且涉及心理语言形式的创造。在我们关注自然世界的语言编码过程时,我们同样得关注心理经验世界的语言编码发生,关注这种心理经验编码发生的过程、结果、特征,以及与“图式语言”的认同关系。首先,心理经验的语言编码发生过程在认知的意义上是基于其心理结果来加以确立的,或者说,我们既然有了关于经验的心理影像或印迹,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否认带来这种结果的自然发生过程的存在,而且,这样的过程同样也一定要联系到心理经验的过程,并体现为心理语言知识的构建过程。当然,心理经验的语言编码行为在作为具有语言意义的心理影像或印迹存在的原因时也作为了理性存在的结果,因为心理经验的语言编码过程仅仅在经验的意义上并不能形成一个自在的整体和统一,它一定要依赖具备如此全部经验过程的自在原因,那这样的自在原因既不能决定于心理经验的影像,也不能决定于外在经验的自然语言现象,其源泉应该出自理性存在的先验原因,出自语言存在的先验形式规定,所以,只要语言编码过程的心理影像或印迹必须被置于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存在时,这样的心理语言编码过程就一定要表现为一种创建心理知识对象的过程,一定要表现为回归与联系理性存在原因的过程,其成果就不仅仅体现为心理经验的影像或印迹,更是以心理影像为经验环节的语言存在真实的体现。在经验的限制下,任何心理编码结果的影像或印迹都具有图式号的功能和特征,即具有“图式语言”的地位特征。如果说“图式语言”作为了指向表象存在的一般概念,那影像或印迹则为表象存在的具体指向和内容,所以,心理经验世界的语言编码过程就是带来“图式语言”的过程,就是呈现心理影像或印迹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的意义一定是可知的、可解的,一定是作为语言存在统一的必然经验环节。不论是作为整体意义上的“图式语言”,还是作为个体意义上的影像、印迹,它应该承载于自身的总是要表现出一种联系的特征、表现出一种心理地位的特征:一方面,心理“图式语言”的环节既是联系自然语言现象的过程,又是联系语言存在之先验原因的过程,另一方面,“图式语言”的环节在语言存在的统一中充当了一种“过渡”的重要角色,即由语言现象的杂多回归先验语言形式统一的“过渡”。当然,“图式语言”的“过渡”应该是一个理性存在的进程,一个无限的因果经验与联系的发生进程。作为心理经验对象的“图式语言”必然地要展开在这种经验过程的因果联系里,尽管这样的展开一定要受到心理经验的限制,尽管这样的展开一定要体现为某种可知的心理对象的存在。总之,“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2]12,心理世界的“图式语言”具备着自己独特的存在地位,比起那些相应的外在自然对象或自然语言现象来,它应该是在一个更易于联系纯粹理性形式的心理位置上接受着存在者的先验语言形式的原因决定。
二、心理“图式语言”的存在及其地位特征
在我们提出心理“表象”即心理“图式语言”说之时,心理经验的限制前提不可缺失,否则,我们就会难以确立“图式语言”作为经验对象的地位特征,如果这样的地位特征确立等同于自然语言现象的地位特征,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图式语言”就是语言现象,就是一种文字系统,就是一种语音系统和一种文法系统,就是一种被感知的语言对象实在,然而,如果这样的等同关系没有问题,那我们在自然语言现象之外提出“图式语言”的概念就变得完全没有意义而多余了,那“图式语言”自身的存在特征也会在经验过程的同一中被忽视,显然,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消解了“图式语言”的地位建立,而且消解了理性存在过程的认知环节:表象或图式呈现,进而消解了知识建构的“表象”必然性和特殊性,即有悖于“表象”之“图式语言”的必然性和特殊性,那么,“图式语言”的真实地位又该作何辨析呢?
在普通语言学的标准下,“图式语言”区别于自然语言现象似乎显得有些“无中生有”或难以捉摸,既然如此,我们在“图式语言”方面又依据了什么样的标准呢?这样的标准应该是言说者的“心理”,只有将“心理”的标准也凸显出来,“图式语言”的归属领域才能被明确下来,也只有将经验的标准发展为“心理经验”的标准,同自然语言现象一样拥有经验特征的“图式语言”才能确立自身的区别性特征,由此避免两者之间的混同。一旦心理经验的“图式语言”地位得以确立,“图式语言”在语言存在过程中就一定拥有自身的位置和自身的作用,以及表现特征;尽管语言存在的全部过程对于有限理性存在的人类而言不可完全经验,但它的必然性存在应该要在两个阶段体现出来,即纯粹语言形式的阶段和经验语言现象的阶段,后者又因为“心理”的标准而区分为“图式语言”的环节和自然语言现象的环节(自然语言),或者,它可以体现为一个简洁的图示:理性存在的先验语言形式┄〖JX-*6〗〖HT7,5〗〖KG-*3〗〖JX*6〗图式语言自然语言现象或表象的世界(虚线箭头┄〖JX-*6〗〖HT7,5〗〖KG-*3〗〖JX*6〗表示先验语言形式的作用过程,实线箭头表示语言现象经验的过程),凭借这样的进程,“图式语言”的位置就在“过渡”的环节上得以显现,尽管这样的位置在直观意义上还只能是一种心理经验过程的直观对象。“图式语言”的位置不是一种单一的、关于心理经验影像的点或面,而是容纳了以这样的点和面为起点的无限因果联系过程,或者说,就逻辑意义而言,这样的位置就是关于某种心理经验对象产生的全部原因过程,于是,“图式语言”的位置远非承载某个心理影像的时空规定或概念的留存之所,它所应该标示的永远地留在了心理影像的决定历程,留在了当下“图式语言”的语言编码历程之中。所以,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强调就是要再现它的真实地位,再现它作为“心理位置”的无限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就一般意义的“图式语言”而论,它的呈现应该依托于无限的时空存在,这样的时空存在尽管可以为我们提供任何具体的区分个体影像或印迹的起点或参照点,但它在心理经验的世界里却是无限延伸的,正是因为这种“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特性,理性存在的心理过程总会拥有一个比自然语言现象更丰富、更复杂、更系统、更完美、更神秘的内在语言现象的经验发生,这种内在语言经验的发生内容虽不能等同于外在经验的自然语言现象,但其所具有的共同经验特性却为两者比较提供了可能,或者说,前者的无限位置和形式内容并未离开经验意义上的确立;参照弗雷格的逻辑基本关系,即逻辑的基本关系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的关系[3]128;如果我们将普遍意义的“图式语言”概念记为“F(A)”,其个体影像或印迹记为“A”,而将自然语言现象(自然语言)概念记为“f(a)”,其对象记为“a”,那么,不论是概念,还是概念特征,以及所能展开的值域,F(A)>f(a),即存在于自然语言现象的一定存在于“图式语言”,但存在于“图式语言”的不一定存在于自然语言现象,我们在语言现象的经验中可以穷尽关于概念“古树”的对象,也可以穷尽关于自然物“古树”的自然语言现象概念(自然世界的语言概念和物的对象总是有限的、可以计算的),但我们却无法确定心理“图式语言”的“古树”对象和“古树”概念,即使我们在自然经验中直观了全部的“古树”对象和全部的“古树”名称,我们在语言存在的内在心理经验中,或在我们的“图式语言”中,仍然会发现那些全部的、来自自然语言现象和自然物的影像或印迹还远远没能占据“图式语言”所能提供的位置或显现空间,在此意义上,心理经验的“图式语言”不仅应该属于自然世界之表象的形成与储存,而且应该属于语言存在可能的心理形式和条件,当然,这样的心理形式和条件就是语言存在的心理形式和条件,而且是心理过程的语言存在。
在“图式语言”的概念下,我们或许只是认为关于具体“影像”或“印迹”的出现才属于心理经验的范畴,但这样的做法除了标明作为心理结果的经验对象之外,它并不能展现一个心理语言经验的全貌,这就好比一个木匠使用自己的工具将一颗深山的古树砍到,然后,我们对此进行断言:这位木匠所经验的只是“倒在地上的古树”,显然,这样的断言只能是基于经验结果的断言,而非基于“经验”全貌的断言,除去关于结果的经验之外,我们的断言还应该涉及关于工具的经验、关于时空的经验、关于劳作的经验,等等,所以,在我们面对作为表象的“图式语言”的经验时,我们所拥有的不仅是那些特定的“影像”或“印迹”,以及加载了这些结果的特定的心理时间和空间,而且是那些产生如此结果的心理形式和条件,以及那容纳了全部过程的位置存在,如此的“图式语言”之存在“显然不是一个真实的谓词”[4]598,626。当然,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一般经验总是要首先建立在那些特定的“影像”或“印迹”之上,或者以它们为起点,或者以它们为中心,将“图式语言”位置同最具有经验信息和特征的心理对象联系起来,否则,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经验就可能成为某种幻想,就会违背“图式语言”作为经验直观结果的地位存在,只有依靠那些“影像”或“印迹”的具体心理对象,“图式语言”位置的延伸存在才会真正呈现为一种心理经验的无限因果联系过程,它才会真正地呈现为具备心理经验意义的时间与空间里的无限进程,只有如此,我们的“心比天高”才不至于缺失经验实在的起点,“图式语言”位置的经验才会体现为一种自然因果联系的无限过程。
总之,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性思考与讨论应该是立足于一般经验意义和一般心理表象的全部过程及其存在,同时,它也一定拥有纷繁而具体的“影像”、“印迹”等心理经验对象,从具体的心理“影像”经验而言,它在知识的意义上被视为了某种与自然对象相符的成果,而在自身原因存在的意义上则应该被视为某种先验语言形式的规定结果,尽管这样的先验语言形式规定因为“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延伸而无从经验,或者,从心里“影像”所开启的“图式语言”世界到规定这个世界的先验语言形式原因之间存在着无法穷尽的距离和进程,任何想要全部地经验这种距离和进程的尝试都是不会有结果的,即使这样的距离和进程都被限制在“图式语言”的经验可能性里,实现这样的“可能性”同样要体现为一个无限的过程,于是,辨析“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性就是在于凸显心里经验的“图式语言”的一般存在特性,以及凸显“图式语言”自身的可能性内容所能具备的超越自然物(如大脑、脑细胞、神经元等等)时空限制的那种无限扩展的一般特性。正是凭借“图式语言”存在的无限位置,任何关于这种位置经验的绝对起点或绝对终点的断言都只能属于发生在特定时间里的、针对特定心理经验“影像”的断言,换言之,这样的绝对起点或终点其实就是心理语言认知活动中的设定结果,因此,在我们叙说某个“图式语言”中的“影像”开始或中止之时,我们并非在提供或建构“图式语言”的开始和中止,我们所能提供的就只有关于个体“影像”或“印迹”的起始与终结,即:在“图式语言”位置的可能性经验中,个体“影像”或“印迹”代表了这种可能性经验的“实现”或现实转化,从而带来了关于现实转化的开始和中止的产生,并且,在我们将这样的开始和中止置于“图式语言”存在的无限位置之中时,这样的开始和中止以及个体“影像”的具置就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所以,“图式语言”位置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应该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之上,即宏观与微观的层面。在宏观的层面,“图式语言”位置相对于自然语言现象(第二自然)和先验语言形式而存在,而且,这样的位置存在不仅是相对的,而且也是无法确定的,因为我们不能为语言现象的自然过程划定边界,更不能为先验语言形式的世界表明范围;在微观的层面,“图式语言”位置存在得之于心理经验的具体语言内容的可能性存在,不论这样的可能性内容是否成为了被“实现”的或具体的心理经验,只要拥有了心理经验的可能性内容存在,我们也就拥有了容纳这些内容的心理位置的存在,与“图式语言”位置存在的一般意义相比,所有实现的或可能实现的心理经验的语言“影像”或“印迹”的个体都只能被视为无限“图式语言”位置中的有限位置的占据,这种有限的位置就好比自然对象的“古树”对于外在化时空呈现的占据一样,任何无条件的开始或永远的结束都是不存在的,任何关于“古树”位置的谈论都应该是相对于其他有限位置存在的谈论,任何关于“古树”位置的确定都应该是特定时空前提下的参照确定,即“古树”的有限位置总是要体现为一种相对性的时空经验过程;同宏观的层面一样,心理语言形式的个体“影像”或“印迹”位置作为有限的和相对的内在时空占有对于某个限制的局部范围而言可以体现为一种确定的存在,但对于无法确定的“图式语言”的一般位置而言,它作为部分或个体的存在又应该是不确定的,如此位置关系同样可以使用数学函数所表达的意义来加以阐明,如果将位置关系看着F(x),只要对象x具有确定的、限制的存在范围,而且是可以直观经验的、可以穷尽的,那么,F(x)就具有了自身的真值判定,或者说,限制的对象x可以带来关于F的确定特性,但是,心理经验的“图式语言”位置存在具有o限的特征,位置对象x无法确定,或者说,我们不能为一个未知的对象赋予一种确定的性质F,因此,“图式语言”位置x不具备确定的经验范围或对象存在,关于x的函数不能取得自身的值域存在,即没有关于F(x)的真值存在。
三、初始形式的“图式语言”与时空位置的心理经验
不论是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性的说明,还是关于它的相对性与不确定性的说明,这样的过程所要致力于达到的目标就是呈现心理经验阶段的“图式语言”存在的居所,并以这样语言“居所”为条件或参照去更好地面对“居所”之内的世界,即“图式语言”的内容世界或心理经验的语言世界;“图式语言”只有相伴于这样的位置“居所”才会将自身存在的心理特性、经验特性和表象特性展现出来,才会将自身的存在同自然物或自然语言现象(作为第二自然的现象存在)的世界区分开来。置身于这样的“图式语言”世界,呈现于我们的心理语言图景已经不再是那些被经验直观所感知的音标、文字、词语、句子、篇章,以及发音、书写和表意,等等,同时,它也不是哲学认知中所阐明的知性概念出现,更不是关于语言存在的先验原因存在,认知的概念或作为知识的概念总是要建立在确定对象的性质判定里,总是要进行确定对象的确定属性的分析与综合,概念下的对象及其属性的联系判断总是要在当下的现实经验中被确定是有效的、可证实的,所以,认知的语言概念尽管存在于心理经验的领域和表现为内在经验的推出成果,但它的出现是确定的、具体的、廓清的,以及可经验辨明的,它的存在不同于心理经验的影像或印迹,更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图式语言”存在,用一句时尚的话讲,它至多也只能作为“后图式语言”(post-language in presentation),作为“图式语言”存在的可能发展或走向,即脱离于“图式语言”的存在状态和位置“居所”,成为同样具有心理经验特征的概念或概念语言的存在,关于概念语言的存在问题会出现在以后的相关内容里,在此不作展开讨论。
显然,依据心理经验的特性,“图式语言”完全可以同外在的自然语言现象区分开来,但这样的特性却无法使之与概念语言区分开来,要获得这样的区分,除去心理经验的特征之外,“图式语言”存在必须拥有自身的特殊地位,即作为表象的图式特征,从这样的特征出发,我们在语言存在的内在经验进程里就会辨明不同的语言经验形式及其相关的位置特征,要么是表象的“图式语言”,要么是推理与判断的“概念语言”,任何就“表象”或“图式”的缺失,其Y果不仅是关于区别性特征的缺失,而且是关于“图式语言”自身内容存在的缺失;其实,在我们小心翼翼地探寻“图式语言”位置或“居所”的主要特征之时,不论是关于它的无限性,还是关于它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都没有忘记去预设这种位置上的内容存在,以及去预设位置与内容的同一性特征,等等;在心理经验的意义上,“图式语言”的位置一定是承载了“图式语言”内容的内在时空范围,其位置特征也应该是关于其内容存在特征的反映,或者说,它是源于“图式”和“表象”内容的联想与推定说明, “图式语言”位置的空置在这里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空置”作为直观的形式被意识而又无表象内容是不可接受的[5]S.639,因为这样的空置有悖于语言存在的心理经验发生;可以说,“图式语言”位置在时间形式上的持续和在空间形式上的占据就是“图式语言”内容在时空形式上的持续和占据,当然,我们在这里所提及的时空是作为心理经验过程的内在形式,而不是外在自然世界的时间先后或空间大小,并且,内在经验的时空形式应该为自然世界提供着一切时间先后与空间大小产生和呈现的可能条件,虽然这种出现于心理经验环节的可能条件还远不是那种纯粹的先验语言形式条件,但它的出现与否直接地关系到我们是否拥有关于自然世界的时空经验,关系到“世界属于我们”判定的心理基础;我们能够并确定地面对自然经验的事实,比如,“古树长在深山里”,这里既出现了自然世界的空间,也出现了自然世界的时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时间是“古树”自身所有,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空间是“古树”或“深山”自身所具备,如果情况果真如此,“古树长在深山里”所体现的自然时空特性又是凭借什么被我们所认知呢?为何这样的自然时空特性对于所有的人类个体而言都具有同一性?显然,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任何假设于从自然到人的过程都不能取得有效的答案,或者说,自然对象的时空特性应该是作为从人到自然过程的认知成果,这样的特性原本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存在于心理经验的世界,存在于先验形式的世界;不论“古树”与“深山”作为现象的存在多么久远,也不论“古树”与“深山”多么的高大与宽广,其时空特性的源泉与规定一刻也不能脱离理性的主体存在。
总之,在我们将“图式语言”指向了语言行为者心理经验世界的初始内容存在时,我们其实是在将这样的心理世界解读为一种语言存在的世界,即一种心理经验的语言现象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虽然没有文字符号、语音表达以及其他的自然语言形式,但我们却有“影像”、“印迹”、“意象”、“概念”等的心理图画,一旦这样的心理图画被放置于语言现象及其语言存在的统一之中,它就要必然地联系于自然和理性原因根据的世界,并将语言现象的经验过程重新确立为自然的过程和心理的过程,从而改变传统语言学的“语言”定义,即将语言的自然对象地位扩展为语言的理性主体地位,语言存在的统一源自于理性存在的统一,理性存在进程中的所有发生和结果都应该被视为语言行为的发生和结果,都应该被视为“先验自我”的显现载体,由此,不管是现代心理语言学的领域,还是心智学的领域,它们所建构的对象都应该归属于语言存在的心理产生机制及其内容。当然,在心理语言现象的世界里,“图式语言”只是这一世界中的初始形式存在,它所拥有的位置和内容存在既是经验直观的表象结果,又是概念与知识综合的起点,它所提供的内容就是一种心灵符号所初步描绘出的心灵图画,一幅有待于概念阐释的图画,它因为经验而联系于自然和知识的世界,又因为如此经验的纯粹原因而决定于理性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5.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2.
[3]G.Frege, Nachgelassene Schriften[M].Hamburg:Felix Meiner Verlag,1969:128.
作者观点与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文风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自身的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
具体考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这类试题要学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和态度。这类试题一般要求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的作者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别人的观点。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材料信息与作者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点,有时是比较复杂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些情况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
5.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引述材料隐含作者的真实意图。阅读时,要抓住作者评议或议论性的文字,推敲材料与作者意念之间复杂的关系。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一般在论述类文本的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一般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的,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辨析。
■
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
张世英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逐步地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意料,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赏析
本文是对传统概念的本质和外延的挖掘。通过对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影响的论述,说明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因而传统内涵在新的参照系下发生的是“渐变”。把一个复杂的概念抽象出来。作者的观点也就不言自明了。
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
王福仁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赏析
本文以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区别和联系入题,以《红楼梦》为例,说明在艺术创作中,表达“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的观点。
■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艺大众化的误读
赖大仁
早在“五四”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唯“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部分。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作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唯一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 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4月30日,有删改)
1.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展的特点。
B.最初文化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与复杂。
C.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
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2.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的表现的一项是( )
A.“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重视娱乐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C.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3.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娱乐消费的需求,出现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的市场规则,还要关注精神的正确导向。
D.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切始于世博会
乔兆红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就宣布借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进人类福祉。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了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拥有的手段,展示了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外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1982年诺克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1851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从而被纳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进而促进举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而且能加快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世博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选自《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与社会发展》,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于“一切始于世博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B.每一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新的概念模式也在展会上涌现。
C.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
D.作者渴望中国能够借助举办2010年世博会腾飞于世界,并且对此充满信心。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也通过展会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
B.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和平与交流的责任,各国都是凭借着这一理由成功举办博览会的。
C.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许多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比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的关注。
D.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但最根本的是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B.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一体化的世界。
C.上海将借由2010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比如基础设施等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自己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D.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带动作用以及上海的地域位置考虑,上海世博会必将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化时间
[德国]柯文尼·海菲尔德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做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作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边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选自《时间之箭》,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
B.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C.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D.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
B.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
C.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
D.“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事件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
B.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徒对时间的传统认识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