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第1篇

行业体魄日益雄壮

中国铜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体魄逐渐健壮。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精炼铜产量达到457.34万吨,铜材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达到1009万吨。中国的铜消费成为世界关注焦点。目前,我国铜表观消费已接近全球消费总量的40%,预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2010年中国精铜表观消费量直接计算为745万吨,稳居世界第一。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未来几年内中国仍将是铜消费增量的主要贡献者。

中国铜工业最大的变化就是进出口贸易活跃。进口方面,2010年来中国铜产品进口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铜矿进口646.8万吨,粗铜进口量39.9万吨,铜材进口91万吨,2001年为74.06万吨;出口方面,2010年铜加工材出口58.8万吨。

海外合作结硕果

在国家统筹指导下,境外经贸合作区一片欣欣向荣。由率先“走出去”的大型龙头企业在境外建设或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辐射和带动能力强,影响大的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商贸展示区等各类经济贸易的合作区域,能够在未来成规模地吸引中国生产企业进入园区。

海外资源开发合作的征途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无疑是一个先行者。2009年,中国有色集团果断出手,成功收购了赞比亚卢安夏铜业公司80%的股权,并通过资本运作成为澳大利亚特拉明矿业公司和英国恰拉特黄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三起并购为中国有色集团新增资源储量含铜金属257万吨,含钴金属10万吨,铅锌资源量4307/吨,黄金130吨。

2010年4月10日,中国有色集团与桑施卡布拉罗有限公司就鹏威矿业开发项目签约协议,中国有色集团与桑施卡布拉罗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中色鹏威矿业有限公司,进行矿业开发。其中,中国有色集团持有85%股份,桑施卡布拉罗有限公司持有15%股份。鹏威矿业开发项目位于赞比亚铜带省,紧邻中色卢安夏铜矿,面积为2217平方公里,具有较好的矿业开发前景。在该项目范围内已发现三个铜矿点、一个金矿点、一个铀矿点和一个石墨矿点。在该项目周边已发现有铜、金、铁、锰、绿宝石等资源分布。

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我国在非洲建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赞比亚政府宣布的第一个多功能经济区,总面积17.28平方公里,总投资近7亿美元。目前,合作区谦比希分区已经引进企业13家,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25亿美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300多个。合作区卢萨卡分区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由赞比亚政府提供长达79年的土地使用权,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约3亿美元。

此外,其他企业在海外铜资源开发合作上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2010年5月28日,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50%:50%的股权比例,出资组建的中铁建铜冠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8.6加元现金成功收购加拿大科里安特资源有限公司,此次共收购76478495股普通股,约占加拿大科里安特资源有限公司全面摊薄基础上的普通股的96.9%,收购资金6.6亿加元。科里安特资源公司(corriente Resource INC)主要资产是位于厄瓜多尔南部科里安特铜矿带,由4个主要矿区和其他矿权组成的大型铜矿区。

市场贸易摩擦加剧

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已成为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有色金属行业受到了波及,铜工业首当其冲。

2010年以前,铜材出口主要是铜管为主,也是铜产品中唯一净出口的产品,其主要市场是美国。2009年9月30日,美国4家公司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中国无缝精炼铜管进行反倾销立案审查。申请人以印度为替代国,指控中国产品的平均倾销幅度为60.60%。

2010年5月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中国及墨西哥的无缝精炼铜管做出反倾销初裁,涉案企业被征收10.26%~58.69%的反倾销关税。

2010年9月27日,美国商务部做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对中国产无缝精炼铜管征收11.25%~60.85%的反倾销税。10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无缝精炼铜管对美国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认定,美国商务部将正式向中国产无缝精炼铜管征收11.25%~60.85的反倾销税。中国出口到美国铜管的数量骤然下降了47.7%,考虑到部分出口合同将预2010年底到期,预计2011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铜管数量还将进一步下降。

由于铜管材出口受阻,2010年铜箔成为铜材出口第一大品种,同时随着国内铜板带产能的提高和装备技术的升级,出口量还将继续保持将高的增幅,因此铜材出口整体上继续呈上升态势,而出口品种逐渐向箔材和板带转移。

虽然目前全球经济向好,使得贸易摩擦减少,但对中国意义不大,中国仍是“双反”调查的首要目标国。可以预见,2011年我国有色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形势将更为复杂,国际间的反倾销案件将常态化。这就要求中国铜加工企业在注重生产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同时,更注重国际化经营策略,充分利用自身拥有技术与资金的优势。

向世界铜业强国迈进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铜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

这需要不断加大对矿产资源的投资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保障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处长段绍甫介绍,“十二五”中国铜工业发展的重点落在四个方面,而提高铜资源保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铜资源保障程度低一直是铜工业魂之不去的痛。而解决铜资源紧缺的途径无非有国内、国外两种。国内资源禀赋不高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只能将重点放在海外资源合作上。国家应鼓励企业重点对周边国家、非洲、南美洲等地区进行铜矿产资源的开发,争取形成境外稳定的铜资源供应。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进新技术产业化。“十二五”时期,要推广适合我国铜冶炼的先进适用的技术,研究和推广低品位矿开采工艺,在铜加工方面,加快短流程、节能、环保、高效的潜流式铸造、连续挤压、管材行星轧制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铜加工企业把发展重点立足于技术创新,并下大力气进行创新技术的产业化,通过产业化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第2篇

记者了解到,日前,由阿勒泰地区政府专程请来的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已编制完成了北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总投资10740万元的北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5公里道路和管网工程正在运行当中;该工业园区主要以矿业深加工项目为主,这是全疆首个矿业加工园区正式在乌洽会上亮相。

疆内外资本跑马圈地

陕西东岭集团是首个进驻北屯工业园的内地企业,这家主营黑色、有色金属加工的民营公司,在全国拥有全资、控股、参股40余家公司,拥有身价70亿元。记者日前见到该公司进驻北屯后成立的新公司阿勒泰地区宝泰矿冶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有明,他正在为本公司的整合开发阿勒泰地区现有4个铅锌矿资源并同时在北屯工业园区兴建铅锌冶炼项目而奔波于自治区、阿勒泰两级政府之间。

据李有明介绍,其公司在北屯工业园区已划定2000亩地,30年的发展规划已在7月通过国内两批专家的审核定案,公司总投资在50亿元,预计2010年,在阿勒泰地区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年生产铅锌成品15万吨。

不仅是东岭集团这样的民营资本大鳄已深入北屯,一些上市公司的身影也闪现期间。

据了解,承造西气东输特殊管材的上市公司新兴铸管集团目前已与阿勒泰地区达成入园协议,该公司主要对该园区的特种钢铁生产加工颇感兴趣;刚在国内A股上市不久的紫金矿业在园区开建之前就已成为阿勒泰地区阿舍勒铜矿开发的一方霸主。此次北屯矿业深加工工业园的全面启动,作为紫金矿业来讲也是饶有兴致。

记者日前采访紫金矿业新疆阿舍勒公司副总经理董煊时,他告知记者,其公司董事会已对公司进驻北屯工业园一事进行过研究,对于紫金矿业来讲,在拥有了阿舍勒铜矿资源之后,再建一个相关联的深加工10万吨制酸化肥工业项目是完全有必要的。虽然董事会现在还未完全决定要在北屯建这个深加工项目,但阿勒泰的资源及北屯新兴工业园的口岸优势对他们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关资料显示,北屯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地理中心,也是兵团农十师师部所在地。北屯工业园区位于318省道东侧12公里至16公里处,其总规划面积42450亩;据北屯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彬告知,北屯工业园以矿产资源为基础,以国内、新疆及周边国家市场为导向,以有色金属、特种钢铁为主体,以深加工、新材料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有色、钢铁、化工、非金属建材、新材料及能源等六大产业。

据悉,至目前已有10家企业提出入园申请。李彬主任预计,通过此次乌洽会招商,他相信有更多的疆内外知名企业会入住园区。

大资源、大市场牵引北屯

从区域位置上看,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600多公里的北屯恰在阿勒泰中心的零轴点上。北屯工业园区所在的阿勒泰地区与俄、哈、蒙三个国家相邻,这一区域属于阿尔泰次区域合作经济增长的“大三角”,(中国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千达――铁米尔套区域生产综合体――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和阿尔泰合作经济增长的“小三角”(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和北屯――俄罗斯的比斯克和巴瑞尔――哈萨克斯坦的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无和塞米巴拉金斯克),这种国际区域合作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在专业人士看来为北屯工业园区提供了优越的发展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市场。

以冶炼见长的陕西东岭集团去年就是中国500强企业,宝泰矿冶集团总经理李有明认为,之所以东岭能从宝鸡跑到北屯来建厂,主要是看中了阿勒泰这种大市场和大资源的优势。

相关资料显示,阿勒泰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国――中国――蒙古国世界级黑色、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目前已发现矿种94种,发现矿产地千余处已探明储量的41种矿产品潜在价值2000亿元。主要矿种中:铜、铅、锌、金、云母等保有资源储量占自治区保有储量的70%以上。其中东岭集团主要经营的铅金属量达127.6万吨,锌金属量达217.27万吨。

另外,国外有关数据也显示,北屯市周边国家能源储备也非常丰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西伯利亚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均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能源储备。

紫金矿业阿舍勒公司的副总经理董煊也认为,国家将建设西部能源安全通道的举措十分明显,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进入实质阶段的区域能源共享也将为北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他们对于北屯成为俄、哈、蒙进出口的重要贸易通道和出口商品的组装加工基地之一抱有坚定的信心。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第3篇

一、依托项目建设,以吸引投资为重点,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制约兰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受地域狭长所限,发展空间不足;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要实现兰州市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确立以吸引投资为重点,依托项目建设,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突出项目建设,制定长远规划。在扩大地区资本量投入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东拓榆中,西展永登,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纵深腹地和新的平台。

榆中和永登县区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特别是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项目,将成为兰州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关键是选准突破口,紧抓重大项目建设。依托重大项目在短时期内迅速改变县域原有的经济格局,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由重大项目辐射而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将成为地区新的税源,在安置富余劳动力,形成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促进商贸流通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由金川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金川科技工业园,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和平经济开发区,占地1 000亩。该公司“十五”期间投资3.5~4亿元,计划在2020年将其建成一个总投资规模达5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2亿美元,实现利税8亿元的高科技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3月动工,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围绕有色金属研究开发的五个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技术交流中心,以及有色金属粉体材料、高纯金属、贵金属材料等五条生产线。金川有色城的建设调整了榆中经济结构,也增强了兰州市经济发展动力。

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内部结构实现科学调整,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重大项目建设是凝聚合力促进发展的有效平台。项目建设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劳务收入,又可促进地方财税增长。甘肃永登县新落户的蓝星硅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规划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工业硅材料生产基地。蓝星硅材料有限公司工业硅项目是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甘肃省电石厂联合开发项目。在其第一期工程中,将改造和新建工业硅炉三台,实现产量2万吨。第二期工程中,将增加产量3万吨,实现工业硅年生产能力5万吨,纳米级硅粉2.5万吨,年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1.2亿元的目标。同时,集团公司安置原甘肃电石厂的310多名下岗职工,使老企业能够起死回生,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依托项目建设,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的内在动力,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吸引投资的主角,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动出击,寻求、吸引与外埠公司、外来资金的合作。同时,改进招商方式,实行综合招商、直接招商和以商招商同行,新建企业和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并举等举措,实现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项目建设带动、调整、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目标。

酒泉钢铁集团投资14亿元建设的榆中钢厂,是在兼并原有兰州钢厂的基础上,重新投资建设的。生产技术工人仍然以兰钢原有工人为主,新厂区2002年12月26日奠基建设,于2003年12月3日顺利投产出铁。钢厂预计投产产量每年100万吨钢、90万吨铁、95万吨钢材,年产值达到25亿元。发展建筑材料的生产,采用美国摩根公司先进的设备,形成年产线材(4.5~10mm)50万吨和螺纹钢棒材(12~40mm)45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轧钢生产线预留,为下一步增容做准备。主体生产线从烧结、炼焦、炼铁、炼钢、炼铸到轧钢,形成一个装备水平高、资金投入省、建设速度快,重视环保、短流程、低耗能、低成本的建筑钢材生产基地。榆中钢厂的建设主要考虑到国内如河北、山东、山西相同规模的生产企业很多,而西部钢铁生产企业则布局较少的现状,因此,它的建设填补了西北市场空白,投资收益前景良好。

当然,并非所有的引进项目都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县级政府主攻的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兴产业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项目。科学地选择重大项目,在投资的取向和理念上,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业发展前景好,必须能够优化、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二是产业配套容量大,技术含量高;三是管理技术水平高,才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依托的对象。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产品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效益要有较高的回报率。乡镇也可以选择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不一定有大的产业配套容量。相对来说,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或者上游产品较多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更具有产业配套的需求和容量,也更容易发挥乡镇资源优势。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避免回到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老路上去。在此基础上,大企业还必须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与周边乡镇有一个较大的落差,这样才会产生形成拉动效应的势态,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新的连续产业,建设大的产业基地,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新型支柱产业群。

三、依托项目建设,深化产业配套,实施县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利用产业联动效应,启动规模产业配套建设与大项目、大企业实施产业配套,是县域经济建设的一项新课题。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位商;产业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35-02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主导产业的成长,与产业之间的协调以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能按照因地制宜的比较优势原则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并能以主导产业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产业高级化与科技化,则产业结构就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昭通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受资金不足的限制,必须将发展重点放在主导产业上,以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以科学的标准来选择主导产业,特别是工业主导产业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基准为依据,结合统计数据,运用产值比重标准、区位商、产业关联度等选择基准来初步确定昭通工业主导产业。对于昭通而言,积极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主导产业理论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型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部门[1]。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表现为主导产业的更替和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地区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构成地区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现代区域经济成长过程,实质上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成长过程。主导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前瞻影响,即主导产业对使用其产品之产业部门的影响;二是回顾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向其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的影响;三是旁侧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地方经济和城市的影响。主导产业就是通过这三种影响,将自身的产业优势辐射到地区其他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1]。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依据

一般而言,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取值在2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第二,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通常将区位商在2以上、产值比重在10%以上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第三,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通常用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表示。第四,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这时就需要考虑本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的地区,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劳动、资金密集性,可以在轻工业和基础性重工业领域选择;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主导产业一般具有资金、技术密集性,可以在重工业中的深加工工业领域选择。同时,还要分析该产业当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和产品的收入弹性,应该选择那些处于科研创新期和发展期、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2]。

(一)产值比重标准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首先要以一定的行业产值为基础,通常用某行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来表示。

产值比重=(公式1)

产值比重越大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就越大,主导产业通常选产值比重大的部门。

(二)区位商、地区专业化部门系数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要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选择地区主导产业,首先需要对地区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水平进行分析和判断。地区专业化部门就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显然,直接根据这一定义来判断一个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水平是比较困难的。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间接地确定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一般用一个区域某个产业产值占该区域GDP的比重与全国(或上一级区域)同产业的产值占全国(或上一级区域)GDP的比重之比(商),计算公式为[3]:

区位商(LQ)=(公式2)

即:Rir=

式中,Rir表示r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Eir为r区域i产业产值;Ein表示全国i产业产值;GDPr表示r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n表示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地说,当Rir>1时,则说明r区域i产业越具有比较优势;该产业在根本地区专业化水平超过该区域的平均水平,产品有一定的外向度,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如Rir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Rir=1时,表明该地区i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与该区域相当,产品基本自给自足。当Rir

(三)产业关联度

主导产业往往是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这样就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4]。通常用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表示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技术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超过各部门影响力的平均水平,值越大,该部门发展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各部门感应程度的平均水平。

三、昭通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昭通主要工业产业的区位商

昭通作为云南省的重要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云南省其他地区具有可比性,相对而言,其经济活动与云南省区域联系密切。因此,这里我们用2007年云南和昭通工业主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进行比较,运用公式2计算出昭通市工业主要行业的区位商,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昭通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有9个,分别是烟草制品业(1.77)、有色金属矿采业(4.34)、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9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9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5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6.88)、纺织业(2.13),并且除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区位商小于2以外,其他的均大于2。需要说明的是,烟草制品业目前对昭通工业经济的贡献比较大,但是,由于云南省烟草制品业整体实力强大,造成昭通区位优势不明显。根据区位商的定义,这些行业可以称为昭通市的专业化部门,应该从其中选择昭通工业的主导产业。

(二)昭通工业主要产业所占比重及其与区内其他产业的关联度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行业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位于前十位的行业依次为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中,烟草制造业(30.93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25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3.56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1.276%),所占比重最大。这五大行业的产值之和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7.03%,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昭通工业经济的发展。表2是云南省工业主要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我们也可以作为参考来分析昭通的工业产业结构。可见,上述昭通工业几个主要行业的感应度系数除了烟草制品业外均大于1,影响力系数也大多大于1,即它们之间的产业关联度高,能够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昭通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与论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即是昭通市的专业化部门,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也较大,无可争议地应该属于昭通工业的主导产业。另外,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96)、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6.88)、纺织业(2.13),虽然区位商和产业关联度较高,但是其产值比重较小,根据前面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条件分析,这就需要考虑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大小、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不能作为主导产业。值得讨论的是烟草制造业,虽然产值比重(30.935%)和区位商也比较大,但是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小,很难通过成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只能作为昭通的支柱产业而定位。

综上所述,根据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结合昭通实际,我们可以对昭通市工业主导产业进行这样的选择与定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具有强大生命力并代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是昭通工业主导产业的主体部分。烟草制造业由其产值所占比重较高,于是定义为支柱产业;而纺织服装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目前还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技术层次较低,必须进行改造升级,否则,将在下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第5篇

财务数据显示,张化机经2007年-200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1亿元、8.8亿元、9.2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8.88%、4.78%、13.68%;实现净利润4206.46万元、9678.56万、1.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30.09%、26.34%、6.57%。

张化机此次拟公开发行4800万股,募集资金用于全面扩充公司的产能,建立重型化工装备专业化生产线,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目标的实现。

主营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张机化自行设计制造的许多产品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譬如为大唐国际在内蒙古多伦项目承制的煤化工特大型设备C3分离塔,该塔直径8米,高度106米,净重1760吨,是亚洲吊装难度最大的塔器。公司研发的蒸发器,改变了氧化铝蒸发器设备长期只能依靠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

事实上,张化机生产的多个产品都已经是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生产的管式降膜蒸发器,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准;公司承担的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32%-50%离子膜烧碱浓缩蒸发站总包项目,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该领域的垄断格局,填补了国内20万吨/年32%-50%离子膜烧碱浓缩蒸发站的技术空白,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此外,张化机为永煤集团承建的国内首套航天气化炉示范装置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鉴定为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公司同时积极参与西气东输配套项目等大型化工装备产品,长期的信誉和质量在业界和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受益国家宏观政策支持

在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已是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宏观政策及产业政策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具体到张化机所处的化工机械行业,《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石化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等中央级文件已明确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是发展大型乙烯成套设备,提出要进一步提高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水平,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形成2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1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

重型化工装备作为制造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随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行业和核工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我国相关规划:石化行业将大力发展80万~100万吨规模的乙烯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560亿元左右的大型乙烯设备市场需求。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和化工装备的需求,对化工装备制造行业无疑是难得的机遇,新上项目和现有化工装备升级换代均需要大量装备。

在上述产业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基于大型化工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张化机的主营产品压力容器作为石油化工、煤化工、核工业、冶金、造纸等产业的核心装备,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市场需求旺盛,业绩增长可期。

募投项目提升综合竞争力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由于非标压力容器行业以销定产的特点,张化机目前的产能已经饱和,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公司本次计划发行4800万股,占总股本的25.28%,募集资金将投入多个关键项目: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第6篇

地处南非、东非及中非的中心地带,被八个国家环抱着的赞比亚,因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受到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投资者的关注。

2007年2月,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一一“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由中赞两国元首共同揭牌。迄今,涉及采矿、冶炼、化工等领域的10家中国企业入区协议投资总额已超过7亿美元,目前完成投资额约4.2亿美元。2009年2月,“赞比亚一中国经贸合作区卢萨卡分区”开工仪式又隆重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未来,以重点发展轻工机械、纺织服装、家电制造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卢萨卡分区,将被建设成为赞比亚的制造基地和商贸中心。

赞比亚总统班达在卢萨卡分区开工仪式上指出,“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体现了赞中之间的深厚友谊,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赞比亚的信心。赞比亚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供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合作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深化赞中经贸合作。赞比亚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赞比亚投资和参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

具有悠久传统的中赞友好关系

据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李强民介绍,中赞两国有着久远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无论在赞比亚争取独立的斗争年代,还是在两国建交后的四十五年来,这种关系从未间断过。赞比亚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又是1972年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共同提案国之一。中国在赞独立初期帮助克服经济困难,援建了坦赞铁路、纺织厂=还派遣了中国医疗队,直到目前援建的政府办公大楼,给予了赞比亚很大的经济支持。中国被赞比亚人民称为“可信赖的全天候朋友”。特别是近些年来,两国高层领导的互访,使中赞经贸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2008年中赞双边贸易额超过8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中国自赞比亚的进口5.4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目前中国已成为赞比亚第三大投资国,累计实际投资达3亿美元,在赞比亚投资的中国企业有200余家。其中国有大型企业主要有:中国有色矿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农垦总公司、江苏农垦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青岛纺织总公司、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赞注册的中资企业主要有:新世纪钢铁有限公司、赞钦投资公司、天衡矿业有限公司、新纪元药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铜矿采选、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纺织业、炸药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钢铁冶炼、钢铁加工及制药等行业。另外,中国民营企业家在赞比亚还投资兴办了不少小型企业或商务机构,主要经营钢铁冶炼、木材加工、制砖、制水、贸易、医疗服务及餐饮服务业。目前,中国在赞投资企业普遍经营状况良好。

李强民大使指出,赞比亚是目前非洲国家中投资贸易环境比较好的国家之一。中赞两国经贸合作互补性强,投资潜力巨大。赞一中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首个经贸合作区,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密切中赞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合作区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实现当地采购达3亿美元。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与赞比亚经贸关系的发展,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扩大对赞投资。

矿产资源丰富的赞比亚

在介绍赞比亚的投资优势时,赞比亚商贸工部长穆塔蒂指出,赞比亚位于非洲的中心地带,属于两个经济群体,即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与东南非共同市场。赞比亚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处于一个战略位置,被东南非与中非的八个国家环抱着。赞比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辽阔的农田,旅游资源,铜、钴、铁矿石、锰等丰富的矿产,翡翠、绿玉及紫水晶等宝石。此外,赞比亚还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同时,赞比亚在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正在推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实行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努力吸引外资,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汇率稳定。目前,赞比亚已成为外国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赞比亚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较低,是非洲少数几个多年来既无内战也无外战的国家之一。作为欠发达国家,赞比亚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援助,经济发展正处在新一轮起飞阶段。其经济发展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中赞两国政府和人民有着长期的传统友谊,赞比亚是我国对非关系的关键国家。双方经济具有互补性,经贸合作基础牢固,并且已与我国签署投资保护协定,是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最适宜的国家之一。

――矿产资源丰富。赞比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金、银、铜、钻、铅锌、铁、锰、镍等金属矿;磷、石墨、云母、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和祖母绿、黄宝石、紫金石、海宝蓝、孔雀石、石榴石等宝石矿。其中铜、钴、铁、煤和宝石等储量尤其丰富。铜的储量达9亿万吨,约占世界铜储量的6%,素有“铜矿之国”的美称;钴的储量约36万吨,是世界上第二大钻生产国。

――经济基础较好。赞比亚国内经济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采矿业比较发达,为其国家的支柱产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劳动力价格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近年来,赞比亚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平均4%以上的增长率。

――法律和政策环境健全。赞比亚经济开放度较高,投资门槛较低,法律体系健全且政策连续性强。目前已颁布了投资法、发展署法案、税法、公司法、商标法等保护和促进投资的相关法律。赞比亚鼓励外国投资,外汇汇出自由,在鼓励投资的领域内就市场准入、土地获得、税收减免、企业折旧、外汇使用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市场前景广阔。赞比亚及整个非洲是中国轻工产品销售的最大、最好的市场,商机诱人。赞比亚乃至整个非洲缺乏轻工产品,特别是适合广大非洲人消费的轻工产品。目前,我国许多轻工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且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这些轻工产品在赞比亚乃至非洲仍有广阔市场,产品适销对路。同时,赞比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经济组织的便利条件使其市场半径可以辐射整个非洲乃至欧洲和北美国家。赞比亚是许多国际组织,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洲共同体市场的成员,并且是“非洲发展机会法案”的收益国之一,出口美国的纺织或服装商品享受优惠待遇。

专家同时指出,中国企业对赞比亚投资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风险,

如目前赞比亚通胀率高、货币贬值较严重,生产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业配套能力弱,两国运输距离长,运费高,工作签证麻烦等。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应根据自己的优势,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市场,慎重选好合作伙伴和合作形式,趋利避害,努力开拓赞比亚市场,为进一步发展中赞经贸互利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对外国投资的主要优惠政策

据了解,赞比亚实行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外国企业在赞比亚投资可根据具体情况享受税收减免、提高固定资产折旧和出口加工区税收豁免等优惠。其主要有:

――税收减免。主要包括:企业新建或扩建所需的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免缴关税和销售税;企业自建立之日起在7年内对股利相租用费免征税收,前3年所得税全部免征,后两年减征75%;外国劳动力在7年内免征就业税;企业可自行保留外汇收入并用于进行各种投资,也可以按协议汇率转买给他人。企业自留外汇的比例,在头3年内为100%,后2年内为60%,在此后投资许可证有效期内为50%。对农业的绝大部分资本货物和机械设备免缴进口关税,其他部分关税为5-15%。有机、无机化工品、橡胶、塑料和钢材等原材料免征关税。出口企业可享受增值税退税待遇。对在农业地区投资的企业,在企业经营的头五年,每年减免应缴所得税的1/7。

――提高固定资产折旧。投资制造业的建筑物,开始使用的第一年,折旧率为10%,以后每年固定折旧率为5%。投资农场、制造业所购买的工具、机械设备和厂房等,开始使用的头两年,每年折旧率为50%。投资用于改善农场经营的资金,开始经营的头五年,每年资本折扣为20%。投资农场平整清理土地投入资金可获得100%的资本折扣。

――出口加工区税收豁免。根据赞议会出口加工区法案,所有获准在出口加工区内经营的公司,无论区域开发商还是企业,都可享受出口加工区法案规定的下列出口加工区税收豁免权。包括:股息所得税,利息所得税,特许税,原材料、机器、半成品资本货物及服务进口税,进口增值税以及国产税。但规定所生产的产品80%以上必须出口。

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业为主的投资领域

专家指出,中赞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国在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赞比亚农业、林业、矿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且成本较低的优势,抓住赞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起飞阶段的历史机遇,加大在赞资源开发、农业和工程承包等领域投资合作力度。

――矿产资源开发。赞比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金、银、铜、钴、铅、锌、铁、锰、镍、磷、石墨和宝石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铜的储量为9亿万吨,占世界总储量基础的6%,列世界各国第4位;钴的储量为36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9%,列世界各国第2位。由于其自身的资金、技术、设备、专业人才的缺失,目前赞比亚有很多矿产资源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采。专家认为,中国矿产资源缺乏,尤其是铜矿资源较少且品位低,而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铜材,现每年平均需从国外进口数十万吨铜。中国参与开发赞比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将产品返销国内,既可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又可进行技术设备出口,可谓一举两得。

――农业。赞比亚是农业国,农业资源在非洲得天独厚。全国6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国土面积的57%,即约4320万公顷的土地适宜从事农业生产,其中3900万公顷为中高产田。这些地区的年均降雨量为800-1000毫米,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人烟稀少,适于大面积种植多种农作物。但目前可耕地中只开发了约602万公顷,约占可耕地面积的14%,而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还不到可耕地面积的6%,农业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由于农产品尚难以完全自给,近年来,赞比亚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将其作为与采矿业、旅游业并列的重点发展的行业,赋予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并在铁路和公路等道路沿线设立了农业开发区。按照赞比亚政府的农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要实现90%以上人口的粮食安全,农业占外汇的收入要从目前的3-5%提高到10-20%,农业对GDP的贡献率要从目前的18-20%提高到30%。目前赞政府非常欢迎和鼓励外资投向其农业领域。尤其是赞比亚对加强与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抱有强烈的愿望,希望我国投资于赞比亚的农场项目。赞比亚政府多次向中方提出,赞政府拟辟出其北方省一块60-80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农业开发区供中国企业投资。专家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非常适合赞比亚的农业发展状况,而且在这里投资农业的回报率高达20%30%。中国公司赴赞投资开发农业,不仅可将生产的粮食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就地销售或返销到国内,同时还可开展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另外,赞比亚是传统农业国,对农业机械有较大需求,中国企业亦可利用此机会开拓中国农机、农用车辆在赞比亚的销路,促进双边经贸的发展。目前,中国在赞比亚共有15家农场,拥有土地约1万公顷。未来中赞两国在农业开发领域的合作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林业。赞比亚国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45%,林业资源极其丰富,数十种具有开采价值,23种木材可供出口。其中包括龙血木、赞比亚柚木、非洲红木、花梨木、玫瑰木、佛手木、硅木、黑木等。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进行采伐和加工,赞比亚急于寻求同外国合作,共同开发林业资源。中国有实力企业可以考虑在赞投资开伐森林,兴建木材制品厂和造纸厂。

――旅游。赞比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赞比亚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温和凉爽,平均海拔1200米,平均气温20度左右,年均降雨量约1000毫米。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原始环境、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鸟类、自然景观、文化遗址和雕刻艺术等,具有浓厚的异国情调和非洲风情。加之这里民风纯朴,热情好客,治安良好,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赞旅游设施比较差,没有大型的高档宾馆。当地企业没有能力搞宾馆建设。赞政府希望外国公司到赞投资发展旅游业。

中赞经贸合作区投资机遇众多

除了上述投资领域外,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应积极关注目前已经启动并正在加速建设中的赞比亚一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众多投资机遇。据专家介绍,赞比亚一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我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2007年2月由中赞两国元首共同为其揭牌。按照规划,合作区规划面积为11.5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资17亿元,将以有色金属工业为主导,带动相关延伸产业、配套服务业,拓展服装、食品、家电等产业,最终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良、具有示范效应的国际性综合园区。目前,合作区内共有10多家企业入驻,协议投资总额超过7亿美元,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第7篇

一、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实证分析

(一)工业对兵团GDP的贡献相对不高

“十五”期间,第一产业对兵团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和拉动GDP的百分点较大,但波动性也大,2006年开始下降;第二产业对兵团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和拉动GDP的百分点虽然较平稳,从2006年开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兵团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比全国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要小得多(见图1、2)。

(二)产业结构层次低,调整缓慢

从2001年到2008年,全国三次产业产值构成从14.4∶45.1∶40.5调整到11.3∶48.6∶40.1,自治区也从19.3∶38.5∶42.2调整到16.4∶49.7∶33.9,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1和2.9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居重要位置的产业构成。兵团三次产业从33.1∶29.4∶37.5调整到34.9∶31.7∶33.4,第一产业一直占较大比重,兵团仍处于一二三型低层次产业构成。

(三)经济增长稳定性差

增长的稳定性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过度的经济波动对经济的动态效率损害很大,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从2001年到2008年的8年间,全国经济波动平稳,稳定性强。同期,兵团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大,稳定性差,而造成兵团经济增长平稳性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增长波动大。(如表所示)

二、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结构轻型化,适应市场的能力弱

兵团工业一直处于以轻工业为中心的结构状态,没有随全国同步进入重工业阶段。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缺乏深加工,产业链短,附加价值低。从市场适应性来看,2001年至2008年兵团工业年均增长40%以上的行业,有有色金属采矿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器材制造业,仅占兵团工业总产值4.3%,市场前景好的高增长性行业发展不充分,产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差。

(二)工业发展缺乏载体,地域集聚程度低

工业的大发展,依赖于载体的大开发。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兵团城镇化进程滞后,工业园区少,建设水平不高,集聚功能不健全,不利于形成垦区间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

兵团工业和农业关联度非常高,但目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仍很低,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2008年兵团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40.7%,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实现的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率仅为0. 4∶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兵团现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弱,产业链条短,未能充分发挥兵团的集团化优势。

三、 加快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重构兵团工业新体系

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当前,兵团工业中具有一定优势或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除了食品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其它的有色金属矿产采选、医药制造等属于资源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兵团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依托资源优势方面出发,重构兵团工业新体系:重点构建以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油气化工和矿产采选、加工制造、建筑材料工业、农用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

(二)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兵团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农牧资源的精深加工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要依托新疆的绿色食品资源和特有的中药材资源,开发高营养、低脂肪、无公害、环保型的系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推进特色中成药的产业化,大力发展食品及医药工业。兵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应借资源优势创造条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特色矿产资源开发,做大做强石油石化工业。

(三)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增强工业经济

加快兵团工业发展,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同时兵团和各师都要建立工业发展资金,利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筹措资金,同时,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个体、私营、外企等资本进入兵团经济领域,积极引导和发展庭院经济和自营经济,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向联合,规范改制,做强做大,增加工业经济发展力量。

(四)加快发展农用工业

有色金属市场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江西省;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0-0096-03

[作者简介] 邓水兰,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江西 南昌 330047)

温诒忠,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江西 南昌 330099)

产业集群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从美国的硅谷到国内广东顺德家电、浙江乐清电器和江苏吴江盛泽纺织丝绸加工中心都是如此。以往单一企业发展格局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强劲生命力。要加快江西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升江西经济的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相互联系的企业与机构在某一领域内的集中。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产业的竞争,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1.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一是环境成本低。二是信息成本低。三是配套成本低。

2.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产业集群能够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一是有效的竞争压力。二是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三是健全的服务体系。

3.产业集群能增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二是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三是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

4.产业集群能有效地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促进形成和扩展专业化的区域市场,集中形成核心产业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同时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其他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内集聚,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相互衔接的专业化区域市场,大大地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一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二是产业集群能放大“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产业集群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二、江西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江西拥有30多个产业集群,但大多处于初期形成阶段,有许多集群只是刚刚具备雏形。它们的形成基本上是靠政府推动,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产业区内各企业之间没有真正的专业化分工,没有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相互认同和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企业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同时,江西产业集群大部分立足于当地的农业和矿产品资源基础之上,如信丰和安远的脐橙、崇仁的麻鸡等农产品产业集群,贵溪的铜业、寻乌和龙南的稀土、景德镇和宜丰的陶瓷等矿产品集群。企业仅限于对农产品和矿产品资源进行简单加工,生产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产业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

(二)产业集群度低,难以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江西产业结构中存在着“集中尚可,集群不足”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由于产业集群度低,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制约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阻碍了产业纵向分工的细化、深化和专业化,也限制了产业链条的延长、规模的扩张和关联产业和支援产业的发展。产业度低,与相配套的金融、保险等生产服务机构未能实质有效地参与到集群关联结构之中,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三)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差,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江西虽然已经有30多个产业群,但在一些地方,工业园区建设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园区内的主导产业或大型“标志性”项目少,有些园区简单地等同于一些无相关的企业、行业堆积或叠加,只重视引进企业的数量,招商资金量的大小,而忽视了内生因素所形成产业链的培植,缺少营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氛围。由于园区内部企业缺乏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研发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

(四)缺乏产业集群形成的适宜制度环境。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最高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引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成的,它的形成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江西省内的企业大多数是通过招商引资进来的,与当地原有企业、产业、资源、市场还缺乏紧密的有机联系和牢固的共生关系,有些企业目的在于享受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有些企业目的在于吸纳当地大量廉价的资源,植根性不强,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深度嵌合,做大做强地方支柱产业的动力不足,在后续投入和扩大再生产方面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呈现“候鸟型”特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三、江西实施产业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

(一)要根据不同产业在江西省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选择产业集群模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形式,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发展方式、发展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是在一定的资源、市场、区位、国家法律政策、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适宜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会促进该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根据不同产业在江西省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应选择以下三种适宜江西省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1.依托企业集团的“小巨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小企业依托企业集群这个平台,在不断成长过程中,由集群内普通小企业成长为集群中核心企业之一的发展模式。企业集群的发展通常是围绕少数几个大中型集团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所形成的各具特色合作模式的企业群体。

江西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其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色金属矿产达22种,是全国10大有色金属集中产区之一,其中以铜、钨、钽铌、稀土等矿产资源最负盛名,素有“世界钨都”、“中国铜都”、“钽铌之乡”之美称。但江西的有色金属企业还未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按管理层次计算总共有173家,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竞争能力弱,应在有色金属产业中依托现有的江西铜业集团、江西冶金集团、通过股份制或其他契约方式,将产业关联紧密的其他中小企业联合在一起,组织从矿产的开采开发到金属制品的加工的有色金属产业化群。以拉长其产业链、深化加工度、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建立铜工业特色园区。这样能够克服内部组织效率低下,同时又保持较紧密的组织形式。另外,江西的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也能以汇仁集团、江中医药集团、省医药集团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龙头”,将其他的小型医药企业紧密联合起来,展开独特的营销网络,构建出一批特色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医药工业的结构,培育特色药种,增强竞争力。还有江西省的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以江铃集团、昌河集团、洪都集团为核心,加大区域产业的集中度,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支持汽车工业与跨国公司和国内汽车企业合资、合作、兼并,增强汽车工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引进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增强汽车配套能力。这些行业若都采用相类似的依托企业集团的“小巨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均能相应地解决行业中现已存在的许多问题,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的目的,增加行业在区域中的竞争力。

2.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目前,江西的传统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产业组织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高新技术产业化比重、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关键技术依赖进口;能源消耗高、能源消费结构有待改善;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用于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明显不足;优秀人才资源缺乏等。通过产业集群,将相关联的传统工业的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或研究开发中心,抓住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方面集中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和创新研究,推动产业发展。

3.空间聚集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是经济区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些生产上互补、经营上相关的企业,在特定的空间区位内组合成的产业集群。对于工商企业来讲,聚集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基础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展开、信息交流与传播、降低交易费用等。针对江西具有的自然资源、品种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优势,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江西的特色产业,如南丰蜜桔、信丰脐橙、江西省名茶等。以江西省的特色资源为信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植具有市场前景、对整个经济发展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并集中力量,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农村建立产品原料基地,在城镇建设以农业原料加工的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在区内外、国内外建设销售网络,沿着产业链,使与特色产业相关企业聚集成群,迅速扩大规模,形成科技含量高的区域特色拳头产品。发展这些产业,应突出名、特、优、稀的特点,推进规模种植,在创特色、名贵品牌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附加值。

(二)实施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市场作用、企业作用和政府作用的综合结果。虽然各市产业发展都是围绕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本身的形成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为了保障全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政府在其中必须起到积极的规划和引导作用,营造一个浓厚的产业集群发展氛围。

1.强化产业集聚的统筹规划。政府制定全省发展战略规划要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确定产业发展集聚的区域等指导性、指令性目录。按照全省的产业集聚的规划和重点区域布局,通过各市、县的协调,项目对换等,确保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研究国内外产业演进和梯度转移趋势,借鉴先进园区的管理模式,把园区真正办成江西优势产业集群的生产基地和产品输出地。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2.培育和完善集群内其他行为主体,促进内部网络的形成。产业集群内部行为主体除政府以外,还包括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各种不同行为主体的丰富和完善对于内部网络体系的建设和江西产业集群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责任。一是政府要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内部投资融资体系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增长率,提高人力资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四是改变各主体独立行事的状况,促进主体间交流与合作,形成内部合作体系。

3.提高区内资源流动性,尤其是知识资源。集群内部资源的网络化是使产业集群内部不同行为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重要内容。集群内部的资源包括土地和一般劳动力等基本主体要素,还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先进设备和人力资源等高等要素。为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由区、地、市(县)筹集资金,建立吸引科技人才基金,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江西发展。

4.推进区域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堆积,而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机融合。区域要加强规划,促进企业集群有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

5.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根据江西实际状况,政府在培育区域创新网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营造区域内的创新环境,改善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增强区域内的信任度,减少网络形成过程中的障碍。

6.推进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一是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加快市场化改革,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要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环境,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产业集群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制度,推进产业集群的市场化进程。三是要改善企业群的产业经营环境。重点采取措施,宣传企业集群形象,帮助集群扩大市场规模,开展各类特色商品展览活动,提高商品的产业区声誉,提高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四是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软硬环境。形成与国际化相接轨的政策、体制、观念,加强对外向型经济的服务工作,如建立直通式的海关监管点,以及公共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外部环境。五是要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产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第一要务。

7.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集群区域具有明显的品牌,集群内企业会因为这种效应的存在而大大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也有利于集群区域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上,一是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做好对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认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二是政府应作为集群的总代表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外部对集群的了解,这也是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3,(8).

[2]胡振鹏,童亮.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启示[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