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第1篇

一、将气候变化的内容及原因引入课堂,增强学生责任感

在有关气候变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学生阐述气候变化的起因,才能让学生从根源上去认识了解气候变化,进而加强保护意识。目前存在的气候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气候变暖已经演变成了当前的一种自然现象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焚烧化石燃料或者是树木,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从而吸收红外线,经过长期的累计形成了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剧增多,致使生态环境失衡;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丢弃、有毒害物质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等,这些都造成气候的变化,造成了人类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气候变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膨胀引起,另一种是由于北极南极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水循环,致使自然灾害等,不光这些,还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致使减产等等。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通过学习了解这些,让学生自觉的规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尽量从人为因素上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气候的破坏。

二、挖掘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学隐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识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需要深入去课本中所隐藏的信息,从课本中挖掘出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对于高中地理课本中没有清晰的阐述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课本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出来使隐藏在其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如教材中将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曲线图对比,找出差异,将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气候变化之因,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对气温的上升造成影响,从两种曲线图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响气温的唯一因素,气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挖掘分析课本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全面的了解知识,更科学的认识知识。合理科学的找出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藏信息,让学生通过分析,去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对策。如在课本中有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的具体措施中,可以挖掘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统两种有效措施。学生通过在这两方面考虑,追溯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了解要使用清洁型能源、降低消费、增加摘种绿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从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找出对策。

三、将有关气候变化前后知识相关联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气候变化;城市化;碳排放;低碳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111-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19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同时也已经并正在产生着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些后果不仅仅局限于正在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同时由于各国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之而产生的利益分歧及对损失的规避等一系列的行动,均可能进一步引起国家之间尖锐的经济、政治冲突。而城市既是CO2 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又是减排的重点领域。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征,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稀缺、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等诸多全球化的挑战[1]。

纵观近两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可以看出,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危害程度上越来越严重,已从点源污染发展为目前大范围、大规模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一切引起了全球碳平衡的失调,进而抬升了全球的温度。同时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当前城市竞争也在日趋生态化,探求城市发展的生态之路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关键。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再一次将全球的目光聚焦到CO2的排放和环境问题。中国的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平均气温和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都在不断升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近百年来,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 ℃-0.8 ℃,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2.5 mm,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这些数字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严峻的事实:全球变暖正在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城市化、碳排放、气候变化三者正以一种危险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因此,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碳排放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城市以一种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量、最大限度地维系生态环境格局的模式来建设和发展,是唯一可行的缓解发展与生存矛盾、优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路径。

1 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它可能会影响到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能源供给,还可能会扰乱当地经济并使城市居民遭受生计和财产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尤其是极端天气对全球各地的城市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很多变化通过气候影响的累积效应显露出来,并且已经进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因素;森林病虫害;危害;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森林病虫害发生已经到了非常难以治理的地步,尤其是对森林的治理和保护。这也成为了我国进一步进行造林和发展绿、计划非常大的制约条件。虽然说,我国的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气候变化的因素导致的。因此进行气候变化因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发展的研究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1 气候变化因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概述

1.1 气候变化因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严重性

气候对于林业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自然资源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来说,气候对森林中的生态,也就是森林中的物种和生态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森林中有害的生物也是必然会存在的,可以说是组成的一部分。总的来说,气象因素也是影响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子。气候对于生态的发展、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今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森林中的生态环境也在面临着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森林中的病虫害发射的频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甚至还有些病虫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分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气候现象异常,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进一步造成了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且受害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大[1]。

1.2 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发生期或者是在适生区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有了较大的变化,还使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发展得到了提前,害虫迁飞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导致害虫发生的范围和危害程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的变化(气候变暖)对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虫害发生上的程度逐渐加重,而且爆发的周期也在逐年的缩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森林病虫害生存环境由于气候的变化而在逐渐变暖,进而导致森林中病虫害的生理周期缩短,适应新环境的速度在加快,这就导致了病虫害的生长速度不断加快。而且最重要的是森林病虫害的存活率和生殖力在不断地升高[2]。

2 对于气候变化的森林病虫害的有效治理策略

2.1 不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病虫害的严重意识

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因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对于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水平的高低以及治理结果的好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还要提高病虫害的严重意识,进而提高人们灾害治理的意识,同时还需要提高相关领导对于森林病虫害治理的关注度,进而能够真正的将森林病虫害治理放到任务中来,有效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病虫害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自然与人相交互而出现的结果,造成了生态发展的失衡,所以,一定要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的严重性,进而树立起积极的防止病虫害的意识[3]。

2.2 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森林病虫害影响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森林的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森林系统的综合管理,这也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在我国对森林病虫、鼠害的研究以及相关的管理都相对独立,同时也不够深入。也就是森林管理中,没有从生态学的视角系统考虑一些非常重要的干扰因子的影响,所以在未来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此类研究。总体来讲,森林灾害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我们在研究时,只有从生态视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管理效应,进而实现森林防护,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现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预测信息准确度

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反应机制,构建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体系等,进而实现灾害的实时监测。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控专家系统,建立有效的预报系统。开发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森林生物灾害预报系统,将天气风险纳入到风险管理当中来,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森林生物灾害风险。

3 结语

进行气候变化因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发展的研究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因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对于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茹琳,王闫利,姜淦,林姗.气象因子及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J].农业气象防灾减灾,2010(2):41-42.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本溪遥测;辽宁水资源;气候变化;对策

0引言

作为水资源贫乏的地区,辽宁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能达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近年来,辽宁地区水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降水量常常小于表面蒸发量,以至于使辽宁地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针对这一情况,还应加强辽宁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变化情况监测,以便对该地区水资源变化情况与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进而更好的促进该地区的平稳发展。

1本溪市遥测系统概述

为辽宁本溪遥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由多个遥测站和1个中心站构成,是在原本的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部分站选用了YDH-1A型端机,部分使用了YAC-9900型端机。系统中包含传感器、接收控制装置、通信设施等,能够用于收集、存储和整理各种水文资料。系统对遥测技术进行了应用,所以能实现水文信息的远距离采集和传输。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使系统具有了一定的实时性、自动化和联机性。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遥测站会在接收到来自中心站的信息指令后进行相应设备开启,并向中心传输存储时段的实时数据和累计数据。而中心站会定期巡测,并在接收到遥测站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和存储,然后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相应图文、报表的形成,以供用户随时查询。就目前来看,应用该系统不仅能够完成辽宁地区水资源的监测,还能用于进行气候变化的分析。借助系统提供的水流速、雨量、温度和视频图像等信息,就可以利用软件完成辽宁地区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进而为该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2应用本溪遥测对辽宁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的分析

2.1监测对象

辽宁本溪位于辽东半岛腹地,气候为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全县面积3344k㎡,森林覆盖率达72.80%,境内有200余条中小河流,分属辽河流域和鸭绿江流于,水资源较为丰富。而在全球气候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本溪的水资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强本溪水资源及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则有利于实现整个辽宁地区的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2.2分析方法

在对辽宁水资源与气候变化进行监测时,可以应用本溪遥测系统对本溪的降水量资料和逐月平均气温等资料进行采集,然后结合这些资料对辽宁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利用遥测系统提供的各类分析软件,则能完成辽宁气候倾向变化倾向率的计算,并对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等情况展开分析。

2.3监测结果

2.3.1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从监测分析结果来看,在近55a来,本溪地区平均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升温速率约为0.46℃/10a。在这些年里,年平均气温最高达到了8.90℃,最低则为5.40℃。从降水量上来看,本溪地区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下降速率约为0.65mm/10a。在这几年里,2010年的年降水量最大,达到了1384.30mm,而最小年降水量则为494.90mm。

2.3.2可利用水资源变化情况

从本溪地区降水量变化情况来看,降水量为约变化幅度最大的数值,蒸发量则为变化幅度最小的数值,可利用降水量变化幅度在二者之间,3个峰值均在7月份出现,谷值则在1月份出现。而近年来,本溪地区可利用水资源一直在不断减小,最大年可利用水资源值为908.30mm,最小只有143.10mm,下降速率为5.21mm/10a。从季节变化情况来看,春季可利用水资源明显较多,最大值能够达到159.10mm,最小则为3.60mm,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速率为3.19mm/10a。在夏季,可利用降水最大值能够达到674.90mm,最小则为83.20mm,近年来呈现出下降趋势,速率为4.82mm/10a。秋季可利用降水最大值能够达到98.60mm,最小则为0.40mm,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速率为1.40mm/10a。冬季可利用降水最大值能够达到41mm,最小则为0.10mm,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速率为0.95mm/10a。

2.3.3总结

从本溪遥测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料来看,辽宁地区属于高度缺水地区,依靠自然降水为水资源主要补充来源。但近年来,辽宁地区进入到了温度偏暖时期,并且年均降水量也在不断减少,从而导致辽宁地区水库蓄水量不断减少,并且水位也不断下降。除2010年辽宁地区遭遇6次强降雨,其余年份的年均降雨量均较少。从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变化特点上来看,二者有基本一致的变化频率,即随着温度的变暖,水资源逐渐减小。除了总的降水量少,辽宁地区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均,夏季水量明显较多,冬季水量则过少。而在年降水量和可利用水资源呈减少趋势的情况下,辽宁地区的水资源蒸发量却无较大幅度变化,继而导致辽宁地区水资源持续减少。分析导致辽宁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持续减少的原因可以发现,除了年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与水蒸发量变化幅度不大这两个原因,可利用水资源持续减少还与辽宁地区水资源严重污染有关。以本溪为例,其属于重工业城市,每年都会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而这些废水虽然大多经过简单的初级处理,但是其中仍然含有较多的氮、磷污染物,将导致周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水体遭到严重污染。除了工业废水排放,近年来辽宁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活污水与垃圾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多,也将给周围水体带来严重危害。

3加强辽宁水资源变化管理的对策思考

针对辽宁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特点,还应进行自然降水的充分利用,并采取其它各种节水、净水和增雨措施,从而使辽宁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首先,辽宁地区具有夏季降水多、产流强和历程短等特点,想要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就要采取一定的拦蓄措施,以便利用汛期雨水径流实现水资源回补,进而实现就地开源节流。其次,还应加强人工增雨技术的发展,从而将夏季水汽资源转换为降水,从而实现对辽宁地区水资源的补充。再者,应对各项节水措施进行推广,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来讲,就是将饮用水和卫生用水分开,并实现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而通过进行节水保水技术的全面推广,则能在农业、工业和生活等各领域实现节水,从而在提高降水利用率的同时,使自然水循环降水能力得到提高。此外,还应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利用,并利用雨水进行地下水的补充,以免进行地下水源的过渡开采和滥用。最后,还应加强水污染的治理,从而使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得以保持。为此,辽宁地区还应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利用法律手段进行企业排污的严格治理,从而使全民树立节水保水意识。而除了加强城市污水排放管理,还应加强农村污水排放管理。想要达成这一目标,还应合理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并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从而使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4结语

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发展趋势下,各地区也都将面临水资源逐渐短缺的发展问题。而辽宁地区的水资源较为匮乏,所以尤其应该加强水资源与气候变化情况的监测,以便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文章的研究来看,应用本溪遥测系统进行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监测,能够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所以有利于实现该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相关人员还应加强该方面的研究,从而更好地为辽宁地区工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巍,刘军,林双,等.气候变化对本溪县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92-10594.

[2]王国庆,王兴泽,张建云,等.中国东北地区典型流域水文变化特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11,06:641-646.

[3]吉奇,赵雷,孙雪,等.暖干化趋势对本溪市可利用降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4,02:162-165.

[4]杨金宝.本溪地区降水量变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3:14-17.

[5]曲磊,刘大为.本溪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时空演变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研究[J].吉林水利,2013,10:26-28.

[6]唐红忠,黄晓俊,黄桂东.贵州省黔南地区可利用降水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04:73-77.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97-01

地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它严重影响着农牧业、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的生产的影响尤为重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为农业是我们生存的基石和保障。对于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要做成科学合理的分析,并针对分析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大量生产活动,二氧化碳排量急剧增多,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的气温普遍且持续升高,总而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对南北极的影响,对自然体系的影响以及对陆地海洋生物系统都产生了影响。

1.1 由于温度的上升,水的蒸发速度加快,使水的循环速度上涨,大量的降水不能的到产生充分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最近几年世界不同地方的雨水量和蒸发量由于气温的变化,而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有的地方降水量下降了,蒸发量上升了或没变,导致干旱产生;有的地方降水量上升了,蒸发量下降了或者没变,导致涝灾发生。这些不稳定性越来越凸显,雨水的季节性变化,雨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都严重打乱了地区农业的平稳发展,是影响农业的严重问题。

1.2 在气温上升的大事态下,使大陆、大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较五十年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干旱、洪涝、台风、海啸频繁发生,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各地的农业发展。

1.3 气温的上升也导致了南北极冰川的融化,大量的水进入海洋,是海水量增加,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和沿海城市,一些岛屿消失,人类的陆地空间较少,也导致海水倒灌,破坏了地下淡水,使土壤盐渍化。

1.4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是复杂的,对农业有利的影响我们加以利用个,对农业有害的影响我们要努力克服,农业对气候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保障,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粮食安全。光照、热量、水资源、和土壤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气候的变化,都将对这些因素产生重要影响,而阳光是否充足、水量的多少、热量的高低这些都影响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生物系统,通过这些要素,对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能力都有影响,而这些都决定这该区域的土壤肥沃性。

1.5 气候的变化、延长了农作物的生长时间。气候变暖是我国的平均气温升高,热量资源增多,然后由于水资源的减少,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影响产质产量,以河南新密市为例,冬小麦作物在生育期内的自然降水只是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如果不采用人工灌溉,冬小麦的生长将收到灾难性的损害,最终影响作物产量。

1.6 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作物的空间布局。由于气候变暖,以往一年一熟的地方可能发展成一年两熟,一年两熟的地方可能出现一年三熟。一些植物可能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发生了空间格局的改变,随着北方气温的升高,偏向温度高,喜欢水分充足的水稻开始在北方种植,玉米的培育已经向北向东扩展,小麦这种喜凉的作物也受其影响,向北退去。

1.7 气候变化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新密市的冬小麦由于气温的增加而提前进入发育期,导致生长期减少,产量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气候变化也影响着农作物的质量,由于气温的升高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使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营养品质的合成明显下降,淀粉含量升高,最终导致农作物质量变低。

1.8 气候的变化对农业应对灾害能力的影响。由于气候的逐年升高,旱灾、涝灾、台风、暴雪等恶劣天气的频繁发生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以旱灾和洪涝占主导作用。气候的变化也促使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加,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其他植物也快速的生长延伸。由于气候的变暖,害虫快速生长,且寿命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以延长,导致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大。

2 由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巨大影响,我们针对这种情况 在农业领域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农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2.1 针对农作物由于气候原因而导致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和空间发生变化,在合理研究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前提下,适时改变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改良农作物种类的空间格局,加大重复种植的概率,适当调整农作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程度,比如说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变暖,可以种植水稻作物了,西北地区由于可以减少用水量比较大的农作物种植,增加土豆等需水量比较小的农作物

2.2 针对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我们要在农业生产区,选择培育优质的农作物产品,培育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产品种子,培育能够抵抗不利环境的种子这样我们可以避免由于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恶劣影响,还能够变害为利,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数量,例如,我们利用气温变暖,现在已经培育出玉米的早熟品种,产量更高。针对新密市小麦生产存在的发育过早而导致的小麦产量下降问题,培育出能够适应气候变暖的弱冬性小麦,来避免过早发育带来的危害。这些都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2.3 增大对不利气候和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气候可能产生的水旱灾害和病虫害的威胁,一方面做好实施监测和防范措施,做出科学系统的防灾抗灾体系和保险措施。加强农一方面进行生物科学研究,控制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4 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和农业设备的投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告别传统农业仅仅靠天吃法的劣势。对于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推行滴灌、喷灌技术并进行灌溉设施的建设,来克服干旱带来的影响。开展坡改梯和沟坝地农田基本建设等,提高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物质基础与适应能力。

总结

针对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为了确保农业健康平稳的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我要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以清楚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全方位、多层次影响为基本前提,充分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缓解和适应气候的变化,甚至变害为利。

参考文献

[1]周义,覃志豪,包刚.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299-303.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第6篇

1.1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树木的生长状况和生态功能的发挥水平都是通过森林生产力来衡量的,森林生态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所以在对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上通过建立生产力模型来进行预测,从模型预测可以看出,在气候变化后,我国的森林生产力从东南向西北将会呈现递增的趋势,而且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树种变化也较大,其中会以兴安落中松其增益为最大,其他一些则为次之。

1.2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随着气候的不断变暖,使水热区域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温度的升高,可以使植被的生长季节得以延长,对森林生产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气候的变化也会导致在春季时倒春寒严重,从而发生冻害的可能性要大;另外,气温的上升,也会导致蒸发量增大,容易发生旱灾,而一旦出现旱情,则会导致森林火灾的系数上升,不利于森林防火。同时气候的变化,会使降水的分配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样在一些地方雪灾的发生机率则会提高。

2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

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改变区域小气候,减少地面长波辐射对大气的增温效应。更值得注意的是森林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气化碳,成为巨大的碳汇,在全球碳循环与平衡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作出重要的贡献。目前森林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碳储量的86%以上。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碳蓄积在全球陆地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其面积最大,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最高。森林在吸收碳的同时也释放出碳,毁林是碳释放的主要原因。我国森林覆盖率从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森林的碳汇功能显著增强。

2.1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研究相比还存在差距,表现在野外试验有限、布点密度不足、数据积累时间短、多停留在静态模型上。因此我国森林碳循环研究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模拟人为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分析人为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因素,另一方面分析人类管理或复原森林生态系统的因素;二是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和特殊性,有规划地增加野外观测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方法多尺度研究,为模型构建和运行提供工具和数据;三是注重动态模型发展,重视机理研究,碳循环模型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研究气候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及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为我国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2.2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组成越丰富,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好,抗干扰能力越强。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够在一定变化范围稳定,对气候变化有相对滞后的特点。然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掌握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是合理保护、管理、恢复生态系统的关键,所以应该加快科研步伐,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直接和潜在影响;提前预防,保护濒危物种,防止有害物种入侵;因地制宜,以恢复为主,建立和保护可以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掌握气候变化对物候的扰动,加强对灾害(雪灾、火灾、冻害、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合理预防。

3结束语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特征;玉米;年际产量;生育时期;广西

中图分类号:S513;S16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2-3069-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2.019

Abstract: The maize were sowed at the normal season and the same field in 10 maize growth seasons during 2008-2012. The fertilizer was supplied at the same level, the maize yields were apprais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sunlight from Wuxu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2008 to 2012, the maize yield stabil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different year and season, and the climate change of maize growth stages and the interannual fluctuations of maize yield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sunlight dates of autumn was higher than spring in maize growth stages,sunlight presented the wavy changes, the variation scope was 0~12 h. The average daily precipitation was 2.85~3.99 mm and kept a slight change in spring, it was 2.47~6.15 mm and kept a great change in autumn, the daily maximum precipitation occurred at the late period, the precipitation was uneven and irregular,small amounts of precipitation was universal at the seed and maturity stage. The average daily temperature in spring was higher than autumn, excepted for a few days of low temperature in spring,the temperature wa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maize.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growth of maize in spring,on the contrary,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growth of maize in autumn. The maize yield was 7 446.0~9 118.5 kg/hm2 in spring and 6 346.5~7 297.5 kg/hm2 in autumn,the yield in autumn was lower than spring. The maize growth period was 105~121 d in spring and 91~101 d in autumn,the maize growth period in spring was longer than autumn. There were no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the fluctuations of maize yield and the interannual climate had little correlation. Among different years,the change of yield was not notability,but it had the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the yield in spring was higher than in autumn.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s; maize; interannual yield; growth stages; Guangxi

玉米是广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5万~60万hm2之间,占广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6%,总产量一般为180万~200万t,单位面积产量为3 300~3 400 kg/hm2[1],玉米的产量在全国范围属于比较低的水平。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沛,降水丰富,雨热同季,夏长冬短[2]。多数地区玉米适合春季和秋季种植,广西区域气候的年际变化,表现出不同年份的热量、水分、光照资源有明显的差异,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玉米的产量情况,结合生育时期的气候特点分析,对指导玉米生产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的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性状,研究玉米生长期间气候变化特征及玉米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讨玉米产量年际间、季节间的波动问题,为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玉米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提供参考,对广西玉米产量的评估和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大619是广西推广面积比较大的玉米品种[3],研究正大619多年多季对当地气候适应性状况,有利于育种者选择有价值的种质资源。

气候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相关性,刘德祥等[4]分析中国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气候有温度上升的趋势,降雨少对农业生产有负影响。结合气象资料,李永华等[5]和朱新玉等[6]利用数学统计与相关模型分析玉米年际产量和气候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前者研究认为重庆地区玉米的气象产量在年际间有较大差异,而且在不同地区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可能与当地气候的年际变化及本身的气候差异有关,生育期内的降水多寡(旱涝)对重庆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是影响重庆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后者研究认为降水量与极端温度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降水过多及低温对河南商丘玉米生产不利。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也有相关研究,郭颖[7]等利用7个气象站1959-2010年资料,对内蒙古通辽市影响玉米生产的≥10.0 ℃积温和玉米生育期天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玉米生育期平均160.3 d,最长195.4 d,发现一些年份初霜日异常偏早。这些研究的着重点和气候重要限制因子不尽一致,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有关,前人的研究多分析不同年份的气候情况和该地区玉米产量的波动关系,很少是基于玉米生育时期的气候特点分析玉米不同年份和季节的产量波动。相关文献主要是研究玉米不同年份的产量波动,或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和产量波动的相关性,而对一个品种的多年产量变化和其生育时期气候情况结合分析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南宁吴圩气象站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的气象资料和这些年份试验的玉米产量及生育进程情况,研究玉米生育时期气候变化特征及玉米产量的波动情况,为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指导玉米生产,提高玉米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由南宁吴圩气象站提供,包含玉米生育时期的气温、降水、日照数据。

1.2 试验材料

试验玉米品种为正大619,该品种是广西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该品种抗病性比较好,产量比较稳定,是广西的主栽玉米品种。

1.3 试验方法和测定项目

试验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试验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小区面积20 m2,每小区5行,行长5.7 m,行距0.7 m,6次重复。种植密度为49 500株/hm2,在适宜播种期进行播种,并进行生育进程的记录。每个玉米生长期的肥料用量均一样,即基肥施复合肥300 kg/hm2、钙镁磷肥150 kg/hm2、钾肥150 kg/hm2;追肥施尿素10 kg/hm2,复合肥75 kg/hm2并进行小培土,攻苞肥施复合肥375 kg/hm2并进行大培土。在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必要的除草、喷药和灌水,每次灌溉相当于日降雨15 mm,保持玉米生长的良好势头。收获期收获中间3行测定产量。不同年份试验期间的灌溉和喷药情况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气候特征

2.1.1 温度的变化特征 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的温度变化见图1和图2,图1为不同年份春季玉米生育时期的温度变化情况,图2为秋季玉米生育时期的温度变化情况。由图1可知,2008-2012年春季玉米生育时期气温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每年的玉米生长前期都出现约10 ℃左右的低温,出现的时间段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左右,但都不出现5 ℃以下的低温;随着玉米的生长,温度逐步上升,进入5月份,日平均气温基本都在20 ℃以上;进入6月份,温度基本都在25~30 ℃间徘徊。气温的变化趋势使得玉米的生长表现为前期比较慢、后期比较快的趋势。由图2可知,2008-2012年秋季玉米生育时期气温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每年的玉米生长前期,气温都比较高,基本都维持在25~30 ℃间;进入10月份以后,玉米生长后期气温在15~20 ℃左右。秋季玉米生育时期的气温变化和春季相比,随着生育的推进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使得玉米的生长表现为前期比较快、后期比较慢的特点。

2.1.2 日照的变化特征 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的日照变化见图3和图4。由图3可知,春季玉米生育时期日照呈波动型变化,变化幅度在0~12 h之间,苗期日照基本都在10 h以下,后期部分日照在10 h以上,整个生育时期有约一半的天数日照为0。由图4可知,秋季玉米生育时期日照也呈波动型变化,变化幅度在0~12 h之间,玉米生长前期出现大于10 h日照较多,后期日照基本都在10 h以下,生育后期日照为0的天数比前期明显增多。玉米属短日照作物,8~12 h光照可促进生长发育,12~14 h光照有抑制作用。由图3和图4可知,玉米的生育时期基本不出现抑制玉米生长的光照。

2.1.3 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的降水量变化见图5和图6。由图5可知,春季玉米生长前期降水量较少,后期降水量较多,5年以来单日降水量超过50.0 mm有3次。2011年2次:6月28日降水量91.2 mm,4月28日降水量65.7 mm;2012年1次:5月13日降水量为68.0 mm;其余降水量都小于50.0 mm,降水量10.0~50.0 mm多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可见,春季玉米生育时期表现出前期降水量较小、后期降水量较大的特点。

2.1.4 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的日照、积温、降水量情况 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的日照、积温、降水量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5年里玉米生育时期春季日照在384.0~522.8 h之间,积温变化在2 616.1~2 881.5 ℃之间,降水量在299.1~483.0 mm之间;秋季日照变化在483.7~639.5 h之间,积温变化在2 352.1~2 529.3℃之间,降水量变化在224.8~584.4 mm之间。不同年份日照和积温都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降水量年份间差别较大,而且不均匀。同一年份表现秋季日照合计值高于春季,总积温值低于春季,降水量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呈现无规律变化。2012年春季,2009、2010年秋季,总降水量和日平均降水量比较少,其他年份尽管总降水量较多,但是也表现出不均匀的特点。从表1的灌水情况可知,每个季节为维持玉米良好的生长势,1次的灌水补充是必须的。同一年份秋季日照日合计值和日平均气温值都高于春季,5年的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时期的无光照日数春季多于秋季,春季无光照日数占总生育天数的30.9%~44.8%,秋季无光照日数占总生育天数的9.8%~22.6%,每年春季都出现低于12 ℃的气温,出现天数为3~9 d,5年里秋季玉米生育时期都不出现低于12 ℃的气温,春季玉米生育时期无降水天数占59.7%~65.5%,秋季占69.5%~87.9%。春季的降水比秋季均匀。

2.2 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生育进程变化特征

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生育进程的变化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年份春季玉米的生育进程变化趋势一致,一般播种到出苗期为5~14 d,出苗到抽雄的时间为60~79 d,抽雄到吐丝时间为3 d,吐丝到成熟时间为37~42 d,总体上看,过早播种,容易受到低温天气影响,出苗速度受限于气温的影响,因而变化较大,出苗到抽雄期间出现低温的天气也比较多,因而时间变幅较大。由表2还可知,不同年份秋季玉米的生育进程变化趋势一致,一般播种到出苗期为4~5 d,出苗到抽雄的时间为42~47 d,抽雄到吐丝时间为5~6 d,吐丝到成熟时间为41~48 d。总体上看,越早播种,有利于提早抽雄,越有利于早熟。从春季和秋季的生育进程来看,春季表现前期生长缓慢,需要较长时间才到抽雄期,因而表现出生育期长的特点。

2.3 2008-2012年玉米产量波动情况

2008-2012年玉米产量的波动情况见图7。由图7可知,不同年份春季玉米产量在7 446.0~9 118.5 kg/hm2之间,2008年春季玉米产量最高,为9 118.5 kg/hm2;2009年春季玉米产量最低,为7 446 kg/hm2;最高产量和最低产量相差1 672.5 kg/hm2。秋季玉米产量在6 346.5~7 297.5 kg/hm2之间,2010年秋季产量最高,为7 297.5 kg/hm2;2012年秋季产量最低,为6 346.5 kg/hm2;最高产量和最低产量相差951.0 kg/hm2。所有年份春季玉米产量都高于秋季玉米产量,2008-2012年,同一年份春季玉米产量比秋季高3 910.5、1 080.0、837.0、2 020.5、2 145.0 kg/hm2。

玉米的产量受到光、温、水综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将玉米高产栽培产量与其生育时期相对应的积温、总降水量和总日照时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玉米产量与生育期、总降水量、日照时数、生育时期积温单个因子的相关性较小。每个玉米生长期的光、温都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虽然一些生长季节降水较少或不均匀,但是都可以采取有效的灌水措施解决干旱对玉米的影响,通过及时排水减少降水过多造成的涝害,都能保持玉米稳定的产量,气象因子正常范围内的波动和玉米产量波动的相关性较小。

3 讨论

玉米产量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玉米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受不同气候因子及土壤因子的制约,积温与光照时数决定产量的潜力,降雨则常是产量潜力是否实现的限制因素,降雨少的情况下,有灌溉条件可以通过灌水达到高产的目的。而品种本身的抗病性,对环境的较强适应能力是玉米产量波动较小的原因之一。通过分析玉米品种正大619在10个生长季节的产量波动情况,发现正大619春季产量保持在较高产量水平(7 446.0~9 118.5 kg/hm2)波动,秋季产量在6 346.5~7 297.5 kg/hm2水平波动,春季产量均高于秋季产量。对玉米生育时期的光照、降水、气温进行分析,发现玉米生育时期光照都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生育期较长的春季出现无光照的天数也多于秋季。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降水表现出多或寡,通过补充灌溉,都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这种趋势使玉米保持相似的生育进程。

王洪丽等[8]对吉林省玉米产量和刘锋等[9]对山东省夏玉米产量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自然灾害是玉米产量波动明显的原因之一。王贵满等[10]研究认为降雨是限制非灌溉地区春玉米产量的气候限制因子。张秋英等[11]研究认为,产量与年际间气候条件无关,热量多且雨量充沛的年份才有利于玉米产量潜力的挖掘。尤飞等[12]研究认为光温和灌溉对玉米产量是正向作用,降水减少造成干旱是负向作用。

本研究的研究年份没有发现重大的自然灾害,因而玉米品种的产量变化不明显。试验的年份也没出现因降水过多而发生的内涝,降水比较少的年份可以通过灌溉使玉米保持高产。玉米的产量与年际间的气候条件关系较小,但是生长季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春季玉米的产量高于秋季,玉米生育时期前期气温较低,后期气温较高的气温变化趋势更有利于玉米高产。

玉米生产受到当地气象因子影响明显,因此,对不同年份的气候特征和玉米产量进行分析,了解玉米生育时期不同年份的气候特点和产量情况,有助于对玉米产量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广西玉米高产创建和玉米适宜品种的选用。本研究只对一个玉米品种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后的研究需要在收集多个气象点的气象资料,增加玉米试验品种,对无灌溉的地区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和结果。

4 结论

本研究试验发现玉米的产量在不同年份之间、不同季节之间有一定的波动,在不发生比较重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波动不明显。总体上看,春季玉米的产量高于秋季。春季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气温逐渐升高,秋季则相反,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气温逐渐下降,春季气温的变化趋势更有利于玉米获得高产;不同年份的降水量相差较大,降雨较少的年份靠灌溉补充玉米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也能达到高产目的;玉米生育时期无光照天数在春季发生多于秋季,但生育时期的光照都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周绍毅,徐圣璇,黄 飞,等.广西农业气候资源的长期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168-173.

[3] 闫飞燕,谢太理.从正大619现象谈广西玉米育种目标[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S1):318-319.

[4] 刘德祥,董安祥,陆登荣.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95-201.

[5] 李永华,高阳华,廖良兵,等.重庆地区玉米气象产量变化及气候影响因子简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3):104-109.

[6] 朱新玉,张竟竟,赵文亮,等.河南省商丘市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198-2200.

[7] 郭 颖,夏 莹,李春云,等.通辽地区玉米生产的热量条件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1(3):28-33.

[8] 王洪丽,杨 双,王 军,等.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分析[J].玉米科学,2011,19(5):134-136,142.

[9] 刘 锋,王丽丽,秦磊磊,等.山东省夏玉米产量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6):58-60.

[10] 王贵满,赵丽娟,李 影,等.吉林非灌溉地区春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异的气候限制因子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3,1(2):15-19.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第8篇

 

由于环境问题新兴产生,国际法中并无已有的公约或惯例可以直接援引来解决此类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该类问题的出现导致国际法的空白。针对气候变化问题引发的大规模难民迁移现象最早从引入环境难民的概念开始研究。

 

一、气候难民的界定

 

探讨气候变化引发的大规模难民的救助机制,有必要首先界定这类难民的范围,明确气候难民不等同于环境难民。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移民组织和难民政策小组于 1996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国际环境诱发移民和大规模移民对环境影响研讨会",会后发表的《原则声明》中将"环境诱发性人口迁移"分为五类[1],虽然联合国难民署没有直接使用"难民"的称谓,所谓"环境移民"实际同"环境难民"无本质区别。详细分类见下表:

 

可见,气候变化引发难民被难民署划分为不可返回性缓发移民,作为环境难民的下属概念。哈佛大学国际人权研究所的Bonnie Docherty在其文章中提出了climate change refugee这一概念,并且在Biermann and Boas提出的环境难民概念的研究基础上批判性总结出气候变化难民的六项要素:(1)Forced migration;(2)Temporary or permanent relocation;(3)Movement across national borders;(4)Disruption consistent with climate change;(5)Sudden or gradual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6)A "more likely than not" standard for human contribution to the disruption.[2]

 

本文认为使用上述要素来界定气候难民的概念是可取的。针对第二项,本文认为气候变化导致的难民绝大部分属于不可返回性的,若是可返回性的,在解决的困难程度上相对容易,因此暂定重置为永久性的更具针对性。此外,第四项和第六项要求迫害应当主要由人为原因导致的气候变化所引起,实践中相关机构如果要进行鉴定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还需要借鉴其他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机构进行协助鉴定。

 

综上所述,本文中"气候难民"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恶化,迫使跨越国境并永久性离开其居住地的人。

 

二、气候难民可否纳入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范围

 

目前国际法上关于难民问题主要规定于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其中有关难民的定义是国际法上认定难民的主要依据。《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1条第1款(乙)项将难民定义为:

 

"(乙)由于1951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事情并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者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据此,气候难民并不能满足难民署对于难民的认定条件。虽然实践中有国际组织尝试对难民概念进行扩张解释,如1969年《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及1984年《卡塔赫纳宣言》都对"难民"进行了扩展,但是尚未将"环境因素"考量在内。那么基于难民定义产生的背景和运作机制,有无可能扩大解释"难民"定义,使得气候难民被纳入其保护范围?

 

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步建立了一套处理难民问题和保护人权的指令、法律和条约,列明了保护范围及具体给予何种法律保护。《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是美国与苏联为逃离敌对阵营迫害的难民提供庇护以达到打压对方为目的的政治博弈。[3]该公约的产生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偶然性,单纯就环境问题再次给予各大国救助责任实属难事,因为其无法律上的动机承认"环境难民"为难民,亦无动机提供援助。从该公约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在当今国际社会扩大解释难民定义的可行性不大。

 

其次,从难民署的执行机构来讲,联合国难民署仅是国际援助机构,而非凌驾于国家之上,无任何强制执行力,其开展难民保护工作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使整个难民权利国际保护工作举步维艰,无力将保护范围扩展至气候难民。

 

最后,从联合国难民署运作机制来讲,经费问题入不敷出严重影响了现有难民救助工作的效率。难民署大部分资金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自愿捐助,仅不到5%的资金来自联合国的行政预算,且其支出逐年上升,从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1亿美元增长到1993年的13亿美元[4]。 难民署对于现有的难民尚且安置不好,对于扩大解释的环境难民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将气候难民纳入难民公约给予保护并不是有效可行的途径。

 

三、 气候难民可否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机制予以保护

 

气候难民问题的引发是由于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发展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所致。近几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就气候变化问题频繁组织国际会议,且参与国广泛。该机构对于气候问题的研究具备较强专业性,其在建立的基金组织及分配各国责任方面很有成效。因此,本文试图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找到解决气候难民问题的依据和思路。

 

(一)建立保护气候难民机制的法律基础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条第四款有关承诺的条文规定,"附件二所列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其他发达缔约方还应帮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这些不利影响的费用。"其中第八款规定,"在履行本条各项承诺时,各缔约方应充分考虑按照本公约的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包括与提供资金、保险和技术转让有关的行动,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或执行应对措施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下列各类国家的影响,而产生的具体需要和关注:(a) 小岛屿国家;(b) 有低洼沿海地区的国家……" 上述两条明确规定了对于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尤其是小岛国和低洼沿海地区国家的特殊保护措施。本条可以作为设立保护气候变化难民公约的法律基础。召集缔约方发起广泛磋商,由大会主持拟定保护气候难民议定书,并依据公约设定必要的执行机构。其中第七条第二款详细规定了缔约方会议职能,包括设法动员资金,设立其认为履行公约所必需的附属机构,酌情寻求和利用各主管国际组织和政府间及非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合作和信息等。

 

(二)建立保护气候难民议定书的原则

 

根据框架公约第七条第五款的规定,其缔约方会议作为本公约的最高机构,可以召集特别会议从而尝试达成初步文件,即《保护气候难民的议定书》,该议定书的订立应当坚持如下两项基本原则: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5],秉持气候难民的保护始终是全球性的责任,是人类共同承担对于环境破坏的责任,在责任的分配和资金缴纳方面仍旧适用框架公约下的这一基本原则。

 

第二,国际合作原则[5],《联合国》序言部分以及第一条第三款都提到了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问题的原则。本议定书更应该明确该原则,倡议各主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其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海平面上升给岛屿国带来的威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主权国家设定有限的接受气候难民的义务。

 

议定书在实质内容的拟定中,应该关注到重新安置是保护气候难民权利的主要工具,它更侧重于客观有计划的自愿重新安置遭受气候影响的人口,而非单纯的应急和救灾;其次,接纳国必须将气候难民作为永久难民,并给予不低于一般外国人的待遇;最后,该议定书针对的救助对象是团体而非个别难民,在认定程序方面应当考虑集体认定。设立气候难民特别工作组,主要负责该议定书的执行并监督各个缔约国对气候难民的人权保护,负责和其他国际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建议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作为该特设小组的辅助机构,其项下三个工作小组可以提供大量的专业咨询意见和数据统计,协助鉴定审核申请国所受气候影响,难民身份的认定及难民迁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等。

 

(三)建立保护救助气候难民的资金机制

 

有关资金机制值得探讨的一点是依据议定书建立一个新的单独的基金组织,还是在已有的基金组织中设立附属机构比较可行。本文更倾向于借助已有的资金机制,在原有的框架之下增设。具体而言,在框架公约中已经存在一个现有的资金机制,框架公约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兹确定一个在赠予或转让基础上提供资金、包括用于技术转让的资金机制。该机制应在缔约方会议的指导下行使职能并向其负责,并应由缔约方会议决定该机制与本公约有关的政策、计划优先顺序和资格标准。该机制的经营应委托一个或多个现有的国际实体负责。"

 

目前这个实体就是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简称"GEF"),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旨在保护全球环境的项目资金(包括赠款和贷款) 的金融机构。其所资助的项目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七个项目。该基金组织目前运作良好,其项下分管多支基金,平均每年发放大约25亿美元。其中气候变化特别基金,接受自愿捐赠来解决气候变化的适应及其他问题。[6]在全球环境基金气候变化这个项目下目前有两个子项目:项目一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效应等领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项目二旨在增强对发展中国家气候适应的能力、知识和技术支持。据《全球环境基金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一届会议上的报告》可知,截止2009年,全球气候基金已投资27亿美元支持项目一的发展,约172亿美元在项目联合融资上。

 

鉴于对上述两个项目的研究考察,本文认为该基金机制的实施效益非常可观,建议应该在气候基金项下再设立第三个项目,作为气候难民保护议定书的财务机制,向经申请鉴定,面临气候问题需要迁移的难民群体提供安置费用。虽然迁移费用是一笔庞大的费用,但是从目前的解决机制而言,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建立气候难民议定书并设立气候难民保护基金不失为解决气候难民资金问题的出路。

 

作者:王雪梅 来源: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