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化工生产技术

煤化工生产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十三五” 现代煤化工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TQ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13-01

“十三五”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发展必须保证合理布局。布局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大局,关系着产业发展是否具有优势。在“十三五”发展时期,在项目建设和布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靠近原料,紧贴市场,进入化工园区的三个原则,要坚持量力而行,从环境的承载能力出发,坚持规模化发展,集聚优势,产业链合理和产品差异性突出的新技术特色。在“十三五”背景下通过对现代煤化工产业进行合理布局,使得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在总量上得到控制,在布局上更加科学合理,在技术更加先进突出,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的现代煤化工生产体系。

一、“十三五”期间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分析

1.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十三五”期间,现代煤化工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紧密围绕产业发展、效能、环保和节水以及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内容开展产业化工程示范,要依托项目不断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煤炭资源的科学利用方式,为煤炭资源绿色化利用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未来要全面实行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自主化创新,积极推进就有自主产权的设备和技术应用。

2.要全面坚持产业布局红线原则

一般情况下,在以下地区不适合设置煤化工项目。对于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污染承载能力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禁止在这些地区建设煤化工项目。对于超过水资源总量控制和超过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指标的应该禁止在这些地区建设煤化工项目。科学选址是现代煤化工环境影响报告一票否决制的重要依据,如果煤化工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煤化工项目是不能通过的。

3.要遵循严格的节水标准

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是现代煤化工发展必须重视的内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的关键性措施。对于有条件的煤化工项目应该率先使用矿井疏干水,再生水用于生产,沿海地区可以使用海水经过净化后使用,对于缺水严重的地区应该率先使用节水生产技术、设备。对于新建设的煤化工项目要参考具体的示范项目实际数据,对整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工艺不断进行优化,最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十三五”现代煤化工创新与发展

1.优化煤炭产业链技术升级

要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和高效利用的原则,要全面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和清洁化煤炭利用技术创新,对现代煤化工新型化、大型化、产业基地化和群集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布局。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利用有保障,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煤炭运输方便等地区,根据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科学布局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要进一步强化对现代煤化工技术、产品、工艺等领域的创新、集成,不断提升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水平和煤炭资源清洁转化能力,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链技术,降低发展现代煤化工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完善清洁能源产品多联产技术升级

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清洁、环保和持续发展为前提基础。在今后的现代煤化工发展过程中,以煤质清洁能源为创新突破口,为大气污染严重的重点城市和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为炼油厂提供升级改造的生产技术。以低阶煤分级利用为技术突破口,实现低阶煤油气、电、煤多联生产,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在今后工作中还要以煤制气为技术创新突破口,解决煤炭资源储备丰富地区运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及煤制气进一步解决散煤燃烧污染环境的问题,为目标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3.积极研究节能降耗新技术

首先,要针对不同地区气化技术、原料气差异和目标产品的特征,选择最佳气体净化技术和气体合成方案,进一步提升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的活性、催化速率和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煤气转化效率,降低因为技术改变而增加的额外成本;其次,不断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要进一步优化集成适应各种转换气的工艺参数,满足各个生产流程对脱硫工艺要求,提高煤炭资源脱硫效率,降低能耗,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要积极开发脱硫、硫回收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离技术,通过改变反应系统压力,采用分离膜,低温蒸馏等工艺科学组合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坚持项目示范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应用全新的煤化工技术、设备不断对现代煤化工气体净化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4.加大对现代煤化工三废的控制力度

现代煤化工要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强化对现代煤化工三废的净化技术升级,化工企业要勇于承担环保任务,以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坚持减少污染,循环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逐渐降低化工企业的废物产出率,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现代煤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煤化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在节能环保,污染物减排方面加大技术研究力度,完善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低的工艺升级改造,在化工污染控制技术开发如公务污水处理、废水循环利用、结晶盐兽利用和处理方案等方面履行化工企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化工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以高效利用煤炭资源和重复利用废物为工作基础,坚持再循环、再利用的多次循环利用理念,重视推进资源节约、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高新技术研发,逐渐延长煤炭化工企业的生产链,降低废物的产出比,强化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和循环再利用,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物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要进一步加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捕集和封存处理,强化对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利用技术研究,从而更好完善现代煤化工企业生产配套技术,实现废气、废渣和废液的无害化处理或者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煤化工环保控制技术和装置设备的国产化。

5.实现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

低阶煤分级分质多产综利用是现代煤化工产业中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煤炭净化和转化技术,特别是对于含油量较高的低阶煤来说,强化对其综合利用,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能源高效利用。将低阶煤通过重低温热解之后,能够从中获取煤焦油、煤气等轻质量能源组分,同时还能够获得热值较高的固体清洁能源半焦。生产出来的煤气资源可以用来制备甲烷、淦或者其他化学物质,延长煤化工企业的生产链。采用低温热解技术对低阶煤进行热解处理生产出来的煤焦油和高温生产出来的煤焦油不太一样,低温热解生产出来的煤焦油可以向着精细化工、燃料、医药等方面发展,同时利用该项技术还能够生产出满足环保要求的石脑油、柴油产品,是未来煤炭资源科学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汪寿建.现代煤化工技术应用及发展综述[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5(12)

[2]王文.山东省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6(05)

[3]张绍强.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6(05)

[4]郑文华.利用过剩焦化产能生产民用洁净焦[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6(06)

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化工 安全生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218-01

在我国,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一直是煤化工行业所关注的焦点。常常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给我们敲醒了警钟。从这些发生的安全事故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煤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绝对不能小看。煤化工企业必须要实施一套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要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这样才可以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业实际和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形势,怎样用科学的发展来思考管理问题显得特别重要。

1 要理解和认识到煤化工企业给生产带来的新形式

现如今,出于各种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市场竞争的各种目的,世界以及我国煤化工企业的装置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但煤化工装置也给大型的煤化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对于现在新的发展形势和现状,我国的煤化工企业要理解和认识到煤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把握好整个经济社会所发展的脉搏,这样才可以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健康和稳定发展

1.1 经济社会给煤化工企业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1)在新技术、新材料、新环境、新装备不断出现,各级责任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准备以及各方面表现出极为不适应。(2)东送西电、南供北煤的能源布局,和各种新能源工程的大量投资,给煤化工的安全生产、系统稳定和运行都提出了新要求。(3)随着我国煤化工企业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那些危险化学品生产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各种安全风险也正在不断扩大。(4)严峻的煤化工经营形式不断分散影响到了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以及精力,限制了他们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1.2 我国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正在逐渐提高、监督也更加严格

根据我国颁布的《加强企业安全生产通知》中指明,我国安全总局、工信部以及煤监局“煤矿和危险品企业贯彻国务院通知的两个实施细则”、《企业生产基本规范》,国资委颁布《安全生产禁令》中都明确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我国颁布的28项生产行业表中,其中有8项都与之有关。

1.3 企业的快速发展给整个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

最近几年,我国的市场化正在不断加深,某些企业从一定程度上都实现了集团化和快速化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4 基于煤化工本身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要求其必须重视安全生产

所有的煤化工产品都是经过各种物理变化和处理过后才可以制作而成。这些变化都是在高温或者高压等环境中经过传质传热等各种工艺条件下进行的,煤化工的工艺极为复杂,反映也非常强烈,很容易失去控制。从总体上而言,煤化工生产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1)易燃、易爆,富有极强的腐蚀性。在各种煤化工回收和精制的过程中,生产以及利用的化学品都非常多。这些产品都具备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极强的特点。(2)高温、高压和高速。煤化工的生产工艺环境都非常复杂,要求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和制造,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3)煤化工的工艺相对复杂、对操作而言要求十分严格。现在市面上煤化工的产品众多,它本身就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所以它的工艺相对复杂,这就要求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一丝不苟。一旦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4)对环境有严重影响。根据以上所述,在煤化工生产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这就决定了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上面,对煤化工企业的要求和地位也就越来越高。

2 在煤化工企业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

为了更好的加强整个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必须遵守和强化五个原则,要强化安全、要强化法制的建设、要强化安全责任、要强化安全的科技、更要强化安全投入。

2.1 煤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所谓的安全文化实际上就是安全意识,它是存在于人们脑海中,支配人们行为是否安全的重要思想。想要强化煤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对所有的员工进行知识宣传教育,要向他们普及安全知识,要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防护技能,要时刻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放在首位;把所有煤矿工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要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要制定出合适企业自身的应急预案;加强职工对应急预案的培训以及训练;要在企业员工中树立一个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的生产理念。

2.2 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法制

所谓的安全法制是指生产法律和安全生产执法。想要强化煤化工企业就要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法》,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与之配套的安全标准,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建立起一个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要将这种可行的措施以及办法升级成为煤化工企业的一种生产制度,这样才可以规范整个企业以及职工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体现整个生产管理的权威性。

2.3 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责任

安全责任就是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在强化安全责任时要注意这些要求:(1)企业第一责任制度以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要落实好安全生产制度,完善整个企业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治理好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隐患。(2)各级政府要发挥出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要从根本上真正落实行业的监督职能,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吸取事故教训。

2.4 不断强化安全科技

安全科技就是指煤化工企业各种先进的技术。对于强化安全科技来讲,最基础的就是要采用先进而且较为实用的生产技术,组织新安全技术的研发,对重大安全技术攻关,同时还要制定出一套安全技术规范,做好技术交流,提高整体生产技术水平。

3 结语

煤化工企业不断开展安全的标准化工作,是落实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整个煤化工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手段,煤化工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各种标准要求,最大限度保护好每位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这样,才可以使我国煤化工企业得以健康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炼焦生产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TQ520.1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88-02

《炼焦生产技术》是煤化工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从事炼焦生产运行与操控工作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炼焦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与炼焦生产岗位群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成为具有较强专业岗位操作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实现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适应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 炼焦生产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炼焦生产属于连续化的大规模生产,其特点是工艺流程长、设备庞大、自动化程度高,需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操作工进行作业。为确保生产稳定、安全,企业不允许实习学生动手操作。另外,煤化工生产装置投资费用高,学校近期不可能在校内建立齐备的生产实训基地。而仅靠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抽象复杂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结构特点,更不要说现场实际操作了。另外,《炼焦生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运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因为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流程和设备等没有直观概念,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给学生讲清楚,所以无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本课程的这些特点及教学现状,围绕课程特点和目标,课程组从教学模式、所用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炼焦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充分体现“以技能为核心、知识为支撑和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专业知识,渗透职业素养的积累。教师以焦化企业实际生产为背景设置任务或项目(包括备煤、炼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本着“精讲多练、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展开炼焦生产技术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由易而难,按工艺程序进行。采用“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学做一体”的活动中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在任务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完成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工作过程,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实践技能,又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2 教材的改革

由纯理论教材过渡到理论与生产操作相结合的新教材。新教材内容除介绍典型工艺和原理外,还增加了生产运行操作及管理、单元操作等内容。新教材的体裁摒弃“章节体”的编写模式,采用模块化结构。按照炼焦生产典型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序化,并设置相应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包括生产任务描述、任务目标、任务要求和工作过程等内容。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并逐步形成与炼焦生产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教材在情境的设置上更加注重本行业的职业特征,充分考虑化工企业工作岗位的特殊性[3]。化工企业的生产由多个生产工段组合而成,产工段又包含了若干工作岗位,这就决定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人的工作过程与产品的生产流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的工作任务是完成对设备的操作或者是对过程的控制而不是具体生产出最终产品。因此,本教材教学情境的设置更加注重人的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产品的生产流程完整。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只精通教材、备好课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所传授的内容清晰生动地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消化吸收。《炼焦生产技术》课程内容多,涉及大量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如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对设备构件的结构、工艺流程中原料和产品流向没有清晰的概念,似懂非懂,很难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种状况日积月累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因此,我们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

2.3.1 教学方法多样化

(1)将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运用于理论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近乎真实的场景,大大缩短情境与实际生产的差距。在教学中教师以实际炼焦生产内容、焦化企业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甚至事故为例,通过讲解、评析,与学生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3)情景教学法。采取情景教学法,将课堂模拟成炼焦企业生产车间,教师扮演成车间主任或者工段长的角色组织生产,学生扮演成操作人员完成车间主任或者工段长下达的工作任务。情景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激发潜能。

(4)探究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焦炉结构后,让学生查阅资料、带领学生现场考察在建焦炉,深层次了解焦炉结构;应用AUTOCAD画出焦炉结构图;用有机玻璃板建成焦炉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不仅掌握了焦炉结构,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自学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以此推动教学的良性循环。

(5)教师导演法。教师既要“导”,又要“演”。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给出任务后,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不知要了解哪些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寻找答案。其次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提出问题后不知如何寻找答案,查阅哪方面的资料,由教师给出指导,再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实践:当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后,如何转换为技能,还需要教师进行演示,导演学生实践。教师导演法的创新点在于由教师一人主讲转为引导学生“七嘴八舌”讨论,由教师一人表演转为指导学生“七手八脚”操作。

(6)互听互练法。对各任务中重复的步骤,主要采用“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评,你练我看”的互相学习教学法。

(7)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在具备“必须、够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将炼焦生产关键理论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切实为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形成提供有力支撑。使学生不仅加强和巩固了理论知识,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培养了工程观念、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2 教学手段多样化

由于炼焦生产技术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学和实际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使学生既能在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首先运用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的声光交互、动静结合的特点给学生全新的视觉感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一些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以视频方式和动画方式展示则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其次,将炼焦生产仿真软件引入课堂教学,真实再现生产过程与工艺流程,直观展示改变操作条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严重脱离的问题。学生在进行炼焦生产仿真操作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独立完成对装置的开车、停车、故障处理等操作,使学生不进工厂就能实际了解化工生产装置的生产和操作过程,完成对生产装置实际操作的训练,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自学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第三,借助于网络资源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工艺、技术和炉型等,并对国内外知名煤化工企业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人材结构需求等进行信息传递。第四,充分利用新购置的焦化厂炼焦生产工艺模型,使学生不进工厂就能实际了解焦化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完成校内的学习任务后,学生进入黄河工贸集团千里山煤焦化厂、广纳煤业集团焦化厂以及新奥能源集团煤液化企业等进行一年顶岗实习。通过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对设备的操作,学生不仅了解典型生产装置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相互关系、主要控制点和操作程序等,而且对煤化工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知识等有了深入的认识。

3 结语

改革后的《炼焦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仿真实训、生产工艺模型等教学手段,适当选取启发式、互动式、问题式、案例式和情景教学法、演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学做一体”的活动中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要令,赵振新,马步伟.煤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22).

[2]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3] 蒋丽芬.基于工作过程的化工专业学习情境系统化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123-125.

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 甲醇 MTG工艺

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工体系,进入20世纪,许多以农村产品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品多改为以煤为原料生产,煤化工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键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又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从而削弱了煤化工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从市场上看,石油资源短缺,油价一直高位运转,以煤化工产品替代石油是一种趋势;从战略上看,石油是战略资源,超过1/3靠进口,而且存在有钱买不到的情况,储备石油很重要;从成本上看,煤制油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利润空间非常大。

1 中国煤化工发展现状

煤化工分传统和新型两种,传统的涉及煤焦化,煤电石,煤合成氨等领域,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目前,国内传统煤化工已有很长的历史,新型煤化工才刚刚起步。

研究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煤化工对石油化工的替代性,深入探讨我国煤化工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确实是一件涉及煤化工发展全局的大事。

1.1行业现状

化学工业是国家基础行业,而石油、煤(天然气的比例较小)对化学工业具有两大功能:燃料、化工原料。化学工业是能源大户,所以国家战略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等宏观环境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煤化工的发展进程。

目前全球有117家大型煤化工能源一体化工厂,共有385座大型现代气化炉,总生产能力达到45000兆瓦。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产能年增长率达5%,高于全球化工产能年均增长率3.6%的水平。国家厂家在近两年纷纷开始在国内物色合适的企业投资,这主要是抓住项目建设资金大,国内企业运营经验不足的特点,而在国家开始管制之后,项目审查更为严格,这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了我国煤化工行业在发展之初的规划较为完善,有效地避免了重复低效建设。

1.2能源格局

在“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化工行业要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是煤化工的发展契机,而国家经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煤化工必然是在今后的长期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生产技术

有机化工行业发展大致经过农业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三个阶段。随着技术进步和原料成本的比较优势,三个阶段依次推进。如果仅从产品替代关系,不从经济性、技术角度考虑,则煤化工能够完全取代石化产品。煤化工主要包括传统的焦化和电石乙炔化工、煤气化和煤液化。三条产业链中煤化油技术壁垒最高,而煤气化应用最广泛,几乎是所有煤化工产业的基础。

2.1煤气化

煤气化是煤化工产业的核心所在,应用广泛、发展成熟。即在缺氧条件下使煤炭不完全燃烧成为气体,该气体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等,可以用为化工原料。而真正降低煤化工产品成本的重中之重是获得便宜的甲醇,而具有煤炭优势和先进煤气化技术是降低甲醇成本的主要手段。

国内甲醇装置多以煤炭为原料,与国际上以天然气为主的格局不同,但目前计划开工的项目在1500万吨以上,预计2011年的消费量为760万吨,正常需求增长在15%左右,从 2012年开始甲醇产能面临严重过剩的压力。

2.2煤液化

煤间接液化,先将煤炭气化成合成气,然后再通过费托反应以及蒸馏分离得到石脑油、柴油和汽油等终端产品。另外一条煤利用途径是煤炭的直接液化工艺,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发出多种直接液化工艺,原理上都比较类似: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溶剂中将较高比例的煤溶解,然后加入氢气和催化剂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在通过蒸馏分离出油品。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互补极强,直接和间接一体化装置是煤制油产业化的最佳选择。在这项技术上,并无成型经验可以借鉴。

由于煤制油技术具有很高的壁垒,预计国家政策将适当推广煤制油技术,先行企业能够在未来可预期的30余年高油价下受益。中短期内,煤制油装置可能的煤炭需求占煤炭总需求的比例较小,不会导致煤价的大幅度上扬。长期看在生物能源及天然气的竞争下煤化工也不会被石油化工替代。

3 晋煤MTG工艺的开发

国家能源权威机构对“十一五”能源纲要的解读指出:优化能源结构非常重要,以煤炭为主体是现实,优化能源结构是方向。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高达70%的比例,这是由我国的现状决定的,但并不说明我国能源结构是优化的,以石油中心转向以煤中心是适宜的。山西省煤炭保有储量为2600多亿吨,其中三高煤占20%~40%。在“三高煤”储量中,晋煤集团具有采矿权登记的及经过资源整合的总量为35亿吨,如果能实现“三高煤”洁净化综合利用,增加了宝贵的能源资源,变废为宝,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原则。企业要合理开发利用“三高煤”资源,延长衰老矿井服务年限,盘活固定资产,促进矿区的安定,于2006年建设了世界第一座10万吨/年煤基甲醇合成油(MTG)的示范工厂××煤制油公司, MTG工艺,是鉴于甲醇产量大量过剩大力发展起来的甲醇制汽油工艺。MTG工艺对原料的纯度要求不高,无需将粗甲醇中其他含氧化合物除去就可以用作MTG工艺的原料;副产物液化石油气和高热值燃料气的价值高;产品作为汽油使用时,性能优良,其中,一部分为芳香族烃,大部分被甲基化,另一部分是支链烃类占多数的脂肪族烃类。在无四乙基铅的情况下,产物汽油的辛烷值达90~95。探索煤化工发展的新途径,促进我国煤制油的技术路线向多元化发展,缓解国家石油资源紧张的局面。是山西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晋煤集团在巩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煤制油品”三箭齐发,打造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

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理念 煤化工产业 发展讨论

前言:现代社会已经从快速发展经济的误区中走出来,逐渐开始转变观念,力求能够以低能耗、低污染的原材料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全面倡导生态经济的发展。作为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中所提出来的低碳经济,已经得到了全国以及全世界的广泛认同,环境保护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像我国这样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大国来说,必须要降低煤炭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用低碳理念来指导煤化工产业在未来的发展。

一、浅析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和能源的占有量少,但煤炭的种类非常齐全,煤炭的产量能够占到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储量也能够达到百分之十一左右。因此,以煤炭为主要原材料的煤炭化工产业一直都是我国工业重点发展对象,得到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煤化工产业只有不断地扩大规模才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目前来说,我国利用煤炭燃烧所发电量在全国能源消耗发电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七左右,成为我国发电能源重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种原材料。煤具有非常复杂的化学结构,特别是其中的键链只有用热裂解的方法才能够对其进行彻底的拆分。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产物可以为化工原料气和工业燃气所使用,碳的轻组分甚至还可以直接被当做化工原料所使用,像针状焦和炭黑这样的重组分则可以被当做重液体燃料来使用。作为我国国民赖以生存的能源,以煤炭为主的煤化工产业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规模都在不断地加快和扩大,甚至有不少煤化工项目的规模都达到百万吨。不仅如此,全国各地每年所上报的正在建设中的和拟建的项目也正在不断地增加,没有减少的趋势。伴随煤炭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来的就是空气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和雾霾天气的密集出现,如何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浅析如何用低碳理念指导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我国是煤炭使用大国,在工业中对于煤炭的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并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工业生产对于煤炭的需求不减反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虽然全社会都在倡导节能减排,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生产结构,依然将煤炭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那么无论是对煤炭直接燃烧还是将其用作化工生产的原材料,都势必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空气污染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煤电行业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产业界在对其进行探讨和改良之后,提出了在发电过程中提高二氧化碳捕集能力和能量的转化效率来实现减少对煤炭的利用。

1走多种产业共生的发展路线

首先,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我国石油短缺的现状,随着对原油的大量开采和利用,其质量在不断地恶化、产量也在不断地减少,但不能放弃对这部分原油的使用,可以采取加氢改质的方法对其进行利用。将其中存在的硫、氮以及氧气等杂质进行脱除,与此同时将烯烃进行全部饱和处理、芳烃进行部分饱和处理,这样就能够保证轻质油品在工业生产中的供应。我国的石油化工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采取加氢技术对原油进行提炼,虽然天然气在我国的储量也并不丰沛,但完全可以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来达到制氢技术的实现,将煤化工与石油化工通过氢气的利用和供应来达到完美的产业结合。在煤制氢的技术中主要是以煤气化制氢为主的,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气化及制氢技术,可以独立完成对其的利用和发展。通过对煤基氢气和石油的改质进行共生耦合在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有很多化石企业也采用了工艺简单、投资少的延迟焦化技术来进行重质油炼,在大量建成焦化装置之后,我国每天的石油焦可以达到2000万吨以上的产量。但这种方法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向空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对环境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因此,我国必须要采取措施用加氢改制对延迟焦化工艺进行取代,将这种不符合低碳理念的生产工艺方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淘汰。第二种路线就是将煤化工、建材、冶金和能源产业相结合,利用非焦炭法熔池炼铁,用煤炭做还原剂将存在于矿石中的氧化铁迅速还原为生铁,使铁矿粉和煤粉在熔池里进行充分的反应,最终能够副产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在煤化工业和发电企业中,一氧化碳可以作为生产二甲醚、电力和氢气的重要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煤炭。气化装置的成本并不高,仅仅占总成本的一半,如果采用这种路线,不仅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且也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在炼铁之后所剩余的炉渣还可以被建材厂拿来利用,节能而且环保。这种工业试验装置在我国宝钢已经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通过对产业链的延伸来降低二氧化碳在单位GDP中的排放

在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产品,煤碳制油的方式并不能够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并且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也不具备竞争力。另外,可以采取甲烷化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在我国,内蒙古、陕西、新疆和山西一带是煤炭储量最高的地区,我国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煤炭都分布在这些地区,而沿海一带对煤炭的需求量较高,我国的铁路系统在分担这一部分的运输任务时负担极为繁重,并且要承担高昂的费用。所以,在煤炭总量并不充足的煤炭地区并不适合发展煤炭化工,而甲烷技术则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有力措施。在煤气化生产天然气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相对较低,不同于必须经过陆路运输的煤炭,这些由煤气所制得的天然气完全可以通过管道进行长距离的输送,沿海地区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能源,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国的交通运输压力,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而乙炔技术也符合低碳理念,虽然其工艺流程较长,但用煤炭来生产烯烃却具有极大的附加值空间。

三、结束语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减少碳排放量,就必须要坚持用低碳理念来指导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运用高效能的生产技术来完成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借鉴外国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对我国的煤化工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加强对先进工艺的开发,实现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金涌,周禹成,胡山鹰.低碳理念指导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J].化工学报,2012,01:3-8.

[2]阮立军.2013'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论坛在泰安举办[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3,03:52.

[3]王燕青.陕西煤化工产业链发展模式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6篇

中国的资源禀赋是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25.23亿t;2008年,产量为27.16亿t,同比增加1.93亿t,同比增长7.65%。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18665.7万t,2008年原油产量达1.89亿t,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净进口油品近2亿t,其中原油进口17472万t,成品油进口2182万t,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8.5%,逼近50%的警戒线水平。200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693亿m3,进口量39亿m3,表观消费量732亿m3;2008年,天然气产量达761亿m3。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将达30亿t以上;另据有关资料介绍,2009年至2011年的3年内,我国原油目标产量分别是1.92亿t、1.96亿t和1.98亿t;天然气目标产量分别为860亿m3、1050亿m3和1200亿m3。在我国这样一个煤炭资源大国,其主要化工产品完全由石油作原料生产是不现实的。尽管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目前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结构不合理,行业的中小企业较多而大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布点太多,造成产业结构雷同;产品附加值较低,有些后续应用技术没有跟上等,但发展煤化工符合我国国情,且国家政策总体上持支持态度。

一、我国煤化工现状及分类

(一)我国煤化工现状

我国煤化工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煤焦油工业较落后,主要表现为设备加工能力小,工艺水平低,产品品种少,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煤焦油分散加工,形不成规模。目前上海正着手筹建国内一流的煤焦油蒸馏装置,必将大大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代表煤化工技术水平的煤气化技术也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合成氨产量居世界第一,无烟煤或焦碳合成氨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合成氨生产能力的65%左右,但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我国甲醇的现有生产能力为300万t/a,其中规模最大的装置有上海太平洋集团公司以煤为原料的生产装置,年产20万t甲醇;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引进的10万t/a生产装置。其余的装置年生产能力为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且技术落后、规模小、能耗高。另外,以煤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等可望实现工业化。

(二)分类

1.传统产品领域

要对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煤化工的产品领域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并促使企业改制、改组,设法做强做大,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对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劣势的产品领域宜加速淘汰、关闭或转产;降低高能耗煤化工产品在行业的比重,收紧、缩减高能耗产品的出口;限制和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

2.能源替代品

这一部分是煤化工的潜在市场,市场前景广阔是发展的重点。以煤制油(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甲醇的主要潜在市场是作燃料:燃料甲醇(掺烧或全烧);甲醇转化为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和柴油)中型燃气轮机发电的燃料;燃料电池;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

二、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煤化工技术包括焦油化工、煤合成气化工及电石乙炔化工等等。煤的气化技术在煤化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进的催化合成技术、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与大型工业装备制造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基础,新型煤化工技术就是以煤气化为龙头组合应用现代先进的化工生产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各类化工产品为成品油、甲醇、二甲醚、乙烯、丙烯等,进而发展为煤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已经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世界上目前拥有的新型煤化工技术主要有——煤气化技术,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技术,煤路线合成烃类的技术。最令人关注的是煤制油合成气生产烯烃的技术,IGCC技术在国外也是煤气化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引进国外煤气化技术,但国产化的煤气化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可以预见以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化工产品为主的现代煤——能源——化工一体化产业,即将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现代煤化工是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的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及运行方式。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一体化。就是把大型煤化工装置和煤矿结合起来(当然亦可以采取煤—电—化一体化联产模式)。把煤气化装置建在矿上(或临近矿区),力求减少煤炭运耗及费用,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合理使用煤炭资源(按煤质资源优质优用,劣质劣用,各得其所)。只有形成煤化工与煤矿一体化的利益机制,才能减少日后的价格、运输和布局的风险。

坚持基地化。化学工业内在的固有特性适宜于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基地是企业群体的集称。基地内集中布置相关企业,可以充分、高效、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发挥企业的集聚效应。总之,煤化工发展实施基地化布局最重要的目的是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高度资源优化配置,谋求集约化经营。

坚持大型化、现代化。只有采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建设大型规模效益的装置才能形成一流的煤化工基地,谋求跨越式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煤化工如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则无法忍受国际油价波动,和经济全球化带来高度的市场竞争的冲击。

由于煤本身的固有的特性(碳多氢少,矿物杂质多,固态且难以溶化、溶解等),要把从不清洁的能源转为清洁的化工原料,所经过的流程长、环节多、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因而必然导致投资大。煤化工的投资高亦是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此,一方面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发展规模装置,谋求减少单位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依靠优质低价煤的稳定供应以及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谋求降低生产原料成本。经济效益是考核煤化工能否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三、新型煤化工

新型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燃料),C1化工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急需的产品为方向,采用高技术,优化工艺路线,充分注重环境友好,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它包括了煤炭液化(直接和间接),煤炭气化、煤焦、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技术,以及集煤转化、发电、冶金、建材等工艺为一体的煤化联产和洁净煤技术。其中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已经是我国主要的煤化工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巨大需求,煤炭焦化、煤气化-甲醇、煤制油、烯烃及下游化工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型煤化工实际上是建立在传统煤化工基础上的,与传统煤化工密不可分。其特点如下。

(一)以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电力、热力等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化工产品,如芳香烃类产品。

(二)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新型煤化工是未来中国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紧密依托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并与其它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三)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新型煤化工根据煤种、煤质特点及目标产品不同,采用不同煤转化高新技术,并在能源梯级利用、产品结构方面对工艺优化集成,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如煤焦化-煤直接液化联产、煤焦化-煤气化合成联产、煤气化合成-电力联产、煤层气开发与化工利用、煤化工与矿物加工联产等。同时,新型煤化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技术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和产业化建设。

(四)建设大型企业和产业基地。新型煤化工发展将以建设大型企业为主,包括采用大型反应器和建设大型现代化单元工厂,如百万吨级以上的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工厂以及大型联产系统等。在建设大型企业的基础上,形成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及基地群。每个产业基地包括若干不同的大型工厂,相近的几个基地组成基地群,成为国内新的重要能源产业。

(五)有效利用煤炭资源。新型煤化工注重煤的洁净、高效利用,如高硫煤或高活性低变质煤作化工原料煤,在一个工厂用不同的技术加工不同煤种并使各种技术得到集成和互补,使各种煤炭达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煤种、煤质特点,实现不同质量煤炭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新型煤化工强化对副产煤气、合成尾气、煤气化及燃烧灰渣等废物和余能的利用。

(六)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建设大型工厂,应用高新技术,发挥资源与价格优势,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优化集成,资源、能源的高效合理利用等措施,减少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四、对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关键技术的建议

(一)煤炭液化技术

无论是引进技术还是自主开发,建设煤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工厂都需要国内有大量技术配套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另外,一次性投资较大也是其共有的特点。因此,现阶段国家部署在少数条件适合的企业和地区进行工程化和商业化示范项目,可以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推进以及商业化运作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液化技术也是当前和未来几十年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目前,国内拟建的煤液化项目多采取跨行业、多元化联合投资和多渠道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筹措问题,这是今后煤液化项目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甲醇和二甲醚合成技术

目前,国内已经建设或拟建设的甲醇生产项目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新上项目的总生产能力不低于1000万t/a。国外的研究认为,甲醇和二甲醚作为代用发动机燃料(不是少量掺烧),到达用户的全成本大于煤基合成油(煤间接液化),同时二甲醚代替柴油也有相关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今后新建甲醇、二甲醚工程项目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和供求变化。

(三)煤炭焦化

新建煤炭焦化工程项目应立足煤炭企业原料煤特点,采用大型焦炉和能够提高焦炭质量的先进技术以及必要的环保技术,以应对未来优质炼焦煤不足、焦炭市场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带来的更加激烈的竞争。

(四)煤化工多联产

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7篇

从资源开发到综合利用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权威化工专家郭卫东对煤炭产业遇到的困境认识深刻,他认为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盲目投资跟风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产能过剩;其二是资源转化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技术落后,小循环多大循环少;其三是单一资源单一产品的项目仍占主导地位,以煤为主的多种资源协同配伍,生态布局循环链接,综合利用多联产项目少。

郭卫东建议,要实现煤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物理能、化学能和全部化学元素、中间产物、目的产物,均能得到高效综合利用,以煤为原料,开发前沿高端和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通过煤基多联产,实现煤、焦、电、化、热、气、渣的综合利用,以及与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硅材料、聚氯乙烯及其制品、建材等产业的一体化布局,可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使煤资源的附加值和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大大降低碳排放,真正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的目的。依靠专家指导,通过煤基多联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对整个能源化工产业战略转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郭卫东对于打造煤炭的资源开发到综合利用全新路径提出了诸多建议:

一是新建的煤炭资源转化项目,要实现煤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物理能、化学能和全部化学元素、中间产物、目的产物,均能得到高效综合利用;

二是已建成的煤制甲醇等煤化工企业,最好在前端用连续粉煤干馏工艺提出煤焦油,再将粉焦气化,用焦炉气和合成气合成甲醇,再利用化学循环尾气和余热发电并用于本装置;

三是煤焦化和兰炭企业要压缩焦炭、兰炭商品产量,按照焦油收率最大化进行技术改造,对焦油进行深度加工转化;

四是与煤电、兰炭共生或多联产形成的硅铝镁及建材产业也要转型发展,开发前沿高端和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

在解决当前煤炭综合利用和煤化工方面遇到的困难,郭卫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想方设法消化甲醇、电石、焦化等过剩产能,开发一批进口量大、国内需求持续上升、附加值高的化学合成材料,比如聚酯、聚醚、异戊橡胶、氟碳树脂、石墨烯树脂等,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第二,对于以煤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区域,要围绕煤的洁净利用技术、煤矸石发电技术、矸石炉灰提取氧化铝及粉煤灰生产建材技术、洁净煤高温催化热解干馏技术、煤焦油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焦炉气还原生产金属镁技术、新型煤盐化工技术,包括大型甲醇、二甲醚、合成氨、MTO/MTP、DTO/DTP,以碳氢、氨氮、芳烃、乙炔、氯碱、有机硅为原料,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化工新兴合成材料产业发展。

第三,高度重视第二代煤催化热解干馏技术、高效合成塔技术、CO2捕集回收利用技术和煤化工及含硫气体、含硫废气脱硫回收硫磺等四大技术的应用。比如:利用第二代煤催化热解干馏技术,可将煤焦油收率由现在的12%提高到25%左右。另一方面可对煤化工、煤电、供热等用煤项目,用催化热解干馏技术进行煤的前处理,既可提取煤焦油发展下游产品,又可大大降低气化炉的水煤浆粘度和锅炉结焦率。再比如国内外正在日益成熟的CO2捕集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对煤化工、电厂、炼焦、兰炭、冶炼等行业CO2回收,通过加氢还原成CO,再与氢合成甲醇,均可形成新的产业或产业新优势。另外,高效合成塔技术,可大大提高合成转化效率,在现有装置基础上经技术改造,在不增加物料投入的前提下,可提高产量10~17%;硫回收技术的应用可回收生产硫磺,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四,要高度重视发展甲醇下游产品。从替代石油发展下游三大合成材料及有机化产品看,几乎所有石油能够生产的产品甲醇均可以生产。所以对甲醇及其下游产品发展的市场前景不必过分担忧。我们完全有理由设想甲醇发展的产业前景将一片光明。

当前车用甲醇燃料的快速发展,二甲醚车用、家用燃料的快速发展,都给甲醇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60%的甲醇已应用于车用燃料市场。国家M8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和燃料甲醇标准已经出台,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国家标准出台后,在大型甲醇企业生产车用燃料已成为最经济的方式。因此,车用燃料发展还将为甲醇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着眼未来的转型之路

4月底,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听取煤炭工业发展情况报告,并提出“促进煤炭资源由燃料向原料的转变,推进煤炭生产消费方式革命”。行业专家分析认为,此举的用意是延长煤炭产业链,发展以煤制油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资源地区煤炭直接液化、煤制气等项目核准的闸门可能被松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提出,要以建设14个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为重点,加快全国煤炭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把推动煤炭工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煤炭经济发展新优势,实现煤炭经济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化,总结近年来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示范工程建设经验,扩大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示范试点范围,推进煤炭向原料转化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对石油、天然气优质能源资源的有效替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行业必须转型,转型升级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煤炭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绿色、高效、清洁、安全、多元。

能源发展必经三个阶段,由煤炭为主体转为煤炭和新能源并重,再转为以新能源为主体。在这个能源发展过程中,煤炭将起到由传统能源转为新时代能源的桥梁和支撑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做“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能源生产技术服务供应商,常规能源供应服务商,城市清洁能源供应服务商,能源金融服务供应商。

生产技术服务供应商包括了“绿煤战略”的绿色生产,就是要在煤炭开采中出煤不见煤,不能对大气造成污染,污水不外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把煤炭企业打造成“没有资源”的资源开采企业。“绿煤战略”的绿色利用,就是实现煤炭从低效燃烧到高效利用,从固体燃料到液体燃料,从燃料到原料,把常规能源变成绿色高效清洁的能源。

常规能源供应服务商就是“从井口到炉口”全方位提供能源供应服务,从煤炭生产、煤质研究、煤炭定制、煤炭物流到煤炭用户。

煤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8篇

中文题名

(二号宋体)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为便于数据库收录,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作者姓名

(小四号仿宋体)

作者单位(包括英文摘要中)

(小五号宋体)

(如果作者为两位以上,之间用","隔开;如果多个作者为不同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打上角标以区别,作者通讯地址应为详细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和e-mail地址,必须用全称标注,不得简称。在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作者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如作者为两位以上,应指定联系人。)

中图分类号

(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论文进行中图分类的。)

中、英文摘要

(五号楷体)

(摘要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传达重要的可检索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被报导的研究项目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要用英语清楚、简明地写作,内容限制在150~180个英文单词以内。)

关键词(5号楷体)

(关键词是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论文中寻找文献,特别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论文应提供关键词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在审读文献题名、前言、结论、图表,特别是在审读文摘的基础上,选定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项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对于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名词术语,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但不能把关键词写成是一句内容"全面"的短语。)

正文(5号宋体)

文稿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gb3100-3102)。对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形如1,2,3......;二级标题(5号黑体)形如:1,1.2,1.3......;2.1,2.2,2.3,......;三级标题(5号宋体)形如:1.1.1,1.1.2,1.1.3,......2.1.1,2.1.2,2.1.3,......引言或前言不排序。若论文为基金项目,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1.2.7图表要求

文中的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小5号黑体),并随文出现,图要精选,一般不超过6幅,请看具体要求。若图中有坐标,要求用符号注明坐标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照片应选用反差较大、层次分明、无折痕、无污迹的黑白照片,或提供*.tif格式的电子文档(分辨率不低于600线)。作者应自留底图。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祥见示例)(不划竖线)。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头或表顶线上右侧。若有表注,写在表底线下左侧。表中重复出现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

参考文献(小5号宋体)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列出的应确实是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表明.参考文献选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人,后加“等”或“etal”,作者之间用“,”隔开.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省略“.”。由于ei信息部进行收录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仅指英文)的录入工作,所以在稿件中参考文献中文期刊论文按中、英两种文字给出(英文参考文献不必给出中文)。

煤化工论文范例欣赏:

煤化工及甲醇生产技术探索

摘要: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普遍运用于燃烧材料、合成金属、工程涂料、医学消毒、日常生火等多个方面,在甲醇的制造方面,一般都遵循着煤气化碳――变换气体物质――精细蒸馏三大工序,在化工厂生产活动中一般将生产甲醇的工序称为“工段”。难点在于如何去调控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通过对煤化工作的特性解析来引申出甲醇生产的要点,同时对生产技术进行一个流程上的模拟,更全面地去了解甲醇生产中需要多加注意的关键。

关键词:煤化工;甲醇;温度;化学反应;化学式

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A

1煤气化原理

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煤气化是第一步,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将气化剂和煤炭资源中的可燃物质放置在一个高位环境下,然后使其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气体。在煤气化工段里使用的气化剂包括水蒸气、氧气等,在加入这些气化剂后,煤炭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所需的气体。煤炭在加入气化剂后,经历了干燥、热裂解等热力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这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煤气化工段中的温度、热压、气化炉质量以及煤炭的种类,以下是煤气化过程中会出现的化学式:

吸收热量:C-H2OCO+H2C+CO22CO

发散热量:C+O2CO2C+12O2CO

变换反应:CO+H2OCO2+H2

从大体上来说,煤气化反应是化学中的强吸热效应,如果以动力和热力的角度来解析这类中和现象,重点在于对温度的把握,温度过高会造成气体流失,温度过低则无法产生完整的化学反应,导致生成的气体数量少、质量差。同时在增压方面应该适当地增加对煤炭的压力值,这样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对甲醇的生产效率起积极作用。

2变换工段

甲醇产品在合成时,一般调整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比例的方法是通过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来实现的,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分离都在催化剂的影响下进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碳氧分离工序对水蒸气的需求量相当大,水蒸气的生产成本在这道工段中会激增不少,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蒸气,节约生产成本,这将直接考验生产部门的气体生产技术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变换工段中,煤气化之后的煤气物质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效果影响到位之后,就可以生成氢与二氧化碳,在此时还会有小部分的一氧化硫转化为氰化硫,此时化学式表现如下:

CO+H2OCO2+H2

这是一个主要反应式,但是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副反应也会产生,生成甲醇的副产品,这些化学反应包括:

2CO+2H2CO2+CH

2COC+CO2

CO+3H2CH4+H2O

CO+H2C+H2O

CO2+4H2CH4+2H2O

CO2+2H2C+2H2O

化学反应在化工产业中要求平衡,在主要变换的化学反应中是一种发散热量反应的类型,这里的化学反应会使煤气化后的温度降低,温度适当降低有利于化学反应的平衡作用,但是如果温度太低,就会导致化学反应时间过长,效率越低,当煤气化工段的生成气体慢慢消耗殆尽时,就会浪费前一道工段的时间和成本,造成浪费。同时,温度还与催化剂的适应性挂钩,如果温度没有调整到位,催化剂的效力就无法发挥到最大值,这就会造成碳氧分离程度不足,必须加大催化剂的剂量,这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3甲醇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1.)气化压力的大小在其他的生产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改变气化压力,就会产生非常细微但是关键的变化。通常气压定格在2MPa以上的范围时,在煤气化工段里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气压低于2MPa就会使气化炉的气化效果变低。所以,在煤气化工段中,一定要保证气化压力控制在2MPa以上,而且可以视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这样可以增加气体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2.)氧气与煤量的比例氧煤比例的提高,指的是在煤炭中氧气流量的增多,直观反映为在煤炭高温加热时,煤炭的燃烧反应量明显提升。同时因为氧气流量的增加,使气化炉的温度也得以升高,煤炭的气化反应会更加强烈,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数量会增加不少,但是生成的气化产物中,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含量占了很大比例,而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含量会变少,所以,如果不仔细控制氧煤比例,就会使气化炉中的气化反应过强而导致生产甲醇所需的气体成分变少。

4甲醇生产工艺模拟

传统的烧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甲醇的需求量,而且单纯的燃烧煤炭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新的甲醇提取方法和更快捷有效的甲醇生产技术,在这方面,煤气化生产流程已经被初步运用于各大化工厂中,作为目前提取甲醇的有效方式,煤气化工段还需要更多的模拟和分析来增强其效率,简化其工序。

在模拟中我们假设煤浆和高压后的氧气依照固定比例放置在气化炉中,然后在高温作用下因气温及气压生成各种气体,其中包括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等,其中高压后的氧气进入气化炉可以通过设置烧嘴的中心管道和外环管道,而煤浆可以通过烧嘴的中环管道进入气化炉。在模拟环境下,我们还设置了激冷室,位于气化炉下段,激冷室主要是处理煤炭中的灰份。在煤气化工段进行到末尾后,会残留一些灰份物质,这些物质会在气化炉的高温中熔融,熔渣和热量汇聚,合成了气体,然后结合离开气化炉的燃烧室部分,经由反应室,进入气化炉下段的激冷室。这些气体在激冷室中将被极寒温度降低到200摄氏度左右,熔渣会立即固体化,然后生成大量的水蒸气,经水蒸气饱和后带走了灰份,从激冷室的排出口派排

出。

需要进行变换的水煤气在预热器中加入一部分进行换气和换热步骤,然后进入模拟的变换炉,这部分水煤气在经过煤气化工段后,自身携带了不少的水蒸气,变换炉中的催化剂进行催化作用进行变换反应,在第一部分结束后,另一部分的水煤气也进入变换炉,变换炉这时就会需要新的高温气体,模拟的变换工段里加入了预热装置,提前储存并加热生成高温气体,然后连入变换炉中与另一部分的水煤气进行变换反应,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成功后的气体将进入低压蒸汽室内降温,再次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再喷入冷水来清洗掉气体中的三氢化氮,最后气体进入净化系统,生产气态甲醇。

精馏工段的流程为四塔工作方式,首先甲醇气态材料在预热器中进行高温加热,再传输进预塔中部,在这里去除粗甲醇里的残留溶解气体与二甲醚等,这些属于低沸点物质。在加热后,气体进入冷却器进行气体降温,形成甲醇蒸气后进入预塔的回流管道。甲醇蒸气在经过回流后进入换热器,加热后进入加压塔,甲醇在加压塔中进行冷凝化处理,其中小部分送回加压塔顶部作为回流液。剩余的甲醇气体进入精度甲醇管道,最后由加压塔提供压力与热量,将冷凝的高精度甲醇视需求定制成液态或固态储存,然后将杂质或者甲醇残留物通过排污口排入废水处理器进行净化提取处理。

参考文献:

[1]韩雅楠.煤制甲醇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229.

[2]刘喜宏.浅谈煤制甲醇的前景与工艺流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22.

[3]陈倩,李士雨,李金来.甲醇合成及精馏单元的能效优化[J].化学工程.20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