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风险因素;安全防范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136

0 引言

电力调度在整个电网系统运行中发挥着指挥中心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电网正常、安全运行提供服务,科学的调度可大大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因此,为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就需要调度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并可做好各种安全风险的预防准备,以实现未雨绸缪,最终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条件。那么,如何有效防范电力调度运动中的安全隐患,是调度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1 研究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迅速攀升,这就使得电力企业在获得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挑战。电力调度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与途径。而电网调度对技术要求很高,不管那一个安全管理活动中出现了一丁点风险问题,都会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从而不利于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从电力调度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得知,调度风险防范是指,从分析风险、识别风险、预防及控制风险等方面恰当划分电力调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与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深度剖析出现这些风险因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将此作为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的以及,从而尽可能阻止各种风险的蔓延与扩大,这在促进电力调度管理效率及提高整个电网的安全等级方面有重大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建立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也是有效防范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的重点内容。基于电力调度中的安全事故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调度工作者通过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深入研究全面了解各种不正确操作的危害性,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进而确保自己的每一个操作都符合电力调度准则,且具有很高的时效性与科学性,最终切实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调度安全故障的发生几率。

2 当前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

笔者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普遍采用的是智能化的电力调度设备,大多数变电站都是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对电力习题的日常运行情况事实监督与管理的,这就传统的人工调度模式相比,调度质量与效率有明显提高。但是,电力调度中用到的多种设备与技术对操作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大幅增加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很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现将电力调度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总结如下:①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在电力调度的运行中,电力设备施工不当、设计不规范等因素都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再加上一些不科学的信息将真实的调度信息覆盖后使得调度人员难辨真假,从而导致调度安全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因为部分电力设备经年累月的使用而出现了破损与老化问题,也极易降低电力调度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降低,甚至还会引发严重安全事故。②电力调度管理中的安全风险。电力调度设备是执行电力调度指令的主要载体,如果对这些设备与技术管理不当的话就极易增加安全风险。比如,电力调度工作人员没有精准分析调度故障的各种数据,没有远程遥控调度设备从而不能及时检修电力设备中的故障等。部分管理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十分淡薄,不重视对调度现场的严格管理,这都会数据备份及事故预防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当前有些电力调度没有现有先进、有效的技术,在制定电力调度制度章程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与调研,这就使得制定出的制度可行性不强,不能真正规范与约束电力调度人员的行为,从而导致调离调度管理中出现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

3 有效防范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因素的措施

基于上文归纳的我国电力调度运用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风险因素,笔者在全面分析及深度探究导致这些安全风险因素出现的真正原因基础上,依据自身多年从事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3.1 有效防范电力调度操作中安全风险的措施

电力调度操作都是由工作人员发出的,操作的正确性、科学性、恰当性与否直接影响了电网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电力企业应充分重视调度操作人员对整个电网运行情况的影响作用,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培训教育机会,使得他们都具有正确、规范操作电力调度设备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调度工作人员还应具有规范填写工作票的习惯,借助明确设备的说明、检修要求、时间、内容、编号、命令等,及时批答符合标准的工作票,并根据资格证恰当拟写指令票。调度人员在仔细审核模拟盘、SCADA的实际运行情况时,还应详细核对电力调度设备的现场运行情况,这是因为调度设备的现场中性点及接线形式等都会影响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电网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单位时,应将实际运行方式作为操作依据,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合理切换,并严格检修停电与复电条件。在审核指令票的过程中,工作不仅应具有较高的调度能力,而且还有对调度接任非常熟悉,从而确保操作命令都非常规范,最终合理调整停电范围与停电时间。并且,拟写、审核操作票之后,工作人员还应依照实际实践及时安排操作票的预发工作。需要主义的是,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在预发操作票时应依照操作票的时间、内容、单位、编号等恰当调令指令票,以推动电力调度系统高效、安全运行。

3.2 有效防范电力调度管理中安全风险的措施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中,管理人员是最活跃与核心的因素,其自身安全意识、责任心、综合素质的的强弱对管理成效的优劣有重大影响作用。因此,要想有效防范电力调度管理中的安全风险,就需要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及综合素质。失误操作是电力调度运行中导致安全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日常的电力调度中,应加大对调度人员操作规范与操作技术的监督与控制力度,尽可能减少失误操作的出现。只有让电力调度人员拥有较高的操作能力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足够高的责任心及安全意识,才能使得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时时处处做好安全风险防范,从而尽可能不出现失误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各个电力调度操作环节都应完全符合有关制度与章程的要求与标准,以有效预防因不良习惯及个人疏忽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工作者淡薄的安全意识是当前很多电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具体的电力调度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谨慎、认真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详细审核与检查各个调度环节,在签收与审核调度工作时,工作者应始K具有很高的责任感,仔细审核工作票的内容与时间,以确保每一张工作票的内容都与工作需求完全相符。在日常的调度中应预先发放调度指令操作票,使得调度人员可预先掌握命令的操作程序与操作技巧。在安排调度指令时,管理人员应详细合适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依据有关标准严格审核票上的操作项目与预发时间,加大对常见安全事故的防范力度。

3.3 有效防范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措施

要想切实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调度技术,加大在自动化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在选购与应用新设备时应详细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及质量,严格排查设备中极易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如果在设备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与维修,尽可能借助新技术以弥补其缺陷。在采购先进设备时,应提前制定恰当的采购计划,并严格根本采购计划完成采购任务。在使用先进设备之前,应对其进行反复调试,以尽量减少设备在工作中出现故障的几率。在运行设备的过程中,电力调度工作者应严格根据有关运行章程开展巡查工作,努力将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全部排除,一旦发现风险性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与控制。另一方面,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还应养成备份调度设备各种数据的习惯,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调度设备自身风险因素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发生几率,最终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总之,电力调度是整个电网运行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重大的指挥中心作用,其对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给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就需要电力企业充分重视电力调度工作,全面分析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及控制,从而切实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充足与优质的电能。

参考文献:

[1]曾坤茂.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23):115-116.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风险防范、体系、运行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运行的风险也增大,一定时期内由于电网结构、短路电流、自然灾害等因素,会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能造成大范围、长时间停电,经济损失惨重,影响电力可靠供应,因此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电网日常的生产活动、基建施工等造成电网异常方式多,电网的薄弱点多,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的压力较大。

电网运行的环境是时刻变化的,在不同的时期、地点有不同的安全风险。调度作为电网运行的管理部门,科学、合理的安排运行方式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基于风险控制理论,综合运用危险点预控技术,实现电网危险源、点预控目标,提出了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理念。

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控是在电网运行分析基础上电网安全管理的细化与延伸,属于超前管理和超前预控,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基于电网运行现状和未来电网运行方式的综合分析,提示电网中未来时间段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电网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调度部门,不仅要组织、指挥、指导、协调电网运行,更要超前发现电网潜在的运行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和要求。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电网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1、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管理

电网在不断的发展建设,但电网运行过程中,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时刻存在。这些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有地域影响、自然灾害影响、污秽影响、外力破坏影响等;内部因素有电网结构的合理性、电源分布的影响、负荷分布及负荷特性的影响、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的影响等。

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首先要从电网运行方式分析入手,认识和把握电网运行规律,合理组织电网安全运行工作。电网运行方式分析对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电网运行方式分析包括年、季(月)、日方式分析,是指导电网运行的根本大纲。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电网运行方式的分析,对年度、季(月)、日电网运行方式进行风险评估。

电网年度运行方式其内容有:上年度系统运行分析、本年度系统运行方式,包括全年电力生产指标预测、电力电量供需平衡、典型潮流计算分析、安全稳定水平分析、系统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季(月)、日方式是年度方式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主要采取对系统现状分析、供需平衡分析、电网结构分析、系统潮流及无功电压分析、系统N-1静态安全分析、系统动态(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可能对电网运行造成的潜在危害,包括危害的起因、时间分布、后果等。

・通过对年度运行方式、夏季运行方式、冬季运行方式开展电网运行安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或整改建议。从电网运行方面加强应急措施的管理;从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合理建议,根据轻重缓急,对电网结构进行完善,对设备进行改造,逐步减少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危险因素。

2、加强计划检修的管理

任何事情只有有计划才有目的性,才能避免盲目性。对于目前地区电网而言,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主要是电网检修方式的安排。因此检修管理是电网运行的关键环节,实施计划检修能有效的管控生产活动,能根据生产承载能力安排检修,能根据电网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停电。计划检修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湖南省电力公司多年的实践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省公司多年来形成的年度检修计划、月检修计划体系,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我们认真吸取省公司实施计划检修的成功经验,近几年来严格执行“年统筹,月安排,周优化”的原则,抓好综合停电计划的管理,每年召开一次年度综合停电计划协调会,每月组织召开月度综合停电计划协调会,通过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充分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必要的生产活动,减少了重复停电,减少了电网运行安全风险。

计划检修管理主要涵盖检修计划编制、检修计划平衡、检修方式风险分析等环节。调度根据检修计划,结合电网负荷水平、检修方式安排、检修任务多少等进行检修方式风险分析,确定检修方式下电网运行的危险点控制措施。通过计划安排,提前分析检修方式下电网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各级人员生产作业风险分析和管控的职责,统筹安排检修计划,有效落实生产作业风险管控措施,形成风险辨识、预警和控制工作机制,并在风险控制环节充分考虑应急条件下的电网事故应急预案,实现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这样就做到在安排检修前就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风险,或将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

3、加强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

电网运行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是基于前文提到的电网正常运行方式、检修方式(包括临时、过渡方式)下的一种事前防范管控。通过分析电网运行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危险点,评估电网安全风险,列出重点控制点、相关要求、注意事项等,提醒运行、检修等单位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和准备,提醒相关单位的把关人准时到位,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及时掌握电网运行的安全状况,防患于未然。

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的主要做法是根据年度运行方式、特殊时期方式(夏季、冬季方式等)、检修计划(年检修计划、月检修计划、日检修计划)开展电网运行方式风险评估。分析电网不同时期、检修方式(包括临时、过渡方式)下的运行风险,提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应急准备的要求;根据电网负荷预测变化,开展电网分析计算,明确可能存在的设备重载、过载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采用《电网风险预警通知书》的形式,明确预控措施,依据设备调度管辖范围,由调度统一协调,分层分级预控,实行“谁主管、谁控制、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对电网运行风险“全员、全方位、全时段”的控制,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闭环控制,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应从源头抓起,实施过程控制,整个过程包括下发、接收、执行、终结环节,实现闭环管理;二是动态控制,电网运行风险具有复杂多变性,对运行风险的防范要牢牢把握电网运行的内在因素,掌握影响电网运行的外部因素,根据电网实时运行情况,对运行风险实行全过程监视、不间断巡查、有重点检测、有专人值守等。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适时调整预控对策和手段,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才能取得管控的效果;三是分级控制,电网运行风险预控应采取分层分级控制的原则,对运行、检修等单位及相关人员明确控制重点和责任,同时按照现场安全、技术、把关、监督等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管控到位、层层把关、协同防御,形成立体安全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

4、结束语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也日益增大。根据目前地区电网的运行特点,应加强电网运行方式、计划检修的管理,同时开展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通过计算分析,及时发现电网运行存在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并逐步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规避电网运行风险,从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

作者简介:罗琼林(1980-),男,助理工程师,工学硕士,从事电网运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国家电网公司

[2]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供电企业自身的经营运行压力进一步的增加。变电运维工作作为保证供电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它的开展受到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干扰,需要在事前制定一个健全合理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对风险有正确的识别,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最大化的规避风险,确保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变电运维的意义分析

变电运维的意义主要是由其工作性质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变电运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变电运维操作站和变电运维队。其中,变电运维操作站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它是属于室内监控管理,也就是对少数值班人员甚至是无值班人员的电站进行电力运行管理,主要是来监控一些突发事件;而变电运维队则是进行实地考察和工作的维修队,主要是对基站的各项电力设施进行检修和及时维护。变电运维简言之就是对电力运行和维修的双向渗透,可以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设备维修效率和控制维修成本,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变电运维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可以概括为两类:首先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风险防范可以有效抑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电力设备的维修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是保证变电维护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电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而不自知,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严重的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结合上述两点,对变电运维进行风险防范显得十分必要,工作人员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为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也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负责。

二、变电运维存在的安全隐患

外界自然环境对变电运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寒冷的冬季,充油导线极易出现紧缩,油面相对较低,一旦出现大风很容易导致杂物缠绕在引线上;如炎热的夏季,充油导线会变得比较松弛,油面也比较高等,因此外界环境对变电运维带来的安全隐患很难预测。对变压器操作时,任何一个微小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电力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瘫痪,因此技术人员操作时必须小心谨慎。变压器操作存在的安全隐患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①通常在进行空载变压器切合操作时,很容易导致操作电压过剩,使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受到破坏;②如果空载电压持续增加,就会破坏变压器的稳定性产生电压偏差,破坏变压器的绝缘性。电运维一个重要环节是倒闸操作,在进行倒闸操作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对电力设备状态进行填写,只有填写正确,才能保证在进行状态切换时不发生误操作,若操作票填写错误,就会造成切换操作误操作,进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倒闸操作票写错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倒闸票填写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母线倒闸操作是所有倒闸操作中最关键的,若母线倒闸操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很容易造成电力系统故障。母线倒闸操作主要存在下述几类安全隐患:①配电网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切换时造成的误动;②带负荷状态下拉闸;③空载母线充电时,电压互感器和电容出现串联谐振现象。若运维过程中没有及时对上述情况进行处理,很容易影响电网的不稳定运行。变电运维中,直流回路操作不当极易使变电站停止运行。由于直流回路操作具有很好的运维效果,因此在变电运维使用比较频繁,然而直流回路操作也极具风险,一旦出现不当操作,电网中的自动保护装置也不会其作用,从而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变电运维安全隐患的其它解决措施

(一)外界因素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

对整个变电站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控,具体来说做好下述几方面:首先,建立项目作业风险库,对正常运行过程进行持续跟踪记录和动态更新,更好的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就能够及时制定控制措施,做好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其次,建立专题风险评估库,以便能更具有针对性的对变电运维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对于不同的变电站,建立对应的安全检查数据库,以便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还可以采用图片记录,对安全隐患进行可视化图类分解,并编制成册,实现对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的直观、准确的反映。

(二)内部因素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

首先,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高水平的运维操作技术,运维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能迅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甄别出故障位置及发生原因;其次,提高运维人员的责任感,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运维工作的关键性,使其具备警惕心理,具体工作时能认真、细致的检查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最后,运维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安全意识,遇到异常问题要处变不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有序的开展工作。建立完善的操作制定是确保运维工作安全进行的基础,严格执行是确保运维工作安全进行的关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部分运维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不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最终导致各种故障发生。为了最大限度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其次,要制定制度禁止无指令操作的发生,确保操作执行的有效性。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力工程 ;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建设已成为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工程建设市场的蓬勃发展,使电力建设项目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管理高风险的态势。特别是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已成为业主和承建商共同面对的重要挑战。而项目业主必须在项目建设中应多层次、多方位的采取风险管理对策,全面提升电力建设工程风险控制水平,确保项目风险可控,并最大程度的降低项目建设风险。主要手段是转移和分散、控制风险,通过履约担保约束承包商承担风险责任,通过保险进行风险转移,通过严格的工程合同和工程分包合同,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及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之间分散风险,各有关建设主体积极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范风险,另外,业主通过准备风险储备金等手段进行风险自留等。

一、电力工程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验的积累,我国已基本建立规范、稳定的电力工程市场,并成功构建电力建设市场主体。随着市场行为准则的不断深入及市场结构的不断调整,对电力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工程建设周期长、规模大,且施工技术较复杂,增大了电力工程建设的风险。如果在工程建设中产生风险,可能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高、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巨大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意识与方法,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是我国电力市场发展与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对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重要。

二、当前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与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仍需进一步探索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目前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差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当前电力工程建设中,很多管理者缺乏对风险管理的必要认识,认为风险管理可有可无,甚至会影响工期、提高工程成本,难以落实风险管理手段。由于管理者缺乏对风险管理的客观认识,因此不愿意付出少量的保费而转移风险,无形中提升了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二)缺乏必要的风险保障

目前,虽然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电力建设市场,但是市场主体仍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尤其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传统的风险损失补偿,大多由财政拨款或者追加工程投资的方法解决,难以从根本上实现风险管理或分散风险。

(三)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目前电力工程建设多“重建设、轻管理”,没有建立必要的风险管理制度。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没有将风险管理提升到重要位置,更没有形成风险管理的规范与标准,缺乏风险专业管理部门,风险责任难以落实到位。

三、优化电力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电力工程建设的风险识别

若想真正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必须加强风险意识。在工程风险还没有体现出来之前,就应该对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环境、技术情况等进行分析,从工程业主、承包商等多方面角度,加强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并判断可能由于风险造成的后果。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严格遵守项目程序开展工作,全面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事件、整合电力工程信息,拟出项目风险清单,以战略角度为出发点,充分考虑风险发生因素与影响因素等,尤其注重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对工程进度、性能、质量等影响。另外,还应加强积累并管理工程风险的基础资料和信息,通过参考同地区、同类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实例与经验等,对当前项目风险识别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加强对原始资料的积累,加快建立电力建设工程的项目风险清单,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参考范本,及时识别风险并提高规避手段。

(二)强化电力工程建设的风险防范

一方面,通过参加工程保险实现风险转移,将申请人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来承担,可减少由工程风险带来的损失。这也是今后主导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必然。除了开办基本的建筑工程保险与安装工程保险外,还应加强对工程质量、工程咨询机构、工程监理等保险。在选择电力工程的保险范围方面,应与我国电力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在加强承建商、承包合同等方面的保险同时,为确保工程保险覆盖整个电力建设体系,作为业主方,更必须在工程策划及实施中做好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重大险种的投保工作。以有效减少项目管理中的物质损失(自然灾害等特种危险损失)和第三者责任风险(人身伤亡和其他财产损失)。

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技术,也可有效防范风险。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业主还是承建商,都应选择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人员进行工程建设,将风险责任分摊,提醒项目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提高风险责任意识。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规范技术与管理措施,加强工程项目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及中间决策管理,以实现对电缆工程风险的合理控制。

实际上,无论是加强技术手段,还是购买保险,都只能适当转移风险、分散风险,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取替行为主体的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控制手段,一旦产生风险事件,最终都由业主或承包商承担后果。因此,业主与承包商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技术水平与管理手段,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对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是电力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施工现场的风险评价,注重防范现场的触电、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问题,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详尽的控制措施,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改变施工现场操作不规范行为,加强施工前的设备检查等工作;其次,在开展施工作业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再次,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施工技术培训,并要求持证上岗;另外,还应在施工作业现场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情况开展定期的监督与检查,以此防范安全风险。

(四)采用合理的技术管理措施防范风险。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业主还是承建商,必须选派最得力的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将风险责任具体化,使大家增强风险责任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采取严格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加强阶段控制和中间决策管理,以实现对工程风险的有效控制。事实上,无论是通过担保、保险及其它任何方式,进行风险转移、分散,都不能取代各行为主体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的责任,发生任何风险事件,最终对承建商及业主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无论是工程业主还是承建商千方百计采取技术与管理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都是风险管理最基本的措施,可为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总体水平奠定基础。

(五)以工程反索赔降低风险损失

索赔主要指当事人在实施合同的过程中,根据合同及法律规定,对本不该由自身承担的责任而形成的损失,提出由合同的另一当事人予以补偿的行为。索赔作为正当的权利与要求,是合理、合情、合法的行为。如果没有了索赔,就无法体现合同的公正性。而反索赔则是指业主对承建商提出的索赔要求,与承建商向业主的索赔是对立统一存在的。一方面,由专业工程师根据合同的内容,对承包商违约行为提出反索赔要求,以合理获得工期的费用索赔;另一方面,在对承包方提出的索赔要求进行审核与评价过程中,专业工程师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计算方法与计算依据,对其中部分索赔款或者全部索赔款予以否定,提高对业主利益的维护,尽量降低索赔损失。

四、结束语

由上可见,随着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应尽量加快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法规化建设进程,不断提高工程项目业主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与组织,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防范手段。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萌.浅议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建设项目的投资风险[J].华章,2007,(11).

[2] 孙宗颢.从电力过程看电力要科学发展[J].电力技术经济,2006,(1).

[3] 刘斌,万薇薇.电力建设企业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J]. 水利电力机械,2007,(7).

[4] 贾静.电力企业创新“建、管”分离管理模式探究 [R]. 中国电力教育,2009,(22).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EPC项目;风险评估;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63-02

1 项目概况

纳米比亚埃龙戈燃煤电站(ERONGO COAL-FIRED POWER STATION)EPC项目是由纳米比亚共和国国家电力公司投资建设,拟建4×150MW燃煤机组。该项目位于纳米比亚埃龙戈区(Erongo)的西部阿伦迪斯(Arandis)行政区。

2 项目外部风险分析

2.1 政治和社会风险

纳米比亚的政局较稳定,与中国的关系较好,虽然有不同的、社会习俗,给施工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政治风险最近3年内估计较小。

2.2 经济和市场风险

(1)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纳米比亚目前缺电严重,该项目符合该国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项目被取消或中途终止的可能性较小。(2)通货膨胀的影响。纳米比亚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较小,项目在当地的成本急剧增加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国目前国内通货膨胀较大。项目设备和大部分材料在国内采购,国内的通货膨胀引起的风险较大。同时考虑到纳米比亚工业基础较薄,建筑材料在其邻国采购的可能性很大,也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引起的风险。(3)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该项目以当地货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支付,汇率的波动将给项目带来较大风险,将严重影响项目的利润。(4)由于该项目实施过程达3年,存在资金短缺的风险。特别是在项目启动阶段和政府延期支付工程款时,资金短缺的风险较大。

2.3 政策和法律风险

对于一些第一次做EPC项目的公司来说,对纳米比亚的法律、财政、外汇、税收、环保、劳工、各项强制性标准、资源政策将会给项目的实施带来风险。

2.4 自然条件风险

虽然该项目地处非洲,时有流行性疾病发生,但当地气候条件较好,所以自然因素引起的风险不大。

3 项目内部风险分析

3.1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包括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和技术标准风险三个方面:(1)设计技术风险对整个电站项目尤为重要,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由于该项目的设计是国内分包,设计进度的不确定性和设计深度、设计缺陷对整个工程的进度和造价影响非常大。(2)施工技术风险主要来源于设计方案确定后,由于业主的特殊需要、设计方案不科学或者地勘的不准确、地质条件的变化,导致施工方案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可行或者发生大的变更。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3)技术标准风险主要存在于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考核等环节。

3.2 物资、设备供应风险

(1)物资材料、设备供应滞后,造成延误工期形成的索赔风险较大。(2)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或者性能考核不过关造成索赔风险。(3)国内采购的价格变化、国内通货膨胀引起的成本显著增加的风险较大。(4)部分建筑材料(沙石、水泥等地材或者钢筋)在当地采购或者第三国采购的成本不受控。(5)运输成本和出关、清关成本的变动以及运输的安全性引起的风险,特别是大件陆路运输和转运环节、散件小件在海运和清关环节有损坏、遗失的

可能。

3.3 施工风险

主要包括质量风险、安全风险、进度风险、成本风险:(1)质量风险。主要是施工的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设备的制造质量没有达到性能考核的要求,导致工程不能通过验收或者造成工程推迟的风险。(2)安全风险。主要是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没有到位,给员工自身安全、设备安全、财产等带来的风险。海外EPC项目的安全风险化解成本一般都较高。(3)进度风险。工期的不合理安排、不可抗力的天气原因、业主要求的频繁更换等导致。(4)成本风险。主要成本风险来自于材料及设备采购费、运输费、施工费等。

3.4 管理风险

主要包括组织协调、人力资源和合同管理三个方面的风险:(1)组织协调风险。主要包括与业主方的协调,与当地政府部门(外交、使领馆、财政、税务、海关、警察、交通、劳动部门等)的关系处理,与国内相关部门(海关、港口、运输部门等)的关系处理,和设计单位、设备厂家、材料供应商的协调风险。(2)人力资源风险。主要来源于国内劳动力调动和签证以及当地劳工、帮办的分包问题。(3)合同管理风险。主要是范围界限的划分,价款支付方式、银行保函、税收与保险条款、法律适用条款和争议解决条款等带来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工程尾款的收回存在不可控的风险。

根据项目风险分析和预评估提出的较大风险因素,做出风险防范措施。

4 项目外部风险的防范措施

4.1 政治和社会风险的防范

根据现场考察大纲,做好投标前的实地考察。

4.2 经济和市场风险的防范

(1)做好市场调研,按照考察大纲要求详细了解纳米比亚的经济政策、物价指数,在报价时合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2)合理确定币种支付比例(当地货币与美元的比例),尽可能选择有利的货币结算方式。争取合理补偿,把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3)根据项目整体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设备供货时间,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防范资金风险。

4.3 政策和法律风险的防范

做好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详尽了解纳米比亚的相关法律以及税收、劳工政策。依托业主方处理与当地的一些争议问题。

4.4 自然条件风险的防范

(1)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规避或转嫁项目所面临的自然条件风险。(2)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可能地减少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3)完善项目的医疗保障机制,做好与当地医疗机构的定点联系服务,包括应急事项的紧急处理、流行疾病的防控等。

5 项目内部风险的防范措施

5.1 技术风险的防范

(1)设计技术风险的防范措施。在投标前做好项目设计方案和重大设备选型、大宗材料的选定,在保证质量和性能指标的前提下,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2)施工技术风险的防范措施。重视合同要求和当地的施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机具配置等),优化施工方案。(3)技术标准风险的防范措施。在施工图初步设计阶段,尽可能地消除合同技术条款的不合理性,完全响应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

5.2 物资、设备供应风险的防范

(1)在投标前做好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选型和询价工作,并对分供方进行评价对比。在采购合同中,尽可能考虑资金的周转,以减少建设成本。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协调处理好物资、设备到货时间,并聘请当地服务机构协助完成货物清关工作。(2)加强设备外包装的管理,包括设备的有效标识、设备配件缺件、不配套问题的解决,做好备件的管理和移交工作。(3)重点做好在纳米比亚本地及邻国采购的市场调研工作,做好建筑材料本土化或者最近供应化,在项目投标报价时充分考虑地材价格和国内的

差异。

5.3 施工风险的防范

做好施工质量管控、安全管控、进度管控、成本

管控。

5.4 管理风险的防范

(1)组织协调风险的防范。在设计咨询、行政审批、物资清关、公共关系等涉及当地环境因素的重点环节充分利用当地中介服务资源及当地承包商的优势,将具备当地分包条件的项目内容尽可能分包给当地承包商承担。(2)人力资源风险的防范。尽量减少从国内大规模引入低层次劳务工人。主动规避劳工签证审批风险,采取一次性审批劳动用工签证指标、分批次办理劳动用工签证的做法。(3)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按国际惯例解决项目争议问题,引入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以最大限度地转移合同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控制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123-02

随着当前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力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由于电力行业是关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行业,社会对电力企业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能会面临着各种风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中因素的不确定性,企业要清醒认识各种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本文在对电力企业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对策。电力企业应在充分认识企业面临风险的基础上,制定详尽的风险管理机制,并及时的进行风险防范,以增强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电力企业安全运行、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电力企业的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是为达到组织既定目标,对组织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通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认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防范,以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预定即定目标。当前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国资委于2006年6月正式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对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定义。对企业而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电力企业以当前主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一)政策法规风险

国家制订的宏观的法律和政策,对电力企业建设、生产、发展、运营、环保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二)自然环境风险

由于电网的建设区域广泛,很多电网建设在比较偏远、环境恶劣的区域。受到地震、台风、冰雪、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可能造成电网输电线路中断,增加了电力企业的风险。

(三)安全风险

电网在建设、安装、运营过程中,诸多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生产安全、财产安全产生影响,造成损失。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网结构与运行方式更加复杂,技术含量更高,同时发生事故和大面积停电的概率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电力企业的安全风险事故的增加。

(四)经济财务风险

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与形势变化,外界金融环境等诸多因素会对国家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用电晴况,使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对电力企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电力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其经营晴况、盈利能力、资金结构等因素,都可能会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财务风险。电力企业的财务经营风险,会影响国家经济的运行。

(五)工程维护风险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费用、工期等不确定因素会给电力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损失与花费,可能会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对于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可了解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风险识别了解风险的种类及带来的后果。

二、电力企业的风险评估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可通过定性和定量等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评估,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通过与风险指标值标准的比对,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现状

(一)缺乏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意识较强,但大多电力企业对财务风险、社会责任风险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力企业存在盲目扩张的企业经营行为,而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注重,导致企业隐含着经营风险。

(二)对风险的防范准备不足

风险的出现具有不可控和不可预知性。大多的电力企业对风险防范措施预防策划不足,也很少有认真细致地落实。也没有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风险,应对措施得利,易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没有强有力的风险管理部门或组织

我国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建立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只是将风险管理的职能分解到了不同的职能部门,这样的作法易发生监督职能不明确,信息沟通不协调,不易形成监督合力;也会使监督弱化,往往执行效果较差。

(四)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知道,另一方面还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意识,对企业的管理环节要比较熟悉,还需要相当精深的财务专业知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积淀与培养。当前电力企业相关的风险管理人才缺乏,这给有效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

(五)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尚需进一步加强

对于电力企业及其员工来说,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较强。但在当前的形式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电力企业重视全面风险管理,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尚需进一步加强。

四、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培育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

电力企业员工要树立起风险管理理念,要把企业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上去,制订企业的战略规划,营造注重风险管理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

电力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特点与进程建立起风险防范体系,在企业内部注重沟通,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对风险进行排序,并建立起科学的机制来防范风险。

(三)为开展风险管理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电力企业要组建起风险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并配备具备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企业要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充分保障。

(四)培养企业风险管理人才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保障。电力企业要加强人才的选拔与培训,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展风险管理教育,提高全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并重点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

(五)从企业战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企业要树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对企业持续面对的风险和机遇进行多方面管理,要深刻理解把握企业所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把风险作为重要的决策变量并将其纳入业绩评估体系中善于防范风险,将风险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影响因素;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网规模在逐渐扩大,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也担负了越来越繁重的日常工作。调度人员对于调度操作指令票属于正常地拟写的依据是电网运行方式的变更单、调度检修的申请票等。为使电力调度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从拟定到最终的执行,调度操作指令票都有其完整的控制方法和操作流程。然而,近几年,从电网的多起误调度事故可知,电力误调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电力调度的核心环节以及最需要管控的环节上有偏差或者差错出现。为了使电网事故发生机率降低,电力调度安全得到保障,电力调度工作者一定要有着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此外,还要加强电力系统中电力调度制度的建设问题,加强日常工作中电力调度设备检修与维护,使电力调度的规范性得以提高,从而使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1.安全风险管理概念

安全管理实质上就是对风险的管理。风险管理理论实际上延续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事故学理论,风险管理将系统、工程及企业的隐患和危险作为其研究的对象,通过隐患和危险事件链过程的确认,对事故的因果性认识,分别对其辨识危险源、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以及控制风险,从而实现保障安全、预防事故的目的。风险管理内容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降低安全事件的损失,科学地对可预见的意外损失进行预防、转移、规避、处理、控制,以避免或者降低事故的损失。

2.电力调度的现状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系统分为4级,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总调)、省级调度机构(中调)、地区级调度机构(地调)、县级调度机构(县调),且各级变电站和发电厂也在其中。该电力运行方式是由分层与统一相辅相成、互相结合而组成的。

图1 南网电力调度系统

国内电力调度工作实行的是上图中四级的调度管理系统,电网安全的各项措施是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电网调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从我国电力调度的安全状况来讲,情况并不乐观,在电力调度的安全生产过程中,经常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为的不安全行为等客观存在着。缺失的电网调度安全风险制度、经验缺乏以及各种疏忽,导致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不能得到保障,甚至屡次发生电网事故。通过分析过去事故的情况可以知道,在国内全部的电力系统事故中,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事故是误操作、误调度等引起的,对于这种现状,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此类事故再发生。

3.电力调度安全存在的问题

3.1 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技能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调度工作是一项风险非常高的系统工作,不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相当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要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事实上却有很大一部分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局限在日常停送电、倒闸操作等工作中,却疏忽了电力调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更不会去仔细思考或研究,想着回避所遇到的困难,以至于他们遇到电网事故或异常的时候,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延误处理时间,导致了电力事故的扩大化,造成电力企业的严重损失,这些都与调度工作人员缺乏调度安全技能直接相关。

3.2 电力调度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按流程对电力调度工作进行操作,长时间的工作,枯燥乏味,容易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麻痹,造成电力调度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并且不够重视电力调度的操作程序,当进行电力调度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就导致严重错误的发生,给电网的安全运行程序带来严重威胁。

3.3 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不高

近几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电力运行工作也日渐规范起来,因此,发生电力系统大事故的概率也在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并且在电力的调度过程出现故障的次数也在减少,工作人员应对大故障的次数也在大大减少。这就造成调度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足够应对故障的心理准备,倘若发生故障,调度人员常常会反应迟缓,这也说明了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3.4 电力调度管理更新慢

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我国的电力系统一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由于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忙于应付日常的工作,他们缺乏对新事物的了解。有时候,尽管电力企业会引进新技术,但是他们并没有及时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都使管理空当现象出现,在操作的过程中会造成调度失误,这些都在工作中给电力调度人员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较大不便。

3.5 电力调度检修不彻底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于是,必不可少的要进行电力系统的日常检修工作,通过检修工作,能够发现系统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及时的隐患处理,从而防止更大安全事故的出现。电力调度检修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修工作内容,工作人员在检修的过程时,可能因为工作疏忽,造成检修不彻底或者检修不到位,这就使安全隐患极易被埋下,最终对电力调度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4.调度事故误处理防范措施

4.1 事故预防

根据季节、气候、现场设备检修、负荷变化等情况,做好当班、危险点分析、事故预想,在特殊运行方式、重大节日时要提前编制一个相应的事故预案。

4.2 事故初步分析判断

调度员要全面了解事故情况,收集并核对事故的相关信息,对于当时电网的运行方式要准确掌握,要清楚事故点的天气状况、安全自动装置动作状况、现场设备以及负荷性质,对各级调度管辖范围内的一些设备要明确了解,此外,还有按照设备的管辖归属将相关调度及时向上汇报,以配合或协助事故的调查及处理。

4.3 事故处理

从已经掌握的信息出发,对事故发生时电网解环点和电网的运行方式深入分析;在事故处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由电网运行方式变化而引起的设备越限、电压变化、潮流等问题。依据规程所规定的系统振荡、频率异常、电压等多种处理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将所使用的设备双重命名,对于事故处理操作要用统一的调度术语进行规范;尽快将故障点隔离,以消除根源;严格执行发令、录音、复诵、汇报等制度,做好详细的故障记录。

4.4 防止事故扩大

要按照稳定的原则,在事故处理后,对电网运行的方式及时调整,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恢复用户的正常连续供电;尽快将已停电用户的供电恢复,尤其是重要用户保安用电与厂用电。

5.总结

在电网调度的运行过程中,风险在于控制,安全来自预防,不规范行为将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安全管理是要找到不安全的行为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为了降低或预防事故风险,对于重大的危险源则要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只有通过优化的管理流程,健全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电力调度员的共同努力,有力的保障措施,做好了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工作,才能保证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程金松.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研究[J].安全管理,2012(232):

107-108.

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范文第8篇

1.1人为因素

一是要从思想上进行深度教育,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自我警示,将“安全生产大如天”、“三个重中之重”“、三点共识”等安全理念植根于乘务员脑海深处,从候班-出勤-上车-运行-下车-退勤,整个流程都要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二是要从日常发生的违章违纪方面问题着手,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三是要切实抓好乘务员标准化作业。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铁路“三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因此保证乘务员认真落实好标准化作业和执行好规章制度则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一些乘务员经常把自己工作中不好的习惯当成了标准,这也是为什么行管干部天天抓安全,天天有问题的原因,也是行车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中,应该不断要求乘务员学习标准化,作业过程标准化,把乘务员日常的一些习惯性作业转变为标准化作业,有效杜绝惯性违章违纪。

1.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就是天气不良或行车线路状况因素。铁路行车过程全天候暴露于自然环境之下,暴风、雨、雪、霜冻、线路塌方、滑坡等风险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或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作为铁路机务部门,要建立机车乘务员出勤预想系统。一是出勤前要做好预想,开好小组会,预想包括当时当地的天气因素和具体线路状况因素,每一项都要认真分析其风险因素,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二是出勤调度员要及时传达天气不良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措施和应急处置办法。这样乘务员在实际运行中,才能灵活自如的应对变化多端的环境因素,从而达到超前防范,确保行车安全。

1.3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是对规章制度执行和上级指示精神方面。首先,要从制度和管理上将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区分开,更快更好的去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值得机车乘务员积极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未知的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预测和控制,强调问题的超前防范。这就要求机车乘务员必须对执乘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通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找出风险点,进行研判,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做到提早预防、提前防范。其次,要对管理者或上级安排和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能“左耳进,右耳出”,事情发生了才知道“不听上级言,吃亏在眼前”,追悔莫及。

1.4素质和能力因素

如何全面掌控和消除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于机车乘务员来说,实际上就是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问题。为此,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掌握基础规章制度、安全卡控措施、LKJ操作、非正常行车办法、机车故障处理等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消除工作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三大要素带来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平时学习不能敷衍了事、参加培训不能走过场、班前休息不能“偷工减料”、执乘过程不能“开小差”,必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运输生产,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2设备安全方面

设备安全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物质基础,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又是行车的重要保障。风险重点包括机车走行部裂损脱落、制动系统故障、车顶高压电器设备失效、直供电装置故障、监控装置故障、其他电器线路及安全装备故障。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行车安全。因此,首先要从设备质量源头进行控制,规避设备安全风险,提升设备质量;其次,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完善对行车设备、列车运行、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关键作业过程的动态实时检测,来确保行车安全。目前无论是电力还是内燃机车,都不同程度的安装了一些新技术设备,如机车防火视频、6A系统、CIR、LBJ、STP装置等。对于机车乘务员保证设备安全来说,要做到在出库前确认安全装备和其他设备的状态良好,并且有检测部门出具的合格证后,方可出库。

3劳动安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