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一、目前无机化学面临的困难

为深入了解无机化学的教学现状,本研究以郑州某高校化学学院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298份,收回有效问卷285份,问卷回收率为95.6%。调查显示:学生基本采取高中的学习方式“上课仔细听讲做笔记,课下做练习题巩固”,说明学生没有了解大学无机化学的本质,没有养成大学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实验室、师生讨论等拓展知识面。学生普遍反映“大学知识内容多、难度大、抽象,和高中的化学衔接不上”,反映了教师仅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没有有效组织学生。多数学生希望补充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化学知识,增强课堂的有趣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希望教师在授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对结论的掌握和应用,而忽视对内在规律的探索,一些知识点大学和高中所阐述的内涵和外延不一致,学生一直纠结于已有的知识,对颠覆已有知识的知识点不易接受;传统无机化学因为课时少,为赶进程,教学方式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而学生沿袭高中的学习方式,没有真正独立思考,使得学得的知识是死知识,在实际的化学相关环境中不会进行知识迁移和灵活应用;学生没真正理解学科本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加强,不具备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调查,目前无机化学面临的困难较多主要在:①教学内容多但教学时数有限;和国外教材内容相比,教材内容古板灵活性差;教学内容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教学方法落后。②当前无机化学课堂教学多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仍是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不够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自主性、创新性、个体差异性关注不够。③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标模糊不清和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较低,是目前大学无机化学教学中学生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堂参与度不高,缺乏科学探索精神,怕吃苦,不能吃苦,遇到问题有畏难情绪。④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限制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立足于该科目的教学目标,通过全面科学地分析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应用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总的方针是精选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与当前科技水平接轨,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注重人文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解释、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亲身体验、探究无机化学知识的规律和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化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1.了解学情,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要求教师熟知高中教材,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把握学生对无机化学的认知程度,按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无机化学的教学,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实现无机化学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依据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是深入了解学情,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启发学生多角度分析整合对比信息,并通过生生、师生间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化学知识是系统连贯的,授课时无机化学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备课的时候,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的具体内容,从中寻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使学生明确已有的知识点,了解高中阶段学习此知识点的局限性,知道大学阶段怎样利用大学化学的知识处理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上课师生互动增加,课堂教学产生了良性循环,教学效果增强。教材比较相关知识点:化学1(必修)胶体、物理量、电解质、氧化还原、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以及各种元素和各种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2(必修)元素周期律、无机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核外电子排布的量子力学模型、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等。化学3(选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无机化学电子亲和能、范德华力、离子极化、过渡型晶体、配合物、金属键、配位键、电子云、元素周期表、价电子、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杂化轨道理论、共价键、离子键、氢键、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化学4(选修)无机化学能量最低原理、化学平衡常数、盐的水解平衡常数、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式、酸碱中和滴定的PH突跃、反应焓变与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反应进行方向、同离子效应、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效应、络合平衡、电离度和水解度平面转化率、反应热、中和热、酸碱中和滴定、盖斯定律、原电池的负极(阳极)、电解、燃烧热、吸热反映、量热计、电镀。2.改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自主探究式教学以及思维导向教学方式,解决目前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方式。这一教学方法需要通过小组、集体的形式,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出解决难题的方式,最终对知识留下深刻的记忆,这一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探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策略是在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学生在了解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的能力,寻找最佳的学习方式,实施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方式则是以科学命题的方式体现出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方面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知识的概括,再通过结构网的形式令学生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思维导图。学生可加深对知识点及其之间联系的了解,易于巩固旧知识,加深记忆,提高学习能力。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中作用重大。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教师要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开展以提问和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式,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同学生个性存在差异,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学生应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做好时间规划,利用好课堂内外时间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要学会预习,抓住重难点,进行课外延伸阅读,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数据库等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如主动探究化合价与氧化数的区别,其在化学历史上的演变过程;现代元素周期表与维尔纳周期表分别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大学阶段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和高中阶段的“构、位、性”建立起关系;怎样在化学平衡原理的知识体系中理解高中阶段学过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盐类水解平衡;通过学习,提升哲学思想与审美能力,如利用氧化还原、酸碱、化学键等理论的学习了解无机化学中的矛盾与对立,继而分析出这些矛盾和对立的转化方式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自然中物质的分析研究,了解无机物在运动组合定位中存在的某种平衡与节奏等,如C60的发现源于对称性的研究与欣赏。总体来说,无机化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依旧应该以最终结果为主,不过对结果的评价不仅局限于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上课出勤率等固定因素中,建议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如添加欧美流行的paper、阅读作业等,尊重学生个性,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针对性地对学生安排作业任务,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对无机化学的态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常新红.高师无机化学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广州化工,2014

[2]周红波,朱国兴,沈小平,刘雅淑.高校无机化学教学中大学生科研潜质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12-03

无机化学是化学、化工、材料、生物、制药等化学相关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一般于第一学期开设,无机化学对化学相关专业大学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及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无机化学既是衔接大学与中学化学教育的桥梁,又是横贯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及诸多专业课的纽带,良好的无机化学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分析解决一般化学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无机化学的内容繁多,既有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又有抽象的物质结构,还有知识点分散、内容繁杂的元素化学,对于不熟悉大学高信息量教学方式的大一新生,如何保证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能理清无机化学的知识脉络,掌握重点知识内容,对无机化学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我国中学均开设有化学课程,大一新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与中学知识及大学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及无机化学自身基础化学反应理论、物质结构、元素化学各部分内部及相互间的有机衔接,对于无机化学教学效果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无机化学教学特点、教学内容衔接及教学方法上提出几点拙见,与同行们探讨交流。

一、无机化学教学特点

1.学时及教学内容差异大。由于近年教学学时的大量缩减,目前不同学校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的无机化学课程学时差异明显,大部分学校针对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开设的无机化学在100学时左右,也有部分约70学时;对化工及制药专业学时一般50~80学时;对于非化学化工专业,学时普遍较短,多为32~60学时。对于100学时的专业,一般具有较充足的时间对理论知识、物质结构、元素化学均进行较深入的讲解,学生可以掌握全面的无机化学知识;对70学时左右的专业,一般大约45学时用于理论及物质结构讲解,元素部分约25学时,元素部分教学内容不能完全覆盖;对于50学时以下的专业,许多专业只讲解理论知识和物质结构,元素部分基本不涉及。从目前现状看,对于短学时的无机化学课程,往往以牺牲元素化学教学为代价,把在分析、物化等课程中还会涉及的理论内容讲得较深入,这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元素化学知识、化学知识整体结构不完整、学习内容不健全。

2.教材种类多,内容编排结构多样。目前出版的无机化学教材种类繁多,每年都不断有新出或修订版无机化学教材出版。为了无机化学书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大部分教材都完全包含了传统无机化学的基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及元素化学三大模块,针对短学时的无机化学教材目前相对较为缺乏。无机化学教材内容编排不同教材差异较大,有的按化学原理、物质结构及元素化学排版,有的按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学介绍,教材中各模块间基本相互独立、衔接较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与组织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挑战。

3.与其他课程存在交叉与衔接。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第一课,其教学内容与后续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及诸多专业课都有内容的交叉与衔接。无机化学的酸碱平衡、配位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是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无机化学基本化学原理与物理化学中的动力学热力学存在明显的递进。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对解释有机化学结构依然实用。应用化学、材料等专业的多门课程都涉及无机化学知识,有的甚至就是元素化学的内容,如无机材料的制备等课程。良好的无机化学基础是后续化学及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大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有力保障。

4.学生个体差异显著。我们知道,按照中国现行高考制度,许多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所就读的专业并非其自愿选择,而是通过调剂录取,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各有不同。按照中学化学“必修2+选修6”模块式教学,不同省份及不同学校对中学化学教学的深度及广度不同,导致不同学生的化学基础存在一定差异。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大扩招,高考录取率达70%,学生个体生理差异也较大。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中学化学知识基础等多种原因,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能明显感受到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自觉性、领悟力等方面分为几个不同层次。要保证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达到教学要求,学生个体差异也是大学教学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上应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鉴于无机化学在教学时间、课程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编排教学内容,注重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良好衔接,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学习,融会贯通前后知识,对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可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1.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目前高中化学三个版本教材均采用模块式教学,将化学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和六个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必修模块涉及了化学物质分类及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电能、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硫、氮、氧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了原子结构及性质、分子结构及性质、共价键、晶体结构及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涉及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从中学教学内容看,无机化学中的基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及元素化学都有涉及,但是其教学程度较浅,多处于对概念的了解,且不同省区学习内容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无机化学中对各部分内容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如化学平衡中引入了标准平衡常数、焓、熵、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在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在对全班同学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构建科学的教学大纲,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2.前后章节内容的衔接。无机化学教学一般都会涉及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与元素化学三部分内容,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和物质结构通常安排在元素化学之前,各教材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和物质结构间有的将物质结构先行讲解,有的则先介绍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作者认为先介绍分子结构、化学键等物质结构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知识(如热学函数、键能、碰撞理论、反应机理等),而且高中物理以及化学中均涉及有原子结构、化学键等相关内容,学生也容易理解接受。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氧化还原、配位化学等无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很多在元素化学中将得到具体体现,并指导着元素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因此,元素化学放在最后讲解比较科学。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与元素化学三大模块除了相互存在衔接外,各模块内部各章节也存在很密切的关联,如化学反应原理部分中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平衡知识、四大平衡反应是一脉相承的关系;物质结构部分里,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合物结构则是物质结构的逐渐深入;元素化学同区内各族之间有相似结构和相似性能但又存在变化规律。因此,注意前后章节内容的有机衔接将有助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3.必修与选修内容的衔接。由于教学学时的压缩,无机化学教材涵盖的内容通常无法完全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详细讲解,一般教材通常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选修内容采用不同排版方式标注出来。延伸基础知识、难度较深的内容,如化学动力学中对化学反应机理的讲解,一般无机化学教材都设为选修内容。另外,为了扩宽学生视野,无机化学教材中也对该章节内容涉及的学科前沿知识进行补充介绍,如大连理工大学版无机化学分别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氧化还原章节补充介绍了化学动力学在考古中的应用、化学电源实例等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为某些学科专门编写的、针对性较强的教材中,学科背景知识以及无机化学在该学科的应用等内容常设为选修。除了书本中明确建议的选修内容,教师也可根据学时、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节教学内容,将学生基础好、容易自学完成的内容设定为自学或选修内容,以节约出更多时间用于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教学。

4.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衔接。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学习掌握基本化学实验技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许多同学在中学没有条件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机化学是他们接触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第一门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实验课程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意义重大。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一种宏观展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化学反应本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因此在无机化学中必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衔接,实验教学需要将时间安排在相应理论教学之后,切不可将理论与实验教学完全独立开来。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可以考虑以视频的方式在理论教学中直接演示给学生,节约部分实验教学时间以开设更多的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中,需要考虑每个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目的,应尽可能在不同实验中培养学生不同实验技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实验技术,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

三、无机化学教学实现衔接的教学方法

无机化学在较多层面存在教学内容的衔接,为了实现相关知识间的有效衔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合理设置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在不同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课前预习作业。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多,课程任务重,每节课的信息量大,适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跟随主讲老师的教学思路。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预习作业帮助学生有重点的预习,预习作业最好能注重将学内容与中学知识、前面章节内容间的联系与差异,让学生觉得熟悉而新鲜,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热情,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对课堂中可一带而过的教学内容,亦可在预习中引导学生自学,节约课堂时间。

2.课堂设问式教学。课堂教学是无机化学理论课最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需要采用巧妙的教学方法,将各种内容有机衔接起来。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是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将相关知识衔接起来的好方法。例如,涉及到中学知识的,可以请学生回答中学学习内容是什么,老师再顺势介绍中学与大学知识的异同。再次出现的前面章节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并找出前后知识的关联。

3.课后作业知识点的兼顾。课后作业也是将各种知识有效衔接的好办法,除了前后紧密相联的知识外,老师也可故意设计一些复合习题,在同一个题目中涉及前后章节知识以及多个知识点,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教会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对综合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如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可以将化学平衡常数、热力学函数、Hess定律、电动势、能斯特方程式等知识点关联在一起,根据具体情况可进一步计算求解酸碱平衡常数、溶解度、配合物稳定常数等物理量。

4.复习理清脉络结构。无机化学教学内容间存在不同的衔接方式,按不同章节或模块进行知识疏理,理清知识脉络结构,将有助于学生对无机化学知识整体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每章以及化学原理、物质结构、元素化学不同模块授课完毕,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来疏理所学知识的脉络框架,将所学内容精简成若干标题,再让学生将标题里的内容丰满还原,巩固学习知识。能将书本中的知识浓缩为框架图、并再充实成“大楼”的学生应该是达到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

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学习效果不仅对无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种考量,更会对后续化学课程甚至整个大学期间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产生潜在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无机化学承前启后的特点,结合课程特色,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上注重知识的衔接与递进,不但可望得到理想的无机化学教学效果,对大一新生顺利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蜕变,开启愉快轻松的大学学习生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苟如虎,王亚玲,卢新生,刘伯渠,丁志忠,丁耀光,闫兰,杨汝栋.模块化分层次推进无机化学理论教学[J].大学化学,2011,26(1):26-28.

[2]付靖雯.三套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模块)内容属性的比较[D].西南大学,2011.

[3]张丽荣,徐家宁,史苏华,宋天佑.多层次、立体化、系统性无机化学教材新体系的建设[J].大学化学,2010,25(10):9-11.

[4]宋天佑,徐家宁,程功臻,史苏华.无机化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杨宏孝,颜秀茹.无机化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龚孟濂.无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第3篇

1化学知识体系的庞大与无机化学教学时数的限制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书越编越厚,除了化学平衡和元素化学的知识外,还有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反应动力学,电化学及“结构化学”的原子结构等内容,知识点密集且理论性强。以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所用教材为天津大学杨宏孝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第四版,550页,教学时间为54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完全部内容,显然是很费力的。因此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2学生自身条件的局限

无机化学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考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一方面他们在高中早已习惯了题海战术,习惯了中学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面对课时少,知识面广,思维跳跃性强的大学有着强烈的不适应。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他们在学习初期很容易产生眼高手低的感觉,轻视学习,随着课堂进度加快,中后期面临着信息量大﹑重复少﹑练习少,心理准备不足,普遍感到学习起来很吃力,茫然不知所措,很容易产生焦躁和厌烦的情绪,甚至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这样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期的学习。另一个方面他们正处在由中学角色到大学角色的转型期,他们中大都是缺少锻炼的独生子女,以前在生活和学习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和父母,现在突然失去监督和管理,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学生都反映大学老师上课内容多,讲课速度快,很多时候都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课后自己看书也不太明白,导致出现“教师忙于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尴尬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忽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大学授课时间少,授课内容多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3课程教学内容知识陈旧,缺少灵活性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无机化学一直以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为课程教学基础内容,知识点更新不大,而且还含有中学的内容。以元素部分为例,元素部分的知识琐碎,系统性不强,而教材中往往只是罗列材料,削弱了理论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讲起来平淡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感到很枯燥,认为是一大堆的英文符号和没完没了的数据以及无穷无尽的计算,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难以为社会提供创造性人材,达不到新的教育机制对“无机化学”教学目标的要求。

5师生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交流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学生有点太怯于与老师沟通了。大学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学生沟通较少,很多学生每周只能和老师见上一两面。相对于高中时同老师的见面频率而言,明显少了很多。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随之也就大大减少,三成大学生整年“师生零交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们通常只有在课上或是课间时才会和老师有互动,尽管大多数学生和老师愿意相互交流,但有时候似乎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

6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不同步性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理论课进度相对实验课有些滞后,导致实验环节时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不理解,对实验步骤懵懵懂懂,多数学生完全按照实验书所给的步骤来做,不加以任何思考,这样就导致实验做完原理步骤忘完,完全达不到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还会让学生认为这是一种负担。针对以上问题,优化无机化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势在必行。

二、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堂教学内容的变革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水平,使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1精选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无机化学课程以“二结构、三原理、四平衡”的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线,主要讲述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元素的性质以及相关化学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联系,又要协调好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部分内容的关系,把握好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更好地精简课时,提高效率。现有的无机化学教材有很多与中学化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重复的内容,四大化学反应,原子分子结构是工科无机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1.2加强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以本专业企业生产、学生就业、考研的实用性为出发点选择拟讲授的内容,形成化学与工程专业,乃至应用化学,材料和环境等专业的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工科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应在注重课程整体性的基础上,选取教学内容,在以突出知识主线的前提下,把握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平衡,就是在讲清楚重要知识的基础上,让化学原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1.3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步,开放性实验辅助理论教学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课的学习也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实验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成为高素质化工类应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有着指导性的意义,所以要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同步性,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又能促进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理论课进度相对滞后的实验课,在实验课环节,教师要在实验前将实验知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并给予学生系统化,详细化的讲解,不能就实验讲实验,能为学生引申的尽可能引申,这样可以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也有利于其对后续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成,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

1.4引入多媒体演示教学

针对工科学生结构化学基础薄弱的情况,为避免教材中单纯罗列抽象概念的情况,引入多媒体辅助课堂演示教学,制作三维多媒体课件,通过计算机直观地向学生描述原子的结构,原子轨道图形,杂化轨道形状与空间取向,化学键的形成及空间图像等,以动画形式生动逼真地模拟杂化形成的全过程,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图、形、声等特点,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易懂易记。教师也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对多媒体课件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充实。

1.5建立一定的平台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针对师生之间缺乏及时沟通交流的情况,可以建立面对面的平台或群平台等,能够让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包括学术问题题和个人烦恼等等,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无机化学相关的文献,拓宽其知识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学能力。今年我带的化工班特地建了一个群,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好的素材师生共享,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时候学生会因为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改善教学方法,将化学基础知识融于生活,科研和生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2.1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设问,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同时,复习巩固旧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无机化学的信心。

2.2引入学生参与的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深度不高的教学内容,鉴于学时所限,可以引入学生参与的制度,提前让学生查资料,鼓励学生用PPT形式,做几分钟的演讲,这样就由原来的只有教师讲授转为师生通讲,充分调动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积极性,课后采用互评的形式,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敢于发言的勇气,也让学生更好地积累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打好基础。

2.3以科研促进教学,让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无机化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很强,学生学起来普遍感到枯燥,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理论与有关的科技研究成果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既有利于避免教学内容的空洞抽象、枯燥乏味,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安排不同的学术讲座,就科学领域前沿的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例如,非金属材料科学,稀土金属在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课题,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

2.4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大一学生要完成从高中到大学过渡的特点,实现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方法(例如,把化学基础知识融入生活,将化学基础知识融入生产,将化学基础知识融入科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实现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使学生由“不想学、不会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终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积极思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必要方法,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督促学生平日的学习和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如下:

3.1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临时突击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学习风气的滋生,应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以学生的平时考核(占30%)和期末考核(占70%)进行综合评定。考试进行的载体是试卷,试卷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在考试题型多样化的前提下,要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相结合,注重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命题教师应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一定比例的综合素质题,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通过考试来检查教学效果的目的。

3.2严格平时考核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构建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平时考核(共计30分)共分为三个部分: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占5分);作业及随堂阶段性考试(占10分);专业小论文或小报告(占15分)。布置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及试题规范化要求出一份自己认为有质量的试题及答案上交,老师从学生所出的题中择优选取,考试结束后指导学生互相批改并作出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解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撰写小论文,做小报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把平时成绩真正的落到实处。最后一次课,我对三个班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在讲台上做报告,撰写论文,出一套试卷,让学生任选一样去做,会怎么选?最后参与的学生65人,做报告,46%,论文:35%,出试卷,19%。选择做报告的主要原因是具有挑战性,可以很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不易,培养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撰写论文有利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现有很多东西值得进一步学习;通过出试卷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3明确的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的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这种针对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的量化记录,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平时记录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管理,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高等中医药院校;立体化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06-02

一、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与立体化教材体

系建立的意义

无机化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开设范围涵盖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以及生物技术制药等专业。由于其授课对象是大学新生,因此在帮助新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要求均不同于普通高校化学系学生,他们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接受和掌握大量的无机化学知识及实验技能,学生面临的压力是所学内容多、跨度大、时间短,很难抓住重点,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此外,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剧增,使得学校在教师、教室、教学资源等方面空前紧张,学生获得教师指导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以纸版教材为核心的普通教材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无机化学知识,逐步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

无机化学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批校级精品课程。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保证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和建立一套适合实际需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无机化学立体化教材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无机化学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

立体化教材又叫一体化教材,是近年来提出的教材建设新理论。“九五”以来,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仅为高校教学提供一本平面纸版教材和CAI课件的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和适应当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教育部领导对教育技术工作极为重视,并提出把教学改革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和新格局。在诸多改革中,教材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为教材是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立体化教材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教材建设工作的一个新理念。将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有机地整合,形成立体化教材,形成纸质(主教材、教学参考书等)、电子和网络出版物(电子教案、CAI课件、试题库、电子书、资料库等)、学科网站相互配套,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1]。

目前全国理工科院校的化学类课程的立体化教材都已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3]。但中医药类高校化学类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工作还很薄弱。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及其相关专业本科人才对无机化学知识素养及能力要求与理工类院校的要求不同,因此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也应有所区别。充分考虑到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学时少以及与药学、生物科学联系紧密的特点,在两项省级教改课题和多项校级教改课题的资助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致力于无机化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在重点建设纸版教材的过程中,以课程教学辅助网站的建设为补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基本构建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无机化学立体化教材体系。

(一)纸版教材的建设

纸版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纸版教材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具,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主教材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贾桂芝教授担任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无机化学》。该教材的编写理念是突出中医药院校学科专业的特点,强调其应用性以及与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关系,力求做到既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又给学生展现中药知识的背景,体现出中医药学科的特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该教材在使用中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过多次修改,重新出版后已经进入“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的遴选行列。

为使学生在学时少、教学进度快的情况下仍可达到“知识面宽,信息量大”的教学要求,我们配合主教材专门编写了《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为学生剖析知识点和典型问题,并结合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习题来加深理解。

(二)网络辅助教材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日益普及,各高校几乎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可以随时向学生提供上网服务。此外在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学生宿舍内部都有网络接口,这些条件使无机化学课程网络教材建设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借助校园网络,运用数据库、媒体制作工具、网页制作工具建立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站[4],全面实施了网络辅助教学。网站主要设立了以下四个板块。

1.教学文件。包括授课教师简介、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介绍课程基本要求、考试方法、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学习重点内容、学习方法等,方便学生随时了解授课教师、教学要求和进程,促进学生提前制订学习计划,建立正确的方法和计划,有的放矢,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2.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主要介绍为学生指定的课程参考书,教师自行研制的电子课件,无机实验基本操作录像、同步习题练习、教学内容背景知识介绍等。在学校教改资金的资助下及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课程组制作了实用、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课件内容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上尽量采用动画、视听、图片等内容,学生可以随时下载电子课件,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前预习、课后复习,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条件。课堂教学内容背景知识介绍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资源板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由被动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交流论坛和留言板(无机化学BBS):我们利用目前非常成熟的论坛架设技术[5],建立了师生交流论坛。交流论坛可以使师生交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既可以同步与学生在线答疑,也可以异步(留言答疑)为学生解惑。当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首先在论坛上寻找相关的答疑过程帖子,如果没有相关问题的解答,即可新的问题与教师交流互动,大大提高了答疑的效率,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论坛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意见,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论坛及时得到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我们在辅助教学网站的应用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交流论坛不仅是师生之间交流,同时也是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网站。一些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就得以解决,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4.学科前沿。该板块将本学科一些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利于培养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敏感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前沿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络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重点,促使了学生内因作用的发挥, 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符合人类认知的发展规律。我们的网络辅助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网站是一项十分受学生欢迎的第二课堂活动,是纸板教材的补充与延伸。既能使学生全面了解无机化学的教学,也能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学网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资料丰富、方便快捷、无时空限制的互动窗口。

在建设无机化学精品课的过程中,课程组在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充分体会到,立体化教材体系可为师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学习转变,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水平。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工作已成为教学改革和精品课建设深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费显伟,曹忠链,费琳琪.教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支

撑和推动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6,(8).

[2]杨芳珠,杨国华.物理化学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与改革

实践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8,(1).

[3]杨慧芳,任书霞.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探索――以《无

机化学》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2).

[4]赵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J].江苏

科技信息,2011,(3).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第5篇

在为电化学方向专业讲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增加讲解一些常用的电池如锌锰干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对电池的正极电极材料和负极电极材料、优缺点及其市场分布等做一些简单介绍,使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同时,对其应用性也有初步了解。实践证明,我们把基础理论与学生的专业融合起来讲授,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另一方面,我们在讲授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时,适当地穿插一些与现代科技、生活常识的内容,突出无机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改变学生认为无机化学知识陈旧的错误观念。二、完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思想问题基本都与学习有关,教师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不仅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风和班风,乃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让他们顺利地接受并掌握知识,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首先是优化教学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由于当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了较多的课外活动,看书的时候并不多,因此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掌握住书本知识,我们在学生管理和教学方面做了如下尝试:一是改革班主任聘任制度,让大一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老师兼任该专业班主任,老师通过密切联系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及学习程度,有选择地组织和构建教学内容,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融于教学内容之中,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能力发展的现状要求。二是采取了集体备课制度,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三是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讲课时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丰富课堂内容。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用语言和肢体来传达信息,以灵魂影响塑造灵魂的劳动。讲台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老师讲课充满激情、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往往会感染学生,使他们听课更富热情,课堂学习更加轻松。尤其是学生刚从中学进入大学,课堂知识容纳量显著增多,更需要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说来促进课堂教学。电视节目“壹周立波秀”可以算一个范例,讲课也应该如此,不过这要因人而异。另外,课堂教学中多设计课堂专题的讨论与交流,以问题为中心,层层剖开,鼓励学生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活跃课堂气氛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最后是开展丰富的课外交流活动。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班级座谈会、知识讲座、个别谈心等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环节。教学相长要求互动,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与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思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传道解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的威信也将大幅度提高。

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大一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记忆力、观察力、思考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都会有很大的发展。[3]他们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表现出广泛的兴趣,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调查发现:他们认为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彻底搞清楚有关的一切问题。尤其无机化学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但是无机化学内容很多,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化学中用到的基础知识,有些理论知识仅仅是为了元素化学的学习而安排在课中,讲得并不透彻,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这就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学生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会打击学习积极性。在讲授无机化学时,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一认知特点,要让学生认识到无机化学仅仅是撬开专业知识的第一把钥匙,不可能解决所有化学问题,以此来消除学生的急躁情绪。同时,还要注重介绍无机化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理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因此,在绪论部分教学中,我们花费较多的学时,向学生介绍无机化学课程的基本结构、无机化学在化学中的地位,学习无机化学现阶段的任务,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明确现阶段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在其他章节教学过程中,我们整理出各知识点在后续课程的作用,给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对后续课程的帮助或在专业上的应用,暂时没办法深入探讨的内容将在后续课中作分析等等。例如,指出SP杂化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化学平衡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固体结构对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晶体场理论解释水合离子颜色等。实践证明,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学生从全局上把握知识脉络,清楚学习无机化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任务,而不至于在细节上迷失。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要注意无机化学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大学与中学化学教材中存在这种现象:同一个知识点两阶段所阐述的内涵和外延不一致,这类知识非常容易引起学生认知上的混乱,已形成的思维定势还会影响学生对大学基础化学知识的接受。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必须强调知识的演替,让学生知道用更加科学的概念和理论纠正以前所形成的印象,消除认知上的冲突。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

无机化学教学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以顺应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学习的依赖性较强,自学能力较差,尤其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常感到内容多且具有“不确定性”,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不要流感来了抗流感、头疼来了治头疼,要给学生打疫苗,增强抵抗力,授以渔而不授以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首先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系统的理解,对科学思想形成过程的理解。无机化学知识有理论、有元素,内容多,我们讲课时通过追溯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及发展演变,把孤立的知识归纳总结,从中给学生灌输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如讲述分子结构一章,通过对化学键理论的不断深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逐一认识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从1916年“八电子稳定结构”理论的提出到目前“分子轨道理论”广泛应用的介绍,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可以说是步步深入。新问题的出现促使新理论的诞生。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应用领域,仅靠一个理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地思考,学生由此不仅形成了系统的、动态的知识,而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讲解元素知识的时候,我们充分地利用元素周期律把繁多的知识串联起来,理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其次,教学中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学习方法的引导要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4]由于无机化学知识点较多、较杂,我们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两点:一是对于联系紧密的内容,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点带面,化繁为简,讲解透彻一个问题,教给学生一个思路。例如化学平衡章节,详细讲解酸碱平衡,电化学平衡,而把与酸碱平衡研究思路接近的沉淀溶解平衡与配位平衡留给了学生自学;二是对于知识点联系少且难度较大的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表观问题本质化,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以不变应万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298.15K时电极反应(式略)如果向体系加入(式略)同学们对这样的解答非常疑惑: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是把同种电极的标准态与非标准态关系联系起来,两种不同的电极类型怎么能写在同一个能斯特方程式中?E(Ag+/Ag)怎么突然变成了E(AgCl/Ag)?解答这一问题时我们应紧紧围绕“标准态”概念的实质,不需要直接求E(AgCl/Ag)的大小,根据学生现有的认识,仍然按照原来的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类型的能斯特方程来解,慢慢推导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式略)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第6篇

作者:詹秀环 单位: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选取高中化学未曾涉及的典型元素及化合物,注重宏观化学原理和微观结构理论在描述性化学中的应用.强化基本化学能力的训练,广泛触及能源、材料、信息、环境、生命中的化学知识,提高描述性化学的理论层次,将描述性化学内容置身于开放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新科技发展的背景中,使其焕燃一新,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有关内容的调整(1)在元素化学中加强了个别离子的鉴定反应,这样使元素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性,也为分析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的改革提供了课时保证.(2)有机化学中涉及到的无机化学理论的加强.无机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极其重要.其中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的极性与变形性路易斯酸碱理论,原子结构中电子密度、电子云、原子轨道及图形在有机化学中都有较多的应用.这些内容在教学中都进行了加强,以减轻有机化学课程的负担,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改革分担任务.(3)无机化学中有所涉及又无法深入讨论的某些内容则调整移至物理化学课程中.为了保证无机化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编入教材的某些内容,如水的相图、胶体、金属腐蚀和防腐等内容由于学时限制一带而过,容易使学生一知半解,这些内容在无机化学中不再涉及.这样的协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入化学史教育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形成自身的规律,化学史就是化学科学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可使化学教学不是局限于现成知识的静态结论、还可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还可揭示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受到多方面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精神.适当介绍一些化学家的主要事迹,特别是化学家青年时代的重大研究成果的宣传,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化学史教育可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知识包括教科书中的化学理论和定律,只把结论告拆学生,而没有介绍这些理论的发展.一部分学生进入师专学习无机化学时认为中学化学讲过的概念、观点是错误的,重要的原因是中学化学死抠化学概念,没有将这些化学概念、定律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来龙去脉交待清楚.知道了它的发展过程、知道它的过去和现状进而考虑如何补充和发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化学史教育也有助于我们从化学知识中汲取思想启示,使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人类发现真理,改造自然的桥梁和手段.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资讯急剧增长的时代,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化学史教育不仅可学知识、而且可学到科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可以说,学生掌握化学史的多少是衡量化学专业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本课题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化学史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在全球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常常成为抱怨的对象,似乎是他们污染了地球,这当然是一个误会,但环境污染中85%来自于化学污染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化学工作者就有更多的责任去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此在元素部分教学中每种有毒元素都增添了它们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国情教育.如水是一种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海水和污水由于混进其它物质使得它无法实现纯净水的生理功能,目前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海水中的水应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看作是水的一种无穷的矿藏,但由于海水不能直接饮用或用于灌溉,而且海水或污水的净化工艺因为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地球上虽存在大面积海洋,但生活用水却严重短缺,若有限淡水资源遭到污染,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协,通过这些内容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增添元素生物学效应的有关内容六十年代三项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把生物无机化学急速推到热门前沿的地位,从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一门学科分支而活跃起来,生物无机化学以无机化学知识为基础,用无机化学的方法研究生物体内无机元素与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合方法及它们在重要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的科学.无机化学的生物学效应是生物无机研究的重要方面,周期表中有90多种稳定元素,它们以各种形态、方式存在于地壳中与生物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只发现约30余种元素与生物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称生物元素.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仪器测试水平的提高,生物元素的概念不断修正和发展,许多元素在适当范围对人类有益,但超过一定浓度就有害了.21世纪的化学教学应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合谐、也符合课程改革的形势.

无机化学实验课无机化学实验是师专化学专业一门基础实验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逐步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现象及数据处理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仪器使用技能、实验室工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指导中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能力,针对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上,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性实验偏少,单元性操作多综合性实验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成才创造成才的氛围,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受到科学熏陶.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以下的改革尝试:(1)学生参与课前实验准备工作和课后的整理工作.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2)注意体现实验学科对理论学科的基础作用和实验环节对课堂理论的深化作用,选择实验内容上注意调整基本操作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这几个层次的实验比例,纠正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两头弱中间强(验证性实验强)的现象.具体课时分配为基本操作48学时,验证性实验27学时,综合性与探索性实验21学时共96学时,机动6学时.(3)加强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的交叉和渗透.将试管反应和定性分析实验相结合.元素化学是大学化学整体知识结构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试管反应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在较有兴趣的实验中学习元素性质,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4)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目前人们面临的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与化工、轻工企业不加处理排放“三废”有关,但就是在实验室进行的研制工作也往往对环境问题不加考虑.其根源是学习期间环保意识淡薄.要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到,某些有害物质不处理就排放是不允许的,应改变大学实验室中任意倾倒废渣废液的习惯.在学生学习期间,通过实验室的工作实践进行环境、资源、国情教育.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还有待于学习成功的经验,弥补我们的不足.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物无机化学;医学院校;课程建设

化学生物学是一门新的前沿交叉学科,是化学与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它是利用化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和策略,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从天然化合物或化学合成的分子中发现对生理或病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的物质,从而为生物医学科学基础研究、新药研发、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途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在我国首先成立了化学生物学系,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相继成立了化学生物学的硕士和博士培养点,之后,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也在全国高校中陆续成立[1-4]。前期调研发现,目前开设化学生物学专业的高校有18所,有综合性大学,有师范类、农业类等高校,医学类院校中,贵州医科大学开设了本专业。本校化学生物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包括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前沿与进展、化学生物学专业英语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等。其中,生物无机化学是介于生物化学和无机化学之间的内容广泛的边缘学科,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内与无机元素有关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学科。本专业各核心课程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课程内容有部分重复。为了结合医学院校特色,培养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人才,生物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有必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教学内容改革

加强集体备课环节,使本专业不同核心课程授课教师之间熟悉各自授课内容,避免简单的重复。比如,《生物无机化学》第二章重要的生物配体中,有关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酶的一些基础知识在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中都有涉及,要突出本课程的侧重点进行讲解,即金属离子与各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紧贴生活实际,增加学科前沿知识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和学术思维。比如,第八章光合作用及其化学模拟中,放氧复合体的结构和放氧机理仍然是未知的,可以参考2017年8月25日和2019年8月2日分别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有关光系统II———捕光天线超级复合体的结构,2015年对放氧复合体的结构解析以及2019年10月19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氧气释放机理的详细解释,使同学们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另外,参考2019年4月22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有关岩石表面的“矿物膜”可以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与光合作用中铁和锰元素的参与密不可分的介绍,加强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热情。要结合医学院校特色,增加医学相关知识。比如可以将光敏剂拓展为光动力治疗在肿瘤中的应用,将抗生素对钾离子跨膜运输的影响拓展到钾离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理论教学要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通过测定小鼠不同组织SOD的活性以及重金属离子对SOD活性的影响,加深金属离子和酶的相互作用的理解。要融入国家发展理念和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社会意识。比如将光合作用化学模拟与清洁能源、环境生物无机化学相融合,引入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和实行垃圾分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作用理念。总之,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升华,可以很好地促进该门专业课在医学院校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改革

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可以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在雨课堂慕课、微课视频和作业,加强师生互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书本知识进行模块化建设,整理更加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系统性学习,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在雨课堂调查问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总之,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改革,探索更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将有力地促进其在医学院校的发展。

无机化学的专业信息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图分类号:O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无机化学》的课堂教学是体现教与学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能否遵循教学规律,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为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无机化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率普遍不高的现象。如何搞好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是每位从事无机化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1 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无机化学课程涵盖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二结构”、“三原理”、“四平衡”的基本理论,其中的一些结构理论知识复杂而深奥,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内容既有交叉联系又有所不同,知识面宽,知识体系跨度大。元素化学部分主要讲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包含繁多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涉及的内容庞杂琐碎,系统性差。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而目前无机化学课程的课时量却被大大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这门课,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是目前我院无机课程组成员正在研究的课题。此外,由于扩招以及高考考试方案的改革,使得我校大一新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化学时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尤其是有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主修化学,化学底子薄,进入大学后学习无机化学感到比较困难。相对于大学,高中阶段的理科知识内容相对较少,且知识内容之间逻辑联系紧密、条理清晰,学生习惯于有条不紊的学习方式。而无机化学课程涵盖内容多,并且讲课速度快,这让一部分大一新生非常不适应,学习起来倍感吃力。不仅如此,大一无机化学课程知识面广泛、知识体系跨度大,其中许多地方要用到物理化学或结构化学课程的结论性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严格推理论证却需要借助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知识,然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知识。因此,大一新生普遍感到无机化学课程“难”,“杂、乱、多”,没有头绪,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如坠云里,甚觉迷茫。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在无机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地穿插引入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化学史知识。例如,在讲授元素概念时适时地引入了关于元素学说发展的历史,即从元素最初被定义为“不能用任何化学方法加以分解的物质”,到原子理论出现之后被定义为“具有一定平均原子量值的原子种类”,再到学习了周期律之后,元素最终被定义为“在元素周期系中占据一定位置的原子种类”。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适时地穿插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史料,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史的发现过程中,品尝探求理论来源的乐趣,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从史实中受到启迪。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将无机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素养。例如,在讲授元素化学内容时,将纳米技术引进课堂。如纳米陶瓷材料,作为一种良好的生物医学材料,由于其与活细胞有较好的相互结合性能,因而成为矫形科和牙科手术的良好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适当地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重大发现、研究热点,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兴趣,变“死学”为“活学”的作用。

2.2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理出一条主线,然后顺着主线展开、补充。其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认真研究大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爱好等,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便于因材施教。只有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讲课时才能做到深入浅出,浅者深入。课堂上,教师讲课切忌面面俱到,而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少而精地讲清课程的基础知识,突破难点,阐明重点,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允许学生提问,将问题引入课堂。

在每节课的开始时,教师可用精心设置的有悬念的问题吸引住学生,引领其悄然步入学习境界。例如,在讲授配位化合物时,我从“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的实验引入配合物的概念。首先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会产生蓝色沉淀。接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转变为深蓝色澄清溶液。多媒体演示实验完毕,我提出下列问题: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蓝色沉淀是什么物质?再继续加入氨水后,沉淀为什么溶解?蓝色沉淀溶解后变成了什么物质?什么是配合物?配合物的组成和简单无机物有什么不同?配合物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如何命名配合物?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逐渐进入兴奋状态,注意力更集中。通过对各个问题的逐步分析、层层剖析,在学生的思考回答过程中,圆满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无机化学课堂上,板书有时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板书需要时间,致使课堂时间利用率低,课堂教授内容有限。而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能够较为直观地展示教学中的难点,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有趣的动感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使教师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例如,在讲授σ键与π键的形成的时候,笔者精心制作了三维立体图,并用FLASH和PPT相结合的手段形象逼真地把σ键与π键的形成过程伴随轨道形状的改变完整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学生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快捷、高效地接受了新知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的优点,营造一个既丰富又切实有效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