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整合物流资源,加快载体建设,优化物流环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提高。

2007年,我市物流相关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为14.47亿元,比上年增加10.1%,占GDP的比重为7.48%,占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为18.9%。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日趋完备。物流企业茁壮成长,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步规范。双汇物流等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已投入运营;北方国际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完成了选址和规划设计,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但是,应该看到,我市物流业还处于传统仓储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过渡的起步阶段,物流资源利用率较低,物流成本较高,物流企业的经营业态、组织方式、管理水平及信息化程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的需求。物流业基础设施滞后、技术装备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物流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不配套,制约了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及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实施《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确分管领导、主管部门和负责人。要按照国家物流业发展协调领导机构设立的要求,结合我市物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管理机制。市政府全面负责物流业发展工作,市商业部门负责物流项目、物流企业、政策制定等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工作,发展改革、交通、规划、土地、工商等部门要积极予以配合。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一)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我市物流业发展总体目标如下:

首先,将我市打造成为沈阳经济区连接辽西与沿海经济区以及蒙东地区的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其次,将我市打造成为中蒙俄国际物流新通道及东北与华北之间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最终,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为阜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以省委、省政府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和阜新融入沈阳经济区为契机,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建立起区域性物流协作体系。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我市GDP的比重达10%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我市第三产业比重达28%左右,货运总量增加到5000万吨;启动北方国际物流产业园、城南物流发展区、城北物流发展区和五大重点物流中心的项目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以我市为中心的辽西蒙东物流一体化格局。

2.到2015年,建成快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将阜新发展成为沈阳经济区连接辽西沿海经济区及蒙东地区的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中蒙俄国际物流新通道上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东北与华北地区的新兴物流节点城市,形成与大连、营口、锦州港、中蒙口岸、中俄口岸共同发展的“港-区-口岸”联动的国际物流体系。货运总量增加到10000万吨,物流增加值占我市GDP的比重达12%左右,物流增加值占我市第三产业比重达30%左右。

(三)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1.依据城市产业发展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拓展的需要,高起点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使之成为承载区域中心城市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集聚和辐射功能的载体。同时,要认真落实好我市物流业发展规划,指导全市物流业发展。今后,凡新引进的物流项目和现有物流企业搬迁改造项目,都要严格按规划要求,进行布局建设。

2.根据建设沈阳经济区连接辽西沿海经济区及蒙东地区的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的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开发和策划一批牵动作用大的物流项目,并通过对外招商引资方式,建设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带动我市物流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建设。

在“十一五”物流发展项目的基础上,未来几年里全市重点推进32个物流重点项目建设,估算总投资为190.6亿元,项目实施规划期约为10年。其中,5个综合物流园区项目,投资156.6亿元;7个工业物流项目,投资3.1亿元;14个涉农物流项目,投资17.5亿元;6个商贸物流项目,投资13.4亿元。

3.通过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合资合作,将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向社会转移外包,积极培育一批本地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对现有的大型批发市场逐步采用交易和物流分离的运行模式,建设一批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物流企业;对带动性作用明显、辐射能力强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分拨配送中心给予政策支持,促其扩大规模和提高档次,通过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实现对小型物流企业的整合。结合新兴接续产业发展,配套发展对应的物流项目。

4.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地产投资商,进行物流园区和中心整体建设。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入驻,积极推进我市国有物流企业的转制重组和对外联合,使外来企业和投资成为加快我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推进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社会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培养一批物流专业和实用技术人才;发展一批物流科技研发企业,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促进全社会物流技术、物流科教和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高。

三、加快园区建设,整合物流资源

(一)加快物流园区建设

全面启动辽宁阜新北方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城南物流发展带、城北物流发展带。

1.辽宁阜新北方国际物流产业园区

位于新邱区东北部,紧邻新邱工业区、新邱建材工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6.5平方公里;交通条件优越,汇集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与城市外环路、铁阜高速、盘奈高速、101国道以及新邱火车站相连;将要建成辽西沿海经济区和沈阳经济区与蒙东、蒙古以及俄罗斯地区进行资源和生活资料交流的重要通道。为支持该项目建设,借鉴物流发展较快的其它城市经验,市政府将在北方国际物流产业物园区公共服务区、园区示范区的建设上给予土地、资金、税收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加快项目的实施进程。

2.城南物流发展带

位于细河以南,东起高德市场,西至平西工业园,依托煤城路、振兴路,区内包括业翔物流中心、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振兴路果品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粮油批发中心、水产批发市场、华西生产资料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和专业市场。发展带总长度近10公里,集中了全市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并拥有丰富的仓储设施及铁路货运专用线、密集交易市场群和棚户区改造产生大量的闲置土地资源。随着新一轮的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将极大的提升,为物流企业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该区域发展重点是现有物流业的扩大提升和新项目的培植。

3.城北物流发展区

位于细河区四合镇,沿四合路两侧,南起四合桥与东风路交叉口,北至锦阜高速北出口,涵盖建材物流市场、旧货交易市场、蔬菜批发市场三个大型集贸市场和两个大型粮库,占地约12平方公里。城北物流发展区与城市外环路以及阜锦高速紧密相连,与市区间交通便利,集聚的市场群产生充足的物流需求,发展用地丰富,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良好条件,重点是新兴物流业项目的布局、规划和引进。

(二)积极整合物流资源

在对现有物流资源整合提升的基础上,围绕我市主导产业谋划新建一批物流设施。

1.全面提升做大交通、煤炭、农产品等物流中心,做专做强十家子玛瑙、大巴肉驴等专业配送中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增设区域各城市物流服务网络等措施,提高上述企业整体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半径,增强区域辐射力。

2.结合产业发展,尤其是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围绕装备制造、煤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相关物流设施、项目、企业的规划、建设和引进。

3.近期规划建设彰武综合物流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清河门煤炭物流中心、阜新市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积极推进各物流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及早完成选址和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加大对外招商工作力度,适时起动建设。

四、积极培育企业发展,加快物流业信息化进程

(一)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业重要市场主体,其发展程度代表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要通过引进、培育等方式,大力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使我市成为辽西、蒙东地区物流节点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1.是积极引进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新引进一批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动和提升我市物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

2.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鼓励本地一批传统物流企业,利用自身设施和服务网络优势,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开展广泛的合资合作,提升管理水平,成为本土的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一批带动辽西、蒙东物流节点城市建设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

3.从工业企业内部和批发市场中分离出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推进大型工商企业通过改革和企业重组等措施,逐步实行物流业务从生产中分离出来,面向社会开展物流服务,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积极搭建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特征。我市物流信息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1.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积极研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以我市为基础建设辽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通过对物流相关信息的采集,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社会化、基础性的物流信息,满足社会对物流公共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通过物流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之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该平台作为中蒙国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两国企业提供国际化、基础性的物流信息,满足两国对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和共享的需求;同时,加强国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其他平台的交互联系,实现与电子口岸等信息系统的对接。市政府将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及早启动项目的前期工作。

2.行业和企业物流信息化

加快煤炭、果蔬、粮食、玛瑙、煤化工、轻工产品等专业物流信息中心建设及其一站式服务体系网络,积极融入辽宁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一步整合社会物流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社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企业物流信息化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

加强对物流信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广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条码技术(BarCode)、无线射频技术(RFID)、企业资源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的应用,引导企业在建立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一体化物流综合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物流综合管理的效率。

五、强化措施保障

(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物流业发展

借鉴发达城市作法和经验,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主要内容为:市财政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采取补贴、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物流园区和中心基础设施、重点物流产业和信息化项目建设;对经确认的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用地予以优惠的政策扶持;对新建重点物流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进口设备,经确认后,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所需国产设备,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政策。

(二)做好前期工作,促进招商引资

市财政每年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用于物流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重点用于制定全市物流业基础设施项目。如:物流园区、中心等项目的开发、策划以及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等前期工作。定期开发、策划和包装一批物流项目,制定物流项目招商引资计划,召开面向国内外的招商推介会。开展网上招商、分区域招商活动,引进国内外物流投资商进行建设。对大力引进物流项目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

(三)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和省规划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上,我市以公路建设为重点,构筑连通辽西、蒙东地区各城市的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加快建设彰通、盘奈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城市环城快速路。形成与沈阳经济区物流核心城市相适应的道路交通体系。

积极推进巴新铁路复线及其二期巴珠铁路建设,加快高新(新义)既有线改造工程、启动阜(新)沟(帮子)线项目前期,使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与铁路进行有效衔接,增强铁路货物运输能力。

争取启用北山军用机场,改建成军民两用机场。

(四)明确责任,加强监测

对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强化跟踪检查。研究设立现代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计制度,并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物流普查,摸清底数。定期对全市物流业发展建设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动态监测,提高对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管理水平。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电子商务能够促进服务业加速增长,这是一个广泛认同的观点。但是,电子商务是如何促进服务业增长,对于服务业增长具有怎样的影响作用,也是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从电子商务对主要服务行业的影响、电子商务促进服务业增长的实证研究以及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三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明确电子商务对中国服务业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基础进行深刻梳理,便于以后进行深入研究。

一、电子商务对主要服务行业的影响研究

研究证明,电子商务能够直接促进零售业、物流业等典型服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因此本文以上述服务业为例,综述电子商务对各行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研究。

(一)电子商务对零售业的影响研究

作为电商主要应用领域的零售业,应从产业结构高度化转移,即经济发展重点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顺应世界零售业发展的潮流,从技术和安全角度形成我国零售业的主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既是我国零售产业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急迫的策略性问题。

王美婷着重研究零售业在电商环境下的发展,研究表明零售业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基于零售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方芳和韩海林研究了电商环境下构建零售企业全渠道无缝营销模式。[7—8]张志宏和徐国华研究了零售商电子商务的C2B模式和电子商务新模式B2B2C。[9—10]王步芳和张亚明提出了电商模式的六种创新视域。[11—12]王晓平对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探讨[13]。

根据上述研究,我国应将制造商经过批发商、零售商一直到消费者的流通产业和核心企业电子商务同步发展。建立面向全行业的以流通基础信息组织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依托核心商业企业,开发核心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显著提升这些企业的竞争力。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业影响研究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兴起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企业的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大大节约了社会总交易成本,电子商务极大地方便了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信息化。现代企业多元化需求催生了包括物流公司配货等在内的新物流平台,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等。物流信息化将促进物流效率的大大提高,并为电子商务挖掘客户需求、跟踪货物订单打下基础。物流自动化能够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14—15]

二是网络化和智能化。根据研究,物流信息化作为基础,其下一步的发展即为物流领域网络化。这里对网络化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16—17]研究发现,建立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后,能够获取大量的物流数据信息,并且在物流作业过程需要进行各种运筹和决策,因此物流智能化便成为必然选择,也称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三是柔性化。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主要区别便是大批次、小量、个性化的货物交易,因此各类、纷繁的商品物流导致了柔性化搬运、输送与配送的出现。[18]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电子商务驱动下的消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二、电子商务有关服务业增加值的实证分析研究

众多学者从事电商的领域和应用研究,分析电子商务促进服务业增长的作用机制,用计量经济学定量分析电子商务促进服务业增长的效果,通过定量分析得到的数据结果显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服务业生产率、规模报酬所起到的作用。

聂秋云在结合电子商务与产业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上,以1997—2011年国内衡量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一系列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子商务对我国第三产业的作用机制及作用力度。[19]彭新敏建立了一套衡量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阈值法和线性加权模型对电子商务指数进行了测算,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电子商务指数与服务业各指标间的实证模型,并对模型结果给予了解释。[20] Herderson从微观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研究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效果,构建了一个以价值链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为一体的研究框架。[21]

通常可采用可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生产率和规模报酬。其中替代弹性是指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投入比率的变动相对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变动。Henderson 和Quandt在其研究中分析了替代弹性的五种形式,在生产函数的经验分析中,主要包括:(l)σ=0:此时投人要素之间完全不能相互替代,生产过程为固定要素比例投入;(2)0<σ< l:投人要素可以互相替代,但替代的难易程度取决于σ的大小;(3)σ>1:投人要素可以完全相互替代。[22]

 资本与劳动的可替代程度是许多经验研究选择不同函数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两种常用的形式为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固定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这些函数形式的局限性在于对替代弹性作出了限定,如C—D生产函数假定替代弹性为1,CES生产函数假定替代弹性为常数。另外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上述函数形式的隐含假定是规模报酬不变。针对已有生产函数形式存在的 上述问题, Revankar提出了可变替代弹性(VES)的生产函数。[23]Christensen,Jorsenson和Lau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了超越生产函数,可以方便地对可变替代弹性进行估计。[24]

三、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

基于电子商务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意义,许多学者将研究目光集中于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与问题,以及如何更快、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一些电子商务相关的税法研究探讨了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症结及政策建议,这些症结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薄弱、法制不健全、支付手段缺乏安全与便利等。[25]

研究指出,当前法制不健全严重限制了我国电子商务规范发展。[26]其中电商资料中的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涉及的法律问题;电文的接受性效力问题;电子认证机构的设立应遵循不以盈利为目的;同时电子认证可以由第三方来分辨而不只是当事人之间进行;与此同时要接受各国向认可国家授权的电子认证,以此来增加电子认证的效力,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同剑飞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提出要规范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法律的制订外,还必须加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保证支付安全。[27]确保全球商务的可靠性、互操作性包括电子付款方面的标准、安全方面的标准、安全服务方面的标准、电子拷贝管理系统方面的标准、高速网络技术方面的标准等。

另外一些研究通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主要国家发展电子商务的有益经验,从而给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28]

四、总结及后续研究

在大多数研究电子商务作用的生产函数中,其都被考虑成一种投入要素,并考虑技术进步为中性,其中C—D生产函数、常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经济系统中,各种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不只和该投入要素的变化有关,还与其它投入要素有关;同时各种投入要素的技术进步是各不相同的。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因素,市场供求,管理因素及产品相关性因素。企业规模只能是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一种动态组合。抓住市场机遇,是企业做大的前提条件,对市场的动向和波动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对供求关系做出准确预测是同样必须把握的先决条件。组织规模越大,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越高,标准化程度和规章制度的健全程度就越高,分权的程度就越大。当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关度变小,其要求投入的技术设备越多,与此同时劳动投入也越多,因此产品成本就不断累积。本文借助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电子商务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以电子商务指数、资本、劳动作为投入要素加入生产函数。电子商务对服务业指标影响的模型可采用其他高维数据多层面可视性分析所建立的模型并给与更详细深入的实际解释。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正在改变企业的规模经济特性与范围经济构架,正在树立企业竞争效率、效益的新标准,正在形成全新的企业竞争模式、企业成长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美婷.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业的发展状况研究[J]. 现代商业,2009(5)

[2]明秀娴.大型传统零售业如何融入电子商务潮[J].电子商务,2005(10)

[3]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研究报告[J]. 信息与电脑,2010(8)

[4]费明胜.传统零售业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的挑战[J].江苏商论,2001(12)

[5]叶绍义.传统零售业网络化经营及其路径选择[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11)

[6]刘文学.传统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思路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0(35)

[7]方芳,时应峰,张传年.电商环境下构建零售企业全渠道无缝营销模式[J].宿州学院学报,2013(9)

[8]韩海林.区域性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9]张志宏,寇纪淞,陈富赞,李敏强.基于C2B智能商务模式战略分析[J].软科学,2010(4)

[10]徐国华,陈斌,底雪峰.C2B模式在电子商务营销中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0(17)

[11]王步芳.电子商务新模式:B2B2C——五洲在线案例分析[J].企业管理,2010(11)

[12]张亚明,王治虎,刘海鸥.电商模式的六种创新视域[J].企业管理,2011(10)

[13]王晓平.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发展与探讨[J]. 物流技术,2010(11)

[14]胡毅.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研究[J]. 商业时代,2013(7)

[15]王振岩,王晓.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信息化的实现路径[J].商业时代,2009(34)

[16]胡宾,易菁.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构建[J].商业时代,2012(2)

[17]宁晓菊,陈艳,朱伟军,屈挺,黄国全.基于RFID的工业园区SHIP智能物流管理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14(2)

[18]叶琼伟,聂秋云.电子商务对第三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电子商务,2012(9)

[19]聂秋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我国服务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20]彭新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与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

[21]Henderson J M,Quant R E.

Microueconomics Theory:a Mathematical Approach[M].3rd ed.McGraw Hill,New York,1980

ntier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1997(2)

[23]胡海波.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症结及政策建议[J].现代情报,2004(8)

[24]蔡天泽.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略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5]邢红霞.电子商务与税收立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24)

[26]黎碧茵.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

[27]同剑飞.现阶段国际发达电子商务浅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8)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

一、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所处供应链中的各种竞争力和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的管理,从而使企业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具备高度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本文试从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的分析入手,总结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探索促进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对策。在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之间不愿意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小部分利益去争取供应链的最大利益,企业间相互不信任,总想把风险转移给“链”上的其他企业,从而造成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难以取得好的成效。

2. 技术落后。在我国供应链管理中支持性技术的应用水平相当落后,而且在推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以物流条码技术的推广过程为例,物流企业埋怨生产企业不给商品印制条码,影响他们建立自动扫描系统,而生产企业则埋怨物流企业不建立应用系统,使商品印制条码费时费钱徒劳无功,物流条码的不规范也给配送带来了极大困难,增加了配货的难度,延长了运输和储存时间,使得成本提高、效益降低。

3. 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少。在我国实现上网的企业只占20%~30%,其中多数仅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标注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有的企业网站长时间不更新信息,成为有名无实的空站。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

4. 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成本高。现阶段,我国IT厂商主要提供PC机、显示器、终端等产品,能够给企业提供售前咨询、模组化的方案、方案的实施、售后的运营维护等一条龙服务的IT厂商少之又少,这是导致企业信息化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与协调困难的重要原因。

5. 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发展,2003年网上交易总额达3.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企业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制度保障导致大部分企业对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不够积极。

二、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和可借鉴的已有成功案例

可以说,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可靠的支持。根据一项研究报告披露的信息,80%接受调查的管理人员反映,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在希望减少与销售有关的间接费用企业中,87%的企业计划增加或保持他们当前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

(一)信息技术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自己公司的生产和库存等状况,控制企业的能力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加强。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作用,首先在于将供应链上的企业紧密地连接起来,使链上的信息路线与产品的物理运动路线相一致,这样各个企业能够共享链上的信息,有效协调各自的行为。另外,信息技术也为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开发实施并行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加强。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经济活动,直接影响供应链企业供应、生产、库存、销售中任何一环的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供应链企业的交易成本,建立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更快、更方便、更精确的电子化联络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决策支持,使供应链企业能以低成本实现共享管理,并能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

(二)可借鉴的已有成功案例

美国的沃尔玛公司在短短几十年间,由一家小型折扣商店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在沃尔玛实现短时间发展壮大、超越对手、坐上世界零售企业头把交椅的各种因素中,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靠自身的、通过通讯卫星建立的基于网络平台的物流信息系统,沃尔玛每年能够满足全球5 000多家连锁店对8万多种商品的配送需要,每年的运输总量超过78亿箱,总行程达6.5亿千米,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物流信息系统在沃尔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企业成功案例也有很多,比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由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省烟草公司杭州分公司联合承担的2003年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配送系统”获得了200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在企业内部网和杭烟配送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通过输入卷烟配送中心零售网点的数量、地理位置、历史需求量等参数,以配送车辆容载量和送货线路工作量为目标函数,系统运行后即输出所有配送网点的不同配送线路划分,指出不同配送线路包含的零售网点个数及名称,输出每日每次配送车辆的调度方案,并在GIS上可视化输出,实现卷烟配送车辆的实时优化调度。

三、实施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一)实施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很多,但总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保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合理配置资源,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 信息的标准化。信息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到与国际标准接轨,也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另外,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其标准也有所不同。

3. 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供应链管理中,时间的价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及时的信息分析有助于制定出有效的竞争策略。时间与预测也有很大的关系,快速的反应可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另外,信息的准确性是做出准确预测和决策的保证。

4. 协同与协作。企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企业之间,而是扩展到供应链之间,需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进行相互协同与协作。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消除了信息反馈的时空障碍,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简单,为企业间更好地协同与协作提供了可能。

(二)发展对策

1. 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我国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投资建设信息系统。鉴于国内企业的实力相差很大,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采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方案。对于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国外著名的SCM软件厂商的高端产品;对于实力一般的中型企业,可以采用国内优秀的SCM软件厂商的产品或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对于实力较弱的小型企业,可先从企业内部的部分信息化做起,等条件成熟后,再推行供应链管理方案。

2. 加快核心技术的推广力度。条码技术、EDI技术、电子商务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支撑技术,其应用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管理的成败。针对我国条码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继续推广商品条码技术应用的同时,不断提高商品条码的应用质量,引导生产企业应用商品条码进行业务管理,改变过去被动应用商品条码的情况,而是让商品条码真正为自己的企业服务。同时还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商品包装、运输工具、供应链成员等供应链过程中各实体的有效标识和自动数据采集中应用条码技术,为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打下基础。

四、小 结

由于技术的发展与支持作用,供应链管理的各种思想与理论得以实现。实践已经表明,只有那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并最终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才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思维的创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正成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以前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一种“合作竞争”。由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差异,如何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流畅通无阻,进而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利用,仍然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文铭,朱慧. 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J]. 化工管理,2005,(12).

[2] 黄梦醒,潘泉,齐洁,张洪才. 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 矿山机械,2006,(6).

[3] 陈志祥. 电子化供应链研究的国际动态与述评[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3).

[4] 彭兴,杜跃平,曹铿,杨玲. 企业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J]. 情报杂志,2004,(12).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现状;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生产、物质流通、商品交易及管理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企业物流呈现网络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特征,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管理落后、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人才、物流成本较高等方面。因此,建立高质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课题。

一、物流成本的概述

(一)物流成本的内涵

物流成本是指企业的产品、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在空间位移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各种物流活动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包括:一是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各种形式的补贴等;二是物流过程中的物质消耗;三是物资在运输、保管等过程中的合理损耗;四是属于再分配项目的支出;五是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六是由产品空间运动引起的费用。物流成本从其所处的领域看,可分为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

(二)企业物流成本的特点

1、物流费用组成具有隐含性

长期以来人们仅把生产企业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看作是物流成本。但自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著名的物流成本冰山理论后,拓宽了人们对物流成本的认识视野。物流成本冰山理论把物流成本分为外部物流费用和内部物流费用,既包括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又包括企业内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所消耗的物流费用。外部物流费用不过是冰山之一角,大多数的物流费用潜在海面以下,混入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中,人们很难看到物流成本的真实全貌。针对物流成本组成的隐含特性,需要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计算,将混入其他费用的物流成本全部抽出来,使人们清晰地看到潜藏在海平面以下的物流成本的巨大部分,真正成为"降低成本的宝库"和"第三利润源泉"。

2、物流成本内容具有多样性

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物流成本内容的多样性。物流活动贯穿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通过运输、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信息等多种物流功能,向顾客提供所期望的物流服务。物流成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这样,企业只有常常需要从不同角度来了解物流成本,才能利用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控制和管理。

3、物流成本管理具有复杂性

物流成本管理的复杂性表现在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之间以及物流系统各环节的物流成本之间存在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所谓"二律背反"是指一种矛盾对立状态。物流的目和任务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是进行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所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方面。物流服务水平提高会造成物流成本的上升;相反,物流服务水平降低会造成物流成本下降,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由于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以及物流环节之间经常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在物流的各个活动之间进行成本的权衡,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在各项物流活动中合理配置,在不断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条件下降低总成本。

二、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

由于物流管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还不成熟,再加上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未对物流管理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并不乐观。下面通过调查数据来分析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物流成本要高得多。美国物流成本仅占整个运营成本的9%左右,而我国物流成本则占20%左右。从库存情况来看,我国企业产品的周转周期为35天~4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时间不超过10天。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2006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中指出,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14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3.5%,增速比2005年上升0.6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比2005年下降0.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物流领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物流成本降低的空间还较大。中国物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有效地把物流成本降下来。

据调查,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的17.8%,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8% 相比,由此来看我国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宣称,中国的高速公路通行费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全世界共有14万公里收费公路,而中国占据了10万公里。截至2010 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为3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为7.4万公里。目前物流成本中高速公路收费占总成本的1/3,比发达国家要高出一倍左右。我国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耿书海在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表示,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标准过高和建设体制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一般都是由政府投资,属于公共设施,而在我国多为非政府投资,大部分不属于公共设施。这就造成了我国95%的高速公路和65% 的一级公路,都是收费公路。目前像我国采取收费公路政策的国家有60多个,但我国收费路段和车辆通行费用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如我国车辆通行费占人均 GDP 比例超过2%,居世界首位。

根据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比例17.9%,约为美国的两倍。物流总费用中,包含了运输费、保管费和管理费三部分,其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为54.2%、34.1%和 11.7%。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汽油价格和人力成本在上涨,另一方面高速路桥费、停车费和时不时的罚款等各种税费支出较高,使得物流成本压力不断增大。据中央电视台2011年调查,全国公路罚款每年高达4000亿元,约占到2010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的15%。2011年一季度物流业PMI中间投入价格指数持续上升,运输费、保管费和管理费三项费用分别增长13.6%、24.2% 和20.8%。2010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汽、柴油价格的连续四次上调,已经成为物流费用上升的重要原因。除了油价路桥费是物流成本较高的重要原因,如跑长途的物流企业,路桥费占到了运营成本的 20% ~ 30%。另外,某些城市的"禁行"和"限行"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成本,如北京市的大货车不能进城,而人货混装的车辆亦不能上路。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企业起步较晚,企业物流水平整体比较落后,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在企业成本运算中缺少了物流成本的预算,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物流成本管理观念淡薄不重视,导致信息技术落后以及物流成本过高,阻碍企业长期发展。此外,由于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投入高昂的设备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根本不现实。而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收费相对较高,这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另外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落后也是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中求生存谋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整合其各种物流资源,提高物流和供应链的效率,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物流总成本的目的。

三、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

我国传统的管理理念一直把管理的关键放在生产上,企业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而物流成本管理意识则比较淡薄,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物流的理解仅限于运输、仓储等低增值业务,而对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合理化、开发信息系统等高增值业务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是降低生产总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 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加大了物流成本。

(二)管理方式落后,缺乏科学的物流成本管理体制

由于物流管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还不成熟,绝大部分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都还相当的落后。企业对自身物流体制设计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对于物流成本的范围界定不明确,缺乏科学的物流成本分析方法,仅仅将物流管理的重点放在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上,而忽略对运输方案的选择和库存的管理。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整合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在职能制或直线职能制的框架下,物流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依然是难以达到的目标。此外,企业在核算物流费用只注重内部消费而忽略了外部相关率税、折旧费以及人员经费等等范围,从未将这些费用纳入成本预算范畴,因此也难对物流成本做出明确计算与分析。另外,由于每个企业在运算物流成本上,方法不一致所算出的费用差距太大,无法做出正常成本预算。而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物流成本管理缺乏一个统一整体的运算体系,严重影响物流成本管理的合理发展。

(三)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物流运用水平,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处于传统模式上。许多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在物流信息设施上投资不够,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储运企业,面临严重的设施老化,物流作业手段落后等问题,致使物流作业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企业经营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此外,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企业电子化水平低下,导致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十分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商家追求快速反应和为顾客提供最大化的增值服务的需要,导致企业物流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落后。像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先进的物流管理软件,在广大企业中的普及程度都还相当低,物流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四)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目前在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核算的只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它经营费用统一计算, 因而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 企业很难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此外,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会计项目来核算物流成本。在实际操作中,物流成本核算对象是分职能部门来进行的,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企业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由于物流成本很难被确认和分离,从而导致物流成本计算不完整、不全面,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积极、有效的物流管理。

(五)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生产和销售当中,对物流成本控制管理意识淡,认为物流成本是其他合作企业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不重视对物流人员的培训,导致物流成本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致使物流一直运行在无效益高消费的运作轨道上。目前就我国整体而言,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物流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相当缺乏,特别是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而在企业运转中,也没有为物流成本设定专业的会计人员,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详细记载、计算,使得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降低我国中企业物流成本的策略

(一)强化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树立现代的物流理念

首先,企业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物流成本控制对于降低总成本的重要性,经营者要提高对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将控制物流成本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整个生命周期。其次,企业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以科学的物流理念为指导,强调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和合理化。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学习和利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切入点。设计出一套适合本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系统,使企业的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等各方面都能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二)健全物流管理体制,构建科学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企业要降低物流成本,首先应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优化物流流程入手,从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设置专业物流管理结构,培养物流管理骨干,将经营意识、双赢意识灌输到物流管理全过程中去,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其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实行物流费用单独核算,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全面、正确地把握包括企业内外发生的所有物流成本在内的企业整体物流成本,建立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模式,分领域全面清理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统计口径,进行全国范围的统计,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切实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实施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以正确评价物流绩效。

(三)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物流具体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只有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实现三流一体化才能真正地达到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因此,企业要充分地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为经营者提供最新的供应链资料和信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此外,政府要为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提供硬件设施基础,大力发展电子物流管理系统,让企业利用网络作为交易平台,发展电子商务,节约物流成本。另外,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物流市场,严格规范和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为广大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便利,应积极鼓励大力发展专业的物流企业,实现物流管理的集约化,从而实现物流管理规模效应,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企业要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需要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首先,企业在招聘时就应该优先考虑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利用专业人才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进行管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直接从学校吸收和引进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人才,降低人才搜寻成本;其次,提高物流系统人员的业务技能。鼓励相关部门的员工参加业余的相关专业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企业也可以积极地与一些管理咨询公司和培训机构合作,为员工参加此类培训提供信息和资金支持,制定有效的人才管理办法,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航.B2C电子商务环境下退货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研究[J].物流技术,2010,3().

[2]智艳芝,李丽娜.物流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1).

[3]赵阳.企业物流成本研究[J].中国市场,2010,(6).

[4]李瑞彩.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9,(8).

[5]谢楠.浅析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8).

[6]钱芝网,蒋朝晖.物流成本管理实务[J].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0).

[7]傅桂林.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020-02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更加开放教学的方法,从而突破学习者各种学习的限制和障碍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上海开大物流管理专业改革应坚持在开放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总结教学规律,推进专业改革持续深入发展。

一、上海开大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必要性

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与市场严重脱节

根据2010年《上海市统计年鉴》数据统计,上海市物流从业人员中接受过物流师、ILT、PMAC、APILS等正规职业培训的占21.5%;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1.74%,专科学历的占38.26%。物流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成为上海市物流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

2、物流管理专业无法满足市场对中、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

目前上海开大开设的中央电大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课程体系不够系统,职业岗位面向不够全面,无法满足学生精细化学习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人才市场对中、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上海开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

1、人才“错位”培养

与普通高校不同,上海开放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将进行深入方向性的模块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以及实训训练,必然在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上将更符合有工作背景的物流从业人员学习需要。

不同与中央开放大学的物流管理本科,上海开放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更加关注上海物流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需要,将专业课程教学与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将专业课程教学与物流操作实训相结合,日常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操作实践性和物流信息化的操作。

2、人才培养目标

变革后专业包应括: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和口岸物流两个方向,旨在培养适应和服务于上海物流行业需要的,能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各类企业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口岸物流运营管理、航运管理管理实践的能力,能够从事政府、企事业单位物流运作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3、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

三、上海开大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1、创新原则

上海开放大学物流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学习者”的原则,教学内容以上海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中心,教学方式以适宜成人学习者学习为中心。

2、教学内容创新――“与时俱进”

上海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针对目前需求较大的采购主管、生产主管、物流销售经理、运营主管、配送主管、货代经理相应地设置了《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采购绩效管理》、《生产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物流企业运行管理》、《港口物流》、《国际航运管理》、《保税货物运输与仓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模拟实训》、《国际物流综合实训》、《电商物流》、《冷链物流运营实务》等新课程。同时,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与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与物流操作实训相结合,日常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操作实践性和物流信息化的操作的培养,以满足学生在物流岗位发展的需求。

四、教学方式创新――“灵活性与实践性结合”

1、面授教学与自主学习、网络学习互补

由于物流专业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时间长、经常加班,工学矛盾突出,为了所有物流专业的学习者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地减少面授课课时,代之以更为丰富的网上课堂资源,如: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或增加课内实践环节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此一来,学生便可很好地调配自己的时间,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以提升自己的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突出课内实践和综合实训

为了学生能够及时学以致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海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大部分课程都应开设课内实践环节.如:以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完成课程中热点问题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组织学生去相关的单位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去“物流管理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引入3D物流软件增强学生的信息化操作等。同时,通过开设实训课程、引入商用物流软件系统进行模块化实训和综合演练,也将极大地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立军.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5-7.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第6篇

针对我国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持续升温的趋势,从需求、技术和价格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再从物流瓶颈、支付困境、海关通关及交易信用问题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目前制约个人跨境电商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个人小额跨境电商发展的具体建议,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来解决物流问题,通过完善第三方支付方式来解决支付问题,通过规范海关监管来解决通关问题,通过完善信用评价体系解决信用交易问题。

关键词: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制约因素;物流;电子支付

2013年以来,我国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异军突起,吸引大量商户投入其中。所谓个人跨境电子商务,是指某国个体卖家向国外消费者提供商品,通过电商平台达成交易,并进行支付结算,最后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目的地,完成交易的一种商业活动。

1个人跨境电商发展的原因分析

(1)需求原因。据调查得知,我国制造业已占据全球19.8%的比重,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数量最大的国家。随着国际环境更深入的改革开放,以及我国产品在质量、品牌和技术上的提升,各国消费者对于我国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价格原因。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进口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等中间环节,降低了层层加价的可能性,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3)技术原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为个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卖家只需要选择合适的商品及进货渠道,就可以通过无国界互联网电商平台展示商品,联系国外买家并进行销售。支付技术与手段为个人跨境电商提供了商品交易完成的可能性,支付宝、双币信用卡等支付手段的普及,使卖家与买家轻易完成交易过程。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帮助个人跨境电商完成了商品配送,增强了购物活动的便捷性。目前,很多电子商务平台纷纷选择与物流公司合作,通过转运等方式,最终实现货物的跨国运送。

2个人跨境电商制约因素分析

2.1物流瓶颈

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链条较长的商业模式,其货币流、信息流以及商流都是在线上进行,唯有物流必须在线下进行,而目前跨境电商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物流。据Focalprice客户满意度调查得知,客户最大的抱怨主要集中在物流方面,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物流时间长。例如,从中国发货给欧洲客户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漫长的等待时间无疑增加了顾客的时间成本;二是投递时效不稳定。由于跨境电商路线长,且必须经过国境的跨越,物流影响因素大,投递时效很不稳定,少则十几天,多则几十天,甚至出现货品丢失等情况;三是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信息无法全程准确追踪。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基础,而目前我国跨境物流的信息化程度明显较低,物流信息整合能力较弱,通信渠道不够通畅,导致物流信息无法全程追踪。

2.2支付困境

在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支付体系是非常关键的。目前,我国有17家企业获批试点第三方跨境支付业务,按照外汇管理局规定,试点企业为客户集中办理支付业务,但单笔交易不得超过等值1万美金。到目前为止,跨境电商业务中的第三方支付,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超额支付困难。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单笔交易汇款总额超过3万美金需要提交税务凭证,如果是金额较大的贵重物品交易,由于国家税务局没有跨境电商相关的规定,无法出具相应的税务凭证,因此单次业务汇款超过3万美金时是难以办理的。第二,容易出现虚假交易。第三方支付企业作为一个中介,由于有时不能真实反映交易双方的正式身份,无法审核资金来源和交易背景,容易造成监管漏洞,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进行跨境洗钱活动,或者通过虚假买卖炒外汇等。

2.3海关通关问题

对于个人小额跨境电商交易来说,通关问题较为明显。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43号第一条规定,个人邮寄进境物品,海关依法征收进口税,但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在新规定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将受到冲击,让其便捷性大打折扣。因此,需要买家选择委托来减少海关环节对其影响,尽量减少海关环节的成本和费用。当前,大多数国家仍然很难实现个人小额进口税制系统化管理。

2.4交易信用问题

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不同于大额贸易,大额贸易有企业信用来做担保,而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更多是在B2C之间进行,买卖双方有较强的信用不确定性。目前,我国每年约有上亿消费者受到各种诈骗或虚假信息的侵害,其数量非常惊人。而国外的交易环境更为复杂,由于不同国界在时差、语言、购物习惯以及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更容易导致在交易过程中产生诸多矛盾。另外,由于国境的跨越,相对于国内电商而言,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例如,顾客只能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产品质量,很难对卖家的服务及质量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而卖家也很难对买家的资信和消费能力做出准确评价,遭受拒绝收货或撤回资金等损失,电商的虚假信用评价难以遏制,且缺乏第三方信用评估和认证机构对其进行监管。

3对个人小额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

3.1完善国际物流模式,突破物流瓶颈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运用较多的物流模式有国际快递、海外仓储、国际快递等,其各有优缺点,但综合比较,目前第三方物流逐渐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最佳选择。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能够让卖家从繁琐的物流工作中抽身而出,从而集中资金和人力专注于销售和服务工作。随着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跨境物流供应商应在全球进行重新定位。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以及资源的整合,使企业在仓储、订单、库存以及配送等方面能够更加及时地处理,从而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发展:

(1)创新物流模式,可以通过海外并购、海外委托等形式,结合国外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吸收引进国外相对完善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经验。例如申通收购了美国优晟快递公司作为美国揽件方和配送方,这样不仅能够优化物流链及清关时间,降低物流费用,规范跨境电商物流市场,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的第三方跨境物流模式。

(2)建立海外仓储。企业可走出国门,统筹资源,在国外建立第三方仓储。例如,顺丰成立海购丰运从事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可以帮助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小额贸易的物流问题,真正实现低成本、快速和安全的物流服务。

(3)建好物流基础设施,合理规划物流布局。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可就第三方跨境物流做好整体规划,并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3.2规范支付业务,完善支付模式

要想维持个人小额跨境电商活动中支付业务的规范和有序发展,仅靠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自律自治还远远不够,国家需要加快立法,让监管有法可依。首先,建立支付业务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追踪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的交易数据并及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不符合常规的客户交易,并严惩违规操作行为。其次,防止发生支付危机,保障资金安全性。第三方支付是提供中介服务,因此不得随意挪用和冻结,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再次,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加强支付业务风险监管。第三方企业应建立反洗钱制度,并由专人监控典型交易记录,能配合司法部门监查非法转移行为。

3.3规范海关监管,降低企业成本

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来说,除了选择通关降低成本外,也需要有关部门能完善海关监管,缓解通关障碍。

(1)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检验监管模式,实现检验检疫备案或实行准入管理制度。目前,企业一定要在缴费后并在原产地进行产品报检,但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具有金额少、量少件多、来源杂等特点,很难实现产地报检。通过建立检验检疫备案或实行准入管理制度,由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合格评定,实行检疫监管为主,不再对一般产品进行法检,可加快清关速度。

(2)在保税区增设出口配送功能,解决物流配送问题。跨境电商企业应对其销售产品分类包装并送至第三方物流,集中分类、集中报关,既减少海关工作量,也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

(3)完善法律制度,规范监管尺度。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不利于电商活动的风险和成本控制,因此应尽快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使监管行为有法可依。

3.4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信用体系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我国可借鉴其他国家经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信用问题。

(1)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体系。目前,我国实行“信星计划”信用评价,在表面上,该计划通过第三方信贷管理系统来解决信用评估问题,但是从发起者来看,“信星计划”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并且认可度在国际上相对较低,但这目前仍然是我国跨境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2)从技术方面加强监管,健全信用体系。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都会留下一定的交易记录,可加强对于记录的监督分析,健全信用登记。确保跨境身份信息的可靠性,并注意信息的机密性。总之,个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巨大商机,当然目前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限制因素,电商主体应该积极利用政策优势,借助良好的商务平台和物流企业,完善售后服务,降低电子支付风险,最终提升跨境电商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艾瑞网.2012~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简版[N].艾瑞网,2013-9-4.

[2]王外连,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9).

[3]邱阳.中小企业开拓国际电子商务市场路径———以义乌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3,(3).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物流;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 V353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 %)。在这样庞大的网络应用用户群基础之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至2008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4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0%。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物流的管理运作策略必须作出调整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

1 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保证作用

(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的主体是商务,这必然涉及到货币支付、信息传递及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等活动过程,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一体化。前三流均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而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物流,只有诸如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方式进行,实物物流无法通过网络实现全部空间转移过程,需借助一系列机械化、自动化工具传输来实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物流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是商流的后继者和服务者。

(2)物流是实物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环节。

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转移问题,而将实物商品及时地配送到客户手中,即为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成功进行物流配送才标志着一次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结束。没有物流,实物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无法最终实现,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同样无法成功完成。因此,发展现代物流是实物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环节。

(3)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保证。

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在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下,电子商务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客户,他们只需坐在家里通过互联网便可实现商品浏览、挑选并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缺少了现代化物流技术的支持,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

2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需求

(1)物流发展要适应电子商务分散性特点。

受Internet物理分布广泛性的影响,电子商务客户在地理分布上具有鲜明的分散性特征,这一特征要求物流适应其需要,具备在有限时间内合理组织配送的能力。因此,企业要针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不同的物流服务策略。如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电子商务普及率较高的城市,因订单及客户居住地相对集中,可采取不低于实体店铺的送货标准组织送货;而对于偏远地区则要采取集中送货方式,时限也会相对拉长。

(2)物流服务更加个性化。

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体现。电子商务物流要求物流供应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即在仓储、运输等传统物流环节之外增加针对客户需求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这些个性化物流服务既包括客户对物流供应商的商品包装、配送时间、地点的个性需求,也包括物流供应商有针对性提供的加工、存储等增值服务。现今倡导的“门到门”、“门到人”服务均是物流服务更加个性化的体现。

(3)物流运作更加时效性。

电子商务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便捷性,这一优势不仅是指客户购物方便性,更是指实物所有仅转移的方便、快捷,这就要求必须有高效运作的物流来保证其优势的正常发挥。电子商务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强调其时效性,这也是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一些大、中城市物流配送已经开始以小时来计算,如何在整体范围内实现电子商务物流“更便宜、更好、更快”发展是提高电子商务服务品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合理选择物流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的竞争优势不再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多少,而重在其能调动、协调和整合多少社会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灵活采用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合作模式是电子商务企业有效发挥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发展企业自营物流。

自营物流是企业凭借自身的设备条件、人力资源自行组织物流配送的模式。物流服务是否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自建的物流体系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核心功能是电子商务企业考虑是否运用这一物流模式的关键。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早期发展比较完善的企业,如海尔已经拥有庞大的市场营销渠道,自身拥有良好的物流网络与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网络经济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电子商务时可通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吸收外界资源,发展自营物流,形成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物流配送体系。企业以自营物流方式开展电子商务,增强了物流过程的可控性,有利于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提高交易效率。企业也可利用自身物流体系承担其他企业和商家的物流配送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达成网络配送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但因投入大、成本高,企业需综合考虑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第三方物流合作。

由供需双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即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专业化的物流设备和覆盖范围广泛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企业从构建全国性的物流体系角度出发,可以考虑请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来承担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任务或指导企业物流重建。经营理念、物流成本、服务质量、网点覆盖率、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接口能否对接整合等是企业寻求第三方物流合作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企业应注重在经济可行基础上与专业物流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库存控制、商品在途信息跟踪、商品销售信息及服务、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从更高层次上实现商流、物流信息的共享。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时代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对传统交易方式、消费观念带来深远影响。同时,其优势的正常发挥需要现代化物流技术、管理的支持,对现代物流提出“更安全、更便捷、更快速”的需求。因此,必须重视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推进作用,提高我国现代化物流水平以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新生.电子商务运作与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2]宋文官.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R], 2008,(6).

物流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奥运经济;物流产业;发展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一、奥运会对物流产业的需要

现代物流是实体流动过程,是涉及到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若干经济活动的集成化、一体化、信息化的系统。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夕,美国《世界贸易》杂志发表封面文章《夺取奥运物流金牌》,指出“当奥运圣火在主会场燃起时,每一件物品都必须到位,这是堪与夺取奥运金牌媲美的任务。”从物流原本的支持服务和后勤保障的意义出发,我们可以给体育赛事物流下一个8Rs式的定义:体育赛事物流是在确定的预算条件下(Right Budget),保证相关的人员(Right People)、必要的器材和物品(right Equipment)以适当的方式(Right Way)、在确定的时间(Right Time)到达指定的场馆(Right Venue),共同参与确定的比赛项目(Right Event),并在赛事结束后有序疏散(Right Evacuation)的组织、计划和控制的过程。除了具有普通物流的共性,体育赛事物流还具有体育赛事赋予的个性特点:

(1)服务需求的爆发性、短期性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共有199个国家和地区的1030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有28个大项,比赛使用的器材、设备数量就高达114万件。这些庞大的物流服务需求主要在赛事举办期间存在,从而给主办城市的物流系统带来短期的巨大压力。

(2)服务主体的多样性、客体的安全性大型体育赛事物流服务提供商必须满足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风俗习惯的运动员、工作人员、观光游客的各种物流服务需求;由于体育大赛有严格的时间表,每一项活动必须有序开展,比赛器材、新闻器材、生活用品等几乎都是关键物品,必须及时、安全配送到位;计算机、电视转播设备、无线电广播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由于价值高,并且涉及信息保密,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应对暴力或者突发事件的发生。

(3)服务空间、服务商竞争、服务标准的国际化大型体育赛事的参赛国众多,如奥运会有200个左右的参赛国家和地区,亚运会有40多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物流服务的地域广阔。从地域上分,赛事物流可以划分为赛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举办国通常会选择实力雄厚的国际性物流公司作为赛事物流的承包商,但承包商还必须选择举办国的物流商作为其国内物流、赛区物流的合作伙伴,因此举办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要与国际物流组织与服务的要求标准相配套,避免因要求标准不同导致物品不便于运输、仓储和配送。

二、现代物流的分类及在奥运体育赛事中的应用

1.基础物流系统

建设物流,是指主办城市为举办体育赛事而兴建、改造场馆设施与交通设施所进行的物流活动,是主办城市在物流规划中资金投向最大的部分。

器材物流,即比赛器械、办公器材、新闻器材、医疗器材等的物流活动,而器材物流包括设计到包装、配送、装卸、储存、采购等诸多环节,所以交通设施的畅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器材物流的分配速度,同时采用创新管理技术为器材物流的“类别划分”选择最优化方案,以缩短器材物流循环周转时间。

生活物流与废弃、回收物流,是两个互逆循环物流。生活物流是体育赛事为保证人口(非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工作人员、运动员等的生活物资需求进行的物流活动,而废弃、回收物流解决的就是因生活需求以及其他需求所产生大量废弃物的运输、处理、回收等物流问题。

2.信息物流系统

信息物流内系统主要职能是收集、加工、处理在进行体育赛事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类信息,如赛事基础物流信息、赛事物流作业信息、赛事物流管理信息等,并且能协调、指导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正常运作,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对系统内部基本物流资源进行调配,以保证物流活动的连续性。

3.信息物流外系统

主要职能是传递、指导在外环境条件下(如经济、社会、市场等)对体育赛事物流活动发生作用的各类信息,如大型运动会供应商信息、物资往来信息、交通运输信息、政府部门信息等,随时进行信息传递、反馈与接收,以统一协调内外系统信息。

三、发展绿色奥运中的绿色物流

绿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代表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本色,还意味着和谐的生态环境,物流与体育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相结合的目标就是为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体育产业中的物流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发展绿色体育中的绿色物流,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物流、体育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物流与体育的发展,达到环境、体育与物流的三者的共存。

北京奥运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这也是“绿色奥运”在奥运物流中的体现。政府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一方面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气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弃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的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推进“绿色奥运”除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外,还应是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物流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如绿色包装的管理、体育赛事建筑废弃物的处置、体育赛事期间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与处理等。

总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体育赛事无论在举办规模、参赛人数,还是在传播范围等方面越趋庞大,全球化正成为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主流。现代物流在规划、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能较大地满足大型体育赛事发展需求,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型体育赛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要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并要求奥运的组织工作高效、创新。北京奥运物流一方面是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是奥运会竞赛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借鉴历届奥运会的物流方面的经验,找出解决目前我国体育赛事物流发展缓慢的途径和方法,使我国的体育赛事物流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体育赛事拓展的空间。

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