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业的认识

美业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美业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人类天然具有某种感受美的能力,如,能分辨乐音和噪音、对一些形体、颜色敏感。这是人的审美本能,这种审美潜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及价值观的转变,已不能适应日益丰富的审美关系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需要。在体育课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就是在此基础上,爱护、发展个体的感受美的能力,使之更加敏感、细腻、丰富。

1.用美的言行感染学生

教学过程是教师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最直观,所以教师应具有孔子提倡的“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食,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君子之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以及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格。一旦这些高尚的道德和情操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呈现出来,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生就会被吸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体育教师,应具有完美的专业知识,通过科学的讲解、正确优美的示范、严谨的组织在体育课中展现出的“美”完成教学任务,解决学生疑问,让学生的感受美更加细腻、丰富。

2.用美的教材浸染学生

梁启超说:“浸者也,入而与之俱化者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置身于体育教材构建的美的空间里――短距离跑的速度美,跳高、跳水的空中态美,球类的身体力量、技术动作美,武术的身体动作美……让学生沉浸在美的环境中不能自拔,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3.用美的教法感染学生

体育教学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美的体现。示范法展现出身体姿态美,讲解法运用美的语言,完整法展现出技术动作的整体美等等。所有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都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不知不觉被不同的美所感染,能更进一步完善感受美的能力。

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鉴别”和“欣赏”美呢?

1.在体育课堂中传授学生相关美的知识

什么是美?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认识,初中生年龄尚小,对于美的认识不足,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偏离正确的美的渠道。因此,在体育课中普及美的知识很重要。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用优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认识环境美,进而接触到自然环境、自然风光的美。(2)在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中认识社会美。(3)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认识艺术美。(4)用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认识人格美。

2.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以此为基础,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与之相关的因素,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逐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活动要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为基础。(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中相关审美因素的挖掘。

三、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中表现美主要是靠肢体动作来实现的,不同的运动技术动作(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美,例如,短距离跑表现速度美、投掷表现力量美等。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这些美的表现、感悟逐渐表现出艺术美、社会美及人格美。例如,在单双杠的学习中,运动技术动作展现出优美的姿态,保护帮助表现出人与人的互助美,经过长期的熏陶,会逐渐表现出一种艺术美和社会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呢?(1)要鼓励学生勇于表现、大胆表现,要有自信。(2)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充分肯定,同时给予美的评价。(3)让学生知道运动技术蕴含哪些美,在学练的过程中以此为出发点,提高表现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将自己对美的感悟和把握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会自然形成审美创造活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呢?(1)充分了解学生能力状况,创造美能力的高低很重要。(2)确立合适的创造美的目标。合适的目标是他们完成创造美的动力。(3)循序渐进布置任务。创造美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4)给学生创造美的活动,鼓励他们要敢于创造,敢于改动,要少批评,以引导为主。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就是以体育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最终让他们能正确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形成美的人格,成为完美的人。

参考文献:

美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时间:当代

地点:周芳家

人物:姗姗——10岁,周芳的女儿

美琳——30余岁,周芳的朋友

张嫂——30余岁,农村种养户

[渐渐点亮的烛光,这时,观众可以看到姗姗正一口气将烛光吹灭。

[之后,舞台上非常宁静

[突然,响起门铃声,姗姗一跃而起打开门

姗姗:妈妈——

[但是,门外站着一个她不认识的女人

姗姗:阿姨,你找谁?

张嫂:我找周乡长,她在吗?

姗姗:妈妈还没有回来,她说她今天一定要赶回来的。

张嫂:她又到乡下去了?

姗姗:去了两三天了,要不,阿姨,你进来坐,我们一起来等她。

张嫂:哎!(进屋)

姗姗:阿姨,你找我妈妈有事吗?

张嫂:整整两年了,我一直想来看看她。乡下人没什么拿的,给她捉了一只土鸡,给她补补身体。

姗姗:阿姨,你是我妈妈的朋友吗?

张嫂:朋友?对,我们是朋友,永远的朋友。

姗姗:……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呢?她说过她今天一定会赶回来的呀!

张嫂:(发现桌上的蜡烛)今天是你的生日对吗?姗姗。

姗姗:还有我妈妈,我今天满十周岁,妈妈说她一定要赶回来,我们母女俩好好地过一回生日。

张嫂:你跟你妈妈是同一天生日的?

姗姗:对!

张嫂:哎呀,那可太好了,买生日蛋糕了吗?

姗姗:妈妈说她回来的时候,一定会给我买一个好大好大的生日蛋糕的。

张嫂:姗姗,你等一下,阿姨去帮你买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

姗姗:这不行的。

张嫂:这有什么不行的?我和你妈妈不是朋友吗?放心吧!给朋友买一个生日蛋糕算不了什么,等着,我一会回来。

[张嫂下

[稍顷,门铃响

[姗姗又一次扑向门边

姗姗:妈妈——啊?是美琳阿姨

美琳:姗姗,生日快乐!喜欢吗?

姗姗:啊,复读机,谢谢美琳阿姨。

美琳:妈妈还没有回来吗?爸爸呢?

姗姗:爸爸到县城开会去了,今晚不回来了,妈妈下乡去了。

美琳:这个周芳也真是的,把自己的生日与女儿的生日全忘了,工作再忙也不能这样啊!

姗姗:妈妈说,今天是我满十周岁,她今晚一定会回来的。美琳阿姨,等今天妈妈回来了,我要献给妈妈最好的生日礼物。

美琳:最好的生日礼物?

姗姗:对,我还要告诉她,现在我一个人在家再也不害怕了。

美琳:(拥住姗姗)姗姗,好孩子,原谅你妈妈,谁叫她是个乡长。

姗姗:美琳阿姨,乡长的工作真的那么难吗?

美琳:难,很难,为了这很难很难的工作,你妈妈,还有乡里其它的叔叔伯伯,阿姨大婶付出的太多了。

姗姗:可我每次问妈妈说苦不苦,累不累,妈妈都说她的心里甜。

美琳:……今天你妈妈可能回来得晚了,阿姨来陪你过生日,我去给你买生日蛋糕。

姗姗:不用了,刚才来了一位阿姨,她买生日蛋糕去了。

美琳:你认识她吗?

姗姗:不认识,但她说,她是妈妈永远的朋友。

美琳:那好,我到厨房里去弄点菜,等那位阿姨买生日蛋糕回来,我们好好地庆祝一下,祝你生日快乐。

姗姗:谢谢美琳阿姨。

[美琳进厨房

[姗姗放下电话,然后来到书桌前复习功课。

[张嫂提蛋糕上

张嫂:姗姗,喜欢吗?

姗姗:啊!好大的生日蛋糕,阿姨,谢谢你!

张嫂:不用谢!只要姗姗喜欢,就比什么都好!(发现厨房里有响动)哎,姗姗,你妈妈回来了?

姗姗:还没有。

张嫂:那厨房里有响动,是不是小偷?

姗姗:不是的,是美琳阿姨,她是来给我过生日的。

张嫂:真的?那可太好了!姗姗,你妈妈不回来,我和那位阿姨给你过生日。

姗姗:哎!

[美琳围着围裙上

美琳:这位大嫂,你是?

张嫂:我叫张小英,大家都叫我张嫂,是从石坪村来的,是周乡长的朋友。

美琳:我叫李美琳,在乡下搞了个生态农业园,也是周乡长的朋友。

张嫂:这么说,我们也是朋友?

美琳:那当然,周芳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来,快坐。

[姗姗倒茶

姗姗:两位阿姨,请喝茶。

张嫂:姗姗可真懂事。

姗姗:阿姨,你们慢慢聊,我到里屋做作业去了。

美琳:去吧,有什么不懂的就出来问阿姨。

姗姗:哎!

[姗姗下

美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地点:周芳家

人物:姗姗——10岁,周芳的女儿

美琳——30余岁,周芳的朋友

张嫂——30余岁,农村种养户

[渐渐点亮的烛光,这时,观众可以看到姗姗正一口气将烛光吹灭。

[之后,舞台上非常宁静

[突然,响起门铃声,姗姗一跃而起打开门

姗姗:妈妈——

[但是,门外站着一个她不认识的女人

姗姗:阿姨,你找谁?

张嫂:我找周乡长,她在吗?

姗姗:妈妈还没有回来,她说她今天一定要赶回来的。

张嫂:她又到乡下去了?

姗姗:去了两三天了,要不,阿姨,你进来坐,我们一起来等她。

张嫂:哎!(进屋)

姗姗:阿姨,你找我妈妈有事吗?

张嫂:整整两年了,我一直想来看看她。乡下人没什么拿的,给她捉了一只土鸡,给她补补身体。

姗姗:阿姨,你是我妈妈的朋友吗?

张嫂:朋友?对,我们是朋友,永远的朋友。

姗姗:……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呢?她说过她今天一定会赶回来的呀!

张嫂:(发现桌上的蜡烛)今天是你的生日对吗?姗姗。

姗姗:还有我妈妈,我今天满十周岁,妈妈说她一定要赶回来,我们母女俩好好地过一回生日。

张嫂:你跟你妈妈是同一天生日的?

姗姗:对!

张嫂:哎呀,那可太好了,买生日蛋糕了吗?

姗姗:妈妈说她回来的时候,一定会给我买一个好大好大的生日蛋糕的。

张嫂:姗姗,你等一下,阿姨去帮你买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

姗姗:这不行的。

张嫂:这有什么不行的?我和你妈妈不是朋友吗?放心吧!给朋友买一个生日蛋糕算不了什么,等着,我一会回来。

[张嫂下

[稍顷,门铃响

[姗姗又一次扑向门边

姗姗:妈妈——啊?是美琳阿姨

美琳:姗姗,生日快乐!喜欢吗?

姗姗:啊,复读机,谢谢美琳阿姨。

美琳:妈妈还没有回来吗?爸爸呢?

姗姗:爸爸到县城开会去了,今晚不回来了,妈妈下乡去了。

美琳:这个周芳也真是的,把自己的生日与女儿的生日全忘了,工作再忙也不能这样啊!

姗姗:妈妈说,今天是我满十周岁,她今晚一定会回来的。美琳阿姨,等今天妈妈回来了,我要献给妈妈最好的生日礼物。

美琳:最好的生日礼物?

姗姗:对,我还要告诉她,现在我一个人在家再也不害怕了。

美琳:(拥住姗姗)姗姗,好孩子,原谅你妈妈,谁叫她是个乡长。

姗姗:美琳阿姨,乡长的工作真的那么难吗?

美琳:难,很难,为了这很难很难的工作,你妈妈,还有乡里其它的叔叔伯伯,阿姨大婶付出的太多了。

姗姗:可我每次问妈妈说苦不苦,累不累,妈妈都说她的心里甜。

美琳:……今天你妈妈可能回来得晚了,阿姨来陪你过生日,我去给你买生日蛋糕。

姗姗:不用了,刚才来了一位阿姨,她买生日蛋糕去了。

美琳:你认识她吗?

姗姗:不认识,但她说,她是妈妈永远的朋友。

美琳:那好,我到厨房里去弄点菜,等那位阿姨买生日蛋糕回来,我们好好地庆祝一下,祝你生日快乐。

姗姗:谢谢美琳阿姨。

[美琳进厨房

[姗姗放下电话,然后来到书桌前复习功课。

[张嫂提蛋糕上

张嫂:姗姗,喜欢吗?

姗姗:啊!好大的生日蛋糕,阿姨,谢谢你!

张嫂:不用谢!只要姗姗喜欢,就比什么都好!(发现厨房里有响动)哎,姗姗,你妈妈回来了?

姗姗:还没有。

张嫂:那厨房里有响动,是不是小偷?

姗姗:不是的,是美琳阿姨,她是来给我过生日的。

张嫂:真的?那可太好了!姗姗,你妈妈不回来,我和那位阿姨给你过生日。

姗姗:哎!

[美琳围着围裙上

美琳:这位大嫂,你是?

张嫂:我叫张小英,大家都叫我张嫂,是从石坪村来的,是周乡长的朋友。

美琳:我叫李美琳,在乡下搞了个生态农业园,也是周乡长的朋友。

张嫂:这么说,我们也是朋友?

美琳:那当然,周芳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来,快坐。

[姗姗倒茶

姗姗:两位阿姨,请喝茶。

张嫂:姗姗可真懂事。

姗姗:阿姨,你们慢慢聊,我到里屋做作业去了。

美琳:去吧,有什么不懂的就出来问阿姨。

姗姗:哎!

[姗姗下

张嫂:美琳,你认识周乡长多久了?

美琳:读中学时就认识了,我原来在县食品公司工作,可后来我下岗了,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正在我苦闷、傍徨的时候,周芳找到我,她对我说:美琳,到乡下来吧!这里照样大有作为……

张嫂:周乡长她说得对!

美琳:是啊!周芳她说得对!通过这些年在乡里搞生态农业,我才真切地认识到,在农村的这片广阔天地里,我们确实是大有作为,你看这些年我们乡里的发展,你看那又红又大质量上乘的西红柿,你看那满园飘香的美国红提,还有父老乡亲们的腰包里越来越多的人民币……张嫂,这一切多美!

张嫂:这一切真的很美!可周芳他们付出得太多太多……

美琳:哎,说了半天,你是怎么认识周芳的?

张嫂:那是三年前的春节,我与丈夫还有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在外地打工,由于老板拖欠我们的工资,我们回不了家。我们给乡里打电话,周乡长立即成立了乡政府为农民工讨薪的工作队。在她的努力下,我们拿到了工资,回家那天,周乡长在乡政府请我们这些农民工吃饭,她说,乡亲们,回来吧!他乡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家园,那才是我们永远的梦想与希望……

美琳: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

张嫂:这些年,我们山里的乡亲们都富了,可她说,仅有钱是不够的,新农村里必须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美琳:所以,她就这么一门心思地扑在乡下,女儿过生日,自己也过生日……

张嫂:她呀,把她的心全部交给了我们这些农民兄弟了,唯独没有她自己、她的家人。

美琳:算了,她不回家,我们来给姗姗过生日。

张嫂:只是委屈这孩子了。(对内)姗姗——

姗姗:妈妈,妈妈,是妈妈回来了吗?

美琳:姗姗,作业做完了吗?来插蜡烛,我和阿姨陪你过生日。

姗姗:哎!

[张嫂、美琳、姗姗插蜡烛。

[她们点燃了蜡烛

姗姗:阿姨,你说,妈妈那里有生日蛋糕吗?

美琳:姗姗,妈妈是大人了,她不喜欢生日蛋糕的。

姗姗:阿姨,你看,这是我献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姗姗拿出一张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奖状

张嫂:三好学生!姗姗,你真能干,妈妈一定会高兴的。

姗姗:可惜今晚妈妈没回来。

美琳:放心吧,姗姗,妈妈会看到的,这奖状就像一朵花儿开在妈妈的心底,永远也不会枯萎,她永远都会那么灿烂、鲜艳、明亮。

张嫂:姗姗,吹蜡烛吧!

[三人围在桌前

[电话突然响起

姗姗:肯定是妈妈打来的。

[姗姗接电话

姗姗:喂,妈妈——

[周芳的画外音:姗姗,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对不起了,好女儿,这些天妈妈正在乡下忙着,等忙完了这段,妈妈再回去给你买生日礼物!

姗姗:妈妈,我不要礼物,我只要妈妈……

[周芳的画外音:姗姗,好女儿……我知道,妈妈这些年为了乡里的工作,欠你和你爸爸的太多太多了,请你们原谅我,等以后,我再加倍地报答你们,姗姗,妈妈不是一个好妈妈……

姗姗:不!妈妈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妈妈。

[周芳的画外音:姗姗,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姗姗:妈妈,姗姗也祝你生日快乐!

张嫂:周芳,生日快乐!

美琳:周芳,生日快乐!

姗姗:妈妈,生日快乐——

张、美:乡长,生日快乐——

[《人民公仆》的音乐起

[姗姗捧着生日蛋糕

美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困难时能够挺身而出,在处理大家与小家矛盾的抉择中能够舍生取义,这是革命军人的职业要求,更是其区别于其它社会群体而体现出军人自身内在美的必然表现。古往今来,军队由于对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这一支柱角色的充当,形成了对自身美的特殊的内在要求。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的卓越发展,各种文明的深入融入,使得人类对自身的价值思考不断深入,出现了由一元价值取向向多元价值取向日趋偏移的现象。运用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美学观,我们不难发现,军人的价值事实上在于军人自身内在本质在维护国家人民利益事业上的对象化、客观化、现实化中的体现,即将个人的价值信仰与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价值形态有机结合起来。战争年代的那些革命先烈为民族的存亡与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写下了军人最光辉的一笔,这也正是个人价值在共同事业中所体现出来的军人美。而这种将军人的个人价值同军队与社会价值需求统一起来所体现的美,本质上来源于个体认识层次上的一种升华。即为实现作为自身职业特点要求而确立起来的一种科学的价值目标。

人的认识一般分为三个过程,即外在规范过程、自我约束过程,价值目标的确立过程,对于外在规范过程而言,个体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义务式的约束,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外在性,随着人的认识的升华,处于自我约束中的核心概念――良心发生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良心是义务的现实”行为个体能够对自身的一种体验与责任发生作用,这也体现出对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弘扬,是人的自身认识的提升与升华。

然而,从军人的职业特点出发,军人个体的认识体验,并不局限于此,或者说由于义务的外在性与被动性,良心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使得军人的价值取向实现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从而确立起科学的价值目标,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军人的价值观念层次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军人个体认识到自身理想与军队事业的一致性,实现社会价值信念的内化。

二、内在涵养与外在形式的统一

所谓内在涵养,主要是指人的内在美即信念美,它是一个人理想、品质、情操等方面的美。信念美是人的美中最主要、最本质的美,是人的美的灵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应该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珍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灯红酒绿不属于军人,轻歌曼舞与军人无缘,军人的内在美体现在牺牲奉献上,体现在其所从事的战争实践中。这些内在美所表达的形式虽然简单朴素,然而在其思想深处却包含着军人个体对自身事业的一种理解一份直着。当然事物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两者仅为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光有内容而缺乏形式的美是不存在的,而仅限于形式的美又是浮于表面而不真实的。作为军人,他的内在美必须通过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军人的一种形式美,整齐划一,铿锵有力,队列内务直线加方块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人民军队最朴实的外在形式美,也成了军威的一种体现。军队雄浑刚劲的外在整体美,使得军人的内在美更加深入更加具体。

美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根本原因;园林;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TU9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6-0072-02

1 西方美学研究和园林发展

1.1 西方美学研究

西方对美学的研究,大体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并且在各个阶段分别出现过占主导地位的美学形态,这就是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和文化论美学。其中本质论美学是古希腊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本质(essence)是古希腊思想家提出的一种主体设定,认为事物总存在着它之所以如此的核心原因,就是本质。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年)将美的现象与“美本身”区分开来,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1]。正因为这种哲学美学思想,造就了西方的规则式园林的童话。在西方人看来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大自然是杂乱无章的,根本谈不上美。克罗齐认为自然的美是发现出来的;如果没有想象的帮助,就没有哪一部分自然是美的。这种审美意识贯穿始终,和中国人的截然不同。

1.2 西方园林发展形式

在园林发展上,从历史来看,从古希腊庭院式园林、古罗马的台地式园林到法国的规则式园林都是几何式的,有着非常严谨的几何秩序,均衡和谐。17、18世纪,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热衷自然的倾向影响英国的造园,加之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英国出现了自然风景园。19世纪上半叶,不少设计师重新提出在建筑与自然之间最好有几何式的花园作为过渡,后来园林受新思潮的影响,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2]。

在20世纪20、30年代,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探讨在现代环境下设计园林的方法。英国的唐纳德于1938年完成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Garden in the Modern Landscape)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他在书中提出了现代景观设计的3方面,即功能的、移情的和艺术的。唐纳德认为,功能是现代主义景观最基本的考虑,是3方面中最首要的。后来,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这个行业,景观规划设计师们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2]。

2 中国美学研究和园林发展

2.1 中国美学研究

中国美学思想源于先秦。西周末期,周太史伯提出和谐为美的观点,作为美学智慧的灵光闪现,早于西方300多年[3]。而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提出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的论点[4]。儒家重善轻美的哲学伦理逐渐被强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未重蹈中世纪欧洲美学思想受神学束缚而影响发展的覆辙。此时美不再被看作善的附庸,而是转变为重美轻善,美学思想疏远了政治伦理,与玄学、佛学的探讨相联系。至隋唐中叶,形成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即与佛学特别是禅宗结合起来,追求超脱人世烦恼,达到绝对自由,但不否定个体生命的价值,不完全脱离世俗生活,幻想通过个体心灵、直觉、顿悟去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使近代中国美学具有独立形态的是后的,他对于美学的重视和美育的提倡,使得中国美学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之路。因而,人们研究中国美学发展历程时形容中国的研究有“起了100年的早,赶晚了100年的集[5~12]。”

2.2 中国园林发展形式

中国的园林历史悠久,从黄帝时期、尧舜禹时期苑囿,殷商时期、秦汉时期的御苑,到两宋期间,文人雅士庭园都为自然山水园,园林也成为表现人格、志向,抒发胸怀的场所,体现了个人独特的逸趣。明朝继承了唐宋的余风,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园林分布,园林规模不大,且具有风格上的模式化。到了清朝,造园已相当普遍。江南造园手法也因清朝皇帝的几次南巡而带到京城,用于宫廷园林的建造[13]。

3 结语

中西方在园林、美学两方面存在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在认识世界的方法上不同,最终导致对美本质的认识上走了截然相反的道路。西方关照事物的本质属性。如同对马的理解,他们喜欢研究什么是马的本质,从而区别马和非马,他们更喜欢下定义,即符合这种定义的就被称为马,而中国人关照具体的事物,很少下定义,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个体上。太注重个体使他们在个体事物上徘徊无法形而上学。这种不同的哲学思维反映在园林上形成了不同的造园形式,即西方的规则式园林和东方的自然式园林,对于西方的哲学体系,他们认为抽象出来的东西是美的,即规则的三角形、圆形等等。这就像苏格拉底问他的学生:“你相信绝对的美吗?”他的学生回答:“我相信”[14]。这说明美是可以抽象出来的。对新事物的认识有细微、精致的观察开始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沉迷于其中。所以在很多领域,中国总是要早些的真正原因。

对美的认识,儒家重善轻美的哲学理论虽然在魏晋是有所消弱但还存在,譬如对梅、兰、竹、菊的园林植物的欣赏是将其人格化,而不是从植物的本身形态考虑。隋唐时,美与佛学特别是禅宗结合起来,幻想通过个体心灵、直觉、顿悟去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如禅宗大师惠能提出“不立文字”,因为他认为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他的思想[15]。表现在园林上,中国造景时提出的“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讲究意境,这种意境是学不来的,只能通过顿悟和体会。而西方恰好相反,美是可以被表现的,克罗齐提出“成功的表现就是美”[16]。西方园林将形式美与功能相结合,甚至提出了学习表现形式美的途径,即3大构成。

参考文献:

[1] 王一用.美学教程[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向荣,林 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王玉德.神秘的风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4] 赵春林.园林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 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6] 宗白华.美学散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0.

[7] 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8] 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2.

[9] 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10] 伍蠡甫.山水与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11] 刘泽民.应用美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12] 李泽厚.华夏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3] 吴建刚.环境艺术设计[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5.

[14]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美业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美术课 学生 教育作用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的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上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学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上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上,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布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

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对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装业、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广大中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人在中学美术课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伴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帮助。

美业的认识范文第7篇

审美不是人类天生的禀赋,也不是人类在进入艺术领域后才增长的才干。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而产生的。美产生于劳动,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在这些感性形式中凝结着人们的劳动和创造。这些形式成为人的智慧、灵魂和力量的标志,能唤起人们的愉悦而成为美的事物。因此,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美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用上述观点来观照古今农业科技就能发现,农业科技景观旅游的美学因子实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美学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及劳动本身的美: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人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能够深切体悟、领会农业美

学本身无穷的迷人魅力,同时,通过对农业科技的了解,认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再次,认识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美学的发展,把握社会、科学、美学发展的规律,以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农业科技旅游可以提高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更好地发扬农业科学精神,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种农业科技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扩大,同时也是人们审美范围的扩大,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互动,自然而然提高了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审美的同时,又受到思想的洗礼,知识的丰富,这就是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有异于它种旅游形式,是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必然地会成为当前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的又一个热点,且会越来越热。

二、农业科技景观的审美内容

农业科技景观是地球上的一种景观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景观所具有的客观的地物、地貌特征外,它更是社会的一种空间,是人类生活的栖息地、生产劳动的场所,因之,它也就具备了视觉审美的内容。农业科技景观内容,从宏观上,所有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地物、地貌和人群,都可包含于内,从微观角度分析,即以人的视觉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农业科技景观,有水利、梯田、农具,技术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及其设施等,这些景观各自有不同的审美内容。(一)水利设施的社会美、动态美我国从古到今,有关水利建设的成果不可胜数,工程景观多有遗存。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劈山导洪,古今之龙门,传为禹所开凿,今人睹之,亦称其奇。四川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陕西关中农田水利,新疆坎儿井等均为天下名胜,近现代以来的长江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库,均为世上奇观。在技术上,过去自然条件的自流灌溉,到今天的节水灌溉,材料、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水利设施景观旅游,人们首先受到震慑的是它的社会美。当人们看到巨大的山峰被劈成两半,或滔滔大江被拦腰锁住,或暗河百里而清流欢腾,或“玉龙”随着人意而畅流不息,自会感叹人类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坚不摧的。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进步。笔者曾于2003年参观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对这一点感受颇为深切,曾作诗一首对其赞颂。诗云:“生民自居造化力,掘地饮水举世奇。雪水奔涌五千里,清凌润口兼沁脾。灌出良田碧似洗,育得果瓜含饧饴。我披骄阳饮此水,江山同醉花影迷。”这恰是这次旅游产生的效果。同时,通过水利景观的旅游,可以加深人们对水的认识。人们对水的传统的认识是人与水的对立,水只是一种物,随人处置,故或视其为洪水猛兽,排之去之,或视水为索取无厌的物,灌溉、发电、不加节制地利用之,浪费之,污染之。要说审美,水之美也仅仅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借水论人,诗人、作家借物抒情,画家、音乐家发泄牢骚的寄托物罢了。现在,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水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亲水意识增强了,爱水护水,人与水和谐相处,通过水利科技景观,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的参观,更能很好地理解人喜择水而居和依水傍水的环境美,依供定需、量水而行的规律美,人水共处、相得益彰的和谐美。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其技术美亦令人叫绝。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已有22600年的历史。它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其特色,位居成都平原顶端、岷江的出水口,居高临下,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进水,三者珠联璧和,协调运行,互相制约,饮水入田,分洪减灾。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都江堰工程科学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的世界水利技术难题。由此可见,古代水利工程确实具备了科学美。(二)梯田景观蕴含的韵律美、智慧美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农田”。[2]一般说来,在磅礴逶迤的山坡峻岭上修建的梯田,将巍巍山岭依起伏之势,劈山积土,累石为界,便形成了高阜之田,其平如盘,层层映绿。[3]是体现农业进步的一种科技景观资源。梯田景观在世界各地均比较引人注目,其有名的如菲律宾伊富山上,2000多年来一直沿山修筑水稻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的水稻梯田,它被誉为“当地土著……通往天堂的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梯。”世界文化委员会已将巴纳韦高山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从古至今,华夏儿女生生不息,辛勤劳作,开山劈石,垒土造田,在荒山秃岭上开掘出了梯田。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成就。著名的云南哈尼梯田至少有1300年以上的开发历史,并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以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共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传统人居环境和农耕文明的典范,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技活动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古代科技、自然生态的巧妙结合的典范。当我们欣赏哈尼梯田时,一面面山坡,一道道山梁,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让人惊艳,30多公顷的梯田世界是中国大陆的最神奇的景观之一。20世纪的最后一年,哈尼人为其千百年来创造的梯田奇观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各地,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都遗存有大量的梯田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寨梯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大寨几辈人数十年的艰苦劳作,改变了原来本

的生产条件,人力造出的梯田首尾相连,层层依偎,高低错落,绵延不绝。当我们欣赏这些高低错落、蜿蜒在等高线上的田块时:观赏水田,则田如层境,波光粼粼,细瀑清泉,飞花溅玉,水车飞鸟,别有天地;观赏旱地,则绿波涌涛,千迭起伏,山随田动,田随山高,一派生机,尽奔眼底。此时,梯田形成的“蛇形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绘的是“灵动”的感觉,这就是梯田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的韵律美。当然,我们观赏梯田,往往被劳动人民的力量所折服,被劳动人民的精神所震慑,越是条件艰巨的地方,劳动人民越能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奇迹,创造出新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梯田所带给我们的社会性的人工美。(三)技术景观蕴含的技术美、功能美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技术的发展往往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标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自由自觉的创造和才能、智慧、意志、情感等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现出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以至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例如,精细农作技术的形成多熟制的应用,水利设施的多样等,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也提升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知识层次。在这里,重点例说的是我国的天文历法知识。这种知识,在我国远古时代就非常普及。《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故“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4]《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差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远古时代,是民由渔猎而进入耕稼,因而仰视天文以测寒暑季节,以备衣食住行之需,农耕稼穑,皆侍观察昏旦中星。所以我国极其丰富的天文历史知识,为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候学基础。现在保存下来的北京古观象台,模仿元代仪器,制成筒仪、浑仪、浑象、圭表等,还有紫薇阁、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清康熙年间耶稣会士监制西式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等。清乾隆初年戴进贤制作玑衡抚辰仪,这里有世界现存古观象台中保存最旧的连续观察记录。倘佯在这些古代人们精心发明出来的科学观测仪器中间,我们怎能不为其精巧绝伦而摄心动魄,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呢?我国传统的历法,就是本着“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的原则设立的,所以年分十二月,又订立了二十四节气,还在一年中有许多与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节日,这些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当我们随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来审视这些古代历法、节气时,便可体悟出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到何等发达的程度。当我们欣赏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木,或历经春种夏收秋播冬藏各种农时时,我们在这种游览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美的律动,美的演变,自当令人陶醉,从中我们看到了农业技术发展、应用的作用和魅力。(四)农具演进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在人类历史上,工具是生产技能的客观化,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具的演进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我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去欣赏从原始农牧业到现代农业生产工具,除深刻地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外,更能欣赏农具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我们知道,新旧时期的石器,便具备了砍砸功能,如现知最早的非洲奥杜韦文化的阿舍利手斧,一端较为圆润,适宜手握,一端锐利,适宜砍砸。我国山西丁村尖状器,也体现了这种双重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对称、圆形、椎形、方形等行制,同时又体现出光滑、比例和谐、均匀对称等美感要求。在传统农业活动中,我国农具丰富多彩,仅元代《王祯农书》所描述的农具就有200多种。在历史上发生重大作用的如曲辕犁、三角耧、龙骨车(翻车)等。各地都有多种多样的适宜当地农活的农具,无论从材料、形制、功能等方面,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不断地解放出来,才会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机械化农具的开发应用。我们说,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直接动力是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但劳动工具的发明创造以及使用,却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由,使人从自己创造的成果———工具中看到现实对人的智慧、理想、意志和创造力的肯定,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感,因此,生产工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逐渐获得了审美价值。所以,当今天人们在一些博物馆,特别是农业或农史博物馆时,在农舍小院看到各种仍在使用的农具时,当我们看到现代农机具的既有科学原理,又制造精美、使用便捷省力的特点时,我们便深深地获得了一种历史演进的审美享受。因此,我们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对农具的形式美、艺术美的欣赏表现为:首先,审美的意义。人们制作农具,就是为了实用,而农具的外观的美一般要服从实用,所以,农具的外观就具有了形式美,例如整一、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在实用的前提下,符合了普遍的形式美规律。其次,农具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设计师、能工巧匠在制作过程中,凝结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显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农具产品上直接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故而美便存在于其中了。再次,农具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有些转化为工艺品,用于装饰或者其他生活领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如我国春秋时期用作身份地位区别的礼器圭、璧等,据考

学家考证,它们的前身就是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环等。而石铲则发展为玉铲,用于佩带,成了一种饰物。即使在现代,我们为了美观,给有些器物如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刻上交叉斜纹等,也是这样,早先在真正的武器手枪柄上刻交叉斜纹是为了防滑,而在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只起装饰的审美作用。所以。当我们发现农具的这种作用时,就使得其审美价值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五)现代农业科技景观中体现的时代美、技术美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这种变化速度快,涉及面广,与传统农业科技形成鲜明对照。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我们能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即时代的流动性、革新性,并由此引起时代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变化,这就使农业科技具备了时代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农业生产的根本性的变化,如设施农业(即大棚农业)改变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动植物克隆技术开拓了育种保种的新的领域,无土栽培技术把农业从赖以生存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无不闪烁着技术的光芒,同时也使我们从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活动中充分得到技术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具有代表性。在杨凌示范区的众多景点中,不同的景点分别代表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施,光、温、湿均采用电控装置,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计算机自动控制滴灌技术,运用基质、水培等多种栽培方法展现了现代农业全新的发展模式。昆虫博物馆是国内展览面积最大、展出昆虫种类最多、展览档次最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昆虫科普基地。中国动物克隆基地集教学、科研、参观、游览于一体,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山羊群体,有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以及它们的“基因”传代。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荟萃了国内外节水设备的精品,体现了节水技术的丰富性、综合性、先进性。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施,能够非常逼真地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降雨情形。还有世界名优牛羊良种高科技繁育示范园拥有世界十大著名优良品种。中富绿色硅谷的克隆植物工厂化育苗、设施农业、自控温室以及各种名优特种质资源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农业高新科技已超乎人的想像,指示出人类可以一步步运用智慧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赢得更大的生命自由,并据此可以期望人类憧憬的美转变为惬意的生活现实,对高科技的美学诠释,就是人类本身潜能的自我审视和陶醉。同时,当下时兴的“农家乐游”人们也并不是一味去寻找原始的农村风貌乡俗,实际上也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的一种观照和认识。我国的现代农业呈二元结构表现出来。其表现一,在同一家庭小规模经营体制下,传统的农业经验、技术与适用的农业机械、必要的农业技术设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工程技术等并存,依靠自然力、人力、畜力的传统生产技术与依靠机械力、生产力及社会力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其表现二,同一农业生产区域内,小规本论文由

模的家庭经营与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农业技术相结合,这种二元农业技术结构,通俗地说,就是“镰刀+收割机”并存。故我国现代农业是一个传统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并存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开展的“农家乐游”,可以使我们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鲜明的对比中,更清楚地领略现代农业科技的内容,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性,产生审美愉悦,同时受到教育,升华认识层次,收到审美活动“净化”心灵的作用,更深刻地认识现代农业科技的时代美、科技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各地迅速的兴起了农业科技游,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旅游活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深入。

参考文献:

[1]杨陵区发展计划局.《杨凌区观光农业建设项目》招标书[Z].2004.

[2]贾恒义.中国梯田的探讨[EB/OL].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209227.

美业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审美感知力; 审美想象力; 审美创造力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教学的现状是“专业压倒一切”思想严重,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尤其轻视文化基础课。语文课往往更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业”,存在“重认知、轻创造;重能力、轻习惯;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重知识灌输、轻情感熏陶”的倾向。因此在语文课的开设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教学内容、课时安排都较随意。而实际上,语文学科不仅是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生活情趣、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文应用学科。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也就是精神世界层次上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育是一种美的事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美的具体性、情感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感受美,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

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包含众多美的因素,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挖掘,使我们能运用美的规律来观照语文学习,按照语文的美的规律来创造语文,并最终使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首先,中职学生入学第一学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学生由初中升入中专,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第一学期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我们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新教材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第二学期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

只有在中职学生入学新学期突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着的美逐渐地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下一学期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第一学年第二学期重点培养审美能力。第二学期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第二学期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第二学期是在入学新学期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

最后,第二学年重点培养中职学生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鉴赏评价的同时启发了思维,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于一连串原储存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虽不如原文意象丰富,却可能生发出新的认识。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因此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少梅.在语文教学中对职中生进行审美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6

[2] 梁京.职业技术学校大语文教育初探.职教通讯,2003.2

[3] 肖英琦.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4

[4] 刘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当代经济,2007.10

[5] 王艳海.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新科教,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