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尝试 初中数学 必要性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98-02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大部学生都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根本不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数学一线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要有意识的将课堂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然“尝试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则是一种有助于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的活动,也是能够有效贯彻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有效活动,更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尝试活动”进行论述,以确保课程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

1.何谓尝试教学理论和尝试活动

尝试教学理论是邱学华老师提出来的。在这一理论中,邱老师认为,教学中的尝试是指学校中的尝试教学,一般是指学习知识性的。根据上述分析,尝试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尝试活动。这尝试教学理论,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尝试教学理论很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很好地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等等。“尝试”一词再字典上的解释是“试一试,实验”的意思,而“尝试活动”是指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并在试一试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2.开展尝试活动的必要性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差,对教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大部分数学教师都认为是不适合开展自主性的教学活动的。可是,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也是不利于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重塑数学教学思想,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尝试活动开展的必要性,这样才能确保该活动价值的最大化实现。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尝试活动呢?

首先,尝试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落实课改基本理念。“以生为本”作为课改下的基本理念,目的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数学学习。而尝试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的落实这一理念,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次,尝试学习活动的开展直接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最多的数学知识,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一直采取的是一言堂和满堂灌的课堂,再加上数学课程随年级的增加,难度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学生开始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尝试学习活动的组织恰能改变这一点,这不仅能够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打破课堂的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对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而言之,将尝试学习活动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进而,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尝试活动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尝试学习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而且,对数学课程价值的展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的将尝试教学法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综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的将尝试活动应用到数学教学之中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1在新课教授时组织尝试活动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较差,也不利于数学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在数学教学时,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尝试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多项式乘多项式》时,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助推性,也为了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更为了构建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选择了“尝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这一环节中进行练习,以构建出自主的数学课堂。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首先向学生出示了尝试题,即:

(2y+3)(6y+2)-6y(2y+13)=______

(-4x-y)(-5x+2y)=______

(x+3)(x+4)-(x-1)(x+4)=______

(x-1)(x-2)(x+3)=_______

(xy+2)(xy2-4)=_______

……

组织学生对上述的练习题进行自主解答,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二来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自学课本的环节,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自学课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学会用相关的方法对多项式相乘进行检验,切记不能漏项。等等。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比如:有学生提出:借助换元法进行整数相乘时,我们该如何找到换元的对象?还有学生提出:如何进行检验是否有遗漏项呢?还有学生提出:多项式乘多项式中会出现重复相乘吗?……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课堂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也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尝试练习:在完成上述两个环节之后,我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首先,对第一环节出示的尝试练习题进行自主练习,之后,在引导学生对下面的几道练习题进行解答,如:

⑴-2(x-3y)(2x+y)=_______;

⑵(y+2)(x+3)-(y+1)(x-2)=_______;

⑶(a+b+c)(c+d+e)=_______;

⑷(a-2b)(a+3b)-2(a-b)(a-4b)=_______;

⑸若多项式(mx+8)(2-3x)展开后不含x项,则m=_______

……

组织学生对上述的练习题进行尝试解答,一来能够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使学生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二来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对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进入到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的环节。在结束了上面几个环节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主学习和尝试练习中遇到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法则等等,鼓励学生在自主交流中总结出规律,进而,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之后,我在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点拨,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3.2在习题讲解时组织尝试活动

习题讲解活动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模式,要通过应用尝试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而,在锻炼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相信学生,要鼓励学生在尝试练习、尝试讲解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例如:在ABC中,AB、AC的中点为E、D,ED或其延长线与∠B的平分线交于点F,求证:AFBF

在对该题进行讲解时,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组织学生对该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考察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样的尝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试题解答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来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作出相应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的将尝试教学活动与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和探究能力,进而,为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小结

尝试教学活动的组织就是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鼓励学生在主动求知和自主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而,在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课程改革的步子已经越来越扎实与稳健,我们的尝试教学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初中数学教学会因尝试教学理论的有效运用而更其精彩。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不同角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课改浪潮下,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提高教学手段的实用价值着手。情景教学是各个教学阶段、各个学科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较常用的教学手段。当前的初中数学普遍从老师的客观角度开展情景教学,不利于情景教学的开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也相对较差[1]。因此,应该从不同角度开展情景教学,强化情景教学的应用效果,促进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一、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情景教学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许多老师的上课目标仍然停留在赶进度,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上,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灌输学生高密度的数学理论。许多老师开展情景教学只是为了衔接教学内容,形式较粗糙、枯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情景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大。老师作为课堂主体,其教学数学理论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消化数学理论的时间相对不足,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及能力的培养。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因此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情景教学[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与各方面能力的增长。如开展情景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情景教学的应用价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开展情景教学,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消化理论的机会,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二、从数学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开展情景教学

数学理论是从日常生活中总结而来的科学经验,而学习数学理论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日常生活,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当前的初中情景教学大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数学的实用性等不到凸显,因而学生不理解情景创设的内容,也就失去了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脱离学生实际的情景教学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情景教学的开展中要从数学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如每个班级都有一本花名册,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内容的学习中,老师可指导学生对班上学生的身高、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及联系号码等信息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的工作,并根据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建立班级学生花名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有实际用途的花名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数据资料的处理理论应用到实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已学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从优化教学环节的角度出发开展情景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有利于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当前的数学课堂较枯燥,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兴趣相对不高。有效的情景教学不仅能衔接教学知识点,还能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实现课堂的高效性[3]。如在“平面图形的认识”的引入环节,老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学生讨论并举例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学生上黑板上动手画图形等方式开展情景教学。学生参与到火如荼的情景教学中,各种各样的图形能满足学生的视觉需求,讨论并举例生活中的常见图形能满足学生的发言欲望,动手画图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程度。此外,情景教学与各个教学环节都有良好的契合性,在平面图形的应用发展、平面图形的理论内容梳理、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环节都能应用情景教学手段,增强该教学环节的活力,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教学效率。

四、从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情景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提高。初中学生理性思维尚未形成,仍处在感性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数学分析能力[4]。因此开展情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个人数学能力的提高。如在“统计与概率的简单应用”学习中,可指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者到超市肉类区进行调查,统计顾客在超市肉食区购买猪肉、鸡肉、牛肉及鱼肉的概率,在一定的采购资金内采购肉类获取最大的成本,为超市提供科学、合理的采购清单。由学生自行设计调查方案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采购清单,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要对肉类的价格、顾客的购买率、肉类存储时间及超市的获利空间等因素进行考虑、分析。通过对各个调查、统计环节进行组内讨论、研究制定可行的方案并开展调查、统计工作,增加学生思考数学理论的机会,提高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结语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目标已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转到数学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手段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景教学要从不同角度开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从学生的主体角度、数学实用角度、教学环节角度及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提高情景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对学生各个方面需求、能力进行考虑,完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指导思想开展情景教学。从不同角度开展情景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丁敏 单位:溧阳光华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藤丽丽.浅谈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05):30.

[2]贾会会.情景教学对初中数学教育的功能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06):50.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式学习 数学思维 创新能力

一、初中数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基础

研究表明,教学理论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对于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心理基础而言,主要包括构建主义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情境、交流、协作与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由此可看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习得的过程是从环境中接受和感受信息导致信息生成的过程,而信息的获得是学生探究的结果,及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最终的解释与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是学生直接发现与体验的,并非被动获得的。而“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与其说是依靠自己已经成熟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的机能,而正在成熟的机能则是通过不断的探索才逐步发展成为已经成熟的机能,因此数学学习与数学思维形成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探索的过程。

(二)教学论基础

一定的教学论思想产生一定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论思想是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论基础。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思维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的,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与现代教学论思想是一致的。现代教学论思想作为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之外,还应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的特征,遵循学生尝试、教师引导的原则,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程序

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而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可遵循以下主要程序:首先,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感知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创设探究式情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作为思维的开始,提出问题十分重要,教师要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提出问题,并营造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探讨问题,增加交流与沟通,进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更为丰满的知识;再次,在探究式课堂情境中,根据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讨论情况提出假设,然后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小组讨论,并最终得出结论;第四,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信息反馈,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反思,给予一定的正面评价与鼓励;最后,结合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技巧的获得等。

三、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创设探究氛围,提高学生探究兴趣

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可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选择实物或者实物图片的方式创建探究氛围,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兴趣,如在几何教学中适当引入著名建筑物作为例子进行探究式教学等。在这一过程中,探究教学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开放性的结论,尊重学生不同兴趣与能力,以及不同的探究问题方向,但探究学习的过程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避免偏离大方向。另外,实物或亲自动手操作的探究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以学生为探究主体,教师处于引导者角色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某些环节,设计探究式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所涉及的问题要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模式,能够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完成独立思考,并结合学生互动与教师引导,实现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需要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的数学探究式教学必须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性思维,由“经验数学”上升到“推理数学”层面,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三)注重探究的深度与宽度

数学探究深度是指数学探究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的多少与深浅程度,数学探究宽度则是指数学探究活动所包含的数学要素的多少。对于初中生而言,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数学学习方面则为数学理解能力、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学生智力、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适当把握和控制探究内容的深浅与涉及知识面的范围,尽量做到探究问题的较强针对性。

(四)尊重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对象的覆盖面是整个班级,而非某个或某些学生,因此数学探究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层次的学生,要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在设计探究式数学问题时,必须体现问题的层次性、开放性与全面性,让学生敢于积极发言,并感受到自己观点受到认可,从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为了弥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探究过程还应重视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分组,保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吸收长处,提高交往能力。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要强调教学的重点是展示教学的思想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与自主学习能力,并积极吸取探究式教学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教学模式得以优化。当然,探究式教学虽然是一种较为理想、有效的教学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数学教学要求运用多种方式与策略,这些任然有待于广大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育红.浅析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3.8.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改进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如何根据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的变化、根据新时期下初中学生心理与生理的特点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是现代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现代高中教育的普及,针对高校扩招对学生数学基础的需求,中学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变化及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与重点。在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基础上、在总结我国教育经验基础上,以更好的普及数学素质教育为重点,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1、初中数学新课改内容的变化

对中学数学新课改内容变化以及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需求的了解,是确保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根据我国人才数学知识结构及运用能力的需求,新课改在六大方面进行了改革。首先,以体验式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在课程结构方面,新课改强调了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并改变以往“繁难偏”的内容,以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知识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新课改后学习评价方式也从传统单纯的卷面评价改为日常学习与考试成绩并重的评价方式,并针对地域差异情况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认识新课改内容的变化能够使初中数学教师针对课改变化及需求进行教学改进,满足初中生数学学习需求。

2、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根据新课改的变化,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通过多方面改革实现教学目标。

2.1根据新课改需要营造和谐氛围。

根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需求,初中数学教师应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针对初中教材需求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学关系。在传统敬畏的教学关系基础上,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为重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数学教学基础。和谐的氛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的建立,更是学生与学生间关系的融洽。通过和谐氛围的构建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培养数学兴趣,促进新课改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2.2以兴趣教学为出发点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内容变化及教学需求中,学生兴趣培养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通过兴趣的培养,引导初中学生探究、钻研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

通过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关注,从兴趣出发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促进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根据这一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选择适宜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培养数学兴趣,运用快乐教学法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2.3以鼓励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现代教学研究中指出,鼓励教学效果明显好于批评式教育。因此,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时应采用鼓励式教学方式,通过鼓励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为后期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鼓励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采用层次递进的方式,以简单的内容教学及鼓励使学生在鼓励及自我信心树立中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促进新课改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4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有效性。新课改教学中明确了教学目的,根据教学需求及目标,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应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针对学生数学思维的不同、针对学生数学学习掌握能力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数学基础的掌握,运用一题多解、探究探索教学方式,并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调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侧重,实现全体学生数学教学目标。

2.5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数学理解能力。在初中数学新课改下,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与生活相关内容。根据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数学内容,并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记忆。在现代生活中,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有着密切联系,但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很难将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样就造成了目前大多数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情况,通过生活经验与数学内容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教学中可以选取商品打折、银行计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题,这些情景新颖的应用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补充“百分比应用”授课中,以贴近人们生活的商品销售“折扣”为情景,设计一系列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某商场在黄金周推出了所有商品八折优惠,付现满200再返还20的促销活动。两位妈妈去购物,小明的妈妈买了原价240元的商品,小杰的妈妈买了原价250元的商品。请你帮忙算一算,两位妈妈各应付款多少元?”该问题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情不自禁地展开学习交流,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3、注重多媒体技术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后的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需要实际演示,以此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演示中了解概念的理论基础及实际应用情况。但是许多数学教学内容不能够以实物进行演示,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是最佳方法。虽然以往的数学教学中也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但是受多媒体技术限制、教师多媒体技术水平限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仅限于替代板书等方面。根据新课改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等方式将数学理论、概念等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4、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改后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战略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并根据课改后内容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变化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方式的应用。

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还应通过回顾性教学评价的方式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并通过回顾性教学评价使教师明确自身教学综合素质中应强化的内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师资力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浩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难点与重点[J]教育资讯,2012.5.

[2]马建国新课改后教材内容变化对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需求分析[J]科学教育信息资讯,20129.2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第5篇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然性

经过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而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是时展的必然,也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必然性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由此可见,对于数学生活化教学而言,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之下,这已经是教育主管部门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时展变化的必然,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指导之下的有效教学模式。

2.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在教育体制上,我国的教育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在业余时间,笔者有时会观看一些西方国家的电影或者是电视,通过这种闲暇观看,笔者发现:国外的很多孩子,他们都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在面临危险或者困难的时候,他们总能够运用一些平时学习的知识为自己解围。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就如同生长在温室中,经不起风吹雨打,随时需要父母的呵护。其实,这是教育体制对孩子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体制,忽视对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不过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生活化,势必会大大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将一些理论化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明确了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受到各种考试制度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依然是应付考试型。只要能够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付出再多的努力和心血也愿意。但是,很少有教师愿意将教学的重点和内容放在一些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教学上。这样的教学理念,源于考试制度的影响,但无论是基于什么因素,当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依然是一片空白,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也没有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生活化教学上,从而影响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

三、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以上,笔者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以及现状。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之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1.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促进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中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有着依赖直观和具体的实物支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设定与数学相关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情景中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5轴对称图形6的讲解中,以“蝴蝶飞舞、落下”的多媒体演示为基础,在恰当的时机引入轴对称图像的概念。

2.紧扣教材,结合生活案例,促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正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是这些数学知识,相比较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言,显得更加的通俗易懂。因而,需要老师能够深入的研究教材,结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将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降水概率、彩票中奖和分期付款等诸多问题,都可以在进行统计和概率数学知识学习中,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

3.例题的处理尽可能地实现生活化的效果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备课是,无论是教材的处理还是教学案例的处理,都应当尽可能地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吻合,和学生的现有经验相吻合,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

4.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第6篇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初中教师在开展初中教学课堂时,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开展数字化思想在初中教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研究,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内容的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开发自身的数字化思想,提升自身的数学化能力。在实现数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加理性、科学性的思维,从而收获更好的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果。在数学学科的发展道路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数字化思想;初中数学教育;拓展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具有创新精神的思维开拓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1]。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想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将数学化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可以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掌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了自身的数学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日后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化思想的基本概念

数学化思想的建立人是荷兰数学家汉斯。汉斯所倡导的数学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数学思想应用于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以及世界观的建立当中,并且应用数学的理性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化思想是一种较为理性客观的思想理念。由此可知数字化思想的应用更加注重理性思考能力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思想,可以更加客观性、有序性以及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数学化能力的掌握过程中,得以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重要性研究

将数学化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中,可以使得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良好的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将所获得的逻辑能力应用于生活当中,从而更加理性、有序的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全面的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2]。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育过程中的,数学化教学思想应用时,可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学化思想的引导和培养。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以及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数字化思想在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引导初中生以客观、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促使初中生对于现实世界,也能够产生更加理性的社会认知[3]。因此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教学课堂上的引用十分有益于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知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初中课堂教学时,也可以着重的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经常应用的知识理论,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充分的将数学化思想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当中,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实现数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加理性、科学性的思维。

三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方式研究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化思想应用意识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以较为完善的逻辑性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尽量的引导学生在解答初中数学问题时,尽量应用数学化思想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想应用意识。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初中教学课堂上,开展初中学生的数字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字化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字化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之前,在教室的黑板上,尽可能的高的,绘制出一个,能够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卡通图案,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这个图案的好奇心理。随后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绳子或者是软尺测量这个图案在黑板上的高度以及老师的高度,并且进行数据的记录。在记录下数学教师的高度以及初中数学教师在黑板上所绘画出的卡通图案的高度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去黑板上,尽可能高的画出自己所喜欢的图案,并且测量自身的高度,同时也进行准确的记录[4]。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数字化思维,对于这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究自身能触及到的最高高度和身高的关系。此时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手中的测量工具,两个同学为一个小组。互相测量对方手臂展开之后,两臂之间形成的宽度,并将这一数值和自身的身高进行对比,有效的锻炼的学生的数学测量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良好的引导了学生应用数学化思维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化意识,可以在加深学生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的同时,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性、客观性思维和数学化能力。但是开展情景教学模式下的数字化初中教学课堂的过程,需要教师对于课堂内容有足够的数学化认知,并且能够运用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活常识,将数学化思想与生活知识相结合,良好的引入到初中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当中。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都十分有限,因此初中教师在利用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开展数学化思想与生活知识相结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学生在情景模式下的,初中数学化思想教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应当给予及时的、有效的解决,从而引导初中学生,在初中数学化思想的教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提升自身的数学化能力[5]。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初中教师在应用数学化思想开展初中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课堂主导地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化能力。锻炼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初中学生将数学化思想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可以使得初中学生的数学化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由于不同的初中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同,物质教育资源的具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初中教师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初中数学化思想的初中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校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同时教师在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掌握能力和思想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差异。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应用数学化思想的初中数学化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自主的进行初中课堂内容的探索和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应当采用引导教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也能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果的同时,有效的培养自身的数学化理念以及锻炼自身的数学化能力[6]。

四总结语

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研究,首先应当思考数学化思想的基本概念:内容就是将数学思想应用于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以及世界观的建立当中。通过理解数学化思想的基本概念,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重要性研究:引导学生充分的将数学化思想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当中,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实现数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加理性[7]。科学性的思维。最后探究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化思想应用意识以及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通过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研究。可以引导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内容的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开发自身的数字化思想,收获更好的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形成了更加理性、科学性的思维,从而为学生日后的良好的、全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耿粉云 单位:云南省宣威市来宾镇来宾一中

参考文献

[1]李明振.基于模型思想的初中数学教学[A].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论文集[C].论数学化思想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2014:3.

[2]孔凡哲,严家丽.基本思想在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形式的研究[A].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2年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C].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2:24.

[3]梁晓燕.论数学化思想在数学学发展中的作用[J].以“数学化”思想为指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65-66.

[4]王应标.以“数学化”思想为指导——《参数方程》教学分析[J].推进数学化思想进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05:21-24.

[5]廖水源.谈初中“数学化思想”的实施方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11:12.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第7篇

改革误区

教学改革是目前我国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由于数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质,数学改革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改革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还更应该注意到教育观念的革新。

“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在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传统数学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在数学课堂组织环节上,教师虽然能认识到“满堂灌”的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大篇幅地传授教学理论,改为在课堂上全程提问,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教师所提问的问题缺少代表性,他们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而是根据传统的教学经验提出问题,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很难从教师提问的问题中学有所得。第二,在数学课堂上,对于新课的传授,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作为启发,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不足,他们在讲授新课环节往往会进行通篇提问,这种通篇提问使得学生忙于应付课堂新课知识,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回答问题,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准确把握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点在学生做习题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习题设计上毫无针对性,在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把握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他们认为这些简单的问题是学生必然会做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在考试时学生往往在简单的问题上丢失了大量的分数。在对一些稍微较复杂问题的处理上,一些数学教师也不够完善,为了锻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他们往往让学生做一两道较为复杂的习题,在学生解答完之后就只是简单讲解,丝毫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学生很难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方法有所掌握。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只是简单讲解三角形全等判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然后就让学生解答问题,由于在授课时教师只是简单讲解,并没有对这些定理的深刻内涵深度挖掘,学生解答问题时效果必然不会特别理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度挖掘“精讲”的内涵,所谓精讲是让教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重难点数学知识、数学理论知识等内容进行精细讲解,通过这些精讲,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知识,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答实际遇到的数学问题,这才是数学教学改革关键所在。

走出误区的策略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要走出教学改革的误区,教师就应该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教师应该学会灵活应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教师要摒弃传统数学教学理念,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让学生数学知识系统真正有所提高。其次,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传统教学的经验对整个数学知识理论系统进行梳理,分出教学中的易点、重点和难点,在分出知识板块之后再对学生进行分区教学。再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在学生学习中有所体现,同时在教师的教学中也应有所体现,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这样学生势必会被新颖的教学理念所吸引,从而有助于自身数学能力的提高。

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真正认识到数学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创新教学观念,这样新课标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首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因素,对于一些难点问题的解答,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思考,了解问题的本质,通过这些问题的本质找到数学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实现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其次,在数学教学中,反馈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另外一项重要能力。所谓数学教学的反馈,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相互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内容:第一,数学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指明灯,教师应该随时注意教学大纲的变化,从教学大纲中了解数学知识的侧重点。第二,目标体系是教学中的参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目标体系,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体系进行适当修改,以便学生接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以往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对教学改革进行调整,真正走出数学教学改革的误区,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水平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观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创新不仅对于企业很重要,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占据重要的位置。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企业或者个人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占有优势,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对于初中教育而言,要抓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发挥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思维。初中老师要关心学生的心智德美等全面发展,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和启发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有认知学习理论、发展教学理论、建构学习理论等。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分析人的认知行为和认知过程,从而探析人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过程。认知理论认为人作为学习生活的主体,能够主动获取外界知识,人类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是集感知、注意、记忆、理解等各种信息不断交换和传递的过程。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运用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够更好的把握和支配事物,能够把事物放在整体角度考虑。认知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启示有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基础。

发展教学理论认为用最好的教学方式取得最好的教学发展,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提高。其理念是系统的在学生身上下功夫,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建构学习理论关注的是学生如何把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运用到自己身上,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包括自身的学习观和教学观等。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要具备积极的、目的性很强的、建构性的核心特征,强调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深造,才能有所突破。在教学方法上,建构主义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实现新旧知识的更替和结合,要提高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建构主义下的教学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都很高,要求学生课后的学习和教师课下的工作更多,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和精湛的教学技巧。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所谓创新精神,指的是人们对真知的追求和兴趣,人们的探索和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等。创新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抛弃旧思想、旧观念,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和重要精神。

1. 创新精神和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这也是教学中着重培养的一个方面。初中数学的创新精神要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初中生是从小学阶段过渡来的,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完全不同于小学,初中生对于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上升在一个高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常学生们会感到数学太难,导致学习成绩很难提高。第二、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新的知识不熟悉了解,产生很大困惑,学生的思维方式跟不上课程内容发展。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效率。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创新思维对于初中数学教育意义重大。

2.初中数学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

作为老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和模范,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具备创新思维和精神,要正确认识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想象,允许学生的离奇想法发挥,对于每一个小的思维老师不能武断制止,给以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建立良好的师生管理,既是师生,亦是朋友。课堂上转变角色,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教学方式,敢于改变。

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生创新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此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老师要做足功夫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应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主动性。要构建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引导,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课堂上积极讨论提问,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有道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时,设定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成绩,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因此要改变这一陈旧观念,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侧重学生动手能力,老师对学生进行评定时,对有创新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 冲破思维定势

教学中的思维定势不可取的,阻碍了教学的发展,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定性思维分为两种:权威和从众心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定性思维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言语的权威性,长期以往,老师的话比父母的话更管用,从而形成认为老师的话就是真理,但是有时候不能避免教师的错误言语,这都都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误导。因此学生要善于质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要心中有数,打破思维定势。建立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数学课堂上表现积极、优秀的学生他们都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具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质疑,自己思索解决数学难题的办法。对于初中教师来说,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发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善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形成主动型人格。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与肯定

课堂上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数学中的定理、公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采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数学题。例如数学中的这个定理:尺规作图是不能三等分线段的,也不能三等分角。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这样的提问:“既然尺规作图可以解决二等分、四等分,为何无法解决三等分?有没有同学可以做到三等分的?如果做到了就是数学家了”。当学生们听到这样的鼓励后,他们可能立刻动手作图、证明。这一过程正是在老师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动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数学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鼓励加油,对学生的思考给予肯定,即使学生回到错误也不要紧,关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3. 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

创新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对于初中生而言,要加强他们的创新思维锻炼,老师要关注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创新思维贯穿于生活的没一个角落。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这样提问:“测量一栋楼的高度能采用什么方法?”。讲到几何题

的时候,可以问:“如何一笔画出一个圆和圆中心的一点?讲到函数的问题时候可以问:“此函数的表达式有没有更简单的形式等。创新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4.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人格的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初中生自主性、叛逆性增强。伴随着学生人格的逐渐建立和成熟,教师更要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事业心和顽强的毅力,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心态。对于初中生来说,没有创新人格,很难发挥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形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初中数学教学与日常教育活动来渗透初中生的人格教育,例如开办一些讲座等,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也有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各方面给予指导和纠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容纳型、灵活性人格。容纳型人格指的是在学习中要善于听取老师和同学的观点,在课堂上善于谈论和分析,从而形成知识的互补和借鉴。老师要建立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互相取长补短,学习中重视团结协作,增强交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灵活性人格主要表现为反应快,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等,灵活性人格对于初中生的发展,对于数学课堂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初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灵活性人格的培养,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思考,并且与老师同学交流。此外,创新方法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初中教学中主要课题之一,创新的方法很多,不同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同灵活应变。

5.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教学要同步迈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让初中生积累丰富的典型性感性材料,从而建立起清晰的数学习表象,更好地进行公式、定理之间的比较、分析和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课堂上让学生担任老师角色,学生讲,学生听,学生评,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保证学生比较牢固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对知识的分析也更加清晰透彻。久而久之,学生会从一般参与者到拥有了参与的意识,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创新性思维,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晓林.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