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中药 综合性高 经济方便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84-02

中医是传统的祖国医学,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在如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普遍提倡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口号,中医适宜技术已成了现今社区医疗的大趋势,社区医师通过掌握一定的中医适宜技术,将中医特色中的“廉、验、便、简”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可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难题,更好地为社区人群提供基础保健服务,保障社区群众的健康[1]。我社区服务站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自推行以来,普遍受到群众大力支持及欢迎。作为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不仅由于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方法简单及内容丰富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更是符合我社区卫生服务倡导的思维理念及医疗模式,做到因病施治,以预防保健为主。本文就中医中药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发展前景,现综述如下:

1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在社区服务站中开展应用,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有效的医疗保健,全面拓宽全科医生的医疗服务范围。同时,通过社区医生对全体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及指导,也一定程度帮助社区部分居民自行应用简单的中医技术对自身及其家庭防治各种躯体疾病。我社区服务站主要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如下:

1.1 针灸

针灸是指在结合人体十二经络理论及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以不同的补泻手法,给予毫针扎刺患者身体相关的穴位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的范围包括:五官、眼、内、外、妇、儿等科的疾病,应用较为广泛,效果明显。尤其针对某些疼痛性的疾病,颇有功效。中医针灸需要掌握其施针基本手法,主要手法为捻转法和提插法,辅助手法为颤法、飞法、摇法、刮法、弹法及循法[2]。我社区服务站专门培训并应用中医针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疾病,其疗效卓著,主要根据针刺镇痛的方法通过针刺将痛觉穿入的信息性质进行改变,抑制机体获得相关痛觉刺激引起的反应及感觉,并将痛阈提高,增强机体对于疼痛的耐受能力,使集体对于痛觉的敏感性降低,有效使处于痉挛、紧张的肌纤维得到舒缓,起良好的镇痛效果。

1.2 拔罐

我社区服务站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中,拔罐是其中一个中药组成部分,火罐是其主要工具,以抽气及燃火等为方法,利用将罐内空气排出,形成负压,使火罐能吸附在需要进行拔罐的部位体表,局部皮肤发生瘀血及充血的原理,来防治各种疾病。拔罐的常用方法为闪火法,民间方法还有抽气法与投火法[3]。按照拔罐的方式分为针罐、刺络拔罐、闪罐、走罐及留罐。我院一般常用的方式为走罐和留罐。拔管的部位一般为四肢和后背。根据病人的体征与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对应选取经络后再以火罐对症治疗,起良好的保健祛病功效。医生基本掌握其技术,并大力向居民宣传推广,其功效普遍得到社区群众的认可。

1.3 推拿

推拿疗法是我社区大力推广的一种的物理疗法,医生以各种手法对患者体表的穴位或某些部位进行刺激,起防治疾病的功效,应用推拿疗法防治疾病具有“易、便、简”的优势。推拿的原理是通过各种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影响机体的病理生理作用。中医学角度认为推拿具有行气活血与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与理盘整复、扶正祛邪与调整脏腑等作用。同时,由于推拿疗法的适应证非常广泛,在内、外、妇、儿各科均能采用,对于成人推拿的手法主要包括:拔伸法、摇法、拍法、抖法、擦法、摩法、拿法、点法、按法、揉法、滚法及一指禅推法。实际操作时,一般单独使用一种手法或联合使用几种手法,遵循成人推拿手法的基本原则,要做到“柔和、均匀、持久、有力”[4]。

2 中医中药在社区慢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2.1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优势

中医学是一门以研究人体病理、生理及防治疾病,并具备其独特及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学科。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其结构不可分割,其功能相互联系,其病理相互影响。中医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生理和心理的有机结合,尤其强调精神、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或引起病理变化。注重情志致病,同时也注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治疗上,中医强调应遵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及“因人制宜”的个性化原则。其治病重点在于求本,临床治疗以整体调整为核心,不仅仅是治病,更治未病”、注重治“人”和重在预防。此观念与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思维与模式正好相符。

2.2 中医历史悠久,中医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中医理念历史悠久,对中国人民影响较大。由于中国自古就采取中医治病疗伤,养成以中药强身健体的习惯。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中医中药以深入中国老百姓的心中,并给予极高的信任,如“西医千人一面,中医强调个体差异”,“西医重局部,中医重整体”及“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等观念早已深入民心[5]。在社区,此观念更是强烈,尤其是老年居民,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非常高。同时,由于中医中药具有的自然、天然等先天优势,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体系相符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据书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5]。因此,“治未病”的思想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方面,前者强调的是预防疾病,后者提出的是根据疾病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进行有预见性、合理地及早期地进行治疗,防止疾病向恶性发展。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其方法不仅是传统中医学中的经典理论,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新理念,现代医学模式的核心是结合我国医药卫生的战略方针以“预防为主”,把“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6]。而社区卫生则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宣教和预防为重点的新型医疗体系,并且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的重视逐步提高,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前景越来越广阔。

3 中医中药在社区开展中占据先天优势

社区卫生服务是建立在社区的基础上,面向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其服务人群的重点一般以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及慢性病的患者,其服务内容主要是强调医疗保健、健康教育、预防、康复及计划生育指导,而中医治疗简易便利、疗效确切,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并且中医诊疗手段众多,内服外用可相结合,近年来,还能通过静脉点滴和肌肉注射中医药治疗,见效快,副作用少,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7]。另外,我社区还开展有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不仅节省了昂贵的医疗设备及精密仪器,还操作简便,投入人员较少,在丰富社区医生诊疗方法的同时,亦符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条件,因此中医中药在社区开展中占据先天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贞,彭大力,牛晓兰,浅谈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及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5):32-33.

[2] 熊仁明,余金燕,浅析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08,l0(5):17-18.

[3] 李永梅,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09,24(10):2005-2007.

[4] 梁健,邓鑫,杨瑞春等,中医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应用的综合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6):523-526.

[5] 余信国,李静,赵鹏等,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712-714.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人才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探索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中沿用至今的,具有民族特色,系统的理论,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征,是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医现代化,应是以发掘,完善中医学理论,全面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建立现代中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使中医的学术理论体系和诊疗水平更加科学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1.中医现代化的现状

1.1现代中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20世纪50年代以前,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仅有很少数的私立中医学校,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有高等本专门科中医院校40余所,全国有1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了中医药学院,系或专业,大批名中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任教,建设了一批中医药精品课程,教育模式向多元化,规模化高等教育模式转变,从单一教育层次向多种教育层次转变,从单纯的医疗人才培养向中医药与理,工,文,管多学科复合人才培养转变。

1.2中医药逐步被世界接受

目前,我国与超过60个国家签订了有关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协议。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医,针灸的兴起,西方教育界对中医高级格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重视起来,许多国家开始和国内高等中医院校合作办学, 自1992年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创了西方正规大学第一个中医专业本科教育,澳大利亚又先后有4所公立大学开设了中医学教育。1996年英国的Middesex University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了全英,乃至全欧洲第一个中医学士课程,现在英国已经有11所正规大学在其卫生学院开设了中医,针灸本科或硕士课程,占全英开设卫生学院大学的22%。[2]

1.3中医技术在中医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的主要诊断技术,代表传统中医诊断技术水平,历经数千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医学临床诊疗技术日益成熟并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理法方药辨证体系。近50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中医行业和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开展了中医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进一步重视了中医药诊疗疾病的新技术探索,在广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已自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医药技术成果,中医在防治艾滋病、肝炎、风湿性疾病、糖尿病等现代难治性疾病、亚健康状态调节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发展前景。

2.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优秀的中医人才

当前我国中医缺少的是具有扎实的临床基础的优秀中医理论人才,也缺少具有良好的中医理论素养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医学教育来看

,专业思想不稳固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中医院校,同时中医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脉象、病证都只有在临床中去体会,其治疗也只有在病人病情及变化中去进行,离开了临床、离开了病人很难体会中医的精髓。

2.2不相信中医,盲目崇拜西医

不相信中医独立的学术地位,盲目崇拜西医学方法,对中医自身传统的冷漠,导致中医学术界目前的现状,中医的发展本身是在一个非常成熟的、完善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框架之内的,这种发展可以是无限的,如果任意想突破这个框架,必然导致违背客观规律。

3. 中医现代化今后的发展

3.1提高中医教育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现代化要求中医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渊博的中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有较好的现代医学基本功。还要对药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现代技术等都要有所了解。要提高中医教育水平,关键在于中医的精髓部分要讲深、讲透,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也要讲透,即西医重基础,中医重临床。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变化,又知道辨证的核心,从而掌握要领,药到病除。

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制订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

3.2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多学科研究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必须在遵循中医学本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深刻理解中医中药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先进技术,完善中医理论,走出单纯用西医模式的理论研究方法或标准来解释中医的误区。[3]

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加强中西医结合理论与方法学的创新研究和学术发展研究等,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把握和利用好中西医相互融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这一世界性发展趋势。

同时近年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中医学也成为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不忽视的力量。中医诊疗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要从其诊疗原理出发,保持和发扬其优势和特色,满足现代人类社会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要达到这个需求,就要赋予传统技术的现代性,必须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如: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生物技术等,因此,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将是中医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方向[4]。

结束语

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渐进过程,需要中医界花很大的精力和相当长的时间对祖国医学进行系统挖掘和完整的继承,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开拓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中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吸取中西医认识生命活动规律及防治疾病之长,优势互补,相互融合,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贡献。 [1]张立平,从国际化发展趋势探讨中医现代化2007.3

[2]韩亚男,澳大利亚和中国中医药教育比较,中国中医药,2005,1(1):50-51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47-01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健康和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许多人都选择利用中医药防止疾病发生,中医药已成为医疗界不可获取的关键性组成要素。鉴于利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理念和方式都同医学变革模式的整个趋势相协调。因此,中医药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中医可应用于治疗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表现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且患者的肠道功能已经出现紊乱现象,表现为持续性发作或间歇性发作。肠易激综合征通常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或消化不良等疾病。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分别定义为腹泻和便秘等不同范畴[1]。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中的具体症状有四种,第一种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时通常合并肠管部分疼痛的症状一起出现,严重时会恶化成为绞痛,且时间持续为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此时,患者只有进行排气和排便才能减轻绞痛症状。第二种是腹泻症状。一般在患者进食以后出现,特别是吃过早餐后会进行频繁的排便,直至夜间时结束腹泻。尽管腹泻时的排便次数多,但是排便量通常低于正常时的排便量。第三种是便秘症状。即在患者进食正常的情况下,却排便贫乏,很长时间才会进行一次。第四种是腹胀症状。患者腰腹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夜间入睡后腹胀感会明显减轻。中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是由于患者气血不通或忧虑愤怒,出现肝郁气结和肝脾不调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肠胃的正常工作。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不同症状,应该采用不同的中医治疗手段,促使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量等症状趋于正常。

第二,中医可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针对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可以给予服用半夏泻心汤[2]。半夏泻心汤的方剂包括三组七味中药材,第一组是具有辛开温散功效的夏和姜;第二组是具有苦寒清热功效的莲和芩,第三组是具有甘补调中功效的枣、参和草。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道粘膜炎患者和胃肠动力弱的患者都有非常显著的功效。通过准确诊断患者寒热多少的不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给予寒少热多的患者增加莲和芩的用量,并将枣、参、草、夏和姜的用量相应减少,而寒多热少的患者则应减少莲和芩的用量,并增加枣、参、草、夏和姜的用量。

第三,中医和法也可应用于消化内科。中医和法能有效祛除消化内部病邪,帮助患者调整其机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首先,中医和法可以用于治疗胃部炎症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常用方药为柴胡疏肝散,针对有胃寒症状的患者应加用砂仁和良附丸,食欲不振且腹胀的患者加用保和丸,而有胃阴虚症状的患者应加用养胃汤等。此外,中医和法还可以应用于治疗患有肠结核、腹泻及炎症性肠病患者。其主要方药仍是柴胡疏肝散,针对有脾胃虚寒症状的患者加用附子理中丸,有肝火旺盛症状的患者加用痛泻药方等。

3.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的发展前景

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和发展,首先应该制定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症与病理的分型标准。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表现出的胃黏膜症状,以及癌基因的症状等病症的变化情况至今仍无明确的分型标准[3]。因此,应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建构出不同器官所患病症的症状同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联的实验模型,从而制定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症与病理的分型标准。

其次,做好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科研设计工作。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时间长、疗效慢和不确定性非常大的特点,因此必须做好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科研设计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和实施倾斜政策等方式,使理论研究的成果紧密结合实际效益,使中医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更加准确。

最后,加强研究消化内科的各种有效方药。中医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正处于瓶颈期,并没有明显突破,因此加强研究相关有效方药显得越来越重要。各中医医疗机构及医师应该革新中医理论,结合国内外西医的治疗经验,不断充实中医治疗的相关理论。并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式,最终建立中医理论与治疗实践相结合的体系。

4.结束语

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也取得了成效,但却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中医的应用无法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做好科研设计工作,并加强研究有效方药,从而使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发挥到最佳。

参考文献

[1]张燕.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104.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存在专业思想状态不容乐观、专业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不高、临床能力不强、就业情况不理想等等问题。因此,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因素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包括有专业的发展现状、专业教育的现状、一些人对这个学科的误解和偏见、整个国家卫生政策的限制、前辈们的就业状况等。

(一)中医西化,发展缓慢

现在中医发展不平衡,虽然全国上下出台了很多中医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现实中,中医院依旧与综合医院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基层的中医医院基本上发展缓慢,存在中医西医化的倾向,即以“西医的模式”指导中医临床。在临床方面有用西医的辨病取代中医辨病,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用药,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等严重地影响了中医学特色的发挥和中药疗效的体现,使广大大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中医药的治病防病能力等等产生了怀疑,动摇了大家的专业思想。

(二)专业教育现状

现在的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校普遍移植西医的培养体系,按照西医模式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医文化熏陶已不存在,中医教育正日益衰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从入学就接受两套学科的学习,即要接受中医学习,又要接受西医课程,课程多,极大地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再者学生是分别接受西医和中医知识,并未直接接受融合的中西结合的临床思维,这是学习过程中造成学生思维矛盾的根本性因素。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学习年限并没有延长,且各课程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往往造成学科齐全、内容繁多且重复,学生疲于应付,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专业深奥,中医、西医在学习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医学具有明快、方便、好学的特点,而中医的特点是抽象、难学、难悟。然而,对于当今靠着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起来的高中生,要认真钻研经典、理解经典是很困难的,因而很多人倾心于学习西医。这就导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西医知识掌握不牢靠而中医方面知识和技能却捉襟见肘。

(三)就业压力大,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表面上是一个发展前景不错的专业,但实际上与国家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不相一致,其前景不容乐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困难,一些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的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种就业难题不仅困扰着本科专业的学生,甚至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其原因是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教学、科研、医疗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使中西医专业队伍形成严重的不对等态势;再加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西医身份并没有得到一样的尊重和认可,比如有些综合医院就明确提出,不招录中西医毕业生或中西医毕业生只能到中医科工作等等;二是考研专业受到限制,很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是要想通过考研,脱胎换骨,摆脱中医身份对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困扰。但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报考研究生的受到限制,多数中西医临床医学生考取科学型的研究生。然而2011年国家规定“科学型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研究生学历去考取医师资格证,只能以本科学历考取医师资格证”。这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异于是当头棒喝。三是职业前景不好,中医发展缓慢,而且具有西化严重的问题,中医院效益不好,学中医没有出路,已经成为很多中医大学生的一个心病。再加上很多中医的执业行为会受到人为的限制,这就导致其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不容乐观。

二、巩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对策

为了解决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中医自身吸引力和优势

不断增强中医自身的吸引力和优势,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切实做到中西医均衡发展,给中西医平等的地位。中医药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医学科学,除要有正确的政策保障外,自身学术的繁荣和提高则更为重要。因此,每个中医工作者都应当认清形势,努力把自身队伍建设搞好,不断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与临床疗效,实现中医的腾飞与超越,赢得社会支持和认可。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师资力量

考虑到较短的培养周期和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则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当强调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中西医并重,重点着眼于临床技能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弄清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能够建立中、西医两套思路,以便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在教学安排中,让中西医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执教,突出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加强学生辨病辩证的能力和临床思维模式,积极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师。

(三)政策支持

将中西医临床医学事业在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西医临床医学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有力贯彻,确保各地中西医都有一个均衡、稳定的发展。因此,现阶段从中央到地方都要重视中国西医临床医学。首先对中医的投入,要与社会对中医的需求和中医本身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即应用多种扶植、优惠的特殊措施、办法促进中医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中西医临床科研的资金投入,只有新兴学科中得到新探索新研究才能更有利于学科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要取消限制中医发展的政策和局部性的制度,做到中医研究生从业的无障碍化。站在专业科学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必须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加强调研,搞清楚大学生“改换门庭”的根本原因,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将中医研究生的平台搭建得更为牢固。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转贴于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老年妇女;中医药;肥胖

肥胖症影响患者的形象,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在当前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已有12亿以上的人因饮食过量或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其中我国现有2亿人超重,肥胖人数为6000多万人,大城市成人超重率分别高达30.0%和12.3%,肥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在中医药对治疗肥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一、相关概念

(一)肥胖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肥胖定义是指体内脂肪异常增多,并不单纯是体重超标。依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实测体重超过标准20%以上者为肥胖,轻度肥胖为超过标准体重20%―30%,中度肥胖为超过31%―50%,重度肥胖为超过50%以上。依据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诊断标准,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20%者,脂肪百分率超过30%可定为单纯性肥胖。标准体重公式:[身高(cm)―100]×0.9。脂肪百分率F%=(4.57/D―4.142)×100%。D为体密度,D男=1.0913―0.00116X,D女=1.0897―0.0013X,X=X1(肩胛下)mm+X2(上臂肱三头)mm[1]。

(二)肥胖症的分类

肥胖症有多种类别,肥胖症分类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根据研究者的目的,肥胖症分类的方式也有所差异。根据肥胖症的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由于肥胖症起病时间的差异可将单纯性肥胖分为幼年起病的体质性肥胖和成年起病的获得性肥胖,根据肥胖症的起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根据个体脂肪分布位置的差异,可将肥胖症分为全身性肥胖、向心性肥胖、腹型和臀型肥胖;由于脂肪细胞的各具特点,顾又可将肥胖症分为增殖性肥胖和肥大性肥胖,肥大性肥胖又称中央性肥胖[2]。

二、中药研究概况

(一)古今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

早在汉代以前就有相关病症、病因及肥胖症危害性的记载,但是在中医古籍中并没有肥胖症这个病名,祖国医学将肥胖症称为“肥人”、“肥满”。在《内经》、《金匾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素问・奇病论》、《素间・宣明五气论》等古文记载中明确指出了摄入食物过量,饮食缺乏规律,以及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3]。

现代对于肥胖症的研究中,认为肥胖症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与个人的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情绪情感状态以及个人的身体素质等都息息相关。对于肥胖症的治疗方法,大多集中在运动干预、西医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等方面,其中中医治疗法的以毒副作用小,但是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肥胖的中医治疗现状

在当前中医治疗肥胖的方法选择中,其形式多样,效果也有所差别。其中中药治疗、药食治疗、运动治疗、针灸治疗、综合疗法治疗等几种治疗方法较为常见。

1、中药辨证治疗

中医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医药辩证治疗是中医中非常具特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中医药辩证治疗法重点突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思路,具体包括辨和证两方面。其中“辨”是指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是指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辩证既是运用客观资料和中医理论进行分析辩证,从而提高对病因、病理、病机、病位的认识,同时注意病情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或者确切的说,中医药辩证治疗法基本等同于病因疗法,具有“滋阴生津、清胃泻火、行气消积”等疗效特点,在治疗肥胖症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药食治疗

药食治疗及饮食治疗,药食治疗适合肥胖患者的各个阶段。中医药药食治疗方法从古至今可谓是博大精深,在饮食治疗治疗肥胖的药膳名目繁杂,在许多古籍中也都有所记载,如脾虚湿阻型肥胖可选青鸭羹、自获答粥等。湿热中阻型,可选用鲜拌葛育、桑套粥等;肝郁气滞型可选决明山植粥等;针对重度肥胖患者,在药膳的选择方面可选用加味赤小豆粥等。从治疗的效果来看,药膳治疗法虽然疗效缓慢,但是坚持相应的时间后,便能收到显著的效果,且危害性和副作用都较小[4]。

3、运动治疗

在运动治疗肥胖方面,早在古代就有“六禽戏”、“八段锦”、“六字诀”、“太极拳”健身减肥方法的记载,因其科学、实用、安全、而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大量的实践表明,肥胖患者如果能坚持合理的使用运动治疗,在坚持一定的时间加强锻炼之后,动静结合,将会够达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

4、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的历史久远,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肥胖症方面以其新颖有效、可操作性强,治疗的成功率高而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在临床中,诸多研究人员通过选取不同的穴位,针对肥胖症患者的具体病情,设计了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案,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李季等人选取针刺胡氏水穴,通过前两周运用提插捻转泻法,两周过后后,再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用于治疗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其疗效成果显著,总有效率为达到94.5%;黄玲玲等取穴:引气归元、腹四关、加双侧天枢、大横,队单纯性肥胖进行了薄氏腹针的临床观察,薄氏腹针组29人,常规体针组32人。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案例对照,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重与BMI变化等方面并无统计学明显差异,薄氏腹针组在减少腰腹围和腰臂比上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周莹、付桂玲采用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90例,总有效率为94.4%[5]。

5、中医综合疗法治疗

中医综合疗法即针药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综合治疗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治疗方法选择性强,可以针对肥胖症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最可行、最优化的治疗方法。中医综合疗法以健脾化痰法为主要思路,使中药与针灸结合,来达到较好的减肥效果。李道平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研究认为,脏腑经络与耳廓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指出通过耳穴贴压可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研究表明,在患者饥饿时按压耳穴能减轻饥饿感,即耳穴与食欲之间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再者,按压耳穴对于排便的次数也有很大影响,按压耳穴既能对饮食的摄入产生影响,又可促进代谢物的排泄,以减少了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再吸收,通过人体一系列的代谢作用,起到减肥的作用。

三、小结

中医药治疗肥胖由来已久,目前我国中医治疗肥胖病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也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不易反弹等特点,受到了肥胖症患者的广泛关注。尽管中医药治疗肥胖在众多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中医药在治疗肥胖症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缩短中医药治疗的作用时间,如何在去世界进行深入的推广等,这些问题仍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开展实践工作和论证。(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邓晋芳,方蕾,郭晓东.肥胖发病机制及其治疗靶点[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0:1997-2000+1961.

[2] 潘东晟,吕艳红,王秀锋.肥胖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1,19:16-17.

[3] 仲琴,王旭.中医药治疗肥胖Ⅱ型糖尿病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10:969-971.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医康复;优势;特点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111-01

中医是我国的医学国粹,其中中医康复医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代医学家的努力下,中医康复医疗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正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康复学。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人口老龄化进展变快,中医康复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优势也日渐明显,它必然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 中医康复学的概述和特点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用医学手段达到预防、恢复或代偿患者的功能障碍伪目的的医学分支学科。在医学手段中,以应用物理因子为主。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疾病引发的功能障碍,应用评估和康复等手段,达到使病人回归社会的目的。

1.1 康复医学的对象: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主要是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者,各种慢性病患者,有老年病的人群。中医学中没有独立的康复医学学科,但有中医的康复疗法的理论和丰富实践。“康复”一词,据《尔雅释诂》解:“康,安也”《尔雅释言》解:“复,反也。”是指恢复平安、健康,是疾病的治愈和恢复,非指现代的康复医学。中医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功法训练、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 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修复,达到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生命质量的目的。属于第四医学(康复医学)。

1.2 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中医康复有一个显著的基本观点——整体康复观。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形神兼顾,全面康复的观点。第二个基本观点是功能康复观,强调加强或恢复脏腑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的观点。第三,康复预防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说法,强调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1.3 中医康复疗法的组成:传统康复疗法有两大部分组成,内治法,即内服药物;外治法,包括药物外治法、器械外治法,手法功法外治法。

1.4 中医康复疗法特点:中医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立体的,将健康与疾病看做一个整体,对于人体的认识着重于功能,因此康复的重点也在于功能的康复。中医治病主张综合治疗,内外兼顾。中医重视外治法,针法,手法,功法等,特色鲜明。

2 中医康复学的优势

中医康复学有其特点也有其特有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它强调整体康复与辩证康复相结合。一般疾病引发的或者事故引发的身体障碍多是局部障碍,中医康复疗法将局部的功能障碍从整体出发,采取全面康复措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次,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不急功近利,从顺其自然、适应社会中求得个体的康复。强调循序渐进的功能恢复。最后,康复学继承中医的重要的辨证思想,辨证是康复的前提和依据。采用因人而异、因证而异的个体化辨证康复。中医康复学第二个重要的优势是形体康复于情志康复相结合,这是相比于西医较显著的特点。西医通常会根据功能体质也进行修复或者训练,但常常忽略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中医康复强调“形神合一“,功能康复即是训练”神“对”形“的支配作用,用病患者的强大意志力来支配身体的行动;强调”形神兼养“,是既有一套形体康复的手段,又有一套情志康复的手段。注重病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康复。最后一个优势在于自然康复和药物康复相结合。中医的治疗手法多样化是其特点之一,在中医康复上,内服药物和外治手法相结合使得病患者的康复更加容易。内服药物以外还注重饮食疗法,外治手法上包括针灸、推拿、功法训练等多种措施。

3 中医康复学的现状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有着学术观点(全面康复的整体观念)相同的共同点,治疗理念也较接近(被动和主动),也有着相似的运动疗法。但中医康复指导思想源于中医治疗理念,特色鲜明。中医康复主要适应病证的病机主要是不外虚实两端,虚在脏腑气血津液不足,实在痰饮淤血停滞。这些病证的主要病理是由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导致的。使用中医康复学治疗需要有确定的康复指证,例如疾病或意外损伤后,留有残疾或脏腑组织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者;慢性病证或疾病缓解期;病人体弱,活动受限,生活自理困难者;临床治疗的后期或疾病愈后,仍有不适症状者,或理化检查仍不稳定者;手术后或放疗、化疗后有并发症或其他不适者。康复应用动静结合、药食结合、内治于外治结合、调神与养形结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调摄情志法、娱乐法、传统体育法、自然沐浴法、针灸推拿法、饮食法、药物法等,其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术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可由病人自身或者其家属或基层医务人员来完成,适合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中医康复学也得到了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医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全国各地中医药类院校都开设了针灸、推拿、营养学等专业课程,培养中医康复学人才充实各地中医康复医疗机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康复学,其学科的学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学科带头人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来提高中医康复学人才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有关专著杂志也相继出版,如《中医康复学》等。

但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了解中医康复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例如,中风病人中医康复理论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早期康复意识仍需要加强,多数中风病人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只重视了生命体征的抢救,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给后期肢体功能的回复造成极大困难。现在关于中医康复学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可信度。另外,要注重对疗效评定标准的统一,国际上公认的疗效评估方法还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这些问题都要在学科实践中得到解决。

4 中医康复学的进展

中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候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33-02

1病因病机

近年来,中医界对FD的研究逐年增多,病名多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病位定在脾胃,究其病因病机,古今医家均有论述。李杲创立脾胃内伤理论,认为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疫过度、精神刺激均可内伤脾胃,脾胃损伤,升降失常,气机不畅,而生满闷之病。如在《脾胃论》中说“:浊气在阳,乱于胸中,则生满闭塞。”沈金鏊亦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指出:“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运化,心下痞塞满。”说明脾虚气滞是痞满的主要病理基础。李氏在论述痞满一病时,认为其病因特点有外感内伤之分,但多重于内伤,并概括为四点:误下伤中,正虚邪陷,升降失调;饮食不节,损伤中阳,影响脾胃纳、化、升、降;情志失和,气机乖乱,升降不利;脾胃虚弱,内外之邪乘虚而入,胃纳呆钝,脾运失健,气机升降失调[1]。刘氏认为,痞满多因痰气交阻、饮食阻滞、湿热中阻、情志失和、脾胃虚弱、正虚邪陷等多种原因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常而成[2]。张氏将FD病因归于饮食、情志,认为FD病程均4周以上,日久脾气必虚,故以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为本病基本病机[3]。李氏等亦将饮食不节和情志所伤作为FD的病因,二者均可损伤脾胃,纳运失职,而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滞、痰湿等邪实为标,其中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4]。综合各家所见,饮食不慎、情志失和均被视为FD常见病因,病中亦可出现痰、湿、瘀、食积等病理产物,但无论上述何种病因,病理过程如何,最终均致脾胃虚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滞中焦,升降失调,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因此,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为FD基本病机及病理关键。正如《脾胃论》所云“:脾胃之寒热虚实,宜燥宜润,应当详辨。至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

2分型论治

在FD的辨证分型方面,诸多文献在认识上有异同。赵凤莲[5]将FD分为肝郁脾虚、脾虚胃热、湿阻脾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饮食积滞和淤血阻络7型,用健脾调气、化湿降浊法,以自拟方(党参、白术、茯苓、枳壳、升麻、炙甘草、焦三仙、陈皮、木香)为基础方治疗83例,有效11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6%。张淑英[6]提出,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饮食停滞用保和丸,寒中胃脘用良附丸,阴虚胃热用益胃汤,脾胃虚寒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湿热中阻用三仁汤合甘露消毒饮。李淑贞[7]认为,肝失疏泄为FD的病理基础,将该病分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肝郁湿阻、肝郁脾虚、肝胃阴虚、肝胃瘀血型,在治疗上,予疏肝和胃汤随证加减。刘氏[8]分“肝胃不和、脾虚肝郁、肝胃郁热、胃阴不足”4型,自拟“疏肝和胃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进行论治。古氏[9]则分为“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脾胃虚弱”3型,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和胃降逆”“,健脾清肝、养胃降逆”三法论治。林氏[10]等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4型,研究发现肝胃不和型发病年龄较小,女性较多;胃阴不足型年龄较大,脾胃湿热型男性较多。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和益胃汤加减治疗。钱氏[11]将本病分为“肝胃郁热、寒热中阻、胃虚痰阻、肝胃虚寒4个证型,并应用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等方辨证施治,取得良效。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是FD的三大主要证型。

3验方治疗

在治疗FD的临床实践中,除对传统名方的应用与研究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创制了许多有效的经验方剂。王氏等[12]自拟“疏肝悦脾汤”(柴胡、枳实、绿萼梅、川朴花、元胡、白术、茯苓、姜半夏、黄芩、藿香、神曲、陈皮)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治疗组有效率9426%,对照组有效率9166%(P

4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FD以肝气郁结、脾虚失运、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是其主要证型。治疗上以疏肝、和胃、健脾为核心,辅以清热、祛湿、活血通络等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拓展了传统名方的应用范围,同时创立了许多经验良方。但目前中医药对于治疗FD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中医治疗FD的文献及理论整理工作尚不系统全面。中医药相关的理论及文献多散在于古代医家的专著中,近现代的研究报道多散见于各种杂志,未经汇集,缺乏全面系统整体性的评价,这就给实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中医药治疗FD在临床设计、测量、评价多不符合临床流行病学,尤其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的要求,致使研究得出的结论得不到承认。这些问题均有待于后续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