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第1篇

记者了解到,诞生不过月余的“小协议”经历了极为短暂的生命周期。“小协议”上线次日即5月9日下午就因违规被微信叫停,原因是 “(微信)小程序不允许含有加密的功能”。彼时,“小协议”开发者对记者表示“我们要调整下代码,不出意外的话过两天就会再上线”。记者发 现,被叫停第二天即5月10日,“小协议”又重新复活,用户也飞速增长起来,到了当天下午却被再次暂停服务。

此后,时间过去了一个月,“小协议”偃旗息鼓,一直处于被暂停服务状态。如果只是调整代码,为何拖了这么久仍未上线?记者联系到“小协议”程序的开发者-北京毛线球科技创始人王登科。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小协议”被暂停服务后也曾提出申诉,腾讯很快做出了反馈,但表示区块链不属于服务类目。王登科对本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他进一步补充道,目前也在计划着手设计一些新的体验形式,“小协议”可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记者注意到,注册微信小程序,需要填写服务范围并提交审核。王登科也对记者透露,当时注册服务范围中并不包含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技术,不是服务,所以不属于服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用区块链不是服务类目来封禁应用,还是不太站得住脚的”,他认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注册的公司中,经营范围中可以含有区块链字样。

记者通过天眼查查阅了多家区块链公司的工商信息,发现多家经营范围中含有区块链字样。比如“区块链技术开发”、“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研究研发服务”、“区块链技术开发与应用”等。

有区块链业内人士推测,腾讯未将区块链列入小程序服务范围内,这种谨慎态度或与当前区块链行业相对薄弱的政策法制环境有关。虽然区块链技术很 热,但目前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区块链经济学家王学宗也曾对记者表示“区块链技术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

所谓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用通俗的话阐述:如果我们把数据库假设成一本账本,读写数据库就可以看做一种记账的行为,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找出记账最快最好的人,由这个人来记账,然后将账本的这一页信息发给整个系统里的其他所有人。这也就相当于改变数据库所有的记录,发给全网的其他每个节点。

区块链是构建比特币区块链网络与交易信息加密传输的基础技术,和现在的电子货币支付模式相比,它基于密码密码学原理而不是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直接支付,从而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

区块链技术有以下特点:

1、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整个网络没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s是均等的,且任一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会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因此也可以认为区块链系统具有极好的健壮性。

2、去信任(Trustless):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需互相信任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内容也是公开的,因此在系统指定的规则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是不能也无法欺骗其它节点。

3、集体维护(Collectively maintain):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的,而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

4、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整个系统将通过分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参与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因此参与系统中的节点越多和计算能力越强,该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越高。

自比特币开始,区块链技术开始在金融领域备受追捧,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花旗银行等在尝试开展区块链金融的业务创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上公开招聘数字货币研发技术人才。“区块链技术在1至2年内有望实际落地项目。”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尽管离成熟规模应用还有很长路要走,未来将从边缘系统逐渐向核心系统延伸。近年来,区块链技术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并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而我们认为,最值得重视的是,区块链正在走进金融机构、大型企业、政府决策层的视野,大有从“草根力量”引发经济变革的态势。

近期,普华永道已经开始组建其区块链技术团队,并开始调查普华永道客户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潜在应用,以及推动金融行业对于该技术的理解程度。而此前,其两家同行―德勤、安永早已宣布进军区块链。德勤在接受CoinDesk的采访中表示,正在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客户端的自动审核及众包(公司以自由形式外包给非特定大众网络)公司在应用程序上的咨询服务。

以普华永道的区块链技术为例,Vulcan数字资产服务是普华永道新推出的服务,将开创金融和商业服务使用数字货币技术的新时代。一个平台连接身份、资金和资产,允许用户便宜快捷地消费、共享、交易或跟踪任何实体或数字资产。Vulcan平台使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和现有技术公司能够访问普华永道的全球客户群,并共同开发新产品。服务包括数字资产钱包、全球支付处理、投资和交易服务。Vulcan还将提供销售点和商家服务,以及创建和支持本地数字货币和奖励系统的能力。

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现诚聘计算机、信息安全和密码学专业博硕士,分别从事数字货币及相关底层平台软硬件架构设计和开发及研究数字货币中所使用关键密码技术,对称、非对称密码算法、认证和加密等工作。今年1月20日,央行在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中,表示已成立专门研究团队,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央行一系列表态与研究工作推进可以看出银行对于推出数字货币较为积极。除此以外,国内其他各方也在布局。探索区块链技术,目前,平安、招行、民生均已加入R3区块链联盟。企业层面,万向集团建立了区块链实验室,华为也加入Linux基金会领导下的超级账本区块链项目。有消息称,百度、光大投资管理公司、中金甲子、宜信等机构投资6000万美元入股美国一家比特币初创公司。

当然国际社会对于区块链的关注和实践也绝不比我国少,今年9月,巴克莱银行和以色列一家初创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贸易交易。该笔贸易结算在巴克莱银行下属Wave公司开发区块链平台执行完成,担保价值约10万美元由爱尔兰Ornua公司向SeychellesTradingCompany发货奶酪和黄油产品。@从实践上验证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传统商贸领域具有可行性。虽然目前这只是一项独立事件,但不排除未来区块链大范围进入信用证结算等商贸领域可能性。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区块链;信息安全

物联网是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性发展的产物,如今的物联网已是促进世界快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之一。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在推动社会发展、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1],例如信息窃听、泄露等。因此,物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也被人们更加重视,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而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等特点,为解决信息安全领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被大量学者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2]。要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中,就要分析区块链的特点及优势,科学地将其与物联网技术进行融合。本文立足于物联网,介绍了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概念,在分析物联网信息安全现存风险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优势的同时,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

1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

1.1物联网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技术之一,它依靠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相关协议把物体与互联网相连并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对物体识别、定位、管理等功能的网络[3],即“万物互通的互联网络”。物联网具有感知性、智能性、可靠性三大主要特征,其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

1.2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公开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可审计性、匿名性、独立性等特征。区块链利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非对称加密等技术,在信息存储、共享等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的防篡改、防伪造和可追溯,包含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智能合约层和应用层五层架构[4],如图2所示:

2物联网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2.1感知层风险分析

感知层位于物联网的最底层,使用传感器节点、RFID读写器等嵌入式设备来识别物体、采集数据。传感器节点要求成本低、功耗少、体积小,这些限制使得传感器节点存储、计算和通信的能力有限,因此传感器节点数量多、分布广,难以集中维护和管理。并且传感器节点大多分布在无人照看区域,数据信息采集接收时不能完全确认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性[5],容易遭受攻击,造成数据信息泄露、更改。此外,攻击者可以利用传感器节点漏洞进行病毒植入,使其处于非法状态,不能正常工作。

2.2网络层风险分析

网络层由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和其他专网组成,是连结感知层和应用层的纽带,负责传递、处理从感知层上传来的数据信息。由于感知层的传感器节点数量很多,数据信息量庞大且交互频繁[6],此时可能遭受到重放攻击。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合法用户,向网络控制节点多次发送截获的数据包,造成网络拥堵、崩溃。并且尽管网络层的无线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基本数据传输,但由于其自身处于开放状态,较容易受到黑客攻击,造成数据信息泄露或被篡改等问题。

2.3应用层风险分析

应用层是物联网层级架构中的最顶层,负责分析、处理数据信息和提供特定的应用服务。应用层收集存储了海量用户数据,一旦应用层中心服务器遭到恶意攻击,可能造成用户隐私泄露,后果严重,也可能导致用户数据遭到篡改,严重影响物联网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2.4物联网中身份认证技术现存风险分析

当前物联网中应用的身份认证技术仍然是中心化的身份认证技术[7]。海量数据信息的传输增大了中心节点的计算压力,在数据信息交互的高峰期可能导致节点过载,影响物联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中心节点可能遭到攻击,导致设备、用户的身份信息泄露、破坏,后果严重。

3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应用的优势

3.1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征和核心价值。区块链技术系统利用P2P分布式网络实现去中心化[8],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将该特点应用到物联网的建设当中,物联网设备可以直接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不再借助中心服务器或其他硬件设施,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物联网扩展能力的目的。此外,中心化的中心服务器如果出现问题,容易造成其他节点全线崩溃。但去中心化的技术系统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可以提高物联网的容错力和抗攻击力。

3.2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特殊节点的投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交易的验证和确认,满足一致性、有效性两个性质。共识机制使得物联网设备间进行信息传递达成一致性,并且彼此互相信任,可以代替原中心服务器实现身份认证的功能,有助于阻止恶意节点的接入和提高认证效率。同时共识机制也是一种防止数据信息被篡改的保护措施,只有在掌握超过半数节点的情况下才可能伪造记录。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伪造记录的可能性随之降低。现今的共识机制共有四类,分别为工作量证明机制、权益证明机制、股份授权证明机制和Pool验证池[9],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共识机制。

3.3不可篡改性

不可篡改性是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之一,依靠哈希算法实现。如果数据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到区块链中,它将永久的存储在区块链。只有在能同时控制系统中51%以上节点的情况下,对单个节点上数据信息进行的修改才是有效的,否则修改无效。由此可以保证区块链中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助于物联网运行安全稳定。

3.4可追溯性

可追溯性也是区块链主要特征之一。区块数据结构存储了系统中所有的历史记录,可以通过区块链的链式结构追溯任意一条数据记录,实现存储在物联网中数据信息的追本溯源。同时借助区块上的时间戳,就可以找到适时可信的数据记录。

4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仍在发展阶段。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简单介绍其应用:

4.1感知层

物联网感知层的传感器节点在采集信息时,要先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相应的数据节点中,可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这个过程。将采集回来的数据信息生成区块,并链接上一区块,使得数据信息被存储记录在区块链中,不可篡改。

4.2网络层

在物联网的网络层中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依循P2P数据传输协议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中各个节点进行存储。即使部分节点被攻击失效,其他正常工作的节点仍然可以互通,不会造成整个系统无法运行的严重后果。

4.3应用层

将物联网应用层的用户数据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上,能够保证这些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真实性[10]。同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实现相关的技术支持。例如区块链中存储有所有交易记录,根据相应需求可以对这些记录进行追本溯源,方便企业、用户等主体进行相关的运营和监管。

4.4身份认证

而对于物联网中的身份认证技术,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原中心节点的工作,将身份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利用共识机制对身份进行验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验证效率和系统安全性,还能降低成本。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第4篇

区块链能够对审计进行的补充

区块链所具有的以下特点可以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支持。以去中心化、去信任为核心目标区块链利用点对点的分享技术和私钥、公钥加密技术将交易实时传播到全网并利用哈希散列对所有的交易都盖上带有时间戳的电子签名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取消“第三方中介”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假如现在有A、B两公司需要进行交易,而A公司与B公司之间由于都没有掌握到对方的全部信息,导致双方都不互相信任。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交易,那么就必须由一个双方都认可并且信任的第三方来进行中间协调,类似于现代的消费者、电商与支付宝之间的关系。但是要借助这样的第三方进行交易同时也意味着手续费的存在,以及进行交易的双方都必须遵守第三方所定下的规则。这无疑增加了交易成本,并在另一层面上为交易带来了不便。而区块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承担起其中的第三方的职责,缓解这些不便。作为一个已经被设定好,在一般情况下都将按照预先设定执行计划的程序,无疑更显中立,再加上在设定好之后便可以自动运行,在节约了财务成本的同时,更能节省审计成本。公开透明、防篡改担当可靠的中间机构还仅仅是其中的功能之一,区块链的在财务领域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其分布式账本的技术。虽然称之为“账本技术”,但这只是一种抽象的形容,可以比较直观地将其理解成一个数据库,一项交易会产生一条信息,多条信息集合成一个区域,众多区域的集合,就是一个完整的账本了,也就是狭义的区块链。在未来可能来临的区块链系统中,账本的记账权、查看权不是被一个、或者是几个公司所把控,而是由所有公司共同参与,任何一条记录被改动后,该改动的具体情况都会被广播至全网。除此之外,如果破坏了其中一条数据,就要对以后的所有数据进行修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篡改数据的难度很大。另外,在该系统中,如果有人在某节点篡改了数据,那么这个更改后的数据要发送到全网审核。由于篡改后的数据与自己本地的数据不匹配,所以其他各个节点是不会接受这个被篡改后的数据,因此,普遍认为,区块链是不可更改的。正是基于这种不可修改的特点,如果区块链技术能够在企业的财务领域广泛的应用的话,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舞弊成本。以前,企业只需要对自家的账本做手脚;未来,多方数据在系统中都能够很方便地查到。因此,应用新技术后,通过只修改自家数据来进行作假的手段将不再能行得通。

康美药业及舞弊事件简述

公司简介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18。成立二十多年以来,康美药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现在全国范围之内拥有一百四十余家企业,其业务规模占到了全国中医药产业的七成。公司拥有七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被评为全国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申请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高达540多种,其知识产权和智能制造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在2018年,更是达成了1400亿元市值的巅峰成绩。

舞弊事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医药界的领军人物,却在2018年的年底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声称怀疑康美药业在财务报表披露方面违法违规,要求其接受立案调查。随后,在2019年,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2018年的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年4月29日,该公司对其2017年年终财务报告中的20多个重大项目进行了差错更正,其中货币资金更正数目高达299.44亿元,除此之外,公司在营业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也分别多计了88.98亿和102亿元。如此巨额的改动,很难让人相信是真的出现了差错,连审计人员都没能发现,导致三年后在证监会的提醒之下,才终于对“失误”进行改正。经过证监会5个月的调查,证实了康美药业的确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造假: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康美药业利用这两点炒作自家股票,所以在此次造假事件曝光后的短时间内其股价不跌反增,原因就在于它进行的内部操作。

区块链的应用对康美药业审计的积极作用

根据上文提到的区块链的特点,结合审计需要,可以合理推断,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财务领域之后,可以对康美药业的审计质量有以下几点提高:1.利用区块链可以在交易完成之后即刻入账,更加自动化,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也可以将出具年报的时间提前,更加真实、及时地将企业的情况反映给投资者。很多舞弊的案例中,企业因业绩没有达到预定的标准而选择篡改财务数据,而这些企业大多会选择对过去的三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进行篡改,以避免第四季度数据不自然的情况。以康美药业一案来说,如果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在交易后系统立刻即时入账,而后期的修改成本又极高,那么公司恐怕也很难伪造出数额如此夸张的款项,进而对其利益相关者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害。2.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记账后全网广播等特点,使得企业做假账的成本大大提高。如果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只篡改自家的账目,则很可能与全网的其他数据对应不上,存在出入,而如果联合其他关联公司公司共同造假,必然会增加其成本。康美药业的主要造假手段之一便是通过联合关联方进行财务数据的修改。在引入区块链技术之后,康美药业如果想采用相同的手段进行舞弊,就需要把握数量更庞大的节点,进行更“缜密”的策划才能实现它的造假计划,势必提高其造假难度。因此,区块链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康美药业舞弊行为。正是因为以上几条影响,所以可以合理推断,区块链的应用可以合理增强公司财务报表的质量,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

区块链在审计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风险及建议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第5篇

1支持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区块链2.0

2016年,区块链在分布式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组织和社会,许多组织正在探索区块链解决方案。包括70多家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的R3联盟关系,力图在其各自的区块链平台发展方面投资近6,000万美元。

然而,交易结算不是区块链技术的最大机会,其真正的可能性是在区块链上记录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仍是传统合约,但是是以代码形式记录的。它和IFTTT描述的形式类似,只是要比后者复杂得多。当区块链联系在一起时,能够产生新形式的组织,如分散式的自治组织。

最知名的智能合约平台是以太坊。以太坊是一个分散的应用平台(DApps),完全按照程序运行,没有任何欺诈、审查或第三方干扰的可能。2017年,我们将会看到类似的平台快速成长,当然我们也可能会看到与这些平台有关的一些问题。然而,分散式互联网技术正在缓慢发展,智能合约将成为区块链2.0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深度学习变得更加智能,使我们更接近通用人工智能

2016年算法技术的发展显著,不仅赢得了围棋比赛,还能够翻译它不了解的语言。人工智能不会就此止步,在未来,我们将越来越多地走向一种通用人工智能形式,如Siri也可以开车。

由于深度学习,通用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可能。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灵感来自人类大脑神经网络,其目的是创建可以在大量数据中寻找规律的人造神经网络。由于全球科学家都能访问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集,深度学习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因此,在2017年,我们将会看到许多能够对我们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深度学习应用。

3会话式人工智能:智能应用将彻底变革交互体验

2017年,互联设备将变得真正智能化。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或船只、无人机和任何其他物联网产品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这些设备将会更好地理解用户并使产品或服务适应用户的需求。软件更新将通过无线电完成,从而减少不断购买新产品的需求。

当这些智能设备连接到诸如Siri,Alexa,Viv,Cortana或Google Home之类的智能应用程序时,将会产生无数种可能性。会话式人工智能将启用与这些智能应用程序的高级会话。目前,这些应用程序主要用于控制你的手机、播放音乐或订购比萨饼,但在2017年,这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与物联网相关的数据泄露将造成严重破坏

2016年,大约65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到500亿台设备。2016年,物联网相关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大规模攻击第一次出现,由于连接设备缺乏安全性,这次攻击扰乱了美国东海岸的互联网。僵尸网络感染了成千上万的连接设备,比如路由器或智能相机,并使用这些设备来启动DDoS攻击,干扰了数百万人的互联网。

5混合现实技术将大大改善数据可视化和决策制定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已经走了很长的路。随着《口袋妖怪:Go》的推出,增强现实技术在2016年迎来了关键时机,该游戏在短短几个星期内用户数量超过1亿。显然《口袋妖怪:Go》与想要了解其数据的大型公司并不十分相关,但要了解增强、虚拟或混合现实技术对我们社会的影响,它仍然非常重要。2016年也推出了几款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中包括PlayStation VR,该设备可以让4000多万购买PlayStation 4的游戏玩家快速进入虚拟现实。这又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

尽管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技术可能对会议室不是很有用,但混合现实的理念可能对其有很大帮助。

制造业中已经有许多通过混合现实实现更好的维修、更快的产品开发或改进库存管理的例子。此外,混合现实将帮助决策者了解(非常)复杂的数据集,使他们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2017年,为混合现实开发的产品和应用将会增加,各类组织可以使用这些产品和应用来改进决策或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6大数据自助服务解决方案将催生大数据应用

随着大数据的炒作告一段落,组织开始看到他们的数据为他们的业务提供了宝贵的见解。组织希望将数据货币化。慢慢地,他们开始明白,其实所有的公司都是技术公司。因此,他们应该把他们的数据看作是他们业务的核心。然而,对于许多组织来说,不可能在高级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或聘请大数据科学家或分析师上花费数百万,因为它们无力承担这样的费用。幸运的是,2017年将迎来大数据自助服务解决方案的增长。

自助服务大数据分析让组织使其数据货币化,并利用来自这些数据的见解来改善其业务。这些解决方案不需要几个月的规划和准备或IT基础架构的开发。相反,你可以简单地连接数据源并开始工作。这些平台将实现敏捷性,短时间实施性,并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效率。世界上有大约1.25亿中小型企业,这是一个值得抓住的巨大市场。大数据自助服务解决方案使组织无需考虑数据类型(无论是结构化,半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就能准备数据,因此可能成为2017年大数据采用的杀手级应用程序。

7通过混合数据进行意义建构将给高管赋能

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在迅速变化,组织需要了解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以保持竞争力。然而,这种意义建构不仅应该由C级高管或高级管理人员来完成。相反,组织应该使真正的决策者能够从数据中获得正确的见解。组织内的真正决策者不是高级管理人员或C级管理人员,而是面向客户、出售服务或在工厂生产产品的员工。这些见解可以通过我称为混合数据的方法获得。结合内部和外部数据以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从而获得有价值的见解。

由于大数据分析,2017年将会看到更多的组织赋予员工正确的知识。组织将采用诸如Apache Spark、Hadoop的工具或诸如Tableau Software、ClearStory Data或Periscope等可视化工具,最终为真正的决策者提供做出正确决策所需的见解。这将会改变组织内的权力平衡,因为知识等于权力。同样,这也要求高级管理人员和C级管理人员在行为上的改变。然而,如果做得适当,就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员工权利,增强盈利能力,同时提升员工满意度。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司在买方市场中面临着复杂多样的个人需求。到目前为止,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手工或计算机计算的基础上输出的一般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个人会计信息的需求。为了满足买方市场的个人需求,满足企业决策者的信息需求,有必要在物质经济阶段设计规范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定制和完善人类经济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使用会计信息作为向量的传统会计报告表格转换为自定义会计报告表格。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笔者考虑了人工智能如何参与构建买方市场中用户需求各个阶段的人类经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带来了新的思路。

1.人工智能对会计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会计业务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会计业务的阶段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外会计学者已就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的影响达成共识。大范围、高频率、标准化和清晰规则的会计任务将被AI取代,具有价值和专业判断力的会计任务将与AI共存。“互联网+”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去中心化与区块链的瓦解以及信用损失导致共享经济的诞生。在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追求共享价值成为共享经济的新顶峰,并采用系统的整体方法为会计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或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因此,作为未来研究的核心,利用人工智能将是会计师能力的延伸,并将在分散的信任结构下使用系统理论的整体方法来完成和实现智能会计功能。

2.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扩展了计算机功能,它通过认知表达、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编程等为机器人提供智能模拟,从而实现人类智能。这个定义清楚表明,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之间的关系就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自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定义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并塑造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交汇处。它也是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处理逻辑思维、形式思维和鼓舞性思维。基于这三个思想,人类构建了AI符号,联想和行为智能,AI标准逻辑、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我们在标准逻辑和基于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的强大人工智能的前提下开发了弱人工智能导致生产力要素和结构发生破坏性变化,使人们从就业中解放出来。以创新的人工智能作为其开创性技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社会已进入基于信息不匹配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阶段。鉴于马斯洛对自由竞争的理论编码顺序要求,默认要求值具有信用币总数的特征,而高要求值具有非信用币总数的特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对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阶段。买方的销售市场工作经验要求利用价值来对第三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更好地突出公司财务信息的作用,有必要根据所需使用值的总数对具有不同理论和逻辑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预处理,并将其应用于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人们使用价值的定制企业财务信息取代了基于类型使用价值的标准化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本文明确指出,当今收费的关键缺陷在于当前的收费信息内容简单,与客户关系不密切。对于客户而言,决策供应是必需的。顾客将不再购买公司制造的物品,而只会购买公司制造的自己必需的物品。这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分配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有利于创造最大化利润使用价值。财务会计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根据信息时代的客户经验,以及对财务会计和监督目标的新认识和定义,在特定的两个层次上使企业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3.会计信息系统开发

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相同。后者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关键的专用工具来收集、存储和解析用于财务会计的各种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并提供会计审计、分析和服务项目。与管理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的实质是将财务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这是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子系统。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它最初是由公司建立的,随后出现了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极大地推动了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和进步。在1990年代中期至后期,传统财务会计计算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业务不再满足单一会计功能,不仅限于诸如簿记和报告输出之类的基本要求,而且对相关的业务收益、成本等具有更大的影响。随着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原始财务软件正逐渐过渡到高度集成软件,例如ERP,因此,全国各地的财务软件供应商也已转变为ERP供应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RP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也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逐渐发展成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大数据背景下,许多文献从各个角度对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明确提出了新的规定。商业管理财务信息是当代信息技术在公司财务中的应用,提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应由业务架构、数据架构等五部分组成。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合法化,其主要途径是建立专业的会计法令和制度,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4.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本经济阶段企业

4.1会计信息系统

为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促进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基础信息技术的传播,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的角度讨论在人类经济阶段建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问题。信息内容非对称理论是经济发展中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发展趋势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信息的不对称也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信息的不对称已经取代了基于化学物质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基于人力资源使用价值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定制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已经长期取代了基于使用价值类型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标准化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以人为本的信息经济发展不对称的环节中,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关联方合同的特点决定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

4.2集中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实体

构成了集中的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实体的假设。以人为本的经济实体存在的连续性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可持续经营的假说。马斯洛的买方市场订单的需求价值度量属性确定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的全货币假设。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周期,而循环又决定了基于人的企业的固定会计期间的假设。由于会计的性质决定会计目标,因此,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确定了有关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目标决策的有用观点。会计职能由会计目标确定,以人为本的决策和公司会计目标从有用的角度确定了积极反映和控制的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职能。根据会计功能设计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将质量序列需求值与买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结合起来,具有跨货币量化的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出适当的会计准则。顺序作为买方的市场质量,形成需求值,会计组织程序和方法标准化。因此,本文将以人为中心的会计要素划分为专门的分工,形成的会计等式为“基于人的价值资产=基于人权的权利”。低水平(基本)的需求价格适应编程的会计功能,生成结构化的会计数据,而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了会计工作。高需求值的特点是非本国货币价值量化,适应非过程会计功能,生成非结构化会计数据,并且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会计师的工作。在基础层中,计算模块添加计费计算子模块,数据库模块添加计费数据库子模块,存储模块添加计费存储子模块。平台层添加了三个子模块:经济业务识别、会计语言处理和会计业务处理。在服务层中,会计工具和技术服务增加了三个人工智能验证工具,用于会计计量和标准逻辑,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并增加了会计结构数据库和会计非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会计信息的作用。

4.3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的“人工智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技术实力的发展,从而完成了以共享经济模型代替不对称理论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结构下的以人为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财务会计理论创新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方式,在共享经济模型中,智能参与者将以客户为主导,从而创建一个超越合同的实质性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型的主题将规定新的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会计主题的假设,新的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型的参与者可能具有长期运营标准,或者可能会发生变化。

5.结语

本文分析了根据以人为本的经济阶段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对称环境下的管理会计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第三、第四代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工业革命在信息不对称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中,以“企业+区块链”为基础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在以人为中心的经济阶段,以“本地区块链+企业”为基础围绕“对称信息”建设“人工智能+企业智能会计信息系统”。本研究为探索人工智能与会计工作方法的创新整合以及会计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参考文献】

[1]丁胜红,胡俊.人工智能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21(08):98-102.

[2]戈闯.会计信息化对财会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67.

[3]成瑗.采购业务核算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

[4]李萌.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

[5]唐杰,李华丽.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调整方案设计[J].财会通讯,2020(01):163-166.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新技术; 服务观; 技术观; 大会计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018-03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新技术的叠代更新日益加快,对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财会领域,新技术对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由于每个企业对技术的反应速度不一,应用新技术的程度有差异,所以,技术更新对企业的影响是渐进式的,短期内不会出现断崖式巨变,但从一个时期看,会产生颠覆性改变。会计行业是一个知识型服务行业,在新技术背景下,其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工具、服务内容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必将引发会计的转型升级。

一、新技术对财会职业影响的层面:移动办公、智能处理、数据发掘

从当前和可能预见的未来看,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三大技术已经和正在对财会行业产生多维影响

(一)移动互联技术对财会行业的影响

首先,网上支付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的款项结算突破了原来的托收承付、委托收款、支票、本票、商业汇票等传统方式,支付宝、微信支付、苹果支付等新兴支付平台和支付手段的出现,改变了结算方法和结算流程,简化了结算手续,提高了结算效率;会计核算从PC端的ERP、SAP的局域网办公环境向互联互通的平台演进,适合小微企业会计核算的平台如“芸豆会计”、“好会计”等纷纷上线,依托互联网的智能财务记账系统,通过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了财务记账工作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颁布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大大促进了在线受理、在线缴税、在线退税、网上申领查验发票、移动开票、电子发票等网上办税手段的实施,实现了移动互联网创新与税收工作的深度融合。其次,财会工作逐渐向APP端发展,逐步实现移动办公,从固化的工作场所向移动工作方式转变,大大提高了财会工作的效率。最后,由于移动互联技术的“互联”性,企业的会计核算从分散走向集中,对于设置大量分支机构、子孙公司的多层级集团公司,其会计核算从层层分设转变为建立一个会计中心,集中处理整个企业集团的会计工作;同时,企业的资金由分散使用、分散管理走向集中,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统筹整个企业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了资金使用成本。

(二)人工智能技术对财会行业的影响

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是半智能化财会软件,其替代了大部分人工做账工作,会计的账、表自动生成,但全智能化新兴财会软件逐渐推出,凭证语音录入、自动扫描等新软件实现了会计证、账、表全部自动生成,可以完全替代人工做账。可以预见,超智能化财会软件将替代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因为其具有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功能,能够解决企业多样化交易事项涉及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对会计核算而且对税务、审计等财会工作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世界“四大”会计公司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已与Kira Systems联手,将人工智能引入了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中,替代员工阅读合同和其他文件,而Smacc公司的人工智能财会软件可以将客户发票转换为机器阅读模式。这些超智能财会软件均拥有学习能力,能够追踪销售、成本、发票以及流动资产。

(三)大数据技术对财会行业的影响

首先,以电子发票为代表的电子数据为大数据在财会行业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我国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自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推行。作为电子数据重要载体的电子发票,便于数据的传递、收集、处理、管理,有利于企业建立大数据系统,将企业的财会数据与业务数据对接,真正实现数据创造价值的功能。其次,大数据对会计报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财务信息的呈报从事后发展到实时,信息内容从单一的财务信息发展到财务与业务结合的综合信息,信息的处理从规范的会计报表模式到XBRL格式,再到完全随机扩展模式。最后,推动审计从抽样审计向综合审计发展,解决抽样样本的缺陷,利用综合信息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发现和利用。

二、新技术推动会计适应企业转型:从“价值反映”到“价值创造”

进入21世纪,企业纷纷转型升级,企业价值创造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会计不仅要记账,更要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当前,企业正在经历业务转型、管理创新、组织重构、商业模式等变化,对传统会计产生了多元化的挑战。

(一)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基于人工成本、生产效率、管理要求等原因,许多制造业正在改变生产方式,大量引进机器人进入生产线,服务行业也逐步引进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和智能软件的应用,一方面使产品生产和业务服务中人工成本大大降低,间接费用的分配不能再采用以人工工时为标准的传统成本分配方法;另一方面使生产过程变得简单化,分批分步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少,传统会计中成本核算的分批法、分步法不再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要求,对成本核算的会计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二)企业销售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工商企业实行的是“生产――层层批发――零售――消费者”商业模式,现在企业转向O2O模式,即线下以专柜、直营、专卖店方式,线上是C2M方式。对会计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流通环节减少,使企业的销售成本大大减少,销售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减少;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线上个性化定制和自选模式,即批量定制和材料自选等新的销售方式。这要求会计核算由以企业整体为对象转为以单个项目为对象,以帮助业务员进行订单决策,或订单报价。

(三)企业的运营模式在改变

无论是大的集团公司、小的集团公司,还是单一组织结构的企业,集中控制的运营要求日益强烈,企业由分散经营转向材料、资金集中配送和管控,物料配送和资金流动的信息集中到集团总部。一方面不再需要子分公司进行各自封闭的会计核算,会计转为集中核算的方式,成立会计中心或会计工厂;另一方面资金的集中管理在互联网技术下变得便捷,使企业的财务由分散转为集中,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统一调配整个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资金。

(四)企业的管理手段在改变

利用新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企业管理在不断升级。一方面企业管理从人工管理转向数据管理,会计必须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管理数据,将大数据运用到绩效考核、成本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大数据的运用使企业逐渐成为实时企业,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对所有企业管理提出的要求,企业必须实时获取每一天生产运作过程中的生产信息、销售信息、仓储信息、财务信息等,以通过实时数据支持企业的管理决策。

(五)企业的盈利模式在改变

企业互联网化一般可总结为三大战役:卖货、聚粉、建平台[ 1 ]。先补贴吸粉、后盈利的企业(如网约车)不再适合连续盈利的传统财务评价观;免费基本业务赚取增值业务(如通信商实行手机免费通话奖励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主营业务收入观;分享经济(如影视公司)改变了传统利润形成的会计观。会计要随着服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会计变革的“服务观”。

三、新技术推动会计适应技术进步:从单纯核算到参与决策

人类社会在20世纪末从机器时代到电脑时代,在21世纪初从电脑时代过渡到网络时代,在21世纪20年代开始从网络时代迈向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以手工处理证、账、表,属于会计1.0时代;90年代开始进入2.0时代,通过财务软件自动生成账表;如今正在向会计3.0时代过渡,智能系统完全自动处理证、账、表。

移动互联技术,推动互联网与会计工作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会计工作自动化,大数据改变会计信息。不远的将来,虚拟现实、区块链技术也必将对会计产生很大影响。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日益深入,网络记账、在线财务管理咨询、云会计与云审计等服务模式已经出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会计将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 2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出现,使会计具有了价值创造的技术支撑。会计要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而变化,这就是会计变革的“技术观”。

从会计1.0时代到会计2.0时代的转变,是会计核算效率的提升,从会计2.0时代到会计3.0时代的转变,是会计功能提升的契机,使会计从单纯的核算发展到服务业务、参与决策的新阶段。

四、新技术下“大会计”具有的特征:服务“大老板”、依靠大数据、参与大战略

企业对价值创造的需求成为推动当今会计转型为“大会计”的因素之一,会计对新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当今会计转型为“大会计”的因素之二。“大会计”呈现四个改变:一是工作职能扩大了,从核算扩展到分析、决策和管理;二是工作要求提高了,要将财务工作与业务要求结合起来,财务分析不仅是财务层面上的分析,更应当是面向业务的财务分析;三是工作范围扩大了,既承担了内部会计的职责,更要发挥内部会计的作用,从为外部服务到为老板服务;四是信息量扩大了,从财务信息到业务信息。

(一)“大会计”是为“大老板”服务的会计

现今会计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如工商、税务、统计等政府机关及债权人、投资人和潜在投资者服务的会计,对企业内部的预算、控制、决策和规划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其通过会计等专业术语表达的财务信息,企业的决策者难以理解和利用,而“大会计”是直接为企业的决策者(即大老板)服务,功能在于帮助决策者作出决策,包括支持决策方案的制定、决策过程的控制、决策行动的实施、决策结果的分析,涵盖预算、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和管理报告等内容。

(二)“大会计”是利用“大数据”工作的会计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正在成为实时企业、共享企业、移动企业。大数据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对大数据的依赖日益深入。企业成本管理有赖于大数据,如收集产品的平均成本、制定标准成本、反映实际成本,进行成本预算,制定成本降低目标、项目和清单等;企业的产品定价有赖于大数据,如分析对消费者价格预期、同类产品价格的市场认可度、价格的分段调整策略等;企业的管理有赖于大数据,如财务控制、存货控制、差旅费控制等都必须利用大数据。

(三)“大会计”是参与“大战略”的会计

“大会计”必须服务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前财务工作由CFO做,“大会计”时代财务工作由CFO和CEO一起做。现时会计看的是过去,而企业看的是未来;现时会计以财务语言表达信息,“大会计”要求以业务语言说话,要求会计与商业模式结合,与企业整体战略、企业项目筹划紧密结合。

五、新技术下“大会计”将解决现今会计的缺陷: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1世纪初的全球金融危机,最后都将责任归于会计,足以表明会计方法、会计标准等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落后造成的。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长期困扰会计的一些问题将得到解决。

从会计确认上看,现今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将商誉、人力资源、数据资产等重要的、新兴的资产入账,其原因是会计核算的数据来源少,无法满足资产确认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可靠计量”的条件要求。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商誉、人力资源、数据等资产的经济利益预测能力会不断增强,准确度会不断提高,其列入资产负债表将成为可能,使表内资产与实际资产的偏差越来越小。

从会计计量上看,现今会计追求形式上的精确,但精确并非准确,而不准确的精确数据不一定具有价值。会计估计是现今会计的常用方法,很多会计数据都是估计的结果,会计估计由于受条件局限,导致信息不准确的现象大量存在。估计的不准确与人为的造假难以区分,造成客观差错与主观造假的混淆,其根本原因还是估计所依据的数据来源少。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会计计量上的运用,这一缺陷将得到弥补。海量数据让公允价值计量变得容易。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基于可靠性目的,公允价值则具有相关性。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更关注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建立在可靠基础上相关,没有可靠性的相关信息和没有相关性的可靠信息,均无益于投资决策。会计计量之所以谨慎使用公允价值,是因为公允价值难以取得和不公允。当会计处理系统建立在海量数据基础上时,资产减值的计提、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将在大数据基础上变得公允。

从会计记录上看,现今会计追求账户形式上的平衡和报表关系上的勾稽,意图通过平衡和勾稽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而实际上会计信息存在着不真实性,“水水线”的流程式造假,以形式上的平衡和勾稽掩盖了信息的不真实。其原因是会计数据来源无约束,当今会计无法从源头上扼制会计数据的虚构。现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原始凭证,体现为人工筛选和审核的会计源头数据,其信息含量不足,带有人工痕迹的原始数据原始性被打折扣,在审核和筛选中遗漏和差错不可避免。合成智能系统在票据完全电子化下,将会计主体发生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的海量数据收集汇总,原始数据输入突破现在的局限,如资金往来和存款。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信息来源造假将变得不可能,区块链的创新会将人类带入信息的自由公证时代[ 3 ]。

从会计报告上看,会计报告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现行会计报告只能反映企业过去,无法预测未来,提供未来的数据信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报表输出信息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是增强实时性。软件系统可以出具任何时点和足够短期的会计报表,使会计报表信息从“离散变量”变为“连续变量”。二是增强对比度。未来会计可以建立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对比信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对比信息等。三是增强扩展性。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报表信息具有拆分、合并、重新整合的功能,更有利于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个性化需求。

由此可见,在新技术时代,现今会计必将转型升级,进入“大会计”时代,企业需求的改变成为会计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技术更新成为会计转型升级的外在手段。与现今会计相比,“大会计”时代的会计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发生了变化,会计的功能扩展了,会计的价值提高了,会计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 于扬.传统企业的互联网+之路:卖货、聚粉、建平台[EB/OL].新华网,2015-03-27.

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范文第8篇

为普及前沿科技和新兴科技的宣传,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资本、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融合发展,本刊新增“未来科技”栏目,与“科技投资”栏目相辅,为前段问题开辟答疑解惑的平台窗口。“未来科技”涉及未来二十年在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的前沿科技和超越现实的科学技术;旨在探索研发着眼于未来的、能够重塑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消费模式乃至全球经济革命性进步的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分析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时指出:“在若干重要科技领域,外部技术变革和内在矛盾正在推动一些基本科学问题的突破,而其结果可能会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深刻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我们必须及时分析科技发展的态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升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研究的绝大部分技术,都是在别人已经研发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跟踪、模仿并力求超越,但对于处在萌芽状态的探索性的、有可能带来重大变革的技术却关注很少。与此同时,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也往往落后于产业需求,难以满足当前产业变革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由此导致我国技术创新原创力不强的问题持续存在,关键领域很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许多重要产业的制造装备、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水平落后。为实现我国科技水平“弯道超车”、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迫切需要围绕未来可能产生的变革性技术进行前沿探索,迫切需要围绕未来技术提前布局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复合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提供支撑,进而加速科学发现、引领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认为,未来技术同现有技术的边界很难划分,不是从学科的角度去布局,而要从材料领域、信息领域、能源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关键问题出发,充分考虑领域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设立研究方向;每一个未来技术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每一条技术路线,都需要年富力强、思维活跃、符合未来技术定位,而且愿意从事未来技术研究与教学、能够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老师去探索。

“未来科技”栏目将邀请国内和国际著名科学家、科技企业家讲授前沿科技未来发展趋势,为掌握未来科技动向的企业家和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未来科学家提供培养交流平台,从“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角度,共同探讨“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和科技,打造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同时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主要载体,以构建未来科技创新体系为强大支撑,充分发挥本刊高端科普宣传作用和所拥有的顶级科学家资源优势,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通过,政、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的深入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嫁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二十年改变世界的重大科技趋势(摘自ATOS【2016科技趋势报告】):

1、3D打印

3D打印也可被称为叠加制造技术,是一种制造方法,将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创建的虚拟3D对象做成实物。可打印的实物尺寸范围很广,小至纳米级别,大至建筑物般大小。打造物体零件过程中,3D打印机可使用各种添加流程,对材料进行层层叠加,而后整个物体才会被创造出来。

2、5G

5G代表下一代通信网络与服务。不再是传统通信技术的演进版本,5G⒒崾且恢中碌耐ㄐ欧绞剑以满足未来的应用和场景的需求;传统的4G LTE技术将继续并行演进。预计将减少约2毫秒的网络延迟并将提升1000倍的无线容量,而后可为移动视频流、视频会议等应用提供所需容量,最多节省90%的能源,为70多亿人提供服务的7万多亿台无线设备通过5G连接物联网,真正趋近万物互联。

3、先进的数据可视化

在复杂数据集中,可视化呈现技术(d8taviz)是一种更自然地理解模型和关系的方式之一。这些数据集之间的交互(比如操纵数据,改变视角等),通过更深层地探索数据,发现大量变量之间隐含的联系和相关性等。先进的dataviz技术不但可对快速演变的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和探索,还可以不局限于2D屏幕,通过增强现实,或现实环境,甚至是沉浸式洞穴以提供3D的呈现形式。

4、先进的机器人技术

因为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应用在软件或硬件中的人工视觉计算机系统,能够对如图像和视频等视觉数据进行认知、处理和理解)方面的进展,机器人领域得以蓬勃发展。机器人互联性也在不断提升,能够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与周围环境及其他智能机器进行交互。

5、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是车辆运输和机器人功能交集产生的新兴领域,其中包括采用人工智能的环境传感器,环境意识和自主决策。自驾车辆能够依靠这些技术自己开车,同时识别、响应周围环境。这个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相互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汽车和技术公司,分别从技术以及传统汽车制造两个出发点向无人驾驶方向演进。

6、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使用例如DNA和蛋白质等生物材料,来执行包括储存、检索和处理数据在内的计算机计算任务。它们利用生命功能,依靠纳米生物技术,去设计提供计算功能的生物分子系统。生物计算机将被广泛应用于演绎生命过程,基于我们DNA编码的生物分子之间的复杂生物分子互动;提供分析细菌和病毒的先进生物模板,推动其它生物力学技术的发展,且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自我复制计算技术;执行需要极端平行的计算,通过数十亿分子彼此同时互动来实现;解决无法在多项式时间内确定解决的问题;提供作为长期储存信息机制的可能性等。

7、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库的一种形式,使用密码技术以确保档案按顺序储存并且防止篡改。公共、私人或社区的区块链提供由单个实体维护和集中控制总账的替代方法。这样做的时候,它们建立一个允许信任建立的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新模型,而不需要委托第三方。

8、云服务集成

新的计算连续体(continuum)会是一个异构环境,它建立在去中心化和各种不同计算实体和资源拓扑结构的联合基础上。包括多个云(以及云联合)模型,这些模型具有他们不同的、去中心的自主管理以及混合云模型,这些混合云模型横跨内部和外部云服务、或公私以及社区提供商的边界。云服务集成(CSI)为集成这些不同的、以云为基础的元素提供了灵活手段,为横贯IT领域的商业过程提供支持。计算工作量被部署于跨多个云环境中,提供最优的配送模式。

9、分布式社交网络

分布式社交网络(DSN)是指由社交网络倡议开发的、以一种联合和分布式的模式运营的社交网络平台。关键的社交网络功能(如个人信息共享、通信、关系管理和内容分享)是通过新兴的开放标准和协议实现的。尽管DSN和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可能具有相似的应用场景,但它们更加重视私人和对个人数据的控制。

10、百亿亿次超级计算

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是指每秒至少能执行100亿亿(10.18)次计算(exaFLOPS)的高性能计算(HPC)系统,这超过了今天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速度的一千倍。它将在解决

21世纪的新挑战上提供重要的推动力,满足各个领域(尤其是产业界、学术界和科学界)对越来越高的强大计算系统的需求,并可使其可利用认知计算来解决涉及到不断增长的数据量的问题。

11、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体验是指用户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让用户与真实世界断开并在模拟的空间中失去自己的体验。沉浸式体验技术涵盖多个种类的帮助体验更为沉浸化的设备,并通过这些设备来让该技术对用户更无形。这些设备包括3D显示器――创造深度感的显示设备;触觉设备――添加触摸的感觉;全息用户界面――基于激光的立体显示,用户可在其中与全息图像交互;虚拟现实(VR)――真实世界环境的数字模拟。

12、万物联网

万物联网是一个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它有效的从几十亿的现实物体和物理活动中捕捉、管理并传递数据,将人、过程、地点和其他事物包含进来对物联网进行延伸;空间分布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节点)组成的网络,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接收器和控制器用于在网络环境上进行通信,从而探测和检测时间(传感器)或者激发动作(执行器);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标签,以及不需要人人或人机互动,只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传感器和执行器有多种尺寸和价格,一些甚至只有用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类微型设备可以植入许多不同物体中,并应用到不同环境中,像边远地区的恶劣环境中。感应器可能包含以下功能,如GPS、无线射频识别(RFID)、Wi-Fi联网接入,一些甚至还具有探测其它节点的准确地点的能力,比如心脏监控植入、农畜物芯片转发器、沿海水域的电子蛤,嵌入感应器的汽车或能够帮助消防队员展开搜救的现场操作设备。

13,IPv6

IP(互联网协议)是当下网络的主要通信协议,如因特网。为了取代IPv4,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出了IPv6(互联网协议版本6)。IPv6包含了一些新特征,如地址分配,网络重新编号和自动配置。它通过提供支持给组播,并更有效率地管理移动数据流量来解决IPv4的缺点,同时IPv6可以嵌入一些配置和发现机制从而加入到IPv4的标准网络。IPv6的实施与推广,在以下几个方面将极大促进互联网创新:实时联网一一随着自动化汽车、远程遥控手术、工业自动化、视频直播和网络语音传输(voice over IP)的需求增长,IPV6能够突破IPv4在这些领域应用案例中所暴露出来的人工瓶颈;移动性――以

5G与

IPv6的组合为决定性要素,为路由层面提供无限的覆盖范围;物联网――提供近乎无限的(IP)地址;创新平台――相比IPv4,IPv6运行得更好,配置更加简单易用。

14、自然用户界面

自然用户界面(NUI)是设计用来让人机交互感觉尽可能自然的系统,其所包含的广泛的技术让用户可以利用日常行为、直观的操作和他们自然能力控制交互式应用。其中可能包括触觉、视觉、语音、运动和更高级的认知功能,比如表情、感知和回忆。一些自然用户界面依赖于媒介设备,而其它更先进的系统对用户来说要么不显眼,甚至是不可见的,其最终目标是让人机界面近乎消失。比如增强现实一一在自然生活之上增加一个额外的智能层;虚拟现实一一提供真实或想象的环境的沉浸式数字表征;混合现实一一融合真实和虚拟世界以生成物理和数字目标共存和实时交互的环境;神经接口一一基于大脑产生的神经活动,提供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虚拟视网膜显示器一一直接在视网膜上播放影像,有效增现实世界;身体监测一一读取比手势更进一步的肢体语言;触觉一一模仿身体感觉的数字反馈;自适应接口/情感跟踪一一根据变化的背景或用户需求改变布局和元素;关系意识(relational awareness)一一作为用户的设备了解用户与其他人处于何种关系;功能可见性一一提供实际物体的数字表征,让用户可以利用所有他们所知道的如何使用该物体的知识;3D显示器一一创造深度感的显示设备;全息用户界面一一基于激光的立体显示,用户可在其中与全息图像交互;物理控制一一其中物理输入被转换成数字输出。

15、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机是利用量子力学现象(比如叠加与纠缠),对数据进行运算的计算系统。量子计算的基本元素是量子比特(量子的叠加态,可以同时有多个值),相比最优的经典计算方案,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以成倍快于前者的速度执行一些量子算法。这些算法正在迅速发展,未来有一天或能打破当前组合分析的一些技术限制。量子计算应用范围广泛,如解密、运筹学、优化、仿真(结合齐次多项式模型)和大数据分析(神经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