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视觉传达是人类认识世界、观察自然、探寻规律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基于视觉传达的设计也形成一门理论,在内容方面也更加抽象,但表现的内涵却更加丰富。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视觉传达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表面,而是开始在实践层面进一步延伸发展,突出视觉传达的有效性。
一、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视觉传达设计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综合学科,其以设计图像为主要信息的载体,并将艺术与传播进行有效结合,成为当今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大众生活带来十分强烈的变化。
视觉传达设计属于传播学领域中的一小部分,也是一种传播体现,相比普通的语言符号,设觉传达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普通语言中的任一词语都具备独立的含义,一句话就是由若干词组加在一起组成的。而视觉符号则多数由一些光影、线条以及色彩等要素构成,如一幅画,但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具有独立的意义;普通语言经过一定的组织,能够传达出十分明确的信息,但视觉符号传达出来的信息就不是语言所能够明确表述的,它是一种难以通过语言具体表达出来的意味。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视觉传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比较形象的信息传达给受众,从而将一些文字难以表达的情调与感觉传递出去。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要素
第一,传达者。传达者指的是在传播活动中通过特定方式将信息发送给传播对象的行为主体。传达者进行信息选择与取舍,根据目的对信息进行重组与加工,最终决定将哪些信息传达给传播对象。传达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构成十分复杂,主要由设计师、设计公司与客户组成。执行传达活动的人就是设计师,人们依据客户具体要求进行信息的设计与编排,所以在整个视觉传达过程中设计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设计师的素质与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传达的整体效果。设计师对信息进行整理、制作、加工以及传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的问题,决定传播过程的发展,还决定信息传播的流向、质量以及数量。
第二,传播内容。传播内容指的是传达者表达的所有信息之和。信息包括语言与非语言符号,实物与非实物等。视觉传播活动进行时,视觉符号是进行指定信息传达的手段与形式,而设计师需要传播的正是这些信息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信息就是传播内容的符号化,传播的本质也正是信息的流通。连接整个传播过程的枢纽就是传播内容,信息传播出去并被受众接收,就达到了信息共享的目的。只有当传达者与受众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整个传播过程才具有意义。
第三,受传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受传者指的就是接受视觉信息的人。受传者只有真正理解与接收信息内容,并与传达者达成共识,整个传播过程才算完成。
第四,环境。环境是信息传播的时空条件,所有的信息传播都要在一定环境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播同样如此。一般说来,人们所说的环境首先指的是特定的客观的自然环境,其次是社会环境,最后才是虚拟环境或行为环境。
第五,传播媒介。视觉传达设计的纽带就是媒介,只有利用媒介传播,才能将视觉信息传达给指定的受众。不同媒介的属性也不一样,所以媒介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吸引性与传达性,也正是这些不同,才构成了不同媒介的各自特点。
三、加强视觉传达有效性的策略
(一)视觉传达设计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创意策略
一方面,受众不同,采取的创意也不相同。不同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以及性别的受众,其兴趣爱好、理解能力与心理特征也不一样,所以设计师要根据其具体特点,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视觉方式,采取相应的创意策略,从而使视觉传达设计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
另一方面,信息类别不同,采取的创意也不相同。依据信息传达的主要目的将信息具体划分为商业信息与社会化信息两大类;信息的类别不同,实现的社会效果也不一样,所以要针对这两大类的信息采用特定的创意表现形式。商业信息主要是为了刺激消费,重在突出鲜明、醒目的特点,所以要经过一定的包装装饰和艺术加工。
(二)对现代传播媒介进行全面的整合运用
媒介整合运用主要就是利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相互交融,从而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这种整合是以目标受众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优势将信息更好地传达出来。这里的媒介并不是非要保持其原来的形态,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发展变化。例如,网络技术发展使得很多报纸都有网络版,受众就可以在网上浏览,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评论。这种集网络与报纸两种传媒特性的综合传媒不仅使得报纸的信息承载量加大,还吸引了更多的受众。
(三)加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受众研究
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受众与设计师的关系是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设计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设计、强调以及最终的完善,使其更容易被受众接收。而受众也不是被动地进行信息接收,而是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并且对信息进行记忆、选择和归纳处理。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实现信息传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受众,受众就是设计师研究的核心内容。很多设计作品中都带有设计师个人的激情、想象以及价值观念,他们都是为了与受众实现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因此,设计师必须对受众的行为、心理以及思维模式充分地了解与掌握。
总体而言,加强视觉传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即实现视觉传达的有效性。从设计角度入手,视觉传达也是对环境、内容、受众心理、传播媒介等内容的综合分析,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伟,张启亮.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03:94.
[2]单莹莹,孙妍.图形创意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透视研究[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02:112-114.
[3]鬲波飞.网页设计之视觉信息传达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2:187-189.
1视觉传达设计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内容简而言之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ザィン辞典》)。但是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视觉传达设计在专业定义上很容易被理解为就是“平面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何洁认为,20世纪以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静态的媒体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世纪的需求。[2]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设计范畴,走向愈来愈宽广的设计领域。网络技术、数码技术、数字网络电视、虚拟现实技术等相继登台出现。视觉传达设计在新概念、新科技不断冲击下,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令人吃惊的设计作品形式和形态。以2017年淘宝造物节为例,造物节参展作品陈列与展示宣传等多个环节已经从作品主题概念,作品实现形态,展示方式方法,传播途径等诸多方面展现出了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2视觉传达专业研究方向
(1)视觉传达设计依据特定的设计目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创作提炼,这是一个将信息可视化并传达给受众,从而对受众产生影响的过程。视觉传达一般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四个程序。简单来说,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来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如电视、电影、建筑物、造型艺术、产品设计等,以及各种具体的图标、文字、图形、图像设计等。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在范畴和功能分工上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2)在主要由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由平面和静态化的信息传播转向交互、动态,以及体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思路已经发生变化,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以“XTIDEA×未来想象”腾讯创新大赛为例,在2017腾讯创新大赛中就充分结合了市场前沿发展概念要素,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工智能智能生活等。极力主张创意与技术的结合,让每个年轻人的奇思妙想得到肆意生长。
3视觉传达专业核心课程
通常意义上的教学计划组成应包含若干个课程单元,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以及通识教育课程等。其中对教学发展定位与方向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专业必修课程。具体在落实阶段,专业课程名称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会有所区别,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包括:基础训练类。如图形、色彩、形态、材料等;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包括《图形创意》、《色彩构成》、《形体构成》、《综合材料》等。平面设计类。如品牌、包装、书籍装帧、字标、版式等;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有《品牌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等》。多媒体及综合类。如交互设计、影像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等。代表课程有《动态图形》、《视听语言》、《摄影》、《摄像》、《影视动画》、《展示设计》等,以及部分软件技术应用类课程。课程设计在原则上是应该面向未来,兼顾理论与实践,在教学设计主张通过一些核心课程的分布排列,重在培养学生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的敏锐感知力和创造力,训练学生运用视觉元素进行综合能力表达,强调数字多媒体技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鼓励技术和视觉设计的交叉融通。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依据个体差异,不同院校在使用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组合可能对学生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感受,从而影响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判断。
4视觉传达专业作品展示方式
正如上文提到的视觉传达专业在作品形态和形式上如此的丰富,所以在具体的作品展示和呈现方式上也出现了内容风格主题化,展示形式跨界化,观赏形式体验化,展示布局多维化,展示媒介多元化的特点[4]。简单的讲就是展示主题要明确要做好展示规划;善于打破固定和传统的展示形式,鼓励跨界与融合;展示媒体和载体要多元化,特别是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使用;力求将“观者”提升到“体验者”,最终让自己的设计鲜活起来。
5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应该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充分考虑应用型设计专业特点。依据科技环境发展与时代变化,适时调整教学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和形式,满足新环境下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多学科;多媒介;跨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46-01
一、在原有理论教学基础上拓宽理论知识
我们现在的大学中,很多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专业为中心设置的一些核心课程。对于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这一边缘性的学科而言,知识范围的宽广、精深可以说直接影响到设计者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因而我们在学科的课程设置上就应当充分注意这一点,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文科学课程应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仅仅只关注到狭隘、有限的跟专业相关的核心课程,同时也要兼顾与此专业相关的其他理论课程的设置,正如何洁教授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所说,在研究视觉造型、美学、传播学的同时,还要研究语言、社会、市场、心理、生理、物理、哲学等诸多学科。我们也可将这些课程作为选修课让同学拓宽眼界,从其他的一些相关学科当中去汲取养分,为以后从事设计工作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学并不仅仅只在于向学生灌输多少知识和技能,学生的作业是否完美,更在于给予他们一个关于设计的广阔的哲理空间,帮助他们去探寻最新的问题,从蕴涵丰富哲理的设计教育中受益终生,这也将是我们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二、与市场需要相结合
目前,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毕业生在毕业后往往在社会上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因此了解市场的需求对于高校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高校跟企业进行联合教学,一方面,学校便可以通过与企业、市场的密切联系,随时根据市场发展动向及人才需求状况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学校可利用企业资源,聘请一系列社会实践第一线的优秀设计师来学校开设讲,用成功案例诠释设计理论,为设计教学注入新的设计理念;此外,学校应开设实践教学基地,与具有较强实力的广告公司、印刷厂、广播电台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或者在学校建立自己的设计公司,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道路,使教学面向市场。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适应不断变化的设计潮流,从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中流砥柱,为中国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再创新高!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力
创新是设计的永恒主题。纵观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缺少有个性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便是如何开发创新型的设计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从整个教育体系角度出发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也就是在上文所谈到的拓宽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与市场相结合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这两点的结合,融会贯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使学生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培养学生逐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树立新的设计理念,勇于批判传统设计思维,突破陈规,进而全面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力。最后,建立新的教学机制。教学机制必须适应社会、经经的发展。良好的办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创新型人才也必然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于培养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学科、多媒介、跨专业创新型人才必须从整个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内因与外因,努力从深层次挖掘出问题的本质。由于设计行业发展的复杂性,我们应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从而探索出新的设计教育模式。唯有这样,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设计传达就是将信息展示给人看的设计手段,是一种以受众接受为目标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理念来自于十九世纪中期的欧美印刷美术世纪,通常被认为是平面设计在时展中的繁衍,通过视觉这一角度来取悦受众,具有强烈的目标性。视觉传达设计与平面设计之间虽然不完全一样,但也不是处于彼此对立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视觉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我们采用更加高水准的制作手法以更加精良的展示手段去传达我们想要传达的思想理念。平面设计就是指在二维空间中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设计方式,是被人们广泛知晓的一个设计词汇,相比较知名度而言,视觉传达设计稍显落后,但是视觉传达设计这个词汇更加具有直观性,表达上也更加直白。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以人为信息接受者,通过平面设计元素来对人进行信息传达的方式。
二、视觉语言的传达与表现
现论对视觉感受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我们做平面设计的时候,最基本的想法是从平面设计最基本的视觉语言出发,并将视觉语言作为其中一种标准进行视觉传递,最后与人产生共鸣的设计思路,而视觉传达设计则是以视觉语言为最主要的载体,与听觉语言、嗅觉语言等相比,视觉语言可以包含更加丰富的内容,是情感的融合,是智慧的传递,是灵感的迸发,是思想的碰撞。视觉传达设计是将视觉语言作为最主要的载体,从而更好地传达设计者的想法,与人达成共鸣。因此,视觉语言的研究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有效的一种表达途径。
三、图形美感的传达和表现
图形这种被誉为“世界语”的事物,是一种可以跨越民族、跨越地域、跨越文化、跨越国界的表达方式,因为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地域特点、什么文化程度、什么国家的人都可以看明白图形,这是图形的独特魅力,也是文字所不能够相抗衡的,图形相比较文字而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具有广泛性,更加具有感染力,能更好地传达我们想要的东西。虽然图形中点线面的组合只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为基础的组成元素,但确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构成。设计者通过自己的想法和灵感对图形文化的组合从而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因此,图形的美感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设计的成败,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组分。
四、色彩美感的传达和表现
在视觉传达表现中,色彩是除图形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组成成分,色彩是一种可以引起人们关注的视觉传达要素。正如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显示,“颜色直觉对人类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色彩在我们视觉审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由此可见,色彩传达的效果甚至超过了语言文字在视觉传达中的重要地位。色彩的搭配、应用可以分为很多种,对比色可以引起强烈的视觉冲击;相近色可以使人感受到愉悦,暖色使人温暖等,这都是色彩的魅力所在。试想,如果我们在远处看一个东西,在视线模糊的情况下,我们看不清文字,甚至看不清图形,我们唯一所能接收到的信号,就是色彩。比如,我们在商场选购东西的时候,那些包装颜色鲜亮的东西,总是引人注目,往往销售的比较快。视觉上的审美效果、结构上的象征作用、情感表现力是色彩美感所能表达的三个方面,这三方面虽然不直接构成色彩美感,但是却都是色彩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间接地表达色彩的魅力,从而展现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
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本身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实践性特点,若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将在涉及参与设计过程中将无法做到游刃有余,这就要求结合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现状,做好教学改善工作。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弊病以及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能力;培养视觉传达设计
在现行媒介融合环境下内涵逐渐丰富,整个学科表现出多领域、多视角特征。正是这种学科特征,要求在学生培养中,应从全面能力着手,尤其其中的创新能力,是保证学生设计中融入更多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效果的提升。但如何使该目标实现,又成为现行视觉传达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弊病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是现行高校重要学科之一,其整个课程体系可具体细化为基础知识理论、专业核心课、实践设计内容等。尽管从整个课程体系看,学生基础技能与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有较多弊病存在,难以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其中存在的弊病集中表现为:
第一,培养目标模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本身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满足学生就业研究。但由于该学科表现出一定的复合性、交叉性特征,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较为迷茫,难以对培养目标进行界定,更倾向于将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套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上,使学生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第二,课程体系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尤其视觉传达设计更需依托相关的软件,但现行部分高校并未将新媒体、自媒体以及数字化艺术等融入其中,整个课程体系较为陈旧,难以与现代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尽管部分院校将这些技术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但多流于形式,并未做到技术与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第三,教学方法滞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理论讲授内容所占比重极大,教师仍局限在单纯的灌输层面,即使在实践教学方面,如其中的文字、图形与色彩等要素设计方面,也完全停留在讲授与示范的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模仿,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得到培养。由此可见,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成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性因素,要求做好完善工作[1]。
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
1、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的内容集中表现在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形象思维等方面,而这些思维的锻炼很大程度需从实践内容中表现出来,要求在培养创新能力中做到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具体培养中,首先应注意从专业基础内容方面着手,如基本创作设计流程,要求学生对创作设计的基本功能特征、受众心理特征等进行分析,如其中的色彩、文字与图形,应尽可能为受众带来良好的视觉效应。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完成创作设计过程,可有效避免无意义设计、形式创新问题的存在。而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则需注意明确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如在编排设计教学内容上,教师在讲解空间视觉元素、动态视觉元素等编排的基本方式后,可要求学生依次完成平面编排、空间编排与动态编排等设计工作,学生在积极探索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与形象思维都可得到培养。最后,在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可考虑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如对市场中较为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调查,分析作品的价值特性,有利于汲取其中的创新内容。
2、多元化思维模式的培养多元化思维模式的培养是满足个性化设计要求的关键所在。以往教学中,往往在设计中注重统一性,利用统一的分数标准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衡量,直接导致培养的学生具有“无差别性”、“相似性”等特点,更无从谈及培养创新能力。对此便要求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爱好以及基本能力进行分析,引入个性化培养方案,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如部分学生在广告设计上兴趣较为浓厚,能够通过相应影像技术、绘画手段完成设计过程,但其他包装设计等却表现较差,此时教师在挖掘学生在广告设计方面潜能的基础上,并考虑将包装设计等内容融入其中,以此达到扬长避短的目标,且在该学习过程中,容易使学生多元化思维得到培养[2]。
3、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解决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弊端的重要途径。实际改进中,首先要求对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进行改变,可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设计过程中的小组讨论、多媒体手段的融入等,或者考虑将当前市场中优秀的视觉设计作品引入课堂中,由学生对作品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并重新进行设计。同时,在教学方法改进中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在教学内容中融合当前市场需求内容,这样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起到突出作用。除此之外,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也要求教师在综合能力上不断强化,如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且高校需在相关设备方面不断完善,尽可能使硬件、软件等资源可为学生设计提供保障[3]。
三、结论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际培养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弊病,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做到教学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并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模式,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倩蓉.澳维多利亚州与湖南省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马明菲.新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46.
(一)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自身状况。在我国高校园但凡学习艺术的学生或多或少都自律意识较差,管理较难,自身往往带有自由性,纪律松弛,我行我素,好像艺术学生就是天马行空的感觉,这种特性一方面源于艺术本该受束缚,灵感需要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发挥的观念影响。
(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业课包括CI设计、广告设计、摄影、标志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教学上着重强调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常规学生管理表现死板,没有深入到该专业学生的内心需要,不深刻了解该专业的学生,一刀切的实行普通学生的普通管理,这与专业教学脱节,管理不深入。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导师制”应运而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包括设计设计素描、设计色彩、CorelDraw、三大构成、装饰画。培养良好的视觉传达专业设计人才的第一步就必须具备和接受良好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这样就必须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方向设计工作室、实验室,拓宽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途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自由选择,优化专业内合作。这样即体现了老师教,学生学做一体化的紧密结合,导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等进行学生管理,效果较好。也构建了以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在教学上全面推行教学新技术应用,增强教学互动性。将多媒体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将相关设计软件应用作为学生实训课,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改革实践
(一)改变传统的单纯“严管”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以及自觉探索和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严管”,利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与依赖,结合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等环节,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特殊作用,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以及自觉探索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探讨的问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包括设计设计素描、设计色彩、CorelDraw、三大构成、装饰画。培养良好的视觉传达专业设计人才的第一步就必须具备和接受良好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这样就必须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如改素描为设计素描;改色彩为设计色彩,并加大室外写生训练。以造型创造能力和主题创作表现力为训练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以及自觉探索和创新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与“育”脱节现象,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针对高校艺术设计学生的特点,疏导和治理相结合是有效的管理方式。我国设计艺术起步较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经验型状态,人才积淀薄弱,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缺乏提示与提炼。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使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需要相结合,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着重强调针对性原则,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将专业课程和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如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作业展览常规化;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常规化。这样既提升了学生专业基础课的实践动手能力,又为将来的工作提供了经验积累,最大限度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管理方式,实现有针对性管理。逐步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方向设计工作室、实验室,拓宽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途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自由选择,优化专业内合作。这样即体现了老师教,学生学做一体化的紧密结合,也构建了以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在教学上全面推行教学新技术应用,增强教学互动性。将多媒体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将相关设计软件应用作为学生实训课,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导师制”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成长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思想教育与引导,让学生能够信服。
三、模式成效
(一)“工作室制”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解决“教与育”脱节。由于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要要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相互的结合,采取多种教学的形式,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弥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能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培养促进,实施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导师制”可以实行有针对性的成长方案,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导师制”可把课堂教学与地方经济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二元一体”的“导师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地方组织的各种比赛,如大道墙体彩绘比赛等。这是社会实践与课堂理论的完美结合。这种把课堂教学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扬学生不怕苦和累,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既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又服务了地方经济。
关键词:奢侈品 服饰 品牌 视觉传达 系统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015-02
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服饰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对于服饰品牌的消费朝着品牌的附加值方向发展。奢侈品牌的精神附加价值的创造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进行体现,而品牌的视觉传达系统是其最直观最直白的体现方式。
目前国内对奢侈品服饰品牌的视觉传达系统研究较少,行业内对于VIS系统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也缺乏较全面的了解,在这里,通过对奢侈品服饰品牌视觉传达系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总结出此类品牌视觉传达的要点,方便奢侈品服饰品牌明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视觉媒介,完善突出其视觉系统,来提升奢侈品服饰品牌形象。
1 奢侈品品牌与服饰品牌视觉传达系统
1.1 关于奢侈品
奢侈品(Luxury):“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角度上讲,指的是价值与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又是指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中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非生活必需品;(2)高附加值,价值与价格差距大;(3)明显的品牌文化与精神;(4)宣扬某种生活方式。
1.2 奢侈品服饰品牌
奢侈品服饰品牌与其他奢侈品牌的区别在于服装设计在英文中是“Fashion Design”,说明了时尚性与服装紧密结合,像其他的奢侈品,如腕表,珠宝也与时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都不如服饰品牌融合的如此密切。因此,奢侈品服饰品牌在拥有奢侈品共性的同时,也包含与时尚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特性。
1.3 品牌视觉传达系统
品牌视觉传达系统的意义是透过具有品牌特色元素的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因此,品牌视觉传达系统是以视觉识别系统与顾客体验为基础的。将品牌识别的基本精神充分地体现出来,使品牌格调化,专业化,借以提高品牌形象。视觉传达系统以VIS设计为核心,从视觉上表现品牌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从而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强调与提升品牌价值的基础设计。
2 奢侈品服饰品牌视觉传达系统
2.1 品牌名称与识别标识
众所周知,一个特别的品牌名称不仅要容易让人记住,而且要凸显品牌个性。对于以品牌忠实度为导向的奢侈品服饰品牌来说更是如此。像Chanel,中文译名叫“香奈儿”;Burberry,中文译名叫“博柏利/巴宝莉”。特别易记且让人联想到美好、高贵的事物。
同时,奢侈品服饰品牌的标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奢侈品服饰品牌的标识彰显服饰品牌价值。从品牌的标识也可以看出该品牌的特征与核心,看到范思哲的美杜莎标识,能够理解到她的妖艳女权,看到Paul Smith的轻快手写字体的标识,能够体会到其轻松调侃但不缺文雅的品牌特性。
2.2 视觉识别系统(VIS)的辅助应用
奢侈品服饰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辅助应用部分包括品牌包装,员工服装,相关印刷品,网站,招牌标识等等。各类品牌根据其品牌特点,设计制作出合适的辅助VI,达到相应的品牌宣传作用。奢侈品服饰品牌因其品牌产品的高附加值特点,在辅助识别系统方面极尽精致化,人性化设计。为求体现其尊贵性与特殊性。
奢侈品的视觉识别系统十分重视品牌的格调感,为了显示品牌的内涵,品牌相关的识别设计尽可能偏向低调细致。总的设计风格以简洁大方内敛为主。
包装在奢侈品服饰品牌中的实用价值被削弱,成为了品牌尊贵性与产品价值性的最直接传达途径。所以在产品包装等品牌辅助识别方面,更加注重在简洁大方的整体风格下材质选取和细节设计。
2.3 产品设计要素
奢侈品服饰品牌在产品的品牌识别性要求十分严格,同时注重版权与原创性,很多产品即使不用看标签也可以辨认。比如Burberry格子以及Gucci的印花。即使香奈儿的小套装款型没有贴标签也能够被人分辨出。Anna Sui的艳丽与三宅一生的褶皱也可以是无声的标识。
奢侈品服饰品牌的各种元素运用都在随着每一季的流行趋势变更着。但是相对于奢侈品服饰品牌,会尽量弱化主色调的影响,为求适合每一季度的流行颜色进行产品设计,所以产品风格会是标识之外体现品牌的重要识别。
2.4 广告主题与设计
由于奢侈品牌的特殊性,奢侈品的广告也更多的为这种特殊服务,极尽烘托品牌的美好氛围以及品牌理念的特别,达到最好的品牌宣传效果而且不失格调。
奢侈品服饰品牌的艺术性,任何奢侈品服饰品牌标榜和贩卖的实质就是其品牌的文化与历史,在同质化现象明显的今天,同样的材质,同样的剪裁,能够让价格拉远且让人心甘情愿掏钱的,是品牌效应。奢侈品服饰品牌就是想营造一个艺术,时髦,喜欢优雅音乐,喜欢文艺,乐善好施,使人们对其产生的印象就是高雅、有品味、有爱心等好印象的表象。艺术性是其品牌广告的原则,广告内容尽可能的完美或者特别,细节尽可能优雅有格调,广告目的尽可能低调隐晦。正如香奈儿的文化展,以艺术展出的手段,自在出入各大城市的美术馆,也间接强调了其品牌的艺术性与历史。
3 终端体验的视觉系统
3.1 店铺终端体验
奢侈品服饰品牌的店铺终端体验部分,不只指店内陈列,更多涉及到客人的体验,像氛围,颜色,温度,气味,触感,灯光,音乐和服务质量等。作为奢侈尊贵的化身,店铺终端是展现给顾客最直接的品牌印象,顾客对品牌的印象以及品牌的忠诚度都受其影响。所以各大品牌都十分重视相关的店面设计。
门店标识简单低调,一般奢侈品成衣店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商区的大型百货商场,店面门口设计简单大方,相比与其他性质的品牌,奢侈品牌的标识省去了很多外在装饰元素,几乎是统一的简约主义,像Anna sui会有很具服饰品牌特色的紫色作为整体的设计元素。
3.2 推广终端体验
推广活动是品牌向受众表现服饰品牌生命力与魅力的活动,通过专业展会,受众可以了解品牌的价值观与运营行销方式,促进品牌的推广和销售。推广的终端体验是以视觉体验为主的品牌传达活动,都是影响品牌传达的重要元素。有如Burberry在北京的3D秀,运用新的科技技术制作出一个概念化的品牌秀,有雨水,Burberry格子,雨伞,青春气质的模特,还有3D的服装展示秀,全程还加了很多特技效果。艺术性与概念化的品牌终端设计,让观众体会到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同时对品牌的印象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很好的推广了品牌。
参考文献
[1] 王菁菁.论企业形象设计中的理念识别[J].长沙大学学报,1999(1):90-92.
[2] 安格斯・海兰德(英),艾米莉・金(英).艺术的视觉形象与品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人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认知,是具有着多重性与多维性。在面对客观显性事物的认知常规是确定性的概念思维,但是如果面对非显性的事物,思维便会产生游移与含糊。基于人的思维特征,本文结合视觉传达的艺术特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探索模糊性在视觉传达中所承担的深层次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模糊性 视觉传达 创意 想象空间
模糊,是表达对象具有不确定性。词语本身表达含糊、不清楚、不分明、难以辨认的含义。模糊本身,可以给带给人一个体会、想象、选择,具有的弹性空间。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在1899年所著《艺术风格学》中,他将模糊性和清晰性作为一个共生体来剖析,从绘画与建筑的历史进程中分析了它们的相互关系,以“绝对的和相对的清晰”为结论解释它们的存在意义。1965年Zadeh提出了模糊理论,是继经典的二值逻辑的扩展。模糊理论对不确定性事件和不精确性描述和处理具有先天的优势。
一.模糊性
1.1模糊性产生
在古典艺术时期,强调美的形式便是毫无遗漏的形体展现,到了巴洛克艺术时朗,这一现象发生了改变,即使力图完美描绘实际画中绝对的清晰也变得模糊,只要它能留下某些东西让人猜测,它就不会把一切都表现出来。
在早期艺术中,泰尔博赫能画一个桌旁读书的女子,光从背后照射来,掠过两鬓,一缕卷发漫不经心地垂下,在她皮肤上投下一片阴影。这种创作在文艺复兴艺术中并不被允许。但是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人不能满足于肉眼所看到的,过于简单的东西会让人觉得已经很明白,只有去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才能感兴趣。因此,艺术有了更多的创作可能,相对的清晰也因此逐渐应用与艺术创作中。
艺术发展至今,模糊性已经不只局限与表现手法,一些艺术作品也往往进行了更深度的整合,设计手法只是最表层,而作品真正的主题意义往往可以埋藏的更深,模糊性不只画面表现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带给人是一种多维度的空间感受。
1.2模糊性现实意义
艺术中的模糊性一定是建立在清晰性的基础之上,它并非是指专业的抽象改变。艺术虽然栖身与高高的山巅之上,但艺术的每一响声音,每一束投影,都丰富着平凡众生的生活。人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认识思维活动,具有多重性与多维性。即使在相同的成长环境中人的精神世界也会完全不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即使同一件艺术作品,每个人能从中得到的感受也会有干差万别。
人类的感知依赖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则是以想象为手段将感知编织在现实意象中的结果。想象可以分为自动想象与非自动想象,自动想象主要来自于人的梦境,非自动想象则包括再生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通过艺术而产生的想象空间则属于再生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艺术之所以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它可以给予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的得到的一种精神世界,它具有对人类的精神的引导性。
模糊性自身具备着不确定性,有目的地将其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可以让人从有限的感官上得到无限的想象空间。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来源,它能帮助人打破既有的规则,去突破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意识与非意识,它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意识形态。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模糊性
2.1模糊性在视觉传达中的从属关系,我们在美术理论架构中很难觅其踪影,更不会有诸多具备时代性的参考标准。现代美术教育的理论架构多建立的绘画、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门类之上,这也是因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它们都有着厚重的历史进程。视觉传达是一门近代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以电波和网络为媒体的各种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生活便利而诞生。时至今日,视觉传达可以说与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它的内涵是都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我们可以从其他的艺术门类加以剖析,来寻找它的理论体系。
2.2印度设计师Kapil Bhagat对科学家们的名字进行了有趣的设计(图1),通过字母位置、颜色和形状的改变,将这些科学家们的代表成就表现出来,简洁中不乏幽默。当达尔文冥冥之中踏上贝格尔舰,当牛顿被一只苹果敲痛了脑袋,当哥白尼驳斥了“地心说”……Kapil Bhagat用极简的方式上演了一场人与科学碰撞的火花,斑斓四溢传古颂今……KapilBhagat巧妙利用点、线、面结合罗马字符的特点,把科学家们的名人轶事隐含于画面的背后,它并非完全直观,它用极其需要想象力的简洁画面,普及了这些经典事故。
2.3第二届意大利国际海报双年展中获奖的海报设计中(图2),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们的视觉表现语言更加独到。lnjury or Love作品中,担架上的血自然流淌形成peace,这与担架本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是救助人类的工具,却在用鲜血呼唤着和平…一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让作品的蕴含着深刻的寓意。Violence of the war通过子弹巧妙的设计,形成了一张狰狞的嘴,它背后所隐含的暴力又有多少,画面已经不需要做更多解释,你可以将它看成是一张像魔鬼般狰狞着的嘴,暴力无情的吞噬一切,也可以当它是战争背后的N枯骨,每个人的世界观的不同都让我们有着自己的想象,但终归,这不是我们愿意去面对的。Maryam Khaleghi Yazdi则将视觉语言的拉像另一个维度,当生命成为了一件奢侈品,那它背后的所肩负的生命该何去何从。通过巧妙的表现,作者充分阐述了践踏生命所带来的伤害,让人对到大自然中的生命的意义去产生关注。
2.4负空间视觉语言越来越多的被设计师所发展并应用到视觉传达之中,设计师会在一个画面中利用多个事物的局部特征,来构建全新的视觉语言。这种设计的特点通常以一个事物作为画面的核心,但是这个事物又是被一个或数个独立的个体来共同组成。图3中的两幅海报都是利用了负空间的设计方法。Dirty Harry同化了枪与男性脸庞的轮廓,画面的第一感官在枪上,而后便会被一张男人的脸庞所吸引,而这才是画面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所在。BAMBI本是迪斯尼旗下的一头可爱的小鹿,作者却有趣地将鹿角修饰成了枯树,并色彩与构图重新进行了处理,让整体灰暗叉充满神秘,形成了一副暗黑风格的负空间海报。
2.5从上述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出,模糊性在视觉传达中的表现是多维度的。艺术家可以改变事物本身的形体、色彩,保留事物认知度较高的一些特性,来重新构建画面视觉语言,而作品真正的内涵,则与事物隐藏与更深的层次中。但这并不等同于完全抽象的概念。模糊性在视觉传达中具备一定的隐含性与交叉渗透性。从模糊性的掌握及运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综合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2.6如今的视觉传达已经迈向一个更深层次之中,而不在局限于画面的表现上,画面所能传达出去的精神才是核心所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国内国际的设计赛事,乃至政府上下的科普、教育等关乎民生的视觉传播活动中,模糊性都在其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直接生硬切入主题、会产生不易被接受,缺少感染力的效应,从侧面切入,以另一个角度来间接阐述主题精神所在,逐渐进入人内心深处,寻找落脚点,去引发思考,才是模糊性在视觉传达中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