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本质来看,其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核心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与知识面都很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相对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中几乎所有与财经和管理相关的专业都开设了这一课程,而这一课程也使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起到一种铺垫和推进作用。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几乎可以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从理论体系上看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围绕价格理论展开,在具体的研究对象上主要为消费者和单个的生产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学科由消费者、生产者、分配等相关理论构成。而从现代微观经济学发展来看,其发展出许多经济学派和经济理论,这些理论有的互相联系,有的却互相对立。因此在教学过程对不同学派的基本理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不同的鉴别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从具体的教学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目前高校中的微观经济学教学较为开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鉴别分析,取长补短。其次是微观经济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即产生的历史背景有所区别。而目前很多教材都在理论背景阐述上较为欠缺,有时会使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介绍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除此之外,现代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们所注意到的,在后文中笔者将一一阐述。
2、学生学习需求
大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求职意向都主要为企业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因此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对他们寻求工作以及在工作中的实践都会起到很大作用。从学生素质来看,由于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会招很多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基本没有问题,很多学生的问题都出现在数学学习上。而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是基础性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需求上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经济学专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其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上课时往往会认真听讲,但在课后不会复习。高校的教师授课模式与传统中学授课模式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学生的预习与复习需求往往难以满足,这也成为高校授课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微课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进后,就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需求方面的很多问题。
二、微课相关内容分析
1、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微小的课,即微型课程,最初由美国的学者在2008年提出,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微型课程的相关理念,但微课的最终理论体系成熟在2008年。根据美国的微型课程理念,微型课程就是在联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的核心提炼总结,将教学过程上传到网络之上,帮助学习者构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在适当情况下,教师可以在一旁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而在社会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微课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中应用,甚至可以通过不同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上传播,便于学习者的重复学习。
2、微课的基本特征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因此其就具有微型的特点,即教学时间段,内容短小精悍。从我国现代教育模式结构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课堂基本上每节课控制在45分钟左右,有的甚至可以达到50分钟。但从微课的基本要求来看,一般的微课时间最长不过二十分钟。有的老教师会对此产生质疑,只有传统课堂一半不到的时间内学生是否真的可以学习到知识。但是根据科学表明,人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弱。因此二十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看似缩短了教学实践,但这二十分钟基本上讲述的都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于学生加强理解知识点以及增强记忆力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二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比较重要或者比较难的知识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更加具有侧重点。而便利的存储方式可以方便学生随身携带,加快知识的传播速度,拓宽知识的传播面。从微课自身的特质来看,微课资源具有半结构化和模块化的特征。微课教学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将所有知识一一讲述,而是有针对性的通过对教学内容整合,形成模块化的资源包,学生和教师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同时微课资源也具有一定的活态性,尤其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有时不同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都有可能对课程的讲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微课资源进行适当修改,这就说明微课也具有半结构化的特征。
三、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微课教学模式现状
1、发展现状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的理念来源于国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我国高校教学中也逐步推广开来。从目前发展的基本状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在一些工商管理类专业中一是作为一种实践课程,供学生选修学习。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引进了微课课程教学,但在学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只是作为一种试点型教学模式在学校中开展,学生选修微课课程基本上只是为了体验微课的教学过程,感受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次,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因此目前很多高校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面,有时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微课教学,通过微课教学中不同的思路和讲解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相关重难点。
2、存在的问题
微课引进高校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真正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微课在中国高校之中的发展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说,很多教育工作者仍旧认为微课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型教学方式存在,尤其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这门课程本身设计的知识面较广,内容中的重难点都有很多,很多人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这种看似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果推广开来,很难在课堂上学到所需要的知识。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微课在制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视频的录制中,所选取的都是优秀的教师以及重要的课程内容来录制,因此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微课推广存在的最大问题。其次,微课制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视频的录制,而这些视频构成了微课资源的最主要部分。但从目前微课资源储备量来看,很多资源都是很久之前录制,并没有及时的更新。在内容上只有部分重要内容有资源供人们下载,很多学生、教师即使想要使用微课资源,却无法下载使用,因此微课资源的匮乏也是目前微课教学模式推广所存在的一大问题。
四、推动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发展措施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中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文科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但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来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仍需注意到。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从微课的组成整体来看,微课教学模式推广的基础是微课资源的建设。但从国内微课教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步相对于国外较晚。而在工商管理管理专业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本身这门课的很多理论都来源于国外经济学家的一些理论,国内教材在总结吸收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编纂而成,因此这门课的重难点有很多。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应当培养专门的微课资源建设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共同构建一个完善而丰富的微课资源平台,将资源平台构建在网络上,供学生、老师等下载学习。其次,微课资源以及微课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互联网,因此应当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高校在进行微课教学时,首先面临的就是微课资源平台的构建。高校中应当组织专门的人员,搭建适合的网络平台,将微课资源传到网络上,及时更新,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同时,最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需要培养专门的微课人才。很多高校中微课课程的教学过程都由本课程的教师直接进行。本课程的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上没有问题,但这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微课课程教学模式不仅仅由教师的讲解构成,还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对相关资源的维护更新,尤其是对一些影像资源的制作、编辑等,乃至相关网站的日常维护,这些都需要专门的人才来进行操作。针对这一点,高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微课教学团队,将优秀的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都纳入其中,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为高校微课教学模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054-02
一 教学起点分析
1.教学需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我院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微机基本工作原理及接口电路设计方法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软硬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情况
本课程涉及相应的编程语言,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编程和读程序的功底,但这部分对学生来说相对较难掌握,虽然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基础,但这部分对学生来说还存在底子薄弱、动手能力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满足他们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虽然学习本门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学习部分,但只要态度认真,学习目标明确,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是能够实现。
3.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两大模块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各部分构件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8088/8086的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的完整结构。
相对来说,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论知识,而第二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性较强。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于第二个模块的学习中,如果积极引导大部分学生,可以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与实验,学生能阐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并上机调试汇编语言程序,概括微机与I/O设备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存储器及I/O设备的接口电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知识和进行硬件开发奠定基础。
2.分类目标
知识与技能:(1)解释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其中包括:数制及其编码;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最小/最大模式和系统总线形成的概念。(2)会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及上机调试程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中包括:寻址方式;指令系统;顺序、分支、循环及子程序结构。(3)设计接口电路。其中包括:CPU与存储器的连接;接口芯片与微机总线的连接应用及初始化编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等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实际需求的分析和讨论,设计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学会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和编程方法。(3)通过上机实验环节,学会程序调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感受到计算机知识对生产、生活和工程技术的影响;关注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前沿动态;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部分: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二进制运算;复述BCD、ASCII码的编码方法;阐述CPU寄存器的结构及作用、CPU引脚功能、存储器分段与物理地址形成;阐述最小/最大模式的概念和系统组建、系统总线形成。
第二部分:8088/8086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区别8088寻址方式;解释常用8088指令的功能;设计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调试程序。
第三部分:存储器系统。对存储器进行分类;设计存储器的译码电路;绘制存储器电路连接图。
第四部分:输入与输出和中断技术。说明I/O端口编址方式;对I/O数据传送方式进行分类;利用给定模块设计I/O接口电路;对I/O电路进行初始化编程。
第五部分:常用外设及多媒体技术。说出键盘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LCD、LED的原理。
四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每次在讲新课之前复习上节课内容,每章结束时复习本章重点、难点,详细解答课后习题中出现的问题。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堂讲授、上机实习、综合设计、考核评价等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和学生的特点,以理论知识为根本,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从典型问题的解决入手,剖析现象,得出结论,指导应用。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重点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程序及电路设计方法;通过课堂讨论,促进教学互动;通过上机实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进程设计
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课程教学由课堂理论教学和机房的讲练结合教学两部分组成。本课程共计70学时,课程内容分为八个部分,根据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具体的教学实施安排见附表。
六 实施建议
1.教材和参考资料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为选编指导思想。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内容应尽可能丰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材选编建议:适合本科学生的需要;突出实用性、前沿性;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材的使用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2.考核评价的主要方式
采取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
考试成绩占70%,上机考试成绩占30%。
3.教学保障条件建议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教学;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课题基金: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实践研究课题”-- 高职英语微课程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GZGZ5414-50)
一、引言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内容枯燥,过程单一。因此,英语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共享性的特点,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趋势。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它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短小精悍,能够满足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欢迎,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成为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设计开发英语微课,将微课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促进高职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二、混合式学习与微课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在恰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手段,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1]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它具有时间短、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精炼等特征,以微视频为呈现方式,它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符合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虽然微课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但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以单个知识点为单位,知识的系统性相对不足。因此,本研究采用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微课对传统教学的辅助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三、基于混合是学习的高职英语微课设计模式
虽然“短小”,但微课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它包括传统课堂的所有教学环节,如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反馈和教学反思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设计制作分为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微课制作等环节。
1.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高职英语微课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首要环节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分析。学习者的基本情况是微课的出发点,包括英语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高职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高职的学生,包括高中起点和中职起点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除了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基本能力外,高职学生还希望能够提高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不同专业的学生存在学习需求的差异。高职英语微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现状之间存在的差异。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分析包括对现有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网络学习平台和教育技术支持的分析和评估。
2.教学过程设计
在前期的分析基础上,本阶段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确定高职英语微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高职英语微课以使高职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目嗣魅贰⒔萄Щ方谕暾、结构紧凑等特点,每节微课都应该包括一个具体的知识点。选取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典型的知识点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的难度与《基本要求》相一致,且略高于高职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
教学过程设计是高职英语微课设计的关键 。微课时间虽短,但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导入、讲解、练习、评价和总结等基本的教学环节。制作的微课只有具备以上环节,才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优化教学效果。设计包括所有教学环节的流程图,并规划每个教学环节采用的教学法,如头脑风暴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微课的导入要新颖、有趣,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吸引高职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讲解要清晰、重点突出,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以语言输出为驱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总结部分要简短,帮助学生及时回顾并掌握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3.教学视频制作
高职英语微课的制作通常包括课件的制作、微课脚本的设计、微课的录制和后期剪辑等环节。
图文并茂的课件能够直观、生动的表现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高了微课教学的交互性,优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件制作是微课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脚本设计是微课设计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对每个教学环节的编排和说明,是微课教学过程的全景呈现。脚本能让教师更好地掌控微课的节奏,避免微课录制过程中的错误,是微课拍摄的前提和基础。
微课的核心就是教学微视频,在完成课件制作和脚本设计后,教师要与拍摄人员进行沟通,确定录制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录制。如果是录屏式微课,教师则只需要熟悉脚本,用Camtasia Studio、snagit等录屏软件录制即可。
视频录制完成后,教师反复观看视频,剪辑视频中出现的错误,改进不完善之处。剪辑时要充分考虑音频、视频和文字的搭配,尽量使这些方面搭配自然,浑然一体。
4.评价与完善
高职英语微课的评价有利于提升微课的设计和教学应用效果。在微课应用前进行试用,通过自我评价、学习者评价和同行评价,发现问题,完善和提升微课的质量,确保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本文适应当前教学资源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征,以语言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模式。微课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但运用微课资源并不意味着可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本文主要阐述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及方法,旨在为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
环境教育
在高中化学课本的编排中,有关实验内容的安排充分体现了“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及原理,对于常见实验的固液试剂的取用给出了限量要求.在高中化学教材修订时,取消了一些具有危险或者危害的化学物品的制备实验,介绍了闻气体的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事故的避免与应急处理等进行了强调与说明,让学生了解特殊试剂的保存与使用原则.在全新编排的高中化学课本中引入了减量以及减废等微型的化学实验.NO、NO2、SO2等有害物质的制备,仅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在HCl与Cl2等气体的制备实验中,强调了尾气的处理方法.
根据环境教育的新特点,现有的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化学实验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Cl2、C6H5-Br、C6H5-NO2等有毒物质,制备与性质实验对外界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及不良影响,课堂教学中大量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外研究性学习实验,实验过程中排放的废液、废弃以及废渣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环境的污染.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渗透环境教育.
为了适应现代环保要求,化学实验应该进行如下改进.
1.积极推行高中化学微型实验
不能简单地将微型化学实验误认为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缩微或者减量,而是在微型化的前提之下对化学实验进行重新的设计以及探究,从而达到使用尽量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的目标.微型实验具有仪器装置微型化以及试剂少量化等特点,实际操作步骤简易、药品节约量较大,减少了对外部环境的污染,代表了化学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也符合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身边随处可见到的废旧物品以及自制简单的仪器来设计相关实验.
例如,可以使用一次性针筒来代替量筒,使用塑料吸管来代替移液管,使用胶囊片剂的铝塑包装版来替代点滴板,使用小玻璃瓶来制作酒精灯,使用一次性针管通过与乳胶管相连制作成简易的酸碱滴定管等.这样,不仅节约了实验用品,而且还在实际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起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从而提高化学实验课题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现象印象深刻.
2.寻找实验替代的仪器和药品
要对实验方式进行改革,就必须要尽可能地选择无毒无害的原料以及催化剂等,对实验步骤以及反应途径进行重新设计.高中化学课本中某些实验依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或者危害性,就需要对其进行认真地删改,考虑到硝基苯以及苯的毒性,可以将硝基苯、溴苯等的制备实验加以删除.
例如,在讲“自燃”时,演示实验最常用的白磷毒性大,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改用Mg2 Si水解产生的SiH4在水面上自燃代替白磷,整个实验安全、无毒、无污染,符合绿色实验的要求.
二、在课外实践中延伸化学环境
教育
化学课是一门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让学生走出化学课堂,将其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课外活动以及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化学观,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更好地与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等紧密联系.教师可将有关绿色化学内容设计为重要专题进行介绍,如“环境保护”作为独立的一节内容编排,除了介绍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外,还以活动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列举各种环境污染,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微课程 内涵 特征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55-02
近来,“微课”、“微视频”、“微内容”、“微学习”等概念备受人们关注,各种形式的“微课” 教学比赛、“微课程设计”大赛更是如火如荼,一时成为教学设计者、一线教师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课程,它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课程才算是微课程?微课程有哪些应用价值?设计制作微课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从探析微课程产生、发展的根源出发,进而阐述其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厘清微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探讨设计、开发及应用微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一、微课程的产生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1】,这也体现出“微型课程”概念存在多义性,可以理解为:短期课程、短小课程、短视频等,具有教案式和视频式等多种表现形式。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2】。这一概念引入到国内之后,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的热点。教师们希冀用微课程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校本、跨校和跨区域的微课程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微课程的产生、发展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有其深层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因素。
1.微课程是信息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的科技创造新的事物,新的事物催生新的观念,信息时代的人们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终身学习的客观需要、碎片化的生活模式、泛在学习的逐步发展构成了微课程产生的时代背景。
(1)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客观需要。众所周知,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新知识、新技术飞速更新。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已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即使参加了再学习、再培训也无法保证就能很好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客观需要。然而,虽然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网上讨论区和资源库等,但终身学习毕竟不同于学校的集中学习,两者在学习目的、内容等诸要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终身学习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微课程的研究和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2)“碎片化”生活模式成为常态。对身处职场的人们来说,适应高效率、快节奏、强压力的生活成为一种基本要求。随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甚至一条微博都可以将既定的计划全部打破。人必须成为一个“多任务处理器”,随时并行处理各种“指令”。日常的生活呈现一种碎片化状态。对处于相对独立、固定的学校环境中的学生而言,碎片化不是那么严重,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学校与社会界限不断模糊、信息获取渠道和方式趋于多元,其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案和教学活动秩序需要不断地更新,甚至重建。
(3)泛在学习逐渐成为可能。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从而搜索信息、获取资讯。学习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开展。只要你想学习,就可以搜索到相应的资源,运用相应的工具,得到必要的支持。应该说,技术方面的瓶颈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设计和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为当下研究的主题,而微课程以其体量小、易获取、易传播等诸多特性,成为泛在学习内容资源开发的最佳选择。
2.微课程是高效学习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以学校为外部环境的“班级集体学习+课堂集中授课”教学模式已经非常完备和成熟。这种模式有助于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是工业化教育阶段行之有效的模式。然而,该模式也逐渐面临新的挑战。
(1)学生注意力变化规律是内在因素。据研究显示,一节课最有效率的时间是开课后10至25分钟。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多种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其注意力时间还会大大缩短。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问题,可见,每天整整一上午或一下午学习,其中有效学习的比例并不大。
(2)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一线教师都逐渐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性。“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3】、“将理论倒过来讲”“快乐学习”等理念的提出,学生的学习体验备受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说教式教学,而必须尝试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将枯燥的、客观的学习内容,融入精心设计的小故事、小活动中,让学生在主观体验中完成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能是设计、策划、组织和引领。
(3)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随着生源竞争的日益凸显,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从规模扩大转移到内涵建设中来,各项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课程改革上,“向课堂要效益”已经成为共识。缩短课堂授课时间,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整合课堂、计算机网络、移动平台等多种教学环境,最大可能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课程设计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校课程的自身内涵,挖掘学校资源的内在价值。
二、微课程的概念与内涵
微课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必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课程呢?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对微课程的理解更多的是其具体表现出来的载体。如:一段视频、一个PPT课件、一条微博等,而对于微课程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不多,导致其设计标准和规范也未能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认识。从名称来看,微课程首先是课程,它的内涵与课程是紧密联系的;其次,才是“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课程就是课业及进程,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4】。“也以将课程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进程的总和【5】。综合各种对课程概念的理解,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包含了目标、内容、结构、主体、评价等诸多要素。下面将从对比微课程和传统课程的基本要素入手,进一步明确微课程的概念。
黎加厚教授曾这样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6】。”由此可见,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对传统课程的精加工和再创造,是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要求,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
(1)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教学内容呈现效果的最大化。微课程之所以强调的时间短、容量小、效果突出,其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最有效地传递信息,达到教学目的。
(2)无论是一段视频、一个PPT课件,还是一个课程教案,其反映的都是面向课程对象和过程的精细设计。旨在对传统课程的时段长度进行压缩,对其表现形式进行重新设计,以期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从立足于教转向着眼于学。除了为课堂教学服务之外,微课程的核心应该着眼于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高效学习,为自主学习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增加交互性,能有效地吸引并留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才是推动微课程发展的源动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微课程即是精细设计的课业及进程,而我们平时接触的一段小视频、一个PPT课件并不能等同于微课程,最多算是一个教学或学习的材料;而一条微博、微信更不能说是微课程。微课程可以是一个设计方案、一个数字化产品、或者一个教学活动。
三、微课程的主要特征
明确了微课程的概念及内涵,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微课程有哪些重要特征,以及在设计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独立性
微课程虽然看上去很“小”,但其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单元,具有完备的课程要素,能够被单独实施和应用,能独立地满足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情感达成的教学需要。没有相关课程要素的一些信息载体,可以看着是素材、资料,但不能称其为微课程。
2.多样性
具备多种表现形式,能最优化地展示课程内容,满足各种情况下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是微课程的一项内在本质要求。在设计微课程的时候,不但应做到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而且同一课程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易用性
易于获取、传播、播放、教学、学习等是新时期对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体量小、知识点少、表现力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特点都是从易用性的角度对微课程设计提出的要求。微课程的设计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不然,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微课程。
4.开放性
再完美的课程设计,如果其本身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不能随着需要的变化而升级,必然变得过时、僵化、难于修改、最终失去教学价值,面临淘汰。一个好的微课程设计,无论从设计方案上还是课程产品的技术选择上,必须具有开放性特征,易共享、可交互、可扩展、易更新。
四、微课程的应用
微课程因其众多优点,可以广泛的推广并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应用价值。
1.课堂教学
“到课率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秩序难以维持”……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让学生产生认知疲劳,这也从客观上反映出既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新情况下的实际,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可以打破固有的课时分配方法,实行更短的课堂讲授模式,利用互联网环境和工具,整合线上和线下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2.自主学习
再好的教学设计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随着泛在学习的发展,自主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形态。微课程的应用可以让自主学习更加灵活,易于管理,学生不必在线观看一整集的教学视频,观看一整堂课的PPT,或者阅读一整篇文章。
3.继续教育
微课程的应用能最大化的利用业余时间,满足碎片化生活状态的需要。在继续教育中,将计算机网络在线学习和手机上的学习、短期培训班等过程结合起来,微课程可以有效地满足各种学习情境的需要。
4.教师专业发展
设计和开发优质的微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经验,即使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未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非常有帮助。另一方面,教研室可以开展微课程的设计教研,避免不同专业研究领域的教师无法相互沟通和理解。
五、设计应用微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微课程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价值。围绕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领域,无论是提供理论指导还是设计规范,都是对微课程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开发微课程。例如一些抽象性较高、推理较为复杂的课程内容,就不适宜于开发成微课程,因为在短小的时间范围内无法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同一门课程也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差异,选择性地开发成微课程。
(2)为了最大化的控制体量、时间并能吸引学习者参与,微课程必须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进行一些舍弃。但在开发微课程的同时,不能太多的偏离知识体系和事物本质,为“微”而“微”。设计制作的重点和难度在于对粒度的把握,真正做到微而不虚。
(3)微课程的独立性特征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容易微观有余而宏观不足,让学习变得非常零散,必定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所以,应着手建立有效的微课程管理平台和行业标准,为学习者掌握知识体系和提高理解层次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2]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3]马朝宏,微课程: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中国教师报,2012年10月10日第015版
[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573
[5]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5,396
[6]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cn.
凭心而论,人们这种批评或诟病有的是高期望值所引起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失落感,有的是对高学历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份苛责。但无论如何,教师教育的现状令人难以满意,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滑坡的现象,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这大抵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现行教师教育培养中“师范性”文化的欠缺或退场,是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弊而不彰的一个重要原因。“师范性”文化的稀释或弱化,极大地影响了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与专业成长。
中师教育在百年历史的发展演进中,其“师范性”文化得以孕育、聚集、完善、定型,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气韵生动的“师范性”文化,也成就了这一时期中师教育的绚丽与辉煌。客观地说,由于中师教育是综合培养不分专业、培养目标单一、属于中等教育性质等特点,其“师范性”文化特色表现得更加突出。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面试关注“师范性”的人才潜质
由于师范专业本身的特点,对人才培养规格有着特殊的素质要求,因此招生时对考生进行面试是不可忽缺的一环。如我国最早的中等师范——通州师范学校规定:招生时要挑选“性情敦淑、品行端正、学力通敏、身体健全”者[3],为日后的教化培养奠定一个可能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师招生一直保留面试环节。面试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身体测试,二是性向测试。身体测试中对于那些有明显缺陷或残疾者如身材偏矮、色弱、心理性疾病者等一般不予录取;性向测试中存在明显的性格缺陷者一般会考虑不取。后来在深化面试筛选中,“从注重外貌与语言,逐步深入到内在志趣与心理品质层面”[4],期望“让最优秀、最适宜的初中生上中师”,为社会培养他日可塑之才。
“潜质”是特质的历时性的“潜在”状态,潜质鉴定是对考生身心特点是否适合做教师这种人才规格要求的鉴别与认定。显然,这种鉴定是会有一定的风险或争议的,因为这种“潜质”很难有一套成熟的标准体系来进行检测与衡量,容易导致“非科学性”的质疑。但中师教育在招生面试时,实施的是一套宽松的、最小限度的行动原则,即针对那些存在明显的身体缺陷和性格缺陷的考生说“不”,排除“最不适宜者”,从而大体保证了生源的“师范性”人才潜质,为转化与生成“师范性”素质提供前提基础。
二、课程计划体现“师范性”的培养目标
中师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也有少数重点中师试行过四年学制),相当于中等教育的高中阶段,但与高中的培养目标却有较大区别,在课程结构上也表现较大不同,其中有一条内在的主线就是围绕“师范性”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建构。
中等师范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体育及体育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美术及美术教学法等。三年教学总时数为3131,其中教育学课时数为124,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3.96%;心理学课时数为68,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2.17%;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时数为62,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1.98%;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时数为124,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3.96%[5]。体育、音乐、美术均开课三年,每周不少于2课时,其教学法不单独开设,涵盖于这几门课程教学之中。此外,安排有专门的教育实习。
由上可知,整个课程计划中教育类课程教学时数占总课时的19%以上,加上教育实习,折算后比例达到27%以上。从课程计划中反映出来的“师范性”色彩是非常浓厚的,这是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因为中师教育是不分专业、综合培养、全科发展,尽管在学术性、知识的深度方面存在不足,但其教育专业性较强,“师范性”课程开设较充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开设时限都是一年。而且,中师文化基础课、教育专业课的教学在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时,都坚持面向小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为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培养合格的师资作出自己的努力。所以,“师范性”是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中师教育在这方面也是体现得较为充分的。
三、活动设计凸显“师范性”的能力素质
中师教育的周课时大约为31节,每天平均为5节~6节,比起繁忙紧张的高中阶段来说,压力相对要轻。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是实现中师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中师生的技能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中师教育的活动设计无不以此为导向。
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三字一话,样样在行,是中师教育基本的培养目标,也成为中师生活动的基本样态。因此,普通话训练、三笔字练习、乐曲弹唱,成为师范生每天的必修课程,一入学就有这方面的明确要求。通过各种考核与竞赛活动,如教学设计大赛、微型课比赛、说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在班级和学校不同层面交错进行,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语言素质、艺术素质是对师范生的基本要求,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写会画是师范生素质的综合体现,中师教育从课程教学到课外活动的设计较好地保证了这一素质的达成与实现。可以说,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是中师学校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催生了诸多的普通话标兵,同时也大大促进中师生普通话水平的整体提升;各类形式的唱歌比赛与舞蹈比赛,宣示了学生激昂的青春,也孕育了中师生的艺术才情,塑造了他们作为小学教师的必备的艺术素养;“三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墙报与黑板报的评优等,这些无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才能,培育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实践教学形塑“师范性”的育人品格
中师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注意加强与小学的联系,架设理论与实践之桥梁。其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聘请当地有名的小学教育专家、教师来学校讲授有关教学法课程或其他课程,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阻隔,增进对小学教育实际的认识;二是安排师范生去小学任校外辅导员,以此熟悉小学教育的工作任务与要求,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三是通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来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6]。这一切凸显较强的实践价值取向,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的形成与发展。
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环节是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包括平时的见习观摩、初步实习和毕业实习[7]。见习观摩由师范学校与实习学校共同商定,时间较为灵活,有不同层次的见习目标要求;三年制中师教育实习共8周,分两次进行,一次安排在第4学期,为期2周,一次安排在第6学期,为期6周。第一次实习是初步实习,目的在于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环境,了解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次实习是毕业实习,目的在于深化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技巧,培养必要的职业精神等。
一般说来,中师学校都有一所或以上的附属小学,这是它们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也是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基本纽带,同时还赖此开展教学研究与实验。正是中师教育重视与小学的沟通合作,把中师生更多地推向小学教育的第一场景,感受小学教育的文化氛围,体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从而极大地促进中师生的专业成长。
五、校园文化弥散“师范性”的人文氤氲
中师教育是不分学科与专业的,皆以“综合培养”为价值取向,以“全科型人才”为基本目标。所以,学校文化表现为丰富的“师范性”校园文化。具体说,“中师校园里到处醒目地挂着‘请写规范字,请说普通话’的横幅标语,宣传橱窗及走廊里则贴满了教育格言、警句以及教育家的各式肖像;教室里书声琅琅,艺术楼歌舞飞扬,排练厅灵动多姿,书画室色泽绚烂”[8]。还有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学生练习普通话的专注、描摹“三笔字”的执着、弹奏乐器的奔放、高歌一曲的洒脱……这一幅幅图画构成了中师校园整体的文化镜像,再抽离、上升为中师校园文化精神,那就是一种“师范性”气质。
中师教育尽管已渐行渐远,但中师教育的“师范性”文化特色是突出而鲜明的,这是中师教育的成功与魅力之处。正确认识中师教育的“师范性”文化,挖掘其传统价值与文化遗产,对于现今教师培养是有启示作用的,这是我们应当采取的历史态度。当然,如何继承中师教育文化传统,创新当代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则需另文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6.
【2】李益众.高师毕业生为什么站不稳三尺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05-21(2).
【3】李永贤.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4】白中军.论师范教育改革中的“师范性”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3-9.
【5】参见:邱学华.师范生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6】王建平,胡重光.中师教育传统的价值追寻与现实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管理 模式
专业课教学、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是高校办学的三件大事。本文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为视角探讨了高职院校在这两项工作中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取得的进步
高职教育在我国广泛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到内涵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
1.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为共识。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固然很重要,但对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更重要。因为高职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对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2.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它是指在学生管理中,学生工作处为学院一级管理机构,各系为二级管理机构。前者负责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后者负责本系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在此基础上,许多高职院校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培养目标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程,例如在学生管理中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系统,尝试以班级和宿舍为终端的“双元制”管理体制,实施素质拓展认证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这些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使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得以进一步完善。
3.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质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例如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把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难点与热点结合起来,等等[1]。
4.形成主渠道与多种辅渠道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多数高职院校都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注重发挥党团活动的教育功能,广泛开展群众性社团活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教育体系。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生员结构复杂,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1,如何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高职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在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如果宽松有余,就容易使相当一部分自立与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因散漫而荒废学业;如果过于严格,又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既有观念问题,如对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应有的认识;也有体制问题,如相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不便于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合作。
3.继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任重而道远。明理诚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是高职学生应有的人格品质,而以培养这些品格为己任的高职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诚信缺失、官僚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对校园教育的冲击强而有力,提高诚信教育实效性的难度可想而知。面对一直在家长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学校进行吃苦耐劳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又有待商榷。
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长期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创新尝试,下面重点阐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1.整合教育与管理机构,推动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的深层合作。因为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行为自律性欠缺,所以需要更多的教育引导与组织管理。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一项系统:1:程,需要全员参与、多部门合作。传统的部门合作形式常常是由某一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助成立专项事务管理委员会,多属于松散型的合作,适合于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而要解决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问题,就需要各部门的合作更加紧密,以充分实现各工作部门的优势互补。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处、社科部、团委整合为学工部,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方便了合作,便于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统一筹划及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2.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度。一些高职院校启动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许多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还有必要帮助学生设定发展目标,以引导与保证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育管理学分制就是以学分计量为手段,以学生必须接受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它把教育与管理的内容量化为学分,分别制定分值比例,建立学生的学分档案,并把它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教育管理学分制包括教育学分与管理学分两部分。教育学分项目包括军训、入学教育、人文素质讲座、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诚信行为、社会实践、自律活动、技能比赛等;管理学分项目包括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自我管理、违纪情况等。教育管理学分制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从制度上保证其参加必须的教育活动,达到最基本的发展目标。
3.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形成各学期主题鲜明、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根据各学期的教育重点确定主题,如行为规范、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理想价值、职业道德、实践发展等;教学内容上,与各学期主题相一致;教学方式方法上,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座谈式、访谈式、报告式、案例式、情景式、表演式、辩论式、演讲式、体验式、调研式等,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实效性;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方面,拓展教育途径,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相互支撑的三维框架;在思想道德教育考核方面,形成“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三结合的模式。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4.通过学生参与公寓管理的途径,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
“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高职学生是战斗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有更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三自”意识就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建立以“三自”为主线的项目体系是开展“三自”活动的关键,以育为主,以管为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公寓管理、自律自查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参与社会实践等“三自”项目,师生共创“三自”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5,利用高职办学特色,充分挖掘社会实践资源。由于社会实践教学影响因素较多、组织过程较为复杂,许多学校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实践教学覆盖面狭窄的局限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充分利用高职办学特色,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比如将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也建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即所谓的“双基地”建设。“双基地”建设有利于体验教育,也有利于实现教学和育人的综合培养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6.丰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高职学生是未来的技术工作者。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他们更应该成为人文主义技术工作者,在自己的技术劳动中体现为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人文素质讲座是各高校的通常做法。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上,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1)人文基础课与人文微型课并举。人文基础课是关于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大型选修课程;而人文微型课则是指与专业课紧密结合的专业文化课,是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分化或延伸出来的,在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教学中,由专业课教师完成的,面向一个系、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学生小组开设的微型课(必修或选修),课时的分配要独立但可以不分立 (做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内)。微型课的开设为专业课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人文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到人文教育的实践中。(2)加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调查显示:65.53%的学生认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学校进行组织,72.12%的学生认为需要教师的引导[2]。教师可以依托其专业优势,凭借自身的兴趣和专长组建人文教育小组,这种资源利用有利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3)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规范化与常规化建设。需要落实三项工作:一是有规划和方案,减少工作的随机性与随意性;二是注重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始终以常规化的观念指导工作的具体落实;三是把成熟的项目制度化,这是常规化的重要保证,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同时常规化需要在院、系、班三个级别的系统上建立;四是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特长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学院的教师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的教师资源是无限的。不仅课堂教学可以外聘教师,学生的课外教育活动同样可以外聘教师。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在课外进行的,校外人员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他们的辅导工作;学生也可以合理利用业余时间,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通过上述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教师在爱岗敬业方面做得不够突出。正确引导教师端正工作态度,积极进行研究和改革,培养教师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作风。
2.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和形式方面,没有从实质上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和深入研究,课堂教育教学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师基本功有待提高。个别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欠精炼,普通话不标准,随意性较强。
4.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较少关心学生的情绪等心理问题,要尊重学生人格,学会宽容,但不能放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5.应进一步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进一步整顿转化班的课堂教学秩序,实现分层教学的优质化。
6.修改完善奖励考核制度,力求人性化,最大限度的公开、公平、合理。
7.教务教研管理与服务性工作:
(1)要重视教职工的问题活动。
(2)及时发放教师的各种补贴等。
(3)协调办理好班主任请假的相关手续,安排好客人教师请假的顶课问题。
二、整改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1.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每周不少于两节课的培训与学习时间,形式多样地搞好对教师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业务等的学习与培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交流活动。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思想,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认真搞好微型课题研究和教学问题的调研。
2.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契机,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净化教师心灵,真正做到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引导教师端正工作态度,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3.通过组织教师基本功竞赛的形式督促教师加强“两字一话”以及“网络应用与多媒体操作技术”的自我修炼。
(二)以人为本,因才施教,让每位学生都健康成长,成为最好的自我。
1.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学生在成长,犯错是难免的,作为老师,应该正确认识孩子所犯的错误,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找到原因,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明确错误的危害,诱使学生从内心正确认识,进而改正错误。认真搞好学困生和后进生结对转化工作,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教师考核之中。
2.进一步强化转化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召开了专门的转化班科任教师会和级部教师会,就转化班现在的教学工作状况进行专门分析,将存在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寻找问题根源,寻求对策和解决办法。德育处配教师专门讲心理健康课,配助理班主任和行政领导付诸管理。针对转化班学生文化课基础差的情况,精心备课,认真讲课,落实基础知识,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进步。
3.激发兴趣,培养特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艺术能激发灵性,体育可积淀内力。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我们组建了马头琴对、舞蹈队、合唱团、各类球队以及田径训练队等,每年都要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才艺展演等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树立了自信,培养了能力,积淀了内力,激发了活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动力。
按计划组织好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和获奖学生的表彰奖励工作。
(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搞好教务管理和服务工作。
1.以教研组和年级部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成立专门的活动室,每周挪出固定的活动时间,保证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2.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职工中倾听心声,了解情况,真心实意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
3.召开教务处主任和教务员会议,再一次强调教师请假程序和顶课办法,将教师顶课计入实际工作量纳入考核,与评优晋级和奖金挂钩。要及时统计教师课时和各类工作补助,并按时发放;对教师的考核过程要公平公正,结果要及时公示。
4.各年级召开了级部教师会,进行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间断性总结,分析了期中考试成绩,征求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