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理论的概念

系统理论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 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01-01

1 引言

动态系统理论(the Dynamic Systems Theory)源于应用数学,是关于系统状态转移的动力学过程的理论,其中心课题是把握系统的演变规律。Lassen Freeman (1997)首次将其应用于二语习得。系统科学与二语习得间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都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都关注无序到有序间的转化等,因此可以尝试将动态系统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在此理论框架下,语言被视为一个动态系统,语言发展则是一个动态过程。语言学习者作为一个子系统,亦是一个动态系统,由记忆力、注意力、动机等次子系统构成。本文梳理了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最相关的概念和问题,并将动态系统理论融合在二语习得中进行研究分析,展示该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潜力。

2 动态系统理论概述

动态系统理论又称复杂理论、非线性自组织系统理论,它强调时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具有复杂的内部相关性,其内部的变量相互联系,一个变量发生变化就会对系统内部其他的所有变量产生影响。

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线性主义、笼统主义和简化论的范式,转而关注二语习得过程中大量变化着的细节所体现的变异性,以及这些变异反映出的二语习得系统内部要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3 动态系统理论下二语习得研究内容

3.1动态系统理论与中介语石化现象

学习者在整个二语学习过程中,除了与外界因素进行互动外,还会对自身的语言体系进行不停的自组织。由于二语系统的自组性,系统通常会经历两种状态,即吸态与斥态,前者是指二语系统从表面上看处于停滞状态,后者是指系统处于动荡之中。当系统处于吸态时,学习者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困境,此时需要学习者进行调整进而完成突破,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吸态。传统观念的中介语石化是一种最终的结果状态,而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石化是“一个相对于其他状态,系统更容易停留的状态,只有通过强大的力量才能克服”是一种暂时的状态。随着语言的不断使用,不断发展,石化现象是学习者内部的各种变量不断地相互影响而导致的不可预知的结果,但绝非语言学习的终止状态,而是“潜能无界性”(boundlessness of potentiality)的一种表现。因为很可能这一时一刻的系统状态在下一刻又开始运动,不断重组,继续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概念的不同:传统观念的石化现象是一种最终状态, 不会再改变,而吸态则是暂时的。Larsen-Freeman认为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 也不应该把吸态看作最终状态, 而应该看到“潜力的无穷性”。毫无疑问, 这对语言教学是有积极意义的。

3.2动态系统与学习环境

Larsen-Freeman(1997)认为语言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教师的指导,借助教材等语言材料,自主构建有意义的语言动态交流模式的过程。Larsen Freemen和Cameron提出在第二语言发展过程中,“学习者所具有的语言资源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学习者与语言环境作为独立的系统,各自动态发展的同时,不断相互调整,相互影响,以达到相对平衡。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孤立地学习抽象的符号,最终是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反映了动态的交流情景。比如,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后,要与外部系统,如环境、教材或他人交流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知识;若忽略与语境的动态交流,仅停留在个体系统内部消化,即便一时记得,却不能持久并促进语言持续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学习者一会出现老记不住单词,今天记明天忘的现象。

4 结语

动态系统理论将二语习得研究的认知视角与社会视角相融合,开辟了二语习得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有助于研究者从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中走出来,拓宽思路、变换角度来审视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本文对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二语习得概念进行梳理。动态系统理论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二语习得理论和研究方法描绘二语发展的轨迹,但这绝不是终极目标。在二语发展模式描绘基础之上的、对二语发展整体趋势和规律的揭示和通过英语教学进行积极干预才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终目标。从当今国内外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发展来看,研究只是刚刚起步,今后的研究一方面需要拓展已有分析工具的应用水平与范围,另一方面更应探索新方法和新工具的运用,从而在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不断加深和推进二语习得研究,并同时不断丰富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动态系统理论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大伟.动态抑或互动动态系统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3,(5):10-15,25.

[2]李兰霞.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409―421.

[3]沈昌洪,吕敏. 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J].外语研究,2008(3):65-68.

[4]Larsen Freeman,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7.(18):141-165.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系统;非物质性社会事实;行动系统理论;启蒙现代性;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3-0145-006

当把“文化”与“系统”结合起来认知的时候,人们发现,文化系统理论一面成为“文化”事业的国王,一面成为“系统”科学的臣民。文化的自足属性,被文化对系统科学、系统方法的依赖所消解。那么,在社会学视域下,“文化系统”范畴是否有效,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化系统”是否真实存在,一直被人拷问着。比如,文化人类学奠基人泰勒认为:“同一种族的人使用同一语言,信奉同一宗教,遵守同一习俗,以及在艺术和知识上处于同一总水平。”[1]7他把文化或文明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蕴含的单线发展观点,含有文化达尔文主义的倾向,不能认识和发现“文化整体”的层次、结构和演进动力,缺乏系统研究的特质。历史社会学派代表人物博厄斯则认为:“像文化这样复杂的现象是不可能有绝对体系的。”[2]216泰勒的线性思考,博厄斯的否定性见解都说明,主观评价性地研究文化理论,是以对边缘性或地方性的忽视,对不可评价之物的过滤为代价,文化因此会成为程序化的拼盘,文化多样性不再有,有的只是“我们的文化”。这恰如后现代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文化研究标准的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社会存在差异的体现,“因此,各种不同的文化实际上是不可通约的。”[3]46由此导出的结论就是,文化难于形成系统。

可以看到,怀疑论者的见解还是相当有深度的。从早期到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对体系性的忽略、怀疑和有意排斥,一直伴随着研究史的始终。的确,系统研究的内容过于空泛,对系统结构、功能的过分强调,让文化系统理论被认为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翻版;一边使用还原主义的态度,一边反对还原主义的立场,又让该理论的研究方法自相矛盾;对现实世界存在着系统的先行假定,实际上只是实证主义的方案优化,只是沿着几条路径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得出最优方案,通达既定目标。人们看到了文化体系理论建设的困境:坚持文化具有体系性主张的人,如果无法找到理论得以成立的客观公正立场,这种笛卡尔式的文化理性主义预设,隐含着文化优越论和种族中心主义的潜台词,必然会导致怀疑立场的存在。

但是,也有人坚持有文化系统的真实存在。稍后于泰勒的法国人杜尔克姆(又名杜尔克海姆、涂尔干),亲历普法战争失败阴霾,生活在“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盛行的第三共和国,看到了社会秩序的失范。他因此主张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建立“道德式的个人主义”。在杜尔克姆时代,“文化研究”主要表现为道德研究,因为,“现在社会学家所谓的标准、价值观,或更通常称之为文化的,是杜尔克姆所谓的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的很好例证。”[4]79在杜尔克姆看来,社会学应该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而其中的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包括四项内容:(1)道德;(2)集体意识;(3)集体表象;(4)社会潮流。[4]80-84

首先,让我们分析道德。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杜尔克姆可以被称作道德论的社会学家。这是因为,其一,道德是社会事实。这即是说,在杜尔克姆那里,道德是拿来实践的。在《社会分工论》中,杜尔克姆把社会团结看成是整体上的道德现象,无论是机械团结还是有机团结,都打上了“整体”道德的烙印。与研究道德问题相联系,他对古方文明中的律法精神、对该精神背后的道德观念做了系统的解读。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以及其他著作中,杜尔克姆一直精耕不辍的主题,就是社会事实及其背后的道德体系问题。其二,杜尔克姆一直关注社会的道德健康。基于建立“道德式的个人主义”的社会分工要求,杜尔克姆认为:“道德意识的强制性在今天应该采取这样一种形式:即各为其用,各尽所能。”[5]6在社会需要分工的时代,做一个完美的人,已经成为不切实际的构想,把最完美的文明集于一身的念头,拥有普遍文化的想法,仿佛是痴人说梦。人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社会必须道德健康,这与道德体系必须日益健全遥相呼应。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能力;复杂性理论;复杂适应系统;能力演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科学界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变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论、超循环论这些新学科的基础上兴起了对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一个突出的标志是1984年在美国成立了圣菲研究所(SFI),该研究所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生物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上,该研究所的霍兰(H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掀起了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热潮。在复杂系统理论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企业复杂性的探索工作也开展起来,如分形企业(Fractal Company)的研究、基于CAS的企业进化的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能力研究等。

一、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能力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复杂系统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西方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开始考虑把复杂系统理论引入到企业能力研究当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入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微观层次的研究。Ren,Y.T.Yeo,K.T.利用复杂系统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风险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模型来提高复杂产品系统项目,改进模型能够促进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运行,经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运行效果。Vermani,S.K.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复杂产品生产工艺评估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高效方法进行生产能力的测量。Fernando E.和Eva Pelechano-Barahona从对企业技术的复杂性的分析中揭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并指出对企业技术进行合法保护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能力。

(2)引入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宏观层次的研究。Ron Sanchez提出将系统理论、复杂性理论和能力理论综合应用于战略管理中,并认为在复杂环境中为企业设计一个复杂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是对管理者有力的挑战,但是如果设计得当,新的组织结构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John Brocklesby 和Colin Campbell-Hunt利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演化过程,通过对一些公司的实际调查和研究,论证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复杂性和竞争优势的演化机理,提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要根据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及时调整,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力。Jason Potts 对复杂系统理论、能力理论、行为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重新诠释了新演化微观经济学,认为复杂系统理论是新演化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并对能力理论与行为理论进行了研究。Dagnino应用复杂系统理论把能力理论和战略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企业体系(the System of Business Enterprises,SBE),并把其看作是复杂动态的资源和能力网络。

(3)应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研究。Catherine A. Maritan和Corinne A. Coen应用Swarm仿真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对企业投资中的能力禀赋与投资决策惯例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M. J. North and C. M. Macal 从复杂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管理的复杂性,通过建立基于主体的模型来提升企业的能力。并使用仿真工具Excel、RePast、NetLogo、StarLogo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仿真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Pietro Terna在Swarm仿真平台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开发出了面向企业的基于多主体的仿真平台JES(Java Enterprise Simulator),并应用JES进行了企业生产系统的仿真,为基于多主体仿真的企业宏观层尤其是企业战略和企业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国内研究现状。在复杂系统理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学者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进行了研究, 崔世娟、魏刚和陈良猷在2002年开始倡导把复杂系统理论与企业能力结合,并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在这之后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能力研究在国内逐渐兴起,而且成果显著,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齐庆祝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现代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趋势,针对企业能力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阐述了企业能力系统的复杂适应特性,提出了企业能力层次演化的多样性、方向性,以及涌现机理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对企业能力层次演进的影响,构建了企业能力系统演进的概念模型,为企业把握正确的能力层次演进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于丽娟,韩伯棠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即要注重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树立企业与环境的“批同进化”观念,注重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又要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企业核心能力。,吴贵生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是由能力要素和能力载体构成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这需要从动态、开放、整体视角来把握企业能力,并建立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更迭模型,试图揭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阶跃变化。吴绍艳、杜纲.应用CAS理论和涌现机理,从企业内部的自组织和企业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两方面详细探讨了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机理。张利斌、葛天平从复杂适应性和哲学的角度对企业的核心刚性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企业核心刚性的形成机制。张鹏程、张利斌、侯祖戎等则从复杂适应性理论的视角下提出了企业核心刚性进化的动力和条件,分析了企业核心刚性螺旋式进化的机制。吴正刚,韩玉启对复杂环境下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企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李瑾,崔婷应用复杂系统科学涌现现象的机理,从全新角度对企业能力的层次演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涌现机理的企业能力层次演进概念模型。

(2)应用分形理论、协同理论、非线性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范正认应用协同学的自组织理论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演化规律,研究了企业内部各基本能力子系统是如何通过协同作用促成核心能力的形成、演化与发展的,进而带动整个企业系统的演化与成长。邓修权和彭金梅以复杂系统理论中的分形理论为指导,在分形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形企业能力,研究了分形企业能力的能力分形元的划分及其结构,分析了能力分形元的特点,并研究了分形企业能力的生成元模型及运行与演化机制,分形企业能力把企业能力理论、先进生产模式和复杂系统理论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企业能力理论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刘晓峰和徐耀群研究了复杂条件下虚拟企业竞争力问题,并通过引入非线性函数,建立了一种基于一维Logistic方程的虚拟企业竞争力模型,给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几种可行的方案。吕洁华和曹玉昆从复杂性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五个能力维度,即技术能力维、生产能力维、营销能力维、资源能力维、管理能力维。

(3)应用多主体仿真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周庆、黄颖颖和陈剑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借鉴Holland的ECHO模型的建模思想,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基于主体的动态竞争模型框架,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通过Swarm仿真平台模拟了零售商的动态竞争行为和演化过程。邵艳华、李坚石、王静红、沈昭华建立了一个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竞争模型.通过开发基于Swarm平台的仿真程序,模拟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的动态竞争行为和演化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 研究现状评述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在复杂系统理论兴起的大背景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复杂性的势头已出现,国外的研究多点开花,不仅从宏观、微观层面对企业能力进行了研究,而且应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国外的研究侧重于微观层研究,对宏观层次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侧重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尤其是CAS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对相关的应用研究则偏少,而且采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研究还比较有限。

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借鉴甚至是套用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初步的定性的解释,对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从宏观上进行类比和推理,缺乏根据企业能力的特点对企业能力复杂性的深入细致的分析,缺乏从微观层次研究企业能力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能力宏观层次的涌现机理,也缺乏定量的研究。而且目前的研究对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分析和利用不够。同时,对企业能力体之间的交互规则的约定还没有能够被准确、清晰地说明。学习是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间相互影响的主要方式,目前的研究忽略了对主体间的各种学习机制和规则的详尽阐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结束语

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是复杂性科学和企业能力理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结果,通过对企业能力复杂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企业能力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进而充实和丰富企业能力理论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企业如何构建企业能力进而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而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能力研究可以为之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更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Ren, Y.T.Yeo, K.T.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complex product systems1 (CoPS)projects.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4.

2. Vermani, S.K. Process evaluation capability analysis of complex parts. 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2003.

3. Fernando, E. and Eva Pelechano-Barahona. The complexity of technological capital and legal protection mechanism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8,9(1):86-104.

4. 崔世娟,魏刚,陈良猷.系统、复杂性与能力观点的结合——战略管理的方向.企业经济,2002,(5):80-81.

5. 崔世娟.从复杂系统角度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探究.经济师,2004,(7):157-158.

6. 齐庆祝.企业能力的维度、层次及层次演进研究. 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4:8-10.

7. 于丽娟,韩伯棠.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企业竞争力.改革与战略,2003,(5):10-12.

8. ,吴贵生.基于复杂理论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7,10(1):18-28.

9. 吴绍艳,杜纲.基于CAS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理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108-111.

10. 张利斌,葛天平.核心刚性成因新探:基于复杂性科学和哲学视角.当代经济,2005,(4):29-30.

11. 张鹏程,张利斌,侯祖戎,朱乾宇.企业核心刚性进化机制研究:基于CAS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7):117-123.

12. 吴正刚,韩玉启.复杂环境下企业能力演化机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119-121.

13. 李瑾,崔婷.基于系统涌现机理的企业能力层次演进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2):82-86.

14. 范正认.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内部协同过程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0,(3):24-28.

15. 邓修权,彭金梅.企业能力新视角:分形企业能力.管理评论,2007,(2):35-41.

16. 刘晓峰,徐耀群.复杂条件下的虚拟企业竞争力建模与分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7):823-824.

17. 吕洁华,曹玉昆.基于复杂观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统计与咨询,2005,(1):14-15.

18. 周庆,黄颖颖,陈剑.基于主体的动态竞争模型的设计与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5,(8):1977-1981.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口译;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27-03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最初多用于数学领域,近年来则成为应用语言学界的最新发展状态。这一趋势将语言或语言学习者自身视为一个充满无数变量的动态系统。如同城市纷繁复杂的交通系统和生态系统一样,语言或语言学习者系统中各变量会随着时间发生不可预计的变化,各变量之间的互动让整个系统处于不稳定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孕育着无限可能。同时,大的系统内包含着若干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同时不断与外界事物发生能量交换。系统的全面联结性(complete interconnectedness)是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特征。此外,系统的非线性发展(non-linearity)、系统的吸引状态(attractor state)以及系统的初始状态与个体差异(initial state and variation)也是该理论的重要概念。过去几年中,国内学者对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二语习得方面,如郑咏滟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对二语词汇发展(2011)、学习者个体差异(2013)、自由产出词汇历时发展(2015)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方红、王克非则通过动态系统理论阐释了翻译能力的构成和发展模式(2014)。本文拟将动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口译教学研究中,以该理论的四个核心概念为切入点,详细梳理口译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瓶颈,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动态系统理论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近十几年来,为满足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口译教学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方面都发展迅速,成果颇丰。由吉尔的多任务处理模式和巴黎释意学派理论衍伸出的厦门大学口译教学模式和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口译教学模式主导了中国口译教学的发展。然而,口译教学仍存在瓶颈,口译课程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如今,口译课堂及教材中常见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旨在循序渐进地介绍口g活动中可切实应用的技能[1]。但由于口译课时严重不足且班级人数过多等客观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度强调技能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口译实践和练习;在点评时过度强调译文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整体表现。这些都导致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甚至是一年的口译学习后仍对口译认知模糊,水平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口译任务。

Larsen-Freeman[2]最早提出语言学习不是单纯由输入引导的线性过程,而是充满倒退、停滞,甚至跳跃式前进的动态系统行为。口译学习作为语言学习高级阶段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符合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描述特征。口译系统的全面联结性,口译能力的非线性发展,口译学习过程中的吸引状态以及口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都是直接影响口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此背景下将动态系统理论引入口译教学,既符合口译教学现状也符合口译学习者的发展轨迹。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将更多地从口译学习者的视角来分析、调整口译教学中的种种问题。

二、动态系统理论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一)口译系统的全面联结性

在动态系统理论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系统的全面联结性无疑处于最首要的位置。作为其他三个特征的前提,系统的全面联结性强调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或变量构成且每个子系统或变量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都会对构成该系统的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进一步来说,某个变量的细微变化不仅会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甚至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变化[3]。在许多复杂系统中,系统未来的发展结果是无法准确预测的;而这并非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而是因为相互联系的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随之发生改变,整个系统永远处于恒动之中。

仲伟合教授曾经提出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个板块组成:KI=KL+EK+S(P+AP),其中KI=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KL= Knowledge for Language(双语知识板块);EK=Encyclopedic Knowledge(百科知识板块);S(P+AP)= 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 即技能板块[4]。按此归类,口译系统即是一个包含双语知识板块、百科知识板块和技能板块三个子系统的复杂动态系统。其中三个板块所代表的子系统又是由多重变量构成的。因此,口译系统的良好发展有赖于其子系统的良好发展及各子系统间的正向迁移作用。从教学层面来说,教师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技能讲解,而应该预留一部分时间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帮助学生积累广泛的百科知识。当然,从目前情况来看,同时做到以上几点并非易事。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每周仅有2学时左右的口译教学安排,且口译课程设置一般为第6、7学期。在紧凑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只能专注于以笔记法为核心的技能讲解,以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加之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正是学生复习考研,准备专八或找工作的黄金时期,且很多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口译方面工作的打算,因此上课不够投入,下课也不会主动练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口译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依赖短短1―2学期的教学。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口译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的联系。正如前文所言,口译系统的良好发展有赖于其子系统的良好发展及各子系统间的正向迁移作用。口译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自然也离不开包括听力、笔译、跨文化交际等在内的基础课程的良好效果。口译教师可以与相关课程教师充分沟通,从教材选取、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做到环环相扣,相互支持。比如在听力课程中增加短时记忆训练、语音辨识训练、有笔记训练和无笔记训练等内容,为后续口译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再比如笔译课程中也可以适当加入口译特征,比如点评时突出信息传递的完整性;训练时增添常见口译题材等。只有当口译子系统涉及的相关课程与口译课程能有效地衔接与配合,各子系统有目的、有序地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口译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二)口译能力的非线性发展与吸引状态

如上文所言,变化(variation)是动态系统的本质,各子系统自身的变化加之各子系统间的复杂互动,使整个动态系统呈一种不稳定状态(flux), 无论是增长还是消减都是不可预测的,这也直接导致了系统的非线性发展特征。从口译系统的发展来看,口译能力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再呈恒定的正比关系。可能在学期开始,学生投入很大热情却收效甚微;反而在学期中,进入笔记法的学习后,口译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此后却又遭遇平原阶段,口译能力停滞不前。这种能力发展停滞现象也被称为“石化”(fossilization),系统内不同变量相互制约,导致系统通过自我重组(self-organization)进入 “吸引状态”(attractor state)。正如马儿只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奔跑:小跑或疾驰,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奔跑方式显然并不存在[5]。“小跑”和“疾驰”便是系统的两种变量,两者相互制约,将系统引入吸引状态,呈现一种动态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吸引状态仅是表面暂时的停滞,并不代表系统发展的终结。一旦有新的变量加入或某一变量发生突变,都可能成为推动系统发展的一股力量。此时,吸引状态便不攻自破。系统发展的吸引状态与非线性特征互为因果,皆属于系统发展的必然。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能力发展的起伏,引导学生走出吸引状态,向能力发展的新阶段发展。

在口译学习的初级阶段,很多学生由于过度崇拜笔记法和参考译文,训练重心发生偏移,导致口译能力发展受阻。P记法是口译课堂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很多学生却对笔记法的认知过于偏激,甚至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以至于口译练习中听到的每一点信息,甚至每一个单词都要在纸上清楚地记录下来。而这一举动极大地影响了口译训练的效果:学生忽视了短时记忆训练而完全依赖笔记,但又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应用大量符号,以致精力分散,复述或口译时长时间停顿,逻辑混乱,信息丢失情况严重。此时,笔记非但不能协助口译反而起了反作用。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合理介入,引导学生将脑记与笔记结合起来,适当情况下要求学生进行无笔记训练。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笔记进行口译,课堂上可以选两名中等水平的学生上台现场记笔记,教师则及时对笔记进行分析和点评,指出哪些地方该记,哪些地方不该记,如何运用空间感体现信息的逻辑等,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笔记系统。

造成口译能力停滞不前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许多教师将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的评价标准混为一谈。译文质量可以说是笔译能力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口译有其特殊性。在满足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后,更重要的不是译文质量而是译员的表现,具体来说,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如何灵活、沉着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何巧妙地进行语言结构重组都是衡量口译能力的要素。目前,大多数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往往只注意了译文质量,或者口语发音,却忽略了学生的整体表现。导致学生只重视参考译文的用词和语言结构,却永远不知道自己与一名合格译员的真正差距在哪里。所以在口译课程后期,学生觉得自己的口译能力停滞不前,即使积累了不少新的表达和句型也无法有效运用到口译实践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帮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录音或录视频的手段将口译过程进行回放。有的学生在口译过程中长时间停顿,自己却不以为意;有的学生习惯性地重复同一个信息点;还有的学生经常一句话说到一半又回头重新组织;等等。这些问题通过回放的方式都能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细节点评,不但要注意译文质量,更要强调信息传递的整体效果。以上是对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口译能力发展吸引状态的几点建议。

(三)初始状态与个体差异

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系统的发展是一个外界环境与内部资源互动的过程,系统发展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的发展。因此,系统发展的路径和结果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是密不可分的。口译学习者可以被视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动态子系统(dynamic sub-system),并且自身包含一系列互相作用的动态子系统(dynamic sub-sub system)。每时每刻,不同层级的系统与系统间、系统与外部环境间都进行着能量交换。有时,某一能量交换产生的一小股力量却能够对整个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而更强大的力量反而对系统影响较小。系统初始状态的不同与能量交换的不确定性导致个体系统的差异成为必然。

对于口译学习者来说,个体的初始能力不同,即双语知识板块、百科知识板块和技能板块三个子系统的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必然引起系统发展的差异。每个学习者所经历的吸引状态都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为了满足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在学期的前中后期分别贯穿一定量的“翻转课堂”教学。“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

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6]。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也有助于教师发现不同个体面临的不同问题和瓶颈,从而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和指导。值得一提的是,“翻转课堂”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并不适合贯穿于口译教学的始终。我们应该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不忽略核心技能的讲解与练习,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将动态系统理论与口译教学相结合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动态系统理论能够较为全面地诠释口译学习者各子能力间的互动以及各子能力与外界环境间的互动,并能从多维度体现口译能力发展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该系统的基本概念使我们认识到口译课程与其他相关基础课程间的互动与联系,口译能力发展的非线性特点,口译能力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吸引状态以及口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鉴于此,将动态系统理论运用于口译教学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并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口译的教与学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者的初始状态以及各内部变量与外部参数间的互动对口译能力发展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进与创新,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口译系统的发展特点。

动态系统理论虽然为口译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维框架,但目前的研究过少且仅局限于理论层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将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起来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仲伟合.口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报,2007,(3).

[2]Larsen-Freeman.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

tics,1997,(2).

[3][5]de Bot,K,W.Lowie & M.Verspoor.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7,(1).

[4]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

译,2003,(4).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管理创新;企业管理;概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77-0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今天.全球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创新则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载体,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其存在的理由和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落脚点。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促发了我国企业现代化历程的加速。当前,我国企业现代化的历程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如何从适应计划经济走向

一、理论背景

在国内最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和常泽修等人。芮明杰于1994年在其出版的著作《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中,最早提出管理创新的概念。管理创新就是由管理主体对组织系统中的人们施加影响,使组织系统中的人们能积极和协调地工作,以实现组织系统预定的目标。该定义包含4层含义:①管理创新的基础包括:管理创新的前提假设、相关依据和基本观念:②管理手段创新是指企业为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③管理任务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做怎样的事情"来促使组织系统中的人们积极和协调地工作.以保证实现其目标;④管理目的创新就是实现组织系统的目标.包括经济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

二、研究假设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开放的社会需要管理的开放,不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互动与融合促使管理的深层变革,也引起了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关系的讨论。

(一)基本假设1: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

社会转型即社会形态的转变。而管理转型是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管理转型必然涉及管理的目的、任务、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根本改变。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充足的创新知识资源。另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有效的创新方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我国管理转型所要求的管理创新,决不是对某种管理思想的选择、认同所导致的管理思想一元化。恰恰相反,它应该是适应不同管理客体、管理环境需要的多种形态的管理思想的并存共荣。因此,要顺应社会转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

(二)基本假设2:管理嵌入社会文化管理是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

管理嵌入社会文化即管理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管理总是根植于社会文化、价值观、习惯和信念、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愈是能运用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它就愈能取得成功。

(三)基本假设3:"创新人"假设是管理创新的逻辑前提。

"创新人"指企业中参与创新的所有创新主体,如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及操作层的员工、企业的供应商与用户等。"创新人"假设作为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发展结果.以往的"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复杂人"及"文化人"假设都只是"创新人"假设的某一侧,"创新人"综合了以前各种假设的合理部分。既反映了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发展趋势.又反映了人性的创新本质,是人性假设在创新时代的新发展。因此.把"创新人"假设作为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点。

三、概念模型

发掘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科学的管理研究。选择建立管理创新的概念模型是这项研究的基础。对正在孕育的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主要有两项:提出概念模型和发掘管理情景。

概念模型由西方管理理论的普适性要求和我国社会转型背景的特色性要求所决定。一个可供选择的概念模型将由"管理创新的基础"、"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任务创新"和"管理目的创新"组成。其中,管理创新的基础包括:"管理基本形式分析"、"管理思想出发点分析"和"人性论分析"。具体说明如下:第一.这是遵循传统理性,且使用经验方法而得到的一种概念模型。按传统理性."以人治人"管理基本形式、"人性应善"人性论等这些传统管理的逻辑延续,促使我们能够提出上述概念模型。然而这个概念模型的得出,无论是一般性管理的普适性要求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管理的特色性要求的确立.还是把这种要求归结为4个方面组成概念模型.都带有极强的经验论倾向。第二.由经验方法而得到的概念模型,虽根植于传统理性,但在当今管理研究中.只有让其自身所具有的传统理性能与实用理性相结合,才可能获得人们对其可供使用的真理性的认同。因此,上述概念模型是否有用,必须通过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才能验证,概念模型的作用是为发掘管理创新属性提供分析研究的途径、手段。第三.用这个概念模型研究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如果结论显示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符合模型的内容.我们便认为概念模型与企业的管理相贴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概念模型对企业来说.具有了建构管理创新模式的可使用真理性,由此最终寻找出企业建立在上述概念模型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模式。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6篇

格雷厄姆和多德在《证券分析》一书中对股票价格波动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股票内在价值”对于投资的重要性,随后,这个领域的研究引起了众多经济金融学家的兴趣,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得到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且不乏广泛应用的方法,但是,对于新兴市场和普通投资者却难以采用。这里,我们希望借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一套简便易用的股票投资价值预测方法。本文探讨了灰色预测方法及其在股票价格预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以期能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是极为复杂且难以预测的。股票价格对市场信息如何进行反应,即使最高明最富经验的分析师也难以稳操胜券,这是因为,我们缺乏信息对市场影响的传导系统的结构和系统传导模型,不能准确把握金融政策、利率政策、公司状况、国际市场及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只能似是而非地对价格走势进行把握,其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如何判断或预测股票市场价格走势引起了众多经济金融学家和市场分析人员的极大兴趣,在许多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股票定价方法向着量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大量令人振奋的定价方法。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证券分析》一书对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暴跌的深刻反思,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建立在股票“内在价值”基础上的,股票价格会由于各种非理性原因偏离“内在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离会得到纠正而回到“内在价值”,因此,股票价格的未来表现可通过与“内在价值”的比较而加以判断。但“内在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因此,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及其现金流的准确把握将是非常关键的。此后,戈登在对“内在价值”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股票定价的现金流量模型即“戈登模型”,然而,公司未来现金流是不确定的,为该模型的广泛应用带来麻烦,为此,关于股票定价的早期研究就集中在确定公司未来现金流。费雪(Fisher)教授认为未来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可用概率分布来描述,马夏克(Marschak)、希克斯(Hicks)等学者经过一系列研究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可以看作是对投资于未来收益的概率分布矩的偏好,并可用均方差空间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同时,他们还发现“大数定律”在包含多种风险资产投资中会发挥某种作用。戈登模型在股票价值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单只股票估价分析的基本方法,然而,该方法并没有解决股票投资风险与未来现金流折现率的关系,直到亨利·马科维茨(H·Markowitz)教授的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建立才对这一基本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该模型的致命缺陷。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投资者会将所有的投资集中在一只股票上,基于此,马科维茨(H·Markowitz)教授于1938年提出了投资组合的概念,建立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以统计学上的均值和方差等概念来衡量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给出了投资者如何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自己的最优组合以最大化其投资收益,并将风险分解为系统和非系统风险,从而,指导投资者最优化其投资行为。此后,其学生威廉·夏普(M·Sharpe)、林特纳(Lintner)等为强化该理论的应用,将其注意力从马科维茨的微观研究转向整个市场,将其复杂形态简化为以市场指数为基础的单因素关系,并发现在均衡市场条件下资本资产的收益与风险遵循线性关系,即著名的以均值--方差模型为前提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然而,由于CAPM所要求的前提过于严格限制了其应用,许多经济学家试图研究在一定弱化条件下的定价理论,他们是迈耶斯(Mayers,1972)的存在大量非市场化资产的投资定价理论、罗斯(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PT)以及布里登(Breeden)资产收益率与平均消费增长率的线性关系模型(CCAPM)等等为数众多的数量化投资模型,为市场投资行为选择提供了一定决策依据。

Roberts和Osbome在对股票市场价格的长期研究后,发现市场价格遵循“随机漫步”或“随机游动”的规律,由此,以Fama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认为投资者对市场信息会作出合理的反应,将市场信息与股票价格相结合。进入1980年代,在探寻一般均衡定价模型进展不大的情况下,将定价理论的研究方向转向注重市场信息的考察。经过实证检验,邦德特和塞勒(BondtandTheler1985)发现股市存在投资者有时对某些消息反应过度(overreact),而杰格蒂什(Jegadeesh1990)、莱曼(Lehmann1990)等则发现了股价短期滞后反应现象,由此,杰格蒂什和迪特曼(Titman1993)认为投资者对有关公司长远发展的消息往往有过度的反应,而对只影响短期收益的消息则反应不足,关于这一点仍然存在着争论,尽管如此,信息与股价之间应存在着某种关系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认同,并且,弗伦奇和罗尔(Roll)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股价波动幅度与可获得信息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这些定价理论在现代经济金融学家的推动下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明了“对(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缺乏有效的解释手段反映了我们科学体系的不成熟”,面对这一现实,金融学家们开始尝试利用非线性方法与混沌思想来理解股票市场行为,甚至采用具有黑盒子性质的定价核概念、半自回归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以及近年兴起的系统仿真等新方法,试图解释信息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方法将成为股票定价理论的新兴的令人激动的发展领域。

但是,这些模型的应用都需要较为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庞大的数据系统,而且,所需数据要求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以满足“大数定理”的要求,这些对于新兴市场和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来讲,难为其用,而且,市场价格的变化往往与股票“内在价值”并不一致,因此,寻找一种既简便又能适应市场基本状况的定价方法就自然成为了我们的追求。这里,我们希望借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一套简便易用的股票投资价值预测模型,以期能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股票投资价值灰色系统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GreySystemTheory)的创立源于20世纪80年代。邓聚龙教授在1981年上海中-美控制系统学术会议上所作的“含未知数系统的控制问题”的学术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灰色系统”一词。1982年,邓聚龙发表了“参数不完全系统的最小信息正定”、“灰色系统的控制问题”等系列论文,奠定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他的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系统与控制通信》杂志主编布罗克特(Brockett)给予灰色系统理论高度评价,因而,众多的中青年学者加入到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行列,积极探索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事实上,灰色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科学家艾什比(W·R·Ashby)所提出的“黑箱”(BlackBox)概念发展演进而来,是自动控制和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艾什比利用黑箱来描述那些内部结构、特性、参数全部未知而只能从对象外部和对象运动的困果关系及输出输入关系来研究的一类事物。邓聚龙系统理论则主张从事物内部,从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去研究系统,以消除“黑箱”理论从外部研究事物而使已知信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因而,被认为是比“黑箱”理论更为准确的系统研究方法。所谓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所要考察和研究的是对信息不完备的系统,通过已知信息来研究和预测未知领域从而达到了解整个系统的目的。灰色系统理论与概率论、模糊数学一起并称为研究不确定性系统的三种常用方法,具有能够利用“少数据”建模寻求现实规律的良好特性,克服了数据不足或系统周期短的矛盾。

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不仅成功地应用于工程控制、经济管理、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领域,而且在复杂多变的农业系统,如在水利、气象、生物防治、农机决策、农业规划、农业经济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灰色系统理论在管理学、决策学、战略学、预测学、未来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展示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那么,灰色系统是否能够在股票市场价格走势方面发挥作用呢?以及怎样发挥作用?这是本文要探索的问题。

勿容质疑,股票价格的“内在价值”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股票价格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其运用受相关专门知识的约束,同时,也受人们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预期是否合理与准确的影响,那么,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的纠正,必然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并付出相应的代价即“学习成本”。如果将市场有效性与信息定价机制相结合,将对股票市场的定价机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关系上,人们发现股票价格不仅反映其内在价值的信息,而且反映了市场交易者的“噪声”(Black,1986),因而,股票价格的偏离不会总回到其“内在价值”。这样,我们根据这些所知信息还是难以预测或把握市场价格走势,从而经常出现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现象。

我国股票市场有“政策市”、“消息市”之称,应该说这是效率市场的应有状况,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股市的股票价格对其反应“内在价值”的信息未能作出充分的反应,因而,认为我国股市的这种反应机制是跛足的(包建祥,1999),“有关股票市场的政策法规报道”是对投资者最有价值的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也最大(茆诗松,1997。),而且存在着对信息的反应过度及反应不足(魏刚,1998;张人骥,1998。),呼吁建立完善的信息定价机制。应该说,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近年的发展,市场的信息定价机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市场对信息的敏感性有了实质的提高,对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信息,不论是系统信息还是非系统信息,股票价格均有相应的反应,因而,为通过市场价格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反应判断市场价格的未来走势,提供了可能。

由于股票价格应该反应与其相关的市场信息,那么,信息在价格中的输入和传递就有其相应的轨迹和强度,这种轨迹和强度取决于该股票的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机制和灵敏性,而对于不同的股票,价格反应信息的机制和灵敏性有着相当的不同,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以及这种轨迹和强度大小是什么,难以准确把握,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和股票“内在价值”,在新兴市场中,这种状况尤甚。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新兴市场中,作为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讲,他们难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更像是通常的“投机者”,即以市场交易差价获取利益,并不是以获取公司分红或股利为目的,因而,对这些投资者来讲,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多少似乎显得那么重要了,他们最为关心的应该是股票市场价格的近期走势如何,以判断价差的大小,从而决定该股票是否值得买卖,因此,交易过程中并不需要知道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由此可知,股票价格的市场表现的趋势判断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

由于股票价格是相关信息的综合反应,所有的相关信息的传导机制和灵敏度都得到了相应的反应。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种传导的方式和灵敏度是什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适当方法通过信息在价格中的历史反应来判断价格的未来行动方向或状态,从而寻求信息在股票市场价格中的反应机制,这是因为历史行为反应至少部分反应了价格行为固有规律,并反应了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决定了价格的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我们认为,灰色系统理论的建立为测定和反应这种传导机制和灵敏度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我们知道,灰色系统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来寻求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因为,客观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其发展变化有着自己的客观逻辑规律,是系统整体各功能间的协调统一,因此,如何通过散乱的数据系列去寻找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就显得特别重要。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一切灰色序列都能通过某种生成弱化其随机性而呈现本来的规律,也就是通过灰色数据序列建立系统反应模型,并通过该模型预测系统的可能变化状态。

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微分方程能较准确地反应事件的客观规律,即对于时间为t的状态变量,通过方程就能够基本反映事件的变化规律,那么,假定某股票价格的状态初始序列为,通过灰色一阶累加生成序列和弱化关系式(k=1,2,…,n),我们就可以得到该股票价格的时间状态的灰色微分方程为,系数a就是股票价格对信息的敏感性,是股票价格状态对信息反应系统变化内在规律的指标,在灰色系统里被称为“系统发展系数”,而(k=1,2,…)就是该股票在未来k+1时间的市场价格。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要把握市场价格走势和发展方向,并不需要知道是什么信息或多少信息影响其价格的变化以及如何影响,诸如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市场参与人数的增减等等因素分别对价格影响及其方式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新信息的加入会使原有的趋势得以改变,新信息的不断加入是市场价格不断变化的驱动力,而新信息的影响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在市场价格中逐步体现,这就是通常意义的历史信息的记忆功能,这种记忆能力对于市场价格走势的驱动力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通过判断这种驱动力(系统发展系数)的发展变化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正是灰系统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3.灰色系统模型的应用实例

3.1时间转折预测

这里,我们以上海综合指数的日收盘指数为标准,以2000年1月10日1545.11点为起点,如果局部低点和高点之间相差200个点以上,认为市场指数出现了一次转折,将低点-高点的变化看作一个阶段,因而,我们选择各阶段的局部最高点和最低点,并选择相临的指数相差200点以上的点,计算其距离起点的月份数,以构造指数走势的量化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根据灰色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指数转折点的时间方程为:,其中k=1,2,…。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对指数转折情况进行预测,计算结果和模拟误差状况见表2,由表可以看出,该模型对指数转折时间点预测的残差平方和0.54,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2.6%,小误差概率几近为1,因此,平均预测精度为97.4%,预测精度为二级,说明该方法基本可用于市场综合走势转折时间的初步预测。由此转折预测方程,我们可得到后一阶段的5个预测值为:19.4、23.3、27.9、33.6和40.3。第一个预测值19.3表明下一转折点在从2000年1月起的第19个月左右,即约在2001年7月会出现一次重大转折,再经过约4个月的调整后将又会有一次较大的转折,即预计在2001年11月份可有一次200点以上的变化。

表1时间序列表

3.2上海综合指数的预测

2001年来,上海综合指数收盘指数从1月2日的2103点降至10月22日的1520点,跌幅近30%,如以当年最高点2245点计,跌幅更深,因此,我们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股票指数变化状况进行预测,以期能更好地开展投资决策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根据灰色微分方程建立上海综合指数走势预测模型,为此,我们以上海综合指数的实际周收盘数为基础,以2001年8月10日周收盘价1955.04点为数据系列的起点,得到指数走势的预测方程:,其中,k=1,2,…。根据这个模型对指数的预测,结果和误差状况见表3,由表可以看出,该模型对指数序列模拟的残差平方和为1259.90,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79%,因此,平均预测精度为99.21%,最大预测误差为1.20%,小误差概率近似为1。从模型本身来看,应该说对上证综合指数的预测精度基本能达到要求。

3.3新陈代谢模型与事后检验

事后检验是根据模型预测值与市场实际表现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根据该指数走势预测模型,我们可以得到未来4周的收盘指数分别为1768.66、1741.12、1714.00和1687.31,总体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上海综合指数的实际值1807.02、1764.87、1691.33和1572.45,实际误差分别为2.12%、1.34%、-1.34%和-7.30%,表明有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但实际结果也表明,利用某一数据系列对走势或时间转折进行长期的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新信息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历史信息影响程度的有限性,即价格对信息的记忆与预见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信息对系统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弱,误差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采用新陈代谢GM模型对2001年8月17日开始的上证综合指数趋势进行模拟,即利用最新的数据替换最旧的数据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信息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计算的结果列于表4,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最小预测误差为-0.03%,最大预测误差是7.73%。在趋势判断上,预测趋势与市场实际表现有着较为一致的变化。从其模拟散点图看,预测值与市场实际表现有着极为吻合的效果。

表4新陈代谢GM模拟结果与后验表

后验相对误差图

4.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灰色投资价值模型的预测是短期的,一般地讲,对3个以上时间跨度后的预测误差较大,因此,需要利用新陈代谢模型进行重新估计,旧有的信息对系统的发展发挥持续的影响,而新信息的作用效果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这就决定了仅根据原有信息进行的预测会比较大地偏离实际运动轨迹,从而失去了模型预测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在模型中不断补充新的信息,去掉那些对于预测的作用日益减小的旧数据,以反映新的信息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特征。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系统来讲,系统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是极为有限的,旧的信息对系统发展的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小,因而,在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时,不断更新数据系列将是十分重要。

我们也注意到,预测值相较于实际值似乎有一个单位时间的延迟,这种延迟表明该预测模型有一个“追涨”、“杀跌”的特性,这进一步说明了该模型的短期预测特性,这是可能因为,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放大了旧信息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从而使预测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特别是在市场出现“暴涨”或“暴跌”的情况下,该模型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大。尽管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短期的走势判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为避免“追涨”、“杀跌”的作用所导致的重大趋势延迟影响,将市场变化的时间转折周期预测结合使用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并适当加以调整,以避免或减少在对市场宏观走势重大变化的判断中犯致命错误。基于此,我们正努力寻求新的算法和预测趋势与市场重大变化的实际关系,以期消除预测判断上的失误。在应用GM模型进行系统预测时,所应用的数据系列要求具有一定的光滑度,对那些具有剧烈跳跃性质的数据系列的系统,其预测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研究表明,系统本身的发展系数过大(大于1.5)时,用这种方法模拟的精确度不到50%,因此,对于价格变化较为频繁且有较大波动幅度的个股,这个方法对于指导其投资决策的意义会有所限制,我们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包建祥,《对股票市场信息定价机制的重新诠释》,《证券市场导报》,1999年第四期

2.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国防工业出版社,1983

3.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4.李祚泳,灰色系统理论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大自然探索》,1992,(1)

5.茆诗松等,《政策、扩容、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学林出版社,1997

6.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

7.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六期

8.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9.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10.Ball,R.,1995,TheoryofStockMarketEfficiency:AccomplishmentsandLimitations,JournalofAppliedCorporateFinance,Spring

11.Black,F.,1995,Noise,TheJournalofFinance,Vol.XII.No.3

12.Elton,LeonardJandGruber,MartinJ.,1991,ModernPortfolioTheoryAndInvestmentAnalysis,NewYorkUniversity,Fourthedition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7篇

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兴起以后,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成为认知的两大基本范式,由于两大范式建立在功能主义假设和联结主义假设之上,受到一系列质疑。随着最近十年一些有关动力系统的问世,一种新的关于认知科学的基础理论似乎在逐步形成,例如,格罗布斯(Globus1992),罗伯特森(Robertson1993),西伦(len)和斯密斯(Smith1994)的文章和著作希望一种对认知更好的动态的理解进路。特别是冯•盖尔德(vanGelder)和波特(R.Port)(1995)年出版了一本关于认知科学的动力理论的书:提出认知科学的动力学进路(It’sabouttime:Anoverviewofthedynamicalapproachtocognition,Mindasmotion:Explorationsinthedynamicsofcognition,Cambridge,MA,MIT),被作为认知科学第三种竞争范式的宣言。此书引起了较大凡响,如华盛顿大学伊莱斯密斯(C.Eliasmith)1996年发表了《第三种竞争范式:对认知的动力理论的批判性考察》,其后也有其他人的热烈讨论。

冯•盖尔德针对80年代以后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范式所产生的困难,提出他的动力学假说(DynamicistHypothesis)。对于认知科学中的时间、构架、计算和表征等概念都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冯•盖尔德把纽厄尔(Newell)西蒙(Simon)的计算主义假说或说物理符号系统假说:

“的认知系统在物理符号系统的意义上是智能的。”

相关的,期望用动态眼光理解认知的还有丘奇兰德(Churchland)和谢诺沃斯基(Sejnowski),他们(1992)把所拥护的联结主义假说表述为“突现性是以系统的某种方式依赖于低层现象的高层结果”。他们承诺“通过构架的低层神经的作用能达到复杂的认知效果”

“直觉过程是一种亚概念的(subconceptual)联结主义动力系统,它不接受完全的、形式化的、精确的概念层次的描述”。

“用亚概念网络把自然认知系统看作是动力神经系统是最好的理解。”

有一种假设认为,人意向性意识涌现于集群系统动力学,并由环境激发。

动力系统类包括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广泛用于对自然界的描述。动力论者期望勾画一类特殊的能恰当描述认知的动力系统。于是1995年冯•盖尔德给出他的动力学假说(DynamicistHypothesis):

“自然的认知系统是某种动力系统,而且从动力学眼光理解认知系统是最好的理解。”

动力学假说是以数学的动力系统理论为基础描述认知的,用数学中的状态空间(statespace)、吸引子(attractor)、轨迹(trajectory)、确定性混沌(deterministicchaos)等概念来解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内在认知过程。用微分方程组来表达处在状态空间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认知轨迹。换句话说,认知是作为认知主体所有可能的思想和行为构成的多维空间被描述的,特别是通过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的内部压力下的认知主体的思想轨迹来详尽考察认知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微分方程的支配。系统中的变量是不断进化的,系统服从于非线性微分方程,一般来讲是复杂的,是确定的。

二.认知科学的几个动力系统模型

这些模型虽然不仅仅是动力学假设的实例,但被动力论的倡导者看作他们的范式的担当者。

1.循环原动力行为模型(CyclicalMotorBehaviorModel)

罗伯特森(1990)曾用动力学进路对CM(新生婴儿的自发的原动力行为中的循环)做了大致勾画。罗伯特森采集了大量的关于新生婴儿呈现的自发的原动力行为的数据。由于这些经验数据的有效性,这个动力系统模型CM是少有的几个能够充当动力系统模型的。而且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可定量化的生行为的一种非隐喻的动力描述,恐怕较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更能让人欣然接受。

罗伯特森后来过滤了观察状态空间,获得了带有少数自由度的一个理想的动力模型,似乎能够模拟CM的随机过程。但基于后来的研究,罗伯特森只能得出结论说是“我对CM的生物学基质清楚地知道的很少”。结果,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动力系统模型。

因此罗伯特森说:“我们距离建立一种使状态变量和参数与生理学和环境因素有清楚对应的关于CM的动力系统模型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嗅觉球状模型(OlfactoryBulbModel)

斯卡德(Skarde)和弗里曼(Freeman)1987年的论文“为了了解世界大脑是如何制造混沌的”大致勾勒了这个模型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验,这是一个基于嗅的神经过程的考察,借助复杂动力系统理论描述感受器官的神经系统的各种复杂状态、包括描述混沌神经元活动及其有的轨迹而提出的精致模型。盖尔德和格罗布斯、巴顿(Bardon)纽曼(Newman)等都承认它可以作为动力系统模型。

3.动力振动理论模型(MotivationalOscillatoryTheory)

动力振动理论(MOT)是一个关于循环的动力系统的模型。是冯•盖尔德(1995)推荐作为动力论假说范例的一个简化的动力系统模型,它是由……提出的。

但是这个系统最大的就是如何正确选择系统的参数。因为对于动力系统而言,是对初值敏感的,“改变动力系统的一个参数就改变了它的整个动力学”(vanGelder,1995,p.357)。

4.语言认知的动力学模型

5.关于意识的动力学模型

……

三.动力学认知范式对表征的理解

表征是认知科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表征包括对象表征、问题表征和知识表征等,还有内隐表征和外显表征,人的表征和机器表征,总之,表征被认为是人类对自身和对外部世界表达式的媒介,特别是,知识表征是推理的前提。在计算主义框架下,知识表征是有效计算的媒介,是使计算机世界的信息沟通以及与人的世界的信息沟通成为可能的媒介。在我们今天普遍流行的认知科学范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表征与计算问题,无论是作为“一种替代物”,“一组本体论承诺”,还是“一种媒介”(韦格曼(M.Wageman,1996)),抑或一种“被构造出来的作为另一对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符号”(刘西瑞,2004),大家都默认着一个假定,“没有表征就没有人类认知”。

动力论的认知范式与其他范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对表征的不同理解。符号主义模型是以符号表征为基础的。联结主义的表征是以网络中的并行式表征或局部符号表征(Globus1992,ThelenandSmith1994;vanGelder1993,1995)为基础的。但动力论的认知范式则宣称,一个动力模型应当是“无表征的”。

在对联结主义范式的批判中,格洛布斯指出,“表征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简化网络中的(符号的)计算过程。”在真实的网络中是无表征的,它们是变化的;是借助化学变化的自组织过程,因此谈论表征是没有意义的(Globus1992,p.302),类似的,vanGelder认为“表征概念对于理解认知是不充分的一种诡辩式的东西(sophisticated)(vanGelder,1993,p.6).ThelenandSmith宣称“我们根本不去建立什么表征”(ThelenandSmith1994,p.338)!动力主义者认为,对于恰当解释认知,表征是完全不必要的。

实际上,布鲁克斯(R.Brooks)就宣称,将建造一种完全自动的、能动的行为者(创造物),它们与人类共存于世界上,并被人类认可是有自己权利的智能存在。创造物在它的动力环境中必须以随机应变的方式恰当处理问题。它们应有多种目标,能适应环境,也能利用偶发环境。布鲁克斯的方案是把复杂系统分解为部分来建造,再连接到复杂系统中。他所设计的机器人,是靠控制不同的层次直接与环境作用,因此他宣称“根本不需要表征”(1991)。

因此,也有人攻击动力论范式,拒斥表征无非是对行为主义规划的不成功表达的一种强烈暗示。说它是“无表征的”,不如说它是“在某种类型的非计算的动力系统中存在状态空间演化的”。

四.对认知科学的动力学范式的批判性考察

动力系统理论对认知行为的连续性提供了随时间变化的自然主义的说明。这是其他范式不能说明的,其他范式一般来讲是忽略时间概念的。但人类大脑与环境之间是随时有信息交流的,而且是处在不断变化的,暂态的连续的认知是随时间变化的。

动力系统理论的优势是对认知的描述是多元的,是一种经验可检验的理论,可以对描述认知系统的微分方程进行修正,也可以用已知的技术去解这些方程,比起其他理论,它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是理解认知的一种确定性的观点。另一优势是动力系统的描述可以展示人类行为复杂的,混沌的特性。动力论者认为,如此对认知的分析描述,应当是已经找到了替代认知科学中的符号主义、联结主义的新范式。果真如此吗

但是前面讨论的一些模型外,至今有多少是成功的模型?

对于表征的理解受到质疑.

如何保证动力系统的各变量和参数的恰当选择?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认知的动力系统虽然不是一种隐喻性的,而是一种定量的分析,但对于定量性描述的因素的选择基于什么原则?

动力学理论是否构成同符合主义、联结主义具有同样竞争力的第三种范式?

它是对于认知的最有潜力和生命力的新范式?

……

一.第三种竞争范式的提出

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兴起以后,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成为认知的两大基本范式,由于两大范式建立在功能主义假设和联结主义假设之上,受到一系列质疑。随着最近十年一些有关动力系统的问世,一种新的关于认知科学的基础理论似乎在逐步形成,例如,格罗布斯(Globus1992),罗伯特森(Robertson1993),西伦(len)和斯密斯(Smith1994)的文章和著作希望一种对认知更好的动态的理解进路。特别是冯•盖尔德(vanGelder)和波特(R.Port)(1995)年出版了一本关于认知科学的动力理论的书:提出认知科学的动力学进路(It’sabouttime:Anoverviewofthedynamicalapproachtocognition,Mindasmotion:Explorationsinthedynamicsofcognition,Cambridge,MA,MIT),被作为认知科学第三种竞争范式的宣言。此书引起了较大凡响,如华盛顿大学伊莱斯密斯(C.Eliasmith)1996年发表了《第三种竞争范式:对认知的动力理论的批判性考察》,其后也有其他人的热烈讨论。

冯•盖尔德针对80年代以后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范式所产生的困难,提出他的动力学假说(DynamicistHypothesis)。对于认知科学中的时间、构架、计算和表征等概念都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冯•盖尔德把纽厄尔(Newell)西蒙(Simon)的计算主义假说或说物理符号系统假说:

“的认知系统在物理符号系统的意义上是智能的。”

相关的,期望用动态眼光理解认知的还有丘奇兰德(Churchland)和谢诺沃斯基(Sejnowski),他们(1992)把所拥护的联结主义假说表述为“突现性是以系统的某种方式依赖于低层现象的高层结果”。他们承诺“通过构架的低层神经的作用能达到复杂的认知效果”

“直觉过程是一种亚概念的(subconceptual)联结主义动力系统,它不接受完全的、形式化的、精确的概念层次的描述”。

“用亚概念网络把自然认知系统看作是动力神经系统是最好的理解。”

有一种假设认为,人意向性意识涌现于集群系统动力学,并由环境激发。

动力系统类包括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广泛用于对自然界的描述。动力论者期望勾画一类特殊的能恰当描述认知的动力系统。于是1995年冯•盖尔德给出他的动力学假说(DynamicistHypothesis):

“自然的认知系统是某种动力系统,而且从动力学眼光理解认知系统是最好的理解。”

动力学假说是以数学的动力系统理论为基础描述认知的,用数学中的状态空间(statespace)、吸引子(attractor)、轨迹(trajectory)、确定性混沌(deterministicchaos)等概念来解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内在认知过程。用微分方程组来表达处在状态空间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认知轨迹。换句话说,认知是作为认知主体所有可能的思想和行为构成的多维空间被描述的,特别是通过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的内部压力下的认知主体的思想轨迹来详尽考察认知的。认知主体(智能体)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微分方程的支配。系统中的变量是不断进化的,系统服从于非线性微分方程,一般来讲是复杂的,是确定的。

二.认知科学的几个动力系统模型

这些模型虽然不仅仅是动力学假设的实例,但被动力论的倡导者看作他们的范式的担当者。

1.循环原动力行为模型(CyclicalMotorBehaviorModel)

罗伯特森(1990)曾用动力学进路对CM(新生婴儿的自发的原动力行为中的循环)做了大致勾画。罗伯特森采集了大量的关于新生婴儿呈现的自发的原动力行为的数据。由于这些经验数据的有效性,这个动力系统模型CM是少有的几个能够充当动力系统模型的。而且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可定量化的生行为的一种非隐喻的动力描述,恐怕较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更能让人欣然接受。

罗伯特森后来过滤了观察状态空间,获得了带有少数自由度的一个理想的动力模型,似乎能够模拟CM的随机过程。但基于后来的研究,罗伯特森只能得出结论说是“我对CM的生物学基质清楚地知道的很少”。结果,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动力系统模型。

因此罗伯特森说:“我们距离建立一种使状态变量和参数与生理学和环境因素有清楚对应的关于CM的动力系统模型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嗅觉球状模型(OlfactoryBulbModel)

斯卡德(Skarde)和弗里曼(Freeman)1987年的论文“为了了解世界大脑是如何制造混沌的”大致勾勒了这个模型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验,这是一个基于嗅的神经过程的考察,借助复杂动力系统理论描述感受器官的神经系统的各种复杂状态、包括描述混沌神经元活动及其有的轨迹而提出的精致模型。盖尔德和格罗布斯、巴顿(Bardon)纽曼(Newman)等都承认它可以作为动力系统模型。

3.动力振动理论模型(MotivationalOscillatoryTheory)

动力振动理论(MOT)是一个关于循环的动力系统的模型。是冯•盖尔德(1995)推荐作为动力论假说范例的一个简化的动力系统模型,它是由……提出的。

但是这个系统最大的就是如何正确选择系统的参数。因为对于动力系统而言,是对初值敏感的,“改变动力系统的一个参数就改变了它的整个动力学”(vanGelder,1995,p.357)。

4.语言认知的动力学模型

5.关于意识的动力学模型

……

三.动力学认知范式对表征的理解

表征是认知科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表征包括对象表征、问题表征和知识表征等,还有内隐表征和外显表征,人的表征和机器表征,总之,表征被认为是人类对自身和对外部世界表达式的媒介,特别是,知识表征是推理的前提。在计算主义框架下,知识表征是有效计算的媒介,是使计算机世界的信息沟通以及与人的世界的信息沟通成为可能的媒介。在我们今天普遍流行的认知科学范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表征与计算问题,无论是作为“一种替代物”,“一组本体论承诺”,还是“一种媒介”(韦格曼(M.Wageman,1996)),抑或一种“被构造出来的作为另一对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符号”(刘西瑞,2004),大家都默认着一个假定,“没有表征就没有人类认知”。

动力论的认知范式与其他范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对表征的不同理解。符号主义模型是以符号表征为基础的。联结主义的表征是以网络中的并行式表征或局部符号表征(Globus1992,ThelenandSmith1994;vanGelder1993,1995)为基础的。但动力论的认知范式则宣称,一个动力模型应当是“无表征的”。

在对联结主义范式的批判中,格洛布斯指出,“表征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简化网络中的(符号的)计算过程。”在真实的网络中是无表征的,它们是变化的;是借助化学变化的自组织过程,因此谈论表征是没有意义的(Globus1992,p.302),类似的,vanGelder认为“表征概念对于理解认知是不充分的一种诡辩式的东西(sophisticated)(vanGelder,1993,p.6).ThelenandSmith宣称“我们根本不去建立什么表征”(ThelenandSmith1994,p.338)!动力主义者认为,对于恰当解释认知,表征是完全不必要的。

实际上,布鲁克斯(R.Brooks)就宣称,将建造一种完全自动的、能动的行为者(创造物),它们与人类共存于世界上,并被人类认可是有自己权利的智能存在。创造物在它的动力环境中必须以随机应变的方式恰当处理问题。它们应有多种目标,能适应环境,也能利用偶发环境。布鲁克斯的方案是把复杂系统分解为部分来建造,再连接到复杂系统中。他所设计的机器人,是靠控制不同的层次直接与环境作用,因此他宣称“根本不需要表征”(1991)。

因此,也有人攻击动力论范式,拒斥表征无非是对行为主义规划的不成功表达的一种强烈暗示。说它是“无表征的”,不如说它是“在某种类型的非计算的动力系统中存在状态空间演化的”。

四.对认知科学的动力学范式的批判性考察

动力系统理论对认知行为的连续性提供了随时间变化的自然主义的说明。这是其他范式不能说明的,其他范式一般来讲是忽略时间概念的。但人类大脑与环境之间是随时有信息交流的,而且是处在不断变化的,暂态的连续的认知是随时间变化的。

动力系统理论的优势是对认知的描述是多元的,是一种经验可检验的理论,可以对描述认知系统的微分方程进行修正,也可以用已知的技术去解这些方程,比起其他理论,它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是理解认知的一种确定性的观点。另一优势是动力系统的描述可以展示人类行为复杂的,混沌的特性。动力论者认为,如此对认知的分析描述,应当是已经找到了替代认知科学中的符号主义、联结主义的新范式。果真如此吗

但是前面讨论的一些模型外,至今有多少是成功的模型?

对于表征的理解受到质疑.

如何保证动力系统的各变量和参数的恰当选择?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认知的动力系统虽然不是一种隐喻性的,而是一种定量的分析,但对于定量性描述的因素的选择基于什么原则?

动力学理论是否构成同符合主义、联结主义具有同样竞争力的第三种范式?

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灰色理论;估算模型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飞快,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也逐年加大。随着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加,其中对工程造价估算的影响因素也不断增多。由于市场的变动和引用的已建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缺失,使工程造价估算工作受到了如:市场不确定性、工程概况模糊性的影响。而模糊数学在工程造价估算中,正好解决了存在于实际工作中的模糊性的问题。再加之与灰色系统理论的相结合,可以科学有效地对比已建工程与拟建工程,从而得到一种更为精确的造价估算方法。

一、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

以上我们多次提到了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它们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进行阐述。

(1)灰色系统理论

它是以信息的不完备性为出发点,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通过对灰数的灰运算、灰生成,建立灰色模型,再通过模型对目标实物进行观察、控制、优化和预测。它是通过对系统中的某一层次的观察、测试,对资料用数学的方法加以处理,使人们在更高层次上掌握系统内部的变化趋势、互相关系,而不是从系统的内部特殊的规律来研究系统。它常用的数学处理方法是非统计方法,这使得在条件和数据缺少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数据的处理工作。

(2)模糊数学

它是一种用来描述和加工模糊信息,处理模糊信息的工具。它运用数学的方法进入到模糊现象的客观世界当中,它把传统的经典数学与模糊的现实世界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模糊的现象,解释模糊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模糊数学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由于可以用模糊机的方式来描述模糊性概念,人们运用模糊概念进行判断、评价、推理、决策,就连控制的过程也可以用模糊数学的方式来描述。例如:模糊控制、模糊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糊决策以及模糊预测等。这些方法已经构成了一种模糊性系统理论、一种思辨数学的雏形。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并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工程造价中的估算模型的建立

1、关于目标系统的主要特征和评价指标的确立

建筑产品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造价工程估算的复杂性。对造价估算的影响因素考虑过多,就会加大造价估算计算量,影响计算速度;对估算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够,就会漏算一些主要因素,这样又会影响计算的准确度。我们首先要把建筑物划分成各个不同的类别,再分别对每一类的工程选用相对应几个特征来描述。

2、估算模型中隶属度的确定

3、估算模型中综合相似度的确定

4、对估算模型中数据样本的选择

可以选择已建工程的造价资料作为拟建工程造价估算的依据。分别计算出所选用的已建工程与拟建工程的综合相似度,并把它们按照大小进行排列。

5、估算模型中模糊关系系数的计算

6、对拟建工程造价的确定

三、工程造价中估算模型的实际应用

我们以一栋建筑面积为6356平方米,层高为32米,工程总的造价费用为8143767元,其中人工费836352元,材料费4082255元,机械费3225160元的建筑为例。经计算,单方造价1280.43元,其中人工费133.25元,材料费643.54元,机械费32.67元。

结束语:

灰色理论的模糊估算模型为造价估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新的方法,它的计算精度比一般传统的估算方法要精确的多,它把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造价估算工作更具科学性,使计算变得简单,避免了进行反复繁琐的加减,提高了估算效率。但是灰色理论的模糊估算模型能否被正确的应用,还需要更精确的评价指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林.应用模糊数学[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89

[2]刘普寅,吴孟迭.模糊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74—75

[3]刘思峰,郭天榜.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