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

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工具;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85-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一个重要概念――“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1]这就使得讲课不能成为一种简单的灌输,它应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融合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做到理中蕴情,因情达理。可见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接受知识有直接的作用。不仅如此,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2]由此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看做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把课文看做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信息载体。教师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只做传达信息的文件中转站,他必须从各种复杂而具有深意的文字符号中提炼出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义所在,把自己融入到那凝聚了作家情感和思维的文字中,完成一个由被感动了的读者到成为一个情不自禁的作者的转变。接着,去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在教学内容与其相符的前提下,把作家的情感予以充分张扬,带动学生完成一个由被动的读者到一个主动的作者的转变,从而唤醒他们与作家心灵的沟通和共鸣,完成“教育就是唤醒”的过程。

体制的缺陷使得当今的中学生人文精神底蕴存在着普遍缺失的现象。由于世界的多元化,使得他们并不是生活在单一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中。“应试教育”的副产品――追求升学率,一直影响着学校教育,语文中知识技能这一工具性得到了无以复加的推崇,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理想都变成了只是得高分。这就使很多中学生达不到自己的个性化的理想世界。不仅如此,现实世界的副产品――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生存法则中的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都对中学生的思维造成很大冲击。他们因为没有耐心而抛弃很多经典作品,取而代之一些流行的歌舞明星以及以动漫为代表的精神舶来品。

随着“工具化”弊端的日益凸显,目前已经有诸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汉语大滑坡”、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问题的严重性,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被重新抢救和发掘。归结起来,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大多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努力:首先,从教材入手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发掘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将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与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有机的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紧扣文章中体现出主旨的具体词句进行讨论分析。以点带面,使学生在感知文章内涵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关于这一点,笔者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这是初中语文的起始课,作者要表达的是自身对文学的感悟以及引领学生走入文学殿堂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自身对文章精心研读之后,创设各种可能的情境,诱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由于情感体验是学生道德情操形成的最佳途径,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可以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很好的引发出学生的思想火花,将抽象的道德宣传变为真实情感的熏陶。最后,从语文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创造环境,改变教法。大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积极发现和质疑,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和表达问题,给予他们真诚的鼓励和恰当的肯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原有授课内容中融入新人新事,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提出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互动的教育,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语言上和精神上都需要得到贯彻和发展。当今社会的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人文的教育。而单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它则更多呈现出人文性的特征。每个人的语言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积累的起始阶段,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尤为明显,那些正在牙牙学语、习文断字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但随着积累的深入,人文精神的灌注就显得不可或缺了。如果把语文学科的学习比作一条流水线,那么“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条流水线上就需要有一个序列,使得语文教育这一整套工艺流程具有可操作性。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用渐进的方法向学生们的精神家园输入人文精神的养分,才能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大树上浇灌出一颗颗甜美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4.

[2] 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2010.

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TED视域;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24-04

【作者简介】杨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161),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语言革命”“思想爆炸”“风潮”,这些词语正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TED演讲风暴”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将人类口语表达的力量推至了历史的顶峰。2011年,18分钟TED演讲的视频网络点击量达到了5亿次。网友们称“这18分钟,我们收获了全世界”,有些人甚至将每天收看演讲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演讲者通过思想的碰撞,熟练地运用口语表达技巧,借助轻松愉快的氛围传递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使听众获益良多。TED演讲是一场迷人的语言盛宴,亦给小学语文教学刮来一阵清新的风。

以TED演讲者的语言风格与交际水观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当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基础的语言交流能力,并且强调了使用语言的文明礼仪,距离儿童生成稳定开放、富有生命、鲜明顺畅的语言体系仍存在很大差异。为此,笔者所在学校从口语教学的育人目标、活动设计以及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规划和设计。

一、陌生化:以全新的视域观照小语口语教学的向度

在思考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体系该如何架构,内容该如何确定,教师教学方式该如何设计,教学效能该如何检测时,我们不妨跳出原有的思维与视域,以“陌生”的眼光去审视与观照。“假设我们的学生未来要登上TED演讲台,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应该形成怎样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诸如此类的问题多问一些,我们才可能打开新的思路,形成口语教学的新格局和新气象。

1.研制全新口语“素养模型”。

以培养“TED小演讲者”的目标为航向,我们约请了近30名小学语文教师,研制全新的口语教学学生素养模型(见图1)。该模型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轴,在思维轴的转动运转中,朗读模仿能力,叙述描述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论证表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等五大口语表达关键能力在螺旋运转上升。在素养模型的最外层为“TED式小演讲者”的外显样态――反应敏锐、思想独特、谈吐有致、优雅从容。

(图1)

2.打破教与学的固有“模式环境”。

环境,对学生个性、能力和品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环境设计”,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们很长时间内都将“学习环境”定位为物质的基础设施,以及外显的文化氛围等。其实“学习环境”更应该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总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呈现,以及师生互动的策略等。这些无形的和内在的“环境”,往往决定了口语教学的实际效能,是能保障学生的主体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融共生,从而使得口语教学向着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向度发展的核心驱动程序。

在以往的语文口语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中以接受式、被动式和零碎式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我们基于儿童立场,遵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形成“语言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螺旋上升的心理规律,凸显学生在语文口语学习中自主体验、自主实践、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地位,最终形成体验欣赏、合作学习、实践感悟、表达分享等语文口语学习方式。

在口语教学环境设计中,教师“如何教”的命题,往往决定着学生“如何学”的走向。我们打破教师常规课堂教学中机械的“问答式”口语教学方式,在课例的探索与实践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口语表达技巧传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变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注重体验感受,互动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陪伴、引导、互助、激发”式的口语教学。

二、结构化:以课程的眼光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维度

在进行口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有效组织、运用教材内容,一方面要关注语文口语课程的理性价值,必须对“教些什么”“还可以挖掘什么来教”进行选择,就如何推进口语教学活动,如何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行结构化设计。只有教师从内心生发出课程意识,用课程的眼光来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我们的口语教学才能像蜜蜂筑的蜂巢一般,以其稳定性、序列性和超精巧的结构特征而呈现出迷人的维度。

1.以稳定的课程体系为“主干”。

在TED视域观照下构建的小学语文口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绝非互相割裂的存在,它们互融共生,相互渗透又各成体系,各有侧重。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注重口语能力养成的体系化、递进性和逻辑关联性,课程的触角延伸向了课堂韧猓因此对课程体系的架构必须有完善而系统的规划,才能避免课程的实施被弱化、淡化甚至边缘化。我们依据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指导建议,结合国家语文课程的现有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本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背景,创造性地开发适宜的校本课程内容,完善小学语文口语课程内容体系(见图2)。设置了配套的课程评价机制,以确保本课程能稳定、持续地运转和实施,最终走向课程目标的达成――培养具有校本特有气质的“TED小演讲者”。

课程体系的搭建,一定程度意义上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依托载体都在于严谨而科学、稳定的课程体系中。直观地表述,即小学语文口语课程这棵“大树”的繁茂生长,关键在于“大树”先行生长出稳健有力的“枝干”,能够支撑所有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拓展活动“有向可长”“有枝可依”“有据可循”。

2.以序列化的课程内容为“枝叶”。

在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在“口语表达能力素养体系”的支撑下,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关键能力生长点进行了侧重性设计。以第二学段为例,在一定独创性思维能力的支撑下,重点发展学生的叙述、转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针对“复述、转述、讲故事、表演”等具体要求,研发出了《九色鹿》《小稻秧脱险记》等精品课例群,并且针对“讲述、应对、即席讲话、问题讨论”等具体要求,研发了对应性的精品课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学段各自的口语教学精品课例群落,这群落之间的内在隐性勾连便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素养的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关联。

这些口语精品课将学生口语表达的达成目标扎根于实在的课堂,细小的口语体验活动之中,随着学段的递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无痕教学”中得以“水涨船高”式生长,这也是在所有口语实践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核心阵地。

3.以精巧的实施结构为“导管”。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就像一棵小树在土壤中的成长。儿童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这一系列的“光合作用”,离不开“土壤、空气、水分和阳光”,这必须依赖具有精巧结构的、立体状态的“实施导管”。我们以“口语实践活动”的分布格局为“导管”,从纵横交错的“立体经纬”的构架,再到引爆口语表达高度发展的“爆破点”设计,最后以覆盖全局的驱动设计为关节点,全方位打造出激发语言生长的活动时间与空间。

以“学科活动”为经纬度。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中,口语表达能力的生长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在阶段性向上延展的过程中,需要关键能力指向的各项训练项目互相有层递性,交融性。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儿童心理、生理成长的状态与特点,将12个学期的口语拓展活动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以期让每一位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涯中,经历12次校级层面口语表达“大舞台”,在逐渐升级,逐层爬坡的口语表达竞赛、展演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有节奏感的生长与发展。

以“社团活动”为爆破点。儿童的生命成长是非一致性的,有着或高或低,或快或慢的多样性特征。部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人提升得更快一些,口语的流畅性、思维的深刻性、观点的独特性、语言的感染性等比一般儿童更为突出,使得这部分儿童站到“最近发展区”的枝头摘得苹果。为他们建造更高平台,组建“精英”成长营开展口语社团活动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全力打造了校级和年级两个层级的口语体验社团。

以“微课活动”为驱动式。实行“课前课”“课中课”“课外课”等微课活动的推行。“课前课”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据点――第一学段为“课前故事会”,第二学段为“课前新闻播报”,第三学段为“课前演讲”,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小型训练和即时监测落脚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课中课”指的是针对教材文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发出适切进行口语表达的学生主w活动。而“课外课”则指向学生课堂生活之外的语言体验、实践时段。如每日的“阳光晨诵”,午后的“停云憩读”,每周家庭中的“亲子共读”时光等。

三、多样化:以立体的角度检测小语口语教学的效度

因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非书面性,我们主要通过对语文口语课程的分析评价,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考核评价,对学生口语学习与活动的观察评价三管齐下来检测教学的效度,并且辐射课程成果。

1.数据监测评课程。

在每学年的期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总结分析、专家把脉等方式,同时开发课程评价监测软件,对口语课程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改和调整。

以对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的监测为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课程实施初期对“课前课”的时间设置出现了偏差。在“一刀切”式的时间安排中,出现了第一学段学生“吃不下”,第三学段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改为“两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的弹性设置,并以此为“点”的依据,对下学年的课程推进进行“面”的微调和完善。

2.课例档案观教师。

成立口语课程开发与指导中心,为各位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记录,积累资料。每学年对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过程与实绩进行考核评价。我们特别注重对教师推进课程过程中的课例记录和研究,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积累至少一节研究课例,以孔窥豹,在课例的呈现中全面观察和监测教师对本课程的推行和再开发能力的提升。

3.多元评价促成长。

“线上线下双点赞”――丰富和完善“点赞行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的表现给予点赞,发放点赞卡,并充分尊重儿童意见,设置各类机会和奖品予以兑换。以奖代评,以评促优。

“校园双星促成长”――创设表彰“校园成长之星”和“校园成功之星”机制。学校设立“春苗奖励基金”,对“演讲之星”“辩论之星”“故事之星”“体验日记写作小能手”“成功之星”进行专项奖励,鼓励儿童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优于表达。

当TED演讲走进我们生活,并对我们的观念、行为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时候,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儿童正是这些观念和行为的最大被影响者。因此,刷新我们的头脑,为儿童筑起语言活动的最大空间舞台,让他们生长在丰厚立体的活动场中,生长在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中,生长在细致入微而又绵延悠长的口语体验活动中。相信这样的阳光少年,一定能向着TED演讲台的方向无限生长!

【参考文献】

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学改革

民族双语教学是搞好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的民族教育中,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文字相结合实施的一种教育,藏族聚居地的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的教学都属于双语教学的范畴,我校地处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八角楼乡,推行的也是藏汉双语教学。

在民族地区,特别是目前各民族交流和融合不断加深的现实背景下,实施并完善双语教学是我县我州乃至整个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头等大事,但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居住分散、闭塞,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导致双语教学首先面临一个大的环境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使民族地区的农牧民越来越多的与外界加深了联系,可是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藏汉民族不断交流融合的直接后果是藏区的学生要么只会说藏语要么只会讲汉语,而能够熟练运用藏汉双语的少之又少,这无疑是对藏汉双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的到来,英语教学的价值增大,使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双语教学的模式,进而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困难。

虽然说经过几年的实践,双语教学也摸索出了一些符合我校实际的经验,但是由于双语教学固有的客观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总结起来我们目前面临的双语教学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滞后,针对目前学生实际,应该有更多的双语教材出版和发行。另外现在有些教材中的例子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差距,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也与本地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造成了困难。

2、教师业务水平不够高,队伍建设与培训渠道不畅通制约着藏汉双语师资的整体素质。虽说我们很多老师有藏汉双语的毕业证书,但实际上这些老师对藏汉双语的造诣并不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导致师资队伍空有其名,很多时候都是懂汉语的不懂藏语,懂藏语的又不擅长汉语,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刻板、观念僵化、不利于多种教学思想的融会贯通。进而导致学生以藏文为主和以汉文为主的两极分化,擅长藏汉双语的学生少之又少。就目前来讲,甘孜州公务员考试依然采用的是申论行测为主、加试藏文的考试模式。试想学生不能掌握并熟练运用两种语言文字,那么就为将来的就业埋上了失败的伏笔。

3、学前教育力量十分薄弱,雅江县仅有一个幼儿园,有条件的孩子在县城里接受学前教育,而偏远乡镇、以及牧区学前教育基本上是空白,小学一年级衔接教学由于语言因素举步维艰,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语言思维智力的影响极为深远,如果没有条件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那么相当于这些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在学前教育中,那些牧区的孩子可以慢慢的学习汉语,可以避免他们在直接进入小学却不会说汉语二而产生无助和恐惧感。而只会说汉语的孩子也可以在这里学习更多的母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4、家长的错误观念也成为误导学生的重要因素。乡镇周围的学生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习藏语,因为学习藏语的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可以选择的只是民族院校,而且适用范围也不广,直接导致学生没有学习藏文的积极性。这种观念显然极不科学。因此家长应该摆正心态,发挥藏族孩子能够适应高寒气候和具备语言优势的特点,在民族地区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5、很多人对藏汉双语教学的认识不够统一。对藏语文的使用价值和功效认识不清。要知道我们常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仅次于汉族的浩瀚典籍。作为藏族儿女,我们也有义务继续传承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藏文就是了解藏族文化的钥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虽然推行双语教学以来,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粗浅研究提出推进双语教学的一些方法建议,以供参考。首先是我们政府必须要高度认识到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双语人才对本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对双语教学及扶持力度,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要知道在民族地区只有开展双语教学,才能更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也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更好的了解并传承藏民族文化精髓。

其次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好、相对稳定的双语师资队伍。只有突破了师资这个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培养一批藏汉双语兼通的老师,才是发展双语教学的最急迫的问题。同时这也对高校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政府和教育局一定要牵头做好教师双语培训的工作。并且争取政府和教育机构的支持,建立几所幼儿园,配备专门的双语教师,设置基础的藏汉双语的课程,使学生在小学之前有接受双语教学的语言基础。

再次,加大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成立专业的教材设计小组,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双语教材和课余读本,并且在学校中开展双语活动(比如双语演讲,表演话剧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藏汉双语的积极性。

总之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振兴民族教育、提高双语质量、是每一个像我一样的民族教育者所肩负的神圣职责,鉴于环境问题和现实情况,改变我校乃至全州双语教学的困境,取得双语教学的成功可谓任重而道远。这也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让民族地区的孩子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藏汉双语,以期在将来更好为家乡建设做贡献,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培养更多双语人才,无疑是我们民族教育者的成就,也为我们藏区的明天更加美好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胡玉智。白马藏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对策分析,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第二期。

[2]木多21实际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应具备的素质与应采取的措施,藏区教育论坛。2005年

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范文第4篇

一、要抓好素质,练好教学基本功

教师要起好主导作用,首先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同时要练好教学基本功。新的课改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理想的教师,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业务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讲过这样的例子: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历史老师在上课,听课的教师完全被抓住了、入迷了,课后有人请教这位名师这节课准备了多久?他回答说:“为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15分钟。”理想的教师一辈子都在积淀知识,更新他的知识结构。

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数理知识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还有我还特别教给他们怎么学好地理,必须时刻想着运用地图去解决问题,学会读图、识图、分析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时时刻刻心里脑里必须有个地图,中国的,世界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好地理,那么其他学科也会跟着好起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名诗在地理课考得是诗词中“春风”指的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如果你对语文知识欠缺,那么这题你一定不会做,可我们知道这诗意思是晚上下了一夜大雪,第二天看到满树的雪像梨花指的是雪花,所以每个学科之间联系很紧密;我还问过:黔之驴?黔指的是哪个省份呢?这样语文知识和地理相结合,融会贯通,互学互相进步,一举两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个“蜀”是哪个省份呢?太多了这样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上来了,连班级一些后进生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很好了。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之以容,然后尽其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如在学习“太阳高度”时,设计如下问题:①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猜想)②一天中什么时段最热?(验证)③冷热取决于什么因素?(结论)上述三个问题从生活现象人手,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学生经过猜想、验证过程,获得新知。

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部驱动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期待或鼓励,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其信任与尊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经度变化规律”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经度图,总结判断东、西经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找零度经线;有的同学说在度数最小的那根经线上画“十”字,再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也有的同学观察得到:经度越向哪个方向变大,就是该方向上的经度。每一种方法教师都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士气很高,学习效果好。

三、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自学导读,有目的的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做到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框架。学生亦可针对疑难提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

2.图文结合,善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课堂上,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并且指导学生识图,将课文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用图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泛在学习 大学英语 教学创新

一、引言

泛在学习旨在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特别是网络进行学习的教育环境,泛在学习已成为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三方面动因的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结合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创新理念和思路,才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不断革新的源泉所在。尽管课堂教学依然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无线网络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学习者学习的方法模式,网络教育和网络学习变成当下大学英语新的教育渠道,也更迎合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强大的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为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改革应该以反思性教学为视角,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和使用新的泛在化教学模式,探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与途径。

从创新理论的角度看,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教育核心才真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解放了课堂教学环境对学习者的束缚,更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随着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断扩大,学习时间和地点能够自行调配,学习活动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求展开。泛在学习形式能很好地符合学习者的这一要求,学习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间断地获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人都可根据自我需求选择学习工具和学习方式,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从实践创新的角度看,通过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多项技能的培养,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从而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和策略选择的双赢结果。

二、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思想创新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在语言学习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创新意味着改革的结果。在现实教学中,针对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不够,忽略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干预,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未能达到应有水平,“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教学中仅仅是一个口号。

培养应用型的英语人才是当前高校,尤其是外国语类专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早在1998年,高教司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多元化趋势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培养模式。”[1]2000年正式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2]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技术资料,因此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把技术性语言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以达到培养创新型、实用型英语人才的目的。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要将英语教学同实际相结合,就不能没有泛在学习的创新思维,就要不断地构筑新的泛在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积极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由此可以判定,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与教学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应该是创新型的、泛在型的。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教学策略原则,充分利用泛在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遵循认知规律,采用适合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应用型意识与革新思维。在教学内容上,大学英语教学要加强学科间的渗透,让学习者自主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自己的现实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真正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以开放性的应用和实际问题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利用泛在学习环境,鼓励案例教学法、语境训练法探索基于研究的教学和以探索为本的学习。

2.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多规格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大批活跃在不同领域的、具有英语背景的专业人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英语人才都能各尽其用,不同层面的高校都有培养英语人才的职责和任务,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到教育部直属、省属高校,再到一般院校,甚至是高职高专院校,都能尽其特色,培养适应于不同层次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只是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学校对英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定位各有侧重而已。尤其是本科院校应立足于区域和行业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由师生共同构建和发展的泛在学习平台不仅会把海量的学习资源不断生成针对特定学习目标的有效资源,还会在和新的泛在学习平台的联结中得到良性发展,更好地为高校和个体的自适应学习服务。

3.大学英语教学手段应该是多模型的、多源化的。从媒体空间、教学模型、学习者模型、自适应模型、环境感知模型等几个方面出发[3],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各类学习者均可成为培养对象。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并不局限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面向其他学科领域的学生,主要是涉及英语实际应用的专业,例如法律英语专业、国际金融专业、跨文化交际专业等。关键在于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指导下的运用和开展,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是否得到有效的开发,不同类型教育的方法、模式和手段是否恰当地应用,这才是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4.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评价应该是标准化的、科学化的。要建立多种形式和不同层面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价,既要考查学生对英语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通过用户界面,应用于学习者与泛在学习系统之间进行的互动。在学习者登录系统进行学习的同时,系统会收到一个反馈信息,然后系统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记录下学习者的学习信息,据此更新学习者模型。在不断地更新中,考核学生在专业领域和其他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独立性和探索性。同时,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教师评价和学分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有机结合,力争做到全面灵活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科学评估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效果。

三、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思想推动下,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创新和方法模式,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重建学生的泛在学习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泛在学习模式必然会显著地影响教学效果。

1.确立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模式。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核心就是课程设置,这种课程设置既指大学英语的教学课程设置,又指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课程设置。大学英语的教学课程设置以英语能力培养定位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把课程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在市场需求的上面,引入各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使课程的内容体现出大学英语创新趋势和泛在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中,可以用来进行课程学习、支持课程学习与改善课程学习的则是泛在学习资源平台,不仅包括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辅助资料,还包括人、媒体、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的核心功能包含学习元创作、学习活动管理、个人空间展示、知识网络导航、学习工具上传与分享、资源检索、人际网络构建与分享、知识本体协同创作、社区学习与交互等[4]。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为技能服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教学活动和泛在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

2.确定大学英语教学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无障碍地使用任何计算和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通过移动平台终端获取学习资源。但由于学习者在获取和选择资源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时间耗费,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自适应系统,根据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帮助学习者选取合适的学习资源(如下图所示)。自适应性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效率,学习者对系统了解得越多,并且系统对学习者分析得越透彻,自适应性就越好,学习效率就越高。为使学习者及其环境适合随时随地学习,自适应系统需要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需求。

3.确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模式。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重点,探索与自身定位相适应的、有特色的模式构建。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特征:首先就是可获知性,学习者可以随时从任何地方获取他们所需的文档资料、数据、视频和音频等。因此,学习具有自我获取的特点。其次是及时性,无论学习者身处课中还是课外,他们都能立即得到任何信息。因此,学习者能够迅速地解决当前的问题。第三是交互性,学习者可以和教师或者同伴以同步甚至不同步的方式进行交流。泛在学习环境成为一种更易接近的资源,而知识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第四是情境性,泛在学习是无时无处的学习,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需的知识通过自然有效的方式被呈现出来,有助于学习者关注问题情境的特征,并将自己融入其中做出反应[5]。当然,在强调英语教学特色的同时,还应体现以下泛在模式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焦点;需有泛在技术做支撑的学习环境;外界学习工具或环境条件只是辅助,学习者更多关注学习任务和目标本身。

4.确立大学英语教学的合作模式。随着泛在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网络、终端、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活动日渐频繁,信息和共享资源的流动也在不断加速,泛在学习环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学习者在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时候,自身的情况、外在的环境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和呈现方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特点、外在环境、设备特征和学习资源的组合,将泛在化的学习材料引导出良好学习效果的方式。根据学习者学习兴趣和时间要求等方面,从学习资源库中选择相应内容,提出合理的建议,结合学习设备以最优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课堂和泛在网络学习的交融和整合。课中和课外、线上和线下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进程的必然途径,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四、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技术创新

借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辅以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泛在学习环境,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赋予大学英语教学全新的内容,使教学手段向融合计算机、数字音像、多媒体、网络通信、终端等现代教学手段方向发展。

1.运用计算机及泛在网络开展大学英语创新教学。完善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网上功能开展英语学习,由教师引导,提供有关学习的背景资料,然后让学生融入英语情景当中,营造出真实的氛围,提高英语运用策略和技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将视、听、说、译几项教学内容融为一体,通过泛在学习环境提供各种音源,制成生动易懂、图文并茂的课件。同时,也可以利用泛在网络做到师生积极互动、自测练习等设计,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视听说练习当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英语学习能力,再通过小组讨论或者网络交流,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英语情境中实现提高。例如针对商务英语学习,设置商务英语情景,对相关问题进行练习,从中培养处理商务问题的能力。通过网上交流,互和启发式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运用语境手段提高大学英语应用性教学。语言是通过交流反映社会文化的载体,在实际运用中不仅是对语言本身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语言的文化语境的了解[6]。就目前的情况看,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有生机、有目的的语言使用环境。所以,通过泛在学习环境设置的语境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出现过的真实自然的语境,再结合其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英语。语境教学策略可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的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当中,例如语境在听说教学中的实施,听说的材料都是以英美文化为背景的,听说的内容发生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之中,就使用不同的会话语境。所以,英语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利用泛在网络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帮助学生构建英语文化语境,并在语境中进行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学习。又如语境在写作教学中的实施,在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下,会造成语篇结构、句式组合、词组搭配等方面的不同。所以,除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外,还要向学生讲解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通过对语篇的认知,了解篇章结构,掌握在不同语境中写作的特点,在特定的英语语境中使用适宜的英语表达方式。

3.运用环境感知分析学习者英语学习能力。基于环境感知来分析学习者英语能力通常分为五个递进层级,分别为感知、传输、数据、控制和应用[7]。感知主要用于在泛在学习环境中通过多通道方式获取学习者个性化的信息,主要包括学习行为、情感状态、社会化交互;传输主要通过局域网、宽带、专线、WIFI或VPN等将收集到的学习者个性化信息进行网络传输;数据主要将个性化的信息进行存储,建立学习者特征模型;控制主要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由此获知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进度、学习风格、认知水平、情感动机和所处环境等信息;应用主要用于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情况,结合自适应模型规则,合理安排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呈现恰当的学习内容,生成最优化的学习路径,指导学习者进行最佳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与适应性的学习服务。

五、结语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实施的大学英语创新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思想要始终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转变师生观念,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利用好泛在学习环境。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把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转移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学生也应该转变观念,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要将自己有意识的塑造成一个应用型人才,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

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大学英语的教学课程设置,还是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课程设置,都是旨在以英语能力培养为目标,把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泛在学习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要求等方面选择相应内容,提出合理的建议,再根据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帮助学习者选取合适的学习资源,结合网络终端设备以最优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建立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自适应学习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基于泛在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如模拟学术会议、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为学生提供将语言知识和专业内容结合起来的应用机会,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借助活动、问题、情景等开展课中和课外泛在网络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积极实践,以提高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1998-06-01/2016-10-20.http:///ReadNews.asp?NewsId=151&page=1.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3]曹双双,王移芝.泛在学习中自适应学习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7:101-104.

[4]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01:47-53.

[5]罗洁.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15-21.

[6]朱晓申,余樟亚.大学英语语境化教学研究[J].外语界,2010,04:50-54.

[7]赵慧勤,张天云,王丽.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情境感知的个人学习空间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7:36-42.

[8]庄善洁.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9]杨孝堂,陈守刚.泛在学习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10]刘启华.泛在商务环境下的信息聚合与推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对语文线上教学的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乐理》教材;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乐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缺乏正确的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将会影响相关音乐课程如钢琴、声乐等技能课的学习,阻碍正确理解和把握音乐艺术的魅力。《乐理》教材作为传播基本乐理知识的特殊媒介,其编写、出版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笔者近年来为学前教育专业讲授《乐理》课程,所用教材为《乐理视唱练耳》[1](下称“林著”)和《乐理与视唱练耳》[2](下称“刘著”)。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重印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鉴于教材对教学带来的不便,本文专就两本教材在内容、编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略陈拙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概念、定义的错误与混乱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就要求首先在概念、定义上是严谨准确的,不能模棱两可、自相矛盾,阐述要条理、透彻。教材中出现的概念、定义方面的错、误、乱等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地被发现、纠正,将会使教师和学生一并陷入疑惑的漩涡,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系统介绍音乐的常用概念与定义是《乐理》的重要内容,但两本教材却在基本概念与定义方面存在诸多明显错误与混乱之处。本文择其要,略举几例如下:

1、何为“变音”?“林著”第4页中将“变音”定义为:“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而音名不变称为变音”,然后说“改变该音级音高的符号称为变音记号”,并在第5页表格中列出了五种变音记号:﹟、b、×、bb、?。变音记号包括这五种是没错的,其中的ヰ是“还原记号”(亦称“本位号”或“本位音”)。《音乐百科词典》中对此定义为“经过升高或降低半音之后回到原来高度的音”[3](P.52),该定义暗含了它的作用实际上是降低已升高的音,或升高已降低的音,也就是说它改变的是“已经改变的音”,而不是直接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林著”中“变音”的定义与变音记号的实际作用是矛盾的。因此,应该将“基本”二字去掉。

2、如何定义“十二平均律”?“林著”第5页“十二平均律”的定义为:“以八度(一个完整的音组)计的一组基本音级,可均分为十二个半音,该音律称为十二平均律”。但是,在键盘乐器上,“一个完整的音组”包括七个白键,也就是说其音程度数应该是“七”,如果说音程性质的话叫“大七度”。因此,“八度”与其后括号内的“一个完整的音组”是矛盾的,应该把“一个完整的音组”去掉。

3、音符的定义。“林著”中将音符定义为“代表音乐中音的符号”[1](P.8),“刘著”则定义为“记录乐音长短的符号”[2](P.12)。前者过于笼统,后者的表述亦显片面:一,《乐理》教科书常把音为分乐音和噪音两种,噪音和乐音同样有长短和高低,而此处只强调了“乐音”;二,乐音具有音高和音值的性质,该定义中只涉及到音值而没有提及音高。综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乐谱中表示音高和音值的符号”[3](P.711)的定义更为全面、合理。

4、关于“单音程”与“复音程”的区别。对于单音程与复音程的定义,《乐理》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中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将“单音程”定义为“八度以内的音程”[4](P.83)、“包括八度在内,不超过八度的音程”[5](P.67)、“八度以内的各音程”[3](P.709)、“两音不超过八度”[6](P.56)、“八度以下的音程”[7](P.40);复音程定义为“超过八度的音程”[4](P.83)、“超过八度的(九度及九度以上的)音程”[5](P.67)、“超出八度的音程”[3](P.709)、“两音在八度以上”[6](P.56)、“九度以上的音程”[7](P.40)。另一种是将二者分别定义为“纯八度以内的音程”[8](P.35)、“不超过纯八度的音程”[9](P.65);“超过纯八度的音程”[1](P.36)、“大于一个纯八度的音程”[9](P.65)。可以看出,两种定义表述的区别只在一个“纯”字。第一种定义强调的是音程的“度数”(音级的数目),与“音数”(半音的数目)无关,而第二种定义强调的则是音程的“性质”,即同时包含了音程的“度数”和“音数”。如果把是否超过“纯八度”作为划分音程的“单”与“复”的依据,那么“纯八度”该属于什么呢?它不可能既是“单”的,同时又是“复”的,也不可能独立出来而架空于两者之间。所以,笔者认为“不超过纯八度(含纯八度)以内的音程叫做单音程,超过纯八度的音程叫复音程” [10]的定义表述是比较科学的。

5、什么是“谱表”?“林著”第10页将“谱表”界定为“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组成”,其实这应该是“五线谱”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不是“谱表”。严格来说,“谱表”是带有谱号的五线谱,缺少了谱号,五条线并不能标示确切的音高。

6、“连音线”与“延音线”的区分。“林著”第17页“切分音的写法”第二种情况的表述中,“连音线”应改成“延音线”,因为第18页谱例中连结的是“两个音高相同的相邻音符”[3](P.689),而“连音线”(或圆滑线)是“一列音需要连贯地演奏的标记”[3](P.370),也就是说,它连结的是不同音高的音。连音线与延音线虽然在形状上是一样的,但两者的作用和意义却大相径庭。

7、“音值组合法”中的问题。“音值组合法”是《乐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因此,概念定义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理解。“音值组合法”在两本教材中中也出现了概念的混乱。如“林著”第20页的音符组合种类中的第一种应该是“单拍子”组合,教材中却写成了“单位拍”组合;第二种应该是“复拍子、混合拍子”组合,教材中又说是“单拍子”组合。单位拍、单拍子、复拍子以及混合拍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乐理》学习过程中必须彻底弄明白。“刘著”第23页将“音值组合法”定义为“将小节中的音符按照节拍的结构划分成音群。”众所周知,音值组合中除了音符还有休止符,故“将音符和休止符按照指定拍子的节拍结构及其强弱规律进行音群的划分,使得这些音符和休止符归入各自所处的节拍位置,并能体现出它们强弱属性的组合方法”[11]更恰当。教材中出现类似的混乱概念很容易误导学生。

8、“三全音”的完整表述问题。三全音是“含有三个全音的音程,即增四度或减五度”[3](P.517),而“林著”第35页对于三全音的介绍中只提到了增四度。

9、关于“调式音阶”。“刘著”第66页将其中定义为“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到高八度的主音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按照高低依次排列起来”。这个“句中句”不太符合语法规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理清头绪,如果把后半句改成“从主音到高八度的主音按照高低依次(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排列起来”就会容易理解得多。

上述所举几例概念、定义问题,看似简单,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它们并不简单,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二)书写、表述的不规范与重复

书写表述的不规范与重复也是两本教材的一大问题。比如:混合拍子是每小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单拍子(二拍子和三拍子)按照不同的次序组成的,而“林著”第16页“例3-6”表中的“7/4”写成了“3/4+4/4”的形式。实际上,按照混合拍子的特点应该将“4/4”分成“2/4+2/4”,改为“3/4+2/4+2/4”。在音的分组中,字母的大小写一般是要严格区分的。中音谱号缺口所对的那条线的实际音高是小字一组的C,一般写作“c1”,而第11页却写成了C1。对于稍不认真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因忘记大字组的数字应该在右下方,而将它理解为大字一组的C。

词语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在用它表述事物概念、定义时,必须要做到准确、严谨,否则将成为理解的障碍。但遗憾的是,我们经常会在一些音乐教材中遇到因用词不当而影响理解的尴尬。如“林著”第11页“例2-17”在对联合谱表的种类进行介绍时,用了“左边谱表”和“右边谱表”的说法,而所举谱表的例子在第12页。有的学生因为没有看到12页的例子而错误地将“左边谱表”和“右边谱表”理解为两种不同谱表的定义。根据后面的例子,如果各加一个“的”字,将它们改为“左边的谱表”和“右边的谱表”就会避免这种误解。

关于休止符的用法,“刘著”对于休止符的正确写法提出了五点,其中最后一条“需休止数小节时,在全休止符上方加记所需休止小节数表示”的说法是欠妥的。休止数小节时用的是写在三线上的长休止符,其上加写需休止的小节数。

(三)印刷、编校的错讹与粗糙

图书中出现印刷错误是常有的事,有的错误很容易被识别,但有一些不能被识别的会影响读者对语句的理解,而教材中的印刷错误危害往往更大。两本教材存在比较突出的印刷编校的错讹与粗糙问题。比如:

“林著”第4页“音名在钢琴键盘和谱表上分组的位置”中的小字三组的“d2”应该是“d3”,“f2”应该是“f3”;第5页“变音记号的名称、形状、作用与记法”表格下方的“简谱”记法中有五个音级,而与之相对应的“五线谱”记法中有六个音级,看来“简谱”记法中少了一个带有还原记号的“5”;第20页例3-15中2/4拍组合法的第5小节第1拍的五个音符的连结是错误的,应该把其中第三、四两个音符间的第二条符杠去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第51页第7题“f小调”中的第一个音符的降号由一线错印到了一间;第62页的那首甘肃民歌是《刮地风》,而不是《刮地日》;第73页上方视唱“训练要求”的第3条将“音乐感”写成了“音乐养感”;第167页“附点、休止符”练习中第1条第3小节的第1个音符应该是“5”,而不是“4”。

“林著”第21页“例3-17”的休止符组合法第三组对错比较中,第3小节上下两个组合形式是重复的,只是音符音高不同而已;第171页中二分、四分、八分音符节奏听写的第4、5两项是完全重复的。“刘著”第30页思考与练习的第11题中有两个3/8拍子;第118页节奏练习的第2、3两项和119页第12、13两项亦属重复。

“刘著”第7页“等音与键盘对照图”中第三个黑键上的“bG”错印成“ bC”;第15页休止符的正确写法的第四项“哪种”印成了“那种”;第16页第11题要求“写出休止符”,题中第3个却写成了“音符”;第16题第④题音符符头上方漏印了延音线;2010年版第18页《义勇军进行曲》的谱例第1小节的第1个音符应该在五线谱的二线上,书中印在了一线上(2011年版作了改正);20页混合拍子定义的句号应该移到右括号后面,此页最下方出现的“小白菜呀”和“伟大的祖国”应该是多余的;第26页7/8拍子的组合序列应该是“3+2+2”,此处错印为“3+2+3”;第45页“表5-1”中的大二度音程的音数“2”错印为“1/2”;第48页“例5-11”的“增三度”五线谱一线上多印了一个音符,“例5-12”的第三小节音程应该是小三度,却印成了“小二度”;第52页13题的第四小节亦多印了一个音符;第58页11题第二行的和弦本该是原位和弦,题中却印成了四六和弦;第68页大调式“其稳定音合起来构成一个大三和和弦”中多了一个“和”字,69页小调式“其稳定音合起来构成一个小三和和弦”中多了一个“和”字。第八章76页“思考与练习”的第14题“写出下列调式音阶之“旋律大调”因该是“旋律调式”;77页第17题连线题中右列的小调调名中出现了两个“f”,其中有一个应该是“#f”;84页的“五声调式的特点”中第二项中将“至关重要”错写成“至观重要”;第86页“例9-15”应该是六声C商调式,书中印的却是宫调式;第88页“例9-18”谱例第二行第四间多印了一个降号;第92页“分析调式的结构特点”第二行“正确的识别”中的“的”应该为“地”,“分析乐曲风格”的第一段“分析的乐曲的风格只要靠我们的听觉……”中“分析”后面多了一个“的”字,而“只要”应该是“主要”;94页的辽宁民歌《双五更调》是加清角的F六声宫调式,其中的“B”音应该有降号“b”;99页的“云南秧歌”应该是“云南民歌”;155页视唱的第5条最后一个音符应该是二分音符,而书中却印成了四分音符;174页冯奇的《小兔儿乖乖》错印成“小兔儿乘乘”;263页歌曲《哇哈哈》歌词“我们的祖国”错印成“我们是祖国”。

此外,还有一个错误,特别要在此更正:“刘著”260页的《小兔乖乖》不是“民间流传儿童歌曲”,其作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儿童音乐家、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黎锦晖。这首儿歌作于1920年,词曲均出自黎锦晖之手,是黎锦晖儿童音乐的处女作,后被编进1923年出版的《小学国语读本》[12](P.19)。关于这一问题,我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山东艺术学院孙继南先生在其专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中有介绍。

诸如上述讹误,实质上反映了编著或编校者的不严谨。

(四)课后习题存在问题

《乐理》教材附带的练习题是《乐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达到课堂和课后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其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精简,难易程度要合理;编排上一定要注重系统性和针对性。“林著”和“刘著”的一些课后习题都存在问题。如:“林著”第一章习作题的第4、5两题安排在这一章里不是很适用,虽然在这一章学习了音的分组,但在没学习五线谱之前,学生即使参阅书上的键盘图,“比葫芦画瓢”完成了此题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起不到巩固的作用。第38页的第7题要求在低音谱表上构成指定音程,但在下面的五线谱中却只有指定的音程的名称,而没有说明构成和声音程还是旋律音程,也缺少给定的音级。因此,此题是无法完成的。“刘著”第65页“思考与练习”中的第6、7两题应该放在第八章。

五线谱和简谱之间的互相翻译在《乐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且对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也是音乐学习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刘著”中没有此项内容的习题可供学生练习,“林著”中五线谱与简谱互译的习题也只有两道,其难度对于基础非常薄弱的学前教育学生来说也较大,如果能够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加一些这方面的习题,或许更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上的掌握与巩固。

(五)结语

相对于《和声》、《复调》等更为复杂的音乐理论课程,《乐理》似乎显得“小儿科”了一点,但对于初学音乐或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者而言,《乐理》却如语文学习中的基础课本一样,不可或缺。因此,《乐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均值得加以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教材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稳定教学秩序的基础。本文指出的“林著”、“刘著”中出现的问题,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乐理》教材音中是否具有代表性还不得而知,但指出并纠正其中所出现的错误问题,一方面希望教材编者能真正本着“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林著”教材“前沿”语)的原则,对上述内容、编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再版时予以修正,准确地阐述本学科的理论、概念和定义,做到文字简练、语言流畅、符号准确、便于使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呼吁:学前教育专业的《乐理》课程教学也应与专业音乐教育一样,需要施教者严谨、科学而负责的学术态度,这样才能为基础音乐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鸿平.乐理视唱练耳[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07、2008.

[2]刘渝东、丁凯.乐理与视唱练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011.

[3]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K].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52.

[4]周复三.音乐基础理论教程(修订版)[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5]李重光.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6]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史季民,龚肇义.乐理新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8]黄洋波.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基本乐理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9][苏]N.斯波索宾,汪启璋.音乐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

[10]王青.关于《乐理》教科书中几个问题的修正补充[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