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泥石流的灾害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通过对云中寺排土场的特点及受纳岩土后的特征分析,论述了该排土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明确提出了根治该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建议,以期实现该排土场治理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最佳目的。
露天矿山排土场的技术管理工作是矿山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旦发生失误,将会造成人为的地质灾害。龙门山石灰石矿建矿初期的主要排土场之一——云中寺排土场,由于建矿初期岩土分开排弃困难,且运距远,加之管理不善,导致未能按设计受纳岩石,形成了岩土混排。此后,曾受暴雨袭击而发生大面积滑坡,并在排土场下部沟内产生泥石流,冲垮了石灰石矿细碎车间5#皮带廊,毁损下方村庄道路及部分民房,造成了很大损失。虽然多次斥巨资进行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但时至今日,该排土场泥石地质灾害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分析该排土场泥石流形成机理,有效地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云中寺排土场特点及现状
1.1 云中寺排土场特点
云中寺排土场位于采场南部偏东处,原始地形最高处标高870m,最低处710m,面积168 280m2,自然坡度28°左右,地形陡峻。区内出露岩性为奥陶系第六段灰岩,局部地段为陡崖,无草丛灌木。排土场下方300m内无村庄和工业设施。排土场沟谷坡度陡,地形高差大,面积较大。区内多条沟谷,容易形成汇水。一旦形成岩土混排,尤其是卵圆形岩石与粘土混排,则会形成泥石流的隐患,而300m外的村庄、铁路和工业设施就会变为泥石流的袭击目标。
1.2 云中寺排土场现状
云中寺排土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造成了泥石流形成的充足物质来源,埋下了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隐患。在1989年该排土场停止使用至今,形成的高台阶排土场呈现五大特点。
(1)台阶高度大,坡顶到坡底垂直间距达190m左右。
(2)坡堆的坡面与地形坡面同向,且均呈高角度,坡面已达60°,局部达80°。
(3)坡堆里外物质组份基本相同,卵圆形岩石、粘土均匀相混。
(4)坡堆的物质孔隙度大,雨水易渗漏,容易到达基岩(排土前的原岩)上,滞流累积。
(5)无雨时节,土岩相粘固结,形成凸坡面,相对稳定,坡堆面上无杂草、灌木生长。
2 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其地质灾害的治理
2.1 云中寺排土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
云中寺排土场属高台阶排土场,一般条件下很难实现自然安息状态。一般自下而上1/3H处(H为排土场台阶高度)之下部,由于后续排弃岩土中大块岩石的滚动产生的夯实作用,使得呈现安息状态。安息角约在35°~40°,上部因粘性作用,呈现凸形坡面,一段时期后固结并暂时稳定。在雨季,云中寺排土场多次接纳雨水,由于岩土间孔隙度大,由小到中雨的雨水很快从坡堆面上渗透,充沛的雨量,使得渗透到原始基岩,岩土混合物安全被雨水所浸透。
在雨水渗透岩土混合物时,岩土混合物中的粘土由于吸水性强,逐渐地吸水膨胀、软化,而粘土与卵圆形岩石之间的固结性能也因水而失去,相应的凸形坡堆的重量也因纳水而自重加大,坡堆间岩土相对挤压变形(泥石流的重力成因作用),凸形坡堆的稳定性减小。当雨水完全浸透到基岩上且滞流累积时,邻近基岩的圆卵形岩石因与粘土失去固结性能而发生失稳,在基岩斜坡面上向下滚行。粘土失去粘性,显现滑腻特征,反而起了卵圆形岩石的作用。细流静态水作用后的凸形坡面在人们不易觉察下,已开始向坡底蠕动,恰在这时,更大的暴雨袭来,不仅该区多条沟谷的汇水冲击,而且坡堆顶部采场运矿公路的多方汇水也朝云中寺排土场奔来,霎时间,大量的雨水相聚,硕大的洪水(泥石流的动力成因作用)及重力作用对泥石流的产生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因而倾刻间,云中寺排土场泥石流形成,造成灾害性的后果。
2.2 云中寺排土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形成泥石流的三大物质——洪水、(卵圆形)岩石、黄土(粘土),三者可谓缺一不可。因此,要进行泥石流的灾害治理,也要围绕这些方面进行设计、规划。
(1)杜绝水系来源。在排土场的顶部,修渠筑坝,将运矿公路的多方汇水引至无岩土混合物的非排土场沟内流走;在排土场的两侧多条沟谷汇水的支系修渠引水,使得雨水不论细流静水,还是大水洪流,都能顺渠归流到无岩土混合物的非排土场沟内流走,而不致浸透渗漏于排土场内的岩土混合物里。
(2)挖渠引流。在排土场两翼近岩土混合物处,不能引水归流至其它非岩土混合物的沟内,要挖渠引流,顺岩土混合物与水系沟谷的原岩相接处,引流至下方适当地方,再引出该排土场。
(3)筑坝拦截,阻石分水,使岩土与水分开。修筑透水坝,将岩石固体与泥水液体分离,使(卵圆形)岩石阻挡不动,泥水透坝而流走,这些岩石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的坝底,护坝阻石,使后来的(卵圆形)岩土停止前行,从而阻断泥石流的产生。
(4)修建安全平台。将高台阶坡堆进行人工修理,建成梯状台阶,每个台阶高度留置10m左右,台阶平面宽度50m左右,这样形成安全平台,消除了凸形坡面和大于自然安息角的不稳定坡堆,阻止了泥石流的产生。
关键词:武都区;泥石流;分布特征;危险性分
泥石流是一种灾难性很大的地质灾害,它是指在山区沟谷,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洪水及江河湍流将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碎屑物质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突发性洪流。泥石流灾害的突发性强,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发生期间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破坏作用,以致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证陇南市武都区的经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本文有必要对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机理、动力特征和发展趋势做出一些相关分析,通过深入研究,统计调查结果,从空间分布上对研究区泥石流的分布进行了划分,有助于正确认识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并通过研究危险性分区提出了一些防治泥石流的措施,以尽量降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程度,减少泥石流灾害对人民群众及城市的威胁,为武都区的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便于更好更快地促进陇南市武都区的全面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秦巴山系结合部,是陕、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武都区是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陇南市政治、文化、经济及商贸中心,对陇南市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频繁的地质灾害的发生,给武都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就其泥石流灾害而言,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都是造成灾害发生的原因。
武都区介于东经104°34′ ~ 105°38′,北纬32°47′ ~ 33°42′,海拔约为600—3600m,年平均气温约为14.7℃,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境内深谷高山地势的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降雨相对集中,多为暴雨,每次入渗到土体中的雨水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饱和状态后,便可引发泥石流灾害;区内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表出露的地层类型多,地层破碎,地质灾害频发,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严重区;区内土壤类型多为褐土、新积土、黄绵土、石质土和棕壤等,因为土质结构疏松,且土壤较薄,持水能力差,易受流水侵蚀而流失[5],从而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由于武都区冬春干旱少雨,植被很难生长,因此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低,丧失了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故而也是造成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因素;再者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灾害的形成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由于社会发展,人口的增长逐渐形成了掠夺式的利用土地资源,结果就是降低和破坏了土壤结构,形成了水土流失,同时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工程的实施,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又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上述这些均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2.1 形成条件
泥石流是水土流失发展到极度状态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受到地形地貌、松散物质来源及水源的影响。前两个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基础,是泥石流发生的内因,而后者水源条件则是诱发泥石流发生的外因。
2.1.1地形地貌条件
武都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西秦岭逆冲褶皱带,在地形上,是两山(南、北山)夹一谷(白龙江河谷),西北高,东南低,区内山势陡峻,沟谷切割强烈,地表起伏大,沟壑纵横[1]。武都区坐落在白龙江左岸的河漫滩及I、II级阶地和北峪河河口冲积扇的交汇部位。南北两岸密集的泥石流沟谷和上游汇集了大量泥沙[5],使河床高于城区平均地面的高程,加之沟谷下切强烈,河床淤积,从而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
在地貌上,可将武都区泥石流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者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岩层破碎、植被覆盖面积少,这样的地形对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十分有利;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窄而陡的峡谷,谷床纵坡度比降大,使泥石流能沿着山谷或坡面顺势而下,冲向坡脚或山外;下游堆积区的地形多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者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武都区地处陇南山地中部,隶属西秦岭高中山侵蚀、剥蚀构造山地,高中山深切割峡谷[3]。区内出露地层多,地层破碎,地质构造活动强烈, 地质灾害活动频繁, 是我国四大滑坡、泥石流密集区之一[5]。
2.1.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
武都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活动较强烈,褶皱发育,岩体主要以变质砂岩、板岩、灰绿色千枚岩、砂砾岩、结晶灰岩等为主,一些地区还有黄土分布。区内泥石流沟谷坡度较陡,沟谷山体岩层结构松散,岩性软弱、破碎,有些地方岩石含较多的炭质,风化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是泥石流固体碎屑物质的丰富来源。另外,由于频繁的地震活动,使得地壳抬升沟谷下切,沿沟谷地带形成大量深切地形,在降水、人类工程活动或重力作用下,沟谷冲蚀或侧蚀、坡面冲蚀、沟岸坍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大量松散固体物源[6]。还有由于筑路、修渠,不合理的开山采矿、采石等人类工程活动,又进一步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2.1.3水源条件
水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而泥石流的形成与短时间内突然的大量降水密切相关。武都区引发泥石流灾害的水源条件主要是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水。据资料分析得出,降雨量超过25mm/d,小流域雨量在10min ~ 30min内大于10mm或20mm,就有可能爆发泥石流,而该地区雨量在一定时间段内均超过了泥石流形成所需的雨量[5]。武都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区内年降水量400~900mm,平均降雨量为473.5 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总水量的53%,可见这种高强度的降雨为该地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足够的水动力条件,因此大量的降水条件就成了该地区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分布特征
陇南市武都区是中国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的密集区之一。在分析武都区泥石流的分布特征时,通过走访调查及有关资料的整理获知,区内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沿岸的三个片区:西路片区、北路片区和东路片区,主要呈集中分布。
西路片区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角弓(山背后沟、小坝子沟、白草坝沟、下猴子沟)、石门乡石门沟、黄家坝(大创沟、马盐沟、硝水沟)、两水镇泥湾沟、蒲池张沟、城关镇灰崖子、姚寨沟。
北路片区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清水沟、汉林沟、柏林大湾沟、城关镇(粮站沟、药王阁、郭家沟)。
东路片区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龙风佛堂沟、汉王燕儿沟、桔柑乡、三河乡、玉皇乡、透防乡、外纳乡等。
以及位于武都区白龙江支流西侧最大的泥石流沟北峪河(见图一)。
表1 武都区泥石流灾害信息统计表
发生地
降水量(mm)
流域面积(km2)
泥石流流域发育程度
山坡度数
泥石流发生条数
角弓沟
43
294.3
旺盛期
34.3
23
石门沟
41
45.8
旺盛期
36
24
两水泥湾沟
31
10.3
旺盛期
26
19
蒲池张沟
37
15.31
旺盛期
35
10
汉林沟
36
33.983
旺盛期
23
1
龙风佛堂沟
54
44.71
旺盛期
33
6
桔柑沟
34
26.3
旺盛期
36
5
三河沟
61
214
旺盛期
27
4
透防河
28
52.68
旺盛期
41
2
北峪河
34
432
旺盛期
26
38
汉王燕儿沟
35
3.6
旺盛期
28
25
图1 武都区泥石流分布示意图
根据陇南市武都区频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总结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泥石流的分布密度高,面积广,据资料显示西部泥石流沟80多条,北部泥石流沟将近200多条,南部64条。武都区面积约4683km2 ,其中泥石流分布面积约占3000km2 ,仅分布面积就占全区总面积的64%;二是暴发频率高,中小泥石流沟每年均爆发2—4 次[2];三是冲沟和坡面泥石流成片密集分布,武都区的冲沟及坡面泥石流非常发育,常成片分布,这些区域有较宽阔的河漫滩,形似河谷小盆地,尤其以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一带分布最为密集;四是突发性强、成灾快、破坏力大、涉及范围广,往往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能酿成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城区建设造成的灾害损失十分严重,至此本文通过对武都区泥石流灾害的分布特征和泥石流发生特点的分析,使得对该地区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3 泥石流动力特征分析
对泥石流动力特征的分析,是认识泥石流危害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基本数据。文中由于缺少当地泥石流发生时的实际观测数据,所以对各个泥石流沟的分析主要根据走访得知的已有资料,并类比利用目前已有的泥石流动力特征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的分析。
3.1 泥石流洪峰流量
根据数据资料,本文就对北峪河流域的泥石流洪峰流量的计算是采用配方法来进行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7]:
公式中,Qc—泥石流洪峰流量,m3/s;
QP——限期清水流量,m3/s,采用陇南地区经验公式[8]:
QP(1%)=11.2F0.84,F为北峪河流域面积432km2,得出QP=18.32m3/s;
γc—泥石流容重,取4.86t/m3;
γH——泥石流中固体物质重度,取26.5t/m3;
γw—清水的重度,取1.0t/m3;
—泥石流泥沙修正系数,,得为0.18;
Dc—泥石流堵塞系数,根据堵塞程度取Dc为1.5。
经计算最终得出北峪河流域的泥石流洪峰流量为32.43m3/s 。
3.2 泥石流冲出量
对泥石流沟的固体物质冲出量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9]:
公式中,—泥石流冲出量,m3;
—降水量,取34mm;
—北峪河集水面积,取432km2。
经计算最终得出北峪河流域的泥石流冲出量为284.49m3。
3.3 泥石流流速
北峪河流域形成的泥石流属于粘性泥石流,所以根据粘性泥石流流速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7]:
公式中,Vc—泥石流流速,m/s;
nc—粘性泥石流的河床糙率,取0.033;
Hc—平均水深,取1.2m;
Ic—泥石流水力坡度(%),一般用沟床纵坡降代替,取17.7%。
经计算最终得出北峪河流域的泥石流流速为14.38m/s。
通过对部分泥石流动力特征的分析计算,得出相应数据,是认识泥石流危害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所需的重要参数设计,其特征值的计算与确定直接关系到防治工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4 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及危险性分区
4.1 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以往资料记载,陇南市武都区屡遭泥石流侵袭。1960年~ 1998年这38年间共发生较大泥石流八次。其中1984年8月3日,武都城区出现日降雨量107.2mm的大暴雨,北峪河及北路片区诸沟同时发生爆发性泥石流,使东江水沟泥石流流量达210m3/s,将白龙江堵断,使流量达1870m3/s的江水决堤漫城,给城区造成重大危害,经济损失近亿元[4]。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又多次发生大大小小的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和城区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据调查分析,武都区各个泥石流沟道普遍发育,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活动频繁
陇南市武都区坐落在白龙江上游的高山峡谷之中。城区南北两山地形错综复杂,绝对高度在800m左右,地势陡峭,坡度在45度以上,均处在我国南北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发生过1879的武都8级大地震和2008年的“5.12”汶川8级大地震,致使山体松动、地表结构支离破碎,再加上两山分布有大小11条山洪沟道,极易产流、汇流,山洪泥石流并发,百年一遇洪峰流量达290 m3/s,山洪隐患巨大,是全国四大泥石流的高发区,地质灾害隐患巨大。
(2)气候条件特殊
武都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依西南向东北、从河谷到高山变化较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秋暴雨集中,多发生在6—9月,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在各个泥石流沟道形成汇流的速度极快,故而极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3)生态环境
由于山高坡陡,山体逐渐开裂,致使植被死亡,山体崩塌、滑坡埋毁植被,并加剧了土壤的侵蚀,尤其是北山的植被逐渐退化,山体裸露,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加大了该地区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随机性也增大,对泥石流的预测也增添了困难。
(4)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长期不合理的工程开发活动,逐渐加深了泥石流隐患的发展。一是人口过快增长导致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致使植被退化,林线快速后移,加剧了城区上游和南北两山水土流失,加深了泥石流灾害的隐患。二是河道、沟道内乱采滥挖,致使部分河段河床下切,河堤地基外露,加深了江河堤防跨堤、决口的隐患。三是开山炸石和沟道内挖砂取土、乱修乱建,使其山体地表岩石破碎,引起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为泥石流活动创造了基础,从而加剧了泥石流灾害形成的隐患。
综上可知,该地区泥石流在地震作用、自身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泥石流灾害十分活跃,灾害发生的次数逐渐增多,爆发频率和规模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4.2 泥石流危险性分区
武都区内泥石流活动频繁,来势凶猛,其爆发常使人猝不及防。泥石流的爆发常具有广泛的破坏性,主要表现为:埋陷村庄房屋、农田、矿山、工厂、工程设施等,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破坏公路、桥梁、车站;破坏水陆交通运输;淤积河道、湖泊、水库,使大量泥沙涌入白龙江,抬升河床,破坏水利工程,降低城区的防洪能力;破坏国土资源和白龙江一带流域的生态环境,使区内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根据武都区内不同地段的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危害程度,并结合往年发生泥石流灾害冲淤的范围,现将全区划分为以下三种泥石流危害区:高度危害区,主要分布于白龙江干流流域、北峪河流域,其地质环境条件很差,泥石流灾害发育十分强烈;中度危害区,主要分布于沟坝河上游流域、米仓沟、三河、洛塘河上中游流域一带,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泥石流灾害一般发育:低度危害区,主要分布于池坝、马营、隆兴、黄坪等地,地质环境条件一般,泥石流灾害发育缓慢[5](见图2)。
表2 武都区主要泥石流灾害发生点的危险性评价
序号
沟名
乡镇
规模
易发程度
爆发频率(次/10年)
危险性评价
现状评价
趋势
1
角弓沟
角弓乡
大型
极易发
10
大
大
2
石门沟
石门乡
大型
中等易发
2—5
中
中
3
泥湾沟
两水镇
大型
极易发
5
大
大
4
张 沟
蒲池乡
中型
极易发
10—20
大
大
5
郭家沟
城关镇
中型
中等易发
2—6
中
中
6
清水沟
城郊乡
中型
极易发
3—5
大
大
7
燕儿沟
汉王镇
大型
极易发
10
大
大
8
桔柑沟
桔柑乡
大型
中等易发
5
中
中
9
米仓沟
安化镇
中型
中等易发
8—10
中
中
图2 武都区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图
5 泥石流的治理分析
陇南市武都区频繁发生的泥石流已多次给这个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形成灾难性的危害。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防治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已是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危险性的评价,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治理泥石流的经验,提出了以下治理方案:
5.1 工程保护措施
5.1.1工程治理措施
(1)拦挡工程: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易发的主干流两侧修建拦挡堤坝,拦截泥石流,以削弱泥石流的危害强度,减小泥石流破坏能力;或者加筑堤坝高度,利用拦挡山谷沟道冲出的泥沙来稳固两侧沟岸,并且适时疏通淤积在白龙江主干流各个沟道的泥沙,以保持流通顺畅。
(2)治水工程:在泥石流易发点的沟谷或山坡处修建引水、排水渠道,当发生有暴雨或连续降雨时,以调蓄、引导泥石流流域的地表水,进而改善泥石流形成与发展的水动力条件。
(3)排导工程:在泥石流爆发的冲出地修建排导沟、导流堤、顺水坝等工程,以引导规范泥石流的流出途径,削减泥石流冲出强度,降低泥石流对周围建筑设施及农田等的危害程度。
(4)防护工程:在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要道修建防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保护周围房屋、通信设施等建筑物和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要道,以抵御泥石流的强大冲击,减小破坏程度。
(5)停淤工程:在下游泥石流发生堆积的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修建人工停淤场,给泥石流提供一个不会对人民正常生活造成困难的可堆积场所,事后再对淤积的泥沙、石块进行适当的处理。
5.1.2生态治理措施
(1)退耕还林:在城区南北两山和白龙江的支流北峪河流域一带大力开展退耕还林的工作,以提高林地涵水固土的能力。
(2)植树造林:鼓动人民群众在南北两山通过大量种树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暴雨径流,保持水土,以减轻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泥石流灾害。
(3)修建梯田:鼓励农民在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一带兴修水平梯田,并通过种树种草,以改善城区的生态环境使其逐步渐入良性循环。
5.2 非工程保护措施
(1)加强泥石流的监测预警:通过监测白龙江流域的降雨过程和降雨量,根据经验判断因降雨激发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可能性;并监测山体滑坡、崩塌的活动情况和沟谷中松散土石的堆积情况,分析这些因素引发泥石流的危险性;在泥石流的形成区设置观测点,发现上游有形成泥石流的态势后,可以及时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做好防范准备。
(2)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利用各种媒体要大力开展泥石流的防范工作,并在学校、各个单位、农村乡镇开设讲堂,普及防洪应急自救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泥石流的避险自救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
6 结语
陇南市武都区地形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岩层破碎,土质松散,地震发生频率较高,以及该地区降雨过于集中且暴雨多,降水量大,这些自然因素给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再者,因为人类工程的频繁活动,山中植被覆盖面积越来越少,绿化建设也相对薄弱,极易引发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武都区的泥石流灾害,并借鉴了一些其他地区治理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和经验,提出了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预防泥石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对区内人民群众和城区建设的危害,这对于保障城市安全、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现今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 泥石流;形成机理;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72―01
0 引言
针对泥石流防治的来讲,除了要考虑泥石流的条件、性质、发生趋势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需要从全球的角度,以实用,相互关联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预警措施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泥石流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因此,泥石流的防治不是单个的具体的预报或防治措施,而是若干个措施的结合,是泥石流预警预报、应急求助、灾前防治、灾后治理和重建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结合。目前,针对泥石流防治的研究已经进取得了一定进展,各种软硬防治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泥石流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宣传预防、紧急抢救和治理重建等众多环节,因此,如何以系统的理论来统领整个泥石流的防治,把各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安排到泥石流防治的各个阶段,以到达安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防治方法
1.1 防治概述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3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诱发因素: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1.2 防治方法
经过上面分析讨论,泥石流防治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硬性措施和软性措施,基本手段为在构筑强制性硬性措施的和行政管理方法为主,尽量有效避开泥石流灾害的软性措施。
一方面对于硬性措施来说,主要形成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预防体系,能有效强制性的对泥石流形成进行限制,也就说更为有效的控制泥石流发生源地,从而避免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或者利用此方法降低灾害的暴发频率,能够减小规模或者消减灾害危害作用。但是同时,这种方面由于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有对于重点地段才采用硬性措施,因而难以普遍采用。
另外一方面,对于软性措施来说,就是从过相关监测工作,来研究泥石流的气象、水文等主要因素的动态变化,来分析泥石流的发展变化,从而更为有效的对于泥石流灾害进行预测、预警处理,同时更为有效对于人畜进行疏散,从而安全能撤出灾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进行科学决策,对于划分泥石流危险区并指导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和避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对于我国泥石流灾害现状及治理方法探讨,重点从3个方面探讨泥石流防治工作的开展。
1)重点在于预防,软性措施为先
预防为主的策略主要对于对潜在威胁和可能发生的灾害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利用软性措施为先的方针,可以有效减少灾害的影响,节省资金进行重点地段的整治工作,能够从全局的角度说明如何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根据流域危险区划制订防避方案;铁路、公路、航道、水渠、电力及通讯等线路工程,在勘测选线和运营阶段,做好通过具有严重危险泥石流沟的绕避方案和线路通过泥石流活跃地区的选线绕避方案是防避泥石流灾害的有效方式。
2)应该把单项治理普遍化
对于我国铁路、公路部门来说,包括排导工程程、分洪工程、拦蓄工程和停淤工程等是普遍采用并运用多年、行之有效的泥石流治理方法。所谓的单项治理,主要是指,将泥石流与保护对象实行隔离,或将泥石流拦蓄停淤,或将泥石流疏导排泄,具有工程简单,功能可靠,造价节省,容易维护等优点,而不是直接在发源地对于泥石流进行治理。但是需要注意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其防灾减灾的效益较为有限,也就说它不具有、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泥石流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
3)重点地段应综合治理
针对不同泥石流地段,包括上至流域水源区、形成区,下至流通段、堆积区,可以选取不同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对于泥石流形成与活动的全过程实施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目前,这也是我国城镇、工业矿区泥石流的防治处理主要方法。综合治理主要包括生物的、工程的、预报报警的、行政与法制管理的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采用方法多种,措施多样,功能互补,覆盖范围较宽的多种措施。这样的处理方法能有效避免人为主观判断,同时也避免了由于设备故障,设施缺陷,管理维护不当引起的错误判断,从而能保证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但是也需要注意,周期长(3年-5年或更久),需用人力和经费较多是这种方面的局限性所在,还难以普遍展开英勇,而仅限于重点实施。
2 结论
本文介绍了泥石流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对台风暴雨和植被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及微观机理还不太明确,尤其是在台风暴雨的反复作用下,植被的防水固沙作用到底有多大等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山洪;泥石流;防治;灾害处理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093-02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山区居住的居民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问题,而山洪和泥石流则是地质灾害中非常常见的,也是给居民生命和财产威胁较大的地质灾害之一。所以,处理好这些潜在的威胁,是山区居民的迫切需要。
1形成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因素
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由于地形地质因素、水文气象因素及水利设施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其集中爆发在汛期的丘陵地区和山区。
之所以在山区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根本上是由其山高坡陡的地形条件决定的。调研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区可知,山洪泥石流大多顺着高陡的山麓地区坡度大的狭沟流动。通过地形及地质的分析可知,高山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在长期的外界环境作用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了大量风化破碎的岩石和厚厚的地表砂壤土,这种粘结性极差的土为山洪和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固体物质来源,加之高俊的山峰和深谷等地形条件的存在又为山洪泥石流的奔流带来了巨大的势能和动能。
山洪泥石流爆发的又一诱导因素便是由于持续大量降水等原因导致的在灾害形成区内聚集大量的雨水,这一因素即为山洪灾害产生的气象水文因素。通常西风带环流的南北移动、副热带高压的南北移动或季风的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复杂气候的形成,进而导致一定范围内的连续强降雨,急剧汇集大量的降水致使地表流水的水位骤涨,水流冲刷碎石、壤土以及崩塌的岩石形成了强大的山洪泥石流。
一些山区缺乏必要的防洪设施是导致山洪泥石流灾害产生严重后果的外界因素。很多山洪泥石流高发区分布在地表水系发育复杂且防洪防汛等水利工程设施匮乏的地区。经常可见有些地区的河流随意流动没有固定河岸,没有拦河坝等水利设施,有些地区虽有小型防洪水库,但往往由于建设等级低或年久失修而难以胜任防洪防汛角色。
2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根本原则
《全国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全国性的保障山区构建和谐型社会的安全的规划,它规定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山区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根本。它体现了山区努力提高人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努力发展社会经济和努力保护山区环境的要求。为了使防御治理山洪泥石流的水平提高,为了能够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的得到促进,不难看出探讨和做出全国性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治理措施的迫切性。
奉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的措施,来增强群众防灾和自救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坚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制度。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积极开展集体互帮互助活动和监控预防等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工程以外的措施。做到提前预防,迅速带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对于有保护意义的重要地方可以依据当地情况施以适当的工程保护措施加以重点保护。
奉行“以重点为主,以一般为辅”的原则。防御治理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工作,应采取统一规划设计,分层实施,保证以重点为主,以一般为辅。实行重点与一般结合的原则,按照各地区灾害的严重性、急迫性,有条理的完成灾害防御系统的建设。一步一步完成规划目标。
奉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人类的各种活动不但是人类自己的安全遭到威胁,同时非常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这也是诱发山洪和泥石流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防治的根源是人类本身。所以,我们必须强化人的管理,使人的各种活动趋于合理化,禁止再对防洪排洪措施的侵占和破坏,改进耕种的模式,“退耕还草、还林”,防止水土的大面积流失,从而进一步改善我们所居住的环境。
奉行“兼顾统筹,全面治理”的原则。可以各个不同的山区的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特点,全面顾及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及群众自身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将各方面与生态环境的提高进行统筹兼顾,做好全方位的规划。
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采取适宜于本地区的防治措施。由于我国的自然地质情况相差悬殊,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需要防护的地方非常多,而且各地经济水平良莠不齐,所以山洪的防御治理工作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方面,再有能力有必要的地区可以采用当今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可以采用较为经济实用的技术手段,同时可以大范围的采取群测群防措施进行防治。
3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治理的方法
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但是如果对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内的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采用的保护措施是工程措施那显然是不经济不合适的。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御治理要以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采用非工程措施为首选,工程措施为备选的综合性防治模式。通过对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分布等方面的探索,我们把灾害地区用重点和一般防治区两个标准来区分,并将小流域作为基本单元,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规划。通常我们防治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措施有:
3.1工程方法
当城市、较为大型的企业和矿场或是较为重要的设施受到山洪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时,为了保证重点保护对象不受威胁,经过相关的经济技术方面的评估,我们通常采取相应的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治。工程措施有:保持水土、加固病险水库、山洪沟泥石流沟的疏导等。
3.1.1兴建防洪设施
为了有效地拦截洪水,起到削弱洪峰的效果,最大限度的降低山洪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应考虑在泥石流形成区兴建如引水渠、截水沟、防洪水库等水利设施。
3.1.2泥石流沟的疏导
当遇到比较重要的保护对象或是泥石流沟受到的危害较为严重时,我们通常采用工程治理的手段。修建挡墙、疏通及治理泥石流沟和蓄水为泥石流沟疏导的基本手段。今年,计划对2 359条泥石流沟进行治理,计划疏导9 210km、施工挡墙15 730座。
3.1.3洪沟的疏导
当城镇、大型企业和矿场、农田或基础设施的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通常采用工程手段进行治理。修建排洪沟和护岸和疏通洪沟是主要的治理洪沟的措施。今年,计划对19 230条洪沟进行治理,约102 450km的护岸和堤岸需要加固、建设。洪沟工程约138 250km。
3.1.4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
当城镇、大型企业和矿场、基础设施的安全受到危险滑坡的威胁时,或滑坡的稳定性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通常先论证经济技术的合理性,然后采用涮坡、挡墙、排水、锚固等手段对滑坡进行整治。今年,计划对1 549个滑坡进行治理,修建挡墙1 003.5万m,排水沟405 320m。
3.1.5保持水土
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成因、特征、分布等因素和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治理规划采用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和生物工程手段综合起来治理。今年,有约1 520 000km2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区继续治理。
3.2非工程方法
宣传灾害预防知识、进行灾害知识普查、编制预警方案、建立和完善灾害预报系统、危险地区居民迁移等为非工程方法。
3.2.1宣传灾害预防知识
由于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这就要求我们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每个人都有义务参加灾害的防治工作。《全国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治规划》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以此来强化人们的防避灾的意识和灾后自救的本领,使得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御治理成为灾害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
3.2.2进行灾害普查
《全国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治规划》中规定有关部门要全力展开灾害普查。探索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状态和规律,以供灾害预报之用。依据临界降水量,我们初步将降水引发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分为低中高三级。在我国降水引发山洪泥石流的高可能发生地主要有:四川盆地,云南西南,湖南南部,湖北西部,太行山等地。遗憾,因为规划的局限性,还有很多地方存在灾害或灾害隐患尚未被发现,而且由于自然以及人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新的灾害还会出现。所以,灾害普查的范围和力度急需进一步加大。
3.2.3实行躲避迁移
规划将对住在灾害区或是难治理的地势低洼地的居民实施长久行迁移规划。尽量为原本散居的居民制造更多机会,加以政策上的引导,促使居民迁移在安全地带建立村镇。但在此之前必须评估新选地址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保证居民迁入地不会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防治再次迁移发生。
3.2.4建立和完善监控预报系统
对降水的全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分析监控信息进行山洪灾害的预报,并且能够及时公布预报结果,这是目前最有效最好的防灾避灾方法。水文、泥石流、气象、滑坡等专业监控为主要的监控手段。今年,计划开建气象观测站4 051个,雷达观测站45个,雨量观测站9 132个,简易的人工观测站13.2万个,水温观测站455个。
3.2.5编制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编制具有可行性的防治方案,建立由社会各界组成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当有灾害发生的前兆时,广大居民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同时能够遵照原定方案迅速井然有序的对群众进行转移。尽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数量。
参考文献
[1]毛罕平.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装备技术,2007,33(5):4-9.
[2]刘述丽.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3):8-10.
[3]袁巧霞,蔡秋月.温湿地区温室集雨系统效果的研究[J].节水灌溉,2008(6):19-20.
[关键词]泥石流;滑坡;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17-01
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是我国十分常见的地质灾害,泥石流主要是指由洪水强大的冲蚀力引发的灾害,洪水会携带大量和泥沙和杂物,洪水强大的冲蚀力再加上泥沙和杂物自身的质量,会使得泥石流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会对沿途和沟口的村庄和城镇造成极大的破坏。滑坡是山体斜坡上的部分受到雨水侵蚀、地震等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整体向下运动的现象,这会对坡下的建筑物和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无论是滑坡还是泥石流,都会给我国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只有进行相关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够减少损失。
1.泥石流、滑坡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
1.1泥石流、滑坡的形成和作用机制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 对农田和道路、桥梁及其他建筑物破坏性极大,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土壤结构疏松,易积水,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同时山体及坡体的物质组成、降雨和地震都对滑坡的形成和发生产生影响。
1.2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和滑坡的影响
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活动破坏了区内的原始植被,直接诱发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2.泥石流和滑坡的防治措施
2.1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
合理布设监测站点。在区域内建设水文、气象 、山洪灾害及滑坡泥石流等多个监测预警系统,负责监测实时降雨、洪水过程和山洪灾害,为减少或避免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可靠的支撑。分析确定临界雨量以及时段降雨量均值及场次暴雨资料分析确定各河流的临界雨量值,根据临界雨量及诱发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为 3 级: 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建立山洪灾害预报模型。预报模型的建立是山洪灾害预测的重要环节,可分别采用气象因子相关法、回归分析法、神经网络模型等建立山洪灾害预报模型。
2.2采用科学的防护技术
随着现代防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迫切要求,相邻学科的渗透、促进,以及洪水给人类社会经常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等,促使人们利用科学的防洪技术。根据山洪灾害分布成因、特点及防治任务,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建设包括监测系统、县级山洪灾害防御信息接收平台、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组成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平台。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洪水预报警报的水平,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先进手段,为指挥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2.3注重水土保护防止洪水泥石流的发生
采用生物措施和水土保持防治。在区域内禁止滥砍滥伐,进行封山育林、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植被可增加地表对降雨的滞蓄能力,还可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等,因此要大力保护和治理极易发生滑坡及有泥石流发生的区域的植被。
2.4采用工程性的防护措施
工程性的泥石流和滑坡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的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这是铁道和公路交通部门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穿过工程。指修隧道、明硐或渡槽,从泥石流的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这也是铁路和公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防护工程。指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它主要工程措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滑坡的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运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拦截、旁引滑坡区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内;或将滑坡区内的雨水及泉水尽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主要工程措施有: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等。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体上游严重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丁坝”;在滑坡体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
3.泥石流滑坡防治的长效手段
只有充分了解区域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才能够真正了解到灾害的发生条件,同时相关部门应当进行实时的检测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救水平,减少泥石流和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影响,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政府的整体形象。
结语:滑坡和泥石流都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数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开荒、过度放牧、人工切坡等等。因此需要人们树立环保的理念,同时相关部门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另一方面滑坡和泥石流有些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山体的加固,防止灾害的出现。同时还要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及时处理,防止出现次生灾害对人们造成二次影响。相信通过相应的防治措施,一定能够减少泥石流和滑坡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泥石流;分布;问题;防治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泥石流是指发育于公路沿线并对公路桥涵,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护结构具有冲击毁损和淤埋破坏的病害类型,包括桥台水毁、上部结构毁损、桥涵基础掏蚀、桥涵淤埋、道路毁损等类型。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破坏力大等特点,是地质不良山区公路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一、泥石流的分布
据统计,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有20个行政区内分布着受泥石流危害的城镇,占省级行政区划总数的58。 82%。这些城镇中,仅县级及以上政府驻地城镇就达150余个。其中包括兰州、西宁(照片1)、太原、贵阳、拉萨5个省会或自治区首府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省会驻地城市中的兰州、西宁、太原等均遭受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香港特别行政区城区也曾遭受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据调查,历史上和建国后的50多年中,山区许多城镇分别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泥石流危害。如兰州市在1950~1976年的27年间,多次遭受泥石流灾害,仅泥石流灾害致死的人数就达3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建国后的50多年中,我国县级及以上城镇因泥石流致死和失踪的人数已约1 500人。城镇泥石流危害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泥石流问题
1 少数泥石流沟难以避让
泥石流密集分布地带一般沿活动性构造断裂分布,主要集中在新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深切河谷区和地形突变区,如中国地形三级阶地的2个过渡区和四川盆地周围山区,长江上游及其支流、黄河上游及其支流、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水系等深切河谷段。山区公路选线一般选择河谷傍山线。在地形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受线路平面布置和标高的控制,少数泥石流便难以避让。如滇藏线上的帕隆藏布江深切河谷段的泥石流沟众多,就难以避让。
2 部分泥石流沟判别困难
低频泥石流,在自然环境下,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爆发一次。但是低频泥石流在公路建设中若被误判漏判,一旦爆发,损失巨大。这种泥石流沟的准确判断十分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峡谷区泥石流沟。峡谷区内,主河流速快,输沙能力强,泥石流难以在沟口形成典型的堆积扇,缺乏主要的野外判别标志。
(2)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区的泥石流沟。在人类活动较少,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自然植被恢复很快。泥石流爆发后,其地貌特征很快被植被所掩盖,难以识别。
(3)冰川、融雪型泥石流沟。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冰川、融雪型泥石流沟,由于在该地区,人烟稀少,历史资料匮乏,泥石流形成区海拔高且长期冰雪覆盖,沟口堆积扇上的植被恢复快,野外调查和航片判断均有相当的难度。
3 特大型泥石流对公路的毁灭性破坏
泥石流是改变山区河谷地貌最快的外在动力过程之一。一次特大型泥石流可以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使支沟沟口和主河形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是线性建筑物,这种毁灭性的泥石流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路线的中断,甚至是永久性的中断。特大型泥石流一般为冰川泥石流、冰湖溃决、崩塌、滑坡堵塞溃决型泥石流等,多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对于此种泥石流目前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如川藏公路K4033~K4038处的古乡沟,1953年9月瀑发特大型冰川泥石流,泥石流摧毁沟口桥梁1座,淤埋毁坏公路4.5 km,堵断帕隆藏布江,形成古乡湖。造成川藏公路长期中断,并影响至今。1988年7月波密县米堆沟上游冰川湖溃决,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在帕隆藏布形成堵塞坝,2 h后,坝体溃决形成溃决洪水,洪水冲毁下游28km公路路基,影响达到下游近100 km范围内。灾后影响交通长达6年之久,投资近亿元整治后,该线路才基本保证正常通车。
三、公路泥石流的防治
1 公路泥石流的防治原则
泥石流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多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受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其根治极为困难。为此,泥石流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避强制弱,重点治理;沟谷的上、中、下游全面规划,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应中小结合,以小为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2 公路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防治应贯彻综合治理的原则,突出重点,因害设防,因地制宜,讲求实效,要充分考虑到被防护地区与具体工程的要求。其具体防治措施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2大类。
2.1工程措施
①蓄水、引水工程。包括调洪水库、截水沟和引水渠等。②拦挡工程。拦碴坝的作用主要是拦碴滞流,固定沟槽。坝的设置可在沟口建筑较高的坝体,拦截大量固体物质,形成泥石流库。泥石流储淤场是指在较平缓的堆积扇上或较宽阔的沟内,修筑拦截建筑物,促使泥石流落淤的场地。其作用是在一定期限内,让泥石流物质在指定地段内淤积,从而减少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下泄量。③支挡工程。支挡工程主要有挡土墙、护坡等。在形成区内崩塌、滑坡严重地段,可在坡脚处修建挡墙和护坡,以稳定斜坡。此外,当流域内某地段山体不稳定,树木难以生长时,应先用支挡建筑物以稳定山体,生物措施才能奏效。④排导工程,为避免泥石流流出口后造成灾害,常采用导流排放措施。这类工程主要有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和渡槽等,有时也采用明洞和隧道,让泥石流迅速通过。
2.2 生物措施
泥石流灾害不少是由于水土流失恶性发展而形成的,生物措施主要是对泥石流沟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措施,因地制宜地建立起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工程防护林、经济林等,扩大流域内乔灌草植被,提高地表覆盖率,使生态得到恢复,截滞拦蓄大量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它通过植物群落的地上和地下的共同作用,达到以水保土、以土保土的目的,从而预防和制止泥石流的发生,或减小其规模。
参考文献
[1]陈洪凯,唐红梅,马永泰等.公路泥石流研究及治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40- 224.
[2]王兴泽.泥石流灾害机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环境因子
中图分类号:P64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沟谷和坡地上的包含小至粘土、大至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也是山区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其具有爆发突然、搬运冲击淤埋能力强的特点,且有很大的破坏力。中国大陆约占2/3的山区都有泥石流活动,其中尤以青藏高原周边山地、秦岭山脉、太行山区、燕山山脉等地最为严重。因此,中国是受泥石流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死亡300~600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泥石流的研究与减灾,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专门人员从事这一工作。在泥石流综合减灾技术,特别是泥石流预测预报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许多研究表明,降水是诱发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因素,研究降水与泥石流的关系是开展泥石流预报、区划和灾害防治的重要步骤。分析我国不同区域降水和泥石流的关系,可以将小流域定量研究与大范围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揭示在特定的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下前期降水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为开展大区域乃至全国泥石流预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单个泥石流沟是进行降水和泥石流关系研究的基础,环境因子可以近似为固定值或随时间变化不敏感的量。此外,单个泥石流沟研究有利于从泥石流的发生机理上展开分析。在研究大区域泥石流与降水关系时,环境背景因子不再是固定的量,会随着地貌、地质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目前有两种研究方法:(1)将降水作为自变量,同时将环境背景作为另一个自变量,来研究泥石流发生的频率;(2)直接将环境背景作为条件参数,针对特定环境背景来研究降水与泥石流的关系。
在环境因子提取方面有两种不同的方法:(1)仅针对区域内的所有泥石流沟进行环境背景因子定量描述,如利用GIS技术获取每条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沟床比降、长度!松散物贮量和所处的位置、坡度、植被覆盖率和地质条件参数。这种方法要求识别出区域内的每条泥石流沟;(2)直接获取区域内每个栅格点处的地形高程、高差、坡度、岩石类型、断层密度、地震烈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等因子的值。
在分析环境背景、降水和泥石流关系时,需要对大量环境背景因子进行筛选并引人到降水和泥石流关系的分析模型中来。目前有3个发展方向:
(l)直接综合各环境因子进行区划,将大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认为子区域内部环境背景是相似的,建立子区域内降水与泥石流关系时不考虑环境背景条件的差异。针对全国范围的环境背景区划目前开展较多,如在全国层面,应用到业务预报中的方法是将全国分为7个1级区和28个2级区域,给每个2级区建立一个降水与泥石流的关系模型,目前正在进行3级区划,将全国分为74个子区域,针对每个子区域建立降水和泥石流的关系模型。
(2)用权重系数分配模型,将大量环境因子综合为一个因子(环境综合指数)。该方法首先针对每个因子进行分级并做栅格化处理,确定每个分级针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程度,再确定每个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后将这些因子依据权重系数进行累加,得到一个综合的环境背景参数空间分布数据。权重的大小应该是影响因子对泥石流的发育程度、影响大小的反映,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等方法。
(3)第三种方法是在环境背景因子栅格数据集和泥石流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的可拓学原理,建立信息量模型,将所考虑的环境因子的定量值转化为信息量"信息量的大小代表了环境背景有利于泥石流发生的程度。
研究降水和泥石流关系的前提是获取泥石流发生小流域降水量,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全国有700多个站点,这些资料空间分布稀疏且不均匀,这些降水站点在空间位置上多数分布在城镇所在地,因此,观测得到的降水不能很好地代表影响泥石流发生的降水,所估算的泥石流灾害点的雨量就会有很大的误差。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区,雷达资料受地形遮挡、地物回波、仰角等问题的影响,加上本身需要大量自动雨量计资料来订正,缺少时间序列资料,不利于对过去一段时期内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气象卫星红外通道所观测的亮温资料进行降水估计是对地面雨量观测的很好补充,但存档极轨卫星资料时间序列很短。如果能够以气象部门为主对各行各业的降水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共享,则有利于开展基于高密度气象资料的泥石流灾害与降水关系的分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大区域内对每条泥石流进行定量描述几乎很难做到,利用栅格化的环境因子进行泥石流发生的环境背景的分区较为可行。将全国分为几个大区,然后再细分为28个2级区域,再分为70多个3级区域。但是,这样的分区在研究降水与泥石流关系时难以应用,因为子区域内也是非常不均一,其坡度、岩性等因子随空间位置的不同变化极大。这导致临界雨量在区域内并不相同,反而使得临界雨量指标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在不同子区域接边的地方,临界雨量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有悖于临界雨量分布的空间连续性。
针对环境因子栅格数据,利用权重分配来计算出综合环境指数,然后再对综合环境指数进行分级,每一个分级对应于空间上分布的栅格,这些栅格可以是连续性分布也可以是非连续性分布。这种方法使得相同的分区内环境背景是相似的,降水与泥石流的关系在区域内部是适用的。但目前该方法在分配权重系数时,会使得相关性强的因子具有更高的权重,当加入越来越多的环境因子后,一些关键因子所分配的权重系数会下降。
目前前期降水和泥石流发生关系研究可以归结为四点:(l)大量新资料的应用,提高了泥石流灾害所在小流域实况降水估算精度。(2)所考虑的降水因子不断丰富,由简单地考虑临界雨量发展到考虑前期间接有效雨量、前期直接有效雨量、激发雨强和历时,同时考虑了降水类型对泥石流的影响。(3)降水和泥石流的关系模型发展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判别函数模型为代表的确定性模型,另一种是以可拓模型和Logistic。模型为代表的泥石流发生可能性模型。(4)对环境因子的考虑更深人,一种倾向是针对环境背景数据开展更加精细的区划,针对每个区划单元所处的环境背景情况建立降水与泥石流关系模型;另一种发展趋势是利用信息量等模型将环境因子作为降水与泥石流关系模型中的变量。
结语:综上所述,现有的降水资料稀疏使得对泥石流灾害点上的降水估计发生很大偏差,从而影响了对降水和泥石流关系进行分析。需要对各行各业的降水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共享,并在历史泥石流与降水关系的研究中应用起来。另一方面环境因子相关性带来的权重系数分配问题、降水和泥石流关系的概率化研究也急需开展。
参考文献:
[1]康志成,李焯芬,马霭乃,等. 中国泥石流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2]唐川,朱静. 云南滑坡泥石流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3]唐川. 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区域特征调查与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7,9( 1) : 1 -9.
[4]段旭,陶云,刘建宇,等. 云南省不同地质地貌条件下滑坡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J]气象,2007,33( 9) : 33 -39.
[5 陶云,唐川,段旭. 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与降水特征的关系[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 1) : 180 -186.
[6] 唐川. 金沙江流域( 云南境内) 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J]. 山地学报,2004,22( 4) : 451 -460.
关键词:翻山沟;泥石流;勘察
Abstract: debris flows often for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caused by huge losses, some even be ruinous .The gully geological disasters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by single parameter or comprehensive index quantitative reflec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damage degree of loss, for the planning, deploy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vides the basis for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Based on Shi Mianxian turn into gully debris flow explor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sichu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of the debris flow exploration purpose, tasks, work metho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help the similar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double valley; Debris flow; To 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对翻身沟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的目的与任务
对四川石棉县翻身沟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的目的是查明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危害程度和危险性,提出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案建议,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其主要任务是:
1、查明翻身沟地质环境条件,判定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和评估级别;
2、查明翻身沟泥石流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
3、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分析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4、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价;
5、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或另选场地的措施与建议。
二、翻身沟地形地貌条件
四川石棉县翻身沟流域形态呈拳形,流域平均纵向长度7.6km,平均宽度3.0km,流域面积20.69km2。流域内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最高点位于流域南部山脊部位,高程2331m,最低点位于大渡河入口,高程860m,相对高差1350m;主沟纵长8.6km,主沟沟头高程为2200m,主沟平均纵坡降160‰。沟域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在35°以上,沟谷纵坡较大,特别是主沟上游段及支沟纵坡多在300‰以上;1号支沟纵长3.9km,流域面积4.38km2,平均纵坡降260‰。沟域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在45°以上。
根据泥石流形成条件和运动机制及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的分布,将沟域划分为四个区:翻身沟上游2号沟口以上段、各支沟上游植被发育,地震中未出现大的变形破坏迹象,主要为基岩区,物源分布较少,划为泥石流形成区(清水区);2号沟口至已建的二级坝上360m处崩坡积现象较发育,沟床堆积物丰富,为沟域内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的主要分布区域,划为泥石流形成区(物源区);已建的二级坝上360m处至化工厂为泥石流流通区;化工厂以下段为堆积区。
三、翻身沟物源条件
四川石棉县翻身沟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较丰富,且物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翻身沟中上游两岸及1号沟中上游。本次勘查共调查物源点13个,物源类型主要包括崩坡堆积物源、沟道堆积物源和支沟泥石流等三类。
据本次调查统计,沟域内崩滑堆积总量为10.78×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2.89×104m3;沟道堆积固体物源总量为8.3×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1.87×104m3。共计有松散固体物源量19.08×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4.76×104m3。
其中:1号支沟内松散固体物源为崩滑类物源,共4处,崩滑堆积固体物源总量5.3×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1.39×104m3;沟道堆积固体物源共2处,总量为3.14×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0.66×104m3。1号沟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总量为2.05×104m3,占翻身沟流域物源动储量的43%,可见翻身沟流域内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1号支沟占有很大的比例。
据统计,区内大多为震前固体物源,其物源量达17.87×104m3;震后固体物源仅有一处,即N1,物源总量为1.21×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0.40×104m3,占翻身沟流域物源动储量的8.4%。
四、泥石流基本特征
(一)泥石流灾害史及灾情
根据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1985年5月8日下午石棉县骤降大到暴雨,暴雨过后翻身沟发生小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持续时间约20分钟,泥浆飞溅,河道最窄处最高洪峰洪水位高出河床达3m。泥石流主要堆积于翻身沟沟口大渡河及1号支沟中游和主沟交汇处。该次泥石流毁坏翻身沟主沟口一带冲毁房屋5间,冲毁农田约10亩;在1号支沟中游(G5沟道)冲毁房屋3间,冲毁农田约8亩,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并使1 号沟中游(G5沟道)处的7 户居民搬迁。
另据调查在已建二级坝沟上游570m处次级支沟,5.12地震后7月暴雨过后发生小规模泥石流,泥石流堆积于主沟翻身沟沟道中,泥石流堆积物长260m,宽20~35m,泥石流堆积层厚度1~5m,体积约1.21×104m3 ,未造成灾害。
(二)泥石流危险区范围及险情
翻身沟泥石流危险区范围主要为沿主沟右岸预测最高泥位线以下区域及1号支沟沟口与主沟交汇处堵塞可能淹没的区域。泥石流危险区面积为0.11km2。
根据确定的泥石流危险区范围,翻身沟威胁对象主要为1号支沟口到省道S211右侧及沟口两侧居民,以及沿沟分布耕地、果园、村道公路等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据调查访问,翻身沟泥石流现直接威胁居民住户共40户260人,并威胁到沟口省道S211和桥涵安全。因此,翻身沟泥石流目前危害程度属中型,进行勘查和治理显得必要。
(三)泥石流危险区范围及险情
翻身沟泥石流危险区范围主要为沿主沟右岸预测最高泥位线以下区域及1号支沟沟口与主沟交汇处堵塞可能淹没的区域。泥石流危险区面积为0.11km2。
五、泥石流基本特征值的计算
(一)泥石流流体重度
按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附录H填写泥石流调查表并按附录G进行易发程度评分,按表G.2查表确定翻身沟泥石流重度和泥沙修正系数,翻身沟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83分,相对应泥石流重度γc为1.572 t/m3。
(二)泥石流流量
1、雨洪法
假设泥石流与暴雨同频率、且同步发生,先按水文方法计算出断面不同频率下的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方法查阅《四川省水文手册》),然后选用堵塞系数,利用泥石流流量公式计算所得的泥石流最大流量如下表
翻身沟主沟及1号沟泥石流峰值流量计算表
2、形态调查法
用下式求泥石流断面峰值流量QC。
QC =WC·VC
WC—泥石流过流断面面积(m2);
VC—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m/s)。
(三)泥石流流速
翻身沟泥石流重度为1.572t/m3,因此其流速VC 按照《规范》西南地区(铁二院)推荐的稀性泥石流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翻身沟主沟及1号沟泥石流流速计算表
(四)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
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按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T0220-2006)附录I提供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据上节计算结果,1985年翻身沟泥石流为近期发生的泥石流,对比断面法计算结果,其流量相当于P=5%的雨洪法计算的峰值流量,综合确定翻身沟主沟口(计算断面8-8’)泥石流峰值流量为134.24m3/s;1号沟口(计算断面24-24’)泥石流峰值流量为26.06m3/s;据访问,泥石流历时约20分钟,即=1200s;按上式计算的本次翻身沟主沟泥石流过流总量为=4.25×104m3;1号沟泥石流过流总量为=0.82×104m3。
(五) 一次泥石流固体冲出物
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和分析测试结果,1985年翻身沟主沟泥石流暴发时泥石流冲出量为=4.25×104m3;1号沟泥石流过流总量为=0.82×104m3。泥石流重度=1.572t/m3,水的重度=1 t/m3,泥石流固体物质重度=2.65 t/m3,据此计算出主沟固体物质冲出总量为= 1.47×104 m3,1号沟固体物质冲出总量为= 0.28×104 m3。
六、既有防治工程的效果评价
1985年暴发泥石流后,1991年雅安市组织对泥石流沟进行了应急局部治理,整治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砌筑拦挡坝、修筑防护(洪)堤、疏沟等,改善了泥石流沟的行洪过流条件。为保护翻身沟下游的岸坡、农田、211省道以及居民的房屋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勘查对既有的二道拦挡坝进行了调查,一级坝体坝区内淤塞大部;左侧坝肩局部被漂石损毁,一级坝内尚有1000余方的库容;一级坝现坝身、坝基功能正常,仅局部坝肩破坏,坝体总体上保持尚好,坝体稳定;二级坝坝区内淤塞严重,已被漂石、卵砾石填满溢出;右岸坝体局部被掏空;坝肩局部被漂石损毁,削能功能减弱,坝体总体上保持尚好,坝体稳定,。初步估计二级拦挡坝共拦挡固体物质约1.0×104m3。
防护堤:主沟化工厂至省道211地段沿村级公路外侧局部修建的浆砌挡墙AB和CD两段,挡墙高1.3~2.3m,顶宽0.5m,埋深0.5~0.8m;据现场调查,该地段防护堤目前基本完好。1号支沟左侧修建有EF干砌石挡土墙,高1.0~2.5m,顶宽0.5~0.8m,埋深0.2~0.5m。据调查,1号支沟干砌石挡土墙地段目前基本完好,尚可以利用。
在主沟口至1号支沟口地段由于建筑物挤占沟道极严重,特别是在主沟化工厂地段(12断面至15断面)右侧一带,由于修建化工厂和公路挤占沟道最为严重,该地段现沟道宽度仅4~5 m,沟深1.3~2.3 m,远不能满足该沟泥石流过流的能力,因此化工厂地段(12断面至15断面)防护堤达不到防治泥石流的作用,一旦发生泥石流时将会漫出沟道淹没化工厂。
七、泥石流防治方案
1、方案一以稳拦为主、疏排导为辅:分别在翻身沟主沟中游(22-22’断面)、和1号沟中游(28-28’断面)段布置拦挡坝,共在翻身沟内布置2座拦挡坝,坝高7m,拦挡泥石流沟内的大石块,控制下游泥石流洪峰流量。
2、方案二以排为主、稳拦排导相结合:分别在翻身沟主沟中游(3-3’断面)、和1号沟中游(4-4’断面、5-5’断面)段布置拦挡坝,共在翻身沟内布置3座拦挡坝,坝高5m,阻挡泥石流沟内的大石块,并调节下游泥石流洪峰流量,减轻下游防护堤的压力。
3、在化工厂至主沟沟口段布置1号和2 号防护堤,取直和疏通沟道,保持沟道路的畅通,保护翻身沟两侧的居民安全。
4、治理工程实施前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加强泥石流活动的监测预警,避免因泥石流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经济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