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 体质健康 原因

一、引言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指出:“用牺牲学生的健康去换取文化知识的错误做法,既不符合教育规律,又违反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是不可取的”。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如何?影响学生健康水平的因素有哪些?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为此,本文对全国各地高校学生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研究,找出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二、全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调查访问,对2007~2009年全国各地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了解如下。

1.东北地区现状。黑龙江省部分高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男子耐力素质下降明显,腿部爆发力无明显变化(通过立定跳远测试),其它素质指标都有所提高。肥胖人数增加明显。消瘦人群呈下降趋势,营养状况较好。

辽宁省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3项身体形态指标呈上升趋势。男生的身高、体重,女生的身高增长较快;肺活量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总体指标下降,特别是男、女生耐力项目出现了持续性的负增长,乡村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好于城市男、女生。

2.华东地区现状。通过对福建一些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方面,身高、体重、胸围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肺活量明显比全国水平要低,女生尤其明显;身体素质方面,耐力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苏一些大学调查结果显示,身体形态方面,男生肥胖率大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率大于男生;身体机能方面,身体机能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女生肺活量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身体素质方面,各体能指标随年龄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

3.中南地区现状。通过对湖南省部分高校身体素质测试及身体机能测试结果对比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江西省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有所提高,身体匀称度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低于全国平均值;身体机能平均值呈正向增长;身体素质则出现下降态势,但这两者总体又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几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状况总体良好。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心肺功能及柔韧素质较好,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较差。

4.西北地区现状。西北师范大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体格呈“豆芽菜”型发展,大学生机能和素质都不乐观,部分项目测试成绩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体质滑坡现象严重。

5.华北地区现状。北京市与天津市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现状:身体形态方面,身高标准体重主要表现出匀称程度较差,超重、肥胖学生人数较多、比率较大;身体机能方面,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调节能力,肺通气量发展与身体形态发展变化不相适应;身体素质方面,耐力素质较差,而上、下肢肌肉力量、运动能力水平发展协调。

6.西南地区现状。四川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身体形态方面,学生身高、体重均值比全国均值略低,但差异不很明显,男生整体较为瘦弱,女生相对要丰满一些,女生的形态水平较男生好;身体机能方面,男生肺活量明显高于女生,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身体素质方面,男生的上肢力量和女生的腰腹力量整体水平均高于全国水平,说明四川普通高校学生上肢和腰腹肌力量发展较好。

三、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身体形态。身体形态方面,东北地区高校,学生肥胖人数增加明显;华东地区高校,正常体重学生百分比明显比全国水平低,部分高校学生体格呈“豆芽菜”型发展;华北地区高校学生超重较多,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西南地区高校学生身高、体重均值比全国均值略低,男生整体较为瘦弱。

2.身体机能。身体机能方面,东北地区高校学生肺活量呈下降趋势;华东地区高校学生身体机能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明显比全国水平要低;华北地区高校学生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继续大幅度降低;西南地区高校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部分高校女生肺活量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方面,东北地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总体指标下降;华东地区高校学生耐力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高校男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呈下降趋;中南地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出现下降态势,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较差;西北地区部分高校学生的速度、耐力下降明显。

四、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1.家庭原因。现阶段我国家庭的典型模式是三口之家,这种典型模式造成了家庭成员间交往更加密切、关系强度更大的特征。因此,子女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父母的体育理念往往又与文化程度、职业特点、身体机能状况、经济收入、认知能力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2.体育场地和设施缺乏。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学校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经费紧缺。此外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很多高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已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

五、建议

根据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便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更好地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相林.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131-132.

[2]许桂芝,路俊艳,朱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6,(9):70-72.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体质;原因分析

我国中学生体质研究发现,中学生体能部分指标持续下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地区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呈上升趋势,且体重增长较快,出现肥胖迹象,身体机能、素质方面不同程度的呈下降趋势,而且城乡差异具有显著性。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一、我国初中生体质现状

2000年我国进行了有史以来年龄范围最广的国民体质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城乡男女学生身体形态继续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连续二十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已超过了三分之一。2005年,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初中生的体质监测测指标与2000年相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学生营养状况继续改善;反映学生上臂力量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在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北京市中小学生柔韧、耐力素质大部分年龄组下降,尤其是耐力素质下降严重。甘肃省汉族中学生城市学生的力量、柔韧、耐力素质与农村学生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耐力素质差异显著。河南省城市乡村中学生的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样是耐力素质下降严重。陕西省中、小学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中学生体质也存在类似的状况。仅有个别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如宁波、深圳,以及有着特殊地域环境的少数民族,如青海省土族、哈尼族等地的中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好于全国同年龄组平均水平。

二、初中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我国学生体能部分指标持续下降的现状,原因多样复杂,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顾问王占春在谈到“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时指出,“要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多方面去查找原因,把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都算在学校教育、体育和体育教学的头上,是不公允的,但学校教育、体育和体育教学都不能摆脱自己的责任,其别应当指出的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1.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激烈,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锻炼身体的时间少,初中生每周3节体育课成了他们最主要的锻炼时间。而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于出现了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和普遍的是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说明学生对现行的体育课产生不了兴趣,学生讨厌上体育课,而体育课教学又不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身体锻炼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体育课堂学习丧失兴趣,这势必会影响到初中生对体育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方法的掌握,没有锻炼身体的技术和方法,学生又如何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那么学生的体质又如何提高?由此可见学生锻炼不足引起的体质下降问题,与学校体育课有重要关系。

2.在众多的影响初中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中,学生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最主要的因素。从目前初中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如下:

(1)传统的体育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学生的体育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一普遍现象说明学生对传统的体育课产生不了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遏制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所以,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被动接受体育知识,被动进行身体练习,尤其是初中女生,甚至出现学生逃避身体练习的现象,学生不愿意进行身体锻炼,会直接影响体质下降。

(2)《标准》实施以来,体育课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学生的体质锻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味满足学生兴趣,过分追求教学教法、追求课堂活跃等现象。学生感兴趣的、轻松的新教学内容取代了枯燥、技术复杂的旧教学内容,然而,轻松的教学内容练习强度很小,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中,实际的练习时间最多也只能达到30分钟,这样的运动负荷对学生身体锻炼益处不大。而实际上这样的体育课成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而非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所以课堂有了表面的热闹,却忽视了学生的体质锻炼。

(3)体育教学没有从根本上关注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采取的所有方法、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又服从于教学目标,目标的设计应该服务于学生的需求。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需求,不仅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而且会在课外主动寻找时间和场地自觉进行体育锻炼,而目前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在学生长期稳定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方面有缺陷,多数初中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不高,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完成练习,但他们不会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这也是初中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目前我国中学生的体质现状,国家教育部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尽快遏制中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趋势,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先后下达了一系列的通知和文件,对学校体育课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等做了详细要求和规定。

【参考文献】

[1]叶新新,彭春政.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技.2005.

[2]江崇民等.1985―200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体育科学.2004.

[3]白文飞,王松涛等.200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J].中国体育科.2003.

[4]惠志东.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6,(2).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范文第3篇

一、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内涵十分丰富,其中身体素质是一项最基本的素质,而身体素质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则依赖于体育教学。

人的身体素质是一种“以先天为基础,通过后天培养教育,使个体主观能动地、有意识地重视身体的锻炼及身体所需营养的吸收,从而逐步健康发展起来,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个体差异的身体状况”。那么除先天因素之外,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状况则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学的水平。

身体素质是其它一切素质培养与提高到基础。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其他素质的培养只能是空谈。身体素质的状况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状况。身体有病不舒服,必然干扰人们的精力,使之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只有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持久地劳动,不断培养和劳动技能,保持乐观向上的、主动进取的健康心理。

二、体育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

体育教学多以形象为主,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体育教学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以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模仿能力;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则培养了学生随机应变、审时度势的能力;体育比赛的千变万化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训练中的艰苦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素质教育。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26-02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拥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在中国近20年经济水平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与生活水平提高不和谐的是中国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青少年人群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期,他们体质健康状况的强弱不仅影响他们的一生,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昌盛与否及国家综合实力强大与否。而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一、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1.体质与健康的概念。体质是用来表示人体的质量,是从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对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方面总结出来的特征。70 年代,美国将体质分为两种类型,即与健康相关的体质(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与运动相关的体质(Sport―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因此,他们分别制定了这两个方面的体质测验。日本学者将体质称为体力,在《体力诊断与评价》中这样描述:体力应当包括行动体力与防卫体力,是由形态、机能、精神三种因素构成的。另外,日本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猪饲道夫是这样界定体力这个概念的,即体力分为身体要素(包括形态、体能、适应力和免疫力)和精神要素(包括意志、判断、意欲、对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两个方面,这一概念在日本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中国于 1981 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并且明确地提出了体质即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还是一种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围指的是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健康情况。

体质与健康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体质是人全面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健康的基石,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

2.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期,是人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时代,这个时代的初中生生理进入了青春期,身高、体重、宽度、围度等生理指标上大多都有明显的变化,心理机制也日趋成熟。这一时期是他们个体未来健康的重要时期,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其身体健康的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

3.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健康从古至今一直是各个国家关注的大问题,青少年中学生是一个国家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增强青少年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青少年中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兴旺发达的大事。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中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问题不断恶化,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问题十分关注,并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比如,2004 年,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号召全民参与体育锻炼;2007 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阳光体育工程,青少年在学校如何进行科学的健身运动,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高度关注的研究领域。但是取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李军等指出,“在过去5年内,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加,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在2006年暑假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青年学生体能对抗赛上,中国中学生在运动中的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都远低于日、韩学生。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该省学生最新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在近两年的征兵中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2008~20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达19.51%,比2007~2008学年上升了1.2个百分比,学生中的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学生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王则珊指出,“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学生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部分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谭旭指出,“与1995 年相比,太原市中小学生除身高、体重、胸围明显增长外,身体素质反而全面下降。”测试结果显示,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幅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主要表现为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下降。

中学生的体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更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为了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2010 年教育部对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肺活量在连续 20 年下降后,出现上升拐点;7~18 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不再持续下滑,与 2005 年相比,成绩均有所提高,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

二、影响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1.社会和学校。自从计划生育实施以后,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于是导致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教育的轨道,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孩子就是优秀的。更何况,现如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一般也只重视理论学习,虽然国家出台了各种增强体质健康的政策,但是体育锻炼这块执行力并不强。其次,学校体育老师的地位比较低,学校各种杂事、琐事很多都是体育老师在做,这不仅增加了体育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便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初中生的健康状况与其日常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有着一定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饮食不规律,不注重营养膳食结构,也可能影响初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王心桐指出,“青少年体质下降除了学习压力和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有关之外,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饮食行为、体育锻炼、早产、独生、幼时是否入托儿所(幼儿园)及其父母文化程度等对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其它影响因素。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魄健康强健,意志坚强勇敢,身心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最好体现,他们的健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全民的健康素质。大量研究表明,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如果能经常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就有可能充分发挥儿童青少年的生长潜能,提高他们的身体形态、功能的发育水平和免疫能力。朱丽敏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亚健康比例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体育运动,是促进他们从亚健康到健康的一种最佳途径。

富于竞赛性、生活性、直观性和趣味性,最易满足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因而学生最感兴趣。陈艳飞指出,“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着重要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健康卫生教育的问题和体育教育的问题,而且还有复杂的社会问题”。胡兵指出,“学生体质严重下滑不能把全部责任推卸到学校体育中去,学校体育的目标只是体现在树立人生正确的锻炼观,培养运动参与的兴趣、意识与能力,其价值重在引导。学校体育不可能满足个体的体质与健康水平需要。”

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任重而道远,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还应该成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要切实可行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为推进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走出课堂,走到阳光下,充分展示新时期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l]陈明达.国内外体质研究简况及我国2000年体质研究作设想[J].体育学科技,1985,(9):8-12.

[2]沈高匕,李军,浦自.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教育学报.2008,(10),1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心桐.山东省人学生体质水平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

1.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结果与分析

1.1枣庄四十一中学生的身体形态

身高是人体身体形态发展的基本指标,其数值最能够代表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并且数据表示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常用指标。初二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 175.24 和 164.09cm。

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身高情况高于全国中学生的平均水平,这与山东省普遍的居民身高有关,与地源性原因有关,并且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作为枣庄市的重点中学普遍的家庭条件较好,饮食的营养条件较好,并且很多学生在儿童期也参与了很多的类似训练营的体育锻炼机会。这就造成了平均身高高于全国平均线的情况(中国中学生16岁平均身高男1.72米女1.62米2006年05月13日),并且在最高高度上也有比较突出的代表,最高身高达到192cm。大多数分布在160—162.5及165—170附近,男生在初中二年级进入发育期,身高在这一年中有显著提高,明显高于女生身高。

体重是人体身体形态发展的基本指标,其数值最能够代表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并且数据表示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常用指标.初二年级男女生平均体重分别为 61.86 和 53.43kg。中学生16岁平均体重分别为61.76 和 52.53kg。(2006年05月13日)

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的学生体重情况,男生基本与全国中学生平均水平持平,女生略高于全国中学生水平,男生体重呈现两个极端,很多偏瘦和肥胖的现象出现,女生也出现少数肥胖的现象,比男生的情况要好,但是肥胖问题在中学生中不容忽视。这种现象的出现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有不少“豆芽”出现与这些学生进入青春期较晚发育较迟有关,身高没有明显的提升,自然体重就处于较低的状态,肥胖现象与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及家庭溺爱有关,如今家庭条件好了,家长对待孩子十分的溺爱,很多肥胖的学生零食不断,又不愿意锻炼,就造成了肥胖的状态。

1.2枣庄四十一中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数分析

肺活量是反映呼吸机能的基本指标,结果显示:2005 年 7~15 岁学生呼吸机能水平较之 2000 年有所下降。在“十五”期间的五年中,城市男女学生各年

龄组的肺活量值均呈下降趋势,仅城市男生17岁,城市女生16岁,乡村男生 11~13 岁、16~18 岁,乡村女生 15~18 岁呈正增长趋势。城市男生各年龄组肺

活量平均下降144.43ml,最大下降幅度为476.4ml;城市女生各年龄组平均下降 132.38ml。乡村男女生2005年与2000年相比虽然分别有6个、4个年龄组肺活量有所上升,但平均水平下降 85.23ml。63.87ml。[14]肺活量是用来评定人类心肺功能中呼吸系统机能的主要指标,数据越大表明肺的容积较大和扩张能力较强,能够显示心肺功能越强,影响肺活量数值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体理状况、胸廓弹性、呼吸道畅通状况、呼吸肌状况等等.统计数据显示 枣庄十五中初中二年级男女生平均肺活量分别 为 2425.75ml和2146.08ml,中国中学生体质测试反映身体机能耐力素质的肺活量指标,11~18岁男、女学生均值分别为3446ml和2 563mL,

1.3枣庄四十一中学生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成绩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女生突出的成绩较少,多数分布在中间部分而且差距不是很大,这与女生自身的身体条件有关,女生的身体条件本身就差距不大,男生则有很大差距,有不少突出的成绩存在,这与平时参与体育活动有关,也有很多不及格的学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肥胖的原因在。作为中考的体育必考项目,学生对待800,1000米的态度很认真,并且有不少认真的学生已经在积极的准备中,在教学过程中也重点对这个项目做了认真的研究与准备。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身高体重情况基本保持正常水平,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偏瘦与肥胖的情况存在。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初二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情况基本保持正常水平,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偏瘦与肥胖的情况存在,进入初二很多男生进入发育期,身高情况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肥胖仍然是中学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2.1.2肺活量指数低于全国平均线,并且有较大的差距。通过进行肺活量指数的测试反应学生的身体机能,通过表中数据即平均值可以看出肺活量指数低于全国平均线,并且有较大的差距。整体的心肺功能处于较低的水平。

2.1.3身体素质整体处于全国的平均数之下。通过进行800米1000米来反映身体素质的基本情况,总体来看初二年级的学生整体处于全国的平均数之下,总体来看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令人满意。

2.2建议

2.2.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偏瘦的学生应该加强蛋白质及钙质的摄入,多吃有高热量高脂肪的肉类食物。很多偏瘦的学生身高也是处于较低水平,应该加强钙质及维生素D的摄入,可以通过饮食改善,建议牛骨汤、牛奶等类似的含高钙质的食物。对于那些肥胖的学生应该合理的安排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摄入,并且减少甚至告别零食,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食物以蔬菜水果及碳水化合物为主。

2.2.2增强体质,加强心肺功能锻炼。学生体能素质下降,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爱玩运动是他们的天性。可是,面对升学与考试的压力,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学生从小就没有时间享受运动的乐趣,因此,学校应该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个小时的锻炼身体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应该多多安排关于耐力与心肺功能的运动,例如长跑和台阶训练等。学校也应该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类似于400米接力,班级的篮球赛等。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而且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每天下午都进行跑操的活动,但是跑操往往流于形式,重点放在了队伍的队形是否整齐,口号是否响亮上,却忽视了跑操本身的意义所在。

2.2.3加强身体素质训练,进行针对性教学。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中显示学生在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该方面的引导,使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全面协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学内容的变化,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门喜爱的体育运动,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编委会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2007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范文第6篇

体质既可以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又可以体现人体运动能力的水平。因此,体制的强弱是选择健身运动的依据。

关键词:体质;体质内涵;研究内容;理想体质

 体质指的是人体的质量,它是人体在先天的遗传性和后天的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发展、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包括人体的体格、体能、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等内容的发展水平。决定人体质量好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①先天的遗传性。即人体生长发育变化的先决条件,如形态结构、相貌肤色、性格特征、身体素质等均受先天遗传的影响;②后天的获得性。即社会环境、劳动条件、地质气候、营养状况、体育锻炼、医疗卫生及保健等构成了人体发展变化的后天条件。从体制的定义可以看出:体制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乃至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体质强健则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起码条件。

         体质的科学内涵:①体质的内涵明确地指出人是一个统一的、相互密切协调的有机整体。而体质则是该整体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它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潜能。②体质的内涵强调了体制在身心两个方面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密切联系,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③体质的内涵在承认遗传因素作用的同时,强调了后天因素塑造的重要性。对不同种族、民族、地域以及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和个体,其体质发展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不应是完全相同的形式。④体质的内涵强调在评价体质状况时应予以综合考虑。⑤体质的内涵既强调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格发育与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又强调科学的合理的锻炼对促进体格发育和生理功能的能动效应。它对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体体质的内容是从多方面来反映的,所以体质研究所包含的范畴有以下五方面:体格、体能、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和心理状态等。①体格:体格是指人体的形态、结构的发展水平。它包含身体形态、身体姿势和生长发育三方面。②体能: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平衡、协调等)和机体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等)两个方面。③机能:机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如反映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有血压、脉搏等,反映呼吸系统功能的主要是肺活量。④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外界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对不利因素和环境变化影响的应激调节能力和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⑤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则是指人体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过程的状态。包括人体本体感知能力、个性特征、意志品质、情感等方面。以上五个方面的表现决定着人们不同的体质状况。

         人体体质在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和阶段性,表现出来从一般功能到最佳功能状态,从健康状态到功能障碍甚至严重疾病状态等不同的体质水平。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生产特点,由此对人的体质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阶段中都有特定的体质特点和规律,发现和掌握各种影响体质发展的因素,据此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人体体质的有效手段。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身体形态发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肺活量学生

【中图分类号】R1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1-0-01

为了解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便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实施营养干预,以提高学生生理和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对阜新市2005年和2008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的统一规定,对2005年和2008年阜新市监测点校体质调研监测数据进行比较。

1.2 方法

各项指标的检测均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规定进行,检测项目涵盖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800米、1000米跑等)。

2 结果

2.1 生理功能指标比较

2008年同2005年相比肺活量:男女学生均有所下降,男生平均下降了393.48毫升,女生平均下降了361.86毫升。详见表1

2.2 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都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

2008年同2005年相比身高:男生平均提高0.96厘米,女生平均提高0.56厘米;体重:男生平均提高0.84公斤,女生平均提高1.13公斤;胸围男生平均提高0.59厘米,女生平均提高0.72厘米。

2.3 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明显。立定跳远、50米、50米往返跑均是反映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的指标。我市中小学生2008年同2005年相比,男、女生立定跳远指标明显下降;男生下降5.12厘米,女生下降3.07厘米;男生1000.00米跑成绩也有所下降。详见表2

3 讨论

身高和体重可准确评定生长发育水平和速度。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呈增长趋势。这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必须的膳食供给增加,社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计划免疫、疫病防治工作卓有成效均有重要关系[1]。说明:今后更应大力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倡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2],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反映生理机能的肺活量指标降低,表明身体生理功能水平发育明显低于形态生长水平。

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体育教育和课余锻炼时间少,包括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均有欠缺,卫生保健设施和条件不足。[3-4]此外,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家长期望值过高,升学压力大等,也是造成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主要 原因。因此,有关部门及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必要的课外活动时间,加强和改善体育设施,端正办学思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素质教育同时,卫生部门应经常性对学校进行健康教育考核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采取有利于学生正常生长发育的措施,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宇珠,黄丽花,柯春荣,施吉昌.大理州1985―2008年白族学生生长发育指标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4):343―344

[2]许永乐,吴迪.2006年青岛市市南区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08,14(7):601―602

[3]宋琰,王鹏伟,张志刚.对我国学生体质测评现状的分析研究综述.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3):32―34.

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 身体素质 现状 发展对策

原国家体委、教育部和卫生部从1979年起就对我国16个省、市的学生体质进行了测试和调研,30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运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反映青少年学生运动能力的身体素质一直呈现下滑趋势。然而,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正处在青少年阶段,其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本文对我校20__、20__、20__年全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在明确现状成因基础上提出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一)体质

目前,体育领域对体质的定义最权威的是: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表现。

(二)身体素质

目前,关于身体素质没有统一的定义,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讲,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即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校20__、20__、20__年全年级抽样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研究对象(抽样学生共3108人,高一1017人,男生534人,女生483人;高二1095人,男生516人,女生579人;高三996人,男生456人,女生540人)。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通过走访或电话联系相关专家,对高中生身体素质现状成因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其身体素质听取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2.文献资料法

针对本研宄所涉及的内容,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和__省近几年发表的有关《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研究文献,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3.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测试后的成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百分比等对身体素质健康状况进行描述。

4.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所获得的调查内容和相关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本论文的结论。

(一)____中学男、女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是身体素质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本论文反映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具体测试指标有:1000米(男子)、800米(女子)、引体向上(男子)、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子)、5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七个项目,以此来分析我校高中生身体素质水平状况。此外,本次测试结果以《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全国设计比例优秀率占25%,良好率占50%,及格率占23%,不及格率占2%为评价依据。

1. ____中学男、女学生速度素质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按其运动表现形式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50米跑是反映学生速度素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还综合地反映了人的灵敏、柔韧、爆发力等素质。

表1显示:男、女速度素质差异大,男生优秀率高于国家标准,为47.56%,但是良好率远低于国家标准,为15.74%;女生优秀率、良好率都没能达到国家标准,分别为23.84%、40.25%。男、女学生集中在及格区间人数较多,分别为35.06%、34.92%。

表格略

2. ____中学男、女学生力量素质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体育锻炼,如果没有一定的力量做基础是无从实现的。因此,力量素质几乎是人体一切随意运动的源泉。力量素质的测试项目为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

表2显示:学生力量素质非常差,其中不及格占38.92%,及格占45.11%,良好占7.00%,优秀占8.78%;与国家标准比较,男、女学生在优秀、良好区间人数偏少。通过表格数据可知,男生力量素质明显差于女生,不及格占71.26%。

表格略

3. ____中学男、女耐力素质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耐力素质按参加运动时的供能特点来划分,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耐力素质的测试项目为男子1000米跑和女子800米跑。

表3显示:学生总体耐力素质较差,不及格占3.80%,及格为51.99%,良好占22.43%,优秀占21.77%。通过表格数据可知,与国家标准相比,学生耐力素质处于良好区间人数相对较低,而在及格区间的人数较多,占到总人数的51.99%。

表格略

4. ____中学男、女学生柔韧素质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目前,在体育锻炼别重视在准备活动中增加

柔韧性的练习,这对于提高动作的质量和预防损伤有重要作用。柔韧素质的测试项目为坐位体前屈。表4显示:学生的柔韧素质较差,其中不及格为5.57%,及格为56.78%,良好为18.50%,优秀为18.94%。通过表格数据可知,与前面耐力素质状况相似,学生处于良好区间人数较少,而在及格区间的人数较多,占到总人数的56.78%。

表格略

5. ____中学男、女学生爆发力素质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爆发力素质是人体在短时间内所发挥出的力量水平,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力量和速度,它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爆发力素质的测试项目为立定跳远。

表5显示:学生总体爆发力素质较差,其中不及格占11.__%,及格占36.36%,良好占25.55%,优秀占26.85%。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学生总体良好率较低,仅为23.55%,男生不及格率与女生相比占有较高比例,为20.45%。

表格略

综上所述,近三年来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是:速度素质方面,我校男、女学生成绩一般,男、女学生优秀率和良好率差异较大;力量素质方面,我校男、女学生成绩非常差,男生成绩明显差于女生,男生引体向上成绩不及格率占71.26%,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多集中在及格区间,占68.16%;耐力素质方面,男、女学生成绩较差,男、女学生在耐力素质方面没有表现明显的差异,各区间占比相当,且主要集中在及格区间,男生为51.96%,女生为52.03%;柔韧素质方面,男、女学生成绩较差,其中女生优秀率高于男生,但仍低于国家标准,男、女学生主要集中在及格区间,男、女学生及格率占总人数的56.78%;爆发力素质方面,男、女学生成绩差,男生成绩明显差于女生,其中不及格人数占20.45%。

(二)____中学男、女学生身体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为探讨我校学生近三年身体素质较差的原因,本人通过走访相关专家,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对学生实施身体素质锻炼缺乏科学性,例如初中阶段因中考体育的压力,体育教师将精力主要放在学生考试项目上,而忽视学生力量素质和爆发力素质的练习。

2.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生身体素质差,从课堂教学角度分析主要有:首先,体育教师没有很好的贯彻“课课练”;其次,体育教师害怕发生安全事故,对运动负荷的安排较低;最后,体育教师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时练习手段过于单一,主要以中长距离跑为主,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

3.大课间体育活动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单一,各年级多以跑操为主,部分学生经常借故不参加,即使参与的学生也只是完成任务似的缺乏兴趣性。

4.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度低,下午课余体育活动时间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学生很少。

5.学校场地、器材缺乏,由于学校各年级体育课大都安排在上午第五节和下午七、八节,导致经常出现七、八个班同时上课的局面,多的时候有十几个班同时上课,这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场所和器材。

(一)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应注重科学性

从小学五、六年级考试进行体育专项课教学,让学生从小开始掌握一、两门专项技能,以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此外,身体素质的发展存在敏感期,例如爆发力素质,男生敏感期出现在7-10岁以及__-__岁这两个阶段,女生出现在7-11岁,体育教师应抓住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进行科学的教学。

(二)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为不断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第二,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让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第三,每年举行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第四,提供体育教师走出校园,到体育开展好的学校进行现场观摩、交流的机会。

(三)多形式且高效的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身体素质锻炼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在身体素质练习形式的选择上应多样化,以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四)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实施身体素质辅导

体育教师应发挥专项优势,在下午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组织足球、篮球、排球等兴趣班,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重点加强学生上肢力量训练。

(五)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为保证学生安全和体育课上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体育教师应重视课前对教材的研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编好教案,明确课各部分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负荷等。

(六)对学校场地提高利用率

场地设施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物质保障。对现有的场地设备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例如对足球场、室内篮球场的使用可以采用定时间段开放的形式加以有效利用,以促进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一) 结论

1.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与国家标准均有差距,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2.从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得知,其中男、女学生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很差,且男生不及格率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也多集中在及格区间。

3.分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有: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没有很好的贯彻“课课练”以及害怕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降低运动负荷;体育课上没有足够的锻炼场地和器材;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的身体素质锻炼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余体育锻炼学生参与度低。

(二)建议

1.加强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家庭、社会对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2.建议教学中施行专项课教学,从而达到“一专”目的;此外,体育教师每节课教学中应贯彻好“课课练”以发展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提高,并在学生产生生理、心理适应的基础上渐进式的增加练习负荷。

3.建议学校从以下措施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第一,加强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第二,提供体育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第三,开展“师徒结对”,即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指导;第四,每年举行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从课堂设计、课件制作、组织实践教学、说课等项目一一抓起。

4.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引导,并在下午放学后开展兴趣班;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身体素质锻炼的安排应多样化。

5.国家应建立有关《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赔偿制度》,解除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保证体育教学高效而顺利开展。

6.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换代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通过社团和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新萍、杨茜:中国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制度反思[J],武汉

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11月。2、刘应、傅亮:我国在校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原因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__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