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通货膨胀 原因分析 经验与教训
通货膨胀是影响一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经济现象之一。对于通货膨胀(inflation),经济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英国经济学家莱德勒(D. Laidler)和帕金(M.Parkin)提出的,他们认为“同伙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从同等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
从2007年以来,我国市场物价呈现上涨的态势。特别是2008年1至7月,CPI同比上涨7.7%,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通货膨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经济中的突出矛盾。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
对于通货膨胀的度量,主要有GDP平减指数(又称缩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等指标。我国较多的采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价格疲软后,2007年以来CPI显著上涨,自7月份突破5%大关后,出现节节攀升的态势,7月至11月CPI分别上涨5.6%、6.5%和6.9%。预计年全年CPI上涨幅度将超过4.5%。
本轮价格总水平上涨最直接的原因是粮食、猪肉、住房和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并且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在食品的CPI指标体系中,总共包含粮食、肉禽及其制品等16类。食品的这些类别具有 一定的替代性,因此价格上涨相互影响、相互传递,没有明显的高低大小区别。但是,总的来说,猪肉、粮食和食用植物油、肉禽蛋鸡其加工制品价格上涨幅度要高于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幅度。
目前,我国出现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经济特别是投资过快增长等,说明我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剖析此次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明显、全面通货膨胀的爆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上拉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一)热钱流入,致使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1、进入的原因和途径。利差、人民币升值因素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利润诱惑,是海外热钱快速进入的重要原因。2008年7月21日银行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为一美元对6.8271元人民币。以此计算,汇改几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超过21%。仅套利和套汇就可以让热钱收入超过10%。
2、流入使人民币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货币投放。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更不同于美元是世界主要货币,所以短期内外部资金只进不出使得我国只能在外汇市场上净买入美元,外汇储备不断攀升,意味着外汇占款形式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从2003年开始,央行发行央行票据吸收流动资本,随着票据规模发行的增大,意味着对冲成本不断上升,央行对外汇占款并未进行彻底、全部对冲,只对冲60%,所以仍产生过剩的流动性,结果推高了国内物价水平。可以说,国际热钱的加速流入,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最大根源。
(二)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产业关联度强,其价格会导致诸多产品价格上涨。
我国国内粮食价格在2006年10月以来开始走高,这主要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消费和加工需求增加、国家市场粮价上涨及国家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有直接关系。
国际能源价格上升主要是由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上涨、国内需求旺盛等引起的。近几年来国际市场上原油、粮食、铁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成倍上涨。同时我国对石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需求大幅增加,对外依存度很高。因此,国内成品油、食用植物油、化肥、钢材等涨价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影响,输入型通胀的特征明显。
三、当前我国治理通货膨胀应有的对策
经济学中存在所谓“有多少目标就应该有多少手段”的说法,即在面临多重目标的情况下,为实现目标,必须使用多重政策手段,而且要掌握好度。因此面临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笔者认为为缓和当前的通胀局面应采取“一揽子”措施。
(一)明确控制通货膨胀的首位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改革推进和物价稳定三者之间之关系。
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治理通货膨胀、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应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对引起需求扩张和价格上升的改革要积极稳妥地进行;而对于有利于抑制需求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改革则应加快。
(二)压缩不合理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相结合的货币政策。
对于任何通货膨胀而言,货币扩张都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样,治理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也是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表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因此,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膨胀应是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政策,其具体对策就是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一是对引起投资需求膨胀的预算外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投资总规模适度增长;二是坚持平衡财政收支,减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压力;三是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严格压缩和控制消费性支出比例,削减社会集团购买力,抑制消费需求的膨胀;四是建立、健全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制度,从再分配环节压缩消费需求的膨胀。
(三)逐步调整外贸政策
国际收支顺差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减少贸易顺差自然成为解决货币供给过度的强有力手段,也即要控制出口,扩大进口,并适时适度地促进人民币升值。
在出口方面,加大出口退税的调整力度,在现行税率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取消出口退税率的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数量,并相应上调资源税。在进口方面,重点是扩大国内短缺资源、原材料和高精尖设备,因此对这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可作适当下调。
另外,对我国某些外汇管理制度进行适当改革,逐步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企业与居民外汇持有量,降低因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而导致的货币发行量
参考文献:
[1]樊彩跃,中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面临的主要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7(7)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成因 对策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量而造成的物价持续明显地上涨经济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它经常会导致相关经济体的经济运行出现紊乱,相关机构也会出台一些宏观调控政策以规避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也一直在低位运行,这种良好发展态势甚至被世界经济学家称为“中国之谜”。然而,自2008年以来,我国开始出现物价上涨、通胀高企的局面,相关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日益高涨,使人们越来越不堪重负。
2012年1月7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GPI)同比上涨5.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2011年全年GPI高于市场预期的5.2%,创下历史最高点。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货币供应量过多
货币主义观点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引起需求拉动型通胀的主要原因,以M2为例,在2010年以后都保持在70亿以上。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调控策略,出台了4万亿投资的扩张性财政计划。为了配合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我国货币信贷投放量也急剧增加。而信贷规模过大,会导致盲目投资和低资金利用效率现象的出现,这就导致市场需求的增加,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从而出现市场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成本推动
成本推动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另一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接连出现民工荒事件,加之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措施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而工资成本的增加最终是要由消费者来承担的,工资成本的增加会推动物价的上升。
(三)美国政府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后,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美国政府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使得美元不断贬值,而美元是国际市场上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主要计算货币,这就引起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而我国对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赖度过高,国际价格高涨必然会导致我国相关商品及下游产品的价格随之上涨,导致我国承受更大的通胀压力。
(四)大量热钱的涌入,加大通胀风险
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外来游资的大量流入增加了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它疲软的经济形势以及较低的利息率都影响了它对这些流动性的吸引能力,加之美元不断贬值,使大量热钱把货币升值预期好,汇率稳定的市场作为目的地。近几年,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汇率也保持相对稳定,促使国际上大量热钱以套利为目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乘机在房地产、股票、债券市场中获取巨额利差,导致资本市场价格高涨,对我国经济秩序产生巨大的冲击,促使我国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五)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定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竞争力不强,且农业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落后、损坏的情况,很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农产品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境内特别是部分农作物的主产区遭受了极端恶劣天气,比如南方雨雪冰冻灾害,2011年以来,旱灾、暴雨等也频频出现在西南、长江流域等地区,极端天气造成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加之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也造成了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使我国粮食供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由于在在GPI统计权重中,粮食占很大的比重,所以粮食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GPI的上涨。
三、对通货膨胀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经济体最常用到的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数量、存款准备金率等的调整,以达到改变货币供给量的目的。针对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通胀高启的局面,应保证货币的合理供应,从源头上控制货币的投放量,使货币发行数量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努力提高货币的购买力,通过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进而减轻货币通胀的压力。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率,公开发行国债等手段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自2010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十二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货币的流动性。
(二)综合运用财政政策
在我国总需求的三驾马车当中,目前主要是投资导致总需求过大,且主要是政府投资比重过大,成为形成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面对由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需要压缩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进而抑制通货膨胀。针对目前投资过热的现状,政府有必要调整支出结构,扩大民生类支出,减少投资类支出。同时,要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合理的融资规模。对一些过热的行业要在财政政策上加以限制,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三)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很多的缺陷,面对近期的通货膨胀,更显出诸多不足,因此应尽快完成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升值不仅可以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凸显的情况下,促进人民币以渐进方式升值,不仅可以使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促进企业转型,也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
(四)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供应充足是稳定物价的基础条件,是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定性条件。首先,政府应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上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其次,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再次,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如种粮补贴、农业税减免等,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五)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时,需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运用技术手段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所以应鼓励技术密集型以及节能降耗产业的发展,注重以技术的进步来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敏.浅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11(33).
[2]杨枝煌.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05).
一、对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
一般情况下,世界各国多用GDP(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或者是CPI来衡量通货膨胀,这两个指数虽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在变化趋势上大体是一致的。根据尹艳林在《从治理通货膨胀到防止通货紧缩》一书中的论证,本文采用CPI来度量通货膨胀。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很多,但由于许多因素之间相互重叠,同时我们分析问题要有轻有重,重点要反映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经济因素,所以有必要从诸多的影响因素中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本文将选用GDP增长率、M1 (货币发行量)增长率、实际平均工资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行因素分析,而把其他影响通胀的因素作为随机项来处理。
接着我们就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来分析几个主要的因素对我国CPI(即通货膨胀率)影响程度的不同。
1.Granger因果检验
在经济分析中,常常需要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Granger因果检验是对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的常用方法。本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为:实际平均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中更多地表现为通货膨胀是实际平均工资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关系并不明显(具体检验过程从略)。
2.ADF检验
因为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以确保使用OLS回归的正确性。检验结果表明,ADF检验结果都大于5%水平的临界值(具体检验过程从略)。这也说明各个数据是平稳的,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3.数学模型和参数估计
在确定了GDP增长率、M1增长率与通货膨胀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且各变量平稳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分析它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下面我们就根据19792006年的相关数据,拟合一个简单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型引入以下符号:Y―CPI(通货膨胀率);GDP―GDP增长率; M―M1增长率。结果如下:
从检验结果看,调整后的R2值为0.8547,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明显。M(-1)与Y(-1)均通过了5%显著水平上的T检验,这也说明通货膨胀和M1增长率以及上一期的通货膨胀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从模型(1)中可以看到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M1、GDP增长。其中,M1增长是构成物价变化的直接因素,而GDP增长是构成物价变化的间接原因,我们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应该从主要因素入手。模型结果显示,这两个因素中,我们可以加以控制的是M1增长率,M1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通货膨胀增长0.55个百分点。从近一年的实施的政策来看,国家禁止某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连续5次加息和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严格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举措,都是从这个角度来治理通胀的。
二、对策建议
1.认清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关系
虽然 Granger检验说明通货膨胀是GDP增长的原因,不过模型(1)却说明GDP的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不显著的。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是: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就业和产出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因为通货膨胀的影响会被利率的同比例上升所抵消。但是在短期中,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在短期内,由于意料之外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会使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货币工资率的上涨,实际工资率会有所降低,从而促进企业增雇工人、扩大产量以谋取利润,使就业和国民产出增加,即通货膨胀有利于国民产出。但工人们不会长期容忍货币工资率滞后于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肯定会要求增加工资。一旦工资提高了,通货膨胀促使就业和产出增加的效果就会消失。因此,通货膨胀对就业和国民产出的影响只在短期内有效。。一般来说,轻度的通货膨胀并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反它可为国家的基本建设筹集一笔可观的资金,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当通货膨胀率超过5%接近10%时,要提高警惕;当通货膨胀率超过10%时,就必须亮起红灯,立即采取紧缩银根、缩小基本建设规模、提高银行利率等综合措施,防止进一步演变成可怕的恶性通货膨胀。不过,笔者认为绝对不能依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长期的通货膨胀不仅会导致经济生活的混乱,人民实际收入的减少,甚至会造成社会的混乱;还有就是这样可能会使政府对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增长产生依赖性。要注意的是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它是由需求、供给、结构、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积极引导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由于模型(2)告诉我们本期的通货膨胀和上一期的通货膨胀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相关系数达到0.824。所以想抑制或者防范通货膨胀危机,就要引导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积极进行价格改革无疑是最得力的办法,尤其是要加强对垄断行业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并加强对流通领域的管理,尽力保持市场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在这却不得不提到一件事: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宣布国有资产在七大行业中不能退出,这七大行业是: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和航运。笔者觉得除了军工和电网电力以外,其余行业都应该引入竞争。因为由于政府和国有垄断企业掌握了公用行业产品的定价权,也就是说,它们还没有形成市场定价机制。由于受部门利益的影响,现在多数公共产品垄断行业,对价格改革本身并不很感兴趣,但对于利用提价来获取利润的积极性很高,每一次只要讲改革,就以成本增加企业亏损为由,向政府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每次价格改革,实质都变成了一轮新的提价。这与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初衷无疑是相违背的,对于人们形成合理的价格预期有害无益。
3.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要注意货币政策的运用
从模型(2)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本质上就是一种货币现象。相关系数是0.54469,具体说来就是当货币供应变动一个单位,相应会引起通货膨胀同方向变动0.54469个单位。上面的Granger检验表明货币供应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正面效应,而通货膨胀不影响货币供应量,这表明中国货币供应是非中性和外生的。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M1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滞后期。经验显示,这个时滞期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所以在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央行应该努力减少自己决策时存在的内部时滞,也就是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以免因为时间滞后造成负效应。而价格传导也会有3~6个月的滞后期。还有就是物价上涨的翘尾因素,可能会引起物价的进一步上涨。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在采用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时,要通过多种政策工具搭配使用来协调经济平稳发展,同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和金融市场,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对策
1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
对于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主要有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简称CPI)、GDP平减指数(又称缩减指数)等指标。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将对CPI有一定的影响,GDP平减指数计算基础较CPI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GDP平减指数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但我国较多地采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收入水平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快速增长会大大削弱货币的购买力,从而侵蚀人民群众的财富,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诱发社会的不稳定。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1%。
1-5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8.1%,增速低于1-4月的8.2%,但是仍然大大高于政府设定的4.8%这一2008年全年增速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今年总体通胀形势十分严峻。
2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
当前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意味着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或者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已经不能弥补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速度,也就是说,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高增长所依赖的前提已经消失甚至开始起反作用。综合起来,有以下原因:
(1)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
(2)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由于去年美国次贷风暴爆发,造成全球流动性紧缩,美国为了挽救其金融机构及经济增长,向市场大量注资,同时连续多次减息,造成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泛滥,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创历史新高,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3)经济快速增长,固定投资过热。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的结果是,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GDP)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根据以往的经验,当投资增长大约达到30%,GDP增速达到11%时认为经济增长过热。可见我国差不多达到经济增长过热的警戒位了。
(4)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屡创历史新高,这种形势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和一些贸易伙伴的摩擦,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巨额贸易顺差带来巨大的外汇占款,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央行不得不被动投放基础货币来买进外汇,这样直接造成两个后果:外汇储备不断创历史新高;国内流动性泛滥,成为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3降低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建议
前面提到,通货膨胀意味着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或者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已经不能弥补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速度,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高增长所依赖的前提已经消失甚至开始起反作用,未来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我们在短期内使劳动生产率或产业升级能够出现“”;二是通过经济转型,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缓和当前通胀局面。前者几乎不可能,所以我们只有一个选择,以下即是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形势所提的建议:
(1)通过经济转型,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贸易状况。
一方面,新能源、节能降耗、3G重组、大飞机项目等将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内需的扩大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推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进而减少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另一方面,控制出口,扩大进口,并适时适度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对基础货币投放进行“釜底抽薪”的矫正,同时为了防止热钱的大量涌入,应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以防止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2)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央行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信贷投放额度,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发行央票等手段来加强货币的流动性管理。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投资过热或者是经济过热,主要是长期低利率政策的结果,即便通过控制信贷,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经济过热不一定能下去,因为有外汇等的大量流入。所以,在近期,加息对于央行下一步的紧缩政策将是很好的选择。
(3)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即是:控制财政赤子;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增收节支。总之既要包括财政收支供需总量的调控平衡;又要包括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结构的调整与均衡发展。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共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5)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存在多种目标,而这些目标之间并非完全一致,中国整体的宏观调控应当全面考虑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成本和收益,对于通胀上行风险和经济下行风险应审慎权衡利弊,统筹兼顾,妥善决定反通胀政策措施的力度,精确制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通货膨胀 价格指数
在近日的中国经济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继续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较快。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一方面,受前期货币回收过慢、力度过低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预期不幸形成,并通过自反馈机制对物价走势产生影响。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处于全年的高位运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有可能继续上升,CPI也难以有效下降。通货膨胀高企的压力,并不来自需求的真实扩张,而是过量货币推动的结果。
1 通货膨胀的概况
通货膨胀,这个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时常困扰人们的经济现象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确切的定义。在我国一般表述为: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的定义方面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但多数人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失常的表现,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二是,货币贬值为根本标志;三是,物价总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上涨。
2 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分析
2.1 需求因素 ①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91-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为10.47%,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一国经济增长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CPI随着RGDP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②投资与消费需求。我国目前的需求过度情况明显可以从投资过多表现出来。在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指导下,由于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较高,社会主体的投资热情高涨,投资需求迅速大幅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聚集了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量投资,包括交通、能源、灾区重建等;与此同时,这些资金带动了大量民间投资,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整个方式呈现一个泡沫状,物价上涨压力巨大。
2.2 成本因素 ①农产品价格。世界粮食减产和国内粮食价格稳中趋升是最近两年影响我国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我国CPI的快速上涨具有食品类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结构性特点,农产品价格对CPI贡献率具有绝对的比重。而农产品涨价也存在其不可克服的促成因素:一方面是政府应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要求对农村经济实施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粮食生产成本增加,而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旺盛,使得供求不平衡,价格也就被推高了。②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需求量相当大,而国际市场上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原材料价格走高,必然会带动我国国内上游企业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国内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提高会推动下游生产企业成本增加,进而这些企业生产的消费品的出厂价格上升,导致CPI加速增长。
2.3 国际输入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为对冲外汇占款投入基础货币也增加,可以诱发通货膨胀的产生,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增强国家对外支付能力有着正面效应,对外贸易连续多年出现顺差,这项举措可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另一方面,汇率是联系本国与外国物价的纽带,是一国物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一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进而会影响一国物价水平的变动。
3 缓解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建议
3.1 重点调整货币政策,利用货币和汇率政策控制物价水平 针对2010年国际国内因素导致的物价全面上涨的通胀形式,需要以国际视野治理通货膨胀,坚决执行国内控制物价相关政策,引导国际热钱撤离中国。①加大对热钱的防控力度。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方面严格规制,以央行为主题、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为补充热钱防控体系得以组建,防止外商投资项目一次性或短期流入,在国外投资资金审批上应该注意采取必要措施,从而增强我国的通胀风险。②审慎控制升息节奏,防止利差导致热钱涌入。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目前都处在低利率区间,央行加息对利率加强流动性管理只能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为对冲掉加息对物价的平抑作用,防止境内外利差过大导致国际热钱加速涌入,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需更加审慎。③适当减少货币供给,控制贷款规模。信贷与投资通常存在6~7个月的时滞,因此,应有前瞻性的构建通胀风险预警机制,将政策时滞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动态调整货币和信贷政策,控制贷款规模,减少新增贷款并控制地方政府融资规模的扩大。贷款规模控制要从调节总量转向调整结构,特别要扶持流动资金困难的民族企业。④人民币双向浮动及汇率利率优化组合的选择。取决于中央政府确定的宏观调控优先目标,在人民币双向浮动汇率下,利率-汇率优化组合具体选择为:一是选择人民币双向浮动与利率下降的组合,考虑治理通货膨胀同时要防止宏观经济较大幅度下滑的目标;选择人民币双向浮动与人民币利率不变的组合,将治理通货膨胀目标至于优先地位。
3.2 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治理通货膨胀的核心问题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它包括对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一系列调整。在总量严格而适度的情况下,结构调整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各产业之间、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关系;三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关系;四是企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实现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第一,通过财政信贷集中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农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发挥财政贴息、专项资金、投资方向调节税、差别利率对投资的导向作用。第三,鼓励企业低成本并购进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促使存量资产向优势产业流动,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其有效扩张与约束机制。第四,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协调区际经济结构,打破地域分割,鼓励各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互补的均衡发展,要推动主体功能区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
3.3 深化改革,健全市场机制 通货膨胀是改革不可避免的“阵痛”,为了减少并早日结束这种“阵痛”,必须深化改革。具体来说,深化改革是所有制多元化、法治的健全、政府职能的转变、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一揽子工程,其基本走向是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市场风险机制与市场制衡机制。为此,我们必须做出以下努力:第一,加速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进程。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对经营不善银行的兼并与收购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银行良性经营。同时,严格实施资本充足率要求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加强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力量,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失业救济与再就业工程,推进住房商品化与医疗保险进程,减轻政府财政补贴负担。第三,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消除垄断行为。具体包括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消除收入攀比,抑制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同时,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效力。第四,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要强化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实现条件。
参考文献:
[1]杜蓓.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9
[2]张红伟.货币银行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3]臧日宏.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宏观调控
自2008年以来,我国物价呈现加速上涨的趋势。这意味着我国物价偏离中央银行规定的控制线(3%)越来越远,通货膨胀趋势日益明显。尽管还不能由此断言我国将要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但为了抑制物价上涨的加速化趋势,我们无疑应当未雨绸缪,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
一、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由于去年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再加上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因此今年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正在加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本推动导致价格上涨。目前,国际石油和农产品价格维持高位运行,而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而上升。2008年南方出现冰雪灾害以及5月的四川大地震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与此同时,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部分地区实施农民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制度,劳动合同法实施等,不同程度地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推动物价上涨。
二是物价上涨滞后影响较大。2008年,物价翘尾影响较大,据有关方面统计,会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4%。也就是说,如果2009年我国物价绝对水平和2008年12月份持平,没有新的涨价因素,但由于去年的物价涨幅不断加快,统计上仍表现为月同比价格仍在上涨。
第三,居民的通胀预期对物价上涨形成支撑。首先,从需求看,公众的通胀预期会促使其减少储蓄,增加即期消费,由此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提高价格总水平;其次,从供给看,通胀预期会促使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这样就抬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社会总供给,导致工资物价轮番上涨;再次,通胀预期的增大还会使公众更少地持有货币资产,转而增加持有证券、房地产以及实物资产,进而引发资产价格上涨。当前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通货膨胀预期在不断上升,这很有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
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大,其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这部分人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明显较弱,所以,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防止个别产品的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我认为必须以有效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通胀,并将这二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成为防止通货膨胀的真正有效的“防火墙”。
二、应对之策
要使对策起作用,首先要了解通胀的原因,对症下药。通货膨胀通常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所造成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了”,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胀是货币问题,得用货币及有关货币的政策解决问题。如果把一国的经济比作列车,那么,货币政策就如刹车的功能一样,控制着车速的快与慢。经济发展慢了就要适当地放松“刹车”,反之,经济发展过快了就要“踩一下刹车”。在经济发展已经偏快的情况下,如果还不踩货币政策这个“刹车”,那么,最终结果就是“翻车”。
治理通货膨胀无疑首先应当从控制货币供应入手。自从2007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不断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连续5次提高利率,连续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目的就是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抑制总需求的过快增长。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如此密集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的出台效果并不理想,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CPI还在加速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力度还不足以有效抑制物价的上涨;二是在缺乏财政政策有力配合的情况下,单一的货币政策对于克服通货膨胀必然显得力不从心。
在单一的货币政策功效难以一时奏效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配合是必然的选择。从财政政策上看,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物价方面的作用。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货物”,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不仅应当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还应当通过供应政策刺激生产、促进市场商品供应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实现的物价稳定和供求平衡,是一种消极的平衡策略,它以强制性地压缩消费需求、降低社会消费水平为代价。而通过供应政策实现的物价稳定和供求平衡则是积极的平衡策略,它在不损害社会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刺激生产、增加供应来吸收过多的流动性,从而达到商品市场供求的平衡。从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情况来看,主要是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快引发,特别是油脂、肉禽及其制品更成为CPI上涨的领头羊,而造成这些商品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则是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导致的生产规模缩小和供应减少。这种原因造成的通货膨胀仅仅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压缩总需求显然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通过供应政策来克服。为此,必须改变过去过分看重消费者权益而忽视生产者感受的做法,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刺激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国家财政一方面要增加农业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遏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发展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另一方面要通过关税手段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适当增加国内紧缺的重要消费品的进口。
另外,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税收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我们国家几次高通胀都引发了很多的社会矛盾,我们现在面临的通胀也有高通胀的可能,所以我们必须特别小心。要想减轻这种风险,政府的财政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减税或者补贴,我认为这个领域里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比如,凡是交税的低收入群体都应该大幅度减税;再比如说个体户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可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税率可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扣除额可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其他税目的个人所得税也可以大幅度减轻负担,这些都是对低收入群体有好处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收入群体应付通胀的困难。与此同时,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所得税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减少级次,扩大级距,降低边际税率的办法来降低税负水平。
当然,对没有交税义务的低收入群体政府财政就要增加补贴,这些补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发放现金、减少这些低收入群体需要支付的费用等方式,比如减少医疗的费用、子女读书的费用、交通费、通讯费等等,这些都需要统筹设计。这是财政政策的一部分,这部分非常重要,有这部分,就能够在通胀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两大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有所长,前者着重于控制总需求,后者则着重于增加总供给,只有两种政策齐头并进、互相补充,才能更顺利地实现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所以,今后在宏观调控方面,我认为我国将会更多地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组合拳”,从而使我国的宏观调控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王晓.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一、通货膨胀、税收调控和税法
(一)通货膨胀问题不可轻视
经济是否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总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平衡。当总供求平衡,就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会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可能引起经济萧条,失业增加。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持续上涨,价格过高地偏离价值。从1990年至1996年,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是通货膨胀问题,1994年物价在连续较高涨幅的基础上,居民消费品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分别比1993年上涨了24.1%和21.7%。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6%。1997 年我国物价上涨率又进一步控制在3%以内,与此同时,gd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却达到8.8%。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方式已经由“高增长、 高通胀”转入“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商品市场整体上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走向买方市场。
但是我们能不能说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呢?不能。1997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1997年以前,东南亚经济就是处于“高增长、低通胀”发展阶段,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在东南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严重不合理,过分依赖国际市场,银行有大量的坏帐、呆帐,经济泡沫比较严重。但这些问题当时处于隐蔽状态,并未引起政府的重视,其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产生,货币大幅贬值,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从经济周期角度看,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萎缩期,产品相对过剩,失业较为严重。政府要保持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增加就业,就必须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但如果投资规模过大,必然引发货币数量急剧膨胀,货币扩张量加剧,而生产出的有效产品跟不上这个速度,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历史上我们有过这方面深刻的教训。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均衡,而且包括结构均衡。结构失衡,供求关系仍不平衡。在我国常常是有些产品过剩,而有些产品(如能源、交通、高科技)严重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投资结构不合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因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供给短缺性的通货膨胀。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清算银行(bis)在1998年6月8日的年度报告中指出, 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报告还说,在美国和英国,劳动力市场趋紧,贸易收支平衡恶化以及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等情况同时出现,表明通胀的危险正在加大,并建议美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注:参见《中国证券报》1998年6月10日第7版。)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决不能轻视通货膨胀问题,这是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金融政策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通货膨胀与税收调控及其税收法律机制
防治通货膨胀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税收作为国家所掌握的调控手段之一,可以通过税种、税目、税率结构的优化组合,起到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税收调控可以抑制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刺激企业生产和供应有效产品。税收在对总量失衡调节的同时,还可对结构失衡加以调节,税收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制结构和税负大小,来调节不同产业、不同投资方向的预期税后利润率,从而调节投资方向,对长线产业加以限制,抑制“马太效应”(注:参见文英《论税收调控的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税务与经济》1996年第6期。),对短线产业实行“松”的政策, 实行税收优惠。
税收调控对经济的影响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据,以国家颁布的税法为基础,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这是税收调控经济增长的最大优势,税法制约和调整因税收行为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国家每开征一种税,都要制定相应的基本法规,以便依法征税。税法的基本内容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税率、税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违规处理等内容。税法同其他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但客观情况又千差万别,为适应纳税人的具体情况,税法又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免的条款。由于税种众多,税法具有多样性特点,同时国家还要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对税法进行修改、废除、重新制定。
优良的法律犹如优良的土壤,如果税法能够与税收经济关系的运行规律基本切合,就能有效地规范税收行为,执法者受法律制约而秉公执法,政府就能有效地发挥税收杠杆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美国政府就曾经制定税法、利用税收杠杆取得一定时期的成功,里根政府1981年制定了“经济复兴计划”,于同年3月和5月分别向国会提出了减税法案,1981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从1981年7月到1984年7月,采取了许多削减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预算支出的措施,“经济复兴计划”实施效果良好,1983年美国经济出现了复兴景象,1984年底出现了较高的增长,而物价又十分稳定(注:参见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9—20页。 )。
1992年以来,我国税收法制建设发展迅速,七届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税收征收管理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国务院出台了《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资源税暂行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等等。税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使税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税法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各个关键环节上起着积极的作用:(1 )现行税法不会成为商品价格的成本推动因素。税收是商品价格的成本因素之一,但我国税法改革和建设的目标是保持总体税负不变,从社会平均角度来看,商品成本价格并未实际提高,虽然部分商品由于税负增加而增加个别生产成本,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初步替代了原来的计划价格体制,税收作为提价因素会受到市场强有力的制约。(2)现行税法是抑制需求的有效武器。 税法所规定的以增值税为主体,辅之以消费税的体系,以及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和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都是规范抑制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的社会集团消费的有力配套措施。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消费基金的过度膨胀。我国在1991—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竟高达40—50%,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必然迫使银行增加货币投放。现行税法严格限定地方政府政策性减免税的权限,分税体制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1994年地方投资回落了26个百分点,可以认为是1995年物价指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注:参见陈纪瑜、曹志文《现行税收制度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和对策》,《财贸经济》1996年第6期。)。(3)现行税法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起较好的配合作用。1994年以后,中央银行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一系列功效,现行税法功不可没,税法规定对包括贷款、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业和其他金融业务全面、规范地开征营业税,对金融企业征收所得税,对证券交易征收印花税等,对于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调控市场货币流通量都起了较好的配合作用。
二、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缺陷
虽然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对通货膨胀的治理立下了很大功绩,但所暴露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亦将越来越严重,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与通货膨胀有很大的关联度。
(一)税法体系不健全
首先,我国还没有一部综合性的在税法体系中占母法地位的税收基本法,没有税收基本法,税收关系的共性制度、基本制度就无法权威性地确立,单项税收法规的衔接性问题无法解决。而在西方国家大多制定了税收基本法,如日本1962年《国税通则法》,德国1977年《税收通则》,韩国1974年《国税基本法》等。其次,税法体系结构不合理。从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来看, 国家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正式立法的只有3个,其余皆为国务院、财政部等有关行政机关制定出来的,法律级次和效力均不高。第三,一些税种未经充分讨论就仓促出台,致使税收条例不详,细则不细,不得不断断续续制定大量的具体补充规定。第四,税法中存在着许多空白区,一些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目标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税种如遗产与赠与税,证券交易税和社会保障税应早日出台,但目前国家还没有立法开征(注:参见林延敏、戴海先《论我国税收立法问题》,《财贸经济》,1996年第5期。)。
税法体系的缺陷不利于税务机关的征管,也不利于纳税人了解掌握税法,其结果必然偷漏税严重,税收成本大,税收效率低。中央政府对税收经济关系的调控也无法律依据,一些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税收法规,在地方保护主义条件下,很难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实行一些临时、困难性减免税非规范化行为,使亏损企业长期亏而不倒,继续生产无效产品,浪费资源。
(二)税法没有很好地反映公平和效率原则
公平和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税法在公平和效率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从2003年年中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使得国内资源供给趋于紧张,导致三大物价指数全面上涨,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出现已经不容置疑。同前几次通货膨胀相比,本轮通胀不算剧烈,但争论却异常激烈。其原因在于,本轮通胀确实有一些与前几次不同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正确认识这些特征与成因,对于政策效果评估、未来影响我国通货膨胀走势分析、下一步的政策取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之一:新一轮通货膨胀有何新特点?
对按经济学定义,持续的物价上涨即为通胀。虽然在物价上涨的持续时间和幅度等方面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一般认为如果物价连续三个季度上涨即可确认为通胀,而按照中国过去20多年五轮经济波动周期的经验,物价涨幅在5%以下正常,5%至10%之间为温和型通胀,10%以上为恶性通胀。
现代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失衡所造成的,它不仅包括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原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结构方面的原因,根据其成因可将通货膨胀的类型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以及结构型。总需求的增加,无论是通过货币政策的扩张,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增加实现的。因此,任何形式通货膨胀的背后都有货币供应量不适当增加的影子,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也表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本轮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已经基本到位,物价水平本应随着货币供应减少向下运动。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这可能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前些年为走出通货紧缩而大量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产生了滞后影响;二是推动本轮通货膨胀的真实原因并非完全是货币因素。从实际情况看,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一方面前些年扩张性的货币投放为本轮经济过热准备了货币条件;另一方面本轮通胀的真正主因是制度性因素而引起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以下几个新特征:
(一)货币性特征
从货币供给看,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为扩大内需采取了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M2的增长率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2.3%,此后每年大约提高2个百分点,直至2003年第二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以20%以上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实际GDP增速与物价上涨之和;与此同时,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大量购入外汇,进一步加剧了基础货币投放。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之所以未马上转化为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通货紧缩,居民持币观望、蓄币预防的心态较重,加上以往政府主导下的低效投资引发银行系统呆坏账居高不下,造成新增货币大量沉积,流通速度下降,遏制了高货币存量向通货膨胀方向的演变。但货币的一时沉寂并不意味着消失,经济体系中存在的超额货币供应终将会成为日后通货膨胀的导火线。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通货膨胀是前些年货币过度扩张的结果。
(二)非总量性特征
一般来说,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总供给无法满足总需求的增加,“物以稀为贵”;二是商品生产成本增加,造成销售价格相应上升。新一轮物价上涨不能说是由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国际油价高涨的推动下,粮食、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上游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它食品及下游工业产品的价格回升。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的温和型通货膨胀是非总量性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特征
这次价格上涨从性质上看,仍处于初期阶段,具有结构性特征,典型表现在部分要素市场失衡出现供需脱节引起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二是上游产品价格带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三是大量土地批租和房地产开发过度需求导致土地交易价格上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投资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近年来投资率过高,部分投资品价格领先上涨带动生产资料整体价格上涨,特别是2003年9月后,部分原材料和能源出现瓶颈制约,价格涨势迅猛。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本轮物价传导的过程,就会发现本轮物价上涨中暴露出来的上下游产业价格波动不匹配现象的根源在于经济运行中不合理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单纯地用行政调控手段或货币紧缩政策,不仅无法达到调控的目标,反而有可能加剧调控的负面效应,使温和型通货膨胀延续下去并进一步恶化。
因此,新一轮通货膨胀是由于制度性因素导致市场结构不平衡,由瓶颈部门的价格上涨而通过成本要素向前推进形成,并且这种结构失衡的主因不在投资,而在体制,它反映了市场发育、改革进度的不平衡,反映了垄断经济的危害性。
思考之二: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是什么?
深入分析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我们可以发现有四个深层次的制度方面原因:
(一)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导致资源约束:引发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固定,因此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在于供给弹性。而产品的供给弹性又与资源约束程度负相关,与市场竞争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正相关。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产品供给弹性过低主要受制于资源约束。可以说,资源约束主要来自于制度性缺陷和不合理管制,因此,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比如粮食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几年对粮食流通领域的管制,只允许国有粮食企业进入。其结果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国家政策在实际中很少得到执行,导致粮食价格和产量连年下降。而且,国有粮食企业往往还逆向操作,加剧而不是平抑了粮价波动。另外,投资膨胀的一个重要诱因,是资源和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管制,严重低于市场均衡水平,使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能源、资源等行业又几乎被国有企业垄断,非国有资本实际上还是很难进入,在供给缺口形成后也不能很快增加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但是从粮食缺口、投资膨胀到通货膨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源约束。如果说政府的不合理管制降低了短期供给弹性、使供给不能迅速增加的话,那么资源约束就制约了长期供给弹性、使供给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所导致资源约束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但资源约束的影响决不仅仅在于通货膨胀,它应该引发我们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深刻思考和战略转变。
(二)生态失衡导致外部性成本内化: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外因
生态失衡一方面表现在生态环境恶化,治理生态环境必须花费大量的成本。治理的社会成本费用又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各个公民和厂商,这种社会成本最终要由生产厂商来承担,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使产品的价格升高,因而外部性成本的内化相应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不仅如此,生态失衡还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开采的难度日益增加,由此导致资源开采成本上升,原料能源价格上涨,使生产厂家的内在成本增加,因而造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生态失衡导致供求总量失衡时还会使供求结构关系变形。比如当生态系统失衡后,其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供给就会因此而减少,但需求会不断增加,使经济系统对农业系统产出的需求量更为增加。人们不得不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过度开发索取。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农业系统投入的边际产品也是递减的,而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可以弥补因边际产品减少而带来的利润损失,因而社会资源仍然会向农业生态系统倾斜流入,而其他边际生产力比农业还高的生产系统却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投入。这样,即使整个社会的产出能够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却会因为资源分配结构的不合理而无法满足总需求,使效率低下部门的产品价格上升进而带动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
(三)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动因
考察当前这一轮宏观经济的波动,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变量已经很快地发生了变化,而另外一些变量由于“粘性”特点,变化得比较慢。什么变量变化得比较慢呢?非常重要的就是劳动力工资,劳动力工资的变化的滞后在剧烈变化的宏观经济中,会带来劳动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扰动,进而导致与长期变化不同的某些特点。所以,虽然我国劳动力供给在长期是无限供给,但在短期随行就市,就可能因价格调整不及时出现供需的失衡,比如当前珠三角等地区“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已经证实了这一判断。而劳动力的价格是工资,工资又与物价相关。对于恩格尔系数相当高的劳动力来说,在分析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其实际工资不仅与消费物价指数有关,还与粮食价格直接相关。因此,当消费物价指数从负的2%上升至6%,便相当于农民工的实际工资下降了8%。而粮食价格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因此,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必然会导致劳动力的短期短缺。笔者认为,解决劳动力短期短缺的唯一出路就是不得不提高劳动力的工资,以此来吸引足够多的外来打工者到自己的工厂工作,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因而,加剧了这一轮通货膨胀的出现。
(四)市场的无序性导致成本的超载: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内因
市场的无序性与通胀的关系,似乎难以用准确的数据加以说明。但从每年的物价上涨指数的结构来分析,除了当年新调价因素和其他改革措施出台因素以及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之外,有一部分是当年自发涨价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因素包括的内容固然很多,但其中市场秩序是否正常,则对自发涨价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换言之,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无序,必然导致物价的自发上涨。一方面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从生活必需品到高档耐用消费品,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凡是畅销产品,特别是名牌商品,均有假冒伪劣出现。猖獗的造假、售假活动不可避免地扰乱了市场流通秩序。作为消费者,用相应的价格买不到货真价实的商品,作为生产者,特别是名牌商品生产厂家,则花大力气,以高成本来防假,打假,必然带来社会生产成本的提高,假冒伪劣商品对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市场价格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机构利用部分权力搞垄断性经营,牟取暴利;二是各种投机行为加剧了价格波动。三是一些行政性收费项目混乱,乱收费、乱摊派。这些价格混乱行为都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超载,从而推动物价上涨成为引发通胀的重要原因。尽管市场化改革会在长期内通过增加供给来减轻通胀压力,但在短期内会使“缺煤”、“限电”、“油荒”等隐蔽性通胀显化,使资源和要素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增加短期通胀压力。而从目前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这必然会对资源和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思考之三:怎样应对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由于本轮通货膨胀的特殊性,完全指望货币政策恐怕难以实现控制本轮结构型通胀的目标,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组合,把重点放在结构性调整,放在机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上,真正做到宏观调控与改革推进相结合,以改革实现调控目标。
一是保持现有的货币政策力度,侧重疏导信贷结构调节的传导机制。笔者前面已经提到,本轮物价上涨的货币源头在于前几年的超额投放,去年以来随着人民银行提高准备金率等系列政策出台,目前流通领域的基础货币供应已经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末M2的增幅降为14.6%,开始进入“适中”区。如果继续紧缩货币供应,有可能加剧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导致经济硬着陆。当前的关键问题是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难以到位,行政性要求与商业银行的利益追求存在冲突,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支农贷款、助学贷款、就业贷款等的政策导向难以落实。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加大财政政策的配合力度,使信贷结构调整真正符合商业银行的利益核算和规避风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