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生经济学原理

再生经济学原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牧童式经济 太空人式经济 对策与措施

一、生态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认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经济”。我国的许多学者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的轨道上来[1]。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由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渗透形成,并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生态经济学要求经济增长要与生物资源的持续力为依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总原则[2]。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生态学原理

1、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生态经济学主要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生态经济系统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系统包含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生态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动态平衡系统,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是一个正负的双向反馈,如果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加大;反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必然会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所以,如果要维持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要靠它们相互之间的正负反馈调节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机制。而实现生态经济正常运转,必须要做到资源的可持续承载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使生态经济系统保持一定弹性度,这是生态可持续承载的基础、制约、支持条件。

2、从牧童式经济到太空人式经济

资源的有限性与牧童式经济。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高度现代化的工业技术社会来说尤其如此。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猛增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更加尖锐化。

太空人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基于牧童式经济的特点,很多经济学家都确信,现存的经济体系是不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的,它所导致的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最终将使整个生态系统趋于灭亡。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建一个良性循环型的工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类似鲍尔丁所描述的太空人式经济(spaceman economy),争取实现一个工厂排放的垃圾能成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工业经济的物质和能量实现循环流动,其本质就在于工业的综合利废。

鲍尔丁认为,现在的牧童式经济将会被太空人式经济所取代,这种经济体系将能较好地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对污染物的有限容量相协调,这种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把地球看成是一艘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这意味着这种经济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具有极为完善的物质循环性能。这种循环性能将保证废旧商品不会成为环境污染物,而是转化为再生产的原料。从理论上将,这种经济实施后,地球上就不会再有废物。太空人式经济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原则

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起主导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即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经济系统提供更多的资源,可容纳经济系统产生的更多的废弃物,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人类应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伙伴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即人类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的思想。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于自然界,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2、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类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依赖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就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首先顾及生态效益,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可以为工农业再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也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增强了实力,同时也可促进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入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3、正确处理生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联动。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表现,社会效益又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桥梁,社会效益是目标。发展生产的最终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4]。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工业

从20世纪90年代起,生态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迅速扩展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城市是人类根据自身愿望,改造环境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经济活动以工业为主体,人类在享受着城市发展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工业时代产生的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目前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配置合理化,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实现可持续生态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新产业的创新,如发展有机食品工业,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环保工业,广泛开展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工程,使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

2、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得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5]。生态农业正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其目标就是在促进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生态农业主要应用生态工程技术、优良的传统农作技术及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并辅以相应的配套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管理,提出分层多级利用资源的生态工艺系统。目前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有: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秸杆综合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如沼气发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磁能的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等[6]。

3、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消费是指既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又满足环境资源保护需求的一种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崇尚生态文明,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消费提倡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提高废物的资源转化率绿色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绿色贸易,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 ,将市场定位于绿色市场,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应用生态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市场,树立绿色企业的形象[7]。消费者也逐渐习惯了用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去思考问题、亲近自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无公害绿色蔬菜果品以其高品质、高价位逐渐博得了人们的青睐;商品华丽的外包装已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许多高档产品甚至推出了零包装理念和措施;高科技纯天然的产品如天然彩棉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参考文献:

[1] 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林白新等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3~14.

[2] 李建龙.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58~359.

[3] 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7~329.

[4] 林育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5~206.

[5]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1(7):6~7.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消费水平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经济结构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消费,社会再生产便无法继续进行,消费既是生产的起点,也是生产的终点。消费水平作为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同时也可以用来指称一国的消费总规模,即社会总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生产中积累与消费的比率,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即“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会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 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同步的增长,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消费水平是阶段性波动的。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因素:

1.个人收入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的制约。当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有所上升,居民的收入下降时,消费也就相对地受到限制。

2.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

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是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的统称。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的 1 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人们的消费变动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具体而言,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小于前者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中,收入下降,消费就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说明,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3.农业波动对消费的影响

我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农业的波动必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首先,农业的增长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其次,农业的减产或低增长导致消费的下降或低增长。

三、消费水平与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大体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动。下面就从几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1.人均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变动及工业化程度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可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结构变动率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50-13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最高的第一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220-36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很高的第二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360-86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较高的时期。我国改革以来,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法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大概在 300 美元左右。因此可知我国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处于高变动率阶段。

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化阶段是结构转变幅度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需求结构及生产结构、外贸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我国在改革开始时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却是相当低的。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状况,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我国消费领域的整体来看,酝酿着一次新的消费升级--住行消费升级。其间消费投入大,积蓄时间长。这使得消费需求不足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2.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引起结构变动的原因

收入的增长必然引起消费水平的增长,而消费水平的增长又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用恩格尔定律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也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份额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总消费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消费水平的上升必然引起需求结构的升级,但需求结构如何引起整个经济的变动呢?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可知,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引起资源向消费需求多的产业部门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带来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增长,结构合理,就可以提高全社会总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样就必然能够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

总之,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经济结构都不同程度的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消费水平的提高一定能刺激经济发展。这就是研究二者关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消费经济学原理》 尹世杰、蔡德容 经济科学出版社.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

《政治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核心课程,它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将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揭示经济规律的一门学科。其性质属理论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先行必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要与时俱进,紧扣时展主题,积极进行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必须从经济学的专业角度,摒弃过去教材的“大而全”现象,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鉴于此,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对于一些不符合当今时展的理论进行修改、完善和丰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该课程本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阶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作为政治课的一部分内容来讲授的,使得大学生误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政治课程,造成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经过几次课程改革后,原来独立开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的部分内容。这样,《基本原理》课与政治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就有相当部分重复,而这两门课程有时会安排在同一学期上,学生重复听课,自然会有厌倦感,学习热情很难提高。由于教学时间紧、教材老化死板、缺乏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等原因,内容缺乏针对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案例分析普遍偏少,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不能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规律和精髓。

(二)知识体系相对固化,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陈旧。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基本固定,教材编写未能推陈出新,对现实经济现象及规律解释力不足。一些学者教条地对待政治经济学,面对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局限于在经典著作中寻求现成的答案;不是根据经济社会实践去创新和发展现有理论,而是通过曲解政治经济学的办法,使之被动地迎合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因此,需要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到现有教材中,使得马克思经济学更好地分析和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从而增强说服力。

(三)教学地位已处于极度边缘化的境地。西方经济学的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政治经济学教学,使得政治经济学课程地位日益边缘化和不被重视,目前,高校的应用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学科普遍取消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學,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课时也大幅度减少,一些高校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课程;一些高校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政治经济学课时也大量减少,原来作为经济学专业必开的《资本论》课程大多退出了本科课堂;相当部分高校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考试,只留下了西方经济学考试。可见,今天政治经济学教学地位已处于极度边缘化的岌岌可危的境地。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时间投入,使得大学生消极对待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直接导致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只是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差。

(四)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经常是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定势,.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未能与时俱进。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广为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教学方式和手段,但却造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毕竟,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工具,只是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教材。在对《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调查中,63%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或有时能够“理论联系实践”,高达83%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增加“理论联系实践”的频率;78%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或有时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并有63%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增加“探究式”教学法的使用频率。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群体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渴望在更高层次水平上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在教学中注重内容传授的全面和准确,更要适度增加内容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显然,现有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充分满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二、新时代下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重构课程理论体系,变革和丰富教学内容

1.课程理论体系的重构。内容上,笔者在坚持讲授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克服教条主义,结合其他经济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有用理论进行课程理论体系的重构,对于一些不符合当今时展的理论进行修改、完善和丰富。比如在适当的地方穿插一些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原理等后续课程的知识点,结合讲授,帮助学生将《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联系在一起。在具体内容框架安排上,根据教学时间、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摒弃过去教材的“大而全”现象,根据专业不同,重点讲授部分知识点,将不符合时展的理论和观点留给学生课后自行思考,批判性继承。尽量吸纳社会新发展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政治经济学的全新理论体系,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2.课程内容的变革和丰富。建立教学视频、图片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一是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课程内容体系。改变教材内容陈旧、僵化的问题,将最新的中外经济发展实践引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纳入教学内容当中,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去解释最新的经济状况,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谈。二是选择最新、最热点的典型案例,放入教学内容中。现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和中国国内的经济现实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需要新的典型案例来阐释和学习政治经济学。

3.理论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要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一要了解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程度;二要搞清楚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经济问题。三要让学生明白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实践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我们必须坚持和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坚持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其次,要坚持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又必须在总结、继承、批判和吸收马克思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以创新的精神来发展经济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的基本经济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接触现实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1.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以现实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素材,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由老师进行相应的点评。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从分析现象入手,最后发现事物的本质。而要使案例教学法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精选案例、介绍或者指导学生阅读案例、设计问题、分析案例、总结归纳,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最终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对于《政治经济学》这样理论性强、逻辑性强、时代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引入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

3.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张教师从学科领域与经济现实中选择相关主题,创设类似于问题探讨的学习情境,同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答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整理信息、逻辑推理等活动来实现获取专业知识、培养探索能力以及发展合作素养等教学目标。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把课程的核心内容加以梳理,分别归纳到商品经济理论、劳动价值论、资本循环、社会再生产、剩余价值瓜分等几大板块之中;然后,针对各大板块的中心理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寻找与之匹配的研究主题,让学生在探究性的自主学习中实现课程理论与客观现实的有效融合。

4.实践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深入实践,从实践中感知生活,印证理论,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从理论上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从理论上解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发展趋势。具体来说,一是充分利用寒暑假充裕的实践,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就现实生活的一些热点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如农产品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中国农村是否存在级差地租、学生居住地的房屋价格、农民的消费状况等问题展开调查并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从而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二是请企业家或者学者作报告,介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运作机制或者学术动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三是实地参观。如组织学生到现代企业去参观,實地感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到证券交易所去参观,现场感知股市的潮起潮落。

    参考文献: 

[1]伯娜: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 

[2]袁丽美.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和精髓[J].当代经济研究,2016.08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地球频频出现能源危机和环境危害。大气污染、酸雨危害、水体污染、温室效应加剧、水土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省过去,逐渐认识到牺牲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认识论的突破带来了行动的大转变。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森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后工业社会中,对林业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对木材产品的需求,更多的是对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和维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由此,人们提出了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在涵义: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必要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生态林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它的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在理论上可以用森林环境保护工程、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工程和林业生态产业工程来“圈层”构建。在实践中则可采取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公园、循环经济、构建森林分类经营的林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实现。

二、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林业发展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森林生态功能分析与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依据

3.1 从森林生态学角度看,森林是由林地(含地形、地貌、土壤等)、生物(含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和气候等因子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因其复杂的生物及群落多样性而具有诸多生态功能:(1)调节气候,净化空气;(2)涵养水源,滋润农田;(3)保持水土,改良土壤;(4)防风固沙,保护农田;(5)保护生物多样性;(6)提供生态服务。

3.2 我国著名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吴静和教授等认为,生态林业是指以现代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通过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在促进森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创造最佳环境的一种现代林业发展模式。

现代林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环境保护性资源经营与林产品生产经营,前者为后者的基础。这两大任务由林业自然再生产过程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由林业经济再生产过程形成的“林业经济系统”来完成。前者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对林业经济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如果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也就破坏了生态平衡,进而也就摧毁了林业经济系统,因此,经营林业,首先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使林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达到最佳产出,也才能使森林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达到最优状态。森林生态经济学研究表明,推动这个复合系统向前发展的本质力量是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是指人们以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投入相应数量与质量的社会经济资源,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将森林的自然生产力转化为森林的经济生产力,以获得人们生产生活日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持续能力,从而为社会持续不断地提供最优的生态贡献和经济贡献。

四、实现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 大力实施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立以天然林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森林环境保护工程的核心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中,以天然林的保护最为重要。天然林是未经人类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对环境自身的保护有良好的稳定和促进作用,更有种质遗传多样、动植物群落多样和系统多样的特点,对于保存稀有濒危物种和创造新物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

4.2 实施森林生态服务工程,发展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旅游业森林生态服务就是利用森林现有的环境、地形、气候以及动植物等形成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劳工标准;关联之争

引言

国际社会对劳工标准的关注由来已久,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1]首次提出通过国际合作来提高劳工标准至今,有关劳工标准的国际讨论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在这一问题上各国仍然存在着较大分歧。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有关劳工标准问题的探讨已演变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劳工标准与贸易之间关联问题的激烈争论。由于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均涉及一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一国经济政策同时又受多边贸易规则约束,因此一部分发达国家主张,为提高发展中国家国内劳工标准,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应当将国际劳工标准纳入到WTO框架。围绕着这一论题,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发达国家以“社会倾销”以及“人权保障”为理论基点主张在WTO框架下建立劳工标准与贸易之间的关联;发展中国家则主张贸易与劳工标准不存在实质性的联系,在WTO框架建立这一联系只是发达国家实现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而已。基于这一互不相容的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正愈演愈烈。

一、不只是“南北对抗”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拒绝发达国家提出的将劳工标准纳入WTO框架的主张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担心一旦提高国内的劳工标准,国内企业将承担不了因此增加的生产成本,发展中国家也将因此失去其在部分产品上的竞争优势,进而减少本国出口贸易影响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之所以提出“社会倾销”并试图在WTO框架下解决劳工标准问题首先是基于国内产业受发展中国家低廉产品冲击的经济考虑,其次才基于一系列人道主义及人权保护理念的促使。正是在这种争论中,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看成是一个无情的剥削者,不顾其国民的贫困与权利的缺失而一味追求“国家利益”;而发达国家则被发展中国家视作名为倡导劳工权利实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伪善者”。

很难说上述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但确实是不全面的,这种以偏概全的方式来处理个人问题尚且不可,更不用说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分歧了。笔者认为,针对当前发展中国家国内劳工权益保障不利的现状,国际社会若真正想找到一个能使各方接受又确实能使现状改善的办法,前提是各国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而不是简单将其视为另一版本的“南北对抗”。

(一)利益模式的多样化——劳工标准的经济学之维

1.经济学理论模式一

传统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为反对国际劳工标准一体化提供了最有利的理论依据。该理论运用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来解释国际分工的原因与结构,认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是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这种生产要素在各国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国家劳动力丰富,有的国家则是资本雄厚,因此市场竞争机制就会导致国际分工的出现,资本雄厚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倾向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运用这一理论,经济学家引入了两个概念:“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所谓绝对优势是指一国生产特定产品所需投入量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较少,而比较优势是指一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较少[2]。

国际贸易理论主张消费者以最低价格获得商品和服务,同时实现生产资料的最佳配置,因此依据上述“生产要素禀赋论”,贸易理论就要求各国从事生产他们各自具有绝对优势或者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只有通过各国专业化的生产,各国消费者的福利与生产者的利润才能同时实现最大化。

基于以上原理,贸易与劳工标准关联的反对者就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低廉劳动力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只有保持这一优势才能保证资源的全球配置的最优化,让发展中国家生产那些他们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如果强制的人为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就会使这些国家丧失他们仅有的比较优势,结果不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将劳工标准纳入WTO框架不仅不能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而且会成为发达国家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手段并阻碍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

然而,应当明确任何经济学原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上的,上述原理也不例外。

首先,这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劳动力处于自由流状态以及充分的弹性供需假设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特定产品的生产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时,传统理论就认为在发达国家那些因此而失业的工人(或农民)将很容易另谋职业。因为劳动力处于完全自由流动状态并且不存在任何交易成本,失业的人群将在其本国具有相对或绝对优势的产业找到工作。事实上,这些假设不能被视为当然前提,那么同样的问题也就会变得异常复杂了。

其次,上述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一认识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工人工资低从而劳动力成本也低这一逻辑之上的。但事实上,工资低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低,因为发展中国家低工资的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也普遍较低。所以提高工资及劳工标准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再次,具体到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会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的观点也存在前提假设,这就是企业的生产已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企业在其所拥有的资源给定的条件下,对资源已经进行了最为有效的利用[3]。因此如果在这一前提下给企业附加额外费用,导致企业要么生产出高于市场价格的产品,要么就取得低于市场水平的利润,无论何种选择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然而,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再成为前提,那么企业就完全有可能在提高工人工资的情况下,通过对劳动力、资本以及管理等生产过程的重新安排,就完全有可能生产出具有同等竞争力的产品[4]。

可见,传统的贸易理论为反对劳工标准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但是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所有经济学原理为了简化其研究对象都有其假设的理论前提,所以一旦其前提发生变化,理论也就有其局限性了。

2.经济学模式二

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的主张由来已久,这一观点之所以长久不衰,部分是因为其同样有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

首先,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的观点认为,劳工标准的提高将有助于增进一国国民的整体福利。随着劳工标准的提高,国民收入也会提高,这将有效扩大国内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均主张一个国家不可能在保持其国民贫困的前提下而使国家变得富有[5]。

其次,发达国家提出的“社会倾销”理论认为,一个高工资的工业化国家进口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之所以低廉是因为出口国没有提供合理的工资、利益及对工人其他方面的应有保护。通过利用低廉和缺乏保护的劳工,出口国能够以远低于一般市场的价格在发达国家销售产品,这事实上就将社会问题倾销到了进口国家,结果就会使后者国内工人大量失业,影响国内产业发展,因此这些发达国家强烈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然而这一理论事实上承认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就将模型一所述的原理的前提假设作为了它的前提假设。所以,“社会倾销”理论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低廉劳工的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的高价劳动力之间的生产能力的差异。

再次,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不但不会使其失去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其国内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一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因此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劳工的生产能力将随之提高。此外,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而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手段,因此不能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是一种消费,而应视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将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所以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提高企劳工标准就能随之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素质,进而提高劳工的生产能力[6]。另外,对企业而言,雇用高素质的劳工不但能提高其生产能力,而且还能减少对员工的监督管理费用。3.评述

以上几种经济学模型表明,无论是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抑或反对之,上方均有其合理的一面。正如这些经济学原理并不互相排斥一样,支持与反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的两方观点也并非像其表面所显现的那样势不两立。提高劳工标准的支持者更多地是从一国或企业长久财富的最大化以及社会成本最小化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反对者则侧重于短期的经济效益以及消费者福利最大化角度来论证问题。

(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谁是真正的支持者与反对者

正如上述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一样,在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以及劳工标准是否应纳入WTO框架的问题上,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也是多元化的,而非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一对立的二元主体。因此,发掘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利益主体将使这一复杂的国际争论更显明朗化。

1.谁是真正的支持者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劳工标准在短期内必然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从而增加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企业成本的增加必然会转嫁给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因此对于出口型企业其必将那些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国外产品的使用者。而就目前国际贸易发展现状来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远大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额[7]。可想而知,发展中国家企业出口产品的使用者大部分都在发达国家内,因此发展中国家国内劳工标准的提高将不利于其国内企业在国外市场上同那些已经承担很高劳工标准的发达国家内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这一点看来,那些在本国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低廉产品展开激烈竞争的发达国家国内企业将是提高发展中国家国内劳工标准的最忠实的支持者,然而得出这样的结论还为时过早。

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内部有两类企业并不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第一类企业是那些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国内低廉劳动力并已经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企业[8]。这些企业显然不会愿意看到其投资的初衷逐渐消失,这类企业就是通常所说的跨国公司。第二类企业是那些虽然还未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但有意愿在不久的将来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企业,这类企业同样不愿意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被提高。这样除去上述两类企业,真正要求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的企业就只剩下那些没有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发达国家国内的中小型企业了。

除了企业之外,在发达国家还有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的力量,那就是发达国家国内的工会组织以及其所代表的广大的发达国家的工人。

此外,发达国家的农民是一类不容忽视的利益主体。发达国家的农民与上述企业主体不同,其对发展中国家劳工问题的态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依上述分析,发达国家的农民可归为不能利用发展中国家低廉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实体”,而且他们也必须遵守国内的劳工标准。因此,发达国家的农民是天然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的拥护者。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农民由于国内的农业保护政策,已经不受发展中国家廉价农产品的威胁。而且发达国家的农民能获得国家的巨额补贴,其中包括那些在农业贸易之外被视为非法的出口补贴[9]。由于发达国家的农民已不需要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行竞争,他们选择的立场是保持现状。因此如果发达国家所要求提高的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的话,发达国家的农民尽可退出这一争论。然而问题是当前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反对发达国家在农业政策上的贸易保护主义,那些发达国家给与本国农业的高额补贴以及农产品的高关税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国内市场,而且是本国农业生产过剩,将大量多余农产品投向发展中国家市场。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每年给与农业的补贴达3000亿美元,加之其他保护政策,每年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240亿美元的损失[10]。基于此种情况,发展中国家在巴西等国的倡导下正逐渐达成共识,并已在WTO坎昆部长级会议上明确表明,有关WTO框架下的任何改革与谈判必须以发达国家改变其农业政策为前提,包括是否将劳工标准纳入WTO的议题。而发达国家的农民将坚决反对以改变本国农业政策为前提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以及在WTO框架内建立贸易与劳工标准的联系。而鉴于发达国家农民对其本国政治决策中的影响力[11],发达国家的农民无疑成为了主导这一争论进展的重要力量。

2.谁是真正的反对者

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主很显然是提高本国劳工标准的最主要反对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市场并不成熟,竞争机制不完善,垄断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常常有一部分企业利用不发达的市场机制来获取垄断利益。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机制不甚发达,那些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商人常常又是活跃的政治家,更有甚者通过金钱来保持自己的政治家集团,从而促使政府做出对其有利的决策,这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一味拒绝提高本国劳工标准的重要原因。

此外,还存在一类利益主体坚决反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那就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利用发展中国家低廉劳动力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反对的理由上文已有详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跨国公司控制着发达国家一大部分经济命脉因此对发达国家做出决策具有较大影响力。所以跨国公司也是对本论题的走向起关键作用的一类利益主体。

二、结论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劳工标准问题上的激烈争论其背后并不存在着互不相容的国家利益的冲突,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提高其本国劳工标准虽然在短期内不利于其出口贸易,但从长远来看有促进其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一面;此外,发达国家国内也并非一致要求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其国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对这一争论有着不同的响应。基于上述考虑,结合目前发展中国家劳工权益保障的不足,笔者认为提高国内劳工标准是大趋势,发展中国家不应一味抵制这一问题而应该全面认识问题的利弊,从切实保护劳工利益和提高国民福利角度出发,在保证本国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对这一争论做出积极的响应。

参考文献:

[1]ElisabethCappuyns,LinkingLaborStandardsandTradeSanctions:AnAnalysisofTheirCurrentRelationship,36Colum.J.Transnat''''lL.659.

[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2版(上册)[M].梁小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3-54.

[3][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7版[M].肖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15.

[4]See,e.g.,T.N.Srinivasan,InternationalTradeandLabourStandardsfromanEconomicPerspectiveinChallengestotheNewWorldTrade

Organization239-43(PitouvanDijck&GerritFaber,eds.,1995).

[5]DavidRichardson,IncomeInequalityandTrade:HowtoThink,WhattoConclude,9J.Econ.Persp.33(1995).

[6]KennethSwinnerton,AnEssayonEconomicEfficiencyandCoreLaborStandards,20WorldEcon.73(1997).

[7]例如非洲国家间贸易额2002年大约为110亿美元,而非洲国家与非洲外国家的贸易额在2002年则达1290亿美元,因此2002年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不到非洲国家总贸易额的10%,相关数据参见WTO网站[EB/OL]./english/res_statis_e/its2003_e/its03_bysubject_e.htm#sector.

[8]C.RoeGoddard,DefiningtheTransnationalCorporationintheEraofGlobalization,in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State-MarketRelationsinaChangingGlobalOrder,435-56,443.

[9]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第3条.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第6篇

体育经济学从总体上说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无论说它是介于体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还是说从体育学或是从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分化出来的,基本上大的学科门类已确定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范畴。

在具体内容上,体育经济学把体育学和经济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分化与综合并进,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边缘性质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在这一点上,对体育经济学研究的认识基本一致。但要具体分析研究体育经济学科的属性,就有着几种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不同的意见虽各有道理,但事实上的性质差异决定了体育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1.关于体育经济学科属性问题的三种意见

1.1 具有体育科学的属性

正在成长的体育科学体系包括众多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案。根据最权威的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ofdisciplines)正式将体育学列为人文社会学类的划分中,认为体育经济学归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这种认识在体育理论界较为认同。

在体育经济学产生发展之初,这种意见应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体育经济研究领域的深入,囿于体育学科的发展,使得体育经济学科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1.2 具有经济科学的属性

体育经济学主要是以具体经济部门或单位为研究对象的部门经济学或专业经济学,同人口经济学、交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一样应归属于经济科学中的应用经济学范畴。因为经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家族,包括一般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层次,理论经济学主要包括我们所熟悉的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前者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分析,后者则长于在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分析。

该意见的科学之处在于,经济学科本身已是一个比较成熟而庞大的学科家族,体育经济学在其所包含的理论与应用两个层次中应该能够找到合理的位置,即同交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一样应当归属于经济科学中的应用经济学范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体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在经济学这个庞大的学科家族中,却没有体育经济学的一席之地。在其中经济学45个二级学科共166个三级学科中没有体育经济学科的影子。

1.3 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

它是经济学、体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科学,基于这种交叉性和边缘性特点,主张目前不应急于把它隶属于某种学科领域,这样反而更有利于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吸取相关学科与领域的研究成果。

如同关于体育本质的讨论在今天不可能达到共识、将来也不可能达到共识—样,关于体育经济学学科属性问题的上述几种看法和意见虽没有完全取得共识,在现阶段也并没有阻碍本学科的发展。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兴起和发展应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结构以及学科属性,同时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随着这些宏观背景的变化,自身学科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明确体育经济学科的归属问题,这样有利于该学科从更为前沿、更为专业的角度去深入探讨体育经济学的学科概念和体系,完善学科的体系结构,扩大研究范围和强化理论基础。

2.隶属于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分析

虽然在我国国家标准关于经济学的学科划分中,目前并没有体育经济学的二级甚至三级学科位置。但从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本研究认为应当隶属于经济学科体系,具有部门经济学性质的学科。体育经济学作为一门部门经济学或专业经济学,具有以下几个理论依据。

2.1 经济学科的显学地位有助于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关于经济学科的显学地位之说,近些年来已多有定论。其理由大致有三:首先,经济学主要以数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又倡导实证分析方法,使其较之其他人文学科更具有可证伪”的科学性质;其次,还在于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以其辉煌的成果不断地渗透其他学科地盘,经济学的武器”所到之处,几乎都令其他学科俯首称臣;再有一点,就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以1773年亚当斯密的賴富论》出版为标志,至今不过二百余年的历史,但其学科体系却日渐完善庞大,且内部划分、分类相对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之经济学学科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ofdisciplines)将经济学划分为45个二级学科共166个三级学科,足见其学科体系之庞大。

体育经济学最初由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产生而来,在其发展之初借助体育学科的发展而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体育学科的不完善性或者地位的从属依附性,使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从属于经济学科体系,在其可证伪”的科学性质的基础之上,结合成熟而完善的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工具,借助日益庞大完善的学科分类经验,势必会使体育经济学的发展如同诸多经济学的二级应用经济学科一样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

2.2 从经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体育学同政治学、社会学等将会成为其应用学科

借助经济学科的发展,体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更广泛、更深入、更前沿。托马斯罗斯基指出:把经济分析真正结合进自己的工作知识范围的历史学家将会有望得到经济学家的热情回报。”

“从经济学视野出发,常常能够组成意想不到的联系。发现新的有利论点,促使历史学家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提高自己的资料价值……即使缺乏统计资料,经济学理论也能为组织历史分析提供有效手段。”当然,经济学在进入其他学科领域影响改变其他学科的同时,也在改变、发展、完善着自己。事实上,从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后,经济学已经分化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方面。理论经济学正在变为一种通用的人文基础学科,而诸如政治学、社会学和法理学等都将是应用性学科,体育学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这种学科分野目前还不是现实,但随着经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终究会实现。

2.3 体育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理论

国内外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都体现了这一点。

西方体育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许多观点,如关于教育、卫生保健等人力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观点;关于重视人的素质、劳动力质量的观点;关于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观点;以及关于体育投资会加大教育或其他投资的收益,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即体育人力投资经济效益的观点等,无不体现了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较早研究体育经济学的前苏联,在体育经济学教材中也明确了体育经济学理论方法问题,开明宗义地指出: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方法为经济学分析法。即使在近期的西方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涉及的经济学领域也多为产业组织、公共财政和劳动经济学,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体育经济学赖以建立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要是社会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和服务产品的理论;社会生产目的和实质的理论;社会需要和层次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物质利益原则和社会分配原则理论。

无论我国的还是国外的体育经济学研究,以及体育经济学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告诉我们其研究理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理论。

2.4 国内外体育经济学教材的结构体系

就目前国内外一些体育经济学教材以及体育产业经济研究方面的系统研究论述或著作来看,其结构体系显示了与经济学研究体系的高度相关。

国内外体育经济学教材的共同点在于:体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和体系与经济学研究体系的高度相关。无论是绪论或者导论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体育领域中的具体经济研究内容,还是实践领域中所涉及之经济问题,无不体现和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国内外体育经济学教材最大的区别点,也是体育经济问题研究具有本质性区别之处是:国外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经济学问题,即研究的是经济学问题,只是利用体育领域中的现象来注释和阐释而已;而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研究思路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这种区别的本质还在于:在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初期,国内的研究思路对于发现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而如果深入、发展下去,国外体育经济学研究思路将能够体现一定的优越性。

3.小结

体育经济活动、现象、问题作为在整个体育活动和经济活动历史中发生过作用、还将产生重大作用的一种特定社会存在,长期以来没有被纳入到经济学科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视野中,不仅是对体育经济学科发展的一种瓶颈制约,使其研究难以深入、系统,更是难以全面、准确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发展的一种遗憾。解决这种遗憾可以有多种途径:从学科理论研究出发,可以将其列入经济学研究范畴,利用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现象来揭示、阐释经济学规律;从完善教材体系入手,可以利用现有成熟经济学教材结构体系来系统规划完善体育经济学教材体系;此外,从国家标准的学科划分,也可考虑体育经济学的二级经济学科位置问题;甚至从社团组织管理角度考虑在经济学学会下属分会组织将体育经济学研究会列入,相信对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寻租活动;寻租成本;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013-03

一、寻租的性质研究

早在19世纪40至5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其著名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就提出了政策干预,保护民族工业,发展本国生产力,以便赶上先进国家的观点。同时,他极力主张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保护本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西方经济学中寻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寻租理论产生背景

西方寻租理论的创立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在总结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时,认识到市场并非万能,不能完全依赖“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西方各发达国家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干预。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寻租”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由于政府干预而产生的一类经济现象。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交易行业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实现,一切任由“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因而不存在“寻租”行为。但由于“市场失灵”现象无法避免,随着政府干预和管制的加入,寻租行为的出现成为必然。

直到20世纪60年代,依靠国家干预政策已不能解决西方世界的经济滞胀和失业问题并存的状况,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统治地位开始发生动摇。于是,新自由主义趁机再次复兴,并占据一席之地。寻租理论正是为了迎合新自由主义的“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放任”这一经济思潮而产生的。

(二)寻租及其内涵

寻租理论,最早萌芽于塔洛克的论文《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1967)。但真正第一次提出“寻租”一词的则是克鲁格的论文《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1974)。克鲁格不仅发展了塔鲁克的观点,而且还开创了寻租理论的国际贸易学派分支。后来,她本人也被认为是寻租理论的鼻祖。公共选择学派坚持用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去分析人们的政治经济行为。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不同,公共选择学派将政治因素作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来研究,其目的是从政治过程的经济研究中分析现代西方国家经济问题根源之所在。

这里的“租”不是一般经济学原理中所指的地租,而是指由于不同体制、权利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或因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而形成的非生产性利润。这里的“非生产性”是指其只创造利润不创造财富。简言之,“租”是一种超过机会成本的余额,是超额利润。在有关寻租的文献中,其定义是多样的。布坎南认为,寻租是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一种活动。埃克兰德等人把寻租描述成凭借政府批准的垄断权来取得收益的行为。图洛克等人将寻租定义为获得垄断或取得政府其他庇护而从事的活动。总之,寻租行为在现实中采用大量合法和非法手段:游说、疏通、接近权力中心、找靠山、寻求垄断、争取政府庇护以逃避竞争、占有租金,使“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因此,这类行为常被称为“看不见的脚”。于是,“寻租”便被比喻成“看不见的脚”去踩“看不见的手”。寻租,正如经济学家荣敬本所说的,在现代寻租理论中,一切借用行政权利大发横财的行为都被称为寻租活动。寻租的追逐会转移财富、裂化资源配置,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导致腐败猖獗。

寻租活动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处于转型期的国家中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地说,在发达国家中,寻租主要表现为分利集团通过合法的院外游说、政治捐款等活动促使政府被动创租,并争取占有租金的垄断特权;而在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寻租则主要表现为非法的行贿、受贿、索贿,以取得政府无意创租和主动创租所形成的租金。从这个层面上讲,所有这类活动都是要耗费社会资源的,是社会资源的一种被动浪费。

(三)寻租的成本分析

塔鲁克(1988)指出,寻租成本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寻求垄断租所耗费的成本;垄断本身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寻租所失去的技术创新的机会及其福利。因此,我们可以将寻租的成本分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对于寻租者来说,他所承担的寻求垄断租所消耗的成本,就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私人成本;由于寻租所导致的垄断,进而使社会福利受到的损失,可以说是寻租行为的一种负外部性,产生的成本由全社会来共同承担。

1.私人成本的分析

寻租者的私人成本除了交易成本以外,还应该有使用该资金进行再生产或是投资而非经行寻租活动能所得的合法的利润,称为机会成本。另外,对于寻租者而言,他们会承担着一种社会舆论压力和法律的压力,称为心理成本。

交易成本即寻租者在经营生产过程中,获取垄断地位,以及维持垄断的超额利润过程中人财物的耗费。机会成本则是寻租者交易成本的创租、避租、抽租和护租的耗费,可以用来生产而没有用于创造价值的成本消耗或者是所放弃掉的超额利润。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寻租行为的非生产性活动性,使他存在着法律制裁、舆论谴责和名誉扫地的风险,以及自己良知的谴责等等,这些都是引发心理成本的因素。

除此之外,在现实中,整个寻租活动过程中会存在多个竞争的寻租者,但只有少数的寻租者成功并因此而获得超额利润,其他落败寻租者的成本耗费造成了租金耗散。因此,要真正做到准确地推断寻租活动成本,应将所有寻租者(其中包括寻租失败者)的成本支付都计算在内。

2.社会成本的分析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第8篇

财政学史中众多理论存在源于生产而又轻于生产的不够

本文传统财政理论的创立者,公推亚当·斯密。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百姓产业的性子和缘故原由的研究》(即《国富论》)中,就国家的付出、赋税、国债等标题作了叙述,提出了同等、确定、方便和最小用度的税收四原则。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在资产阶级财政理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职位地方,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之后,萨伊、李喜图等经济学家对财政理论都作了深入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推出了代表巨著《财政学》,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财政学在很大程度上为当代财政学奠基了底子,对以后西方的财政理论和当局的财政决策孕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字串5

1928年,福利经济学派首创人庇古,凭据他的福利经济学原理,以为百姓收入总量愈大愈好,百姓收入分配愈匀称愈好,他把财政视作实现这两个目的的重要东西。庇古的福利财政理论把财政学的生长推进了一大步。

本世纪30年月,传统财政学让位于当代财政学,国家运用财政本事干预干与经济,成为这暂时期财政理论的主旋律。60年月末、70年月初,由于经济滞胀征象的出现,提供学派、钱币学派提出了与凯恩斯学派差异的财政政策主张。

作为区别于传统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大众产物、大众选择成为当代西方财政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穆斯格雷夫等财政学家都在这个研究范畴作出了重要孝顺。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由于深刻地分析了决定税收水温和付出水昭雪面隐蔽的政治背景,得到了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履历了几十年的生长历程,其底子内容重要源于三个方面:(1)理论,包罗剩余价钱理论、再生产理论、阶级学说、国家学说等。(2)我国传统的理财看法和文化背景。(3)前苏联模式。

财政理论诸学派中居主流职位地方的是“国家分配论”,以为财政因此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因此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干系,持这一看法的著述把财政定义为国家拜托其所拥有的大众权利,欺压地、无偿地占据和支配一部门社会产物,以餍足和实现其自身职能的须要,从而由整个社会产物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赁借政治权利(大众权利)直接到场的社会产物分配。字串1

持“剩余产物决定论”者差异意国家赁借政治权利到场社会产物分配的看法,以为全部权与筹谋权的疏散,作为社会扣除的现成情势以及商品经济的生长,是财政分配得以生长的因素,且全部权和社会扣除是决定因素。

“社会大众须要论”以为财政是为餍足社会大众须要所采取的分配情势。还有“再生产决定论”等等,各自从差异角度来明确财政的范畴。

上述诸看法中,“国家分配论”的看法已被国内绝大多数财政学课本所采用,财政分配的欺压性、无偿性被界定为财政的本质特性。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概述为社会主义国家依附政治权利和生产资料全部权,在到场社会产物的分配历程中,调治、控制、反响、监视财政出入和百姓经济各方面的运动,具有分配职能、调治职能和监视职能。

综上所述,历代经济学家都体贴和研究财政标题,并对财政理论、财政本质作了许多创造性的叙述,大大促进了财政理论和实践的生长。诸财政理论包罗福利经济理论、大众需求理论、国家分配理论等等,看法各有差异,有的差异很大,但它们也有其配合的特点,即因此为财政源头于生产——剩余产物或百姓收入,拜托国家权利,议决税收等要领取得财政收入,实现各自的目的和使命——餍足国家须要、均中分配收入、实现大众需求等等,而轻于或疏于研究财政与生孕育产生长的直接讨论。这在当代生产大分工、大协作、第三产业大生长的情况下,显然存在短缺和不够。财政收入来自三次产业的创造,而财政付出也重要用于三次产业,分外是大众产物部门的生长。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钱则是财政出入的本质地点,社会劳动创造价钱应该成为财政学的底子性理论,国家权利只是方便推行其职能而已。下面分成几个标题作进一步分析。字串2

M之中存在Mc,是改造开放对剩余价钱和财政理论的庞大生长和推进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物质生产看法,只承认产业,农业、修建业和商业、货运业的生产性,号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百姓核算制度划定只对五大部门的运动成果盘算产值,敷衍文化教诲、科学研究、卫生医疗、生存旅游和国家办理等部门,齐全黑白生产部门,不作为生产运动,采用MPS百姓核算制度,对它们划定不盘算产值,作为百姓收入的再分配处置惩罚,这相比西方国家和宽大生长中国家的核算制度SNA存在极大的差异。改造开放,面向天下,深感物质生产看法不顺应百姓经济生长和国际经济相比的须要,刻意改造,确认上述以服务为重要内容的第三产来的生产性,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并多方采取步骤,放肆生长第三产业,垂垂变化了我国原来第三产来紧张滞后,直接影响百姓经济全面生长的掉队状态,取得非常可喜的成果,下面是我国和几个国家的历史相比质料。

第三产来占百姓经济的百分比

国家19701980198519901991-1994间的一年

中国21.428.531.331.8

美国58.954.057.661.363.9

日本47.254.455.855.557.6

英国52.455.057.162.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