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第1篇

尽管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对与水有关的补偿已有大量涉及,国内部分学者也针对水生态补偿进行了初步探讨[1-5],但总体看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特别是与水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1水生态补偿的范围和对象不够明确

合理划定水生态补偿范围是开展水生态补偿的前置条件。根据“庇古税”理论,水生态补偿可大致归纳为两类:一是对水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的补偿,即“谁保护、谁受益”;二是对资源开发造成水生态损害的补偿,即“污染者付费”。无论是水生态保护或治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开发活动导致了水生态损害,受益主体都有必要向受损主体予以补偿。从各地实践看,目前对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补偿主要集中在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区,资源开发造成水生态损害的补偿则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能资源开发等领域。一些重要河湖修复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水生态补偿尚未有效开展。比如,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粮食中蕴含的大量虚拟水发生了由北到南的隐性转移,导致南北水资源失衡加剧、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反观南方地区,则通过“进口”虚拟水,将节约的水资源用于经济效益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拉动了经济增长,因此也存在地区间的利益补偿问题。而目前的水生态补偿框架对此并未体现[6-7]。

1.2水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和方式比较单一

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方式是保障水生态补偿效果的重要支撑。从资金渠道看,目前水生态补偿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从“大账”来算,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占了所有生态补偿资金的“大头”。与此相比,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所占份额明显不足。从补偿形式看,目前开展的水生态补偿多以“输血”为主,普遍做法是将生态补偿资金以“一卡通”的形式支付给利益受损主体,优点是可以直接弥补水生态保护个人和地区的利益损失,但缺点是由于监管不足,因此资金不能确保高效用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难以增强受损地区的后续经济发展能力。从补偿方向看,目前水生态补偿多以“纵向补偿”为主,即由中央政府作为补偿主体开展对地方的补偿,或者地方政府针对区域内某一领域进行补偿,而由于水的流动性、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因此区际间、流域上下游的利益失衡较为普遍,长期以来利益双方对补偿责任、补偿标准[8]等难以达成共识,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间的横向生态补偿仍在“摸着石头过河”[9]。

1.3严格的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严格高效的责任机制是规范水生态补偿行为的重要制度约束。我国水生态补偿长期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水生态补偿难以有效开展。从补偿主体看,水生态保护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补偿主体存在“搭便车”心理,缺乏补偿意识,难以就补偿责任与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的主体达成一致。特别是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利益主体对水生态补偿的义务、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认定上分歧较大,缺乏有效协商,导致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未能建立。从补偿对象看,对“造血”补偿的方式过度依赖,补偿资金与保护责任脱钩,补偿资金并未完全用于水生态保护,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边享受补偿、边破坏生态”的现象。从事中事后监管看,目前对水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比如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缺乏与水生态有关的评价指标,从而影响了补偿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1.4水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仍不健全

尽快明确水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方式,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固化,必须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加以保障。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生态补偿进行专门立法,涉及水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出台的法律之中,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已出台的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看,也与现实要求不协调、不适应,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总体偏低,难以充分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各地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尚未全面明确,难以合理体现生态损害成本和治理效益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由于地域性特点较强,在普适性、权威性和约束性上有所欠缺,因此难以在更广范围、更高程度上推动水生态补偿顺利实施。

2加快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2.1进一步明晰水生态补偿范围

要充分考虑水的多功能性、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多样性,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水生态补偿实践范围,明确补偿对象。一是从水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出发,全面考虑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蓄径流、改善水质等功能。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为依据,将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列入水生态补偿范围,特别是要重视对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生态补偿,推动实施水污染治理,推进耕地、河湖休养生息。二是从虚拟水流动的维度着眼,重视区域间以粮食贸易为主要载体的水资源隐性转移效应。科学衡量区域间虚拟水流动对区域水生态状况的影响,将虚拟水“出口”较多的地区纳入水生态补偿范畴。建议在合理测算的基础上,尽快将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等虚拟水“出口大户”纳入水生态补偿的范围,将虚拟水“进口”数量较多、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地区作为补偿主体,通过资金、项目等方式进行补偿,还可以考虑就南水北调供水水价对部分受水区进行适当优惠,以弥补当地虚拟水大量“出口”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三是从“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入手,采用资源收费或开征资源税的方式。将与水生态状况高度相关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开发利用活动纳入水生态补偿框架。

2.2进一步丰富水生态补偿实践

针对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加快推动建立水生态补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样化补偿模式,以增强补偿的适应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对具有重大生态功能的跨流域、跨区域水生态保护区加大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对水生态重要保护区域特别是贫困地区加大省级政府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条件满足时,可仿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做法,从中央层面设立水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在公共财力上与转移支付形成有效互补。制定鼓励性措施,引导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通过资金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渠道参与水生态补偿。二要建立水生态补偿“造血”机制。为确保补偿资金合理、高效用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进一步丰富水生态补偿的形式,减少纯资金补偿的“输血”方式,大幅增加以项目支付的方式投入受补偿区域,如投资一批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修复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成运行后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弥补生态保护区的利益损失,并可适度带动当地就业。要大力实施产业扶持,加强对重要水生态保护区和修复治理区的产业扶持力度,通过银行信贷、财政贴息、投资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在不超过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壮大,以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三要推进水生态补偿试点。以201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的水生态补偿内容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选择典型流域和区域开展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特别是对于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要在总结新安江生态补偿等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在全国层面启动一批试点,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凝练有效模式,尽快将一批复制性高、推广性强、示范作用明显的做法通过法规政策予以固化。

2.3加快建立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有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强化对利益主体的监管和考核评价,逐步建立事权清晰、监管高效的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一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以及跨流域的水生态补偿,流域内或辖区内的水生态补偿事务则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给予适当支持。将各类水生态补偿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以确保补偿资金足额发放。二是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按照中央关于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要求,在明确地方政府水生态补偿责任的基础上,对于跨省界的中小河流及水源保护区域,搭建区域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协商平台,通过地方政府间横向专项支付、项目支持等形式,逐步建立流域水生态共建与效益共享机制。三是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严格督促补偿主体切实履行水生态修复治理责任,严格督促补偿对象切实履行水生态保护责任,加强对生态补偿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补偿措施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四是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尽快把水生态保护、补偿有关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各地开展水生态补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升水生态补偿的实际效果。

2.4进一步完善水生态补偿政策法规体系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第2篇

为加强海岸带环境资源的保护,规范海岸带开发利用管理,海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 要求进一步落实、细化和完善了海南省海岸带保护与开发法规政策规定,建立海岸带保护与开发长效机制。

《细则》规定,将海岸带的保护与开发纳入海南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划定海岸带生态保护红线,严格限定开发边界,实施严格保护措施。海岸带陆域200米范围内的I类生态保护红线区,禁止与保护无关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II类生态保护红线区,禁止工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商品房建设、规模化养殖等开发建设活动。因国家和省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项目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选址无法避开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均要报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目前,海南省海岸带陆域200米范围内已划定I类生态保护红线区115.45平方公里,II类生态保护红线区48.86平方公里,共占海岸带陆域200米总面积的50.1%。

确立海岸带开发管控规则 促进保护与开发

《细则》要求,一是妥善处理生态保护红线已有建设活动,引导和鼓励其退出生态保护红线区。二是对海岸带陆域200米非生态保护红线区范围内的建设进行严格限定。除港口、码头、滨海机场、桥梁、道路及海岸防护工程涉及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等七类情况以外,不再规划新建建设项目。三是合理规范河口、潟湖、半封闭海湾等特殊区域开发管理。 四是合理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同时,《细则》还明确,对不符合省和市县总体规划的,一律不得批准建设项目规划、立项、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占用林地、供地、建设、环评等审批手续。

加强海岸带开发监管和保护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细则》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制止并依法查处侵占破坏海岸带的行为。标明海岸带保护界区、建立标识并公告,采取措施严格保护。

规范海岸带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禁养区禁止各类水产和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已建成的依法关停、搬迁或转产。划定和保护公共休闲海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圈占海滩,不得超越土地使用权界线占用海滩,不得非法限制他人正常通行。

加强对损毁的沿海防护林和海岸带防波堤等海岸防护设施进行修复,对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功能退化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海岸带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切实守护好海南岛1823公里黄金海岸。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字]:GIS空间分析;生态修复;景观修复;适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1.1矿区生态修复的问题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构成的74%,但长期以来“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的特点,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自身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与物质繁荣的同时,对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的产生了严重破坏,如矿区土地采空渗透、土地塌陷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矿区自然景观被破坏等,并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闭坑矿区的污染源、采矿遗留的地质灾害都将继续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矿山废弃地数量众多,造成土地资源极大的浪费,对资源枯竭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景观的恢复成为共识。矿山生态恢复实际上是指对矿区植物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不仅是持续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又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矿区生态修复不仅包括生态系统的重建,还包括景观结构修复、生态过程修复、生态服务功能修复、人文生态修复和生态经济修复以及社会经济修复等各个方面,是调节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共轭生态修复。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主要集中在工程和生物方法上,并均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修复理论体系。但是在矿山生态系统修复评价和景观结构构建上还存在系统性不足,缺乏直观性和连续性等问题。

1.2 GIS在生态领域的应用

墨尔本大学的Turk A指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是一项需要一系列规范来约束的科学性和程序性的复杂任务,而GIS 技术为这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巨大益处。相对于传统的纯数值评价方法,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在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方面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GIS与模型软件有效结合时,就能得到一个有效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进而真正实现该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这个系统的成果能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极大地提高了评价效率。本文将利用GIS技术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从保护城市生态多样性的角度为矿区生态修复和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2. 评价原则与体系

评价过程中指标的选取和标准化、权重的确定以及如何将GIS和决策过程结合是研究的重点。具体原则包括:生态优先、综合性及因地制宜等。本文以长治陶清河风景区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探究GIS技术在矿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格局分析及恢复中的应用,研究其在矿区环境因子的提取分析和生态治理规划辅助决策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制定研究区生态修复方案和景观安全格局构建。GIS将使得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因子的获取和分析更为快速准确,通过对矿区三维景观模型治理模拟规划,可以为矿区生态修复和景观安全格局决策工作提供科学手段和依据。其技术流程如下(图1)。

图1 矿区生态修复和景观安全格局决策工作技术路线

3.生态修复和景观安全格局分析实例

3.1 生态及景观现状分析

研究区域位于山西省长治县,太行山脉中段西麓,居上党盆地腹地,长治县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8693万立方米,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浊漳河,属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储采量5950万立方米。该县矿物资源充足,区域内地面有采空塌陷,范围较大。该段河道水体较充足,沿线湿地景观较好该段开挖水塘较多,湿地植被以芦苇为主,距村庄较近,湿地易受人为干扰,河道周边人工痕迹较重,部分生态环境受人为影响较严重,耕地侵占河道,煤矿向河道内排污,河道受矿区和生活区污染严重。

3.2 生态敏感性分析

本研究进行的城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以GIS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工具并将其应用于小尺度的生态敏感区划,分析了敏感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使生态敏感性因子空间叠加分析变得高效准确。

综合考虑规划区存在着生态结构压力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和地质条件特殊等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对规划区建设影响的关键因素作为因子,总共包括地质、生境质量、地表水、高程、道路(图2) 。

图2单因子分析图

按照各评价因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将其分为多个生态适宜性等级,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权衡比较不同评价因子间重要性程度差异的作用。本研究中不同的评价指标在矿区不同的部位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因而根据各指标权重在不同的区域所处的不同评价标准,将敏感性分为3级,即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敏感,由此得出生态敏感性分析图。

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析对于规划区建设进行指导和建议,由以生态环境指标为主的单一层次、单一要素评价向多层次、综合性评价发展。如图所示(图3),规划区沿陶清河基本为生态敏感区,低敏感区面积较大,分布在规划区大部分区域,生态破坏严重,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生态高敏感区域和生态中敏感区域为生态保护利用重点区域。

图 3 生态敏感性分析图

3.3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现在的景观规划不再单纯以追求视觉效果为目标,而是需要构建兼有生态保护的意义的景观安全格局,本研究运用 GIS技术,增加新的景观要素到一些具有很好的生态、观赏价值的景观中,设立生态廊道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以此恢复因交通设施建设造成的两个或多个破碎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链接,进而恢复破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提高生态系统群落演替速度,防止生态功能退化,最终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在工程建设中,使得原本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被切割成零散的小块,破坏了原有的整体性,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降低。因此,规划区需要设立生态廊道以使得规划区生态系统重新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本次规划区景观基质为旱地(农田为主),景观斑块主要包括水塘、湿地(芦苇地)、菜地、果园。通过防洪分析、采矿塌陷区、河流廊道、生境质量等单因子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构建广域景观格局,并考虑特殊地段景观要求,构建综合景观安全格局(图4)。

图4景观安全分析技术路线图

图 5 景观安全格局图

从现状景观类型的斑块个数来看,水塘的斑块个数最多,从面积角度看,斑块总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是芦苇,但是,破碎化程度较高,受人工痕迹干扰明显,生态作用明显降低。依据景观大斑块打造生态核心源。在源周围建立缓冲区,减少人的干扰,并建立景观廊道增强生态连通性,在廊道交汇处和较为脆弱的区域建立斑块战略点,构建完整的景观安全格局。

4.生态修复与景观格局恢复策略

4.1生态修复策略

根据GIS的分析结果得出,陶清河规划区存在着生态结构压力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和地质条件特殊等生态环境问题。在遵循自然规律和防洪要求的的前提下,采用工程和生物手段,重建受损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河流泄洪、排沙等重要自然功能,维持河流资源的可再生循环能力,促进河流两岸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循环。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并在河道整治中采用“近自然施工法”。多自然型河道治理方法是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与自然景观为建设前提,不是单纯的环境生态保护 ,而是在再生生物群落的同时,建设具有设定抗洪强度的景观河流。并经行以下生态修复工程:河床断面修复道形态修复、重建生态型护岸、再造丧失的河岸植被和湿地群落、保障水质的人工湿地构建、湿地保护与生物栖息地的营建等。

4.2景观安全格局恢复策略

由GIS分析得知,本次规划区景观基质为旱地(农田为主),景观斑块主要包括水塘、湿地(芦苇地)、菜地、果园。通过对规划区河沿岸植被带、道路沿线植被带将风景区内绿地野生植物斑块与周边绿化区域相连。将野生植物廊道与水库—河流—湿地—绿地的多层次的生态网络相连。

消除人为干扰,使区域内个景观斑块联系起来,使物质和能量交流联通起来。大型斑块可以有效维持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可以成为大型动物的生存场所;小型斑块可以作为小型物种的避难场所,其占地小,灵活,可以出现在建成区的景观中,具有跳板的作用,皆需采取保护措施。

河廊道作为规划区内最重要的一条生态动植物廊道,在保护区内湿地生境连续性,维持环境功能完整性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更要重点保护。

5.结论与展望

GIS在生态修复及景观格局中的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优势:第一,利用已有的模型,在GIS帮助下,将会使得计算更方便和快捷。第二,利用GIS提供了传统的环境评价方法无法实现的功能。第三,利用GIS建立矿区生态环境评价新模型,及对原有的传统模型进行改进。本研究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到矿区用地的自然、社会、生态等因素,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选取评价指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减少了权重评价的主观性。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城市矿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划分基本生态控制区域和建设控制区域,从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角度提出城市土地利用建议,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科学评价以及今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霈琳 胡振琪 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规划及其实例研究[J],中国环境学报,1009-6000(2009)07-0028-05。

[2] 冯东梅。闭矿后环境地质灾害分析[J]。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21(4):526-527。

[3] 刘大翔;许文年;黄晓乐;孙超;郭萍,GIS 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灾害与防治工。2009,66(21)。

[4]刘康,李团胜,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 杨宇鸿。GIS 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6 :1052110。

[6]唐宏,盛业华,陈龙乾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中若干技术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1999,13(6):36-39。

[7] 李苓苓,3S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一以银孤洞景区为例(硕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

[8] 杨修。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以德兴铜矿1号尾矿库为例,[博十后出站报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999。

[9] 孙艳青,刘厚风,兴隆庄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措施探讨,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生态保护;修复;环境禀赋不优越;用水体系;

Abstract: as the our country economic society to increase of water consumption, make of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problem increasingly sharp. Develop the 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guarantee maintain normal water cycle in the amount of water needed to balance relationship. In addition to the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work,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exploring, adhere to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ly concept. But the atmosphere only part of precipitation form water quantity, and the res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s for use, this par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directly for the use of the precipitation in maintaining regional vegetation ecosystem st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water ecological 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nd promot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ork the sustainabl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pair; Environmental endowment not superior; Water system;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些年以来,随着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保障的要求日益提高形成尖锐矛盾。而且在我国逐渐出现了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水土流失等水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致命的威胁。因此国家对水问题的认识不断的进一步深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成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治水理论又有了不断的更新的发展,使得治水实践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1.水生态环境禀赋不优越

水是不仅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物群落生命的载体,同时也是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的介质。由于受到气候以及降雨量的影响,我国现大概有39%的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易引起土壤侵蚀、沙漠化和盐渍化;在半湿润、湿润地区,也有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约有占国土面积10%的地区属土壤侵蚀中度敏感区,占国土面积2%以上的石灰岩地区易发生石漠化;再加上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等由于特殊地貌和气候等因素造成的生态脆弱地区。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由于对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重视度不够。对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以及过度的强调防洪,洪灾发生更加频繁;河道工程中大量的使用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材砌筑河床,导致河流被完全人工化、渠道化;并引发江河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过度围湖造地,侵占河道,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和行洪能力,加剧了洪水灾害;不注意生态保护,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江河湖库淤积。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必须主动适应洪水,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认识到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作用,提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满足经济用水、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环境用水。

2.生态环境用水体系及其分类

我们根据对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过程的分析探究,得出水汽凝结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的过程中,其中有一部分会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掉;另外一部分会渗入地下转变为地下径流;而其他的部分降水则会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和返回地表的地下水,最终沿江河水系或地下水系注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去。在流域的整个水循环过程中,可以概化成形成水资源之前和形成水资源之后的生态环境用水循环过程,则可分为四个方面。

(1)降水在形成水资源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水量被天然生态系统所利用,主要形成流域的蒸散发量,以维持流域的天然生态系统。降水是维持区域天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稳定性和多样性的主要水源,这部分生态环境消耗量对流域天然生态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降水形成的河川径流,在人类用水以及沿途汇入支流和与地下水发生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量以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健康,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河湖给定目标下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在河道内的水量,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兼具航运、发电、水产等河道内生产功能。

(3)降水形成的地下水系统具有一定的环境地质和生态功能,为了维护这种生态功能,需要维持一定的地下水水位或维护一定的地下水循环而需要的水量。

(4)河道外生态建设的用水,专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生态环境需要进行人工补充的水量,包括城镇生态环境用水、农村生态环境用水和林草植被建设用水等。

3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坚持合理开发水资源,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工作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即是在一定的流域或区域内,其拥有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如果经济社会发展超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就会失去必要的物质基础,就会造成生态的破坏,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我们必须要看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方向性的对策措施。如: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节约用水是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消费的手段之一;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通过节约用水,减少无效用水需求,减轻供水压力,减少污水排放,减轻污水处理的费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等。

4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路线图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水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分析、目标分析与标准确定、生态环境用水配置和主要对策措施等内容,技术路线见图1。

图1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路线

5发动群众,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机制

单靠我们水利专业的人去治理这些河流是远远不够,只有不断去增强公众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意识。不断去增强各级干部和广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列入工作计划,大张旗鼓地传生态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各级教育、宣传、劳动及其它有关职能部门要重视生态系统方面知识教育、培训,面向社会、面向基层,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把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设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设。坚持专门队伍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动、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环保工作,形成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广泛群众基础。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涉及群众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积极探索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机制。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积极探索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机制。如何有效地做好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充分重视水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搞好水资源的利用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和保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生态修复这一新思路、新举措落到实处。

(2)明确思路,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实施的内容、组织管理方式与通常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在不同的区域,生态修复的建设内容各异。

(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基于创新的生态修复要进一步创新。调整作物种植比例,实行增麦、压豆、增经、增饲措施,即轮作制改为豆、麦、经饲制,坚持耕作制实行耙茬、深松、少耕制的水土保持耕法,同时推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 内容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85-01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

社会经济要想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是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过,在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受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极大影响,而采取外延模式来促进城镇化进程已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我国在2014年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已指出,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转型为改进城镇发展品质的全新发展模式,努力平衡城镇发展中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这样才可以使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系列讲话中明确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和我国人民的生活以及民族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性。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城镇化工作座谈中提出,要构建自然存积、渗透以及净化的海绵城市。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建设部颁布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理念及意义

(一)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理念

海绵城市指的是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城市的规划与管控,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建筑工程、道路工程以及绿地等系统对自然降雨的吸纳、蓄存、渗透以及缓释等效用,使得自然降雨所带来的地表径流量得以有效管控,达到自然积存、渗透以及净化的城市生态系统。海绵城市就是要将城市建设成如海绵一样,可以更加优良地应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能够在遭遇灾害时有非常优良的“弹性”。在降雨过程中,将雨水吸纳、蓄存、渗透等,而在城市需水时把所吸纳的水资源再供给给城市。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将生态放在发展的前面,把自然途径和人工技术更有机地融合,在保证城市防涝安全性的条件下,使雨水被有效蓄存、净化,让雨水更加高效、合理地被城市所利用,达到生态保护的目标。构建海绵城市时,要协调好雨水、地表径流水以及城市地下水三者之间的系统性,同时也要兼顾不同水资源之间的复杂性及城市发展的长期性。海绵城市革新城市排洪防涝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海绵城市革新城市排洪防涝方式

(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意义

城市传统的排洪防涝是采取快速排放、及时排放、就近排放等方式来实现的。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是通过渗透、滞留、蓄存、净化、利用、排放六位一体的方式来实现对城市雨水的优化处理,使城市的排水工程更加具有生态化,对于城市与生态的长期、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保护城市已有的生态系统。通过构建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已有的河流、湖泊、沟渠等生态系统得到极大的保护,使城市拥有更加充足的涵养水量,让城市保有可以应对强降雨的林地、草地以及河流等,使城市自身的水文、地质环境能够得以最大限度的维护。

(2)城市生态的恢复以及修复。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利用生态保护的方式可以对易被破坏的生态加以恢复与修复,同时也能够让城市保有特定的生态环境空间。

(3)低影响开发。依据最小限度影响城市生态的思想,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使城市开发的强度得以有效、科学地控制,让城市拥有充足的生态用地,最大限度减少城市中不透水范围,使城市的水生态得以高效保护。

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内容

在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中,要协调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地表径流排放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对降雨进行渗透、蓄存以及净化,使城市的地表雨水径流得以有效控制,降低了雨水地表径流的峰值,并减少雨水径流所带来的污染。雨水管渠系统指的是城市中传统的排水工程,要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一起实现对降雨的汇集与排放。超标雨水地表径流排放系统是当降雨量过大时,超出了管渠的排放能力而建设的径流系统。通常在建设超标雨水地表径流系统时,要结合城市自然水体、泄解通道或者隧道等自然与人工途径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四、结语

在构建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应当将生态环境摆到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自然途径以及人工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保证城市拥有足够的防洪排涝能力,并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积存、渗透以及净化,使得水资源能够被最大化再循环利用,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低碳生态,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

引言:低碳生态补偿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下的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是继工业文明后的高级经济模式下的生态补偿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低碳经济深入发展,亟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低碳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以粗放方式为主,导致能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源日趋严重,尽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但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驱动型的我国经济承受很大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解决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严格限制或减少高碳排放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推动低碳经济持续积极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态环境更美好。故以温州市为例,研究城市低碳生态补偿机制市场运作机制相关问题,从而为温州城市低碳生态区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与依据。

一、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内涵与实施原则

(一)城市低碳生态市场化运作机制内涵

所谓的城市低碳生态市场化运作机制是指以持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对城市低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碳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生态补偿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进行规范和约束,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低碳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二)城市低碳生态市场化运作机制实施原则

(1)建立分工明确的城市功能区。将城市区域划分为生态区和经济区两个部分,在生态补偿中根据各自的功能设定不同的分工,生态区具体实施环境保护和补偿机制建设;经济区承担部分保护建设费用或提供技术指导。共同分享生态补偿带来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共同构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利益基础,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2)多元的低碳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由于我国低碳生态补偿起步较晚,补偿机制还不是很完善,补偿主体也比较单一,资金来源有限,目前,还是实行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企业和个人为辅的补偿途径,资金来源渠道少,为了确保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实现,就必须确保补偿资金来源多元。

(3)合理的低碳生态补偿标准。全面考虑生态区和经济区的多种因素:生态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投入与产出比、各种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等)和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结构、水平及支付能力等,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与服务功能价值高评估。

(4)划区互管互利的低碳生态补偿管理。为了确保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资金和实现的需要,根据经济区和生态区主体功能不同,分别划出适当区域,由对方进行建设和管理。经济区在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确保生态环境不会受到严重破坏。同时,生态区也可以通过适当经营,获得一定资金,更好的建立、发展、实施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彼此互益互利。

二、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实施关键

(一)恰当选择适合城市低碳生态补偿与修复方式

恰当选择适合城市低碳生态补偿与修复的方式是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有效实施关键。故在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时,我们可以考虑以 “污染者付费”、“受益者付费”、“破坏者付费”为基础,利用各种经济激励手段所产生的促发作用,做好城市区域性低碳生态保护和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从而确保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的长效实施。一般低碳生态补偿与修复方式主要有四种:

(1)破坏主体与补偿主体一致的生态补偿方式。该补偿机制要求补偿主体和破坏主体一致,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的主体,有义务进行修复或补偿。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在原地修复或补偿,如果经济区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选择到生态区进行修复补偿。同时控制经济区对环境的随意破坏而不进行任何修复的现象发生,要求必须将破坏降到最低,只有在经济区无法完全修复的部分,才到生态区进行修复补偿。

(2)自行补偿和委托补偿结合的生态补偿方式。该补偿机制是指以谁破坏谁补偿原则为基础,破坏者必须履行补偿义务,支付补偿投资或成本。既可以由经济区的破坏者直接到生态区进行修复补偿,也可以委托专门机构或生态区进行修复补偿,并由前者承担全部费用。

(3)等量补偿与加倍补偿结合的生态补偿方式。为了保持生态总体平衡,需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等量补偿或加倍补偿。等量补偿,即指补偿份额或补偿量与破坏量相等。而加倍补偿是对破坏程度大、破坏影响大等情况,加倍给予补偿。

(4)以治理减排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方式。对生态环境的某些破坏不易实行异地补偿,如排放各种污染物,除了就地治理外,还可以进行异地治理。破坏者向专门机构交纳一定费用,在治理控制区或其他区域进行异地治理,对整个生态环境可以起到某种修复作用。可以在治理控制区划出部分区域,专门用于异地治理和修复补偿。

(二)合理制定低碳生态补偿的标准和科学的成本、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

合理化的补偿标准是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的关键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城市低碳生态补偿服务价值的评估和低碳生态服务提供者的机会成本及损失的核算,以货币价值衡量低碳生态补偿经济性,其客体主要包括补偿的自然资本、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环境治理或生态恢复成本。在实际实施性中,由于没有公认的评估方法,难以准确核算城市低碳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实际操作中实施难度较大。而后者旨在把低碳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直接成本连同全部或部分机会成本补偿给低碳生态服务功能的提供者,使其可以获得足够的动力参与低碳生态保护,从而使其他社会成员可以继续享有低碳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

后者在国内外运用较为普遍,具有可行性。合理制定城市低碳生态补偿的标准和建立科学的成本、服务价值评估体系是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最为关键问题之一,是确保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有效、可持续实施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在我国研究开始得比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合理制定城市低碳生态补偿的标准和科学的成本、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在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持续有效的低碳生态补偿的标准和科学的成本、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尚未形成,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难以实现,故我国许多城市碳排放、碳污染严重,温州市也是典型高碳排放城市之一。

三、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实施建议

(一)建立与完善生态补偿相关法律

必须将低碳生态补偿机制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如果只把低碳生态补偿机制当作政策问题,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缺乏强制性,有效实施困难较大。需要加强生态保护立法,为建立低碳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依据,也是建立和完善低碳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运作环境的根本保证。

(二)丰富相关生态补偿主体,并明确其权责

根据生态补偿的支付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家补偿、区域补偿和产业补偿。在我国的生态补偿中,多采用国家补偿。由于国家补偿仅单纯依赖纵向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方式单一,资金来源有限,补偿力度不足,补偿机制实施难度大。故可以通过丰富补偿参与者和相关者,让更多的受益者、开发者、破坏者、污染者成为生态补偿的主体,从而实现区域间、部门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补偿。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切实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应加快低碳生态补偿体系建立和市场化运作机制运用,激励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加入到低碳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中来,使更多的人成为低碳生态补偿服务的参与者、支持者、受益者,从而激发全社会人民投入到低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为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实施提供可行基础。

(三)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科学的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

制定合理的城市低碳生态补偿标准关键是合理的核算生态补偿相关的各种成本(补偿自然资本、环境治理或生态恢复成本、生态服务提供者的机会成本及损失、组织管理费用等)和科学的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碳排放评估、衡量、成本核算标准和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从而确保低碳生态服务功能的提供者能够获得合理的因保护和建设低碳生态环境所付出的直接成本及机会成本的补偿。为此,城市低碳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应该包括低碳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实施低碳生态保护导致的机会成本,低碳生态保护过程中的低碳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低碳生态补偿的最高标准还应包括低碳生态系统服务所创造的巨大价值,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低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部分收益返还给低碳生态保护的政府和居民,从而解决城市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实施中的关键问题,确保该机制顺利运行。

(四)丰富生态补偿与修复方式

从理论上看,生态补偿方式根据补偿内容可以分为经济补偿和非经济补偿,根据补偿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补偿方式和市场化手段。从现有生态补偿方式看,我国目前经济补偿方式主要有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但从长远看,单纯经济补偿方式并不是一种持续的、能够根本改善生态状况的方式。应当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生态补偿方式,除了进行最直接的经济补偿之外,还需要包括政策补偿、实物补偿和智力补偿等,引入市场化补偿方式,从本质上实现低碳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运作。

(五)树立长期的低碳生态补偿持续发展理念

针对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机制的不足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需要尽早建立和完善低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探索多元化的低碳生态补偿模式,建立城市低碳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从而在实施优势资源转型战略中,既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低碳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只有树立长期的低碳生态补偿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金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发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 应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改造和发展企业。同时,还要加强低碳产品的研发、使用与推广,从根源上减少城市碳排放量,倡导并鼓励采用各项低碳节能减排措施,如,采用城市低碳节能公交、征收碳排放税、采用碳排放定额制等,降低低碳生态管理与补偿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乐.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2009.4,17-22

[2]刘应元 丁玉梅.生态偿机制发展低碳经济[J].生产力研究,2012(4):4-5,15

[3]王志凌 宝剑. 建立我国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学术论坛,2007(3):119-125

[4]邢丽. 建立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J].政策研究,2005(7):20-22

[5]丁四保.我国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体制机制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5—10.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建设;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

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水资源和农牧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跨区域的影响, 是维持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稳定的要害地区, 加上其本身生态系统相对脆弱,一旦遭到人为的破坏, 很难恢复, 若不给予特别保护,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不仅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中部与东南部地区的全面发展[1]。目前,西部地区由于其区域自身自然地理条件不足、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长期的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环境恶化和植被破坏等严重问题愈发明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被列为重要内容,使得西部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仅造福西部,而且惠及全国。尽管西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及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在工程规划、设计、实施和可持续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仍处于局部在改善、整体在恶化的状态,环境问题仍很严峻。

1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

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组成复杂,且区域差异显著,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根据中国科学院开展的遥感调查,主要分为6类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约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42.91%;森林生态系统,约占16.43%;农田生态系统,约占10.00%;聚落生态系统,约占0.52%;湿地生态系统,约占3.19%;其它生态系统,约占26.94%。同时,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多黄土高原和沙漠盆地,生态环境脆弱,由于降水量少,气候干燥,除冰雪融化产生的径流外,水资源贫乏,仅占西部水资源总量的16%;西南地区多高原山地,降水充沛,地表水和水能资源丰富,占西部水资源量的84%,但岩溶地区由于水资源储存条件差表现为干旱缺水;除青藏高原东南部、川渝桂云贵地区以外,西部其他地区降水量大多在400 mm以下,区域差异显著。此外,目前西部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有:水资源失调,干旱灾害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蔓延等,生态环境的恶化降低了整个西部地区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2],使自然灾害强度加剧并且频度增加,造成社会经济的突出损失、增加了社会发展成本、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2中国西部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

2.1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

刘纪远等:中国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建设路径的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 西部地区森林、草原、湿地、冰雪构成完整的生态屏障地带。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形成了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生态系统,即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上形成了一道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天然屏障,影响着毗邻国家和地区;而青藏高原中东部是我国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该区域的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保障了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高原为主体的中国北方草原作为中北亚地区戈壁、沙漠南缘的绿色屏障,一直发挥着阻止沙漠前移、减少风沙入河、削弱强风卷携起沙能力的重要作用,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保障。除了自然形成的生态地理单元之外,国家在西部地区布设数量众多的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强化了其生态屏障功能。

2.2提供水资源和农牧产品

西部地区水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黑河、澜沧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特别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三江源地区,河源地区冰川积雪的季节性冻融,发育了众多湖泊,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海拔湿地群,更有“中华水塔”的美誉。长江流域46%、珠江流域64%的水资源由本区提供,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占全国可开发量的70%,西电东送为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我国的五大牧区均分布在西部地区,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肉、奶、毛绒、皮革产品。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产出大量的特色农产品。

2.3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积区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地形和基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生境类型多样,西部地区拥有高原、山地、丘陵、谷地、盆地等地貌类型,分别有寒温性、温性、暖温性、暖热性和热性等气候类型,有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为多种生物种类栖息、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西部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集中分布了许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哺乳动物约占全国的52%,爬行动物占1/3,两栖动物占50%,各类动物特有种约占全国的50%-80%。植物种类更为多样,仅苔藓植物就占全国的近1/2,特有种占全国的1/4。青藏高原更是世界上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与形成中心,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3生态保护建设概况

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以来,相继启动了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已垦草原退耕还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三北”防护林、湿地保护、三江源生态工程、青海湖生态工程、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沙漠化控制与沙化土地修复、石漠化治理、退化植被修复和重建、野生濒危动植物保护即自然保护区建设、流域生态保护、区域生态综合整治、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等。自2000年以来,全面停止3 000多万hm2天然林采伐,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6 100多万m3,调减商品木材产量1 230多万m3,新增林草面积1 460多万hm2,其中新增森林面积860多万hm2,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增加3.72%;到2009 年中央累计投入资金176 亿元,在六大草原牧区和云南、宁夏等8 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围栏建设4 503.5 万hm2,其中禁牧围栏2 216.5 万hm2,休牧围栏2 201.4 万hm2,划区轮牧围栏85.6 万hm2;退化草原补播改良970.9万hm2;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10.7 万hm2。工程区内的平均植被盖度为64%,比非工程区提高12个百分点;高度、鲜草产量和可食鲜草产量分别为21.3 cm、3 185 kg/hm2和2 713.5 kg/hm2,比非工程区分别提高36.2%、75.1%和84.1%[3]。

4生态保护建设存在的问题

4.1部门主导执行模式不尽合理,工程缺乏针对性和协调性我国分散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管理体制导致了我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上表现为“部门主导”的政策执行模式,由于生态建设主要由中央财政投资,许多地区与部门希望在中央投资中多争取到一些资源。因此,各部门和各地区相应的部门多立足本位去争取工程立项,在制定计划时片面强调本部门特点,造成了许多不合理结果。“部门主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和工程区农牧民的主动性与自主调控能力不足,在区域层面的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效益发挥不够,地方政府没有主导权,工程所需配套政策不足,难以适应工程完善和后续发展要求,更达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几大生态工程隶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生态建设工程缺乏统一协调,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不能达到很好的衔接,工程布局和建设内容要么缺乏明确合理的分工,要么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造成了科技支撑的缺位、滞后和脱节,使得生态建设项目在设计论证阶段得不到有效的科技支撑;政出多门,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政策的不一致导致了盲目攀比、资源的浪费以及效果异化。

4.2草地生态系统保护重视不够,持续退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西部大开发中,也实施了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得项目,但对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仍重视不够,持续退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4]。首先,草原监理和技术人员少,不能满足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西部平均每150万亩草原只有1名草原监理人员,目前的人员状况和条件难以保证完成如此繁重的草原监理任务;平均每100万亩草地只有1名技术人员,草原技术综合服务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需要。其次,草原生态链缺失,鼠害治理效果差。超载放牧和鼠害是草地退化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超载放牧,草场的经营方式粗放,安排方式不合理等因素,会导致草地退化。鼠害对草地具有极大破坏性,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减少草地植被盖度,而且破坏土壤结构,加速地表蒸发和水土流失。若草地退化严重,鼠类则会向未退化和轻度退化的地区迁移,这使鼠害对草地的影响更加突出。再次,重视退化草地的治理,忽略原生草地的保护。在西部所有的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都只重视对退化草地治理和恢复,很少考虑不退化或轻度退化的原生草地的保护。

4.3替代产业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规模,农牧民长远生计未得到根本解决符合西部地区的替代产业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农牧民的生计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改变了西部地区农牧民的生产方式,但其并没有创造非种植业就业机会,客观上影响了农牧民的收入,而且新的退耕还林政策也没有相关配套措施去提升农牧民转变就业、从事非传统农牧业活动的能力,仅通过延长工程补助期和解决农牧户基本口粮和生活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户的替代生计和发展问题。此外,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社会资本相对薄弱,符合当地实际特点的替代产业难以短时间内建立、并形成规模。在新一轮补贴期限结束后,如果替代产业和替代生计没有很好建立起来,农牧户复垦、超载的风险依然存在。

4.4生态环境和工程成效的监测与评估滞后

国家级的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监测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工程的成效评价指标单一,主要以覆盖率和生产力等表象性指标为主,极少考虑土壤、植被群落结构等指标。与此同时,国家对于西部地区过去几十年生态系统退化的真实过程及其成因不能全面掌握,对生态建设工程所取得的生态成效及其存在问题也无法科学评估、快速揭示,直接影响了未来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影响到工程的科学决策与滚动实施。此外,地方上监测能力建设滞后,对已经执行的工程成效说不清楚,也严重影响了生态工程的滚动实施与决策。

4.5生态补偿机制远未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政策有待完善生态补偿在我国部分行业和省份已有较好的试点,但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到目前为止仍停留在呼吁、宣传阶段。事实上,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坚持公有原则和永续利用原则,更好地体现生态资源拥有的间接社会经济价值;有利于正确化解生态资产大量“蒸发性”流失;有利于改正各种扭曲的环境及其经济利益关系。迅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保护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统筹推进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当地生态工程区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具有战略意义[5]。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补偿政策也不完善。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以及其他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等重大工程,对西部资源开发和东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资源开发在当地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成本并没有完全包含在这些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成本中,地方政府实际上要承担这些生态环境成本。这种较低的资源税征管体制,既不能有效调节收入和保护资源,不能体现煤炭开采社会成本内在化和建立补偿机制的要求,也不利于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财政优势。

5生态保护建设政策建议

5.1改革和完善生态保护、建设的管理体制

改革过去“部门主导”的政策执行模式,建立中央宏观综合管理部门统一主管的、地方政府负总责和执行的政策框架[6]。首先,改革和完善现行生态管理体制,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相关生态管理内容,科学规划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在总结既有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及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制订西部地区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的整体计划。建立综合部门规划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合作机制,联合开展生态综合治理工作。建议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综合协调和主管部门,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有效整合。其次,完善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负总责”的制度和机制。具体来说,即由省区政府负本省区生态环境建设之总责,组织专家起草和规划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方案,经中央主管部门论证后,交由省区组织实施,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生态建设展开动态监测和综合成效评价。第三,建立国家大型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科技支撑机制。在体制上建立、健全科研单位与专业技术机构在工程的前期规划研究、工程实施和验收过程中的深入参与和决策支持的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规划,快速及时地提供监管信息,科学、准确地进行独立评审,以保证生态恢复和建设能按照自然和经济社会科学规律开展。第四,统筹制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长期战略。一方面,要逐步取消目前单一的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任务,统筹规划长效的建设和管理机制,综合考虑生态区内各项保护、治理、恢复、管理、利用和发展等问题,逐渐将单一的种草、种树和禁牧、禁采工程转变为集生态修复、保护、长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业务工作,从而在机制上保证生态建设区具有长期的建设和保护规划、稳定的管理体系、持续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要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植被的特点,设计已恢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方案,将单纯、绝对的退耕、禁牧、禁采等转变为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第五,以生态保护综合建设区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的设计生态建设方案。根据生态保护综合建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长期的恢复和建设战略,按照生态学中的自然地带适宜性原则,规划建设项目,设计建设内容,同时,在投资标准、补助标准、政策标准、技术标准、评价标准等方面根据各建设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

5.2加大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力度

加大草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力度,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草原监督管理队伍,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手段,切实增强服务功能,尽快将禁牧减畜、草原管理、工程设施管理等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巩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的根本保障[7]。

尽快建立健全草原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退化草地治理、草地生态系统保护、预警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伐,提高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科技含量,为生态治理项目提供科技支撑。抓好草原管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草原管护力量,在每个村牧委会一级设立公益管护岗位,每个村牧委会设若干名草原管护员,草原管护员在县草原监理站和乡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开展草原管护工作。对于未退化和轻度退化的原生草地,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除了围栏外,要加强鼠害的监测,并采取以生物灭鼠为主、化学药物灭鼠为辅的鼠害综合防治措施。生态灭鼠是利用生态系统中自然存在的食物链进行种群间的自然调控,从根本上恶化鼠害的生存环境,不仅可以达到草地鼠害的生态控制,而且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层面收益。

5.3协调好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积极发展农业替代产业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协调好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模式,降低农村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地压力,将替代产业发展纳入到生态建设工程之中。

在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实施区,首要保证农牧户的生计安全,在基本土地保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替代产业,促进西部地区的非农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恶劣,人均土地资源并不丰富,生态系统生产力低下,当地居民生活相对比较贫困。因此,在不能保证较大面积的人均土地面积情况下,生态工程应当规划有必要的移民减压、口粮补助、就地安排入职等措施[8]。在传统土地利用方式之下,陡坡和其它边际土地的垦殖造成了天然植被的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的恢复必须改革传统的坡耕地种植方式,代之以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政府应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促进土地利用方式与产业结构的转变,将脱贫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将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建设结合起来。此外,非农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西部地区缓解人地压力、转换农业产业结构和转变土地利用模式,至关重要。改变当前农民、牧民和林农诸多“不可持续”的土地和资源利用模式,根本的途径只能是通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劳动力转移。通过农业和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东、中部地区的逐渐迁移,逐渐减少过多农业人口对生态承载力有限之土地和资源的压力。

5.4迅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中央政府应当迅速开展重点生态服务的补偿机制试点,同时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9]。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机制,加快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受益主体难以明确界定的森林生态服务,在短期内,政府应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服务补偿基金制度,并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在长期,可通过立法形式设立生态税,为森林生态服务补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受益主体相对明确的森林生态服务,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森林生态服务收费制度。此外,可积极参与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建立绿色碳基金或森林绿色彩票等方式,拓展森林生态服务补偿渠道和资金来源。加快研究和落实以重大草原保护建设工程为内容的工程性补偿制度,以征用、使用草原付费为特征的利用性补偿制度和以超载减畜补贴、草畜平衡补贴、种草补贴、牧草种子补贴等为主要内容的鼓励性补偿制度。实行积极稳妥的草原生态移民政策,缓解人口对草原的压力。

建立跨省区的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和赔偿,建立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和湿地占用补偿政策。主要围绕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由中央政府协调和引导,建立以省际横向补偿或赔偿为主,中央财政引导或奖励为辅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起下游对上游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补偿和上游对下游超标排污或环境责任事故赔偿的双向责任机制。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周边社区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因此理当对原来长期使用湿地资源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生态补偿。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别重要的地区,采用租赁和买断土地使用权的办法,为湿地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与此同时,应对湖泊与湿地实行类似基本农田保护的占补平衡政策,对湿地占用实行经济补偿,补偿资金用于湿地恢复。

也应进一步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增加资源开发地区的经济收益并用于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10-11]。首先要抓紧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步伐,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代内与代际公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其次,要积极推进资源税费制度重构,实现对各方特别是对资源型城市的合理补偿,并适当提高资源开发补偿标准,提高央企分支机构的煤炭企业所得税预缴比例,将石油、天然气企业所得税给留适当比例;扩展资源补偿价款的用途,增加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生态与环境保护等。

5.5建立西部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全面评估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区域生态系统过程综合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体系,全面评估过去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并为未来的生态建设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研究并建立适合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的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并完成生态系统综合评估规范;以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30年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完整的时间序列数据库,研制数据-模型-软件一体化的生态参数遥感反演子系统、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分析子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子系统,开发数据/成果库管理与信息子系统,集成形成中国西部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运行平台;分析1978年以来经济转型、社会变革和生产力提高的背景情况下,西部地区不同空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宏观结构特征、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空间分布与变化过程;在对过去30年主要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和边界空间位置变化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评价生态系统的支持功能、供给功能和调节功能的现状,模拟分析其变化过程,在大尺度上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与典型验证,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演化规律;以中国北方防风固沙功能区、青藏高原三江源水土保持功能区为示范,研究开发脆弱生态恢复典型区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分析脆弱生态系统演变态势,提炼不同典型区域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退化植被系统恢复、高效生态产业等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在模拟分析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平衡关系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划,研究地区之间的生态系统功能服务关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用户界面友好的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决策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珂,王权典,陈特. 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法制保障[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4):98-104.[Zhou Ke, Wang Quandian, Chen Te. The Legal Guarantee of Ecosecurity in Western China[J].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2,(4):98-104.]

[2]孙志东. 美国西部开发的教训看我国西部生态保护的重要性[J].环境保护, 2002, (6):38-39.[Sun Zhidong.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West China Using the Lessons of Developing West America[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2, (6):38-39.]

[3]全国草原监测报告[R].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9.[National Grassland Monitoring Report[R].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9.]

[4]张立中. 中国草原利用、保护与建设评析及政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 33(5):523-528.[Zhang Lizho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Assessment of Grasslands Utilization,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2, 33(5):523-528.]

[5]蒋升,陆发安. 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研究[J]. 市场论坛, 2007, (1),27-32.[Jiang Shengyong, Lu Faan. Several Studies 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Western[J]. Market Forum, 2007,(1),27-32.]

[6]李清源. 西部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及策略选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20-23.[LI Qingyuan.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Western Area of China[J].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5, (2):20-23.]

[7]刘云芬,包宗武,包桂兰.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浅析[J]. 内蒙古草业, 2003,15(1):23-24.[Liu Yunfen,Bao Zongwu, Bao Guilan.Analysi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Prataculture, 2003,15(1):23-24.]

[8]朱淑芳. 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是西部农业的出路[J]. 生态经济, 2001,5:4-6.[Zhu Shufang. Way Out of Western China’s Agriculture[J]. Ecological Economy, 2001,(5):4-6.]

[9]王信,尹杞月. 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探讨[J]. 生态经济,2009,(2):161-164.[Wang Xin, Yin Qiyu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Western Area Ecolog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J]. Ecological Economy, 2009, (2):161-164.]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第8篇

(一)以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为突破口,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结合全市水资源条件和用水需求,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和用水总量控制;同时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对全市规模以上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

(二)以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推行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建立起高效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协调与联动机制;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侧重企业用水工艺的改进和用水管理;推进工业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完成10余项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75.8%;加快农业节水改造步伐,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积极开展节水宣传,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人心。

(三)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主线,强化纳污总量控制。我市于2008年全面启动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2010年被水利部正式列为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通过规划的实施,综合运用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等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城市健康发展,为构建“以松花江为纲,百里生态长廊带动两翼、北国和谐水系、一江三沟三河自然健康、地表水地下水兼顾、陆域与水域相呼应”的健康水生态系统奠定基础,为实施我市“北跃、南拓、中兴”战略提供支撑。

(四)加强立法,推进依法治水的进程。近年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哈尔滨市河道管理条例》、《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和《哈尔滨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哈尔滨市滩涂管理办法》等地方性规章,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制保障。

(五)加强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2009年组建了市水政监察局,采取流域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执法方式,实现了全市水政监察的统一管理。水政监察局成立后,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阳明滩、金河湾等多处违章建筑进行了大规模强拆,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非法采砂、违规私建、擅自排污等进行严查严惩,有力地打击了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综合执法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六)创新思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高起点谋划,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水定城”的理念并进行整体规划,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上升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排水保障工作。通过编制规划,对磨盘山、西泉眼、松花江及地下水等各类水源进行合理配置,保障供水需求;加大城市排水管网的改造力度,使之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相适应。

二、科学谋划“十二五”,扎实做好近期工作“十二五”时期,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制度、创新节水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全面实现全市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坚持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法制化、制度化;深入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计划用水、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制度。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促进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增强城市供水能力,建立综合供水体系;开展西泉眼水库作为城市正式供水水源的前期调研、论证工作,争取早立项开工建设。

(三)深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深入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活动,促进节约用水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四)进一步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管理,全面开展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大力推进河道整治,完成城区“三沟一河”综合治理任务;推进“北国水城”建设,加强松花江及其支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五)全面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依据《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在开展尚志市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覆盖全市范围的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提高水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六)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健全水政监察执法体系。积极推进《哈尔滨市滩涂管理条例》等法规的立法工作,加快推进《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哈尔滨市城市排水条例》等法规的修订工作,使我市的水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巡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水事行为。加大执法投入,重拳打击非法采砂等涉水违法行为,确保水事秩序健康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