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光谱匹配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产业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海洋污染也在日趋严重,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海水的温度改变,其光谱匹配系数改变,由此可以达到检测海洋的目的。

一、技术框图

二、技术原理

1.卫星遥感摄像头:

在地球同步卫星上架设高清光谱摄像头,拍摄海面,获取海水的光谱响应特性,计算出其匹配系数,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分析海水的温度报告给气象部门分析气候变化情况。

2.光谱响应特性:

光谱响应特性是指像管的响应能力与入射波长的对应关系,像管的光谱响应特性实际上是其光阴极的光谱响应特性,它决定了像管工作的光谱范围。像管的光谱响应特性通常用光谱响应率、量子效率、光谱特性曲线等来描述,像管的光谱响应之和成为积分响应率。

光谱响应率是像管对单色入射辐射的响应能力;响应率是像管对全色入射辐射的响应能力。他们分别以Rλ和R表示。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像管接受的往往不是单色辐射,而是某一光源的全色辐射,所以应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根据响应率的定义――入射辐射功率所产生的输出光电流,则

R=I/P=∫0∞PλRλdλ/∫0∞Pλdλ

考虑到Pλ=P(λ)Pm,Rλ=R(λ)Rm。

式中,P为入射辐射功率;I为输出信号电流;Pλ为单色辐射功率;Rλ为光阴极光谱响应率;P(λ)为单色辐射功率相对值;R(λ)为光阴极相对光谱响应率;Pm为单色辐射功率最大值;Rm为光阴极光谱响应率最大值,所以

R=∫0∞P(λ)PmR(λ)Rmdλ/∫0∞P(λ)Pmdλ

=Rm∫0∞P(λ)R(λ)dλ/∫0∞P(λ)dλ

假设:α=∫0∞P(λ)R(λ)dλ/∫0∞P(λ)dλ

则 R=αRm.

式中,α称为光谱匹配系数。它反映了在像管响应的波长范围内,光源与光阴极,荧光屏与光阴极及荧光屏与人眼光谱光视效率之间在光谱上的吻合程度。如果匹配良好,就能获得搞的整管响应度。下表给出了常用的辐射源和光阴极的光谱匹配系数值。

三、总结

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水体、海底和海面上空的大气,以及同海洋密切相关,并受到海洋影响的沿岸和河口区域。通过这类技术,只能对气候进行监测,预防极端天气的危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洋环境的问题,但是这警示我们要爱护环境,海洋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爱护海洋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参考文献: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彩虹明樱蛤;水产养殖;生物学特性;习性

中图分类号:S963 文献标识码:A

彩虹明樱蛤[Moerlla iridescens(Benson)]俗称海瓜子、扁蜻、梅蛤、黄蛤,是一种重要价值的小型滩涂经济贝类。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广为人们所喜爱的水产品。彩虹明樱蛤分布于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亚北部沿岸,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发现,盛产于浙江、福建两省。日本本州、四国、九州以及朝鲜、菲律宾、泰国湾、托里兹海海峡等均有分布。彩虹明樱蛤的养殖具有生产投入少、养殖方法简便、日常管理简单、收益较高等优点,浙江中南部地区具有广阔的滩涂适于该蛤养殖的泥质、泥沙质海滩,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养殖新品种。

1 生物学特性

彩虹明樱蛤贝壳长卵圆形,前端边缘圆,后端背缘斜向后腹方延伸,呈截形。两壳大小近相等,两侧稍不等,前端较后端略长,贝壳后端向右侧弯曲。贝壳表面光滑、灰白色、略带肉红色、有彩虹光泽、外韧带凸出、黄褐色。同心生长轮脉明显、细密,在后端形成褶襞。贝壳内面与表面颜色相同,铰合部狭窄,两壳各具2个主齿,呈倒“V”字形。右壳前方有一个不甚发达的前侧齿,左壳侧齿不明显。闭壳肌痕明显,前闭壳肌痕梨形,后闭壳肌痕马蹄形。外套痕明显,与外套窦腹线汇合。外套窦极深,其先端几乎与前闭壳肌相连。壳长一般不超过25mm。

2 生态习性

2.1 生活习性

2.1.1 栖息环境与生活方式

彩虹明樱蛤营埋栖生活,生活时以壳的前端向下,后端向上,埋于底质内,水管露出滩面,以进水管吸取底质表面周围藻类食物,过滤摄取食物。栖息深度与年龄、气候有关,低龄贝较高龄贝浅,1龄贝栖息深度为4~5cm,2龄贝为7~8cm;春秋季栖息深度稍浅,夏冬季略深,可达10cm左右。彩虹明樱蛤具有很强的钻潜能力。刚采得的彩虹明樱蛤利用贝壳闭合、足肌收缩很快重新钻入底质中。对底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闭沙涂、粉沙涂、粘涂均能适合其生长。

2.1.2 对温度、盐度等环境的适应能力

温度:彩虹明樱蛤为广温性品种,其生存水温范围为-2~35℃,以10~30℃最适,若低于-2℃或高于35℃均导致其死亡。稚贝较成贝耐受力弱,其生存水温范围为1~33℃,以15~25℃最适。进行潮间带筑塘蓄水养殖,在连续高温季节时应加强管理,适时提高蓄水深度,以免水温过高,导致死亡。

盐度:彩虹明樱蛤为广盐性品种,在比重为1.005~1.020左右的海水中生长最好,当比重低于1.003或高于1.030时,3d后全部死亡。

PH值:PH值以4~9较为合适,在pH值低于4或高于9的海水中,该蛤表现出严重不适,上爬至涂南,活力下降,对刺激反应减弱,最终死亡。

干露:彩虹明樱蛤对干露的耐受力受气温的影响较大,冬春季耐干能力较强,在冬季12月份能抵抗48h的露空不死;在平均气温20℃的4月份也能在24h内不死,24~28h仅少数死亡;在夏季的8月份12h后即出现死亡。

2.1.3 迁移习性

随着季节的转换,彩虹明樱蛤有转滩迁移现象,春季在中潮带下区至低潮带上区为多;夏季则以中潮带下区为多;冬季在低潮带及潮下带较多,而在中潮带很难发现。

2.2 食性与食料

彩虹明樱蛤为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时,将进水管伸出涂面可达5~6mm,且能以水管基部为中心做360°旋转,以吸取底质表面周围的食物,对食物的重量与大小有选择性外,对食物种类没有选择性。饵料主要为硅藻类,尤以底栖硅藻为主。尚有部分有机碎屑、甲壳类的幼虫附肢、贝类的D形幼虫等。

2.3 生长与年龄

2.3.1 生长

彩虹明樱蛤属于终生生长型贝类,表面的生长纹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疏密不同的轮纹,1a中形成2条密纹带,一次在2月份前后,由于水温下降引起贝类生长缓慢所致,称为冬轮,即作为年轮;另一次为8月份前后,因繁殖活动引起的贝壳临近停止生长所致,称为生殖轮。其生长过程表现出双壳类生长的一般规律:浮游幼虫期缓慢、稚贝附着后生长加快,到长成成贝后又变得缓慢。彩虹明樱蛤的壳长、体重的增长呈不同步现象,生长受性腺发育和环境诸多生态因素的制约,在稚贝附着到次年2月份后,正遇海区水温回升,饵料生物丰富,个体生长很快。5月份后幼贝性腺开始发育,此时壳长增长甚微,而体重则明显增加。8月底,彩虹明樱蛤繁殖后,个体很快消瘦。10~11月份,个体生长有所回升,但第2生长高峰不明显。

2.3.2 年龄

彩虹明樱蛤为多年生贝类,从自然海区采捕的成贝年龄组成分析,以1+龄为最多,占45.78%;2+龄次之,占36.65%,再次为3+和0+龄,分别为12.56%和5.01%。自然种群中以1+龄和2+龄个体为主,壳长在15~18mm之间,寿命一般为1~3a。

2.4 自然灾害和生物敌害

2.4.1 自然灾害

洪水:位于河口地带或山洪会冲刷到的海涂,遇连绵的雨季或山洪爆发时,淡水大量的倾泻,不但使海水比重下降,影响到彩虹明樱蛤赖以生长的浮游生物的繁殖,严重时则会造成彩虹明樱蛤死亡;同时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覆盖涂面,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风灾:强台风袭击,刮起大量泥沙,覆盖涂面,甚至破坏养殖土塘,造成严重损失。

酷暑:彩虹明樱蛤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但在生产实验中,由于温度的变化造成死亡的现象是存在的。潮间带筑塘蓄水养殖彩虹明樱蛤,在炎夏季节小水潮期间,在烈日曝晒下,水温、比重过高会造成彩虹明樱蛤大量死亡。

2.4.2 生物敌害

彩虹明樱蛤除了靠两片脆薄贝壳栖居于洞穴外,没有别的防御能力,因而成为许多肉食性海洋动物的捕食对象。主要敌害生物有:凫凫(俗称水鸭、野鸭)、海鸥、蛇鳗、蝦虎鱼、海鲶、章鱼、玉螺、锯缘青蟹等。

3 繁殖习性

3.1 雌雄鉴别及性比

彩虹明樱蛤性腺属于滤泡型,位于斧足上方,内脏团两侧,呈树枝状分枝,繁殖盛期时性腺特别丰满,几乎覆盖了整个内脏团表面直到足中部。雌雄性腺成熟时均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外观难以辨别雌雄。雌雄异体,雌雄性比接近1:1,性腺发育稳定,无性逆转现象。

3.2 繁殖季节

彩虹明樱蛤性腺发育以1a为1个周期,繁殖期集中于6月~8月底。

3.3 生殖方式与繁殖力

彩虹明樱蛤系有性生殖,生殖细胞成熟后排入海水中,进行体外受精,产卵排精在大潮汛前几天进行。该蛤属于1次成熟后分批排放类型。性腺发育饱满的亲贝,怀卵量为12~33万粒/只,一般个体1次产卵量为4~10万粒。生物学最小型为壳长10mm左右的1龄贝。

4 苗种生产

4.1 自然海区采捕

目前彩虹明樱蛤的苗种来源于自然海区,采捕时间为4月底~5月初,规格为壳长10mm左右,3500~5000颗/kg,采捕方法以人工並可利用刮蛏苗的苗袋(规格40×150cm左右)在苗源密集处轻轻刮取,方法与刮蛏苗一样,运输、保存与蛏苗一样操作。

4.2 人工育苗

彩虹明樱蛤的人工育苗工作是近年才开始。浙江水产学院于1988年~1990年进行了该蛤室内小水体人工育苗试验,1990年育出稚贝42万颗,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几年摸索总结,目前人工育苗技术比较成熟,可满足人工养殖需求。

4.2.1 亲贝的选择与肥育

亲贝的选择:在6~8月份的繁殖季节,从自然海区采集壳长1.2~2.3cm的2龄贝,从中挑选无病害、外壳无损伤、性腺肥满的作为亲贝。

亲贝的肥育:培育池底铺铺细沙,厚度2~3cm。放养密度为1250~2000颗/m2,微充气。每天换水量100%、投饵4次,以扁藻、金藻、小球藻等单胞藻作为饵料,视水色决定投喂量。若发现死亡个体,应及时取出,并清理底质。

4.2.2 催产

催产成功与否与亲贝性腺发育程度有密切关系。催产前应取样解剖亲贝,取性腺作滴片,镜检观察若雄性蛤游动活泼、雌性蛤卵子游离分散程度高,卵径达120~150μm时催产效果较好。

亲贝经1周左右的肥育,即可进行催产刺激产卵。催产方法常用的有阴干、流水、升温、氨海水浸泡、过氧化氢海水浸泡等。据报道,对彩虹明樱蛤用氨海水浸泡刺激催产效果最好,且操作方便。氨海水浓度以0.5‰为宜。浸泡时亲贝的水管与足部呈极度延伸状态,表现出明显不适,如果发现水管极度弯曲且断裂,说明浸泡刺熟程度调节浸泡时间,避免浸泡时间过长影响胚胎发育。

4.2.3 幼虫人工培育

培养密度:前期以30个/mL左右为宜,当幼虫发育至壳顶期,应降低培育密度,可控制在10个/mL以内。

饵料:金藻、X藻、扁藻、塔胞藻较适合作为幼虫饵料。金藻、X藻个体较小,作为幼虫培育前期饵料。壳顶期后,投喂扁藻或塔胞藻。投饵量以幼虫的胃饱满度来决定。投喂过程中,混合投喂效果更好。

盐度、酸碱度、温度:适应盐度范围为23‰~43‰,幼虫最佳生长盐度为30‰左右;适宜pH值为7.8~8.4;水温一般控制在24~28℃。

变态附着:浮游期长短与水温、饵料、适宜的附着基等有关。一般情况下,浮游期为12~17d。幼虫培育到壳顶幼虫后期出现明显眼点后,移入铺有软泥底质水池中培育。幼虫变态附着后,栖埋于底质中,进入稚贝阶段。

日常管理:勤观察幼虫活力,测计幼虫密度。每日早晨镜检幼虫的生长情况及肠胃饱满度,依此调节饵料投喂量及种类。日换水2次,清晨、傍晚各1次,每次换水量从幼虫前期1/3到后期的1/2。光线控制在500lx以内。

5 养殖

5.1 养成场地的选择与土塘建造

5.1.1 位置: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底栖硅藻丰富、滩面平坦的软泥底质、泥沙底质滩涂作为养成场地,潮位以带下区和中潮带为宜。低潮带由于敌害生物多,管理难度大,养成产量不高。带由于小潮水不能涨到,受环境影响大,生长不稳定。

5.1.2 环境因素:彩虹明樱蛤对比重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大,比重在1.005~1.020,水温在3~30℃范围无大量污水注入的海区均可养殖。

5.1.3 筑塘:筑塘堤高40~50cm,宽50~80cm,堤坝内侧挖一条宽约40cm的环沟,防止彩虹明樱蛤迁移散失,塘内可关水深20~40cm。土塘面积以350~1300m2为宜,便于生产操作。

5.1.4 翻土平涂:蛤苗放养前对塘内涂面进行翻土平整,使泥土松软,再用木板压平抹光。这样可以使涂面稳定光滑,表面土不易被风浪潮水冲刷流失,又适于蛤苗潜钻。

5.2 养成

放养时间:以4月底~5月份为宜,既可避免气温低、苗种小带来的捕苗困难,又能避免夏季热天运输成活率低。此期间自然水温又是该蛤最适生长温度,放养4~5d后,即开始快速生长。播苗时选择阴天或太阳下山后播苗为好,切忌雨天播苗。

苗种运输:由于彩虹明樱蛤壳薄易碎,一般就近采苗进行养殖。若需长途运输,则采用箩筐、加纱布打底,中途适当加水,以防脱水死苗,装车夜运,注意通风,小心装卸,减少机械损伤。

放养密度:一般以40~60kg/667m2放养苗种为宜,养殖密度视涂质好坏、饵料丰欠而定。密度过低收捕困难,产量和经济效益低;密度过高会造成饵料不足而影响生长速度、养成品质。

播苗方法:用手撒播至涂面即可。

5.3 养成管理

巡塘:每日至少巡塘1~2次,观察生长活动情况以及塘内水色、水位、及时修补堤坝、驱赶鸟类啄食,严禁闲人踩踏。大风浪过后要检查滩面有无损坏、淤积,彩虹明樱蛤有无成堆现象。如有淤积要及时清淤,如出现密度过大要及时疏散。并定期测定涂表温度、海水比重及蛤体生长速度。

换水:通常每半个月放塘换水1次,在大潮期进行。如有风浪影响塘内淤积时要增加换水次数,并利用换水干露的机会及时清淤,以防窒息死亡。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节水位高低,换水同时要经常结合晒涂,促使底栖硅藻繁殖。

清除敌害:因为是潮间带筑塘养殖,一般不采用药物清除敌害生物,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利用换水滩涂干露机会人工及时捕杀螺类、蟹类敌害生物。

6 采捕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第3篇

大菱鲆属于蝶型目,鲆科、菱鲆属,性格温顺。大菱鲆身体有的呈扁平状,有的近似圆形,双眼位置在身体左侧,也有部分鱼类眼睛左侧部分呈现褐色,带有圈点状黑色素及少量皮刺,没有眼睛的一侧光滑通常呈白色,头部和尾鳍都比较小,鱼身部位肉质特别肥厚,内脏占有的比例很小。因此,也有人叫它“多宝鱼”。此种鱼类一般分布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在北欧南部直至北非北部均是它的繁殖地带。大菱鲆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外海水要进行过滤、杀菌,若抽取地下海水可直接入养殖池使用。

2.大菱鲆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2.1鱼池的选择。鱼池的面积一般为30m2至60m2为最佳,池深通常在80cm左右即可。养鱼池最好建设在水质优良未受到污染还能打出海水井的沿岸地带和岸段。

2.2水质的要求。为保证水质,可先用少量鱼苗试养,鱼苗正常时再进行大规模养殖。地下海水除温度优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自然海水,另外,在殖区附近水域应符合国家渔业二级水质标准,在保证不含有有害重金属离子和硫化物不超过0.02mg/ml,以及总大肠杆菌数小于6000个/ml,盐度在20以上的情况下,做到无污染源,不含泥沙,水质清澈。另外,地下海水在进入养鱼池之前必须进行瀑气处理。如果大菱鲆长期生活在不经过瀑气处理的水环境中,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会造成鱼体的慢性中毒,或导致鱼体生长速度缓慢,体质虚弱和成活率降低,严重的时候容易爆发鱼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3光照要求。由于大菱鲆属于底栖鱼类,所以,其光照不能太强和光照时间太长,最佳以500Lux至1500Lux为宜。光照节律要与自然光相同,光线需要柔和、均匀、不刺眼为宜。

2.4盐度要求。大菱鲆养殖的适应盐度范围比较宽松,耐受盐度范围为12%至40%之间均可,最适宜盐度为25%至30%。

2.5水温。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耐受温度的极限范围在3℃至23℃之间,最佳养殖水温为15℃至18℃,14℃至19℃水温条件下生长较为快速,所以,本文建设在此温度下养殖为宜。2.6pH:养殖水体的pH应高于7.3,通常保持在7.6至8.2之间即可。2.7溶解氧:≥6mg/L。

3.种苗的选购及运输管理

3.1在购买种苗前,首先要仔细考察了解育苗场的亲鱼种质和技术水平,在选购时应尽量选择大规格苗种,大规格种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养殖成活率高,保证入池养殖的苗种规格至少达5cm,达8cm至10cm规格的种苗更好。(1)在鱼种选择时,应选择体形完整、无损伤、无畸形、双眼位于身体左侧、体色正常、有眼侧呈青褐色、背呈沙色、体表光滑,无伤痕、无发红症状、无炎症和寄生虫、在池底受到外界刺激或惊吓时能快速游走的苗种为最佳。(2)同一育苗场培育出同一批苗种中规格较大的苗种推荐选购,多批次育苗场多次选购回来的鱼苗,会出现鱼体大小不一现象,不要选择在养殖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生长缓慢的较小鱼种,该鱼种容易发育成为"老头鱼",给养殖成本带来浪费。

3.2种苗的运输管理。种苗运输前应停食12至24h。通常使用尼龙袋充氧装运,运输时间最好控制在20h以内。首先将袋内灌入1/3左右砂滤海水,然后种苗计数装入袋内(10L的包装袋,每袋可装全长5cm至10cm的种苗50尾至100尾;全长15cm的种苗,每袋可装30尾至50尾。),然后充氧、封口,将鱼苗袋装入泡沫箱或纸箱中进行运输。在种苗运输过程中,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如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少量冰块。以免鱼体受伤、碰撞、破袋、漏水、漏气、氧气不足等现象发生。到达目的地后,在开箱、解包入池时,需先测试一下温差和盐度,最好用15至25ppm土霉素或呋喃西林连续药浴3至5天,每天1至2次,每次1h至2h。也可投喂剂量为150至160mg土霉素/kg/天,以增加鱼苗免疫力,提高鱼苗抗病能力。

4.饵料加工与投喂

4.1饲料加工。因大菱鲆是冷水性底栖生活的鱼类,活动不多,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所以,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新鲜的杂鱼与饲料配合喂养。通常将50%或60%鲜杂鱼绞成鱼浆,配加上40%或50%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再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添加3%至5%鱼油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鲜杂鱼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方才可加工,坚决杜绝使用变质、有异味的杂鱼。

4.2饵料的投放。投饵量要根据鱼平时摄食情况来确定,在投饵时要多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摄食量变化,投喂原则是不能有残饵,如果发现摄食不良现象,应及时找出原因,准确分析水质问题以及及时进行对各种常鱼病的判断。在鱼体重未达到100g时,投饵次数可在4至6次/天为宜,体重达到150g以上,每日投饵次数减少到2或3次/天。尽量避免使用湿性饲料,建议使用专用干性颗粒饲料,干性配合饲料对水质污染轻,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水淡化;反渗透;预处理

1.系统概述

综合实用的预处理对反渗透装置长期安全运行是十分重要的。有了满足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的预处理系统,就可以确保产品水(渗透水)流量维持稳定;脱盐率维持在某一值上的时间长;产品水回收率可以不变;运行费用做到最低;膜使用寿命较长等。具体来说,反渗透进水预处理是为了做到:

(1)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悬浮杂质、微生物、胶体物质等附着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

(2)防止膜表面上结垢。反渗透装置运行中,由于水的浓缩,有一些难溶盐如CaC03、CaS04、BaS04、SrS04、CaF2等沉积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这些难溶盐生成。

(3)确保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以使膜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2. 取水系统

海水反渗透的取水方式直接关系到预处理的方法和投资、运行成本,对反渗透膜的防止污染具有极大的影响。

本系统配置两条取水管路,两条取水管路取水进入预处理前调温池,考虑到海水温度随季节而变化和反渗透膜运行的最佳温度为25℃,一条取水管路水源取自2、4号机循环水泵出口母管;一条取水管路水源取自1、3号机循环水排水井,配置4台耐海水腐蚀的取水泵(材质为耐海水腐蚀的合金材料),1、3号机循环水排水井各配置两台。夏季海水水温高时用循环水泵出口的海水;冬季海水水温低时用凝汽器出口的海水。取水流量≥4000m3/h,压力≥0.2MPa。

3. 一级加药系统

预处理加药系统包括加氯(电解海水制氯)、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三个加药系统。

3.1 加氯

加氯是为了消除预处理海水中的细菌、藻类等微生物,以减少对反渗透膜的污染。加氯可以直接加入10%NaClO药液,也可以通过电解天然海水,使海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aClO(药液)。电解反应式如下:

阳极 2Na++2e2Na

2Na+2H2O2NaOH+H2

阴极 2Cl―2eCl2

Cl2+H2OHCl+HClO

总反应为 2NaCl+3H2ONaClO+NaCl+2H2O+H2

NaClO在水中发生水解:

NaClO+H2O=HOCl+ NaOH

HOCl较优良的杀菌剂。为了保证杀菌效果,在进水中应保持一定的余氯和维持一定的接触时问。余氯量一般保持在0.5~1.0mg/L,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一般保持在2.O~4.Omg/L。设计初定3mg/L,浓度的最终确定取决于生产现场水处理的效果。次氯酸钠的投加点设预处理混凝沉淀池入口管道上,通过调节加药量,从而维持预处理滤池出口有效氯浓度为0.5~1.0mg/L左右。

3.2 PAC、PAM加药系统

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不但投加量小,絮凝体形成速度快且颗粒大而重,易沉淀,反应沉淀时间短,而且对原水水温及pH的适应范围,“(5~9)。另据文献报道,单独使用无机铝盐作混凝剂时,投药量过大易发生胶体再稳现象。如果在原水中投加无机混凝剂后投加少量的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且助凝剂PAM的投加时间对混凝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为快速搅拌时间的1/2~2/3处。采用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时,由于复合膜(反渗透膜)表面本身呈负电荷,阳离子型的PAM容易使正、负电荷相互吸附而无法清洗干净,对膜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故选用分子量为400~800万的阴离子型或中性的PAM。

对于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PAC加药量一般为15~30mg/L,PAM加药量一般为0.2~1.0mg/L之间。本系统PAC、PAM的投加量通过烧杯试验确定。混凝剂和助凝剂采用湿式投加的方式,将PAC配制成10%(质量体积比)的溶液,PAM配制成O.1%(质量体积比)的溶液。试验设备采用深圳市中润水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ZR4.6型六联混凝试验搅拌机;PAM在PAC投加后40s投加;水力条件为300r/min搅拌1min,50r/min搅拌15min,取沉淀15min后的上清液浊度(

4. 过滤系统

为了保证反渗透系统污染指数(SDI)≤5,系统设置8组V型滤池、9组自清洗过滤器及8组超滤装置。

4.1 V型滤池

每组V型滤池进水流量为450t/h.可以滤除经预处理加药后所形成的矾花和原海水带来的颗粒。V型滤池填充石英砂滤料做为滤层。

一般情况下.V型滤池的反洗强度采用经验值。为确保反洗彻底,采用气水反总目洗的反洗方式,V型滤池停止运行时,将V型滤池内的水排放到滤层的上缘,然后送入强度为15 L/ m2・s的空气,吹洗3~5min后,在继续供给空气的情况下,向过滤器内送入反洗水,其强度为3.6~4.1 L/ m2・s,应使滤层膨胀10~15%。反洗水送入2~3min后,停止送入空气,继续用水再反洗l~2min,此时反洗水的强度应能使滤层膨胀率达到45%。最后,用扫洗水扫洗水面漂浮杂质。

本系统中V型滤池反洗气源由罗茨风机提供,本系统设置的两台罗茨风机(一用一备),风量23.23m3/min,风压O.05MPa。反洗周期为5-10h。

4.2 自清洗过滤器

自清洗过滤器为机械式自清洗过滤器,主要目的是防止超滤装置进水含杂质过多造成超滤膜机械损伤。

自清洗过滤器进水流量350m3/h,过滤度≤130μm,反洗周期4h,反洗用水为超滤产水,反洗流量200 m3/h。

4.3 超滤装置

超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降低反渗透进水的浊度和SDI。

超滤装置采用错流过滤,单套处理出力257 m3/h,回水率90%,出水水质SDI≤3,浊度≤0.15NTU。

5. 二级加药系统

二级加药的目的是保护反渗透膜,防止膜结垢和受余氯的氧化。它包括加NaHS03和加阻垢剂。

5.1 NaHS03还原剂

超滤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余氯,为防止其进入反渗透装置内氧化反渗透膜,要投加还原剂。本系统采用NaHS03作为还原剂,投入水中后存在下述反应:

NaHS03+ HClO=NaHS04+ HCl

NaHS03的加药量通常为水中余氯量的1.5倍又多lmg/L。系统投加量为2mg/L。NaHS03的加药量控制是根据进水量自动调节加药泵频率的比例调节方式进行。加药泵采用一用一备的方式运行。

5.2 阻垢剂

加阻垢剂的目的是防止海水浓缩后杂质在膜表面沉积产生结垢,污染膜表面。经过进水水质成分分析,本装置推荐使用GE MDC220阻垢剂。GE MDC220阻垢剂能有效控制CaC03、CaS04、BaS04、SrS04、CaF2的结垢,对CaC03的控制达LSI=3.0,进水的PH值从5-9仍属有效范围内均可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受氯或其他氧化性杀生剂的影响,具有水解稳定性,不与铁铝氧化物及硅化合物凝聚形成不溶物。可用于加亚硫酸氢钠的系统中。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南方城市;2015年冬季降水量;厄尔尼诺

中图分类号 P732;P4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124-02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of Winter in Southern Cities and El Nino in 2015――Taking Changsha,Wuhan,and Nanchang as Examples

Yang Liu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trend of precipit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ase city , and compared it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to ve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enomenon which the precipitation of citie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15 winter was more than normal years and the El Nino.First, explain what is the El Nino and what cause it to form, then analyze the variation trend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in Changsha, Wuhan within ten years, in Nanchang within seven years, and try to sum up some rules.And judge that the law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time series of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in 1876-2011.It proved that precipitation of winter in southern cities in 2015 is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El Nino which happened in May 2014.

Key words:Southern city;Precipitation of winter in 2015;The E1 Nino

此前已有不少机构和学者研究过厄尔尼诺对中国降水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3年通过调查认为,厄尔尼诺处于发生阶段时,中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偏多,黄河流域、华北及江南等地降水偏少;当厄尔尼诺处于衰退阶段时,则反之。石广玉等研究进一步指出,厄尔尼诺发生在春季,则夏季多雨带主要位于淮河流域一带;发生在夏秋季,次年夏季多雨带将出现在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1];若发生在秋冬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将偏少;在春夏季出现时,情况与之相反[2]。秦坚肇通过研究发现,东部型厄尔尼诺次年夏季长江以南沿海地区降水显著增加主要体现在8月,而中部型厄尔尼诺次年夏季江淮流域沿岸降水显著减少主要体现在6、8月[3]。目前关于厄尔尼诺对中国区域降水影响的研究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本文研究2015年南方城市冬季降水量偏多与厄尔尼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 厄尔尼诺及其形成原因

厄尔尼诺指在南美洲西海岸向西延伸,经赤道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正常年份,南美洲西海岸区域盛行东南信风,把表层暖水向西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使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而东太平洋海水在离岸风作用下,产生离岸漂流,造成海平面下降,下层冷的海水上涌,海水温度降低,空气层结稳定,空气不易产生对流运动,气候相对干燥。当南半球处于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其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异常升高,形成不固定且无规律可循的“厄尔尼诺暖流”,不仅造成东南信风的减弱,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水上翻现象消失,当地的浮游生物、鱼类及鸟类大量死亡;而且由于海水温度升高,空气产生对流运动,区域降水异常增多,从而导致“厄尔尼诺”发生。厄尔尼诺发生时,大气现象一般滞后海洋现象2~3个季节[4]。据张志华等[5]研究表明,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南方梅雨时期从5月中旬推迟至6月,且出现北旱南涝,偶尔也出现北涝南旱,出现哪种状况取决于大气环流状况。宗海峰等通过研究提出,厄尔尼诺通常每隔2~7a发生一次,何时发生并不遵循严格周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a左右,发生时间通常为5月(春发型)或7~8月(秋发型)[6]。

2 近年来南方城市冬季降水状况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通报的数据,2015年南方地区发生罕见冬汛。学界多认为此次罕见的冬汛是受2014年5月发生的厄尔尼诺影响。

如图1(a),2004-2014年间长沙市12月、1月、2月降水量峰值,分别出现在2010年、2011年及2004年,通过图1(b)可知武汉市为2012年、2008年及2004年。如图1(c),南昌市3个月份降水量峰值出现年份为2012年、2011年、2014年。相较于2004年,长沙市近年来冬天降水量有走低趋势;武汉市10a间2月份降水量变率最大,自2015年2月份起降水量呈上升态势;南昌冬季降水量相对高,历年12月份的降水量变幅最大,1月、2月的降水量变幅相对小,且近几年南昌市12月、1月的降水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月份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可见,3市近年来降水量均呈波动变化的特征,具体到某年的12月、1月、2月的降水量之间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并无太大关联性。

综合图1(a)、(b)、(c)可知,2012年冬季3市降水量偏多。同时,通过对近年冬季降水量走势进行分析,得出2015年的1月、2月的降水量较往年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2月份降水量增加更为明显。总的来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虽不具有明确的规律性,但整体变化趋势相同,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降水量主要受大范围的天气系统影响,受区域小气候干扰较小。

3 2015年南方城市冬季降水量偏多源于厄尔尼诺影响

结合20世纪下半叶厄尔尼诺影响下长江流域多雨与洪水年份情况,并根据南方涛动指数SOI时间序列呈现出的规律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份长江流域的降水一般增多并引发洪涝或较大洪水。

从厄尔尼诺所处发生阶段看,若2015年南方城市冬季降水量偏多是受发生于2014年5月厄尔尼诺影响,则正处于厄尔尼诺衰减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出现多雨天气,这与世界气象组织及联合国环境调查署(1993)调查结果所反映规律吻合;从发生年份看,厄尔尼诺发生于2014年且3市雨量站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夏季降水量偏高,也与石广玉等(1991)研究出发生年次年夏季主要多雨带出现在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这一规律吻合;2015年长沙、武汉、南昌3市梅雨期较长,也应证了发生于春夏季的厄尔尼诺,无论当年或次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偏多这一规律[7-8]。另一方面,结合南方涛动指数SOI时间序列,2012年3市雨量站统计数据显示降水量偏高,相应的南方涛动指数SOI的时间序列也呈现El Nino小型峰值。

因此,根据厄尔尼诺平均每2~7a发生一次的规律[9]并结合2015年南方冬季出现罕见冬汛及以上分析可以判断,2015年南方城市冬季降水偏多是受发生于2014年5月的厄尔尼诺影响。

参考文献

[1]石广玉.大气微量气体的辐射强迫与温室气候效应[J].中国期刊B辑,1991,22:776-784.

[2]石广玉,许黎,吕位秀,等.0-33公里大气臭氧和气溶胶垂直分布的气球观测[J].科学通报,1986,15(5):1165-1167.

[3]秦坚肇.两类厄尔尼诺对次年夏季中国东部降水的可能影响[D].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4:1-86.

[4]周国良等.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对我国水文气候的重大影响[J].水文,2002,22(3):14-17.

[5]张志华,黄刚.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及其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6):782-789.

[6]武媛,李乃杰.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季节性降水的影响[J].科技风,2014,22(3):205.

[7]陈文.El Nino和La Nina事件对东亚冬、夏季风循环的影响[J].大气科学,26:595-610.

[8]高辉,王永光.ENSO对中国夏季降水可预测性变化的研究[J].气象学报,65(1):131-137.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罗非鱼;夏季高温;饲养管理;疾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943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鱼类,随着全球变暖以及水环境污染,影响了罗非鱼的健康养殖。

1 广西罗非鱼养殖现状

罗非鱼的品种有100多种,是热带性鱼类,它的主要特点为:肉质鲜嫩、生长速度快、富有弹性,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是联合国公认的六大主食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罗非鱼养殖大国,年产量据世界第1,并且在逐年增长。属于我国亚热带气候的广西,非常适合罗非鱼的生长。广西的河流水库比较多,水质也好,具备了养殖罗非鱼的最佳条件,尤其是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等地区,具有很多的水库、河流、池塘等水源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罗非鱼的养殖技术已经逐步完善。

2 罗非鱼在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

为了确保罗非鱼养殖增产增收,每年的6~9月是罗非鱼的生长旺期,是罗非鱼养殖的关键阶段,故在夏季高温的季节中,要对罗非鱼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关键性的工作。

2.1 夏季高温对罗非鱼的影响

水环境对于罗非鱼这样的变温水生动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罗非鱼的生长和摄食。罗非鱼作为热带鱼类虽然耐高温的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高温对罗非鱼有着一定的影响。鱼类消化饲料、摄食量、以及饲料的吸收情况取决于水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对鱼类的饲料转化率和摄食量,水温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和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王辉等人的研究,当水温达到22~31℃时,奥尼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也在加快。但是到34℃时又开始降低了。再如:朱佳杰等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温度变化导致了吉福罗非鱼的存活率、生长速度以及畸形率都有所变化,水温的影响比较大。吉福罗非鱼最适合在28℃的水温中生长,一旦超过这个温度吉福罗非鱼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在到达39℃时,出现了死亡的情况。高温造成了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及存活率降低,但是对畸形率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鱼苗就需要对水温有确切的掌控,把水温控制在28~ 30℃之间,同时养殖水体的温度通过水位的提高和充水进行适当的调节,以加强鱼苗生长的质量和速度。

罗非鱼随着温度的升高,体内的消化酶活力也会增高,进而生长速度也加快了。但是当温度超过一定的界限时,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变慢,体内的新陈代谢紊乱,缺乏了体内的源性营养,导致了罗非鱼的存活率下降。罗非鱼仔稚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也是体内的消化酶决定的,在不同的水温下,罗非仔稚鱼的消化酶会有显著地变化。胰蛋白酶、淀粉酶以及胃蛋白酶都会随着温度增高而提高活力。但是当温度持续高温时,罗非鱼体内的消化酶会大大的降低活力。因此,为了控制罗非鱼生长速度的下降和对饲料的利用率,要进行投料喂食的控制,以避免浪费饲料和恶化水质。

2.2 夏季高温罗非鱼的管理饲养措施

随着夏季的持续性高温,罗非鱼就会出现新陈代谢的障碍,无法排出体内的排泄物,甚至会导致罗非鱼的死亡。另外水温的升高,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加快了速度,增加了微生物的繁殖,导致了致病菌的成长加速,进而导致了罗非鱼感染病毒的侵害。故在夏季的持续性高温当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增强鱼休免疫力。

2.2.1养殖户要控制好水深

促进水体自然对流,防止在高温的天气中水池出现分层的现象。要对硝酸盐、硫化氢以及氨氮的产生采取措施,避免缺氧现象出现在底部。

2.2.2加强水体中的溶氧分布均匀

在晴天中午的时候使用增氧机,可以起到使水体的上下对流速度加速,对表层水的温度起到了降低的作用,同时使得有害物质能散发或者分解到空气中去,减少了对罗非鱼的危害。

2.2.3在水质恶化的时候

增高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浓度,使用光合细菌或者底质改良剂对养殖区域进行喷洒,适当延长增氧机的时间,以便降低水中的有机质、氨氮以及硝酸盐的含量。

2.2.4可以在池塘内引入浮萍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

覆盖池塘1/10的水面,以减低水温,溶解水中有害的物质,同时把喂养时间避开中午表层水温过高的阶段,减少罗非鱼的应激反应和消耗能量的问题。

2.2.5夏季罗非鱼的食量比较大

养殖户要选择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以增加罗非鱼的营养、体质,减少罗非鱼的排泄物,对罗非鱼抗应激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并辅助绿饲料,来补充罗非鱼体内维生素C的缺乏,增加罗非鱼的抗病能力。

3 常见发生的罗非鱼鱼病

罗非鱼经常发生的常见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生产。

3.1 罗非鱼经常发生寄生虫性疾病

寄生虫病对罗非鱼的危害大,尤其是斜管虫、车轮虫、小瓜虫等,会严重的阻碍罗非鱼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了死亡。要坚持先杀虫后杀菌的原则对罗非鱼寄生虫性的疾病进行治疗。

3.2 罗非鱼经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占各种疾病的50%~60%,导致了罗非鱼感染细菌性疾病死亡率高、传染速度快,周期性的发生等危害,能够引起罗非鱼一病多症的状态,彻底的治疗细菌性疾病,应该改善水环境,同时进行杀菌和抑制细菌药物的喷洒。

3.3 罗非鱼经常发生的真菌性疾病

罗非鱼的真菌性疾病主要分为:鳃霉病和水霉病两种,主要是由病原菌、水生菌或者绵霉引起的。治疗方案是:先杀灭真菌后进行细菌处理,不能光对细菌进行单纯的处理措施。

3.4 罗非鱼经常发生的其他类型的疾病

主要包括:非生物引起的和原因不明的疾病,这两样疾病危害性也不小,它们主要是因为水质恶化所引起的。在治疗这些类型的疾病时,要进行全面的周全的考虑,坚持有病早治、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在把这类疾病杜绝在根本上,避免了再次发生,减少了经济损失。

4 罗非鱼疾病防控的措施

4.1 罗非鱼疾病免疫防控

罗非鱼的免疫防控主要是指:给鱼体注射、浸泡、喷雾、疫苗口服等人工免疫,加强预防高温下罗非鱼的疾病。但是防疫疫苗在罗非鱼的疾病控制上还在研制阶段,目前该阶段的生产应用还较少。

4.2 罗非鱼疾病药物防控

通过对鱼体进行浸浴、口服、注射、药物涂抹以及喷洒药物在水体上等措施,对罗非鱼的疾病达到控制的目的。这样防病措施应用广、简便、疗效快,但是又具有能够使罗非鱼产生抗药性的缺点。为了减少或者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在选择药物时,少用抗生素之类的药物,多用中药,要积极的开发新的药物,提高药物防控的效果。

4.3 罗非鱼疾病生态防控

利用最佳的养殖环境和科学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相生相克的原理,对罗非鱼的疾病达到防控的效果。这种防控方法减少了药物带来的危害,对人体和水质都减少了危害,是一种环保的治疗疾病防控方法。从苗种、环境、饵料、水质等加强环境消毒的力度,对苗种的检验检疫要进一步的加强,进而强化水质管理水平和饵料的营养均衡等。

5 总结

罗非鱼的养殖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和疾病的发生。如何加强夏季高温下罗非鱼的饲养管理以及疾病的防控措施,需要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认真的结合实际,找出适合的管理措施以及防控措施,对罗非鱼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罗非鱼的经济效益起到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蓝荪.世界罗非鱼捕捞和养殖的动态特征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5(4):477-482.

[2] 梁素娟,李登明,杨琼,王大鹏,张益峰.奥尼罗非鱼池塘生态养殖试验[J].大众科技,2012(12).

[3] 陈胜军,李来好,杨贤庆.我国罗非鱼产业现状分析及提高罗非鱼出口竞争力的措施[J].南方水产,2007,3(1):75-80.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第7篇

2010年出现的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具有范围广、强度大、致灾重的特点。

全球变暖惹的祸?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变暖,已经观测到包括干旱、强降水、热浪和热带气旋强度在内的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和强度发生了变化,未来将有可能出现更多更严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尤为突出,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热浪事件更是频繁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年年都遭受高温热浪袭击,如欧洲极为罕见的在2003年、2006年、2007年和2010年接连出现高强度的高温热浪。美国在过去的近10年内出现的创纪录的高温天数是创纪录的低温天数的两倍以上。

2010年在全球各地出现的高温热浪、洪涝灾害事实似乎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IPCC的评估结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何频繁出现?

以气温的变化为例,如果某一地区的气温变化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呈正态分布,那么从概率论上来讲,在平均温度处的天气气候状况出现的概率最大,偏冷和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小,极端偏冷或极端偏热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更小。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该地气温的平均值增加了,这时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并且原来很少出现的极热天气也可能会频繁出现,破历史纪录的极端高温等极端事件也有可能会发生。如果气温变化的波动范围保持不变,则这种情况下偏冷天气出现的概率会减小,不大可能出现极端偏冷天气;但如果气温变化的波动范围也增大了,那么极端偏冷天气仍然有可能出现,只是出现概率会比以前减小。

对于强降水的出现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从气象学原理上可以这样解释:由于全球变暖使得地表气温升高,较高的温度引起水分蒸发加大,致使水循环速率加快,导致更多的降水在更短的时间内出现,这就有可能增加大暴雨等极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的频率。另外,由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加快,水分耗损增加,再加上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将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

质疑之声

虽然大多数的科学家都非常认可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仍然有一些科学家对IPCC评估报告提出质疑。

首先,一些科学家质疑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不是仍然存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2010年入冬以来北半球的北美、欧洲和东北亚等地气温异常偏低,冰雪灾害频发,这使得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已经停止或发生了逆转,未来全球气候甚至可能会转而进入一个微冰河期。根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1月10日的报道,包括气候学家拉蒂夫(Latif)在内的多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权威科学家宣称,英国当时的异常严寒天气仅仅是全球气候变冷趋势的开端;目前全球气候已经进入了一个“寒冷模式”,全球气温将呈现下降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至少会持续20~30年。由于海洋中的海水温度变化具有60~70年左右的自然循环周期,他们认为海水温度的这种自然变化可能对全球气温形成比预期要大的影响,海洋的周期性变冷可能会抵消一些全球变暖的效果,这可能导致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变暖效应的抵消,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停止。

其次,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才是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并不能解释观测到的全球变暖。他们认为,IPCC报告中气候模式所显示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和全球平均温度变化之间的一致性主要是通过调整计算机气候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得到的,但这些物理参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另外,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相关性并不高,因此也不能支持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温度变化的结论,如20世纪40年代之前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并不迅速,但全球气温却存在_个变暖阶段;1940~1975年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迅速,但这一时期的温度却在下降。IPCC的评估报告则认为,工业化革命以来太阳活动造成的直接辐射强度要比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小一个量级,太阳活动在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很小。IPCC认为,如果仅考虑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作用,气候模式无法模拟出20世纪中叶以后的全球变暖;只有同时考虑了自然因子和温室气体的作用,才能够模拟出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从而证明了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由于IPCC得出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证据来自于计算机模式对气候变化的模拟结果,因此还有一些科学家对计算机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计算机气候模式的结果并不可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气候模式没有考虑太阳变暗和变亮的影响,如1985年前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全球变暗),1985年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全球变亮)。但是,当前的计算机气候模式对此并没有考虑。第二,气候模式不能真实地模拟云和气溶胶的作用。各种不同模式的模拟结果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的模式对云的处理和云参数化方案的选择不同。由于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这使得北半球比南半球分布着更多的硫酸盐气溶胶,从理论上讲由于气溶胶的“阳伞效应”使得一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回太空,因此北半球的变暖幅度应该比南半球更小,但观测结果恰恰相反,北半球的变暖幅度远高于南半球,这说明气候模式所模拟的温度变化趋势在纬度分布上的观测结果并不一致。第三,气候模式对区域尺度方面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对区域尺度上降水变化的预测非常差,有时不同的气候模式对同一区域降水变化的模拟结果可能会完全相反,因此不能依靠计算机气候模式对区域气候变化进行可靠的预测。第四,计算机气候模式也不能解释许多

观测到的气候特征,如极区温度变化,特别是南极的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计算值不符。

全球变暖仍将持续

事实上,现有的观测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未停止或逆转,未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由于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式上升的,人们平时所感知到的气候变化实际上是气候的趋势性变化与年际、年代际波动共同影响的结果,在全球气候以变暖为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下并不排除在个别区域或个别时段出现气温下降的情况。例如,过去近百年来我国的全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1℃,但同期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四川东部和重庆等地)却降低了0.45℃。又如,2010年4月全球地表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76℃,为1880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值,但我国陆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是1961年以来的最低值。因此,应当从全球范围和长时间尺度上来科学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变暖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一定要一年比一年高,也不意味着地球上所有地区同步发生同样幅度的变暖现象。在全球气候呈现总体变暖的趋势下,在个别地区仍然会有可能出现个别较冷的时间段,但出现的次数会更少,冷的程度也不会那么剧烈。例如,2009~2010年的冬季,由于北极地区异常偏暖,暖空气进入加拿大,将冷空气向南推进,加拿大人度过了一个暖冬,但美国大西洋沿岸地区的天气则变得极端寒冷多雪;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地区则炎热得异乎寻常。因此,虽然个别地区或个别年份都有可能经历最冷或最热的天气,但作为一个整体,全球气候在最近的30年里一直沿着持续变暖的趋势在发展。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最新观测资料,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的这3年(2007~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也都处于有仪器记录以来的最暖10年之列,2010年3~6月是1880年以来最暖的几个月份,其中2010年6月是1985~3月以来连续第304个比20世纪平均温度偏高的月份。从今年的观测事实来看,2010年很有可能是1850年以来最热的年份。

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仍然在以每年2个ppm左右的速度增加,2010年6月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392ppm;并且,由于海洋的热惯性作用,即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能够保持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的气温仍然会继续上升。

难以准确预测的气候变化

大家都知道,在天文学中像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是可以提前很多年就准确预报出来的,在海洋科学或水文科学中像是潮汐、洪峰等水文现象也可以提前作出准确预测,但对气候变化,人们却很难提前准确预测,只能预估出一个大致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天文学中,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是都可以作为一个质点来处理的,这些质点之间仅通过万有引力发生作用,万有引力的大小又仅取决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因此,决定这些质点运动状态的控制方程就非常简单,提前很多年就可以准确预测它们的运动状态。海洋中的海水流动虽然不能简单地作为质点来处理,但海水的运动也是遵从流体力学原理的,在已知的外力(如月球、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也是容易预测的。

大气的运动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虽然大气从本质上看也是流体,但它是气体,气体是可压缩的(遵从气体状态方程);大气的组成中除了成分相对稳定的氮气、氧气等气体外,还有状态多变的水汽,水汽在大气中存在多达几十种的相变方式,通过不同的相变来成云致雨,这些都决定了大气运动状态的控制方程组会非常复杂,再加上大气所受到的外力也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因此人们不可能通过风洞或水槽之类的实验设备来研究气候变化,只能通过计算机气候系统模式来模拟和预测。

就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来看,计算机气候系统模式是最重要的气候预测和预估工具,气候系统模式本身以及利用模式来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都是可靠的,但却难以提前对气候变化作出十分精确的预测。

因为气候系统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混沌系统,这决定了它的运动状态存在一个可预报的时间尺度,超过这个时间尺度之后,由于混沌系统内非线性的误差增长会超过初始信号的强度而使预测结果失去意义。发现大气具有混沌特性的洛伦兹曾经打过一个比喻:南美的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其产生的气流扰动经过放大,最后会引发纽约的一场风暴。也就是说,即使初始误差很小,这个误差经过非线性放大,最后也会达到惊人的地步。

另外,对于混沌系统的预测同样具有不可重复性,即使是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采取同样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最后得出的结果也是不会完全相同的。这好比一个人在高山上滑雪,虽然他每次都是从山顶的同一个位置滑下来,但到达山底的位置每次都是不同的。

此外,地球的大气还受到大气以外的其他因子变化的影响,这些系统目前并没有被我们很好的认识,因此,在气候研究和模拟中要对未来气候状况作出像日食、月食或潮汐预报等那样精确的长期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让时间来检验

2010年2月23日,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了一份关于围绕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争论的声明,声明认为IPCC评估报告反映了当前对有关气候系统、演变过程以及未来预估的科学认识,肯定了IPCC评估报告是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最全面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结论。5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也刊登了25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发表的公开信,信中对IPCC的评估结论给予明确支持,并指出科学结论总会有某些不确定性,科学永远不能绝对地证明任何事情;但最近的这些事件丝毫没有改变有关气候变化的根本结论。

气候变化是一门科学,其正确与否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这让人们想起了有关爱因斯坦的一个故事,据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以后,有100个教授签名联合反对相对论;爱因斯坦知道后说:如果能证明我错了,一个教授就足够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也将会成为检验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论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尽管如此,面对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们需要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措施来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

相关链接

“全球变暖”35年

35年前,也就是1975年8月8日,美国著名的气候学家、地球化学家华莱士・布勒克教授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我们是不是处在全球变暖的紧要关头?”的文章。在文章中他预测,地球即将转入由于二氧化碳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期。这篇文章的发表正式宣布了“全球变暖”概念的诞生。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第8篇

成功来自勤奋,只要你真正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得到理想的硕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考点最新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考点最新1水环境

1、水回圈: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

7.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

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高三地理考点最新2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

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山地所处的纬度;?

②山地的海拔;?

③阳坡、阴坡;?

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高三地理考点最新3中国的气候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①冬季:特点——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成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少于南方,气温低得多;同时,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②夏季:特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的太阳高度虽然较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的时间长,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此外,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所以,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我国的一月均温0?C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

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成因——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最低。

4.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成因——①深居内陆,受大陆影响增温快;

②海拔低,气温高;③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气流越过山地进入盆地时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④沙漠广布,吸热快;⑤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我国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垂直温度带四个温度带。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因为东南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得到的海洋水汽多,降水多;向西北方向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得到的海洋水汽越来越少,所以降水量逐渐减少。

7.我国几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①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

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③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青藏高原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一线。8.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9.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阴贺巴冈”一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10.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风和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①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②推移规律:五月——夏季风在南部沿海登陆,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华南地区进入雨季;六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移到长江流域,雨带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持续到七月上旬),4—6月华北出现春旱;七、八月(七月中旬以后)——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先后推进到华北、东北,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九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南撤到长江以南;十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在大陆上消失。(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11.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火烧寮,成因——①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冬、夏季风均带来大量的海洋水汽;

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③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有台风雨;④附近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该地还是我国少有的多冬雨的地方。因为,冬季该地盛行的东北季风来自海洋,饱含水汽的海洋气流受到地形的抬升,就形成绵绵冬雨。)

12.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成因——深居内陆,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1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我国跨四类干湿地区的省(区)——西藏、甘肃、陕西、内蒙古。

1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①位置的影响(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②地形的影响;③季风的影响。

15.我国的气候特征——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

16.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有利影响:①夏季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等种植区大大向北扩展;

②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③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B、不利影响:①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②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③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④高寒、干旱气候区广,不利于农业发展。

17.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有——①江淮地区六、七月份的梅雨;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的伏旱;③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④华北地区春季和初夏的春旱;⑤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寒潮;⑥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季的倒春寒(春季的强低温和雨雪天气);⑦东北、华北、西北春季的风沙天气;⑧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的暴雨洪涝;等。

18.我国旱涝灾害与夏季风的关系——①受夏季风进退影响的锋面雨带的移动,导致北方的春旱、夏涝,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正常年份);

②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19.华北春旱的成因——①春季,夏季风尚未到达华北地区,降水少;

②春季太阳高度增大,升温快,又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③春季正是华北地区小麦返青和春耕季节,需水量大。

20.长江中下游伏旱的成因——7、8月份,夏季风和锋面雨带推进到了华北、东北一带,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控制,形成高温、晴朗、干旱的天气。

此时,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所以,伏旱往往会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21.华南及西南冬、春干旱的成因——①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②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③农田有作物生长,需水量大;④西南地区易发生干旱还与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损失有关。

22.秦岭—淮河一线的气候意义有——①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界线;⑤≥10℃积温4500℃等值线。

23.描述某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及变化)和降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两方面描述。

24.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高低及变化)、降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水热组合状况(如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以及其它突出的气候要素特征(如光照、风、气压等)等方面描述。

25.影响气温的因素有——①纬度(或太阳辐射);

②下垫面状况(包括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植被状况、地面性质等);③大气运动;④天气状况;⑤人类活动;等。

26.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的影响);

②天气系统;③地形地势;④海陆位置;⑤洋流;⑥人类活动;等。

27.影响气候的因素有——①纬度(或太阳辐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