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经济体制

古代经济体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古代经济体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第1篇

市场经济体制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运行体制。而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如实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具体来说,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总结了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一般来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2、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

3、垄断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产品的供给,使其产品的售价高于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形成了垄断。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产品边际效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上。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使该产品的售价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

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信息搜寻”成本;此外,市场在交易中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有着更低的信息搜寻成本。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交易中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决策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

5、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在微观经济中表现为上述偏离帕雷托最优的情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宏观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但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为此,政府也必须对经济进行调控。

但在现实中,市场失灵并没有使市场经济制度崩溃,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有一条挽救市场失灵的途径。 其中,除了认为应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即市场完全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挽救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都是不成功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多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又一体现。

于其他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

1、财政手段比较灵活,税率和补贴额可以根据外部性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财政手段的管理费用低,避免了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巨大费用。

3、财政手段在技术上比界定产权、扩大市场覆盖面更易于操作。

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所应具有的职能。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经济的调节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在市场机制能够完成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介入。只有发生市场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财政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之一,它的职能也只能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有财政来进行供给。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的问题。

2、 收入分配职能。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点上,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强制课税权。这使得财政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分配,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收入偏高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收入偏低的人们。

3、 稳定经济职能。所谓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就业水平、通货膨胀水平及经济增长的协调。这一职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的认识基础上的。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财政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政府可以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通过压缩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需求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财政又可以通过扩张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需求来扩大社会总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财政上的制度性安排,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经济政策;比较

中美两国在制定本国经济政策方面有些类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政府的角色,西部大开发以及人才引进等等。这几方面举措在各自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中美经济政策进行对比和分析,扬长避短,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中药店额作用。

一、中美两国政府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和成就对比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概括起来有三点:(1)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7%,基本上每7年GDP会翻一番;(2)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包容性的增长,其中最有利的证据就是我国的贫困人口下降2亿以上,这样的减贫结果是依靠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15年;(3)平稳的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这起期间没有发生大的动荡,对于世界来说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我们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共三点:(1)经济的高速增长;(2)贫困人口的迅速下降;(3)社会的相对稳定。这些并非任何一个国家能轻易做到,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充满战火的国家,中国要稳定得多,经济发展要快得多,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有一个能做出正确举措的政府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银行储蓄和社会投资率达到30%以上,大力推进展教育制度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能这么平稳的转型没有政府的干预是难以做到的。可见强有力的政府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位于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一直是称霸世界的经济大国,它宏观上干预和协调经济体制的运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包括避免失业率过高,避免高通货膨胀。为维护经济体制运行建立了一系列基本的制度。政府从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有:(1)维持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的经济制度来调度资源的配置;(2)对收入进行合理分配,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经济增长波动;(3)确保就业,控制投资。同时美国政府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信息,交通,通信和能源等等。

通过对比我国和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政府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会更多些,起到的作用也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创造了伟大的,震惊世界的奇迹。而美国是真正实现了“小政府,大市场”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两次大的金融危机,政府每年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还有较高的失业率,这些问题都是它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弊端造成的。

二、中美各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经济效益

美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将近100年的时间进行了西部开发。当时美国向西部的经济开发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通过小农经济来分化资本主义农业。这对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同时西部开发通过发展交通事业,带动东西之间的经济联系来拉动本国内需,这也给西部沿线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繁荣。所有这些举措都是源于西部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带动了美国的重工业以及电子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西部大开发刚刚起步,我们在借鉴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的历史经验的前提下,也量身规划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1)抓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2)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西部开发;(4)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利,能源以及通信等等。西部大开发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会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对比中美两国西部大开发模式的特点,不难发现美国西部开发是在18世纪,那时的美国是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大量的移民可以充分利用东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发西部各种自然资源,能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中国的西部开发开始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保障有力的国家政策集中有限资源,部署西部现代化工业,所以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大。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们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西部地区通车里程超过70万公里,2/3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交通设施、铁路、水运航道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天然气设施以及垃圾处理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加强。美国西部开发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实现了东西部政治经济一体化。而中国西部大开发建设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需要政府统筹规划,需要有序有重点的实施经济政策,需要进一步坚持政府制定的科学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中美人才引进政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众所周知,各行各业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古代就有谚语“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最关键的是对人才的重视。面对人才的竞争,他们会用高薪工资,充足的科研经费等很多宽松政策来吸引全世界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美国一半以上的企业和工商业人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人才支撑着美国一般的经济产业,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它不仅解决了近三十年来美国出生率下降以及面临的劳动力匮乏的严重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美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人才的发展和引进不够重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在总结历史教训,借鉴国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大量的引进人才、移民和吸引外商来中国投资的优惠政策。比如聘请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和派各类人才出国培训。这一举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了新突破。同时,在工业领域,围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先支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国有大型企业、软件、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等,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极大的占有了国际经济市场。这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比中美两国人才引进政策,中国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做好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自身的知识,科技,产业创新,尽快实现自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美两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人才引进政策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重大经济措施,对美国的经济政策我们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必须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保证市场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靳铭,赵嵩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设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

[2]赵宏.中国模式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作者简介:

冯石岗(1955―),男,河北冀州人,管理学博士,哲学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导师。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制度建设,择优机制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体现出了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的迫切性。笔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建构需要从制度基础和传统管理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建构各种管理文化因素有筛选取舍功能的制度结构。

西方管理理论在我国经济转轨期的应用障碍

进入市场经济进程以后,我国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深受自身独特的文化积淀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积淀,是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管理思想的延续。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单一计划型结构向市场契约型多元结构的转变。经济多元化的出现导致单一利益关系的分化,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利益多元化。

市场经济进程表明,利益分化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体制内经济利益分化以外,中国社会还存在体制外的利益分化,即一些人、群体或集团,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凭借手中政治地位、经济势力及支配资源的特殊权力,利用非市场化方式,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取额外财富,形成具有投机性、排他性的既得利益集团。究其实质,则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双向寻租行为。尽管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同样存在,但是我国的转轨状态使这种行为泛滥。非规范经营行为与寻租行为越重,则政府收益越少,而部分政府官员个人的收益与寻租成功的企业的收益却越多。于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报酬递减的关系。这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落后局面的重要原因。分析表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管理科学,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都缺少现实的基础。

传统管理思想在转型时期的应用局限

反观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其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可谓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本主义,把个体价值归结于社会价值,倡导重义轻利。但是,以功利主义为原则的市场经济却认为唯利是图是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强调“经济人”假设的普遍适用。再者,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古代管理思想,主张三纲五常伦理模式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宣扬专制式人治主义。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型经济,崇尚以法治国,重视共同的契约式约定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

而在具体管理模式上,中国古代管理方略经历了春秋战国的雏形期和秦汉以后定型期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德治教化的儒家思想;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严法律民、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以及兼爱非攻、兼爱交利的墨家思想。后者则逐步形成以“儒学为主”、“道法相辅”为学派结构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其后虽多有变化,但终未越出以儒家的“德治教化,修身治国”作躯干,添加“援道入儒,无为而治”、“阳儒阴法,德主刑辅”为两翼的内圣外王管理模式。很明显,管理知识一直未能与治国思想分离而成为专门的科学知识,强调的是以平均和共存为特点的有序、统一、稳定的内部和谐状态。因此,难以胜任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的重任。在提倡竞争、创新和科学精神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以求和谐、中庸为代表的古代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操作模式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第4篇

《中国古代经济史》教材中,涉及大量的土地制度及赋税制度演变,和手工业、农商业发展状况的内容。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学生轻易掌握不了,容易出现混淆概念的现象。故讲述时应尽可能理清经济体制演变历程,帮助学生认清其发展线索。

从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历程来说,其经历“国有制私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演变过程,其中奴隶制度社会是最具代表的井田制土地国有制社会,该阶段土地制度用一句话描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封建社会时期,土地制度则从土地国有制演变为三种形式,包括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私有土地制、国有土地制。围绕土地和人口争夺,三者间展开异常激烈的斗争。但从本质上来看,中国土地制度在封建社会演变历程,就是进一步发展巩固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过程,整个社会历史中贯穿了封建大地主将国有土地和自耕农土地变为大地主所有地的过程。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在历朝历代中均有体现,如东汉时期出现的大地主田庄;南朝时期的封山占水;唐后期普遍建立的官僚、贵族以及大地主庄园;明后期遍布全国范围的皇庄和庄园等。并且,随着土地制度的变化,与之相应的赋税制度也发生着变化。赋税制度演变历程自春秋时期鲁国始,称之为“初税亩”,到唐朝时期则演变为两税法和租庸调制,直至明朝时期的“一条鞭法”和清朝时期的地丁银制,清晰地体现出赋税制度在封建社会下的发展线索。整条线索观察于以人丁为主转变为以土地财产为主的赋税征收中。赋税形式更是从实物、劳役转向为钱财,明显反映出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中农民身份地位的提高,以及相对减弱的依附关系。

最后,在经济史讲述时,应适当选用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让学生阅读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与之相应的经济生活场景,有利于学生理清历史概念关系,改善历史概念混淆的现状。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

一、当代小学生素养的现状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转型时期,“转型”至少包含两层内涵: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是社会形态的转型。在社会的这种巨大转型中,在传统与现实的交锋中,各种新观念纷至沓来,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当代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以及价值取向,使得小学生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1]。当代小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肩负起中国发展与振兴的重任。

二、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今天,提倡与加强小学生的人文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则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任务之一。我们要认识到,人文教育有其独具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人文教育才会真正有成效[2]。那么,人文素养教育有哪些特点呢?

为此,教师在授课时既要全身心地投入,要以自己的思想和激情,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引领学生产生共鸣或心灵的感动,还要创造课堂的人文思想氛围,一种自由讨论与争鸣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古代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能影口向他们品性之真挚、伟大、高雅的那种令人难忘的印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加强小学语文经典文化教育。

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享受空间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精彩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极易引起人们的急躁情绪和心理失衡,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大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脑袋中,有点空荡荡,雾蒙蒙。于是乎,商业文化以它扎实的后盾和通俗的形式,漂洋过海,乘虚而入,大有雷霆万钧、无坚不摧的架势,闹得不少人心荡神迷,追腥逐臭。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小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肯德鸡、麦当劳,最喜欢过的节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嘴上以夹杂几句洋文为时髦,在哲学方面有些人能够大谈特谈亚里士多德,却不知老子哲学……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他们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理想、前途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普遍存在,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心,社会道德意识急待加强[5]。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汹涌的当今世界,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的精神家园日渐贫乏。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职,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国之兴衰,关乎教育。综观我们的当代教育,小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教育,却很少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文化经典的启蒙。一个没有传统文明的民族,是-个不完美的民族;而有了传统文明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则是-个可悲的民族。基于上述现象的存在,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仍然对此无动于衷,就会造成文化经典的断代和失传,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2、增设人文类选修课程。

当前在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涉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类课程仍比较少,能够深入浅出、比较全面系统并且深受小学生欢迎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课程数量则更少。因此,笔者以为,应加强对小学语文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使小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学遗产有较多的掌握和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与陶冶。同时开设多门人文课程。将它们列人教学计划,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七门人文类课程且成绩合格才准予毕业。这样,就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又有一定的要求和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陈桃源主编. 小学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教程[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8-100.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第6篇

一、前言

纵观五千年的中国灿然文明,对于学生的教育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古代中国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普遍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在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处于迷惑期,而高校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其个人思想还不够健全,价值观没有得到完全的建立。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比如:盲目拜金和腐败思想等等。以往,我国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多为课堂型教育,教育效果有限。目前,将国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运用在网络环境下也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发展,不仅提高了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率而且提高了高校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兴趣。因此,探索一种新的价值观培养方式和分析方法,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本论文正是从此方面出发,阐述心理学教育下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并提出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优缺点和教学过程应注意的事项。以心理学为切入点,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心理学分析,探索更加有益的高校学生价值观培养模式。

二、影响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心理要素

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高校学生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在大学生建立个人价值观方面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我发现影响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主要心理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学生价值观受个人需求的影响严重

需求是学生个人欲望的集中体现,它是影响学生个人动机和引导学生个人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需求是人的本质的特征。任何人都有个人需求,个人动机与个人可能性的比值就是高校学生的个人需求。当个人的动机越是强烈的时候,其可能性也就变的越大,个人的欲望也是最强的,也就越容易引导学生采取行动。著名的心理学专家马斯洛教授根据需求的内容不同,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了五个不同的层次。它们分别被称为:生理性需求、社交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社会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类对于需求由底层次向高层次扩展。正是人类各种需求的存在,才有动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有选择性进行的。人在进行选择性认识的过程中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为目的的,满足个人需求是其认识外界事物的动力,因为这样的选择符合个人当前的价值观。这种心理性的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在高校学生中,由于其个人思想还不成熟,各种需求很容易影响其价值观的建立。当学生在追求个人需求的过程中,不完善的个人思想很容易导致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人需求,做到正确引导,积极沟通。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心理上选择性的认识外界事物,与学校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统一。

(二)学生价值观受个人情感的影响严重

人类之所以是高级动物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情感,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个人情感更加强烈。学生控制个人情感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影响,表现在学生行为上就是:高兴、悲伤、抑郁和悲观等。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选择,是学生价值观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如前所述,需求会决定着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当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的思想比较愉悦,反之则会使得学生产生悲伤、消极和厌倦的个人情绪。这些情绪反过来又作用于学生的个人价值。当学生心情好时可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其发展。当学生心情不好时,就会产生厌学等一系列的反应,这就影响着学生个人价值的选择。因此,在以后的高校学生价值观问题方面,应该注重学生个人情感的变化和引导,教育学生控制个人情绪,合理发泄不良情绪,这些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意义重大。

三、高校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措施

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以往多采用课程教学的形式。通过思想政治等课程的讲授和课程考试来加强学生对于正确价值观的认识。但是,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方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情况下,甚至会促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尤其是对于考试的形式,会使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教育停留于表面文章,不能深刻认识。在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笔者认为应该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利用心理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其主要的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多元化价值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商分立;民商合一;理性思考

民商立法作为世界范围内许多学者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最早出现在欧美一些国家,起初,欧美一些国家就民商立法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和争辩,而后蔓延到世界各地。民商立法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许多社会性的问题。民商立法的实施将对商法价值的彰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商法的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民商立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法的立法形式,因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民商立法比较落后的国家,探讨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概念

对于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概念的理解和明确是正确、理性认识民商立法的基本前提,也是对商法进行定位的基础。首先,我们将对民商合一的概念进行界定,民商合一指的是将民事、商事融合在一个立法体系中,民、商之间不进行划分,同时,关于民法的立法规定也将运用在商法之中,关于商法的一些立法规定,同样也可以运用在民法之中。例如,在我国古代,从事商业几乎是商人所独有的权利,如果普通的社会公众从事商业活动将被看做是违法的。而现在,随着民商合一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从事商业活动不仅仅是商人的权利,也扩大到了每位社会成员,只要有经商的意愿,人人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商业活动,因此,商主体的范围和内涵已经被大大拓宽。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主张民商合一的一些群体认为应该将民法和商法之间的界限打破,商人不再是一个独立、特殊的社会阶层,而是作为社会公众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民商合一所带来的福利。因此,对于商人群体管理以及商业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商业纠纷的处理不再需要一套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而是与民法相融合。因此,民商合一概念的提出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民法和商法之间的界限,同时大大拓宽了商业活动的领域和范围,有利于商业活动的繁荣和规范。再次,我们探究民商分立的概念。民商分离指的是将民事和商事的内涵、范围以及界限进行明确的划分和限定,在民法之外,存在独立的商法体系;同时,在商法之外,存在独立的民法体系,因此,民商分立不仅指的是民法和商法之间是不相联系的,同时,作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民法和商法也是互相独立的。推崇民商分立的学者与推崇民商合一的学者存在较大的分歧,推崇民商分立的学者认为民法和商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是不能相互融合的。基于对立法原则、立法技术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民商分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两个相互独立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市场经济将呈现不同的发展状况,民法和商法也是针对市场经济的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特性进行调整的。

2 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理性分析

2.1 民商的联系

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民商是一家,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民法和商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民法和商法的联系是从各自颁布之日就产生的。此外,一些社会成员认为民法主要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民事行为以及民事利益进行调整的,但是商法所调整的范围相比民法就比较小,主要是针对商人以及商业活动所颁布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商法和民法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首先,在两者的概念上。由于商法主要活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针对具体的商业活动的,主要是对商业活动开展过程中一系列商业纠纷进行调整,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民法主要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系统性,在调整对象方面民法和商法是相互补充的。其次,对于法律执行的效率而言。公平是民法首先所提倡的一个原则,在处理一些经济行为时,民法会因为考虑到公平而对效率作出一些限制。但是在商法中,效率无疑是放在第一位的,这是因为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的高效率。

2.2 民商之间的相互作用

民商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主体、特征以及原则方面,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阐释:首先,对于主体而言。民法的调整主体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不仅仅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和团体,因而,民法具有广泛的主体性[1]。对于商法而言,其调整主体主要是商人以及商业活动,主体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其次,在特征方面,民法在进行调整过程中,更多的变现为社会伦理道德对于社会成员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的约束和限制,具有鲜明的伦理性。而商法要求商业活动的开展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力量,侧重于技术性要求。同时,商业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是盈利,这也将对商法的特征产生影响[2]。最后,对于立法原则而言。商业追求的是高效率、高回报的商业效益,因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商法也要与时俱进的进行调整,追求更加高额的经济效益回报;但是在民法的立法过程中,立法主体更多的是考虑的伦理道德的因素,这是因为民法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所以民法必须要具备一套能够对全体社会成员产生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伦理道德就是这一价值导向。

2.3 民商分立、民商合一的联系

经济法和商法还是存在许多不同的,经济法将社会主体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将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作为其立法的追求,而商法则是侧重于企业或经济主体单个的经济利益,十分注重效率,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十分关注。因此,经济法所依靠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商法则是依靠商业主体的经济实力[3]。因此,在民商分立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单个人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经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单个人的利益理应是屈服于市场经济利益的。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追求公平、效率以及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市场利益主体的愿望,因此,民商合一也是一种趋势,基于市场主体公平的考虑,民商合一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市场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理性的思考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关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探究,我们应该明白到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是探讨民商立法的基础,只有将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统筹协调,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从而实现商法的市场经济适应性。同时,通过分析民商之间的联系、民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民商分立、民商合一之间的关联,也有助于完善商法体系,弥补我国商法体系不健全的漏洞。

参考文献

[1]徐浩.对我国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理性思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6:277.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社会逐渐向现代性转向,日益制度化的高校管理方式正迫使高校学子成为单向度的唯理性人。高校应采取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加通识教育内容、塑造人性化的校园文化以及采用人性化的学生评价策略等措施,来加强对高校学子的人文关怀,引导其全面发展。

一、现代性的转向与高校管理方式的日益制度化

    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长久以来都依靠农耕为生。这种地理环境和小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孕育出了以血缘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这种意义上,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实际上便是家族制度。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这一本质,造成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秩序主要是基于血缘、学缘和地缘等各种非合同关系而建立的,不是依靠成文的制度来维系的,这种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必然具有重人情、轻利益的显著特征。这种社会管理模式具有相当大的保守性和落后的一面,但也正是这种以血缘为心理基础的温情脉脉的管理方式,使得长久生活于窘迫的物质条件下的中国人能够保持一定的心理决乐。

    随着1978年党的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在神州大地全面展开,对外开放的国策也逐步由点到面不断深化。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指向长期以来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模式,希望用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建国后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依循着这种指向的现代化建设逐渐使得我国传统的小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被侵蚀和动摇。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外众多思潮和“主义”被中国人所接触、认识甚至接纳,这就使得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并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这两者的合力之下,曾经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桎梏的中国社会,终于步入了向现代性挺进的轨道。

    现代性是指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于17世纪出现于欧洲,并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大根本特点,是它建构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说之上。这种人性假说把人看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完全理性的最大利益者。按照这种逻辑建构的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在价值取向上必然是推崇利益和效率的。为了追求利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各种组织在管理方式上纷纷采用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的着眼点就是在强化专业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工人的操作动作和操作程序的制度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现代性必然是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或组织模式。

    现代性的制度化取向相当具有侵略性。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最具革命胜的基层实体,各类企业就自然充当了管理手段及方式制度化的先锋。但管理方式制度化趋势并没有就此止步,随之而来的是事业单位和政府组织也出现了企业化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把企业经营管理逻辑推广到政府和事业单位。在我国事业单位群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高等学校是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镇之一。它们普遍以表面上的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积极主动地按照这一逻辑对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的方式实施了制度化过程,并据此进行制度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有着浓厚的人清味的中国传统管理方式被挤退出了高等校园,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日益制度化的学校管理方式。

二、高校学子“制度化哟存在状态与虚无感

    随着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学子的存在状态也日益变得“制度化”起来。作为对校内各种关系和行为进行一定约束的高校管理制度,首先指向的约束对象就是在校的学生。当萃萃学子经历了高考的涅巢而迈入高等学校之际,他们与所在学校的法人之间就变成了一种明白无误的制度化合同关系,比如得和学校签订培养合同之类的一系列协议书,包括在校期间应学习哪些课程,都被学分制度规定得详详细细,而诸如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评定方法和程序也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总之,高校学子在校期间应该做哪些事情,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都会找到相应的制度规定。可见,这些遵循着功利取向逻辑而制定的制度在高校校园所有领域里把学子的行为都给安排好了,学子们只需按部就班地去落实就行,其青春年华的存在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制度化”了。

    这导致今天处在现代社会的高校学子由衷生发出某种“虚无感”,理性的制度和文化对学子生活实行全面的控制和操纵,固然带来了学校管理效益和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但也伴随着学子们同自然、社会、自我的疏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在现实里,高校学子的社会关系已经被极大地简单化了,变成了人和管理制度的关系。用存在主义哲学来阐释这个问题,就是学子们作为非理性的人的一面,被理性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排挤出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他们的自然存在本身。这就逼使那些有着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抽象人、片面人、理性人,变成了利益最大化者和没有感情的人。总之,现代性笼罩之下的高校学子几乎变成了存在于制度、规则、标准之中的一堆抽象符号。

三、加强人文关怀,消减高校学子的虚无感

    针对高校学子在学校管理方式日益制度化的重压之下变身为片面人的普遍现实情况,高校应进行理性的反思,把以往教学和管理上所遵循的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模式,转变到以“人文关怀”为取向的新思路上来。所谓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就是着眼于理想人格全面发展的一种育人价值取向。依据此价值取向,应采取多种积极可行的措施,提升学子们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消减他们的虚无感,使被现代性所异化掉的人格回归到具有更加丰富内容的“现实人”上来。

    首先,要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关爱学子的良好形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深刻的教育观念、抽象的知识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教育富有形象性、感染性,能极大地强化教育效果。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强调教育者的榜样作用,《史记》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下降的趋势,网络上经常出现贬损教师形象的报道,可见教师的形象正受到国民的质疑。因此高校有关部门应转变在高校教师评价问题上所一贯秉持的功利取向,更加注重师德的建设和考评,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让学子们能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

    其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丰富人文通识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应更多地引导学子们对《论语》、《老子》、《中庸》等经典书籍进行研读,使他们有机会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们进行对话,从中感受深邃的思想魅力。这些经典作为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瑰宝能起到“修身养性”、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作用—不单单增进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正面的知识,而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心灵,修炼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培育一种对自我心境起调节作用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