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4.08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lan for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empty nest elderly, aiming at the low mental health level of empty nest elderly. Methods 41 cases of empty neste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intervened for 6 months by group counseling and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was us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score of total score and 5 factors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paranoid factor)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wh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he 4 factors (interpersonal, hostility, horror and psychosi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empty nest elder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mental health maintenance work of the empty nest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

Key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mpty nest elderly; mental health

伴?S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空巢老人群随之也不断增加。空巢老人的心身健康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内一些研究也证实了空巢老人心理上存在更多的痛苦、不适、焦虑、抑郁以及自我评价偏低等表现。[1]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方面主要在心理健康的组件上通常比非空巢老人低。[2]因此,本研究应用系统心理干预的方法以期改善和提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为提升我国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晚年生存质量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选择13个社区的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年龄>60岁;(2)独居者或仅夫妻共同居住(社区),且子女亲自探望频率低于每周一次;(3)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检测低于正常常模者(符合SCL-90阳性指标);(4)知情本研究并自愿参与,且本研究的操作均符合医学伦理学的道德要求。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或精神障碍者;(2)中途退出者。经以上标准共收集心理健康低于正常水平的空巢老人41例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对比效果。

1.2 研究工具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测查。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在查阅文献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子女探望频率、居住情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往职业、慢性病患病情况和月收入;(2)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分为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统计指标包含总得分、因子分和总均分,其中总均分=总得分/90,用于区分研究对象位于1~5级间的分值程度。

本项目调查表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所有的调查员均经过统一的严格培训,了解了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详细流程。调查员们在老人填写前会要详细解释调查表及说明填写的注意事项,不能自行填写的老人则由调查员一对一问答协助完成。所有问卷填写完毕后均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41份,回收有效问卷41份,回收率100%。

1.3 干预方法

实施干预方案的干预期为6个月,时间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干预,具体方案为团体心理辅导:(1)讲座,介绍正确应对老年期常见的问题的方法,特别是防治老年抑郁的知识;(2)组成抑郁治疗团体,将实施干预的老人组织在一起,在课题组成员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和人际交往训练,让患者学会正确宣泄情绪,开放自我,寻找认同感,交流保健经验,相互支持和沟通,保持心理平衡。地点在社区居委会,每月2次,每次时间2小时。个体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干预和行为治疗等。认知干预是向老人讲解抑郁的防治知识,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以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衰老,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行为干预是对老人进行不良行为模式及应对方式的纠正,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并帮助老人学会放松训练的方法。

个体心理干预的地点为老人家里,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心理干预期不给予针对抑郁的任何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6个月后评定干预效果。整个干预过程都由课题组经过专业培训的四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完成,对每一项目的实施时间、先后顺序、完成质量都有严格规定,每完成一项均有记录,确保四名咨询师干预的一致性。通过干预前介绍实验目的并签订协议、干预期间不断行为强化、干预后电话回访等方法来保证被试的依从性。

1.4 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s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SCL-90 各因子评分比较

SCL-90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后老人在总分及5个因子(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中得分有所下降,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国;智慧型城市

一、德国智慧型城市建设的现状

(一)德国智慧型城市理念的产生

在发达国家中,德国的智慧型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和路径。从智慧型城市理念的产生过程来看,德国与我国的情况不尽相同。智慧型城市在德国产生之初并非一种总体性的理念或顶层的宏观设计,它是基于德国城市发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之后的一种现实探索。20世纪后期开始德国一些城市都面临着能源转型的大背景,在能源转型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城市的活力,如何保护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等成为德国许多城市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一些城市在新能源、城市垃圾处理、环保、交通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所谓的智慧型城市建设其实是城市建设和治理各个领域面临问题的一套解决方案。

(二)德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流程

与我国智慧型城市建设起步主要靠顶层设计不同,德国其实并不存在一个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全局性规划,中央政府也没有一个关于智慧型城市建设的总体性政策文件,其他的产生过程更多的是靠各地自下而上的探索和实践,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都是智慧型城市的设计主体和建设主体。政府只是起到协调作用,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企业和基层民众。

(三)德国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典型实践

智能电动交通

为方便市民出行,节约能源,柏林提出“2020年电动汽车行动计划,计划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奔驰smart的car2go项目。在这一项目中,市民可以在大约2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租用到smartfortwo车辆,这些车辆配备了智能熄火/启动系统、空调和导航系统,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驾驶这些汽车,然后在运营区域内的任何公共停车场归还汽车。此外,运营商还面向iPhone用户推出了一款服务,用户可以查询给定区域内可用的car2go车辆等信息。目前,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地区已建成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实验室”,全市拥有220个公用充电桩,这一项目涵盖了私人和家庭用车、企业车队、卡车货运、电动自行车等各类交通工具。

节电奖励

免费领取电力测量仪项目是德国为了节约能源在一些城市推行的节能环保型项目,参加这一项目的居民从能源公司免费领取电力测量仪。居民在一年内如果能够节约10%的电,就可以得到20欧元的现金奖励,在此基础上,每多节省一度电还可以得到0.1欧元。到目前为止,德国居民平均获得了65欧元的现金奖励。

老人独立生活系统

德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应对老年人生活的不便,德国一些城市开展了“老人独立生活”项目。这一项目通过在老人家里安装一种特殊的装置,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比以前更轻松地享受特定服务,比如药品、商品、食品的配送和人员看护,等等。也就是说,有了这一项目的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比以前)安全而便捷地呆在家里,生活变得更加独立和舒适。这一项目的服务对象是行动受限老年人群体,目标是提升这一群体的自我服务能力。

智能仪表

为了帮助城市居民节约能源,德国一些城市开展了“智能仪表”项目,这一项目的目标是用更少的能源使我们生活得更好。一些城市志愿者家庭安装了智能仪表,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监控家庭的能源消费,对能源消费和能源价格等信息更加了解,并可以根据监控信息改变家庭能源消费习惯,从而实现期望的能源节约。

二、德国智慧型城市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一)建设主体多元化

德国的智慧型城市建设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直接推动,而是依托完善的市场体系来吸引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参与,最终实现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合理化。智慧型城市建设的源动力首先来自于基层民众的生活需求和各个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在这些需求的基础上经各方讨论达成一系列目标,在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项目。为完成项目,要依托市场广泛地吸收社会各方的资金、创意和技术,这其中有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独立的项目,更多的是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与企业等的合作项目。在这其中,研究机构与企业往往发挥主体作用,相当一部分项目的设计和操作是由一些公益性的或市场性质的研究机构来完成,这些研究机构成为这些项目的实际组织者和操作者。此外,一些研究机构还有收集基层民众意愿和需求帮助形成社会共识的作用。企业是一系列智慧型城市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在这些项目中政府的财政投入资金不多,往往是企业以市场的形式投入资本,再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作项目。德国在智慧型城市建设的相关项目建设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的合作机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在智慧型城市建设方面也应该注意发挥社会各方尤其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作用,注意形成各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二)注重问题导向

德国的智慧型城市建设是基于20世纪以来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是一种应时而动、因事而谋。智慧型城市建设的项目是为了解决城市的发展活力问题和市民的生活质量问题,是一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转型和升级。我国城市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群众有着比较强烈的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这些就是我国建设智慧型城市的逻辑起点和初始动力。同时,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一线城市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些城市正在向这一阶段迈进,有些城市则处于欠发达状态,还有一些城市因为资源枯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则面临着严峻的城市持续发展问题。我国的智慧型城市建设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对于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线发达城市,其智慧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便捷性,比如如何进一步实现交通、能源供应、市民办事、通信等反方面的智能化,争取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对于一些欠发达城市,则应该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智能化与城市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完成对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使城市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更快地追赶发达国家和一线城市的发展。对于一些因为资源枯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面临着如何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城市则应该以智慧型城市建设的浪潮为契机,对传统产业实行彻底的转型升级,对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改造打造“新城市”。把握问题导向,向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聚焦应该成为我国智慧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着眼点。

(三)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第3篇

2014年9月21日,在“世界老年痴呆日”到来之际,由上海市医院协会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承办的“失智老人养老护老模式研讨会”在众多专家学者的期待中顺利召开。在科学会堂的海洋厅,100余位来自上海市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及脑卒中分会主委、副主委,以及养老院院长、护理院院长等专家学者共济一堂,进行老年痴呆患者养护模式的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是临床上接触老年痴呆患者最多的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也见到过太多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料难题。对于失智老人的养护,医生从临床医疗的视角是怎么看的呢?

本期“专家会客厅”,我们邀请到上海神经内科领域的权威专家,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声音。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逐步改善,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早在1979年,上海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近30余年来,上海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位列中国之最。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一些慢性疾病的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阿尔茨海默病(AD)起病隐匿,对个人和家庭均有显著的影响。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5%患有此病,每3~4位85岁以上老年人中就有一名罹患。预计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是现在的3倍。

推广全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以及建立积极有效的医护措施是防治的关键所在。目前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社区医院、养老院、护理院的管理者及社会各方人士对失智老人养老护老问题的重视。不仅在于普及痴呆防治知识,重要的是促使基层社区卫生中心认识失智老人养护的重要性,提升积极防治痴呆的意识。

我们可以整合现有的资源更好地为失智老人服务,如上海有20余家二三级医院已开设记忆力障碍门诊,但缺少推广宣教,如果能把社区门诊和记忆门诊联合起来,必将能极大地提升对失智老人医疗及护理的质量。

在工作中尚需要重视推动对老年痴呆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的认识。老年痴呆这个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不治疗,规范和不规范相比,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和生活质量差别巨大。

大家应该齐心协力,力争为痴呆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让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

老年痴呆患者患病后常表现为认知能力、自理能力下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精神症状,严重危害老人晚年的健康,对家庭、社会也造成巨大的负担。有研究显示,在停止照顾老人后,照顾者的抑郁情绪仍长期存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的相关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随之而来的老年痴呆患者的养老护老问题日益严峻。因此,根据上海实际情况,前瞻性地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探索建立老年期痴呆患者社会支持体系,让患病老人通过该体系既能获得更专业的照顾,又能减缓家庭的压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由于老年痴呆症专业知识普及缺乏、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滞后以及我国悠久的家庭养老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我国绝大多数的痴呆患者的养老仍采用家庭养老。但是囿于当前医学科技的发展,痴呆病情在不断发展进行中,缓解的可能性很小,沉重的家庭压力和这类患者难以康复的困境对家庭养老模式构成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另一种失智老人的养老依靠的是机构养老。但目前从社区到机构几乎没有专属的资源,一些长期照顾失智老人的机构也没有得到政策倾斜和特殊补贴,他们常常没有动力去关注这类患者,也不愿意接收失智老人。此外,护理人员的护理标准和护理程序参差不齐,待遇不高,社会认同感不足,社会地位较低,这些都是养老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痴呆患者已超过1 000万人,但人们对老年性痴呆并没有足够重视,尤其是对早期识别、治疗和护理老年性痴呆患者仍然有许多疑问和误解。当患者被确诊为老年性痴呆时,家属很难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往往认为患者只是“老糊涂”而已,更别提正确照料患者了。痴呆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行为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护理老年痴呆患者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并不仅仅是生活护理,还包括心理护理、行为异常的护理,甚至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早期识别老年痴呆症,确定老年痴呆症的病因或者潜在的危险因素,合理的药物干预,积极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医疗和社会机构的良好支持,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上海作为一个老龄化的城市,养老、护老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但解决这个问题很难,主要的客观因素在于目前人口基数大,寿命延长,60~65岁人口的绝对值增加,比如肿瘤的治愈率增加,中风死亡率下降,使得带病生存的人越来越多。而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慢性病都可能导致痴呆。

我们仁济医院做记忆障碍门诊十多年了,我认为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近阶段内可能也不会有革命性的突破,因为人总会老的,这个疾病本身就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是人生命的自然规律。这种情况下要重点考虑怎样让患者有尊严地生存。我们目前可能没有更好、更新的药,但并不能因为这样就让生活一塌糊涂。家里没有患者的人可能想象不到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是怎样的。疾病进展到晚期,有的患者白天睡觉,晚上大吵大闹,一家人都无法睡觉。还有的患者对亲人怀疑、谩骂,不配合治疗,哭闹等,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精神负担。我们门诊就遇到过不少患者在家折腾、打闹,家属实在“搞不定”而带来看病的。这些家人的焦虑和悲哀是难以想象的。总体来说,各种医疗手段对老年痴呆的作用都有限,延缓病程也很难。因此养老护老更显得重要。最核心的意义在于让患者有尊严地生存和尽可能地减少家庭和照料者的负担。

有人抱怨说养老机构和床位不够。其实上海的养老机构和床位是不少的,在“十二五”期间上海的养老机构床位将达12.5万张。根据我们杨浦区对近18 000例65岁以上老人的自我健康状况评估的调查发现,约有4.6%(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到18.71%)的老人“不健康,不能自理”,既需要生活照顾又需要医疗护理,这些人需要进养老院或护理院。上海现在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245万,养老院的床位约12万张,按照比例来说床位是够的(245×4.6%=11.27万人),现有的床位已经达到1人/床/年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养老机构分布和配套条件不均匀;二是很多不需要进养老院的老人也进来占着床位;三是郊区的养老院,有空床,但是没有人去。

针对这种情况,设想开展居家养老和护老实施“一张表”统一评估标准,经过评估,区分出是否居家,或社区,或机构养老和/或转入医院治疗。但可行性如何,有待试点和实践。

我认为《失智老人的人群管理及医疗服务能力的困境》这个议题很好。这次参加会议的都是医院的领导,希望老年痴呆的现状和困境能引起各位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的几大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的社区管理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了,医院已经和社区对接,对疾病做规范化管理。阿尔茨海默病是否能成为第四种疾病,规范化地与社区医院对接呢?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合作、建立桥梁,由专科医生在门诊对老年人进行诊断、治疗、管理,同时跟全科医生互相沟通,共同管理患者。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比如新华医院可以跟社区建立联合门诊,一个专科医生带几个社区医师,指导其如何发现痴呆,并跟踪、管理患者。这样以小带大来推广,失智老人的诊疗问题解决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就会减小。

专家简介

汪 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金其林 上海市医院协会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董 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管阳太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刘学源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振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焰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少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养老对一个国家来讲非常重要,涉及到经济基础、社会体制、医疗人员素质以及患者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给出一些方向性的思路,比如政府行政方面是否可能提出什么样的扶持政策;从临床医生角度如何提出一个能够普及、培训的长期方案。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先满足独生子女死亡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物质帮扶与精神慰籍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以机构养老为支撑、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志愿服务为补充、信息服务为辅助、覆盖城乡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养老帮扶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提高生活质量。

二、帮扶对象

我市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

三、帮扶目标

以独生子女死亡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为主要目标人群,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引入专业心理援助机制,全面构建政府多部门横向联合、市镇村纵向贯通的帮扶网络;通过落实特扶政策、提供养老保障、实施生活帮扶、开展心理疏导,提供情感慰藉等,帮助他们跨越阶段苦难,乐观面对人生,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四、帮扶措施

(一)全面落实特别扶助政策

根据省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动态调整的标准,全面落实好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及时将特别扶助金的调整落实到位。在调整落实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程序,简化申领程序。各乡镇要及时组织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申领特别扶助金,确保他们及时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

(二)组织提供养老保障服务

与民政等部门合作,逐步建立以“生育关怀太阳岛关爱之家”为龙头,村居“生育关怀太阳岛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基础,其他民间养老机构“生育关怀太阳岛养老服务点”为补充的“三位一体”计生养老服务体系。

2013年,市人口计生部门将与民政部门协调,在各中心敬老院开展“生育关怀太阳岛关爱之家”的建设,提高设施配置,改善居住条件。凡年满60周岁的帮扶对象,自愿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的,按属地原则安排进入各中心敬老院“生育关怀太阳岛关爱之家”养老。

各镇乡人口计生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帮扶对象的社区居家养老档案,协调村(居)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选择居家养老的帮扶对象开展日间托管、送餐到户、应急医疗、知识讲座、健身娱乐、代购物品、上门维修、定期走访等服务。同时积极拓展老年健康服务,为帮扶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咨询、健康体检、更年期保健和老年保健等服务。

(三)免费赠送相关人生保险

市、镇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向帮扶对象赠送涵盖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特定疾病、住院补贴等方面的人生保险,提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防御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风险的能力。

(四)以人为本开展生活帮扶

各镇乡要优先落实对失独家庭的项目帮扶,优先落实波尔杂交山羊饲养等项目,帮助失独家庭脱贫致富。对住房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申请危房改造的,各级计生协要优先予以安排,改造经费由、市、镇人口计生部门共同解决。

(五)深入开展精神慰籍活动

2013年,全市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生育关怀“太阳岛”工程,依托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开展心理疏导,组织家长理事会以镇生育关怀“太阳岛”工作室为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和广大会员志愿者的作用,在“5.29”会员活动日和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以精神慰籍为重点,开展探视慰问活动。优先安排赠送彩电,丰富帮扶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积极主动帮助收养子女

对失独且失去生育能力但有收养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各镇乡计生协要积极牵线搭桥,优先为他们安排收养、认养子女,并协调相关部门在办理相关手续时简化程序,减免相关费用。

(七)全面实施志愿结对制度

各镇乡要重视发展和壮大计划生育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生育关怀“亲情牵手”结对帮扶活动。要实现计划生育志愿者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结对帮扶全覆盖。要建立志愿者与帮扶对象联系的相关制度,落实帮扶责任人,经常沟通情况,了解帮扶对象需求,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帮扶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帮扶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建设幸福家庭,促进人口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各镇乡要充分认识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帮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在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保证和支持,保障帮扶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要成立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具体措施,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宣传典型和总结经验,协调指导活动开展。

(二)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断增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镇乡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养老帮扶工作中。要坚持人性化的原则,根据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帮扶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活动;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意愿,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鼓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帮扶工作,使他们自助、自强、自立;要坚持具体化的原则,通过对本地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情况的调查了解,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帮扶办法,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效。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第5篇

在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任职高级理财规划师的于海涛,善于为客户提供综合理财规划,他拥有近十年银行从业经验,致力于养老金融模式开发与实践。

2014年12月21日,于海涛在由北京东方华尔金融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十佳理财师大赛中荣获个人组冠军,此次是于海涛连续第三届入围大赛。连续三年参赛,三次入围十佳,并在第三年获得冠军头衔,于海涛凭借的不仅是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提升,更是他对于理财师这个职业理想的坚持和对全国十佳理财师大赛这个平台的重视。

虽然对大众投资者来说,理财师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职业,但在于海涛看来,目前国内理财师为客户财富管理提供的服务还比较初级,内容也比较单一。那么,如何才能深入到客户家庭,解决客户最核心的财富管理问题?于海涛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乐活金融

于海涛所服务的客户群体定位精准,目前他的客户中有2000位老年人,他们主要来自于北京各大老年合唱艺术团体。基于这个庞大的客户群体,于海涛采取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日常维护方式。他将这些老年客户分组成为三十多个合唱团,并以合唱排练、比赛的方式,将大家联系在一起。为了方便进行管理和沟通,他还在每个组中设定了一位组长,专门负责这一组的联络工作。这样,当于海涛需要和客户们沟通时,只要联络到每组的组长即可,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于海涛抓住了目前自己所服务的客户群体的特点,为这些爱好合唱的老人组织各种合唱表演、交流、比赛等活动。几年下来,于海涛的客户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客户质量也逐年提升。

2011年,通过以银行中老年贵宾客户为基础,组织全国首支银行系的客户合唱团――“华夏之声合唱团”,倡导“轻松理财,乐享人生”的理念,每周定期开办理财课堂,为合唱团员提供全方位金融理财服务,取得客户一致好评。据了解,截至2014年12月1日,于海涛管理客户财富资产规日均规模3亿元,累计销售银行、理财、保险业绩超过10亿元。

于海涛介绍说,未来,他要推广乐活金融,将消费和金融相结合,让金融产品服务于消费过程的一种理财行为。目前,于海涛已与95081家庭服务中心合作开发了新的以房养老乐活模式:以社区、居家、养老互助为基础,提升机构养老专业化服务,加强了家庭养老功能,又以社区为依托,补充家庭养老不足。此外,于海涛还组织成立了乐活学院,开设老年大学,内容贴合老年人需求,包括琴棋书画、金融知识等。

理财服务应深入家庭

身处理财规划一线的于海涛深深知道,目前不少理财者对于自身的财务状况并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现在很多人对理财的范畴仍有误解,认为购买几款银行理财产品,买买基金就是理财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理财师未来需要做的不只是销售理财产品,更要帮助客户规划其家庭财富,让客户有一个合理健康的财务发展。”于海涛说。

于海涛认为,理财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客户合理规划财务、平衡风险,发现客户财务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改正,还要定期的收集客户财务方面的信息,对做出的规划进行调整,而非单单向客户推荐高收益的产品。在和客户经常性的接触中,有些客户将慢慢转变成朋友,越来越信任自己的理财师,越来越无话不说。他坦言,能得到客户的信任是理财师最大的收获。

学习积累要像永动机

于海涛也看到,对于理财师来说,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客户的需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客户的需求也会只增不减。这样一来,就要求理财师对各行各业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需要有所涉猎。客户需求的不断多元化和理财师掌握知识面的局限性,已经成为理财师面临的最大挑战。理财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知识、技能、经验和经历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得到发展,要不断地开拓新的模式才能给客户更全面的服务。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引言

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指的是面对企业退休员工进行的与个人生活有关的各项服务。企业员工退休后的方案资料转移,以及根据员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待遇,包括养老金、保险金的发放以及生活方面的各种关怀。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的进一步发展。

一、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概述

1.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已经从单纯的退休后社会福利的发放扩展为关注退休后企业员工的个人生活和发展方面。因此,针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也包含了由企业和社区主导的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关注和老年人生活、娱乐组织等。各项管理服务的发展使退休员工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意义

虽然我国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社会福利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还有许多不足。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不仅是我国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途径,也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也代表着我国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

二、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责任相关部门沟通不良

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需要企业、个人以及社区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但是,由于相关部沟通不良,离退休人员的档案交移以及信息录入存在缺失,有些社区服务的福利政策执行不下去,这些情况导致了我国去多企业退休人员对社会服务的不满,以及社会福利待遇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对企业退休人员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尤其是通过社会管理产生的福利待遇,在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立法只能解决基本的社会福利问题,如医疗保险和养老金问题,但体现在生活服务和人员管理方面的一些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2.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资金资金支持不足

无论是提供给老年人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服务,还是为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而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和老年人生活俱乐部等,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表现出来的方便退休老人出行的一些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以进行建设。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凸显,加之企业组织结构的精简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使得我国政府从社会获得的管理服务资金不能满足退休人员管理服务需要,资金支持不足造成了很多福利政策不能妥善实施。

3.工作人员职业技能不足

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即是对退休人员的管理,同时又是针对老年人的专门的服务,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既具备管理能力,又具备服务能力;在做到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基础上,还要实现与老年人的有效沟通和组织。但是,大部分与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直接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职业技能上还存在不足,只是做到照章办事,并不能展现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三、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水平的途径

1.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相关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更加精准、全面和具体,避免管理中的疏漏,弥补管理中的不足,国家应该针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进行相关法律的颁布,这样地方政府才能有法可依地去制定和实施具体的管理服务工作。法律和法规的颁布一定要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同时借鉴德国、美国等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家的经验,力求在满足退休人员社会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我国社会福利的公平性。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定具体的法规和管理制度,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提供保障。另外,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负责制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有关的政策和实施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和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号召全社会关注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以加强资金储备

企业退休人员已经在我国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个比重将随着上世纪60年代人的退休而持续加大,国家财政部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对的资金压力是与日俱增的。从财政的其他方面拨款以满足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不实际,因此,除了有计划地、按部就班地使用国家社会保障资金储备之外,政府还应该号召全社会关注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以公益投资的形式,为社会保障吸纳资金;另外,各级政府和社区也可以联合银行等金融部门,针对退休员工的生活开展个人理财活动,例如,号召退休员工存款,或员工的子女存款,在存入一定数额或年限之后,提供旅游服务。这一部分资金可以用来进行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投资所得则直接进入社会保障资金储备账户。

3.积极提高相关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

为了使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建议各单位积极提高与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直接相关的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这些工作人员包括社会福利保障部门的基层员工、医院针对老年人开设的医疗窗口、社区专门负责老年人生活管理的部门,甚至包括企业管理中负责退休员工档案转移事项的工作人员。除了进一步学习与管理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建议这些工作人员应该深入社会,体会退休人员生活的真正需要所在,在工作中表现出对老年人的尊重、耐心以及爱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要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同时应借助多方面力量储备服务资金,工作人员也应该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只有这样,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才能真正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保障。

参考文献:

[1]翟志娟.努力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水平[J].新西部,2014(11):130-131.

[2]孙志伟.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以莱芜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10-12.

[3]乔立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途径[J].发展,2008(05):105-107.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失能老人;护理困境;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20-02

一、研究背景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13.26%,人口老龄化浪潮中最汹涌的洪峰是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我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在近年内呈现剧增态势,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 4000万, 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 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

当前,社区、养老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构成了完全失能老年人家庭以外的责任主体,但从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他们从家庭以外能够获得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社区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尤其在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为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改善失能老人生活现状,寻求长期性、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建立健全城市社区长期护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二、城市失能老人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社区资源利用度不高

首先,我国还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失能老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得失能老人护理体系的建设缺乏制度框架。其次,由于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缺乏政策支持和政府的监督,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和管理缺乏具有活力的运作机制,社区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社区内的非营利组织难以培养、力量薄弱。

(二)养老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和社会支持不足

2012年末,养老服务机构4.2万个,床位381万张。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6万个,社区服务站7.2万个。相对1.94亿的老年人口及超过3000多万的失能与半失能老人来讲,现有的养老护理资源缺乏;城市中很多公办养老机构对老人入住不以失能作为限制条件,养老资源分配不合理;由于政府对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支持不足,致使其收费比较高,大部分失能老人由于经济能力不济无法进入养老机构。由于社会关注度不高,相关的非营利组织或志愿者组织难以给予足够的社会关怀和支持。

(三)养老机构养老护理服务项目少、水平低

传统的居家服务体系很难满足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市场上的家政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且费用较高;家庭不具备完善的护理设施和护理条件,机构养老也同样达不到要求。虽然大多民办养老机构愿意收养失能老年人,但是由于民办养老机构普遍投资回收周期长,在享受政策待遇方面水平较低,经营环境较差,而且由于护理人员素质低,服务质量也不高,使得民办养老机构大都只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项目,缺乏精神慰藉和专业的医疗康复。另外,护理行业中缺少统一、科学的分级护理服务规范、评价标准,对各级别护理的细则服务要求缺乏明确详细的规定,使得各个养老机构的分级护理内涵、收费标准不同,造成一种混乱状态。

(四)护理队伍数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全国至少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000万人,但从业人员仅有22万,数量明显严重短缺。当下养老院里的护工多为50岁以上的农村和失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护理培训,95%的护理人员没有取得国家养老护理人员资格证书,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社会地位低、工资少等原因使得护理人员具有临时性和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即使具备本科学历的专业人才也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进而导致社区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难以提高。

三、解决城市失能老人护理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以老年长期照护体系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

要发展失能老人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必须立法,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法律保障、明确老人出现伤害的责任主体。完善以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为中心的养老保障制度,还需加大对失能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福利制度等制度的支持力度;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赡养制度,利用社区资源对其家属进行护理培训,对有条件的老人进行居家护理;建立统一的失能老人照护机构运营评估机制,使照护机构的运营补贴和运营状况挂钩。真正建立保障失能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政策法规政策体系。

(二)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照顾好“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是政府扶持弱者的执政责任。加大对失能老人的养老投入,可以通过由政府加大社区养老护理体系建设投资,规划和建设一批以收养失能老人为主的社区老年护理机构,用政策扶持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向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倾斜,以补助奖励的手段鼓励现有养老机构接纳失能老人。其次,对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政府应给予一定补贴,承担部分长期照料服务费用,从制度上解决失能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制定老年疾病与长期护理的界定标准与支付方式,通过对老年护理需要进行评估分级,实行不同等级的支付和补贴额度,设立相应的支付项目、支付比例,重点解决生活自理困难的医疗护理问题。

(三)建立健全失能老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应积极借鉴美、日等国先进经验,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失能老年人的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以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先从商业保险起步,待成熟后再逐步向社会保险转型,使成为社会保险涵盖的一个重要强制性的险种。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就是借助社区医保这个平台,坚持“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依托老年护理机构这个载体,将失能、半失能等需长期护理的参保老年人医疗护理费,纳入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使失能老人得到专业化、规范化的长期照料服务,从而全面保障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老年人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

(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社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现资源统筹,建立完整的社区失能老人照护体系成为构建失能老人社会安全网的必要环节。但目前的社区养老还不健全,一般只为老人提供一般性娱乐休闲和简单的身体检查,而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缺失。因此,应该拓宽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大对社区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社区医疗机构,并争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80岁以上和失能老人配备家庭医生。进行社区居民护理培训,动员社区成员,实现社区成员互助。

(五)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养老机构护理水平

我国急需建立一套护理人员培训体系,完善护理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开设专业护理课程,多渠道培养多层次多等级的护理专业人员。建立长期护理准入制度,从事长期护理的人员必须获得国家认可的护理资格证书并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才能上岗。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爱心教育,使护理人员不仅在生活上更专业的照顾老人,还从精神上、心理上关心老人。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的护理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养老护理机构要明确分级护理的级别与服务标准,针对不同等级的护理确定相应收费标准;健全机构的护理服务项目和护理设施,使失能老人可以得到真正的护理和逐渐实现康复。

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案范文第8篇

如果你不想自己未老先衰,就要找准自己的健康脉门,让5个单项指标都达到应有的水平。在过去的岁月中,或许你在某个方面欠下了“健康债务”,而使得自己的身体年龄老于实际年龄。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在新的一年里践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将有机会跑赢时间。

健康储蓄户头——生活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也决定健康指数。很多疾病的发生追究起来都是习惯累积的结果。

生活习惯健康储蓄“存折”

身体情况

负能量: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下,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

健康赤字:神经衰弱、心脏疾病容易找上门来。

赤字指数:8%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熬夜,那么记得不要连续熬两天。另外,如果晚上睡得太少,记得利用白天的零星时间补回来。如午饭后小睡一会儿,外出做头发时闭目养神等。

饮食情况

负能量:三餐时间不定,时而一天不吃饭,时而暴饮暴食,偏食严重。

健康赤字:胃肠道受打击,吸收出问题,营养不良。

赤字指数:10%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即使你不能保证每天按时早中晚三餐,也一定要规律进食。中午、下午、晚上的用餐方式也未尝不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养成这样的饮食规律,那么最后一餐时一定要以蔬菜为主,不给身体制造太多负担。

是否吸烟

负能量:每天吸烟超过5根。

健康赤字:呼吸疾病,女性乳腺增生更容易出现。

赤字指数:7%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能够彻底戒烟当然好,如果暂时还做不到,那么至少让自己每天少抽一根。有计划性地慢慢控制自己对尼古丁的依赖,渐渐达到彻底戒烟的目的。

是否锻炼

负能量:每天开车或者打车上班,能坐着绝不站着。

健康赤字:免疫力下降,四肢僵硬,血液循环不畅。

赤字指数:10%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每晚睡前,品一小杯黄酒或红酒,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肤色、调节心脏功能和身体的新陈代谢都有不错的帮助。记得每天不要超过25克,否则不如不喝。

是否喝酒

负能量:无酒不欢,每周至少High一次。

健康赤字:肝脏、肾脏、脾脏功能下降。

赤字指数:4%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实在没空去健身房?你至少可以每天走一站地去上班。每天500米~1000米的步行距离是每个人可以轻松承受的,长期坚持下来对健康很有益处。

健康意识

负能量:体检没空就算了,对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漠不关心。

健康赤字:小病从来不注意,能扛就扛。

赤字指数:5%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调查表明,75%的癌症是因为身体出现些许异样但没有得到重视而越来越严重的。除了定期的身体检查外,一旦发现身体出现异样,如体重急降或大便习惯改变等问题时要立即就诊,做详细检查。

健康储蓄户头——关系状态

心理专家指出,和周围人的关系状态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水平。处理好和父母、伴侣以及和自己的关系,会让你的健康发生质的改变。

关系状态健康储蓄“存折”

和父母

负能量:没时间见面,也少有电话沟通。

健康赤字:和父母产生隔阂,失去彼此的心理支撑,彼此对这个世界感觉到无助。

赤字指数:2%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忙碌,空巢的老人们则越来越抑郁。不需要儿女多少回报,常回家看看,一起张罗一顿家庭聚餐,老人就会很开心。而父母身心健康,你就可以更安心地工作,绝对双赢。

和伴侣

负能量:没有共同的圈子、共同的爱好,少有亲密生活,几乎是无性婚姻。

健康赤字:生活情趣减少,彼此的身体需求降低,身体免疫力和生活幸福感都打折扣。

赤字指数:5%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你为工作、孩子预留了很多时间,却少有时间专门留给久被忽视的他。要知道伴侣是对你的健康状况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给彼此相处,享受二人生活的乐趣,提升你们亲密生活的满意度。要知道一个“”的女人才可能是健康的女人。

和自己

负能量:每天被太多必须要做的事包围,没有时间做自己真心热爱的事。

健康赤字:没有自我时间,幸福感很低。

赤字指数:4%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现代人做事的目的性太强,这正是我们内心不那么容易快乐的源头。专家建议,在工作和生活责任之外定制自己的Me Time时光:和自己待会儿,或找一件自己觉得好玩的事做。在责任之外有机会沉浸在愉悦的“忘我”状态中,也是内心健康的必须。

健康储蓄户头——工作条件

工作,不仅关系到面包问题,还与我们的健康状况相关。想想看,我们每天在公司里的时间少说也得有8个小时。管理好办公室健康账户,是赢回时间的关键。

工作环境健康储蓄“存折”

人际关系

负能量:办公室里太过复杂的人际氛围让人的心很累,再高的薪水都带不来快乐。

健康赤字:抑郁心理加重,身体细胞“冬眠”。

赤字指数:4%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人际关系究竟有多复杂其实取决于你个人,成为办公室“中立人”,只拿工作成绩说话,平时做事保持与人为善的原则,这样你会发现,每天都充满活力。

工作前景

负能量:职业没有具体规划,也没有耐心和恒心,总是不断跳槽。

健康赤字:愉降低,五脏功能下降。

赤字指数:5%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其实,不断地在短时间内跳槽,是一种心理疾病。经常跳槽的人基本上每天都处在适应环境的阶段,从而让身体机能过度消耗。所以,在选定的领域中保持适当的坚持,你发现也会有所收获。

职场压力

负能量:每天都感到压力很大,永远处在不同的焦虑周期中旋转。

健康赤字:新陈代谢紊乱、耳鸣、头痛问题加重。

赤字指数:5%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从事任何一份社会工作都会面对或大或小的压力。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或者通过倾诉、阅读、瑜伽等方式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心理弹性的人。

职业健康保障

负能量:对自己的职业病了解甚少,甚至漠不关心。

健康赤字:各种职业病来袭,为健康减龄。

赤字指数:6%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你只羡慕那些挣钱多,又有假期的工作?其实,每种工作都有自己的职业病——摄影师的青光眼问题;媒体人的颈椎病问题;老师的腰椎间盘突出等等。针对自己的职业病请教健康专家,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定期做体检,降低职业病发生概率,身体赤字指数就会降低。

健康储蓄户头——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也和健康赤字有关?是的。当你善于表达自己、广交朋友,分享的快乐加倍,承受的压力打折时,你自然也会更年轻。

社交健康储蓄“存折”

是否有两个以上关系良好的朋友

负能量:不相信任何人,没有交心的朋友。

健康赤字:负面情绪无法吐槽。

赤字指数:6%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作为社会性动物,除了父母、伴侣,朋友在我们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以充当你的智囊团,在你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能为你出谋划策。请试着敞开自己的胸怀,去拥抱别人,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不仅能舒缓你的负面情绪,还具有抗衰老的良好效果。

适应变化的能力

负能量:环境稍微变化,生活就变得一团糟。

健康赤字:身体抵抗力下降,身心脆弱。

赤字指数:3%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经常参加不同圈子的聚会,你会有机会结识各行各业的人。在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中,你看到更多其他的可能,人际适应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人脉资源快速扩增。

是否善于处理矛盾

负能量:当矛盾来临时,经常会手足无措。

健康赤字:大脑供血不足,身体机能下降。

赤字指数:2%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如果你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矛盾,那么请一定冷处理,先将矛盾冷藏,待到自己内心平静后再解决。让身体不再时刻处在紧张状态下,提升身体抗老能力。

健康储蓄户头——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也同样决定着我们的健康赤字程度。一起看看“存折”中都有哪些影响健康的因素吧。

环境健康储蓄“存折”

自然生活质量

负能量:空气污染、辐射、汽车尾气、二手烟、光污染。

健康赤字:呼吸系统受到影响,视力下降。

赤字指数:7%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处于怎样的自然环境,有时候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进行改变的。不过从自己身边那些触手可及的小事做起,能大大改善健康状况。比如,减少使用电脑、电视;少给大环境制造垃圾;少用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等。做好自身的微环保,你的呼吸系统会更健康。

公共设施完善

负能量:小区内的公共设施不健全,导致运动机会降低。

身体抵抗力下降,身心脆弱。

健康赤字:四肢不勤、沙发加薯条度过整个周末

赤字指数:5%

“健康赤字”摆平方案:你知道吗?你的家居生活时光在健康积分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除了屋檐下一家人的温馨氛围,社区绿化是否到位、运动设施是否健全、垃圾处理是否及时……这些细节都在日积月累地对你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如果可能,尽量选择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社区居住。

社会保障

负能量:只有社会保险,没有自己的商业保险计划。

健康赤字:健康保障不健全,健康积累不完整。

赤字指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