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性消费的措施

理性消费的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第1篇

构建节约型社会,倡导节约环保的消费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理性消费理念要求培养居民个人消费领域中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增强消费者安全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消费意识。

节约环保的理念相对于社会的消费领域来讲,就是一个消费活动的整体社会氛围。有了一个理性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拥有了一个整体上的理性消费环境。因此,在理性消费环境的建构中,政府必须重视观念的引导,从整体着眼,从思想着手,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整体上理性的消费环境。政府部门应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表率。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倡导节约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打造节约型政府,要对水、电等能源类消费品的使用采取价格累进制,加强价格调控的引导功能;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法规来鼓励消费节能产品和使用节能新技术;加强对住房、汽车、装修等高档消费的政策引导,引导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在政策层面鼓励循环产品的使用,大力倡导节约风尚,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等节约行为成为居民日常行为习惯。

二、改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引导理性消费

我国虽然已经告别私人产品和服务的短缺,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短缺仍然非常严重,公共消费不足。公共产品(Public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有效供给是指产品的供需平衡。政府正是一方面以税收征收的方式取得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征税取得的资金从全社会的角度重新安排,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

由于我国公共消费不足,导致了居民消费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与消费风险,在缺少保障的条件下,公共消费不足使得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居高不下。只有公共消费解决好,我国的消费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好。城市是一个充满公共空间的存在,除了住房的私人消费外,还存在着大量公共产品、设施、服务的消费。只有从政府层面上改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为居民在纷杂的市场中理性的消费,更好地避免盲目消费。

三、运用法律手段创造诚信市场,引导理性消费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诚信对于交易双方来说,意味着双赢,它既实现了自我利益,又实现了对方利益。

而市场经济的求利性,致使一些人放弃诚信,试图以欺诈的手段来盈利。再加上我们长期缺少对诚信规范旺盛需求的商品经济,以及诚信规范得以确认和寄身的法律规制,使得法律化的诚信规范极为稚嫩,而其渗入普通道德意识中的就更加微乎其微。因此,法律意义上的诚信规范相对贫弱。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中,不诚信的表现尤为突出。一个没有信用、没有秩序的市场,就不堪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更无法带来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

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维护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惩罚不诚信的一系列违规行为,加大对契约关系的法律保护,是我们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法律落实不到位是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与政府的监管力度是不可分的。监管和奖惩力度有限,就不能有力地遏制失信行为,造成手心收益小,失信成本低,致使收信企业和个人也逐渐加入到失信的队伍中。政府必须加大对不诚信的经济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让恶意规避制度、不讲诚信的人付出高昂代价,让守规矩、讲诚信的人获得最大利益。市场诚信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很好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坚持不懈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内部就会产生一套调整规范人们行为的诚信体系来。

四、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第2篇

摘要:当代青少年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各种条件相对都比较优越,因此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发生了嬗变,产生不良消费心理,涌现出不良消费行为。分析青少年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探讨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合理消费。

关键词:青少年;消费行为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应当首先给以满足,低级需要一经满足,就会进行到较高一级的需要。青少年不仅有归属和爱的需要,他们还有自尊及审美的需要。他们不但希望自己有实力、能独立和自由,而且他们渴望得到关心、希望自己被认可及获得别人的尊重。

青少年消费者是指从12岁—1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转型期。从生理上讲,青少年接近成年人。但其心理活动往往比成年人更为复杂,他们对未来世界充满幻想,追求浪漫时尚;他们追求自我,他们已有了强烈的成人意识,并开始用成人的眼光审视社会。青少年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既受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又与学生个体差异有内在联系。青少年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方面往往具有超现实性和不确定性。

1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城市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1非理性消费行为是主流

非理性消费与理性消费相对应,是指对自己的需求和欲购买的商品或劳务没有清楚的了解,不能合理地确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非理性消费行为表现为;不能理智地判断自己的消费需求,认识消费对象;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确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体现为冲动、攀比、炫耀消费,消费方式表现为过分地节俭或奢侈。青少年非理性消费的的表现就是不能依据个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如过分追求衣着的名牌化,过度贪图(对学习不利)休闲娱乐性(如玩游戏等)的消费,超出了家庭承受能力。

1.2消费中的从众心理较突出

从众心理主要是指消费者在购物认识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同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一方面,青少年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信,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消费的目的时。更多地表现出从众心理;另一方面,青少年追求名牌的意识在整个教育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不求实际的攀比,追求时尚,赶时髦。无论是穿的,还是用的,青少年常以拥有“名牌”而自豪,大多喜欢骑高档的赛车,呼机被换成了手机,名牌运动服取代了校服。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许多学生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能拥有的,我也应该拥有,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1.3盲目消费心理较明显

随着电视的普及,以及新闻媒体的大肆渲染,影视明星、歌星成为他(她)们心中的偶像,为了“追星”,以表示对明星的崇拜之情,青少年会“克服”经济上的种种困难,不惜花费大笔的金钱用于购买歌星的磁带或光碟,用于去参加偶像的歌唱会。

1.4虚荣心态较严重

大多数青少年认为家境贫寒是很见不得人的事情,许多学生将金钱与自身的价值相互关联,即使家庭经济很困难,也不能在同学面前没面子,相互吃请之不良风气在青少年中已较为普遍。研究者认为,当前青少年消费心理存在许多被扭曲的现象,一些消费行为需要及时纠正,其消费心理需要正确引导。

2影响城市青少年消费行为的因素

2.1家庭原因

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消费单位,它的文化、社会地位、生命阶段、构成、投资意愿等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在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是中心,从饮食搭配、着装打扮、作息时问到娱乐活动、活动项目无一不是按照孩子的时间和需要来定的。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大款,还是勤勤恳恳的工薪族。乃至土里刨食的农民,“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让孩子受委屈”成为了他们的共识。家长们一边谨慎地面对着孩子的零花钱,一边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放纵他们的过度消费。无条件元原则地为孩子提供着超量的经济支持。孩子本身缺乏自控自理的心态和能力,对日常生活中的高消费,又缺乏起码的内疚和节制,在不知不觉中使有些孩子养成了不考虑价格、不考虑父母能否承担要买就买的不良消费习惯。

2.2学校原因

学校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各种环境风气的影响也是造成学生畸形消费的重要原因。目前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都日趋复杂,有一部分学校打着方便学生的名誉,干着牟取利益的勾当,为学生的校内高消费提供了便利。另外,学校周边环境也无时无处不在诱惑着青少年,学校门前店铺、摊点、网吧多如牛毛。屡禁不止,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出人安全,而且助长了学生的错误消费。

2.3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城市青少年大都个性很强也比较早成熟,他们愿意更多的提前接触社会,他们的价值观也在悄然的发生着转变,有钱没钱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不再像过去某些年代一样以穷为荣。而是以富裕以新潮为自豪,“玩阔”、“扮醅”成为一种时尚,来自不同生活空间和层面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成为影响青少年消费行为的因素。同学和朋友之间的互动成为影响当代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社会因素

3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的措施

在青少年消费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错作为评价标准,更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青少年消费的目的。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消费教育和引导,作为引导者,应更多地关注当代青少年的消费状况,把握青少年的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施与时代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使青少年自觉自愿地做到个性、文明、科学适度的消费。

3.1家庭方面

(1)家庭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合理消费,对子女不合理的消费要求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拒绝;家长应努力创造机会,让子女参与家庭经济管理,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体验劳动之艰辛;家长对子女要民主、平等,向他(她)们公布家庭经济收支情况,并与子女一起制定家庭消费计划,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了解钱财的来之不易。只有知道了钱财的来之不易,才能够学会倍加珍惜。在美国,父母提倡孩子“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长大以后就会给邻居或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当小保姆去赚钱。父母以此让孩子体验挣钱之不易,同时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这比我国的大多数父母,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却很少让孩子了解和体验挣钱之艰难,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消费观的培养。

(2)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要让孩子学会花钱。孩子的一些文具和日用品最好是由父母带领他们一起去采购,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选到喜爱的商品,而且可以使孩子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格。在带领孩子逛商店和超市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许多的消费知识。比如,如何选择商品,如何量力消费,如何少花钱买到更为实惠的商品等。

(3)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据调查,孩子的许多消费行为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父母的饮食、服装、娱乐、人情等消费行为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有些父母花天酒地、聚众赌博、花钱大手大脚的消费行为,必然将孩子带入歧途。因此,父母要用良好和消费行为引导孩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坐标。

3.2学校方面

(1)作为学校,要着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品质和精神,要用制度规范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组织学生关心、关爱困难弱势群体;学校应系统开设消费教育课程,消费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应纳入到学校教育课程中。系统讲授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金钱,增长学生的消费智慧。学校要积极与家长进行配合,将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增强教育的合力。

(2)教育学生树立适度消费观。学校德育的目标,应该考虑适度消费教育在学生品德结构中的深层效应。适度,就是适应家庭经济条件的度,适合青少年正常需求的度。要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超前消费、畸形消费的危害,引导学生看到由拜金主义、追求享乐所滋生的如自私、贪婪、颓废,进而发展为贪污、盗窃、投机、诈骗的行为给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有数”、“适度”的正确消费观。

(3)对青少年开展审美教育,防止盲目消费。要大力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在消费中要引导青少年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鉴别、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从而促使他们对消费教育内容的自觉内化。要让青少年懂得流行的不一定是美的、好的,多听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误人消费歧途。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奢侈消费;经济学分析;理性消费

2011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预计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消费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消费心理的变化,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消费者在对待奢侈消费的过程中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市场经济背景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我国居民理性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多方面集中思考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中道的效用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理论成果,探析我国奢侈消费问题及其成因,为引导我国奢侈消费走上健康提出时效性的对策。

一、奢侈消费概述

奢侈消费顾名思义是对奢侈品进行消费的消费行为,是人类消费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恩格斯经济学思想,消费资料主要分为生产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三种,奢侈品是相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的圣品,是一种高级的消费资料,可以纳入享受资料的范畴当中,当然其中一部分也属于发展资料的范畴。综合多项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奢侈消费是指消费主体以追求享受、快乐、美丽、发展为目的,基于体现自身财富与社会地位的价值诉求产生的消费行为。当然,奢侈消费是相对而言的,是以时间、地点、生产力水平而转移的消费行为。

就目前而言,奢侈消费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是消费主体纯粹为追求奢华享受、彰显自我财富与社会地位的消费行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炫耀消费,例如购买国际一线品牌服饰、珠宝、皮包等,一定程度而言,这是一种浪费消费。第二,跟随时展,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水平提升对新型奢侈品消费的行为,例如购买顶级电子产品等,能够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消费文化、消费品味,德国著名经济学学者沃夫冈・拉茨勒将其形象的归纳为“创造型奢侈消费”。第三,美国《奢华,正在流行》一书中阐释了一种新型的奢侈消费,即消费主体为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产生的奢侈消费行为,集中强调了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的过程当中主要为了满足精神方面的价值诉求。

二、我国奢侈消费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奢侈消费现状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数据显示,新世纪以来从2007年开始我国奢侈品消费总额持续增长,并且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充分显示了我国奢侈消费市场发展活跃。

在奢侈品消费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奢侈消费中珠宝、箱包等比例比较大,分别为26%、23%,这表明我国消费主体在进行奢侈消费的过程中主要追逐的时尚、享受、炫耀等,针对于发展诉求进行的消费相对不足。

2.我国奢侈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主体年轻化,消费心理不够成熟

我国奢侈消费主体主要集中于20岁-40岁这一区间,而在日本、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奢侈消费主要集中在40岁-70岁群体当中,显然我国奢侈消费市场消费主体呈现年轻化的现状。以经济学角度分析,消费主体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其一是具有购买需求,其二是具有购买能力。而年轻的消费主体的奢侈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奢侈消费出于炫耀与攀比的心理;其次,提前消费严重;最后,虚荣心理明显,这都是不成熟消费心理的体现。

(2)本土化奢侈消费品牌匮乏,境外消费持续升温

世界十大奢侈品品牌中并没有中国产品品牌入选,可见中国本土化奢侈品品牌比较匮乏,这就促使国内奢侈品消费主体纷纷到境外购买奢侈品,据报道显示,2015年春节期间我国消费者在境外奢侈消费总额超过75亿美元,可见境外奢侈消费持续升温。

(3)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欧美发达国家中奢侈消费包罗万象,将旅游、住房、汽车、电子产品、教育服务等都囊括其中,注重个性化笑消费。而我国目前奢侈消费主要集中在珠宝、箱包、化妆品、香水等实物,奢侈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化,这表明我国奢侈消费在根本上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引导发展。

三、我国奢侈消费持续升温成因分析

1.基于社会经济环境角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增加,消费主体的消费预算线将会向右移动,预算可行集随着增加,为我国消费主体进行奢侈消费提供了基础,促进我国奢侈消费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轻松的获取相应的奢侈品信息,这为奢侈消费持续增长提供有效的环境保证,基于以上两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原因,我国奢侈消费持续升温。

2.基于个人消费心理角度

消费主体的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国际化消费文化的进入使得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着变化,诸多消费者开始在消费的过程中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马斯洛认为:人是有欲望的,欲望是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愿的统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欲望发生改变,促使我国奢侈消费额的持续增长。

四、引导我国奢侈消费走向理性的措施探索

1.培育本土化奢侈品品牌

基于效用理论,当消费主体追求的品牌过于单一化之时,影响边际效应发生作用,所以只有当消费主体在进行奢侈消费的过程中,市场能够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品牌,消费总效用才能实现最大化。因此,我国应该集中精力为我国消费者培育出多元化的奢侈消费品牌,引导国内消费者通过国内消费刺激经济的增长。这就要求,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力整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我国消费者奢侈消费价值诉求,开发满足我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品牌。

2.强化奢侈消费教育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斯丹・邦德・凡勃伦在其《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炫耀消费”,使得炫耀财富、彰显地位成为人们进行奢侈消费的重要心理动机。基于我国年轻化的奢侈消费主体,炫耀、虚荣、攀比等心理作用下的奢侈消费势必影响我国奢侈消费市场的健康的发展,所以党和政府应该通过有效的宣传逐步强化消费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大力推进消费观、金钱观教育,促促使消费者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实现理性消费。

3.倡导“理性消费”与“绿色消费”

现阶段,我国具有奢侈消费能力的人群逐渐扩大,一方面体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体现社会贫富差距增大,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倡导“绿色消费”即减少消费过程中对于物质的过多占用,注重精神消费。

五、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后,我国奢侈消费持续升温,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体现除了诸多问题,如奢侈消费主体的年龄区域年轻化,消费主体消费心理不够成熟,消费主体对于国内品牌的认知不足,境外消费额持续增长等,以经济学角度进行形成为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价值诉求发生改变,社会消费环境以及生活环境随着时代与社会变化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等,针对我国奢侈消费理性程度匮乏这一问题,应该进一步培育国土华奢侈品品牌,积极引导消费主体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参考文献:

[1]朱富强,朱鹏扬.经济增长的根源:投资推动抑或消费拉动――一个思想史的梳理和辨析[J].财经研究,2016,02(02):50-62.

[2]马伯钧.论我国的奢侈品生产和消费――也论马克思《资本论》的奢侈品生产和消费思想[J].社会科学,2013,09(02):32-43.

[3]张继海,罗安娜.行为消费理论与女性消费行为特征――以问卷调研为基础[J].东岳论丛,2013,06(03):118-122.

[4]李晓晴,张宝亚.经济学视角下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05):35-36.

[5]朱迪,卢汉龙.消费行为的伦理解释:中西消费伦理的变迁与比较[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03):63-70.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消费误区 科学消费

消费简单讲就是人为了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都可以把消费划分科学消费与非科学消费。所谓科学消费是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道德规范相一致,既能满足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又能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个人消费行为。科学消费反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快乐主义所倡导和奉行的单纯片面地追求享乐的非科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公平消费和有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现时代的大学生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但大学生本身具有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角色尚未完成,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的特点,所以在消费生活中大学生消费群体更容易产生各种消费误区。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消费群体,加强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认识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的错误,找到错误形成的原因,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消费,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一、大学生消费误区成因分析

1.外部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种分配方式的产生,贫富差距的出现,部分家庭先富起来了,富裕家庭的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时,在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同时,他们的消费观念尚未成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以极端享乐、摆阔、炫耀等为特征的不科学消费观。高消费人群的出现也推动了各种以吸引高消费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高档服务业的发展,出现了多层次的消费领域。而大学生处于半社会化阶段,容易寻找并树立偶像,模仿其行为,而消费行为也是他们的重要模仿方面,所以将影响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消费心理正处于不成熟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所以不良的消费行为容易在学生中传播,也会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不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2)家庭因素。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的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需求基本上是满足供应的,尽可能让子女得到自己能力所及的最佳程度的生活,把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看成是家庭生活的重心,一定程度上膨胀了孩子的消费欲望。同时,在父母的心目中把孩子的知识文化教育视为全部教育的重点,而理财观、消费观等方面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甚至被看做是对学生学习的干扰,并未看成是价值观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孩子在走进大学生活后成为不成熟的独立消费个体,面对各种消费诱惑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消费取向,甚至走进不同的消费误区。

(3)学校教育滞后因素。消费观教育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信息知识的飞速增加,通讯方式的便捷化,网络在大学生活中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加。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方法单一,过分依赖课堂,局限于形式,脱离学生实际情况,滞后于问题产生发展等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非常被动。

同时,由于消费观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的间接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往往容易被忽视,成为其他方面教育工作的附属性教育,很少作为独立性、主体性工作看待。而且于消费观的具有隐私性、多变性、多元性等特点给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很大的难度。所以导致了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研究不足;课堂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观的内容的现状。

2.主观原因

(1)心理因素。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活动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按照行为反映心理的理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要经历上述三个过程。由于大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阶段、特殊收入渠道、受教育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表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总体上是健康的, 但存在着消极的消费心态, 总体上各种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 一是满足正常的生活学习需要的消费心理。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消费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学习需要, 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的同学。二是追求时尚, 彰显个性。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的青春过渡期, 不成熟和成熟心理并存, 消费没有计划易造成浪费。追求时尚把握时代的脉搏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 无形中就给父母造成了额外的压力。三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消费心理。攀比消费, 炫耀消费。部分同学平时不注重学业成绩的攀比, 而在吃、穿、用等消费方面和周围同学相互攀比, 他们成为高端消费品的追逐者, 部分品牌专卖店的主要营销对象。四是享乐消费心理。有同学认为年轻时要尽情享乐, 反正家里有钱, 多花点无所谓。他们成为学校周围高档消费场所的常客, 比如酒吧、茶吧、练歌房等。五是从众型消费心理。由于自信心不足,价值观和消费观仍不成熟,产生在消费行为上只是盲目跟从他人,并未真正满足自身内心需要。

(2)价值观因素。大学生尚处在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阶段,但以享乐为人生惟一目标的享乐主义和以追求金钱为人生目标的拜金主义在部分学生思想中生根发芽。在这种错误的思想中会把金钱、享乐看成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消费行为主要表现是一些大学生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重娱乐型消费,轻发展型消费;重生理性消费,轻心理性消费。一些大学生购买书籍或学习用具舍不得花钱,甚至缺少教材或学习参考书,没有课堂笔记本,但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却出手大方。一些大学生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生活费用的支出远大于实现人生目的、促进知识增长的发展性费用的支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小人谋食不谋道”的中国传统古训已被一些大学生置之脑后。名牌消费风流行,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往往跟着“名牌”走,把外在的物质消费看成是衡量人生价值、社会地位的全部标准。他们视勤俭为失败,视消费为成功;视朴素为土气,视奢侈为高雅,甚至沦落为丧失精神家园、迷失美好人生信念和人生目的的“物化人”。

二、高校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的对策

对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培养关键还在学校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担当重要责任,并且在各项工作中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精神消费加以教育与引导。

首先,应以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消费取向。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认清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应体现在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中,而非从社会得到的物质满足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等多方面入手。例如,开设或开展人文知识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鉴赏等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消费能力,指导他们正确地、健康地进行精神消费,减少对物质消费的盲目追求。

第二,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消费观。大学生往往受一定时期社会流行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盲目追随社会上出现的消费热。而各种消费热的出现,时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可能与大学生自身根本的消费目的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使得学生产生盲目的从众非理性消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对其不良消费行为进行积极干预和疏导,帮助他们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自我的消费需求,减少非理性消费行为。

第三,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理财观。大学生消费心理不稳定, 不缺乏敢花钱的冲动消费,却缺乏合理的、理性的规划和计算。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我国百姓收入的重要来源,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是基于较好的理财能力,所以大学生对自己各种费用的合理分配,各种消费的合理取舍,也是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需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 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提高消费的效率,能够使钱达到最优化配置,把钱花在最有意义的地方。

第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随着资源的减少,环境的污染,人与自然矛盾也越来越的突出,而生活消费也是资源使用的重要方面。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大学生的消费教育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

参考文献:

[1]陶国富:消费行为心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2]张立彬 杨湄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中国高等教育,2005,(19)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奢侈品 理性消费 对策

一、奢侈品的含义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和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即无形商品的价值更具有的吸引力。一般认为,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

二、促进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因素

1.价值持久。奢侈品的价值比较持久,因而可以作为贮藏财富的有效工具。例如,珠宝在保值方面的作用与黄金类似,而且随着市场行情、股价变化等,它的价值和价格也会发生波动,从而作为一些人谋利的手段。

2.树立社会地位。奢侈品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在人类社会中,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体力,竞争是多方面的,而最好体现竞争优势的就是奢侈品的拥有状况。特别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从古代的古董字画到如今的名车名表,不仅成为彰显地位的必需品,也是个人品味的彰显。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因而,这一点是我国居民购买奢侈品的众多出发点中最重要的一点。

3.个性追求。时代的变化刺激人们追求标新立异、有个性。个性本是指人本身的特有属性,而今被理解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甚至是走在时尚前端的代名词。所以这种对稀少且高端的追求也不断刺激着人们对奢侈品的消费欲望。

三、引导我国居民奢侈品理性消费的对策

1.发展本土奢侈品产业,改变国外奢侈品独占中国消费市场的格局。随着进口商品的涌入,外国奢侈品牌在国内大受欢迎。然而我国产品虽具有品质竞争力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像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对自己国家的品牌有一种崇拜,因而倡导我国产品消费势在必行。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奢侈品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具有源远流长的多民族文化历史和千差万别的区域特色,这为本土奢侈品牌创造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的陶瓷、刺绣、白酒、丝绸等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受全世界追捧的,所以可以将诸如此类的具有高超工艺且体现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产品打造为世界顶级的奢侈品。

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奢侈品产业水平。我国的很多产品被评价质量差、时尚感不强等,致使我国奢侈品行业并未走在世界前列。所以,保留奢侈品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满足消费者不同时期的需求,才能保持品牌的稳定性和独特性。例如高校可以开设奢侈品产业管理专业、奢侈品设计专业,向外国派遣实地考察学习等。

3.调整我国奢侈品进口关税税率。在全球最主要的奢侈品消费国中,中国的奢侈品进口税率是最高的。中国目前对奢侈品的进口综合税平均在25%-30%之间,有的则高达50%以上。高额关税导致国内进口奢侈品的价格高于国外市场,使得中国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到海外市场购买奢侈品。因此应该适当调低奢侈品的进口关税或通过建立免税店等方式,使国内外价格平衡,解决消费外溢现象,促进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4.健全奢侈品牌管理措施,加大对非法品牌打击力度。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对奢侈品牌的管理措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对奢侈品牌的法律监管力度也不够。这也是我国奢侈品不能在国内外打响名声的理由之一。在我国奢侈品市场上仍然存在大量非法使用知名品牌商标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和对国内奢侈品市场的信心,导致大多消费者选择转战国外市场购买正品,从而产生了国人消费外溢的现象,不利于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和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进而对国内奢侈品市场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重。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奢侈品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大对奢侈品的法律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及本土奢侈品企业提供建立健康、有序的奢侈品市场。

参考文献

[1]桑叶斯.浅析影响我国奢侈品消费动机及社会文化因素[J].经济师,2011(11)

[2]张俊.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师,2011(3)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子产品 消费心理 决策 内因

一、问卷调查数据反馈综述

本研究正式调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学校饮食中心、校门进出口处、自习室等地点由调研小组成员对过往同学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利用控制实验的手段,请他们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完成问卷填写,现场回收。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武汉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以不同专业、年级的本科生为主。

一般来说,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既有产品因素,也有消费者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本研究主要围绕的产品因素包括品牌、质量、功能、外观、价格,自身因素包括性别年级、专业需要、经济来源及经济收入,外部因素主要是电子产品促销活动、周围同学电子产品使用情况。通过对这三大因素的分析,透析大学生的手机消费行为。故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搜集的是个人信息,主要为了证明简单随机抽样有效性,同时获取被访者经济状况。第二部分搜集的是大学生拥有的电子产品种类及其原因。本部分主要是为了调查大学生现有电子产品拥有情况及其未来可能选择何种产品。第三部分搜集大学生对苹果产品的看法。主要为了契合本次调查而获取部分大学生为何选择或为何不选择苹果产品的原因。

根据一般标准,样本容量应当为量表问项数的五倍。本次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应当为270份以上。本次调查活动历经3个星期,共发出450份问卷。除去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多选变量和无需变量问卷,最后收到有效问卷408份。整体信度符合前述标准。从有效问卷反馈来看:

(一)品牌偏好

图一 大学生手机品牌偏好

如图表一中,在购买手机时,被调查的大学生中iphone和三星在品牌手机中最受大学生欢迎,选择这两个品牌的大学生普遍认为这两个品牌性能强大。

(二)大学生对电子产品作用的理解

图表二大学生对电子产品作用的理解,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91.7%认为电子产品的功能是娱乐消费,88%的大学生认为电子方便了学习工作,有33.3%认同电子产品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作用和保值功能,只有10.5%意识到手机(iphone为主)保值。

图二

(三)大学生在购买电子产品时的关注点排名

上表显示,性能和价格是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最关注的因素。其中,大部分使用过iphone的大学生表示,已经习惯了iphone的手机系统,难以适应其他手机系统,因而不会考虑选择购买除iphone以外的手机。

(四)“果粉”在购买“苹果”产品关注点排名

被调查的大学中有36个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苹果粉”,他们在购买苹果产品时,性能仍然是首要考虑因素,而价格因素则退至第四。

(五)补充

调查小组曾在5月、6月、7月、8月、9月在武汉高校门口随机统计调查,拥有苹果产品的学生比例分别是9.11%,9.27%,9.40%,10.13%,10.26%。显而易见,苹果产品在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越来越受欢迎。

二、大学生消费诉求及消费心理分析

现代心理学揭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引发各种需要。因此,作为消费者来说,其购买、消费行为都会受到其消费心理的支配。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或选择某一品牌,乃是因为这种商品或品牌能够满足其某种需要(生理的或心理的需要)。有了这种购买商品或品牌的需要或欲望便产生一种驱动力——购买动机,然后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最后实现消费。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理念与大众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

本文从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两个方面入手,对前述数据进行归纳,可以概括得出大学生对苹果产品有以下消费诉求及背后的心理需求:

第一,质量保证:卓越的品质被认为是苹果公司理所当然具有的,消费者通常认为知名且价格高昂的苹果产品比那些国产、大众化的产品有更好的质量。大部分大学生并不一定只是为了苹果这一品牌名称的炫耀性而消费,更是为苹果产品背后所代表的优良质量而买单。

第二,炫耀:炫耀性消费就是为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以获得并保持尊荣的消费活动。苹果产品众所周知的高昂价格使得购买该类产品可以无形中提身大学生自我价值。多购买渠道、高使用频度也使得电子产品的炫耀较其他奢侈品更为便捷、亲民。部分大学生因此选择了苹果产品。

第三,象征:一部分大学生将苹果产品作为自己的身份象征,展现自己所想归属的社会层级(俗称“高富帅”、“白富美”),通过拥有公众可见的先进电子产品以展现他们的成就。

第四,独特:独特是通过附加一个人的个人品味或者打破传统或者避免相似消费而努力提升其个人形象和社会形象的动机。苹果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得使用其产品带来更独特的个性展示。

第五,自我愉悦:自我愉悦是个体能感知到以自我享乐经历形式存在的一种基本元素,它是自发的、强烈的,并且是可以被自我确定的。苹果产品精良的做工,独特的美的体验,流畅的程序运行使得自我愉悦成为可能。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特征、行为趋向、价值选择等多方面都受到了西方享乐消费的影响,最终选择了苹果产品。

第六,追求完美:表现为一种自我实现意愿,期望从对某一品牌的消费中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愉悦价值,追求完美则是期望通过消费获得高品质的生活。乔布斯一以贯之的完美主义烙印般镌刻在苹果产品之上,得到部分大学生中的完美主义者的追随。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譹?訛指出,人的需要按层次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上述五种基本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当较低级的需要满足以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大学生群体基本已经满足前两阶段的需要,进而追求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同时根据“经济成长阶段论”?譺?訛所述,追求生活质量将是未来消费的必然趋势。而大部分大学生群体作为纯粹的消费群体(只消费不产出),在消费追求方面必然达到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炫耀、象征、独特、质量保证、自我愉悦、追求完美这六大内因的外在表现强度逐次递减,但内心的需求强度则是逐次递增的。同时应当意识到,绝大部分买苹果手机的人内因是错综复杂的,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内因。内因的交叉结合又会更加强化这种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对之后的科学的消费教育,理性消费文化的塑造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及现实意义。

三、反思:从被动消费到理性选择

(一)正视原因

苹果系列产品以其独到的优势叱咤电子产品界,尤其是手机市场。原因基本上有以下几点:

首先,苹果产品性能优越、功能强大。苹果产品能够在市场领航,一枝独秀,极佳的性能,炫目的功能是它在占领大学生电子产品市场的首要利器。难怪有大学生为买苹果电子产品省吃俭用,只为摘得“苹果”。

其次,苹果产品是时尚潮流的代名词。电子产品作为高科技产品的分支,更新换代极快,而大学生与时俱进,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崇尚、追求时尚与潮流。苹果产品的设计理念正是切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苹果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是潮人必须拥有的装备。

第三,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个人处于群体之中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人类是群居动物,“合群”是人类寻求安全感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还是为了体现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都会或多或少的手他人的影响。当周围同学都以拥有苹果系列产品为一种“荣耀”或是“实用”时,在“主流思想”的影响下,自然很容易也会产生类似的想法,归于“主流”。

第四,中国人的“爱面子”传统观念。我国自古以来便是翩翩风度的君子之国,对于外在的追求同步于内心修养的追求,所用物品则要有利于提升“内在美”与“外在美”,大学生自然也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

第五,大学生经济实力逐渐提高,为购买苹果产品提供强大的经济后盾。大部分大学生的收入来自父母,小部分大学生通过兼职等途径增加了获取收入的途径。不论是单一的还是多样化的经济来源途径,可以明确的是大学生的生活费越来越殷实,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水平、消费观自然不能与两年前的同日而语。两年前,苹果产品以其高昂的价格,令众多学生感叹“能远观而不能亵渎”,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接受三千,甚至是四五千的电子产品,究其原因的关键还是经济实力。

(二)改善措施

热衷于苹果产品,赶时髦、讲档次、要面子等标签被舆论贴在了的大学生群体之上,对大学生甚至九零后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一味地阻止大学生盲目消费昂贵电子产品,不如正视其背后的决策内因。调查中绝大部分同学认可苹果产品卓越的质量更好地证明了“苹果”消费并不完全是盲目的。

重视科学的消费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并形成理性的消费方式,最终营造理性消费氛围,塑造理性消费文化。

那么,究竟该怎样塑造理性消费文化?我们提出:“将消费责任引导作为系统工程,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引导机制中去。”

提出“系统工程”是由于问题涉及心理、消费观等复杂项,只有从多方面落实才有可行性。例如,在大学开展理性消费等相关课程,加强学生的文化内涵,力图平衡过分的物质追求对大学生的影响。

“具体的引导机制”是指“系统工程”下的各个细节工作,教育引导、心理引导、社会引导等都是“引导机制”的组成部分。教育引导及上文提到的课程设置,这也是未来学校教育模式的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心理引导,除了高校设置的心理咨询部门以外,还应当定时开展各方面的心理讲座,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社会引导,各类广告应当适度宣传,在获得自身利益同时考虑到宣传的社会影响。

注释

?譹?訛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J].1943年版,2009。

?譺?訛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参考文献

[1]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297):00.

[2]段思岚,胡靖茼.苹果手机的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2):54-56.

[3]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13.

[5]高海霞.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及减少风险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3.

[6]李永华,鄢庆丰.大学生活奢侈吗?.武汉高校大学生“特殊”消费情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0(6):26-33.

[7]原献学,李建升.大学生消费行为倾向的二元结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1).

[8]张卫军,朱佳伟,潘振华,等.大学生手机消费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青年研究,2003,7:14-20.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第7篇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强大的模仿力,但是由于自身心理不成熟、自制能力差且辨别能力不足等因素,极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和错误观念的影响。本文将以高中生消费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高中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从而探究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 正确消费观 问题 原因 措施

一、当前我国高中生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造成的负面影响

1.我国高中生当前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发现,我国高中生当前消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其一,消费水平过高。平均每月消费额在500元以上的学生占据全体学生的35%以上;平均每月消费额在300~500元之间的学生占据全体学生的60%;只有不到5%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了300以下。很多高中生的个人消费已经成为了其家庭支出的大头。

其二,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消费都用在了追求物质享受,如购买零食、服装、电子产品和进行娱乐、交际、旅游等方面,而用于学习、培训、健身等有益身心方面的消费极少。

其三,消费心理不健康且消费行为不理智。高中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被不良消费习气所影响。首先,浪费行为。如每隔两三个月就更换新款手机、新衣服穿几次就闲置等;其次,模仿行为。如因为崇拜某个明星就购买其代言或者用过的产品等;再次,攀比行为。如和同学比较各自衣服、鞋子、手表、手机等的品牌和价格;最后,盲目行为。指高中生缺乏理财意识、投资观念以及对市场物价水平的了解,导致盲目消费的行为。

2.我国高中生不良消费造成的负面影响概述。我国高中生不良消费的情况会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首先,会造成家庭的巨大经济压力,甚至会对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疏离和变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培养,也不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会影响到高中生构建正常的人际关系,也会不利于学校的管理;最后,会大大干扰学生的学习、`导学生的认知、打消学生的斗志并磨灭学生的理想,从而影响我国培养“四有新人”目标的实现,严重危害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导致我国高中生不良消费的主要原因分析

笔者将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四个方面探讨导致我国高中生不良消费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从社会方面来看,导致高中生不良消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一,我国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益至上等不良风气风靡,人们热衷于在各个层面和各种场合进行炫富和攀比,从而潜移默化地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其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购APP的兴起为高中生提供了更大的消费平台,进一步刺激了高中生的消费欲望;其三,大众传媒大肆传播明星代言产品的广告和炒作明星光鲜亮丽的生活,导致学生产生盲目的追捧和效仿行为;其四,高中生的亲友圈中如果存在不良消费行为,也会在小团体内部进行相互影响。

2.家庭因素。从家庭方面来看,导致高中生不良消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一,家长教育理念存在偏差,过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培养;其二,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和迁就,导致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意识;其三,部分家长由于工作过于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和陪伴孩子,便想通过金钱来弥补缺失的爱;其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在消费观上都存在问题,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导致高中生不良消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忽视对学生消费观的培养。大部分高中鉴于升学压力,将所有精力都用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导致部分高中生的不良消费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其二,对消费观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虽然部分高中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把消费观教育与节约教育划上等号,过度注重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理财、投资、消费、维权等实用性知识的传授。

4.个人因素。从学生个人方面来看,导致高中生不良消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知识;其二则是由于学生虚荣、跟风、攀比、享受、追星等心理。

三、培养我国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有效措施探究

1.从社会角度来看。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大量横幅、标语、旗帜等加强对正确消费观的宣传,并大力整顿高中校园周边的娱乐场所、购物场所和餐饮场所等;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大众传媒自身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尽量减少时尚、奢华、拜金等方面内容的传播,并对有关理性消费方面的内容大力弘扬。从而通过社会各界联动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理性健康的消费大环境。

2.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要充分重视高中生的消费观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消费常识教育,如性价比、消费维权、假冒伪劣等;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投资和理财知识教育,让学生学会有计划的消费,并合理利用闲置资金;最后,学校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消费知识讨论会、理财知识主题会等,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3.从家庭角度来看。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理性消费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和提供借鉴;其次,帮助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和理财计划,培养理性的消费习惯;最后,家长还要学会对孩子不合理的消费请求予以拒绝,并对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予以纠正。

4.从个人角度来看。首先,高中生要主动学习消费和理财知识,并结合家庭经济水平和自身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调节自身消费结构,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学习和健身;其次,高中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拒绝与身边的人进行攀比,也不盲目地跟风消费。

四、小结

引导高中生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既有利于其自身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 消费 价值观 研究

一、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现状

中国人有句话:富家先富孩子。但还有一句话:丧志。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消费被认为是一种时尚潮流,从中国每年“天猫双十一”惊心动魄的数字就能窥见一斑。生理和心理尚不完全成熟的高中生当然也在行列,青春期的敏感、周围同学的趋势,都是影响高中生消费的因素,“盲目”也许是形容他们最多的一词。

二、影响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主要因素

(一)个人主观因素

个人因素被认为是影响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因素,人的行为发生由本体控制。我国目前有超过3500万的高中生,这一代高中生出生的时候是中国计划生育较严的时候,可以推想,他们其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来自家庭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他们中有些人来说并不全是好事,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阶段,衣食住行方面许多人容易受虚荣心的趋势,形成攀比现象,我曾经在校园中随机采访了70多名同学,他们每个月的零花钱从五十块到二三百元不等,有的甚至达到四五百元,有权威研究表明,60%的学生将消费视为紧张学习之余的娱乐和消遣,相对于男生,女上则有相当一部分人用零花钱来追星。

(二)环境客观因素

环境对高中生的消费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感受,和一群人走进了超市,虽然不知道自己想买什么,可是也基本随着大家购买,人类的群体意识使我们不自觉地随着大众的潮流,这就很容易出现盲目消费的心理,所以“理性”一次是我觉得我们最需要推崇的地方。

生长在农村与城市的人消费价值观有着截然的不同,零花钱的多少决定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而显而易见,农村同学相对于城市一般零花钱更少,这就促使两者追求购买的东西产生实用和昂贵的区别,这也是我觉得农村同学与城市同学区别最大的地方。当然,作为男生来说一般吃饭付钱机会较女生多,一般会使男生的消费大于女生。这只是从消费水平来说,与消费价值观的概念有着差别。

很多同学受身边人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影响,从小形成较完善的消费价值观,懂得让同样的钱发挥最积极的作用,有家长鼓励孩子把压岁钱捐助给希望工程,有同学每个月挤出一部分零花钱捐给社区敬老院,但是这种风气远远没有形成。

三、对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思考

高中生的年龄尚小,中国人有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量入而出的传统消费价值观尚没有施加到他们身上,但是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传统美德。理性的想,学校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高中生的消费价值观,例如建立与希望工程对接的公益组织,每个月组织同学们献爱心,也许是我们身边缺乏这种例子吧!理性的想,家长需要从小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理性的想,高中生自己需要摆脱盲目的从众心理,鄙弃虚荣心带来的消费,合理分配自己的零花钱,将消费控制在能力范围之内,避免超前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如今的高中生,从小生存在中国人的黄金一代,溺爱和骄纵或许是伴随他们许多人成长的“毒药”,当讨论到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时候,我不希望用批判或者责备的语气,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中国人道的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比社会道德水平的成长速度要快得多。消费和金钱是社会进步不可分割的部分,两者的关系本就微妙而敏感,不仅是高中生,现阶段闹得沸沸扬扬的“借贷宝裸贷事件”给我们深深地敲醒了警钟: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仍旧缺乏理性消费的意识,何况是心智尚未完成成熟的高中生?好多学校用限制学生零花钱数目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将钱本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我想,这或许不是最好的方法,在市区的狮子对人类危害大,如果把它圈养起来狮子虽然不伤害人类,但是野性行还在,一旦挣脱束缚,危害将会更大,饲养员何不从小驯养教育,引导狮子的饮食习惯?

四、结论

阶段时间“闻名”全国的“借贷宝裸贷事件”真可谓是刷新人们的世界观,在金钱面前,人,甘为奴隶,被套进钱眼牵着走,在批判和惩罚这种犯罪行为的同时我们是否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消费价值观?谈起消费价值观是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想起的第一个词语就是――理性。但是当真正的诱惑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靠什么来维护“理性”?一颗只拥有脆弱薄弱消费意识的内心断然不能抵抗熏心的欲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