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理学研究方法

药理学研究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脉散; 血清药理学; 离体工作心脏

Effects of Shenmai San on Hemodynamics in Isolated Working Guinea Pigs Hearts by Serum Pharmacology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Shenmai San on hemodynamics in isolated working guinea pigs hearts. MethodsThe experiment was accomplished by serum pharmacology. Different ig dosages(5,10 ml·kg-1) were administered to rabbits twice a day for three consecutive days .The blood was taken at 60 min after the last administration and the serum was separated. The separated serum was added to the isolated working guinea pigs hearts. The effects of Shenmai San on heart rate (HR),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P),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LVSP),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LVEDP),and ±dp/ dtmax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herbal Shenmai San serum slowed HR and reduced AP、LVEDP,increase LVSP and ±dp/ dtmax (P

Key words:Shengmai San ; Serum pharmacology ; Isolated working guinea pigs heart

生脉散又名生脉饮,是中医益气养阴的著名古方,由人参、麦冬、北五味子组成。方中人参补肺益气以生津,为主药;麦冬养阴、清热以生津为辅药;五味子固表止汗而生津,为佐使药。以人参、麦冬、五味子三药一补一清一敛,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使气阴复而脉气生,因而后世将其作为“益心复脉”的基础方。近年来的众多研究显示其药理作用相当广泛,尤其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报道颇多,如正性肌力、抗心律失常、改善顽固性心衰、双向调节血压以及降低心肌梗塞后的死亡率[1]等。但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来研究生脉散对豚鼠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用豚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观察生脉散对豚鼠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讨生脉散的药理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豚鼠18只,雌雄不拘,体重300~350 g, 家兔,体重2.0~2.5 kg,家兔和豚鼠购于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1.1.2 仪器美国BIOPAC公司MP150型16道生理信号记录分析仪及插件。恒温循环水浴泵(北京医疗设备厂)。

1.1.3 药品与试剂生脉注射液由江苏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 ml/支,每10 ml相当于红参、麦冬各1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1054;批号:20031203),其余各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1.4 含药血清的制备家兔,体重2.0~2.5 kg,分成3组,每组5只。第1组为对照组,灌胃NS 10 ml·kg-1;第2组生脉注射液低剂量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灌胃剂量为5 ml·kg-1,第3组生脉注射液高剂量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灌胃剂量为10 ml·kg-1 。以上各组灌胃2次/d,连续3 d。家兔末次给药前12 h禁食,不禁水。末次给药后60 min从耳缘静脉取血,3 000 r·min-1离心20 min,分离含药血清, 50℃灭活30 min,于-40℃冷冻备用。

1.2 方法

1.2.1 制备豚鼠离体工作心脏[2]将豚鼠迅速脱臼处死,打开胸腔,取出心脏,经主动脉插管,用K-H缓冲液(NaCl 118 mmol/L,KCl 4.7 mmol/L,CaCl2 2.5 mmol/L,MgSO4 1.2 mmol/L,KH2PO4 1.2 mmol/L,NaHCO3 25 mmol/L,Glucose 11 mmol/L,95%O2+5%CO2,37℃,pH 7.4)先以Langendorff模式逆行灌注,然后于肺静脉行左房插管,以备顺灌。再向左室插管,用美国BIOPAC公司MP150型16道生理信号记录分析仪及插件记录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主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AP),于心房和心室安置电极以记录心率(HR)变化。心脏搏动稳定后改以前负荷1.17 kPa,后负荷5.38 kPa恒定状态顺向灌流心脏,按给含药血清后3,5和10 min的顺序观察药物作用。

1.2.2 动物分组 3组, 每组9只动物, ① 对照组(A):将家兔对照组采血分离的血清给予豚鼠的离体工作心脏(以下各组含药血清在灌流液中的体积分数为4%)连续灌流;② 含药血清低剂量组(B):将家兔生脉注射液低剂量组采血分离的血清给予豚鼠的离体工作心脏连续灌流;③含药血清高剂量组(C):将家兔生脉注射液高剂量组采血分离的血清给予豚鼠的离体工作心脏连续灌流。

1.2.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s表示,采用给药前后配对t检验。

2 结果

在离体工作心脏搏动稳定后,按给含药血清后3,5和10 min的顺序观察含药血清作用。含药血清在给药后不同时间均可减慢HR,降低AP和LVEDP,增高LVSP和±dp/dtmax,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表1 含生脉散血清对豚鼠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略)

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心脏的泵血功能取决于心肌的收缩性能以及前、后负荷的综合效应,反映心脏收缩性能的参数LVSP和±dp/dtmax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室壁肌张力变化,从而反映心肌纤维收缩成分的收缩程度,但这些参数在在体情况下,容易受前、后负荷以及神经、体液的影响,因而很难正确评价药物对心肌收缩性能的影响[3]。传统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排除了神经体液的调控作用,但不能同时控制前、后负荷[4,5]。而本实验则为顺向灌流,在前负荷固定在1.17 kPa,后负荷固定在5.38 kPa的前提下,灌流液依靠离体心脏工作来维持循环,所以能够在排除了前负荷和后负荷影响的条件下观察离体心脏的泵血功能与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6]。

LVSP和+dp/dtmax代表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及最大变化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室壁的肌张力变化,从而反映心肌纤维收缩成分的收缩速度[7]。生脉散可使LVSP和+dp/dtmax增高,表明其可提高心脏的收缩性,因而使心脏收缩更敏捷,心室腔残留血量减少,心室壁张力降低,从而降低维持心室壁张力所需的耗氧量。-dp/dtmax代表等容收缩期左心室最大舒张速度,同时也是心肌早期舒张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8]。生脉散可使-dp/dtmax增高,表明其可提高心脏的舒张功能,因而使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加。

本实验结果表明, 生脉散含药血清对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表现为减慢HR,降低AP,LVEDP,增高LVSP和±dp/dtmax, 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 表明含药血清的药理作用强度与动物的给药量呈显著的量效关系,提示生脉散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负性频率作用, 结果与以前学者的研究相一致[9]。

另外,对生脉散正性肌力作用和负性频率作用的报道至今均为体外实验或静脉直接给药所得结论。对有效成分并不十分确切的这一粗制剂经口给药后能否产生同样的活性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生脉散给动物口服,取其血清进行体外实验,这样可排除其所含杂质成分包括无机离子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含生脉散血清与生脉散制剂直接给药两者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基本相似。说明其正性肌力作用和负性频率作用的有效成分确能经胃肠道吸收入血。

观察复方中药对器官的影响方法较多,但若用复方中药直接接触器官,其复杂的成分可影响实验的结果。而给动物灌服中药一定时间后,取其血清进行实验的药理学方法就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许多中药药理实验即采用此方法[10]。任何新的方法学都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在探索的过程中得以建立,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逐渐推广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方法也不例外,必然存在局限性及某些问题。如:血清标本采集时间的确定、含药血清药物浓度的测定与选择、血清的处理、不能保证中药全部通过血液而起作用以及中药尤其是复方复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血清化学等,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待逐步加以解决,以更好地促进中药药理的研究。

鉴于生脉散的有效成分极其复杂,故对其确切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红彦. 生脉散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成药,1997,19(3):39.

[2] 陈 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93.

[3] 杨为民,梁 翌,李绪兰,等.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草药,2001,32(5):436.

[4] 姜红玉,睢大员,于晓风,等.刺五加叶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3):384.

[5] 于晓风,曲绍春,徐华丽,等. 人参果皂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9(5):573.

[6] 曾敬天,李少如,王雨若.哺乳动物离体心脏灌流及其心电图生理学方法与技术(第二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64.

[7] 雷立权,韩启德,高广道,等.大鼠左心室心肌收缩性能指标的测定[J].生理学报,1982,34 (3):360.

[8] Weisfeldt MI,Seully HE,Frederikson J,et al. Hemodynamic determinants of maximum negative dp/ dt and periods of diastole[J].Am J Physicol 1974,227 (3):613.

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 药理学 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58-02

生物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药理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它是现代生物工程中应用极其广泛的一门知识,涉及医药工业、食品卫生、营养健康等诸多领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知识点多、难理解、难记忆、很难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为了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我们在生物技术专业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的特点以及研究方法。

一、药理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药理学是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一门科学。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通过药理学课程掌握药物治疗的基本理论和知识。[1]我院生物工程专业的药理学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为36个学时。我院开设的与药理学密切相关的课程为药物分离纯化、分析检测等选修课程。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的培养计划中未涉及生理病理等相关医学课程,且授课学时不足医学类专业此门课程学时的一半,因此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药理学时容易存在难理解、难记忆的现象。如何使学生在现有知识背景的基础上,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现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是成功教授此课程的一个关键。因此,我们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特点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从学科和专业整体角度去认识课程的作用及相关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既体现基础性与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又保证讲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在生物技术专业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建立适用于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新框架,使学生在学习药理学的同时,既培养了科研思维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又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对生物工程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二、教材与课程内容的选择

药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一方面它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另一方面,新的药物层出不穷,新的药物作用机理不断获得阐释,新的药理学研究方法不断出现。老师在教学中,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的更新,在教学内容上力求把世界上最新的成果吸收进来。因此,在教材选择上,我们选用了颜光美教授主编的2009年6月第1版《药理学》,这本最新的教材不仅包括了基本的药理学理论,还增加了基因治疗和抗癌药物以及新药研究等最新的研究进展,这些新内容与生物工程专业密切相关,能够促进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对生物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应用的理解,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程序与教学工作的指南,在制定药理学教学大纲时根据该课程的综合性及授课对象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而非医学类学生的特点,对药理学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与调整。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把药理学课程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是进行药理学研究与应用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包括绪论、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效应学、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等,属于总论部分。

第二部分则分别阐述了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属于分论部分,主要包括抗菌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泌尿系统药物等。生物工程专业更注重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研究、基因药物与基因治疗等章节的学习,在常规各类药物授课中,每类药物重点例举两三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进行介绍,这样既具实用价值又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荷。此外,为加强双语教学的需要和促进专业英语的学习,涉及的药名及专业术语在首次讲授时用中英文表述,之后尽量以英文表达,轻松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多媒体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综合应用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制作的教学软件,可以使精细的结构宏观化,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整体的过程动态化。根据药理学教学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栩栩如生,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主动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克服以往课堂呆板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2]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应注重方法,切忌将所有书本内容都制成幻灯片,造成教学信息量太大,内容繁琐,使本已复杂难懂的内容变得更加乏味,并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在讲课过程中注意语速及适当停顿,给学生时间理解和消化,跟上老师的进度和思路;配合适当的板书,便于学生对授课纲要的掌握。

2.重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PBL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也称作问题式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始终处于领导地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限制。[3]PBL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

针对我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宗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药理学教学应当紧密跟踪前沿科学,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注重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讲授药理学课程时,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培训学生通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自学及实际工作能力。可根据课程大纲给定各种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学各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制作幻灯片课件,完成后由学生毛遂自荐,经教师审核后安排两到三名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课件,老师可以在原本安排讲授该类药物时留出部分时间由这些学生来讲解,并做好补充讲解和点评。在讲授合理用药原则时,教师可设计些临床病例情况作为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发运用药理学知识,设计合理用药方案,在下一次课前利用5~10分钟进行讨论。在讲授新药研发时,适当介绍国际先进水平的药理学研究技术、设备、研究团队及其研究历程,还可以在教学中介绍著名科学家突破一些重大课题的思路和实验,以启迪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对药理学研究领域的整体把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将一些研究性的课题介绍给学生,指导他们查阅文献,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加以讨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基因治疗药物时,教师会联系基因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从专业整体角度去把握药理学的作用及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实际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其它教学方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校督导团听课专家们的建议,充分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在教学中进行提问式教学,“简单问答”、“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和促使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注意章节内及章节间的归纳、总结,利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如在讲完抗菌药时,可应用比较法来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机理、不良反应等异同。

实践证明,药理学的教学改革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今后还需把该课程努力建设成一门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特色鲜明的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我国生物工程领域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红胜.生物技术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95~96

2 赵 晋.药理学多媒体教学使用体会[J].科技信息,2008(2):230

3 王伟霞、李福后、王淑军.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7(7):91~92

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药理学 综合设计性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34

1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基础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此我们“药理学教研室”开设了《药理学》(药学、医学、护理专业)、《临床药理学》(药学专业)和《中药药理学》(中药方向)课程。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中开设了《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

目前,我们“药理学教研室”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局面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三门课程各自独立的开设,各自有各自的任课教师;这种理论和实验21的教学方式在以往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独立思考及实验操作能力。

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扩大招生及其教育经费投入相对缓慢等原因,《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随理论课单独开课这种模式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很难体现药理学学科内的连续性,各自为战的实验课程间,既不能使学生得到跨课程、多技能的综合训练的培养;也不能突出“药理学学科”系统教学及多课程交叉的特点;更会在设计、操作实验过程中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例如以往的《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只单一以健康正常动物为实验对象进行药物药效学研究,观察动物整体对药物的反应,或离体器官、细胞、微生物对药物的反应,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的实验内容又放在《临床药理学实验》课程中进行,这样既没有对同一药物做到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整体统一的药理学实验,同时又在设计、操作实验过程中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更不能很好地将各门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因此,在保证原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探索构建“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很有必要。

2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的内容

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既定并已完善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充分吸纳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力求实验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就业、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编写《“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而不能简单将《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融合在一起而作为实验的项目及内容,而是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药理学学科”的特色,通过就业单位的实地调研,合理调整、安排实验项目,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本科实习及未来职业的无缝衔接。

3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的方法

首先根据《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药物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实验所涉及的动物、仪器、设备、试剂、实验方法、步骤、预期的实验结果及可能出现的误差等。

实验前带教教师应据实验教材简单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理论内容和本次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中的本次实验内容,一个实验组的学生应据实验内容充分讨论并做出实验具体操作分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实验室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出和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由于综合设计性实验时间较长,可采取分段分次完成,每次实验3~4小时。整个实验结束,应保管好每组实验原始记录,以一个实验班40人、10组实验数据为样本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并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

4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创新点

第一,“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相融性,能帮助学生理清“药理学学科”的专业脉络,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二,“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内容与药品研制、使用的实际过程相符合,通过课题选择、文献检索、实验方案的设计、修改、执行、优化和实验结果分析等过程,可让学生对药品的科研和临床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模拟演练。

5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意义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践,使学生对“药理学学科”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节约了教学资源,注重了在教学内容上各课程间的衔接,增强了整个学科的连贯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动手操作能力;降低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盲从性,使学生能够尽早适应就业环境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l],尹雅玲,张玉林等.加快临床药理学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医药专业人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6(5):211.

[2]罗琳,徐济良.改革药理学教学模式培养服务型药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45-46.

[3]郑建新,田月红.大学课程考试方式及利弊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09-110.

[4]徐晓玉.关于《中药药理学》教材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6,(7):23.

[5]姜科声,徐晓红,高超颖.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中外医疗,2009,(32):112-113.

作者简介:张忠泉,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徐玫,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科研思维;教学模式

中药药理学学科的任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临床疗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参与中药新药开发,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理论发展。[1]中药药理学属于中医药学范围,与中医药学各领域保持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又必须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2]中药药理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其中实验教学是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所学的知识相联系,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科研思维习惯。我们在实验教学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加快实验教材的更新,与科研实际紧密联系

对实验课教材建设的忽略,会造成教材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且实验方法与现有的仪器条件也不符合,很多方法目前已少用或不用,而一些新的方法已在科研实践中广泛应用。

2.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硬件设施水平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加快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增添先进的仪器设备,尽可能采用现代实验手段,逐步增加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加强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适应和达到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

3.强化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应时代要求

一般的实验课,是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营养液及药液,装配好实验装置,学生则是按教师的操作示范和步骤,机械地重复一遍,很多学生甚至在完全不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的情况下,得出了完全不理解的实验结果。这样也就失去了实验课最基本的意义,不利于锻炼独立实践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加强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

(1) 预习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自己事先预习实验讲义,并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弄懂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并用来指导及完成实验。同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背景知识,以了解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计与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实验用液的配制、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等。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从营养液、药液的配制、动物用药的计算到实验仪器的调试和实验动物的麻醉等都必须能独立进行。

(3) 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中药药理实验基本规范操作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物给药方法、常用手术操作等,提高动手能力,以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很快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

(4)实验报告的撰写与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的结果需要发表,需要将成果展示给同行,为自己和他人的继续研究提供积累和可能的思路,因此,科研论文的写作和表达是中药药理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5) 讨论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讨论在实验课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往学生的实验报告中,看到最多的是雷同的实验结果、简单的结论,没有自身想法和新意。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4.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利用,拓宽视野

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广泛,涉及内容多,实验周期较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的辅助教学,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其学会灵活运用药理实验方法及现代分析和检测技术。

总之,中药药理实验课的教学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促进理论与实验课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药药理学实验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应侧重于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尤其是针对中医药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技能、方法。

参考文献:

[1]侯家玉,方泰惠主编.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1教学内容

绪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药理学的定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理学的发展史及药理学学习方法。除了讲清以上4个问题,药物作为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一,药物的定义及药物、毒物、食物三者的关系也有必要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其有科学、完整、明确的认识;另外,本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也是讲授内容之一,对于医学生来说,本学科任务可以重点介绍药理学在药物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意义,引入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病例,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充分理解并明确本学科的意义,同时采用学生熟悉的药品说明书,展示学科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针对专业特点,着重介绍跟学生专业有关的部分。对于研究方法方面的介绍,采用大量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的图片,从而使学生了解和重视药理学实验的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5]。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熟悉的药物也应作一些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降压药的选择;为什么利尿药作为运动员的禁用药物,该类药物能否用于减肥;感冒药物的处方,各组成部分有何意义;的相关问题;影视剧中关于药物的使用实例;广告词跟药理学有关的内容,这样对教材有了进一步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又能唤起学生思考活动。只有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讲授又不完全脱离教材的方法才能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2教学方法

2.1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开篇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学生稍作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回答。在没有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下他们对本学科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增加师生沟通的机会。课前让学生先预习,上课时进行讨论,使学生从比较和讨论中得到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至关重要[6]。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使用过的药物也应作一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7]。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第6篇

摘要:中药药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药学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特点是既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又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并用现代医药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道理,因此它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桥梁。但是纵观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有很多仅仅简单选用、借鉴西医的指标来衡量“中药”,逐步走向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然药物药理学”。

关键词:中药药理;中药理论;中医药理论

中图分类号:R285

自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者首先对麻黄的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及药理研究,并发现它的特殊药理作用以来,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已有80余载。时下“中药药理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学科,关于中药药理研究的文章不下数万篇,但是纵观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笔者提出以下质疑:

1.思考之一:“中药”药理名称思考

1.1中药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中药药理学》是这样界定“中药药理学”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的本义和出发点是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之所以称为“中药药理学”,就应该体现中医药理论特色,如果失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就不能称为“中药”,更不能称为“中药药理学”而只能叫做“天然药物药理学”。

1.2中药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中药”

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药”,并不等同于中药现代化。药物本身作为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的物质,没有“中”“西”之分,也没有国界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应用它。中医与西医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如果一个药物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可以称为“中药”(同样包括人工合成品);同样,如果一个药物在西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可以称为“西药”(也包括天然药物)。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谈得上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如果脱离了这个大前提,“中药”的现代化必然会失之偏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药物称为中药。这不仅指明了中药的学术概念,还界定了它与天然药物、其他民族药的不同界限。从此看来,是中医药理论赋予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以上基本概念的混淆进而使得某些“中药药理”的研究越来越偏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可以说这些研究已经背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导致中医药的特色越来越黯然,而成为变了味儿的“天然药物药理学”。长此以往,中医药非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走向萎缩。

2.思考之二:中医药特色之疑

什么是特色?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提出所谓“特色”。应是指彼无我有或彼短我长的东西。那么所谓中药特色,应是指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认识与用药治病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称之为理性认识、理论思维,具体讲就是指中药理论。它代表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特征,反应其理论思维内容和规律。中药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药理论就没有中药特征,或者说,失去中药理论,中药就不成其为中药。应该承认:中药同其他药物一样,只有用于临床才真正起到“药”的作用;中药如何用于临床,即在什么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按照西医药理论使用中药,如麻黄素治喘、黄连素治痢、附子苷强心、甘草素止咳、青蒿素截疟等,脱离中医药理论来应用,那就未免南辕北辙,不能视为中药。倘若不分寒热虚实,见喘用麻黄、遇痢用黄连,显然是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中药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用于临床,才能保证用药安全,产生预期的效果。

3.思考之三:医药脱离之疑

中药是中医用以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它与中医是一对孪生兄妹,同源互根,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互相呼应,互相渗透,密不可分。中药与中医,同时产生,互为存在的条件。中医离开中药,辨证论治就成为空谈,无从选方用药,中医不可能完整;没有中医,中药也就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发挥真正的疗效,失去了“用武之地”。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其中的一个。所以历来认为中医中药是一家,不能有此无彼,彼此分离。当前存在的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医药分离的模式,不适合对中医药的管理,也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医药结合才是正确的道路。所以,作为中医药战线工作和研究的同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扬我中医药之长,发展中医药,绝不能走“医不管药、药不知医、医药分离”的路子。

实际上,中药的作用机理在中医药制论体系中已经阐明得很清楚,包括药性理论。但是借鉴现代药理方法研究中药的手段实际上是完全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的指导。那种置中医药理论于点缀,完全按照西药的模式开发应用中药的方法和道路,是不符合中药自身发展规律,对中医药发展有损无益。发展中医药,实现现代化,中药特色不能丢。

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13-01

对于包括制药工程专业在内的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药理学如同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也是一门相当重要的专业课。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务必高度重视药理学对于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可是,我们知道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由于药物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体自身的复杂性,使得药理学呈现给大家的是一门知识量庞大,知识点复杂的学科。因此,笔者在药理学教学过程进行了一些思考,在此,浅谈一些药理学教学的改革方案,以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更高效率地掌握好药理学这么课程。

1.课程的安排

一方面,药理学是一门专业课,学好这么课程,需要一定专业基础知识比如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药物合成学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课程的安排上,药理学应安排在这些课程之后。这样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既便于教学,也便于学生在知识点上的衔接和理解掌握。另一方面,药理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桥梁学科,特别是与药物化学和毒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笔者建议药理学课程应安排在这些课程学习的时间段期间。这样一来既便于教学内容的延伸也便于学生对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2.教学过程的设计

2.1口诀式教学法。由于药理学课程自身特点是一门知识量庞大,需要理解性记忆的学科。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要理解掌握并记住大量药物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对学生来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在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药物,比如阿托品、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总结为相对容易记忆的口诀的形式教授予学生。这样一来既便于学生对这些重要药物的记忆,也便于学生对相类似药物的触类旁通,掌握更多的药物性质。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学生理解记忆相对容易,可能对药理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动性自主学习兴趣增强,使得教师教学也相对轻松。

2.2跨章节系统性教学。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说是药理学学习中的重点。只有充分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药理学)笔者发现,很多类别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利尿药等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为了使教学过程具有系统性,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跨章节系统性教学的模式。比如在教授抗高血压药物章节中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的作用机制时,可以跨章节讲解由于这些药物对平滑肌和心脏的作用,这些药物用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等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这样一来使得教学过程的内容不至于反复,时效比较低,还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系统和完善。

2.3学科间渗透教学法。能对各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是教师希望学生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要达到这种学习境界也并非易事。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大胆延伸,能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讲解知识点。比如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本人在讲解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激动剂部分内容时,发现通过具体药物的化学结构式来讲解为什么儿茶酚胺类药物中枢作用较非儿茶酚胺类药物弱,为什么肾上腺素等药物口服无效时,学生理解相对较容易,而且记忆深刻。因此,笔者认为跨学科间渗透教学的方法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能过引导学生这种跨学科渗透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药理学研究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模式;药理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在社会药店,需要学生对药理知识有着全面且充分的了解,以便减少在日常工作中所出现的失误[1]。药物的直接作用对象为患者,只有正确地完成药物调剂和用药咨询工作,才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教师理应给予严格且全面的教学,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2]。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学生的个性特点越来越鲜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激起其学习的欲望,使其对药理学知识认识不够准确,对自己的专业也没有高度的责任感[3]。为此,药理学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与改进,认清教学的主体,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使其对自己的专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4]。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技术去实现药理学教学改革,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得到综合发展,并以此来提高学习的效率[5]。在本研究中,对部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药理学实施网络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对药理知识掌握程度、对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

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级学生设置为观察组(99人),2014级学生设置为对照组(95人)。观察组中男生14名,女生85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02±0.33)岁。对照组中男生10名,女生85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11±0.12)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同一所高校、同一专业的学生,均通过考核就读于本校。排除标准:不配合研究的学生;患精神疾病无法沟通的学生;长期请假的学生[6]。

1.2教学方式

1.2.1对照组

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内容为:(1)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全面且详细的讲解,给予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2)使用小组交流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应用团队合作的模式来解决药理学问题,以便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3)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教师在下课后可对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辅导,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往后的学习和生活。(4)关心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有团队意识、有专业素养的社会人才。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学生的教学模式上加用网络教学模式,主要内容为:

(1)网络资源的共享。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转化和传递,在学校网站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下,建设药理学精品课程网站,逐步建立起药理学知识共享平台,学生可在此平台上获取大量的药理知识。将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公布在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查询、浏览,以便完成课前的预习,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在网络教学模式的帮助下获取其他的相关知识,以便丰富自己的药理知识。例如在探讨哪些是有机磷毒物等问题时,学生便可通过共享网络资源快速找到答案,节约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2)学习过程的交互。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实时交互的学习特点,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学生均能够通过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专业知识的探讨。首先,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取教学信息;其次,建立班级QQ学习交流群,学生可与教师进行互动、探讨,教师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更具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教学;再次,学生可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并及时改进。交流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更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对药理知识、学科技能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其眼界与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3)教学主体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师讲生听为主,教学主体仍旧是教师,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走,缺少了思维的锻炼与自主思考的动力。加入网络教学模式后,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调整学习进度,教学主体发生了改变。同时教师也可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获取更多的学生信息,以便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

(4)测评方式的改变。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教师可将每章学习后的考试资料放在网络上,供学生学习、测评,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案例处方分析题等,学生可进行自我测评,并对照参考答案自行批改,再根据批改结果进行自我纠正和二次学习。这样更能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查缺补漏。网络教学模式不受空间、时间的影响,既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渠道,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并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药理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均有重要的意义。

1.3观察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药理知识掌握程度:对两组学生实施药理知识考核(理论知识为主),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优,60~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对两组学生实施操作技能考核(以实践操作为主),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优,60~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经过调查可知,观察组学生对药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比较

经过调查可知,观察组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药理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方式中,忽略了现代学生的个性特点。现代学生具有爱表现、善思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接受能力强等特点,若不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则会使教学质量变得低下,学生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有效提高[7]。忽略学生个性特点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学主体仍旧是教师,虽然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有利于其掌控整个课堂,课堂纪律得以良好维持,但换个角度思考,这样局限了学生的思想[8],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下降、个人实践能力退化,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不应该“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使学生终身受益才是教学的核心与初衷[9]。如果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够使学生轻松应对每一天的学习,使其能够拥有愉快的校园生活,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0]。

3.2在药理学教学中使用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

网络教学是采用文、图、声、像等为主要元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对发散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1]。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建新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新媒体应用已全面覆盖教育行业,这无疑标志着新一轮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始[12]。学生从固有的静态课堂(教室)转变成了移动的动态课堂(网络),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模式,更符合现代学生的生活特点与个性特点,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零散时间,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对药理知识进行学习和补充,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说明时代在不断变化的同时,教育方式也应该不断变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13]。(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网络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散,对药理问题有更多的见解,不再只是跟着教师的步伐走。(3)综合能力的培养。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中不仅有专业的药理知识,还有丰富的医疗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帮助。

3.3本次研究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网络教学模式更符合现代学生的需求,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美好,对学生药理知识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4]。综上所述,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湲淇,刘晓颖,蒋红艳.网络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2,41(14):1440-1441.

[2]张文平,马廉兰,谢水祥.病原生物学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31-132.

[3]马凤丽,秦竹,熊洪艳,等.基于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方剂学”教学改革[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5):64-70.

[4]林宇,崔红霞,韩翠艳,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3):3533-3534.

[5]周圆,周玖瑶.病例导入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北方药学,2013,10(8):166-167.

[6]董世芬,张硕峰,吴金英,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药教育,2012,19(6):151-152.

[7]郭协潮.基于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3):283-286.

[8]胡艳丽,张梅,田卉,等.与临床合理链接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0):3180-3181.

[9]刘亚敏,吴宿慧,王灿,等.浅谈药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6(2):93.

[10]聂晶.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相结合,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26(2):128-130.

[11]王春玲.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137-138.

[12]田小霞,卢彦珍,冀菁荃,等.结合临床促进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746-748.

[13]莫镇涛,李文娜.药理学教学方法改进思路[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0):3171-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