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当代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

在最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西方在心理学方面的发展逐渐向着后现代心理学等新的研究取向发展。对于这些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其越来越受到当代心理学家的关注,并逐渐开始涉足这些新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当代心理学的取向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观点。

1 三种研究取向的特征介绍

1.1 后现代心理学

对于后现代心理学,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包括社会的建构和话语等心理学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建构心理学,通过这些理论观点构成了后现代心理学取向。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主张心理的社会建构性,在后现代心理学中,其认为世界划分为主客二元,心理同知识等内容一样,都是人们生存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发明。而语言是一种传输知识的重要媒介,但社会的建构结果所依赖的词语由于词义内容的限制,往往无法将所有的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论述。然后是强调互动的源泉作用,社会的建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现的,具体来说就是每一个人的情感和人格等所有的心理活动是在不同个体之间互动发生的,这是社会构建的源泉。在后现代心理学中,认为感觉等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通过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此外,在后现代心理学中对方法中心主义是持反对态度的,其认为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单一的定量分析往往无法对人们的心理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查,因此,在后现代心理学中逐渐提出了多元方法的理论,其主张以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另外,互动在后现代心理学中是最主要的内容,而话语和行动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后现代心理学家在对个人内心进行分析时,往往是通过建构行为中的话语来对个人行为进行原因分析。

1.2 积极心理学

在积极心理学中,认为人天生具有潜在性的建设性力量和各种美德,而积极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人的内心进行解读,激发这些潜在的力量来帮助个人发展。对于积极心理学,其包含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积极的价值观取向,在积极心理学中,认为人是一个能够自我决定的系统,其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我的需要不断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因此,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需要将重点放在对人的潜力培养上,从而使个人能够健康生活。为此,积极心理学家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开发人的情绪,提高人的创造力等方向上,且在研究中不会对人精神上的疾病刻意避开。尽管积极心理学没有从正面对心里健康进行强调,但其研究方向却表明了积极心理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是个体与社会层面兼顾的研究视野,在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上,其将个体层面的心理学研究进行了扩展,另外,还对积极心理学对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在积极心理学中,认为人的积极心理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实证主义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和问卷法等。

1.3 进化心理学

对于进化心理学,其主要是对人的心理机制运行和适应性等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综合了传统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内容和方法,然后采用进化理论来对人类心理学的发展进行分析。下面是几点特征,首先是心理机制是进化的产物,对于进化心理学研究来说,其首先需要对心里机制的运行和发展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从根本上对心理学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研究。过去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进化具有紧密的联系,进化和人类行为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心理机制来完成的。但在过去的心理学研究中,人的心理机制往往是被忽略的,导致心理学研究出现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然后是心理进化源自压力和适应,在进化心理学中,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在对压力的不断适应中形成的,而进化的压力包含生存压力和繁衍压力等。

2 当代心理学的启示和评价

2.1 反思的主要意义是为了更好的超越

心理学自出现以来一直在持续的自我反思和改善,因此,这种反思可以说成是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动力。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困境,像冯特以后的自然科学研究使心理学出现了逐渐向着衰弱方向发展的危险,这时,为了解决心理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西方的一批心理学家又一次提出了自我反思,然后重新开始构建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当前的三种心理学取向研究中,每一种都对应着一种心理学反思,像积极心理学则对应着消极心理学等。在当前的心理学取向研究中,尽管打破了传统了反思和批判概念,但其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这三种心理学取向研究中都对人的机器预设和动物预设进行了否定,将人的独特性进行强化,像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具有社会构建性和互动性等。

2.2 影响和问题共存

对于这三种新型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其对当前的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中以后现代心理学为最。在后现代心理学中,认为没有一个体能够脱离话语而产生真实的心理实体,而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其将经验主义看作是影响心理学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强调群体互动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在积极心理学中,其则将人的内在潜力开发作为心理学发展的重点,通过对机器和动物预设的否定,将人的积极性进行大力的赞赏,是一种人性的理性回归。另外,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不同,其在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也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纠正和反思,并对后现代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中的精华内容进行吸取。最后的进化心理学则是对人的心理实质进行了界定,其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在对压力的不断适应中所形成,其对人类心理学的定位进行了扩展,是当前的一项新型心理学研究方向。

3 总结

对于一种新兴的学科,其往往会存在多中观点,且不同观点之间又较大的差别,这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当代心理学的取向研究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这三种取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短时间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只要保持宽容理性的态度,心理学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05:702-709.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与张黔教授初次交谈,你会被她温柔典雅的风范吸引。略带南方口音纤软的声调,亲切随性的笑容,让人感觉平易近人的同时,也不禁疑惑,这样一个纤纤女子,是如何带领团队攻克计算机领域一系列技术性难题,从而一步步攀上一个又一个技术顶峰的?

谈话的内容从张黔教授供职的香港科技大学切入,纤纤女子变身女科学家,高端精深的技术术语以温软的女声娓娓道来,团队目标的技术蓝图,从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到技术与产业的完美结合,在张黔教授侃侃而谈的话语里,象牙塔里晦涩艰深的技术也渐渐变得熟悉易懂。整个谈话过程中,张黔教授的思路流畅而活跃,眼睛里闪着睿智的光。

“我与科大之间是偶然的缘分”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成立于1991年10月的研究型大学,亦为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与内地那些历史悠久的高校相较,香港科技大学无疑是年轻的。然而,成立至今虽不过短短20载,但这所年轻的高校却充满了生机与朝气,该校自2011年起于《QS亚洲大学排名》里连续三年位列第一。

张黔2005年8月到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任职,从副教授到教授,在见证香港科技大学迈进亚洲一流学府的同时,她个人的事业也进入了一个相对高峰的时期。

张黔说自己到香港科技大学工作其实是非常偶然的机会,当年她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时,就与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系有着密切的合作和联系,尤其是香港科技大学,她跟这所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是好朋友。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业内的国际会议,香港科技大学的一帮朋友问起她的现状,她说“工作上一切都已驾轻就熟,没有什么挑战可言”,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成为她到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的导火索。在朋友的建议下,张黔有了换个环境做科研的打算,而香港科技大学此时就成为了她的不二之选。

“到了科大以后,科研上我基本还是沿着原来的方向在进行,科大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可以更自由地沿着无线通讯方向展开研究。无线通讯这些年有很大的变化,像我们最开始接触这一领域时,无线局域网络才只有每秒2兆比特的传输带宽,到了今天,我们在讨论的最新无线局域网络的带宽已经发展到了每秒千兆比特级别,这属于五百到一千倍的变化,而为了达到这个千倍的数率变化,其中就有很多科研问题需要处理,因此,到了科大以后,我自己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投入了其中,包括无线通讯的核心技术、包括频谱管理的策略等等。”

在香港科技大学,张黔的勤奋和天赋很快让她脱颖而出,短短几年间,她就先后在国际权威杂志及会议上发表涉及多媒体网络、无线通信及网络、传感器网络、覆盖网络等领域的学术论文300多篇,申请国外发明专利达30余项。

论文产出如喷井的同时,这些论文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还为她荣膺了2005年IEEE通信学会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协会最佳论文奖、2006年国际会议QShine的最佳论文奖、2007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Globecom)最佳论文奖、2008年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分布式计算会议(IEEEICDCS)最佳论文奖、2010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CC)最佳论文奖、2012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Globecom)最佳论文奖等荣誉。

“微软亚洲研究院对我的职业生涯帮助很大”

到香港科技大学工作之前,张黔在武汉大学完成了计算机专业的本硕博学习,并在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了六年。

平时话不多的张黔,说起话来很有她自己的特点。她说,说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有多远大,但只要需要她去做的任何事,她都会尽力去做好。这也是她一直以来行事的风格。就像当年她“稀里糊涂”地进了武汉大学,又“稀里糊涂”地学习了计算机,这些,从来都不是她步步为营的结果。但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做。

“大三时我跟着教授进了实验室,接触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然后就顺理成章地把硕士博士都读了,而越往上做研究,我越发觉自己对研究能产生新东西的兴趣,然后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跟随着内心对研究工作的兴趣,当1998年微软在中国建立亚洲研究院之时,张黔成为了武汉地区唯一参加面试的考生,而当时,很多人根本还不知道有微软亚洲研究院这回事。

回首来时路,张黔说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机缘巧合的结果,而自己不过是运气比较好罢了,一路上她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包括当时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领袖人物张亚勤。

张黔是幸运的。一进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有幸跟随张亚勤做研究,“张亚勤在媒体通讯领域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和工业管理界的丰富经验,他教会我很多东西都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同时,我也非常感激微软亚洲研究院这个地方,是它使我接触到世界一流地做研究的方法,这种科研思维对我此后的事业帮助非常大。”

在微软六年,张黔在无线网络的无缝漫游领域的工作最为大家所熟知和认可。为达到多媒体业务能持续性地在异构无线网络间的无缝漫游,张黔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移动管理模式来实时地监测异构网络动态变化的连接管理器,以及从端到端保持连接的虚拟连接管理器,并且第一次设计出了仅依靠终端设备且完全不需改变网络基础设施的连接管理器。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网络基础设施难以改变、且移动管理系统难以部署的本质问题。至今,她在这一领域的相关IEEEJSAC论文已被引用269次。

鉴于她在无线漫游技术上的创新性研究,张黔荣获了由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评出的2004年“世界百名青年创新学者”(TR100)。目前,张黔这方面的核心技术已经被微软公司应用到Windows和WindowsCE的操作系统中。

同时,她在多媒体通信研究领域亦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针对Internet网络条件时变以及无线网络中带宽资源有限的问题,张黔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有效分配网络资源的研究来提高多媒体在Internet及无线网络上的传输质量,提出了多媒体在Internet网络中基于可靠服务质量保证的基本框架。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IEEETransactionsonMultimedia上,迄今为止,已被GoogleScholar他引176次。

“科研上,我乐于挑战新的领域”

1973年出生的张黔,偶尔会有一点女性的羞怯,偶尔也会展现出男儿的干练和豪气。工作中大多数时间里,她运筹帷幄,用女性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创造力,在网络信息论和多媒体通信等领域内,创造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科技成果。

当问到年纪轻轻便已如此成功的秘诀,张黔说这可能得归功于自己在研究工作中总是爱挑战新问题的特质。“我喜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研究,对于新问题,作为第一个提出解决方案的人,即使你的方案并不是十分完美,但被接受的程度也相对较高。”

不断挑战新问题,也就意味着要不断地转换研究方向。从多媒体到多媒体的有限传输、多媒体的无线传输,再到无线网络、传感网络。这些年,张黔跨越了很多个研究方向,但她希望每个新方向都有上一份工作的延续,新方向会带来新问题,新问题的出现又激发出她挖掘新方法的工作热情,如此循环往复,虽然自己会累一点,但收获却是满满地。

在传感器网络领域,如何有效节省网络的能耗一直是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中之重。针对基于IEEE802.15.4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多种不同网络拓扑的特点,张黔提出了多种网络拓扑的构建方法,使得网络的整体性能在保持相互连通的同时,能尽可能地减少功耗较大的协调者的使用。她较早就明确指出:网络拓扑的构建与网络数据传输的路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联合优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网络系统整体传输性能不变的前提下,能大大延长无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鉴于她首次将“transitionalregion”新概念引入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控制构建上,荣获2008年IEEE顶级会议ICDCS的最佳论文奖。

如今,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事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的安全问题也就成为重中之重的研究课题。张黔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较早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的科学家。她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部分节点移动性的特点,论述了进行不同级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她在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及规划算法,具有原始的创新性,荣获IEEEGlobecom2007、IEEEICC2010最佳论文奖。华为公司对其在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技术非常看好,正进行评估,将有更大的资助。

近期,张黔又将目光聚焦到了认知无线电领域。认知无线电是指具有自主寻找和使用空闲频谱资源能力的智能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为解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应用需求与日益紧张的无线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随着对无线网络研究的深入,张黔敏锐地意识到,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大量建设,频谱资源正在变得越来越匮乏,系统间的干扰也越来越严重。而任何无线技术的底层都是需要依靠无线频谱来支撑的,在频谱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大家只能寄希望于通过更少的频谱资源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但是随着Wi-Fi、3G等无线技术的应用,现在的无线频谱几乎全部被划分掉。那么未来4G、物联网等无线应用推广时,我们将面临无频段可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欧洲的很多科研机构就在考虑,目前已分配的频谱资源是否被利用得很好。比如说电视和广播频段,它们分配得很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在很多地区它们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针对这种情况,张黔开始将其团队的研究方向选在协同认知无线网络。她认为,目前的频谱资源利用存在很大的浪费,很多已分配的频段,其实只在某些时段、某些部分被利用。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对频谱进行管理,有效利用一些未被合理利用的频谱,用这些已被分配但没有充分利用的频段去做一些新的业务。

在国内,张黔第一个对国内无线频谱的使用状况做了较大范围和长时间的实测工作,获得了详实的实测数据,为动态频谱的有效接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无线网络的最高质量会议ACMMobicom2009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认知协作网络的概念和三层动态频谱市场的管理策略。基于此,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高度评价,并于2006年获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008年获RGC/NSFC联合基金资助。张黔在认知无线网络中首次提出协同中继的概念,能利用节点之间频谱的异构性有效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率。相关论文在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Mag.上发表,成为2009年7月IEEEXplore论文库中所有论文中被最多访问的论文。由于张黔在无线认知网络领域的突出贡献,她被邀成为最重要网络会议IEEEInfocom2011的程序委员会主席。

“在医疗和互联网的方向上找到了一个结合点”

工业界出身的背景总是让张黔不自觉地把研究工作与产业联系在一起。近期,她的目光就落在了数字医疗这一高科技产物上。“数字医疗这个产业的前景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讲,这跟当年Internet开始做的前景应该是一样的。”

正如张黔所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数字化已走进了家家户户,数字化电视、数字化通讯、已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又有多少人接触过数字化医疗呢?当你抱怨到医院检查身体看医生费时费力时,可否幻想过终有一天把医院的仪器带回家,然后发一条短信就能实现远程看医生。如今,这一切随着数字化医疗产业的兴起将逐渐变成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经济的发展也牺牲了几代人的健康。现在的人更看重自己的身体,也愿意投资在医疗上。而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技术基本上处于全球的同一起跑线,美国、欧洲在于医疗信息化道路上也属于起步阶段。类似的医疗数字化概念在IBM中有提过,像IBM、微软、三星、摩托罗拉、都对数字医疗投放了很大精力。”对于国内外医疗信息化的现状对比,张黔如实说。

同时,数字化医疗与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新医改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因为数字化医疗产品能24小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能把数据及时反馈给医生,改变以往重治疗轻预防的模式,让大家重视日常的健康管理,把健康保健放在首位,能有效减少病发的概率。再说,通过医疗网络,能真正减少去门诊就医的人数。而这正是新医改想要达成的目标。

基于数字化医疗优越的产业前景,张黔和国内一家新兴的医疗信息化公司进行合作主推远程无线健康监护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人们可以用多个无线生理体征检测仪器随时随地进行微体检,监测数据可通过蓝牙发送到指定的手机上,再由手机把数据传输给医生,医生看完体检数据将回复一份检测报告,告知患者身体的状况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利用自己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工业领域当中,尤其是运用到数字化医疗这个领域,帮助提升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最终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这是我一直追寻的目标。”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一、无机材料化学的学科特色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基于材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人们将信息、能源和材料并列为现代文明和生活的三大支柱。在三大支柱中,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的基础。新材料既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支柱和突破口。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材料设计、制备及加工的信息化处理,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转向具有“高、精、细”特征的新材料万面,我国也将新材料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鉴于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年-2020年)将新材料技术列为前沿技术,提出新材料技术将向材料的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发展;要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开发超导材料、智能材料、能源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新材料。这一切都预示着材料科学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变革。因此,加强材料科学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无机材料化学是材料化学家从材料科学、材料工艺和技术的角度出发,把固体物理、固体化学相关理论和工程方面有关无机材料研究的化学内容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2]无机材料化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材料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制备原理、结构表征、重要的材料类型及其相关性能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了固体物理、固体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是一门典型的交叉性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共同构成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展望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前沿有微电子材料、新型光电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3]这些都属于无机材料化学的研究范畴。因此,无机材料化学又是一门具有前沿性的学科。基于学科背景和课程特点,我们在大连理工大学教改项目的支持下,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研究。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高等学校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陈旧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目前,高校教材内容不能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内容的先进性方面不能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要求。[4]特别是面对具有前沿性特点的材料化学,教材的内容相比速增长和更新的新材料来说,严重滞后。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5]向学生讲授科学前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为他们提供一个创新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创新的价值和创新带来的激情。因此,挑选合适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挑选了北京大学林建华、荆西平编写的《无机材料化学》。该书将无机材料化学中重要的基础问题做了全面的讨论,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介绍了无机材料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附有近期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上的相关文献,整本教材体现着材料科学、化学和物理等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特点。如果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前沿内容感兴趣,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参考文献,在图书馆下载后仔细阅读。

课堂上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内容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能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来自科研一线的事例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以自身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令课堂生动有趣,深化了教学效果。我们经常把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体会、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与学生探讨,自觉地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还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穿插讲解一些科学方法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到固溶体合金的形成规律时,我们向学生讲述了现代物理冶金学重要创始人William Hume Rothery在听力完全丧失、健康状况非常不佳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生活热情,在异常简陋的工作条件下,开创性地提出了著名的Hume Rothery准则。这位杰出的科学家一生始终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持不懈地勤奋工作着。学生们纷纷为Hume Rothery的人格魅力而倾倒,希望自己也能投身科学,在某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我们经常把本学科碰到的难题以及学科前沿的问题向学生进行适当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例如,在讲到第八章电介质材料时,我们将著名纳米科学家王中林发表在《科学》上的氧化锌“纳米发电机”一文介绍给学生。在讲到第九章超导材料时,我们向学生们介绍了我国在超导材料的研制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2008年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类新的高温超导材料———铁基超导材料,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超导材料研究的新热潮,并介绍了铁基超导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在讲到第十二章发光材料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大连路明集团开发的“水立方幔态LED”在研发、制造、安装中创造的7项“世界第一”。这些事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相关章节内容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投身科学的信心与决心。实践表明,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且分散,学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此,我们理出了一条课程主线,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各章节的作用以及章节之间的联系(如图1)。我们力争做到讲课内容少而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出现在不同章节但内容相关的部分放在一起讲解。例如,与Fermi面附近的能态密度相关的性质有金属材料的电子热容和Pauli顺磁性(第四章)、金属材料的电导率(第九章)、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第九章)等,将这些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总结,学生对Fermi能级的概念就会有非常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给学生留有思考的足够空间,能从多角度理解基本原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强调的就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6]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物理性质,这是材料化学的核心和基础。将钙钛矿材料的结构(第三章)和其铁电性质(第八章)结合起来讲解,学生不仅对该类材料的结构和特殊的物理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深化了对结构-性能关系的理解,掌握了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基于问题学习、基于案例学习、研究型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效率。实践表明,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材料实际应用的照片、材料加工制作过程的视频等图片影视资料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能为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鉴于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天新概念、新构想、新方法都在不断涌现,我们在课堂上及时地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文献介绍给学生,课堂教学结束前提出下次课程内容的前沿课题,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这一前沿课题的研究报告。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接触到材料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培养他们对教材内容的兴趣并找到自己的科研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在学习中自觉地去完善自己。与此同时,这也锻炼了他们查阅文献和英文阅读的能力,为将来进行专业科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们感到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经常在下课后围着教师交流,提出各种材料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与教师探讨。有几个表现突出的学生已经进入到某些课题组,开展创新实验了。另外,在课堂上,我们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提出开放式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我们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增加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本课程教学方法作一总结列于表1中。

四、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近些年来,由于文化研究的冲击,文艺学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对象的泛化、研究方法的游移、学科边界的模糊和学科独立性的动摇,导致了学科性质的困惑和学科前景的迷茫。面对文化研究的强劲势头,"转向"说、"跟风"说、"劫持"说、"终结"说、"拯救"说、"扩容"说、"侵占"说、"跨学科"说、"大杂烩"说、"国际化"说、"殖民化"说,以及究竟是"文化研究遭到文学研究的劫持",还是文化研究"入侵""劫持"了文学研究?可谓歧见蜂起,异说纷呈。"冷战",有持续升温之势。

为了协调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的紧张关系,更为了应对当下中国文艺实践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谋求文艺学在全球化语境中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思路和可能,我认为重建文艺社会学,是必要的。

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并非我的发明。至少在2001年4月的扬州会议上,陶东风先生即有过明确主张。尽管我把80-90年代的文艺社会学研究统称为"学科重建期" ,并把再提"重建"的目标之一,定位于承传上个世纪的未竟事业。但本文之缘起,仍可视为对陶氏话题的展开与延伸。

一、 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

文艺社会学和文化诗学

文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是作为文艺社会学,继尔是作为艺术文化学介绍到国内的。1995年大连"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国际研讨会后,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把它当作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研究"。1997年,乐黛云先生仍将其视为"跨学科文学研究"和"跨文化文学研究" 。此后,尤其是1999年南京"世纪之交: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会议后,文化研究发展迅猛。据最新资料介绍:始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流行文化的研究方法,目前已经应用于全球。而国外最有名的人文网站"Voice of Shuttle"对文化研究的界定是:"文化批判主义/理论和社会学、传媒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经济学、文学以及其他代表了当代人文主义领域中’文化’层面领域的交叉点" 。尽管究竟何为文化研究,学界仍有不同意见,但可以肯定地说,作为具有全球性的学术文化思潮,文化研究既是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将文学研究泛化、策略化、意识形态化了。

关于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渊源关系,文化研究的创始人理查德·霍加特有过清晰表述。他不但认为作为文化研究的"当代文化社会学"是对"传统称为文艺社会学或文化社会学的领域"的扩展,而且提出了应该把"文学社会学"当作"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的思路与构想。 而他关于当代文化研究所应该关注的五大问题 ,其实也无一不在文艺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唯其如此,阿兰·舒特尔华斯在论及早期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宗旨时曾明确指出:"在’中心’里这些是很一致的:为了开展文学的社会学研究或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的社会学研究……对于这个中心来说,很明显的一项任务即是培养在文学批评中的社会学家。"约翰·科纳在《作为社会学的批评:解读媒介》中也强调:"’文化研究’是在社会-文学的考察中形成的,继而在理查德·霍加特和雷蒙德·威廉斯的著作中得到重要的发展。"

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如此看法,文艺社会学专家又如何见识?

法国著名文艺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曾根据韦勒克、沃伦的《文学原理》,把文学社会学研究归纳为三种:作家社会学、作品社会学、公众社会学。他认为:三种学说中,第二种源远流长并发展很快。而"理查德·霍加特及其伯明翰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功绩在于专攻这一课题的另外两个方面,这一总体态度的特征就是从文学出发,通过社会学的方法,达到一种社会化的文学。"

德国学者西尔伯曼,也把文化研究当作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将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和社会,1780-1950》(1958)、R·霍加特《文学的用途》(1956)与《文学和社会学》(1966)等著作,作为重要的文艺社会学文献加以推介。而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和法国波尔多"文学和大众艺术技术研究所",也被同样作为国际著名的文艺社会学研究机构而加以列举。

无论从学理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史的角度看,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特别是和文艺社会学研究的历史/逻辑关联性,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文化诗学和文艺社会学关系如何?

由于文化诗学本身就是新历史主义的别称,是格林伯雷对新历史主义的另一种命名;而新历史主义,既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

基于担心随着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漫无边际地泛化,从而使建立在"文学文本"研究基础上的文学理论,有失去起码的学术品格和学科独立性的危险,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提出了建立"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早在南京会议上童庆炳先生《文化诗学是可能的》,便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文化诗学"研究专辑,更给人以中流击水力挽狂澜之感。在文艺学何为?文艺学何能?文艺学何去何从似乎越来越不明朗的学术语境中,倡导一种既立足于文学本位,又具有视界融合特点的"文化诗学"范式,是适时的,极具建设意义的。

不过,在倡导"文化诗学"之时,又以"文化研究"来贬斥"文艺社会学",却有点使人不得要领,匪夷所思。

作为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教义"的文化诗学,尽管在理论上有些"无法定论",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历史主义之"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对不同理论视域/体系/原则/方法所持的具有包容性的"开放的态度"。为了更加有效地探讨资本主义文化中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福柯主义和欧洲(尤其是法国)的人类学和社会理论等等,都成为文化诗学的资源。用格林伯雷的话来说,即"都对我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的形成发生过作用"。有论者将文化诗学的理论假设归纳为"新历史观"、"文本的阐释"和"文本的扩张"三大特点 ,是精当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其"文本的阐释"绝不仅仅是"审美"的,甚至主要不是"审美"的。它重视的是"文本"和"语境"的关系。而在对这种关系的阐释中,他们所喜欢使用的又偏偏是那种不但"无诗意",甚至根本就是"反诗意"的商业化术语。正如格林伯雷所言:"艺术作品是一番谈判以后的产物,谈判的一方是一个或一群创作者,他们掌握了一套复杂的、人所公认的创作成规,另一方则是社会机制和实践。为使谈判达成协议,艺术家需要创造出一种在有意义的、互利的交易中得到承认的通货。"

他们之所以要用"流通"、"谈判"、"交换"之类的商业隐喻来阐释文本,是基于有意识地要解构经济和非经济的二分法,借以"说明似乎是最不沽名钓誉、远离铜臭的高尚实践(包括艺术),其实也在最大限度地谋求物质或象征的利润。上层建筑不只是单纯地受经济基础的支配,它也参与了经济基础的构成。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新历史主义企图找出社会流通的踪迹是如何被抹擦掉的。" 而这一学术旨趣和目标,恰恰是西方现代文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立场之一。

当然,"新兴的文化研究与原来的文艺社会学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但必须强调和补充的是:第一,与"原来的"文艺社会学有很大的不同,不等于和"现在的"文艺社会学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传统的"文艺社会学和"现代的"文艺社会学本身便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关于这一点,童先生在《文艺社会学及其现代形态》 一文中有过透辟分析,不用赘述。第二,这种"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表现为"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童先生在文中特别指出了方法:"经过’审美’和’语言’的洗礼后,文化研究也找到了新的批评方法,那就是紧紧地从文本的语言出发来揭示文本的思想蕴涵,而不是像过去某些批评家那样,脱离开文本的语言,发一些议论。"这与上面所强调的"不同",以及对离开文学文本的"无诗意或反诗意的社会学批评"的批评所构成的意指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本文将在下一节讨论。这里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文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不同,尽管也包括了方法,但主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对象。前者的研究对象是"文艺",而后者则是"文化"。由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无一不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文化研究也就把它的研究对象无边际地泛化、无限度地扩张到了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步。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也是学界最大的"不满"。正因为如此,本文才提出要重建文艺社会学。

当然,就文学研究领域的某一个体而言,他完全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选择。他可以成为一个文学研究专家,也可以并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文化研究专家。而且我还认为,在转型期和全球化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文化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性,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就学科而言,文艺学却不可能也没必要对什么都发言,不可能也没必要包打天下。有论者称:越俎代庖,已成为一种"学科霸权与侵略";而文学理论的"文化化"倾向,则是当前我国文论研究中"最主要、最流行、最隐蔽也是威胁最大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文化研究’有沦为二流社会学、经济学的危险。" 这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可以讨论。但毫无疑问的是,跨学科研究,必须以本学科的特性、独立性为基点、支点和出发点。否则,它不但有大而无当、大而化之之虞,而且有自毁安身立命基点之险。理查德·霍加特的告诫在今天仍不失其警醒意义:"……我们将迟早停止谈论文学,而发现我们自己只是在谈论历史、社会学或者哲学,而且也许只是在谈论糟糕的历史、糟糕的社会学和糟糕的哲学。"

霍加特曾将文化研究的领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属于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研究;二是属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三是文艺评论。而文艺评论,他认为"是最重要的",并批评了那种"忽视""必不可少的"文艺批评方法的倾向。

将"文化诗学"定位于"文化研究的专为研究文学文本的分支" ,是符合霍加特把"文学社会学"当作"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的构想的。而这一"分支",只有提到"最重要的"高度,才能予以充分估价。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走向文化诗学"和"重建文艺社会学",其学术旨趣是根本一致的。二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文化诗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而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文艺"――它不仅包括文学,而且也包括其它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影视、建筑等;其次,就文学本身而言,它研究的也不仅仅是"文本",同时也研究文学的社会过程、社会机制、社会团体、社会管理、社会预测等等。

二、 "简单的""机械的"和"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

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在方法论上并无高下之分

重要的是理论范式和学科自律的确立

理查德·霍加特在《当代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研究的一种途径》一文中,曾区分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文学社会学。他指出:"文学社会学中的某些研究是简单化的和机械的,而有些则是精致的和富于想象力的,大多数则介于两极之间。最有效的文学社会学能够阐明某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文学作品的特性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种研究可以涵盖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对于某些当代大众艺术则具有特殊的价值,诸如电影,其完整的创作过程,要受到一系列不同因素(经济的、物质的、职业的影响)。"

上述区分是必要的,重要的。文艺社会学(包括文学社会学)既有简单的、机械的、庸俗的;也有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科学的。那种"最有效的",自然应该是既不忽略文学艺术的"特性",又能阐明"制约"或"影响"这种特性的"社会因素"的理论范式。

毫无疑问,"语言论"转向的理论成果,也在现代文艺社会学中沉淀了下来。戈德曼宣称:"发生学结构主义是在假设事实的评判和价值的评判之间,理解与解释之间,决定论与目的论之间的一种综合。"

传统的"因果关系",在他那里成了"同源关系"。而线性的"决定论",也为众多更加审慎的"促进论"或"影响论"所取代。就是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学派那里,形式主义的"文学性"概念,其实也受到关注。埃斯卡皮关于"文学是什么"的分析,便是从"语言"和"文学性"出发的。只不过他将"语言"和"交际"、"文学性"和"社会性"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而已。通过对语言具有"物品-意义"、"能指"和"所指"这一首要特性和双重意义的分析,他提出了"作为交际的文学"的概念。而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交际",文本所具有的"超出语言之外的意义",便构成了文学的特性之一。也就是说,"仅仅是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人们才可以插入一些新的意义而不破坏它的同一性。"于是,"一部具有’背叛的能力’的作品,一部带有那种随意性的作品是具有文学性的……这种随意性能使得作品在另一种历史环境中表现出与在它产生的那种历史环境中以显而易见的方式表现出的意义不同的另一种意义。"

这也就是所谓"创造性的背叛"。"创造性的背叛"是理解文学现象的钥匙之一,它指的是"对作者创作时的实际意图的无意或有意的曲解。这种重新阐释可能挖掘出作者自己未曾意识到的作品的潜在意义,或者增加一种预料不到、甚至可以代替原意的新意义。"

而意义阐释的空间具有无限可能的作品,便是经典的永恒的作品。

皮埃尔·V·齐马的"文本社会学",也是一种精致而有效的阐释方式。基于传统的社会学批评"基本上都未涉及作品本文的语义、句法和叙述结构",他尝试将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学批评和不起批判作用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综合起来,从而建立一种既是"批判"的又是"经验"的文学本文社会学的社会学批评。它同只关心作品的主题或观念的"批判"的文学社会学的区别,就在于"它关心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和集团利益如何在语义、句法和叙述方面得到表现";它同那种排除了价值判断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的区别,则在于它"不放弃批判的评述",主张把本文结构及其产生的条件与读者的各种元本文联系起来。

这种既强调"文本",又强调"元文本";既强调文本细读、语言分析(包括语义、句法和叙述方式等),又强调意识形态意义的揭示,把"理解"和"解释"、"经验"和"批判"统一起来的文本社会学批评方法,可视为继戈德曼之后的又一综合创新。而这种视界融合,集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于一体的文本社会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霍加特归纳并命名的"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辩证统一的方法,即所谓"某种形式的审美阐释和文化阐释的辩证综合"(陈太胜语)。

由是观之,如果说文化研究找到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和那种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有效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并无二致。甚至可以说,它们本身就是一回事。在强调文化研究的"新方法"时,有意无意地只拎出那种简单、机械、庸俗社会学的批评加以对比、烘托、反衬,是不够恰当有失公允的。脱离文本缺乏诗意或反诗意的批评,在文艺社会学中有,但在文化研究中也同样有。文化诗学呢?在我看来,"诗意"或"诗性"之有无,并不因为"诗学"之命名而有所益损。因为"诗学"本身说到底,也就是文学理论。文化诗学和过去所指称的文学文化学,似乎也没有什么的区别。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极其广阔多样的。有的研究,如对文艺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研究,与文本的某种程度的脱离,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有的研究,则需要诉诸社会学的调查、统计方法。尽管这种定量研究,是没有诗意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是简单的机械的无效的。

当然,我在赞同"走向文化诗学"之余还要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更为重要的动机还是出于学科史方面的原因。

80年代以来,文艺学领域的"热点"太多,"更新换代"太快,新名词新概念乃至新学科层出不穷,有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这一方面固然表明了文艺学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似乎也表明了文艺学的确还是个"不太成熟"的学科 。有论者批评文艺学领域的"追新逐后"和"赶潮综合疲惫症",认为"高频率的结构调整,没有形成研究定势,更遑论优势。" 语虽尖锐,但令人深思。1987年,钱中文先生便提出"必须建立我国科学的文学社会学"的构想。但在1987-1997这十年间,文艺社会学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距离钱先生提出的目标,似乎尚有很大距离。尽管文艺社会学对于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个新名词,早在20-30年代,便有大量译介。到了40年代,更是出现了要为"文艺心理学"、"文艺形上学"争得"文艺社会学"同等地位之呼声。但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献和学术资源,学科性质和学科边界相对清晰也相对成熟的学科,在近20年来的文艺学研究中,却相对"沉寂"(童庆炳语)了。1998年8月我曾在北京图书馆对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研究成果进行过调查:按书目全文方式检索,分别为103、57、23个;按主题词检索,分别为65、50、20个;按书名检索,则分别为39、15、11个。数据表明,在文艺学分支学科中,文艺社会学研究明显滞后。其成果大约为文艺美学的1/4,文艺心理学的1/2弱。书名的比例差所以稍小,恰恰又表明了文艺社会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单一。

不过,在文艺社会学相对"沉寂"的时期,童庆炳先生的研究还是卓有建树的。1994年,他和程正民先生共同主编并出版了的《文艺社会学·传统与现代》。他认为:文艺社会学是文艺学中一种传统而又现代的理论与方法。说它是传统的,是因为它古已有之。说它是现代的,是因为无论是"西马",还是60年代的"接受美学",以及70年代的"新历史主义批评",都表现为以现代的形态向文艺社会学"回归"。这一论断是精当并极具启示性的。传统与现代,不仅打通了古今中外,而且也为我们认知继"新批评"之后的"新"批评、继"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化论转向",提供了清晰的理论地图和坐标。正因为如此,我才始终认为新历史主义或文化诗学,其实也就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

在完成了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社会学",以及国家"七五"社科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之后,1997年,童先生等北师大学者又推出了另一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理论成果《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可以认为,在分别对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所推出的文艺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不但显示了研究者学术思路的连续性、承递性,而且也显示了学术旨趣和目标的综合性、创新性。而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结合或综合,其实也就成为文艺社会学学科建设在90年代中后期所呈现的理论形态的多元化、多样化趋势与走向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过,随着90年代中后期文化研究的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文艺社会学学科重建的工作似乎突然被搁置、中断了。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即文艺社会学研究,在包罗万象的文化研究中,其实得到了深入和发展。毫无疑问,在文学批评理论的又一次"转向"中,文艺社会学是个得益者、受惠者。尽管这种得益与受惠,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实质性的。就这一点当然也仅仅限于这一点而言,可以认为,提出"重建",只不过是为了给文艺社会学"正名",或者说图个"虚名"而已。

三、 怎样重建文艺社会学?

文艺学分支和社会学分支

技术的、批判的、实践的

在重建问题上,陶东风提出要打破文化与社会存在的一元论与依附论,把文化理解为一个不仅反映现实,而且建构现实的基本的社会实践。因此,不仅要用社会理论来解读文艺现象,同时也要从审美的、文艺学的角度解读社会现象,用审美现代性来反思现代社会,诊断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偏向。

把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文化活动当作参与历史过程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力量,既是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支点,也是20世纪文艺社会学一个基本出发点。豪塞认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互为主体和客体。"它们之间的影响具有"同时性和相互性" 。正是本着这一思路,杜书瀛才反复强调:文学既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创造世界的一种方式。它的创造物是具有物质形态的精神存在物,并以此积极参与到"历史创造人"的过程,从而创造"历史的创造者"。

如果说关于文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偏重于学理的探讨,那么关于文艺学和社会学在方法论意义上的互动性与辩证法,则不仅在学术史的意义上重申了利维斯的基本立场及其现实意义 ,而且也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与价值。

长期以来,在国内的文艺社会学研究中,一般都是讲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艺现象,而用文艺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则较为鲜见。正如有论者言:文艺学在方法论上所能提供给文艺社会学的非常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文艺学本身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而文艺学和社会学在理论方法上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性与辩证关系,实际上也就涉及到文艺社会学学科定位这一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

作为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事实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文艺社会学,即"文艺社会学"和"社会文艺学"。国内关于文艺社会学的学科定位,有"美学"说、"社会学"说、"文艺学"说数种。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文艺学定位。国外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一度从属于艺术社会学,一度从属于文化社会学,一度又从属于文学理论、文学学或知识社会学、阅读社会学或文明建设社会学,并在其中加以讨论。"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学。同为社会学定位,其中也有不同的理论与学派。其根本差异在于:"究竟从哪种社会学的立场――如从历史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证主义的、新实证主义的、批判的、经验的、功能主义的以及行为主义的等等――来阐述这一问题" 。

因此,重建文艺社会学,首先便应该根据不同的理论立场,建构和拓展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文艺社会学和作为文艺学分支的社会文艺学。当然,根据约定俗成和惯例,无论是属于社会学分支还是属于文艺学分支,我们还是可以统称之为文艺社会学。但有两点必须明确:第一,分属两大学科的文艺社会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不应该相互诘难与颠覆。国内学界曾以"没有文艺的文艺社会学"来非议经验的、实证的文艺社会学,其实是一种"越位"。第二,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文艺社会学,在它的研究对象或方法中,必须有"文艺"或"文艺学"的因素、特征、性质。也就是说,并非任何方式的社会现象的解读,都属于文艺社会学。《文化研究》第2辑的"哈贝马斯论话语政治",以及对北大百年校庆的文化分析等,即如此。对于社会现象、社会文本的解读,如果没有本着文艺学的视角与方法,那么,它只是一般的文化研究。

其次,在两大分支之内,还应该重视不同学派的建构与拓展。

关于20世纪的文艺社会学研究,国内一般将之分为四大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社会学、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文学社会学、实证主义的经验的文艺社会学;或者分为实证主义经验派、批评辩证派、发生学结构主义、苏联的文艺社会学。而国外,则将其分为两大流派:"经验的实用的文学社会学"和"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德国,菲舍尔·科勒尔);或"经验的"和"辩证的"(法国,齐马);或以法国实证主义为依据的"具体-经验性的研究流派"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般理论流派"(苏联,尤·H·达维多夫)。声称"至少有三千种考察文学事实的方法"的埃斯卡皮,则以"对处于社会之中的文学的研究和对文学中的社会的研究"

两种方式,对其加以概括。

我认为,"经验的应用的"和"理论的批判的",应可概括20世纪文艺社会学研究的不同流派和方法。这两大流派,其实也就表征为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合理性形式和价值合理性形式,以及哈贝马斯关于知识分子角色的经典研究――将知识分子功能划分为技术的知识分子功能和批判的知识分子功能――在文艺学领域的分化与对立。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文艺社会学,是20世纪西方文艺社会学的主流。其研究对象极其广阔繁复;其主要特点,在于谋求一种"处方性知识"。关于这一学派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法国波尔多学派颇具代表性。注重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是这一学派的方法论特征。

与实证经验派的文艺社会学相反,理论批判的文艺社会学则对此持抨击与否定态度。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便曾因此而与经验派公开论战。他认为专注于作者、作品、读者的外部交流关系的经验社会学研究,其实是从纯商业角度出发,给用户提供资料,寻找潜在的市场。这种方法无助于促进对作品的社会理解,而"只是一种有益于想要搞清楚哪些方法可以赢得顾客而哪些不能的代理商的技术" 。故此,法兰克福学派反对只把文学当作一种纯粹的社会现象加以研究,而是坚持历史、美学、社会辩证统一的立场,强调理论思辨的方法和"否定的美学"、"批判的理论"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

尽管上述两大学派的研究路向与学术旨趣相悖,但在国内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果说花建、于沛的《文艺社会学》(1989)偏重于经验实证派路径,那么姚文放的《现代文艺社会学》(1993)则偏重于理论批判派路径。两种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其实也就预设了前者后来转向了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研究,而后者则走向了审美文化批判的学术道路。

由于国内学界素来有重理论轻实证的倾向,因此,在学派建设中,我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所代表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固然重要,但波尔多学派所代表的实证主义经验研究同样重要。正是本着这一基本判断,我认为金元浦最近主持的一组文化研究个案分析,在方法论意义上应予特别关注。据报道,这一个案研究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与高度评价"。这也恰恰表明了实证的经验的文艺社会学,对于当下文艺学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数字学术 公众科学 数字人文

图书馆数字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已呈现三个新的发展方向:①从数字化到数据化,馆藏对象深入到数据层面正在成为图书馆新的业务趋势;②云端化和大数据之后必然带来的智慧化;③普遍2.0之后造成全方位的网络众包和大众参与。这是在上海刚结束的第十三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ADLS 2016)传达出的讯息。

本届论坛以“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为主题,重点探讨了“数字学术与数字人文”“公民科学与大众参与”“关联数据与语义技术”和“开放数据和开放知识”等四个分主题,这些主题为首倡于1994年的“数字图书馆”概念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热点,给当今处于“复合型图书馆”阶段的图书馆实践带来新的动力,并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短短两天的研讨时间里,会议容纳了26个发言,晚餐期间还举办了头脑风暴和专家问答,密集的概念轰炸和观点碰撞让与会者大呼过瘾,原计划150人的研讨班吸引了240余位关注前沿的同行与会。

1从数字化到数据化:数字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迈进

“仅仅数字化是不够的,数字图书馆应该将工作的中心转向‘数据化’,数字图书馆的下一步是建设数据图书馆。”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图书馆的林海青先生如是说。本届论坛开篇的第一个主旨报告――张晓林研究员的“超越数字图书馆:基于数据与分析的知识服务”就对这一观点直接做出了呼应。

所谓数据化,是指以数据为基本单元组织信息并提供服务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文献(包括网页、电子书这类数字文献)为基本单元的方式,这里的“数据”,是指在万维网上能够独立存在,或经过一定格式的数据编码,使计算机程序能够处理或“读懂”其含义的数据,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只能通过人来理解和处理的数据。数据化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对象的细粒度化和语义化,以及其格式是对于内容的描述而不只是形式或结构上的描述,顺应了万维网从Web of Document向Web of Data的发展趋势。本次会议清华同方公司介绍了他们在碎片化和精准化知识协同服务方面的最新进展,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趋势。

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管理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开始谈论数据服务,业界有人诟病这又是一轮炒概念、赶时髦现象。然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这一趋势并非来自于图书情报行业本身,而是来自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整个科学研究都在向“数据驱动的研究”发展,正呈现“所有的科学都在变成数据科学”这一无法回避的现象。随着近年来数字科研(eScience)和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的兴起,大量的科学研究都在变身为数据密集型研究,产生形形的“数字×××学”或“计算×××学”,例如“数字文学”“计算语言学”“计算历史学”“计算生物学”等等,提供基本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数据科学”应运而生而且得到快速发展。这一现象被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的获得者吉姆・格雷(JimGray)总结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图书馆开展数据服务起因于欧美各国近年来对政府基金项目申报要求提交数据管理计划的规定,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要求图书馆员在科研人员申报项目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符合编制数据管理计划的要求。部分研究型图书馆走得更远,直接参与了其所属机构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发、管理和运营。复旦大学张计龙副馆长专门讨论了在构建科研大数据管理平台方面的做法和思考,并特别介绍了美国科研数据行业对“数据科学家”的迫切需求和众多iSchool纷纷开设专业培训,对数据化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树怀馆长也介绍了以大学发展战略为指导构建数字学术服务平台的心得。

数字人文是目前图书馆为数字学术开展服务的一个重点领域。早期的谷歌等公司转换的数字图书资源被并入Hathitrust和美国国家公共数字图书馆(DPLA)等新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其它图书馆和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人类文化记忆机构也纷纷成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由于它们拥有海量特色馆藏,经“文本化”和“数据化”之后,目前已成为各相关领域数字人文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数字人文研究和服务在我国刚刚兴起,本次会议分别有武汉大学王晓光的“面向数字人文的文化遗产图像深度语义组织研究”,北京大学朱本军的“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的新方向”、广西民族大学欧阳剑的“面向数字人文的数据融合研究”、上海图书馆夏翠娟的“以数据服务为基础的数字人文平台建设方案研究”等报告。他们分别结合各自的项目,生动地介绍了一批成果,另有来自北京水晶石公司的VR技术总监魏记先生专门就数据模型化和可视化做了报告,都展示了目前国内数字人文研究和应用的较高水平。

然而从行业层面来看,图书馆开展数据服务并未成为其理所当然的业务。要确立在数据管理方面的地位,体现图书馆在传统文献、数字资源之外,对于数据管理也能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还需要更多的图书馆做出更大的努力。

2从自动化到智慧化:实现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嵌入式服务

智慧图书馆的含义通常有两个:一是指采用无线射频(RFID)或其它自动感知等物联网技术之后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自助化(无人化)和智能化,通常是指实体图书馆的智慧化;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使大数据变成“聪明数据(Smart Data)”,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使图书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数据分析既可以应用于优化传统服务,也可以用于优化数字服务,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复合型图书馆的智慧化。而本次会议还涉及另一种“智慧”:通过对资源内容进行语义标注,使其“自带智慧”,变成“聪明内容(Smart Content)”,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智慧化。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孙翌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实体图书馆智慧型发展之路(他称为“智能图书馆”),综合采用了多种技术,包括自动感知和数据分析处理等,是第一类智慧图书馆的升级版。阿法迪公司的雷向欣博士也提供了一个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打破了人们对该公司只作RFID硬件技术供应商的固有认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重c大学杨新涯馆长展示了一个新上线的图书馆门户系统,不仅有许多2.0功能,而且融合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能够提供多种聚类、推荐,这可算作第二类智慧图书馆系统。来自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曾蕾教授分享了一个智慧数据应用于人文研究的案例,可以为图书馆行业所借鉴。

关联数据作为语义万维网的一种简化实现,是目前最常见的和最简单的“聪明内容”,已开始在科学数据管理、STM(科学、技术、医学)出版、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数据管理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关注和初步应用,被认为是互联网Web 3.0的发展方向。本次会议有多篇关联数据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报告,可以说是国内关联数据领域最新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林海青提出关联数据是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规范控制的最好方法,郑巧英利用元数据和本体技术对多种类型资源的资源深度整合提出了方案,胡小菁详细介绍了图书馆第一个应用关联数据作为书目数据格式的最新进展,夏翠娟则提供了一个研究型图书馆开发数字人文关联数据应用的完整案例,陈涛博士专门针对政府开放数据提出了关联数据的解决方案,张永娟对涉及“聪明内容”的语义出版现状进行了概述。

会议最有意义的内容之一应该算是曾蕾和范炜所做的关于“关联数据能力指标(C14LD)”的介绍。这是一个国际专家小组最新的工作成果,把学习关联数据有关的知识分解为具有层次的各种指标,参照“成就标准网络(Achievement StandardsNetwork,ASN)”中的《图书馆能力指标》①,将所有相关知识点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对照学习,或评估自己在关联数据方面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C14LD的网站目前已移交由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组织(DCMI)进行维护,能力指标文档的中文翻译也已在官网上。本届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将由上海图书馆建立和维护一个中文版C14LD网站,与英文版网站一样,支持能力指标的进一步修订扩充,以及将更多的中文关联数据资源关联上去,供人们学习和参考。

“聪明内容”不仅是有语义的内容,而且是“有情境(Context)”和“可行动(Actionable)”的内容。上海图书馆刘炜副馆长在闭幕报告中展望了机器智能时代图书馆数据服务的挑战,认为当前语义技术的应用还只是“智慧图书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将来经由深度学习而来的机器自动标引和知识组织能力将完全能够取代人类,知识组织的大量劳动密集型工作可以交给机器来完成,但是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给机器提供足够深度学习的算法和模型,即提供情境描述的结构和行动模式的话,机器是不可能进行深度学习的。这也是目前利用语义技术模拟真实世界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3从专业化到公众化:以社群力量推动数字学术

Web 2.0之后,网络不仅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且是人际交互的平台;不仅是探索知识的宝库,而且发展成连接万物、实现知识创造的虚拟空间。

据估计,美国人每天花在社交网络脸书的时间大约有40亿分钟,相当于7500人年。他们不论做什么,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他们的行为模式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都是对脸书的贡献。目前我国已有7.1亿网民,其中手机网民6.56亿,他们每周上网时间大约为26.5小时,如果能把他们的时间组织和利用起来,或者在满足他们上网目的的同时顺便实现一些其他目标,则将产生巨大的财富。实际上已经有了大量这样的案例,美国社交网络专家克莱・基舍(Clay Shirky)将这一现象称为“认知盈余”。

将人们的“认知盈余”应用于科研领域,就形成了所谓“公众科学”。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又称公民科学、大众科学、群智科学(Crowd Science)、社区科学(Community Science)、公众参与式科学研究(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它是指公众作为研究者参与到科学活动中的过程。高深的科研工作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高度的专业化工作,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才能进行,而现在转变为人人能参与,并不是说科研事业本身降低了难度,而只是其方式过程发生了改变,降低了参与门槛而已。基于数据的科研过程在基于网络的管理平台上,有可能剥离许多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归纳整理的步骤,把人类擅长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通过分发众包,从而实现大众参与并推进科研创造。南京理工大学的赵宇翔教授对公民科学现象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总结公众科学通常有如下特点:①群体性;②协作或竞争性;③任务众包;④开放性等。公众广泛的参与也是数字学术的一个特征。

当一部分“数字公民”徜徉于虚拟世界不亦乐乎的时候,不能忘记还有相当数量的“网络弃民”游离于数字世界之外,或者冲浪技术不够高超而遭遇不公,甚至网络“欺凌”。秦健教授对于数字公民现象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并把数字公民所需具备的能力总结区分为九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查找能力、电子商务能力、交流能力、数字素养、数字礼节、数字法律、数字权利与责任、数字健康与数字安全等,她特别指出传统社会中的相关做法和规则在数字世界可能完全失效,需要建立新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尤其要关注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

公众科学和数字公民是当前数字学术发展的一种新现象、新趋势,图书馆不可能游离于整个数字学术大环境之外,它们与图书馆当前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图书馆已经开始利用众包方式来丰富和改善自己的资源系统,特别是一些数字人文系统;其次,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通过学科馆员、数据馆员等岗位直接参与到科研过程中去;第三,图书馆的资源管理门户向知识服务平台进化,本身提供了很多2.0交互功能和社交化功能,提供公众交互的可能;最后,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立机构能够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起到一定的保护、正误、校勘和去讹作用,这其实也是图书馆长期以来作为一种规范控制机构的功能延伸。

秦健教授给大家展示了数字学术的完整图景,她认为数字学术是利用数字化工具手段和数据进行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完整过程,伴随了学术研究生命周期全过程。她列举了目前常用的数字学术工具,如Zotero、Evernote、Dropbox、Diigo、Google Drive和Scoop.it等,这些工具都具有很强的社交性,说明数字学术使学术的参与性大大增强,促进数字公民的增长,带来群众智慧。未来重大的科学进展有可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有学者笑谈,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数字公民因为参与了民众科学的目,而同时获得诺贝尔奖。

无论如何,数字学术将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一般形态,它具有对象的数据化、过程的网络化、组织的虚拟化、参与的公众化、成果的开放化、出版的语义化和交流的智慧化等特点。但它也不是没有负面效应,例如民科和反智现象等,这些现象只能在同样的数字学术环境中,通过加强交流、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等方式加以克服。

脸书和微信这样的平台正在发展成为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社会机器”,人们在其中的创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科学研究也将如此。张晓林在报告中指出,未来的科学研究、内容出版,知识服务等将会由一种线上线下交织的“社会机器”来提供,人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4结语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第6篇

――夏斌

201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站上,自称为“教师新丁”的夏斌如是总结他的经验感悟。那一年,他刚放弃自己在多家知名通信企业历练铺就的晋升之路,成为该校电子工程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如今4年过去。“从应用转到基础,用实践指引方向”,夏斌的回归学术之路已经开始显露出其特有的优势。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他面向实际需求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他从实际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方法,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瞄准5G 扬帆起航――关注内容感知的移动通信技术理论与技术

从远古的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近现代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现在的4G、5G网络传输可视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走过了一段漫长的、由慢及快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20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让人应接不暇,3G、4G还在使用中,5G就蹬着“风火轮”跟上来。谁最先掌握先进技术,就意味着谁或许就能成为下一场变革浪潮的弄潮儿。

“考虑到之前从第二代到第四代移动通信理论及产品方面的研究开发积累,立足于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一选择。”夏斌如是阐述了自己研究定向的原因。过去在应用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既像是坚实的“地基”,为他搭建5G理论基础高峰、迈向5G征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像是一段长长的“铺路石”,走到这一步是理所当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驱动力来自于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物联网,它们对未来的移动通信提出的巨高容量、海量连接和极低时延等技术挑战。通过分析和调研,夏斌及其团队精准地感悟到通信已经从最初仅仅是简单的“确保通信双方的通话连接”,转变成了“确保内容能够高效地传送给用户”,即从“面向连接”到“面向交互”再到“面向内容”的转变,这种通信目标的变化可能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挑战的突破口;而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和网络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且成本也大幅度下降,这些网络能力也可能会是可以释放通信压力的突破口。

立足改变,面向实际,夏斌及其团队最终锁定了他们的“主攻”方向:即“内容感知的通信、计算、存储融合的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向”,且一路勇于创新,收获了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成果。

首先在应用层上.他们深入开展了通信、计算和缓存(Cache-enabled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网络架构研究。

很多人每天都在看视频,关注热点新闻,但他们可能不知道:未来的容量大部分来自于视频,而不同视频的被点击关注度差别很大,甚至也出现了2-8原则,即20%的视频占据了视频流量的80%。从内容传输的角度出发,如果将这些高关注度的内容推送到网络边缘甚至到用户终端。对新进用户而言,他们无需基站再重新广播相应的信息.只需要通过其他用户终端(可称之为中间存储节点)获取相应的信息,这样可以减少对回程网络、骨干网络的传输需求,从而达到减少环节、提升用户体验的作用。

随着基站设备、用户终端等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使得相关设想成了可能。但由于移动通信中信道的随机性、网络拓扑的动态性、业务的时效性、共享传输频带时带来的干扰等使得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带来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随着夏斌及其团队201 4年开始承担的“863”项目――“5G高通量无线网络构架与关键技术研发”的逐步深入而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除了从理论上研究解决了缓存到底能给网络带来多大的容量提升、动态业务下各缓存设备的利用率等基础问题之外;针对无线干扰问题,夏斌所在的课题组还创新地提出了在基于基站缓存的基站协同网络编码传输、基于终端缓存的接收机干扰抵消、基于缓存的频谱感知动态信道复用等增强技术,通过计算、存储和无线传输的协同,为相关工作的推进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其次在物理层上,为支持未来移动物联网的巨量设备连接的需求,他们基于通信、计算和业务的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应对5G无线物联网应用的密集多用户海量接入需求,在频谱资源昂贵且受限的现实下,非正交接入技术被视为5G空口技术,也被视为在4G正交频分复用接入之后的演进趋势和突破方向,但相关技术发展同样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通过2013年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以及结题后承担的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的支持,夏斌及其团队使得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不同于以往调制波形/星座设计和多址接入独立设计的思路,他们提出将多维码调制与稀疏编码理论相结合应用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概念,创新地提出了基于保证多用户公平性前提下的容量最大化非正交多用户码字优化设计准则和方法,使得解调能力与业界的最新结果有1.2dB的提升,探索理论研究其容量限,并设计新型稀疏编码调制机制以提高非正交接入系统的有效性,以逼近理论容量极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注应用和物理层研究的同时,凭借其多年在相关领域积累的经验感悟,夏斌还不忘将自己关注的目光聚焦在未来5G推广和产业化极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上,即很多相关新技术需要在实际网络进行多次测试,经过多个标准版本后才能进入商业轨道。

为避免类似问题,他带领课题组一方面通过搭建基于4.5G面向5G可扩展的系统仿真平台,创新地完成了将5G中的异步非授权随机接入、非授权数据随机传输、大规模MIMO等新增特性初步研究、建模和开发设计工作,从而能对相关5G新技术从网络层面系统地研究;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搭建创新移动试验网,采集真实的多用户无线数据,抽取真实信道信息用于无线传输理论研究与机制设计,并与合作方共同协作完成了非正交多址接入、大规模MIMO、毫米波通信等5G候选技术的实验测试。

5G将为人们带来什么?对于普通的大众来说,或许他们不能清楚地理解其技术变革挑战和难度,但对夏斌和他所代表的“通信人”而言,大众在便捷通信生活上前进的每一大步,都得益于研究人员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每一小步进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点滴积累 实践出真知――亲历和见证二代到四代移动通信变革

正如上文所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夏斌之所以有现今的成绩,其实与之前的积累、经验和感悟有很大的关系。

与很多科研学者一样,夏斌走过的求学深造之路,是一条沐浴科学理性之光的漫漫求索攀岩之路。

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成绩优异,他获得免费保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的机会。适逢电子信息技术浪潮掀起,原本更属意于物理的他,抓住时机立于浪潮之尖,且出于对应用研究的向往,选择进入无线电专业就读深造,这一待就是8年时间,先后于1997年和2000年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此后前往香港大学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获得博士学位。

万丈高楼平地起,夏斌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与其他高校不同,他所在的专业需要专修5年才能获得学士学位。起初他也对这一规定表示不理解,但当他真正走入工程实践,就深刻体会到了当年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良苦用心。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等一系列基础的数学知识,还有信号与系统、信息论等专业知识,都为他如今在专业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科阶段学习的同时学校也提供给大家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大三时,夏斌就开始走入实验室,跟随他的导师――国家“863”计划个人通信专家组第二任首席科学家朱近康教授。这么早就有机会涉入中国的CDMA研发项目对于一个工科学生来说机会难得。也正是从那时起.在恩师的带领之下,夏斌得以在这一民用移动通信前沿技术浪潮涌动之际.较早且全面地接触相关研究。

在夏斌的科研人生中,在华为的一段经历非常重要。从2005年起,他开始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研究部担任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和项目经理。作为华为公司第一任LTE关键技术与算法研究主管和第一任LTE TDD系统样机项目经理,夏斌曾经带领团队组织进行关键算法和研发和样机开发工作,一改以往追随的地位,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研发的移动通信设备在全球率先推出应用。也正是在那一阶段,他曾作为中方公司代表参与华为参加的第一个欧盟第六框架科技计划项目,在完成项目相关任务,展现中国公司研究水平和实力的同时,对欧盟跨国项目的运作规则也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这为他之后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过去从简单的语音通信可移动化,到今天数字洪水带来的海量移动数据通信的迅猛发展,在移动通信发展的这20年中,夏斌亲历和见证了很多突破性技术的诞生和产业变革。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一路走来,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有幸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受到一流团队的影响,但多年实践,在高校、企业之间往来穿梭,追踪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我深感想要做科研,在高校总归来得更纯粹、更自由一些,可以有更多的个人研究方向,这是在企业无法比拟的。”夏斌如是解释自己重回校园、回归学术的原因。

同舟共济奔向未来――面向应用夯实基础开辟新的学术天地

尽管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夏斌心中的那根“弦”并不会因此放松。“虽说在高校科研显得自由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会比在企业轻松,相反,企业的目标比较明确,研究人员的压力集中在比较窄的方向,而高校面临的研究压力相对要大得多。”夏斌如是坦陈自己面临的压力。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第7篇

我国高校是国人心目中众望所归的高品质人才成长的摇篮,是高素质人才学校教育的出口通道,因此,高校教育质量决定步入社会初期的青年人的才品质量,奠定我国高知人才质量的基础。我国高校教育质量如何与时俱进地予以保证和提高固然会是多选答案,但其本质是保持优良传统,开拓新的举措。保持优良传统是对过去的办学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光大,开拓新的举措是对经验的局限性等问题的规避性和改造性对策的采取,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革创新,是高校办学活力之所在,是高校不负国人心目中众望所归的高品质人才成长的摇篮和高素质人才学校教育的出口通道的内驱力所在,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正向轨迹。而高校无论是对办学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光大,还是与时俱进地提出和采取新的举措都依靠科研的教育功效。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研功效反映出“形而上”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偏离了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功效,用于教师“自产自用”的评职功能与认可学校“广产多积”的“数量科研”功能彰显,用于高校教育发展创新的反哺功能弱化。我国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的教育功能必须深入探讨并充分发挥,将科研成果的投入产出与应用转化等同重视共同运行起来。

一、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存在和根源

(一)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存在

高校开展科研的目的是什么?简言之,一为社会发展提供谋略,二为自身发展提供谋略,二者的交集又共通于教育功效,正如有学者的论述:“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孕育教育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与科研的互补作用愈加突出。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创建和完善教学实习基础、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等起到了良好作用;同时,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人力支持、优质生源和科研课题素材。因此,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一体,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尤为重要。”[1]但在实践中,高校科研成果出现了“形而上”的问题,研用脱节,或称之为研用的“公用性目的”被“利己性目的”所漠视化和边缘化了。其表现是:一为为评职而做科研。评职称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事关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而评职称学校的掌控标准中科研分量很重,又是硬指标,所以,没有教师会忽视做科研,都会根据自己评职称的需要来设计和完成自己的科研规划,科研成果定型后也仅仅满足于评职所用,评职用完也就不再问津了。

二为为考核而做科研。无论是对学校的考核还是对教师的考核,都会有关于科研的考核标准,因而做科研无论对学校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不能不完成的硬任务。对于学校来说,国家对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中,科研成果的达标是硬性指标,从学校来说就必须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认可级别,尽管从数量和认可级别上往往是纸上谈兵,但必须有,不可无,所以,学校会千方百计把科研成果的数量做大,级别做高,以科研成果的高数量和高级别来为学校争取生存发展的先机。对于教师来说,学校评定学术带头人、评聘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各种评优对象、机制岗位年度考评绩效的确认等,都会与教师所产出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的考核挂钩,没有符合标准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的教师无权参与竞争,所以,但凡有竞争意识的教师都不会疏于科研成果的研究,而且要千方百?地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在高级别杂志上刊登,但有成果和成果应用价值的实现似乎是两码事,有是必需的,能不能用上,可不可用,无伤大雅。

三为讲面子而做科研。一些在职称上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或认可职称现状的教师做科研的积极性并不高,但做科研的目的性很明确,这就是不能给同事和单位一个科研无心或无能的印象,要在科研上随大溜、处中游、不落后,所以,无论能作出怎样标准的科研成果,也都不能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僵化于原状,要时不时地有新成果出现。所以,是在讲面子的心理状态下做科研的,做科研的目的是要有,并非是有用。

(二)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根源

一为认识取向不正确。“高校科研的特征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教育性、基础性、综合性。其中,教育性是高校科研的基本特征,也是重要特征。”[2]对于高校科研特征所阐述的教育性、基础性、综合性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再具体地说,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性是由高校的办学目的所决定的,也即高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科研的认识取向也就理应是从培养人才的教育实践中来,再到教育实践的应用中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但由于高校对科研成果认识取向的片面,才造成了高校科研成果在理性链条上的“私用”,而非为培养学生成才的“公用”;在科研成果考核和管理上的“量化”,而非应用于和改革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质化”。

二为成果转化机制不足。“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创新,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理应成为‘万众创新’的最前沿。但长久以来,由于中国高校行政和关系泛化现象十分严重,给科研评价带来了严重的内部人评价和简单化评价问题,阻碍了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因此,高校‘以改革促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就是其中的工作重点和难点。”[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行政化问题是来自于校方的管理机制的构建、规范和运行方面的不足,行政化管理手段乏力,“形而上”的有制度性机制和运行上的作为不足,甚至于“误导”。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系化问题也很突出,其根源既反映于科研成果“助学”的分量不足,创能分量不够,也反映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联系不紧密,转化机制在科研成果应怎样运用于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育教学方面设计欠缺,富有“助学”价值的科研成果尚不能付诸实践。

二、高校科研成果教育功效的实现策略

(一)正确认识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功效

“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是高校教师的两项最基本活动。前者立足于创新,要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理论;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直接推动知识进步。后者是教师将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4]高校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必然同在,两者关系始终是科学研究是源,教学活动是流,同向作用于培养人才。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材料化学 专业实验 科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45-01

材料化学专业是一个在我国多所高校都设立的本科专业,这个专业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性质。同时,材料化学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理工科专业,实验教学在此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本专业毕业生的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为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创新的根本,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我国高等教育面前最紧迫的任务。针对上述观点,为更好的培养我校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结合我校在化学与材料科研方面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探索,我们建立了以前沿科学研究融入材料化学专业实验的新型实验的教学方式,以科研骨干力量作为实验指导老师,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基础动手能力,强调基本功;另一方面带领学生紧跟学科发展方向,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依托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的研究式为主的实验教学方式。

1 专业实验的基本构成

我们将专业实验课程分为材料合成、结构及性能测试实验和材料加工与设计实验两大部分,这两部分专业实验贯穿两个主旨,一个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素养,学生在学习完成无机化学、结构化学、电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其它前导课的理论课及实验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材料化学方面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知识。这一部分包括的实验有:(1)LaCeCoNiO3钙钛矿超细粉末的制备;(2)电沉积法制备ITO/TiO2/CdS半导体复合薄膜;(3)X射线衍射粉末法物相分析;(4)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晶薄膜电极的光电流测试;(5)TiO2/CdS半导体膜电极光电性能的测试;(6)采用比表面分析仪测定改性纳米TiO2的比表面积;(7)钙钛矿型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剂性能的测试;(8)以SBA-16为模板电沉积Fe;(9)CVD法制备碳纳米管;(10)气敏传感器件的加工、组装及测试;(11)偶氮苯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计算;(12)金红石相TiO2的晶体结构及相关性质的计算;(13)压力对金红石相TiO2的带系的调控作用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功能材料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原理、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使学生能将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功能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来解决材料化学问题,使学生对现代材料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是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实验教师的紧跟时代的科研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包括有:(1)基于纳米结构TiO2光电池的组装及其性能;(2)TiO2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3)功能复合微球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等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其中一个。通过材料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无机化合物功能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系统掌握无机纳米粒子、超微粉体的制备、分离、表征以及性质研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2 专业实验与科研相结合

依托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与能源环境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我院教师在新型石墨烯材料、半导体光电转换电极材料、光催化材料、化学传感器、光存储材料和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同时,承担材料专业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老师全部承担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且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项目主持人,这些资源为给学生开展优质的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提供了保证。学生根据每一位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并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设计和执行实验方案。在各科研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实验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得出实验结论。随着科研团队研究方向的发展,实验内容每隔三、四年即会调整更新,让学生始终能跟踪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体会到创新的乐趣,自然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

3 为学生创造条件继续深入科研

对一些学有所长,并且有时间和精力的同学,我们对他们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条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深入到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索研究。因为专业实验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科研骨干,所以学生在上专业实验课程的时候,能够了解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课余时间,学生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老师,继续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为他们日后打下基础。进几年来,已经有几位本科生在专业实验之后,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并凭借其本科阶段的研究经验成功申请到奖学金,到发达国家的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经过这些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之后,学生的上课热情高涨,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的提高起来,而且还有一些学生迸发了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这样又倒过来推动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从总体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琼芬.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