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益组织现状

公益组织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益组织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益组织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环境 公益诉讼 环保社会组织

作者简介:洪童寅、沈冰倩,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一、国内环境公益诉讼现状

(一)我国环保组织的发展概况

(二) 我国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现状

2.环境保护法依据。《环境保护法》第58条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对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认为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人民法院予以受理。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一大进步,明确规定了环保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然而,该条款却也限制了许多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大部分地方环保组织受其专业能力、社会信誉等因素仍无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二、我国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

(一)环境纠纷高位运行,公益诉讼低位徘徊

(二)组织资金短缺,整体水平较低

自我国正式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后,民间公益组织的迅猛发展,但我国目前有能力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组织主要还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单位。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的调查显示,由政府部门发起组建的环保组织占49.9%,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占40.3%,而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组织只占7.2%。除一小部分有政府背景的环保组织外,其余环保社会组织均缺少经济支持。因为大多数人都将环保组织定义为公益性的组织,所以环保组织是没有理由获取资金,不然就会存在牟取利益的问题。而且政府部门也缺乏对环保社会组织支持,财政拨款也少之又少。这直接影响了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专业能力不足也是环保社会组织的短板之一。在民间环保社会组织中,工资不高,发展空间有限,工作不稳定,再加上社会公众对环保组织仍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导致环保组织无法吸引专业性和技术型人才。人才的缺乏使得环保项目运行的专业化程度低下,技术实力薄弱,阻碍了环保组织进一步发展。

(三)司法保护制度不足

我国对于环保公益诉讼的司法保护制度不完善,通过诉讼纠纷解决环保纠纷太难,时间过长。以下几点是环境公益诉讼遇到的难点:一是立案受理难。一些地方法院始终认为涉及环保的纠纷应由政府部门解决,法院审理起来十分困难,因此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不易被受理。二是证据收集困难。地方保护一直是环境维权的瓶颈,一些被告企业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其违法的行为政府往往持包庇、纵容的态度,当地环保局也不会向原告提供有关污染的证据。此外由于环保组织专业能力薄弱,资金的缺乏,缺乏损失额的评估依据,也会导致其败诉。三是判决执行困难。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极少会被立案,而立案的也极少会胜诉,即使胜诉了,判决地执行也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时间跨度较大。不少环保组织被迫放弃诉讼,导致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一直处于冷淡季,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我国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破解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保组织具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这一规定可以说是我国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方面的一大新发展。但当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在实践方面依然面临许多困境,直接影响了新《环境保护法》的施行。但只要我们完善现有不足,解决其中的问题,相信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也将逐步发展。

(一)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请求范围

环保组织提出的诉讼请求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应当是为了维护环境的公共利益的诉讼。其诉讼的原告不一定是直接利害关系人,这就不能排除某些原告提起诉讼动机的复杂性,有可能出现滥诉的的问题。虽然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主体的要求已经有了限制,但依然有必要在程序上再做限制。一是可以仿效美国设置诉讼前置程序。当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之前,应当向行为人发出通知,要求其停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或者想依法负有环保职责的部门举报。如上诉行为人或主管部门没有及时履行职责,环保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二是对于对当事人以达成和解协议为由申请撤诉的,除非经法院审查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不予准许。

(二)加强环保组织自身建设

首先,在组织管理方面,一是要加强制度的保障,明确组织的主要事项,并且在具体的活动中要有可操作的规则,提高活动效率。二是要健全内部机制,可以通过民主的决策机制、明确的使命和宗旨以及透明的财务管理来完善机构设置。三是提高组织专业能力,不仅要加强成员个人的素质,同时也要加大对环境技术的掌握和设备的引进,吸收社会上从事于环保、法律等专业上的人才。五是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环保组织应从机制方面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监督,防止出现低效以及腐败的问题,确保组织内部的运行时高效率和透明的。其次,环保组织应设法拓展筹资渠道。最后,环保组织应加强自我宣传推广以此来提高影响力,鼓励支持像中华环保联合会,自然之友这样的具备社会影响力和诉讼能力的环保组织积极响应和参加国际环保运动,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增强中国环保组织的公信力和知名度。

公益组织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养结合 公益组织 作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挑战最严峻的国家,如何在“未富先老”、“少子高龄化”的背景下,让每一位老人有备而老、实现健康的老龄化,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当前“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转型时期的中国既面临着未富先老的现状,又面临着传统家庭养老不断弱化,同时社会养老保障压力过大的困境。

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当前养老服务业却没有跟上,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如何有效获得基本养老保障、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服务资源,已成为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涵义

随着养老市场以及医疗制度改革的开放与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医养结合的养老领域。医养结合是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即集医疗、养生、养老为一体整合产品和服务,搭建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养老系统。其中,“医”主要包括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等;“养”则主要指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生活照护、心理关怀、文化娱乐等服务。

(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2014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成为首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目前,人口老龄化发展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显等诸多问题。

(2)社会养老服务发展需求多元化。目前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有限的医疗和养老资源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已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不同医疗与养护机构会结合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细分,产品与服务呈现多样化、细致化。

(3)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兴起。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因其养护化、专业化、特色化等诸多优点,逐渐被广泛接受。该模式可为老年患者进行常规的医疗护理服务、提供24小时全程精心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浓厚的人文关怀;配备高年资的专职管理人员,对护理员的招聘、培训、使用、管理进行全程的流程指导和规范严格的管理。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医养一体化”趋势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探索中也遇到不少困难。缺少资金、不能获得医疗机构身份、不能纳入医保定点,是众多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的“拦路虎”,而缺乏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则成为养老机构、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公益组织参与社会养老的作用研究

(一)公益组织参与社会养老的必要性

(1)公益力量助力社会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公益慈善,古已有之。在中国“慈”是指纵向关系,如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善”是指横向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尊老爱幼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组织力量的迅猛崛起,人们的公益互助观念不断深化和提升。

(2)公益组织的参与有利于缓解当前的社会养老压力。当前养老的供给和需求矛盾不断深化,巨大的养老需求与养老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促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共同组成的多元养老体系,也成为现代解决养老问题的新趋势。

(3)公益组织参与有利于满足多元主体的不同需求。多元社会的发展促使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不断丰富化和多样化,仅仅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政府支持俨然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社会公益组织由于自身的民间性、自发性和志愿性等特点,可以较为灵活的在小范围内针对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

(二)公益组织参与社会养老的困境分析

目前公益组织参与社会养老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公益组织与政府的相互关系定位不明确,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社会公益组织的养老服务活动缺乏政策性的保障,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其次,社会公益组织具有自发性,其成员来自各个阶层,从事各行各业,流动性大而且人员结构较为复杂。一些公益组织成员缺乏专业化培训,所提供的服务单一、局限性较大。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又由于其公益性和无偿性,导致部分人才资源流失。近几年来不断被曝光的爱心捐赠挪为己用的丑行使慈善社会认可和信任度降低。再加上社会养老所需的资本投入大,公益组织往往会出现入不敷出、无法支持的困境。

(三)公益组织参与社会养老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积极将公益组织的力量引入到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中,针对现存的缺点和困境,利用公益组织自身的社会特点,弥补政府、市场、家庭养老的部分失灵,促进社会养老系统建设和完善。将医养和公益结合,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潜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入手。

(1)积极引导多方力量投入养老产业。引导民间资本投身养老产业,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制,积极稳妥地把面向社会提供经营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坚持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消除壁垒,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

(2)探索“社区―家庭―公益组织”多向互动的操作模式。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医疗保险、护理保险有机结合,推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确保健康老龄化的实施。公益组织可深入社区老年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符合老年群体需求的文体活动,如义演、普法以及一些老年运动项目等,这样既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素质又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3)明确部门职能分工,避免管理真空。理顺医养结合所涉及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相关部门具体职责,对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政策。明确公益组织在模式中的定位和效能,界定好医养机构与公益组织之间参与社会养老的范围,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协同发力。

(4)发挥“互联网+”功能,提高养老服务现代化。信息化是助推医养结合、公益助力、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各级政府要将其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统筹考虑。构建养老服务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快养老服务的现代化进程,造福更多的老年人。

(5)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了实现医养结合发展目标,必须把增进老年人福祉、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作为主线,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准确把握医和养的有机统一。政府要不断完善分类管理、多方参与、社会监管的养老服务监管体系,倡导社会组织的自我监督

在社会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养老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它需要政府、企业、家庭、社会组织等主体的共同参与解决。结合国情民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当前医养结合之路仍任重道远,公益组织是我们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医养结合,公益助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是我们解决社会养老难题的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资中筠.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评述[M].北京:三联书店,2011.

[2]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与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杨博文,李志刚.社会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4]钟金玲.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福建省行政学院学报,2012,(2).

公益组织现状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非政府组织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非政府组织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希望给予政府以借鉴,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建议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组织(NPO),把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其称谓国外有的称为“第三部门”(指除政府组织即所谓“第一部门”或“政治部门”以及营利组织即所谓“第二部门”或“经济部门”之外的社会组织), 在这样的意义上非政府组织往往被认为是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经济组织在概念上相对立 的,处于国家机关与企业之间或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那些社会组织;其组织形式和活动范围非常宽泛,但又须受到相关法律和规章的制约。

如果一定要给非政府组织作一个界定的话,那么可以认为它是指那些非政府的、非赢利的、自愿组成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是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互动的产物。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非政府组织在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前,我国拥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在协助下岗人员、职业培训、提高环保意识、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儿童妇女权益、捐资助学、扶贫助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很多非政府组织处于刚起步的阶段,还不能充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国外很多非政府组织相比,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缺乏活力、动力不足,不能表现出令人鼓舞和勃勃生机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一、非政府组织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不健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都没有出台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对其权益、结构、作用、地位以及性质进行准确定位。现有的一些条例也只是侧重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没有涉及其财务制度、活动规则、组织结构以及地位作用,对非政府组织发挥自身作用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缺乏自主性、自愿性以及自治性

当前,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在社会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充分明确,对非政府组织转变职能造成影响。从我国当前现状来看,非政府组织的弱势同政府的强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前,我国一些非政府组织都是政府组织建立的具有半官方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对政府依赖比较严重,在这种依赖的关系下,非政府组织的操作性以及内部事务很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和影响,使其容易演变成一种政府组织,失去自治性、独立性、民间性以及活力性,在社会管理中失去优势。

(三)公益事业发展存在一定不足

第一,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规模较小、数量较小,特别是公益组织的数量更少,而且类型单一,主要还是以半官办和官办形式存在。第二,在当前社团管理条文中,对非盈利组织和公益组织没有进行区分,造成其税收政策不能享受免税待遇。第三,公益组织募款机制单一,募款的用途不明确,除了个别公益团体在年末进行公开之外,大部分组织或机构都不予公开,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影响了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和公信度。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基础比较薄弱,其经费来源主要通过:服务收入、会费收入、民间捐赠、政府补助以及其他收入。

(四)政府同非政府组织之间没有形成合作互动的关系

当前,我国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地位以及性质缺乏足够的支持和认识,没有合作意识,不愿意将手中的职能交给非政府组织。同时,非政府组织同政府缺乏业务来往,而且非政府组织的观点也要求不能与政府政策背道而驰,否则会招致政府的制约和不满,甚至民营机构的学者不能成为社会公众人物。 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环境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缺乏良性的合作以及互动关系。

二、针对非政府组织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一)制定以及完善相关法规法律

针对当前非政府组织法规法律不健全的现状,建议中央以及各个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法规法律。要适当放宽其登记的门槛,简化登记流程,让一些非政府组织顺利登记,便于对非政府组织加强管理,明确发展方向。对一些已经注册的非政府组织要强化管理,对其会计制度和年报制度进行严格审核,要求公益机构公开每年的运作情况和财务情况,提高其公益性和公信度。

(二)强化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中介、代表以及自律等功能,认识到非政府组织不是官办机构,是具有法人代表的民间组织。第一,要充分明确行业协会和政府的具体职责,政府要借助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法律进行宏观调控,对行业协会进行管理,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承担管理的职能,为其提供服务等;第二,要强化非政府组织自愿性、自主性、独立性以及民间性,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由政府安排和委任,要由会员民主选举产生,要完善其选举机制;第三,政府要适当的放权,例如企业质量监督、产品技术、职称评定以及审核工作下放给相关的行业协会;第四,政府要根据相关法规法律对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方式和活动范围进行监督和规范,使其健康发展;第五,要充分发挥商会的功能,商会要突破传统观念,其功能要覆盖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更好的发挥其协调以及沟通功能。

(三)政府支持公益事业

非政府公益组织吸引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慈善事业的主体是公益组织,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要给予最大的支持,第一,要借鉴国外的运作方式,将福利彩票作为公益支出的重要收入;第二,要重新制定非政府公益组织的相关税收政策,对于公益组织,在税收方面要推行优惠政策,鼓励其开展社会募捐活动,扩大资金来源;第三,志愿者队伍要日常化和制度化,成立招募志愿者的组织,鼓励志愿者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第四,向国外多样化、专业化的劝募机制学习,推行多样化的劝募机制,进而提高募捐的动员力和效率;第五,要根据国外成功经验,发展公益基金会,例如社区基金会、公司基金会、私人基金会以及公募基金会等,拓展公益资金来源,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基金会,推行相关税收政策,使基金会得到有序而良性的发展。

(四)为非政府组织培养人才,加强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要对非政府组织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与其加大合作力度,在人才培训以及资金方面给予帮助。当前,非政府组织的人才缺乏是影响其稳定以及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政府要利用相关法规法律对志愿者进行鼓励,提高志愿者团队的综合素质,为非政府组织输送更好、更多的人才。同时,政府还可以同高校进行合作,利用培训班的模式,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法律意识以及理论水平,让信息和知识成为其发展的原动力,促进非政府组织稳定以及长期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力度,并且将其作为重要监管对象,对一些危害社会的非政府组织要严厉打击取缔,正确引导社会捐赠和政府拨款。强化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一定要依法办事,依法实施,确保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健康良好的发展。

公益组织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创业;自我价值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公益创业作为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创业扶助活动,通过公益创业的大范围推广与帮助,大学生就业有了更多的可能。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内涵

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指出公益创业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或向公众提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公益创业是通过商业手段,未社会谋取利益,而不是为个人谋取利益,通过有效的公益组织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在近些年刚刚展开,虽然运行时间比较短,但是运用目的非常明确。目前大W生是公益创业的主体,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较超前的志愿意识,大学生能够积极地投身到公益创业中,既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创造一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群体,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都处于整个社会的前列,他们对于创业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 MyCOS Institute) 的《2009 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 5% ,成功者仅为这5% 中的 3% 。出现成功率低的原因由于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处于起步阶段,对公益创业的认识不足,管理能力欠缺,制约因素较多。很多大学生单单凭借一腔热情就投身于公益创业,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和了解。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缺乏支撑力

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现状来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要支撑力来源于政府及学校。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基本是由政府及学校的相关扶持政策支持的。但是,政府和学校又往往过度参与到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中,导致,大学生公益创业过于依赖政府及学校的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并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也没有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大学生公益创业一直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力,制约着大学公益创业的发展。

(二)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缺乏认识度

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没有开设完善的公益创业课程。据调查,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公益创业比较陌生,基本没有了解过公益创意。由于高校对公益创业的宣传教育不够,导致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陌生,以致会产生一定误区。因此,大学生在公益创业前也缺乏公益创意的管理知识、社会知识等创业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缺乏好环境

目前,我国商业创业取得空前的发展。一些商业组织或企业通过投资来圈钱,从而钱生钱。但是公益创业未得到广大社会企业及商界老板的重视。只有广大大学生志愿投入到公益创业中。大学生公益创业既缺乏雄厚的创业资金,也缺乏经验丰富的人力,还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企业及家长对学生公益创业的不支持,也让大学生对创业失去信心。特别是公益创业失败及负面信息对大学公益创业的热情打击也很大。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体系完善策略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扶持多元化,完善公益创业制度

大学生创业既要有政府及学校的大力扶持,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需要得到更多的资金、人力及技术的支持。首先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大学生公益创业巨大的支持,从税收、创业门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公益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场所及专业人才。重要的是要加强社会组织及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企业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及丰富的经验。最后,政府及学校要积极地完善大学生公益创新制度,让大学生公益创业无后顾之忧。

(二)加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培训,提升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

公益创业是一个组织或者企业,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参与管理运营的。随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起步与发展,需要高校将公益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开设专业的教育课程及专业,以培养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为核心,培养专业的公益创业人才,提高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成功率。其次,高校还需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及学校各种公益组织交流沟通,多学习有用的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巩固自身的公益创业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公益创业是为社会谋利益,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公益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组织团体企业的认可和支持。首先,社会媒体可以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成功者进行报道宣传,传递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正能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组织团体企业熟知认可公益创业。其次,政府和学校应大力建设公益创业园区,结合社会工业园区,将公益与商业结合,推动公益发展。最后,社会公益组织可以举办社会公益日等全面活动,推动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

四、结束语

大学生公益创业决定我国公益创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公益创业需要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扶持。从提高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识认知开始,积极地推进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关注及支持,做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开腾.公益创业:应对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路径选择[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56-62.

公益组织现状范文第5篇

企业投身公益事业,公益组织履行了自己的使命,特定群体得到了帮助,企业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因为在公益组织、企业和受益群体三者之间,逻辑上原本就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关系,这就是公益营销的客观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运通公司捐赠170万美元用于修复风化的自由女神像,这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公益事业融入企业营销活动的案例。20多年过去了,公益营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低成本、高曝光率却又往往容易让企业陷入舆论旋涡的营销方式。它一方面让公众对企业及其品牌和产品产生认识,一方面又有力地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当人们还在抱怨一般的营销行为只能增加知名度却对美誉度提升无力时,公益营销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选择。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纷乱的竞争年代,公益营销让那些“为善”的企业和品牌得以区分,这一颇具亲和力的感性营销方式让世界500强企业趋之若鹜。

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而言,除了常规的提升形象、品牌和声誉等作用之外,公益营销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尽管全球化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文化的差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跨国公司深入中国市场的进程。特别是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初期,此时谈论企业文化和理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但“为善”是没有文化和国界的区别的。从公益入手,跨国公司以这种成本更低的方式获得了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同感。

而在中国的本土企业当中,公益营销却更像是一门不占学分的“选修课”,“公益”的原本就不多,“营销”的则就更少。

尴尬的现状

由国家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时报》是国内最早一份探讨企业公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专业媒体。2003年6月,时任报纸主编的刘佑平开辟了四个版面的专刊专门用于探讨企业公益行为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

“当时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几乎一片空白,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它们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刘佑平说,今天他已经是《公益时报》的总编辑。而随着近两年来舆论和政府的推动,国内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才开始发展起来。

翻开最新一份由国家民政部担任指导单位的“2006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以16170.95万元的捐赠额蝉联第一位。1.6亿元,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在另外一份“2006跨国公司在华捐赠排行榜”中排名前三位的索尼(中国)、飞利浦电子和星巴克咖啡的捐赠额加在一起也不到1.4亿元,而整个榜单中的42家跨国公司在华捐赠数额合计也不过4.2亿元。从统计数字来看,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才是今天中国企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主力军。

然而尴尬的是,在一般人印象中投身公益事业的仿佛总是跨国公司,似乎跨国公司对公益事业总是慷慨而积极的,国内企业却总是吝啬和消极的,这其实完全是一种误解。“统计数字和常识上的巨大反差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跨国公司在其成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下,捐赠的数额决定于其整体战略的需要,并不一味求多;二是跨国公司在事后都做了良好的公关和宣传,而国内企业却做了好事不留名,成了无名英雄。”刘佑平说。

或许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为善不为人知”几乎成为本土企业和企业家在投身公益时的共识。受此影响,本土企业和企业家在进行公益捐赠时,往往只考虑到尽企业社会责任,却根本不会想到公益其实可以同营销结合产生多赢的结果。从企业行为的角度来衡量,这种观念不值得提倡的。在刘保平看来,企业也应该“旗帜鲜明”地扬善。“为善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些从事公益事业的企业应该把自己宣传出来,作为榜样和标杆为其它企业所效仿。”

而另一方面,受到落后的公关思维和手段的制约,一些本土企业不知道如何利用企业公益活动营销自己,要么在手足无措间错失良机,要么不合时宜地过渡宣传和炒作,最终给公众造成“目的不纯急功近利”的恶劣印象,引来舆论的批评,好事反而变成了坏事。

此外,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本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企业家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模糊化。经常一个公益行为很难划定为是企业家个人行为还是企业行为,导致企业公益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毫无疑问,从企业公益到公益营销,本土企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那么,那些对公益营销有着数十年经验的跨国公司又是如何做的呢?

岂止是“买单”那么简单

“慈善不仅仅是捐钱,更重要的是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梦想。”奥迪汽车高级经理于小云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的这句话,几乎诠释了所有跨国公司投身公益事业的初衷和理念。然而在这句冠冕堂皇的话的背后,却是一套完整、系统和理性的公益营销体系——用10万元投入公益,用100万元投入后期公关和宣传,最后获得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这才是公益营销的精髓。

首先,公益营销在跨国企业眼里绝对是常规行为,许多企业在内部都设有专门负责企业公益的“公益事业部”,并将每年固定比例的销售收入用于公益投入。

其次,在公益项目的选择上,跨国公司总是将企业公益纳入到企业整体战略当中来。相比之下,本土企业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行为而非理智行为,很少有企业能站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高度作一个长远的规划,反而是显得盲目而冲动。从结果来看,国内企业选择的公益项目多半是教育、救灾和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选择公益项目时,跨国公司一是从企业文化和企业认同的价值观方面来考虑,在选择阶段就避开可能同公司价值观冲突或会引发争议的项目。比如,一家烟草公司就绝不会选择一个肺癌防治的公益项目,那样只会给自己招来无尽的麻烦。二是尽可能地将公益项目同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如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潜力无限”和“携手助学”,这是其投入最多的两个公益项目,旨在为边远地区,以及“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人群提供资金和软件,以消除“数字鸿沟”,这与微软的产品以及其挖掘潜在市场的公司战略取得了完全的一致。而福特汽车则将精力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因为汽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污染源之一。此外还有摩托罗拉的“绿箱子环保计划”,旨在回收废弃手机及配件,以减少废弃手机对环境的污染。

接下来,在确定公益项目并捐赠款项之后,跨国公司们并没有坐任其发展,而是积极跟进这一项目,乃至为这一公益项目本身大力宣传,并在公关、广告活动上积极配合项目的宣传,突显企业形象。一些企业从企业高管到普通员工让尽量多的人参与进来,在企业内部提高对公益的集体认同感,让员工为自己企业的乐善好施而自豪,并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跨国公司在企业公益及公益营销方面的作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广泛的影响,本土企业的情况也在逐渐改观,已经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将企业社会责任同整体战略结合在一起,甚至在企业内部设立公益专设机构,并开始学会如何借助公益组织的力量。

b] 同公益组织打交道[/b]

在今天的中国,公益组织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本土企业如果学会如何同公益组织打交道,很可能在公益营销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企业选择公益组织,也应该从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效率等多方面来考虑。

在中国的公益组织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境外以及港台地区的公益组织,二是国内本土的公益组织,二者在运作上区别甚大。

境外及港台地区的公益组织在和企业合作时对合作企业都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甚至很多公益组织还有针对企业的黑名单,凡是被公益组织列为黑名单的企业无论作多大投入,公益组织也不会与其合作。至于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的一些现状与特定公益组织奉行的价值理念相违背。比如,军火制造商、烟草制造商、重污染企业以及存在明显劳工问题的企业都是大多境外公益组织拒绝合作的对象。

相比之下,本土公益组织同国内的企业公益一样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本土公益组织大概有一百多家,它们在同企业的公益工作中,对企业几乎没有选择的过程,只要是合法企业都能同它们合作。因为,至少在《公益时报》总编刘佑平看来,本土公益组织目前最缺少的还是资金支持。“一些公益组织运作都很困难,自然只要有企业愿意捐赠,公益组织都比较欢迎。”也正因为如此,原本在法律意义上的“企业无权对公益组织提出附加条款”的规定也就很难执行下去。由于公益组织的力量太弱,企业提出一些附加要求公益组织也只好采取默许的态度,而这从长远来看却是不正常的。

公益组织现状范文第6篇

这个问题基于一个客观的事实: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仅通过税收不足以调节贫富差距的时候,需要在自愿性基础上的第三次分配,即慈善公益事业。美国目前有120万家免税慈善基金组织,分配6700亿美金,占GDP9%的资金规模。而我国现有的大大小小100多家慈善公益组织所掌握的资金总计,仅占GDP的0.1%。国外回报社会的富人那么多,数额那么庞大,而中国这方面的情况如此让人汗颜。这不仅是吾国的不幸,也让中国的富人们很没面子。

“是什么阻碍中国富人成为慈善家”这个问题提得很天真,透出十足的书生气。我们要承认中国目前的民间慈善机构很不发达,“官办”的慈善公益机构体制僵化,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富人们没能成为慈善家的理由。真是可笑!富豪们没能把钱拿出来举办公益事业,真的是社会在存心“阻碍”他们吗?

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繁荣不起来,体制方面原因当然无可回避,但我们更应看清相当一部分富人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意回报社会的现状。如果我们不把对财富的敬意等同于对富人的敬意,睁大眼睛看看中国富人的纳税记录就可见端倪。掰着指头数一下,时下的富人企业中,真正老老实实照章纳税的有多少?纳税是任何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但可惜的是,很多已经经营得很成功的企业、不少社会身份很显赫的富人还在干着偷税漏税的勾当。面对纳税意识还普遍(当然,不是全部)欠缺的富人阶层,奢谈什么依靠“第三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看,专家们所称的关于阻碍富人变为慈善家的体制,实际上也显得过于虚妄。以相关法律“对慈善捐助并无免税待遇”而言,这确实有落后的一面。但可以肯定的是,慈善捐助所交税收,事实上只占总额的很小一部分,不能成为打击捐助积极性的理由;更何况这些税收仍然回归国库,也可视为捐助者对国家的贡献。

公益组织现状范文第7篇

王振耀:在体制内,因为你代表着公共权益的一种行为形式,所以要特别尊重社会,制定政策时要避免慈善受到挫伤,以善促善。体制外则是另外一种做法,是体制机制的直接执行、互动。

《环球财经》:您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公益,还是主要依靠NGO来实现?

王振耀:两种形式都需要。不过客观上说,慈善的本质是民间的,慈善最终目标不是政府行为,而是民间行为。

《环球财经》:您怎么看待目前国内公益的现状?

王振耀:我国的公益事业长期以来是以传统慈善为主导,体现为一种文化道德形式。虽然近几年经历一个巨大转型,但我们的慈善事业与国外比,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环球财经》:之前有地方政府把捐款当成了地方财政,这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人们希望有一个对口的组织,面对面做这件事,您怎么看?

王振耀:你说的对,其实现在慈善已经到一个坎儿了。就是一定要突出慈善的社会意识,需要有具备公信力、大型、专业化的慈善组织,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实现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型的条件。

《环球财经》:您如何理解现代慈善?现代慈善面临的挑战都有什么?

王振耀:和传统慈善相比,现代慈善的规模大,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也比较多,运作方式是现代性的,专业化人员、组织形式配备健全。面临的挑战有:第一,我国慈善组织和慈善结构的经验不足,慈善组织规制和职能还没有到位。第二,公益组织的支持机构怎么建立?公益的研究机构还没有建立,对公益的做法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形式。第三,企业在做公益的时候,好的政策没有得到开发。比如说对于捐款税前扣除个人所得税30%、企业所得税12%的法律条款,大多企业没有重视或者理解不够。第四,我们的公益组织在结构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缺陷,提供服务的慈善组织很少。

《环球财经》:您有一个“公益机构可以盈利”的说法,争议很大。

王振耀:慈善机构不能盈利的观念是传统慈善的范畴。而现代慈善中出现了大额捐款,对这些捐款,国外的做法是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这些钱投资在股票、债券或者其他方面,以钱生钱,而不是坐吃山空后又沿门托钵。此外,现在慈善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比如陈发树捐了市值达86亿元的公司股票,这就需要有人对其股票市值进行管理,促其升值。当然并非说每个公益组织都要盈利。

《环球财经》:您提出“平民慈善”和富翁的“责任底线”两个概念,是如何考虑的?

王振耀:这两个层面是社会倾向的问题。5年前的社会倾向是慈善就是富人的事儿,和平民没关系。但是人们忽略了平民的力量,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捐10块钱,按中国13亿人计算就是130亿元,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关于富翁们的“责任底线”,据统计,现在中国有55万个亿万富翁,80万个千万富翁,他们需要起到示范作用。提出这个理念,我就是想能不能构造一一个“善意的慈善压力”。避免大家说得过多,做得过少。

公益组织现状范文第8篇

(一)规划目的:加强区域林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明确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确保如期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为改善我区生态经济环境,以及强化使用林地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各产业之间使用林地矛盾,促进区域经济文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二)规划任务:一是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以及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成果,查清林地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将现有林地和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分解到乡镇,并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林地管理档案;二是以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为指导,明确区域内林地保护利用的目的和任务;三是分解落实区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目标,进行林地保护利用的分区、分类、分级、分等,优化林地区域内林地结构(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人工林和天然林等)和空间结构;四是明确林地保护利用对象、内容措施;五是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利用管理工作机制和措施。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

为统一组织和领导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项目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林业、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发改和交通等各相关部门关系,研究决定与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的重大事项,掌握规划编制工作进度,落实工作经费,组织检查和评审等工作。规划项目组负责编制具体工作,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布置、规划资料组织、相关协调和上传下达工作,负责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具体规划报告的编写工作。

三、工作目标和进度安排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工作部署,从现在起至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2012年底前完成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1.成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项目规划项目组,召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规划框架的技术细则。

3.组织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选送项目组有关人员参加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对项目组全体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统一调查方法和技术标准。

4.收集有关本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资料、林地利用现状和历史资料以及近期林业建设各项规划等资料。具体如下:

(1)基础信息资料类

1:10000电子地形图

区卫星影像资料

行政区划图(民政局)

交通图(交通局)

水系分布图(水务局)

行政村界线图(民政局)

土壤分布图(农业局)

土地利用现状图(国土局)

立地类型分布图

(2)林业部门相关资料

《区“十二五”林业规划》

区分年征占用林地详细资料

区林业三定、承包、发证系统等林权制度改成果资料须

《区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和相关成果资料:生态公益林分布图、生态公益林小班图、生态公益林数据库、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区分重点和一般)

《区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森林资源分布图、山林现状图、小班因子数据库和调查年——基准年——年两个时期造年、采伐、征占用林地资料(落到小班、地块)

(3)其他部门相关资料

十二五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资料

《生态宜居区建设规划》

《市区城市总体建设规划》

各专项“十二五”相关规划:《水利建设规划》、《道路交通建设规划》、《给水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现代物流业规划》、《现代农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房地产等方面规划资料、《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区最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详细资料

(4)其它相关基础资料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最新统计年鉴(近五年)

区区志

其它区有关的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规定。

5.购置必要的调查仪器及设备,印制调查表格。

第二阶段:外业调查

1.补充调查。对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使用1:10000地形图和卫星影像资料对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调查补充。

2.利用最新“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重点商品林规划,核定生态公益林(地)、商品林(地),进行森林(林地)类别划分(落到小班、地块)。

3.根据林权小班矢量化成果,将森林资源二类成果、林权制度改革、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内容纳入同一地理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4.调研各类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需求现状与趋势。重点是各部门(——2020年)落实项目、地块和规模的用地(尤其要林业部门用地资料)。

第三阶段:内业汇总

根据收集、调查取得的资料,提出初步的规划目标和任务。预测各林种用地指标,提出初步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在各类用地基础上,进行内业整理,综合协调、平衡,完成规划图绘制和规划表填报,编制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报告,形成《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领导小组意见后,进行修订完善,形成《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送审稿)。

第四阶段:成果审定及

组织有关专家对《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送审稿)进行审定。审定通过后,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阶段:建立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专项经费,搞好协调指导。项目组具体工作要明确分工,各项工作落实到人,项目组各项任务承担者要定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并妥善处理,确保工作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