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轻工业的特点

轻工业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轻工业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轻工业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我市轻纺工业基本状况

轻纺工业是我市历史悠久的传统支柱产业,曾是全市利税贡献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轻纺工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非凡贡献的产业,占工业总产值65%,利税70%左右,财政收入33%以上,就业人数达12万多,在我市经济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上世纪末,由于受政策、体制、管理、设备、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轻纺工业全面滑坡,国有、集体企业逐步停产、破产。

到本世纪初,衰落到谷底,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6%左右。近年来,稍有所回长,xx年,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0.9%,xx年1—6月份完成总产值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3%。

我市轻纺工业的基本特点是产业分布较广,各县区都有,有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皮革、皮毛、医药及工艺美术等十多个种类;有食盐、食品、饮料、白酒、啤酒、西服、防寒服、地毯、毛毯、花炮等几百种产品。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将对我市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我市毗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与我市基本相同。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在重点发展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990年全市轻纺工业总总产值7.5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6.97%。xx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70.1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45%。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鄂尔多斯市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将优势轻纺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激活了企业经营机制。

同时,政府对鄂尔多斯集团等强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采取拨款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打造名优品牌、建立轻纺工业园区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出鄂尔多斯集团等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也创造了鄂尔多斯品牌形象。xx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是我市的7.7倍以上。轻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工业经济多元发展,也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主要问题有:

一是我市轻纺工业总体上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竞争力弱,处于自由发展、自我生存状况;

二是国有集体企业纷纷破产关闭,民营企业各自为战,影响做大做强;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在轻纺工业上没有存续的知名品牌,毛纺、地毯、制革及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已退出市场;

四是在农产品加工上,处于小、零、散状态,加工简单,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五是以工业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如进行日用化工等终极产品生产、拉长能源化工产业链的项目几乎是空白;

六是当地城乡居民就业率底,就业结构不合理。

影响我市轻纺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受能源化工产业“挤出”效应影响,能源化工大项目与地方产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带动不了轻纺工业的发展。

二是能源化工产业巨大投资回报,影响了投资者的创业心态,也扭曲了一些地方、部门领导者的政绩观,影响了持续发展理念。

三是对轻纺工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宏观政策措施不强。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是行业管理缺失,政策引导困难,协调服务滞后。过去轻工业由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管理,现在,轻工业主管部门撤销,其职能分解,造成行政资源分散,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调控作用。

五是扶持资金分散、总量少,企业自筹资金困难,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无法实现。目前,市上还没有扶持轻工业专项资金,对轻工业的发展不能从整体上宏观调控、形成合力。

轻工业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 产业结构 创新

竞争促进效率是市场经济永恒的旋律,如何在竞争中培育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是市场竞争主体不懈的追求。当前,大力发展具有劳动密集型、就业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的轻工业已经成为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对陕西省轻工业竞争力的评价,为陕西省轻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陕西省轻工业持续地发展和实现新的振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一、评价模型的构建

对陕西省轻工业竞争进行评价,属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范畴。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一国内部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本质上看,它是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基本目的是识别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涉及的是区域内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关系,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区域间特定产业的比较关系。因此,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相应地包括两个方面:区域内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区域间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对区域内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首先必须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客观性、可行性、相对性、可比性的原则,各项指标可以设计如下:

由于指标数据量大,为了在保留原始指标主要信息的前提下起到简化问题的作用,在研究复杂问题时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变量数学分析方法,它利用降维的思想,在分析问题时按照累积贡献率原则选取几个公因子代表原始变量的信息。根据公因子得分来确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

对区域间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可以借用产业经济学的区位商概念来评价某一区域的特定产业竞争力。分别用区位商1、区位商2和区位商3表示区域间某产业在规模、盈利和发展速度上的差别,即

二、评价结论

利用评价模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轻工业年鉴2006》和《陕西统计年鉴2006》,以及全国及各省、市、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资料,可以对陕西省轻工业竞争力进行评价。

计算陕西省15个轻工行业的竞争力得分(过程略),排在前5位的行业依次为:印刷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纺织业,因此应该作为陕西省轻工业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优先发展。另外,竞争力得分还表明陕西省重点扶持的轻工行业比较优势并不明显。

通过计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轻工业的区位商1、区位商2和区位商3并且进行排序(过程略),陕西省分别居第23位、第21位和第12位。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陕西省轻工业总体不具备竞争优势,各轻工行业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加快陕西省轻工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提高轻工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工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为主线,以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为动力,大力扶持优势行业,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层次,努力构建陕西省轻工业的新优势。

参考文献:

[1]沈进波刘春生:西部地区轻工业开发策略浅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4).51~53页

[2]吴玉鸣李建霞:工业支柱产业的综合评估及判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5~20页

[3]武静元:开拓陕西农业比较优势的发展思路探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11).36~40页

轻工业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次发达地区;碳排放;结构调整;路径选择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次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研究――基于雾霾治理视角”(项目编号:HB14YJ01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9日

近年来,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减少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量已经成为了中国政府和社会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其中,以河北省、山西省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成为近期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空气污染,多数地区采取调整产业结构“退二进三”、调整能源结构等措施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相对于发达地区,河北、山西等地区属于经济次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一方面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具有更迫切的要求,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境界,另一方面对于现存的环境污染,又缺乏充足的治理资金。那么,在发达地区比较有效的减排措施对于次发达地区是否可行?本文拟以河北省为研究载体,从经济结构调角度探讨次发达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问题。这一问题的有效回答,对于次发达地区破解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困境,实现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次发达地区减排路径可能性分析

目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快、能源需求增长快且具有刚性。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的差别,发达国家的减排是绝对量的减排,而中国的减排是与GDP相关的相对量减排,即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强度)。根据前人的研究和发达地区的经验,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改进技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二是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低碳经济比重。

就能源使用效率而言,即通过推广使用节能技术,降低具体经济活动的能源消耗量,以此达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的,这一途径是肯定无疑的。但是,我们知道技术进步的速度比较缓慢,且由于先进技术的高昂研发成本,使得先进技术全面推广使用更加艰难。因此,想通过技术进步在短期内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是不太现实的。相比于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的减排效应非常明显,在既定的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下,通过降低高耗能经济的比重,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减排目的。经济结构包括很多维度,但是存在能源消耗强度不同的结构主要包括宏观的三次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进一步地,鉴于工业是第二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消费大户,工业内部结构特征对碳排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三次产业结构。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方式,各个产业的能源利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按照能源消耗强度排序,分别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近年来,中国碳排放量飞速增长主要来自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相对较少,且产出水平也更高。因此,各地政府希望通过“退二进三”达到降低碳排放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2、能源消费结构。目前,经济生产过程终端能源消费主要是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和电能。由于不同的成分和能量储存,各类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也不尽相同,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测算,煤炭的碳排放系数最高,其次是石油、天然气,电力为零排放。而现实情况是,由于较低的开采成本,煤炭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能源种类,尤其是在资源型城市地区,这也是造成当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若能源使用效率等其他因素不变,能源结构中的煤炭消耗比重下降对减少碳排放量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3、工业的轻重结构。根据生产内容及生产方式不同,工业又可以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重工业主要生产资料,轻工业主要生产生活消费品。由于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轻工业的能源消耗强度要比重工业低得多,且就业弹性较高。因而,“避重就轻”的工业发展策略,既可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降低碳排放,还可以提升本地就业,成为比较理想的减排途径之一,尤其对于重工业比重较大的地区。

4、工业的要素投入结构。经济生产需要要素投入,主要包括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以机械设备为形式的资本使用往往伴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因而那些资本密集度高的生产方式的能源消耗强度要远大于资本密集度低的生产方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两种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能源消耗强度的这一生产方式之间差异为节约能源提供了一种思路,即在一定范围内可利用劳动要素的投入来替代资本要素投入,尤其对于劳动要素比较丰富的次发达地区非常有利。

二、次发达地区减排路径可行性分析

上文分析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量的可能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条: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轻工业比重、使用清洁能源、改善要素投入结构。然而,这些减排措施都适用于经济次发达地区吗?作为经济次发达地区,河北省还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减排路径。

1、“退二进三”的减排策略难度较大。就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实而言,河北省仍然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结构变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在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处于次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的区域覆盖范围有限,主要依附于本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尚不具备完全独立发展的内生动力。因而,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不变的前提下,“退二进三”的减排策略在河北省实施难度较大。

2、“避重就轻”的工业发展方向势在必行。河北省是资源大省,依靠丰富的资源,重工业发展迅速,并且占据了工业总量的较大比重,甚至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然而,由于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严格的环境保护规制,造成了钢铁、煤炭等相关产业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重工业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与此同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河北省轻工业在近几年迸发出较强的增长动力,一方面表现为轻工业企业数量占到全省企业总量的80%以上,另一方面变现为轻工业已经成为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载体。因而,河北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应该是“避重就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短期内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近年来,河北省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大力推行“煤改气”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政策措施,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大幅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难度仍较大。一方面天然气的供给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不稳定的燃料供给也抑制了企业的使用积极性;二是煤炭与天然气的价格对比问题,“煤改气”后燃料成本上升进一步抑制了企业“煤改气”的积极性。因而,在短期内“气源”比较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备条件下,大幅度能源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4、制造业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上涨,发达地区制造业开始使用机器替代人工。然而,对于仍处于次发达阶段的河北省而言,劳动力资源仍十分丰富,仍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强度;另一方面河北省仍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方式利于促进就业。因此,对于河北省而言,一方面的确需要顺应资本深化历史发展趋势,鼓励企业技术革新式的资本深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减缓资本深化的进程。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载体,从经济结构调整视角对次发达地区减排路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以河北省为代表的次发达地区切实可行的减排路径只有大力发展轻工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路径。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次发达地区制定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次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要慎行,第二产业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第二,可以通过“避重就轻”的思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既可以保增长又可以减少碳排放;第三,第二产业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既有利于减排,也有利于促进就业。

主要参考文献:

[1]郭俊华,刘奕玮.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产业结构调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林伯强,孙传旺.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3]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4.

[4]虞义华,郑新业,张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3.

轻工业的特点范文第4篇

从鼓励的项目看,新版比旧版要“壮实”不少。从增加部分看,大致可概括为:第一,鼓励类反映了轻工各行业产业升级的方向。鼓励类新增了高效节能光源、制革与毛皮清洁生产、环保型表面活性剂和浓缩型洗涤剂、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优质低温肉制品等24个符合行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条目内容,占全部39个鼓励类条目的63%。先进制浆、造纸设备开发与制造等11个条目调整了鼓励内容或者采用更加准确的描述。

第二,强化了粮油食品加工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并突出食品安全。新版轻工鼓励类从第28条目至第37条目共10条均涉及粮油食品生产,内容在原有“天然香料、合成香料以及天然食品添加剂新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的基础上,新增果汁、饮料,营养健康型大米、小麦粉、杂粮,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米糠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等,发醇法工艺生产小品种氨基酸、新型酶制剂等,薯类变性淀粉、畜禽骨、血及内脏,肉制品。而且在此方面,当下受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被新增受鼓励,且多次强调。

第三,突出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相应条目中,大量增加了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内容,加强了对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的限制。从产品规格、参数和生产装置规模等方面提高了准入标准。其中,涉及鼓励类38个条目中的27个。如,无元素氯(ECF)和全无氯(TCF)化学纸浆漂白工艺开发及应用,高效节能家电开发与生产,畜禽骨、血及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等。

新版轻工鼓励类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表述更为清晰,界定更为明确。

旧版本一些条目表述宽泛,指向不明,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并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旧版中相当数量的条目已不适应发展要求,需要修订、调整。因此,在新版本中,凡列入目录中的条目,原则上均细化到具体产品、技术、工艺和装备等,能够提出技术经济指标的都予以明确,准确反映产业政策要求。

轻工业的特点范文第5篇

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曼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理论,即重工业一旦在全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达到一半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而达到2/3以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就算是基本完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率就是霍夫曼系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本,霍夫曼系数已经达到3,80年代中期的“亚洲四小龙”达到2,都是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标志。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特殊的发展战略也曾达到3,但不是正常的工业化道路,改革以来进行了很大调整,80年代出现了轻工业的超前增长,重工业比重随之下降。但是到90年代以来,重工业的比重又开始上升,目前的“霍大曼系数”约为1,25,所以可以说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到2015年“霍夫曼系数”将可能超过2,工业化任务也将进入到后期阶段,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二、未来10年生产要素

面临巨大缺口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进入到 中后期阶段也是城市化的,中 国由于过去一直采取工业化超前 战略,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相比 极不同步,所以在未来10年中城市化还会更“高”一些。城市化和工业化都是生产要素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不仅人口要进城,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向城市和工业转移。

资金还好说,目前就有较多剩余,主要是土地极为稀缺,因为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平原只占12%。工厂、城市和道路都要建设在乎原上,而平原又是中国最宝贵的农业资源。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在1000公斤左右,亚洲国家膳食结构不同,消费粮食少一些,电要500公斤。中国到2015年人口将超过14亿,人均500公斤总量就是6亿吨,1998年是中国粮食产量的高峰,达到5.1亿吨,但是自1998年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以及退耕还林等原因,耕地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000万亩,产量也减少到今年的不到4.5亿吨。虽说有粮 价下跌、农民减少种粮的因素,但耕地减少 的影响更大。如果由于耕地不断减少,粮食 产量停滞不前甚至继续下降,到2015年的 供需缺口就可能扩大到1.5亿吨。

长期以来,世界的粮食贸易量稳定在2亿吨上下,如果其中有3/4让中国买走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没有粮食,工业化也好,城市化也好,统统无从说起。我们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1998年以来中国耕地面积减少如前,而非农业人口增加了5140万人,人均城市化占地是1.23亩,去掉退耕还林面积也要0.8亩,按此计算,如果到2015年中国的非农业人口再增加3个亿,中国的城市化率也才达到45%,耕地却要占掉2.5亿亩,这怎么了得,所以,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极大制约。三、重工业主导阶段的

资源瓶颈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主导阶段,最显点是能源、矿产资源消耗大量增加。轻工业主要是生产吃穿用品,所以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需要地表以上的农产品资源;而重工业主要是生产住和行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金属和能源,资源指向也就从地表以上转为地表以下。中国虽然人口占世界1/5以上,但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等的蕴藏量却只占世界的5%以下,人均排在世界80位以后,所以相对于需求来说极为不足。以钢铁来说,去年中国的产量已经是美、日产量之和,今年的总消费量将达到2.5亿吨,明年可能上升到2.8亿吨。但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经验看,人均消费都是1吨钢。中国对钢铁的需求可能还要高一些,一是中国正在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消耗的钢铁还有满足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的内容;二是中国的人均平原面积太少,为了减轻城市化与农业在土地资源上的矛盾,必然要走大城市化的道路,这就会使钢材的需求量大量增加。

若中国要达到人均消费1吨钢,则2015年为14.5亿吨,差不多是目前全球每年钢铁产量的2倍。但是仅有需求还不行,还得看供给条件,自己生产不足就得进口。今年中国铁矿砂的进口量超过1.5亿吨,已经超过日本,已买进了世界可贸易量的30%,若是14亿吨,世界铁矿砂的产量就得翻一番。

与石油比较,钢的矛盾还不算最突出,因为世界铁矿砂的可采储量还有3500亿吨,如果中国需要供给还可能增加,但目前世界石油的可贸易量只有16亿吨,而且产量增加的难度很大,后备资源也不多。发达国家人均消费的原油至少是1吨,美国是4吨,日本是2吨。中国从1993年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今年的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吨,比去年要增加1000万吨,到2015年如果人均消费1屯油,总量就要14亿吨,国产能力可能只有2亿吨,就要进口12亿吨,等于要把全球3/4的贸易量买下来。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大国的石油利益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国际政治和军事问题。但是中国人均石油消费上不来也搞不成现代化,目前中国私人轿车的保有量只有400万台,家庭拥有率只有0.3%,而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如果没有宽敞的住宅和家庭轿车,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目标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差距矛盾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又一个制约。 四、环境与就业的限制因素

此外,还有水资源的制约问题。

环境因素也是很大的制约因素。中国由于缺油,未来经济发展的能源供应在相当程度上是靠煤,而煤的燃烧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中国有限的平原面积90%集中在沿海,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会在这些地区展开,为了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工厂和城市都会在有限的地域上集中,也就会造成有害气体、液体和气体排放物的集中,其集中程度可能只有日本才能相比。但日本的地形和气侯使日本比较容易净化大气,工业和城市污水也可很快流人海洋。中国则不行,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受海洋季风的影响,大气主要是自东向西流动,例如每年刮的台风,运动方向都是从海洋向内陆吹,就不容易净化大气。河流也比日本长得多, 不利于污水的排放。

轻工业的特点范文第6篇

一、东胜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东胜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建国初期 “一、三、二”,改革开放初期“二、三、一”和新世纪 “三、二、一”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49.7:48.2。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43亿元,第二产业为336.68亿元,第三产业为512.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2:39.6:60.2 。

图1 200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图2 201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一)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东胜曾经是经济落后地区的代表,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半壁江山。1978年,东胜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7%。伴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第一产业发展步伐逐渐放缓,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传统的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东胜常住人口为60.2万人,农村人口只有3.6万人。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传统种植业受到了挑战,农业产值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牧业产值下降,第一产业的比重降至不足百分之一。 2012年,东胜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0.2%,较2002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东胜作为资源富集地的中心城市,工业发展后劲实足。依托资源优势,一大批知名企业如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伊泰集团等大型企业诞生,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深入实施“双百亿”工程,新建装备制造、汽车博览、轻纺、云计算等重点产业园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6%,第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图3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亿元)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东胜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02年到2012年在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36.7亿元,增加了308.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了28.2%。

表1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下。虽然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从2002年到2012年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从东胜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第二产业逐渐趋于稳定发展的态势,历史上的“半边天”已经成为过去。

东胜工业在建国初期是“一穷二白”,直到改革开放才吹响发展的号角。到了80年代,东胜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年实现增加值28亿元,到2012年工业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实现增加值336.7亿元,是2002年的12倍。

东胜区工业经济主要以煤炭、绒纺、电力、建材产业为主。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48.8亿元。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强劲,煤炭行业实现产值323.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纺织业实现产值1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84.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8%。。煤炭依然是拉动东胜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它的拉动下,东胜工业进一步“重化”。

表2 2002—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轻重工业产值表(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200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49.7亿元,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20.5亿元,轻工业实现产值29.2亿元; 从2004年开始,轻重工业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轻工业比重直线下降,直至2012年,轻工业的比重仅占到5.1%,轻重工业比例失衡已经凸显。

伴随着东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东胜的建筑业发展迅速。2012年,东胜建筑业实现产值347.6亿元,较2002年增长19倍,完成增加值55.9亿元。

图4 2002-2012年东胜建筑业产值变化图

从图4可以看出,东胜近年来建筑业产值呈上升态势,从2002年的17.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47.6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34.9%。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化生产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胜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助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胜区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强区”的工作思路,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东胜经济增长的引擎。并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一是总量不断扩大,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东胜第三产业开始步入快车道,2002年,东胜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到2012年,达到512.2亿元,是2002年的18.9倍,2002—2012年平均增速达到34.2%。2012年,三产实现财政收入121.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2%,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9%。第三产业在总量上不断攀升,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2004—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了50% 。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东胜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图5 2002-2012年东胜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亿元)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东胜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了300亿,短短几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也成就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小到大,从两位数到三位数。

图6 2002-2012年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图(%)

二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2012年东胜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发展潜力不断增强。2002年以来,东胜区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科教文卫等方面,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6.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55.5亿元,增长了41.6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既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为东胜区第三产业自身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二、东胜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中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轻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承担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市场、吸纳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最近几年里,东胜传统的轻工业—纺织工业,发展步伐较慢。曾经东胜的起家资本“羊绒”产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为94.9:5.1,出现了“重工重,轻工轻”的特点。

(二)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低

东胜的GDP虽然位列自治区旗县(区)的前列,但企业创新能力并不强,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二是新兴产业类的企业规模小,聚合效应差,辐射能力小,缺乏对东胜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三是科技人才缺乏,对人才的使用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产业关联度不够密切

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关系就愈密切,产业互动作用也就愈明显。而东胜区面向消费群体的生活性第三产业发展较好,而面向一、二产业的生产性第三产业增长乏力。东胜区制造业产品档次不高,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三、对东胜产业结构发展的建议

(一)做强做优第二产业,强化工业支撑作用

工业在东胜经济全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东胜经济的支柱。应继续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强区”的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强煤炭、电力、建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引进先进设备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提升纺织优势产业,改变轻重工业失衡的现状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做大规模、调优结构等,实现传统产业的振兴。纺织业应紧紧抓住机遇和鄂尔多斯原料充足的资源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开发,争创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三)加快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引进,加大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员吸引人才的力度。努力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抓好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大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开发有突出贡献、起关键作用人才的激励力度,逐步提高科技人员的报酬,使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岗位能够稳住人才、吸引人才。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结构整体优化

轻工业的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全球产业链;制造业;服务业 

1 综合情况概述

长三角总占地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仅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的5.8%,但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约20%),构成了中国经济崛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全球讲产业链讲,长三角的一大优势是资源成本的价格偏低。长三角目前的经济水平其实已经达到了欧美先进国家的水平,是整个长三角相对于全球产业链中其他经济条件相似的国家而言,资源成本明显偏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三角的周边地区如江西、安徽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各种产品的流通使物价水平无法提得过高。从整个亚洲的来看,能与长三角竞争的工业地区主要由台湾、日本、香港等地,其中台湾日本工业带技术先进,但资源成本偏高。而渤海、珠三角工业带的基础设施建、资本、人口素质、科技研发能力等都不如长三角工业带。

2 地区主要特点

2.1 上海的特点

首先,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拥有江苏与浙江所不具有的地理优势,即处于长江的入海口。从出口来看,任何由中国国内生产的产品要出口如果通过长江进行运输,其目的地必然是上海。而任何进口产品如果要通过长江进入内地,第一站也必然是上海港。

其次,上海的服务业相对于江浙两省比较发达。近年来,上海的制造业发展远不如服务业发展的快,目前上海的服务业不仅要满足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整个长三角的需要。目前,上海市的服务业产值增量约是农业的一百倍,明显超出制造业。

服务业对于产业链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譬如发达的物流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制造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发达的金融业已可以给制造业提供巨大的财力支撑,降低制造业本身存在的市场风险;而雄厚的科技研发能力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长三角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

最后,上海的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由于其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海无法发展大规模的发展重工业,而相对密集的资本与技术却使上海具有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条件。虽然目前上海制造业整体滑坡,但高技术产业却蓬勃发展。上海无论是从事科技活动机构与人员还是对于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每年都有明显的增长,从2002年到2007年上海市从事科技人员增加了四万人,支出增加了200亿元(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8》),上海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会从根本上提升整个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2.2 江苏的特征

江苏省是整个长三角的制造业中心,相对于上海,江苏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低;相对于浙江,江苏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能力的优势比较明显,所以江苏省的经济环境特别适于重工业的发展,是整个长三角重工业的发展基地。江苏省将重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体现在:

2.3 浙江的特征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快。浙江省的发展速度一直在我国沿海各省份中名列前茅,从1978年开始到1998年为止的20年间,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3.5%,高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3.8个百分点,比江苏省高出一个百分点左右,GDP总量占全国的6.5%,到2001年浙江的GDP已跃居至全国第四位;浙江省的制造业虽然呈现快速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但与上海江苏的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制造业内部结构仍不合理。目前,浙江省的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这类行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而如从事医药品制造、计算机应用以及微电子制造业等新兴制造业的单位则属于少数,并且无论在营业收入上还是规模上都比较小,与本省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相比总体实力较弱。目前,浙江省的轻工业企业数量比重工业企业数量高出了约三千家,所以浙江省的工业发展在总体上依然以轻工业的发展为主,一直未能完成向重工业的转变。由于轻工业产品本身利润不高,一般不进行分工,所以浙江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还处于初级阶段。

另一方面制造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而这直接导致了各行业规模较小,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一般地说,厂商的固定资本越少,营业成本越高;厂商的固定资本越多,营业成本越低。所以,如果企业的资本较低,必然会影响它们盈利能力,弱化它们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浙江省的大部分企业都是私营企业,而这些企业中百分之九十又是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受市场影响大,在全经济多变的今天要参与全球产业链的竞争十分困难。

总的来说,浙江省在长三角的发展相对滞后,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形成自身制造业发展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浙江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前期,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不如江苏大,而浙江与上海和江苏在地理上隔阂又使浙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与上海关联较小。因此,浙江的制造业完全可以走其自身独立发展的道路。

3 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了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但从地区的角度讲,长三角各城市的发展却是参差不齐的,上海的服务业、浙江的轻工业、江苏的重工业相互补充,取得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上海的服务业发展方向是提高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含量、技术含量。这是因为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是为制造业与农业服务的,因此,由于上海市场有限,服务业的发展应该面向整个长三角;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对外开放水平极高的城市,面临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作为长三角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上海服务业发展几乎直接决定了长三角的服务业能否在全球产业链中立足。

江苏的重工业发展关键在于定位问题。近年来,江苏省的制造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也逐渐,江苏省的产业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升级对上应适应整个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对下则应保证长三角整体经济的发展,只有从全国的视角服务长三角,才能真正确立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轻工业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萃取技术;纺织品有害物质;有害物质的检测

0、引言:

近些年,纺织品在生态方面的要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检测的要求也是越加的严格,检测方面的能力要求同样在不断的进行着提高。目前,超声的萃取、加速溶剂的萃取、索氏的萃取、微波的萃取,这四种萃取方式是我国常使用的溶剂萃取技术,如今还有固相微波的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等现代化的新型萃取技术,由于萃取技术的程度和元素都不相同,因此还可以形成结合形式的相关萃取技术,其中就有超声+固相微萃取技术、索氏+固相萃取技术、加速溶剂+固相萃取技术等。

1、纺织品中对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相关标准

1.1针对有害物质的残留余量相关方面的规定

1.1.1甲醛

甲醛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可以溶在醚、醇和水当中。甲醛是一种原浆有毒物质,可以与蛋白质相结合,吸入浓度过高的甲醛,会出现眼睛刺痛、头晕眼花、支气管的哮喘以及呼吸道方面受刺激或者水肿等现象,皮肤上对甲醛进行直接接触后后又色斑、坏死或者皮肤发炎等现象;长时间吸入少量的甲醛,会产生慢性的中毒症状,如若孕妇长时间吸入了甲醛,会导致新生的婴儿出现畸形,严重时还会导致婴儿直接死亡,而男子长时间的吸入甲醛会导致男子出现畸形或者死亡,出现下降的现象,更为严重时还会产生白血病[1]。

在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对甲醛的含量有着明确的指标规定:直接与皮肤进行接触的纺织品,其甲醛的含量不可以超过30ppm,所使用的其他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不能超过300ppm,与水能进行分解游离的甲醛,在直接与皮肤进行接触的纺织品中不可以超出30ppm,对于其他纺织品中涉及到的甲醛的含量不可以超出300ppm。日本要求,进口婴幼儿的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不可以超过20mg/kg,外面进口的成人贴身衣物,入:睡衣、袜子、内衣、内裤等,甲醛的含量不可以超过75mg/kg,而外面进口的成人外套衣物,甲醛的含量不可以超过300mg/kg[2]。

1.1.2有害的重金属

纺织中存在的有毒重金属主要有:Pb、Cr等。在我国诸多技术要求和相关规定中,严格规定了纺织品中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标准。在1999年,欧盟方面针对外面进口的服装做出了相关规定,直接与人体进行接触的服装中,有害金属的含量不可以超过0.5mg/cm2,包括任何金属性的装饰品、衣服拉链以及纽扣等。

1.1.3有害的有机物质

纺织中的有害性有机物是由德国在1994年提出,并最先颁布出严格的生产规定对20中有致癌效果的芳香胺以及分解芳香胺使用的偶氮染料的相关法令,之后针对生产中会使用的五氯苯酚做出了限量的规定,要求在皮革类制品中和服装中,五氯苯酚的含量不可以超过5mg/kg。我国早在相关的规定中禁止使用了23种芳香胺,并且明确地指出部分有机物无法进行检测[3]。

2、萃取的技术在纺织品中对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相关应用

2.1溶剂的萃取技术

2.1.1超声萃取技术

超声的萃取技术是诸多萃取技术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很多种的有害物质都可以通过超声的萃取方式进行处理和检测。超声的萃取技术是将溶剂的萃取技术和超声波的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超声波场合的存在,可以有效的提高溶剂萃取的实际效率。

2.1.2加速溶剂的萃取技术

这种技术方式是由Richer等人在1995年的时候提出来的一种全新化的萃取方法,它采用的溶剂还是常规使用的溶剂,在温度高、压力大的前提条件下,将半固体或者固体的新鲜样品通过相关的溶剂进行萃取处理,充分的利用升高的温度和加大的压力,使溶质的扩散速度和物质的溶解程度都得到提升,提高了萃取的效率。

2.1.3索氏的萃取技术

这是一种最为简单,最为实用,同时也是最为经典的一种基础萃取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提取出纺织品当中残留的有毒有机物,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等,一般回收后的效果都符合最终的要求。

2.1.4微波的萃取技术

这种技术是一种结合性的技术,它是将微波方面的相关技术与萃取方面的技术互相结合,最终产生的一种新萃取技术,微波在整个萃取的过程中起到提高萃取工作效率的作用。微博萃取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将纺织品房中留有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等有毒有机物萃取出来,一般,回收的效率很高。还可以建立微波的辅助萃取,使用微波辅助的萃取进行相关的正交试验,明确这种萃取方式进行最佳萃取的条件[4]。

3、新型的萃取技术

溶剂的萃取技术中,需要加入其他的药剂才可进行,对人和环境方面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为了降低新有毒物质的产生,目前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相关萃取技术,以避免产生新的有毒物质或者有害气体,对人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的保护产生新的影响。

4、结束语: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纺织品中进行的萃取手段也越来越多,通过对酸碱程度的变化、温度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探索出纺织品中更多的有害物质。通过更加先进的设备和更多新的化学试剂,纺织品的有害物质检测所对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渐向绿化、快捷、生态等方向进行发展,这样的发展趋势,也将成为最新萃取技术的主要发展形式。

参考文献:

[1]高丽荣,卢志刚,朱海鸥,张华.纺织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2]吕春华,陈笑梅,刘海山.固相萃取净化-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纺织品中残留的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J].色谱.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