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碳减排方案

双碳减排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双碳减排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双碳减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公路;价值工程;全寿命周期公路;方案优选

收稿日期:20120405

作者简介:焦双健(1973—),男,山东青岛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全寿命周期低碳公路碳计量教学及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F5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4803

1引言

据国际能源署(IEA)一份关于不同经济部门CO2排放的统计数据显示,碳排放最高的前三名依次是公共电力和发热、制造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有25%来自交通运输。亚洲发展银行预计,在未来25年内,全球交通源二氧化碳排放将增加57%,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其排放也将占到80%。

国家把交通行业列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来抓,而公路部门又是交通行业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环节。2010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突破400万km,达40082万km。在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面对环境与发展的压力,顺应当今的减排形势,建设绿色公路、低碳公路、生态公路,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公路建设的共识。

目前,在研究领域更偏重于公路碳排放量的计算和对低碳公路设计及推广方面的研究,较少运用经济学原理对低碳公路进行系统分析。如何实现碳排放量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关注。

2价值工程原理及应用目标

价值工程是通过研究产品或系统的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来改进产品或系统,以提高其经济效益的现代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它是单位成本实现的功能。

价值工程的表达式为V=F/C,式中V为价值系数(Value),F为功能系数(Function),C为成本系数(Cost)[1]。

价值工程与当前低碳公路发展目标相契合,低碳公路发展目标就是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贯彻低碳理念以实践低碳经济,坚持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做起,以在实现满足碳排放量减少的前提下成本最低。合理的低碳发展就是力求正确处理好功能与成本的关系,提高它们之间的比值,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3全寿命周期低碳公路概念

全寿命周期低碳公路是在公路设计、建设、运营直至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和运营管理的优化,应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达到在资源、能源、材料的使用时减少消耗数量、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2]。它分为5个阶段:建设前期、施工期、运营期、维养期和拆除期。

4价值工程在全寿命周期低碳公路管理的应用

4.1建设前期

建设前期是公路工程决策阶段,包括了公路的投资决策、勘察设计等环节,投资决策和优选方案是建设前期应用价值工程的主要方面。虽然建设前期公路的碳排放量很小,但是规划和设计是低碳公路中控制低碳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项目设计后期的建设、运营、管理的各个阶段二氧化碳的排放量[3]。

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对公路碳排放量减少的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和鉴别,在立足于充分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减少耗能严重但非必要的功能。公路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路线走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在考虑平面走向、路基高度、横断面填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路基防护排水、结构物设置、取弃土场、互通立交设置的位置等因素,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4~6]。

确定设计方案后,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通过对方案实行科学决策,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提高设计项目的产品质量[7]。

4.2施工期

公路进入施工阶段以后,其功能基本定型,主要的工作是在价值和成本方面优化。可以进行两类问题。其一,对施工方案进行价值分析,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公路的碳排放量。其二,保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对材料进行价值分析,代替成本更低的材料,从而节约成本提高价值。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是对施工方案耗用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费用以及工期等在合理组织的条件下,进行技术经济的分析,力求采用新技术,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制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后,通过运用价值工程对施工方案采用多方案评比的方法,从可行性、经济性、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等方面综合比较,最后选择最具经济性和环保性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施工机械,要结合施工方案,进行机械设备选型,确定最合适的机械设备使用方案。最重要的是日常机械维护和施工便道管理,要加强对筑路机械的整体状况、耗油量、燃油的燃烧率进行评估检测,把那些机械状况差、耗油量严重超标、燃油燃烧率低及没有修理价值的机械进行报废处理,更换一些目前比较先进的设备,以达到施工机械的节能减排[8]。

价值工程就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成本控制的节约原则,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在各施工段的施工过程中减少材料的发生,以达到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目的。可以通过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应用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如在道路工程中提倡采用温拌沥青技术,增加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可操作性,降低对路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保证公路质量的情况下对老路路面进行合理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不仅降低工程造价,更是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3运营期和维养期

高速公路的运营是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运营期产生的碳排量占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碳排量一半以上,是节能减排最为显著的一个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运营和养护管理是提升公路效益的关键。

建立智能管理系统,在事故多发路段设置监控设施,提供监控信息和图像。利用智能管理系统,交通管理部门可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从而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切实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积极推广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应用,做好长大纵坡路段车辆的通行顺畅,减少车辆的滞留可有效做到节能减排。同时做好收费站和服务区采光、照明及供暖新能源的利用[9]。

(1)积极采用低碳环保的养护新技术,例如世界领先的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2)结合路面结构类型及不同的病害分别采用不同的新材料进行科学养护,利用冷补料、乳化沥青混合料等进行灌缝、裂缝养护,利用沥青再生养护剂、钢纤维、焊接钢筋网用于桥面维修和加固桥梁。

(3)采用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如沥青铣刨机代替空压机、挖掘机进行路面挖补。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维修高速公路路面的凸、凹情况,保证路面的平整,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运营中油的消耗,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节约了成本[10,11]。

4.4拆除期

拆除期是整个公路全寿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公路的使用寿命已经结束,但资源却可以回收再利用,在这一阶段将通过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来达到资源的再生利用。如将旧水泥路改成沥青路,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等[12]。

5价值工程在全寿命周期低碳公路的应用实例

根据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定义碳排放量指数、成本指数,进而定义低碳公路经济指数(简称经济指数)[13]。

5.1碳排放量指数

首先定义一个表示某方案中公路碳排放量占所有方案碳排放量的比值,称为碳排放量指数。

碳排放量指数= 某方案碳排放量/ 所有方案总的碳排放量。

5.2成本指数

成本指数= 某方案成本/ 所有方案的总成本。

5.3经济指数

价值工程中价值是效用与费用的比值,运用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将低碳公路的碳排放量指数看成是工程的效用,将低碳公路经济指数(以下简称为经济指数)定义为碳排放量指数与成本指数的比值,即:

经济指数= 碳排放量指数/ 成本指数。

某公路工程地处平原地貌,路线全长15.87km,设计速度为80km/h,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现有3个设计方案。根据已有的公路碳计量方法 可以计算得到这3种设计方案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量指数见表1,各方案的成本及成本指数见表2,经济指数见表3。

表1各方案成本指数

指标成本/万元成本指数方案147 241.160.329方案246 859.470.326方案349 603.220.345合计143 703.851.000

表2碳排放量指数

指标碳排放量/万t碳排放量指数方案1299.570.430方案2209.700.301方案3187.830.269合计697.101.000

由表3可以得出方案2是最优的,其低碳公路经济指数的值接近1。

表3经济指数

指标碳排放量指数成本指数经济指数方案10.4300.3291.307方案20.3010.3260.923方案30.2690.3450.780

6结语

在低碳公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价值工程可以更加合理地实现碳排放量的减少与经济的协调,而不是仅仅为了适应减排的政策和口号,盲目地以消耗大量的经济为代价。低碳公路在当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其管理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参照,这就需要公路行业内注重公路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发展,相关行业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新材料,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扶植公路低碳发展是我国公路低碳发展的合理路径,建立一个“低碳公路”发展的体系,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公路行业的健康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邵慧,郭长起,傅海舰.价值工程在公路施工方案优选中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研究.2010(17):69~72.

[2] 王炎.价值工程理论在房地产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应用探讨[J].建材世界,2010,31(3):27~28.

[3] ,方元务,王超.基于“低碳”理念的公路建设环保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7):112~113.

[4] 田延军.公路工程施工和设计中节能减排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9(5):43~44.

[5] 程昊,泮俊.浅谈低碳高速公路设计[J].交通科技,2011(5):85~87.

[6] 黄钢,刘孝廉,飞.低碳公路优化设计问题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2):211~212.

[7] 朱玉涛,陈军然,沈建良.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方案评选中应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1):50~52.

[8] 李国平.公路施工中如何开展节能减排[J].节能减排,2009(7):37~38.

[9] 马建兴,李宏.略谈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筑节能[J].山东交通科技,2008,4(2):63~64.

[10] 任少英.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推广方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29(4):154~156.

[11] 高建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双碳减排方案范文第2篇

(一)公共财政投融资力度不足

低碳经济的投融资模式是一种双体系,涉及投资与融资两方面问题。纵观发达国家的低碳投融资模式,其融资渠道通畅完善,方式灵活多样,拥有着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作为低碳经济立法先行者的英国,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普遍开征的气候变化税(CCL)。在2004~2010年间,英国GDP从22208亿美元上涨3.36%至22955亿美元,而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7年间的下降幅度高达12.22%。碳税作为一种刺激性经济政策,已在丹麦、荷兰、挪威、德国等全球范围内推广实施,实现了低碳经济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诸如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投入力度大,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大都超2%,而我国直接用于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的资金却远远不足,虽然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在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4937.03亿元到2012年投资总额的8253.46亿元,同比增长16.02%,是2004年的4倍之多,但是其所占GDP的比重低,仅为1.59%,只能够达到控制环境恶化的目的。同时,我国政府的重视程度不足,法律力度不够强化,缺乏碳减排的激励机制,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投融资体制和强制性的减排约束。据统计,我国每年在节能环保市场上的投资不到1000亿元,低碳经济存在严重的投融资缺口,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2009年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预测,照目前的投资增长速度,到2020年,节能、新能源行业和其他环保行业至少有2万亿资金缺口需要弥补。

(二)商业银行参与度不高

技术与资金是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的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资金投入不仅要在量上得到改善,更要追求质的提高。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信贷,利用金融杠杆,推动了世界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成功转型。在支持绿色信贷投融资方面,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实践了赤道原则。赤道银行提供了环境保护和风险评估框架,第一次确立了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金融行业标准,目前采用赤道银行的机构以扩大至27个国家的67家机构,其业务总量占全球项目融资的85%以上份额,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而中国的第一家本土赤道银行———兴业银行,虽逐步与国际标准相接轨,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其绿色信贷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仅有3.46%。《中国低碳金融发展2014年度报告》称绝大多数银行这一比例低于2%,资金缺口高达现有融资的20倍之多,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机构等金融机构都已研制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融资方案。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商业银行对低碳项目的服务与信贷刚刚起步,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工具创新不足,实施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力不足,执行效果并不明显。

(三)资本市场融资支撑不够

资本市场是调整产业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低碳经济周期长、技术新、投入大的特点使得碳基金、碳保险、碳证券等融资工具应运而生。目前,国际上已设立约50家的碳基金用于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发展,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为低碳发展筹措了大量的资金。以英国为代表的碳信托基金,自成立以来已实现了1700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任务,节省了超过10亿英镑的能源支出。我国的碳基金始于2005年,刚起步不久,规模较小。具有低碳环保性质的上市公司数量少,低碳企业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困难,比例仅为10%左右。技术转化资金不足,缺乏相关扶持政策,资本市场参与低碳经济的融资程度不高。

(四)金融衍生工具缺乏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由此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的碳交易额为108.6亿美元,2008年迅速上升到1263.5亿美元,增长了126.6%,2011年更是创下了1760亿美元的新高。与此同时,碳交易量从2004年的0.94亿吨爆炸式地增长到2012年的105.266亿吨,涨幅高达110.99%,2020年的碳交易量有望达到440亿吨。《全球碳预算》显示,中国是碳排放量总量最大的国家,约占27%;其次是美国,占14%;欧盟占10%以及印度占6%。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资源,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有关碳交易的衍生工具市场,欧盟气候交易所(ECX)的排放贸易制度体系占到全球碳交易市场的68%,美国芝加哥交易所(CME)已成为全球自愿碳减排市场的典范。各种金融衍生品如碳期货、碳期权等层出不穷,对资金的扩张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碳交易市场俨然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目前,上海、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污权交易所已启动交易,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碳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碳金融衍生工具缺乏创新力度,买卖碳商品的定价权无法掌控,我国仍处于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尚未形成信息透明、统一标准化的碳交易市场。

二、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作用方式

(一)作用机制

影响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制约因素众多,主要包括能源效益、供应安全、风险预警、运营机制和实施力度这5个方面。通过研究制约因素的作用机制,有利于趋利避害,通过采取合适的方案,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该研究问题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层次,同一层次的因素既受上一层次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对下一层次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其中,最上层为最终目标层,即促进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中间层为制约因素层,包含能源效益、供应安全、风险预警、运营机制和实施力度5个制约因素;最下层为作用对象层,即分别从社会、经济、生态3方面探讨对制约因素的影响。3个层次之间交互制约,形成如图1的促进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递阶层次结构。低碳能源、供应安全、风险规避、运营机制和实施力度是是维持社会健康运转、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生态可持续化发展的“血脉”。能源结构的合理优化以及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探索挖掘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耗用,增加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无碳能源的选择与预测;近年来能源战争的爆发以及“煤荒、油荒、气荒”的出现使得传统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的弊端日益显现,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寻找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此确保有充足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的供给;信用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的合理规避,能够最小化对社会生活、经济增长和生态优化的威胁,权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保证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三性”平衡;节能减排政策、税收优惠等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的运用,如政府强制性对高碳产业采取减排措施,对低碳产业实施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保障法律权利和福利权利等进一步地刺激了产业的低碳化和投融资的发展;创新与重视力度的加大,能够活跃我国的低碳经济市场,为我国低碳投融资的发展注入新生的活力与迸发力。可以看出,这三个层次构成了一种交互相织的网状关系。人们对社会的要求、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对环境预期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能源效益、供应安全、风险预警、运营机制和实施力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低碳经济的投融资发展。研究层次结构的作用机制,可以得到制约因素对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影响强弱,更加明确其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在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不断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的投融资体系。

(二)促进作用

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亟待解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低碳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虽然我国的低碳经济起步较晚,而且面临着多种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也双向地对公共财政、绿色信贷、资本市场和碳交易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模型所示,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影响是相互的。投资低碳经济能反向地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构建和完善绿色税收体制;实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国际社会的双赢局面;促进多种融资工具的创新,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与竞争力;逐步提高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的话语权,提升我国的碳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与此同时,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绿色信贷和赤道银行的规范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拓宽了低碳产业的融资渠道,日益活跃的碳交易和推层出新的碳金融衍生工具也共同推动了和谐共生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机制的发展与创新。

三、主要结论与建议

构建低碳时代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我国低碳投融资模式的转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针对我国低碳经济投融资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公共财政、绿色信贷、资本市场和碳交易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一)政府不仅应制定好低碳制度

更应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运用宏观手段激励金融机构的融资和直接的资金供给,微观上配套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积极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低碳领域。宏观与微观层面双管齐下,投融互动,适时选择不同的碳税政策,适地实施差别税率,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方式在量与质上的双向提高,统筹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体系。

(二)商业银行应继续完善绿色信贷体系

主动接纳并演变为赤道银行,有效发挥资金优化配置的功能,为低碳耗能企业上市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同国际市场相接轨的步伐,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在低碳经济的投融资方面提供至少80000亿元的资金准备,力求实现金融机构的自身效益和我国低碳经济持续繁荣的共赢局面。

(三)我国应继续发展和完善顺符合中国机制的碳基金

在资本市场上促进碳金融与碳市场的发育,在制度层面上运营政策工具促进国际协调,增加低碳上市公司在主板市场的数量,鼓励和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低碳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使我国的碳基金项目更好地融入到国际的资本市场中去。

(四)中国碳交易平台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双碳减排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两型社会;现状;设想

一、引言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河北在经历了过去若干年的长期经济高速增长后,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近年来,中央强调“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其实是在中国强劲增长动力之上增加一个平衡器。对于过分依赖煤炭、工业偏重、环境容量有限、环绕京津的河北而言,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唯gdp论的驱动模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来抓。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

(一)英国。低碳经济的先驱英国早在2003年就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5年英国建立了3,500万英镑的小型示范基金。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承诺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追加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公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

(二)欧盟。欧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整体水平较高。欧盟碳市场(eu ets)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交易体系,该市场目前不同类别的碳价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参考价值的碳交易市场价格。欧盟通过碳交易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促进私营经济参与低碳转型;二是借由交易盈利为欧盟发展世界领先的碳技术筹措资金。欧盟还实施经济与技术援助在内的项目目标式战略,如积极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10年1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出台一份新的能源战略——《能源2020》,拟在重点能源领域实施更加细化的行动计划。

(三)美国。美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一直在暗自发力。美国政府的举措可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是核心。2009年《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2009年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的均旨在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在新能源、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世人有目共睹。

(四)日本。日本作为亚洲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也在不断坚定着低碳发展的步伐。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制定《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确定了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建设目标。2008年5月,日本环境省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组了《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其中对住宅、工业、交通、能源转换等都提出了预期减排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支持。同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政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2009年4月,《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出台,旨在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

(五)韩国。韩国2008年9月制定了《低碳绿色增长的国家战略》,明确了2009~2050年的低碳绿色增长总目标。以此为主轴,立法机构负责描绘法律框架,2010年4月14日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行政部门制定了阶段计划,韩国环境部新设“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推行一项旨在到2012年前达到年均能耗下降1%~6%的计划;科研部门发展绿色技术及其产业,外汇部门发展“旅游”等货币资产项目。

(六)印度。印度是cdm项目大国。印度在《京都议定书》还未生效的时候,就看好并着手cdm项目,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cdm项目开发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cdm项目的政策。目前,印度在利用cdm机制方面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此外,印度还通过各种途径致力于国内的减排行动,包括对煤炭征收碳税为清洁能源提供资金支持。

(七)巴西。巴西政府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为出发点,结合农业和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替代产业。如,成立了一个跨部门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统府牵头、14个政府部门参加,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生物柴油生产与推广的政策与措施。目前,全巴西境内27个州,有23个州建立了研发生物柴油的技术网络。金融支持政策是巴西政府出

手的另一项拳头措施。国家银行推出各种信贷优惠政策,为生物柴油企业提供融资;央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鼓励农户种植甘蔗、大豆等作物,满足原料需求。除此之外,巴西政府还大力号召和推动国民的低碳生活方式。

三、河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河北省处于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腹地,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金三角”。借势京津辐射优势,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具有获得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前景。

(二)资源禀赋良好。河北省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

(三)前期基础坚实。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河北自2007年开始实施“双三十”工程以来,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河北已经投产的风电装机规模居内蒙古和吉林之后,排名全国第三;在光伏发电领域,河北省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基础,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保定市为首批开展低碳工作的城市试点之一;以“生态科技”、“创新”为理念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作为当今世界四种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之一,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建设同样有助于低碳经济在全省范围内的崛起;河北在建筑节能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大部分城市新建建筑80%达标,唐山市新建建筑100%达到节能标准;在“节能减排”方面,河北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09年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唐山新能源汽车、张承千万千瓦级风电、保定中国电谷、宁晋晶龙等新能源产业基地作为2010年重要经济工作之一,为河北省的经济低碳化发展确定了方向。

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一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金融系统支持机制;二是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能源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碳增长是刚性的,短期内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三是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将是长期制约因素;四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最大制约;五是河北工业特别是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高碳”产业特征明显,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六是低效企业众多,单位能耗偏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七是高耗能的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在河北占有大比重,短期内改造很难,从而导致高碳排放锁定,构成潜在风险;八是人们低碳消费意识尚未普遍形成。

四、发展河北低碳经济的设想

借鉴与参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立足河北现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对河北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明确低碳发展战略。战略是行动的指南,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行动的总体安排。将低碳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纳入全省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低碳经济的全面方案和行动路线,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同时,将二氧化碳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以制度形式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

第二,细化低碳支持政策。细化政策支持是落实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需要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省有关经济、环境保护和税务等部门密切协作,探索建立适应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支撑。

第三,开发低碳居住空间。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低碳住宅已势在必行。建议引入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大标准的检查、执行力度;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高耗能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推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第四,构建低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镇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控制私人轿车无节制增长;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形成立体化交通体系;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同时,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第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培养居民“碳中和”理念。通过对“碳中和”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分解和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大力提倡,可以使人们深刻了解到生活中习惯和细节的改变可以起到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的作用,拥有越来越

重要的环保意义。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都有无穷的改进空间,投入智慧就意味着减少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个人的积极行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可汇聚为行为减碳的威力,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意义重大。

第六,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低碳转型的方向下,为了改革过程不可逆转,同时使改革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应当坚持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径。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地区或行业来先期试点,先在局部取得经验,再逐步扩大,最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五、结语

没有人会反对增长,因为这是繁荣和福祉的基石,需要调整的是增长方式。置身在一个有限的世界,告别“竭泽而渔”的野蛮增长,倡导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对我们过往所保持的唯经济发展单一维度评价体系的深刻反思,也是为了迈向更为人道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必将成为影响未来若干年河北增长后劲的重要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1]如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6.7.

双碳减排方案范文第4篇

主要目标: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比上年下降10%,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力争突破289天;水环境质量在巩固上年基础上力争有新的提高;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力争控制在56分贝以下,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力争控制在68分贝以下;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创模工作任务,为全市年底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验收做贡献。

2012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积极探索环保新途径,努力实现环保工作跨越发展。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环境难题。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切实可行措施,重点解决一批城乡结合部水气声渣污染、生态文明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

3.筹备召开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大会,全面分解落实全区2012年度环保目标任务。

二、扎实推进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

4.按照国家《“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强化工程、结构和管理三大减排措施,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督察,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要做好污染源动态更新普查工作,提早谋划“十二五”减排规划,全面启动支撑2011年减排工程建设项目,为明年任务完成奠定基础。

5.加强对全区“双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2012年市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减排目标和工程措施;制订重点污染企业的总量分配指导方案或意见,把减排指标落实到企业、治污工程项目和具体责任人;召开全区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2年减排工作任务。

6.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辖区企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双减排工作,全面、如实填报减排工程情况;环保部门要定期对各单位填报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双减排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督促其完成减排目标。

7.辖区企业、单位要切实按同等比例减排,必须制定减排措施,提供检测报告,认真做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新增量与减排量情况的统计工作并及时上报。

8.要加快能源结构改变。对于使用燃煤锅炉、窑炉的单位,必须使用含硫低的不粘结煤、兰碳或型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9.加大对辖区内各排污单位废水排放的检查力度,监督各排污单位切实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并提供真实的监测报告,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年2次。

10.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在工业企业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全面采用节能降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造纸、石油化工、电镀、印染、建材、食品、热电等行业依法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突出抓好大气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辖区空气环境质量

11.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环保、监察、建设、市容、城管执法等部门在全区开展2-3次专项整治行动,监督检查各类施工工地做好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继续对辖区扬尘污染状况和降尘状况进行月监测、月通报。

12.开展燃煤烟尘污染专项治理。对集中供热企业、10蒸吨以上锅炉分层次抓好监管。继续实施对全区限煤区内4蒸吨(含4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拆除工作,确保完成5台拆除任务。

13.开展区域大气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西郊工业集中区大气污染整治成果,确保不出现环境污染反弹。

14.开展餐饮洗浴业烟尘、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联合城管、房管、工商、卫生等部门开展餐饮洗浴业烟尘、油烟专项整治,加强日常监管,切实健全监督机制,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油烟污染问题。

四、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促进全区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5.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委等部门信息沟通,加大环评工作力度,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保证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要积极扶持技术先进、污染小的清洁生产工艺和高科技项目,坚决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选址不合理的污染项目。居民楼下的新建、改建、扩建餐饮服务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16.加强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建设项目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落实情况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和广度,严格竣工验收程序,确保“三同时”落实率达到100%。坚持“谁审批、谁负责”的建设项目审批责任制,严厉查处未批先建和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违法行为。推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实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竣工验收网上公示制度,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五、全力冲刺创模工作,扎实推进创模“六大工程”

17.进一步加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宣传力度,全力冲刺创模工作。要围绕创模未达标项目和达标项目的巩固、提高,扎实推进蓝天、碧水、绿色生态、垃圾清洁、工业治污、城市容貌六大工程,力争年底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

六、以噪声污染防治、辐射和危险废弃物监管为重点,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8.推进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确保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高于70%。加强区域噪声监管,抓好工业生产噪声管理,协调监督有关部门做好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19.强化建筑施工噪声环境监管。积极推行建筑夜间施工政务服务中心审批管理,加大对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为居民创造正常休息环境。

20.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管理。落实中、高考期间巡回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控制学校周边100米范围内的各类噪声污染,保证考生有良好的应考环境。

21.认真做好辐射环境管理。对全区放射源和电磁辐射单位实行统一监督管理,严格辐射安全许可,完成辐射申报登记工作,严厉查处非法销售、使用射线装置的违法行为。

22.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继续加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强化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辖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开展实验室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试点)工作;加强对化工废物、废弃化学品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定点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

七、强化环境执法,完善执法手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23.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心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重金属污染企业监管力度,取缔、关闭国家明令淘汰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严肃查处擅自拆除、停运污染治理设施和偷排、暗排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挂牌督办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保后督察,抓好挂牌督办企业整改验收工作。

24.加快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认真做好排污申报、核定和复核工作,严格限定各类企(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禁止无证排污及超标、超总量排污。

25.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强排污费征收工作,促进全区排污费征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6.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公布有关环境保护指标,城区空气质量、城区噪声和生态状况评价等环境信息;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强化社会监督。加强环保和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向金融部门提供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信息。

27.加强环境工作。认真坚持12369环保投诉热线电话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违规单位依法进行查处,确保全年环境件查处办结率达到100%。

八、加强监测监察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28.加强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环保部门要强化环境监察、监测手段,加强监察、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设备配置,加大对硬件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

29.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要完善突发性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监测和监理网络体系,认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0.加强环境监测和科研能力建设。做好环境质量各项例行监测,扩大分析项目,加强综合分析。要开展影响我区环境质量的前瞻性课题研究,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技术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九、立足服务好环保中心工作,认真做好环境宣传、统计和污染源动态更新普查工作

31.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组织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有关环境节日的系列纪念宣传活动;大力表彰“诚信企业”,及时报道环保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公开曝光一批违规审批、违法建设、违法排污行为;扎实推进环保绿色信贷管理;开展年度环境政策调研和调研成果评选;加强群众性环保科普活动,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规范,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以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和谐。

32.认真做好污染源动态更新普查工作。组织实施环境统计及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摸清辖区污染底数,科学分析辖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为政府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双碳减排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基金;项目评估;模糊层次分析法

一 、引言

2010年底的坎昆会议早已落下帷幕,但此次谈判大会并没有在全球减排方面达成一致协议,这意味着低碳减排在国际上的发展前景变得不明朗。我国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就在前不久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用很大的篇幅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低碳基金在这方面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低碳基金是将低碳经济内涵融入于基金之中,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现代金融工具,包括各种碳基金、绿色基金、环保基金等新型基金。它主要用于购买碳信用或投资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它的投资方式目前有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直接融资和N/A三种,其中用于直接融资的基金数额所占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大,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低碳基金将会用于低碳投资。然而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须先对项目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估,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低碳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风险投资方式,兼具一般风险投资的特征及其自身特性,它在项目评估方面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因此可以将风险投资评估的一些经验加以借鉴应用到低碳投资项目评估中。

作为21世纪最具投资前景的投资方式之一,低碳投资对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低碳基金作为低碳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因其巨大的投资“杠杆效应”而 吸引了大量私人资本参与到低碳投资的队伍中。据调查显示,英国碳基金每投资1英镑,将撬动7英镑社会闲散资金,正因为如此,低碳基金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更需慎重。据有关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低碳投资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中,排在前面的是项目估值过高带来的退出风险和优质项目缺乏导致的资金停滞,所以对低碳基金投资项目的评估变得十分必要。

二、文献综述

投资项目评估是指利用系统原理、投资优化原理、风险不确定性原理等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使一定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活动,由于大多数投资都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经常也被称作风险投资项目评估。

已有学者对风险投资的评估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分析,但是各自所选用的指标不尽一致。Tyebjee和Bruno(1984)提出了美国第一个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模型,提出了市场吸引力、产品的独特性、管理能力和市场环境变化抵抗能力等评估因子。跟Tyebjee和Bruno相似,张春英(2001)也从风险和收益两个角度进行了指标的选取,将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分为风险评估和效益评估两个子系统,通过建立各自的指标因素定量评估模型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陈盛双(2008)则结合了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状况及特点,提出了产品差异度、市场吸引力、管理能力、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五个评估指标。纵观先前学者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发现,尽管各自所选取的指标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成本、风险、效益、管理能力都是属于要考虑的重要指标。

针对各自所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各位学者也采用了不同的指标因素分析方法。潘佳林(2005)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模糊多目标群决策模型,并对定量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很好的解决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统一问题。杨毅和杨念(2005)在时间价值分析基础上,提出投资项目评估灰色资金时间价值分析模型,更好的描述项目资金运动的不确定性。董放和张航(2009)提出了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汪波和马海静(2008)则对层次分析法、净现值法、实物期权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分析了各自应用的特点和局限性。由于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不一样,目前学术界对于究竟何种分析方法最权威尚无定论,通过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及背景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模糊层次分析法更为适合本文的研究。

三、低碳基金投资概述

(一)低碳基金投资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低碳基金包括碳基金、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绿色基金、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环保基金和节能基金等不同种类的基金,其中以碳基金为主。我国现存的低碳基金有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有统计显示,世界银行管理的碳基金规模从1999年的1.8亿美元发展到了2009年的25亿美元,而2011年初全球碳基金总额已达到300亿美元。

通过对大多数现有低碳基金的研究可知:它们所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碳交易市场、环保产业、节能减排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这些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一般私人资金很少愿意涉足这些领域。低碳基金的参与则为私人资本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加上相关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使更多的私人资金主动投入到这些项目中,扩充了低碳投资的队伍。《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2010年仅流向三大低碳商业领域(可再生能源领域、循环再利用领域以及与环保技术有关的产品制造领域)的FDI就达到1.2万亿美元,预计2011年将增长到1.3到1.5万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有近10只以低碳为主题的创投基金,资金规模高达100亿元。

(二)低碳基金投资特点

低碳基金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风险投资方式,除了具有一般风险投资风险高、期限长、收益高、前景好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资金来源较窄:目前全球所有低碳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出资、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企业出资、私人出资四种。我国主要是政府出资,也有少部分是来自于企业和个人。

2.投资领域较少:低碳基金主要投资于低碳产业领域,包括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及存储、清洁生产及消费、废物处理四大主题下的九个部门,相对来说可投资的范围比一般的风险投资要窄。

3.投资目的多样:低碳投资是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是人类应对环境恶化的应对措施之一,因此低碳投资不仅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还要产生一定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通过以上对低碳基金投资的概述,将低碳投资与风险投资进行类比之后,可以认为在项目评估方面低碳投资有许多可以风险投资借鉴的方法,但不能机械的照搬过来,还应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加以改进以更适应低碳投资的特性。

四、投资项目评估体系

(一)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经验和低碳投资的自身特点,基于投资成本、收益、风险以及企业四个方面找出评价低碳基金投资项目的各级指标,以建立多目标评估指标体系(见图一)。

1、投资成本

目前大多数低碳基金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所以项目所需的成本是基金选择项目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基金管理者要通过权衡整个项目的成本和期望收益来确定项目可以接受的成本范围。一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包括固定投资额和变动投资额。据相关数据显示:英国碳基金用于投资性的项目额度一般是150万英镑;用于研究性的项目额度一般在5万-25万英镑。

2、投资收益

低碳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追求收益是它的本质特征,而它与其他一般基金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公益性,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在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还要求能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经济效益,可以从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对于生态效益,基于低碳基金的低碳内涵,可以通过估计项目直接或间接的减排行为所带来的等价减排量来评估;对于社会效益,低碳基金投资某项项目必然会带动自身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出就业岗位,因此项目的就业效果可以很好的体现其社会效益的大小。

3、投资风险

作为一项高风险的投资行为,低碳基金投资中对项目风险的评估是最为关键的步骤,通过对风险的正确评估从而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投资的抗风险能力。项目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指由于实施项目的企业自身原因可能产生的风险,包括产品(技术)的竞争力和资金到位率;外部风险是指投资项目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和市场经济环境等因素可能引起的风险,包括安全边际率和国家相关政策变化的风险。

4、企业管理

在理论层次上,项目自身的特性和优势是最重要的,但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所投资企业的管理机制却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决定一个项目能否发挥出其最大效益的关键。对被投资企业的评估主要可以从企业各层的管理机制和企业抗风险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另外管理者的素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般的投资还要考虑该项投资的市场前景,但由于低碳基金所投资的项目都是节能环保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在评估时便可不必分析。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

建立好评估指标体系之后,便要利用该体系对所待选择的项目进行评估。本文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已找到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据此选择出最优的投资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指运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同一层次各因素在上一层次中同一指标下的相对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数学方法来计算各因素的权重,从而实现对不同决策方案的评价与选择。首先请有关专家对同一层次的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其次利用方根法求出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并求出与之对应的特征向量;对该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将其归一化,所得到的新向量便是该层次各指标因素的相应权重。

2、利用专家经验法确定评价隶属矩阵

专家经验法是根据专家的实际经验给出模糊信息的处理算式或相应权系数值来求出隶属函数并确定隶属矩阵的一种方法。首先请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专家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对照相应的评语标准(通常分为“优”、“良”、“中”、“差”三个等级,并给予各等级一个相应的分数)为各层次的不同指标确定等级,得到评语集;得出因素集中各指标对评语集的隶属度向量,从而构造出各子目标下的隶属矩阵。

3、模糊层次综合评判

确定好各子因素层指标对评价集的隶属矩阵之后,通过模糊矩阵合成,对目标层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确定目标层对评语集的的隶属向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准确的隶属度向量,最后对评语集向量和目标层隶属度向量进行合成计算得分便可得出该项目的最终评分。通过比较不同投资项目的总评分,则很容易对项目做出正确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对低碳基金将要投资的项目进行评估时,首先必须找到图一中相应的评价指标,并对这些指标通过实际数据进行量化;建立好评价指标体系之后便可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模型整体进行分析,得到各个待选项目的总评分,从中择优选取进行基金投资,方可最大程度提高期望收益。

五、结语

尽管目前我国已加大了低碳投资的力度,但普遍存在一个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与当前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密切相关,因此尽快在低碳投资界建立起评估指标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全文通过将风险投资的评估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较为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认为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低碳投资项目进行良好的评估。运用该体系方法可以为我国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也可以为实际中低碳投资项目选择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由于目前相关方面的数据不充分,所以未能进行实证研究,这一点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严琼芳,洪洋. 国际碳基金:发展、演变与制约因素分析 J .武汉金融,2010,10

[2]阮世旺. 风险投资项目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J .当代经济,2006,3

[3]张春英,姜丹. 高新技术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定量模型研究 J .科学管理研究,2001,10

[4]陈盛双,袁正科.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模型研究 J .价值工程, 2008, 9

[5]潘佳林,扶缚龙.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模糊多目标群决策方法 J .当代经济管理, 2005, 4

[6]杨毅,杨念. 投资项目评估灰色资金时间价值分析 J .水利电力科技, 2005, 1

[7]张航. 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J .商业会计, 2009,7

[8]汪波,马能静.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 J .财会通讯2008,7

[9]刘兴太,杨震. 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在确定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中的应用 J .中国科技信息,2008, 10

[10]贺灵,单汨源. 风险投资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N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1

双碳减排方案范文第6篇

不过,与去年签订的技术合作项目有所不同,本次新奥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50亿美元,以“资金+技术”的方式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清洁能源生态中心,该中心主要项目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和未来能源生态城。在3月“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接受本刊专访时,雄心勃勃地表示:“新奥已经为‘走出去’积累了很多年,现在,应该大胆地进行境外投资的尝试,这对于新奥的整个产业链以及扩大规模都是相当有帮助的,对于新奥未来实现跨国经营也具有战略意义。”

而新奥的这一动作在中国新能源领域被视为具有标志意义的大事件,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家新能源公司向国外输出技术。而这一变化也暗合了副主席早前指出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30多年前单纯由美国提供资金和技术,中国提供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的传统合作模式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奥成功入围两国政府的协议,一方面源于其技术优势,一方面是其近年来在海外市场的不懈拓展,拥有了相当的品牌知名度和一些重量级的企业合作伙伴。

作为新奥的创建者,王玉锁一直是新奥 国际化战略坚定的支持者和倡导者。熟悉王玉锁的人说,他头脑敏锐、眼光独到,尤其是对于机会的把握既准又稳。

技术优势

20多年前,王玉锁创办新奥时,新奥还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从液化气销售、汽车出租业起步,到涉足城市燃气的公共事业领域,如今,已经形成了包括能源分销、能源化工、太阳能源、智能能源等在内的互为依托、互相协同的清洁能源产业布局,总资产超过400亿元人民币,100多家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100多座城市及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2001年5月,新奥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次年,新奥燃气转入主板,成功拓宽了融资渠道。也就在2002年,新奥集团筹措了由美、欧、亚及香港本地8家银行参加的国际银行贷款,用于燃气项目的开发。有人把这视为新奥国际化战略的萌芽,这笔资金为新奥在中国市场开疆扩土的加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7月,刚就任美国能源部长不久的朱棣文一行驱车专程访问位于河北廊坊的新奥集团,这是整个访华行程中,唯一一个中国清洁能源企业的访问安排。朱棣文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新奥集团煤基能源生产“零排放”技术试验中心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参观结束,他对新奥集团的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实践活动表示了赞赏和鼓励,并希望中美能源产业界加强交流,共同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此举在中美两国都引起了轰动,新奥也从默默无闻突然变成全球新能源领域里的一匹黑马。

这一转变的过程,要从2004年说起。当时全球能源紧缺、能源安全及环境保护开始成为世界性话题,新奥毅然进军煤的清洁利用领域,积极寻找更为清洁的替代能源;随后进军太阳能领域,构建清洁能源产业链。“只有把企业的战略融入国家的战略,企业才能有巨大的市场;只有把科学技术发展融入世界的发展大趋势,企业才能有可持续的发展。”甘中学一直很欣赏新奥的这句口号,在新奥国际化探索进程中,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曾在世界500强企业美国ABB公司任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的甘中学,现在是新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新奥智能能源CEO。2003年,他同其他7位海归博士一同加盟新奥;2006年,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并获批成立新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攻新能源技术研发;接下来几年中,新奥又引进了海外博士及专业研发人员180多人,如今新奥已经形成了一个由近百名博士、600多名硕士组成的高端技术团队。

依托这一专业团队,新奥的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也开花结果。目前新奥科技已经申报专利超过270项,并形成了煤基低碳能源转化技术及泛能网技术两大技术体系,涉及能源分销、能源化工、太阳能源、生物能源、清洁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等多类业务,似乎在清洁能源领域里无所不包。其中煤催化气化、煤地下气化、微藻生物吸碳技术等还被列入 国家863、973计划,目前煤地下气化和微藻生物吸碳技术都已开始在内蒙古进行产业化示范。

由此,凭借着高端核心技术,新奥的国际化进程有了质的飞跃。从2009年开始,新奥先后与美国国家清洁能源实验室(NETL)、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NREL)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煤催化气化、微藻固碳等技术链中的多项技术的联合研发和产业化推进。

不过最为业界所津津乐道的是新奥率先提出的“C经济―智能化”理念。新奥认为,人类想真正全面解决能源问题,最首要、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能源体系,要系统全面地围绕能源生产、应用、储运、回收四个环节,以先进的方式开发能源,以系统的方式利用能源,用智能的方式管理匹配能源,在达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推动能源与经济向着低碳与循环(C经济)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他们依托持续创新的清洁能源技术,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系统解决能源生产应用中的清洁与效率问题。这一理论获得国际能源界的高度认可,被国际智能电网联盟主席Guido Bartels认定为“中国的能源思想创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市场拓展

事实上,除了持续保持技术优势外,新奥的海外市场,尤其在美国市场的拓展步伐同样值得关注。

就在朱棣文参观新奥两个月之后,2009年9月,新奥集团和美国最大电力企业之一的杜克能源在克林顿全球倡议会议上签订合作协议,加速发展低碳和清洁能源技术。双方表示将合作开发商业太阳能项目、煤基清洁能源、生物燃料、天然气、智能电网、能源效率和藻类吸碳技术。同年10月,新奥太阳能源与杜克能源建立了以产品技术换市场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杜克拥有的丰富市场资源,以及新奥拥有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共同开展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BIPV)等业务。

2011年1月,新奥与美国杜克再次合作。杜克对新奥的系统能效理论和泛能网相当感兴趣,“美国与中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那就是一个清洁能源的未来――环境更美好、人们更健康、工作更快乐”,美国杜克能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罗杰斯在谈到与新奥的合作时表示。罗杰斯提出的“重新定义能源”的话题与新奥提出的“能源新常态”不谋而合。

业界人士认为,杜克主要是因为低碳减排等外在要求促使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导致其越来越重视智能能源、多联供等技术,并与新奥签署了《建设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的合作协议。这次合作受到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的盛赞:“代表着目前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高水平。”

同年6月,新奥集团、河北廊坊政府与美国夏洛特市政府及美国杜克能源公司共同签署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四方协议》,再次涵盖新奥的5项核心技术。新奥在北美的市场继续扩大。

不仅如此,新奥太阳能也早已从2009年开始构筑海外市场,搭建了覆盖亚洲、北美、欧洲、中东、北非的市场网络,并在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承担了数十个大型地面电站、屋顶电站的咨询、设计、建设与运营项目。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新奥的国际化是具有标杆意义的,观察新奥的国际化,可以看到不断渐进的商业模式和不断创新的技术,为企业顺利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为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的国际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规避壁垒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壮大,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升级。去年年末中美在光伏电池领域产生摩擦,美国宣布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面临倒闭浪潮的德国太阳能企业,也把倒闭的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国。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发现,美国针对中国的光伏等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并没能阻挡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走出国门。相反,它正促进了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积极开辟国际市场,并进一步走出国门――为了规避贸易壁垒、在美国本土设厂以及技术研发中心。

来自国内媒体的报道显示,早前中国一 些著名的新能源企业已经在美国布局,像著名的尚德电力2010年宣布在美国凤凰城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2011年初,江西赛维LDK斥资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70%的股权。金风科技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兴建一个计划耗资2亿美元,总装机容量110兆瓦的风电厂,作为其产品的“样板间”。

“中国企业走出去,购并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企业家应该以一种创业者的思维去做,不仅可以提供当地就业,还可以实现税收,减少贸易摩擦。”王玉锁说。他衷心地希望国外政府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开放的市场和公平的政策,对待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并帮助他们实现长远发展,就像GE、IBM等大公司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一样。

2012年新奥集团与美国内华达州签订的《清洁能源生态中心合作意向书》显示,除了新奥的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新奥集团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帮助当地政府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共同打造一座集绿色电力、绿色制造、智能生态城为一体的绿色新城。而智能生态城就是新奥“C经济―智能化”理念的一次实践应用。此前,该理念已经在中国河北、上海、湖南等多个地区得以成功应用,有力帮助大型园区和大型工商用户等降低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在今年3月“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再次表达了对美国市场的兴趣:“美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如果美国的投资政策更加开放的话,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和大量资金投向美国,帮助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据他介绍,此次与美合作是一个10年规划,将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

双碳减排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一、引言

随着全球变暖,气候恶化,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人类越来越关注的问题。2003年,英国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这一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通过能源革命建立起来的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种从高碳能源消耗时代过渡到低碳能源消费时代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这里的“三高”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是“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三高”,“三低”则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实质在于能源利用上实现高效、清洁和环保。

可见,以“三高三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归根结底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共生,这与我国奉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目标相一致,也与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相符合。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2.2亿美元,世界排名从第32位上升到第2位,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与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大国地位已然确立。与此同时,我国“奖出限入”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面临着低碳经济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出口导向以及“奖出限入”的贸易战略,国内经济增长与就业严重依赖于对外贸易增长。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非均衡式的贸易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和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不协调性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矛盾越来越明显,国际摩擦越来越明显。

(一)出口商品“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

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上看,长期以来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低端机械设备所占比重较大,近几年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增加。2009年,尽管国内节能减排措施力度加大,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仍高达1298亿美元。其中,就出口额而言,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出口额最高,分别为325亿美元和364亿美元;就增长率而言,耗能强度最大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出口增长最为快速。高耗能主要表现为能源消费总量高的同时,能源利用率较低。早在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而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我国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在能源供给上,我国需求量大的石油、铁矿、锰、硌、铜、铝等矿藏储量明显不足,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能源供求关系全面紧张。在利用外部资源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对外部资源的严重依赖。

高能耗往往就伴随着高污染。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远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70%能源仍由火力发电厂提供,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有93%。据统计我国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损失占年均GDP8-12%。巨大的贸易顺差背后是沉重的环境代价。伴随着外贸飞速发展,我国碳排放总量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2002年以后表现出高增长的趋势。1990年,我国碳排放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1%,到2004年,我国碳排放量4847.33MT,占世界总排放的17.66%,2007年达到5788MT,比重19.9%,居世界第一位。这与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提高,出口数量激增关系密切。因此,发达国家不断向我国施压,要求包括我国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尽早参与二氧化碳的减排行动,直接承担减排义务。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阶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处于上升状态。能源与环境的硬约束决定了我国无法支撑起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关系到我国能够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课题。

(二)外贸增长“低效率、低效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制成品已经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制造业出口已占外贸总额的90%以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目前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主要集中于低端产业,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特别是服装、玩具、鞋帽、机电。这些产品大多处于产品成熟阶段,同质性替代性强,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因此产品出口效益低下;包括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绝大部分是工厂产品的终端产品,国内主要从事最后的加工组装这一劳动密集型环节,研发和精密部件制造这两环节基本不涉及。跨国公司一方面掌握着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另一方面操控着销售渠道,只将低增值中间环节分包或者转移到中国进行,在这样“两头在外”的市场里,获得巨大利益的永远是跨国公司。

长期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在促进出口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如低估名义汇率、出口退税、减免税收,降低环保、职工福利和土地成本等,这些做法在压低出口企业实际运营成本的同时,扭曲了要素价格,造成福利大量的输出。以中美贸易为例,美国消费者每年因购买中国产品就能节约下1000多亿美元。可见,中国生产并出口的低价商品,为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本身获利甚少。这种依靠规模与数量的扩张进行的对外贸易,出口成本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而同时这些产品往往容易造成“量的泛滥”和“价的低廉”。加之我国出口产品市场过度集中,往往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三)出口不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低碳经济的概念自提出后,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认同与推行,受其影响,我国出口不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目前,我国对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而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是“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国,环境限制极其严格。2007年8月,欧盟推出《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要求我国出口的用能产品必须提供包括原材料和能耗等指标的“生态学档案”,2008年第一批实施细则涉及办公设备、空调、冰箱、机电和音像五类产品,2009年扩大到家庭照明、电视机、热水器、洗衣机、家用冰箱和风扇等产品,而这些都是我国出口欧盟的传统优势产品。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限量及交易法案》和《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这些法案不但设置了未来几十年内美国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和方案,同时授权美国可以对包括来自中国在内的,没有实施减排限额的国家进程的产品征收碳关税。所谓碳关税主要是针对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钢铁、水泥、铝、部分化工产品等征收的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一旦美国正式征收碳关税,我国水泥、钢铁及玻璃行业的出口将受到重创。在清洁法案被通过的十多天内,美国连续对我国无缝钢管、钢格栅板、油井管、铜版纸等多种高碳排放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这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利用环境保护,“碳关税”之名增加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打压我国低端出口产业,削弱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以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二氧化碳高排放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既不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也不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途径

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中提到,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政策措施的引导,以及能源革命的开展。我们就根据这一思路寻求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途径。

(一)制定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政府引导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全面布局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相结合,确定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的规划,并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倾斜;逐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完善各个行业和各种主要工业产品的能源效率标准,建立各行业和企业碳排放标准;通过将环境成本的内部化,资源价格的市场化,使企业和个人有意识地减少污染,寻找最合理的污染治理措施,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污染的最小排放;通过制定差别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品的出口,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品的进口,从而减少出口商品对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制定加工贸易升级的中长期规划,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提升技术水平,加强自主创新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要素的生产率,以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技术的创新既包括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也包括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存埋等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应加大对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学习国外成功经验与做法,在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三)大力开展能源革命

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能源约束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降低能耗与节约能源贯穿于生产的始终。根据国家的22项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严格要求企业从改进整个生产链开始,最大限度地使用节能材料,逐步淘汰高耗能的产业和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品。按照国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法》,地方和企业在积极优化和调整现有能源结构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推进核能,水电设施建设,降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加大清洁风力发电和高效率发电机组的投资,发展风力发电;积极开发氢能,生物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全面展开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的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雪梅,王双.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1(4).

2.孙菲菲.低碳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J].北方经贸,2011(5).

3.马丹丹,杨迎春.能源消费约束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J].经济纵横,2011(5).

4.王贵辰.试析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中国市场,2011(23).

双碳减排方案范文第8篇

产业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地方能源消费CO2排放

1研究方法

1.1分部门能源消费CO。排放强度估算方法广东省各部门能源消费CO。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参考《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R为广东省i部门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费CO。排放量,Mt/万元;C为i部门的能源消费CO排放量,Mt;X为i部门的产值,万元;N为k燃料的低位热值,kJ/kg或kJ/m。;为消费的化石燃料类型数,种;C为k燃料的CO排放系数,kg/TJ或m。/TJ;A为i部门k燃料的消费量,kg或m。,对于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有分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费量统计数据,而除建筑业外第二产业的其他部门缺少分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费量统计数据,故本研究采用估算数据。为确保测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各种化石燃料的低位热值及CO排放系数尽量采用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数据(见表1),具体资料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_1、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关于公布2009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排放因子的公告》[以及《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本研究得到的广东省各部门CO。排放数据,只包括化石燃料消费引起的排放量,同时没有包括CO。以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1.2EIOLCA模型本研究基于EIO-LCA模型建立了广东省2007年的部门能源消费C02排放矩阵『】,具体计算见式(2):BR(IA)Y(2)式中:B为各部门的能源消费CO。排放矩阵,b为B中元素(i为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部门的序号,J为产品或服务使用部门的序号,i一1,,,一1,,,为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数Mt(以COz计),B的各行向量之和表示部门i在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过程中的CO直接排放量,各列向量之和表示部门J在生产中因使用部门i的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CO隐含排放量;R为对角矩阵,对角元素为R;(卜一A)为列昂惕夫逆阵,反映了经济的中间投入产出结构以及生产技术水平,其中f为单位矩阵,A为直接需求矩阵,a为A的元素,表示第J个部门增加~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所需要的i部门的产出,取值为2007年广东省(进口、调进)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中J部门对i部门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耗系数;Y为对角矩阵,对角元素为y,,表示J部门产品及服务的最终需求量(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出口、调出),万元。

1.3数据来源与处理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数据资料有2007年广东省价值型投入产出表Dg]、分部门能源消费量。。由于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量中的行业统计分类不完全对应,笔者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为基本参考,调整投入产出表的135个部门为43个部门,具体分类如表2所示。2007年广东省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只统计了各部门总的进口及调进产值,而未建立具体的进口及调进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矩阵,笔者按照WEBER等[2使用的比例等同法,假设各中间使用部门和最终使用部门对进口及调进产品的使用比例等同于对国内产品的使用比例,将各部门总的进口及调进产品进行分解,建立(进口、调进)非竞争投入产出表,得到43个部门的直接需求矩阵以及各部门产品或服务的最终需求量。《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给出了广东省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不同燃料类型的能源最终消费数据,但未给出工业分行业的不同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费数据。而《广东统计年鉴》只统计了工业分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以标准煤表示),却没有细分至分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费量。笔者利用上述数据基于双比例尺度(RAS)法,以工业分行业的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为列目标向量,工业不同类型能源的消费总量为行目标向量,取全国工业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分配比例为初始条件,经多次迭代运算,以估算广东省工业分行业的不同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费量。

2结果与讨论

2.1基于部门生产的CO排放分析

广东省各部门能源消费的CO。直接排放量计算。2007年,广东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Co。直接排放量分别为4.O9、31O.45、50.65Mt,所占比例分别为1.12、85.O1、13.87。可见,能源消费CO直接排放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这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的CO直接排放量最大,达184.02Mt,占排放总量的50.39;此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能源消费的CO。直接排放量也较高,占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2.29、11.66、3.90、2.4O;其余38个部门能源消费的直接CO。排放量之和仅占排放总量的19.36。因此,从部门生产的角度看,应重点针对这5个部门的生产制定CO减排政策,以控制生产中因能源消费而产生的CO。排放。广东省各部门单位产值的CO直接排放量(以下简称CO直接排放强度)计算结果。根据各部门的CO直接排放强度对表2中43个部门进行分组:直接排放强度小于0.37t/万元的为低碳强度组,0.37~3.70t/万元的为中碳强度组,高于3.70t/万元的为高碳强度组。2007年广东省各部门CO直接排放强度平均为0.37t/万元,各部门的直接排放强度差异显著,高碳强度组只有1个部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直接排放强度为4.98t/万元;中碳强度组有5个部门,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余的37个部门都属于低碳强度组。可见,要降低广东省的CO。直接排放强度,首要应当提高中、高碳强度组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刘畅等_2]的研究指出,科研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耗能部门能源效率的提高;滕玉华等_23]的研究发现,外商直接在我国投资引致的研究与开发溢出对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影响。由此可得,提高科研经费支出,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引进外商的直接投资都有利于提高广东省中、高碳强度组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CO直接排放强度,从而实现能源消费的CO减排。

2.2基于最终需求的Co。排放分析

广东省各部门能源消费的CO隐含排放量计算结果见图2。2007年,广东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CO隐含排放量分别为4.88、313.03、47.29Mt,所占比例分别为1.34、85.729/6、12.95。可见,能源消费CO隐含排放也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这其中建筑业的排放量最大,为67.18Mt,占排放总量的18.40。此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的CO隐含排放量也较大,分别占排放总量的7.96、7.34、6.69、5.64。与能源消费CO直接排放量的部门分布情况相比,能源消费CO隐含排放量的部门集中度相比较低,其余38个部门能源消费的CO隐含排放量之和占总量的53.97。广东省各部门单位最终需求引起的CO隐含排放量(简称CO。隐含排放强度)的计算结果亦。根据计算结果对43个部门的CO隐含排放强度进行分组:隐含排放强度小于0.57t/万元的为低碳密集组,0.57~5.70t/万元的为中碳密集组,高于5.70t/万元的为高碳密集组。由图2可见,2007年广东省各部门的CO。隐含排放强度平均为0.57t/万元,高碳密集组只有一个部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隐含排放强度为7.83t/万元;而中碳密集组有20个部门,其余的22个部门属低碳密集组。根据广东省2007年(进口、调进)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中J部门对i部门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耗系数得,中、高碳密集组的部门具有密集使用COz直接排放强度高的部门的产品的特点。因此,要降低各部门的CO隐排放强度,其根本仍立足于提高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高能耗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不同的最终需求类型对各部门能源消费的CO隐含排放量的贡献具有明显差异。建筑业的CO。隐含排放主要由省内资本形成引起;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些部门的CO。隐含排放主要由省外需求(出口及调出)引起;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属第三产业的部门的CO隐含排放则主要由省内消费需求引起。统计各部门不同最终需求类型的CO隐含排放情况得出,由出口引起的CO隐含排放量最大,为135.94Mt,占排放总量的37.22其次是由调出、资本形成、最终消费支出引起的,其各自的CO隐含排放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7.57、19.23、15.98。可见,广东省能源消费CO排放主要是由省外的需求引起的。

对于高碳密集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最终需求能源消费的CO。隐含排放量并不大,其主要因省内居民消费需求所引起的。对于中碳密集组,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交通运输业、塑料制品业这6个部门的CO。隐含排放量均超过10Mt,这些部门的产品或服务需要引起的CO2排放量较高。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交通运输业、塑料制品业这5个部门的最终需求大部分来源于省外,仅这5个部门的产品因出口国外的需求引起的C02隐含排放量之和就为59.95Mt,占广东省排放总量的16.41,而这5个部门产品因调出省外的需求而引起的CO隐含排放量之和为39.70Mt,占排放总量的10.87。可见,对于这些部门应当从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上对其规模扩张和产品出口量进行适当限制,防止高碳耗能产品从广东省大量低价地出口及调出。与上述5个部门不同,建筑业的最终需求主要来自于省内资本形成,其引起的CO。隐含排放量为65.63Mt,占广东省排放总量的17.97。魏一鸣等_2依据2002年我国12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投资的行业需求结构,指出建筑业是投资支出的主体。若投资率过高,导致建筑业的最终需求增加,大规模的土建工程需求消耗大量高耗能产品,会造成大量的CO隐含排放。而有研究者采用完全分解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对1995-2008年广东省的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发现1995年以来的14年间,广东省建筑业的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由此看来,对于广东省建筑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有效指导,防止重复建设、过度建设以及不合理规划导致的能源浪费,从而减少建筑业的CO隐含排放量。

对于低碳密集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以及其他等4个部门的CO。隐含排放量均超过10Mt,这些部门的产品或服务需要引起的CO排放量较高。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2个部门的最终需求主要来源于省外,这2个部门的产品因出口及调出的需求引起的排放量为42.93Mt。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以及其他这2个部门的最终需求主要来源于省内,这2个部门的产品因省内居民消费需求引起的排放量为22.88Mt。与中碳密集组不同,低碳密集组中这几个排放量比较高的部门在引起大量的CO。隐含排放的同时,为广东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该部门为满足出口或调出的需求而引起1tCO。隐含排放量的同时,也能为广东省带来0.93万元的增加值。而根据张治军朝的计算,在广西人工林的固碳成本约为0.07万元/t(以CO计)。可见,对于这些部门而言,可以通过支付人工林的建设等简单的固碳方式,来间接解决部门CO隐含排放量大的问题。

3结论与建议

从通过基于EIOLCA模型建立的2007年广东省部门能源消费CO排放矩阵分析可得:

(1)不论是从部门的生产视角,还是从最终需求视角看,广东省能源消费CO排放都集中于第二产业。其中,CO直接排放量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排放总量的5o.39,而CO隐含排放量最大部门为建筑业,占排放总量的18.4O。

(2)从部门生产的CO排放分析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CO直接排放强度最高的部门,直接排放强度达4.98t/万元。提高高耗能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CO排放量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3)从部门最终需求的CO排放分析看,广东省能源消费CO排放主要是由省外的需求引起,占排放总量的64.79。不同最终需求对各部门的CO隐含排放量的贡献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建筑业的CO隐含排放主要由省内资本形成引起;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些部门的CO。隐含排放主要由省外需求引起;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属第三产业部门的CO隐含排放则主要由省内消费需求引起。对于不同的部门,应当针对其CO。隐含排放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减排策略。

产业经济学论文范文二:铝箔纸压弧辊及导纸板的创新

摘要:YB25软盒包装机铝箔纸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铝箔纸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弯曲、打卷、存纸和偏斜等故障的原因,详细地阐述了各种解决方法和效果,最终通过对压弧辊及导纸板的改造,解决了铝箔纸输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关键词:单张铝箔纸;压痕辊;导纸板;压弧辊YB25软盒包装机是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代表中方从意大利G.D公司引进并消化XISC包装机全套制造技术生产的国产卷烟包装设备,具有包装质量好、性能稳定、运行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卷烟软盒包装设备的主流机型。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本身的设计缺陷和原辅材料质量的影响,YB25软盒包装机铝箔纸输送装置运行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堵纸和单张铝箔纸输送偏斜问题,致使小合烟包铝箔纸顶、底部折叠不好等诸多质量缺陷和存纸现象,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经自行多次检修,聘请主机厂(上海烟机厂)师傅调整,均未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延长,此问题日趋严重。通过对铝箔纸输送装置的分析研究,根据兄弟烟厂对铝箔纸压弧辊改造的特点,摸索出增加铝箔纸压弧辊的新方法,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铝箔纸在输送过程中的存纸、偏斜等问题。

1铝箔纸输送装置传动结构原理分析

铝箔纸输送装置动力来自主传动系统的轴,通过安装在轴上的两个齿轮,分两路传递,驱动各输送辊齿轮,齿轮啮合带动各输送辊、延展辊,实现铝箔纸向下输送到一号轮前端由左、右滑杆进行定位。

2铝箔纸输送机构工作原理

铝箔纸供给系统是由一系列的输送辊和过纸辊组成,经过展开驱动辊和过纸辊展开后,进入其分阶段切割流程。为了避免铝箔纸切割后出现弯曲、打卷现象,在铝箔纸切刀前设计安装了一对压痕辊和两对压弧辊。压痕辊有三方面作用:一是与驱动辊配合完成铝箔纸的展开驱动,二是在铝箔纸两侧滚压压痕,防止其出现弯曲、打卷现象。三是在铝箔纸上打印产品生产班次。压弧辊的作用是在铝箔纸经过时滚压出轻微纵向弧痕,以达到给铝箔纸导向的目的,防止切割后的铝箔纸断面在向下运动时出现翘曲。带有压痕的铝箔纸,经过铝箔纸切刀的切割后,被分切成合格的单张铝箔纸,每张铝箔纸再依次由输送辊、输送凸轮辊和加速轮输送,最终到达左、右滑杆处进行定位,在此处与一号轮输送来的烟支共同推入铝箔纸包装成型轮(2#轮),进入烟包铝箔纸的折叠过程。

3故障表现形式

设备运转时,特别是当压痕辊磨损后,铝箔纸从切刀下部通道断开处跑出,或在通道下部的定位处出现弯曲、打卷现象,使铝箔纸在通道内堵塞,或出现铝箔纸不能准确定位,导致铝箔纸烟包顶、底部折叠不好,剔除烟包数量增加,影响设备正常运转,不但增加了原辅材料的消耗,而且加大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影响设备的有效作业率和产品的包装质量。

4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故障表现,进行大量分析和认真研究,认为要将此类问题彻底解决,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保证铝箔纸在通道内输送过程中保持挺直,使铝箔纸输送稳定。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铝箔纸在运输过程、仓储过程中的温差变化,以及季节变化造成的温湿度变化等都会对铝箔纸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设备运转中,当压痕辊磨损,无法在铝箔纸上滚压压痕,铝箔纸会出现弯曲、打卷现象。纵观其整个输送通道,大部分都是由导板予以导向的,也就是说,大部分通道是封闭的,封闭通道内铝箔纸的输送是稳定的,但封闭通道有两处断开较大部分:一处使铝箔纸切刀处。另一处是铝箔纸加速轮与定位叉之间。所以,这两处是铝箔纸容易弯曲、打卷和产生阻力的地方,在设备的实际运行中,也正是如此。

从2000年第一台ZB25包装机组引进至2003年,运行中普遍存在着铝箔纸输送过程中产生堵纸、打卷等现象,冬季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车间维修工、技术人员先后提出以下改进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

①考虑到设备运行时间较长,零部件磨损程度不一,更换04部件的铝箔纸橡胶牵引辊(2XBWA2)、压痕辊(2XCML1)、加速辊(3XA309)、加速轴(OX9229)(OX9232)。②调整左滑杆(2XDSA4)、右滑杆(2XDWA9),根据单张铝箔纸在一号轮前定位时,前后高低位置不一致,确定高低差值,对输送偏斜的单张铝箔纸进行重新校正。通过以上更换备件与调整,均未取得良好的效果,仍存在铝箔纸输送偏斜、堵纸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③将铝箔纸输送改为真空吸风带传送,改造部位较大、费用较高,维修困难。④将铝箔纸通道改为全封闭的,实现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而由于铝箔纸压痕辊的压筋轮廓为直角,如将其尺寸加大来加深则容易将铝箔纸压破。⑤改变凹辊的槽半径和加宽凸辊的宽度,安装使用后效果也不理想。

5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改进方案,最终决定对铝箔纸压弧辊进行改造。在不改变其导向作用的前提下,增加铝箔纸压弧数量,使其更加挺直,有利于铝箔纸在通道内正常输送。另外,在增加压弧辊后,压弧辊形状的改变又受到铝箔纸导纸板的限制,所以,在经过认真分析、验证后,我们对其两侧的导纸板进行改造,有利于压弧辊的正常安装和使用。

要想使铝箔纸在通道的输送过程中增加压弧量,就必须拆除其原部件的两对压弧辊(见图1), 重新安装相应的四组压弧辊,四组压弧辊的外径相同,两组内径不同(见图2)。四组压弧辊的外径是根据原件凹辊的外径而确定的,经上海烟机厂为我厂专门定做。四组压弧辊的安装位置(见图3、4),安装要求是通过观察铝箔纸的压弧状况进行确定。首先,要保证铝箔纸在输送过程中不能被压破;其次,要使压弧辊滚压出4条相同的弧痕,铝箔纸弧痕要分明,且挺直。由于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各加了两组压弧辊,就必须对原有导纸板进行加工改造(见图5),便于压弧辊的安装和调整,改造后的导纸板(见图6)。从而增强了铝箔纸的挺直性,使得铝箔纸在输送通道内不易打卷、弯曲,稳定的向下输送,达到预期的改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