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资源整合优化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河南省第一轮矿产资源整合煤炭、铝土矿是河南省最为重要的两种矿产资源,2012年河南省原煤产量1.80亿t,原铝产量368.8万t,分别位居全国产量的第四位和第一位。河南省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针对煤矿、铝土矿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布局不合理、开采技术落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治乱、治散、治本一起抓,以整顿促整合,以整合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整合办法。截至2009年,河南省第一轮资源整合工作已经完成。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矿山数量大幅减少,关闭规模较小、开采难度较大、环境破坏严重的煤矿1059个,数量减少了67%;关闭资源量较少、规模较小的铝土矿92个,数量减少了64%。二是生产能力大幅提高,骨干优势企业整合了94处地方国有及改制煤矿和小煤矿企业矿井,骨干优势企业总矿井数达到186处,骨干优势企业产能增加3802万t,资源储量增加14.52亿t,总生产能力达到13766万t/a。三是开发利用新格局基本形成,通过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水平,河南煤化、中平能化等骨干优势煤炭企业对全省煤炭资源占有率达到了70%,中铝河南铝业、三门峡东方希望、开曼公司等氧化铝企业对全省铝土矿资源占有率达到了90%,基本形成了河南省煤炭铝土矿开发利用的新格局。经过第一轮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河南省煤炭铝土矿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布局不合理、开采技术落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得到明显好转。
1.2河南省第二轮矿产资源整合2007年,根据〔2006〕108号文《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河南省在进一步巩固和推进煤炭、铝土矿整合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情况,针对省内开采秩序较乱、矿业矛盾较突出的金、钼、铁、珍珠岩等矿种,组织开展了第二轮矿产整合工作。在这一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中,部分省辖市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非金属矿进行了整合,如郑州市针对的泥灰岩、石英岩(硅石)等矿种的整合,鹤壁市针对玄武岩的整合,许昌、新乡两市针对水泥用石灰岩的整合等。通过资源整合后,矿山数量大幅减少,如铁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安阳、焦作、驻马店3市铁矿数量减少了105个,珍珠岩、沸石较丰富的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区矿山数量减了52个,仅保留了3个矿山企业;金矿富集区小秦岭地区的小矿数量也减少了60%②。
1.3河南省第三轮矿产资源整合第一轮和第二轮矿产资源整合在矿山数量减少、矿山开局优化、资源集中率水平提高、矿山生产状况和地质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小而散、投入偏少,矿山企业规模过小、大中型矿山企业少,矿产资源开采粗放、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2010年,根据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0〕2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河南省针对除煤炭、铝土矿之外的铁、铜、铅、锌、钼(钨)、金、锑、萤石、石英岩矿(硅石)、水泥用灰岩和建筑用石材(料)等重要矿种,开展了第三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第三轮整合工作是在新的形势下发挥资源的集合优势,建立集约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战略措施,与前两轮整合工作最大的差别在于本轮整合是以矿业权调整为着力点,依据采矿权、探矿权整合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的差异,将整合区划分为以采矿权整合为重点的整合重点矿区和以探矿权整合为重点的整合重点勘查区两大类,并将整合区分为省定和省辖市定两级。本次整合工作全省共确定非煤矿产资源整合重点矿区55个,共涉及51个探矿权、264个采矿权。整合后保留探矿权31个,减少39%;保留采矿权108个,减少59%;矿权总数减少176个,减少55%;确定非煤矿种资源整合重点勘查区8个,涉及探矿权39个,采矿权65个,整合后保留探矿权14个③。从2012年起,河南省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基本完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资源整合转入常态化管理。
2河南省矿产资源整合成效
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河南省主要矿种的资源整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优势矿业企业的资源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通过矿产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了河南煤化、中平能化等5大骨干煤业集团、中铝河南铝业、三门峡东方希望、开曼公司等4家重点氧化铝企业和以及灵宝金源、灵宝黄金股份、洛钼集团等一批重要矿产开发优势骨干企业。二是矿山布局和资源配置日趋合理。通过整合,优化了全省矿业经济结构,全省小煤矿、小铝土矿数量减少了六成以上。截止到2009年底,全省共关闭规模较小、开采难度较大、环境破坏严重小煤矿1059个;关闭资源量较少、规模较小铝土矿92个。大中型煤炭矿山所占比例由原来的3.81%提高到现在的34.94%,改变了之前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不仅解决了煤炭、氧化铝小矿山数量多的问题,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增长,小煤矿、小铝土矿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5万t、10万t以上,产量增长50%以上③。三是完善了安全生产条件。河南省在整合过程中,通过发挥优势骨干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产业优势,落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安全条件生产较差的矿井进行改造,加强安全监管监察,有效地减少了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2011年全省原煤百万吨死亡率0.19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④。四是政府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通过矿产资源整合,运用行政性措施和法制性手段,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资源配置和矿业权设置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进一步优化了资源市场,加强了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增强了政府对资源开采供给的调控能力,促使矿产资源开发向着有规划、有秩序的方向进行。五是河南省煤炭、铝土矿整合经验作为典型在全国得到推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多次派出工作组来河南调研指导总结成功经验,并且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其他省份借鉴推广,为全国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
3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整合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涉及资源合理配置、利益调整和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既涉及治乱、治散,也涉及治本,同时也涉及生产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税费等问题。河南省虽然在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中总结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不到位。部分矿区存在“虚假整合”现象,表面上将一个矿区的几个矿权整合成一个矿权,却并没有按照规定改造原有的生产系统,也没有对整合后的矿区进行开发利用方案设计,资源利用方式没有得到改变,矿山安全和生态环境也没有得到改善;一个矿区原则上只设置一个采矿权,由一个采矿主体开采,部分矿区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角力,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无法进行整合;一些矿山企业相互间已经谈好整合协议,相关政策的却迟迟没有出台,等政策出台后,矿业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以前的整合协议已经无法兑现,导致整合工作无法进行;部分矿山企业已经完成整合,矿权证却迟迟无法下发,勘查开发工作无法推进,降低矿山企业整合的积极性。二是整合后的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由于部分地方在整合过程中,对于部分资源储量较少、品位较低、开采附加值较低的矿山,不符合大矿开采标准的部分边角资源的矿山,以及大中型矿山企业也不愿意整合的小矿山,没有制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案,而以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为由,将其一律关闭,直接导致这一部分资源闲置浪费。三是整合工作只是将分散的资源进行集中,却没有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调整矿业结构,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河南省当前的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单纯强调对资源的整合,追求资源集中度的提高,培植优势企业,而没有把改良开采工艺、矿山环境治理、矿山安全投入和矿产品的销售作为矿产资源整合的重点内容,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对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度不大。四是整合途径缺乏多样性。河南省当前的整合工作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推进,市场运作程度较低,因而对确定整合范围内的合法矿业权予以关闭缺乏法律依据,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使整合工作陷入被动。五是整合工作没有考虑关闭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安全问题。对于关闭矿山,还存在部分偷采盗采的现象,而偷采盗采者的设施简陋,存在安全隐患。缺乏对关闭矿山的监管,一则会导致国有资源的流失,二则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关闭矿山普遍缺乏土地复垦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这些都会留下地质灾害隐患。六是没有形成矿产资源整合常态化工作体系。矿产资源整合需要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目前的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严格意义上讲是一项专项活动,整合协作小组临时由相关部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整合工作结束后小组成员各回原单位,整合过程中形成的规范、制度也随之灭失;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矿产资源管理制度,还存在进一步制定和修订完善的地方。
4河南省矿产资源整合建议
一是编制合理的整合方案。编制合理的整合方案有利于解决整合过程中的现状问题,编制矿产资源整合方案是整合工作的基础,而一套合理的整合方案,能对整合过程中存在的整合不到位、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生态安全、地质安全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合理的整合方案,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全面调查矿产资源分布、勘查开发业、加工及深加工业及销售业情况,针对不同的矿种,从资源禀赋、开局和产业发展等不同角度,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长期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当前矿业市场情况,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制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矿业权整合方案。针对整合中关停的小矿山,制定资源储备计划和远期发展计划,加强对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和生态安全等问题的监管,妥善处理好关停矿山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二是建立矿产资源整合常态化工作体系。常态化工作体系是在现有整合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河南省的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经过近十年的推动,效果较为明显,矿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矿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调整,矿产开发秩序和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下一阶段的矿产资源整合将转入常态化管理阶段。矿产资源整合常态化要求我们从工作体系上、制度上解决矿产资源整合上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让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更加规范化、合法化。要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相关的运作机制,拟定相关部门间协调办法,明确整合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出台调动企业整合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办法和奖惩约束机制,规范企业在整合过程中的行为;全面推进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从矿业权投放的角度上控制矿业布局。三是制定相应的矿业发展规划。制定矿业发展规划是引导矿业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结合矿业市场情况分析,制定相应的矿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统筹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大力调整矿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延伸矿业产业链,推进资源产品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层次,增强矿业发展竞争力,实现河南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小煤矿的要求,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坚决关闭整治整合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小煤矿,促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改制,努力实现煤炭行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二、范围目标
煤矿关闭整治整合范围为全市27处合法矿井。通过关闭整治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淘汰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矿井;保留现有单井生产规模9万吨/年,对单井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而无法提至15万吨/年及以上的矿井通过整治整合提高生产能力,否则实施关闭。以此进一步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从源头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
到“十二五”末,经过整治整合后,市地方煤矿按区域成立珠山、鹿山、新村三个矿业公司。每家公司规模不低于75万吨/年,单井生产规模达到9万吨/年以上。每个公司确认一名法人代表,并明确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机构和制度。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资源赋存状况,按就近原则指导推进煤矿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对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存在多井、同一井田范围内多煤层设置多个采矿权,要整合重组成一个主体煤矿,纳入资源整合范围的矿井必须是在册的合法矿井,非主体煤矿应予关闭。
(二)坚持协调指导、形式多样的原则。在政府指导下,通过控股参股、市场运营、协议转让、全资收购等多种形式推进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通过具备专业资质的评估公司,对煤矿企业的资源和资产进行评估,实现资源、资产量化,为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三)坚持整顿关闭、补偿兼顾的原则。参与资源整合,兼并重组,联合改造的煤矿,必须坚持“先关闭、后整合,以优并差、以大并小”的原则。不具备单井提能或整合条件的煤矿,按政策要求实施关闭。对关闭的煤矿通过资产评估,退还剩余资源采矿权价款,结合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对关闭煤矿进行合理补偿。
(四)坚持风险抵押、验收复产的原则。对复产复工的煤矿,按规定一次性缴足风险抵押金,否则不予验收。
四、必备条件
(一)单井改扩建及资源整合矿井生产能力不得低于15万吨/年,其资源储量要与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相匹配,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量。
(二)单井改扩建和资源整合项目需要资源整合或扩储的,必须通过国土资源部门的认可和煤炭管理部门的审查。
(三)单井改扩建和资源整合项目使用原土地的,煤矿要有不新增地承诺;新增用地的,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供地有关政策,并取得市国土资源局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和市规划局出具的城市规划意见。
(四)规划实施的单井改扩建和资源整合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并取得市环保局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五、工作步骤
煤矿关闭整治整合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
时间:2012年12月30日至2014年2月20日
主要工作:对辖区内所有矿井进行调查,制定整治整合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措施及责任目标,并在2014年2月20日前,将调查情况送市地方煤矿关闭整治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方案审查阶段
时间:2014年2月20日至4月30日
主要工作:市整治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对上报的煤矿整治整合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并对审查意见进行整改,经上级同意后,按上级要求组织实施。
(三)组织实施阶段
时间:5月1日起
主要工作:对淘汰矿井实施关闭程序,对参与整合矿井开始进行整合设计及专篇的编制审批工作,同时谋划公司组建相关事宜。
六、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滕国庆担任。办公室地点设在安全生产监督和煤炭管理局。
七、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传国家、省、市关于推进煤矿整治整合的政策措施,使煤矿矿主深刻认识整治整合的重要意义,为推进实施煤矿整治整合创造良好条件,并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框架协议签字仪式,这标志着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对我市煤炭产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会儿,市政府将与14个产煤县市区及17家整合主体企业签订框架协议,现在我就做好煤矿资源整合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重要意义
因煤而兴、为煤所困,不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煤矿多小散乱的状况,就无法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是省委、省政府从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这项工作对促进煤炭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煤炭资源整合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我市煤矿结构不合理、小煤矿过多、开采方式落后,导致煤炭工业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水平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全市有各类煤矿392座,年生产总能力只有8000万吨左右,而且矿井规模偏小,30万吨以下矿井有362座,占矿井总数的92.3%,90万吨以上的只有4座,只占矿井总数的1.02%,产业集中度非常低,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落后。只有实施资源整合、优化矿区布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煤炭生产矿点多、规模小、布局散、秩序乱、产业集中度低的状况,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才能推行大型机械化综合开采,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淘汰落后采煤方式,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才能更好地发展下游精加工、深加工及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市由煤炭大市向煤化工强市转变。
(二)煤炭资源整合是缓解我市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煤炭资源开采都是由集资金、技术、管理、装备等优势为一体的大公司、大集团,进行规模化开采、集约化管理,资源回采率一般都在80%左右,而我国的平均水平为35%左右,我市的一部分小煤矿资源回采率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每采1吨煤就要破坏和浪费4吨资源,按小煤矿年产4000万吨煤计算,每年要破坏和浪费1.6亿吨的宝贵煤炭资源。全市煤矿采空区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而且每年新增塌陷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煤矸石堆存量超过1亿吨,占地已近1500公顷。保守估计,多年来,全市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近400亿元。小煤矿遍地开花,把我们的矿区糟蹋得千疮百孔,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我市也是一个用煤大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用煤需求量非常大,但从近两年的煤炭供需情况看,我们作为产煤大市却不能保障自己的用煤,在许多时候还从外面调煤,这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只有加快实施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才能有效遏制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使煤炭生产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推动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切实提高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煤炭资源整合是减少安全事故、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前提
煤炭是我们的支柱产业,支撑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煤矿又是高危行业,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我市煤矿多属民营性质,安全投入不足,管理不科学,安全隐患多,致使事故频发。近年来,我市发生多起煤矿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特别是2007年的三起重特大煤矿事故,夺走了159名矿工的生命,给100多个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灾难。事故发生后,全市煤矿停产整顿,去年整整一年,大部分煤矿不能恢复生产,总产量只有3000万吨左右,不到总产能的50%。由于缺煤,以煤为源头的焦化、冶金等相关产业的许多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工业产值急剧下降,许多产煤大县经济增速放缓,全市GDP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减少80亿、20亿,经济严重受损。今年以来,由于安全事故煤矿停产整顿惯性的影响,上半年,全市生产矿井只有27座,原煤产量只有929万吨,严重影响到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这使我市在遭受经济危机重创下雪上加霜。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左右,经济总量下降12个百分点。事实证明,只有加快实施资源整合,才能从资金、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管理等多方面,提升煤矿的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四)煤炭资源整合是省内大型煤炭集团和地方骨干主体企业做优做强的有效途径
当前,国家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日趋严格,地方政府对矿井资源的占有也逐渐垄断。国营煤矿的资源越挖越少,国有煤炭大企业所属的一些矿井资源储量已相继告急,可以说,国有煤炭大企业之间未来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保有量上。地方骨干主体企业要做强做大,建设现代化的矿井,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必须通过兼并重组这个途径来实现。煤矿资源整合,为省内煤炭大集团和地方骨干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资源越来越稀缺的今天,我们引进大企业参与的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这对大集团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获取新资源的机会;对地方骨干企业来说,是一次提档升级的良好契机。省内煤炭大集团和地方骨干企业通过对我市小煤矿进行兼并重组,可以进一步增强实力,优化结构,增加开采品种,占有更多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大力支持,目前,我市的《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已经省政府审批通过,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我市在困难大、任务重的情况下,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产煤县市区、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地方骨干煤矿企业,一定要认识到煤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
根据全省煤炭资源整合方案要求,按照“总量适度、优化布局、产能置换、关小上大、提升水平”的原则,到2010年底,我市矿井数量由目前的392座压减到127座,并且单井产量必须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对全市的煤炭资源进行了盘点梳理,对各县市矿井生产能力、现有矿井数量进行了指标分解,确定了各县市区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具体为:乡宁县28处,蒲县23处,尧都区15处,翼城县13处,古县12处,洪洞县12处,汾西县5处,霍州市4处,安泽县4处,吉县2处,襄汾县1处,隰县1处,浮山县1处,大宁县1处,市营5处。兼并重组整合后,全市的煤炭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8976万吨提升到1亿吨以上,达到10091万吨,井田面积由目前的约999平方公里增加到约1251平方公里,机械化开采矿井由目前的38座达到127座。
按照这个目标,结合省政府对资源整合主体的要求,我们确定了17家企业作为煤炭资源整合的主体,其中有省五大煤炭集团和两家国营涉煤大公司,有10家地方骨干煤矿企业。资源整合的比例是:国有煤炭大集团占75%,地方骨干企业占25%。这17家主体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具有多年煤炭开采的经验,都具备了对我市煤炭资源进行兼并整合的条件。我们对这些企业在我市的生产经营充满信心。
要实现我市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必须加大力度、科学实施、有序推进,要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是一场煤炭资源领域的改革,凡是改革必然有阻力,政府必须义不容辞地担当改革的重任。组织参与煤炭资源整合的各方有序推进,确保改革的目标任务完成。没有政府的主导,这项工作必然是一盘散沙,各方的利益就得不到平衡,市场交易就不能公正,改革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但是,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又是一项经济活动,凡是经济活动都应该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实施,因此,要发挥整合主体和被兼并矿井等各方的主动性,按照市场的价格、交易原则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兼并或被兼并、控股或参股,在双方互利共赢的前提下达成一致意见。
二是坚持兼并重组与正常生产相结合。煤炭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开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在整合中一些矿井也会因为谈判、评估等原因停止生产,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特别是在当前我市工业经济下滑严重的情况下,煤矿停产整合会使整个工业经济链条受损。因此,各县市区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点,加强对资源整合过程中矿井生产经营的监管,不能因为借整合之由延误正常生产,也不能只顾着生产,不推进资源整合,要做到边整合边生产,整合与生产两不误。
三是坚持提升煤炭经济效益与维护各方利益相结合。煤炭资源整合为的就是推进煤炭工业安全高产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理顺生产经营者与生产效益的关系。煤矿兼并重组无疑是一次利益调整,牵涉到生产经营者、产权所有者、地方政府与当地群众等多方的利益,兼顾不到这些利益,不仅不能实现整合的目的,而且容易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违背了我们整合的初衷。因此,在加快资源整合的同时,必须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理顺各种关系,让兼并主体得到的矿井物有所值,让现有煤炭经营者利益不受损失,让当地政府的税收稳中有增,让原有的惠民措施得以延续,努力做到各方都满意。
四是坚持资源整合与确保安全相结合。煤矿兼并重组可以提高煤炭工业效益,煤矿生产的前提是确保安全。资源整合和安全生产监管要同步进行,不能因为进行资源整合就忽略了安全监管,更不能因为资源整合而发生事故。越是在改革的关键时刻,越要备加重视安全生产。各县市区政府和煤炭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坚决防止整合期间超层越界开采、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省政府要求,到明年年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要彻底完成。我市与其他市相比,困难大、任务重,必须及早启动,提前实施,当前要做到“四个加快”。
一是加快煤矿资源、资产的评估。煤矿资源整合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确定被整合煤矿的资产价值,这是煤矿兼并重组工作能否公平、公正、顺利推进的首要条件。各县市区要加强对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领导,由县级政府聘请专业机构对现有各煤矿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经费先由被整合矿井承担,待双方达成协议后,由整合主体承担50%的经费。评估后的资产作为双方谈判的标准,双方可以此为标准上下浮动。现在的产权所有者也可以将部分产权作为股份,入股参与经营。在评估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组织,加快推进,不能放任双方无休止的谈判,既要制止矿产的现有者漫天要价,又要避免整合主体企业无端压价,尽快以公平合理的资产价格推进整合。资产评估工作要在8月底之前完成。
二是加快成立大集团的子公司。为确保我市市、县、乡三级地方政府的税收不减少、不流失,省内五大煤炭集团和两个涉煤大公司以及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都必须在我市设立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主体由这些大集团、大公司实施,兼并重组后由子公司来进行生产经营,子公司要诚信守法,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规定,依法纳税,如期足额向地方政府交纳风险抵押金和环境补偿金,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作为兼并整合主体的市外8家企业,要在7月底前向市、县两级提出成立子公司的申请,市、县两级工商部门要在8月中旬完成这些子公司的备案注册。
三是加快洽谈对接的步伐。整合主体与被整合企业之间的谈判是兼并重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谈判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特别是牵涉到双方利益的谈判,更是呈现胶着状态,推进速度很慢。我市这次资源整合的方案对资源的划分采取的是“肥瘦搭配、联片组合、整体推进”的推进原则,这样避免了有的块段争着要、有的块段没人要的现象。市内的小煤矿企业,要坚决摒弃等靠观望的思想,消除“有女不愁嫁”的观念,主动出击,积极与大集团、大企业联系,上门对接,到户谈判,把自己的矿井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大企业、大集团要放下“老大哥”的架子,根据今天框架协议确定的整合范围和规划区域,主动与小煤矿接洽商谈,不能挑肥拣瘦,厚此薄彼,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尽快达成合作协议。这项工作国庆节前要完成30%,年底要完成60%。
四是加快办理整合后的各项手续。双方达成协议,完成整合后,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办理有关证照手续,特别是土地征用、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资格、环评等手续,要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各种证照办理工作。整合主体企业达成协议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提出有关证照的申请,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并完成审核,为整合后的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质服务。各职能部门要在一周内完成证照审核和颁发工作。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圆满完成
煤炭资源整合是一次体制机制的创新,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没有前例可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保证煤炭资源整合有序进行。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这次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市里已经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同志为副组长。各产煤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要发挥好领导组的作用,切实把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指导、把关、监督、服务”的工作方针,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明确目标,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经费,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工作。在这项工作上,市里主要是拿出指导性意见,进行指导监督,具体推进的任务由县级政府来承担。
二是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市、县两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煤矿资源整合工作的协调、服务与指导,密切配合,协调推进。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矿区范围划定和采矿许可证报批;发改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审查报批;工商部门负责对整合后的企业依法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和注册登记手续;环保部门负责对整合后煤矿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报批;煤炭部门要加强对整合过程中和整合后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及时报批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税务部门要做好税务登记及税控系统安装,防止税费流失。
三是对照方案,严格落实。实施资源整合工作涉及利益调整、政策衔接、专业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和协调,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各县市区的工作方案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不能脱开方案另搞一套,弄虚作假。整合关闭和保留矿井数一定要按方案严格控制,决不允许借资源整合之名,行保护小煤矿之实。
四是强化宣传,大造声势。各新闻媒体要主动服务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高密度、全方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宣传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重大意义,适时报道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动态,公开曝光干扰阻挠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引导矿主和全社会积极支持配合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形成有利于全面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Enhance Industrial Design Globalization
彩格工业设计是集工业自动化及产品设计、设计资源整合、系统方案构建、创新模式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设计机构。
彩格企业文化
彩格愿景
实现服务于人类的全球化工业设计协作
彩格使命
为科技进步和人类健康而发明创造
彩格核心价值观
厚德 和谐 求知 创新
彩格任务
为企业构建“技术对接、资源共享”的平台;
为人才设立“创新思维、施展才华”的平台;
为学生打造“深入实践、拼搏进取”的平台。
彩格服务
1、系统方案构建
由专业的系统构建团队协助企业构建产品研发、设备改造、生产管理、流程再造、营销模式等方面的系统优化方案。
2、供需资源整合
全球化整合工业设计供需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工业设计全球化协作,服务于中国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3、产品创意设计
彩格工业设计自主研发创新产品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并根据客户需求,为其量身打造高品质的创新产品设计方案。
4、企业技术升级
彩格工业设计针对企业的产品、设备、流程等需求,结合实际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升级服务,提高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创新模式应用
彩格工业设计根据所设计研发的具体项目针对市场需求建立不同的创新应用模式,并与企业进行实质有效的合作。
全球化资源整合模式
彩格工业设计公司除了在哈尔滨建立系统构筑的核心团队之外,还在北京、香港,并拟在上海、深圳、台湾、德国等地分别创办同名公司,目的是全方位整合设计资源和需求资源,并借助环球工业设计平台、环球工业设计杂志、环球工业设计服务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系统,构建综合性、全球化的工业设计服务体系。
合作盈利模式
1、买断式研发制造
彩格工业设计团队与客户签订合同,并保证设计或产品只提供给签约客户。客户在一定时期拥有专属权、使用权、经营权,提高被服务企业的生产和永续经营的能力,并为其带来长期效益。
2、打包式技术转让
彩格工业设计团队将自主研发产品的生产技术或设计方案所有权及使用权全部打包转让给客户,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合作式技术支持
彩格工业设计与被服务企业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为客户解决机械结构、外观造型、程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客户可获得从设计研发、改造升级等全方位技术服务。
4、嵌入式设备租用
彩格工业设计团队依据客户对创新研发的投入能力提供高品质的生产设备,分别制定相应的分期付款方案。
一、深刻领会全省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对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晋中处于我省三大煤炭基地的中部,煤炭产业是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我市煤炭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但是,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来看却是不容乐观。跟全省其它地市相比,一方面煤炭资源储量蕴藏丰富,全市国土含煤面积约12582.9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76.71%,而勘探程度却普遍较低,后备储量不足,采储比例偏低;另一方面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起来表现为:小煤矿过多、粗放式开采普遍,煤炭加工转化程度较低,从而形成了集约化程度底、高强度开采,低水平利用、损失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现状,成为我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瓶颈。因此,正视我市煤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深刻领会全省会议精神,把握好方向,理清思路,才能够把我市的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扎扎实实抓出成效。
(一)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资源问题,总书记和总理对此都曾作为重要指示。在年度人口环境资源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今年6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的若干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我省来看,去年4月省政府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深化煤矿安全整治的决定》,今年1月又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三大煤炭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最近又制定出台了《关于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意见》,紧锣密鼓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说明什么?说明形势逼人,大势所需,我们必须站在纵览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真正把做好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
(二)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是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开发方式和资源管理方式的需要。资源开发方式和资源管理方式,多年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资源开发方式和管理方式概括起来就是粗放式开发、计划式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实现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就是适应两个根本转变,从体制和机制上实现创新的重大举措。我市的煤炭资源截止年底全市煤炭矿山企业实际占用资源储量54亿吨,可采储量20.7亿吨,占全省储量的8.70%,人均占有煤炭资源量1788吨,排名全省第六,人均占有率也排名第六。从数据上看居全省中游水平,但是,开发的现状却十分甚忧,全市现有各类煤矿440座,505个井,按生产规模划分大多数都是小型矿山。其中单井生产规模大于30万吨/年的矿井仅10个(不含夏门马井),占煤矿总井数的2%,30万吨以下的小型矿井有490井(不含5个基建矿),占煤矿总井数的97%,其中单井生产规模9万吨/年以下的矿井210个,占煤矿总井数的48%。这些小煤矿都是过去在“有水快流”竞相发展时期建矿的,先天不足,地质储量不清,矿权设置布局不合理,生产技术条件差、资源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不及时加以解决,晋中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无从谈起。而通过实施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就能够对我们的资源开发方式和管理方式带来巨大的转变。一是可以解决“关小”的问题,2002年以来,尽管我市关掉了247对小井口,“小”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矿区面积太小,资源储量太少,矿权设置布局不合理,越层越界时有发生等,如:有个矿面积仅0.1平方公里,根本无法进行壁式回采布置。实施整合合并井田,优化矿区布局,就可以推行先进回采工艺,大大提高资源回收率。大矿兼并改造小矿,资源开发向优势企业集中,充分实现了低成本扩张,有利于培育一批中大型煤炭企业。二是可以解决“产权”的问题,资源产权不明,无偿取得,始必造成,视国家资源为廉价物,事实上普遍存在的非法转让采矿权现象就会发生。实施有偿出让后,采矿权实现资产化管理,国家利益得到充分体现,采矿权与经营权得到有机融合,村、乡集体和承包人、投资人都实现利益挂钩,明晰了产权,非法转让失去滋生土壤。同时,十分珍惜资源意识,加大投入,提高资源回收率就会成为采矿者的自觉行动。三是可以解决“环境”的问题,多年来,小煤矿落后的技术生产条件和掠夺式开采,资源浪费和过度消耗,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恶性互动,煤炭采空区引起的地下水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煤矸石、尾矿地面排放等造成的危害已经显现,如有及时治理其远期负面经济损失将十分巨大。实施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后,资源开发集约化、现代化、洁净化程度大提高,有效地缓解了环境的压力。同时,采矿权价款的收取,也为治理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持。
(三)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是提高煤炭开发整体素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需要。坚持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是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根本宗旨。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集中度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通过资源整合下决心关掉一批安全生产无保障的小煤矿,优化重组、关小上大组建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现代化矿井,才能促使煤炭开发的整体素质提高,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的问题。我们晋中的小煤矿数量犹为突出,安全压力很大,近年来,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小煤矿安全隐患更是触目惊心,这次整合的任务确实很大,但我们必须应难而上,通过资源整合在矿井管理、职工素质、技术水平、安全装备水平等方面都要大幅度的提高。
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后明晰了产权,进一步落实了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了办矿者对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技术创新、安全教育培训、事故风险责任主体意识,将促使企业引进技术、人材、增加安全装备,从根本上化解了安全事故风险。
二、切实抓好全省会议精神落实,明确目标和任务,确保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没有前例可遁,是一次煤炭产业利益关系、体制和机制的重大创新,抓好全省会议精神的落实,需要我们把握方向、开拓思路、上下结合、部门协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把我市的工作落实到位。
(一)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各县(区、市)要拿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这次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按照省政府20号文件精神和省国土厅、煤炭工业局、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的《省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要求,要各县(区、市)政府牵头组织国土、煤炭、安监、工商等部门和有资质的单位,对本行政辖区内的煤炭企业遵循资源整合原则、宏观调控指标和市政府确定的分县(区、市)煤矿数量压减指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定井定能科学编制出县(区、市)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这是关系到这次整合工作成败的前提和关键环节。我重点强调几点:
一是要摸清家底。家底不清,一切归零,重点是摸清煤层赋存状况、资源储量状况、地质构造条件状况、各煤矿开采情况现状等,对拟整合的资源要组织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实测。对过去已关闭的煤矿剩余资源情况和空白资源情况也要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必要时,可以外聘专家队伍协助开展工作。
二是要符合全省矿产资源规划和晋中市及各县(区、市)矿产资源规划。省、市、县(区、市)三级规划都是近年来经过多部门协作、专家队伍论证编制出台的,它是指导我们眼前和长远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纲。不能因为当前的资源整合工作重要,就忽视规划,在编制各县(区、市)资源整合方案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规划的要求,不能与规划的原则和重要内容冲突。特别是规划中设立的禁采区、限采区,以及其它重要设施、交通枢纽、自然风景名胜区等要坚决予以退出。
三是要对资源整合矿采矿权设置做到科学合理。在数量指标、生产能力指标、面积指标、采改和回采率指标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拟资源整合的煤矿采矿权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要经过专家和各县(区、市)领导组成员单位会审确定,再不能将历史问题重演。如:矿区范围重叠、采矿权上下组煤层重叠设置、探矿权采矿权重叠、井口在外、较大断层分隔带横跨矿区等。各县(区、市)的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中要绘制全县(区、市)资源整合图,把新旧采矿权设置标出。
四是要立足因地制宜、宜大不小的原则,在总量指标控制内,立足长远发展需要,能上大就上大,9万吨只是近期淘汰对象,今后还将逐步淘汰小型煤矿数量,宁可多关一些小的煤矿,也不要搞平衡,把工作做得细一点,方案要留下下一步发展的余地。我们要鼓励省内国有重点企业、地方骨干企业、有延伸产业链符合资源节约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联合改造整合小煤矿,在方案编制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五是要把有偿出让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对于多个矿区包围的具备公开竞争出让的空白资源区或矿业权灭失区,要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决定资源产权的归属。因此,在方案中各县(区、市)要发挥市场机制,激活市场要素,为有偿使用注入活力。但是,对于矿区集中区成片空白资源,以及下组煤层确实可以联成片未开发的,不能作为这次有偿出让的范围,要留作今后的后备资源储量。
(二)政策引导,自愿互利,实现共赢,正确处理各方利益,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不同于过去的管理制度上改革,而是一次利益关系的大调整,是从体制和机制上创新。我市小煤矿中95%以上的都是乡(镇)、村集体矿,可以说涉及千家万户,因此,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省政府会议精神,一定要把我们的工作做精做细,确保各方利益,特别是农民集体利益不能受到伤害。
各县(区、市)要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多管齐下,利用行政、经济、市场竞争等手段,采取兼并、联营、参股、控股、收购、拍卖等方式推进,坚持自觉自愿,绝不能搞强强制执行,坚持互利互惠,绝不能强买强卖,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绝不能搞暗箱操作,坚持诚实信用,绝不能言而无信。对资源整合后的煤矿产权关系一定要理顺,这次资源整合要把过去哪种采矿权、经营权、财产权分离局面予以纠正。理顺产权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建立股份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对煤矿现有的有形固定资产评估,对地下的资源储量采矿权价款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原办矿人、出资人或国有股确定权益归属比例,最后明确采矿权人,依法办理法律手续。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制定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对退出资源重组的一方,另一方要本着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原则经予补偿;一个是资源整合后的新的法人要与所涉及的村、乡集体充分协商,承担必要的经济利益补偿;三是对合法矿井关闭淘汰煤矿各县(区、市)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确实可行的补偿标准,支持鼓励退出煤炭生产经营领域的村、乡集体或矿主,开创煤炭加工产业以及其它有潜力的新型产业。同时,各县(区、市)收取的采矿权价款分成,主要用于所涉及村、乡(镇)生态环境治理,发展公益事业和维护原办矿利益,这就给我们资源整合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大家一定要把政策讲透讲清。
对于一些个别在资源整合中,借机生事,煽动村民上访闹事,谋取个人不正当私利等现象,我们要依法查处,及时妥善处理,绝不能因此而影响整个工作大局和进度。
(三)抓住二个重点,确保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资源储量核实和定价,二是压减矿井数量、控制生产规模、资源增量和回采率指标。
1、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广大矿主都十分关注多少钱一吨的问题,这就使得资源储量和定价显得犹为重要。应该说经过多年开发及监督管理,大多数的矿基础资料都有一些,这次整合和有偿使用省里的方案,对资源储量的核实确定明确具体。分两类情况:一是对单独保留的矿井,以市国土资源局已进行的储量核查检测结果为准,统一上报确定;二是对资源整合煤矿的资源储量,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价格标准每吨保有资源储量根据煤种不同从1.07—4.05元/吨不等,我市以贫瘦煤、焦煤、配焦煤为主,价格具中上游水平。
资源储量必须做到真实准确,确保国家资源资产不流失,要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在实际操作中坚决避免出现两种倾向,就是有的矿主想少报储量,目得就是少交价款;有的矿主想多报储量,目得是为了增扩能力或套取补偿资金。对已经储量检查检测的结果,绝不能随意改动,对于个别确实有问题的煤矿,必须经过集体会审,有资质单位重新核实予以确定,擅自变动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实施资源整合煤矿组织重新测量核实储量,更要严格把关,绝不允许弄虚作假。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对优化矿山企业结构、促进矿产资源整合作出了宏观上的、方向性的要求,但没有具体操作路径,这就需要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明确规划实施路径,推进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并把整合工作常态化管理目标分解,统一纳入到年度计划来管理。统一认识、规范矿产资源管理需要推进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目前,国土资源部经过矿政管理方面的多年探索,已经形成了四级三类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同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领域还有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驾护航。但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与利用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相关的管理依据也不少,例如: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产资源整合方案。在管理实践中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各自的定位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据各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反应,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在实际管理中常出现重叠、交叉、冲突等问题,不利于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资源调控作用的发挥。如何协调两者关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上升为理论,这就要求把年度计划作为一个缓冲或者过度,在年度计划管理中逐步统一认识,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制定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严格落实总体规划中关于矿产勘查、总量调控、布局结构调整、矿业权设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复垦等目标任务,按年度分地区进行分解落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明确勘查开采方向,优化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加强部门配合,严格监督检查矿山企业执行开采总量控制情况,促进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指标的确定要依据总体规划,同时要做好地方宏观经济发展的分析预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年度计划有效地起到调控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制定年度计划,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严格落实总体规划中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重大工程,促进矿业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贴近矿政管理实际将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和重要环节分解在年度计划中,使矿政管理有规可依,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提供有力抓手。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的主要内容合理分解落实重要矿产开采总量指标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提出本地区重要矿产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根据矿山企业状况、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因素分解落实。重要矿产包括: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优势矿产和紧缺矿种等。在此基础上也可以结合各省实际再选择3~5种重要矿产。涉及共伴生矿种的,不得因开采主采矿种而导致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超开采总量指标。对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调整提出年度安排主要对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开采规模结构等规划目标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并进行合理分解落实。通过引导矿山企业规模开采提高矿业集中度,促进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地质找矿新发现、新突破经严格论证后及时纳入规划和年度计划中来,实现规划的动态调整。主要指标包括:矿山数量调控,大、中、小型矿山比例结构,新发现矿产地,矿业权灭失数量等。对矿业权设置总量提出年度调控指标在明确开采总量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分布特点、最低开采规模、预期开采能力等因素,以及整顿和规范资源开发秩序、整合资源,提出矿业权设置的年度控制计划。主要指标包括:重要矿种的探矿权、采矿权总量控制指标;其他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探矿权、采矿权投放的矿种、数量、规模、地区等。对重大工程推出年度支持重点统筹考虑总体规划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总体规划中本级财政出资安排的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和矿区土地复垦等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年度分解落实,要明确年度内的实施主体、资金配套和预期成果效益。主要指标包括:投资规模、工程数量和矿区土地复垦面积等。对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作出年度安排在加快推进已确定整合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勘查专项规划、矿区规划和产业政策,结合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利用调查和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业权进行全面梳理,确定整合范围,编制整合方案,提出年度整合目标和指标,并做好与矿产开采总量指标的对接整合后及时调整矿山企业的矿产开采总量指标。
[关键词]数据整合;现代化;资源共享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32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资源整合:面向资源的实施方案
在互联网时代,只有拥有一定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才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馆藏档案十分了解,加快把馆藏档案资源转化为电子档案,才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1.1 确定档案信息管理资源的重点所在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也没有办法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因此,必须调查清楚档案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归属流向以及用户需求,并对其进行分析,才能保证有针对性地进行档案信息整合并实现计划性的整合。另外,有必要制订科学有效的方案,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要统计馆藏档案的信息资源,这有利于其对整体情况的了解,也能体现出不同部门档案的系统性、特色性;另一方面,必须进行实地调查,才能真正了解用户需求,从而制订出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并确定档案信息资源的重点。
1.2 整合馆藏档案资源
馆藏档案资源是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分享的对象。只有拥有丰富多样的馆藏档案,才能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分享打下良好基础。因为大量、优质的电子档案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档案信息服务。如果档案管理人员不能掌握丰富多样的馆藏档案,那么就无法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分享。
1.3 开展数字化建设
要想建立档案信息的数据库,首先必须使档案信息数字化。现阶段,我国的馆藏档案信息都是以传统的纸张作为信息的载体。因此,当前必须通过数字化处理来改变这种落后的馆藏档案储存方式,用电子文档或扫描文件代替它。在此基础上,还要丰富数字化方式,加快馆藏档案的数字化进程。
1.4 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
激活静态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所在。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首先,必须系统优化档案信息,然后才能对其进行利用。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中,要合并和分类基础数据,从而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这有利于在网络上储存档案资源并最终实现有效利用。
2 技术应用模块:面向技术的实施方案
2.1 坚持标准化原则,保障信息安全
网络互通、资源分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都是标准化。首先,只有完善标准化体系,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互通,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并发挥档案价值。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只会产生一个个孤立的信息,难以实现网络环境中的资源共享。其次,必须保障信息的安全。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必须考虑到信息安全。只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才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并有效发挥出信息资源的价值。虽然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但它也有存在很多风险和挑战。因此,在整合与共享时,档案信息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最后,必须开发并引进高效的信息整合与共享模式。
2.2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建设的重点
第一,注重硬件环境的建设。要提前对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和取证,做到对技术设备和基础设置的广泛了解,再根据实际的档案工作要求,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坚决不重复建设的原则,购买相关的基础技术设备,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要注重软件环境的建设。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时,管理档案信息会遇到很多技术难点,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软件的优化推广和标准化。档案种类繁多,每种档案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工作程序及所属项目,因此,不同的管理者也都有不同的职责。
3 信息服务模块:面向用户的实施方案
档案工作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档案信息服务,其可以有效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下,信息资源的提供方式必须适应网络服务的特点,要把传统模式的服务转化为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服务。
3.1 档案馆的网络主页服务
以网络环境为基础,通过在网络上建立主页并把信息传递给用户的方式就叫档案馆的网络主页服务。在网页上需要介绍档案馆的服务项目、信息资源等概况,还要提供网络导航和链接功能,方便用户查找各种档案信息资源。针对个别重点专业,要建立起以科学导航为基础的档案信息利用平台,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2 档案信息的网络检索服务
可以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安排合理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区分其他网络信息以满足客户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实现工作自动化,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检索服务。对于那些经常被搜索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可将其开发为数据库,方便用户的查找和利用。对于那些很少被用到的档案信息,档案馆需要建立档案信息目录数据库,方便用户查找相关的档案信息。
【关键词】 煤炭资源整合; 企业合并; 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自国务院2005年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一时间行业资源整合行动迅速展开。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积极应对当前这种形势,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初步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意味着煤炭经济的集约化、现化化、规范化水平的有效提升,煤炭资源整合进程中,企业也面临着对资产的有效管理及潜在风险等方面的诸多新的挑战。
一、煤炭资源整合的概念及分析
(一)煤炭资源整合的概念
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优。煤炭资源整合是指以现有合法煤矿为基础,对两座以上煤矿的井田合并和对已关闭煤矿的资源及其它零星边角的空白资源进行合并,实现统一规划,提升矿井生产、技术、安全保障等综合能力,并对布局不合理和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实施关闭。
(二)煤炭资源整合的原则
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应按照整合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整合已关闭煤矿,必须确保先关闭后整合,整合矿井必须坚持以大并小、以优并差的原则,支持鼓励大型煤矿企业采取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小煤矿,整合后的矿井必须坚持一个法人主体,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其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以及资源储备量均符合有关规定,杜绝一矿多井的形式。
(三)煤炭资源整合的意义
煤炭资源整合主要是对煤炭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其中煤炭资源是基础,资金、资产是保障,技术、管理、人才是关键。
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是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达到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对资源的整合要做到关闭非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浪费资源的煤矿,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式
在这次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规定了以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18个规划矿区为单元,以市、县(市、区)为单位,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由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并鼓励大型煤矿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与煤炭行业相关联的大型企业以入股的方式参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但必须由煤矿企业控股,以建立企业生产集约型、经营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理念先进化的现代化能源企业。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其最终都表现为企业合并,只是根据其性质不同,又分为了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其表现最多的为控股合并的形式,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的投资。例如:霍州煤电集团兼并紫晟煤业公司,其形成了两个报告主体,霍州煤电属于母公司,而紫晟煤业为其子公司。这种合并对于紫晟这样的地方小煤矿而言,可以获得国有大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商誉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无形中扩大了市场范围和资源的利用能力,管理也更加专业化;而对于霍州煤电这些国有大型企业而言,不仅能够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节约通用的设备费用等,还可以加强生产过程各环节的配合,有利于加速生产流程,从而提高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等,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煤炭资源整合进程中的风险防范
(一)煤炭资源整合目标不明确,防止走入整合误区风险
企业积极参与地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是一个战略选择的过程,企业本身不应该为了整合而整合,其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战略整合的准备、战略调整与重新定位等几个方面。要实现资源整合后给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整合战略愿景;其次当整合的战略目标确定后,就要从现实的情况出发去选择整合对象;最后要进行及时和坦诚的沟通,签订一系列的整合重组协议,使过渡期和整合期尽可能平稳过渡,避免各种风险。
(二)煤炭资源整合政策执行不到位,防止税收风险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涉及到许多基建和改建煤矿,其部分资产由于政策性原因未能及时进行核算,在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考虑到这一因素,采取了由政府指定,整合和被整合企业两方共同认可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按评估的价值给被整合企业一定的补偿,而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是资产评估价值不能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从而造成两方在税收方面有争议,认为按账面净值征税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过度征税,影响兼并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加强煤炭资源整合的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学习,借鉴一些先进资源整合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的有效处理方法,使煤炭资源整合能有效而顺利地进行。
(三)煤炭资源整合企业技术部门调整,防止安全生产风险
现阶段,煤炭资源整合矿井相应地配备“六大员”,但技术部门的调整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团队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整合企业因尽量保持被整合方的关键技术部门技术团队的完整性,整合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与先进技术设备,而被整合企业保持其原先优秀的技术团体,以促进双方在优势上的互补,加强技术知识管理,建立有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制度,促进整合双方员工之间的友好相处,从心理上使员工认识到整合企业双方已经重组成为一个大家庭,保证其不再为私利而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在重组整合中,作为山西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2009年,山西焦煤集团共兼并重组了地方小煤矿172座,形成72座新煤矿,增加井田面积797.73平方公里,增加煤炭储量64.47亿吨。目前,协议签订率、换证率和资金到位率达到100%,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使集团的产能增加了6 926万吨/年,实力大大增强。可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为更多的企业尽早跨入“亿吨级、现代化、国际化”的能源集团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S].晋政发[2009]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