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特教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结合途径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正如家教名言中所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因此学校必须改变疏远于社会的封闭的教育体系,拓宽思路,争取得到社会组织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提高育人效果。这几年来,笔者一直在研究如何作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学校教育的作用。特教学校接收的青少年年龄集中在12—18岁,他们在机构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学校教育目的明确、计划具体针对性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较之其他方面的影响具有更多的优势。

2、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是非常重要的。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讲:“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家庭”。

3、社会教育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当前干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谐统一的诸多因素

1、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发展,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教育:有的只顾赚钱做生意,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经常在子女面前谈论金钱万能、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肆意在家酗酒、赌博,破坏孩子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家长交友不慎,使孩子也身受其害。

2、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首先,人们对社会教育不够重视,对它的作用认识不清,认为孩子还小,不会与社会扯上关系,因为社会教育的作用有隐形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其次,有些社会活动的意义没有体现时代特点,激发不起学生的认识。目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个别领域歪风邪气还在不同程度地盛行,、、拉关系、走后门以及利用工作之便损公肥私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冲淡了正确教育的作用,削弱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力量。社会效应机构数量少,活动内容以及方式还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要。有的以营利为目的,更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三、探索“三结合”教育的新思路

1、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不论是正常上课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都是“三结合”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性强,有计划,系统性强是学校教育的特性,因此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是“三结合”教育的重要一环。进一步扎实做好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从提高素质的角度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开发一系列适合学校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多门类,各具特色的校外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爱好的研究性学习,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长,并将其落到实处。

2、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特殊教育机构还要采用多种方式向各单位,团体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从而让社会更好的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如增加特殊教育网上的家长论坛版块,利于家长之间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借助新闻媒体对机构开展的各类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建立校园宣传组每月向有关媒体投稿。

3、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素质就成了当务之急,以机构为单位创办家长学校则是培训家长,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家长的培训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现代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长学校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使他们认识到“读书无用论”只是少数人的浮浅、片面的认识,用尊重的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爱严结合。

(2)国内外先进育儿经验。开放的社会,多元化的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信息来源,家长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向家长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育儿经验,并指导家长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和利用。

(3)依靠社会资源,增强教育实效。依靠社会资源,让国防教育,环保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等走进校园,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增强教育实效。如学校开展的法律知识讲座可改变为模拟庭审,邀请法院工作人员现场指导,通过模拟庭审,让学生在直观的活动中“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又如消防知识讲座可以改为“消防知识竞赛”,邀请消防人员担任评委,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知识竞赛。以此种种形式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增强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素质。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是与家庭同时产生的,它先于学校教育,也有别于社会教育,对青少年身心的成长,以及性格、意志、品质、情操与生活习惯的形成,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养成的最初环境,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的教育方式、自身素质和家庭氛围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发展状况,所以家庭教育是奠定人生之路的最基础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应当担负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责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前提。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异军突起的时代,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多元化的世界观,他们此时需要的是家长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及时“过滤”社会信息,提高孩子认识事物、区别是非、增强拒腐蚀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才能有利于孩子思想、道德、学习、体育等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更好地发展。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状。

1.学校与家庭交流的内容较单一,家校合作表现为阶段性强、连续性差。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在要了解孩子的学业时才和教师联系。教师的评估也以教师的教学成绩为主,以升学率为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关心的也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和教师对于孩子品德方面的交流,也主要集中于纪律方面,而这些所谓的品德方面的交流,也是在为孩子学习上的情况找原因,并非在真正意义上关注孩子的品德成长。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更是少有,即使有的家长、教师对此比较重视,也是各行其是,甚至出现双方教育的对立现象。总之,学校、家庭教育交流的内容较为单一,而且缺乏协调、统一。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过程中存在互不信任的状况。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前提,共同的教育目标是家校双方合作的基础,然而当前双方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并且相互推诿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指导思想方面有很大差异,大多数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全面发展孩子素质的重要性,而大多数家长则以孩子考高分、上名牌、找好工作为目的,可见二者在教育指导思想方面尚不统一。同时,有些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均持不信任态度。

(二)家庭教育如何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一般以集体教育为主,个别教育为辅,在统一的要求中,由于学生个性特征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会有差异,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家庭必须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家长要注重与学校的联系,主动与教师联系,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孩子的动态,有的放矢地配合学校做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工作;配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配合学校注重孩子的智能教育,等等。开展家校合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以此来形成教育青少年的合力,构建和谐教育。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个体社会化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目标,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协调合作,并有明确分工。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能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并形成合力,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抵消。个体成长的最终目标是要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目标,单靠学校或家庭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联合起来,共同制定个体社会化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明确家校各自的责任,并在合作中切实地履行好各自的义务和功能。寻求家庭与学校之间有效的合作与沟通,是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功能互补的现实途径,加强家庭和学校两大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是提高二者配合度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孩子进行正常的、健康的社会交往。

每个孩子在与社会接触中都有一般的人际关系,其人际关系的总和便构成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学生在交往中,受交往群体的影响,产生和交往群体相协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一定的交往倾向,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

(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

孩子生活在社会之中,各种社会风气无时无刻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和家长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提高孩子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

(三)引导孩子扩大社会视野。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96-01

现在在青少年身上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青少年犯罪、早恋、校园暴力、沉迷网络等等。社会上很多人,甚至政府部门都认为,儿童与青少年的各种不良现象,都是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造成的。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本不会被提起,教育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只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不合理的,这种行为会将学校教育泛化,使教育等同与学校教育,夸大学校的功能。加重学校的负担,使学校的精力被其他方面占用,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般说来对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有六个方面:一是家庭;二是教师;三是集体;四是自我教育;五是书籍;六是社会环境。在这几个方面中家庭首当其冲,婴儿自出生就生活在家庭中,受到家庭的影响很大,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对其进行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家长的修养素质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虎父无犬子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模仿能力强但是非能力差,家长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好的家庭教育会使人受益终生,能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善恶观、价值观。作为儿童成长 的摇篮—家庭,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补充。我们在重视和强调学校教育的同时,一样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推卸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承担的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二、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是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的出现使教育从少数人的手中解放出来,能为更多的人服务,使所有的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尤其在当代,知识迅猛发展,教育更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方式关心下一代,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势必承担起了更多更重的任务。

学校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智能的增长,也关心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身体的健康成长,塑造全面健康的人。学校教育具有智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等特点。内容上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有符合儿童发展并适应社会的教育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这些优点是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

但由于社会的需要,制度的局限,学校教育越来越成为制约孩子个性发展的牢笼。工厂化的教育课堂成为流水线,学生成为产品。只重视成绩不重视个性发展的做法,使学校教育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感觉的钝化,教育目标的偏狭,内容的繁难,使学生无暇关心其它事物,久而久之变得麻木。二是疾病增多:身体上由于长期课业任务重,使用电脑时间长,又不出去做运动,导致视力下降,体质羸弱。心理上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多,活动锻炼的减少,兴趣爱好的压制,使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三是人格扭曲,由于机械的知识灌输,加上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认为只要送去学校、补习班、培训班、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满足了学生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沉重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疼爱,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人格扭曲。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我们的教育逐渐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以分数品评的好坏,使走出校门的学生成为没有能力没有激情的人,这就使得青少年一代行为错乱,不能以理智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偏激的方式寻求成就感。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家庭;学校;社会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社会生活阅历不深,经验不足,对事物问题认识不够准确,容易遭受挫折,心理难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中学时期又是心理障碍的初期和易发期,若能正确认识其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对症下药,科学的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教育,就会减少问题的出现,使其健康的成长,这样对提高我国的全民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成因

在对宽城县城四所初高中学校调研时发现,目前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表现为厌学、逃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困难等;二是情绪方面:浮躁、嫉妒、抑郁、自卑、自恋等;三是人际交往方面: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社交困难等;四是行为方面:自私、任性、品行障碍、对抗父母、叛逆、网络成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犯罪等等。 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乏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更多的家长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起居冷暖,很少有结合孩子的各个时期的身体、心理特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孩子从小接受的是被爱,缺少挫折和磨难,缺少与他人沟通、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愉悦感,这些孩子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发生心理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缺位

从调研情况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四所学校没有一所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二所学校没有设置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二所学校虽有心理素质教材,但以学生自学为主。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学校目前重点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人格的培养方面等就显得薄弱。

(三)社会不良现象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冲击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和流行的负面意识形态,如社会公德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理想信仰的淡化、物质攀比的风气、浮躁肤浅的时尚,以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等等,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直接而全方位的,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私和没有责任感。

二、应对措施

(一)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在提高民族素质,造就一代新人中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个别教育可通过细致的日常生活来影响孩子的成长,使其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1)家长要转变分数至上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望子成龙”天经地义,但“龙”的内海并非专指读大学当“白领”,学习成绩并非不是唯一的标准,因此,家长应该懂得“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观。

(2)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自信是成功的关键。其次,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因此,培养好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家长除了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外,还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刻苦、守时、诚信、节俭、宽容、坚强,做事有责任心等,这些才能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困难挫折、对待荣誉、生活和友谊。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正规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在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获得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迫性,采取积极的态度,成立“三位一体”模式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1)加强宣传。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重视程度,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2)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节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和满腔热情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3)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进行团体咨询,在科学教学,各项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辅导等途径,广泛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疏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在家长学校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学校可以开通多种以人际交流为特点的学校、家庭、社会信息沟通渠道,鼓励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发出的信息做出反应,实现三方互动。

(三)保持和强化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作用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社会 教育

李岚清同志指出:“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三大教育理论把家庭教育放到突出位置,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因此,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我们的教育方式必然要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地发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社会和家庭担负着共同的教育使命和社会责任。如何培养社会的建设人才,如何教育孩子成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学生的家庭形形,有些是残缺的,甚至是畸形的,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层次的,相当部分影响甚至是负面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有少数甚至是可能是根本对立的。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高、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

一、认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重要性。

三教主要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是三教。这三教构成了我们所讲的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或者也叫做大教育观。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它有很多脱节的地方,所以我们讲,如果你只强调一个方面教育,那只是一个小教育观。而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一个大教育观,一个现代的教育观,所以它就要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的结合,否则就是不完全的教育。

“三教”这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合力育人。三教形成合力共同培养未成年人,来培养下一代。三教结合家庭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可能是很多的,我想可能主要的有这么几点:第一点就是育人目标。这个育人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培养什么人。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要最终它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有价值的。

二、改变观念,充分认识现代家庭教育的作用。

现代家庭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建设人才的任务。肩负着为社会传承、创造文明、提高全民素质的使命。家庭教育如何,对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态度及付出的力量与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人,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会以社会的责任为己任,表现出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反之,不仅不给社会作出贡献,还会给社会造成消极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危害。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团结,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现代家庭教育则要求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人才标准和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全面的教育活动,家长的素质高低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同样,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子女的影响也很重要。

三、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形成合力。

学校应通过家庭访问、家长访校、家长会议、家长委员会与家长沟通,同时建立家校联系卡,促进家庭教育不断完善。以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尽可能形成教育合力,而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1)开好家长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都十分珍惜并充分利用好。会前从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会上,既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各方面的情况,又虚心听取家长对班级或学校工作的多种意见;并以此为契机,与家长一起研究探讨搞好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例如开放日活动是在学校在预定的时间里,游牧的,有准备地请家长来学校参观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与成果。通过开放日活动,加强里家长对学校和孩子的全面了解,密切了学校关系,是家长更加关心学校,愿意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又如为使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更具有针对性,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家教咨询所,创办家教小报和建立家长联系卡等形式,由学校教师或专业工作人员指导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在家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找解决方案。学校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一信息平台,在学校网站上创办“家教园地”,“在线咨询”等栏目,向广大学生家长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

(2)创新家长会形式。以往我们学校的家长会,家长问得最多的是“我的孩子考试成绩如何?排名是第几?”却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其他表现。为了改变家长了解、评价孩子的角度过于单一,不利于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现象,学校创新了家长会的形式,邀请孩子、家长一起参加家长会,学校给孩子们提供平台,让孩子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使家长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和认可自己的孩子。这种方式为家庭、孩子和学校构建了一个优质的教育平台,促进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深入务实的开展。

四、利用社会的力量教育和影响学生。

学校积极主动联系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争取他们对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社会服务性工作。具体做法是:

(1)把社会的先进事迹请进学校。我们请来了县人民法院法官给学生们做法制讲座。请老干部到班上座谈。采取报告、社会实践等形式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2)面向社会,以实践教育学生。每学期组织学生打扫街道卫生,组织学生到花果山义务植树,并组织小记者现场采访。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在实践中青少年们意识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新时代所赋予自己的权利。

(3)结合主题班会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成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的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稳定联系。除依托于社区教育委员会外,学校也要与当地的影剧院,文化站,博物馆,科技馆,公园等单位建立稳定的联系。一方面学校要根据中小学的特点组织他们到相关产能那个所去参观和学习,以达到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兴趣和特长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教育机构的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并使他们在了解掌握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基础上,组织更多为学生所喜爱,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从而促进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1.1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

形成教育合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合作、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从业人员,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高效性,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最早接受的教育,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因材施教。社会教育具有信息量大、形式灵活等特点,且具有时空的延展性。只有三者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从时空上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主要通过与邻里之间的人际交往、参加社区活动以及网络的形式进行。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以良好的教育活动占据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就能使学生始终处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2教育合力形成的条件

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必须要坚持正面教育,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首先,学校教育要坚强有力。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学校教育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严密、内容科学,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教师,这些都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力地教育和引导。其次,家庭教育要科学合理。家庭教育为青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虽然每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培养,但家庭教育毕竟不像学校教育那样系统科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家庭教育不能成为学生主导教育方式的原因之一。最后,社会教育要积极健康。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大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社会教育要注意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和影响。

2学校教育在教育合力中主导作用的形成

2.1学校教育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工作居于首位。学校通过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认识,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学校在各科教学中均渗透思想教育,寓教于各门课程之中,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另外,学校教育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正确的教育方向,能对复杂的社会影响作出分析和判断,抵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2.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

2.2.1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三维的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做人的根本。学校教育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扎实推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以社会主流文化占据学生的空间,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为此,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宣传。

2.2.2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一般而言,父母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但同时,家庭教育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导致对孩子过分苛求、片面的人才观导致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等。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包括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微信群、举办观摩活动、电话访问等。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是学校的职责,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证明只要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就能够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实施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方式,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下面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1.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任 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他们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甚至整个民族的发展。.但家庭教育也有随意性.强制性等特点,因此要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培养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也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孩子从小到大,无时不在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言行、家庭环境时时都影响着他们。过分的溺爱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家长要对下一代负责,从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其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十分重要。

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素质较高的家庭中,他们自身的素质会提高很快,对他们的智力开发及步入科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家长文化程度低,不能辅导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会对父母有轻视的心理。.因此父母要带头学习,营造一种学习气氛.。有的家长因忙于工作而未顾及对孩子的教育,更有甚者只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无视孩子的感受,不为孩子着想,甚至于“顺其自然”的想法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多数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学生学好学坏都由学校负责。诚然,学生在校是由学校负责监护教育。可是,学生到了家就应该由家长去教育、去引导。.有的家长连孩子的书包有什么都不知道,上几年级不清楚,这是做家长的失误。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便成了家中“小皇帝”。.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一来对孩子的教育也会走向另一极端。我的一位学生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她说:“我从小就被爸爸惯坏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我说:‘今天不去上课了。’爸爸也会说:‘那就不去上学了吧。’任性的毛病改不了,现在我都恨他们把我惯坏了。如今我都改不了了。”还有的家长在对待问题的处理上,意见不一致,一个管一个惯也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家庭成员必须协调一致共同教育孩子,即使意见不一致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

因此,家长应该正确理解和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承担起教育的责任,,积极支持配合学校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2. 环境对人才的影响十分重要

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校园、.家庭状况,在教育教学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只有合作,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试想在学校里老师说:“凡事要为人着想,乐于助人,不计得失。”而家长则教育自己的子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社会上打架斗殴、吃喝玩乐、偷摸枪扒、都会对未成年人造成极恶劣的影响。三方面教育矛盾的影响就不能使学生得到正常发展。.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是学校的职责,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通电话、家长会等联系方式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情况并教育孩子,配合学校的教育。我听到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说:“你不要认为是老师在告状,老师只是把你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我们,老师也是为你好才这样。”这样的教育才是积极与学校教育配合,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我的孩子(小学时)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晚上9点钟了,我的孩子才放学回来,到家时一脸的委屈似乎是有谁欺负了他。等我问明情况得知原来是老师认为儿子的作业不认真,叫他重做了一遍后还不认真就又叫他再重做了一遍,共做了三遍。 尤其是 老师还亲手为他擦作业,我听了很感动,立刻表明态度说:“太好了!有了这样的老师教你,妈妈就可以放心了。得好好谢谢她,有这样负责的老师教你,而且还这么有耐心我就可以放心了。我明天就去谢谢她。 ”

我儿子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从此他再也不会因为学习问题来家里告状了。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的工作就顺利了,教师的管理就大胆了,积极性也更高了。

可见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而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电影、网吧、等一些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现象对学生的思想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孩子是全社会的事情,是事关国家兴旺的大事。

实践证明只有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就能够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构造和谐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3. 如何构建三者结合的教育网络

3.1 做好家长工作,将家长引入教育境界,使之与学校教育在育人目标上保持一致。如:“家长学校”在教育观念上指导家长,使家长明确自身的任务并尽力而为。

3.2 建立家校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如:家长座谈会、家访等。邀请家长到学校听课、找个别家长谈话或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组织家长参加孩子的学习环境、劳动成果展览、观看孩子的各种竞赛、表演等。以便使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学校、班级的工作计划与目标,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家庭成为一所“天然学校。”与家长沟通、共同分析学生情况,统一要求,共同研究教育方法与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3.3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形成社会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德育合力。如:请模范人物来校讲演,树立学习榜样,学习劳模、抗灾英雄、见义勇为英雄等不惜牺牲自己为了人民的利益的精神、知名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老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等。

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军训、参观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陵园、法制教育、开展社会实践等教育学生珍惜当今幸福生活。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言传身教或其他教育方法,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因此,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教育者,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又是一门学科,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准确掌握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每个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必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和经常的生活环境,是儿童成长的安乐窝,父母是儿童最先交往和最多的成年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的主要社会责任就是对年青一代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有六个方面:一是家庭;二是教师;三是集体;四是自我教育;五是书籍;六是社会环境、朋友和“街头伙伴”。这六种教育力量好比是六个雕塑家,而儿童和青少年好比是有待加工的大理石,六个雕塑家都无时不在对它加工,在家庭中,父母是最细致最有才干的雕塑家,父母对于孩子种种有意无意地引导以及他们的思想风貌,理想、道德品质、生活方式、语言行为、相互之间的态度以及对待孩子的态度,家庭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这一切无不通过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启蒙、成长和成才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说:“父母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庭不仅是生活基本单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随着婴儿呱呱坠地,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活,首先进入家庭这个生活环境,孩子首先认识的是自己的父母,接受来自父母的语言,模仿父母的动作,家庭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世界”,没有一个人不受家庭的影响,而童年的印象总是美好的、深刻的。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情操、学业,甚至将来的职业选择、处理恋爱婚姻、组建小家庭将起到积极的影响。否则,将带来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孩子成长。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做父母的都能教好孩子。有的家长在学校是一位受欢迎的教师,回到家却常为孩子的不听话而苦恼不已;有的家长在单位是领导几十、几百、几千人,却不一定能管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在部队能统率千军万马,决胜于千里之外,但是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却可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也有的父母对孩子动辄打骂,缺乏耐心,于是出现了令人震惊的悲剧。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不懂得家庭教育的内在规律,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也与父母思想中长期形成的旧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无关联。因此,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在培养教育下一代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重任将落到他们的肩上,他们能否承担起这个重任,完全取决于今天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具有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没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共同配合、协调发展,是难以完成的。

2.家庭教育对于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智力的发展,身体的健康成长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作风,待人处世,生活习惯,教育方法,对子女的要求以及为子女造就的生活、文化、学习环境等都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子女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随机进行的,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随机性、灵活性。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学校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近年学校的教师经常感叹:“学校这个小气候抵不过社会这个大气候。”这些感慨说明了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一致,彼此配合,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