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盐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

1前言

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实施重点单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工作,全面摸清掌握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关键。制盐(井矿盐)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蒸发卤水中的水分,具有能源消耗高和碳排放量大的特点;制盐(井矿盐)企业开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是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的有益尝试,也是企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2二氧化碳排放核算边界确定

企业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核算首先应确定排放核算边界,即与核算主体单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的范围。排放核算边界通常为处于核算主体单位(企业)运营控制权之下的所有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制盐(井矿盐)企业主要生产系统包括卤水开采与净化、加热蒸发与脱水干燥、成品包装等,辅助生产系统包括供热、供电、供水、化验、机修、仪表、仓储、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厂部机关)以及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车间浴室、通勤车辆、安保机构等)。

3二氧化碳排放源识别

核算边界确定后,核算主体(企业)应在核算边界范围内根据实际从事的产业活动、生产工艺流程和设施类型对二氧化碳排放源进行识别。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源通常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生产工艺过程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等三大环节。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等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生产工艺过程排放量、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量之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是指化石燃料以能源利用为目的,在各种类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中氧化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制盐(井矿盐)企业涉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装置或设备主要有工业锅炉、运输汽车、推土机、仓储叉车等,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生产工艺过程排放是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除燃料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以化石燃料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用作原材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碳酸盐使用过程(如石灰石、白云石等用作原材料、助熔剂或脱硫剂等)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石灰石用作脱硫剂的锅炉烟气脱硫工艺是制盐(井矿盐)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主要排放源。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是指核算主体(企业)消费的净购入电力和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电力和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该部分排放实际发生在生产这些电力和热力的企业,但是由核算主体(企业)的消费活动所引发,故应计入核算主体(企业)的排放总量中。为充分(梯级)利用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盐(井矿盐)企业通常配置建设了热电联产自备电站,在企业消费的总购入电力电量中应减除企业自备电站发电产生的输出(外供)电力电量,从而确定核算隐含二氧化碳排放的净购入电力电量。

4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

4.1核算方法选择。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方法有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和实测法等。排放因子法是按照二氧化碳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与排放因子的乘积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物料平衡法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输入物料中的含碳量减去输出物料中的含碳量进行平衡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实测法是通过安装监测仪器、设备,并采用相关技术方法测量排放源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实践中,应根据排放源的可识别程度、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情况及核算结果的准确度要求等因素,对不同排放源分别选用相应的核算方法。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源通常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生产工艺过程排放源中以化石燃料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用作原材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通常采用物料平衡法计算排放量,碳酸盐使用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通常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排放量;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源通常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4.2燃料燃烧排放。制盐(井矿盐)企业工业生产燃烧设备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等,按照燃料种类分别计算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进行加总即为企业燃料燃烧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排放因子法,每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其活动水平数据与排放因子的乘积,活动水平数据为燃料燃烧量,排放因子包括燃料含碳量、碳氧化率和二氧化碳与碳的分子量转化系数(44/22)。用排放因子法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的选择与获取是关键,企业应优先选用直接计量实测获得的原始数据作为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化石燃料燃烧量应根据企业能源消费原始记录台账或统计报表确定,等于从外界流入核算边界范围内(核算单元)且明确送往各类燃烧设备作为燃料燃烧的化石燃料部分,不包括生产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或可燃废气被回收并被本核算单元作为燃料燃烧的部分。化石燃料含碳量的测定应根据燃料种类遵循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其中对煤炭应在每批次燃料入厂时或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测,并根据燃料入厂量或月消费量加权平均作为该煤种的含碳量;没有条件实测燃料含碳量,但可检测燃料低位发热量的可按其低位发热量与单位热值含碳量的乘积估算燃料含碳量;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与单位热值含碳量也可选取相应行业缺省值。化石燃料碳氧化率通常选取相应行业缺省值。4.3生产工艺过程排放。制盐(井矿盐)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主要是对原料卤水进行加热蒸发使其浓缩结晶,进而脱水干燥及成品包装等,没有以化石燃料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用作原材料的工艺过程。辅助生产系统中碳酸盐使用过程(主要为以石灰石用作脱硫剂的锅炉烟气脱硫工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制盐(井矿盐)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主要排放源。碳酸盐使用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通常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排放量,活动水平数据为碳酸盐(石灰石)消费量,排放因子包括碳酸盐(石灰石)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和碳酸盐(石灰石)以质量分数表示的纯度。碳酸盐(石灰石)消费量应根据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确定;排放因子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检测计算,无条件实测的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性状数据或参考相应行业缺省值。4.4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企业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并进行加总而得。活动水平数据为企业净购入的电力或热力消费量,排放因子为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或热力供应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企业净购入的电力消费量以企业和电网公司结算的电表读数或企业能源消费台账或统计报表为依据;企业净购入的热力消费量以热力购售结算凭证或企业能源消费台账或统计报表为依据。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应根据企业生产场地所属电网选取主管部门最新的数据;热力供应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应选取主管部门最新的官方数据,若无官方数据则选取行业推荐值0.11吨tCO2/GJ。

5注意事项

5.1卤水净化卤水净化是制盐(井矿盐)企业重要原料生产工序,其中对使用石灰———二氧化碳法或烧碱———二氧化碳法实施卤水净化(属碳化工艺)的应当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相应核算。由于卤水净化属碳化工艺,消耗的二氧化碳最终被吸收生成碳酸盐而未排放到大气中。若卤水净化中消耗的二氧化碳是核算主体(企业)燃料燃烧或生产工艺过程产生但又被回收利用的,则其消耗量应从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扣除。若卤水净化中消耗的二氧化碳是企业直接外购的二氧化碳产品,其消耗量也不应计入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5.2自备热电站制盐(井矿盐)企业通常都配套建设有热电联产自备电站,自备电站所发电量外销上网,企业所需生产用电再从网上购入。由于自备电站所发的电力在其生产过程中通过化石燃料燃烧已将对应的二氧化碳核算在企业排放总量中,故该部分电力外销上网后应从企业消费的总购入电力电量中减除(形成净购入电力电量),以对冲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蒸汽、热水等热力输出(外供)的制盐(井矿盐)企业,应从从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扣除输出热力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3盐化工(氯碱)生产为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大型制盐企业皆投资建设了氯碱化工装置,实施盐化协同发展战略。盐化工企业电石法聚氯乙稀的生产工艺过程存在以含碳产品电石用作原材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该生产工艺过程应采用物料平衡法加以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全面反映企业工业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6结束语

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也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制盐(井矿盐)企业应当深入开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工作,积极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切实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勇于担当节能减排社会责任,为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李奇先 单位: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第2篇

我国对于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是依据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报告标准。200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重新修订了1996年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新指南将温室气体排放源归纳为5个方面: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和其他。基本排放量核算公式为:考虑到中国承诺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主要是针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作出的,即二氧化碳排放强度(CarbonDioxideEmissionsIntensity,以下简称碳强度),用CI表示碳排放强度,用CE表示碳排放量,则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计算公式表示为。 其中,CIt表示在t年度的碳排放强度;CEt表示t年度的碳排放总量;GDPt表示t年的地方生产总值。从表2可见,加入WTO前黑龙江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减少,而加入WTO后则增加较快,仅2012年为负增长。从一次能源角度衡量,原煤和原油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2010年起风电能源所占比重增加了约2%,使清洁能源的比重上升至不到3%。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在加入WTO之前所有减少,而在加入WTO之后不断增加,但即使在“逆工业化”的情况下,也没有负增长的趋势。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加入WTO前比较连贯,呈现快速下降态势。

如果我们将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关联分析,即检验两者的关系是否满足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如图1所示,由于EKC曲线可能为“倒U”型也可能为“N型”,因此设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程可能为(3)式或(4)式之一,由于无法提前确定,需要回归后进行对比确定。通过对(3)式、(4)式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满足含三次项的回归结果优于仅含二次项的回归结果。对回归结果进行残差Q检验,不存在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回归结果为。由回归结果可知,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地方生产总值的关系为“反N型”关系。二氧化碳排放拐点对应有两个,分别对应地方生产总值2589.1667亿元和12773.1522亿元,两个拐点分别对应1997年和2012年。1997年为第一拐点,2012年为第二拐点,在1997年达到最低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始随着地方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但速度递减,至2012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点。依现有数据来看,2012年以后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没有后续数据支持,还不能确定这一拐点得以确立。

相比较而言,吉林省和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黑龙江省不同,呈现为标准的“倒U”型,且逐渐接近最高点(见图2和图3)。吉林省和辽宁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与黑龙江省相同,但2008年之后,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出现“逆工业化”的回调趋势,特别是吉林省近年来的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黑龙江省的能源结构较快得到优化,而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非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不足2%和1%。因此,如果沿着这个趋势来判断未来吉林省和辽宁省的CKC拐点已经确立的可信度较高。随着未来工业化的深入发展,黑龙江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能还会继续上升。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知,由于不能确定黑龙江省的CKC曲线是否已经达到最高点,且第二产业比重回调,未来黑龙江省为发展低碳经济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优化能耗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从现有情况看,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能源结构,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建立水电站、核电站和利用风电是可行的,如果技术进步可行,则应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此,这两个方面应是黑龙江省未来优化能耗结构的努力方向。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第3篇

长期以来,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被视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一种重要方案,即从工业生产或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气体中分离出二氧化碳,然后注入一定深度的地下岩层中封存。通常选择的封存地点是废弃油气田等,但一些专家担心,这些气体将来还会泄漏回地面,技术安全性有待验证。

与水混合注入地下

为此,美国和欧盟的一些机构从2012年开始在冰岛实施名为“碳固定”的试点项目。冰岛有多座活火山,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广泛存在于地下,这种岩石的钙、镁、铁含量高,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的碳酸盐矿物质。

这个项目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冰岛大学、冰岛雷克雅未克能源公司、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联合实施,研究人员先把此前收取的二氧化碳与水混合,然后注入到地下400米至800米深处的玄武岩层中。

科学家希望玄武岩能够储藏及永久矿化大量的气体。在玄武岩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能够与钙和镁发生化学反应,并在数十年中形成石灰岩。

一些专家原以为相关化学反应需经过数百年乃至数万年才能完成,但最新研究显示,这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比此前预测的要快得多。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注入的二氧化碳含量的95%至98%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便发生了钙化(即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论文第一作者、南安普敦大学地质工程学副教授于尔格・马特(Juerg M. Matter)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个速度非常令人吃惊。”

缺点是消耗大量水

马特说,固态碳酸盐矿物质没有泄漏风险,因而这种方式可以永久且对环境无害地封存二氧化碳。玄武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在世界许多地方的大陆边缘地带广泛存在,因此有潜力用于大量封存二氧化碳。

但专家也表示,用上述方法将二氧化碳注入玄武岩层之前,需先把二氧化碳与水混合,因而所需用水量非常大,封存1吨二氧化碳需要大约25吨水。未来可以探索使用海水来解决这个问题。

“碳固定”是一个小型试点项目,目前冰岛雷克雅未克能源公司正在开展更大规模的试验,把一个从地热发电厂捕捉的近5000吨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新型固碳技术将会提高公众对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接受度。

背景链接

由于过度使用化石原料产生了过多二氧化碳,而人类无法消费多出的庞大部分,所以造成了一系列气候和生态问题,于是碳捕捉与封存概念应运而生。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是指将大型发电厂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因此,完成封存仅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家和工程师还必须找出如何从工业设施里捕获二氧化碳,并以最节约成本的方式将它们运输到隔离地点。

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有许多种,一般说来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类。地质封存一般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质结构中,这些地质结构可以是油田、气田、咸水层以及无法开采的煤矿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封存。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地选择、设计与管理,注入其中的气体可以封存1000年以上。海洋封存是指将二氧化碳通过轮船或管道运输到深海海底进行封存。

二氧化碳的捕捉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捉、富氧燃烧和燃烧后捕捉。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必须运输到合适的地点进行封存,可以使用汽车、火车、轮船以及管道进行运输。而且即使一个碳矿化产业能够启动,要在全球技术水平上建立它,将需要完成一个重建石油工业规模的任务量。

作为一项新的减排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并未开始大规模商业推广,在技术上和制度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在政策法规方面,对于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二氧化碳的运输与封存,缺乏明确的监管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将会成为严重的阻碍。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第4篇

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已成为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成为关系到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厄尔尼偌(EIN1O)现象、全球性的极端干旱或洪水等天气事件,使人们不得不关注“全球变暖”是否是一个真实命题?全球变暖的科学基础是否可靠?如果全球气候真的存在变暖的趋势,人类活动到底对此有多大贡献?我们需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应对或适应上述变化?……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全球变暖”是个自然的气候波动过程,其影响被部分科学家过分夸大,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杞人人尤天”。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期间爆出的“气候门事件”,使得上述疑问变得格外突出。

从目前国际主流观点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近期全球气候的确存在变暖的趋势,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加速变暖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一观点在由各国科学家和气候官员组成的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Cl1mate Change)的四次科学评价报告中得到充分体现。

关于全球变暖的科学基础,还必须要追溯到2D0年以前。1827年,法国科学家Jean-BaDtlste Fourler就指出地球大气层存在与温室相似的热量保存机制,即所谓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s)。1860年,英国科学家通过测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认为地球出现冰期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的热辐射减少。1896年,瑞典科学家Svante Arrhenius做了开创性工作,他建立模型计算了二氧化碳浓度与地球热量平衡的关系,他提出如果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翻倍,地球平均气温将增加5―6度。Svante Arrhenlus100年前的工作,与我们现在的认识基本一致,他也被视为气候变暖理论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到1940年前后,英国科学家G.S。Ca]]endar首次计算了气候变暖与大气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1957年,美国加利福利亚Scrlpps海洋研究所的Roger Revelle和Hans Suess指出人类获得正在“重建”大气二氧化碳平衡关系,该文章促进了同年在夏威夷Hauna Kea开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这项工作A延续至今,成为日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

温室效应与地球表面气温变化

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地球气候的长期变化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波动有显著关系。如图1所示从对南极VOstok冰芯中40万年来气温记录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地表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甲烷浓度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调节着地表系统的热量平衡。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巨大的辐射能。根据太阳能与地表和大气的热红外辐射的热平衡计算,地球表面和大气的平均温度大致为-19℃,但是地表附近的实际温度大致为15℃。这是因为,太阳的短波辐射可以穿过大气层抵达地表,地表被加热后放出的短波热辐射被大气中的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臭氧(O2)等吸收,因此阻挡了地表辐射热量向外空间的耗散,而使地球表面大气温度上升,该过程被称为温室气体效应,而具有吸收热量长波辐射能力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的温室气体有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以及氟氯烃类(CFCs)等。

在地球近代演化过程,自然界的温室气体的汇、源转化,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波动范围,大气二氧化碳气体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保持在相对适宜的水平,有利于地球生物及人类的繁衍生息。工业化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中叶大规模工业化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人类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使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迅速增加,氟氯烃类(CFCs)等新的人工合成温室气体也被排入大气,由此使大气温室效应极大地增强,导致近ZL4-年来气温增加远远超过历史气温的平均变化范围。

(1)二氧化碳(C02

(2)甲烷(CH4) 甲烷是另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主要是由沼泽湿地、水田和土壤中草木腐烂、食草动物肠胃微生物活动产生。大气中的甲烷一直很低,200多年前大气中甲烷浓度大约700ppb(千分之一DDm),明显的增长主要发生在最近二三十年间。如图2所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近期大气甲烷浓度的增长趋势与气温升高基本是一致的。1998年的观测数据表明,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已达到1730DDm(Dlugkencky等,1998)。

(3)氧化亚氮(N2O) 氧化亚氮作为温室效应强烈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非常稳定,在大气中的寄宿时间可达130~150年。农业化学肥料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含氮化合物的转化是大气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氧化亚氮的浓度估计在260―285Dpm(Fluckiger等,1999),最近200年中,大气中的N2O浓度增加了大约15%,浓度上升到275ppb,目前以0.25%的速率增加(IPCC,1996)。氧化亚氮除本身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外,还会引起平流层中O2减少,因此,具有双重温室效应作用。

科学家已建立了多种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模型,假定在2030年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情况下进行气候变化的预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全球气温将增高

1.5~4.5摄氏度。不同的温室气体具有的各自的全球变暖增温潜力(GWP)。所谓全球变暖增温潜力,是指不同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贡献率。根据I PCC的评估报告(1996),二氧化碳(CO2)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为63.7%,甲烷(C Hd)为19.2%,CFCs为10.2%,氧化亚氮(N2O)为5.7%,其他因素为1.2%。

人为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水平依赖于地球系统中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通过生物代谢、火山喷发等过程,海洋、陆地生态系统、岩石圈中二氧化碳、甲烷进入大气圈。而另一些相反的过程,如植物吸收同化、地球化学沉积,又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回到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地球系统的不同环境蓄体(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甲烷处于相对平衡的动态物质交换状态,因此,至少在近百万年的地质尺度上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浓度水平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变动。地球环境中碳的自然循环过程中,大气、海洋和陆地等主要“碳库”的大小及其相互之间的碳交换通量关系(见图4)。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使用、水泥工业、土壤利用类型改变等,极大地干扰了碳循环的自然平衡。人类活动成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一个重要的源,初步估算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大气的净增量为405+30(×109gC),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第5篇

二氧化碳(CO2)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现在通常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洪水、严重的热带风暴、沙漠化和热带地区扩大等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燃烧煤和化石燃料产生的,这让石油化工的生产运营不得不面临严峻的生态环保考验。

封存二氧化碳

目前降低二氧化碳的方法包括能源的合理使用,使用煤和石化燃料的替代品,通过热带雨林或农场等陆地封存,以及海洋处置、矿物封存、地质封存等。其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有效的方式是节能,其次是使用新能源,如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此外还应发展二氧化碳收集、封存及再利用等技术。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并长期封存于1000~3000米深的地层中,用地层的孔隙空间储存二氧化碳,还可分为咸水层封存、枯竭油田和气田封存。全球都可能存在适合二氧化碳封存的沉积盆地,包括沿海地区。

二氧化碳从封存的地点泄漏到大气中,有可能引发显著的气候变化。因此要求封存用的地层之上必须有透水层作为盖层,以封存注入的二氧化碳,防止泄漏。但二氧化碳同样不可以泄漏到地层深处,否则也会给人类、生态系统和地下水造成灾害。此外,对地质封存二氧化碳效果进行的测试发现,注入地层深处的二氧化碳对贮藏带的矿物质有一定影响。

利用二氧化碳

对全球变暖而言,二氧化碳是场灾难;但对石油开采而言,二氧化碳或许就是一个利器。

在油田开采最初,一部分石油在巨大的压力下,可以自己喷射出来,但是慢慢的,有些岩层孔隙中的石油就失去了自喷能力。后来科学家们相继发明了注水驱油、化学驱油、蒸汽驱油等采油技术。而在这其中,利用二氧化碳开采石油,不仅能把孔隙中的石油开采出来,同时还能把二氧化碳埋存在地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归结于二氧化碳的化学特性。二氧化碳是一种在油和水中溶解度都很高的气体,当它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可以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黏度降低30%~ 80%),还可以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改变原油密度,有助于在储层形成较有利的原油流动条件,有利于原油中轻质馏分的汽化和抽取。

纯度在90%以上的二氧化碳即可用于提高采油率。在石油采钻业中,通常的做法是用钻孔机将二氧化碳注入地层,二氧化碳在地层内溶于石油。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 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年。所用二氧化碳可从工业设施如发电厂、化肥厂、水泥厂、化工厂、炼油厂、天然气加工厂等排放物中回收,既可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又可达到增产油气的目的。

与其他驱油技术相比,二氧化碳驱油具有适用范围大、驱油成本低、采收率提高显著等优点。据国际能源机构评估,全世界适合二氧化碳驱油开发的资源约为3000一6000亿桶。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油田仍采用注水开发,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大力开展的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EO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

挑剔的二氧化碳

开采和封存石油时,用的二氧化碳并不是气体,而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这样可以封存尽可能多的二氧化碳。但因为有的油田因条件所限,可能会使用二氧化碳和水交替注入的方式采油。

二氧化碳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方法适用于油田开发晚期,通过co,一EOR技术(混相驱),原油采收率比注水方法约提高30%-40%;对于重质油藏,非混相驱技术一次开采采收率可达原始地质储量的20%以上。根据油田地质和沉积类型的不同以及认识程度的差异,其增产幅度可以提高到25%一100%。我国低渗透和稠油资源非常丰富,在这些油藏中利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巨大

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不是所有的储层都适合于co。-EOR混相驱油,具体油田进行二氧化碳驱提高石油采收率需要与当地条件进行紧密结合。

二氧化碳驱提高石油采收率实施的储层地质条件为:储层的深度范围在1000-3000米范围内;致密和高渗透率储层;原油黏度为低或中等级别;储层为砂岩或碳酸盐岩。目前,较成功的CO2-EOR技术是在距地面800米或更深的地方,地热梯度为25一35℃/km,压力梯度为10.5MPa/km,分离的二氧化碳将处于超临界状态,它的深度变化范围为440-740kg/m3。

前景广阔的ccus

近年来,我国在ccs(Carbon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的研究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在内的国家重大课题都对ccs的研究进行了立项,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企业还在实践上进行了尝试。2008年7月16日中国首个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产,并成功捕集出纯度为9999%的二氧化碳。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ccs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再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封存。与ccs相比,ccus将二氧化碳资源化,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合成高纯一氧化碳、烟丝膨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食品保鲜和储存、焊接保护气、灭火器、合成可降解塑料、培养海藻、油田驱油等。其中合成可降解塑料和油田驱油技术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胜利油田电厂已启动ccus的示范项目。

胜利油田胜利发电厂是燃煤电厂,每年排放二氧化碳415万吨。从1998年底开始,胜利油田便展开二氧化碳捕集研究。2010年,“胜利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大规模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及封存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后,约有50%-60%被永久封存于地下,剩余的40%-50%则随着油田伴生气返回地面,通过原油伴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可将伴生气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就地回注驱油,进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碳驱油成本。而电厂烟气捕集所得的二氧化碳在注入地下后,可有效实现碳封存。

沉积盆地是可以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构造,国内适宜进行石油勘探的沉积盆地总面积约为550 x 10-4平方公里。东部火力发电厂较为集中,油气田为数甚多,是国内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有利条件。可以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二氧化碳将成为中国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资源。

2014年l2月,美国《油气杂志》最新的炼油厂调查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炼油产能低于2013年,这是自2012年达到历史新高以来全球产能的连续第二年的下降。

《油气杂志》的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炼油总产能稍低于8800万桶/天,炼油厂数减少七座,能力减少7万桶/天,主要集中存西欧美和北美。

在2014年的调查中,只有一座新炼油厂在2014年投产。它就是印度石油股份有限公司(IOC)在印度东北部海岸帕拉迪布(Paradip)其拖延已久的30万桶/天全转化型炼油厂,该厂2014年8月投入调试,12月投入开工准备,将于2015年3月下旬或4月初正式投产,配置处理重质和高含硫原油,生产欧S标准的燃料。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非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排放 空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31-02

当今环境问题中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损耗导致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大大增强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人们谈及温室气体时,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二氧化碳,是的,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是CO2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但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他气体,例如CH4(甲烷)和N2O(一氧化二氮)。在全世界,CH4和N2O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比例估计分别为14%和9%。

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除了CO2外的其他五种温室气体,即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CH4和N2O在大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但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增加了它们的含量,含氟气体则完全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制冷剂和含氟气体在工业中的应用的释放。(见图1)

长期以来,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除甲烷外)的排放多与能源消费有直接关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因此在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中需要加入控制这些气体的排放。根据EPA(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排放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占全球该类气体的比重最高(13.6%),其次是美国(9.84%),然后是印度(8.59%)、巴西(6.12%)、俄罗斯(5.54%)。非CO2温室气体的存续时间长、全球增暖潜势大,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中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与日俱增,导致国内环境条件恶化,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未响。

1 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中国在上个世纪的重化工发展阶段中,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无论是从排放总量角度,还是从排放增速而言都在迅猛增加,从而跃居世界第一,并远高于其他国家。下表列出了各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在大气中相对二氧化碳影响的时间。(见表1)

1.1 甲烷的排放现状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影响气候的温室气体。在过去的150年间,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增为原来的三倍。生物界中甲烷是由于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还原二氧化碳及利用醋酸盐发酵产生了甲烷,同时自身厌氧分解有机物。目前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生物过程的排放,如湿地和稻田、垃圾场、污水处理厂,以及反刍动物和白蚁的消化系统,产生的甲烷占全世界每年排放的6亿吨甲烷的三分之二。

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即使在完全正常、氧气充足的环境里,植物自身也会产生甲烷并排放到大气中。据德国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试验发现,甲烷也来源于植物和落叶,而且随着温度和日照的增强甲烷的生成量也逐渐增加。另外,植物产生的甲烷是腐烂植物的10~100倍。他们经过估算认为,植物每年产生的甲烷占到世界甲烷生成量的10%~30%。

1.2 一氧化二氮的排放现状

一氧化二氮(N2O)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并可输送到平流层。进入大气平流层中的N2O发生了光化学分解,作为臭氧消耗的主要自然催化剂,导致了臭氧层的损耗。虽然N2O的含量仅约二氧化碳的9%,但其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310倍,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在未来将越来越显著,N2O浓度的增加,已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N2O的增加主要自然源包括海洋、森林和草地土壤,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硝化作用将铵盐转化为硝酸盐和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N2)或氧化氮(N2O);人为源主要是农业氮肥过度使用,部分氮肥被庄稼所吸收,剩余相当部分的氮素肥料在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变为一氧化二氮释放到空气中,造成了污染。工业源包括硝酸生产过程、己二酸生产过程和己内酰胺生产过程,目前,硝酸生产过程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也是化学工业过程中N2O排放的主要来源。

1.3 含氟气体的排放现状

《京都议定书》界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中含氟气体包括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1988年,《Nature》首次发表了英国南极考察队关于南极臭氧空洞的报道,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发现了臭氧低值中心。氟利昂在制冷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当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后受到紫外线辐射发生光解,产生氯原子,这些氯原子迅速与臭氧反应,将其还原为氧,从而加快臭氧的破坏速率,导致紫外线过强,致暖作用明显,因此逐步被淘汰。由于以前产生的大量的废旧冰箱空调,原来密封的氯氟烃(CFCs)释放到空气中,加上氯氟烃的存续时间长,使得平流层臭氧层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完全修复。

氢氟烃(HFCs),虽然其ODP(消耗臭氧潜能值)为零,但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GWP较高,大量使用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HFC-134a分子中含有CF3基团,在大气中解离后易与OH自由基或臭氧反应形成对生态系统危害严重的三氟乙酸。

虽然六氟化硫(SF6)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但它却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其单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2万倍,根据IPCC提出的诸多温室气体的GWP指标,六氟化硫的GWP值最大,500年的GWP值为32600,且由于六氟化硫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其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可长达3200年。

由于氟化气体主要是在工业加工过程中排放的,而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新能源工业的兴起,在制造工艺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氟化气体,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氟化气体排放,减少其逃逸和泄漏,无害化处理末端气体,成为未来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重中之重。

2 对策

2.1 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统计制度,在现有的统计标准下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温室气体种类不明确、覆盖面不全、地域差异等等。为了推进研究工作,我们应建立起统一、科学、规范的统计方法制度,采用合理的数据模型,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进行数据测算等等,建立起完整的一套体系。收集到的温室气体报告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帮助企业改善现排放状况,可以使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情况合理制定政策法规。

2.2 发挥森林的碳汇能力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持续林业:投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揭示,森林每年能够固定碳率达1.1~1.6 Gt。有资料显示,2008年森林碳汇抵消了8.86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2008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EPA,2010)。因此在保证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条件下,在对天然林、湿地、草原保护的同时,要坚持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充分发挥和提高森林、湿地等资源的碳汇能力。

2.3 调整农业结构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耕地释放的温室气体超过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传统的深耕细作农业,严重破坏了土壤层对有机碳的固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因此,国内可以通过减少耕地面积或采取免耕的方法来实现控制碳的排放。而且我国可以发展精准农业,实验表明,通过对农场进行精准农业技术试验,使用了GPS指导施肥的作物产量比传统施肥提高30%,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延伸到精量播种,精准灌溉技术等相关领域。

2.4 集中发展畜牧业

目前,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43.9%,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肠道消化、畜牧草场、动物粪尿垃圾,IPCC(2000)认为反刍动物以甲烷的形式损失的能量约占采食总能量的2%~15%。因此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动物个体甲烷排放量是减少温室气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应鼓励和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转变传统的散养方式,采用舍饲、规模养殖方式,积极引导大型生猪、牛、羊养殖场利用动物粪便生产沼气,发展畜牧业沼气生产。

3 结语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1989年的主题是“警惕,全球要变暖”,1991年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气候的变化确实已经成为了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

尽管这些“非二氧化碳”气体在19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过程中单独所起的作用较小,但它们的综合影响却是相当巨大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含氟气体所产生的净暖化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暖化效应的2/3,再加上空气污染形成烟雾带来的升温,非二氧化碳气体的暖化效应大体上与二氧化碳相当。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发改委发改气[2013]849号“关于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的通知”的下发,二氧化碳天然气藏(田)开采企业的转型已迫在眉睫,文章着重分析了当前形势下该类型企业存在的困难,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该类型企业能够尽快找准企业发展的方向,确保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履行好国企的社会责任。

[论文关键词]二氧化碳;开采企业;转型

国家发改委发改气[2013]849号“关于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加强对二氧化碳天然气藏(田)的开采的管理,严格限制以利用为目的二氧化碳气藏(田)开发,逐步关停现有气田,推动捕集所获的二氧化碳实现多方式、多渠道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试验示范项目经济效益。”国家发改委文件的出台对天然二氧化碳开发利用将严格控制,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增速放缓、装备制造业开工不足、水上运输业疲软、CO2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及尾气回收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对二氧化碳天然气藏(田)的开采企业来说,公司的经营必将受到重大影响,但细细研判发改委的文件,结合国家“863”项目的子项目“二氧化碳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封存关键技术研究”的实施与推广,对开采企业而言,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企业转型。

当前在发改委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政策的指引下,许多企业都在不计成本地投入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从而造成二氧化碳市场出现了多国混战局面,在众多二氧化碳尾气回收企业的夹攻下,正处在发展低潮期的天然二氧化碳开采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第一,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导致竞争更加激烈。据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华东地区2011年至2013年4月共新增二氧化碳产能84万吨,截至目前为止共有产能约297万吨,预计到年底将达310万吨左右。新增产能主要为尾气回收企业,其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一是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尾气回收必将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二是受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尾气回收企业作为主业发展必要保障,得到主业的大量支持;三是尾气回收企业,并不以盈利为目的,降价空间较大。据统计,2013年二氧化碳市场将有120万吨富余产能,因此,“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碳的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善。第二,产品价格屡创新低,公司经营效益受到重大影响,亏损加重。由于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国家宏观经济低迷,特别是对二氧化碳需求较大的造船行业开工率不足50%,造成二氧化需求市场的大幅度萎缩。按以往的市场规律, 从5月底开始二氧化碳需求应逐步回暧,但目前仍无启动的迹象。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产品价格屡创新低。第三,因天然二氧化碳开采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其管理成本及人工成本高,CO2吨耗成本中人工及管理成本占到50%,而CO2回收企业仅仅占到10%,虽然当前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后的销售价较市场均价高出50元/吨左右,但仍然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天然二氧化碳开采企业要解放思想,分析时弊,不畏艰险,勇于开创发展新路子。十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深化改革要做到“三个坚决”即“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持革除”。所以,发展才是天然二氧化碳开采企业的唯一出路。

当前中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发展战略期,国家对石油的外贸依存度已达60%,科技部“863”项目的子项目“二氧化碳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封存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提高油田采收率,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所以二氧化碳天然气藏(田)的开采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强化管理,促进公司的发展,努力建成多元化的服务公司。

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服务油田主业,积极推广二氧化碳驱油工程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对此,国内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国际能源机构评估认为,世界上适合二氧化碳驱油开发的资源约为3000亿~6000亿桶,而我国现已探明的63.2亿吨的低渗透油藏原油储量,尤其是其中50%左右尚未动用的储量,二氧化碳驱油比水驱油具有更明显的技术优势。二氧化碳作为驱油剂的特点在于: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又易溶于原油;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呈弱酸性,能使不溶与水的碳酸盐转化成水溶性的重碳酸盐,因而使低渗透率的灰岩油藏渗透率增大;二氧化碳溶于原油后,能使原油粘度大幅度降低,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并能升高油层压力,使原油容易流出生产井。

将二氧化碳注入能量衰竭的油层,提高油气田采收率,二氧化碳纯度要求在90%以上。二氧化碳溶于油后,使原油体积膨胀,粘度降低30%~80%,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提高采油速度、洗油效率和收集残余油。二氧化碳驱油一般可提高采收率7%~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年。

按照国家“863”项目的统一部署,相关单位自2003年开始承担油气田开发重大先导试验项目——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在油田建设了二氧化碳压注站,项目经过几年的攻关试验获得成功,并获得了“二氧化碳压注地面工艺方法”发明专利,正抓紧进行压注设备标准化、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的研制工作。通过二氧化碳驱油的效果分析,比标定的水驱采收率提高17.23%,综合含水率由59.7%降至目前43.8 %,二氧化碳驱油已进入全面见效阶段。目前,利用二氧化碳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在国内多个油田区块积极推广应用。

二、控制天然气田开发,推进原油伴生气开采,加强油井穿透气回收利用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部分油田开采原油时会伴生二氧化碳,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天然二氧化碳开采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生产二氧化碳的技术优势,加大油田伴生二氧化碳的回收,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目前中国油气田开采过程伴生二氧化碳的气田较多,如下扬子地区黄桥构造、四川盆地普光气田、松辽盆地松南区块等。

同时油田在二氧化碳驱油压注过程中,未能被地层消化吸收的部分二氧化碳会从油井中产出形成穿透气,这种气体含有一定量的甲烷、氮气及少量凝析油,直接排放既造成环境污染,也造成油、气资源的浪费。所以油田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穿透气的回收,回收的二氧化碳被再次压注至油井中,通过分离、回收伴生二氧化碳及油田注采过程中产生的穿透气回收利用,实现二氧化碳在油田注采过程中的循环利用,减少天然二氧化碳气田的开采。

三、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推进管理架构优化,通过切实措施压缩成本开支

由于国有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加上社会责任的四大要求,其生产经营成本远远高于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企业管理结构冗杂、人员繁多、效率低下、效益微薄,所以天然二氧化碳开采企业必须要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进一步探索降本增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有效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天然二氧化碳开采企业要不断优化组织机构,完善管理职责,调配人力资源。要进一步调整不兼容岗位,优化部门、单位、车间人员结构,根据“总量控制、结构优化、人尽其才、人适其岗”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不断调配人力资源,力争通过现有人员的优化,达到增岗不增人,减人增效益的目的。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员培养,确保人员分流后各岗位能有效衔接,质量、安全有保障。

四、积极探索发展思路,加快产品转型升级,采取有效方案促进多元服务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第8篇

“全球远洋货轮排放的二氧化硫量已经超过全世界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根据国际能源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海运船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相当于国际航空运输产业碳排放量的三倍,年年快速攀升的态势已经吸引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当代全球航运界志士仁人必须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对全球航运业发出的严峻挑战。当前,低碳经济新热潮席卷全球,作为传统的航运企业和造船行业,必须以超前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到此次低碳经济热潮之中所蕴含的机遇,在船舶运输经营理念和船舶开发设计创新改革中注入低碳概念,抢先研发低碳运营和低碳造船。

关于全球交通运输航运船舶温室气体限量排放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一场世纪辩论战。而全球托运人与承运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兴趣注视着这场比赛将如何落幕。

航运船舶成温室污染杀手

过去,在三大运输系统(公交系统、航空系统和船舶系统)中,航运船舶一些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运输方式,全球货物运输总量90%以上是通过船舶航运完成。但尽管海运业是最环保的运输方式之一,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给海洋环境带来威胁。

航运船舶也是地球环境污染的一大杀手,在人们眼中,航运船舶对地球生存环境的威胁似乎正在恶化。据英国《伦敦守护人日报》报道,当今很多集装箱船等货轮使用低档燃油,排放气体所含的污染物质量相当于轿车使用燃料油的2,000倍。仅一艘单船运力超过18,000TEU超级集装箱船排放的致人陷于癌症和支气管炎的污染气体排放量相当于使用高品质汽油5,000万辆轿车。

据国际能源署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航运业是能源消耗型行业且以消耗石油优质能源为主,能耗总量较大,排放也较大,全球船舶航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向被认为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7% 。

近年来全球航运产业碳排放的一组数据显示:2005年国际海事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总量达到5亿4,300万公吨;2007年全球海运船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11.2 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5%;2009年全球航运产业碳排放总量是11亿2,000万公吨,是2005年排放量翻番,趋势有增无减。

甚至有预测指出,到2020年全球航运业将需要年均超过4亿吨燃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75%以上,2020年全球海运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接近20亿吨。

不管这项调查结果是否站得住脚,但是其言下之意影响甚广,即运输量份额占全球运输总量超过90%的船舶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绿色环保运输模式,而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有报告称,全球每年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中30%来自海上船舶。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UN’s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所受到的全球环境保护压力因此剧增。目前,国际海运产业的全球碳排放总量已经相当于国际航空运输产业碳排放量的三倍,也超过全世界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

现在,海上行驶船舶所排放的污染物不但与汽车尾气一样能严重污染空气,还对沿海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迄今已经被绝大部分科学家断定,要想控制地球温室效应,当务之急是到2050年底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而全球航运船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是所谓全球航运低碳任务已经迫在眼前。

全球公共交通运输有关改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简称GHG)排放方面的政策制定和流程颁布在世界各地充斥争议,但无奈的事实是,温室气体总量继续上升,因此温室气体限量排放法律法规也在升温热议。

欧盟:减排力度世界居首

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来在发展低碳产业问题上,美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其港口码头环境保护,欧盟也是率先采取法律法规措施,逐步强化限制船舶和港口码头污染气体排放量的排头兵。

欧盟不仅提出的口号最响,行动也走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之前。据英国伦敦2011年4月出版的“集装箱化国际”报道,目前欧盟欧盟组织制订严峻政策、坚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甚至抢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前面。

但至2011年3月底,国际海事组织(IMO)还没有清楚表示其是否最终接受欧盟有关航运船舶温室气体限制排放标准方面的立场。欧盟打算,如果到2011年12月31日还得不到国际海事组织方面肯定同意答复,欧盟则打算在欧洲地区通过所谓建议。如果到2013年国际海事组织仍然不同意欧盟的法律法规,欧盟打算在欧洲地区贯彻执行。

欧洲气候变化规划(the EU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简称ECCP)工作小组于2011年初开始讨论限制航运船舶温室气体排放限量问题。凡是进出欧洲地区的航运船舶将根据欧盟法律法规实施温室气体限量排放。

专门负责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欧盟组织副主席斯利姆-卡拉斯(Slim Kallas)和欧盟专员科尼-海德嘉德(Connie Hedegarrd)带领一批专家,已经着手研讨和制订专门用来控制航运船舶和陆地机动车辆二氧化碳限量排放的法律法规。

欧盟把减排的矛头直指公共交通运输车辆、海洋航运船舶和客货空运等,堪称全球环保政策领军制定者。而欧盟组织所制订的日益严格周密的公共交通运输政策矛头似乎特别集中在海洋航运船舶上。

欧盟于2011年初推出的“将来交通运输政策”(the Future Transport Policy)研究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燃烧重柴油的航运船舶环保记录必须改善,航运船舶到2050年将其排放二氧化年碳总量在2005年的5亿4,300万公吨排放总量基础上减少40%。

欧盟制订的针对航运船舶公共交通运输温室气体限量排放政策法规已经严酷到令远洋承运人深感不堪重负。这对全球航运集团公司造成的影响是,其头面人物在谈到其企业绩效的时候,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张口就谈货运量,运费吨/公里、年收益和年利润,而是必须先谈一谈其船队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吨量和降低船舶事故发生率等话题。

趋势:倚重内河航运

欧洲是低碳经济的起源地,也一直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头羊。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的摇篮,低碳经济已经写入欧盟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欧盟对于绿色交通进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尝试。

全球绿色经济市场发展态势已经不可扭转,而欧洲零售业者又一次走在全球同行之前,迫不及待地将其物流作业从原本公路运输,尤其是中长途地面运输模式转变为内河水运模式。

这就像他们100年前把目光从内河运输模式转移到公路运输模式上差不多。也许对于欧洲人来讲,如果继续扩大其高速公路建设,让越来越多的货运卡车冒着烟,死命挤入沿着公路蜿蜒前进却又见头不见尾的车水马龙,那等于是在慢性自杀。

因为欧洲道路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得出奇,根据德国邮政敦豪(DHL)2011年推出的统计报告,在欧洲地区,仅仅卡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为16.2亿吨,而且还在增长。

现在的欧洲各国,凡是有条件投资开发内河水运航道的,纷纷疏浚内河航道、提高桥梁净空高度,清除内河航道上的一切障碍物,扩建、新建或更新内河港口码头、仓库、配送中心和多式联运等基础设施,扩大内河航道通行能力,最大化提高内河水运效率和效益。

与其他行业一样,零售企业绿色经营起点和基础往往必须注重高新技术的运用,但对于欧洲零售经营人来讲又不是唯一的道路,有些古老方法,例如借助风力的帆船技术可以使用到现代化货轮上,把相当大的一部分货运量从公路和铁路转移到内河航运模式上,同样可以达到绿色经济的主要标准。

这样创新举措的好处是,不像高新技术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却同样可以在运输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提升生产效率、扩大规模经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运输技术运用更加合理、货运成本更低、与内河航运相关各方面更加协调、摩擦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零售业的总体效率。

瓶颈:碳总量管制受质疑

目前欧盟考虑制订排放贸易规划(the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简称ETS),尽管在不同类型和吨级船舶收取排污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限制等方面存在争议,航运船舶温室气体限量排放已经成为今后欧洲公共交通运输政策的核心课题。

但有关欧盟碳“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Cap-and-Trade)的政策正受到人们的猜测,国际海事组织最终确定采用“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但是有必要给予航运船舶一定的政策性燃料油补贴。

全球托运人特别看好“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以全球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温室气体限量排放的倡议,这让承运人和托运人在坚持其运输服务、产业投资和经济开发等方面获得市场更大空间。

“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系统实际上就相当于一种税收,只是不这么称呼而已。又有不少人赞成简单化,干脆直截了当地征收燃油税,说明白,就是船公司老板必须为每艘货轮缴纳因为使用燃油税而排放温室气体税费(tax on all ships)。但是这项政策涉及全球,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担当得了,必须由国际海事组织讨论、同意、通过和颁布。

有不少人十分赞成“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其机制是:首先由环保法规、政策规定某个主体,如航运船舶公司的船队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量管制(cap);接下来,这个主体如果总的排放量不超标,它就可以把它省下来的排放量卖给超标的其他主体,如货运卡车经营公司,反之,则跟别的主体购买,这就使得各个主体需要自我衡量这方面的成本和它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所谓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

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在欧美发达国家被广泛接受,例如美国一些政策制定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面对这一问题,包括《气候责任法》和《美国气候安全法案》等,似乎十分赞同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但是“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系统对国际贸易中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

由于各个国家的不同的二氧化碳水平排放水平以及国内产品上的差异性,每个国家的碳排放的执照价格就会不同,由此影响到相对应产品的价格,从而影响到该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项政策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

承运人和托运人均希望不要阻碍世界各国之间在公平正义原则下的竞争,无论如何不要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事件的发生。

附:欧盟的低碳 “路线图”

欧洲在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的发展方面与美国乃至日本相比都不占优势。但欧盟谋划低碳产业的发展战略,在多年前就已经起步。

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中第一次出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初,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一揽子能源计划,把低碳经济确立为未来发展方向,视其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2008年12月,欧盟又通过了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欧盟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储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指令等6项内容。

2009年3月,欧盟宣布,在2013年前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低碳产业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又建议欧盟在未来10年内增加500亿欧元专门用于发展“低碳技术”。

2010年3月,欧盟首次了“欧洲2020战略”文本初稿。根据其新战略,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在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大规模投入,将低碳产业培育成未来的经济支柱。

2010年欧盟第二个十年计划的制订吸取了2000年欧盟制定的《里斯本计划》的教训,《里斯本计划》曾将“知识经济”作为发展核心,但10年来实施效果并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