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学基础知识

艺术学基础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在现代社会中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全面实行综合素质教育成为了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其将会引起我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与改革。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刻,素质教育不单单在各项学科中得以体现,其在艺术课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渗入。素质教育将教育结构加以优化,其重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音乐教学概述

音乐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课程,其教育目标倾向于艺术教育。在艺术课程教学中音乐教学不单单是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其要充分发挥其内在美育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构成全面的独立综合实践素养,给学生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以学生的身心特征为基础,在符合音乐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法转变课堂地位,在课堂上主要以引导的作用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将学生内容变得更加实用。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秉持着建构主义教育理念,采用个性化特殊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以性质来讲音乐教育划分可以将其分为普通与专业音乐教育。其中普通音乐教育即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艺术音乐修养,是进行美与艺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而专业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音乐的专用型人才,也就是培养音乐家和艺术家。

二、艺术院校音乐教学

(一)艺术类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

中等艺术学校与普通音乐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与专业音乐教育有密切联系,但也不完全按严格的专业教学机制、结构。现就中等艺术类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做以下简析:(1)教育目标:给音乐专业学院培养储备人才。学生在中等艺术学校的主要学校任务就是学校各项使用的音乐专业知识,为今后艺术团体表演奠定基础,让学生具有培养的素质与能力。(2)教育对象:中等艺术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针对广大适学年龄段的学生。其中包括已接受专业训练和未接受专业训练两类。已接受专业训练学生在入校前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功底,音乐能力相对较强;未接受专业训练学生在入校前没有接收过有关专业训练,进入院校后再选中相应的音乐专业,院校需要针对其零基础来培养其音乐能力,提高音乐素质。(3)课程内容:中等艺术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音乐专业课程、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基本文化课程。在音乐专业课程中学生要接受包括声乐演唱、台词、表演等多项专业内容。器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演奏、合奏等;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包括戏曲、舞蹈等内容。另外,艺术类美术专业学生的状态也极为相近。在基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音乐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包括基础乐理、和声、音乐史等课程。

(二)音乐教育模式的弊端

每个中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都大同小异,相对较为固定。这一教学模式是经过长时间经验的总结累积起来的。并且其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因此这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必然存在需要弥补的弊端与缺陷。

1.师资力量

中等艺术院校的大多数教师学历均为本科或大专以上。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导致,在部分艺术院校中还是存在部分教师没有满足国家所要求的学历标准。在教育行业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高学历教师的普及是必然的。

2.学生毕业

在中等艺术院校完成学业后,学生进入更高等级的院校深造仅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毕业生在艺术院校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有的学生在艺术学校完成学习后无法根据其所学内容在社会上成功就业。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但是院校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也是要对此进行反省的。

3.课程设制年限

艺术学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在教学内容上应更系统化、专业化。在体现音乐教学的主要双基课程设制上,明显过于薄弱。音乐教学的双基,是指基础音乐知识和基本音乐技能两项。这个概念对各个专业教学都是通用的,在具体教学上,各专业又都有其特殊性,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歌唱基础知识、演奏基础知识、欣赏基础知识、创作基础知识、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在艺校里,双基课程设制总学时(主要指视唱练耳和乐理课),比专业音乐学校少了几乎半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的视唱练耳课为648学时,视唱练耳的自修时间不低于324学时,合计为972学时,而我们现行的授课学制为二年,共272学时,明显差别较大。没有充分的双基课程训练保障,使学生在毕业前达不到所应具备的音乐能力,同时也影响艺校的升学力。

4.对基础文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这一问题大多数的艺术院校是存在的。在艺术院校学习,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状态完全没有得到重视。造成这一现象与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和学生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知识社会,面对着综合型人才的激烈竞争,知识作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了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其能够培养出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单单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是必然远远不够的,因此艺术院校要将基础文化课程重视起来,让学生不单单要有优异的专业成绩,文化课程也要达到要求。

三、改善艺术院校音乐教学措施

(一)新世纪呼唤新型音乐教师

传统的教育观念比较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过程强调各学科的交叉并渗透。现在部分教师在学校学过的专业知识已经老化,一些专业知识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达到进一步的更新与提高,音乐教育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二)重视音乐审美体验

在注重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将要音乐审美体验特征当做音乐教学的重点。在音乐教育当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领悟和体会音乐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内涵,从而深入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被音乐的魅力所吸引,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在音乐熏陶下净化心灵,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三)注重培养创造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重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用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摒弃传统的说课与被动接受教学模式,注重引导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个性,用自身的理解方式和思想感情来再次表达音乐。

(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音乐教学中,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创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对音乐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音响的存储和播放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多媒体音乐教学将越来越普遍。新的电子乐器,电声音乐演奏方式,MIDI作曲创作技术都为音乐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化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努力探索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

(六)构建和谐音乐环境

构建和谐的音乐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站来播放介绍优秀的音乐作品。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去。例如可以举办合唱比赛、钢琴演出等。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提高;音乐素养;必要性

目前高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巧教学而轻视音乐素养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限,缺乏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熏陶。在艺术类招考过程中,也以舞蹈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要考察对象,一般只重视舞蹈和形体,唯一考察学生音乐素养的视唱练耳也没有被当作核心考察项目,只要学生的专业课分数高,仍然可以被录取。因此对学生的观念产生了误导,使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不注重音乐素养培养。这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对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现象

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其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同样,普遍存在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略了其它基础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现象。但舞蹈专业与其它专业不同的是,其与音乐基础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只有在详细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舞蹈有更好的理解。一直以来,舞蹈专业教学也只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而缺乏对音乐赏析、民族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等基础课程的重视。这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也正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高校艺术招生的考察项目有失偏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考察只占很少的部分,而且对其考察结果的重视度不够高,只要学生专业课基础过硬,即使视唱练耳等考察项目的成绩不好,也会破格录取。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就存在专业成绩高,音乐文化分低的落差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课时也远远超过音乐基础课的课时,教学资源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及时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感兴趣,也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只能接触到乐理等基础课程,而且很多基础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学生在大二到大四几乎接触不到音乐基础知识[2]。另外在应试教育制度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也普遍更关注自己专业课成绩的提高,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舞蹈训练中。但是传统的打念拍子的舞蹈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舞蹈是一门需要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对舞蹈的内涵和在舞蹈中应投入的情感进行深刻认识和合理把握。这些都有赖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目前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的缺乏重视,使舞蹈教学水平偏低,不利于学生的更高层次发展。

二、提高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俄罗斯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乌兰诺娃曾说:“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这是对音乐于舞蹈的意义的最好阐述。一个真正高明的舞者,在听到音乐的时候,会在脑海中呈现出具体的形象,然后自然的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每一个动作都是对音乐的形象化处理,是音乐情感的真实表达,因此才能在舞姿中,展现出极高的感染力,并与音乐和谐统一,进行流畅的舞蹈表达。乌兰诺娃自己在排练舞蹈时,对于一个新的舞蹈作品,总是会先翻阅背景音乐的总谱,详细了解音乐旋律、管弦乐队的演奏速度,从而在舞蹈过程中与其进行更加默契的配合[3]。由此可见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只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并养成在进行舞蹈训练前首先了解背景音乐的良好习惯,才能让学生的舞蹈与音乐高度契合,达到情感交融、动作流畅的表达效果。充分体现舞蹈的张力和感染力。而且,音乐素养培养也对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和舞蹈创作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舞蹈训练方式偏于机械化,而且舞蹈训练十分艰苦,容易让学生丧失舞蹈学习兴趣,从而放弃坚持。音乐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音乐、解读舞蹈,从而降低舞蹈训练的难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略音乐和舞蹈的魅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选择,在舞蹈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好[4]。

三、舞蹈教学的改善对策

(一)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

介于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普遍缺失的现象和音乐素养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切实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应从上至下改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态度,在招生和平时的考核中,将音乐基础知识考查和音乐文化考查作为重点考察项目,与舞蹈专业素质考查摆在同等的高度。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音乐基础课的比例。通过教师引导,改变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的观念,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开展分级分类指导

由于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差异大,音乐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所以应采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育原则,进行分级分类的音乐素养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门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舞种、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分级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应有的音乐素养。比如,将视唱练耳测试分级,中国舞方向的学生,可以多选取中国著名民族音乐的片段,通过视唱练耳,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和舞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音乐素养的提高。高校舞蹈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在舞蹈的道路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佩.探析如何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尚宜佳.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丁慧.音乐应该成为舞蹈的耳朵———从分级教学看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问题[J].舞蹈,2009,(10):58-59.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复合型音乐人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的艺术类专业开始焕发新的活力。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主要分成三大培养体系:一是九所专业音乐学院;二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的音乐学科;三是综合性大学中所设置的艺术系科。高等音乐教育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与此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从学校到教师到学生普遍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综合素质教育,导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只“专”不“通”。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而且从长远来看,综合素质的缺乏实质上也限制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进一步上升。

上篇:寻路

上述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诸多同行的关注,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笔者所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正在探索一条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道路。

一、瑕瑜互现,艺术学院的学生状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并于当年开始招收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这些学生文化成绩比较好,接受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也普遍比中等艺术学校培养的学生高,这些都是优势所在。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音乐天赋、专业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又略逊一筹。例如有些学生的嗓音条件不理想,很难在纯粹的专业领域有所成就,还有些学生音乐基础过于薄弱,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掌握好音乐基础知识。在深入考察和分析了这些情况以后,笔者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多学科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和外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向内挖潜,发掘多学科涉外型大学的资源

放眼世界,欧美的大学几乎都设有艺术学科,这为艺术学科和非艺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艺术学院为全校学生开出各种选修课,比如音乐欣赏、美术基础等,同时,艺术院系的学生必须选修若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美国哈佛大学名誉校长陆登廷指出:“哈佛大学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功就在于建立了交叉学科和教师之间(或者学院之间)的合作。”以此为鉴,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广外多学科的优势,给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跨学科的多门课程,拓宽其眼界,引导其全面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1995年6月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的广东省涉外型大学。原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65年,是国家教育部直接管理的三所外语院校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目前有19个学院,46个专科专业。其中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系科。而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广告学、新闻学、翻译、艺术与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都可以被充分利用,通过公共课、通选课的课程设置服务于艺术类学生。

目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着力推出外语与各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通用型人才。学校还与美、英、法、德、意、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将近90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三、因材施教,明确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方向

明确培养方向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广外艺术学院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音乐表演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演唱演奏技能,外语运用能力强,信息技术强,能直接参与国内国际音乐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能在专业或社会文艺团体、政府部门、艺术院校、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表演、教育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以音乐表演为专业,以外语为学习和沟通工具。

对于具备良好的音乐基础和嗓音条件、钢琴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可以培养其从事音乐表演工作;对于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有足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理论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培养其从事教育工作;对于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较好、公关能力和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培养其从事对外艺术交流合作工作。

下篇:实施

具体应该如何实现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多管齐下,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引进专业音乐院校的先进教学方法,强化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吸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经验;另一方面,应该利用广外多学科多专业的学科优势,开设必修课、选修课、通选课、公共外语课等课程,强化和拓宽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知识面。

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妨进行一些创新的尝试,例如专业基础课如声乐专业钢琴课采取一对二、一对三,甚至一对多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探讨。在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尝试采用教学互动、学生互动、课堂上下互动的方式。与此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广外良好的网络化教学资源,从网络获取更多专业知识,了解国际国内艺术发展动态。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界限,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应该摒弃以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学专业课”的狭隘做法,努力汲取新知识,成长为能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二、接轨国际,科学设置课程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朗斯戴尔女士曾经在多种场合强调:“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多学科教育,提供跨学科课程,使学科知识互相渗透。”针对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目标,我们参考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和国内多所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在广外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本校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成5个部分: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政课、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通选课。英语课贯穿第一至第四学期,综合英语课每周四个学时,同时还开设语音语调、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各两个学时。三年级开设高级英语选修课程。这同专业院校、师范院校艺术专业、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相比,是英语课时设置最多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外语强化训练,使其和其他同类型学生相比具有较大的外语优势。通选课要求学生选修八个学分的人文社科类学科,四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学科,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在工作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学科基础课安排有钢琴课、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课程,让学生打好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学科专业课除声乐钢琴等专业课外,声乐专业还开设了表演基础、形体训练、合唱、正音与台词等课程。钢琴专业开设了伴奏与室内乐、钢琴教学法等课程。第一至第三学期充分利用广外外语学科资源,开设了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课,让学生在演唱演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作曲家的作品时,能更好理解作品内容和风格,以便更好地演唱和演奏,提高专业水平。

选修课结合广外多学科、多专业特点,合理设计音乐理论选修课程以适应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要求。掌握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熟悉世界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同时具备充实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一个复合型音乐人才应有的知识结构。广外作为人文社科类的综合性大学,在完成上述课程设置的同时,利用本校多学科、多专业的资源优势,开设了一批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独特课程,如利用汉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开设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课程;利用外国语言学科优势开设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课程;利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优势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利用人力资源学科优势开设音乐艺术管理课程;利用新闻专业学科优势开设音乐传媒课程;利用应用心理学学科优势开设音乐心理学课程;今后还可以利用经济学优势开设市场开发与经纪人课程;法学学科优势开设法制社会与演出市场等课程。这些课程均作为专业选修课,保证一定学时数,对于提高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而专业音乐学院或师范院校在教学中也会涉及到相关内容,但通常以讲座等形式传播给学生,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的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当今社会,随着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还是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去从事音乐普及、音乐创作和音乐开拓型的工作。广外艺术学院充分利用外语优势和其他人文、自然科学等学科的优势,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这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培养方向。

实践课教学除加强对学生的技巧能力、外语和综合素质培养外,艺术学院还非常重视实际运用和实践。现在学院每学期都安排学生上台两次、观摩和考试各一次。到三四年级可以安排学生到文艺团体、唱片公司、文化广告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更多参与专业实践活动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利用广外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将他们送出去培训和深造。

三、求贤若渴,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广外艺术学院的领导奔赴全国著名艺术院校,希望能吸引高水平的应届毕业生,同时,还在2006年3月底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招聘面试,面向全国招聘急需的专业人才。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为教学服务,我们还在探索“校际合作,资源共享”的道路。广外的艺术学院试图和相关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实现师资的交流与合作,尽快缓解师资暂时不足的矛盾。

总之,新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和整体上均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革新上。艺术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本,以适应当今世界潮流为本。以这种先进的发展观念为指导,探索一条培养以外语为特色的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道路,才能真正发挥和利用广外多学科多专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探讨》,李建华著,原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谈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马岩峰著,原载于《甘肃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卷第1期

[3]《高师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复合性人才》,沈炳毅著,原载于《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20卷第4期

[4]《综合性专业素质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刘永福著,原载于《乐器》,2003年9月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当代影像数字艺术教育为适应现代全球市场的发展,已调整了传统艺术教育的模式,即在调整适应的基础上将传统艺术形态升级与更新,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品种,在艺术制作与艺术销售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艺术教育应当把艺术表现作为教育的内容,通过制定培养方案、教学组织等环节向学生传授艺术观念、技法技能和艺术精神等,并不断发掘和启迪受教育对象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艺的艺术潜能与创意。艺术教育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艺术的含义,它可以指一种创造活动,也可以指一种被创造出来的对象。而其核心最终都指向艺术的创造问题,艺术要存在就必须通过创造活动。”艺术的核心应当是“创造”,艺术教育的核心不是作品形式,而是培养有创新性思维的艺术人才。如何培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具有探索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是当今艺术教育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具体来看影像数字艺术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影像数字艺术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融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原有学科和专业进行了新的划分,影像数字艺术在“艺术学”下的“戏剧与影视学”与“设计学”中都有体现。宽泛的内容元素势必要求教学内容丰富,然而进入新世纪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艺术学科,就中国目前的教育而言,显然其效果还不尽如人意。首先,从国内开办影像数字艺术专业各院校的模式上看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院校只是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将该专业分布于与自身相关的教学体系内,其定位存在文学、艺术学、理学以及工学之分;办学层次更是分布在专科、本科、硕士等,可谓五花八门。其次,由于学科不统一,课程设置的偏差就更大了,大多数院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设置课程。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当前这些院校从事数字艺术教育的师资人员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美术院校新增专业,大多数教师由美术教育模式下转型而来;二是由计算机专业转型,属于理工科。虽然两者都与数字艺术密不可分,但毕竟是两个学科,基础知识与思维方式相去甚远,艺术类教师思维逻辑自由,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善于联想,但多缺乏数理常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差;计算机专业正好与之相反,如想使其紧密连接难度可想而知。就目前大多数院校招生来源来看,文理科以及艺术类,基础知识掌握差异过大,很难形成统一课程实施方案;从开设课程来看,又都普遍缺失了人文课程方面的设置,如戏剧学、影视心理学等。再次,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盲目扩招,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方式不当所引发的一些人才培养问题。目前大多数院校所招的文理科以及艺术类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差异过大,学生进入同一专业之后,很难做到教学同步开展。总之,目前数字影视艺术人才教育现状距离社会发展需要存在差距。高校教育对社会作用形不成有效反馈,学生毕业后还需通过重新学习与适应才能融入社会。影像数字艺术本来是时展最需要的,高校教育却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需要认真研究影像数字基础课程与应用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传统的美术绘画类课程是否还要保留?如何通过赏析等其他环节完善艺术教育过程,达到完善整个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如何在实现艺术、技术的结合的同时,兼顾原创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阶梯性培养问题等,亟待深入研究与探索。

二、探索适应山西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

(一)构建合理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教育的核心,如何构建合理的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理想模式更是重中之重。课程设置尤为关键。艺术类专业应当合理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重,构建以专业必修为基础,以专业选修与艺术讲座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教学实施过程强调理论讲授与实践技法辅助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本专业核心知识与行业前沿动态为核心,不断探索相应的实践训练项目,启发学生对美的事物的理解以及对造型意识的把握。专业选修应努力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展开造型艺术表现的意识,同时强化学生从宏观视角认识艺术。在此方面,国外的教学理念普遍认为,此时的课程设置应当广泛而全面,这将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教育阶段,应当尽可能让学生接触与完善所学知识与理念。艺术讲座则是发挥其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与艺术表达能力最为直接的方式。艺术讲座的示范性与实践性是启迪学生创作欲望与理解艺术本质的有效途径。总之,艺术教育是围绕提高学生艺术创作为目标展开的,强调在欣赏中感悟艺术审美的本质,重视艺术赏析的亲见亲为的真实感受,训练学生对优秀艺术作品真切感受的质感与体量。这里重视的是学生的真实体验,而体验也正是艺术体悟的源泉所在,是艺术熏陶的途径,是产生无我同感共鸣的活动,这将使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准。同时,应强调在艺术教育中树立独立思考、辩证观察等意识品质,让学生在感受艺术审美、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体验艺术创作的愉悦,并将这种愉悦变成一种持久的、健康的、积极的精神动力,产生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二)寻求适宜的发展定位

山西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等原因而落后于国内其他院校。但是如果将艺术教育置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那么山特的地域文化会对艺术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意义。山特的地理环境是几千年文化传承连绵不绝的根源所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历史背景,正是艺术教育实践需要的,植根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山西的艺术教育自然就是以历史艺术为其主要的倡导对象与内容的。在此方面山西部分高校的方法值得借鉴,例如有的院校将学生毕业创作与毕业采风置于山西大院文化中,将建筑测绘、民俗题材采集等项目与学生创作相结合,学生创作有实例可循,言之有物创作意义自不必说。同时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技术应用也可做出有益的反馈,在促进地方经济、文物保护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将发掘山西本土文化作为高校教学研究重点,将艺术教育置身山西文化背景之下,在兼收西方优秀艺术的基础上,顺应时展的步伐,建设富有特色与成效的教育模式成为当今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向与目标,或许可以发现发掘本土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引领学生步入中国文化殿堂最好的切入点。其艺术教育也最能代表本土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涵,这样的定位也许正是艺术教育应该提倡与推崇的。

(三)面对行业现状调整应用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我国经过20年的时间逐步确立了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在此之前大多参照美术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调整。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较为薄弱。

1.课程重复严重。此处所说的课程重复并不是指同一课程出现二次或多次教学的意思,而是指同一内容被多个课程重叠交叉讲授。这种重复往往是无意的。这样的重叠只是保证了所讲授内容的完整性,却破坏了整体的课程结构问题,专业课、基础课、技能课在某些内容上重叠交叉。以环境设计为例,其基础课中包含对设计程序、设计材料、设计概念、设计风格等一系列问题的讲解,但是在每门设计专业课中又会重复以上内容,因为学生没有设计经验及相关的设计知识,这一部分讲过的基础知识就很有必要在专业课中再讲解一遍,造成资源及时间的浪费,使得本来庞大的课程体系更加臃肿,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作业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对反复的教学内容丧失兴趣。

2.教学核心问题不突出。快速发展的社会对设计艺术学的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也导致设计艺术教学内容的反复调整。这些变化有些是积极主动的,有些则是被动盲目的。增加的内容多,合并减去的内容少,单纯的加法导致了学科的体量增大重复性增多。例如,现代设计艺术教学中近年增加的设计管理、合同法、设计伦理学、设计概论、艺术概论以及各种新型电脑知识网络知识等课程,从横向角度来看,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可以在设计中以及工作中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但是从纵向来看彼此缺乏联系、过渡跨学科的现象严重,所学内容表面化、僵硬化现象严重。很多理论课都是从艺术史艺术理论中脱胎而来的,不同的课程中所举的例子都是一样的,重复现象严重。这些新增加的内容有些已经超出了现有设计艺术教学的知识范畴,授课教师也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的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实用的作用。如果聘用专业的非设计人员来讲解这部分内容,又导致知识点孤立、与设计没联系。

3.设计力不足。设计艺术是多重标准的学科,每个标准代表一位设计师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多样性在现代非常重要,而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正在磨灭这种多样性。长久以来,由于忽略对课程结构中艺术多样性的考虑,使得设计艺术教学标准唯一,直接导致了学生设计力和创新思维的缺乏。

艺术是难以统一传授的,引导和启发的课程如果不具备多样性、多重标准,这就导致设计艺术学科教学同一化。中国现有超过五百万从事设计专业的人员,这个数字随着各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入社会还在增加中,如此多的设计师却没有对国内的设计行业状况有多少改变。模仿、抄袭、山寨成为中国设计的代名词 我们有庞大的设计人员却没有创造出应有的价值,主要原因就在于设计师设计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这就不得不让人们去思考教学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二、设计艺术学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

1.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的重复。经济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现代设计的走向。而现代设计的教学体系同样不可忽视经济的作用。德、日的设计艺术教学模式对我国影响很大,其成功的经验与案例有目共睹。德国一百年前就已经把设计艺术教学单元化模块化,从而为批量培养设计师打开了一扇大门。时过境迁,当时的一些教学模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的内容不断地被补充进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设计艺术学专业近年不断地被细分、专业化并增加新内容,这固然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同时何尝不是因为设计艺术类单一学科的承载量过大所致。例如环境设计中分离出去的陈设设计专业、灯光设计专业、舞台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专业,这些一度都曾包含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而现在逐渐脱离,成为独立的专业门类。在这种专业逐渐细分的环境下,如何把握设计的本质则变得尤为重要。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新材料的频繁面世,新科技的快速更迭,新思路的不断涌现使得设计艺术的责任更多,关照面更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设计艺术教学的变革与完善迫在眉睫、意义重大。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的重复度,对于提升整体的设计力,重点关照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设计课程要重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等过程,始终处于多变的状态,从而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但是关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却始终比较注重。设计艺术学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使学生在低年级时就知道学习这些有什么用和怎么用,要懂得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设计力的提升是设计艺术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

3.要重视社会实践课程的安排。目前,学设计与做设计的人数激增,设计专业要及时体现其客观效能。设计人员要创造应有的价值,要通过社会实践课程不断完善知识,获得在学校中不易获得的经验、技巧、沟通能力,要学以致用。社会实践课程是提升学习者设计力的重要途径。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 设计素质 理论修养 多样性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人们的生活质量、自身素质、审美观逐步提高,受众有了自己的想法,审美能力日渐成熟。人们不再一味地接受设计理念,设计领域越来越多样化。而培养的设计人才怎样适应社会摆在了高校艺术教育者的面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工业产品新的更高的造型质量标准和新的设计观念及评价体系,大众对各种艺术设计作品开始有了越来越高的新要求,想法越来越多,对设计领域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迫使设计人员拿出更新、更好的设计来迎合大众口味,而大量的设计师基本是从高校走出来的,那么就需要高校培养具备高素质和较全面知识才能的学生,使设计的队伍更坚实。而作为后备力量,刚走出学校的学生在面向社会需求时,则要扩大自身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在学校就打好基础,以应对多变的知识经济和高科技时代。

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设计师来说,应具备各种知识修养能力和技巧,包括艺术和美学方面的要求。曾为工业设计的兴起大声呼吁的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他1934年问世的《艺术和工业》中就表达过:“单靠置身于工业生产之外的美术家们凭灵感、凭心血来潮从事工业设计与变革,是绝对搞不好的。”①正如他所说,设计不能只靠灵感、靠感觉,它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支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艺术修养和美学知识,甚至包括民俗、历史、人文等丰富的知识。

而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进。

一、避免教学简单化

中国设计教育觉醒的时间较短,现代设计教育起步更晚。设计一词来源于国外,我们对于设计的认识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门打开,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始丰富,人们对西方事物力等的接受力大大提高,设计教育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的设计方法和思想。而在20年前,设计教育还处在单一、探索的阶段,最初学校只是盲目、单一地接受设计教学,忙着吸收西方的设计理念,教学方式较封闭,教师延续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脱离了社会需求,学生也只是盲目学习,甚至只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知识构架过于简单,相应的设计语言也较匮乏,更没有想到设计怎样和社会融合,怎样起到传达信息、宣传社会的作用。

自国家1999年扩招以来,各大专院校积极开设设计专业,使大学细化教育变为普及教育,相应的学生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多数学生在学设计专业之前缺乏较好的学习基础,入学后教师只能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尽量补救基础知识,这也使教学过于简单化。

美术专业的学生无论以后的学习方向,都是先学绘画技巧,但学绘画有些只停留在培养一项技能方面。而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一定形象思维设计基础,还应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修养。但有些学生是还没有明确自身是否对艺术设计感兴趣,是否有灵感,就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艺术设计学习的生涯,他们在没有进行最基础知识,甚至绘画启蒙教育的时候,就快速地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也给设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让有些学生的设计素质教育简单化不可避免。

二、多样的知识修养是创造的基石

设计在当代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建筑设计到广告设计,从广告到环艺,从环艺到形象,从形象到影视。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设想、计划,就是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美化,在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传递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设计师必须是“多面手”,除了毕业后在社会磨练,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没有在校基础的积累就无法提高其审美能力,更无法应对多变的社会需求。现在,很多设计师设计作品平凡,主要原因在其缺乏很好地理解、吃透他们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他们对自己要求过低,没有开拓、利用多样知识丰富专业素养,表现技法单一,以致作品达不到要求。

这里提到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单指设计语言的丰富。各门类艺术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知识也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了解的。各门类艺术实际是相通的,对其他艺术的认识有助于对本专业的认识。学生的艺术造型性使其与其他造型艺术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在当今世界的设计中常常会融进其他艺术的某些成分。别的绘画技巧也能作为设计作品时的一种设计语言。如在一件设计作品中有国画的手笔,在应用时可以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国画技法的表现。运用剪纸手法来表现设计符号,同时它也一幅民间剪纸,手法运用相同,只是表现内容不同。在设计中运用油画抽象技法,同样表现手法相同,这些都是应用了相关专业知识元素来丰富现代设计,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多样性。一件作品,所涉及的专业面很广,这样对学生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应多练习相关技法,比如在设计专业中加入中国画技法、书法等课程,学生不能只学习本专业知识,多了解各门艺术对设计有相当大的帮助。

同时,专业理论知识修养的具备对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般包括设计理论和设计史、工艺美术史。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们更多地重视怎样学习电脑软件,怎样学习设计方法、设计技巧,殊不知,现代更看重的是良好的设计思维和切合现代设计的观念,工具和方法只是为了创意思维更好地实施,设计构思、设计创意、设计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一幅设计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创意。设计专业对于知识的多样性从表面看来对提高设计作品没有多少作用,实际上是一名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与其他一些非技术的知识修养,如心理学、美学等一起,使学生从设计观念、思维方式、设计方法上得以提高,从而在技术、技巧、手法上取得不断更新的成果。美学与艺术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意识与修养、审美和设计观念的一个手段。多样设计素质和理论修养可使学生在职场如鱼得水。

三、边缘学科的利用

现代设计属于现代交叉学科的第三代横向科学,与许多传统或新兴的学科有关。设计,毕竟不是工匠式的手艺活儿。反之,它却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跨技术、跨人文等极综合性的学问,尤其平面设计,更涉及政治的、历史的、科技的、经济的、社会的、市场的、心理等诸多常识和其间的关联性,这就决定了设计工作背后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同时也决定了设计理论和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②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是不容易的,包括在学生时代的多面知识、素养的学习,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操作中大量考虑相关知识的应用。“设计师不是与过去的艺术家和工匠做同样的工作,而是依靠科学分析的方法、理性和教养具存的理论,基于这种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制品的形态”。③这里涉及成功的设计师设计素质与理论修养的培养。而对于任何一个设计师来说,学生时代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意识、有丰富知识的、具多样性知识层面特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师”的新型人才。

艺术设计不仅简单地运用设计语言,更多地涉及到了专业以外的知识,如哪些社会符号能应用于设计中,哪些语言能应用等。应用于各种设计作品中的文化科学知识也是学生具备的文化科学知识。一般涉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伦理学、语言学、信息科学和系统论。在这里说明设计不能片面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更多地应加入一些人文理论知识,甚至基本常识。

学生吸收了大量知识,自身素质也会提高。随着经济的迅速的发展,设计表现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表面文章,也随着观者的审美不断前进,设计师自身的素质跟不上也无法满足观者的需求。学生进入社会后常有太多的压力要应对,没有大量的时间再学习,那么在学校吸收相关知识就是很好的补充,同时在设计中所能应用的设计语言就越丰富。成熟的设计师必将经过学生时代的学习、积累。设计师也必须理性与感性并用。理性地去思维,感性地去认识空间关系与物象存在方式这两种认识方法的并存与并用,构成了设计师区别于他人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及表达方式。

边缘知识的吸收,除了必要的专业设计素质、设计符号和独到的审美观外,还有多样理论修养的培养,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心理学,甚至风土人情,这些知识从传统内容到最新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学生所需学习和了解的。设计不是单纯存在,它涉及太多方面,在合理、出色运用设计元素之外,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就是边缘知识的影响。如功能因素、经济因素、材料因素、结构因素、信息因素和审美因素,这些知识都是从事设计行业不可缺少的。艺术设计不是孤立的,设计的实施是需要各个方面合理、协调完成的。

提高当代大学生专业素质有利于设计的创作。作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与一般的设计操作人员有很大差别,一件好作品,不论是商业性,还是公益性,都需要时间的考验去体现它的价值,而文化内涵才是它真正的意义。这样就不能满足于技术、技巧的完善和简单的经济效益,设计师必须以设计素质和理论修养来充实自己,使自身具有较高的知识修养,以便立于设计领域的不败之地。

艺术设计须从不同层面上来掌握;一是理论知识的层面,二是设计素质的层面。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多样化,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多层面知识,以便为设计带来丰富的知识运用,把设计创意发挥到极致。

多样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各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并根据专业具体特点,细分门类,但无论怎样设置,学生都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修养,这些知识内容有些彼此相同或接近,有些是该专业所特别需要的,这样的严要求对进入社会学生高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大量时间磨练。所以,知识构架的多样化是现代设计师设计作品成功与否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校学习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①章力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333.

②祝帅.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序.

③周锐.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93.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价值分化 油画教学 建构主义

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价值分化

英语中“art”一词的主要词义是“人工造作”,强调“技艺”这个概念,后又有“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等阐述艺术的定义。《新华字典》中对艺术也做了阐释:“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①从这些定义里可以总结出艺术是“制造与创造的结晶”,而这种结晶的最终目的是反映人对世界的认知。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都只能通过“手工”这一方式实现“制造”和“创造”,这样的生产方式运用在艺术创作上,艺术的价值就被“制造”与“创造”两个载体所承载,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劳动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精神创造的价值。

进入工业社会,机器的运用取代了大部分“制造”过程,随着大量廉价的工业产品进入生活,“创造”的价值从“制造”中被分离了出来,“手工”作为“独特创造物”生产的基础成为艺术品价值唯一的承载方式。在这个时期,相比快速简单生产出的工业产品,“手工”产品因其具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和更细腻的精神表达显示出它的艺术价值,在艺术生产领域,这种反工业的生产方式对艺术品价值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艺术创作中的手工创作价值在这个阶段得到广泛承认。

在步入科技社会后,这种“手工生产”的价值仍然被保留了下来,但在艺术生产领域,“手工”这种生产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与“创造”这一艺术生产核心分离,科技对旧有艺术实现方式――必须通过手工的创造――进行了部分替换,这一替换的过程形成了“创造物”艺术价值的分化,即分化为“手工的价值”和“纯艺术的价值”。这种价值分化影响了艺术的各个领域,油画领域也身处其中。

新的价值分化使艺术呈现多元化和融合化的趋势,“纯艺术的价值”呈现出一种观念化,在新的价值分化下,“手工”这一生产方式在艺术生产的过程当中占据的比重逐渐缩小。丝网印刷、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这种艺术在追求“传达”观念的同时兼容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弱化了“手工的价值”,而网络与媒体的传播也影响着“油画”这一艺术形式。尽管油画艺术的价值仍然是“手工的价值”与“纯艺术的价值”的二元合一,但油画艺术领域也受到这种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无论是艺术创作者或艺术学习者都受到其他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的影响,油画教学作为油画艺术学习者获得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应与时俱进。

二、价值分化与中国油画教学方式及其变革

随着价值分化,中国油画创作中对“艺术价值”的认知也逐渐分化为两种以不同创作理念作为核心的艺术――“注重观念的当代艺术”和“注重技术的学院派艺术”。其中“注重观念的当代艺术”弱化“油画”这一形式中的技术因素,如光影形体的塑造、真实环境的三维空间表达、油彩色层叠加产生的效果等,强调用画面中的图像传达观念。而“注重技术的学院派艺术”将“油画”这种艺术方式本身作为艺术表达的重点。塑造形体、创造空间、描绘光影等技术手段是艺术的主体,以其细腻的变化传达情感,尽可能地减弱图像符号化倾向和观念的植入。中国油画创作中这种创作理念的分化体现相较西方更为明显,这是由中西方艺术创作不同的切入点造成的。随着西方艺术以“人”为主体的创作思维的发展,“人”思维的产物――“观念”成为艺术表达的核心。“油画”的技术形式成为艺术表达的一个过程。而中国艺术创作以“自然”为主体,无论是用西方的“油画”技术还是东方的“水墨”技术,其表达的核心锁定在用技术创造的“物质化美感”中。在这种文化观念的引导下,中国当代油画教学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方式。以大学本科教学为例,其中,大多数油画专业教学采取了欧洲油画创作中“技术核心”的教学方式,以欧洲传统绘画的传承手段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创造力,但在中国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人文主义的观念被“物质化美感”取代,教学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强调认知个体对既定“物质化美感”的某一种样式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大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不断重复同一“制造”过程的基础上厚积薄发,需要认知个体在长时间专一的实践教学中不断重复积累,从而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技术的磨练过程中逐渐实现认知个体的“制造价值”和“创造价值”的统一。

这种教学方式由欧洲传统的“手工作坊”而来,以其扎实的教学成果见长。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持续时间长、技术传授单一、学习进展速度慢等特性,而相对于欧洲传统“手工作坊”,中国当代油画教学课时短、内容多,传统的教学中所需条件在当代普遍教育体系中并不能被完全实现,当代油画教学成果也与传统“手工作坊”的实际教学成果有一定偏差。正是因为这样的时代性特点,在对传统“手工作坊”的教学方式移植的基础上进行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调整必须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从油画学习的专业特点出发,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方式建构一个可供长期应用的学习机制,充分发挥认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用以不断调整适应观念与知识的飞速变化。在当代社会的多元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以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待当代油画教学这一课题对艺术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艺术学习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建构认知的关键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在认知个体的自我意识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种建构认知的过程在艺术学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艺术创作基础的艺术学习过程与艺术创作有同样的三个过程――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引发与统筹这三个过程的发生正是对艺术认知的建构。建构的过程分为两个基本步骤:“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在艺术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中,同化与顺应交替发生,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在艺术创作中可以这样理解:同化是通过对已有的“艺术构思”方式的重复,结合“艺术体验”――既外部环境中有关信息,从而达到一个信息整合的结果――“艺术表现”。顺应则是由于“艺术体验”超越了视觉经验中的“艺术构思”,从而引发对“艺术构思”的重组和改造,而这个改变过程最终体现在“艺术表现”中。由于艺术学习具有与艺术创作类似的过程,同化与顺应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起作用。在认知个体艺术学习的不同阶段,两者交替发生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认知个体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建构主义观点下的学习理论在更深层次上适用于艺术教学。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首先,艺术学习的技术方面具有“无中生有”的特点,将所学的抽象知识,如透视学、构成学、色彩学等转换成为具体的平面图画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其次,艺术学习中“艺术体验”的独特性决定了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一种普适的真理,个体先前经验的局限性决定了所建构出来的知识的不确定性;再次,艺术学习中知识的建构并非随心所欲的,由于艺术形式和艺术工具的制约,与他人(教育者、同学等)磋商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成为认知个体建构知识的帮助者,通过交流使得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受文化、美术理论等因素影响;最后,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建构的多元化。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教育者提供的学习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产物,技术知识与理论知识往往通过教育者自身的经验之谈在专业课程中传达给学生,并且由于学生个体“手工”差异的特殊性和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的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这种多元化建构的方式正是艺术学习的过程。

四、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看中国当代油画教学方式

中国当代油画教学是艺术学习中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方式之一,是知识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统一。中国当代油画教学以西方油画教学方式为基本构架,在建国后至今的本土化应用期间,由于中国艺术观念与西方艺术观念本质的不同,中国当代油画教学逐渐与中国传统观念下的教学机制产生了一定分歧,这种分歧使中国当代油画教学的教学目标倾向于技术水平的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艺术教育的多元化特质,并且在中国当代油画教学中根据东西方不同艺术观念逐渐产生的两分法指导下,另一种根据西方艺术观念产生的油画教学方式由于对思考的重视而倾向于哲学范畴,将油画教育的领域无限扩展,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思考的平台同时却在统筹方面举步维艰。

油画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学习时间长、学习范围广、学习过程复杂等特点,针对油画的教育应根据其具有的特点进行教学。在长时间、多内容、层次复杂的油画教学过程中,用建构主义的理论作为教学方式的指导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它不仅能够在学校的课程中帮助学生完成阶段性的知识吸收和应用,还能够在课程以外给学生建构独立合理的学习方式,符合油画学习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这一认知规律在中国当代油画教学中的循环显得尤为突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当代油画教学的阶段可以分为“基础教学”“创作教学”这两个固定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对应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平衡”与“新的平衡”,教与学的过程则对应着认知规律中的“不平衡”阶段。从微观角度看,中国当代油画的教学又可分为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艺术实践教学,在这三个教学部分中都有不同的“基础教学”与“创作教学”阶段。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与油画教学中油画基础知识的吸收以及针对某一种油画样式的研究学习“相符”。

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意味着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油画教学需要先建构一个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必须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的建构。这个学习环境的建构应该是横向丰富、纵向递进的,如在油画入门教学中的初级阶段,在讲解简单的手工制作过程和基本材料使用的同时应针对学习的初级阶段配合初级的画面构成的审美教学,以及油画史论中对应的部分。建构一个初级阶段的“情境”,为学习者建构自身知识结构提供一个粗糙的构架,这是对于建构油画学习意义的基本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阶段性匮乏不可避免,如对于油画理解的偏差,对于造型训练的观察方式混乱等,根据“平衡――不平衡”的理论依据,施教者应在原有“平衡”的认知基础上,给予学生新的知识刺激,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将会在“同化”与“顺应”两种学习的过程中进入到新的平衡点。此时,学生将意识到知识是个人经验与教学内容的平衡。随着新的认知,已建构的知识体系的内容将会随之调整。跨越了此阶段的学习者在基本掌握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的同时需要教育者的不断协调和帮助,如根据学生的绘画方式和观察方式给予全方位的建议和解决方向,而这些建议是围绕学生已建构的学习框架进行的,辅助其知识系统的完善与发展。考虑到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多样性,中国当代油画教学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出发,更需要注意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的独特性。

在中国当代油画教学的不同阶段,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可以不断叠加,层层累积,根据学习者个体的不同特性形成每个人独特完整而具开放性的学习体系。

五、建构主义应用于中国当代油画教学的意义

随着全球的文化多元化发展,以建构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油画教学具有积极意义。油画这种西方传统艺术在中国的艺术土地上扎根尚浅,并且受到了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浪潮这一文化多元化过程的影响。在此影响下,中国当代油画出现百花齐放的积极现象,同时也出现了由观念冲突带来的混沌状态。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当代油画教育应积极地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为培养新时代油画人才打下有利于多元化发展的学习基础。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油画教学能够适应当代文化多元化的教学环境。首先,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主动的姿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学习体系的建构中掌握独立思考与学习的方式方法,为油画教学的学习者建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长期的油画学习中适应不同阶段的学习。其次,在建构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也将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思考的维度,增加学生互动中求进步的能力。最后,通过建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当代油画教学将为学习者对事物的认知提供一个艺术学的视角,为学习者进行多角度思考创造条件。由此看来,建构主义对于中国当代油画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指导方法,更能够作为一种普适的艺术学习方式并对艺术学习体系的不断发展提供依托。

注释: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高校基础平台课程;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基础平台课程是指各学科专业统一开设的必修类课程,时间一般在大一学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课程[1]。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信息化的工具,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因此一般高等院校都把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平台必修课,主要涵盖计算机一般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软件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技术等,部分版本也含有多媒体部分的简单介绍,但一般不涉及应用技术。在信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这部分的教育相对缺失。因此,把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入高等院校基础平台课程中,已经成为必然。

多媒体主要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信息载体[2],生活中,文字媒体的应用最为广泛,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作为文字处理最通用的工具word一般作为重点部分进行讲述。但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多媒体信息加工的技能,成为一种必然需求。

但出于种种原因,多数高校的基础平台课程中,并没有把多媒体技术作为必修课来进行设置,分析原因如下:

一、 课程设置和社会需求存在滞后性

一般高校的应用型课程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设置。早期受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的制约,多媒体技术离人们的生活比较遥远,上世纪90年代中叶,USB外部总线标准的出现,使电子产品与计算机的接口得到了解决,进一步推动了数码产品的普及。

录音笔,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进入百姓家庭后,人们面对“海量”的媒体信息,出现了种种个性化需求,随着人们对各种媒体处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掌握专业性的处理软件成为人们需求的必然,而高校的平台基础课程设置传承性较强,相对稳定,因此没有及时对这一社会需求做出应有的反应。

二、 多媒体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存在争议

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应用多媒体技术,主要是讲述多种媒体编辑软件工具的使用,通常可以通过自学通常得到一定的掌握,很多院校由此认定该类工具属于自学可解决的范畴,无需开设专门的课程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是只满足于浅层应用,忽略更加完美的细节所能带来的意向不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体现。

根据笔者多年授课的经验,讲授应用类的软件,不光是单纯的讲授工具如何使用,更要将何时使用,如何创造性的使用引入到课堂中去,并将其所涉及的艺术、美学知识,潜移默化的进行传授,开拓学生的思维,开放他们的视野,从而达到创新性应用的境界。例如,在讲授图像处理软件的时候,其中的选择工具有五六种之多,它们各有特色,如果单纯讲授其功能,一句话便可,但如果创建一副有情境的作品,在其中巧妙的运用上所有的工具,那么在讲授这些工具基本功能的同时,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又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让他们知道怎么用,何时用,再配合合理的色彩,无形之中,又传授了色彩搭配的知识,这种多层面的知识浸润,很显然是自学所无法达到的。

如上段所述,多媒体虽然是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性课程,但由于其所涉及对象的特殊性,使得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内涵其中,而计算机方面的教师是偏重理工科的思维,大多数教师对艺术并不擅长,这就造成了讲授与实际应用的落差,使得原本具备美感创作的课程变的枯燥无味,教师学生双方面都对开设此类课程产生疑惑,于是就出现了学校不教此类课程,在校学生和走向社会的工作人员,又花时间和精力参加社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的现象。

三、 高校不同学科间的师资交流机制欠缺

一般综合类院校都包含文理不同种类的多个学科,多媒体技术是涉及计算机和艺术两个层面的课程,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大部分教师缺乏艺术方面的知识,致使课程的讲授缺乏吸引力和亮点,因此从事这方面授课的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数量稀少,相反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那些多媒体的培训机构大多是由艺术学院的附属机构去创办的。

做为高校,师资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按学科专业划分的各自独立的部分。就多媒体课程而言,要想实现教授远大于自学的目标效益,就必须让授课教师具备计算机和艺术两个方面的知识。计算机学科和艺术学科的教师建立互相交流的机制,必然可以取长补短,一方面,艺术学科教师的构图、配色等的优势会给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带来授课的灵感,反过来,面对需要编程实现的媒体的高级控制,例如一些高层次的交互控制,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无疑会更具有优势。通过适当的交流学习,由具备双方面素质并对此课程感兴趣的教师来承担全校多媒体应用的技能课,将更为可行。

一门课程可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讲授,这也将打破一门课程要归属于一个学科的传统的思维模式,从而将高校作为一个资源的整体,有效的整合、利用师资,将开创高校人力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综上所述,伴随计算机和日用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正逐步充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接受系统、完善的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是未来走出高校大门的年轻学子所必备的一项基本、必要技能,因此将多媒体技术课程开设为高校的基础平台课程,将是多元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