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消耗报告

能源消耗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能源消耗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能源消耗报告范文第1篇

企业内部能源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一个分支,其审计程序也不外乎制订工作方案、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审计报告等三个环节。

1.1制订工作方案

内部能源审计工作方案包括审计目的与对象、审计范围及内容、审计期与审计时间(审计基期应超过半年、对比期应选1~3个年度)、审计依据与标准、审计(监测)人员安排以及需要企业相关单位、人员配合的工作要求等。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审计入场前向相关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

1.2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

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是内部能源审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1)生产基本信息收集。生产工艺流程、能源与物料消耗流程、能源管理规章制度、能源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等。(2)帐目及相关记录查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统计月报、采购台账、出入库台账、设备台账、生产运行记录(细化到各岗位)、能源动力消耗记录(如电、燃气、蒸汽表记录等)、财务原始凭证(如原辅材料、燃料及水电燃气等采购支付凭证、产品销售凭证等)和成本月报等。(3)能源消耗验证。煤炭、燃料燃油、蒸汽、压缩空气、氢气、氮气、电力等企业所使用的各种能源的期初存量、本期购入量与自产量、期末库存量的实物量盘点;主要能耗设备及能耗情况的实况普查,如对炉窑等热工设备的生产量、能源消耗种类及消耗量的验证,对生产用电设备的生产量、年耗电量、单位产量耗电量的验证,以及对输变电系统变压器的容量、参数、高压侧电流、电压、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全年输变电量代表日电量记录的普查等。(4)耗能设备现场监测。利用监测仪器对主要耗能设备(如热工设备、用电设备等)进行能源利用效率和热能电能损失的测试。(5)能源计量巡视检查。对计量器具的安装、计量精确度以及配备达标率、完好率进行确认。(6)分析结论。根据现场收集到的信息和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对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产品能源单耗、综合能耗、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耗能指标等成果进行综合析评价、查找问题、查找出节能潜力,给出审计结论。

1.3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结论,完成内部能源审计报告。参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政府能源审计报告书的相关要求,企业内部能源审计报告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能源管理现状概述、生产过程中各种能耗物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能量与物料平衡计算、能源整体利用效果评价、存在的节能障碍及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技改措施建议以及财务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书完成后,要与企业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人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作为企业能源管理改进的依据。

2企业内部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1)国家《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是企业进行内部能源审计的指导性文件,涉及能源的管理、计量、统计等项内容的审计标准应遵从该通则。(2)涉及用能概况、能源流程及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时,应遵从国家标准《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的要求进行。(3)产品产量是计算单位产品能耗的基准,核定产品产量时仅能考虑合格品数量、且必须通过仓库物资盘查与往来账目进行核定,同时不能仅考虑产成品还要考虑在产品的数量,在产品应折算为相当的产成品(应注意标准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非标准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品)。(4)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应注意能源消耗数据和与之对应产品产量的时间计算区段及所属范围保持一致,注意分品种进行非生产系统用能与损失能源量的合理分摊,注意生产过程中外协加工部分的能源消耗在进行产品能耗核定时需要一并考虑。(5)进行产品能耗分析时,应注意不能简单地将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消耗不同能源等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对比;在综合能耗无法进行对比时,可对主要生产工序或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3企业开展内部能源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能源消耗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核算;双因素效率;能源环境

[DOI]10.13939/ki.zgsc.2016.03.034

1 引 言

“绿色经济”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发展趋势,已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能源环境效率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能源恢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当前的发展正面临国际减排和国内发展的双重压力,能源环境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将发生。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能耗降低20%作为硬性节能指标,“十二五规划”中又指出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两个硬性指标,即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因此,探讨能源环境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

近年来,国外一些经济学家为了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WS Chung,S Tohno(2009)编制了韩国的能源投入产出表,并利用1985―2000年投入产出数据对韩国的能源环境政策进行分析。本文基于2002年、2005年和2007年三期可比价绿色投入产出表系(雷明,赵欣娜,2011),首先从行业间关联度入手,然后从双因素效率层面,结合静态和动态角度,对双因素能源―经济―环境效率进行评估。并且通过各种消耗关系和消耗系数之间的变动分析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2 绿色核算下的双因素效率分析

能源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2001―2010年十年之间,我国能源消费量以只翻一倍的增速推动了不变价GDP增加了1.5倍(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2)。这说明近十年来,我国能源需求很大部分都是依靠能源效率提高的途径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8%,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和6.3%,平均占GDP 40.1%的工业产业消耗了67.9%的能源,排放出83.1%的二氧化碳(崔民选,2009)。许多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意识到如何正确衡量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环境制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已变得日益重要。

3 能源双因素效率评价

完全能源消耗系数是指每元产出所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能源量之和。在绿色投入产出核算中,对能源的消费,除了与相关行业有直接消费外,还与有关行业有间接消费。从而完全能源消耗系数是这种直接消费与间接消费的全面体现,这个指数比直接消耗系数更本质、更全面地反映了行业内部、之间的发生的经济数量关系。

绿色核算所涉及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其消耗是不可逆转的。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如果某行业能源消耗系数越大,该行业就应该考虑寻找相应的替代品,即有必要进行行业发展转移。基于上文编制方法,参照行业分类与投入产出部门对照表,本节基于2002年、2005年和2007年可比价绿色投入产出表系,将所有行业归并为42个行业,整理核算出三期各行业能源消耗系数。表1是2007年、2005年及2002年中国能源消耗系数前十位的行业。为了统一加和,各种能源统一为吨标准煤,能耗系数的单位为吨标准煤/万元。

从表1可以看出,一是能源消耗系数排名靠前的行业多年来比较稳定,排名前十位的行业基本没有改变,这也证明了能源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二是 2002―2007年间,能源消耗系数有波动性的减小,这说明五年来,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波动,但整体效率有所增加,响应了节能减排的号召。三是具体到居于前十位的各个行业,主要是包括能源产业行业及金属工业相关行业,尤其是五大能源行业。这说明能源行业无论是从直接能源消费角度,还是间接能源消费角度都是重点行业,能耗仍是产业转移的重点。

4 环境双因素效率评价

完全碳排放系数是指每元产出直接产生和间接产生的污染物(碳排放)总量,是通过绿色核算计算而来的。完全碳排放消耗系数是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放的全面体现,直接碳排放是指行业直接产生的碳排放污染,而间接碳排放是指其存在的隐形污染。完全碳排放系数比直接消耗系数更本质、更全面地反映了行业内部、之间的发生的经济数量关系,能反映出行业碳排放任务的完全责任担当程度。具体计算方法类似于完全能源消耗系数,与能源消耗系数不同的是,能源消耗系数是根据能源总量计算而来,而完全碳排放消耗系数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消耗量较大的一次能源为基准来测算。首先基于绿色核算,核算出三种一次能源的完全能耗消耗系数,进而计算出完全能耗量,根据2006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第二卷(能源)第六章提供的参考方法,结合中国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碳排放总量可以根据各种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估算量加和得到。具体公式(1)如下:

CO2=3i=1CO2i=3i=1Ei×nNCVi×CEFi×COFi×(44/12)(1)

其中,CO2代表估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i=1,2,3分别代表三种一次能源;E代表完全能耗量,在此折算成能源度量的统一热量单位标准煤;NCV为能源净发热值;CEF为碳排放系数;COF为碳氧化因子(取缺省值1);44和12分别为二氧化碳和碳的分子量。

基于上文编制方法,参照行业分类与投入产出部门对照表,本节基于2002年、2005年和2007年可比价绿色投入产出表系,将所有行业归并为42个行业,整理核算出三期各行业完全碳排放消耗系数。表2是2007年、2005年及2002年中国完全碳排放消耗系数前十位的行业。碳排放单位统一为吨,碳排放系数的单位为吨/万元。

从表2以看出,一是从行业整体来看,完全碳排放消耗系数行业间差异很大,尤其是系数最大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远高于其他各个行业。然而三期各行业排名相对稳定,尤其是排名前九位的行业完全一致。这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行业异质性是造成系数差别的主要原因,因此行业系数相对稳定。二是2002―2007年,64.29%的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呈现出波动性减小趋势。这说明五年来,各个行业的碳排放责任担当向好的方向缓慢前进。三是具体到居于前十位的各行业,都隶属于工业相关行业,尤其是五大能源行业,全部包含其中。这说明这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行业无论是从实际排放效果,还是完全责任担当都是需要重视的重点控制行业。

5 结 论

整体看来,能耗问题任重道远,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没有改变,结构性能耗问题仍将持续存在。产业发展模式仍旧较为粗放,结构性能源效益较差,与国际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传统农业、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依然很高,而能源结构不合理,如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占较大比例,且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够。同时未来10年是中国完成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能源安全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各行业中环境责任担当的控制存在停滞状态,对环境的污染负荷依然严重。产业结构性污染依然严重,产业结构和污染结构没有突破性改变,产业发展模式粗放,结构性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与国际水平存在的差异引发了长期的结构性环境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依然很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造成了排污超载,环境恶化,因此减排压力巨大。

随着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不断提高,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生态承载力下降等环境问题凸显。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市场原则设计的,只考虑了经济系统,对于资源环境的认识都是“取之不竭”的“无价”资源。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投入产出核算不仅考虑了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而且考虑了存量及其与流量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W.S.Chung,S.Tohno.A Time-Series Energy Input-Output Analysis for Building an Infrastructure for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olicy in South Korea[J].Energy & Environment,2009(9):875-899.

[2]雷明,赵欣娜.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投入产出核算应用分析[J].经济科学,2011(184): 16-27.

[3]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能源消耗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管理

一、建筑工程节能的基本概念

所谓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合理配置能源,减小能耗,达到资源和能源的最大利用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大量的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大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城市生活,同时也消耗掉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尤其是在建筑过程中不当操作和不当管理导致的一些能源和资源的无谓流失,更是数量惊人。

我国的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形势的严峻性,虽然及时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节能方面的监管。但是,就目前的监管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所以,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方面的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建筑节能工程管理工作的关键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要点

1.首先,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对于施工现场的操作的技术管理的加强,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的资源和能源的流失,因为建筑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的主体过程,也是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做主要环节,所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上的管理,可以直接控制资源和能源的具体流失。

2.其次,要认真审核建筑施工的工程计划,从工程的各个具体环节抓起,做好每一项子工程的节能管理工作,也就是将工程的节能工作具体化。

设计环节的工程节能的审核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工程的总体建筑过程中的消耗的建材量和能源量的审核;另一个是建筑工程的完成后和投入使用后的长期的能源消耗的水平的审核,也就是说要对施工中设计的各种供水供暖设施的能源消耗量的审核。

3.再次,建筑工程的工程总监应按照国家的相关的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标准,严格审查工程的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水平。并针对高能耗的施工环节制定一个详尽的节能方案,供各施工参与人员执行。

4.另外,在工程的招标阶段要求投标方制定一个详细的能源消耗的设计方案,并严格对比审核,选择一个最佳的节能设计方案配合工程的施工,即利用竞争机制达到能源的最合理利用。

5.最后,建筑工程的工程总监要在综合整个工程的各方面具体情况和造价水平的考量后,制定一个硬性的能源消耗标准,供各个施工部门予以执行。

(二)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关键点

1.对建筑节能使用材料的验收工作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施工材料的考察,材料审查的最基本的标准是要符合国家的安全规范和相关的质量检测标准,才能投入工程的使用。在确认建筑材料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后,要注重对于材料的节能功能的考察,尽量选择能耗低的设备和材料。

2.对建筑节能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隐蔽工程的施工,要进行严格的能源使用的检测。因为隐蔽工程是造成能源浪费的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最易控制的施工环节。

负责工程节能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将各项检查和抽查结果详细的做好记录和备案。这样不仅方便同类的节能工程的对比,也可以便于工程相关资料的整理。另外,实行分别负责制可以加强节能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监管的效率。将各个子项目的节能管理工作分配给具体的工作人员负责,可以更加有效的激起员工的工作情绪,另外辅以奖惩措施,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3.对施工过程中发现承包商擅自修改设计施工和降低建筑节能材料、施工质量标准等行为,项目管理机构应书面通知承包商,并督促其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商停工整改,并同时报告业主。承包商拒不整改或不停工整改的,管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工程所在地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工作关键点

工程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先行组织建筑节能专项工程验收。节能工程施工具备验收条件后,施工单位应出具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按照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划分要求,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单位进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根据验收情况,监理、设计单位按要求出具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报告中应明确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

另外,在验收阶段建设单位最好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进行检测,以准确的评估建筑工程是否符合国家的节能标准。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对建设单位进行质量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和执行标准情况严格监督,对节能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对观感质量进行查验;最后,依据工程建设参与主体单位专项验收报告及工程验收组织程序进行备案登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单位对于整个工程的建筑节能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管理单位要高度重视自我建设,加强对管理人员节能知识的教育培训;及时传达和布置关于建筑节能的工作和检查内容,并进行定期检查,通过业内上下的努力和社会各界认知的提高,认真抓住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寻找阶段工作的突破点,保持建筑节能工作推进力度的节奏性和持续性,使其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赵有江,马坤茹.建筑节能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1)

[2]李少霏.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

[3]陈俨.建设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管理[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08,(07) .

[4]冯望云.从传统建筑保温到现代节能——关于建筑节能的几点认识和建议[J].建设科技,2008,(21)

[5]胡斌,黄敏,邓丽萍.淮安市建筑节能力争实现“一提升三突破”[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8,(04)

能源消耗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字 单位GDP能耗 能源 重要性 解决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平均每年10%的高速增长,不过这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代价的。为了尽快追赶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采取的是一种外延型增长方式,只看重数量的增加,而不重视质量的提高。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能源的单位投入产出比很低,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由此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并且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众所周知,能源具有稀缺性,并且很多能源还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这些能源用完之后就不会再有了,那么这将会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我国是煤炭大国,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2%,石油占2.9%,天然气占0.2%,这种能源资源储量结构导致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的占比过大,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68.4%,而石油的消费为18.6%,天然气的消费为5.0%,其他能源的消费则为8.0%。大量的煤炭消费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民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

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依靠进口,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由此导致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曾透露,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比2010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我国自从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由当年的6%一路攀升,直至2009年突破50%的警戒线。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如此之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降低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国采取的是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我国一直面临着较高的单位GDP能耗。近期,政府在其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将增长率稳定在8%左右。这一增长率是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费作支撑的,但是我国又面临着能源紧缺的威胁,因此,经济增长处于这两者的矛盾之中,而降低单位GDP能耗以解决这一矛盾也就十分重要了。

从政府的统计年鉴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不断增加的,而单位GDP能耗是随着时间递减的。尽管如此,我国的GDP能耗在世界范围内仍然算是比较高的,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印度与韩国的2倍。因此,为了更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是由增长因素增加引起经济增长的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是以高能源消耗为代价的 ,并且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因此,我国应尽快落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外延型增长为内含(集约)型增长,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节约资源的使用数。最终,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量,进而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

二、以绿色GDP衡量国民经济水平,发展低碳经济

目前我国是以GDP来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但是用这个指标来衡量经济水平,其中会包含很多的“水分”,而这个“水分“就是指对环境的污染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因此,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水平,我国应该采用绿色GDP这一指标来衡量国民经济水平。同时,我国应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改革政绩评价体系

我国一直都是以GDP的多少来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高低的。这种政绩评价标准在现在看来显然是有问题的,是短视的。为了提升当地的GDP,官员们不惜浪费大量的资源,并且好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建筑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现象。这完全是浪费资源的做法,且人民的福利水平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不仅如此,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变。因此,我国应改革政绩评价体系,不能以单一的GDP水平来衡量官员的政绩,而应该加入多个指标来衡量官员的政绩,如环境污染指数,GDP能耗等指标。

四、针对工业企业制定经济激励政策

一些工业企业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或成本较高的因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能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以及评判标准。对于高能源消耗的企业,政府可以采取征收更高的税收或罚款措施以督促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对于那些低能源消耗或正努力降低能源消耗的企业,政府应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或采取其他的鼓励措施。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

五、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普通的民众,政府应该宣传高能源消耗带来的危害,并加大宣传力度。高能源消耗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且能源利用不充分。当能源利用不充分时,会产生大量的对环境有害的物质。除此之外,能源被浪费,会损害我们后代的利益,从而经济将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将这些知识告知给大众,且让人们形成拒绝消费高能源消耗产品的意识。这样,人们对高能源消耗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就会迫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进而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降低单位GDP能耗。

参考文献:

[1]朱鋐瑛,郭乃幸.能源约束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政策建议[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2]叶祝颐.降低GDP能耗须修正短视政绩观[J].民主,2012(03).

[3]姜玉英,刘强.我国单位GDP能耗变化走势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02).

能源消耗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清洁生产审核 能源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51-01

我国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平均占有量较低。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国实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能源被大量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严重。随着国家相继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和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后,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保证。

1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内涵

1.1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内容

所谓清洁生产审核,就是指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对整个生产的组织和产品宣传、环境污染与治理制度、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状况、产生污染物的具体环节和生产设备、企业清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清洁生产的实施条例以及清洁生产的效益评估等各方面指标进行的审核。

1.2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性

在我国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污染的治理是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治理方式不仅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即使政府加大治理的决心和力度,最终的结果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滞后的污染处理方式,就必须要求企业在生产时要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从污染的最前端进行有效的控制。实行清洁生产的目的就在于及时的对污染进行预防,并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低碳的清洁理念。通过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减少了重新兴建污染处理设施的投资,也减少了日常的运转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效益。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清洁生产这种运行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方式已为许多企业所采纳。对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案进行审核,本质就是为了寻求到高效利用资源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清洁生产审核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清洁生产的方案,这有利于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获得更多的建议并逐步实施,进而促使其环境绩效实现持续改进。

2 能源审计的基本内涵

2.1 能源审计的内容

能源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有关能源管理的情况、企业设备运行的状况、企业能源消耗水平的状况、单位产品的耗能指标、产品的效益与能源消耗的对比分析、节能的效果与企业考核标准的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企业科学使用能源的策略等。通过对企业消耗的能源进行审计,可以清楚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为企业进行技能减排挖掘节能潜力,找出企业节能的可改造方向。

2.2 能源审计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我国重工业、高耗能企业众多的现实也使得能源供求紧张的状况与日俱增,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能源消耗的主力军,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既是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在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中,工业企业消耗的能源占到消耗总量的六成以上。可以说,我国进行企业的节能审计工作已是形势所迫,必须抓紧实施这一审计计划。由于能源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审计标准,并加强对企业不定时的监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审计机制。政府提高能源审计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企业通过能源审计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生产后,可以减低成本、提高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实现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3.1 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过程

清洁生产审核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筹划与组织、项目可行性的预先评估、项目可行性的正式评估、筛选清洁生产的备选方案、清洁生产的计划正式实施以及持续的清洁生产等共计六个实施步骤,在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就可以制成相关的报告,上报有关的部门进行审批验收。

3.2 能源审计的实施过程

能源审计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的筹划与项目组织、有关能源使用情况的数据整理、核实能源使用状况、生产现场的检查和检测、有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制作能源审计的报告、提交企业进行最终的审核、制定具体的节能规划,并最终上报有关的政府部门审批验收。

3.3 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流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两者的具体实施流程加以改进,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以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3.3.1 成立协调统一的机构

企业的生产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协调组织能力,成立协调统一的机构可以使得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工作能够相互配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进行这两方面的工作时,应选取技术、节能、环保、财务、检修、生产运行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分工负责,确保管理机构的决策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

3.3.2 实现工作环节的相互融合

首先,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都包括的环节,诸如项目筹划组织与项目筹划,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评价等环节,要尽可能的使两者进行融合,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效益。其次,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比较关键的环节例如清洁生产审核中设备污染物的排放计算与分析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这有利于保障工作的严谨细致,确保清洁生产和能源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3.3 将审计报告和审核报告合二为一

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之后,要将这两种报告密切的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并在报告中区分重点分别进行陈述。由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各自工作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这两种报告进行有机的结合就是为了对企业的节能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有重点的采取最有效的节能减排生产方式。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离不开企业的清洁生产和能源审计的有效进行。这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只有切实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积极配合,才能早日实现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的,也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能源消耗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能源危机;信息平台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节能减排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必经之路,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一、节能减排概述

(一)节能减排的概念

节能减排指的是企业采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利用能源,减少原材料的投入和浪费,降低能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节能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对能源消耗时所产生的的污染物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二)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

(1)我国现有的进行节能减排建设的单位主要有:

1、行政机关。它是我国进行节能减排能力建设的总指挥,制定节能减排的政策,出台节能减排的技术指标,规定节能减排建设的基本方向等;2、事业单位。它主要指的是进行科技开发的科研所,它是节能减排建设的主体。我国进行节能减排的建设主体主要包括:下属的事业单位,如工商业、交通业、能源业等研究机构;国家级的研究机构,主要是对节能减排技术进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是对节能减排知识进行推广;3、信息服务平台。它主要是以商业网站的形式存在,用于全社会节能减排信息的互动,方便人们了解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等;4、实体企业。每个企业首先都是为了自己企业的经济效益着想。实体企业强调的是在保证企业利润和发展的大方向下,为人民提供节能减排的产品以及服务。

(三)我国现有的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未达到全方位的建设。我国现有的节能减排仅仅局限在某一领域,没有对其进行多方面、全领域的推广和评价,而且也只是对产业的技术标准进行推广和评价,并未从财政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虽然财政政策的研究所或多或少的对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效果进行了研究,但实证研究却很少,使得政策研究和实验结果停留在两个层面。

2、研究和实践都较浅显。现有的节能减排能力建设从研究和实践角度看都不够深入。节能减排数据较分散、数据之间不能完整结合,使得对政策分析缺少数据来源,而且统计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的建设单位间进行数据交流时有困难。

3、各领域间缺乏协调性。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单位都是各自进行建设,缺乏沟通和指导,造成重复建设和形成信息孤岛的局面。重复建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信息孤立,信息上下间沟通不便,全国信息很难达到共享态,地方的一些重要数据不能及时反馈给国家主管部门,影响其决策能力。

二、信息平台的介绍

(一)国家电网中节能减排的主要指标解释

(1)能源消耗总量:指的是在报告期间实际消费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数量。

供电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实物量+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实物量。

火电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发电量×电量折标煤系数-供热量×热力折标煤系数。

(2)综合能源消耗量:指的是报告期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能源总和的净值。

供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工业生产消费实物量。

火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工业生产消费-发电量×电量折标煤系数-供热量×热力折标煤系数。

(3)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总产值。

(4)减排CO2=综合节能量×标煤折CO2系数。

(5)减排SO2=综合节能量×含硫率×0.8×2×(1-脱硫率)。

(6)节能技术投资额:指的是用于节能技术的改造投资金额。

(7)节能率:节能率=本年累计综合节能量/上年同期综合能源消费量*100%。

(8)综合节能量:指的是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计算的节能量。

(二)信息平台的介绍

当前我国的节能减排信息平台发展缓慢,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水平较低。在相关政策的鼓励、指导,互联网信息发达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信息平台已成为趋势。

(1)信息平台的设计思路。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Web显示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此系统对于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都是实时的。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都是发电企业、集团下属公司中采集到的实时数据,然后将其传给实时数据库,如果想要对其进行处理则通过数据处理系统,想要观察此数据可通过Web网页进行实时数据的展示。

(2)信息平台可实现的目标。1、网络平台。它支持网络信息的调度和传输、有较好的安全防范功能、能进行审计分析以及拥有完备的网管能力;2、数据库体系。可提供实时、高效的数据,可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同时还拥有强大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3、应用体系。包括安全、可靠的内部通讯系统,可进行开放式数据库的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全局性的、支持公共政策分析和决策的应用系统;4、安全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统一的、分级管理的保证体系,从而保证此网络体系的安全运行,便于进行节能减排的监控。

三、利用信息平台,监控节能减排的意义

利用信息平台,监控节能减排的意义主要包括:

(一)资讯互动,节约财政。节能减排信息平台可将节能减排领域的市场动态、行业新闻、标准信息等内容展示在Web网页上。同时用户可以自己通过搜索功能,搜索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还增加互动式服务,为用户提供资深专家讲座、政策解读、疑难解答等,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活动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行业新闻了解到如何有效进行节能减排,避免能源浪费,节约财政开支。

(二)在线监测,降低能耗。信息平台可实时采集煤炭的消耗数量,并对煤烟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可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分析同期煤炭的使用情况以及废烟、废气、废水的排放量,对数据偏离正常值的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紧急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三)自主管理,科学决策。信息平台既是一个信息共享、用户互动的平台,同时还是一个独立的平台。可通过设立权限、信息管理、角色分配等模块,针对不同的工作人员,提供不同的服务,保障信息的安全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同领域的信息互动,而做出正确的科学决策。

总结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搭建起高效的、实时的、可共享的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可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到网络,并对其进行处理和统计,从而实时监控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状况。可有效提高能源数据的利用率,在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节能减排以及成本核算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宏良,李一林.节能减排标准化系统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02)

能源消耗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陶瓷企业;节能;能源利用

1概 述

佛山市陶瓷企业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节能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在加强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投入资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几年来,企业按省节能工作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报送企业年度能源利用状况,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工作。现仅就佛山市52家重点陶瓷企业所提交的能源使用、节能改造项目的资金投入和用能管理方面的情况和数据进行归纳、汇总与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对陶瓷行业管理人员在如何合理利用能源、提高对节能工作意义的认识以及深入开展节能工作上有所帮助。

2佛山市52家重点陶瓷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及使用各类能源的比例

按可比的佛山市52家重点陶瓷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统计,2008年度能源消费总量为1930381吨标准煤,对52家重点耗能企业数据汇总所消耗的各类能源情况如表1所示。

陶瓷企业所消耗的各类能源中,煤炭为主要的能源品种,其中煤炭和煤粉消耗量为1581083吨,折算为标准煤计为1129367吨标煤,占总能源消耗量的58.5%;其次为水煤浆, 消耗量为308399吨,折算为标准煤计为169311吨标煤,占总能源消耗量的8.77%;以煤炭燃料合计折算标准煤计为1245678吨标煤,占总能源消耗量的67.27%,可见煤炭成为陶瓷行业燃料的重要组成。燃料油、柴油、煤油等燃油合计消耗量为237878吨,折算为标准煤计为341999吨标煤,占总能源消耗量的17.72%,燃油仍是陶瓷行业所用燃料组成的第二位。电力消耗为200127万千瓦时,折算为标准煤计为245956吨标煤,占总能源消耗量的12.74%,所占比例为第三位。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气体燃料合计折算为标准煤计为37409吨标煤,仅占总能源消耗量的1.94%,气体燃料在陶瓷行业使用燃料中占的比例仍很低,各类能源消耗比例见图1。

3佛山市重点耗能陶瓷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情况

3.1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佛山市52家重点陶瓷耗能企业,2008年合计生产61种陶瓷产品的总产量为7699356吨,其中:抛光砖产量为4737711吨;釉面砖产量为1719664吨;外墙砖及仿古砖产量为1192476吨;卫生洁具产量为49505吨。各类型产品的比例见图2。

除卫生洁具外,其它产品的综合能耗差异不大,各类产品的平均综合能耗见图3。

52家重点陶瓷耗能企业合计消耗各种能源量折算为2037895吨标准煤,平均单位产品能耗为264.68kgce/t。若与2007年平均单位产品能耗278.40kgce/t相比,同比节约能源消耗量为105596吨标准煤。

按生产抛光砖、釉面砖、外墙砖及仿古砖与卫生洁具等四种不同的产品进行划分,其单位产品能耗情况见表2。

表2数据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企业生产同类型产品能耗相差很大,这主要是由不同企业现有生产装备、管理水平和所使用燃料的差异所致,以2008年的消耗数据作分析:

(1) 生产陶瓷抛光砖产品的企业有36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平均为265.23 kgce/t,最低为192 kgce/t,最高为383.3kgce/t,高、低相差一倍以上,超过陶瓷产品能耗限额标准(≤340kgce/t)的企业有1家。企业之间产品单位能耗相差悬殊,可见较高能耗的企业确实不能再以其产品特殊为借口而推脱节能责任,而应从生产装备、管理水平上找原因并加以改进。

(2)陶瓷釉面砖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平均为250.65kgce/t,最低为164.46kgce/t,最高为334.62kgce/t,高、低也是相差一倍以上,但均未超过陶瓷产品能耗限额标准(≤340kgce/t)。抛光砖烧成温度高,且增加了抛光工序,能耗较大,而釉面砖一般采取二次烧成,因此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相差不大。但从表2数据来看,釉面砖生产企业间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却相差较大,这也是因部分企业生产装备、管理水平较差所致,因而,陶瓷企业节能仍有很大的潜力。

(3) 瓷质砖、外墙砖、仿古砖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平均为223.55kgce/t,各企业差异也比较大,但均未超过陶瓷产品能耗限额标准(≤340kgce/t)。表中所列瓷质砖生产企业中,能耗接近300kgce/t的两家企业采用辊道窑加垫板式烧成,因此能耗比其余的企业高出35%以上,仿古砖(一次烧成)生产的能耗则接近釉面砖水平。

(4)卫生洁具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平均为578.96 kgce/t,均采取球磨浆料注浆成形工艺,使用隧道窑气体燃料烧成。两家企业均未超出陶瓷产品能耗限额标准(≤800kgce/t)。

3.2 产品电力单耗

陶瓷企业综合能耗中,除了烧成所需的燃料外,产品单位电力消耗也是考核的重要指标,以下列出部分企业的产品电力单耗数据(表3) 。

对企业单位产品电力消耗的分析,以下两种情况值得关注:

(1) 所考核的25 家企业中,生产抛光砖产品的有16家, 生产釉面砖产品的有4家, 生产外墙砖等产品的有5家。2008年25家企业单位产品电力消耗平均为267.71kWh/t,比2007年的269.34kWh/t下降了0.61%。但是,我们从表3数据中注意到,有11家企业的单位产品电力消耗不降反升,有的升幅高达42.35%,这显然与当前全国都在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形势格格不入。

(2) 按2008年度的相关数据,各企业无论是不同产品或同一种产品相比较,其单位产品电力消耗均差距较大: 抛光砖单位产品电力消耗最高的为559.53 kWh/t,最低的仅为148.07kWh/t;釉面砖单位产品电力消耗最高的为430.04kWh/t,最低的仅为157.81kWh/t;外墙砖单位产品电力消耗最高的为279kWh/t,最低的仅为144kWh/t,高、低间相差均达2~3倍。造成如此大差距的原因,还有待将来加强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实施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监测才能够摸清。

4企业节能管理状况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了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管,在技术服务机构的支持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我市陶瓷企业在节能管理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

(1) 各陶瓷重点耗能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的主管人员参与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和设立或指定了节能管理的专门机构,并都有定期研究部署并实施企业的节能工作。

(2) 在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方面,上列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做到按年度将政府所下达的节能目标分解到车间、工序,也有的分解到班组或个人。这是一项比较切实的措施,结合企业的能耗制定管理制度和相关奖惩制度,收效十分显著。

(3) 企业基本上都设有专人负责能源统计,按职能要求每月定期核定公司及主要部门的能源消耗。公司财务部门对各种能源的购进和消费,基本上建立了能源统计台帐;按各级政府要求,每月按时对外报出能源统计报表,各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书能够按时报送。

(4) 企业依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配备了原煤、重油、柴油、煤气、电等能源计量器具,但在三级计量系统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部分企业所用燃料由燃油转为煤制气,煤气仍然未能计量。

(5) 各企业基本上完成了能源审计工作,提交了能源审计报告,有部分企业对主要耗能设备实施了能源利用监测,并针对审计和监测发现的问题和能源浪费的情况,制订了节能规划和整改方案。不少企业结合市场情况,在调整产品结构、进行设备扩产改造的同时,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措施。

存在的问题有:一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层次较低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转换上仍需努力;节能资金的投入仍不足,一些在其它行业中应用较好的节能技术仍难以在陶瓷行业中推广应用。

5 重大节能技改项目以及节能技改资金的投入情况

52家企业中有48家企业共上报了267项涉及节能技术改造的项目,计划节能技改资金投入达72130.5388万元, 预期达到节能量255388.463吨标准煤/年,其中:

(1) 能源系统优化54项,共需要投资3660.7788万元,预期节能量49034.87吨标准煤/年。能源系统优化项目平均节能投资效益为:年节约13.39吨标准煤/每万元。

能源系统优化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

1) 采用负压原理通过特制的高效风机所具备的强大吹吸力,将后磨边出来的砖坯充分吸、吹干净的节能干砖机;

2) 将配电房需淘汰的变压器更换为节能型变压器;

3) 设备安装功率因数就地补偿装置,减少线路损耗;

4) 安装窑炉空气过剩系数监测仪;

5) 利用组合添加剂,提高球磨效率;

6) 调整粉料的工艺参数;

7) 改造布料系统,提高产量或减少产品厚度和用料量;

8) 利用半干法制粉技术代替喷雾塔制粉工程技术;

9)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

10) 加强能源使用管理和考核。

以上项目中,加强计量器具的配备是当前陶瓷企业迫切需要的。

(2) 电机系统节能共66项,投资5962.18万元,预期节能量21468.49吨标准煤/年。电机系统节能项目平均节能投资效益为:年节约3.60吨标准煤/每万元。

电机系统节能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

1) 对球磨机、压砖机、窑炉风机、喷雾塔风机、浆池搅拌机等大功率用电设备进行变频设备改造;

2) 安装抛光机功率因数就地补偿装置,减少线路损耗;

3) 采用螺杆式空压机代替现有落后的活塞式空压机;

4) 供配电系统的优化。

其中较多企业采用的是对球磨机进行变频设备改造项目。

(3) 窑炉节能改造项目共59项,投资48735.12万元,预期节能量72919.06吨标准煤/年。窑炉节能改造项目平均节能投资效益为:年节约1.50吨标准煤/每万元。

窑炉节能改造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

1) 辊道窑加长改造;

2) 辊道窑体烧成带进行保温,降低表面温度;

3) 单层干燥窑改成双层干燥窑;

4) 窑炉喷枪更换成节能新型喷枪;

5) 通过改变窑炉内宽,并设计成抛光砖宽体窑炉;

以上窑炉节能改造项目都是结合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措施同时进行的。

(4) 余热余压利用项目

余热余压利用项目共52项,投资9437.5万元,预期节能量99071.49吨标准煤/年。窑炉节能改造项目平均节能投资效益为:年节约10.50吨标准煤/每万元。

余热余压利用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

1) 窑炉外排废烟气引至干燥塔作为助燃风使用;

2) 窑炉外排烟气在进入脱硫塔之前设立换热器,用废烟气加热泥浆,将浆料温度提高,减少从浆料转变为粉料的来自于热风炉的喷雾干燥过程的热量,从而节省了喷雾干燥工艺的能源消耗量;

3) 将窑炉急冷带产生的热风抽到铺贴线,替代电加热方式;

4)将煤气发生炉所需的蒸汽由原来的蒸汽锅炉产生,改为利用煤气发生炉余热,这样既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又提高了余热的利用效率;

5) 煤气发生炉的焦油回收利用;

6) 喷雾干燥塔收集的细颗粒以及筛分的粗颗粒回收利用,作为内墙砖的生产原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7) 干燥室余热利用优化改进。

(5) 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共14项,投资4217.86万元,预期节能量11853.36吨标准煤/年。窑炉节能改造项目平均节能投资效益为:年节约2.81吨标准煤/每万元。

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 建设煤气发生炉,用水煤气取代柴油作为窑炉燃料;

2) 用水煤浆代替水煤气作喷雾塔燃料;

3)将煤气站产生的煤粉和酚水混合做成水煤浆,作为喷雾干燥塔的燃料;

4) 窑炉由使用燃油改烧管道天然气。

(6)绿色照明项目共20项,投资117.1万元,预期节能量1041.19吨标准煤/年。窑炉节能改造项目平均节能投资效益为:年节约8.89吨标准煤/每万元。

随着国家“绿色照明”优惠政策落实,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企业纷纷更换节能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

以上各类型的投资额、预期节能量及投资效益对比见表4、图4~图6。

从上列图表数据分析:佛山市陶瓷企业十分注重节能技术改造工作,若全部项目按计划投入并完成的话,节约能源量相当于这些企业2008年能源消耗总量的13.23%,加上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从管理上节能,基本上可完成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从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中各类型占总投入比例分析:投入资金最大的是窑炉改造项目,占67.57%;其次为余热余压利用项目,占13.08%;电机系统节能占8.27%;能量系统优化占5.08%;节约和替代石油占5.85%。

从投资效益分析:虽然窑炉改造占总投资的67.57%,但所取得的节能量仅为全部项目总节能量的28.55%。投资效益最高的项目为能量系统优化和余热余压利用,分别达到每万元投入年节约标准煤13.39吨和10.50吨。因此,从以上数据分析,陶瓷企业的节能,与其耗巨资实行大的窑炉改造,不如从挖掘内涵、优化工艺和加强管理上多下功夫。投资余热余压利用项目因近年来燃料价格因素和企业燃料成本的增大,已逐步得到企业的重视,这是陶瓷企业自觉参与政府倡导的节能行动的积极体现。

能源消耗报告范文第8篇

第一条为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第三条公共机构应当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在同级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指导下,开展本级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节能科学知识。

第六条公共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

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对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七条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第八条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应当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公共机构浪费能源的行为,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九条对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节能规划

第十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县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所辖乡(镇)公共机构节能的内容。

第十一条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指导思想和原则、用能现状和问题、节能目标和指标、节能重点环节、实施主体、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二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年度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

第十三条公共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

公共机构应当将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备案。

第三章节能管理

第十四条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

第十五条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

公共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第十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第十七条公共机构应当在能源消耗定额范围内使用能源,加强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作出说明。

第十八条公共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第十九条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完善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优先将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设备列入政府采购名录。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

第二十条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情况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应当严格控制公共机构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标准,统筹兼顾节能投资和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项目,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能源审计的内容包括:

(一)查阅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和用能系统、设备台账资料,检查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核对电、气、煤、油、市政热力等能源消耗计量记录和财务账单,评估分类与分项的总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三)检查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审查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四)检查前一次能源审计合理使用能源建议的落实情况;

(五)查找存在节能潜力的用能环节或者部位,提出合理使用能源的建议;

(六)审查年度节能计划、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核实公共机构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说明;

(七)审查能源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检查能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第四章节能措施

第二十四条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运行调节、维护保养、巡视检查,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措施。

第二十五条公共机构应当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重点用能系统、设备的操作岗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十六条公共机构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第二十七条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考虑其节能管理能力。公共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订立物业服务合同,应当载明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第二十八条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应当进行能源审计和投资收益分析,明确节能指标,并在节能改造后采用计量方式对节能指标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

第二十九条公共机构应当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第三十条公共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

第三十一条公共机构电梯系统应当实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和时间,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

第三十二条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

第三十三条公共机构应当对网络机房、食堂、开水间、锅炉房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实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第三十四条公共机构的公务用车应当按照标准配备,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并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公务用车,制定节能驾驶规范,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制度。

公共机构应当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服务社会化,鼓励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五章监督和保障

第三十五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

(二)能源消费计量、监测和统计情况;

(三)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

(四)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五)能源管理岗位设置以及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六)用能系统、设备节能运行情况;

(七)开展能源审计情况;

(八)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

对于节能规章制度不健全、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情况严重的公共机构,应当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公共机构应当配合节能监督检查,如实说明有关情况,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不得拒绝、阻碍。

第三十七条公共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由有关机关对公共机构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或者未按照规定将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备案的;

(二)未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或者未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

(三)未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或者未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的;

(四)未按照要求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的;

(五)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未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作出说明的;

(六)未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或者未在重点用能系统、设备操作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

(七)未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或者未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的;

(八)拒绝、阻碍节能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八条公共机构不执行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未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或者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第三十九条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对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公共机构建设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公共机构开工建设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建设项目的,由有关机关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公共机构违反规定超标准、超编制购置公务用车或者拒不报废高耗能、高污染车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对车辆采取收回、拍卖、责令退还等方式处理。

第四十一条公共机构违反规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费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下达节能整改意见书,公共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落实。

第四十二条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