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声学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水声学 教育教学 教改实践
随着海洋的开发,水声技术在海洋资源的调查开发、对海洋动力学过程和环境监测、增进人类对海洋环境的认识等方面的应用还将不断地扩展。海洋资源开发、捕鱼、海底地质测绘、导航、水下机器人研制等方面也有水声技术的应用。因此,高校开设水声学的相关课程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海洋学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海洋技术人才的培养,可谓意义重大。
一、教育观念改革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为主,而现代的高等教育主要倡导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高校毕业生不但要求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专业素质、心里素质、道德素质等。而这一系列的转变,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才是关键,即服务学生,立足于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要时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的思想。学生是教育对象,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意见,围绕学生的想法和需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它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随之改革,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根本目的。
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
水声学相关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抽象,应用性强,课堂教学只能片面的概括水声学的相关知识,无法全面深入了解水声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拘泥于一本教科书,要从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出发,做到对所授内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有所延伸,有教师讲授部分,有学生选择自学部分,做到循序渐进,全面教学。不但要学好水声学知识,还要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了解相关辅助学科和相关知识,如通过在教学中适当插入水声方面的人物传记和历史趣闻、重大水声实验以及前沿热点问题来充实经典的知识内容,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对自己学业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
我国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方式限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自我潜力的发掘。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产生的更多的是只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这样的人,基础知识扎实,各种公式和理论都很熟练,但是很难能再有较大的创新。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世纪,科技的创新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强大,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基于此,对于水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都要本着“创新方法,以学代练,注重实践”的原则进行。在夯实学生水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要拘泥于书本,要大胆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出去,通过具体实验和现场实习考察来提高同学们的水声学感知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以修学分为目的的被动学习变成真正发自内心的兴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出他们内在的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有关水声学的历史事件和水声学在军事上的应用,这些都可以成为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同时,搭配上多媒体教学,制作一些生动的PPT,甚至找一些水声学相关的影视作品来刺激他们学习水声的积极性。其次,可以以平常生活中的简单例子作为课堂教学范例,这样的实验取材容易,随手就能做,而且学生们回到寝室或者在课间就能够实现,这样不但有利于他们对于课堂知识的消化巩固,更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再好的理论也需要实践的检验,没有实验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水声学的教学要更加注重相关实验的进行。与水声学相关课程有关的代表性实验有很多,如弦振动实验、超声成像实验、噪声频谱分析、水声换能器性能参数测量等,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验证所学理论,同时实验的顺利进行会使学生产生小小的成就感,让他更渴望学习更深入的知识。当然,在实验中还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和结果与理论不符,或是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以启发的方式协助学生找出实验操作或是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同样有收获。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因此教师的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时时关注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最新的技术和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将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注重个人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担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的责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以及治学的态度,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有多个途径,比如经常的反思和总结之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多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心声,并且与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沟通学习。
五、结束语
对于海洋专业水声学相关课程进行的教育改革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前进,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资源,力图更多的培养水声学相关领域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海洋开发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和声学作为一门目前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本、专科的公共必修课程,它难教、难学,已基本成为全国音乐专业广大师生的共识。现仅凭我微薄的工作经验,做如下总结:
(一)教师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和声学教学容易与实践相脱离,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很难把和声的音响感觉交给学生,同样学生对于所讲解的内容也缺乏相应的感知度。
2.和声课是一门技术理论课,相对于一些其他的音乐技能课来说,比较枯燥,课堂效果很难生动活泼。
3.教学知识点很零散,但是教学内容本身又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这就使得教师很难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和声规则上,尤其是后期经常存在着不绝对化,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一般不要那样,偶尔可以这样;这样可以,那样也可以;这样较好,那样更好;最好怎样的较为宽泛的要求和规则。学生对其中的尺度很难把握。
2.教材中的范例,多为交响或协奏作品,对于初学者,因难度较小,范围较窄,还可用钢琴进行音响效果上的印证,而后期和声学内容还需要在乐队中真正感受和弦的色彩以及和弦连接时的张力。但学生基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3.中国的学生,尤其是接触专业西方音乐较少的幼儿师范的专科学生,对于在欧洲大小调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声学,缺少感性的积累,很难将理论和实际音响结合起来。
4.很多学生对和声学这门学科学习意义的认识还不够,觉得对于自己的专业帮助不大,因此学习起来也不够积极,加之理论课本身的枯燥性,就更少有学生愿意耐下性子来钻研了。
针对以上和声学课程中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我认为既要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引导学生;也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体的探索,我总结有以下几点,望批评指正。
(一)目前的和声学课程都是集中在某一学期的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集中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是点而非面,再加上音乐的学习本身是一个累积和实践的过程,所以在之前较为简单的乐理和视唱练耳教学中就应该加入和声学内容,如:在乐理和弦和调式等章节中加入简单的和弦类型和连接等不涉及外音的基本规则,也可在视唱环节中加入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尽早的养成能够在多声部中纵向以及横向上都具备良好听觉的习惯,在练耳上也不能因为是专科学生就降低难度要求,即使不能完全正确的听记处和弦,但是长期的听觉训练对于学生在和弦性质上的把握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除了使用钢琴,也可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在音响方面更加全方位的感知和声。
(二)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好坏与作业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批改作业也是这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订正错误,可能更大程度上反倒增加了学生的困惑。尤其是在和声学学习的初期,学生不能判断自己和声配置的对错与好坏,就更需要教师的现场指导。教师在对于学生所犯错误应在课堂上给予最直接的指导,也可让学生之间相互批改。让学生明白对方的错误也是自己应该避免的,从而加深印象。
(三)针对每章节中知识点比较散、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教师应力争使这些知识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每一章节都不要独立的教学,而应该在旧知识的回顾中提示新的知识点,或者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巩固旧的和声内容。
(四)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强调和声学习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以后的工作实践联系起来,幼师的毕业生以后都要在幼儿园或小学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儿歌教唱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和声功底是没有办法进行儿歌钢琴伴奏的,其次,教师也要在讲解的过程中,保证深入浅出的同时,应调用各种手段尽量增加这门课的趣味性。不能将和声学的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尤其是在训练手段上,不能仅仅是一味的做题,而是还要同时加强音乐音响的积累,以及大量分析乐队、钢琴作品中的和声现象。这样比做题更能使学生直观、立体的感受和声。
(五)对于学生自身而言,首先要树立学习和声的信心,其次要多问,同时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不要把各门课程割裂开来。各个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要注意到其中的和声现象。这也是学习和声一种非常有效的补充手段。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需要有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理论的研究都是比较枯燥的。和声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去进行。
和声学的教学和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当然在师专类学校也是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教师从实际出发,讲解尽量简洁、清晰、系统;学生学习积极、认真、主动,双管齐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成功。
参考文献:
[1]薛素洁.《对高师和声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选自《黄河
之声》2009年第14期
[2]李虻.《高师和声教学的现状与思考》选自《音乐探索》
2003年第2期
【关键词】和声学 高校 教学 改革
“和声学”(harmony)是目前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本、专科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学习和研究西方多声音乐中的和弦结构、和弦流动状态以及多声音乐语言与风格运用的规律和逻辑。其中以18世纪―19世纪西方古典主义至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理论与和声语言运用的规律为研究的基础。
和声学是曲式与作品分析、对位法、配器法的先行课程,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和声课难教、难学,基本已经成为全国音乐专业广大师生的共识。和声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下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自己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和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一)和声讲解过程中的问题
1、和声教学中老师难以把和弦的音响感觉教给学生。学生对所讲解的知识很少甚至没有相应的内心听觉,和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很难实现。这极大地影响到了和声教学的效果。
2、和声课每一章节中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互相之间有时还没有必然的联系。还存在前面章节运用后面知识点的现象。教学中很难系统化。
3、和声课是技术理论课,比较枯燥。技术理论课讲解所追求的是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教学过程很难象实践课那样生动活泼。
4、教学内容连续性很强。前章节学生在学习时如果不能完全掌握,后面章节的教学就非常困难。
(二)和声学习中的问题。
1、学生对各种规则难以真正理解。和声学理论主要是在欧洲大小调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而中国音乐主要是五声性调式体系。没有感性的积累,很难把理论和实际音响联系起来。
2、教材中所以讲解的规则经常不绝对化。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讲解:这样可以,那样也可以;这样较好,那样更好;不能这样,一般不要那样;偶尔可以这样,最好怎样怎样等等。学生们对其中的尺度很难把握。
3、整体性规则与阶段性规则。教材中有很多的规则,有的从书本开始到结束基本需要遵循,有的规则却只在一定的阶段需要遵守。学生很难把它们有机联系在一起。
4、条件的局限。要想掌握这些规则,必须要把它们在作品中进行印证。音响上的掌握,不仅需要分析大量的相关各种作品,也不只是在钢琴上弹奏四部和声,还应该在乐队中真正感受和弦的色彩以及和弦连接时的张力。但是学生基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5、理论比较枯燥,需要能静下心来刻苦钻研,然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都属于好动型,很少有钻研这些理论的学生。
6、对于和声课的意义重视不够。好多学生觉得和声课对于自身专业没什么影响,和声课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
二、和声教学改革探索
解决和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要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去引导学生;也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1、和声教学应该制定从小学到大学由易到难的计划。小学阶段,在乐理课中加入简明和声理论,讲解和弦的类型和连接等不涉及外音的最基本的规则,练耳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穿插简单的和声理论;中学阶段要求学生做配置和声和分析和声的书面练习,并要求学生们在乐队中来进行印证;大学阶段加入外音的知识,侧重从风格上讲各种连接规则;硕士阶段在复习前面内容的基础上,加入近现代和声技法,侧重与实例、其它理论知识互相印证。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学生从音响方面感知和声。除了钢琴外,也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2、批改作业最是关键。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进行练习时,不能判断自己和声配置的对错与好坏。这须通过批改作业来解决。批改作业要达到最佳效果需采取导师制。不具备导师制条件的,可3―8同学为一组进行作业批改。科学作业批改环节的缺失,是造成教学中大部分师生困惑的重要因素之一。
3、针对每章节中知识点比较散、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教师应力争使这些知识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4、视唱课要加入多声部视唱。练耳课要加入各种七和弦、九和弦的听辨;要加入较复杂的和声连接;要加入调性中各种和弦的听辨;也要加入多声部音乐的听辩。
5、针对学生兴趣不强的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保证深入浅出的同时,应调用各种手段尽量增加这门课的趣味性。
(二)学生学习方法探索
1、学习和声,要树立信心。虽然和声课知识点多、内容复杂、灵活多变,但只要细心、多练、坚持长期学习,还是完全是能够掌握的。
2、加强音乐音响的积累。应该每天组织学生们欣赏至少两个小时音乐。可以选择音响音像方式,也可以是现场音乐会方式。如有可能可以由专家带着学生欣赏。在规定的欣赏时间外,学生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欣赏音乐。
3、学生在大量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要大量分析乐队、钢琴作品中的和声现象。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规则来创作一些音乐片段。
4、要注意前后章节之间的联系。“温故而知新”,要经常回顾前面的内容。
5、多问。遇到问题时,要动脑筋思考,也要多和老师请教、多和同学交流。再一方面,对于所学的知识点,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6、学生需要有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理论的研究都是比较枯燥的。和声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去进行。
和声学是高师音乐专业所学的音乐理论课基础乐理的延伸,在音乐教学中它是学者迈入音乐殿堂的必修课。多年来,和声学普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和声学教学,使教学与研究进展缓慢。
1 学生素质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却没有变化。用统一的内容对不同素质的人,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专科的学生用本科教材,删繁就简的结果是知识缺少系统性,学生感到和声学难学。
2 教学方法单一。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架钢琴一本书,黑板、粉笔、一张嘴,教师纸上谈兵,课堂气氛凝滞,学生呆板。
3 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教学互动,无能力培养。教师在钢琴上弹出的谱例瞬间即逝,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听觉联想和音乐思维。
4 由于学生自身素质方面的差异,多数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存在着为难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牢。
二 钢琴集体课
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键盘学习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以学习钢琴弹奏为基本目的,综合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编配、简易作曲、即兴伴奏等教学内容的音乐理论课程。通过键盘弹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巧与方法,同时加强对学生听觉、记忆、视谱、视奏等音乐素质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它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钢琴教法只能单人进行的限制和音乐教育偏重理论、忽略实际操作的倾向,以键盘集体课的形式,传播钢琴和音乐的基本知识,易学、易懂、易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在钢琴集体课中进行和声学教学与单纯和声学教学之优劣比较
范例:运用钢琴集体课讲授“正三和弦的功能性质”,正常的理论课讲授的程序是:正三和弦的概念;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及其功能体系;正三和弦的进行逻辑;声部进行的一般形态;和弦间的相互关系;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板书;谱例;教师钢琴弹奏说明正三和弦、和弦的连接,仅仅如此。
运用钢琴集体课讲授的方法是:
步骤一:在显示屏上的键盘上用五指音型演示(显示屏有五线谱、简谱、高、低谱表、七升、七降调号、键盘、节拍器等功能),学生可以看到:大小调音阶、三和弦在五线谱、简谱、键盘和指法的一一对照,三和弦的三个音在五线谱上三条相邻的线或三个相邻的键上,在键盘白键子上看三和弦中的三个音之间每个音都隔一个键子(用一、三、五指来演示),这样的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就是三和弦,在不同的大小调的I、IV、V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就是正三和弦,讲解定义一目了然。
步骤二:学生实践练习。让学生在七个白键子调中弹出所有的三和弦,并找出各调的正三和弦,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这些三和弦中的三个音,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是什么样的?和弦与和弦之间在听觉上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一定要大声唱准每一个音。教会学生正确观察、理解音程与变化。
步骤三:让学生总结三和弦是由大三度加小三度、小三度加大三度、小三度加小三度、大三度加大三度叠置而成的,大调的正三和弦是大三和弦,小调的正三和弦是小三和弦,和弦的音响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明亮的、柔和的、好听的、不好听的等等,使三和弦的叠成变得形象、具体、可感。
步骤四:教师导入正三和弦的功能性质。教师边讲边示范,纠正了学生在认知上的误差。
步骤五:学生实践练习。在12个调中弹出各调的正三和弦、正三和弦的进行,并按五度循环归纳出调与调之间的规律和弹奏指法的规律。知识讲授循序渐进,有理有据。
步骤六:学生归纳结果。大、小调正三和弦只需要三指上或下小二度移动;弹奏顺序T(主和弦)、S(下属和弦)、D(属和弦)、D(属和弦)下一调的主和弦,依次类推。原位正三和弦的进行:主-属的进行:T-D-T、指法(右手为例)1、3、5指(主和弦)到1、2、5指(属和弦),5指属音保持、1指根音到导音、3指换2指中音到上主音,再回到T和弦(T-D6-T);主-下属的进行:T-S-T、指法(右手为例)1、3、5指(主和弦)到1、3、5指(下属和弦),1指根音保持、3指三音到下属音、5指属音到下中音,再回到主和弦,构成(T-S46-T)等等,在弹奏实践中用键盘、指法来归纳理论知识的规律性,训练学生操作的准确度。
步骤七:学生实践练习。根据这些规律,学生在12个调中弹出每个调的正三和弦和原位和弦之间的进行,学生会很快弹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学会了举一反三。
步骤八:和弦游戏。
(1)加节奏练习4/4拍,一小节换一个和弦。集体、分组练习,单独表演。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2)用分解和弦方式进行和弦练习。
步骤九:学生创造性练习:双手可用不同的节奏在12个调中自如地弹出正三和弦。发挥学生的音乐思维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强自信心。
步骤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伴奏练习。至此,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在集体钢琴课中得到圆满完成。
四 在钢琴集体课中讲授和声学知识应把握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的自然结合
1 找准切入点。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除了熟练地掌握钢琴集体课的全部内容外,还要注重和声学渗入的切入点,切入的技巧要精心准备,可以在教师的示范中自然导入,不留痕迹。也可以在学生的操作中引入理论知识,使和声学的讲授与钢琴集体课的内容浑然一体。
2 设置教学情景。利用富于启发性的教学课题,设置好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建立起丰富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能把已掌握的键盘感觉、弹奏方法、和声学知识、通过联想将其运用到即兴伴奏和集体演奏当中,迅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即兴伴奏和键盘综合应用能力。
3 抓住重点难点。抓住钢琴集体课与和声学课带有共性的重点难点,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学。在重点难点的选择上,要深刻领会教材的主旨,加大重点难点的时间投入,将重点难点放到实际操作中加以解决。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操作训练的过程要脉络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还可以根据重点难点的需要,适当拓宽教学内容范围。通过实际操作,变抽象为具体,变难为易。
(二)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
1 注重教师的示范性。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灵活地把握和声学渗入的技巧,调理好课堂的节奏,当示范时应该理论与弹奏并举。如果学生对钢琴集体课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好,教师就要反复示范,绝不能盲目地导入理论课的内容,否则,就会使学生囫囵吞枣,该学的没学会,适得其反。
2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心理暗示”的效应作用,牢牢站稳主导地位,带动学生手脑并用,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思路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故意弹错或讲错某个问题,并做适当暗示,观察学生的反映,从中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证明了学生已完全进入本课的角色后,再公布或导入正确的新的理论课内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新知,而且辨别能力和探索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3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观察发现,学生不愿意学习和声学的主要原因是懒于背条文。钢琴集体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手段。教师要本着先动脑、后动手的原则,把讲解与学生技能技巧训练结合起来,通过示范、讲解、听音、训练等几个教学步骤,为学生创造出观察、思维、表达、创造的空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让其特长得以充分地展示,使其课上的内容课上解决,轻轻松松学会了理论,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有效知识。
(三)理论与实践的生动结合
1 灵活的演奏方式。充分发挥集体课教学的“群体动力”效应,注重培养学生个人学习习惯和整体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齐奏、合奏、独奏等丰富灵活的演奏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聆听观察和分析领会,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产生生动的联想,有效地锻炼学生听觉、配合、视奏、节奏感等各方面的能力。
2 开放式的集体教学。钢琴集体课是开放式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广泛便捷的音乐内容、音乐意境等方面学习感受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操作、主动观摩、借鉴进取、自我检查学习效果,把理论转化成指导自我实践的能力,使教学过程紧凑高效、生动活泼,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应用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 精练的教学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理论课的内容融于弹、唱、听、问、答、思、议、练几个环节之中,优化教学过程,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生的参与下,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出一种和谐、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优美的音响效果。集体钢琴课采用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各种媒体的运用,首先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学习音乐的优美意境,使枯燥的理论自然增色几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发挥各种媒体神奇的妙用,激发学生的情趣,通过各种媒体的演示,为学生展示出一种理论课所不具备的美妙绝伦的音乐殿堂,启发学生走进去。不能为媒体所限,也不能滥用媒体。
实践证明,高师运用钢琴集体课进行和声学教学其效果更好,是解决理论课难学、难懂、理论脱离实际的有效途径,不仅是初学钢琴者应采用的正确方式,也为更多的钢琴学习者提供了锻炼机会。尤其是在高师音乐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不仅可以在低年级开设此课,解决钢琴演奏上的宏观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也可以在高年级开设此课,以纠正或补充其他音乐理论学科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曾炎宣.大学综合性音乐教材[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2][匈]凯斯特莱尔・略林茨.键盘和声学教程[M].人民音
乐出版社,2004.
和声学重要性必要性“和声学”是研究多声部音乐写作技法与创作的作曲技术理论学科,是当代音乐学专业体系中的主干必修课程。教育部规定,一般高校将“和声学”课程安排两个学期,近几年又将此课程设置延长至三学年,可见对其重视度是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以及自己的一些亲身实习经历对此进行以下阐述。
一、学习“和声学”前的准备工作
“和声学”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四部和声写作,我们在进行四声部写作之前先要扎实掌握一个声部的写作。基本乐理是学习和声学的必要前提,因为基本乐理的学习一般都是在一个声部中完成的。首先,在基本乐理学习时要对音程、三和弦、七和弦、各种和弦的转位、基本调式分析等重要章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音程性质的快速判定以及和弦的各种排列方法都要明确,其次,在七和弦解决方面,尤其是属七和弦的解决以及导七和弦的解决都要熟练,达到任意一个大小调内的七和弦都要明确其根音、三音、五音、七音的去向,那么有这样扎实的基础做前提,我们的和声学才有一个好的起点。
另外,就是认真领会“视唱练耳”的含义。部分学习者有良好的绝对听觉条件,那么在完成四部和声写作的过程中就会建立良好的“以音带形,音形结合”观念,为后来的即兴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础。言外之意就是要给学习者提前建立良好的听觉概念,达到“不能听-能听-会听-易听”这样一个本能的反应圈,以便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学习“和声学”的重要性
1.对于作曲专业的学生来讲,和声学属于作曲理论的基础课程,无论在歌曲写作或者作品配器以及平时教学过程中都起着支配和导向作用。作曲家鲍元恺先生曾经说过,和声就是曲式,可见其基础作用意义之深远。
2.对音乐教育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和声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本身教学科目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作用。如果教授对象时小孩,其意义更加深远,对于学习者来讲不仅要培养良好的演奏演唱能力,更重要的是和声及其听觉能力,要把共性的东西讲给学生,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对科研者来说,在研究音乐本体时,和声学掌握的必要性更能体现。例如: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者在田野采风过程中会收集大量民间歌曲,在旋律本质分析时必定要使用到和声学的专业知识能力,其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田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对乐团的演奏员来说,首先要学习查看乐队总谱。管弦乐总谱的读法实际上是和声学综合运用的高级别体现,它几乎综合了音乐技术理论学科的所有方面,读谱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视奏的效率。
三、学习“和声学”的必要性
1.弹好即兴伴奏的首要理论基础。最为一名合格的声乐老师,不但要会教学,更重要的是能给声乐学习者弹好伴奏,这样才是整体性的教学。对声乐老师来说,更多的是需要给歌曲进行即兴伴奏,在伴奏的过程中一定会因为学习者音域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调,这又牵扯到一个和声学的重要问题,那就是调性转换以及调性布局。在中小学音乐课中、招聘(音乐专业)面试时、家庭聚会等情况中都少不了对即兴伴奏的“考核”,实际上都对是和声学的综合应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习好和声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很实用。
2.音乐类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及复试中必考科目。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都面临着人生路上的第选择,有同学会继续选择考研考博,那么“和声学”是所有音乐类专业入学考试科目,一般来说会为难一大批学生,所以有必要学习好和声学,这是是否能加入研究生行列的一个硬性指标。
3.在基层学校中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国家自2009年开始呼吁各地开展“唱红歌”等主题活动,主旨是让全民忆苦思甜,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在基层学校中每逢儿童节、青年节、校园艺术节等文娱活动中都少不了“合唱”这种表演形式。例如,在我们新疆,部分中小学老师根据当地广为流传的少数民族民歌曲调再加上时代音乐元素创编了许多经典的合唱曲目。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定的和声学基础和音乐创编能力。这是体现一个音乐老师综合素质的时候,更是时代对人民教师的要求。
4.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另类法宝”。作为钢琴或者手风琴教学者来说要讲解许多作品,给学生讲授曲目时需要有“和声学”的概念来支配(见例1)。
上述音乐片段为莫扎特《G大调钢琴奏鸣曲》(K.283,I)。第8至10小节是典型的“复式正格全终止”,如果对“和声学”有一定基础的教师来讲,在这里就很容易给学生讲解其和声发展的规律及其内在的布局,让学生在有一定钢琴基础的情况下很容易上手视奏。教师带着和声学的概念给学生讲解此类典型作品,就如同医生带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解剖尸体,从而了解人体骨骼、肌肉、血管等生理结构,二者的道理是一样。
综上所述,“和声学”这门基础性音乐技术理论学科对所有不同音乐专业学者、以工作的音乐教师、大众音乐爱好者来讲,都是同等重要的。是否掌握好“和声学”、是否能够灵活应用它、是否能深入研究它,都对我们今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希望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无论专业或者非专业的,都来更好地学习“和声学”,为自己的未来打下稳固而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夏.和声的技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2]张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3]王瑞年.基础和声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4]芦继庆.艺术存在的方式[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5]曾隧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6]罗厚辉.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7]威尔.钢琴名曲大全(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重点在于解决房间声学处理的难题音频与声学设计培训课程
相对于初级与中级培训班,高级培训班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如何解决房间声学处理的难题上,涵盖了家庭影院音频与声学(III)与家庭影院房间设计两项课程。在家庭影院音频与声学(III)课程之中,让学员运用之前在初级与中级课程所学到的知识设计出满足特定设计基准以及在客户预算范围内的家庭影院环绕声系统。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解释房间模式的意义,提供多种超低音音箱的实际摆位方式,以获得更加顺滑的低频响应,尽量避免低频驻波问题对房间声音特性所造成的影响。而在家庭影院房间设计课程之中,则讲解了房间在整个家庭影院设计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其中包括光学、美学、工效学和声学等方面的考虑,带领学员了解整个设计过程,尤其重点关注房间设计及其与系统设计的关系,说明整合房间设计和系统效果时必须遵守的整体原则。
管理多系统集成项目的要点定制安装项目管理培训课程
而在定制安装项目管理培训课程之中,就包括了打造并保持五星级客户体验与管理多系统集成项目的艺术两项课程。前者主要解释项目管理当中所设计的五星级服务哲学,通过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并做出积极的应对,实现优秀服务原则。后者则是通过有效地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整合项目来管理居住整合流程,介绍如何与居住整合项目的各方有效合作,特别是和系统分包商在HVAC、安全、分步式音频和视频、灯光和家庭影院系统等方面进行合作,最终实现整个项目。
获得CEDIA高级认证资格的必备考试CEDIA初级认证工程师资格考试
舞台音响也是舞台艺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现今的舞台艺术,舞台音响担负起了这综合艺术充分展现艺术魅力的重任。没有高质量的舞台音响艺术做保障就没有舞台艺术的成功展现。但是,舞台音响的存在也是舞台艺术前进发展的产物,在现阶段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笔者在实际工作经验中,总结出了影响舞台音响质量的几点经验。
一、音响操作者的文化修养是基础
音响操作者的文化修养包括音乐修养、声学基础、科技知识和文学修养四个方面。
声学基础知识对音响操作者来说十分重要。无论是歌唱演员、戏曲演员和话剧演员还是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他们所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因为他们的振动物质、振动频率和所发出的谐波不一样,我们才能分辩出声音来自何处。只有了解了演员的声带振动频率和高低,了解各种乐器(弦乐、管乐)的频带宽窄才能找出它的声音特点和缺陷,再运用我们手中的音响设备使其成为一个优美动听的旋律。
舞台音响是科学技术与舞台艺术充分结合的一个新兴学科,科技知识同等重要。随着我国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音响设备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注入新的科技知识,了解新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参数,以及观察和学习国际音响设备市场的新动向,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加深对新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才能推动舞台艺术的发展。
文学修养是其他各种艺术的基础,要做一个合格的舞台音响操作者,就必须成为一名有文化的舞台音响操作者。舞台上的对话、道白及表演都离不开文学,我们要博览群书,加强学习提高文化修养才能更好的为艺术服务。
二、剧场的声建条件是保障
剧场的声建条件好坏直接影响音响效果质量,会议大厅、音乐厅、剧场、电影院、体育场馆、多功能厅以及各种广场都有不同的效果要求。首先要搞一下测量,用声学仪器测量出场馆的声学特性指标,包括系统响应特性,最大声压极、声场不均匀度、传声增益、混响时间、声音的清晰度、可懂度等。它的特点是测量结果较为精确,客观用数据表达系统的声学特性。但不能全部反映人耳的听觉效果,如声音的丰满度、柔和度、明亮度、层次感、平衡度等等。最终用音响设备去弥补场馆建声条件的不足,运用调音技巧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音响效果。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现在很多修建剧场、音乐厅、歌舞厅以及教堂和多功能厅的建筑工程部门对“建声”这一词还很陌生,在修建场馆时只顾装修华丽而不考虑声场环境,从而导致声音的多次反射和声聚焦,即便有好的音响设备也不会有好的音响效果。
三、音响设备专业化是关键
音响设备是保证舞台音响效果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关系到舞台艺术呈现的成功与失败。话筒功率放大器和音箱的频率范围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反映演员和各种乐器的音色和保真度。如果一种声音超出了话筒、功率放大器和音箱和额定频率范围,那么,这种声音是不会被高保真的传送出去的。
调音台是音响设备中尤为重要的一种设备,是各种音源频率增补、声像定位、效果处理和混合输出的校正音源质量的设备。它是音响设备中重中之重。一个好的调音师没有好的设备就等于一个优秀的演奏家没一把满意的乐器一样,是不会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的。所以说音响设备专业化配制是舞台艺术之花绽放的重要基础。
四、调音师的情绪是前提
关键词:和声学;改革创新;学生主体;实践;音乐音响
伴随着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音乐学界不断探讨音乐产生与构成因素、和弦连接与相关理论。因此,单一的教学形式远未能适应新时期音乐高素质人才需求。教育部于2006年11月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学指导纲要》,为当代高校和声音乐专业教学指引了光明前程。高校和声音乐教学是音乐专业课教学的重要课程,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主导作用。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并对和声教学状况进行肤浅分析,有几点见解如下:
一、和声课是音乐专业课的主要基础课程
和声之所以被称为音乐的血肉,因其是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它与旋律的体现形式是两种以上或一系列音符同时鸣奏的和弦之声。一支和声不存在的旋律,就如同人类无阳光、生物没生命,图画失去了色彩一样……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耳朵聆听音乐,感受大自然;体验音乐中的旋律变化、音色美感、节奏快慢、和声特点等等在音乐中的状态;学生们从音乐中自身受到感染和激励、启发和熏陶,这些正是和声在诸多音乐课程元素中的重要体现。
和声是音乐专业课的“基本功”,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学好和声课,就意味着学好了音乐欣赏及钢琴伴奏课,亦学会了电脑音乐制作、(小)乐队编排以及合唱的创作改编等。学好和声(与视唱练耳)课程,学生的音乐整体素质就能产生新的跨越。
二、高校音乐和声课的某些不足现状有待改进
当前教学评价机制存在一些不好现象,个别教师用“规则性”评判权威人士的注目,在和声教学方案和内容上选用学生作业(专业考试题目)的内容单一,只有四部和声写作题,却少有关于和声分析和听觉训练方面的课题;在音乐教学中认为无违规现象的做法就正确,而缺乏创新改革精神。
仍按书本四部和声写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仅关注知识层面的教育,轻视了同学们实际操作过程。这样,音乐教师在授课时颇感单调,不能满怀激情地给学生上课。此现象已影响了高校音乐和声教学专业的发展,制约了音乐和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就目前看,不少高校的音乐教师不能彻底转换教学理念,不能正确运用音乐观点,使学生增强不了创新意识,更理解不了和声在音乐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个别和声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学方式较繁琐,这导致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乏味,缺乏新奇感,不能增强学习积极性,影响了音乐和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音乐和声课的音乐表现形式导致老师授课辛劳,学生学习苦累的况状,因之,高校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关于和声教学措施的改进。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培养
有关键盘和声的教程素材说明,和声学是一理论性教程。我们在教学中应多研究如何与和声教学联系,反对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灌输式教学法。键盘和声对学声乐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要掌握健盘和声理论。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本,键盘和声不能与和声理论的教学同期开展,应从三和弦的连接上适当加人四部和声的有关内容,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学习,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键盘操作,高超的音乐技能正是由键盘和声练习得来。
音乐颇具特定的固化美,它不需任何外部装饰,审美体验建立于有关的理论基础上。学习和声,就是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教育方式,利用学生的听觉系统认知感觉特殊运动的不同音响,不用死板的意识脱离音响,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感受音乐的实际意义和效果。加强音响感知训练,使和声学教学方式更生动和贴近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和声学功能,增强色彩的感应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倡连接规则、音响感知并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音响中认识、掌握、感知和声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