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酒文化的好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山西汾酒;容器造型;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79-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推动了我国民族产业的蓬勃发展。汾酒作为民族产业的重要一员,在白酒行业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汾酒容器造型与装饰设计工作应得到重视,通过对外部包装的设计,来达到传承汾酒文化的目的,进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一、汾酒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白酒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直接推动了白酒产业的发展。杏花村汾酒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精湛的酿酒工艺加上独特的包装设计使得汾酒品牌家喻户晓,产品远销海内外。产品的包装设计就是研究产品特性,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包装工艺,进行产品的容器造型与装饰美化等方面的设计。汾酒如此重视包装设计就是希望以此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宣扬汾酒文化,为汾酒营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山西汾酒只有做好包装设计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汾酒包装设计特点
(一)大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社会越来越推崇传统文化,在产品中运用传统的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升华,将会使产品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在汾酒的包装中运用恰当的图片、造型和文字宣传,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同时传达汾酒文化,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引领他们的消费观念。
(二)运用鲜明的色彩。外在包装的材料、图案、色彩都是汾酒包装的物质基础,是设计者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色彩运用方面,采用鲜明的色调,更能抓住消费者的目光和注意力,使其感受独特包装的魅力,刺激其消费的欲望,达到扩大销量的目的。
(三)酒文化是酒的灵魂。我国的酒文化发展历史悠久,酒中蕴含的文化气息让人想要一探究竟。文化是酒存在的根基,没有文化的酒喝之无味,只是单纯地喝粮食的精华,而有文化蕴意的酒更能让人感受其中的甘醇。可以说,酒文化是扩大市场的法宝,是酒的灵魂。汾酒文化也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它就像一根丝线,将汾酒的历史、品牌、形象等因素串成了一个整体,使之系统化、完整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在白酒市场中具备了强势的核心竞争力。
(四)外部运用纸盒包装+瓶式内装。为了给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设计者往往会在外部设计上大做文章。此外,设计者还要考虑内部结构,以达到最合理、性价比最高的空间安置。山西汾酒在外部包装设计上,设计者也在上述方面做了大量的功课,同时兼顾包装的手感和舒适度,包装的回收利用率等因素,以此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价值。[2]现代,我国的白酒大多是以瓶装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包装有利有弊。其中好处主要表现在:便于携带、消耗小、保证酒的品质不变、可准确传达商品信息等。坏处主要是易碎,这就要求瓶装的材质要好,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加大成本投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瓶装内包装不变的情况下,外层运用纸盒包装。纸盒的成本低,回收利用率高,占用空间小,从而使汾酒的包装更优化。
(五)多层结构。酒作为一种消耗品,只有把它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才算完成其使命。在生产到销售环节中,运输是其重要的一环,它是保证酒的完整性不受破坏的重要因素。只有运输过程顺利完成,销售才能奏效。目前,许多白酒大多是内部瓶装,外部一层纸盒包装。这种包装价值低廉且易破坏完整性。[3]山西汾酒就打破了这一传统包装方法,采用的是多层结构。先将酒装在瓶子等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到一个体积大小一致的软包装盒里,起到一个固定、保护的作用,最后在外层是一个精美的包装盒。这样多层包装机构,不仅提高了包装的品味和档次,提升了汾酒的价值,同时保护了汾酒的完整性。
三、结语
在白酒生产中,酒的包装设计是其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酒的销量。在白酒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只有那些在容器造型与装饰设计勇于创新的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在汾酒的包装设计上,融合了多种因素,如重视传统因素的使用,在容器造型、结构设计、美观装饰等方面锐意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为迅速扩大白酒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参考文献:
[1]程晓婷.从汾酒包装设计谈汾酒品牌文化特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62-164+169.
[2]王琳琳.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在马奶酒包装设计中的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3]杨济铭.中国红酒包装设计的意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自五千年前大禹第一个品酒酩酊大醉、发出“此乃祸国之物,后世必有酒亡大业者”的感叹,到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关公温酒斩华雄的铁血虎胆,再到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浪漫,酒文化无时不在浸泡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尽管保健专家和新闻媒体都不遗余力地倡导戒烟戒酒,但尚酒之风至今仍在国人之中盛行不减,以致于有人演绎出同事、朋友早上打招呼的口头语来:“昨晚你喝酒了没有?”
军营是社会的一部分,一些糟粕的酒文化同样悠悠飘进某些同志的脑海:“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在这些“酒理论”的支撑下,摆酒局的缘由也就冠冕堂皇起来了:逢年过节喝,战友同学相聚喝,晋升受奖喝,自己生日喝,朋友生日喝,出差走前喝,出差回来还得喝,甚至犯了错误受到处理也得喝――压压惊嘛!
古人说,“天下乱大德者必酒也”、“以酒为凶谓之酗”、“伤债事,莫比为甚”。诗人岑参诗中也写道:“开瓶酒色嫩,踏地叶生乾。”枚乘在《七发》中把酒色比喻为“伐性之斧”、“腐肠之药”,他还劝诫人们莫贪杯中之物,以免害己、害家、害国。诚哉斯言。自古至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多少叱咤风云人物,都是因贪恋杯中之物而招致大祸。当年使“六国灭,四海一”的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便修宫殿、品酒色,自己梦想千秋不衰的帝业不到15年就付之东流;历尽千辛而成就霸业的隋炀帝也因沉迷于酒色而使江山易主;唐代李隆基曾有中兴之主的美称,也是在功成名就后天天以酒色为乐而引发安史之乱;威震三国的名将关羽也是因酒后失城池而人头落地。因此,古人先贤都把酗酒列为祸之首,告诫人们对酒要“似鬼蜮远避之”。
说到这里,多会有人闻酒色变。其实,酒这东西对人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适当地喝点酒还是有好处的。按科学测定,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为45克。另外,逢年过节、家有喜事、朋自远方来,在一起聚餐喝点酒也是很有必要的,但问题是不少人一到酒场,便“两耳不闻窗外事,飞觞醉月我独尊”,直到喝出“举觞白眼望青天”的神态始罢休,以致于第二天“无精打采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长此以往,不仅伤害身体、引发疾病,还会引起一串连锁反应。作为军人、特别是军队干部,酗酒对于社会的负面效应姑具不论,仅就个人来说,起码有以下3个方面的“酒后综合症”:一是损害了自身的形象;二是荒废了自己的事业;三是影响了自己的家庭。在我们身边,因为喝酒而耽误了前途、毁掉了事业、拆散了家庭的例子并不鲜见。对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远古年代人们以酒交流感情的独特方式。而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传播快捷、社会发展高度文明的时代,除了酒,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情感表达方式。我们肩负的使命,也要求我们要有更强健的体魄、更旺盛的精力、更过硬的本领来支撑和保证。因此,我诚心地对那些“交流沟通,唯有杜康”的朋友们道一声:劝君少进一杯酒,当心盅酒淹没人。
听说地处乌蒙山区的四川古蔺县,人们较少生肝病,即便是古蔺酒厂的员工,每天闻着酒、喝着酒,也少生肝病。以前一直以为是古蔺风水好的缘故,近年才发现,原来是因当地人素有用赶黄草泡水喝的习惯。
赶黄草,学名扯根菜,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是古蔺地道药材。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区,具有退黄疸、化湿热之功效,在苗家民间有上千年的用药史。苗人世代沿用,流传至今,称之为“神仙草”。
为了让更多的肝病患者受益于赶黄草,我国科学家以“赶黄草”为原料,经潜心研制,并引用苗族经验方制出“古蔺肝苏”系列产品。古蔺肝苏具有保肝、降酶、退黄、抗肝纤维化,以及延缓慢性肝炎肝硬化进程等作用,一上市便引起极大关注。
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小三阳但DNA正常者,治疗以保护肝细胞为主,防止进一步肝纤维化和病毒突变,缓解患者的厌油、疲倦、食欲不振、胀气等症状。医生在临床上推荐使用“古蔺肝苏”,进行长期服用。
“古蔺肝苏”在临床上的卓越表现,使其在中药治疗乙肝上,获得了很高荣誉,即中国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的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国家出口重点推荐产品;最近又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药品牌”。坚信“古蔺肝苏”品牌,会让更多的肝病患者因“古蔺肝苏”而更自信、舒服、轻松!
如果我们把“保肝护肝”比作是一场战役的话,那么在打这场仗的时候,取胜的关键有三:一是劝君莫贪杯;二是尽可能亡羊补牢;三是注意增强肝功能。
一天,一位中年男性来到我的
诊室。他叫刘大年,今年31岁,在一家外企任销售部经理。由于工作需要,他几乎每天都要陪客户饮酒,所以特来询问是否有保肝护肝的良药。
酒与健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很多常喝酒、爱喝酒的人来说,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确实像刘大年一样想保肝护肝的话,不妨把“保肝护肝”比作是一场战役,而在打这场战役的时候,切记取胜的三点关键。
劝君莫贪杯
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酒文化。一世之雄曹操作诗曰:“何以忘忧,惟有杜康”;李白好酒,更是影响一代人,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酒故然有些许的保健作用,但其害处,远远大于它的好处。过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不仅伤肝损胃,诱发或加重胃炎、乙肝、肝硬化等疾病,还会导致胃癌、酒精肝、冠心病等。名医扁鹊说过:“过饮腐肠烂胃,溃体蒸骨,伤神损寿。”这绝非是危言耸听之词。
因此,要保肝护肝,戒酒限酒,首当其冲。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中国酒习俗;中西饮酒礼仪
作者简介:闫宇欣(1993-),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2
一、中国酒的起源
在距离今天七千多年的“神农时代”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并掌握了如何种植用来酿酒的原料,并有相关史料记载了五谷造酒。然而中国酒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多种角度,并不统一。但最广为流传并众所周知的关于造酒的传说就属杜康造酒和仪狄造酒了,并有史料曾经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之仪狄,一曰杜康”《酒浩》。
1.1仪狄造酒
据相关先秦典籍记载,仪狄是夏禹时期掌管造酒的一名女性官员,她被称为是中国最早酿造酒的人。汉《战国策·魏策》曾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大致意思是夏禹命令仪狄去酿酒,仪狄酿造出甜美的酒之后就进献给夏禹,夏禹饮后非常喜欢觉得味道很好,但又后世会有人因贪图饮酒而招致丧家亡国的灾祸。从此疏远了仪狄,还下令禁止这种酒的进一步推广生产,史称“绝旨酒”。
还有文献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说的是从三皇五帝的时候开始造酒的方法开始广为流传,并且多种多样,仪狄将这些方法归纳总结流传百代。
1.2杜康造酒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有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林酒”。“醪”,是“醪糟”它是由糯米经过发酵后而形成的。味道微甜,性质温软,江浙一带较多。现在的很多家庭里,仍然有自制醪糟。醪糟洁白且细腻,稠状的糟糊可以当做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和酒很相似。“林”,是高粱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以高粱为原料造酒。因此后人判断,仪狄可能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粱酒创始人。
二、中国传统饮酒习俗
2.1节日
1.除夕
除夕在中国是最为重视的节日,一年中最丰盛的酒席就是年夜饭,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地方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过了除夕就是春节,从大年初二开始,每家每户开始走亲访友,如果有客人上门,主人就会将早已经准备好菜肴和下酒菜摆满桌子,倒上好酒,一起庆贺新春,寓意吉祥、安康。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天、地、水三官的生日。在过去人们都会用五畜、水果、糕点还有酒一起上供祭献。祭礼之后并且撤供完毕,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开怀畅饮,来祝贺新春佳节的结束。到了晚上就一起去赏花灯观灯、猜字谜、看烟火、吃元宵。
3.中和节
農历二月初一,人们要祭祀土地神,祈求今年风调雨顺能够丰收。还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传说引用此酒可以治疗耳疾,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治聋酒”。宋代李在曾写诗:“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
4.清明节
从春秋时期晋国开始,人们通常会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为一个节日,而且有踏青、扫墓的风俗。在清明节期间饮酒是不受限制的,并且有两种主要原因:第一个是因为在寒食节期间,不可以生火吃热的食物,只可吃凉的食物,饮酒可以适当增加体内热量;第二个原因是用酒来舒缓、麻木人们哀悼亲人的悲伤的情绪。
5.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有饮用雄黄酒和菖蒲酒来辟邪和解毒的风俗。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饮用菖蒲酒了。然而还有一些人饮蟾蜍酒和夜合欢花酒,来壮阳增寿,镇静安眠。
6.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对于赏月饮酒都是人们一定要做的。到了清代便有了饮桂花酒的习俗。中秋节饮酒的诗词在文献中的反映较多,我国诗人李白就是一爱酒之人更有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7.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不乏众多经典佳句,如唐代诗人王维曾发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更有登高饮酒,插茱萸的风俗习惯。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也记载了,常饮酒可以治疗头痛,并且耳清目明的延年益寿的好处。
2.2婚礼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酒是婚俗中很重要的点缀品,甚至在很多民族的婚嫁中,从头到尾都有酒的参与。在婚礼当中酒有喜庆和约定盟誓的意义和功能。
订婚、喝喜酒是结婚的开始,置办喜酒就是办婚事,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就在中国人的婚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更有在女儿出生时就酿好一坛酒置于地下,待女儿出嫁是再开坛饮用的习俗。
2.3祭祀
春节祭、荐新祭、清明祭是三大传统的祭祀活动。所有的祭祀活动中都和酒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酒在祭祀中也代表着最为美好的东西。在祭祀活动中,酒要先进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在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当中,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席位,并为其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饮酒,来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待仪式完毕后,一家人才可进食,饮酒。
三、中西酒文化比较
3.1酒的种类
中国丰富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与生长。因此,中国人多用粮食酿酒。中国本土的酒主要分为两种:白酒和黄酒。从酿造工艺角度看白酒属于蒸馏酒,而黄酒属于发酵酒。几乎各种粮食都可以用于酒的酿造。
西方文明的诞生地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其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更利于葡萄的种植,所以西方的酒主要是果酒,尤以葡萄酒为典型代表。并以法国的葡萄酒闻名于世。啤酒也是西方国家一种创造,公元前3000年由日耳曼人及凯尔特人部落带到整个欧洲,直至20世纪初,啤酒才开始传入中国。
3.2酒器
中国古代,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的酒器。上层阶级的酒器称为“尊”,是一种敞口,高颈,圈足,饰有动物图案的盛酒器皿,而下层社会一般就使用土陶碗喝酒。到了现代社会中,酒器不再根据等级划分。
西方的酒器的不同主要是根据酒的种类来划分的。红葡萄酒杯杯底部宽肚上面窄口,窄口是为了使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闻酒香和果香,宽肚是为了让红酒充分和空气接触。白葡萄酒杯杯底部有握柄,上身较红酒杯修长,弧度较大,但整体高度比红酒杯矮。香槟杯为郁金香型,杯身直且瘦长,高脚杯。啤酒杯一般使用玻璃材质,因啤酒都是冷藏后饮用,饮酒者的手不应触及杯身,以免影响酒的品味,所以啤酒杯有的有高脚。因啤酒酒精度数低,所以饮用量大,杯身的容积大。啤酒杯亦有平脚杯,但平脚杯一般有把手。
3.3饮酒礼仪
中国饮酒体现的是对饮酒人的尊重,是维系亲情,友情,建立人脉的一种交际手段。中国的酒文化受到中国尊卑的传统伦理文化影响,敬酒时分主次顺序。正式场合普遍饮用的是白酒,敬酒时要等主人先开始敬酒,主人敬酒完毕,其他客人才能敬酒。敬酒的对象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酒人一定要满杯,杯沿要低于客人的杯沿,表示谦虚和敬意。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要主动敬酒。相同辈分的要互相劝酒,并通过划拳等活动助兴来使喝酒的气氛更加浓烈。中国人在敬酒时,通常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会越高兴,说明了客人看得起自己,然而客人如果不喝酒,主人自己就会感到没有面子。
西方社会饮用葡萄酒体现的是对酒的尊重,不会通过饮酒来建立人际交往关系。饮葡萄酒前期的品鉴也很考究。葡萄酒不会斟满,以便在饮酒前晃动酒杯,用眼观其色,用鼻子闻酒的香味,再用舌头品酒的味道,最后用耳听碰杯的清脆声音,通过各种感官享受美酒。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各种对应的酒具产生。西方国家强调民主和自由,从不干涉和强迫别人,所以他们饮酒不会相互敬酒,劝酒。无论喝酒的对象时谁,喝酒与否,喝的多少,全由自己决定,不需要客气和客套,所以,一般很难得看到喝醉酒失礼于人前的场面。
结论:
今年6月,英国著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并加了编者按,强调酒精的危害性。
酒精与癌症有关(口咽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引起精神神经病(抑郁症、癫痫及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男性约70%),我国因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死亡的病例,每年不在少数。母亲饮酒还会损伤婴儿或胎儿。细数起来约有300多种疾病。还有有意的伤害(家庭暴力等)及无意的伤害(如醉酒驾车伤人)等。
《柳叶刀》的这组文章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及其他得到的资料分析,2004年全球与酒精有关的病死率为3.8%。即全球每25个死亡病例中,约有1例与饮酒有关。如分性别,则男性为6.3%,女性为1.1%。
如果以全球消耗酒精每人(成年人)每年6.2升计算,则东地中海地区仅0.7升,而我国为3~6升。要知道,全球约有45%的男性及66%的女性禁酒,这平均数包括不饮酒者在内。
从平均数来看,我国不如俄国厉害,但是因酒而致病的绝对数却是全球第一。中国因酒致病者男性有1 340万(占病人总数的12.9%),女性153万(占病人总数的1.8%)。从比例上看,我国不如俄国(男性28.1%,女性10.7%)。
《柳叶刀》文章认为,目前因饮酒而死亡者最常见于男性及年轻人,但是妇女及印度、中国的饮酒却正在增多!他们认为,饮酒引起疾患最严重的是在中国、德国、泰国、美国的男性,以及巴西、美国的女性。如此的统计数字难道还不值得我们重视吗?酒精的致病害处接近吸烟,可是全球并没有像重视禁烟那样限酒。
有人认为,饮酒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有好处,这倒也是事实。但这个好处只体现在老人身上,数字不大,而且上述提到与酒精有关的病死率3.8%是减去好处后的纯害处数字。
饮酒之伤人,主要有二:一是饮酒量,另一是饮酒方式。我国居民饮酒方式和有些国家以酒作为饮料不同,我们往往是在宴会和饭局上狂饮,因此,提出禁酒并不现实,控制酒量尤为重要。
目前全国正在严打醉酒驾车,我认为不应仅仅停留在驾车这个问题上。从全民的健康出发一定要限酒,要改变某些所谓的“酒文化”或习惯。有些人拿大碗喝酒,豪饮狂灌烈性酒,把酒掺和到各种交易中,将饮酒量与交情划等号,所谓“交情深,一口闷;交情浅,舔一舔”,甚至声称饮酒是为了工作等等。国外已经推出禁酒广告,在酒瓶上贴“酒精有害健康”标签等措施。
(一)标志设计
它引用了传统文化中的印章,底色则采用象征着和谐吉祥的“中国红”为标准色,这样的设计不仅传达着喜庆热烈的氛围,还深深的烙印在人们的心中。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而且“中国红”的大胆融入,也使得其更具中国特色。除此之外,诸如中国银行和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在色彩上都采用了“中国红”,它们摒弃了象征严谨、效率的蓝色,选用吉祥兴盛的红色,想必也是一种创新和时尚。
(二)包装设计
随着经济型社会的发展,各类眼花缭乱的商品不断涌现出来,怎样才能更好的脱颖而出呢?显而易见,包装设计是不可忽视的。色彩在包装中的运用是关键的,以它自身所具备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吸引着更多人的眼球。“中国红”在包装中的运用非常多,例如很多白酒包装、月饼包装、年货包装等。设计师们会采用这种喜庆而浓重的色彩风格来装饰我们的节日,白酒包装更是利用“中国红”渲染了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在提升酒的品位同时也迎合了商家所要传递的氛围和心情。
(三)招贴设计
招贴设计的目的是让受众能够直接明了的读懂广告信息,所以对能够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色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色彩运用不但可以起到醒目主题的作用,还可以延伸画面的内涵,让人们在读图的同时可以尽情想象。著名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他很好的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合在平面设计中,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招贴作品中,对于“中国红”的运用,虽然只是作为点缀的视觉符号,但却带来了意料之外的视觉体验。它融入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传递着中国人的精神文明,“中国红”的点缀给人们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四)产品设计
产品的设计风格彰显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科技水平。怎样在更贴切地表现我国文化底蕴的同时又能让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呢?产品的外观设计肯定是重要的,中国人讲究喜庆和吉祥,红红火火的色彩必定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所以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中国红”的运用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家喻户晓的旺旺集团,他们的产品几乎都将“中国红”作为主色调,很好的迎合了人们的心理,同时也寓意着企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二、“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反思
当我们在惊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时,在赞扬“中国红”所带来的正能量时,不要忘了什么叫恰到好处和因地制宜。或许“中国红”丰富多样的象征和寓意会让人们钟爱,但约翰伊顿曾做过一个色彩实验,将一种色彩放入不同颜色环境中,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比如“中国红”,将其放入蓝色中它是炽烈的,将其放入深红中它是平静的,将其放在橙色上它瞬间就黯淡无光了。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到“中国红”不同的视觉效果,在今后的设计中要结合设计环境和情感内涵,将“中国红”恰到好处的融入其中,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益利系列干红选用国际名种葡萄赤霞珠为原料,精心培植,严格控制每公顷最高产量及采收时葡萄最低含糖量,按照国际标准精酿而成,品质卓越,该酒呈宝石红色,澄清透明,具有优雅的酒香,醇厚协调,余味悠长。公司拥有万吨葡萄酒项目生产基地,还有14年的葡萄酒生产历史,是一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涿鹿益利葡萄酒公司董事长杨文山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概况和建设情况。2006年益利公司开始筹备集农业产业化、工业旅游为一体的万吨葡萄酒项目。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灌装生产线,万方地下酒窖,优良葡萄品种观赏区,发展工业旅游,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杨董事长说涿鹿益利葡萄酒有限公司一班人审时度势,敢为人先,创品牌,扩规模,投资建设万吨葡萄酒项目,为涿鹿的葡萄酒产业开辟了一条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壮大的新路子。益利公司要在项目建设上坚持高标准,加快进度,确保项目按期顺利完工,推动涿鹿县葡萄产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今年共了43个品牌的价值,平均收入209.28亿,比上年度增长21%,平均品牌价值增长14%。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把它演绎成“一方酒水养一方人”也很恰切。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尤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以及蓬勃发展期,很多酒企迅猛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地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和支柱。
那么,具体来讲,一个酒企的发展究竟能给当地带来哪些“区域效应”呢?换句话说,它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究竟能够带来哪些好处?除了能够刺激和带动经济发展外,它还会带来哪些弊端或者不利的影响呢?
对于酒企来说,它对当地经济最大的贡献,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正是由于这种贡献,所以,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出现了很多既在政府“从政”,又在企业“下海”的两栖高管,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酒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加了当地人员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可以说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由此可见,一个酒企,尤其是大酒企在一个区域的出现,对于当地经济所做出的贡献是相当大的。酒企在当地的快速发展,能够顺势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酒企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比如粮食、化工、包装、运输等,也包括与其相配套的服务行业,比如餐饮、旅游、酒店等等。因此,一个酒水产业带的形成,不仅会把上游的企业整合和带动起来,而且,还可以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行业资源优化、整合进来,形成裙带效应或者一体化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个或者多个酒企在特定的区域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集群效应,即产业化效应,会让这些区域酒企在全国成为地方标志性的“名片”。因此,优秀的酒企,也是展示其所在区域文明和文化的窗口,可以提升一个区域的品牌形象。
一个酒企成功的历程,不仅能够给地方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收益,而且,还可以起到“领头羊”式的“标兵”作用,带动区域内的其他企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共同打造火热的区域经济。
综上,作为酒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几千年的酒文化,不仅强大了酒企,也强大了区域经济,使它们能够互生共存,相得益彰,为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推波助澜。
烟标即香烟盒,是当下草根收藏中的一个大品类,痴情于此道的人不少。我是个资深烟民,到了外地,总喜欢尝尝新。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湖北的“黄鹤楼”系列,江西的“金圣”,还有一些价钱不高而在本地少见的品牌……抽完了烟,留下烟盒,不是为了自藏,是为了赠给友人赏玩。
A君不吸烟,却是个烟标收藏家。二十余年来孜孜以求,林林总总,已有上万个烟标了;而且珍稀之品不少,还发表过许多谈烟标的文章。
有一次,A君携来一个新制的烟标插册,插好我赠他的烟标后,还让我题了一首诗:“君觅烟标不吸烟,如山册页总绚然。欣怡吐雾吞云后,相赠画图又几篇。”
A君听说我又带回了烟标,欢呼起来:“我马上来取!”
中国的传统收藏,无非年深日久的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瓷器、字画……到了今天,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文化学识的普及,收藏的品类日趋民间化、草根化。许多素不被人所重的“废”物、日常用物、民间艺术品、民俗娱,都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收藏领域,如:香烟盒、火柴盒、书信、贺年片、名片、请柬、挂历、剪纸、年画、筷子、锁、钥匙、旅游图、小人书、藏书票、打火机、电话卡、银行卡……
我所在的株洲,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作家黎福青。他一生不喝酒,却在几十年写作之余,以收藏各种式样、各种材质的酒瓶为乐,成千上万,琳琅满目。“关公酒”瓶,是一尊关羽倒持大刀的塑像,刀柄的一端是倒酒口;“酒鬼”瓶是一辆湖南湘西的筒车……他办了一个家庭博物馆“梦瓶斋”,还汲汲于酒瓶和酒文化的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和湖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他的专著。黎老白发寿眉,心宽体健,博识强记,酒瓶的收藏应该是功不可没。
天津的文友罗文华,历年来收藏书籍、瓷器、紫砂壶,成绩斐然,而且著作颇丰,让人钦服。还有一位友人刘书祺,业余收藏各种类型的打火机,亦成气候。几年前,我因参加《小说月报》的“百花奖”颁奖活动,特意寻出一些废弃的打火机带到天津相赠,书祺自是喜出望外。
我并不着意于收藏,但因文学创作的缘由,交友甚广。春去秋来,不经意间也就有了几个品类的诸多藏品:信札、书画、请柬、贺年卡,闲时观赏,身心愉悦,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