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俄罗斯;西伯利亚;矿产资源;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4-0049-04

幅员辽阔的西伯利亚――从乌拉尔至远东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集中了储量巨大的金属、非金属和能源三大类矿产资源(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布里亚和国)以及大中型多金属矿区(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布里亚和国和外贝加尔边疆区)。西伯利亚地下矿产资源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矿产种类,有多种矿产资源在全俄占有绝对优势,其开采量在全俄均占有很大比重:石油60%、天然气90%、黄金46%、铅29%、锰48%、铜63%、煤67%、镍75%、氧化钡87%、铂94%、硫酸钠和钼100%。矿产工业在地方、区域乃至全俄的经济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矿产资源的分布

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最重要的煤炭基地和冶金工业中心。这里蕴藏着俄罗斯90%的煤、85%的铅和铂、80%的钼、70%以上的镍和铜、44%的银和40%的黄金。除此之外,云母、石棉、萤石、石墨、滑石等非金属以及盐、磷灰石、磷钙石等天然化学原料矿产资源的储量都十分丰富。全俄一半以上的石油储量也在西伯利亚。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得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

目前,在布里亚和国境内已探明的多金属矿床占全俄的40%,其中铅含量为130万~160万吨,锌为770万~1330万吨;阿尔泰边疆区的十处多金属矿的工业总含量达550万吨;大部分铜矿集中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外贝加尔边疆区东北部贝阿铁路附近的乌多坎市,其含量约1 440万吨(约占全俄的23%);钼主要分布在外贝加尔边疆区和布里亚和国的六处矿区;绝大部分沙金矿(见表1)和铁矿在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

目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共有沙金矿289个。伊尔库茨克州的金矿集中在奥热利耶、涅瓦和塔哥德地区,储量超过20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金矿主要分布在南、北叶尼塞河流域和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穿越地区,其储量和可开采量基本与伊尔库茨克州相同。由于该边疆区对金矿区的勘探程度比较低,目前仅有三个矿区在正常运营。铁矿主要集中在克麦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等地,平均含铁量25%~32%的矿石储量约有12200亿吨,储量最大的是伊尔库茨克州的聂流金地区。除此之外,在诺里尔斯克地区和外贝加尔边疆区东南部工业区还有储量约230万吨,富含铜、铁、金等的矿藏,在阿尔泰边疆区还有大量的多金属综合矿区。

西伯利亚铁矿石的特点是铁与其他多种物质――石灰石、白云岩和耐火粘土等――的结合。全俄最重要的云母产区在伊尔库茨克州,这里已勘探的云母矿就有16个,主要分布在玛姆斯克一丘伊斯基和下乌金斯克区。磷灰石主要分布在布里亚和国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布里亚和国还有世界著名的纤维石棉矿。食盐的富集区主要在阿尔泰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和鄂木斯克州。

西伯利亚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已发现的油田达二百多个,大型油田均分布在鄂毕河两岸,乌斯季一巴雷克、西苏尔古特、马蒙托夫、萨莫特洛尔、苏维埃和瓦金等油田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西西伯利亚油田储量达400亿吨。新的石油开采区主要集中在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的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区域。根据目前的评估,西伯利亚地台的盖层含有近1000亿吨油当量的40多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和大约120亿吨石油。

西伯利亚潜在的煤炭储量为18180亿吨(占世界的30%),探明储量为2020亿吨(占世界的12%)。大部分煤炭资源集中在克麦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克麦罗沃州的库兹巴斯是最具全俄意义的煤田,其地质储量高达9000多亿吨,探明储量为1170亿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煤炭资源占全俄储量的60%以上,可采量约占全俄的26%。该边疆区的坎斯克一阿钦斯克煤田的地质储量为1.2万亿吨,探明储量为1269亿吨。伊尔库茨克煤田的地质储量为765亿吨,探明储量为586亿吨。

二、矿产资源的开发

西伯利亚的以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为基础的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俄罗斯未来的能源和冶金基地。尤其是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区域的开发更具竞争优势。目前,西伯利亚联邦区下安加拉河沿岸已经逐渐形成了有色和稀有金属、燃料动力、森林及其他自然资源开采和深加工的综合体,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中心,并形成了东西伯利亚和远东之间的自然资源开采地带,如大赫奇斯克、亚历山德罗夫-乌斯季-特姆、尤鲁布切诺-库云巴、塔拉坎-上涅琼斯克等油气原料开采基地、金属原料开采矿区(见表2)及其他资源开采基地。目前,外贝加尔边疆区拟在高含碱地带开发铌钽含量丰富的产区。

由此可见,西伯利亚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均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黑色金属产量占全俄的15%,有色金属占60%以上)。尤其是在伊尔库茨克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以及靠近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区域聚集着12个金矿,地质勘探表明其黄金储量约2000多吨,开发后可年产黄金3200多公斤。

西伯利亚是俄罗斯主要的铁矿石基地,已探明储量可供开采上百年。西伯利亚较大的黑色冶金企业是由欧亚股份公司控股的西西伯利亚冶金联合企业和库兹涅茨克冶金综合体,其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是西伯利亚地区的有色冶金业中心,其产值占该边疆区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它的20家冶金企业能生产30多种产品,可提供全俄27%的初级铝、23%的铜、80%的镍、75%的钴和几乎全部的铂族金属。诺里尔斯克和阿钦斯克采矿冶金综合体、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有色冶金厂和铝厂、戈列夫斯基铝镍联合体都是世界级企业。诺里尔斯克采矿冶金综合体是全球镍和铂最大的生产商,其镍和铂的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外贝加尔边疆区的沙洛瓦格尔斯采矿综合体和新西伯利亚锡联合体锡的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80%。由于西伯利亚对有色金属的加工能力很低,粗铝的产量虽占全俄的84%,但铝材的产量仅占全俄的9%;铅锌矿的开采量约占全俄的60%,精铅的产量只占全俄的32%,精锌占14%。

按照俄罗斯的长期发展战略,2016年前西伯利亚的发展方向是:集中开采矿产资源,实施深加工,开发国内加工业市场,保证大型中心城市工业生产的集聚和经济的增长。东西伯利亚2007-2012年的开采和建设方案是:在外贝加尔边疆区东南部最具潜力产地投入1600亿卢布。并对其北部的科德鲁-乌多坎矿产综合地带进行开采,筹建加工铁矿石和钛矿石的工厂。

西伯利亚的采煤量占全俄的70%以上,主要开采区在克麦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克麦罗沃州库兹巴斯煤田的采煤量占全俄的46%,其中炼焦煤产量占全俄的70%。除此之外,库兹巴斯煤田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估计储量为13万亿立方米(10多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被排到大气中,仅1.5亿~1.7亿立方米被收集)。在《西伯利亚长期发展的国家构想》中对煤炭工业区提出的任务是:2020年以前俄罗斯煤炭开采量要达到3.6亿~4.4亿吨,其中库兹巴斯应达到1.5亿~2亿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哈卡斯共和国达到6000万~8000万吨,伊尔库茨克州、赤塔州、布里亚和国和特瓦共和国达到5000万~7000万吨。目前,西伯利亚新煤田的开发和煤层气的收集与利用,受到资金匮乏的制约。

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其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50%以上、石油大约占30%,煤占14%左右。据统计,目前俄罗斯的能源产值约占其工业产值的30%,仅此一项,就为政府创造了大约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西伯利亚是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主产区,90%的天然气产自西伯利亚。随着俄罗斯能源战略中心的东移,目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已经成为西伯利亚的一个新的油气产区。这一地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不仅能促进西伯利亚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可以补充国家老开发区产量的不足,更为多元化出口创造了条件,还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发和俄罗斯开拓亚太地区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矿产资源在外贸中的作用

西伯利亚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奠定了其在全俄对外经贸合作中的地位,石油(75%)、天然气(90%)、煤炭(60%)、黑色和有色金属(铝85%、钼70%)等产品占全俄出口总量的60%以上。出口对象主要是亚太、欧盟和独联体等国家。

西伯利亚黑色和有色冶金业发达。目前,采矿业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对东西伯亚的黑色和有色金属矿进行开采,以保障冶炼企业的原料供应,保证俄罗斯的矿物原料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作为俄罗斯三大钢铁(乌拉尔、中央区、西西伯利亚)基地之一的西伯利亚,其冶金行业一直保持在世界市场的领先地位。采矿冶金行业主要的出口地区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克麦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金属的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额的72%(它生产的23%的铝、50%的钴和镍都用于出口),克麦罗沃州占42.8%。由于加工工艺落后,出口仍以资源型产品为主。2010-2016年,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的西伯利亚冶炼厂将向中国供应168万吨铝。

目前,西伯利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就是加速扩大石油出口的规模,以提高矿区的生产能力,加快新生矿区的开采和利用。在西伯利亚联邦区出口额中燃料动力综合体的比重为23%。鄂木斯克州燃料动力产品出口量占本州出口总量的57%,克麦罗沃州占50.9%,阿尔泰边疆区占42%。化工产品占西伯利亚外贸额的12.6%,主要的出口地区是托木斯克州和鄂木斯克州,化工产品分别占这两个州出口总额的89%和26%。因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得名的ESPO原油,虽然出口只有半年,已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形成东线石油的一个品牌(由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出产的含硫不到0.75%的混合原油,其密度不超过每立方米870公斤,含水量不超过0.5%)。业内专家认为,ESPO原油的主要优势在于较短的运输期限。截至目前,俄罗斯石油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和秋明英国石油公司经该管道出口了大约500万吨原油(3670万桶)。根据计划,2010年该管道的运输能力为1500万吨,2011年为3000万吨。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2篇

陆大道,经济地理学家。1940年生于安徽桐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上世纪80-90年代在原联邦德国作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和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尤其是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评价,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参与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被国家所采纳,并获得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推崇。近年来,对我国区域发展、地区差距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和理论研究。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中央确定了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及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促进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振兴东北方针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了多学科的研究力量,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编写了这份建议。重点是从中长期角度,针对东北振兴中已经和将会提出的重大问题,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就产业结构合理演变的时序、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大都市经济区即产业积累带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功能、大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条认识和建议。

一、对近年来东北地区发展态势的基本认识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国家振兴东北战略出台以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批100个项目开始实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包括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加快。国际资本、国内资本出现向东北转移的明显趋势,一系列重要产业及其管理机构正在向都市和有利地区积聚。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全国第四大都市经济区和哈大产业积聚带正在形成。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如机械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的优势地位得到了巩固,特别是冶金工业的技术升级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004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实现生产总值6044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80亿元,同比增长22%;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11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利用外资22.4亿元,同比增长78.2%;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之中;等等。这表明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势头良好,各类政策措施形成的“集合”效应正在逐步释放,上世纪80~90年代基本处于“边缘化”倾向的东北经济,现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通过各地政府对中央战略的积极响应,市场力量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衡量,东北经济仍面临比较严重的挑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矛盾既是困扰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中需要付出长期努力重点解决的矛盾。除体制因素外,下列问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目前已经形成的偏重型的产业体系在结构转型、规模扩张、技术升级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依据资源基础所形成的传统产业优势与本地资源保障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重要原材料基地”的战略面临较重的资源、环境压力,且东北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依据都市经济区形成的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能力不强,面临经济国际化和国内主要城市的挑战;虽然农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强,但基础不稳,产业化发展缓慢,现代农业体系还没有形成;局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恢复与治理的任务较重;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解决,直接关系到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及其未来的发展。

二、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解决东北振兴的长期资源保障问题

随着“中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以及整个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东北地区对能源、铁矿石、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资源和资源型产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但是这些资源的保障程度却已经或正在大幅度降低。东北三省煤炭的保有储量仅占全国的0.5%左右,而能源消耗占全国的10%以上,本地新增火电装机面临煤炭资源的限制,统筹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煤炭开发与电力建设将势在必行。2003年东北三省的电力生产与消费分别为1670亿千瓦小时和1740亿千瓦小时,2015年至2020年电力需求将达到3000亿千瓦小时以上。东北地区的石油产量正在逐步下降,2010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只能维持3500万吨的水平,区内其他含油区域的增产潜力也非常有限。作为装备制造业基础的钢铁、冶金等高耗能产业急需新的能源接续基地,以保障振兴目标的实现和地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目前分布在哈尔滨――大连经济带上的8个有色金属矿山已有7个关坑停采,有色金属冶炼面临原料危机。因此,应尽早筹划,统筹安排,构建完善的资源保障体系。近中期应重点推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资源勘探、开发和中俄蒙资源合作两大领域的工作。

(一)加快内蒙古东部资源接续基地建设

东部包括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在自然和经济区划上是东北区的组成部分。其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森林、土地、草原、药用植物等资源,与东北三省互补性强,是其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基地,区位上与东北三省接壤,是最便捷的资源获取区域。目前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保有储量447.2亿吨,占整个东北经济区煤炭保有储量(660亿吨)的近70%,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田就有8处。因此,从区域统筹发展出发,将内蒙古东部的资源开发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东北地区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深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建议在下列两方面重点统筹内蒙古东部与东北三省之间的关系。第一,统筹能源供应体系的建设。加强一体化的能源体系建设与网络改造,提高能源保障能力。近期应利用内蒙古东部煤田储量大、埋藏浅、宜开采、近水源、近铁路和近市场的有利条件,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能源需求的趋势,积极建设内蒙古东部能源基地,到2010年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基本满足整个东北经济区新增加的电力需求。同时,加大海拉尔盆地石油的勘探力度,作为大庆油田重要的原油补给基地。第二,加强大兴安岭矿产资源勘探的力度,成为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的接续基地。根据目前的初步工作,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中南段聚集了铜、富铅锌、锡、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等战略性矿种,其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有可能上升到国家层面,构成国家级的有色金属基地,为构建国家资源安全体系服务。

(二)实施积极的“走出去”战略,推动以资源勘探、开发为重点的中俄蒙合作

在积极开展与东北亚各国的全面经济合作和贸易的同时,需要创造条件,使我国地勘队伍和矿山冶炼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和蒙古国开展探矿和采矿活动,构建东北地区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资源――能源基地。建议国家实施资源外交战略,推动上述目标的逐步实现。近期应增加在俄、蒙两国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投资。为此,首先加强与俄、蒙在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的科研合作,通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摸清俄蒙的资源情况、成矿规律和勘探开发条件,降低“走出去”的风险,为企业投资探路。其次,鼓励我国企业参与俄蒙的资源开发。合作的重点除油、气勘探和开发外,还应推动有色金属资源勘探与开发领域的合作。

三、制定推进工业结构转型的长期引导战略

经过20世纪的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基础原材料为优势的传统工业体系。虽然这些工业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些产业与资源、市场的关系,引导其合理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促进现代工业的发展,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其关键是推进工业结构的转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只是实现区域振兴的部分内容,而绝非全部内容。因此,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作为替代的新兴产业的培育程度与发展规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定工业结构转型的长期引导战略。

(一)东北工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经过近10多年持续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总量中的比重稳定在17%左右,工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冶金、石油、机械等传统优势工业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特别是冶金工业工艺水平和竞争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食品、医药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等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迅速,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煤炭、造纸、森工、纺织等一些已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退出了主导行业之列。民营经济和外资比重逐年提高,所有制结构有所改善。东北工业经济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尽管上述趋势和成就比较明显,但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目前东北的工业体系总体竞争力还不高,突出表现在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依赖型工业产业链短,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负担沉重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等等。

因此,应紧紧把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制定长远的产业发展战略,以此为指导促进东北工业从能源原材料主导、向原材料与重型装备制造业并重,远期向原材料――制造业――轻工业全面发展的结构转换,建设结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塑一个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工业基地。

(二)将调整原材料工业的生产结构和增强其竞争能力作为近期扶持的重点之一

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仍将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作为重点,发展目标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针对东北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普遍存在的生产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生产企业规模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着重调整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生产结构。未来应本着“优化存量、深化加工、集聚发展”的思路,调整基础原材料企业的规模结构与布局结构,重点培育发展深加工产业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结合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化钢铁、石油加工等工业的布局。通过市场的力量,逐步淘汰和优选现有的中小型原材料企业,并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落后的钢铁企业等基础原材料项目盲目上马。

(三)未来10年重点扶持交通运输设备和重型成套装备两大行业,逐步形成我国和亚洲最大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机械装备制造业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第一重型机械厂、哈尔滨三大动力设备厂、沈阳输变电设备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连造船厂都是行业中的巨人。一汽的汽车、哈尔滨的60万千瓦发电机组、沈阳的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至今仍代表着我国相关行业的最高水平。围绕交通运输设备和重型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工业,调整东北工业结构,既符合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和东北地区的发展需求。

今后10年,应以继续营造交通运输设备和重型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工业生产的区域优势为重点,通过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鼓励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措施,提高装备制造业的配套条件,在辽中南、长(春)吉(林)和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地区形成区域最佳组合,建设东北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的轴线。

未来应重点发展汽车、船舶等交通运输设备和矿山、冶金、石化、输变电、数控机床等重型成套设备行业,鼓励企业开展区内配套,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组织方式,鼓励企业占领国内外两个市场。尤其要重视发挥骨干装备制造业企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今后的10年中,巩固、提高机械装备制造业在东北工业结构中的比重水平,形成东北地区交通运输设备和重型成套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等大协作的网络体系,推动重工业结构从基础工业型向基础与加工并重型的转变。

建议国家对东北机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行必要的扶持政策。一是建立重大机械装备产品研制生产的风险基金,支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通设备和重型成套设备研发体系,使东北成为我国该领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二是用国债贴息的方式重点扶持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是尽快解决“大集体”问题和企业办社会问题;四是实施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必要的基金扶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集团的研发能力,培训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五是积极吸引韩、日、美国、欧盟和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本与技术。长期目标是建设成为我国和亚洲最大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远期应实现装备工业、轻工业、原材料工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着眼于未来20年,东北地区应改变目前重工业过重的状况,实现工业结构向轻重工业并重的方向转换。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医药、农产品加工业、电子通讯、家具制造等轻工业部门不断壮大,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亮点。随着东北地区石油化工等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基地建设,东北地区发展轻工业的基础条件将越来越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重型成套设备制造业的不断强大,也将会对轻型制造业产生有力的拉动作用。因此,要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继续培育轻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当通过引进技术、资金以及体制创新等方式,发展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子通讯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北药”资源和未来石油化学工业等提供的工业原料,要鼓励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地区布局上以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为主。结合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水稻、薯类深加工、肉制品和啤酒饮料及山特产加工基地,以及建设全国最大的乳制品和玉米、大豆深加工绿色食品工业基地。电子信息制造业应当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提供的良好机构,在软件产业和机电一体化领域有所突破,力争使面向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软件行业和相关的硬件设备制造业成为东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四、建设大都市经济区和产业积聚带是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

(一)调整产业的空间结构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措施之一

科学的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可以促进区域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由核心城市及其腹地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以国际性门户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即“大都市经济区”)是目前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地区,如大伦敦地区、东京都市圈等。在国内,以香港和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正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经济区。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城市的集聚功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经济区,是振兴东北过程中深层次的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这在当前振兴东北的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东北地区现有空间组织的特征是:国有大企业往往是城市经济和空间的主体,大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不高,城市之间缺乏有机的经济联系,中等城市发育程度差,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东北地区不少城市是依托国家投资的大企业而形成的,一个企业往往就是一座城市的主体。同时,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统配统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与本地的经济联系不多,形成了不少经济“孤岛”,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不是很密切。长期依赖国有投资也使东北地区缺少“自下而上”形成的中小城市,城市等级结构有缺陷。这些空间组织形态是计划经济体制深层次的反映和根深蒂固的遗留,与目前的发展趋势不适应,制约着东北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充分发挥。

因此,从长远看,有些行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与产业的空间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围绕门户城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二)产业和就业已经出现向特大城市及周围地区集聚的趋势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非农就业整体下降趋势得到减缓,而且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增长趋势。这可以通过非农业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得到一定的体现。2000年至2002年,东北地区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09万人;其中,哈尔滨、大连、长春、沈阳、营口、四平、大庆、绥化等8个城市,合计增加了75.6万人,占总增长量的近70%。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哈大铁路沿线。外资和民间资本开始涌入东北,特别是特大城市及周边地区。例如,2003年,沈阳市利用外资额达到22亿美元,是2000年的5.5倍;另有1000多家来自南方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同年,大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6.9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在吉林,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落户长春市及周围地区。在黑龙江,一些资源城市中的大学、农场总部、大企业开始向哈尔滨和大庆转移,而外部资本也有进军这一地区的趋势。例如,雀巢、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乳业公司纷纷在此布局乳业加工厂,国内多家一流肉类加工企业在此建立大型屠宰加工厂,温州的皮革业开始在哈大地区布局设厂。

这表明,东北地区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态势已出现,市场机制下的城市间有机联系正在形成。正确引导和促进这种态势,进一步发挥大城市的聚集功能,可更加卓有成效地实现振兴东北的战略任务。

(三)明确沈阳、大连的门户城市地位,逐步调整布局,加强功能

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门户城市”,并以此为核心构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经济区,改变围绕大企业进行空间组织的惯性,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门户城市”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原则:(1)发展水平高、经济实力强、人口规模足够大;(2)中心性强,即为腹地服务功能强;(3)有广泛的国际、国内联系;(4)是跨国公司青睐的投资地;(5)有广大而且基础较好的腹地。按照这些原则,东北地区应整合沈阳和大连两市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带动东北地区的发展。其中,沈阳应侧重发挥东北地区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装备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等功能;大连应侧重发挥国际贸易窗口、东北亚国际航运及物流中心、涉外金融中心、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

(四)积极建设辽中南大都市经济区和东北中部聚集带

围绕沈――大“双核”门户城市,积极建设辽中南大都市经济区,使其成为像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那样的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的基地。空间范围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营口、盘锦和铁岭等9个城市。它的基本定位是:我国东北地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主体和基地,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重要的原材料加工、装备制造、船舶、石油精细化工、高端钢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应扩大与日、韩的经济合作,提高其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区域性的一体化网络,特别应尽快建设沈大高速铁路,整合沈阳和大连的优势功能。

与此同时,要积极建设由黑龙江人口――产业聚集区(由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组成)和吉林中部人口――产业聚集区(包括长春、吉林、四平和辽源等4个城市组成)组成的东北中部聚集带。前一个聚集区的发展定位是:我国最重要的以电站成套设备、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北方最大的绿色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后者的定位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轨道车辆制造及配件产业集聚区之一,北方地区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此外,要在大城市周围积极发展具有市场活力的中小城市,通过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促进区域的发展活力。最终应形成包含三个层次的空间组织形态,即大都市经济区(作为区域的龙头)、一般城市密集区域(人口和产业聚集区)、边缘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据点)。

(五)加速改善城市区域的综合投资环境

为更好地实现上述战略调整,应将支持东北地区城市改善综合投资环境,作为中央支持东北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快体制转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振兴东北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体制转型,一方面需要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中直企业)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吸引外部资本的力度,加快体制多元化的进程。这两方面都要求东北城市积极改善综合投资环境。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综合服务环境落后,投资硬环境较差。目前,一些城市政府大幅借贷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中央政府应关注东北地区城市改造问题。一方面,在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对地方政府各种变相借贷进行旧城改造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控。

五、严格控制钢铁和石油加工等原材料工业的规模

(一)东北三省以扩张原油加工能力推进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路应当调整

目前,抚顺石化、大连石化、吉林石化、大庆炼化等13家250万吨/年以上规模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到7640万吨/年,已经超过东北地区的原油产量和成油品消费量。但是,东北三省在各自的振兴规划中,都将原油加工能力的扩张作为石油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如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规划2010年原油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吨、1000万吨和8620万吨,总规模达到11620万吨,比目前的加工能力增长52%。依据可能的油源供应和油品消费的市场潜力分析,如果上述规划付诸实施,会出现原油加工能力过剩、加工区位配置与消费市场空间分离、部分加工能力配置浪费的结果。这一倾向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控。

未来的油源潜力难以支撑东北地区走再大幅度扩大原油加工能力的发展战略。2003年东北的原油产量为6648万吨,通过大连和锦州进口原油1362万吨,从满洲里进口原油181万吨。上述三者合计为8191万吨,但东北生产的原油中有2000万吨左右通过管道输送到关内和出口,本地实际可加工的原油总量在6000万吨左右。从潜力方面看,东北本地原油的生产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上略有下降,未来十年将维持在5000~6000万吨的水平;俄罗斯原油的供应变数比较大,依据其资源条件、开发前景、运输条件、国际关系等因素分析,其2015年以前供应我国的原油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吨;海上进口虽然不受港口能力的限制,但我国进口的原油将主要满足沿海的缺油地区,东北港口进口原油的总量将不会超过2000万吨。上述各方面综合分析,未来15年内东北地区油源的年获取量只能达到8000万吨左右。扣除其输出部分,本地能够加工的原油量将不会超过7000万吨。

目前东北三省的能源消费中,石油消费量为4150万吨,作为石油化工的石油消费量为930万吨,二者合计为5100万吨左右。从消费趋势看,未来消费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乙烯等化工原料的需求,按照三省的规划,2010年乙烯的产量达到450万吨(黑龙江150万吨、辽宁303万吨),比目前增加300万吨,大约需要原油3000万吨。因此,从原油消费的角度看,目前的加工能力基本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二)从优化产业集群入手提升石油化学工业的地位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应以精细化工为方向,基地建设为核心,构建优势化工集群,提升原材料基地的地位。第一,利用国内外两种石油资源,协调好原油供给量与加工能力间的关系,调整石油化工产品结构,加快石油工业布局向沿海推进。第二,严格控制原油加工能力的扩张,但可以通过炼厂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实现加工能力在企业间的重新优化配置。重视原料来源结构的调整,利用俄罗斯和海上进口的原油弥补或替代本地石油减产造成的缺额。第三,对石油化工进行战略性调整,主要是做大乙烯产业,扩大石油化工产品的份额,发展后加工产品和适销对路的精细化工,为发展轻工业、实现工业结构转型创造条件。

(三)重点扶持主要石油化工基地的发展

支持大连、吉林、大庆、抚顺石化基地的建设;利用锦州、葫芦岛的港口和石油加工基础,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发展临港型石化产业。依托大连、吉林、大庆的化工基础与优势,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依托大型企业,培育其创新和研发能力,扶持新产品与新材料的开发。

(四)通过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统筹规划和调控钢铁工业的发展

应尽快实现辽宁三大主力钢铁企业的协调发展,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统筹规划和调控钢铁生产规模、产品方向、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矿产资源配置。企业集团的发展应以鞍钢的改扩建为重点,控制本溪和北台钢铁厂的钢铁规模。瞄准东北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冷轧薄板、镀锌板以及汽车、机械、军工所需的高质量特殊钢材品种。

六、推进以三大功能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建设

(一)需要充分重视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精品畜牧业基地的三大功能

充分利用东北农业资源的综合优势,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进一步强化东北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三个主要功能,即建成我国最大的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最大的粮草结合型精品畜牧基地和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扩大与安全生产基地。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不断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的主体地位,同时突出东北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牧结合的精品畜牧业基地的区域特色,促进东北大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以地级市为基本建设单元构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

随着宏观经济格局的调整,沿海和中西部的缺粮区将会扩大,全国粮食生产的重心正呈现出“北进东移”之势。东北地区凭借耕地资源潜力和生态环境优势,在稳定全国粮食市场供应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据预测分析,按人均需求400kg计算,到2010年东北地区外调粮食可以满足1.34~1.38亿人的需求,到2030年可以满足1.67~1.85亿人的需求。商品粮基地建设是东北地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托。

东北现有大型商品粮基地县110个,形成了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以县为单位的布局有其优势,但仍需加强区域农业联合开发与整体规划布局。从优化水土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集约经营出发,应将目前的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商品粮基地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地级市为基本建设单元的管理模式,目标是提高扶持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统筹建设基础设施。从战略高度在资金、技术上扶持国有农场的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商品粮基地布局应以辽河流域、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作为重点。

(三)把绿色农业产业化纳入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施方案

东北地区具有发展全国大型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的生态与环境优势。应当统筹安排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把农业产业化项目纳入到老工业基地振兴项目实施方案中。强化东北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优势,促使农业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优势。把东北地区塑造成我国及东北亚地区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发展的重点是:依托三江平原大面积的湿地生态资源,建设大型的优质安全水稻生产基地;利用中部平原充裕的粮食资源,发展以淀粉和豆类制品为主导产品的粮食规模化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山地森林生态优势,开发利用林特产品资源,加大食用菌、人参、林蛙等森林特产名牌产品的培育与开发。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以国际食品安全要求为前提。

重点建立一批国家和省级绿色农业基地。创东北绿色农产品品牌,据此打破国际农业贸易的“绿色”壁垒,增强东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全国农业参与竞争也具有引导、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布局,以中小城市为主,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建设。

(四)借鉴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政策,强化优势畜牧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发展畜牧业的资源组合优势突出,是建立全国优质畜牧业基地的理想区域。中部农区的秸杆资源和玉米、大豆等饲料粮生产优势,是规模化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农区种草也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草业畜牧有足够空间,重点建设“舍饲养殖”小区或基地。东北西部天然草地以草甸草原为主体,自然条件优于国内其它地区,利用草场改良和发展人工草地的契机,重点建设家庭牧场,发展草地畜牧业。建议借鉴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政策,强化优势畜牧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畜牧业产业链和生态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基地为重点。加大畜牧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力度,扩大畜牧地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的范围。以肉牛、肉羊、生猪、乳制品深加工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为突破口,鼓励“以农促牧、以牧带农、农牧结合”的区域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形成东北地区优势畜牧产品生产、加工一体化的综合产业体系。

(五)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协调机制

建设东北地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急需建立起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长效协调机制。粮食安全体现了国家公益目标,同时要求主产区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得以保障。近年来,黑龙江、吉林两个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的60%左右来自粮食种植业,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全国的位次逐渐下滑,辽、吉、黑三省农民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8、5、7位降为2001年的10、16、13位。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下降,加之自然灾害等影响,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年均减产幅度44.8亿kg。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协调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国家宏观政策未能很好地考虑区域性和东北的特殊性,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和宏观调控。而地方政府和农民从自身的经济需求出发,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业和行业,导致粮食生产的有效投资不足。加之市场与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因此,国家应针对东北粮食主产区的实际情况,兼顾国家和地方利益,确立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完善相关的支农政策。首先,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粮食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包括完善国家在粮食主产区直接收购、储备政策,在主产区建立垂直收购、储备体系,核定一定数量的收购、储备规模,经营费用与资金由国家支付。国家也应支持粮食企业进行商业性收购、储备,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渠道。第二,保障“一免两补”政策的制度化和长期性,国家还需要尽快完善与此相关的配套政策。2004年初中央出台的“一免两补”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东北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仅吉林、黑龙江两省对农民直接补贴金额近40亿元,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闲置多年的耕地重新得到了开发利用,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粮食增产也成为定局。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因此暴露出来,也造成“一增两减”(粮食种植增加,经济、饲料作物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一免两补”政策的实施而快速上涨,种粮成本增大,实际上农民应得到的政策利益大部分转移到其它行业去了。第三,要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稳定粮食基地规模。东北地区户均耕地面积1.5公顷左右,虽高于全国平均0.5公顷,但远低于欧美人均耕地规模。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存在极大的矛盾。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有利于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管理。建立起联结农户、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大市场的桥梁,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受益。

建议出台国家级大型商品粮田保护与经营政策(条例)、东北粮食主产区大型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以及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信贷、税收优惠政策。已有的专业合作社、公司加农户、农民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经营等方向性的创新形式,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和引导。

七、多途径扶持大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

(一)大城市老工业区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突出的区域

东北有众多的老工业区迫切需要改造,如沈阳的铁西工业区、鞍山的铁西工业区、本溪的本钢工业区、抚顺的望花工业区、大连的甘井子工业区、长春的铁北工业区、吉林市的龙潭化工区、哈尔滨的动力区和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工业区等。这些老工业区小则几平方公里,大则几十平方公里,以冶金、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工作和居住的人口从几万人至几十万人不等。改革开放前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样板,时至今日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败,许多企业破产倒闭或即将关闭,形成了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的“烟囱工业区”,技术改造落后,环保投入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区内部穿插建设了规模不等的居住区,下岗失业人员集聚,城市贫困严重,社会治安和社区发展问题突出,已经构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地区”,是当地政府最棘手的问题。

在东北振兴战略中,从行业、项目布局等方面涉及到了老工业区的有关方面,如社会保障、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技术改造等,但其作为一类问题区域,如何促进其复兴,还没有引起重视。

(二)社区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扶持政策适当向老工业区倾斜

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核心是经济振兴、社区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与生态环境建设,这些都迫切需要国家的支持。

经济振兴是老工业区改造的中心任务,国家扶持的重点应是:一是扶持其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扩大融资渠道,鼓励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与区内外企业的合作。要特别注意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中小企业。三是扶持社区发展,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扩大就业渠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营建艰苦创业的社会氛围,保障社会安定。四是把老工业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持的重点,改造交通和通讯等市政设施,增加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设施。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纳入市政管理范畴,引入市场机制,开发利用工业废弃地,建设环保设施,美化绿化老工业区环境。

为实现上述任务,大城市老工业区改造需要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制定老工业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功能转换定位,从市区内各功能组团的协调发展角度,制定老工业区内的要素转移与置换的途径,制定产业调整、土地开发、社区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八、从加强城市的综合功能着手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最为集中的区域,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与培育,直接关系到东北的振兴和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东北有资源型城市30多座,占全国的1/6,这些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维持城市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长期依赖资源型产业,工业体系不完善,没有在资源开发鼎盛期筹划、构建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即城市化没有推动工业化的升级。二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体现的是重生产轻生活、重产业轻城市、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轨迹。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没有贯穿于资源开发与利用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就业压力比较大。由于长期实施劳动密集型的资源开发模式,加之城市功能不完善导致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因而随着资源的枯竭和技术的进步,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就业难问题。四是城市功能不完善。生产功能远强于其他功能,且空间布局上多以“嵌入”式为主,与区域的融合力比较弱,因而城市发展缺乏综合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须从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入手规划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途径

经济转型仅仅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措施,不能解决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所有问题。因此,从长远的可持续看,必须从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入手,系统规划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途径。首先是调整城市内部结构,完善其服务、生产、生态、商贸等功能,培育内部增长的活力,营造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与空间;其次,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经济联系角度,集聚区域优势,重新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强化地区中心功能。第三,与辽中南都市经济区、长春――吉林人口经济集聚区、哈尔滨――大庆人口经济集聚区的发展有机结合,合理分工,确定资源型城市的区际功能和合作方向。

(三)把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就业、城市功能建设、生态环境恢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振兴东北战略措施的实施要重点考虑资源型城市并与其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阜新城市转型的经验,须将就业作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稳定优化资源产业体系、扩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培育创新环境和能力等措施,创造充分就业的环境。积极培育综合功能,变单纯的“工矿城市”为功能健全的城市,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将资源型城市的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国家的重大工程给予稳定的支持。通过人才扶持等措施,培育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外汇储备;财富功能;投资组合;Copula-GJR-EVT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7-0003-06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评述

截至2012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24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稳定本币汇率,提高国家信用等级等。但是,巨额外汇储备也给我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存在很高的机会成本、汇率风险加大等。如何对外汇储备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管理,使外汇储备获得高收益或降低风险水平,促进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是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于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在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取收益性。福特(Ford,1994)提出了外汇储备管理的三个目标:满足指定用途、满足流动性以及从中长期投资中获取合理收益。艾森曼(Joshua Aizenman,2005)提出外汇资产的增值是一国货币当局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外汇储备除了要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外,还应该重视盈利性的功能。巴曙松(2006)将外汇储备管理目标细化,并提出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应当满足发展性需求的战略目标。

为了有效地实现外汇储备管理目标,一些学者引入了分层次、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帕特南(Putnam,2005)提出根据短期和长期目标,将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分为流动性储备和投资性储备两个部分。唐欣、纬恩(2005)借鉴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在外汇储备管理方面的经验,将外汇储备分为两个部分:确保流动性而投资于短期流动性强的资产的部分和注重盈利性而投资于长期收益性强的资产的部分。巴曙松(2006)将外汇储备分成三大组合:货币市场组合、投资组合和缓冲组合,并设定货币政策部和投资管理部分别对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组合进行管理。

关于外汇储备投资策略的研究,艾肯格林和马西森(Eichengreen和Mathieson,2000)提出要有效利用超额外汇储备,选择非金融类的产业投资和战略性资源投资来扩大投资范围。魏本华(2007)提出通过投资多样化、优化投资币种组合、完善币种管理及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进行多样化管理等方式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性。陶冬(2006)提出了三项短期建议:成立政府投资公司、成立国家战略基金以及将债券的货币结算由美元转为亚元。夏斌(2006)、李扬(2007)等提出用外汇储备购买原油、铁矿石、铜等战略资源,建立战略储备体系。

在外汇储备的实证研究方面,克利克(Reid W.Click,2006)通过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外汇储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欧元储备份额的结论。方琳(2006)建立了外汇储备货币管理的AHP模型,模型最优解表明我国应降低美元所占比重。刘凌云(2008)采用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力模型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外汇储备管理的若干建议。王硕(2010)从分析外汇储备风险入手,根据三种VaR模型分别测算单一币种对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影响,进而得出最优币种结构。

已有文献多数限于描述理论层面,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主要研究币种结构,而对资产结构的实证研究较少。笔者认为根据外汇储备的不同功能可以对外汇储备进行分档管理,发挥支付需要和信心保证功能的外汇储备注重流动性、安全性,应当由央行的外汇管理局管理,主要投向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资产,例如货币市场工具;发挥财富功能的外汇储备重视盈利性,由专门的外汇投资公司对其进行管理,投资于权益工具等。鉴于目前我国对外汇储备的管理更加重视其财富功能,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Copula技术,结合GJR-EVT模型对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进行实证分析,以确定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各资产的最佳权重,降低外汇储备资产管理风险水平,为我国外汇管理当局提供一定参考。

二、模型构建及投资资产选择

Copula 技术用以分析多变量金融序列的非线性相关性及分布特性,目前广泛应用于投资组合分析、金融风险研究、资产定价等方面。GJR-EVT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金融资产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及尾部特征。本文将多元Copula函数与GJR-EVT模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Copula-GJR-EVT模型,此模型不仅可以体现金融资产序列的条件异方差性、尖峰厚尾特征,还可以较好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相关性。

(一)GJR- EVT收益率分布模型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金融资产收益率往往不是服从正态分布,而是具有自相关性、尖峰厚尾性、波动集聚性和杠杆效应①等特征。麦克尼尔和弗雷(McNeil和Frey,2000)提出的AR(1)-GARCH(1,1)模型可以反映金融资产收益率的自相关性和条件异方差性,但是这一模型却不能刻画金融资产的尖峰厚尾特性和杠杆效应。格伦斯坦、贾刚纳特和朗克尔(Glosten、Jagannatha 和Runkle,1993)提出了 GJR 模型,它可以更好地刻画出金融资产时间序列的这一系列特征。因此,本文将采用AR(1)-GJR(1,1)模型拟合金融资产的波动率,并得到独立同分布的随机扰动项,然后运用一元极值理论中的广义帕累托分布(GPD)对尾部分布建模。

1. 边缘分布模型。若投资组合中有N种金融资产, 采用AR(1)-GJR(1,1)模型对资产的最近n 期历史收益率数据 [ri][tt=1,2,...,n]进行拟合,构建模型如下:

[ri=μi+θri+1+εtσ2t=ωi+βσ2t-1+αε2t-1+γψεt-1

其中[μi]为资产收益率[ri]的条件均值,[εt]为[ri]的波动项;[σ2t]为[ri]的方差项,[ωi]为其均值项;[γ]表示杠杆系数②;[ψεt-1

2. 极值理论和GPD分布模型。极值理论(EVT)是研究次序统计量的极端值的分布特性的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尾部分布。研究表明,金融资产收益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因此,为了更精确地度量分布的尾部特征,降低模型误差,本文运用极值理论中的广义帕累托分布(GPD)来逼近上述模型随机扰动项下的尾部分布,而对处于上下位阀值之间的随机扰动项采用基于高斯平滑方法的累计经验分布函数(CDF)来拟合。

(二)Copula 函数及蒙特卡罗模拟

Copula理论最早由斯克拉(Sklar,1959)提出,他认为可以将n个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分解成为它的n个边缘分布函数和一个Copula函数,而该Copula函数描述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Copula理论的提出为刻画金融资产间的相关结构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风险管理领域中。较正态Copula,t-Copula能更好地刻画金融资产收益率序列间的尾部相关性,本文将采用t-Copula衡量资产组合间的相关结构。

采用CML方法③对t-Copula进行参数估计,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金融资产对数收益率原始数据[X=xt1,…,xtnTt=1]通过经验分布函数转化为均匀变量[ut1,...,utn]。

第二步,利用密度似然函数估计Copula参数:

[θ=argmaxt=1Tlncut1,...,utn;θ] (2)

模拟出Copula函数的参数后,进一步求出N元金融资产投资权重相等时的投资组合风险。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模拟出未来M个收益率,设权重及投资组合收益率公式分别为:

[w=1/N,…,1/N]

[R eturns=rT+1?w=r1n,..,.rNn?w] (3)

最后,求出N元金融资产最小风险的投资组合权重,具体操作如下:设投资组合比重为[w=w1,...,wn],根据公式(3)得到M个总的投资组合收益率,从而得到经验分布图,根据水平分位数得到投资组合VaR值,找到最小的VaR,进而求出此置信度下的CVaR值,然后返回得到此置信水平下的投资组合权重,最小VaR求值公式为:

[minVaR=riskw1,...,wn] (4)

(三)投资资产选择

本文建立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包括债券投资、股权投资、黄金投资和非金融资产投资四类。对于债券投资,美国国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市场容量,并且交易成本低,它是国际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对象,因此本文以30年期美国国债作为债券投资的代表;对于股权投资,标准普尔股票指数包括500种普通股票,总价值大,其成分股有90%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它的代表性比道—琼斯平均指数更广泛,故更能真实地反映股票市价变动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选择标准普尔股票指数作为股权投资的代表;黄金储备作为金融资产,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黄金作为投资资产之一;我国外汇储备长期投资应服从国家根本利益,我国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又是资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凸显,因此要将外汇储备投资于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大宗战略物资,尤其是能源、有色金属等,根据我国产业进口依存度和稀缺性,本文选择原油、铜、铝和铅四种实物资源作为非金融资产投资的代表。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及统计性描述

1.数据的选取。本文选取的投资资产分别为国债、股票、黄金、原油、铜、铝、铅,截选2010年1月4日至2012年6月29日的30年期美国国债指数、标准普尔指数、黄金、WTI原油、铜、铝、铅期货价格④共629组数据作为样本,以它们价格的对数收益率作为投资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模型操作均利用Matlab2008a软件完成。

2.描述性统计。将这七种资产的日收盘价作为样本,将价格序列[Pit]定义为第[i]种资产在第[t]日的收盘价,其中[i=1,2,…,7],[t=1,2,…,T],则其对数收益率序列[rit]即为:

[rit=lnPi,t+1-lnPit] (5)

由七种资产的对数收益率波动图⑤可以看出,七种资产的对数收益率呈现尖峰的特征,波动性时大时小,呈现明显的易变性聚类。从收益率的统计特征可以看出, 股票、黄金、原油和铜的对数收益率均值大于零,债券、铝和铅的对数收益率均值小于零。原油偏度大于零,呈现右偏,其他资产偏度小于零,呈现左偏。七种资产的峰度均大于3,说明资产呈现厚尾的特征。J-B统计量说明七种资产均不服从正态分布。

图1:股票对数收益率波动图

(二)GJR-EVT模型参数求解

由表2平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资产的对数收益率序列ADF统计量均小于1%、2%、5%水平下的检验临界值,因此各个资产的收益率序列平稳。由图2可以看出,资产收益率不存在自相关,但存在异方差,因此,可以建立GJR模型。

根据(1)式建立AR(1)-GJR(1,1)模型,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模型中的参数,参数估计值见表3。得到标准化的且满足独立同分布的残差序列后,利用高斯核函数估计残差序列的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运用极值理论估计两尾的分布。具体为设定上尾和下尾的阈值,使两尾各自包含10%的残差序列,然后运用极大似然估计估计GPD分布来拟合超出阈值的分布,GPD分布参数估计值见表4。

图3是资产对数收益率随机扰动项的经验累积分布图,其中两尾是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拟合所得,中间段是用高斯核函数拟合所得。为了进一步验证GPD对尾部拟合情况,图4展示了资产收益率随机扰动项上尾溢出数据经验累积分布和GPD分布拟合图,可以看出GPD分布能够较好地拟合残差两尾的分布。

(三)Copula函数参数估计

采用两阶段法估计t-Copula参数,根据(2)式求得相关系数矩阵见表5,自由度DoF为20.0824。

(四)Copula函数模拟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及风险分析

根据估计得到的GJR模型和Copula函数参数,运用 Monte Carlo仿真技术,令仿真次数等于2000,仿真未来一个月七种资产的收益率。首先求出等权重资产组合下的收益率,假设七种资产的投资权重相等,根据(3)式求出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继而求出等权重投资组合的风险值。图 5和图6分别描述了等权重下四种资产投资组合损益分布图和组合收益率经验分布图,表6给出了Copula函数拟合得到的资产组合风险值。

由表6可以看出,随着置信水平的增加,投资组合VaR值均有所增加,说明模型能够将资产间的尾部相关性刻画得非常细致,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在给定相同的置信水平下,VaR值明显小于CVaR值,说明使用VaR值进行分析会低估组合风险,因此为了弥补VaR不能反映损失分布尾部信息的缺陷,将CVaR作为风险度量指标可以防范小概率极端金融风险。

从表7在风险最小条件下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的投资系数可以看出,随着置信度增大,黄金和铝的投资系数降低,其他资产的投资系数增大,说明研究期间内黄金和铝的走势平稳,波动率小,风险小,具有较好的保值功能,而股票虽然收益率高,但是波动率大,风险大,所以实证分析得出投资组合在股票上的投资比重几乎为零。各个置信度下,各种资产的投资比重从大到小排列为铝、黄金、债券、铜、铅、原油、股票,再次证明铝和黄金的稳定性较好。此外,90%置信度下,通过设置各资产权重,可以使VaR值降到很低的水平。

四、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GJR-EVT模型拟合边缘分布,再结合Copula技术得到联合分布,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在较好地考虑了资产相依结构的前提下,经过拟合优度检验、参数估计等一系列过程,模拟出了资产等权重情况下的投资组合风险值及不同置信度下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的最优权重,为外汇管理机构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及启示:

第一,外汇储备根据功能不同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用于满足进口、外债偿还、干预汇率等传统功能的外汇储备部分为流动性部分,更加注重流动性;而满足财富功能的外汇储备部分为投资部分,注重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及满足我国发展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建立不同的投资组合,可以实现对外汇储备的有效管理。

第二,Copula函数参数估计矩阵结果表明:Copula函数可以有效地描述变量间非线性的相关关系,资产间相关性不大,通过建立合理的投资组合,可以有效降低组合风险。边缘分布拟合检验结果表明:GJR-EVT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金融事件序列的波动特性,同时极值理论可以对金融市场的极端事件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

第三,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利用投资分析工具进行外汇储备的投资运营,将有利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从风险最小时的投资权重可以看出,股票收益大、风险高。因此,对于股票投资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根据资本市场的成熟度,逐步扩大股票的投资份额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第四,在最优投资组合中,黄金、铝占有很大比重,投资于黄金和能源、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不仅可以实现保值增值,而且可以缓解我国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瓶颈问题,由此我们认为投资战略储备是我国拓展投资渠道的合理选择。

由于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是根据样本考察期内的历史数据模拟预测出来的,实践中投资组合权重还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金融资产的价格本身存在周期性,而本文的样本数据只考察了一个历史时间段,因此,金融资产价格周期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投资组合的权重选择。二是本文的实证结果是根据历史数据通过模型预测出的,而现实投资组合的选择,还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或者是政策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注:

①杠杆效应:面对不同的价格变化方向, 收益率的条件方差变化方向会有所不同:同价格的正向变动相比,不利的价格冲击更容易导致价格波动率增加。

②[γ]若为0,说明GJR 模型即退化为 GARCH 模型。

③CML(The Canonical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一种两阶段估计方法,较一步极大似然估计(Exact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计算量小,并且没有对边缘分布的参数量做假设。

④美国国债指数来自于网站 http:///,标准普尔指数来自于网站http://,黄金期货价格来自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MEX),原油期货价格来自于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铜期货、铝期货、铅期货价格来自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

⑤限于篇幅,仅以股票的资产收益率波动图及自相关图示例。

参考文献:

[1]Bluford H.Putnam.Thoughts on investment guidelines for institutions with special liquidity and capital preservation requirements. Risk Management for Central Bank Reserves[R].European Central Bank,29-46.

[2] 唐欣,纬恩.东亚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中国外汇管理,2005,(6).

[3]巴曙松,刘先丰.外汇储备管理的多层次需求分析框架——挪威、新加坡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

[4]夏斌.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益[J].银行家,2006,(5).

[5]李扬,余维彬,曾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7,(4).

[6] 柳会珍, 顾岚.股票收益率分布的尾部行为研究[J] .系统工程, 2005,23(2).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资本 商品期货 储备

2006年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可以称得上是波澜壮阔的一年,期货市场上原油价格最高达到78.71美元/桶(纽约商品交易所),虽然下半年有所回落,全年涨幅仍达19.58%。铜价最高达到8660美元(伦敦金属交易所),全年涨幅达87.56%。对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外将原因归结为中国对能源资源的强烈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因素”。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市场各要素和变化过程,就会发现,“中国因素”仅仅是国外期货投机资金做多初级产品的借口,或称“概念炒作”,而“概念”背后的实质是金融资本的大规模投机运作。

一、世界金融资本运作规模空前增大

由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的普遍宽松,造成了全球范围内货币流动性的大量增加,由此导致金融资本及其运作规模迅速增长。以人们特别关注的对冲基金为例,据《对冲基金情报》2006年公布的调查显示,全球对冲基金超过8000只,总资产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而1994年全球仅约有4000只对冲基金,总资产不过1900亿美元。在最近的2001年到2006年的5年多的时间里,对冲基金的资产从5640亿美元增长到1.5万亿美元。此外,其他各种金融资本,如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各种政府基金的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金融资本规模的快速增长和逐利本性,使得其在各种市场的运作规模空前加大,特别是大量流入商品期货等市场。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统计,2006年前10个月全球在交易所交易的商品类衍生品共成交8.53亿手,同比增长33.8%。其中农产品、能源产品和金属类产品分别成交3.49亿手、3.22亿手和1.82亿手,同比分别增长26.9%、37.5%和41.7%。金融资本运作规模的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二、金融资本的投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转移风险和提高市场流动性三大功能。自期货市场诞生后,相应的商品市场便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石油、铜等矿产品期货也就有了金融产品的属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资本规模的快速扩大,当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造成供需平衡比较紧张的时候,货币市场上的投资者将一部分转移到了商品期货市场上来。

一向活跃于股票、债券和汇率市场上的金融资本看好初级产品市场。原因是由于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和巨额外债,使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商品期货与证券和债券具有负相关性,与通货膨胀又呈正相关性,使大量以美元存在的基金为了避免由于可能存在的汇率波动,纷纷试图以买进商品期货来规避风险。由于股票、债券市场的不景气和商品市场的赚钱效应的影响,促使金融与贸易紧密结合,金融资本大量投资于商品期货成为金融资本运作的新特点。

从市场参与者的结构来看,在世界主要石油期货市场会员的构成中,涵盖了世界主要的银行、投资公司和石油公司,如美洲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摩根士丹利、兰德公司;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等等。目前几乎所有对冲基金、养老基金、政府机构性基金都进入了商品期货市场。

三、金融资本在初级产品市场的运作给我国经济构成威胁

金融资本的加入,使商品期货市场产生过度投机。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对于我国利用国外资源造成困难,使国内重要短缺资源潜伏供应中断风险。

1、金融资本影响商品期货价格,期货价格主导消费价格。2006年8月开始,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滑,我国进口原油也急剧增加,8月份原油进口曾同比大增34.8%,至1182万桶,这个势头在9月得以延续, 9月份进口原油同比大增24%,至1346万吨,创下单月进口最高纪录。尽管我国石油进口大增,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仍在持续下挫,可见金融资本的影响远远超过供求对价格的影响。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关键因素在于金融资本期货投机的影响。同样原因,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由金融资本主导甚至直接决定。

现货消费价格由期货价格主导。初级产品市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形成联动机制,如石油定价机制就是市场供需双方在签订供货合同时,通常只是确定某种计价公式,计价公式中的基准价格一般与石油期货市场上的石油价格直接相连,即国际油价的定价方式是间接的,期货价格通过计价公式直接影响现货价格。

金融资本将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步形成了一套由期货到现货的定价机制,进而放大非市场因素,并造成世界各地、各种市场的连锁反应,由此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方向。

2、金融寡头和垄断供应商推高商品价格,我国只能被动接受国外不合理定价。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而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不多,金融市场规模还较小,金融资本实力较弱,金融服务业不发达,在金融资本操纵商品价格的世界商品市场上,我们没有定价权甚或相当的影响力和谈判筹码。仍以石油为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价格与进口数量同步涨落。这就出现了一个不理性的现象:在价格高涨时进口多,在价格低迷时进口少。有人说我国企业不具有对国际市场价格进行预期的能力,其实不然,而是我们只能被动接受价格而不能影响价格的结果。铁矿石涨价也说明了这个问题。2003年我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而在2005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我国钢铁业被迫接受了日本最大钢铁商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单方达成的协议涨价幅度,铁矿石价格上涨71.5%,随后的 2006年、2007年又分别上涨19%和9.5%,3年累计涨幅达128%。再如2005年10月到2006年6月的电解铜涨价,虽然我国连续在国内市场抛售库存物资,无奈不敌金融资本的大肆挤兑,铜价节节攀高。有研究表明,上海金属交易所的价格对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影响非常小,而反之则影响极大。

3、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价格波动给我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商品市场的波动,一方面,由于我国消费增长的刚性,不得不按照高涨的价格支付不断扩大的进口商品的费用,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另一方面,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抬高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成本,使得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上升,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且造成国内的通货膨胀,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据测算,2006年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我国多支出117亿美元。2005年铁矿石价格上涨,使得钢铁行业增加成本397亿元,相当于钢铁行业2004年利润总额的46%。铁矿石价格的连续上涨对主要钢材消费产业,如建筑、机械、轻工、汽车、集装箱、造船、铁道、石化等产生严重影响并波及到宏观经济运行。

四、通过建立和加强储备分散金融资本运作带来的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金融资本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与市场垄断行为实质是相同的。垄断行为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操纵交易数量以改变价格,并从改变后的价格(即垄断价格)中获利。金融资本在期货市场上短期内控制了交易头寸,从而控制价格。在经济体内,打破垄断是政府的职责,在国际上应对无政府状态下的垄断,也必须由政府出面。对于国际金融资本运作对我国经济构成的威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各种应对措施应当构成完善的应对体系,包括完善金融体系,发展金融和商品期货市场;壮大市场规模,加强预警监控,完善风险防范措施;拓宽利用国外资源的途径,提高企业获取国外资源的能力等。除此之外,加强储备在化解和分散国际金融资本运作风险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一定规模的储备,可以增强争夺商品定价权的实力和化解供应中断风险,在商品价格上涨时获取直接收益。商品定价权之争,实际上是企业或者国家间实力的较量,在我国企业和国家实力尚不雄厚的条件下,拥有一定规模的储备,可以发挥杠杆作用,增加回旋余地,如在2005年以来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我们就可以作为筹码,至少可以延长谈判时间,由于供方也要考虑年度产销平衡问题,因此会给对方造成压力,使我们在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再如在2005年至2006年电解铜飞涨的情况下,就可以多抛售一些,一方面减轻国内企业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减缓价格波动。

拥有一定规模的储备,在非市场因素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供应中断情况下,可以有效化解风险。在国际外交事务围绕资源争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在外交谈判中获得主动。应特别注意的是,应对非市场事件,有时仅有货币是不够的,必须有相当规模的实物才行。而石油、铜等期货品种已经具有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既能有效应对资源短缺风险,又能随时变成货币应对金融危机,具有进退两益的好处。

2、一定规模的储备库存对商品期货价格上涨起着制约影响。如图1是铜价格与库存关系示意图。研究发现,商品期货价格与交割库存成负相关性,即库存增加,价格下降,库存下降,价格上升。经验表明,利用库存对价格的影响关系,拥有一定规模的储备,在适当时机可以将部分物资借给企业注册成交易所标准仓单,甚至不用实际交易就可以配合其他实质性措施影响价格走向。象美国的石油储备,仅公布库存的变化就可以影响石油价格是一样的,库存对于期货市场具有相当的威慑力。

3、石油和有色金属等大宗资源性产品应当作为储备重点。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增长强劲,由于国内资源相对匮乏,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因此,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包括铁矿石、铜在内的多种大宗基础产品。由于欧美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对这些工业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已大大降低,他们对价格的波动远没有我们敏感,并且他们掌握大量的跨国垄断矿业公司,一定程度上会容忍或支持其价格在金融资本的推动下大幅上涨。我们则必须高度关注工业原材料可能出现的危机和市场波动,采取措施稳定市场,化解风险。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石油等能源消费上占比虽然远远大于我,但是他们同样掌控着大量的既有资源,并且大多数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战略储备,相对我国应对风险的能力要强很多。另外国际金融资本大多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机构和个人资本,价格波动正是他们他们掠夺不发达国家,获取直接利益的好时机,因此,在金融资本大规模运作于商品期货市场的新背景下,资源价格的波动体现出新的全球利益博弈新格局。由于资源匮乏和金融实力不强的双重约束,我们始终处于价格波动的受害者地位。

从我国实际出发,考虑应对资源和金融双重风险需要,当前我国应尽快进口储备在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交易量大、金融属性强、我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大宗能源和矿产品。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资料:

[1]2006国际金融市场报告,省略 金融界网站 ,2007-3-21.

[2]马凯.驳“中国能源”[N].经济日报,2006-11-8.

[3]陈晓刚.金融市场决定油价 对冲基金影响越来越大[N].中国证券报,2007-1-26.省略 ,中金在线,2005-10-22.

[5]江涌.定价权与标价权是国际资源争夺的焦点[N].中国经营报,2006-04-01.

[6]岑科.以印象派眼光扫视对冲基金[N].新财富, 2007-03-2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capital influence to futures market,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reserves.

Jiang Zaijun

(Wuh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物流金融;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014-02

0引言

物流金融是伴随着物流产业发展而产生一种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以及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少数省市发展得非常快。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可以促进商品的流通,顺利变革流通体制,因此物流金融逐渐成为国内银行比较重要的一项业务,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1]重要的是,物流金融不仅能够解决物流供应链上的资金薄弱的困难,而且能够促使物流企业有效扩展业务,带来丰厚的增值利润,更能够根据物流供应链上契约交易关系进行担保,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2]发展物流金融还可以促进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共同快速和谐发展。

1我国物流金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外,推动物流金融服务发展的往往是金融机构,但是在国内推动物流金融服务发展的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我国物流金融服务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中应时而生的。这是因为在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非常复杂,不仅要提供一般的现代物流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和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承担和提供部分金融服务。目前我国物流金融服务发展还不深入,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自身经营条线的限制以及缺少相对完善的物流金融组织。相对完善的物流金融组织(企业)要求独立性、专业化以及广泛性。独立性要求物流金融组织(企业)能够迅速对各种企业做出合理和有效的物流金融产品选择方案,独立地服务于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专业化要求物流金融组织(企业)具备深入系统了解物流金融整个业务体系和熟悉业务操作流程规范能力。广泛性要求物流金融组织(企业)能够涉及到各个行业和地区(农村和城市),为各个行业和地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物流金融服务。但是,从目前物流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还缺乏这样完善的物流金融组织,尚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各种物流和金融需求。仔细归纳,我国物流金融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物流企业分散而且发展缓慢我国物流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和滞后,严重影响了物流金融的发展速度以及质量。由于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导致物流企业的整体规模以及经营管理明显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服务行业仅仅在商业、物资储运以及运输等方面得到较快的发展,并没有在工商企业中普及和扩散,使得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服务项目和类别单一以及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导致现代化程度不高。

1.2 银行作用有限由于目前我国银行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物流金融的风险防范控制机制,使得很多行业和企业无法进入到物流金融业务中来,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进而影响了物流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此外银行的物流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缺少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也影响着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3]我国银行外部环境如相关法律依据构建不足或者存在缺陷也是制约银行实施物流金融的主要因素,影响了银行的应得利益。

1.3 专业人才缺乏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在精通物流和金融,以及法律和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储备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差距。因此,拥有大量熟悉精通金融和物流的人才将是我国银行未来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关键因素。[4]

2目前我国物流金融的核心模式

物流金融的核心模式源自其产生的最初始的激励。虽然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包括代收货款、垫付货款、仓单质押、保兑仓业务以及物流保理。在这些模式中,最核心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传统的物流服务来监管和掌控资金不足企业的流动资产,这就使得银行为资金不足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服务成为可能。这类物流金融服务就是物流金融的核心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与银行结成战略联盟,成为帮助银行监管企业的资产,激励银行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服务重要桥梁。这样的一个联盟体可以为企业提供物流和金融集成的服务,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银行、资金不足企业实现共赢,各取所需,大大提高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当前我国物流金融服务的主要核心模式有:

2.1 基于权利质押的物流金融模式基于权利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即仓单质押融资,指借方企业以物流企业(中介方)开出的仓单作为质押物向银行提出申请贷款的一种金融业务,它是在物流企业参与下的一种权利质押业务。在这种模式下,仓单是物流企业和借方企业签订仓储保管合同的前提上,对存货人所交付的仓储物进行验收之后出具的一种物权凭证,可分为标准仓单和非标准仓单两种类型。前者能够凭借其标准化结构进入期货市场交易,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债权的保障。

在银行的信贷体系中仓单质押实际上早已出现,只要通过担保方式用来补充企业贷款中的信用不足的问题。但是从物流金融的角度来看,仓单质押则是将质押仓单的价值等同为融资对价,融资的期限、金额以及贷后管理等都以质押的仓单为基础。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仓单质押融资的目标市场,并且提高了风险管理的精度。

2.2 基于动产质押的物流金融模式在现实中,基于动产质押的物流金融模式就是存货质押融资,这种融资方式是借方企业以其所属的动产作为担保,向银行质押,与此同时,将质物转交委托具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物流企业托管,达到获得融资贷款的目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一种动产质押业务。目前,在国内,基于动产质押的物流金融模式涉及有色金属、石油、钢材、建材以及家电等十几个行业。粮油、棉花、橡胶、有色金属、纸浆、玻璃、钢材、汽车、化肥以及原油等各类价值稳定和具有良好的市场流通性的商品往往被当做质押品。当然,如何选择动产质押品种,主要考虑如何规避银行风险和确保信贷安全,其次是质押商品的流动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通过为供应商代销产品或者为零售商提供替代采购等方式,向资金不足的供应商供应商品,采取延迟支付的手段,还可以为资金不足的零售商间接提供融资服务。除此之外,传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在物流供应链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模式可以被称作物流金融高级运作模式,他可以提供物流和金融集成式服务,而且具备比较完善的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在供应商、零售商之间,部分协调了供应链的收益。[5]

3促进我国物流金融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物流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如何建立相对健全的物流金融风险预警与违约后处理机制是物流金融大力发展所必需的[6]。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需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规范物流金融的操作流程,完善和规定金融创新产品标准,实现控制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的目标。绝对不能为了完成贷款任务而放松风险控制,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尽可能的评估、监管及规避风险;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健全与物流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7]

3.2 建立和完善物流金融评估机制,加强信贷审核的风险预警

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内部评级模型、财务测算模型以及风险预警等信用分析定量模型,加大防范和控制风险;要结合物流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如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以及银行信誉度等;对客户进行全方位资信管理,建立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客户信用分级制度、客户资信调查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等。[8]

3.3 大力培养物流金融专业人才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短期培训、学校在职进修等方式加强专业物流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学习和培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要加强金融知识和物流金融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当然,银行和物流企业可以签署培训协议,实现双方员工的融合和交叉,增加员工对业务的熟悉程度。此外,高等院校也要创新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具有物流和金融双重知识背景的更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物流金融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面对着挑战和机遇。只有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不断进行快速进行资源整合,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实现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的携手合作,共享一定的资源与信息,才能实现我国物流金融的蓬勃发展。[9]

参考文献:

[1]周玉梅.刍议物流金融运作模式优化[J].生产力研究,2010(10):83-85.

[2]李毅学,汪寿阳,冯耕中.一个新的学科方向――物流金融的实践发展与理论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1):1-13.

[3]李琳.我国银行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5):74-75.

[4]成巍立.浅析我国银行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1(6)下旬刊:74-74.

[5]赵临风.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刍议[J].特区经济,2010(10):281-283.

[6]郝建彤.北京市发展物流金融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0(3):35-38.

[7]周雪莲,刘满芝.江苏省发展物流金融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1(3):75-77.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6篇

近几年中国与俄罗斯相互投资与合作已走上快行道。良好的国家关系为发展投资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2004年9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期间,总理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向俄罗斯累计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的目标。这是从务实和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战略目标,符合两国国情及双边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政府已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中国企业与俄在各个领域的投资合作。目前,中国对俄投资主要集中在贸易、微电子、通讯、家用电器组装和木材加工领域;俄在华投资则主要集中在核电、汽车、农机组装和化工领域。在两国领导的推动下,中俄经贸投资活动实现新的突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以获取国际资源和原料,这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与此同时,加大相互投资,以投资促贸易,经贸关系才能深入发展。

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带来不利影响,中俄贸易结束了连续10年的增长势头,但是两国开展投资合作依然在增长。两国相互投资增长迅速,贸易融资不断扩大,中俄原油管道、田湾核电站等大项目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2009年中国对俄罗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73.5%,达4亿美元。俄罗斯对华投资也有所增加,为3200万美元。截止2009年底,两国相互直接投资总额已超过28亿美元。重点合作项目分布在化工、电信、建材、运输、金融、木材加工、能源和资源开发、科技研发等领域。

2009年6月,中俄两国元首批准了《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明确了两国开展投资合作的主要目的、原则、合作机制及投资优先领域等重要内容。两国在资源规模和产业发展方面突出的互补性,决定了中俄投资合作的发展潜力。

2009年下半年,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向中方提交了俄8个州区的16个优先引资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材、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旅游开发等领域。中方对上述项目高度重视,经过半年筹备,在中国商务部的指导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俄机电商会组织了由国内20余家企业、4家金融机构组成的中国赴俄罗斯投资合作促进团,就上述项目中的12项与俄方进行合作研讨,其中9家中方机构和企业将在会后分赴项目所在联邦主体(州、共和国)进行实地考察,俄方相应州区和企业也已做好充分准备,并已提前向中方提交详细的考察计划。相信在两国政府和双方企业的有力支持下,中俄两国必将在扩大相互投资规模、提升投资质量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目前,双方还在积极探讨高速公路和铁路、高档酒店、电站建设、港口改造、农业开发等一系列新型项目。随着两国经济复苏回升,特别是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远东和西伯利亚开发力度,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已逐渐成为拉动两国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2010年上半年,中俄在投资合作方面又继续取得可喜进展。中国在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已达到2.6亿美元,增长59%,中国在俄罗斯承包工程达到7.3亿美元,增长87%。2010年下半年中俄合作有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的建设、跨国输电工程等等。

中俄在投资合作中的角色不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加工业基地,俄是世界最大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地。在两国的投资合作中,中国生产能力强,俄在科研和设计方面具有优势,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很明显。从中国的自身发展来看,目前对外投资的能力日益增强,现在正是国内产业升级动力最为强劲的时期。中国的很多产业,如纺织、家电、轻工等技术成熟、管理水平先进、营销网络发达,完全可以走向俄罗斯市场。中俄机电制造业各有所长,互补性强,俄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在家电、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优势明显。当前,中俄两国经济都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两国在许多领域具有互补性,这是双方开展投资合作的基础和机遇之所在。

俄罗斯是中国“十一五”期间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之一。“十一五”期间,中国企业要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大力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新的起点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上,中国企业要根据中央提出的“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战略来布局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和市场。在国别的选择上企业应牢牢把握以下原则:周边友好国家、资源和市场与中国互补性强的国家、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世界主要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在投资产业的导向上,能源开发利用、工业制造业和加工工业、新技术开发和研究以及服务业等均是中国开展对外投资和其他跨国经营活动的主要领域。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投资区域方向上,还是国别选择以及产业导向上,俄罗斯都是中国重要的投资市场之一。围绕实施中国能源战略和对外贸易战略,中俄开展投资合作的领域十分广阔。中俄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十分广泛:林木深加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能源领域、基础设施领域、机电、汽车、纺织、农业、渔业领域以及服务、民用技术和军事技术领域等,都可以成为今后两国相互投资的重点领域。目前,中俄两国企业在上述领域均有一些生产性的投资合作项目,如两国林业合作正在越来越多地从采伐向深加工发展;两国企业在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能源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企业参与俄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莫斯科投资建设中国商务中心、参与萨哈林州南萨哈林市城市综合设施项目建设;中国企业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建设汽车组装厂、在圣彼得堡建设浮法玻璃厂以及两国企业合作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渔产品捕捞及加工等。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到位,两国间产业内的水平分工与合作也将会有所加强。

目前,备受关注的是中俄能源投资与合作。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当前国际市场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与围绕能源所展开的相关投资与合作。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又是中国的近邻,中国石油企业一直希望打入俄罗斯的石油勘探、开发市场,并一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地努力。中俄坚持互利互惠基础上的能源合作前景看好。

2009年中俄谈判多年的大项目取得进展。具体表现在,政府谈判机制化,能源公司合作成绩显著。中俄能源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使得合作内涵更加丰富。两国能源公司按政府间协议的要求,始终坚持会谈协商、解决分歧、寻求共识,从而使能源合作不断取得进展。2009年2月17日,两国签署了中方向俄提供250亿美元长期贷款换油协议:中方提供固定利率6%的贷款;俄方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2030年,俄方通过管道每年向中方供油1500万吨,总计3亿吨石油。中俄原油管道计划2010年10月31日建成投产,这标志着双方在石油领域已进入长期战略合作的新阶段。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将实现向中国年供原油1500万吨,以后将进一步增加供油量。在煤炭方面,中国企业已开始向俄煤炭工业投资逾10亿美元,俄已向中国供应煤炭逾百万吨;在核能方面,中俄已就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造价达成一致,田湾核电站是目前中俄间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

另一个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投资与合作领域就是农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约束因素之一是人多地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状况将难以改变。就中俄两国农业生产条件来看,具有较强互补性,双方农业合作有很大潜力。俄罗斯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人均耕地面积0.83公顷,是我国的8倍;俄罗斯可耕地利用率不高,多数地区土壤肥沃,而我国可耕地基本开垦完毕,地力下降严重;俄罗斯劳动力缺乏,而我国精壮农业人口众多。俄罗斯地广人稀,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地多人少国家。长期以来,农业劳动报酬较低,农村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俄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俄罗斯与我国还有4370公里的共同疆界。我国与俄罗斯在资源禀赋方面有最强的互补性,双方优势明显,投资合作前景广阔。在21世纪,作为农业大国,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实施农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而俄罗斯应当是我国的首选之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俄罗斯的农业投资,在多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日本、韩国等其他邻国相比,我国具有劳动力丰富并且廉价的优势;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具有地域邻近、国境线漫长、交通方便的优势;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有远离政治经济中心、靠近人口稀少、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产品特别短缺的地区。我国企业对俄农业投资有利于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国应加强对俄罗斯农业的投资。目前外资对俄农业方面的投资相当少,主要投资还在食品方面。俄急需外资来振兴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与俄罗斯农业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已经起步,总的来看,合作项目较分散,突出的大项目不多,总体规模不大。合作主体以地方和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参与较少,技术含量较低。目前中俄农业投资合中俄两国农业方面的投资与合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这同农业在中俄两国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有重点地在俄罗斯开展一些农业项目投资活动。中俄两国在农业投资与合作方面有三个特点:两国市场容量大,生产结构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贸易有良好的政治、法律和历史基础。基于这些特点,两国农业投资与合作前景看好。中国鼓励企业赴俄罗斯开展种植、养殖、渔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在俄罗斯农业领域投资,推动对俄罗斯农业合作深入发展。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和俄方加紧沟通和交流,准备多方面调整对俄农业投资政策,促进两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主要的做法是,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对中方投资企业加强引导,组织中国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和有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参与两国农业合作,使两国农业投资与合作项目规范、有序地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俄联邦中央政府还缺少针对中俄农业投资合作的优惠政策。在短时期里,农业合作更多地是有利于俄罗斯的经济复兴和国内的安定团结。我国对俄罗斯的农业合作,既要有紧迫感,但是一定要慎重行事,讲究策略,本着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推动对俄罗斯农业合作。

还要提及的是,为了推动中俄经贸投资合作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提高与贸易投资有关的金融服务水平,为中国企业对俄顺利投资保驾护航,而且金融合作本身也是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两国的资金状况和经营主体的特点决定在未来的经贸投资合作过程中必须要建立灵活的融资方式。俄罗斯是资金短缺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外部资金的支持;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本积累有了很大的进步,产业结构也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这在很大程度得益于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油田;设备安装;集输管;管道施工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177-02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一个又一个的油田出现在了我国的大地上,它的存在,为我国各方面提供重要的能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因此,油田的设备安装及集输管理的科学施工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方面,为油田操作工提供安全生产保证,另一方面,它也为更加合理地加工石油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1 油田的设备安装

1.1 设备的含义

油田设备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油田工程上的设备,它是油田能够正常生产的基础,而且关系到生产的质量、数量问题,一套好的设备对于油田来说非常地重要,所以,选择的时候,尤为关键,一定要选择一套最适合当地环境、油田构造的设备。

1.2 油田设备采购

油田的设备采购方式现如今主要分两种,一种为石油生产本部的项目部自己负责采购,另外一种就是找有经验的承包商,让其为公司提供优良的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当然,两种方式采购对工程的施工都有不同的利和弊。

自己采购的方式就是由业主自己与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和技术协议,指定某个厂商,为工程提供指定的设备。这种方式,直接的好处就是业主省略了中间的环节,不仅为公司节省了不少资金,而且业主可以根据现场使用的情况,第一时间知道设备的质量好坏,对设备有个直观的了解。为以后的设备采购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弊端就是,业主直接采购的结果,可能在某些安装问题上,考虑不周全,往往没有承包商那样了解现场的情况,容易造成业主对现场不了解,安装出现问题。与施工单位产生争执。

由承包商进行采购,就是由业主与供货方提供技术协议,再由承包商进行采购,由承包商与供货方进行技术协商,并且进行订货,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现场安装问题全部由承包商负责,不由业主担心,而且出了质量问题,可以由承包商负责,自己不用操心设备的质量问题。

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产生了中间环节,花费要比直接采购高,而且采购的周期也会相对延长,由承包商采购容易造成衔接中断,容易造成施工方已经将基础的安装工具运到现场,而由承包商采购的设备,却还没有到货的现象,给施工方的工期带来不良的影响。

1.3 设备的分类

油田施工设备的主要特点是大,连续基础长,需要用于旋转的坑深,而且构造比较复杂,基础设备上的脚螺栓锚板孔、预留孔、预埋地脚螺栓数量多,所以,安装和旋转比较地繁琐,油田的化工设备一般归类为两大类。

一种是以器、塔等形状为主,例如精馏塔、再生器、反应塔、减压塔等,都是塔、器类为代表的主要设备。

而另一种以排气筒、火炬等为主,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比较高,设备的安装特点以树立为主,它是属于一种柔结构的设备。

1.4 油田设备的验收

设备不管是由哪一方进行采购,特别是由第三方进行采购的,施工单位一定要进行基础的验收,验收的标准必须与业主提供的图纸上面的原样,外形尺寸的大小,以及预留螺栓孔的尺寸必须一致。确保没有质量问题才可以进行施工。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办理交接的手续,作好接收记录,才可以进行科学地安装。

设备的基本外形、尺寸、预留(埋)的脚螺栓孔或者螺栓的相对尺寸,必须与业主提供的完全一致。

验收时,需检验设备的表面,是否有油污,如果有必须进行科学地清理,以免影响设备和二次灌浆的稳定性。

1.5 设备的安装

设备安装时,需要根据专家设计的施工图,依据建筑物的定位轴测定,该机械位于纵,横中心线的基准线,根据纵横相互垂直原理找到两条中心十字线。设备的安装分为直接坐落和在已有基础上改装。

设备安装前,必须对设备的位置精度或者项目进行误差分析,精密测量尺它主要是检测设备各个零部件尺寸的误差、垂直误差、平等误差、同轴误差等。对于出现误差的部件,进行科学地调整,以确保设备达到使用的标准,调整包括水平调整、垂直调整、倾斜调整及平行调整等。对于比较大型的设备,为了安装的安全,必须将机械进行定位、固定等,确保设备安装的安全性。

为确保安装时机械设备底座与设备紧密相连,灌浆层的质量尤其重要,灌浆层可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灌浆时,应将灌浆层压实,灌浆层的强度必须要有原设计强度的80%以上,再松掉调整螺钉,再重新测一次设备安装的水平误差,无误后,再将支撑件填实。

2 集输管道施工技术

油田地面管理,一般来说是由钢制管道为主,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分为碳钢、不锈钢、钢非金属管理等。按照压力不同又可分为真空管、低管、中管、超高压管道及高管管道等。按输送物质的不同又分为腐蚀性介质、汽水、危险品、化学品等管道。

2.1 管道的组成

石油管道的组成部分和支撑件主要有管材、管件、阀门、法兰、支吊架、仪表装置及其他部件,管理是通过与设备完美地相连,构成一个密封的循环系统,以达到对外输送介质的作用。

①管材。它的制造材料有碳钢管、低合金钢、高合金和有色金属管道,这些管道根据油田的需求又分为无缝、焊接、钢板卷制等类型的钢管。管材的质量必须表面无裂纹、缩孔、重皮等质量问题,钢管锈蚀、刮痕、磨损程度必须小于5%。螺纹、坡口的加工精度必须达到国家管道的要求或者设计者的订制要求。

②阀门。阀门作为管道的重要组成构件,必须有相关的质量证明、出厂合格证、铭牌等国家要求的程序,铭牌上必须标准压力、温度和介质等,以方便使用者合理挑选。

阀门的外观不得出现裂纹、氧化等影响产品强度的问题,不得有磨损、缺损、无铭牌或者有污物,阀门出厂时,两端必须有防护盖。手柄操作灵活,干燥卡涩即为不合格。

2.2 集输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①管道施工前的准备。管道施工安装前,必须对预埋的管道进行内部的清理,确定内部干净,检查管道阀门或者螺栓是否合乎业主设计要求的标准。按照设计图,开挖管道沟渠,对有需要焊接的管线进行对口焊接。管道在地下对接时,确保管线已暂停使用。

②管道阀门及法兰安装。在进行阀门与法兰安装时,确保法阀门与法兰成配套产品,最好购买有标志的阀门,其箭头的方向应与介质的流向一样,如果没有标志,也应该标明流向,确保使用者更好地分辨阀门是否处于开启或者关闭状态。法兰安装时应与轴线保持垂直。

③油田支吊架安装。管道支吊架的安装应该严格与设计图一样,不能随意变换位置,支架预埋尺寸必须严格与施工图对应,对于没有温度变形的管道安装,应保持吊架与吊杆的垂直。

④特殊材料管道安装。现在油田使用的除了常用的钢制管道之外,还有PVC、PP-R等材料,这两种材料的管道,主要是用于加药和采暖管线,还有一种玻璃钢材料,主要用于污水站处理。

⑤油田工艺管道安装。油田地面工艺管道一般以集输管道居多,油气集输管道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从陆地输送石油、成品油等的地面管道工程。油田集输管道包括采油、注水、注气井等井场工艺管道,也包括井口、石油伴生汽、动力液、含油污水及混合物物等管道。又有输油管道,注蒸汽管道、采油伴热管等。集输管道施工方法包括直埋敷设、跨越、定向钻穿越三种,直埋敷设管道的安装有沟上组焊和沟下组焊两个步骤,先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放射线,再对管线进行人工对口处理,如果管线口径较大,可以用专业的对口器进行对口处理。然后再进行电焊处理,焊接时最好用下向焊的工艺,因为这种工艺可以让焊口外形完美,成功率高,返修率低,而且速度比较快,是一种比较好的焊接方法。但是这种焊接的焊接材料是普通材料的八倍,所以,应用不太广泛,一般用于长输管道。

跨越管线的安装一般都是应用于沟渠或者河流的上方,为了直线距离,一般来说,用这种方法比较划算,而且节约时间和成本,但是也有比较长的河流,属于长距离跨越需要借助桁架,先把桁架制作成型,然后再用吊装装备进行就位安装。

定向钻穿越的管线安装一般用于原油和天然气,现在,由于油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盗窃现象,所以,石油工程已经舍弃了直接开挖的方式,一般都是由专业的定向钻来完成,用定向钻钻导向孔,然后扩孔,然后将管线回拖,地形越长,越复杂,需要的扩孔就越多。

⑥集输管理防腐。安装在地下的集输管理,由于受地下水、酸、碱等物质的侵蚀,容易对管道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对集输管理应根据当地土壤的情况制定合适的防腐处理。

集输管理的防腐主要有石油沥青防腐、环氧煤沥青、聚乙烯防腐等,石油沥清防腐由来已久,至今为止,仍然是主要的防腐材料,属于普遍的类型;而环氧煤沥青则具有而盐、碱腐蚀、抗潮湿、抗微生物等作用,施工简便、安全;而聚乙烯防腐则具备耐冲击、绝缘性能强、污染环境小,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做防腐处理时,应该根据当地土壤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防腐处理,使得管理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保证石油正常、安全地被抽取出来。不会产生管道被腐蚀,而产生漏洞等严重的状况。让石油业主采油更加地安全,更加地放心。

3 结 语

根据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需要的石油能源也在不断增加,而石油能源又在一天天地减少,那么合理地、安全地、科学地采取石油能源就成为了众人关注的话题,在没有找出可以取代石油的能源之前,石油的合理开发和使用,无疑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那么,科学化地进行设备安装和集输管道的安装,减少石油的泄漏和开采过程中的不必要浪费,降低成本,就成了业主们最关心的问题,希望文章的分析对从事设备安装和管道安装的相关工作者有所益助。

参考文献:

原油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8篇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就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的时候,曾设想到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去年和前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这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标志。

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我最近到浙江的一个城市,听说这里的土地开发都已经碰到“红线”,但在最近城市改造后新建的房屋中,大多还是6层左右的建筑。今年国家给浙江审批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23万亩,其中还有40%是给中央项目预留的,分到一个地级市只有2-3万亩,再分到县只有不到1000亩,这是造成今年浙江投资增长率猛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福建、广东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正在变脸,出现了东冷西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