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1篇

据IMF预计,美国扮演的全球经济“引擎”作用,将进一步增强,2014年英国经济将增长2.6%。撑美国经济持续上升的,已经不再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是逐渐恢复的国内消费动能。据美联储资金流向报告,2013年第三季度,美国家庭的债务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这意味着,美国家庭不再都是净偿债,增加负债如杠杆的过程又重新开始了。不仅如此,美国的失业率也从2013年初的7.9%,下降到了年底的7%。正因如此,奥巴马在2013年终新闻会上称,2014年将是美国经济“突破性的一年”。

已经从“重症病房”转移到“普通病房”的欧洲经济,无疑将得到进一步的康复。观察发现,2014年堪称欧盟“改革年”,除了欧洲央行将对欧元区规模最大的130家银行展开全面压力测试,进而有效恢复金融机构的信贷功能外,欧盟还将敦促债务国家经济结构改革,启动投资预算达770亿欧元的欧盟“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建立预计带动90万个就业岗位的“单一数字市场”,为经济打造新增长点。不仅如此,欧盟将推进欧加、欧日、欧美自贸协定谈判,与中国也将开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而且前三项自贸谈判都有可能在2014年瓜熟蒂落。据欧盟预计,若数项自贸协议生效,将给欧盟带来每年2.2%的经济增长。由此,IMF预测,2014年欧元区将实现1%的正增长。

对于新兴市场而言,未来止跌企稳将是大概率事件。由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巴西释放出更大的投资能量,印度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俄罗斯推动经济均衡增长战略,“金砖四国”培植的内向性经济增长动能显著增强。IMF预测结论是,非洲国家2014年经济增速为4.7%,拉美地区达到3.2%。整体来看,2014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将上升到5.1%。

比较而言,未来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将快于新兴市场国家,IMF推算,2014年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升到54%(按美元汇率计算);不过,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发达国家的贡献率降到35%,新兴市场的贡献率仍达65%,作为整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仍高于发达国家。因此,2014年世界经济将凭借“双引擎”一路快行。

在各大经济板块竞相拉动的同时,世界经济增长所能获得宽松货币政策(QE)能量并不会得到全面的稀释。虽然美联储从2014年1月开始逐渐缩减购债规模,但其强调超低利率将延续相当长时间。重要的是,欧盟、英国、日本等这些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的经济体,不仅不会退出QE,而且有可能继续加码,发达经济体因为货币政策局部收紧所产生的冲击非常有限。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2篇

演讲嘉宾:中国财政部副部长 朱光耀

2015年,应该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最为严峻和复杂的一年。因此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十分严峻和复杂。

全球经济面临挑战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国经济突出表现为八个特点。

第一,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处于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今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四次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年初的3.8%、3.5%、3.3%,再次降到了3.1%。这个预期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特别是G20)采取了应对措施促使全球经济复苏后最低的增速值。若真为3.1%,则是2009年来最严峻的状况。

第二,全球贸易增长仍然处于非常疲软的状态。特别值得警惕的是,首次出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据WTO预测,2015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为2.4%,而发达国家经济体能达到3.04%。

第三,全球的就业水平仍未达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通过就业来实现的。“中国在整体经济结构调整上,必须作更大的努力。”朱光耀特别强调。中国今年已经提前完成了实现1000万人就业,美国就业水平也有很大改观,但欧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形势仍很困难。从全球就业状况看,还不平衡。

第四,全球的利率水平处于二战以来的最低点。金融危机后,美国在将联邦利率降到0-0.25的水平。在美联储主席耶伦的近期讲话中,能看出“增息事件越来越临近和清晰了”。

第五,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分化日趋明显。但是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确实是世界性难题。朱光耀也坦言,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第六,在过去的一年,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石油价格基本是50%的腰斩,矿产品价格也以30%以上的速度下跌,大宗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下跌,这说明在需求供给平衡上出现了问题。

第七,新兴市场国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支撑全球经济新增长的重要力量。“最高位时,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50%以上,今年的贡献率是30%。”朱光耀说,两个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均呈现负增长。这也是由于它们对大宗原材料的出口依赖程度较高,比如石油、矿产。“因此也再次提醒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的重要性。”朱光耀特别强调。

最后,全球地缘政治的风险仍在加大。地缘政治的风险对经济增长确实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所以,经济制裁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负面影响。应该通过政治的磋商来解决,不能动辄使用经济制裁,否则只能伤人伤己。

“十三五”规划强调的三大问题

201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9%,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有三个方面:一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发展目标的指导理念;二是中国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三是如何实现高水平之下的新一轮对外开放。

具体来说,第一,在发展理念方面,“十三五”提出了完整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之魂,它是指导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理论指南。

第二,“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提高增长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规模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且实现全面的脱贫。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3篇

回暖 新旧动能转换明显促工业“稳”运行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在已经数据的26个省份里,重庆市以10.7%的经济增速继续领跑,广东省则以5.706117万亿元的GDP总量位居第一。据了解,这两个地区经济运行的共同点是,工业方面获得了高端产业快速增长的有利支撑。

据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介绍,今年前三季度,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其中,汽车、电子依然是全市工业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汽车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简称“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2%,电子行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4.9%。新动能方面,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继续发力,增加值同比增长22.6%,拉动全市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6.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2%,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达26.0%。

与重庆市新旧动能均衡提速不同,广东省前三季度工业行业则出现了明显分化。该省支柱产业、高端产业发展较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0.5%和14.5%,有力带动全省工业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6.6%,增速均较高。与此同时,纺织、家具、造纸等传统产业持续低速增长,分别增长0.7%、4.8%和2.9%。

据了解,重庆、广东的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与全国情况一致。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赵云城表示,当前工业经济积极因素增多,活力渐增,向好趋势有所加强,尤其是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从全国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和10.6%,较上半年分别加快1个和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2.6%和12.2%。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表示,目前工业“稳”运行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下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均保持在6%,各月增长在6%至6.3%之间小幅波动。需要注意的是,工业产品价格回升带动企业效益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回补了去产能对经济的下拉作用。这背后有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升温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稳增长等一系列供给侧改革组合拳在发挥作用。下一步,要处理好去产能与价格回升、去库存与去泡沫的关系,以及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平稳推进工业的转型升级、经济新旧模式的转换。

提升 服务业转型升级释放巨大生产力

多位专家表示,服务业的运行表现是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的另一大亮点,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稳步提升,说明我国经济整体转型正在逐步推进;二是服务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也在同步加速,由“互联网+”推动的新兴服务业正在释放巨大的生产力。

从全国层面上看,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8%,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多位专家分析称,服务业延续了上半年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稳步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稳步提升。

服务业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领跑”经济增长,撑起GDP“半壁江山”,也成为多个地方三季报中的一大共同点。以江苏省为例,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50.3%,高于第二产业比重4.5个百分点。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兴远表示,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工业经济增长换挡带来的压力,对经济增长发挥了“稳定器”作用,并成为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表示,“互联网+”蓬勃兴起,推动了服务业本身的转型升级。他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动了服务业产业创新。如“货车帮”平台利用大数据搭建国内货运车辆公共运力池,减少了货运车辆空驶乱跑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了社会物流效率;武汉卷皮网等新创企业,将线上销售和线下制造融合,直接打通供应链,在细分市场走出与传统电商不同的发展道路。

从地方上看,经济增速领跑全国的重庆市在新兴服务业发展上就颇受市场关注。张富民表示,随着互联网经济热潮升级,腾讯信息、中交兴路车联网、百润信息、车杰盟、完美世界等一大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快速发展,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前三季度,该市规上科技服务业相关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8.94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规上互联网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6.0%;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1.2%;规上信息传输科技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8.3%。

加码 创新驱动将再迎政策红利

记者了解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近期还将有多个重磅政策出台。

其中,近期即将的“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备受市场关注。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端装备和材料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多个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三五”期间仍将获得支持。到2020年,要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未来五年,我国计划实施的100项重大工程及项目,超过一半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4篇

双边货币互换在亚洲贸易活跃地区间成功试水。城镇化的空间,被认为是亚洲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多个版本的QE方案在美国次第推动。欧债危机仍在欧元区国与国之间博弈,艰难协调。

本期的核心话题,讨论的是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量化宽松政策。从北美到亚洲,从亚洲到欧洲,不同经济体对QE的反应相去甚远。来自北美、亚洲以及欧洲的资深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量化宽松背景下的影响与趋势,立场不同,观点各异。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愿就持续发展的亚洲,分享他们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我们为作者们熠熠闪光的思考所打动。

中国坚持改革的决心日益清晰明确。这个在过去30年中,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最多的国家,把调整增长模式以及对民生和环境的重视作为未来规划的焦点。

印度孟买的经济学家,对于印度未来成长充满信心与憧憬。同时,我们也在当地充满活力的街道社区,感受到亚洲国家成长的特有潜力。

这种成长的生机,在亚洲其他很多国家,也令观察者印象深刻。

“我将亚洲视为北美、欧洲之外的第三极”,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在北京两次与本刊编辑面对面讨论,对亚洲经济的未来,寄予重望。其间,老人还扯过一张餐巾纸,低头写下十来个他感兴趣的话题。

过去2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8%,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目前亚洲经济总量已占世界30%以上。未来几年内,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世界经济增长重心正从西方移向亚洲,国际社会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太平洋西岸。

这些数据和结论的背后,描绘的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亚洲时代。

如何从分歧的迷雾中,寻求更多的交集与合作,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人类的智慧与眼界在不断进步。今天的人们,历经各种风雨,应比过去更懂得对话、合作与分享的重要。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5篇

日本经济患的是“老年衰退症”,需要强身健体的调养之药,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虎狼之药。而日本走过的路中国极可能经历。

2013年前5个月,全球经济最大的热门话题已非欧债,而是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日本,这个已“失去20年”的经济大国,在不经意间,通过货币贬值和大胆放水以及积极财政政策,创造了远超市场预期的效果:2013年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长高达3.5%,这对日本而言是极其罕见和令人振奋的。日经指数也从2013年初的10600上升至5月22日的接近16000高位。

 

“安倍经济学”的短暂蜜月

然而,对这种通过日元大幅度贬值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国际社会褒贬不一:支持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安倍经济学”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长期困扰日本的通缩问题,他甚至建议美国效仿;而中国学者李稻葵则指责“安倍经济学家”以邻为壑,他认为:日元贬值不仅解决不了日本增长乏力问题,还最终会引发中国、韩国等邻国的反弹,损人不利己。

 

事实似乎也证明,“安倍经济学”的蜜月期短暂而又脆弱:被视为对“安倍经济学”投了赞成票的日本股指在经历几个月的大涨之后,于5月23日收盘大跌7.3%,创下自2011年3月日本地震以来的最大跌幅。这一方面是因为5月份中国制造业指数的低迷引发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担忧,但更大原因,显然与“安倍经济学”本身对日本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结果有很大关系。

 

尽管日本经济一季度“暴长”3.5%,但增长主要是由出口和私人消费带动。随着日元对美元和人民币都大幅度贬值,大大提升了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季度日本出口增长1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一半,私人消费增速达3.7%,超过市场预期。但令市场最担忧的是,“安倍经济学”没有带动企业投资增长,日企投资依旧低迷。而日本央行总裁黑田计划“在两年内将货币供应量扩大一倍,并决定将年通胀率提高到2%的水平”,从现在来看也未奏效。日本CPI尽管由负转正,但仍然在0%左右徘徊。

 

特别是,货币大幅度贬值本身是一颗带毒的糖果,投放基础货币、调整汇率的目的是制造通胀预期,然而,日元大幅度贬值,同时也引发了资本外逃风险以及对日本债务的担忧。目前日本国债总额接近GDP的240%,居全球之首。积极财政政策肯定会加大政府支出,更加推高日本债务,从而会加大日本债务违约的风险,使日本被推向灾难边缘,成为下一个希腊。

 

呼吁结构性改革

事实上,“安倍经济学”除了货币贬值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外,还有被称为“第三支箭”的经济增长战略。然而,到现在为止,这第三支箭还不见踪影。迄今为止,在日本经历“失去20年”的噩梦之后,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同意,日本的问题是结构性的。日本经济停滞20年,除了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痛苦而长期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外,日本人口老龄化(日本目前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30年日本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以及人口停止增长更是成为日本难以摆脱的困境。同时,日本需要在放松管制、刺激创业和企业制度方面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这种改革,从20多年来日本历届首相的失败来看,是极为艰巨而渺茫的。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6篇

与去年5%的增速相比,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趋缓,且仍呈双速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4.4%,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增长2.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相对强劲,增长6.5%。

(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趋于增强,但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去年2―4季度,美国经济逐季提速,全年增长2.9%,私人消费、投资和出口增长1.8%、16.8%和11.8%。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年来首次超过消费,出口增速为近10年历史最高点。工业生产持续扩张,产能利用率明显上升。通胀低位运行,2010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升1.6%。就业有所改善,失业率从去年的9.6%降至目前的8.9%。去年9月以来,美国经济先行指数强势上升。目前,美国企业经理人和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银行对工商业和消费者贷款意愿改善,企业现金流充裕,融资成本较低。2011年,美国将继续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国际机构、美国政府及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今年走势判断基本一致,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以略高于去年的速度继续增长,增长率在3.2%左右;价格水平温和上升,通胀率在1.4%左右;就业状况缓慢改善,失业率为9%左右。不过,美国经济增长政策驱动特征仍将十分明显,内生动力不足,复苏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失业率仍远超危机前水平,制约居民收入增长;房地产市场低迷,去年下半年房价指数持续下跌,1/4房屋所有者处于负资产状态,制约居民消费能力和企业建筑投资意愿,也制约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改善;政府财政状况不佳,去年赤字率为8.9%,政府债务负担率达91.2%,今年赤字率预计升至10.9%的历史高点,对长期利率可能形成上行推力,制约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进一步增长。

(二)欧元区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

2010年,在德国、法国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欧元区经济实现复苏,全年增长1.7%,低于美国2.9%和日本3.9%的水平;物价温和上涨,全年通货膨胀率为1.3%;但失业率仍处于10%以上的较高水平。

目前,德国、法国等核心经济体制造业增长强劲。今年2月,德国和法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62.7和57.4,显著高于市场预期,德国处于1996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基本面相对稳健,7500亿巨额救援计划的出台也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欧元区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但葡萄牙、西班牙等部分国家为应对债务危机,将进一步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对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长有一定消极影响;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使欧元区面临较强通胀压力,今年2月欧元区通胀率已达2.4%,连续3个月超过欧洲央行2%的警戒线,欧元区货币政策将趋于紧缩。总体来看,2011年欧元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速可能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1.5%,低于去年的1.7%。

(三)日本经济将呈现“V”型走势

去年日本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实际GDP增长率高达3.9%,其中贸易盈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8%。但受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内消费疲软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前高后低,4季度实际GDP环比降幅达0.3%。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大背景下,日本经济重现复苏态势,前两个月日本私人消费保持平稳,工业产出呈稳定增长趋势。今年2月,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达52.9,为近6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但是,地震将改变日本经济短期走势。日本内阁府估计此次地震造成的资本存量损失约9―16万亿日元,地震及核事故导致的电力供应不足可能持续至2季度。受此影响,今年1、2季度日本经济将呈现环比负增长趋势。但灾后重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逐渐显现,3、4季度日本经济有望快速回升。日本内阁府初步测算,灾后重建将在2011―2013年内每年拉动GDP增长0.75到1.5个百分点。因此,今年日本经济将呈现“V”型走势,全年增长率有望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1.5%。

(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严峻挑战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在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持续高涨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面临严峻的通货膨胀挑战,亚洲地区面临的压力最大。今年2月,印度尼西亚CPI同比上升7%,越南上升12.31%,印度上升8.31%,巴西上涨6%。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这些国家央行已多次宣布加息。巴西央行去年以来已五次加息,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1.75%;印度央行今年3月17日提高关键利率至6.75%,为去年3月以来第八次加息。2011年全球通胀压力仍在加大,石油价格持续上升将对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带来较大冲击;粮食价格上涨不仅将加剧政府财政负担,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新兴经济体既要控制通货膨胀,还要防止经济“硬着陆”,宏观政策平衡面临艰难选择。

二、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一)日本地震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日本是汽车、电子等产业核心零部件的主要供给国,地震导致部分芯片和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出现临时供给中断,会波及到一些国家的下游产业。日本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地震导致的日元回流可能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东亚国家约1/4的债务以日元计价,地震后的日元升值将加大东亚国家的债务负担。此外,核事故后续影响尚难准确评估。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今年全球经济将保持温和增长趋势,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实施将进一步增加全球流动性,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大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等将影响大宗商品市场预期。今年大宗商品供求关系预计进一步趋紧,价格仍将在高位大幅震荡。一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防控通货膨胀的难度将加大,经济硬着陆风险上升;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走向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可能受到影响。

(三)发达国家债务沉重可能制约全球经济复苏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去年发达国家政府债务与GDP之比达96.5%,远超60%的国际警戒线。其中,日本为220.7%,美国为91.2%,欧元区为84.3%。债务沉重可能拖累发达国家经济,进而制约全球经济复苏,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市场对发达国家长期偿债能力的信心可能削弱,对长期利率形成上行推力。去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和日本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明显走高,10年期与2年期债券息差扩大。二是发达国家运用刺激性财政政策的空间受限,对宽松货币政策依赖加大,美、日等国央行大量释放流动性,可能加剧全球通胀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三是发达国家退出刺激性财政政策的要求更加紧迫,但若退出时机和力度选择不当,则可能影响依然脆弱的经济复苏进程。四是欧元区其它国家银行持有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四国大量资产,规模约占欧元区GDP的10%、银行股权的80%,四国债务风险可能通过银行体系影响德法等核心国家,延缓欧元区经济复苏。

(四)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加大了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后,由于国际资本大量流入,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已出现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2011年,美国在失业率高企、房地产市场依然疲弱的形势下货币政策仍将趋于宽松;日本央行为支持灾后重建将继续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全球资本流动性仍然充足。新兴市场调控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同时还面临国际资本流动逆转、国内资产价格大幅调整的风险,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挑战。目前新兴市场占全球消费的近40%,占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复苏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达经济体低速增长将限制我国外需拓展的空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国际短期资本大规模进出可能影响我国金融稳定。我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积极扩大内需,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力度,提高居民消费倾向;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增加值;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扩大区域内贸易;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设备、零部件等向发展中国家出口。

(三)积极应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加快国内能源资源定价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节约能源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对石油等能源大宗商品的依赖;加快能源资源企业“走出去”步伐,积极发展期货市场,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密切关注全球农产品市场,适时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

(四)加强资本流动管理,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稳定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东亚13国 贸易顺差 经济再平衡

美国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发生已经过去几年了,但其对全球经济的破坏性影响,却没有随着危机结束,而是有了进一步蔓延的趋势。2012年7月,IMF再次调低对全球经济的预期,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11年的3.9%进一步回落至3.5%。如何稳定国内经济增长,如何防止通货膨胀,避免国内经济社会出现动荡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开始着重关注的问题。全球化的脚步在危机深化的阶段出现了倒退的局面,次经济区域的合作被更多国家所推崇。危机发生后,东亚的主要国家经济率先复苏,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了继中国后,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经济体。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测算,2010、2011和2012年,东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高达42.0%、40.1%和42.2%。东亚经济是否能持续保持活力,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是否能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东亚经济的积极表现虽然令人鼓舞,但我们也在进入2011年后,感受到全球经济遇冷时,东亚地区经济却没有像危机发生时率先反弹,表现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本文就目前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从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层面分析,如何再次实现经济增长,恢复区域内经济平衡。

一、后危机时代东亚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与发展趋势

“东亚奇迹”固然振奋人心,但是否能继续将奇迹演绎下去更为重要。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逐渐凸显,全球经济失衡愈演愈烈,东亚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失衡状况如何有必要详细了解。

1.东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与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动荡与退步不同,危机后的东亚经济展现出了极强的复苏能力,及高速的发展态势。进入2010年,东亚经济复苏以中国和新加坡为第一梯队,经济增长超过10%;以老挝、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为第二梯队,经济增长超过7%;而越南、韩国、印尼、柬埔寨和缅甸的经济增长超过5%。回升较慢的日本和文莱也扭转了之前的负增长,经济增长超过2%。同时,2010年东亚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除文莱外,均超过发达国家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东亚13国平均增长率达到10.4%,几乎是当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倍。

2011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随着之前的经济刺激政策逐渐退出以及出口大幅度下滑,东亚经济也出现了下探的倾向。IMF对全球经济的预测,不仅对发达经济体表示悲观,也对新兴经济体及东亚的复兴表示担忧。2011年东亚13国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迅速下滑至4.6%,2012上半年的经济表现也差强人意,预计全年仅能回升至5.4%。

2.经常账户失衡与经济发展

东亚经济体由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其经济失衡的表现也有差异。一部分国家表现为贸易顺差,分别为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一部分国家表现为贸易逆差,分别为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还有的则表现为贸易不稳定,顺差和逆差的年份交替出现,如印度尼西亚。

总体来看,东亚发达经济体的贸易顺差每年变化的幅度不大,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相对稳定,虽然后危机时代,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顺差也在有所收窄,但并没有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而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差额则表现出了不同的趋势。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在2011年出现了大幅下滑,波动幅度超过50%;而马来西亚和文莱则基本保持不变,贸易逆差国则表现为逆差的不断扩大。

国际贸易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组成。就货物贸易而言,又分为中间产品贸易和最终消费品贸易,而当前东亚经济体的区域内贸易表现出来的贸易额大部分集中在中间产品贸易上。由于贸易商品结构失衡,导致形成东亚经济体贸易模式为“外需主导型”,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这就意味着,当区域外市场发生动荡的时候,区域内的最终消费品的生产将被迫停顿,并快速蔓延到区域内的每一个产业链节点上,最终结果是虽然拥有高额顺差,却因为贸易模式的不健康,导致区域外的经济动荡对区域内实体经济的破坏。

东亚经济高出口导致区域内国家资源配置扭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再具有稳定和促进作用,这种不平衡表现出的是一种“坏”的失衡,对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存在破坏性影响。因此,东亚各国政府应注意并重视这种不平衡带来的危害,并寻求东亚经济再平衡的有效解决途径。

二、后危机时代东亚经济再平衡的区域内选择

作为对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经济体,东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东亚经济失衡的同时,也意味着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经济的失衡。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东亚经济再平衡即需要区域外的支持,更需要来自区域内的合作。随着危机的深入,在追求国家利益至上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显然并不愿意承担所有经济调整的成本,借助全球化,发达国家普遍有对外转嫁危机的冲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开始凸显,基于贸易不平衡而引起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南北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因此,除了加强和发达经济体的对话,东亚经济体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加强次区域的合作。随着“10+1”自贸区的建立,以及“10+3”区域贸易投资合作商讨的开展,区域内的贸易与投资水平不断提高,东亚经济体越来越希望摆脱美国、欧盟的束缚,建立独立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实现东亚经济的再次腾飞。寻求区域内合作,实现后危机时代东亚经济的再平衡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冯永琦(2011)通过对东亚区域产品需求结构分析,发现东亚区域对中间产品的需求程度上升,而对最终产品的需求程度则有所下降。这种需求结构导致了东亚形成了“外需主导型”的贸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产品终端的生产受控于发达经济体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程度。当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不足时,将直接打击东亚生产最终消费品的国家的出口,进而影响对其他国家中间产品的购买能力,导致连锁性的出口贸易下滑,破坏东亚业已形成的生产链条。这种以东盟国家为零部件加工基地,以中国为组装基地,以日本、韩国等国家为设计中心的垂直型分工即不能使处于生产链下游的国家在贸易中获得正常的利润回报,也没有使参与贸易的国家内部形成健康的工业体系。这种分工体系,加深了东亚经济体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要打破这种依赖,必须在东亚区域内部建立庞大的最终消费市场,以代替原有的美国及欧盟市场,以需求结构的调整和转变来促进贸易结构的变化,在提高区域内最终产品的贸易量时,也能重新布局东亚产业结构,使东亚经济重归平衡。

参考文献:

[1]冯永琦.东亚与欧盟区域的产品需求结构域贸易模式[J].亚太经济,2011(2)

[2]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世界贸易投资报告[R].2011年版,2011 年8 月11 日

[3]IMF.世界经济展望[R].2012年7月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8篇

次贷危机蔓延,全球金融海啸,中国A股在2008年也遭受罕见重创。投资者在承受打击中都开始深刻反思:到底什么样的投资理念和方法才是正确的?由本杰明•格雷厄姆首创,由他的忠实学生“股神”巴菲特卓越践行的价值投资理念,仍然是我们面对市场巨大波动获取长期稳健收益的不二法门。

巴菲特堪称是价值投资理念最伟大的实践者。在1965-2006年的42年间,巴菲特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4%,累计增长36115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累计增长6479%。在价值投资理念的指导下,伯克希尔集团投资参股的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华盛顿邮报、富国银行等,都为其带来了丰厚回报。

巴菲特认为价值投资的定义只有一个,就是投资那些内在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公司股票。价值投资关注的基本点不是价格,从不预测未来股价是涨是跌,只基于从公司的整体内在价值算出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判断股价是不是被严重低估了,只要过于低估就买,只买物美价廉的优质公司。70多年来,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提出的这个价值投资基本原则没有任何变化。

约翰•聂夫,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同样因坚持价值投资而得到市场的尊敬,持续优异的业绩使他获得广泛赞誉。约翰•聂夫作为基金经理,31年间,温莎基金净值总共增长5546%(同期标普500指数净值增长2230%),相对指数的年复合超额收益高达3.1个百分点。

约翰•聂夫在温莎基金处于极度低谷时接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他,坚持做“简单而有效”的价值投资,强调股票基本面而非种种“光环”,在其基金经理任期第一年就交出了令人炫目的成绩单:全年收益率29.1%,超越标普500指数17个百分点。温莎基金从风雨飘摇中走出。

此后的31年中,约翰•聂夫一直掌管温莎基金,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投资策略毫不动摇。管理同一个基金31年、总收益达55倍、22年战胜市场。

“温莎基金从不异想天开,从不追赶时尚,不管市场节节高升、狂跌不止,还是默默无闻,我们始终坚持一种经久耐用的投资风格。”在约翰•聂夫看来,价值投资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过价值投资的坚实护航,还是保证了长期来看温莎基金总能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