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理性消费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Camereretal.提出了一个用来决定是否对特定市场进行监管的模型,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对称家长主义,其含义是指能为那些犯错之人创造高收益,与此同时不会或者很少给完全理性人带来损害,其目的是在市场效率和有限理性消费者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该模型假设消费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完全理性消费者(即“1-p”);另一部分是有限理性消费者(即“p”)。那么,一项有收益的不对称家长主义政策符合以下公式:(p×B)-[(l-p)×C]-I+ΔII>0其中,P=有限理性消费者集合;B=有限理性消费者因政策而获得的净收益;C=完全理性消费者因政策须承担的净成本;I=政策实施成本;ΔII=因政策而导致的企业利润变化。如果等式左边的数值大于零,那么就可以证明一项政策的合理性。显然,这种说法更具操作性,也更有实践价值。Minneti应用这一理论分析了是否需要监管销售者环保营销声明,结论表明对其进行监管是必要的,因为这种对有限理性消费者的监管获得的收益超过了给理性消费者带来的成本。Loewensteinetal.则分析了如何改善健康行为,他们认为具体的不对称家长作风政策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争议,但是其指导原则是应当以以下方式来组织和定位制度与激励机制,即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采取能使其受益行为的可能性。因此,这一方法的大规模测试就值得认真考虑。
新型家长主义(NewPaternalism)
新型家长主义从与传统家长主义对比角度进行分析。Rizzo&Whitman认为,“旧”家长主义脱胎于有关善的道德和宗教概念并忽略了个人偏好、兴趣或快乐,而“新”家长主义与这种传统家长主义显著不同,因为它将个人自己的主观偏好作为政策建议基础,新家长作风政策旨在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主观幸福,因为其自身认知障碍会阻碍其靠自己实现这一目的。Whitman形象地指出了两者的不同:旧家长主义的含义是“我们知道什么最适合你并且我们会让你做到这一点”;新家长主义的含义则是“你知道什么最适合你并且我们会让你做到这一点”。Edwards分析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消费者保护任务,并认为委员会面临的任务不可避免地需要基于行为法经济学的监管,而新家长主义要求委员会致力于规则制定或向法院那些据称会寻求利用次优消费者行为的行业参与者的不公平或欺骗行为。因此,新家长主义不是直接禁止使用某些条款,而是需要在改善决策的同时轻微影响消费者的自由和自主性。
质疑、不足和回应
上文所述三种观点虽然说法不同,但含义类似,在国外用的较多的是第一种,因此,本节集中分析针对自由至上家长主义的质疑、不足和回应。在肯定这种政治哲学价值的基础上,许多人提出了针对使用行为经济学来证明家长主义正当性的反对意见、质疑和不足。但是这些辩论却更凸显了该理论的影响力。Mitchell认为,自由至上家长主义具有矛盾性,因为它不是将个人从非理性倾向中解放出来,而是利用这种倾向驱使民众朝着具有温和家长作风的计划者认为最好的方向前进,而且这种解放不是无成本的,而是将努力提高非理性个人福利水平所付出的温和家长作风成本转移到了理性人头上。他还认为,该说法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声称偏好会对选择框架表现出非理性敏感的说法不可避免地存在逻辑错误和经验疏忽;二是未能证明福利选择优先于自由的正当性;三是忽视了其再分配影响。Salvat指出,自由至上家长主义没有充分区分计划者的职能动机和个人动机,并且如果选择不是自愿的,选择自由就无益于个人自由。但是他也认为将计划者的选择分为职能部分和个人部分,能将家长作风行为领域缩小为计划者的单独个人决策,并且将仁慈行为的不确定性限定在这一领域,以使计划者总是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依照家长主义行事。Korobkin指出,自由至上家长主义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会大大限制其适用的广泛程度。一是外部性问题。它忽略了受监管的个人行为形成的负外部性,既没有提出一种理论来解释政府为何仅仅关心受监管直接影响的个人的效用,也没有提出自由至上家长主义者如何着手考虑对第三方造成的福利影响。因此,这一缺乏单独的外在正当理由的范式就缺少一个令人信服的规范基础。二是不明确性问题。当一个特定选择对个人净效用产生的结果不确定或不明确时,自由至上家长主义只能作为次优解决方案,因为难以或不可能知道特定干预是否会真正实现家长主义的目标。针对上述质疑,Thaler&Sunstein认为,因为信息和情境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没有用来提供信息或选项的真正中立方式。个人在决策之前不得不考虑一些信息,而且个人无法不带偏差地考虑和处理每一条相关信息,此外,信息总是产生或存在于特定情境中。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以助推的方式引导个人朝着决策者认为能使大多数人变得更好的方向前进。此外,由于监管不可能无成本,因此只能在帮助那些有限理性人避免犯代价昂贵的错误的同时,不会或者较少地损害理性人的利益。总之,自由至上家长主义不是在两种极端之间寻求平衡的某种中间道路尝试,而是提出了一个通过打破应用领域并将其分解成易于操作的部分,从而保留这两种进路的核心价值的新模型。
结语
1、确立正确的理财观与方法。如何确立正确的理财观与理财方法: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当成功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把理财当成一种习惯;理财要明确目标,且这个目标可量化,具有时效性。
2、攒钱是理财的起点。储蓄形式:活期存款、定期定额方式,分别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定活两用;科学存款法、阶梯存款法n份n年1张利息、利率滚利法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结合;存款需注意的事项:自动转存宜多张存单,但期限不宜过长。
3、理性消费量入为出从零开始学理财。要知道量入为出是理财的第一要务,拒绝短期诱惑,在选择促销打折商品时要谨慎,据调查很多活动商品还是有存在质量问题,要抵抗住诱惑。学会理性消费,量入为出,因为会花钱是一门学问,因此在购买东西上,要买到对的产品,而不是买贵的。
4、节省是理财的根本。节省就是合理规划口袋里的钱,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不铺张浪费,把钱花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但节省不能以降低生活水平为主,不宜盲目的节省,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按照理财计划进行,适当的节省,也能理出不少财。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消费主义;消费正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43-02
一、消费社会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巨大飞跃,人们的眼光不再停留在如何提高生产上面,而是转移到消费的层面,这就催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消费社会。与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社会的消费不同,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消费是社会的主导,是决定性因素。生产社会的消费指的是对产品的自然价值的消费,即对产品自身的消费。消费社会的消费是产品的意义,即不是把产品当作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自然产品、当作物来消费,而是把产品作为符号来消费。在这个时候大众购买产品价值的大小由其作为符号在符号体系中的地位决定。这是一种关于符号价值的消费而不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符号消费逐渐走到社会场景的中心,成为主宰资本逻辑特别是符号逻辑的统治者。随着大众消费的来临,消费文化充斥在各个阶层之间,符号的消费主体不断扩大,大学生成为首当其冲的被影响者。当代大学生广泛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追求,在无止尽的消费追求中,衍生出不同的消费观念,这些因素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消费社会所带来的机遇。首先,消费社会中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拓宽人们的消费视野。大学生可以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感知世界发展的美妙,并能增长自己对消费物的见识,从而丰富自身的消费经验。其次,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得以兴起,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广泛接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使大学生能顺利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流之中。鲍德里亚也曾指出“通过各种物品、一种分层化的社会开口说话――为了将每个人都保持在一个确定的位置里。不仅仅消费品本身浓缩了一个人身份的秘密,而且,一个人的消费方式也是其身份展示的重要手段”,这些传播媒介广延性的特征,能够迅速高效地宣传商品的特点,从而保证消费过程的畅通无阻。再次,消费社会的到来帮助大学生重塑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方式,督促大学生将刻苦学习和合理生活统一起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应试教育带来的紧张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也能保证同学们能够寓学于乐,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最后,消费社会是建立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前提之上,因此每一个社会个体都能参与其中,在消费过程中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地位,在这一内在要求下,大学生能够享有平等的消费地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学之间的攀比和炫富行为,从而能够树立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道德责任。正是在这一消费社会的道德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正在考虑将群居与慎独、自爱与友爱、道义与利益、利人与自利、热爱学校与个人权益诉求、道德违纪处罚与申诉减免等有机统一起来”,大学生公开参与竞选、公正进行奖学金的评比、自由平等地享有恋爱的权利等行为都逐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风景。
2.消费社会所带来的挑战。消费社会的到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大学生向着健康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消费社会所传递的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价值观,也诱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出现难以化解的困境。一方面,消费社会中的消费不同于生产社会,它更多地强调的是象征的意义和符号的价值,是一种外在的虚拟的与使用价值无关的地位和身份的显示,因此存在于其中的大学生无法摆脱这一基本诉求,渐渐地沉迷其中,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欲望而忘记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消费社会中的消费物是建立在差异性的价值基础之上的,体现在消费过程中就是一种消费的个人主义或者说是另类主义。大学生个性鲜明,而差异性的特征正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很少估计自身本质的需要,而仅仅是为了满足差异的特性,不理性消费的现象广泛存在。最后,消费模式的多样化特别是网络消费的普及化,使大学生之间的消费交流越来越少,彼此平等自由、相互交流的学习空间日益缩减,消费过程愈加娱乐化,大学生的消费最终成为没有实际意义的感性消费。
二、重塑消费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命
在分析了消费社会的现实背景以及其带来的重大影响下,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就成为重中之重。
1.对消费正义的认识。何谓消费正义?“消费正义实质上是社会正义、分配正义在消费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源自对消费问题的伦理思考,即以正义观的价值视野对作为人之重要存在方式的消费,进行合理性和目的性的理性审视和道德评价,从而建立起合乎人性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以牵引和约束人们的消费活动,使之趋于正义和善。”消费正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自主性消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之上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并能结合社会生活的理性消费。在这一消费过程中消费主题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出发,把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自己购买的主要依据,从而在消费过程中愉悦身心、发掘自身价值的行为方式。就其内容而言,消费正义需要考虑两点内容:一是自身的实际需要,二是社会的承受能力,是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在这一点上与消费社会的个人主义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因此消费正义更加符合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使大学生能够明白在享受消费的权利的同时,还需要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2.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费正义。第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把理性消费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大学生的消费正义,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帮助同学们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虽然以书本的知识为主要讲述内容,但是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有着合理的价值评判标准,但是缺乏科学的实践认知。只有把教育目标设定在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规范上才能有着显著的教育效果,而理性消费本身就属于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生活方式,在课堂上予以认真仔细的讲述,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理性消费的重要性,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消费正义的价值观认同,就能从整体上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是,消费正义的教育是建立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直以来所推崇的科学道德教育,把德育的‘理解’等同于知识的‘认知’,将智力的、体力的、美感的、道德的和社会组成部分加以分隔,使人更多技术地对待、处理生活,教育失去了整体、有机的环境力量和真实性,形成了德育理论对人性关注的缺失”,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第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加强消费的道德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消费的基本道德风尚、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个人消费与社会物资生产的关系、消费公平与自由以及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协调问题。使同学们能够明白,在消费正义的引领下,消费已经不是个人的自主自愿的行为,更是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活动,保证同学们的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第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强调消费正义教育在交往、对话与审美等方法上的创新。教育意义上的交往主要是指受教育者与他人的交往,包括两大领域:一是受教育者与成人的交往,包括与父母、教师、社会其他人的交往。二是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交往,在交往中形成各种受教育者群体和亚文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费正义的交往,不仅是要求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加速学生的社会化、成人化进程。其次,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对受教育者的品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公共消费领域,大学生通过与商家对话和谈判,不但可以买到货真价值和物美价廉的商品、服务,而且可以联合起来组成消费者共同体。同时,通过德育对话,可以在不同消费体之间形成尊重、信任和宽容的社会文明风尚。审美指大学生摆脱消费主义的束缚,自由自在地评价某种商品及其价值的活动。审美教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审美主体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形成对某一事物美的感受,在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反应之后,能够自主地选择消费品,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能满足自己消费的欲望。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一种新型社会形态的到来,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发掘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科学合理地与大学生的消费教育相联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重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完成从消费主义到消费正义的过渡。
参考文献: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周笑冰.消费文化及其当代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王千马.无法独活[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4]张天勇.社会符号化:视阈中的鲍德里亚后期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郑红娥.消费社会理论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6,(7).
[6]余源培.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7]范平花.消费社会视野中的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0,(6).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双十一”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电子商务也得到了“突破式”的进步,网购逐渐成为国民消费方式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传统购物来说,网购具有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等优势。近年来,“双十一”网购节日兴起,其在社会消费领域所创造的“需求神话”与网络电商所营造的节日氛围中逐渐从一种校园亚文化异化为全民W络购物狂欢节,并最终使“双十一”网络购物行为固化成为一种被大众定期礼拜的公共节日仪式(吕欣,2014)。“双十一”所蕴含的丰富隐喻生动折射出了我们当下的社会现状,同时也反映出了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的当代年轻人的内心渴求,“双十一”也成为中国当下鲜活的“时代标本”。
二、文献综述
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敏捷活跃、容易并乐意接受新鲜事物、心态开放等特点,并且其拥有能够自由支配的生活费用与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都使网购这种兼具实用型和时尚型的购物方式迅速风靡于各大校园并被其普遍接受。
1.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
当前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健康消费观,即认为大学生的消费是合理的;而另一种则持相反论点,认为大学生消费是不合理的消费观。对于前者认为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由少年向中年、由学校向社会过渡阶段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既存在与少年、中年群体相似的一面,却又与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整体上来看,多数学生能够秉承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进行合理适度地消费。这是由于大学生已经开始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其在消费时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消费商品的选择上,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使需求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刘志伟,2002)。对于后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并不合理,甚至存在盲目追求、奢侈浪费等现象。他们认为大学生当前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从众性,使得大学生消费偏离了正常轨道(宋佳霖,2011)。例如,超前消费的信用卡、促销打折的广告都引诱着大学生进行不合理的消费。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经常压缩个人日常开支,将省下的钱用于人际交往、娱乐等非必要的消费,导致自己的日常生活面临捉襟见肘的现象。
2.大学生“双十一”网购现状的研究
当代消费文化不仅仅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也是对商品本身的一种消费,其表现为一种符号消费。也就是说人们除了追求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还将商品作为一种显示自身身份,地位,价值的符号来消费(陈黎,2015)。随着网络消费热潮的升温,2009年“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诞生更是促成了全民参与网购的热潮。虽说“双十一”作为非传统的购物节日而存在,但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符号,引领着消费热潮。
“双十一”狂欢购物节通过依托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双十一光棍节”,将普通的网购赋予了新的含义,引起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大学生是极易接触并热爱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双十一网购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特点,使他们在双十一网购这一新鲜的活动中能获得一种新的身份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满足了他们自身对商品的需求,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主体际性的符号交流。
3.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总体来说,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三种。首先,他们认为网购价格便宜,购买方式便捷。对拥有固定生活费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同样的商品网购对其更有吸引力,因为网购商品较实体店便宜,并且能够货比三家,给其充分的比较空间选择合适自己的商品。除此之外,网购方式便捷,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可以在网络上逐一挑选,省去外出烦恼。其次,当代大学生都拥有追求个性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在虚荣与求异的心理促使下,他们从网购中追求时髦与个性,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不同。最后,从众性与宣泄性消费。从众性消费是一种追随群体的消费行为,这种随群消费在大学里更是随处可见。而我们所说的宣泄性消费包括正面和负面进行宣泄其内心情感的消费。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到了民事责任年龄,但他们的心理还尚不够成熟,且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情绪起伏波动比较大(宋佳霖,2011)。网购作为他们宣泄的途径,适当发泄有利于其心理健康,但过高消费却也能造成极大浪费与不利。
三、相关核心概念
1.消费观
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态度和总体看法,是价值观的组成之一,是人们用来价值判断与衡量消费及有关事物的尺子(罗子明,2002)。在这种判断标准的指导之下,人们通常会选择躲避开不利的、与自身三观不符的、不喜欢的或者不接受的商品和消费行为,而选择去追求积极的、价值判断美好的商品和消费行为。
2.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耗某种商品和服务时大脑思维活动的态势,即心理态势,是一种内心活动。这种心理态势的形成受到消费者的个性、气质、知觉、想象、感觉、情绪、记忆、兴趣、联想、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顾文钧,2002)。人们通常在消费时,心理也会经历认知、情感、意志这一普通心理学的基本过程。
3.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得劳务与消费资料而从事的选择、购买与使用的活动,也称为消费者行为。一般一个完整的消费行为要经历几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与评估、购买决策及购买后评价。从横截面所涵盖的内容看,消费行为由许多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而且更偏重于后者。内隐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决策过程的个人特征内部要素(霍金斯、科尼,1987)。但众多学者强调,消费行为是由影响消费者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4.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是消M者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爱好及其它约束条件选择自己所能购买的商品,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孟超,2015)。理性消费最根本的特征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杜绝奢侈浪费等不良消费习惯。秉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的消费行为,倡导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没有完全具备“慧眼”的大学生群体,面对社会的诱惑,并不能理性思考,所以常会出现盲目与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大学生“双十一”前后消费行为与心理的相关信息。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一种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符号、数字或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以用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风笑天,2012)。通过文献研究能够全面、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核心期刊的搜索,整理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现状、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确定基本的研究目的与方向。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问卷编制、施测及数据分析等方式,共抽取483个大学生样本,获取了影响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因素及其对自我网络消费行为与心理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与直接交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本文分别通过对两名大学生及两名电商进行访谈,了解分析“双十一”等消费节日对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五、调研总体情况与样本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主要以江苏和北京的高校为主。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共回收有效问卷483份。
2.数据基本分析(SPSS)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共有174人,占总样本的36.0%,女性人数共309人,占总样本的64.0%,年龄分布为18-26(21.75±1.747)。此次被调查的对象所处高校985或211比例为32.9%,与全国985、211工程占全国高校三分之一的比率大致接近。所以,样本高校分布较好,具有代表性。而在年级分布中,样本大都分布于大三、大四区间,其专业分布中,以文史、艺术类为主,比例最少的为医学类。在日常消费模式调查中发现,接近半数的大学生在消费中会根据产品的质量价格状况决定。而剩下的多为网络消费模式,选择以实体店消费为主的大学生占极少数,此现象也反映出如今实体消费的低沉状况。被调查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成正态曲线分布,多半集中在1500元左右,更有大半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500元。这说明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且具备较高质量的消费能力。而在主要消费项目上,饮食、生活用品、衣服鞋帽位居消费项目前三位。此外,旅游出行、话费网游、教育支出也相差无几,分列后几位。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消费结构不再似往常单一,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与品质。
3.相关性检验分析
(1)高校与其相关因素的调研数据分析
上表为高校(985或211与非985及211)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其中每月生活费的Pearson卡方值为10.255,自由度为4,显著性概率值P=0.036
高校(985或211与非985及211)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
(2)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调研数据分析
下表为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其中每月用于网购费用的Pearson卡方值为13.118,自由度为3,显著性概率值P=0.004
六、结果与讨论
1.影响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因素
大学生消费群体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不同,一方面,他们消费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他们经济尚未独立,消费行为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面临许多矛盾。经过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自身的需求、生活环境以及性别的差异是影响其消费的主要因素。
(1)自身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基本的生存需求已不再是人们的追求。本次调研也发现,当代大学生们的生活水平已不同于从前,他们更加注重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即使自身还未能实现收入的自我增加或者在生活费用尚不能完全自我掌控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会选择在最大程度的自我支配中达到自我需求与满足。因此,自身需求是大学生进行消费的最重要因素,而网络购物所带来的便利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可控范围内自我支配效用最大化的满足感。
表5.4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Y果
(2)生活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加之货币的不断膨胀,物价飞涨,以及商家的促销诱导等,很容易营造一种高消费的社会风气。而心智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形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同时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觉得自己“腹有诗书”、高人一等,在大手大脚的同时又希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且追求标新立异的消费方式,攀比、从众心理也都随之而来。电商利用大学生们不买就亏了的心理,借助“双十一”努力降低价格减少库存,大学生们则在商家的大力促销、社会的鼓吹以及周围人的带动下进行从众消费,消费观也随之产生偏差,理性消费行为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表现甚少。
(3)性别差异
生物学将人类划分为男性和女性,而这不仅仅影响男女性的进化历程,也使其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极大的不同。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归纳男性与女性在网购行为的差异,首先男性较为极端,要么是忠实的网购支持者,要么绝不进行网购活动,女性的作为则更为温和;其次,男性更喜欢看评论,比较,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而女性更注重网购互动带来的虚拟体验;最后,男性更加柱状网购过程,女性则更容易享受网购带来的快乐(蒋欢,2010)。根据调研发现,女性网购次数及“双十一”活动的参与度要远高于男性,从女性特质就可以理解这一结果的产生。女性较男性来说更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如促销活动、打折活动等的影响;其次,女性更加注重商品的直观感受而不同于男性购物性价比为首选的经验;最后,女性是感性的动物,消费易冲动,且极易后悔。男性消费较理智、自信,很少购买让自己后悔的物品。
2.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对“双十一”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分析,通过大学生对自我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认知,为引导其树立理性消费观及正确的消费行为,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开展。
(1)宏观层面
首先,和谐的社会需要有健康的消费环境,而良好的消费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所以在社会中树立理性和谐的消费观以及合理的消费环境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曾经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即使放在如今高消费的社会环境中也应该值得提倡与宣扬。另外,政府也应以身作则,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严惩的现象,并及时纠正社会上的不良消费习惯与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并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中观层面
一方面,大学是个“小社会”,也是大学生大学时光中所处时间最多的地方,合理健康的大学风气对其影响颇大。不论作为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进步。因此,学校应当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奢侈、浪费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生活费用的最基本来源方,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等应及时制止,对待孩子的生活费支配问题,既要给其一些自主支配权,也需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建议,减少不理智的消费。除此之外,父母的社会经验丰富,对于金钱的判断具有成熟性,合适的时机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防止其攀比、从众心理的产生。
(3)微观层面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做大学生之应该做,想大学生之应该想,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盲从跟风,减少不理智行为与心理的出现;其次,要培养自己正确绿色的消费习惯,量入为出,学会理财。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条件不同,对于消费的能力和水平也各有千秋,要杜绝随大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消费水准有合理的心理预期,防止一时爽快而导致日后捉襟见肘的现象产生;最后,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本质上与社会各类消费人群具有区别,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自身觉悟,适时反思自己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这些都对自我合理消费观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欣,需求深化与赛博空间合力共谋的消费社会陷阱――“双十一光棍节”盛行背后的文化解读[J].现代传播,2014年第12期
[2]风笑天,《社学会研究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3
[3]刘志伟,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2.2
[4]宋佳霖,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6期,2011,12
[5]陈黎,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双十一网购行为[J].品牌:电子商务,2015,2
[6]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6
[7]顾文钧,顾客消费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9):6
[8]霍金斯、科尼,消费者行为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9]孟超,从“双十一”购物节谈国民理性消费[J].太远大学学报,第16卷第1期,2015,3:35
[10]蒋欢,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消费文化的重要内核是现代经济文化发展中人们消费行为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消费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不断增加,消费活动价值导向的作用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们在精神方面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失衡,黄色消费一度猖獗,灰色消费也有增无减。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的消费比例失调,出现无序与紊乱。这不但表现了价值的迷失、道德的堕落,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些时候,有人认为不健康的消费或每日消费、过度消费、无理性消费,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黄色消费、灰色消费虽然可能在短暂的时期里给局部经济带来一些灯红酒绿的“繁荣”景象,但其严重危害是:一、影响了社会文明的建设,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紊乱和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下降;二、阻碍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这是由于资金在黄色消费、灰色消费中大量的裂变、消耗,影响资本的积累,使有限的资金难以投入社会资本的运营。封建社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财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作为继承前辈财产的后人,即财产所有者出现普遍的腐化,致使已经积累的财产耗散殆尽。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封闭的宗法社会不能促使财富不断投入发展,并促使其增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资金不能有效地转化为资本,则社会生产将受到严重的制约;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是资金向资本的转化,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高度重视教育、科技、文化的投入。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贫乏是一切贫困之源。(非理性消费也是一种知识性贫乏)无论个人、家庭、单位,还是国家,只有高度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的投入,扩大和提高科教、文化消费,才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些通过灰色消费、黄色消费而获取利润、拥有资金的主体,由于其自身价值取向、思想、道德的局限,在普遍程度上是不可能把资金投入科技文化或健康文化方面消费中去的,这样既影响整个社会消费质量,也使相当一部分资金游移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轨迹之外。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贝尔曾经分析出了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文化矛盾”,这主要是指现代西方国家,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享受,追求感官快乐成为很多人的价值取向。资本主义初期新教提倡的节俭精神和道德规范,曾经加速了资本的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文化矛盾”的分析,不但是出自对西方精神文化的担忧,也是对西方未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忧虑。因为,支配消费者行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价值观念,直接关系到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说来并不富裕。这就需要对消费行为加以引导,要反对灰色消费、黄色消费、过度消费,提倡健康的消费观念,促使资金有效地向社会资本转化,同时提高科技、文化健康消费在消费结构的比重,重视智力型、发展型消费。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同时,正确的消费观念也是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养生也会失去持续发展的经济力量支撑,造成很多新的社会问题。 譬如,前几年某些行业中的一部分人利用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逐步形成了暴利集团。这不但影响了整个消费的平衡和协调,也影响了资金的良性循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养生经济学,或养生经济文化学的研究势在必行。一方面,政府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另一方面,人们要懂得养生与理财的关系,懂得养生消费方面的规律、特点和方法,防止过度的、盲目的养生消费。希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和我们一起开展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不要买包装精美的洗衣粉
要注意消费的实效性。西方经济学有个基本假定,即任何参与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消费者行为都以在收入约束下的自身效用最大化为基本的目标。因此,没有目的的无谓消费就等同于浪费,你获得的实际效用不会是最优的。在注重实效性时,就要慎买那些小玩意儿精包装的商品。譬如洗衣粉,包装的再精美的洗衣粉,基本成分也就那么几种化学元素,但是不同的包装价格差异却很大,花哨的包装常常让你费上大笔钱,效果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对类似于洗衣粉之类,品种之间差异性不太强的商品,在购买时其思维就与购买礼品不同,价格是最应优先考虑的。
不要买新上市的手机与时装
要理性消费。新手机出来立马将旧手机换掉,新时装上市又马上去跟风,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追随潮流的非理性消费。我们知道,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总是很快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风向的变动,时尚消费品的价格必然会不断下调。如果新品一上市就捂不住腰包,看上去是享受了最新的文明,实则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按照经济学原理,只有当你付出钱的机会成本(即你因购买此商品而非彼商品所付出的未享受到彼商品的代价)等于你购买新商品的所新增的效用时,你的个人消费计划才会是最优的。因此,或者分步实现目标,在你完全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同样的产品,或在相同的价位享受更高级的产品时,不妨将钱包多捂一段时间。因为,对大多数工薪家庭而言,时间不是稀缺品,早消费几天也不会带来太多的效用增量。
不花今天的一元钱,花明天的一元钱
韩国:交流心得,“主妇博客”也赚钱
如今,韩国的主妇争先恐后地开通博客。她们凭着自己持家的本领成为博客明星,并通过网络日志赚钱。据韩国互联网振兴院介绍,该国主妇的博客内容主要涉及烹饪和采购领域。不少公司的市场营销经理们正利用主妇博客的巨大影响力而推销他们的产品。他们有时还邀请一些开博客的主妇到电视上演示烹饪技巧、生活妙招,以利于他们在博客上刊登的广告有更好的效果。
42岁的玄珍熙开通的烹饪博客每天能吸引数万名访客。一个厨房家具制造商已经在她的博客上做广告,玄珍熙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报酬。韩国不少女性认为,开博客就算不为挣钱,大家在网上交流烹饪经验或者持家心得也是一件让人心情愉快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法国:理性消费,教导孩子动手做礼物
如果你问法国主妇“金融危机爆发后,家庭生活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时,答案十之八九是“改变了购物习惯,关注理性消费”。不少法国主妇希望健康、家庭和睦、工作稳定,金融危机让她们意识到应该理性消费,让物质欲望回归到简约与实用。
法国Ifop民调机构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最容易令人冲动消费的服装和高科技电子产品是主妇首选的“放弃商品”;而78%的法国主妇称不会饿“肚皮”,要吃得营养、健康和美味,当然外出就餐的预算可以转移到自己下厨房。虽然不少人打算节省旅行和度假的费用,但节假日全家去乡下小住或者陪孩子去博物馆、看展览的精神享受不能忽视。
如今,不少法国家长带着孩子在超市办公用品的柜台前挑选漂亮的包装纸。一位母亲介绍,今年孩子和表姐弟之间互送的礼物都是他们动手制作的小手工,女儿只要选一张卡通动画包装纸,礼物就大功告成了。今年孩子们听话很多,一改往日吵着要那些新款玩具,而是自己准备小礼物,玩得开心也让家长省心。如今,华而不实的礼物渐渐远离了法国主妇的视野,选择需要又能表达情谊、性价比高的商品成为她们新的礼品消费主流。
日本:多方打探,购买食物有窍门
日本的主妇共有1700万人,每个家庭的月工资收入平均约为27万日元。她们的这笔钱要用来还购房贷款,要为上学的孩子交各种费用,要从中拿出费用以便丈夫下班后可以和同事喝酒。
如何把饭菜做的好吃但又要控制支出,是日本主妇的主要任务。于是,每天夹在报纸里的广告成了她们的必读物。哪家超市在举行促销活动、哪家百货商店的衣服什么时候开始打折等等,都被她们摸得一清二楚。到那一天,购物的主妇把商店挤得水泄不通。在日本,超市每天在关门之前都要减价处理一些新鲜食品。不少主妇每到晚上20时左右,就在超市的食品柜前走来走去,等待售货员给食品贴上降价的标签。降价的标签也是根据时间而定,晚上19时贴上降价20%的标签,20时贴上30%或半价的标签。此时,一些主妇如不果断出手,降价商品肯定会被别人一抢而光。
美国:减少支出,储备“硬通货”
从贝尔斯登公司到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从美林证券被收购到美国国际公司被政府接管,美国有数万名高级金融职员失业。他们的失业往往关系到整个家庭的生活,因为不少妻子都“押宝”在丈夫身上,她们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绝望主妇”。她们知道金融危机还要继续,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需要表明“和丈夫在一起”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厉行节约是她们一种不错的持家方式。
关键词: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消费决策风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02601
消费者决策风格(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Styles)的概念由美国Sproles率先提出,是指消费者倾向于某种选择的心理定向,它具有认知和情感上的特点。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是对子女进行如何合法获得金钱、合理利用金钱、科学支配金钱的教育中,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大学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7份,回收率为87.2%。独生子女91人,非独生子女66人。《消费者决策风格量表》由李强于2009年编制;《家庭理财教育方式量表》石庆新于2008年编制。
2结果
2.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消费决策风格方面的差异
表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大学生消费
决策风格方面的T检验分析表
独生子女(M±SD)非独生子女(M±SD)t品牌导向10.55±2.749.52±3.090.044*品质导向10.55±2.749.52±3.090.293娱乐导向10.55±2.749.52±3.090.036*困惑导向11.05±2.8810.87±2.84 0.711冲动导向11.04±3.019.77±2.810.011*价格导向6.78±1.957.18±1.93 0.227时尚导向6.14±1.955.66±1.55 0.107忠诚导向5.88±1.815.51±1.64 0.208注:*代表P < 0.05;**代表P < 0.01。
由表1可以看出,在品牌导向、娱乐导向、冲动导向三种消费决策风格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p
2.2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相关关系
表2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相关关系分析表
教育引导型溺爱放纵型干预控制型焦虑牢骚型娱乐导向-0.045 0.274**-0.042 0.192**品牌导向 -0.199** 0.352**-0.030 0.373**续表品质导向-0.097 0.142*0.0000.029困惑导向-0.0430.0680.088 0.220**冲动导向 -0.115* 0.316**-0.055 0.194**价格导向0.226**-0.346** 0.198**-0.267**时尚导向-0.0060.0880.081-0.007忠诚导向 -0.150* 0.208**-0.0110.054由表2可以看出,教育引导型的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中的价格导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冲动导向、忠诚导向、品牌导向呈显著负相关;溺爱放纵型的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娱乐导向、品牌导向、品质导向、冲动导向、忠诚导向五种消费决策风格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价格导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干预控制型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价格导向消费决策风格有显著正相关;焦虑牢骚型与消费决策风格中娱乐导向、品牌导向、困惑导向、冲动导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价格导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3讨论分析
3.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消费决策风格方面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在消费时更易追求品牌,发生冲动消费行为,更加享受消费过程。程磊等人研究发现,有57%的大学生消费行为属于攀比性消费,10%的大学生消费行为属于超支性消费,25%的大学生消费行为属于冲动性消费,而这些大学生90%以上属于独生子女。这说明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购买行为,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3.2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相关分析
教育引导型的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的品牌导向、价格导向、冲动导向、忠诚导向有影响。分析原因,这是由于家长的正确引导使得大学生对于理财有了正确的方法,知道如何使用才是合理的,不会盲目的去追求品牌,也不会发生没有理智控制的购买行为,而是更多地关注到了商品的价格与品牌的认定,从而减少了一些非理性的不良消费。
溺爱放纵型的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娱乐导向、品牌导向、冲动导向、忠诚导向、价格导向、品质导向有影响。这与张俊、邹泓等人的研究溺爱放纵能正向预测非理性导向:享乐导向和质量导向,负向预测价格导向相互佐证。分析原因,家长对子女溺爱、放纵,对于理财教育的方式便是有求必应,使得子女在消费决策风格形成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感受,流连于各品牌商品之间,沉溺于购物的享受中。
干预控制型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价格导向有影响。家长虽然对子女进行理财教育,可更多的是以干预和控制为主。家长对于孩子金钱分配过多干预,造成孩子在消费的过程中,会更加仔细的考虑是否值得的问题,因此,当孩子在购物时,会更多的考虑到商品的价格。
焦虑牢骚型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的娱乐导向、品牌导向、困惑导向、冲动导向、价格导向有影响。父母对大学生消费发牢骚和干预时,有时不但不能遏制他们的不良消费,很可能还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更多的发生非理性购买行为。但也有些大学生,害怕父母的牢骚,会适当的控制自己的购买行为,可是当发生购买行为时,又不确定是否又会引起不满,因而犹豫不决,形成了困惑导向的消费决策风格。
4建议
家长应教育子女如何理财,引导子女积极参与理财活动,对子女的非理性消费要及时干预,引导子女对于非理性消费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帮助其进行理性的控制。家长不应过多控制子女的消费,当子女消费时就牢骚满腹、焦虑不安,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当子女的消费属于合理的消费范畴时,家长可以不要对其干预,对于总是发生冲动购买行为的孩子,家长要严格的控制孩子的生活费用,并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合理的解释以及对子女的消费方式进行指导,纠正子女的不良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Moschis,G.P.,Moore,R.L.Anticipatory Consumer Socialization[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84,(12):109123.
[2]石庆新.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8.
[3]李强.大学生消费者自我概念及其与消费决策风格关系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