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1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星光中国芯工程”是我国国家工程产业化的重大胜利,大大提升了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星光中国芯”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极大提高了集成电路行业的总体水平,标志着中国IC产业设计水平已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是中国芯片设计行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向真正的核心技术强国迈进。

熠熠星光路

“星光1号”成功后,作为全球第1个音频视频同体的图像处理芯片的“星光2号”被惠普、创新科技等所采用;用于移动通讯视频传送的“星光3号”,于2002年成为富士通制造的世界第1个手机控制机器人的视频处理核心芯片;移动多媒体芯片“星光4号”被全球第1大CDMA网络运营商美国SPRINT运营系统应用。支持电脑、移动存储、数码相机、彩信功能的“星光5号”被中国电信指定为可视通信芯片标准。

“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历经5代技术更新,在全球累计产销规模在2006年已突破1亿枚,占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到2008年,“星光移动”手机多媒体芯片国内外累计产销规模突破1亿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覆盖欧、美、日、韩、台等16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广泛用于电脑视频、视频摄像、智能监控、彩信手机等多种行业。三星、飞利浦、惠普、罗技、创新科技、富士通、NEC、联想、波导、同方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在大批量采用“星光”芯片。

国际知名品牌的青睐,给中星微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星光”芯片借助这些知名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销售网和影响力,又迅速将自己的影响铺展和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从而树立了自己的强大品牌形象。

2008年12月28日, “星光中国芯工程”十年成果与展望报告会举办。 经过十年自主创新,“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了8大核心技术突破、1500多项国内外专利申请、数亿枚芯片的销售、全球过半的市场占有率、至今无任何知识产权纠纷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和产业化成就,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新路子。

目前,中星微电子已经成功地将“星光中国芯”系列芯片产品推向了国内外市场,应用于个人电脑、宽带、移动通讯、信息家电等高速成长的多媒体应用领域。中星微电子坚持自主创新,先后突破七大核心技术,申请了千余项国际和国内专利,彻底结束了中国的“无芯时代”,并荣膺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电子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

技术产业化

邓中翰认为,公司的使命是不仅要掌握国际先进芯片技术,更要将技术产业化。中星微选取的突破口是数字多媒体芯片这个目前还未有领头羊的领域。这也使中星微在开发、摸索的过程中逐步明朗。在这过程中,有一思想始终不变,那就是“越是核心技术越要与市场结合,因为它的控制面宽。”

2004年8月,由中星微电子开展的“VMD合作伙伴计划”在京正式启动。VMD合作伙伴计划联合了移动多媒体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对发展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多媒体应用市场,打造移动多媒体应用产业链将起到重要作用。

2004年10月,中星微电子作为九家发起单位之一,与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普天、华为、中兴共同在京宣告成立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英文全称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lliance ,简称 MMTA)。联盟的宗旨是整合移动通信多媒体产业链条上的各方力量,推动网络、终端和应用的创新与规范,推动行业研发与产业化。

2004年12月,中星微电子宣布针对移动多媒体应用领域的“星光移动一号”已诞生并投入市场。2006年11月,中星微电子宣布:中星微新款移动多媒体数字处理芯片“星光移动五号”已成功应用于大唐移动3G测试手机终端,并已经在信息产业部指定的首批3G试点城市进行测试。

星光中国芯

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说:“星光中国芯工程”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积累了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管理经验,独有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投模式+硅谷模式”、全员知识产权意识、全球化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企业创新为主体的创新体制,为中关村打造“全球创新中心”起到了推动作用。

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创新实体。中星微建立了规范化的企业实体,与众多科研单位和企业成功合作,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应用于PC、手机、安全监控等产业中,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形成广泛、友好的联盟。通过有效的融资、上市和国际规范化的管理,建立起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实体。

十年来,中星微成功取得了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对于芯片设计这种高技术行业来说,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多媒体数据驱动并行计算技术、多核异构低功耗多媒体处理器架构技术等核心技术突破,申请了1500多项国内外技术专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体系,开发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全球半导体设计协会年度奖”。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 abstract 】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ave huge role.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 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application practice industry will have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 key words 】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endency;

中图分类号:F40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随着现代科技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已经涉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行业中来,在对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热点,常常为专业人士所探讨。下面,我们就对电子信息技术目前在应用上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讨论

1.电子信息技术的内涵

所谓“信息”,即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陈述,是表示事物状态的一种普遍形式,是通过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来表现的可以传递和处理的对象。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正是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是指采用电子技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电子信息产业涉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微电子和元器件制造业、视频音频产品、专用信息应用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以及信息服务业和网络建设。

2.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特点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主要的发展特征,电子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智能化,集约化。计算机智能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进而研究的,在计算机的发展道路上,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对人的思维活动以及感觉行为进行模拟,然后对其展开集约化逻辑分析以及综合处理信息。

网络化,数字化。网络在计算机应用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的高清晰数字处理技术和运行的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的互动交流及共享得到了实现。

高效化,快捷化。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其开发应用来说,是以整合和存储各种信息资源为基础,用计算机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信息上的各类管理实现高效化及快捷化。相对以前的技术来说,这样的发展倾向有着高效且快捷的优点。

3.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多媒体,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包括有计算技术,服务器、Pc机及服务器外部设备的设计开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其中,计算技术又包含有网络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与并行计算技术等。随着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性能每两年提供至少一个数量级。现在,CPU已经完成了32位过渡到了64位,计算机产品结构的核心也由计算机转向了因特网的网络设备,系统中存储设备的比例变得更大了,且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向于海量存储的发展方向,多媒体技术使通信,家电和计算机联系到了一起,CDROM被DVD光驱所取代,手写、语言识别技术与数字图像交换技术实现了实用化,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技术受到了重视,电脑的绿化带配置,加速了电脑的拟人化及个性化。

3.2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

在所有关键技术中,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又是电子信息硬件产品的“核心”。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计算机的CPU到各种IC卡,都需要运用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已经走过了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特大规模(ULSI)集成时代,于1995年进入极大规模(GSI)集成时代。作为高科技代表的集成电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芯片面积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特征尺寸越来越小,片上系统日益完善。未来10年内,集成电路仍将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工艺,其主要发展趋势是加工细微化,硅片大直径化。

3.3未来电子信息技术核心技术——光电子技术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光电子学和电子学,这两个发展的阶段,开始涉足光子学这一新阶段。据有关人士预测,光电子技术将使得本世纪的电子信息技术产生飞跃性的发展。作为能量以及信息载体的光子,衍生出了两门新学科,分别是能量光子学以及信息光子学,这两个学科方向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特有的规律不断进步发展,进而推动且建立一个在规模以及规模的扩大速度都前所未有之大的,现代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与光电子交叉学科。

3.4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 — 多业务

多业务, 高性能及大容量是目前网络计算的发展方向。随着IP业务的爆炸式的增长趋势,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重点将转向超高速因特网和B—ISDN(综合业务宽带数字网)。第一代因特网单一的数据网络将被融合语音、影响及数据的第二代多用因特网网络所取代,网络传输的成本由于DWDM(分多路密集波复用技术)的采用,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在用户中实现了无线宽带的提供使用以及多媒体的实时通信。在同一网络中,使所有媒体的成份数据实现有效传输,是网络多媒体通信主要的任务。

3.5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通信技术包括卫星、光纤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微波技术、有线与无线接入技术等。低轨道卫星通信目前已经实用化;光纤传输技术使传输速度每3-4个月翻一番,传递活动画面的通信业务已经实现;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GSM、CDMA数字移动通信已全面取代模拟移动通信,GPRS(2.5代)走向商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标准正在制定;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由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全面转向同步数字系列(SDH);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迅速,光纤主干网站接入带宽已超过G级,Internet无线接入技术和蓝牙技术日臻成熟;IP电话向电信业务的渗透,使传统电信技术与IP技术融合速度进一步加快,包交换、DWDM光传输、IP选路和Web应用已成为下一代宽带网必须考虑的四大要素,ATM技术将与IP技术相互结合、扬长补短。

4.结语

由上文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也随之产生。在应用的领域上,电子信息技术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就其的发展趋势来说,其进步也必然要依赖着人类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所以,要让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的社会与生活服务,必须将其技术的应用特点以及发展的趋势好好把握住。

参考文献

[1]陈小玲.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J]. 商业研究,2001,

(01) .

[2]祖远.互联网,正在颠覆时代[J]. 办公自动化,2008,(04) .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电子出版;创作

现如今,多媒体创作与多媒体电子出版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多媒体创作是一个将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按照某种特定要求进行表现的过程,其丰富的表现力、生动的视觉及良好的声响效果,大大增强了信息演示的吸引力。电子出版物是计算机、视频、通讯、多媒体等高技术与现代出版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节五光十色,给读者提供更灵活的阅读方式。

1 多媒体电子出版的发展状况

1.1 多媒体电子出版的起源与发展

1.1.1多媒体电子出版的起源与发展

所谓电子出版,是指在整个出版过程中,从编辑、制作到发行,所有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磁、光、电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借助计算机或类似的设备来进行的一种出版形式。它以计算机为生产工具,原作的大量复制也以计算机为核心,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今天的电子出版。

对电子出版追根溯源,业内人士说法不一,有人说电子出版源于书目数据库的生产,有人说电子出版起源于电子排版,第二种说法相对准确一些。第二代照排设备采用了计算机来控制自盘上的字符,这是最初的电子出版系统。随着后来照排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照排系统,其中第五代为彩色出版设备。照排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提高了图文的排印质量,加速电子出版业形成雏形。

本文所谈论的多媒体电子出版,除了上述这一层意思,还包括基于这些有别于传统形式的技术手段,使用日新月异的新元素为出版物的内容服务,对内容做更好的展示、诠释、拓展。这是读者更能够亲身体会到的多媒体,是更接近市场的电子出版。

1.1.2多媒体电子出版的优点

A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提倡“无纸”,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绿色出版物”,可节省大量的木材资源,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

B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版物的成本,缩短了出版周期,其更具有便捷性、时效性。

C电子出版系统中采用了检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资料数据的整理和管理更为方便。

D流通、发行便利,文献拷贝便利。

E介质存储容量大,携带方便,而且永不破损。从光盘到u盘,再到云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本书”,所能承载的内容,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字(字节),现在已经扩展到海量,真正是难以以一个确凿的数字来限定,并且还能够不断延伸、扩充。

因此,多媒体电子出版产业前景光明,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在出版物中所占的份额会越来越大,成为与传统纸质出版业最有利的竞争对手[1]。

1.2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种类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可根据出版物的功能、介质、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的类型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收录的信息类型和设施种类来分类是更详细的分类方法,它把电子出版物分为十大类:①教科书类电子出版物;②动画类电子出版物;③静态图画类电子出版物;④多媒体书;⑤多介质书;⑥超媒体书;⑦远程媒体书;⑧人造空间图书;⑨智能书;⑩会说话的书。

2 多媒体创作分析

2.1 多媒体创作系统特点

多媒体信息特点与多媒体技术特点决定了多媒体创作系统特点,总体来说,多媒体创作系统体现出两大特点:第一,创作门槛低。无需专业性、程序性的编程经验,创作门槛低,操作相对容易,但前提一定要熟练掌握使用技巧,对于特定的要求要依靠熟练的技巧来实现。第二,制作能力不高。媒体支持许多文件格式和硬设备,通过技术操作可形成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元素的复杂产品,同时也包含了文字编、图形编辑、动态编辑、数字化编辑、视频编辑等多种工具,但其数据制作能力不如专用软件。

针对多媒体创作系统的整体特点,用户不仅要熟练掌握多媒体使用技巧,还要学习创作系统中功能较弱的处理工具,这也是熟练度的内在要求。多媒体创作兼顾一般的要求,还要兼顾特定要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工具和处理方法,综合图标式创作工具和描述性语言的优点,弥补现有系统的缺点,克服现有工具的弱项。

2.2 多媒体创作过程

多媒体创作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总体设计与脚本编写。作品的总体设计是在主题的基础之上进行整体构思,包括作品结构的设计、所需素材、整体风格、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又分为美术设计、布局设计、交互设计。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多媒体的所有素材,进行一个有机的资源整合。脚本编写涉及到脚本的总体设计、写作、内容分析、细节设计,这一过程要紧紧围绕主题并体现作者本意。第二阶段:收集与整理素材。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尽管比较琐碎和复杂,但对于多媒体的创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主体需要,对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进行收集与收集,为了节省时间可以用分类收集整理法。第三阶段,制作多媒体作品。遵循作品的主体和统一风格进行创作,将其分成若干个板块依次制作,利用熟练的技巧突出风格亮点,精益求精,力求呈现出一个完美的作品。

比如,我社曾经出版的《E眼藏地行》系列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就是以原始作者的文字稿件为基础,再寻找文中的重点,比如藏式建筑的特色门窗设计、墙面的各种材料应用、藏式收分的人工创造、藏式建筑室内的格局设计等,用图片来给予读者更直观、丰富的阅读感受。一些关于歌舞、民俗的章节,则加入了对应内容的视频内容,给了文字更鲜活的生命力。

3 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3.1 应用范围

在信息技术领域,多媒体是发展最快也是最活跃的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强有力的竞争部分。多媒体真正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随着计算机落入千家万户,多媒体的应用领域已涉足诸如广告、教育、商业、艺术、医药、娱乐、医药等行业。

利用多媒体网页将广告变成有声有画的动态模式,生动的画面感、声音的充盈感吸引了人们关注,既是吸引顾客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在同一时间提供了更多产品信息有利于买家详细了解和选择。比如现在大行其道的二维码,就把几十平方厘米的信息,扩展到了图片、音频、视频,甚至整个网络。

多媒体还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结合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制作符合课程主题的多媒体,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增添学习趣味,吸引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和消化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当下大热的vr技术就是枯燥自然学科的最大助力,身临其境的教学实施,比应试的填鸭条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地、发现性地搜索知识、掌握知识。

除此之外,多媒体还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它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类和精准检索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整序,使人们获取信息消费不受空间限制,很大程度上也不受时间限制。

3.2 技术发展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根据多媒体发展趋势,笔者推定未来多媒体将朝着集中化、智能化、网络化、多样化这四个方向发展,给人类信息技术带来全新变革。

3.2.1 媒体设备控制集中化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分散的媒体设备阻碍了信息的有机结合,如果将分散的媒体设备转换为集中的媒体设备,将有利于信息整合与灵活表达。

3.2.2 多媒体终端的智能化

任何科技产物的产生目的都是为人类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多媒体终端智能化的实现能够催生文字识别、语言识别、智能翻译等一系列先进科技成果。

3.2.3 多媒体技术网络化

人们可通过网络这个世界窗口随时随地了解全球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w技术不可分,多媒体技术真正建立在计算机上,实现多媒体技术网络化,进而促进多媒体发展。

3.2.4 媒体多样化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多媒体的更新换代,也推进了多媒体向多样化发展。

4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见证了信息技术的变迁,印证了人类在科技文明又迈出的一大步。它给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音频和视频设备带来了方向性的变革,对大众传媒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子出版与多媒体创作作为多媒体发展的分支,多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多媒体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4篇

近年来,受益于多媒体通信系统订单的迅速增加,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28.10%,实现净利润4389万元,同比增长59.15%;2007-20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达57.65%、72.60%和76.02%,毛利率呈现逐年提高的态势,显示出公司产品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突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拥有业内首屈一指的研发团队,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技术开发路线.在视音频编解码技术、音频处理技术、数据协同处理、智能网络适应技术、大规模组网、监控和会议融合等多项核心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成功开发并实现应用的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V5.0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公司是国内最早将H.264 SVC可分级视频压缩技术运用到视频会议系统产品中的企业之一,真正实现了跨越空间、时间的全方位协作会议,公司于2007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回音消除器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是国内在音频处理技术领域最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公司目前拥有26个软件著作权及45项国家专利,其中“树状分层结构会议系统及会议系统构建方法”及“区分音频输入端口的方法”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领先的产品研发水平及技术优势

公司视频会议系统包括软、硬件系统以及标清系统、高清系统等;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包括管理系统、报警联动系统、电子地图、应用系统、电视墙、录像存储等,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监控解决方案,公司在业界率先实现网络视频会议和网络视频监控的融合,可以提供全面的应急监控指挥调度解决方案。

公司于2007年率先推出1080高清网络视频会议产品,并于国内厂商中最早推出Audec音频处理技术,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超大规模组网的分布式多级MCU产品,在业界首次实现10万人同时开会的记录;超过20%的抗网络丢包的视频会议产品,并可在1M带宽下实现1080高清视频会议。

2010年5月,华平推出H.264 High Profile视频帧压缩技术,该技术可在节省50%带宽的情况下实现同等质量的视频压缩,极大地提高了基于互联网应用的高清视频通信品质和系统规模,也让3G乃至卫星网络环境下的高清视频通信应用成为现实,对普及高清视频通信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具有竞争力的行业解决方案

公司建立了以多媒体通信核心技术、产品平台为基础,根据特定行业特定需求特点进行“定制化”开发的行业多媒体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针对保险行业的视频远程定损系统,针对医疗行业的视频远程医疗系统、针对教育行业的视频远程教育系统以及针对公、检、法的数字审讯系统等。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多媒体通信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多媒体通信系统的行业应用市场刚刚起步,参与者较少,公司充分把握了市场机遇,占得了市场先机。

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市场潜力巨大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粘土手工艺选修课;运用

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它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是现代学校课程制度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粘土手工艺课程作为高校选修课开设,可以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一、粘土手工艺选修课简介

现代生理学表明,人手、脑与智力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手不仅是劳动操作器官,而且具有认识功能。人手在劳动操作的影响下,通过抓举和触摸的感觉,形成一种技能复杂的运动分析能力,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粘土无味、不油腻、色彩炫丽、色泽纯正、易造型,粘性强,拉伸强度大,可做精细物品、手感细腻,不污染及环境,且有较好的附着性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可爱,粘土手工艺课程在高校作为选修课开设具有一些积极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学校教育中手工艺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劳动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也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如设计制作英雄人物的粘土人物会激发学生对人类崇高行为竟相仿效的愿望;设计梅、兰、竹的粘土平面画,能陶冶学生的品行,使他们寄予自己的节操,促进某些优秀品质的形成;设计制作家乡的建筑,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启发他们对家乡未来的憧憬,进而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设计各种生活饰物,能勾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二)培养耐心细致有序的工作习惯

手工艺课程课作为一种积极的造型力量和自由的形式力量,给学生以自由的感受和愉快,其创造成果,还会使他们得到一种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的审美愉悦。通过手工艺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天然好奇心,使他们初步懂得什么是材质美、和谐美、结构美、工艺美等技术美学的基本特征。在手工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耐心细致、和谐有序的工作习惯。集体合作的手工艺课程活动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群体合作以及守纪律、爱集体的美好品质。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大学生通过粘土手工课程,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粘土手工艺课程宣泄自己的情感,随意捏出困扰了他们的事件和问题,也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和事物,通过宣泄使学生心理得到成长,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粘土手工艺课程可以使我们通过选修课这一窗口了解学生的情感、心绪、性格、兴趣和爱好,从而进一步关心和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科技与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先进的理念、方法和便捷性及所显示在教学中的良好效果,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特别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在粘土手工艺选修课的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课程的开发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粘土手工艺选修课中的运用

中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称之为电化教育。当时电化教育活动中使用的幻灯、电影等媒体比原始口耳之学以及后来的印刷媒体用于教学,其传播方式跃进了一大步,已属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但这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成为现实,也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同时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

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在被学方面,可以提供一个便于学生学习的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对粘土手工艺教学过程而言有积极的意义。在粘土手工艺选修课的工具介绍部分,如果我们带了工具的实物,实物都比较小,在同学之间传看需要较多的时间。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就工具部分进行讲述,不仅节约课堂讲授的时间,而且非常醒目,一目了然。

(二)课堂视听媒体教学方式

视听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技术,视听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视觉化,使之更好地表现所需讲授的内容。在粘土手工艺的教学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学生观看教师手工操作示范的,由于教师有限,无法进行分组操作,教学效果不能保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手工示范,学生过多,教学效果也无法保障。运用视听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师的手工操作进行录播,将录播内容进播放,播放到关键环节教师可就其中内容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效果,又不会耽误教学进度。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剖析;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内涵也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对此也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来说,信息采集建工存储传输和利用过程中的每一种技术都是信息技术,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技术发展能够导致虚拟现实的产生,信息本质也被改写,一切可以用二进制编码的东西都被称为信息。因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加工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和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信息技术不仅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还包括在现代文明之前的原始时代和古代社会中与那个时代相对应的信息技术。不能把信息技术等同为现代信息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Iformation Technology,IT)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2.1信息基础技术

信息基础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器件的开发和制造技术。近几十年来,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对信息技术以及整个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包括系统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微电子技术是微电子学中各项工艺技术的总和。

光电子技术是由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技术,涉及光显示、光存储、激光等领域,是未来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

2.2信息系统技术

信息系统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是它的核心和支撑技术。

感测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技术,主要对信息进行提取、识别或检测并能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显示计量结果。

现代通信技术,一般指电信技术,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技术。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是以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如何设计和建造具有高智能水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从机器学习,到知识发展;从搜索推理,到规划决策;从智能交互,到机器行为,到人工生命等,构成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科学特有的认识对象。

控制技术是指对组织行为进行控制的技术,常用的控制技术有信息控制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两种。

2.3信息应用技术

信息应用技术是针对种种实用目的,如由信息管理、信息控制、信息决策而发展起来的具体的技术群类,如工厂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人工智能和互联通信技术等。它们是信息技术开发的根本目的所在。

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纵观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还没有一项技术像信息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将得到更深、更广、更快的发展,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

3.1数字化

当信息被数字化并经由数字网络流通时,一个拥有无数可能性的全新世界便由此揭开序幕。大量信息可以被压缩,并以光速进行传输,数字传输的品质又比模拟传输的品质好得多。许多信息形态能够被结合、被创造,例如多媒体文件。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立即存储和取用信息,这是即时存取了大部分人类文明进化的记录。新的数字产品也将被制造出来,有些小巧的足以放进你的口袋里,有些则大得足以对商业和个人生活的各层面都造成重大影响。

3.2多媒体化

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信息媒体与计算机继承在一起,是计算机的应用由单纯的文字处理进入图、文、声、影集成处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上每一种媒体都将被数字化并融进多媒体的集合里,系统将信息整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接近于人类的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来设计和操作。

3.3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

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进行最新一代的信息基础建设,即建设宽频高速公路。尽管几日的Internet已经能够传输多媒体信息,但仍然被认为是一种低容量频宽的网络路径,被形象的称为一条花园小径。下一代的Internet技术的传输率将可以达到2.4GB/S。实现宽频的多媒体网络是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3.4智能化

直到今日,不仅是信息处理装置本身几乎没有智能,作为传输信息的网络也几乎没有智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为了找有限的信息,却要在网络上耗费许多时间。随着未来信息技术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超媒体的世界里,“软件”可以替我们在网络上漫游。“软件”不再需要浏览器,它本身就是信息的寻找器,它能够收集任何可能想要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

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给教育改革与学习带来巨大的冲击。现代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其次,信息社会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再次,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挑战,这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科]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流媒体;视频点播;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620-01

Based on flows the media technology the video on demand system

LU Feng-lian

(Weihai professional institute,Weihai 264210,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wide band net and the computer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flows the media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widely to apply to the video on demand system.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flows the 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video on demand technology principal aspect, and introduced flows the media technology in the video on dem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treaming media; VOD; Multimedia Database Technology

0 引言

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无疑是 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它是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传递发展到以视像为基础的信息传递,因此越来越成为世人瞩目的热点。

VOD(video on demand)即视频点播,是近年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该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交叉结合的产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单向传播,用户无选择权的状况,使用户不仅可观看固定节目,而且还可以选择存放在视频点播系统中的视频信息,随时点播自己想看的节目。 VOD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当时其应用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和发展,数字压缩技术的出现,使得视频点播系统进入了新的领域,并且为行业用户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VOD视频点播系统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简洁、流畅、画面质量高的多媒体观看途径,达到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系统灵活等目的。

1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1.1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和其它多媒体文件能在Internet及Intranet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站服务器上,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机器后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和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一般说来,如果视频为实时广播,或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应用如RTS的实时协议,即为实时流式传输;如果使用HTTP服务器,文件即通过顺序流发送。采用哪种传输方法依赖使用者的需求。当然,流式文件也支持在播放前完全下载到硬盘。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

1.2 流媒体传输的基本原理

流式传输是边下载边观看,因此它的实现需要缓存。因为数据流以包的形式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每一个实时的音频/视频源或者存储的音频/视频文件,在传输的时候被分解为许多包。因为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甚至可能先发的数据包后被收到。因此,需要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带来的影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是正确的,从而使得音频/视频数据能连续播放。

流式传输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用户选择某一流媒体服务后,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然后客户机上的Web浏览器启动A/N Helper程序,使用从服务器检索相关参数对程序初始化。这些参数可能包括目录信息,A/N数据的编码类型或与A/N检索相关的服务器地址。实现流式传输一般都要专用服务器和播放器。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流式传输基本原理图

2 VOD视频点播的技术原理

视频点播技术是当代信息,尤其是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项崭新的信息服务技术。与普通电视不同之处在于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电视台安排的节目,而是主动的点播自己所需要的节目。因此,大大增加了用户在信息服务提供中的主动性。它是综合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和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2.1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其研究课题包括数据压缩比,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和高效快速的压缩算法。以压缩/解压缩后的数据是否与压缩前的原始数据完全一致作为标准,可将数据压缩方法划分为无失真压缩(可逆压缩)和有失真压缩(不可逆压缩)两类。

2.2 多媒体网络技术

高速接入网和高速互联互通的传输网是VOD系统实现的有力保障。VOD中的视频音频数据时间相关性很强,对网络的延迟特别敏感,带宽和实时性要求尤为突出。 因此,应保证在任意的网络交换能力下提供给用户可靠稳定的带宽及高传输速率,具备合理动态分配网络带宽以适应多媒体数据高速率和突发性传输的要求,以保证实现高质量,平滑和动态视频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

2.3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数据量非常巨大,随着应用的扩展,系统会积累大量的多媒体数据。VOD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保证用户能迅速方便地找到所需的素材,有效地完成对素材的各种管理任务。 因此,在VOD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必须采用优化策略,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技术,使VOD系统中的多媒体存储部分与信息处理部分在逻辑上分开实现,以改善系统性能。

3 视频点播系统的组成

3.1 前段系统

前端系统一般由视频服务器、各种档案管理服务器以及控制网络部分的设备组成。各种档案服务器主要完成一些用户信息管理和计费工作,以及影视材料的管理工作和安全保密等。控制网络部分主要完成各种服务器中的各种信息传递工作及后台的影视材料和数据的交换。视频服务器主要有存储系统和建立其上的各种控制器管理系统组成,其目标是实现压缩媒体数据的存储以及按请求进行媒体信息的检索和传输。

3.2 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包含主干网络和本地网络系统两部分,是影响连续媒体网络服务系统性能的关键部分。

由于流媒体服务系统的网络部分投资巨大,所以在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当前的媒体应用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将来发展需要和兼容性。当前,用于建立这种服务系统的网络物理介质主要是:CATV 的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和无线网。而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是以太网、FDDI和ATM技术。这些网络实现技术都有各自具体的服务对象、带宽范围和环境特征。

3.3 客户端系统

只有利用终端系统,使用者才能与某种服务或服务提供者进行互操作。实际上,在计算机系统中,它由带有显示设备的PC终端完成;在电视系统中,它由电视机加机顶盒(Set Top Box)完成。在客户端系统中,除了处理硬件问题外,还需要处理与之相关的各种软件问题。如: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媒体交互需求,客户系统界面必须加以改造。此外,在进行连续媒体演播时,对媒体流量的缓冲管理、声频与视频同步、网络中断与演播中断的协调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4 流媒体技术在VOD中的应用

视频会议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相结合产生的视频点播技术使人足不出户就能选择想看的电影,感兴趣的节目,甚至是学习课程。视频点播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项全新的服务。

视频点播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最初的VOD应用于卡拉点播,当时的系统是半自动的,需要人工的参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流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局域网及有线电视中,此时的技术趋于完善,但有一个困难阻碍了技术的发展,那就是音视频数据量庞大。这样服务器端不仅需要大量的存储系统,同时数据传输的负荷也很大,导致服务器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点播,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在视频点播方面我们可以放弃局域网而使用来实现了。由于流媒体经过了特殊的压缩编码,使得它很适合在互联网上传输。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方式进行点播,基本无需维护。同时随着宽带网的不断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不断改进,互联网直播已经从试验阶段走向了实用阶段,并且能够提供比较满意的音频视频效果。

目前国内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类大学的校园网上都有自己的VOD视频点播系统,借助局域网的高带宽,能实现高速稳定的音视频传输,为高校学生提供在线教育(课程),电影,电视转播,专家讲座,名师课程等服务,学生们可以自己决定上课时间和学习内容。在校园网上,在线点播已大学生必要的学习和娱乐手段。

5 总结语

近年来,流媒体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互联网的发展为流媒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流媒体在我国的宽带建设中被列为最主要的应用之一,越来越多提供网络在线服务的运营商开始采用网络视频媒体服务解决方案,以增强在网络服务上的优势。随着宽带网和信息家电的发展,视频点播与流媒体技术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办公,教学,娱乐等领域。

参考文献:

[1]胡泽,赵新梅.流媒体技术与应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周朋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郭宁宁.多媒体实用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王颖.流媒体技术及其在视频点播VOD中的应用[M].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8篇

当前,国际机械制造智能化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结合新型的加工方法,实现了学科和专业的交叉融合。相比于国际机械制造智能化水平,国内机械制造也逐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应用。诚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机械制造智能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智能化处理技术层面较低。相比于国外常用的数控机床以及柔性制造系统,我国机械制造仍处于单机智能化和刚性智能化的层面,并没有体现出技术的先进性。

我国机械设计水平还相对落后。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运用并未普及,大多数机械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仍采用图纸设计,很少有人使用CAD等机械制图软件,这严重制约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工艺和技术水平还很低。制造工艺和技术往往决定产品质量,我国机械加工还停留在精细加工阶段,智能化的加工手段还未能大规模地引进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加工效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占据机械制造技术体系核心地位的数控技术为例,现代数控技术融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呈现出高效率、高精度、自动化等特点,其智能化的趋势也尤为明显。

当前,先进的数控技术已经实现了超小型化以及超薄化,并将模糊控制、计算机、智能计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数控技术的研究中,使得控制系统的精度、效率等有了明显提高,智能化诊断以及故障处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中国,类似的应用还很少,还需进一步加快研发和应用步伐。

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方向

人机交互将更加完善。机械智能化通过计算机提供人机交互的接口,计算机的可视化能方便数据处理,同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解释,使得信息的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机械设计逐步采用CAD等计算机软件制图技术取代传统的图纸设计方法,有效缩短了设计周期,同时还能保证设计精度。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界面的图形化也是机械智能化的一个发展趋势,通过图形化的界面,设计者就可以很方便地与客户进行沟通,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多媒体强大的声像、图文处理等功能,也为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等智能化处理提供了方便,在生产和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