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航空;航空服务礼仪教学;航空服务礼仪专业

一、办学思路的思考

培养目标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是理论指南,也是质量标准、评估标准。针对武汉地区航空业需求的各类人才,结合我院办学的实际,把培养人才的目标锁定在空中服务和地面服务两方面。即建立航空服务专业和开设航空服务(空乘方向)。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我院2008年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如下规定: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航空服务职业岗位群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航空服务工作技能,能从事机场航站楼内辅助服务、航空业务及航空业相关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二、教学课程设计

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必修,计划时数64学时,分别于第一及第三学期开设,共4学分,实践课时比例50%,是专业核心课程,《航空服务礼仪》是在介绍基本礼仪知识的基础上,针对航空服务行业的特点,深入阐述了航空服务人员所应具备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礼仪规范。为从事航空服务行业各种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是航空服务(空中乘务方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技能课。《航空服务礼仪》的教学任务:通过不同教师的系统讲授、示范操作与训练,使学生掌握航空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从事航空服务工作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空乘专业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误区 对策

建国以来我国航空运输发展迅速[1]。1950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为157万吨千米旅客运输量为1万人次,货邮运输量为767吨;2008年,运输总周转量为376.8亿吨千米,旅客运输量为1.92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为407.6万吨。三项指标年均分别增长19%、18.5%和15.9%。1950年,国内航线只有7条,通航8个城市。1955年始有国际航线1条,通航1个国际城市。2008年有国内航线1235条,通航150个城市;有国际航线297条,通航46个国家146个城市。如此巨大的航运网络,为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空乘就业的缺口较大。

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空乘就业的缺口增大。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重组后的民航产业进入了第二次高速发展期,飞机量猛增。航空公司每年都会购买一定数量的客机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购买的客机机型由原来的小型逐渐转变成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由此可见,空乘就业的缺口还是与日俱增的。

(二)就业领域多,范围广。

近年来,空乘队伍不断扩招,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机会多。航空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对视力、身高、体形都有严格要求。此外,有责任心、守纪律及认真投入也是现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其实,所谓空中乘务专业的就业并不意味着该专业的学生一定是在“空姐”这个职业范围内的就业,而是指该专业的毕业生走入社会的总体就业状态。空中乘务专业虽然是以乘务类型为主的一个专业分支,但同时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适应性和多变性。除上所述,该专业学生也可以在民航其它相关岗位,旅游类、酒店类、公关类等一系列领域找到自身的价值。

(三)国外航空公司开始青睐中国籍乘务员。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为了提高自己在中国航空运输的竞争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渐扩招中国籍乘务员。例如德国汉莎公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新西兰航空公司及大韩航空公司都已来中国招聘空中乘务员。北京外航服务公司表示,中国乘务员外形漂亮,各方面素质高,是她们越来越受到外国航空公司青睐的原因。而外国航空公司的加入给中国民航业应用型人才特别是空中乘务员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将我国航空业推向了国际化,对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帮助。

(四)就业要求较高,稳定性强。

空乘专业女大学生自身外在先天条件较佳,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培养,能够掌握所学专业技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有较强的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就业要求较高。空乘工作常被误认为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但实际上这一职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和晋升空间。从普通乘务员可以逐步晋升到乘务长、主任乘务长等,因此就业的稳定性也是较强的。

(五)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空中乘务专业和学生的扩招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该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该专业的平均上机率呈下滑趋势,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在逐渐递域。

二、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

(一)过于注重外表,忽略内在提高。

空中乘务对该职业的从业人员外型具有一定的审美标准要求,虽然每个航空公司的要求不一样,但共同的特征莫过于美丽大方、端庄秀美等。与此同时,航空公司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内在涵养的招聘要求。然而,部分学生片面把外表作为就业选拔的唯一标准,甚至把就业方式完全寄希望于走捷径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问题上大体分两种状况:一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只注重礼仪方面的课程,忽视其它相关的辅技能专业,认为只要学习礼仪,注重外表仪态就达到了合格乘务员的标准;二是在应聘准备时把重心放在了衣着打扮上,没有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及专业性知识给予足够重视。这两种情况都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大敌,对于外在与内在的把握不平衡常常造成专业学生应聘受挫折而导致失败。

(二)求职过于心切,造成盲目就业。

空中乘务专业缺口大,竞争大,要求高,每个学生的机遇也有相对的差异,因此能圆蓝天梦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大。目前来说,大部分开设了空中乘务专业的高校都采取了弹性学分学制,即该专业学生在修满学分的情况下可以提前离校上岗。因此,学生们离校就业的时间顺序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留校的部分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在对就业形势未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就业。有的学生看到昔日朝昔相处的同伴完成了心愿,继而会产生一种恐慌,因此会加快求职的速度,甚至过早放弃上机的梦想而选择了一些相关的行业。

(三)就业观念狭隘,存在“非得上机”的心态。

空中乘务这个职业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强大的职业魅力,是许多少男少女渴望和憧憬的目标,因此,有部分空乘专业女大学生抱有“非得上机”的坚定信念,对就业选择古板单一。为了实现自己的蓝天梦想错过和放弃了一些本来可以拥有的机会,造成最后就业困难。

(四)对就业位置把握较难。

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侧重于服务的实践操作,而对于社会主流性先进知识未涉及太多,在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层次上,该专业学生绝大部分对于工作类型、工作层次的选择多停留在服务业内。

另一方面,由于进校就读该专业之前学校对学生的外型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部分学生难免有一定的优越心态,在此基础上对工作的选择就表现得有些挑剔,加上起初对蓝天梦想有着较高的期望和期待,从而在心态问题上很难把握好恰当的位置,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五)就业满意度较低。

社会对于空中乘务这项职业评价为神秘而高尚,“美丽的天使”“蓝天的使者”一系列美丽的名词铺天而来,人们对于天空的向往和好奇加重了学生对该职业的期望值,但实际上空中乘务员看似天使,其实是很辛苦的,其中的滋味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会,光环背后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事实上空中乘务员就是在空中的服务员,但她们的工作却又不是一般的服务员可以胜任的,因为它不只需要端茶倒水而已,她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远远不是我们想到的那样,每个航班所经历的过程和内容都不相同而且不可预料,正因为如此,作为乘务员,她们必须努力让所执行的航班任务顺利正常地进行直至完成。其中的辛苦跟想象中有着许多的不同。

三、走出就业心理误区,促进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

(一)内外兼修,综合提高。

部分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因只重视外表忽略内在修养而求职失败,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只顾外表,忽略内在,造成徒有其表,内在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却未能提高。因而,学校对存在这样观念的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应及时引导,使其能认识到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学校的课程培养也应突出重点培养、综合提高这一培养原则。

世界上的职业千千万万,每天都会有新的机会出现,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好每个机会,但至少要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

在步入社会之前,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自身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和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并且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职业没有高雅和低贱之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劳动者和财富创造者,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个人的自身价值,因此,遇到不如意的工作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努力向前,奋力争取。

空乘服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服务行业,每天面对八方来客,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与年龄的旅客,不仅需要空乘服务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与技能,而且需要她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服务意识、宽广博爱的胸怀及坚定顽强的心理素质。

(二)慎重择业,勿操之过急。

大学毕业的学生很难把握好毕业的问题。每年毕业寻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300万人左右,而社会之大,用人行业及单位也数之不尽,这种情况容易令人应接不瑕,感到迷茫。

一方面,学校在引进用人单位时,应向该专业学生给予分析、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对就业单位及工作性质、内容有足够的了解,避免学生因为外界影响而盲目择业。

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静制动,不能因为同学的选择而选择,勿操之过急,也忌坐以待毙。最关键的是自己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适合的是什么。适当地抓住时机,去争取自己所想要的机会。总而言之,须慎重择业。

(三)正确引导,灵活择业。

一方面,学校在该专业学生择业之前应给予正确引导,灌输择业及就业的相关知识,分析就业前景及就业广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以免造成期望过高及择业方向古板单一的局面。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特别是根据社会市场的变化注入新鲜、适应性强的动态信息,保证学生能根据社会的动态变化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增强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四)保持平常心态,享受工作的乐趣。

有些人员会对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和抱怨,认为这份工作不是她们当初所想象的那样。其实这很正常,理想和现实很难保持一致,理想源于现实且高于现实。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本质有所分析,做足心理准备。既然是工作,那必然会有计划和变化。有的人抱怨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而有的人却抱怨工作千变万化而常常遭遇意外情况。这时候处理的关键就是平常心态的培养,以平常心去对待工作,积极地适应工作,积极享受工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军.用数据简捷、直观地说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N].中国民航报,2009.7.7.

[2]何星原,陈冰,筱川,范超.看上去很美――聚焦中国高校空乘专业[J].高校招生,2002,(03).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098-02

一、引言

1995年,按照教育部专业建设的要求,中国民航大学(前身是中国民航学院)的民航运输业务专业更名为具有普适性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专业,其行业特征逐渐淡化。例如,从名称上看服务面向都没有明确的所指,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尽管学生期待着分配到航空公司和机场工作,同时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人才需求,但是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时又面临着招不到专业明确指向的所需学生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声誉,因此,民航行业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从理论上看,结合民航业的实际和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的特点,陈布科教授提出“专业平台专业(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设置和弹性修业年限,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宽口径培养。于剑教授分析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基于数学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基于经济学基础的社会科学课程、基于组织行为学的人文科学课程之间系统组合与优化”的学科特性,提出“以民航运输业为背景的‘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对航空运输产业管理学科和行业社会用人需求的深刻洞察和理解构建“知识―能力―素质”模型,搭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平台。因此,从现实意义和理论方面,研究行业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有极强的迫切性。

二、民航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民航产业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通过前期对全国重要枢纽机场及重点航空公司的实地调研,发现在航空公司及机场运作过程中对本专业人才有很大需求,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规划发展部、企业管理部、地面服务部、候机楼管理部、安全质量部、市场部、客运部、货运部等,同时民航政府机关、科研机构、民航相关产业等对本专业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才需求市场:(1)航空制造业市场,处于民航上游行业的航空制造业大约有50万的从业人员,按照国际著名飞机制造企业商务人员比例的1/6来计算,民航管理人才年均需求量约为8000人左右。(2)航空旅游销售市场,我国旅游业直接、间接的从业人员达6000万人,这方面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民航特色的管理人才。(3)本地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本地的机场、航空公司及相关产业、具有一定需求。另外,依据“拇指原则”,对于每100万旅客(工作量单位),机场支持了大约2950个全国性职位,2000个区域性职位,1425个子区域(sub-region)职位。以天津机场为例,按照规划,2013年,天津机场计划实现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2015年,实现16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支持该地区3.2万个职位,机场地区则可以支持近2.3万个职位。

三、特色鲜明的民航管理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发展规律、专业底蕴和所依托的行业需求,工商管理专业需明确体现民航管理特色。面向我国民航运输和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诚实守信,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扎实、系统掌握管理科学方法,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为航空运输管理,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企业从事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等管理工作,或在相关企业、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相关院校从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并根据上述特色、专业定位构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型。

四、构建凸显专业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满足民航强国战略和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动态对专业进行建设,为了凸显行业特色,该专业名称增加了特色名称,即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专业建设首先从专业的顶层设计抓起,顶层设计从了解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准确把握民航运输产业特征和管理学科特点着手,根据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模型,同步设计了以知识点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和以能力点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及以素质点为核心的课内外一体化体系,最后将这三个体系有机地融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使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在明确了综合化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脚踏实地的改革。

1.特色鲜明的理论教学体系。对航空运输以及航空产业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增补、修改和完善,建立管理基础理论、航空运输经济、科学管理方法基A理论和方法课群,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机场运营管理、航空运输业务三大民航管理特色课群以及基于专业特色能力提升的民航运输实践体系,做到内容纵向不断线,横向不缺失,保证课程体系完整,专业特色鲜明。

2.四位一体”提升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行业院校特色建设重点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利用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特点,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促进教师实践、科研合作、学生实习、企业培训活动等的联动机制,加强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1)体现在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上。新教师入职后,根据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方向,进行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实际问题。(2)要求教师必须主持或参与行业项目的科学研究,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3)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学校建立了若干个校外实习基地,实习采取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两种方式。(4)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行业相关培训,并且通过聘请校外导师的方式,实现与企业的零对接。

五、建以特色促发展的制度体系

教学管理改革朝着系统化、实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专业特色建设效果凸显。

1.形成了教学质量的闭环管理。学院先后颁布了适用于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的人课匹配制度、课程组管理制度、课程大纲验收和反馈修改制度、教学规划化管理制度和集监控―反馈―改进为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专业逐步推开,做到了教学质量的闭环管理。

2.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制度。服务于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的发展,近年学院新增建设了数据中心、航空服务实训室、航空企业运营沙盘室、管理决策剧场(实验室)、案例实验室等。

3.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和社会需求调研制度。一方面跟踪调查毕业生的质量,掌握企业鼓励和认可哪些方面,企业认为哪些需要改进,同时了解掌握新的社会需求。

这些制度的实施为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参加“挑战杯”、“创新杯”大赛创造了条件。

六、结论

行业性院校发展要按照专业建设的规律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凸显专业特色为核心,通过夯实专业基础,打造专业特色,并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学生既可以实现快速融入行业的发展,又具有持续的坚实后劲,从而使行业院校的专业焕发勃勃生机。中国民航大学经过近三年的特色专业建设,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天津市的品牌专业。

参考文献:

[1]陈布科,刘宝树,赵廷渝,孙宏.航空运输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07):72-73.

[2]肖国平,严新平,刘清,郭国平,王克,张庆年,范世东.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交通高教研究,2003,(03):52-54.

[3]潘连柏.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1,(06):129-130.

[4]于剑.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综合化改革的顶层设计[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05):27-33.

A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of Industrial Universities

―Taking BA of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s an Example

ZHAO Gui-hong,MA Chun-fang,JIANG Ho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航空产业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27

0 引言

2013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671.7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5397万人次,货邮运输量561万吨,已跃居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航空市场。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15年,旅客运输量达到4.5亿人,民航院校在校生达到6.3万人,规划要求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不同要求,民航院校要合理确定发展定位,集中力量办好民航特色专业,培养符合行业标准的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

规划强调全面提升民航信息化水平,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无疑需要航空电子商务人才的支持。从目前的文献来看,鲜有关于航空电子商务相关的文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如果不能尽早明确航空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已有电子商务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中入手,通过调研与分析,结合航空产业背景,探索与研究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航空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新思路。

1 航空电子商务专业分析

国际航协IATA认为航空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自助在线服务设施等在个人、公司之间从事客票、货运销售业务的行为。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转向由顾客驱动的经营模式,未来航空电子商务的趋势是在各个接触点上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接触点包括寻找信息、接触客户、形成交易、提供服务和持续关怀等五个层面。通过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社交网站、邮件营销以及RSS新闻订制服务吸引用户,并通过对用户的偏好、个性、职业、国别等方面的分析提供定制化服务,如身份识别、手机值机、行李托运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意见反馈、终身关怀、满意度调查等措施来保有忠诚客户并吸引新客户。

从以上描述可以得出航空电子商务细分的岗位包括:民航网络营销、客户服务与管理、民航网站设计与建设。经过岗位分析结合本院及专业优势资源,我们重新制定了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面向航空公司、机场、民航呼叫中心、航空旅游网站和其他电子商务公司的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电子商务专业领域方向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具备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民航商务和管理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能力,从事航空客户服务、航空营销管理、航空旅游产品在线营销、民航服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专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因此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多;研究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外延及构成要素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等,同时也研究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如产学研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等。而我校总结提炼的“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方向。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之后 ,我们分别从课程体系、人才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对航空产业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

2.1 突出航空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学校人才培养内容是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根据“工学六合” 的要求: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经过市场调查与岗位研究,结合本校资源我们得到了航空电子商务的主要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构建了航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能力素质模型。课程体系中加入了航空特色课程,如民航概论、航空服务与管理等课程。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运用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构建学生电子商务整体的知识体系,保证知识的广度;专业核心课程要求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专业拓展技能是对电子商务某方面技能的继续深化,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部分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体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保证课程结构的多样化;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实际工作情境为依据,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做准备。

2.2 重视培养手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手段是指人才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贬低传统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也不过分抬高新方法的运用,要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作为衡量教学方法的依据。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和经验,采取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1)案例教学:根据部分专业课程的特点,可以将同学们熟悉和喜爱的电子商务公司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获取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多与学生分享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行业憧憬,转化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2)项目教学:项目教学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将课程任务分为几个相互关联的小项目,从具体的电子商务网站策划、网页布局与效果图制作、页面的设计与制作、动态页面的制作到最终网站的测试与,重视中间产物,杜绝学生搭便车与抄袭行为;另一方面得到有形的最终成果,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3)现场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中,可以依托免费的成熟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网),进行现场教学。如《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师或学生自己寻找货源,创建淘宝网店,以原有课程为基础,利用学校机房,分阶段集中教授商品图片处理、网店装修、商品推广、店铺营销、数据分析的方法,在课外学生独立经营网店,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课内集中处理学生遇到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课程结束后,以网店装修、店铺经营状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

2.3 以人为本,能力为重,构建考评体系

在人才培养评价上,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充分考查学生知识理论、实践经验、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各个方面,每个指标设计合理的权重;采取多人参与考评的方式,营造公平合理、公开公正的考评。在各门课程的考评上,我们可以利用课程特点,以上机考试代替纸质考试,以实践替代考试。对于网站建设、网页设计方面的课程可以以学生成果作为考核依据;对于网店经营课程,可以将网店经营状况作为打分依据;对于顶岗实践,可以让企业参与打分。

2.4 夯实基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是办好专业的基础。引进高水平中青年教师,重视师资队伍的专业特色、学术水平,实现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保证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要求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方向,提高实践水平。

2.5 成立专家委员会,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专任教师承担了专业95%以上的教学任务,但是80%的教师是直接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教学岗位,企业实践经验较少或者基本没有,对于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行业规律很难准确把握。而企业专家,实践经验丰富,专注电子商务某一方向(如网络营销、网站建设、网络客服等),能够较好地分析和把握发展行业方向。所以成立由专任教师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共同确定专业培养方案,每学年举行一到两次专业委员会议,分析行业前沿、市场动向,就业热点,共同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专家在校内举办讲座,鼓励学生与专家沟通互动;加强企业专家与学校及学生之间的联系,为企业举办宣讲会和招聘会牵线搭桥。

3 结论

电子商务专业普遍面临“需求旺、就业难”的矛盾,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是制约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作为以航空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航空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加快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本文以学院提出的“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评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保障等几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

本文系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航空产业航空产业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1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OL].2014年6月23日,http:///I1/K3/201406/P020140623612275082363.pdf

[2] 中国民用航空局.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OL].2011年5月10日,http://.cn/newsshow.aspx?idnews=169135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训教学 航空服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4-01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航空服务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航空服务专业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热门课程。而从实际发展情况看,在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做好实训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是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足

航空服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可以说,实训教学才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但是,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对于实训教学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不足,往往将其看做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学生接受的理论教学远比实训教学更多,多是在大量的理论学习后,抽出一个或几个课时进行实际演练,无法真正起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1.2实训方法陈旧

航空服务的特点,侧重在现场的沟通交流与服务,对于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实训教学中,往往都是选择一个单一的场景作为实训背景,经教师现场示范和讲解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模拟练习。这种陈旧的实训方法,会导致每一个小组模拟操作的过程相同,难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和能力,影响实训效果。

1.3实训设备缺乏

航空服务专业具有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实训教学中,需要对各种各样的场景进行模拟,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并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学生无法接受相对完善的实训教学训练,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2.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从自身实际出发,重视实训教学,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确保实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1构建独立的实训教学体系

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实现学生自身角色的转变。因此,在对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时,应该构建起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根据不同岗位的分工,设置具备典型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并通过对任务的整合,构建起相应的实训课程体系。同时,应该根据专业核心技能,确定核心学习领域,以此为基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整合职业素养培训、形体训练、服务礼仪教育等专业课程,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训教学体系,改变传统实训教学必须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以某专业院校的为例,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中,通过与航空公司的合作,建立起了相应的航空模拟舱,能够满足40人同时进行模拟实训,同时建设有相应的形象设计室、礼仪实训室,配置了航空公司提供的制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实训氛围。不仅如此,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还设置有网上订票实训课程、网络平台服务课程等,能够有效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

2.2明确课程设计思想

对于专业课程教学而言,衡量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能够实现学校与岗位的无缝对接,能否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能够在工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因此,在对航空服务专业实训课程进行设计时,应该从上述要求标准出发,明确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航空公司的相互沟通,向专业人士征询意见和建议,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对实训课程进行调整,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实训课程的设计,确保实训教学能够真正负荷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得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真正成为负荷行业标准要求的优秀员工。

2.3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

在传统实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考核一般都是在全部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的,是一种对所有专业知识点的综合考核。而实际上,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有效检验学生对于各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只能从分数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看到学生在考核现场的表现,存在极大的片面性。对此,应该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定期考核评价,每一次完成实训课程教学后,都应该设置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要求当日考核通过,在一个单元或者阶段的教学完成后,再次进行综合考核。这种全新的全称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时,能够兼顾考核的公平性,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空乘服务专业作为一个热门学科,在许多高职院校都有设置,而课程自身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也使得实训教学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受到了相关教师的重视。针对传统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推动航空服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际空乘;职业英语;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客舱工作环境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同时有越来越多外航企业来到中国招聘乘务人员例如: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新家坡航空、日本全日空航空、大韩航空等国际知名航空公司。这就要求乘务人员具备优秀的对外交往和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而随着我国逐步与世界航空业的接轨,培养优秀的国际空乘人员也迫在眉睫。因此培养出符合国际航空公司人员的选拔标准的国际乘务员也是国内相关院校的任务之一。同时对民航乘务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乘务专业学生由于一般是艺术类的考生,以及由于本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状况有别于一般本科英语专业,专科英语专业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表现欲望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该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它属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性格开朗,沟通能力强,能与教师进行互动,但由于文化基础薄弱,英语语音知识欠缺、英语语言知识不足、有关背景知识匮乏,这给我们的英语听力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英语语言表达和交流方面也存在较大困难。

2.空乘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纯粹是由于考试压力,只为取得学业文凭或获得外语等级证书;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未来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少部分学生对英语文化及异域风土人情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更多的学生由于自己外语基础太差,对学习缺乏信心。

3.普遍存在英语学习的畏惧和焦虑现象

由于英语基础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本专业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尤其在英语表达方面就更是如此,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急剧加大,加之社会对该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高要求使学生普遍存在课堂上焦虑现象。加之市场对空乘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造成空乘生心理压力较大。他们其实有很多英语学习的机会,但由于本身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和不自信,导致他们一旦需要开口说英语时,就会害怕犯错和怯懦而放弃锻炼的机会[1]。

三、空乘专业英语教学特点

在国际航线客舱工作环境中要求乘务人员具备相应的对外交往和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国际空乘的的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为语言媒介,向学生们教授民航乘务知识、客舱实用对话、英语播音和涉外知识等部分内容组成。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之是使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媒介,学习民航乘务知识并在客舱服务中能运用英语自由的服务,能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来处理一些通用性的问题并开展乘务服务。因此学生的英语交际口语会话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任务,因此在国际空乘培养方面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

四、国际空乘的职业英语能力要求

空乘属于社会化职业,需要很强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而语言作为沟通媒介,显得至关重要,因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尤其对于外航,所以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会成为考官考核的关键点之一,那么对于面试到底英语需要达到什么水平才好呢?看各个国际航空公司对语言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中东航空:定位为世界级,多级文化,那么他们需要的人才是能够接纳各种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包容性强的,比如各种口音,然后如何准确传达信息显得关键,所以对招募的空乘来说语言是要求能听得懂别 人,同时表达出去的能被接受,不一定要说的很好。欧洲公司的标准化是出了名的,对语言信息准确性会要求很高,于是语言表达准确性是他们语言考核的关键。非常传统的亚洲航空,更需要有很强服务意思和执行能力并且外在条件不错的人,对语言要求相对没太高,但毕竟是不同国家,标准化语言也是需要的。国内航空对于这几家国内市场份额较大的公司,海外扩张需求也是很大的,所以国际航线的乘务会从英语好的国内线上提拔,当然也有直接就能飞国际线的,英语要能简单交流,处理简单问题就行,但每个航班肯定有1个能用英语解决问题的人,不管口音如何,至少使用起来问题不大。

五、国际空乘英语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国际上各大空航空公司对人才的要求笔者认为,培养合格的国际空乘人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课堂效果。

1、规范的语音、语调、节奏及情感

空中乘务专业很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语音语调不准,朗读不连贯。因此,首先要训练学生掌握英语的发音技巧、读音规则、语音语调,培养语感,为口语表达作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语音、语调、节奏及情感的规范性作为重点[3]。

2、应用实物情景教学

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相关教具,实物设置情景,根据教学内容,帮助教学。在平时备课时我就注意搜集这方面的实物比如在讲授航空客票,安全演示播音等内容时,我便把各航空公司的机票(Air ticket)、安全须知(Safety card)、登机牌(boarding pass)、安全带(Seatbelt)等相关物品带到课堂进行实物展示教学。在学生的面前给学生们创造了这种真实的环境,当他们见到这些实物后,感觉更直观并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种形式同学们彻底了掌握了这部分内容。[4]

3、采用动作模拟情景教学

这是在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当讲到客舱应急设备的演示及操作播音时,如何使用'撒(1ifevest)和氧气面罩(oxygen mask)的用法时,我将教学中准备的教具如:救生衣和氧气面罩带到课堂上,教学生英语表达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边说边做效果显著。例如在如下播音词讲授中我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讲解,然后请同学们现场展示,效果更为直观“To start the flow of oxygen,pull the mask towards you.Place the mask over your nose and mouth.Secure it using the elastic band by placing it over your head and breathe normally.”学生通过动作,从而学会英文句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多功能航空模拟客舱情景演练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作为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英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空中乘务人员来说,在客舱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里面,英语口语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我们发现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空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很弱,英语交流也很困难,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缺少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模拟机舱等实验室设备,在一个仿真的环境里,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气流颠簸”,“旅客生病”等紧急情况播音时可以一边给同学们观看相关飞行事故的影片,一边学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情景模仿播音,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几组学生表演之后,进行点评,反馈并给出成绩。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训练的环境。

5.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

由于英语播音方面现有材料较少等情况,教师可以参考一些网络影音资料。并进行加工,然后运用到教学中来。通过把课本内容图文化、影音化。或者适当穿插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并进行讲解和练习,对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英语播音课堂中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声光配套、音形结合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弥补情景教学的不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6.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走出课堂进行实践教学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到真实的环境中展教学。比如利用学生航线实习机会,专业教师可以带学生前往机场,实地参观机场设施,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为乘客服务,使用英语交流。在真实、具体、生动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英语的会话能力,将课本知识作实践学习更好地融合,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同时更好的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日后打好基础。

7.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乘务员工作因其特殊性,特别是在国际航班中,在每个航班他们都会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交际。时刻都在从事着跨文化交际活动,培养乘务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高客舱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知明度尤其重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侧重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针对性的在语言差异、宗教文化知识、交流习惯等方面开展培训、了解各国生活习惯等不同文化知识。

六、结语

总之,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乘务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的特点,乘务英语教师应当多观察,多研究,不断总结和探索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民航乘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及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设计循序渐进的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国际化的民航发展要求,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国际空乘人才为祖国的航空服务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静,民航空乘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 吕娜,浅谈民航乘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2009(16)。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第7篇

航空服务专业群包括空中乘务、空中保安、航空会展等相关专业,是民航类院校的特色专业,肩负着为航空公司输送从事客舱服务、民航地面服务及民航业安全保卫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面对民航事业发展的良好形势,只有审慎分析当前航空服务专业群的学生情况,才能制定出更加符合民航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方法。

1.学生数量增加,文化素质不高,管理频度增加近几年,由于严酷的竞争、招生指标的压力和区域的差异,许多高校不得不放低录取的要求,从而导致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在数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呈现出整体生源质量不高的情况。许多学生的文艺特长突出但文化成绩偏低,外形靓丽但素质不高,学生日常管理中需要处理的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的数量上升,增加了管理的频度。

2.学生缺乏对职业素质和行业文化的了解,管理效果欠佳通过对2014届空乘空保学生在入学初的调查发现,仅有53.33%的学生比较了解职业素质和行业标准,仅有33.33%的学生知道且了解职业素质和行业标准。有的学生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航空服务岗位仅仅是对学生外形条件要求高,其他的职业素质和文化内涵只需要通过短期培训就可以获得。这样的误区实际上是与当前航空企业更加理性、按需设岗的形势是不相匹配的,也与航空公司、机场等对航空服务专业毕业生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不相符合。这样的误区更导致航服专业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的自觉性和配合度下降,管理效果欠佳。

3.学生个性突出,纪律意识不强,管理难度增加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大多经过高考前的专业面试,外形条件比较突出且大多拥有文艺、体育特长,有些学生家境殷实。所以他们在学校往往能够迅速成为各类社团、学生组织中的佼佼者,使得其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容易出现自我膨胀和自我标榜的现象,造成整体纪律性的下降,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二、基于行业标准的岗位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在如何实施和加强素质教育存在着“另起炉灶式”和“嵌入式”两种路径选择。“另起炉灶式”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或独立于专业教育外的素质教育体系;“嵌入式”是在专业课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思想,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合。相较“另起炉灶式”,“嵌入式”路径能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融合,将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有机结合,能考虑到实际的教育条件和资源,更符合教育规律,也更具有可行性。基于行业标准的岗位专业化管理模式采用的就是一种“嵌入式”路径。它将行业标准与素质养成有机契合,以岗位用人标准、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托,是一种按照学校全面建设的需要实行的内部规范化的管理,它比常规管理内涵更丰富,要求更严格,影响更深远。岗位专业化管理共分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三大模块,各个模块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岗位专业化管理的模式

1.基于行业标准设定目标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不仅强调技能高,更强调素质高。结合当前航空公司的用人需求和空勤人员的行业标准,岗位专业化管理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制定了“三大素质养成”的目标体系,不仅培养学生如何做事,更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1)思想素质养成。《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对乘务员的职业守则做了以下规定,即“遵纪守法,诚信守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保证安全,优质服务;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团结友爱,协作配合。”针对行业标准,岗位专业管理制定相关措施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养成,努力培养“品行正、修养好、纪律严”的航空服务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逐步把学校教育的发展从单一地帮助学生就业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上,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其不仅技能突出,而且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知荣知耻的价值取向。

(2)职业素质养成。民航业是高风险、高技术应用和国际化的行业。航空服务及空中保安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特点表明,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职业素质: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强烈的安全意识,较强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的服务技能,良好的团队精神。岗位专业化管理贴近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从学生的仪表仪态到内涵建设,从学生的着装要求到团队活动都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案。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学生对行业标准的认同、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及对职业前景的规划,努力促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实现育“人”与育“才”统一、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3)身体素质养成。身体素质是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基础。航空服务不同于一般服务,特别是空中作业的空乘空保岗位更不同于普通的地面作业,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民航总局第101号令)中明确指出Ⅲb级和Ⅳa级、Ⅳb级体检合格证是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对乘务员、航空安全员等工作人员的体检要求做了规定,心率、视力、脉搏等不达标者是不能够从事此行业的。岗位专业化管理结合行业标准,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培养方案,努力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协调能力,使之成为符合航空公司的招聘条件、适合空中作业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在身体素质养成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依据目标体系设定内容体系,促进行业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契合行业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契合需要知识层面的理论教学、能力层面的文化活动和检验效果的顶岗实习。岗位专业化管理在目标体系的指引下,设计了“岗位技能训练”“校企合作训练”和“习惯养成训练”三大模块。其中既涵盖了打基础的理论教学,又涵盖了谋提升的文化活动,也涵盖了检验成效的顶岗实习,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容体系。

(1)岗位技能训练。通过走访国航、南航、东航等航空公司,反复调研企业需求和企业文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航空安全员管理规定》《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84号)等行业标准,我们设计了岗位技能训练课程。每天早上6:50———7:30,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按照专业由不同的指导老师带领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涵盖礼仪姿态的站、立、行、走、微笑、引导、问候,体能训练的立卧撑、单双杠、跑跳跨立。同时,在技能训练中融入《民航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手册》和《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航空安全员管理规定》的理论学习,使师生对基于行业标准的素质教育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不断内化效率、竞争、团队意识等职业素质。

(2)校企合作训练。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增强岗位专业化管理的效果,及时检验管理的落实情况,巩固提升训练成效,岗位专业化管理采用了“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校企合作训练方式。①引进来:通过邀请企业代表、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校企文化有机融合。例如,学院每学期召开岗位专业化管理动员大会,邀请企业代表参加讲解企业实际需求;每学期举办岗位专业化管理汇报展示和“空乘空保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观看并给予建议。②走出去:通过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校企合作培训等方式增强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的互动,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长效共赢机制。例如,学生通过校园招聘的途径在三年级奔赴国航、南航等各大航空公司参与实习,再如选派学生作为礼仪志愿者参与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广州市“一奖两会”、电商论坛等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使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的效果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为学校扩大了声誉。

(3)习惯养成训练。行为习惯也是职业素养的外显和外化,这一点也决定了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们制定了《内务评分标准》和《制服日着装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每月由学生代表和素质导师组成的内务管理大队不定期的抽查,结果及时整理反馈学生,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同时还制定了一周考评制度和仪容风纪规定,进一步完善岗位化管理方案。

3.基于契合的可行性设定保障体系,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行业标准和高职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着相通的意蕴,在历史上有着相同的源流,在操作中有着相融的环境,这些都为两者的契合提供了可行性。为有效保障岗位专业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学院巧抓行业标准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从环境营造、师资培养、管理方法等方面加强了对岗位专业化管理的实施保障。

(1)环境营造。学院通过在学生中征集标语的方式选择了师生评价较好的文化标语,例如“优秀是一种习惯”“秉承民航精神,放飞蓝天梦想”“于云端绽放花样年华———我的梦里不是梦”。通过将这些标语悬挂营造良好的环境,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为了增强航服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场感觉,促进学生对民航行业规范和文化的认同,学院还设定了每周二、周五为空乘空保制服日,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统一着装,同时制定了《制服日着装标准》,对学生从头花领带佩戴到制服穿着都进行统一规定,并提出在制加强学生的日常习惯养成,增强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

(2)师资培养。岗位专业化管理实行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双向管理的模式,同时聘请社会、企业的劳模、优秀管理人才、技术能手、优秀校友等为兼职职业素质养成培训教师,建立由学院领导、素质导师、专业教师、兼职培训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增强对素质教育、行业标准的学习,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学习了解民航文化,建立民航强国的共同愿景。

(3)管理方法。通过高年级担任低年级训练导师的“梯队式管理”、在各年级设立训练中队长、小队长担任学生助理的“自我式管理”,转变学生“要我学”的意识,逐步在航空服务专业形成“我要学”的共识。同时引入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全员实行“日考勤,月汇报,学期总结”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助理实行“德能勤绩”的考核。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各大航空公司招聘的要求提供学生考勤情况,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基于行业标准的岗位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基于行业标准的岗位专业化管理模式自2011年10月实施以来,经过182名2014届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和2015届468名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成效明显。

1.职业教育特征得到彰显,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岗位专业化管理是一种以民航院校的大背景为前提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它更加贴近民航行业标准、贴近学生就业需求,改变了过去教师单一管理的传统方法,将校企合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习惯养成中,使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对管理方式的信服度,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

2.学校管理效果提升,更加符合行业要求探究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如何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相对接,保证人才培养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性和对行业的适应性,是行业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岗位专业化管理贴近行业、贴近学生,在学生、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使行业院校更加清晰企业需求,从而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了企业元素。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了解范文第8篇

作为江西省属航空高等院校,南昌航空大学考虑到学校长远发展需要和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航空工业的原则,申报了材料化学专业[2]。如何使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专业定位显得非常重要。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3]。所依托的环境工程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学科,所依托的科研平台有江西环境污染监测控制与生态修复省级重点实验室。我校建设材料化学专业有利于服务地方优势产业和矿藏资源开发。我省是国家重要航空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如拥有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两个大型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和一个中外合资民营航空企业———九江红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还拥有650飞机设计所、602直升机设计所及南昌航空大学等科研院所和试验基地。去年上半年,江西省航空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亿元,工业增加值6亿元,销售收入27.3亿元。同时,江西稀土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中重型离子稀土保有储量230万吨,远景储量940万吨,占我国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的35%至40%,储量居全国第一。但我省稀土产品结构不合理,以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属为主,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品则相对较少。在稀土资源应用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相对很少。因此,要把我省在单一稀土和功能材料方面生产大省转变为稀土产业强省,必须加强江西省属高校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

另外,我省光伏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如江西赛维LDK项目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已形成了年产200兆瓦的多晶硅锭片生产能力,使我省在多晶硅铸锭和切片这一产业链中走在全国前列。抚州格美多晶硅锭片项目也正在实施和洽谈,高纯硅料项目已经吸引了金沙江风投、中芯国际等大公司的进入。作为硅材料主要原料,我省粉石英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保有储量近2000万吨,居全国首位。总之,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定位于环境材料方向、稀土材料方向、光伏材料方向。注重通才教学,并将航空环保理念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的航空环保意识。毕业生既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4],又能服务航空国防工业。

我校材料化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2+1+1”培养方案,即约2年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1年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1年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创新思维方法;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受到实验操作技能、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训练[5]。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考虑到材料科学学科本身的体系,又兼顾到我省地方经济和航空工业对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需要。目前材料化学专业构建了以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全校综合教育任选课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

学科基础必修课材料化学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作为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厚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因此学科基础必修课除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工电子技术以外,重点打牢化学理论基础。开设了四大基础化学理论和相应的实验课程,但侧重点与化学专业不同,其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合并为无机及化学分析。在材料方面的基础课程中,设置了材料科学导论、仪器分析、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基础化学实验这几门基本课程,注重与航空大材料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