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口流动分析

人口流动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口流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第1篇

该书从政治排斥的视角出发,对流动人口的政治处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政治排斥的概念、含义和类型进行探讨,构建了一种政治排斥理论的分析框架;接着,对实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论证了中国城市政治系统确实存在对流动人口政治排斥问题的观点;然后,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群体自身因素等几个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深刻原因,并从政治风险的角度揭示了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的负面影响;最后,从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权利、能力和条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性建议。我认为,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拓展了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政治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他们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生存状况和社会处境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明显改善,特别是其政治处境基本没有改善,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的政治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处于政治生活的边缘,其基本的政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该书对流动人口政治排斥问题第一次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不少前沿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对策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政治学角度研究流动人口问题的缺失,就此而言,该书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第二,引入并完善了一个分析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处境的新概念——政治排斥。作者通过对社会排斥理论兴起和发展的回顾,构建了一种政治排斥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来研究流动人口的政治处境,从而对新的条件和环境下产生的新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阐释,并在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政治排斥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从社会排斥这一概念移植过来的,运用政治排斥理论分析问题,也可以借鉴西方学术界已经较为成熟的社会排斥理论的成果和西方国家在消除社会排斥方面的实践经验,提供有效化解这一问题的政策措施的新视角。正是运用这种分析框架,作者对中国流动人口的政治问题的研究更富有解释力和说服力,从而也增强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第三,揭示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以期引起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由此,作者把流动人口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社会事实,以一种恰当的、简洁的语言形式揭示出来,以期引起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如同关注流动人口生存问题一样来关注流动人口的政治问题,并化解蕴藏于流动人口政治排斥中的政治风险问题。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违法生育

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1]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数量在逐年攀升,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占总违法生育的比例逐年上升[2],2012年人口统计资料和人口计生委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数达236亿,而成年育龄女性达8000多万,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占总违法生育的60%,这给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带了极大的挑战。

1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原因

当前形势下,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包括思想方面、管理方面、制度方面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传统的人口婚育观念的影响。时至今日,“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而且很多的人外出打工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了,有了充足的经济基础,甚至产生了资产的继承等思想,“传儿不传女”等思想让很多的人产生了违法生育的想法。“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部分人的观念中仍然存在,甚至出现不管生多少,只要生男孩的想法。

12对政策执行的方法的错误理解。在过去计划生育控制是采用强硬的行政手段,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计生部门的服务更加人性化,有些人错误的以为人口政策发生了松动,再加上近年来国内“废除计划生育政策”的讨论下,让更多的人有了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13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困难。流动人口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强等特点,给计划生育管理上带了很大的困难。流动人口大量的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无固定场所、无稳定工作、无有效证件,与当地的计生部门没有直接的接触,造成了管理困难。再加上他们隐蔽性强,刻意逃避计生部门的管理。

14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存在很多的利益差。目前,大多数地方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安、 工商、 劳动等职能部门成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责任单位。然而,要防止不同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取向,特别是要防止各职能部门利用权力为本部门谋取利益进而伤害社会整体利益,一定程度上弱化管理服务效果。其次,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存在利益差,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利益差,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发展积累了财富,得到的仅是廉价劳动力换取的微薄工资,即付出和收益是不成正比的,东部与中西部存在利益差,由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社会成员,尤其是某些特定阶层或群体的社会成员以追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声望、财富为动机而形成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及其过程。

15全国统一管理的制度和模式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管理是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尚未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模式是根本原因。由于当前流动人口规模比较大,来源比较广泛,所以依靠单一的某一个地区是无法形成管理局面的。尤其流动人口外出很少有人办理《婚育证明》,外出之后根本无法对其管理。如果全国范围内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流动人口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违法生育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2流动人口违法生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问题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计划生育国策的在新时期的落实情况。针对当前违法生育的突出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21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综合管理机制。

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意义,作为政府机构,应该改变传统的应对方式,强化职能,做好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流动人口的统计工作是第一步,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管理和服务的系统之内。建立基层管理网络,城市的街道办事处要对出租房屋进行核实和管理,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社区的管理范围之内,依托社区,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

22加强宣传教育,彻底改变落后观念。

改变落后观念的主体包括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对于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的职责,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宣传方式,加强媒体、网络等新的宣传手段的介入,改变过去单一的宣传海报、宣传栏模式。对于计划生育的管理部门要改变官本位的思维模式,增强服务为民的思想意识,深入基层了解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加强计生服务,从源头上改变流动人口中落后的意识和违法生育的行为。

23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构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的管理体系。计生部门、公安部等在流动人口信息上实现统一采集、录入和共享,使管理体系跟的上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卫生部门要积极做好出生人口实名制登记和信息报送工作,医疗机构要及时提供在生育和孕期保健时未能出具《生育服务证》或《生育证》的孕产妇名单;计生部门、工商部门、社保部门等与企业之间要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让企业在中间起到监督的作用。切实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地区一盘棋。全国不同地区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形成流动人口统一的管理格局。流动人口的趋势是由西部内陆流向东部沿海,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作为流入地的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把流动人口纳入到总体的管理系统之内,实现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沟通。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创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宣传教育方式,推进机制创新,彻底解决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第3篇

在考察了流动人口的需求现状后,选取两大代表性社工机构“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进行深度访谈,以剖析目前佛山社工机构对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概况和成效,评估社工机构服务与流动人口需求的差距。表2是对上述两大社工机构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的总体情况介绍。从表2可看出,目前佛山市社工机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主要局限在社区融入这一领域,两大社工机构的服务都有特色、亮点,如南飞雁在工伤维权的服务已较为纯熟并有一定影响力,鹏星则首创了企业社工服务拓展了服务领域,但服务力度、专业性还有待加强;对于其他方面的权益保障服务,社工机构还涉足较少,前述论及流动人口需求迫切的服务领域大部分还处于空白地带。

2社工组织服务提供与流动人口权益保障需求的差距研究与服务方向探析

2.1当前服务提供与权益保障需求差距分析对比流动人口需求现状与社工组织的服务供给现状(见表3),不难看出佛山地区的社工组织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供给与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社工组织的服务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1)需求范围广,而服务提供多集中。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需求在七大维度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职业、收入与维权、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情况和社区融入几大领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水平,但是佛山市社工组织针现时的服务供给未能指向流动人口需求的各个方面,而是集中于职业规划、工伤、子女教育和社区融入等个别项目,尤其社区融入是大多数社工服务介入的重点。对已涉足的项目,也存在服务边缘化等问题,未能满足流动人口多样化、核心化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流动人口在劳动维权、工作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需要有进一步的支持。有些专注于服务外来工工伤咨询的社工组织在这一层面能够提供较完善和系统的服务,例如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其服务提供包括工伤探访和维权指导,但是这样的组织规模较小且数量不足。二是子女就学和子女课后辅导一般是困扰流动人口的主要问题,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帮助。有些社工组织评估到流动人口在这一方面的需要后,开展或探索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如托管服务(含课后辅导,主要是发挥大学生义工的作用),并且透过活动促进了亲子关系,但对子女就学政策等方面社工服务尚未涉及。三是流动人口明显对于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重病、工伤事故救济表示出极高的需求水平。一些社工组织尝试从政策倡导方向作出努力,但涉及面并不广,且服务效果也不明显。四是流动人口存在出租屋治安与卫生治理、公共服务供给的需要,社工组织的服务并未涉及这些领域,当前存在服务的空白。五是社区融入。流动人口对于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了较强的愿望,但是由于时间和渠道等方面原因而未能满足其参与的意向。与此同时,流动人口也表现出了很强烈的与本地人进行交往的需要。社工组织在这一层面的服务提供较多,包括普法宣传、社区共融活动、外来工义工队伍等,对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需求程度高,但服务内容难深入。流动人口对服务需求的程度高,但社工组织的服务力度尚欠深入。以上述两大社工机构为例,长期专注于工伤维权服务的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工伤事故法律援助这一版块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服务网络,但法律援助的专业度和服务深度还有待提高,服务仅限于简单的工伤认定程序咨询,专业的法律服务需依赖外部资源。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联结社区社工和企业社工服务外来工,服务形式有创新,但其服务关注点却单一集中在社区融入、子女教育与职业规划等方面,并且多以社区大型活动的形式进行,活动形式和服务专业度有很大局限性。就目前各大社工机构运作较为成熟的社区融入服务而言,普遍存在活动方式单一和活动内容欠深入等问题,最常用的服务方式多是举办社区性活动,如表演、宣传等,未能深入了解并满足流动人口的真正需求,缺乏系统运用社工专业手法开展社区工作服务的成功案例,社区工作手法的专业性还有待加强。3)供给未平衡,缺口补足需求大。整体来讲,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的需求与社工服务供给未能达到平衡,流动人口作为一个城市极具特色的人群,对其需求的关注是与对其重要性的增加和社会建设的推进相伴生的,社工服务的提供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所以这便自然地导致了需求在前,供给在后,且供给不足的问题产生。面向范围广和水平高的需求,社工组织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目前仍着重于某些方面,例如职业发展、子女教育和社区融入,而针对大范围的维权支援、流动人口的公共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多数社工机构的服务仍处于空白地带。可见,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的需求满足仍存在较大缺口,社会针对流动人口提供的服务还需加大力度,特别是要推进社工组织专业性的发挥和大范围地拓展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项目,并解决因时因地产生的问题。

2.2社工组织服务提供的方向探析要满足流动人口广泛而深层次的需求,社工组织的服务供给还需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和延伸。为对社工组织下一步服务流动人口的重点领域有一个清晰认知,本研究对流动人口在上述维度中的各项显性需求进行排序,通过横向比较,列出当前流动人口需求最迫切的八项服务;同时让社工组织结合服务偏好、实施难易度等因素对上述服务的优先次序作出排序(见表4)。通过两者对比,指出社工组织下阶段提供流动人口服务的方向。综合流动人口的问题关注点,社工组织现有服务的开展情况、服务意愿,服务在现时政策背景下推行的难易程度,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等多种因素,本研究提出社工组织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如图2所示。从近期来看,在流动人口的服务上,社工组织应主要将工作集中于不断深化社区服务、近一步拓展外来工子女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介入外来工维权保障、弥补社区环境治理空白这几个面;而从长远的服务发展来看,社工组织应该考虑在政策法规的普及与解读、民意收集与表达、政策倡导以及承担政府下放的相应职能等方面进行规划与准备。

3社工组织介入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服务的发展路径

根据服务的性质、流动人口需求的特点以及佛山地区社工组织的发展状况,社工组织提供流动人口服务的基本方向又可以分为近期与长期两个部分。

3.1社工组织服务流动人口的近期目标近期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流动人口需求较为迫切、社工组织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相关服务经验以及有较强的服务偏好。1)推动社区融入服务向深度发展。社区融入服务是社工组织介入流动人口服务的切入点,目前有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的社工机构皆以该项服务为主体或仅限于该项服务,主要工作手法是以举办社区活动、宣传外展、成立社区义工分队等形式增加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交往机会,加深相互了解以消除隔阂偏见,推动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区。目前该项服务已在我市有较大的普及面,个别机构的服务范围已覆盖镇(街)的所有村居(如鹏星),成效较显著,这也是为什么受访者对该项服务需求不是特别迫切的原因。对该项服务,社工组织下阶段的发展目标应是深化提升,从就业与收入、参与社区治理、当地文化风俗认同、归属感等方面扩展服务内容,运用家庭、小组、社区活动等专业手法丰富社区融入的服务方式。2)拓展外来工子女服务领域。流动人口和社工组织双方均对外来工子女服务这一领域显示出较大的需求偏好,社工组织应尽快拓展这一领域服务,实现双方的供求匹配。目前社工组织主要是在开展个案服务调节亲子关系过程中对外来工子女教育这一问题有所涉猎,或是在假期举办托管班惠及部分外来工子女,但服务内容呈现边缘化,没有涉及外来工子女就学、课后辅导等核心关键内容。社工组织可先以提供课后辅导为切入点,通过举办假期夏令营、培训班等形式拓宽社工组织对外来工子女的服务内容;同时因为与本地居民子女生长环境存在差异,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区融入也应是关注的焦点,社工组织可采用小组工作的手法促进外来工子女教育引导及与当地居民子女的交流;在义务教育就学方面,因受政策、制度环境所限,社工组织可在这方面尝试发挥资源联系、政策宣讲的作用。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介绍等服务目前还处于空白地带,考察社工组织的服务方式和开展意愿,这一服务领域是下阶段可以试点推行的。目前政府每年都有开展对未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但仅限于户籍人口。社工组织可通过相关调研,掌握流动人口需求人数、培训需求的内容,提议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工组织施行。在工作介绍方面,社工组织也可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与政府部门、企业密切配合,搭建用人单位与流动人口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为流动人口提供更便捷的就业服务。4)尝试介入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领域。流动人口对权益保障服务需求强烈,而社工组织在此领域的介入还非常有限,虽个别社工机构已涉足工伤维权等领域(如南飞雁),但服务内容和辐射区域还有待扩展。因此,权益保障服务应是社工组织日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工伤维权是目前该领域服务的有益探索,社工组织还可将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及薪资福利、就业平等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范围。就社会保险参保、异地权益转接、待遇申领等社会保障的技术性问题,社工组织也可起到资源整合,提供政策咨询等作用。在维权保障这一方面,社工组织可梳理流动人口生活、就业、教育、居住、社会保障、参与决策管理、法律保护等各方面常见问题和享有权利,将流动人口权利主张、权益申请、权益受损的申诉等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并与人社局、社保局、人卫药监局、教育局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链接,形成一套固定化的流动人口权益维护的协调保障机制,使流动人口求助时“有章可循”。5)弥补居住环境治理服务的空白。在出租屋治安、环境治理这一领域流动人口需求与社工组织服务意愿相去甚远,是因为这一服务领域与社工组织的能力范围有一定差距。但社工组织在该服务领域并不是无可作为,在现阶段,社工组织可发挥外来工义工分队的作用,在出租屋管理、治安维护、卫生保洁方面出谋出力,引导流动人口实现自我服务。此外,社工组织可与当地社区居委密切联动,掌握出租屋租住情况,倾听流动人口需求,向居委提出社区治理的改进建议。社工组织可在义工队伍的基础上推动流动人口自治组织(或外来工组织)的成立,引导其通过自身组织建设和自我增能,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3.2社工组织服务流动人口的中远期发展规划从远期发展来看,社工组织不应只局限于提供服务的层面,还应对自身发展目标合理定位,从更高层次扩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认为社工组织可在社会宏观治理格局中发挥作用。1)政策法规的普及与解读。流动人口或文化素质较低或消息来源闭塞,对政府出台的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往往不能及时获取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效性。社工组织可成为政府普法的助手,以社区为阵地对流动人口开展政策法规的宣讲培训,引导流动人口学法、知法、守法、用法。2)成为民意收集与表达机构。社工组织在长期接触流动人口的过程中,必然对流动人口的群体特点、需求现状、发展问题等非常熟悉和了解,因此社工组织可考虑建立流动人口服务数据库,同时结合自身的职业敏感性,将工作中发现的与弱势群体相关的民生热点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或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对相关有价值性的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查报告提交给相应决策部门。这将对政府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3)政策倡导。在开展服务或进行专项调研的过程中,社工组织对发现现行制度或政策法规不合理的地方,可向人大机关或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修改建议,如“南飞雁”建议省人大将老年工伤者纳入工伤保险条例的保障范围就是一个成功实践;或就目标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读当地公办学校的问题,建议敦促相关部门尽早制定政策措施妥善解决。4)承接政府下放职能。目前大部分社工组织都有提供政府购买服务,为政府分担了部分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工作,但内容多限于纯粹的服务,且购买范围有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职能工作。随着简政放权的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相关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政府职能将更多地还于社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大幅扩大,社工组织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实践,为承接政府职能做好准备。(本文来自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结语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讨薪方式,影响因素

1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农民工为讨薪而采取跳楼等极端方式的报导,不断见诸报端,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一场道德与法律的大会战。有支持有反对,有拍手叫绝有嗤之以鼻,甚至有人用“作秀”来形容,但绝大部分人报之以同情与无奈,跳楼讨薪固然不对,导演跳楼讨薪又错上加错,但是却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且政府部门为缩小政治影响往往及时予以处理,最终帮助农民工讨回血汗钱、救命钱。

2研究设计

文章将流动人口的讨薪方式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主要包括工作地、性别、户口性质、教育水平、年龄、有无配偶、工作角色7个变量。工作地主要此次调研数据的三个城市,广东东莞市、浙江诸暨市和北京市,均为流动人口数量极多的一二线城市,具有代表性;教育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从不同的教育水平分析教育程度对讨薪方式的影响;同时将年龄因素进行分组处理,分析不同年龄层次对讨薪方式的影响;此外,工作角色分为长期工或合同工和临时工,由于工作角色不同也会对讨薪方式产生一定影响。

3数据来源及方法

3.1数据来源。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调查问卷共175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347份。

3.2研究方法及变量测量。本文利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的流动人口流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数据调查,以三城市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无序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流动人口讨薪方式的影响因素。回归变量中的因变量为调查时流动人口被访问的“如果单位拖欠工资,您会怎么办”,划分为“政府或法律解决”、“消极解决及其他方式”、“自己与单位协商”三类;自变量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

4结果

4.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描述性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流动人口在选择讨薪方式的时候,有36.6%选择政府或法律手段解决;36.7%采取了消极或者其他方式解决;剩余26.7%选择自己与单位进行协商。调研的三个城市中,工作地在广东东莞市的有34.4%,浙江诸暨的占34.5%,北京市的有31.0%。调研对象中男性比率较大,约61.5%,女性比例为38.5%。被访谈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为农村户口,占到93.1%,可见外出务工人员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在受教育程度方面,被访者只有17.6%是高中及以上学历,57.4%为初中学历,25%受教育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由此可见,流动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被访谈流动人口有0.7%是20岁以下,64%为21-40岁,35.3%是40岁以上,年龄多集中于20岁以上人群。家庭状况方面,63.7%的受访流动人口中有配偶,36.3%无配偶。被访者当前的工作角色有60.1%是长期工或者合同工,39.9%为临时工,可见,流动人口中临时工的比例仍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保障水平和工作稳定性较低。

4.2流动人口讨薪方式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表一提供了流动人口讨薪方式的影响因素的多元无序回归分析,共有三种讨薪方式,其中自己与单位进行协商作为对照组,其他两种方式分别是政府或法律、消极解决或其他方式。

由表一中采用政府或法律手段的结果可知,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年龄都对采取政府或法律手段讨薪具有显著影响。具体的,相比较女性而言,男性更倾向于使用政府或法律手段; 20岁以下流动人口更倾向于使用政府或法律手段。相比较无配偶人群,有配偶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使用政府或法律手段。在社会因素方面,工作地也对流动人口讨薪方式产生影响,相比较北京的流动人口,东莞市被访者更倾向于使用政府或法律。

从表一的消极解决或其他方式的结果可知,个人因素中的受教育程度也会对流动人口的讨薪方式产生影响,学历水平越低越倾向于使用消极解决或其他方式;家庭因素中的有无配偶也同样对讨薪方式产生影响,有配偶的更倾向于使用消极解决或其他方式;社会因素对讨薪方式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地和工作角色方面,东莞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采取消极解决或其他方式,临时工更倾向于使用消极解决或其他方式。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第5篇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逾2.4亿,其中女性流动人口已超过总流动人口的1/3。由于她们的年龄普遍偏小,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工作,居住与工作环境较差,承受的压力比较大,致使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的趋势[1],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市10个区女性流动人口的教育、经济、环境、医疗保险、健康意识等健康影响状况调查,系统分析了影响女性流动人口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临床资料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1年在广东省中山市10个区进行的关于女性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女性流动人口的教育、经济、环境、医疗保险、健康意识等。考虑到女性流动人口众多,流动性大,职业分布广泛,居住情况复杂等因素,采取的是多阶段抽样调查的方法,并在调查过程中运用了访谈技巧,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9份,回收率为97.80%,有效问卷475份。

结 果

教育和经济:在475份有效问卷中,女性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即流动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以及本科及大专以上文化者比例比较低,分别占7.37%和6.00%,而小学文化者占20.84%,初中文化者占44.42%,高中及中专者占14.95%,本科、大专及以上者占11.79%。在调查的人群中,有308人月收入1000~2000元,占64.84%。而在工资收入中,有多少用于医疗健康支出这个问题上,大于收入的50%者23人(4.84%);大于收入的30%者70人(14.74%);大于10%者185人(38.95%);小于收入的10%者166人(34.95%)。

环境:①工作环境:女性流动人口对其所处的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感觉“一般”者占40.42%,感觉“满意”者占18.74%,感觉“很满意”者为5.47%。工作环境经常遭受高温(32.2%)、多灰尘(25.3%)、高噪音(18.5%)、多辐射物质(9.6%)等有害因素的影响,每天平均工作时间约为10~12小时,这些因素均易导致职业病及工伤的发生。②居住环境:女性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多为租房(39.16%)和单位提供的宿舍(20.84%),其他的居住方式有与她人合租、买房、自己搭房以及住工棚等等。居住面积统计显示,人均居住面积为5~10m2、10~15m2、15~20m2的分别占27.7%、19.9%、21.7%。显然,过于狭小、简单的居住方式和居住场所对女性健康,尤其是生殖健康极其不利。

医疗保障:单位向女性员工提供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只占55.58%,其他险种比例更低,失业保险占26.32%,医疗保险占18.11%,工伤保险占16.00%。员工自己购买保险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只有93人(19.58%)。

健康意识:①政府的健康意识:在475份有效问卷中,89人(18.74%)在过去的1个月里未接受过诸如预防保健、妇科知识、合理膳食等健康教育的宣传;290人(61.05%)接受过1次健康教育宣传;80人(16.84%)接受过2~3次健康教育宣传;10人(2.10%)接受过4~5次健康教育宣传。②自我健康意识:在调查的500名流动女性人口中,一般不会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绝大多数人选择“不舒服时再检查”,共214人(45.05%);只有少部分人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共84人(17.68%)。绝大部分女性在感觉身体不好(包括生病、受伤、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及不稳定)时会去药店买药治病,共335人(70.53%);少部分会去医院就医,共92人(19.37%)。说明女性流动人口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仅仅限于买药治病,就医率依然很低。

影响女性流动人口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育和经济与女性流动人口健康:流动女性的教育程度与经济状况基本呈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而良好的经济基础又是健康的重要前提。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工作条件、卫生状况、保健水平也会显著改善。调查显示,女性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工资收入不高,因此卫生状况、保健水平并不乐观。

环境与女性流动人口健康:工作环境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健康至关重要。流动女性主要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噪声大、人员拥挤、通风除尘条件差、有害气体超标、且工作强度较大,给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的流动女性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居住环境对流动女性的健康影响也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外来女性不论是居住方式还是基本生活设施,都比较差。居住方式主要以集体宿舍、合租房、单位提供的工棚等为主,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居住地多为城市卫生保健较为薄弱的郊区、郊县或城乡结合部,基本生活设施十分有限,卫生机构人员与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居住环境的恶劣给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女性流动人口健康:医疗保健被列入社会保障体系,卫生事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女性流动人口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一方面,由于多数的流动女性缺乏自我维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寻找用工单位时并没有考虑到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只要用工单位按时发工资、提供食宿就满足了,而不会在意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包括什么;用工单位为追求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也并不会主动向没有签订合同的女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这就造成了职业病和工伤的逐渐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再加上流动人口的流动特殊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女性流动人口中没有得到较好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女性流动人口中没有全面普及,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女性流动人口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健康意识与女性流动人口健康:①社会和政府对女性流动人口健康疏于管理:由于女性流动人口流动性大,职业分布广泛,居住复杂,社会和政府很难对这一部分人进行系统有力的健康宣传,使许多有关促进流动女性健康的宣传或活动没有达到普及健康知识的目的。②女性流动人口的自我健康意识普遍不高[2]: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这一常理,由于女性流动人口文化程度的限制,致使许多流动女性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她们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对卫生保健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卫生保健需求低下。很多人认为,只要没病就是健康,从而导致了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延误。③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过于狭窄:由于流动女性的交际圈局限,社会关系网络狭小,很难与城市居民建立平等的融洽的人际关系,边缘化现象严重。高负荷、长时间的工作使许多女性对日常信息传播渠道的需求不高,流动女性对于一些常见病(如妇科病)的预防和自我健康的维护缺乏了解的途径。

提高女性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对策

把促进女性流动人口健康纳入国家宏观调控: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都应体现女性发展的主要目标,倡导男女平等,让流动女性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倡导同工同酬,给女性流动人口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善流动人口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地位。

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保障机制,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国家要制定关于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机制,建立流动人口卫生管理法规,把流动人口的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纳入法制轨道[2]。进一步落实女性流动职工的劳动保护政策,提供必要的工作和劳动条件,以解决她们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政府应倡导用人单位把特殊劳动保护条款纳入劳动合同,健全和完善特殊劳动保护措施。同时要加强特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改变现行卫生保健模式,合理配备卫生资源,扩大医疗保险覆盖率: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影响,把流动人口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纳入城市卫生事业发展、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调整卫生人力资源的结构分布,为流动女性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设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基金,将女性流动人口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险覆盖率[3]。建立流动人口卫生保健信息网络,及时、准确、长期连续地掌握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及时掌握服务信息,制订解决办法和应急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健康意识:健康教育要适应女性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流动人口卫生保健、疾病和健康的突出问题,根据她们的保健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以及在女性流动人口聚居地兴建公共健身场所,鼓励参与全民健身运动。

参考文献

1 胡连鑫,陈燕燕.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6-98.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对策建议

1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我国流动人口有着2.53亿庞大规模的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向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新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但这种单向集中的态势正在发生转变,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出现人口回流。城镇新增人口在未来的10年里,主要会被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所吸纳。

2 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前些年,很多地区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都围绕建设流动人口和出租屋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并把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全部录入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实时动态跟踪管理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管理法规不完善,部门合作不协调;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障存在薄弱环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执行不到位等。

3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3.1 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在我国的改革途径

(1)进一步强化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服务意识,把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基本目标。为促使流动人口能够平等地融入城市,真正地成为新市民,应以服务推动管理,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变“暂住”为“常住”。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指出,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根据流动人口在生存发展、社会融合与规模调控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

(2)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该体制的建立需要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支持与帮助。一方面要给予流动人口更多的经济资助,增加其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允许其建立代表自身利益的、合法的非政治组织,并提高其组织化程度。

(3)整合与探索统筹协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来统筹协调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减少多头管理,加强统筹协调。

3.2 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价值取向

为了使流动人口拥有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待遇,政府应将其纳入城镇化服务体系,并对其实施均等化的管理服务。坚持民生优生,改变城镇政府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传统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全社会共同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社会组织的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积极引导流动人口进行自我管理。

3.3 加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1)理念创新――筑牢服务管理工作基础

首先要确立流动人口是城市“新市民”的理念,使流动人口在住房、就业、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与职业介绍等方面,享有与本地人口相同的待遇。二确立流动人口是城市发展资源的理念。在流动人口聚居点有序建设开发低价消费市场,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三确立包融流动人口亚文化的理念。各级政府一定要向管理服务并重的模式转变。

(2)模式创新――明确服务管理工作方向

一是用“双向管理模式”取代“单向管理模式”,即将居住地管理和源头管理有机结合。二是从“一站式服务”模式向市民化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完善居住证制度,变暂住为常住,使其在劳动、医疗、教育、户籍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防止流动人口无序涌入和过度膨胀。三是从“以房管人”服务模式向“数字化”服务模式转变。

为了提高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行政效率,建议在城市推广流动人口IC 智能卡管理;同时应健全流动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并不断地予以更新。

(3)制度创新――为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立法要加快脚步。二是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5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以法治助推新型城镇化。草案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创新权益保障制度。加强权益保障制度建设,健全惠及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体系。

(4)监管创新――完善服务管理工作网络

一是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建议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二是落实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切实将流动人口高危人员纳入管控,做好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部位的清理检查与整治工作,并实现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综合治理。三是认真做好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衔接工作,搞好区域协作。

(5)载体创新――搭建服务管理平台

一是社区管理工作要有所创新。加强与优化对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通过对其聚集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通过加强对社区文化和教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如建立流动人口社区公共图书馆等,来满足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二是服务机构创新。在社区建立流动人口公共医疗服务的第一道防线,并建立流动人口法律援助中心,加强对外来人员法律咨询维权服务。三是自治组织创新。成立综合型流动人口协会,着力解决其就业、劳资、维权、子女教育等事宜。

4 结语

通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政府应引导并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包括跨地区或者是进城镇,并不断健全相关的教育、管理、服务等措施。同时还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步把这项工作引入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应对流动人口的流动情况与规模进行摸底和控制,并引导其有序地流动,从而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为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除了要预防和依法打击流动人口中极少数人的违法犯罪活动,还应该依法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邦友.浙江经验:服务型政府建设25年[J]. 浙江社会科学,2005(3)。

[2] 郭丛斌.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J]. 教育研究,2005(2)。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第7篇

onIts Determinants and Modes of Incorporation.International-Migration-Review,vol.23,no.3,fall,1989,pp.606-630.),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推拉理论”。本文试图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核心假设是,中国的推拉模型与国际上相比有巨大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差别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推和拉都发生了变形。本文将分析在中国户籍制度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的推拉模型。文章所使用的实证数据主要来源于笔者近年来所组织的一些问卷访谈(注:这些调查包括:(1)1999年8月,笔者对四川15个区县农村地区移民和外出农民工家庭进行的调查,本调查采取入户访谈方式,共完成农民家庭户有效问卷451份,其中所记录的外出农民工为278人;(2)2000年11-1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进行的调查,共完成北京市居民有效问卷752份,流动人口有效问卷493份;(3)2001年5-12月在辽宁、黑龙江、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宁夏、山东农村等地对农民工流出地进行的调查,共完成农民家庭户访谈有效问卷547份,其中所记录的外出农民工为236人;(4)2002年3-4月在北京市朝阳区进行的调查,共完成北京市居民有效问卷504份,流动人口有效问卷307份。以上4次调查均采取调查员面对面访谈方式,访谈成功率均超过97%。此外,本文还采用了过去的一些个案调查材料,这些个案的调查地点均为北京地区。在此谨对协助笔者完成问卷调查和个案材料的学生深表谢意。)。

一、推拉理论与影响中国农民工流动的推拉因素

1.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当然,以往的研究也提出,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此外,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还有中间障碍因素,比如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对流动产生影响。

2.农民工外出的经济驱动力

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外出有愈演愈烈之势。2002年调查中询问:“您是哪一年第一次外出的?”结果回答1999-2002年的占50.3%(153人),1995-1998年的占29.6%(90人),1990-1994年的占13.5%(41人),1979-1989年的占6.6%(20人),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是新近几年首次外出的。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农民工高比例流出的呢?2000年和2002年的调查均详细询问了农民工外出的原因,结果见表1和表2。

对比2002年与2000年的调查结果,虽然有差异,但如果将排在前五位的回答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前五位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即属于农村推的因素有三个(农村收入水平太低、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农村太穷),属于城市拉的因素有两个(城市收入高、外出见世面)。2002年将“城市收入高”列为外出驱动的第一位因素,2000年将“农村收入水平太低”列为第一位驱动因素。其实,农村中推的力量与城市中拉的力量是影响农民工外出流动的两个方面;再者,所谓农村收入低是与城市收入高对比而言的,所以,这里的驱动因素实际上是一回事。笔者试将表1和表2列在第一位的因素总结为“经济收入的驱动力”,不管是农村收入低还是城市收入高,核心问题是经济收入的驱动力驱使大量农民工外出。

对比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一个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在改革开放以前,高的时候曾达到2.9倍;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改革充当了先锋,低的时候曾为2.2倍到2.3倍。然而,随着市场改革在城市的推进,到了90年代初期以后,城乡消费差距比例不断攀升,到90年代末期和新世纪初叶,已经超过3.6倍。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推力和拉力,两者都是十分巨大的。

表1 哪些因素影响您外出?(2002年)(总人数307人)

影响外出的因素

推还是拉  排列位次  选择的百分比(%)

城市收入高

1

54.8

外出见世面

2

52.1

农村收入水平低,没有挣钱机会 推

3

48.5

农村太穷,生活太苦

4

43.9

农村缺乏更好的发展机会

5

38.7

别人都出来了,受别人影响

6

34.1

城市生活条件好

7

31.1

对在家乡从事的职业不满意

8

27.5

农村税费过重

9

27.2

呆在家里没事干

10

25.2

家乡学习条件差、受教育机会少 推

11

24.6

不愿意干农业

12

23.3

家乡封闭保守,思想不解放

13

18.4

村干部作风恶劣

14

14.8

想外出多生孩子

15

2.0

表2 哪些因素影响您外出?(2000年)(总人数493人)

影响外出的因素

推还是拉 排列位次 选择的百分比(%)

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没有挣钱机会 推

1

62.6

农村缺乏更好的发展机会

2

62.3

外出见世面

3

58.5

城市收入高

4

57.5

农村太穷,生活太苦

5

54.9

对在家乡从事的职业不满意

6

37.2

别人都出来了,受别人影响

7

35.4

家乡封闭保守,思想不解放

8

34.3

农村税费过重

9

26.6

城市生活条件好

10

25.2

家乡学习条件差、受教育机会少

11

21.3

村干部作风恶劣

12

16.1

当地人际关系复杂、难处

13

5.9

和领导关系不好

14

2.0

想外出多生孩子

15

0.4

那么,农民工进城以后,可以获得多大的经济利益?本研究对比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收入与自己在家乡时的收入(参见表3)。

笔者2002年的调查显示,进城前与进城后的年收入比较,农民工平均比进城前多收入8738.3元。表3显示,90.1%的农民工进城后,收入都比在家乡时有了明显上升。其中,约20%的人高出10000元及以上,而52.4%的人高出5000元及以上。巨大的经济差异作为一种驱动力,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流入城市。

表3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收入比自己在家乡收入高出的数额(2002年)

按高出数额分组(人民币:元) 人数

各组的百分比

24000及以上

16

5.9

10000-23999

38

13.9

6500-9999

43

15.8

5000-6499

46

16.8

3000-4999

52

19.0

1000-2999

47

17.2

200-999

4

1.5

与在家乡时收入相等

16

5.9

低于在家乡时收入

11

4.0

合计

273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第8篇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条件不同,教育方式不同。

流动人口作为特殊性的群体,他们的组成五花八门,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其生活理念、方式却未能真正融入城市,常常被边缘化。尽管其中有部分条件相对好的,但大多数是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的小商贩、“打工族”。他们一般会选择地点偏、环境差、价格便宜的地方居住,而这些地方人员杂、素质相对低、生活设施简陋、学习条件匮乏,缺乏读书学习氛围,在耳闻目染中,这些孩子难免会受到影响。

2.家长本身的素质影响孩子的教育。

外来流动人员一般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比较淡薄。一方面,他们缺乏必要的现代家庭教育方法,难于指导孩子健康成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停留在简单放任或粗暴阶段。另一方面,本身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指导孩子学习成长,把大多家务强加在孩子身上,耽误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更有甚者,某些家长晚上在家喝酒、抽烟、打牌,导致孩子在家不能正常完成作业,不能按时睡觉,影响了第二天的听课。

二、重视孩子的成长,对家长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1.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家庭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生活环境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老师建议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周边环境相对好的地方居住,在为孩子配置房屋时要选择那些光线充足、空气通畅的房间。父母何尝不想孩子有所出息,虽然生活压力大,但更渴望下一代能脱离自己一样的处境,有好的发展。为此,老师要建议家长学会在家中关注孩子的教育,引导孩子分配好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所能及地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困扰,要及时解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2.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宽严相济,促进孩子个性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为此,老师要利用家长会,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使他们明晰现代教育思想的方式和方法―“既民主又严厉”、“既宽松又严格”;清楚如果对于子女管理过于宽松,放任子女的个性发展,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和行为;如果采用管制式、高压的方式教育,就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形成,只有宽严相济才是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最佳手段。明白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扬更需掌握分寸,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让孩子认识到不足,又不伤害其自尊心;既让孩子得到及时的鼓励,又不使其产生自傲,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利用空闲,多和孩子交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使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亲人也是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在学习上也关注他。

3.改变评价方式,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

受本身教育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还处在“分数”这个简单数据上,缺乏全面认识,只以孩子分数高低论孩子的好坏,而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健康状况、个性发展等关注度不高。因此,老师要介绍现代教育的评价方法,让他们知道成绩好只是一个方面,仅是成绩好并不能代表全面好,要用综合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与进步。一个“好”的孩子,应该是会读书、会做人,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是一个具备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人;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的人。

4.家庭沟通,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受工作时间、工作性质的影响,一些父母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放手不管,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推给了老师。这使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容易“留白”,教育成了单方面的“独角戏”,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老师要充分说明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建议家长与学校多沟通,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父母要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多向老师请教教育方法、经验,与老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5.注重安全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安全意识。

流动人口家庭的父母上班时间长,工作相对不稳定,对孩子的管理相对粗放,孩子单独在家的机会很多。为了防患于未然,老师要借家长会的机会,传授安全方面的知识,全面消除家里的安全隐患。如遇到陌生人敲门怎么办?要告诉孩子,只要是陌生人敲门,我们就坚决不开,要尽量记住陌生人的样子和来访的原因,等爸爸妈妈回来时将当时的情景完整地描述给他们听,让他们区分究竟是怎么回事;遇到陌生人抢劫怎么办?假若身上有钱,我们应该以生命为重,不与坏人争夺,假若身上没钱,我们要将情况说清楚,总之,要学会保护自己,要开动脑筋,尽量寻求成人的帮助,不要在危险时刻逞英雄与坏人搏斗,冷静沉着不慌张,保护好自己最关键。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审视家里的摆设、水、电、暖等设施,坏的及时修理好,有危害性的工具、设备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还要教给子女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例如,教给孩子自己的姓名、记住工作单位、电话号码、会拨“110、120、119”等电话号码等。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懂得自防自卫,提醒孩子交友要慎重,禁止孩子去“网吧”、“歌厅”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