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科学的发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第1篇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 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 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三、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1.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的总体轮廓 为了坚持中西药学结合方向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应当对结合和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有个大体设想,即应有个总体轮廓,这样才能使此项工作目标明确,而不致摇摆:进而能选择相应途径和制定相应步骤及施实方案,就迄今情况而言,新型药物学应具备如下几点: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 对如上三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三点内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共同内容,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中西药学两者的结合点。故关键问题在于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2.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 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它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 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与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它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它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 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会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与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现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与现代科学阐述。

3,中西药学结合的另一途径是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的内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药的生产、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等,其中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表述,构成西药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相关术语和指标来表述的。即物质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性质来表述,尤其单体西药更明确;生物活性则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关指标和术语表述,将现代西药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药物及现代科学化的中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现代西药所缺的是中药基本内容。如果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成了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即成了中西药学结合后的新型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使中西药学达结合与统一。 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不能变成中药和怎样变成中药。关于能不能变成中药的问题,这从前边关于中西药学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药物,且作用对象都是人体,也就是从道理上已阐述清楚。再从实践上看,中药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呈现的作用(包括治疗和毒性作用),按中医药学来总结归纳出来和确定的。据此,中医药学早已吸收了很多中医药学体系外的物质而成了中药,如乳香等。更从现代临床实践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现代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有人认为考的松,具阳性,能资助肺脾肾气化功能,对阳虚证效佳等,因此,对现代西药,放到中医药学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其临床作用,而总结它们的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如前边提到的四环素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这些为热性的表现。至于具体作法,均可通过临床进行。即按中西两种医药学诊断,仅给西药,再接中医药学总结用药前后机体变化情况,据此而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使之成为中药。 值得指出的是,这条途径,很可能是中西药学结合的较快途径,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本身较难,就从物质基础的研究看,若将每味中药的化合物组成、比例、性质、变化等均研究清楚,实非易事。例如人参已经多人、几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类约百种化合物,然而还没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种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希冀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仅物质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较短时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说生物活性方面了。当然,终应研究,也是能够研究的。此条途径却不如西药中药化来得快,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仅缺中药内容,而这方面内容的确定,从中医药学讲,还是有很多方便之处的。 现在的问题是,应认识这条途径,重视它,作出规划,组织施实,中西药学乃至中西医学结合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也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在当代的新贡献。

四、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精神 高等教育 和谐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的五•四运动,都充分展示了这种可贵的精神及其巨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国人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又发出了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培养现代科学精神的强烈呼唤。而当人们争相崇尚科学精神之时,却又不同程度的缺乏对现代科学精神的清晰认识和全面把握,从而缺乏对现代科学精神的理性知觉,无法培养正确的现代科学精神。

一、何为科学精神?

对广义的科学精神的经典描述来自于著名的社会学家默顿,即普遍性(普适性)(Universalism)、共有性(Communalism)、无偏见性(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合理性的怀疑(有组织的怀疑)(Organized Skepticism)四条基本规范。后来,齐曼又加原创性(Originality)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齐曼把五项基本规范的英文大写第一个字母合在一起简称为CUDOS,以方便记忆。后来不断有人继续“添砖加瓦”,于是,由五条变成了许多条。重要的还不是正向的发展,而是反向的反对默顿的观点,近些年,好像反对声音压过了赞成声音。要发展,当然要突破默顿的范式,但归结起来,各种发展的总效应是越来越远离默顿当年的语境,问题本身发生了变化。

对于狭义的科学精神也有多种说法。有的说:“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有的说:“科学精神就是事实,就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还有的说:“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运行等过程当中抽象出来的关于科学本性、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性描述。”等等。

二、科学精神的丰富内涵

科学精神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观条件,以及凝结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是更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或探求真理的精神境界。科学精神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归结起来可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1.求实、求真。即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辨证性。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求实、求真,是获得客观真实的知识,也就是追求真理。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曾经就把“要追求真理,要认识知识,更要信赖真理”看作是“人性中最高尚的美德”。工人出身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慈根指出:“科学就是通过现象以寻求真实的东西,寻求事物的本质。”

2.怀疑。要讲究逻辑自洽、要提供经验证据,要有条理的怀疑。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产生了疑惑,苹果为什么会坠地呢?经过长期的刻苦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正如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耳所说: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认识,去实践,去观察。科学史就是科学家通过怀疑精神使科学不断进步的发展史。但,如果对什么事情都轻信盲从,如轻信所谓的“、升天、圆满”等荒诞不经之说,就根本谈不上科学精神。

3.批判。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批判精神是怀疑精神的延伸,科学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形而上学的绝对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科学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建设性与批评性的统一。有意义的批判必须讲道理并且要提供证据,否则批判与谩骂无法区分。

4.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但并不是创新就是科学。科学要发展就要创新,没有创新,科学将成为万古不变的教条。科学创新就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创新思维。20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思维的结果。正是基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学科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一切自命为拥有绝对真理、法力无边的所谓至高至善,都是对科学的创新精神的嘲弄。

三、在高等教育中培养现代科学精神.

1.何谓现代科学精神? 现代科学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科技的单向度发展,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96 年中国科普研究所进行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在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利弊的看法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利大于弊的比例为71. 7 %,而认为弊大于利的仅为1. 1 % ,说不清楚的达到19 %。与美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利弊看法相比,我国和美国公众认为利大于弊的比例基本相等,而认为弊大于利的美国公众的比例却比中国公众高出将近13 个百分点。说明我国民众对人文精神缺失造成的损失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科学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不能以此为借口,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2.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因为高校是一个特殊的园地, 生活在其中的主体是教师和大学生, 相较之于社会一般普通成员而言, 其理应有其独具的特质。说到底, 学术之研究, 科学之探究, 现代科学精神之弘扬才应是大学之根本。因此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的管理理念不能与社会一般的管理理念完全同质, 现代科学精神应该成为维系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 “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人文精神就是强调“以人为本”, 它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的充分体现, 人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 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 发展要靠人,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 是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意味着高校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中核心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按照教育规律, 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 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 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我国要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享受生活的人, 高质量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专业知识。还有另外一面, 人对生活的理解, 善于调节人生的酸甜苦辣, 主要靠人文精神的修养。由此可见, 现代科学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前提, 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

四、如何用现代科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1.转变办学思想、更新教育模式。建立现代办学理念,首先要注重学术氛围。注重学术就需要建立教学与研究结合的有效机制。在现代大学里,教学是中心,研究是先导,这也是与传统大学的主要区别之所在。其次,要建造新时期高校的大学文化,从教育思想上把过去单纯以培养学生“做事”为主的教育模式, 转变成既培养学生“做事”又培养学生“做人”的教育模式, 树立现代科学精神全面发展观。重视教育的本体性, 克服教育的工具性, 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再次,确立“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渠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框架,加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 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

2.创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现代大学除了要具备“格物”的学术精神之外,还应有一个孕育、培养人才的人文环境。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从而塑造人格健全的人。著名教育家苏霍雷姆林斯基说: “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 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 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师表, 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 是学校活生生的榜样。”要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必须先从教师着手, 在广大教师中倡导现代科学精神, 提高其人文素质。要创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还要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包括学习文化、德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文体文化、健康与心理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应坚持“育人为本”, 坚持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精神, 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学习上自主, 行为上自律,生活上自立。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手则》、《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参与学生会、社团的组织与管理等。

3.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团结民主、生动活泼的精神风貌, 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氛围, 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 还包括大学的校容校貌, 校园建筑特色, 校园绿化美化程度, 教学科研设备水平。一所学校特有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是该学校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丰富大学生的文体活动, 要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由选修各种课程, 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学术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兴科研之风,为教师学生搞科学研究提供方便条件和鼓励政策。打造“精品工程”,整合资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校工会组织教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树立“三育人”先进典型, 大力宣传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教师, 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有力地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 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促进学校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要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的校园自然环境,并成立校史馆搜集、珍藏建校以来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事物、材料等,营造大学现代科学精神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齐曼:《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2]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科学技术协会,省略/kpli/text/text7.htm

[3]李大光:《研究和弘扬科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EB/ OL ] . http :/ / taosl . net/ ldg02. htm. 2003201219.

[4] 毛阳芳:《浅谈大学教授与大学文化建设》,《学校党建思想教育》, 2004.10。

[5] 崔洪林:《高校管理的理念: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中国高教研究》,2004.8。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科学教育 艺术高职 语文特色教材建设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这就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及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较好地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我们必须强化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的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探析与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结构组合和序列编排,构建起有专业特色的艺术高职语文教材体系。

一、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艺术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有高等职业教育一般属性的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专业特质。高职语文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公共基础课,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在传授民族语言艺术、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相对于艺术高职的特殊专业要求,传统意义的高职语文教材就显得缺乏必要的对应性。鉴于此,我们应该以现代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潜心投入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的建设,以期构建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实用、形式多样的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体系。

二、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着力点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艺术高职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文”,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是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核心。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大语文的理念应该贯穿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始终。鉴于文学与艺术存在的人文教育和美育功能方面的共性,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要站在语文的角度,渗透和偏重艺术内容,不可为艺术而艺术。在编纂结构设计上,以模块组合为框架,以多纲多本为特征,围绕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构建阅读欣赏、实用文体写作、口语交际三大模块,着重培养艺术高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应用性文体的写作能力和社会交流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单元设计上兼顾艺术高职的学生就业和发展需要。比如在阅读欣赏方面,每个单元都设置“精读篇目”和“艺术拓展阅读”及“艺术类作品导读”内容,以大语文的形式体现语文教材的艺术特色,促进学生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第4篇

一、广谱哲学为实现传统哲学的现代科学形式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般来说,哲学是一个纯粹观念性、思辨性的学科,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它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普遍规律上,但传统哲学的表现形式确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即自然语言含义的模糊性、多义性和思辨思维的某种神秘色彩,这是导致哲学史上对许多命题长期论战不休的重要原因之一。近现代以来,许多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曾试图运用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工具来改造传统哲学的形式,但由于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和视野的限制,这些尝试终未成功。这是因为这种“改造”使哲学变成了实证科学,丧失了哲学的根本性质,离开了哲学的“谱”,并因而招致了许多哲学家的批评。张玉祥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认真吸取了历史上在哲学科学化、规范化间题上的种种教训,鲜明地提出了“广义公理化、广义模型化、广义数学化、广义程序化”的“四化”标准,充分吸收和扬弃系统科学、泛系方法论与现代结构类数学(集合论、图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等)的新成果,使广谱哲学奠基在极其宽厚的科学和数学基础上,初步成功地实现了哲学“四化”的目标。

从常规科学的眼光看,很难想像迈出这一步的困难有多大。精通数理自然科学的人都知道,对于实际的工程技术问题,可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计量或模拟的问题,模型化、数学化与程序化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对于像哲学思想、民间谚语中的哲理、一般事物的哲学、绝大多数人形成的思想共识等等纯粹思想性、无法直接度量与操作的东西要实现这几“化”,确有天方夜谭的感觉。至于公理化则一般要到一门数学或精密自然科学成熟到很高的程度才能进行,而哲学还处在不同学派的经常争鸣之中,要找出公理化方法要求的无争议的原始概念和不证自明的公理是无法想像的。广谱哲学的首要的或关键的一步是她针对传统哲学的现状和实际,把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狭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与程序化的概念拓展到含义极其广泛又相对确切的水平上;特别是她找到并创造性地运用了泛系方法论这样一个可模拟一般事物机理的锐利武器,从而使哲学的现代科学化这样一个“神话”成为现实。

二、广谱哲学转变了哲学的传统思维方式,为沟通当代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建造了一座宽阔的桥梁

广谱哲学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模型和方法来模拟和描述哲学问题,这种模拟和描述,不是一个单纯的、外在表现形式问题,它的触角所“伸入”的是哲学问题的内在结构,因而它改变的就不仅是哲学问题的描述形式,而是哲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哲学思维要求对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要从宏观整体上去把握,要抓住“主流”,但对于一般的而非特殊的、任意的而非具体的社会历史,什么是“宏观整体”?什么是“主流”?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抓?传统哲学没有进一步的、可操作的方法论,它仅仅是提了一个要求而已。广谱哲学则提出了形式具体的“历史望远镜理论”,它为“历史望远镜”下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结构化的定义,并为如何使用“历史望远镜”制定了一个不失普适性而又模型化的五步观测程序。这就把哲学家们纯粹定性的、观念的、思辨的思维方式转化为可观察、可控制、可模拟及可运作的思维方式。 毫无疑问,广谱哲学所实现的这种转变,为沟通当代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建造了一座可双向交流的宽阔的桥梁。人们知道,早在黑格尔哲学在德国和欧洲广泛传布的鼎盛时期,著名生物学家施莱登、大数学家高斯等一大批自然科学家和数学家都曾经对黑格尔的思辨体系表示了深深的厌恶。而黑格尔则对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及其机械自然观做了深入的解剖和辛辣的批判。应该说,这种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间对立和互相诋毁的状态从未停止过。直到今天,“两大阵营”的互相蔑视和攻讦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广谱哲学的一个重大价值就在于,她以现代科学的语言、方法、模型来模拟和描述哲学问题,这就产生了一个双向的效果:一方面,她有利于广大自然科学工作者对曾经貌似空洞玄虚的哲学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使他们借助现代科学语言直接吸取哲学营养。另一方面,广谱哲学的现代科学形式也向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勿庸讳言,由于传统的学科划分壁垒,由于教育思想和体制的原因,哲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绝大多数不熟悉现代科学的陈述方式,不了解现代数学的广义量化趋势,不少人的知识层次还停留在近代经典科学和数学的水平上。要了解或掌握广谱哲学,甚至要评价广谱哲学,必须具有相当广泛深入的现代科学(如系统科学、泛系方法论)和现代数学(如离散数学)的知识。广谱哲学的建立,无疑促进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知识结构的更新换代。

三、广谱哲学把过去凭“悟性”或“内省”才能把握的理论转化成了可组合模拟的理论

许多人都承认,传统哲学是有一定的神秘性的,她用观念的或思辨的语言所营造的理论迷宫一般人难以走出来,学习、理解和掌握哲学理论主要靠不可言喻的“悟性”和“内省”能力,特别是像黑格尔的“逻辑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哲学等更是如此,这和学习自然科学或一般科学截然不同,后者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模拟、解题等可操作的方法完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条:第一是哲学没有具体的可观察对象,她研究的是所谓“形而上”的层次,即看不见、摸不着的普遍道理。但这是不是哲学只能凭“悟性”或“内省”去把握的根本的唯一的原因呢?事实上,被称为现代抽象数学的许多理论也是“形而上”的,即远远超出了可观察对象的范围,例如现代公理方法或形式化方法所描述的知识,结构主义的描述方法,泛系理论等等,它们研究的都是一般事物的抽象结构,是一般形式和一般内容的统一。但这些知识都不是凭“悟性”、“内省”或“参验”所能掌握的,它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知识阶梯、一定的逻辑生成程序理性地获得。

哲学理论需要“悟性”去“参破”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她的描述方式上,最典型的是思辨哲学(如黑格尔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哲学等)。它们采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哲学问题,自然语言含义丰富、用法灵活,同时歧义很多,为了能够用自然语言“精确地”描述“形而上”的问题,必须对自然语言本身进行提炼、抽象和“蒸发”,使之脱离自然语言的朴素意义,形成远离日常交流含义的思辨语言,这就为理解哲学家们的思想设置了语言的障碍。特别是,每个哲学家都试图创造带有个人特点或学派特色的专用语言,而没有形成统一的共同语言,这就更增加了互相理解和交流的难度。

对于像辩证法这样极其深刻和独特的理论而言,要能够在理性上把握她还有第三个困难,即自然语言无法精确地描述和模拟辩证原理的内在结构。例如像辩证否定、辩证矛盾、否定之否定、对立面的互相渗透等概念与常规科学的思想(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相去甚远,传统的数学无法描述,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只能做宏观的、定性的粗略叙述,而无法深人到内部结构。

广谱哲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以新的方式克服了上述三个困难,这种方式就是它采用了具有集成性、结构性的离散数学模块来描述哲学问题,这些模块足够普适,足以满足哲学普适性与应变性的要求;这些模块也是一种统一的精确语言,避免了各个哲学家的“门户”语言。特别是,广谱哲学依靠数学模块的组合方法可以精确地模拟包括辩证法在内的复杂哲学理论。例如辩证矛盾的概念在经典辩证法中规定为“又对立又统一”,这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是不可思议、不可接受的。从描述方式上说,传统的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用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又无法精确刻划其结构。广谱哲学则用两个模块的组合准确地刻划了这一概念。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30

一、教育观念要转变与更新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可以说教育中的每个问题都存在着观念问题。它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之分。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和进步;而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害了我们的受教育者,因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学生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应试教育制度。

(一)基本功的训练永远不可少

我们必须要搞清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次课改改的是什么?是不是对以前物理课程及其教育方式的否定?明确地说这次课改绝不是对以往课改的否定,事实上力图准确地把握和反思。物理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系统性强,有些知识又相对抽象且不易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基本功的训练,永远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基础打得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否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有效地学习和运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能否开创新领域,探索新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各门基础科学之上发展起来的,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到人们进一步学习,以我国扎实的“双基”教育本身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和经验,摒弃它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二)经典物理学可不能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时代赋予我们必须更快地了解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物理知识面不能太窄,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眼界和思路的。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教材过于陈旧,现在教材应该更多地讲解那些现代科学技术,但是各种现代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是学习现代物理学以至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我国现行物理课内容,与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相比,他们的知识面比我们的宽,个别内容甚至比我们的深,有的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尽管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作为物理知识核心部门仍是稳定和巩固的,所以物理课的“现代化”,不能以脱离经典物理为代价。

(三)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不能成为口号

从新课改来看,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从灌输和被灌输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等等有利于学生将来乃至有利于整个民族的能力,国家提出了多么迫切的期望,特别是现在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大家都不希望看到“创新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结果。科学训练的方法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时间久了,有些知识会被忘掉,但通过学习培养起来的能力却对人们起着久远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科学技术从发现到发明,到实用,周期越来越短,科学要尽快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二、培养学生爱好,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极其重要的。人生来对外部世界就充满好奇,而刚接触物理这门新科学的初中生更是好奇心十足,想学好物理的欲望很迫切。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首先给学生演示好课本引言中的“鸡蛋会随纸片一起飞出吗?”“冷水能使烧瓶中的热水沸腾吗?”等实验。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观察实验过程中,我就立即围绕这些实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自觉的去努力回顾与实验有关的物理知识。在这些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简单回顾一下学过的其他物理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使学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物理知识,用到物理知识。这对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物理时对物理学科的神秘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产生的畏难情绪等心理障碍,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利用感官,培养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作用非常大。用实验来展现物理学规律,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用实验可以呈现科学事实,可以辨析真伪,可以引发认知冲突,还可以培养操作能力。初中学生的年龄在十三四岁,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维在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感受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沃土,是用实验来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勇于创新的学生,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在每一节物理课,每一个物理实验知识点的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现成知识,而是注重怎样将它灵活应用,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例如在学习“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几个问题:(1) 气压降低则沸点越低,那么在真空中水的沸点可以是多少呢?讨论结果为:真空中气压为0,水的沸点可以低到任何温度(直至宇宙中的绝对零度 :-273.5°),(2)月球上没有空气能有水吗?讨论结果:凡是没有空气的星球上,就一定不可能存在着水。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使他们为自己的探索成果而感到自豪。

五、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第6篇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超级秘书网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 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 [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 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 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 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 吴国盛 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 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 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 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3-24

[9] 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现代科学的发展范文第8篇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的基石。它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随着西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它的历史局限性就越来越显得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中医学中相关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发展及历史局限性作简要探讨:

1气一元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生存变化、消亡的根源。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1气的特点

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运动变化自如,犹如生命的原动力。

1.2气与人体关系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人的呼吸运动是生命的象征,吸是气体进人体内,呼是气体排出体外,呼吸运动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此外,人是一个运动着的机体,除了整体运动外内脏也在运动。

正因为气的特点与人的生命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把人的生理活动增强与减弱的特性归究于气的变化、运动的结果。在病理上可把某些病理变化归究于气逆、气滞、气脱、气泄、气乱等所致。在治疗上则采用补气、降气、行气、固脱等治疗方法。把那些具有某些药理作用的中草药分别归属于补气、行气药物等。

在气的理论引入中医后,能比较生动地解释了人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这对当时的医学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引入与发展,相比之下这些解释确实显得过于简单化,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如:呼吸之气。现代西医学已精确地认识到气体在肺及组织的交换过程;气与能量的代谢过程;局部与整体的调节过程等。

根据现有的西医研究资料显示:人体的肌肉运动、能量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及细菌、病毒感染等与中医学中的气所阐述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些西医成果引入到中医的气的理论体系中,就有可能进一步延伸气的范围,使气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如:甲减、贫血、肌炎、重症肌无力、肿瘤放化疗后等都有可能表现为相同的气虚症状。对此,我们是否都要相同的补气药?若根据西医的病因病机的不同再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哪味或几味补气的中药及相关组合对哪种病更有疗,这样对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及促进中西医接轨可能会更有意义。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阴阳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阴阳学说特点

阴阳本指物体对日光的背、向,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它与自然界的寒、热,光明、阴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2阴阳与人体关系

阴阳学说重点是阐述温热与寒冷之间的矛盾。人体是个相对恒温体,当机体温度过高或过低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人的体温会产生上下波动,体温的上下波动又会使某些器官活动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外人体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正因为阴阳的特点与人的生命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今天我们如何评价阴阳学说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我们应当承认它的历史意义。阴阳学说引入中医学后,能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体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通过归纳推理使相关的治疗方法能够合理归类,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第二、我们也要正确地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及疾病的产生、发展和防治的过程,显得过于简单、粗略,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相对于现代医学已不能同日而语。如:现代研究证实热能的产生与神经、体液、肝、肌肉及酶化学反应等密切相关。发热与细菌、病毒、霉菌、螺旋体感染及肿瘤、免疫、体温调节异常等有着密切相关,其治疗方法针对性也更强。

目前中医阴阳学说是个相对封闭的医学体系,未能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相衔接,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严重地限制着中学的发展,使中医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我们能把现有的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基本的作用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同时也是指导临床寒热病用药的标杆。那么中医学的阴阳与西医学的人体生理、病理到底存在着那些内在联系呢?根据现有的资料它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微生物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若能把这些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 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五行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五行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圣贤们通过五行学说类比归纳,用五种物质将人体划分成五大系统,通过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同时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另外,还以此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脏病变的传变,指导疾病的防治等。五行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但对于复杂的人体仅以此五类物质来进行类比归纳、演绎,在当时可能就显得过于简单、粗糙。它明显带有勉强与不完善性。

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认识得都比较清楚,五行学说在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几乎与现代医学无法接轨、无法同步发展。

4辨证论治与中医学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辨证论治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体现,它的主要哲学思想即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针对这些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的处理方法也应当随之而变化。中医学主要运用辨证的思想来阐述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临床用药。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论治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中医学得以更好地发展。

在实验医学出现之前,中医学实质即是症状诊治医学。中医的辨证论治学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但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它的历史局限性,甚至严重困扰着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如肿瘤、乙肝、结石、艾滋病等疾病的无症状期,这时是无证可辨的,但此时若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很有价值的。其次,如红斑狼疮、类风关、糖尿病、心脏病等很多疾病在稳定期也是无任何症状,无证可辨的。但其实验指标仍然异常,此时若加用中医学治疗对稳定病情,控制复发是非常必要的。其三、有很多疾病表现复杂,难以归类,无法辨证。其四,有很多疾病按现有的辨证论治去选药治疗其疗效很一般或者根本就无效,而根据经验去治疗其疗效会更好。根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起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患者不能按辨证论治去用药。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辨证论治当着绝对真理,只能做临床参考。

5总结与展望

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中医理论,经过几千年的运用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历代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对全世界的治病防病仍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西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病因、防治等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到在传统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严重地束缚着中医学的发展,以至于今天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矛盾与困惑中行医。针对目前的中医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能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中,使传统的中医理论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科学接轨的科学体系,可能对中医学发展及提高临床疗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主要的作用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及解决方法。机体的温凉寒热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如果我们把这些组织器官、相关酶炎症介质功能的变化及微生物感染等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就能使阴阳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