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股票质押贷款 风险防范

一、我国股票质押贷款发展简况

国内一些银行从2000年起就开始推出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但因券商股票质押贷款风险相对较高,如在股票质押期内,质押股票不能在市场变现,加之证券公司融资还存在同业拆借、发放短期债券等方式获得资金,通过股票质押贷款融资的比例还比较少。在办理股票质押贷款时,银行一般都比较慎重,股票质押期限一般较短。最长质押期为半年,发放贷款时银行将要对质押股票进行评估。一般银行贷给证券公司的资金,只占所质押股票当期市值的三成至五成,但如果证券公司质押股票为前景较好的蓝筹股,银行可以放宽到质押股票当期总市值的六成。

二、商业银行发展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股票质押贷款作为一项新的业务,尽管对于居民,普通工商企业,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却是直接而全面的。

1.对居民和普通工商企业而言,股票质押贷款丰富了融资的渠道。国家已经允许部分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上市公司入市投资,但同时规定,这些企业入市后半年内不允许抛售所持股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企业用股票作质押物到银行申请贷款,企业就可能解决一时面临的资金难题。

2.对证券公司而言,用自营购入的股票质押贷款,原来只能使用一次的证券资金可能通过质押贷款多次重复使用,直接增加了券商的可用资金,从而使证券公司在资金面上更加充裕。对商业银行而言,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此项业务的合作,既为证券公司提供了合法的融资渠道,也为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使商业银行增加了新的贷款对象,拓展了新的放款渠道。这对丰富我国银行的金融服务手段,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活跃股市、推动国企改革和支持经济持续发展将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

3.对于资金市场而言,该业务将会使二级市场的资金充裕,从而推动股市大盘向上攀升,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解困乃至创业板的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市场环境。由于券商可将用自营资金购买的股票作质押获得贷款,然后可以用贷款再买股票再获贷款,按《办法》规定的最大质押率(贷款余额与质押证券基准市值包括资金账户内的保证金存款的比例)60%计算,理论上讲券商的融资杠率为2.5=1/(1-0.6),即券商的自营资金可以扩大1.5倍。

三、商业银行办理股票质押贷款的基本风险

股票质押贷款与一般贷款业务相比,其涉及面广、风险点多、管理难度大,一旦经营管理不善,很可能产生股市泡沫,造成银行信贷资产损失,从而对发展中的证券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防范和控制股票质押贷款风险,《办法》作了相应的规定:用于质押贷款的股票原则上应是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股票质押率最高不能超过60%;贷款人发放的股票质押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金的15%,贷款人对一家证券公司发放的股票质押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金的5%;一家商业银行接受的用于质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得高于这家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一家证券公司只能在一家商业银行办理股票质押贷款;设立警戒线和平仓线,以控制因股票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但以上规定仍不能完全排除风险,即使严格执行了这些规定,股票质押贷款仍较其他担保方式有着较大的风险。

1.借款人风险

目前,国内券商的自有资本实力和整体规模普遍较小。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相对不足,这就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给商业银行带来相应的贷款风险。必须明确,商业银行向证券公司提供的股票质押贷款实质上是一种短期担保贷款。其第一还款来源是券商自有资金,只有当证券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无力以其现金流入偿还贷款时。银行才以股票质押物的变现收入充抵所欠贷款本金。因此,借款人本身的资信状况和经营状况是决定股票质押贷款风险程度的首要因素。

2.股票价值风险

质押是一种价值形态的作保,其本质是权利人享有从出质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因此,作为担保的出质必须是风险很小的特定标的物。若以股票作抵,以股票的何种价值为抵呢?若以账面或清算值为抵,质押权人不得而知;以内在值为抵,那是证券分析家个人的主观臆断;以市场价为抵,那更是无法预知其所含的价值。实际业务中,在进行质押贷款时,通常以每股净资产作为计算股票价值的参考依据,但是每股资产并不能真实反映股票价值,因为净资产中可能含有已被抵押的资产,以它作为股票价值而贷款,无异于重复抵押,这些因素均给贷后股票价值监控带来较大困难。

3.股市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在股票质押贷款中除了要承担个股价值变动的风险以外,同时也面临着整个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一旦国内股市出现大幅下跌,借款券商经营状况会迅速恶化,用于质押的股票也会迅速贬值,银行可能无法按期足额收回贷款本息。从而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目前,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源于企业经营状况的普遍恶化,大批企业包装上市,而其真实经营业绩却十分低下,入市资金受到虚假信息误导,造成股市价值虚增,从而使金融风险大量聚集并潜伏下来。

4.股票质押的法律风险

根据《担保法》规定,只有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才能够用于质押,而《公司法》则规定发起人持有的公司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进行转让;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所持本公司股份质押应属无效质押,不受法律保护。

四、银行股票质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基本措施

商业银行在开展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同时,应高度关注证券市场的变动状况,严格执行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做好信贷风险防范工作,做到贷前、贷中、贷后全方位统一。建立及健全股票质押贷款的风险管理机制。一是要严格按照《贷款通则》和《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贷前调查和审查工作,严格手续确保质量。二是做好贷中监控工作。三是要及时处置可能发生的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贷前应严格审查借款人资格

根据人行有关规定,股票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必须是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总公司。它首先应具备综合类券商的资格条件,如自营业务与业务严格分开;经过清理整顿后,资本金已经足额到位,资产具有充足的流动性;发生的挪用交易结算资金已归位;规范经营,有稳定的还款来源等。此外,作为借款人的证券公司在近一年内应无重大违法违规经营及受到处罚的记录;上一年度未发生经营性亏损。

(二)建立质押股票标的物的风险评估、监控及处置管理机制

证券质押贷款与商业银行其他贷款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其押品的价值是以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格为衡量尺度的,这就意味着该类贷款要面临由于押品市场价格波动而给贷款带来违约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开展证券质押贷款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管理该类贷款所蕴含的市场风险。在具体贷款操作中,对市场风险的管理主要体现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补偿等几个方面。

1.证券质押融资中的风险衡量

(1)证券押品的选择机制。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逾1500多家,一家证券公司所持股票的种类也十分繁多,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证券分类评级体系,从证券公司所持的各种证券中甄选出风险最小的证券(组合)作为押品,或者对证券公司提供的押品证券(组合)给予分类评级,对其采取不同的措施。

(2)股票(组合)押品动态估值机制的建立。

在实施股票质押贷款之后,仍要实时监控股票(组合)押品的市场价格走势,即所谓的“盯市”,当价格跌破一定限度从而造成股票(组合)押品的市场价值遭受重大损失时,就要进行预警,从而提醒各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由于以市场价格为原始预警信息输入的做法更加有利于强化对市场风险的管理。

2.证券质押融资业务中的风险补偿

(1)折扣率的设置。设计合理的折扣率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证券市场的波动要求建立合理的折扣率,从而为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提供补偿机制;其次是证券公司以证券为质押向银行融资实际上存在一种信用放大的机制,即证券公司可以循环运用股票向银行融资,进而用新增资金购买股票继续进行融资。因此,设计适当的折扣率可以避免银行资金过分陷入到推动证券市场泡沫的恶性循环中。

(2)在贷款定价中加收合理的市场风险溢价。贷款利率是贷款资金的价格,所有成本和风险都要在贷款利率中得到补偿,但普通贷款中一般只需要考虑资金筹集成本、运营成本分摊、信用风险溢价、期限结构溢价等因素,而股票质押贷款则还要在此基础上对所持有的市场风险确定其相应的市场风险溢价部分。目前来看,有价证券抵押贷款的利率,可以参照银行利率或国债回购利率来确定,同时应该根据证券公司的资信度、资产负债率、风险控制能力等情况作一定幅度的调整,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浮动。

(三)参照国际惯例,设定警戒比率

警戒比率即股票市值与贷款本金之间的比例。当股票价格下跌至警戒线时,首先要求证券公司及时补足因证券价格下跌所形成的质押价值缺口,如无法及时满足,商业银行应立即出售持有的质押证券。

根据目前我国股市的发展特点,为控制因股票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特设立警戒线和平仓线。警戒线的公式为:(质押股票市值/贷款本金)x100%=140%;平仓线的公式为:(质押股票市值/贷款本金)x100%=130%.在质押股票市值与贷款本金之比降至警戒线时,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既时补足因证券价格下跌造成的质押价值缺口。在质押股票市值与贷款本金之比降至平仓线时,贷款人应及时出售质押股票,所得款项用于还本付息,余款清退给借款人,不足部分由借款人清偿。

五、结论

股票质押贷款拓宽了券商融资渠道,增加了股市资金来源,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资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国经营;市值稳定;核心竞争力;资本运作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165-03

[作者简介]王桤伦,中信银行总行规划发展部博士后,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银行公司治理与跨国经营。(北京100027)

一、引言

当今世界,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金融全球化浪潮空前地席卷每一个角落,外国银行的“引进来”和本国银行的“走出去”共同构成了一幅银行跨国经营的时代图景。这些变化不仅给发达国家的汇丰、苏格兰、德意志等大型银行开展业务创新和整合跨境资源带来了难得机遇,也为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优质银行进军高端市场和打造全能银行创造了有利环境。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1993年英国西敏寺银行巨额海外亏空到1995年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被勒令清盘,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8年美国雷曼、美林、花旗相继深陷窘境。近年来的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可谓险象环生、跌宕起伏。面对世界风云变幻,合理制定跨国经营的推进策略和目标模式,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活动区域,着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等,便成为摆在各国银行高层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命题。

二、简要文献述评

纵观银行跨国经营理论的演进轨迹,不同的学说流派见仁见智,这些理论突破既得益于现代经济学本身不断扬弃和革新所赋予的新方法、新工具,又是对特定历史阶段内国际经济金融格局的自觉矫正。从国外研究来看,理论进展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 银行跨国经营原因分析。AJiber(1976)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存贷利差是导致银行国际化的考量因素,而利差产生是缘于各个银行在制造银行产品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比较优势。Berger(2000)提出,银行选择目标国家市场是基于较高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本土银行效率预期,多国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同等收益率下的风险状况。2 银行跨国经营方式分析。Wengel(1995)指出,现实中的跨国分行多由拥有雄厚实力的母国银行创设,而控股子行则更多地出现在资本流动相对自由并且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Miller和Parkhe(1998)研究发现,美国银行在东道国所提供的服务水平依赖于其组织形式,总行、岸上分行(On-Shore Branches)通常分布于发达国家,离岸分行(Off-Shore Branches)则往往分布于发展中国家,辅之以地区分行以及其他专业化金融机构的相互配合。3 银行跨国经营影响因素分析。Cave和Mehra(1986)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并购投资具有正向关系,大型银行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进入方式。Gilbert和New-bery(1992)考察了市场集中度对组织决策的影响,认为在一个市场高度集中的行业中,通常采取并购而非新建的方式设立分支机构。

从国内研究来看,不少学者从跨国经营的战略框架与配套措施(詹向阳、樊志刚、邹新,2003;周迪菁,2005),银行国际化与FDI、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陈坚定,2002;王赛迪,2004;谢建敢,2007),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机遇与风险防范(周叶婷,2005;张荣峰、潘利,2006),银行跨国经营案例剖析与国别比较(朱海莎,2005;王吴,2006)等诸多视角展开研究。总体而言,国外现有的银行跨国经营理论体系还比较松散,多是从欧美发达国家立场和移植跨国公司理论范式的角度来探讨金融深化、银行效率等问题,对转型国家市场开放及制度变迁当中所涉及的政治经济体制、历史文化传统、法律政策环境等变量的作用机理缺乏全面、透彻的解析。相形之下,国内学界的有关文献虽日趋增多,但他们的研究还大都停留在概念介绍和形势描述的阶段,尚未结合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过渡的特殊环境与发展特点,从理论、战略和举措等方面形成系统的技术路线与研究脉络。

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

(一)跨国经营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散经营风险提供了手段

2008年以来,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央政府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从年初制定的“防过热、防通胀”首要任务,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控通胀”目标,这一轮宏观调控已经对银行的业务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诱因的全球金融风暴正在愈演愈烈,且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不断扩大,尽管我们毫不怀疑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但是从减少中小股份制银行利润波动性角度出发,通过开展跨国经营,能够有效扩充现有的业务构架与规模实力,对于实现质量、效益、风险的动态平衡,熨平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化对整个银行运行的消极影响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跨国经营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股东价值提供了平台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银行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在15%以上,这是一个通行的标准,作为上市银行,如果不能为国内外股东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会承受来自员工、社会、机构投资者等的多重压力,其业务发展所需的资本金补充也将难以筹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也将成为空中楼阁。换句话说,股改上市后,资本总量提高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花好这些钱,给股东带来优异的报偿,则是下一步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因此,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国际业务发展步伐,增加海外收入比重,实现利润来源的多元化,确保银行市值稳定增长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三)跨国经营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了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众多有远见的优质企业正在踏出国门,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同时,富裕起来的国内居民到海外旅行、居住、投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海外投资流量突破了211亿美元,占全球并购流量的2.7%,名列第13位。

(四)跨国经营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了途径

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和银行业的竞争加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拓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部压力,国有商业银行成功改制上市后,其发展一日千里,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业务经验丰富、资本实力雄厚、市场意识敏锐、创新理念先进的外资金融机构,更是加紧了对国内优质客户和优秀人才的争夺。为此,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加快在全

球的机构网络配置,利用发达金融市场的“倒逼”机制学习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评估办法、产品开发模式和业务创新流程,不断扩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服务高端客户、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技能水平,通过与国外战略合作伙伴的“知识溢出”和“边干边学”效应,逐步提高经验曲线和组织能力。

当然,跨国经营并不是一味迅速增强银行整体实力和市场地位的万能药方。曾几何时,日本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所向披靡,但泡沫经济的破灭彻底颠覆了“规模第一、大就是好”的不朽神话,日本银行业国际化兴衰的惨痛教训,也值得中国银行业界同仁们认真汲取和反思。

四、走具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特色的跨国经营道路

(一)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理念是企业的经营之“神”和精神支柱。分析国外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其长期坚持了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的经营理念,使之成为指导银行发展的灵魂。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涵盖范围广泛,比如资本理念、创新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等,这些都是未来发展中所必须坚持的,但在跨国经营上最为突出的还是要坚持市值稳定增长、坚持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念。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经成为上市的公众公司,市值的稳定增长是股东给予的根本任务,是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衡量银行业绩的根本标准,也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利益取向。以此为基础,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观念上形成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相适应的跨国经营思维,更多地考虑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环节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市场份额和短期利益,盲目地进入与核心优势缺乏战略关联的业务领域。对与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相冲突的多元化产业和不相关业务及时进行剥离,以突出主营业务优势和特色业务优势。

(二)采取渐进式的策略目标

比之于当代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是在产权关系初步理顺、法律法规较为欠缺以及经济金融环境还不成熟的背景下进行的,故应采取渐进式的跨国经营策略和目标来实现。一是将跨国经营的着力点放在体制改革、流程再造和资源优化配置上,实现银行业务结构、地区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有序调整,为今后大规模国际化业务的稳步推进和良性循环蓄积强劲的势能。二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的力度,经过科学的评价和规划选择时机,通过与境外证券、保险、基金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交叉销售、战略联盟等形式来间接实现业务的综合经营,优先发展贸易融资、电子商务、担保、结算、汇兑等业务,逐步介入财务咨询、个人理财、投资顾问、私人银行等高端服务。同时,根据发展战略要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采取梯次推进、差异开发的扩展策略,在对象选择上首先应着眼于加强与战略投资者、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横向联合,在地域选择上把与我国经济交往密切、文化习俗相通、中资企业和富裕华侨集中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国际化经营的前进基地,然后再逐步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区域性或国际性金融中心辐射和转移。

(三)借助井购重组的运作手段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并购重组是现代商业银行提升跨国经营能力的有效手段。汇丰、JP摩根等国际著名银行之所以能跃迁为全球的行业翘首并光耀百年,一个主导力量就是推行了明确而科学的并购重组战略。2007年以来,中资金融机构明显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一场全方位、立体式的海外并购热潮确已悄然涌动。一般而言,新设分行的方式具有不需要母行提供资本金,在资产规模上不受限制的优点。但从实践来看,发达国家对开设外资分行监管要求比较高,申请难度大。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资本运作方式,有目的、有选择地伺机收购、兼并当地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被收购金融机构固有的经营网点、分销渠道和业务牌照,获得稳定的客户群和牢固的多元化金融业务资源,这样既可在较短时间内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又可避免内部组织体制、企业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冲突。另外,还可以通过参股国际金融机构的方式进行财务投资,以利于学习先进银行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投资资本的安全性。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资本;监管资本;账面资本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3-0006-04

一、账面资本、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一)账面资本、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定义

1.账面资本。账面资本是基于一般会计准则的会计学概念,是银行持股人的永久性资本投入,主要包括普通股本金,未偿付利润,资本储备等。它是银行资本金的静态反映,也是银行现有的可用资本。

2.监管资本。监管资本属于法律概念,它是监管者根据巴赛尔资本协议要求银行拥有的最低资本。它对资本的计量也使用会计账面价格。

3.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它是银行自身根据其内部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内部模型和方法计算出来的,用于应对银行非预期损失的资本。同时经济资本也是银行自身根据其风险量化、风险管理能力认定的应该拥有的资本金,由商业银行内部评估而产生的分配给资产或某项业务用以减缓风险冲击的准备。

(二)三种资本的区别

首先,这三种资本概念建立的基础不同。账面资本是建立在财务会计基础上的资本概念,监管资本是建立在财务会计和简单的风险计量基础上的资本概念,经济资本是建立在财务会计和复杂的风险计量基础上的资本概念;其次,针对这三种资本的管理活动内容不同。针对账面资本的管理是指所有者权益维护,资本投资和资本融资决策,资本结构安排等有关资本的财务活动;针对监管资本的管理是指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计量、监测,并以资本充足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资本结构调整和资本融资活动。经济资本配置是指通过计量、分配和考核银行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和产品所需的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进行约束和组合管理,实现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最大化的目标;另外,监管资本和账面资本的区别还在于,监管资本除了包括账面资本之外,还包括如次级债务和可转换债券等混合型资本工具(混合型资本工具是指这些金融工具既具有股权的某些特征,如清偿次序低于一般债务,期限较长,又具有债权的某些特征,如定期支付利息)。

(三)三种资本数量上的联系

首先,经济资本是银行根据内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得到的银行在未来一定时期所面临的非预期损失,银行经济资本在数量上是非预期损失的量化。在实际中,虽然账面资本不直接与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挂钩,但是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遭受的损失最终要反映为账面资本的减少,当银行真正面临破产时,账面资本实际承担各类损失带来的最后清偿任务。因此银行为了保持稳定经营,必须保证自身所拥有的可以用于冲销实际风险损失的账面资本大于所计量的经济资本;其次,经济资本是由银行管理者从内部来认定和安排风险缓冲;而监管资本则是由监管当局从外部来认定的。目前,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总量关系是离散的,并且经济资本低于监管资本是主流,原因主要在于,银行内部在计算资本实际需要时,一般会考虑资产组合等风险管理手段对减少风险的作用,而目前监管资本的计量没有考虑这一因素。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主流趋势是收敛和一体化,原因主要在于监管方已经开始以经济资本为方向调整监管资本的计量,并将经济资本系统的建设也作为银行合规行为监管的一个内在部分。

监管资本中的核心资本基本上与账面资本等同,因此监管资本也可视为广义的权益资本,与账面资本具有相同的特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偏差时,账面资本与监管资本均不具有真实的经济意义。例如:某银行拥有5000亿风险资产,经计算非预期损失150亿元,这150亿元的非预期损失需要用银行自有资本去缓冲和消化。经核实,该行拥有账面资本120亿元,监管资本160亿元,若以监管资本作为风险底限,则该行目前不仅没有破产风险,而且资产扩张仍有余地。然而若考虑该行股票市值跌幅达10%的现实问题,则其监管资本的市场价值已不足150亿元,该行已处于资不抵债的危险境地。两种不同结论说明了以监管资本作为风险防线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而考虑风险因素的经济资本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四)三种资本性质上的联系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内部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权益资本,账面资本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而不是应该拥有的资本水平,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水平,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通过监管资本及其倍数,监管当局为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及表外承诺设置的最高限额。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都是用于风险缓冲,但经济资本是由商业银行管理者从内部来认定和安排缓冲,反映股东价值最大化对商业银行管理的要求;监管资本是由监管当局从外部来认定这种缓冲,反映了监管当局对股东的资本要求,体现为股东的资本费用。

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用处不同,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通过资本充足率测算监管和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内部通过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抵御来控制风险。经济资本在数额上与监管资本也可能不一致。监管资本是根据资本充足率监管口径计算的、实际有的可用于弥补非预期损失的资本。为充分抵御风险,银行的监管资本应该超过经济资本,或经济资本小于监管资本(最经济的形式是两者相等)。如果经济资本超过监管资本,说明银行所面临的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超过了资本承受能力,风险的资本支持不足。如果经济资本增加,为了保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降低,监管资本至少应等额增加。如果经济资本增加而监管资本不增加,则资本充足率水平会下降。

二、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在绩效评估中的比较分析

(一)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1.传统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银行绩效评估还属于一项相对简单的活动。商业银行以存贷款及资产增长速度作为判断银行实力的重要标准,主要关心业务发展规模和收益水平,强调以业务扩张带动资本扩张,商业银行所奉行的战略基本上可以定性为“增量战略”、“速度情结”和“扩张规模”。在这种发展战略指导下,商业银行的资本问题越来越突出,对银行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真正运作良好的银行,应该是能够长期坚持较好资本收益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均衡发展能力较强的银行。

2. 以资本为基础的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内部模型极大地提高了银行计算风险损失的精度,并通过风险损失映射资本承担,国际银行业实现了资本管理从监管资本到经济资本的飞跃。经济资本管理将是未来银行风险和价值管理的核心,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建立以经济资本为中心的绩效评价系统成为促进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基于RAROC的绩效评估模型

在商业银行中,传统上绩效评估使用的是会计数据,如资产收益率(ROA)或者权益收益率(ROE)。但在金融领域,如果没有用风险表示支付价格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估。因此,只有将风险―收益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才有意义。在现代银行绩效度量的发展中,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模型(RAPM)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模型是基于经济资本的。由于经济资本是以单个数值度量各种类型的风险,所以把经济资本作为风险调节收益的基础。RAROC即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是当前国际先进银行最常用、最信赖的一个测评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了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巨大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RAROC=(收入-支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

=(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1)

目前,RAROC已在国际先进银行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其内部各个层面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单笔业务处理上,RAROC可衡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为银行决定是否开展该笔业务以及如何进行定价提供依据。在资产组合方面,银行在考虑单笔业务的风险和资产组合效应之后,可依据RAROC衡量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通过RAROC模型验证对呈现不利变化趋势的资产组合进行及时处理。在银行总体层面上,RAROC可用于目标设定、业务决策、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高级管理层在确定银行能承担的总体风险水平即风险偏好之后,计算银行需要的总体经济资本,以此评价自身的资本充足状况;并将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业务部门和各类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即进行资本配置,以有效控制银行的总体风险,并通过分配经济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将股东回报要求转化为对全行、各业务部门和各个业务线的经营目标用于绩效考核,使银行实现在可承受风险水平之下的收益最大化,并最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三)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收益率的计算

度量资本收益是进行绩效评估的关键,合适的度量模型能够准确地测度银行资产的经营业绩,帮助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目前在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中,有两种常用的资本收益度量模型,一种是基于监管资本,一种是基于经济资本。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前面的例子对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绩效评估度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在前面对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计量的基础上,利用下面的公式即可以得到两者的收益率:

监管资本收益率=净利润/监管资本(2)

经济资本收益率=RAROC=(净利润-预期损失)/经济资本(3)

如表1是利用上述模型和各个参数计算得出的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收益率。表1中三项资产的监管资本收益率都为正值,且绝对值都很大,说明资产组合的监管资本收益率也为正值,表明该资产组合及组合中的每个资产的资本收益率都很高,贷款资产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但资产及资产组合的RAROC值却不如监管资本收益率表现得那么好。表1显示资产A和B的RAROC值分别为8.23%、7.52%,均为正值,而资产C及资产组合P的整体RAROC值分别为-12.09%、-2.77%,均为负值。如果设定银行资本的最低收益率为6%,则上述数据表明,资产A和资产B的RAROC大于6%,这两项资产均能为银行创造价值,带来价值增值;而资产C则会减损银行的整体价值;资产组合P也无法为银行带来价值增值。如果设定银行资本的最低收益率为15%,则所有资产及组合P均无法给银行创造价值,反而会缩减银行股东价值。

(四)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收益率的比较分析

进一步分析监管资本收益率与经济资本收益率(RAROC),两者在度量银行资产业务绩效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监管资本收益率高的资产,其RAROC值可能会很低,或者是负值。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 RAROC考虑了资产的预期损失。监管资本收益率直接用净利润除以监管资本,而没有考虑资产的预期损失。实际上,尽管单个贷款资产到期时仅有两种状况:按时还本付息或者违约,不存在预期损失的发生;但多笔贷款资产组合在统计意义上是有一个预期违约率的概念,即贷款资产组合在某个时点的违约额除以该时点到期的贷款总额。因此,银行贷款资产作为一个整体组合来说,每笔贷款应该分摊该组合的部分预期损失。RAROC值则在银行净利润的基础上扣除每笔贷款所应该分摊的预期损失,得到该笔贷款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以更好地反映贷款给银行带来的价值。

2.RAROC中的经济资本更灵敏更准确地测度了资产风险。监管资本的计算仅仅考虑了每笔贷款资产的信用评级及其对应的风险权重,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风险权重仅有5―6个取值,这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资产的各种不同风险属性。因此从本质上讲,监管资本不具有风险敏感性,即无法准确度量每个资产的实际风险大小。而RAROC模型中的经济资本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不仅考虑了每笔资产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而且通过测算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考虑了资产风险分散效应,并且把这种效应分散到各个资产,以成分经济资本的概念测度了每笔资产在组合中的风险贡献。

综上所述,RAROC模型与监管资本收益率相比,综合考虑了每笔贷款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具体表现在:RAROC模型的分子在计算收益中剔除了预期损失风险;在分母计算中,采用经济资本更精确地度量了其非预期损失及为了缓冲该非预期损失而需要准备的资本数额。所以,从理论上和实际计算公式来看,RAROC模型能够更好的度量银行资产收益和风险的平衡。

三、总结

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资本管理成熟,并超越监管资本要求的必然产物。由于监管资本无法同时满足风险和盈利两个目标,银行超越巴赛尔协议,建立适合自己的资本体系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尝试建立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评估系统。建设银行经济资本计量范围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资本性占用四个方面,其信用风险资本分配采用增量配置法,经济资本分配和计量结果是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行2004年引入了经济资本的概念,对各分行经济资本计量对象仅涵盖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已经纳入了信贷管理流程;中国农业银行在2005年已经制定并下发了《中国农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暂行办法》,以此加大业务调整力度;工商银行也在研究向业务单元分配经济资本方法。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以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为代表的部分股份制银行也开始意识到转变传统的战略管理手段的必要性,试图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但是国内银行现有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管理系统无法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资本数据,选择使用监管资本替代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过渡期的现实选择。从中国银行业的实践看,建立和实施监管资本配置机制,能够促使商业银行强化资本约束理念控制风险总量、促进结构调整和激励价值创造。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探索资本管理模式,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并不断改进监管资本配置体系,进而向经济资本管理过渡,建立以RAROC为中心的绩效评价系统,逐步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玉喜.《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研究》[J].《投资研究》,2004,(12):21-24。

[2]陈小宪.《风险•资本•市值――中国商业银行实现飞跃的核心问题》[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39-182。

[3]米歇尔•科罗赫,丹•加莱,罗伯特•马可著,曾刚,罗晓军,卢爽译.《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437-452。

[4]孙彦钊.《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7月。

[5]Zaik E, Walter J, Kelling J G. RAROC at Bank of America: From Theory to Practice[J]. 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1996, (2):34-41。

[6]Christophere James. RAROC Based Capital Bud-ge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Bank Capital Allocation[J], The Wharton School,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6, (5): 23-31。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企业并购一直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的企业也加快了并购的步伐,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就企业并购当中的银行借款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可以为参与并购的企业控制银行借款融资风险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世界经济将呈现一种新的格局,企业并购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的企业也开始了高调的并购之路,跨国并购诸如中铝并购力拓、中国五矿集团并购OZMinerlas,国内的如国机集团与中国一拖集团等,并购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以往,上海联交所总裁蔡敏表示中国已步入并购、重组和联合的“十年黄金期”,但是从中国为时尚短的企业并购历史,特别是跨国并购的历史来看,企业并购成功的案例尚不多见。企业并购过程当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并购的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的选择,还有并购后的管理和财务整合,其中,并购融资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我国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而言,内部融资的融资额度十分有限,而股权融资的成本较高,历时较长,而且限制条件非常苛刻,而一些创新性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尚不多见,所以选择并购的企业在融资时一般还是倾向于选择债务融资方式,特别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因此,本文仅就企业并购中的债务融资风险进行分析,以给面临并购选择的企业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企业并购中银行借款融资简述

企业并购融资与其他情况下的融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并购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这些资金一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筹措和使用;而企业并购中的并购方通常规模较大,实力雄厚,财务稳健,并购又可以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或者取得财务、管理及营销方面的协同效应,因而企业并购下的银行借款融资更易取得银行的支持。银行借款在一定程度内可以放大企业的财务杠杆,增加股东收益,但是另一方面,负债过多会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失衡,加重企业还本付息压力,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促使企业进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倒闭。

(一)银行借款的优点

银行借款包括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人的,必须按照约定的方式还本付息的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按照借款有无抵押品作为担保,可以分为抵押借款和信用借款。与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方式相比,银行借款融资具有以下优点:

1.融资速度较快

企业利用银行借款融资,一般所需时间较短,程序较为简单,可以快速获得所需的资金。而发行股票、债券融资,在发行之前就需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如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发行也需要一定时间,程序复杂,耗时较长。

2.资本成本较低

资本成本可以用用资费用与实际筹得资金的比率进行衡量。利用银行借款融资,其利息可以在税前列支,因而可以减少企业实际负担用资费用,因此相对于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其资本成本率较低;与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方式相比,银行借款属于间接融资,筹资费用也较少。

3.银行借款灵活性较强

企业在借款时,企业与银行直接商定借款的金额、期限和利率等;在用资期间,企业如因特定原因无法按时还本付息,还可以与银行进行协商展期,因此,银行借款融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4.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

企业在利用银行借款进行并购融资时,与债券筹资一样,可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在资本成本率低于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可在一定范围内放大股东的投资收益率。

(二)银行借款的程序

银行借款的程序一般包括提出申请、银行审批、签订借款合同、企业取得借款,按照合同使用资金并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还款付息,在此不再深入讨论。

二、并购中银行借款融资面临的风险及其成因

(一)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

在企业并购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定价的基础,也是合理决定融资额度的基础。因此,如果对目标企业价值,即资产价值和盈利价值等方面的评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并购方因并购成本过高、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并购达不到预期效果进而引发并购失败。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对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而在实际并购活动中,由于并购企业过于乐观,以及并购企业的管理层往往有着自大倾向,加之估价方法使用不当,对目标企业价值的高估可能性非常大。

(二)借款额度风险

只有及时、足额地筹措到所需的资金,才能实现预期的并购。而并购中过程中的银行借款融资额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并购成本。企业并购的成本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张龙,2008):1.收购成本。①被收购公司股票或资产的买价。②必须承担或到期时进行再融资的现时债务。③收购的管理和税务成本。④付给专业人士的费用。2.运行成本。3.收购后的整合成本。企业必须结合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和定价,以及企业自有资金的情况合理确定所需的融资额度。企业的融资额度一般应略高于并购成本,除了满足并购支付之外,还应保证企业持续稳健地运营,企业借款过多会加重企业的利息负担,影响企业的支付能力,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一旦企业不能按照债务契约还本付息,而银行又不同意展期等事项,将严重影响企业的信用和声誉,企业本身也会面临罚息甚至破产清算等风险。因此,企业在融资之前要合理确定融资额度。

(三)流动性风险

以银行借款方式融资进行的并购活动,要求并购方具备较强的即时付现能力,并购方的流动性风险通常较大。我国的企业在并购支付中倾向于选择现金支付,采用现金支付首先必须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现能力就越强,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并购和后续发展资金。并购活动会大量占用企业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自有盈余资金不足,银行可能要求企业以各种主要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者限制货币资金及其他资产的使用,而且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非常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大幅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流动比率也会大幅下降,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给并购方带来资产流动性风险。

(四)资本结构恶化的风险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企业的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即对外长期负债)构成,即企业长期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构成企业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可以表明企业所有者以自有资本对其债务承担偿付责任的能力,正常的比例应当维持在1:1左右(不同行业会有所区别)。在并购企业采用银行借款融资方式进行并购时,企业负债比率的上升将导致资本结构恶化,引发信用危机,进而影响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同时,如果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因资金回收不利而形成经营亏损,权益资本过少,债务资本过高,更会无形中增加并购方企业在整合过程中的债务负担。依赖大规模的银行借款融资进行的并购活动会导致公司形成高财务杠杆和高风险的债务期限结构,由此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五)财务杠杆效应引发的破产清算风险

财务杠杆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大量采用负债融资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杠杆比例会显著提高。如果并购后企业经营状况未得到改善,它将放大经营状况不利的消极影响,引发偿债危机和破产倒闭的风险。

三、企业并购中银行借款融资的风险应对

(一)合理确定目标企业并科学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不同企业并购的动机可能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实现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获得效益;通过扩大市场份额以增加效益;实现多元化经营,迅速进入新领域以获得收益。合理选择目标企业是保证并购成功,实现并购目标的前提条件,在目标企业的选择上,国内的很多企业并不理智,都是在原来核心业务经营较好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做大做强,进行不相关的多元化,最后不但没能分散企业的风险,新涉足的行业也没有实现预期的盈利,却大量占用核心业务产生的现金流,拖垮了原来的核心业务。企业在确定目标企业时,首先应保证企业本身有充裕、持续的现金流,即使有银行借款的支撑,企业自身所产生的现金流也必须足以支付银行借款的利息。为了降低并购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损失,并购方在选择并购目标企业时,更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从中发现对企业有利和不利的情况,尤其要注意对一些可能限制并购进行的政府行为、政策法规等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具体从外部环境看,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等因素;从内部情况看,要重点观察目标企业的资产质量、或有负债、盈利能力及市场前景等。在并购之前,应通过严格的调查分析,择最适合并购的企业,制定一套可行的并购策略。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也是并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价值的估价方法有贴现现金流量法、账面价值法、市盈率法、同业市值比较法、市场价格法和清算价值法等,并购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企业是否存续以及并购企业掌握的信息等因素来决定FI标企业估价方法,合理评估企业价值。并购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定价模型确定并购价格,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相互印证,也可以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二)合理确定借款额度

前已述及,企业并购的成本主要包括收购成本、运行成本和并购后的整合成本,企业在确定所需借款额度的时,首先应考虑自有资金数量,在保证企业持续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同时综合考虑企业所享有的银行信用额度、银行的贷款政策、利率条件及其波动情况、预期的经济景气度、通货膨胀水平等,还应了解国家是否具有相应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补贴等,合理确定所需的借款额度。

(三)合理确定借款银行

就不同银行的贷款政策而言,不同的银行对贷款风险管理有不同的规定。不同的银行在风险偏好、贷款限制、资本实力、与企业的关系以及提供的咨询服务水平方面都会有较大差异。企业在确定借款银行时应尽量选择资本实力雄厚,规模较大,富有开拓性、敢于承担风险,而且与企业业务往来频繁、_戈系亲密并能给企业提供大力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的银行。同时还要参考不同银行之间提供的咨询和服务的水平,尽可能选择借款利率较低的银行。

(四)制定弹性的财务安排

企业应该制定弹性的财务计划,首先,企业应该做好财务预算,将各项主要的财务指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企业的偿侦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赢利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经营及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其次,企业要重视信用记录以及与银行的关系,良好的信用记录有助于增进银行对企业的信任,而企业在确立主办银行之后,要经常与银行信贷人员沟通,主动与银行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企业与银行沟通越充分,银行对企业的情况越了解,信息越对称,企业就更可能获得银行的授信。

(五)并购后进行快速有效的整合

企业并购之后,将面临着一个长期、持续的整合过程,而且,企业在并购后的很长一段时问内,都要面临长期的还本付息风险。企业在进行整合之前就应将整合成本予以量化,并纳入预算管理体系,防止因整合成本过高而造成整合财务风险。在并购完成之后,应进行快速有效的整合,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就是谋求协同效应,即获取“1+1>2”的效果,但是“1+1>2”的前提是并购后企业必须进行有效整合,而且,这种整合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资产与生产整合、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整合、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整合等等。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军工 转变 证券化 军民一体

我国的军事工业经过了65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为共和国国民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提及军工行业,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多少还会有“老国企”、“下岗职工”、“效益低下”等等代名词在脑海里闪现,就是这样一批有着特殊使命任务的企业,曾经是多少人为之羡慕工作岗位。特别是建国初期,军费投入一度占财政支出超过40%,直到1977年,仍然维持在17.67%的高位。随着改革开放,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后,这个比例才逐渐呈下降趋势。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最低的时候仅占财政支出的7.14%,占当年GDP的1.01%,这个投入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军工企业面临着企业负担重、产品老旧、没有订单、管理落后、效益低下、企业转产不成功等诸多问题。一时间,人才流失、企业停产、生存困难,军工企业从共和国的宠儿变成了吃救济的穷“亲戚”。截止1999年底统计,三分之一的军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维持状态;老产品能力过剩、高新武器能力严重不足;全行业企业亏损面达49.8%,连续10多年严重亏损,成为当时全国最困难的行业之一。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海湾战争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举国上下才意识到了我国军事力量与国外的差距,开始加快军工行业的改革。1998年中央对军工企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国务院成立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部门,行使政府行业管理职能,将五大军工行业性总公司各自一分为二,改组为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每个行业性总公司分别拆分为两个国有独资公司,从体制上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供需分开。

新世纪的军工行业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我国的军工行业改革向“集中化、市场化、军民融合、国际化”逐步迈进: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实现军工企业转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军工企业。通过政策性关停,结构调整,企业整合等措施解决全行业的企业面临着的严重亏损状态,实现军企脱困。到2003年,军工经济开始好转,全行业实现扭亏为盈;2005年,基本完成关闭破产任务;2007年年底,中国已经累计关闭破产军工企业221户,保军单位完成能力调整并且80%通过了验收,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全面完成。近几年随着大量新型武器量产装备到部队,军工骨干单位订单充足,产值和利润不断攀升甚至翻番式增长,效益可观,吸引了大批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这期间,军工企业改革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对军民两用资产企业改制上市;第二阶段以股改为契机,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推进国防资产证券化,优质资产直接注入,利用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整合。从第一家军工企业上市开始,截至2014年底,A股市场的军工股达到39家(不含军工背景的民品上市公司),市值7493亿(中信证券数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更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支撑。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分化世界秩序重建过程中,中美博弈下的军费将持续增加,带来军工行业长期需求扩张。随着我国国防工业改革加速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趋势明显,国泰君安证券预计2025年我国国防工业整体利润将突破2000亿元,届时军工总市值有望达到6万亿,相当于目前的十倍!

由此看来,中国军民融合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已经初具雏形。虽然军工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国防科技工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的特殊性,军工企业改革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依然滞后于全国其他国有企业。军工企业在改制后真正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国有企业已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水平,绝大多数军工企业依然保持国有独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矛盾日益显现。各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率,除了中航工业达到55%、船舶工业40%、船舶重工36%较高之外,大部分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低于25%,其中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率2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不到2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率18%,电子科技集团的证券化率仅为17%。而且我国国防工业仍然很大程度上执行的是计划体制下的生产任务,国防工业企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采购和国家财政支出,军工企业的资本制约和市场制约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

十的召开,客观分析了我国所处的国际形势。要求“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新时期对军工行业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未来的国防科技工业将由新的威胁、新的技术和新的工业组织所决定;它将适应技术变化快、机动性强和多变的防务需求。国防科技军民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军工企业、技术、经济和政策的组合,它将影响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未来。

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还需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转变“军”为老大的思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军”是“军”,“民”是“民”,“军”有着天生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军”不要的、过时的才能转给“民”,而现实已经发生改变,民用技术的先进性和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诸多方面已经超越军工行业,出现了可以反过来牵引军工发展的新形式。

从产品角度看,军民融合式发展意味着军工行业除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用途上比较特殊外,不存在其他的特殊性,也必须遵循市场交换的一般规律,通过竞争来赢得市场和效益。从技术角度看,军民融合式发展意味着在更多的军工技术要转向民用的同时,更多的民用技术也将为军工行业所使用,军工行业封闭的技术研发体系将会被逐步打破。军工生产所需要的技术除了必须由军工部门自主研发的以外,更多的技术将采取更有效率的市场化配置方式来解决。从管理角度看,军民融合式发展意味着军品和民品的管理模式应当有机地统一,并且按照民品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军品的研制和生产。从资本角度看,军民融合式发展意味着军工资本将更多地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来获得快速发展。这无疑为军工资本证券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两用技术将不断得到发展,在实现“民”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战略转移以后,《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标志着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战开始实质性地进入“民转军”的时代;这也是真正朝着实现军民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市场中民用技术将不断地发展和被军事所采用,它进一步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参与军事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民营企业不断地将发展起来的军事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这又反过来促进军事技术在民用方面的应用。

二是切实做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随着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相关政策的出台,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和改制上市的进度将加快,通过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方式,避免对国家投资的依赖,以更快更好的发展军工企业。未来军工企业投资的主体将趋于多元化,国家将在控制主系统集成商的基础上,将分系统承包商和供货商逐步向民营,甚至外资开放。

说到对外资开放。似乎触碰到我们长久以来的思维。多年来,我们对军工行业的发展闭口不谈,对外界更是罕有披露。多是因为想让“敌不知己”,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己不知彼”的局面。长期以来的闭门造车,国防军工企业的革新创造十分有限,国防武器装备发展缓慢,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很多企业仅仅是停留在研究上,传统军工管理逻辑就是“靠国家拨款搞研发,不计成本做产品,试验成功就是一切”;产品没有进行批量生产,性能没经过实践检验,在实战中的方便性、合理性也无法保证。

特别是在武器装备发展的思路上,国内出现了一股思潮,并且具有相当大的市场。认为,国外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直接购买,不用花大力气发展自己的基础研究,以至于整机的研发就是选用国外元器件进行组装,定型后装几台样机就摆在那,也没有订货。可是真到了需要量产的时候,国外对关键的元器件施行禁运,卡住了我们的“脖子”,出现了无法生产,无装备可用的局面。而且长期以来一味采购国外产品对国防基础工业造成了沉重打击,与国外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按照十建设新型国防的需求,国家将逐步实现关键元器件的自主可控,整机根据未来战场需要进行自主研发,巩固国防根基,建设一个健康的、完善的国防生态体系和一支强大的国防军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需要转变原有的观念。以前是,外资不能进,产品可以进;现在应该是产品不能进,外资可以进。并且通过一系列股权设置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将企业的控制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有效利用民间资本或者外资作为军工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和军民互相转化的助推剂。

在一系列由国家主导的政策推动下,预计中国军工产业将在产业组织形式、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政策上进行重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产业组织形式上将打破垄断,强化“小核心、大协作、开放型”的要求,以社会化配套降低成本,实现装备合理定价和充分竞争;产业结构上更加重视核心材料、核心器件与核心机理的突破,强调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渗透;产业发展模式上变不计成本投入为国家制定装备采购预算,引导企业创新研发,国家负责验货收货,产品用于消费或出售,目标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未来军工行业将会有更多的优良资产通过优化整合,保留核心业务,整体打包上市;边缘业务和配套任务交由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承担。新兴涉军公司的产品技术指标领先、研制生产体系精干、产品定价合理、改型不受限制、售后保障到位,将更加受到军品采购方的欢迎。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新的由国防科技产业需求带动的旺盛经济链,这个“链条”强调企业主导、产融结合、军民要素双向互动,最终实现军民双跨、军民一体。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拉动社会总需求的新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刘宝.国防工业发展的新思路[J].经济纵横,2007.

[2] 侯云亮.军工企业集团公司投融资管理模式研究[D]. 2010.

[3] 车茹雅.美国军工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J]. 2009.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高额利润; 市场化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银行业属金融服务业中的大类,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特征。①根据一般意义上的认知,服务行业的利润建立在实体经济收入的再分配基础上,商业银行的利润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利益间的联动,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16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17%,明显高于全部上市公司1876%的水平。②与银行业的高额利润水平相比,中国的实体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2011年下半年中国企业出口额的下降幅度逐月增加,大部分中小企业濒临倒闭。由此看出,实体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时商业银行却赚得盆满钵满,利润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上对银行 “暴利行业”的争论。一般而言,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础,整体的经济系统一旦出现风险,商业银行往往难以“独善其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准入市场的相对垄断、利率市场化水平低、经济上升期资金供给不足等都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利润高的原因。本文从当前的“暴利说”争议及相关文献入手,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高利润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保持商业银行合理利润率的手段,对保持商业银行长远发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金融自由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银行业利润“暴利说”

关于中国银行业“暴利说”的争论主要源自2011年底某银行高管的“银行利润太高不好意思公布”。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以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为代表的一方持肯定态度,“银行业暴利赛烟草石油”,认为银行业暴利来源于近几年利用紧缩政策实现的高收费和利率提升,主要基于资本的流动障碍和价格管制,是市场化改革滞后的无奈选择。③总理近日出席企业调研活动时表示“银行获利太容易”,这源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表明“中央已统一思想破垄断”。④另一方以银行高管和小部分专家为代表持否定态度,认为“银行利润增长主要来自规模扩张而非价格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银行业的利差属“偏低”范畴,同时银行业利润大部分用于补充资本金,实际利润极少。⑤2012年两会期间新华网专门对此做了相关调查研究,认为银行的高利润目前只是假象,与发达国家相比银行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必须进行转型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关于银行业是否“暴利”一议,与其他所有“暴利行业”的评判标准一样,“暴利”与否应将银行业的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率以及增长速度等指标与当前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以及国际同业的利润率相比较,同时再结合社会经济周期和经济宏观环境的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上所作的针对一系列综合指标的评定,即“暴利”的评定必须是综合性因素的评定,而不能仅凭利润收入的高低和利润增长速度快慢来判定“暴利”与否。至于中国商业银行的高利润源自何处,本文将首先对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关系、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长现状以及银行盈利能力等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二)相关文献综述

1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学术界认为银行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影响性,秦龙等认为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对产业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性、辅,能够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产业增长,而产业发展以及新旧产业的更替又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⑥一部分学者将金融发展作为虚拟经济来探讨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解琳英等认为虚拟经济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具有复杂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等显著特征。⑦兰日旭等发现历次经济危机都从虚拟经济领域开始逐渐影响实体经济,随着虚拟财富的相对过剩导致二者之间结构比例失衡,从而引起经济危机。⑧

2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我国学者关于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集中于使用规范分析法和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法,在建立一系列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对银行的经营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张国柱等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模式、产品细分模式和客户细分模式,或者说是传统业务型、均衡发展型和特色业务型,而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传统业务方面,即存贷款之间的利差收入。⑨王帅林等总结分析了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的影响因子,认为长期以来的政府管制使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的增长表现出同步性。⑩

上述研究成果大多基于数据分析、建立模型的量化,通过定量研究得出相应结论,而对目前我国银行业高利润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论证。针对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高利润同时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研究中国银行业所谓“暴利”形成原因的文献较少,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对比国际同业发展经验,描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高利润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持我国商业银行合理利润区间的方法和建议。

三、中国商业银行高利润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商业银行高利润的特征表现

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全球银行业正处于全面复苏阶段,世界某权威杂志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银行业在国际上的各项业务指标均呈现快速增长势态,总体优势更加明显。

1上榜数量逐年递增。由于2005年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保持升值的态势,加上受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影响较小,中国银行业在2011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的上榜数量高达101家,仅次于日本、美国银行业的上榜数量,与日本银行业的102家上榜数量差距甚微,暂时位居第三位。同时,中国银行业在1000家大银行榜上一级资本、总资产、税前利润等指标的全球占比都超过了10%。

2资本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美欧大银行受金融危机冲击损失惨重,中国银行业通过国家资金注入、再融资、首次公开募股以及引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从2008—2010年短短3年时间一级资本实力分别超过德国、英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银行业,资本实力明显增强。此外,中国的上市银行基于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市场稳健性等方面的优势,市场前景饱受相关投资者的青睐,资本市值正处于稳定上升进程,目前四大国有银行的一级资本实力、股票市值、总资产和税前利润规模均在全球前20名之列。[1]

3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自2003年起中国银行业的税前利润年均增速超过30%,盈利能力逐年提升:2008年中国52家上榜银行的税前利润高达850亿美元,占1000家大银行总利润(1151亿美元)的738%;2010年我国101家上榜银行利润增长至1498亿美元,距美国银行业2006年的1887亿美元历史记录尚有差距,继续保持2008年以来第一盈利大国的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商业银行对比发达经济地区的银行业,在一级资本、总资产、税前利润、股票市值等指标上享有国际同业的相对优势,同时在自身盈利能力方面也有显著提升,这些都是银行高利润的特征表现。但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言,“暴利”的评判必须通过多项指标的综合性判定,还受到国际同业的利润水平、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经济增长周期以及宏观金融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二)中国商业银行高利润的形成原因

一般而言,银行盈利能力的高低受到自身总资产、贷款规模、存款规模、现金持有量、是否上市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然而通过对比分析中外商业银行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指标可发现,与国外商业银行不同的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和金融市场环境对银行高利润水平的影响重大,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利润来源以高息差收入为主。自1996年起中国就开始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到目前并没有实现完全的金融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银行利率仍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严格监管。由于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我国的利差水平依然保持在3%—4%的平均水平,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6%的利差水平而言并不太高,但与发达经济国家2%的平均利差相比,利差收入却在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收入来源中占比高达80%,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利润来源。[1]高额的息差水平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表现为两方面的特点:(1)银行业的利润来源中以利差收入占主导地位,占比高达八成以上;(2)银行业占主导的利差收入中又以大规模的批发零售业务占主体。尽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零售业务、私人业务、中间业务等非传统业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就,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银行业的传统盈利模式,超过80%的高额息差收入依然是各大商业银行稳定的利润来源,与发达国家高度国际化运作的银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除此之外,非利息收入中以科技含量较低的、承诺费等手续费收入占绝大部分,非传统型的创新业务、中资银行等都少有涉足,而非利息收入和创新型业务的经营状况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又较为紧密,这就造成了在经济大环境走低的情况之下银行业依然可以有高额利润收入而不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2缺乏与实体经济间的风险共担机制。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金融服务,即利用自身的优势特长对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因此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的“衣食父母”,而中国的实体经济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情况并非如此,二者之间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相关机制。这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原因:(1)银行业的准入垄断性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发展机制、客户特征、人力资源以及经营理念依旧带着“传统信贷模式”的行政特征,中国银行业的准入门槛极其狭窄,虽然目前国家采取了放宽政策,各类商业银行数量不断上升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竞争,即便如此,银行机构的准入依然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控制,这使得中国商业银行缺乏市场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垄断行业的特征,给获取高额利润提供了有利条件。(2)中国的银行利润与企业经营状况脱节。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很多方面仍受“行政壁垒"的保护,即无论在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业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利润来源而不受实体经济经营状况的影响。由于市场准入的垄断性造成中国银行业内部缺乏市场性和竞争性,加之政府部门对利率的严格监管造就了中国银行业“垄断性"利润的来源,这样企业的经营状况与银行业之间总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极其微小。(3)利率市场化的不完全造成了制度设计偏差。近年来,制度设计偏差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以利率政策为例,一方面,1993 年以来通过多次的存贷款利率调整,我国的存贷款利差逐步拉大;另一方面,我国放开金融机构信贷利率上浮空间,但同时限制存款利率上浮,致使存贷利差持续保持高位,使商业银行坐享丰厚利润。

3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特殊性。根据一般经济学原理,商品的价格受到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而银行作为虚拟经济的一种,资金是其市场运作的销售产品,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资金的价格受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极小,商业银行在保证大量的资金供给的同时享有更多的资金需求,这给商业银行的高利润收入提供了可能。主要的原因有三点:(1)资金供给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由于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由于投资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极高的相关度,增大投资力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因此需要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由于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资金短缺的现实格局将会长期存在,[2]而资金又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使高额的息差收入成为银行利润的稳定来源。近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持着高速的信贷扩张政策,银行业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GDP 增速的两倍,这也造就了资金需求高涨情况下中国银行业高额的利润水平。(2)居民长期保持高额的储蓄率。由于受到历史沉积、文化诉求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存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银行业重要的融资来源之一,[3]这使得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长期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尽管受到近年来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市场日渐完善的影响,中国居民存款更加趋向于投资化、理财化,居民投资于股市、债市的支出占比逐渐提升,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的增加。对比国际银行业而言,一方面受欧美居民提前消费观念的影响,居民储蓄意识较淡薄;另一方面由于其他投资理财类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银行业的融资存在激烈竞争,造成了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在国际上依旧处于较高水平,居民高额的储蓄率为银行业带来了稳定性、持续性的收入来源。(3)金融市场结构长期以间接融资占主体。我国的市场融资结构一直延续着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由于中国长期处于资金稀缺性状态,经济高增长必然形成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高需求。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结构基本格局,而这其中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占比始终超过80%。尽管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日趋成熟,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市场结构依旧没有改变。而间接融资中占主导的银行信贷资产占比为63%,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种金融结构使得个人和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来解决,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维持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份额。

4经济上升期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银行的利润高增长是中国经济持续上升过程中实行股份制改革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处在亏损状态,资产质量脆弱,甚至影响到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安全。但是通过资产剥离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完成上市等关键性改革,我国的商业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系,近几年来盈利能力大大提升。[4]另一方面,银行利润的高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承担重要社会经济责任的体现,由于以间接融资为主,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商业银行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银行信贷资产大都投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享有了经济发展的硕果。除此之外,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处于持续上升时期,银行的信贷投向往往倾向于低风险的大型发展项目、企业,而非高风险的微小企业贷款。据统计,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自2006年起就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业务风险的降低同样是银行业坐拥丰厚利润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资料来源:根据银监会《新经济》2012年3月刊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四、商业银行高额利润的平抑对策

(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要求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一个混合型商业银行体系,而政府不再直接决定资金的分配,合理的银行利润率必须首先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金融自由化与国际接轨。一方面,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商业银行的完全企业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就缺乏相应的构造基础,应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另一方面,必须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对利率变动反应灵敏的市场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银行必须积极参与金融市场竞争,充分利用优势,不断弥补不足,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盈利能力的提升。此外,还应逐步开放货币市场,进一步加快市场硬件建设。

(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金融

根据上世纪80年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实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银行合理利润区间实现的关键所在。我国在保持银行合理利润率的过程中可借鉴别国先进经验:一方面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按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要求来严格运作,新建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国际环境的金融监管体系,同时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监管人才,实现监管水平的提升和金融市场的规范化运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资金流动规模大、速度快、缺乏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而短期内利率的大起大落会影响到银行业的生存从而给经济带来危害,因此还必须在开放的经济格局中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5]通过增强市场利率的联动性来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区间的合理化。

(三)建立与实体经济间的风险共担机制

由以上可看出,中国银行业的高额利差带来了高利润水平,同时准入垄断性使银行业缺少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保证了高利润收入的稳定,这就使得与企业之间缺乏风险共担机制,银行赚得高额利润而不顾企业“死活”,不利于金融稳定性和银行业的长远发展。从世界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历史教训看,必须建立银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要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改变银行业的准入垄断性和利率垄断性,进一步开放利率市场,减少对银行业的政策保护,促进其实现全面企业化以适应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银行业自身在发展业务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酌情调整相关政策以解企业“燃眉之急”,将企业的经营情况与银行利润挂钩。

(四)大力发展创新型金融市场

首先,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上市融资、债券承销、资产管理、兼并重组等资本市场业务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银行业必须积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业务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为多元化金融收入来源构筑新的利润增长点,努力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其次,国际同业的经验表明,将议价能力更强的零售业务(包括个人和中小企业业务)作为核心是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产品发展及客户营销模式。一方面,在人民币业务上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客户基础,加大对符合国家政策的非住房类贷款、银行卡等业务的信贷支持,扩大低成本资金来源的同时降低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在外币业务领域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价格、不同税率的特点,让有限外币贷款资源优先满足国内贷款需求,充分利用当前经济环境下市场流动性充裕、价格低的优势,以负债业务带动各项业务发展,逐步提升银行盈利能力。最后,还必须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合理分配各种要素间的利益关系,在加快利率改革的同时促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改变银行发展过度依靠利差支撑利润的盈利模式,在进一步改善金融结构的基础上加快各项融资市场的发展,促进国民储蓄向投资化转变。

(五)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

从国际同业的全球发展策略看,亚太地区凭借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业务机会众多等优势,已成为国际银行的战略重心,给国际银行业带来了丰厚利润。中国银行业由于地理区位优势,在亚太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海外配置资本金更加容易、便捷,加之海外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和负债业务大部分发生在亚洲,目前中国银行业具备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在借鉴国际同业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业务分部,是我国银行业加快跨境发展、提升全球金融服务力的关键。此外,中国银行业还要关注高利润对我国经济内在均衡发展的影响,在关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着眼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促进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促进银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五、结束语

一般而言,银行业高额利润率应该是强劲盈利能力的体现,这受到银行自身存款水平、发展规模、资金状况、是否上市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然而,由于特殊的金融环境和金融监管政策,中国银行业近几年高额的利润收入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中国利率市场化不完全体制下的利率管制、金融机构的准入垄断性、银行业高额的利差水平,这都使得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和企业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造成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业之间一定程度的脱节,对中国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必须不断夯实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基础,通过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发展金融创新、实施综合经营战略等措施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保持商业银行合理的利润区间,以应对日趋多元化的国际环境,实现银行业和企业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润关联,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注 释:

①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最新行业分类标准.

②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编写组2011年第三季度运行报告.

③郭田勇,银行暴利超石油是改革滞后无奈选择[EB/OL].中国证券网.省略/.

④马常燕.:中央已统一思想打破银行垄断[EB/OL].人民网. .

⑤刘薇.专家称银行业高利润系其融资主导地位所致[EB/OL].羊城晚报-金羊网.

主要参考文献:

[1]宗 良,王家强.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的优势、差距与对策[J].银行家.2011(11).

[2]张银仓.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转型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6).

[3]颜婧宇.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1(8).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第7篇

加入WTO:承诺了什么

按照Wm规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保险业门户将对外全面开放。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的承诺主要包括:第一,扩大开放地区,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在更广大的地区设立营业机构和开展业务;第二,允许外国保险公司自由选择商业保险公司的形式,包括保险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资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第三,允许外资保险公司自由选择再保险公司,允许外资保险公司按照市场供求自主确定保险费率;第四,允许外资保险公司参与中国保险法规的制定,等等。

入世:我国保险业的差距有多大

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投保率只有35%,而西方发达国家是70— 80%;至于占我国总人口80%的农民家庭投保率就更是低得可怜了。另据有关部门对 2000年我国商业保险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商业保险的渗透率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关资料显示,河北省1999年商业保险的渗透率38%,2000年商业保险的渗透率则下降到了31%,2001年商业保险的渗透率微升至32.6%。中国保险业何以离老百姓如此之远?对此,孙祁祥教授认为,根本原因是,国有独资保险的管理体制落后,从而导致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资本实力明显不足。目前,已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企业中任何一家的资本金都在100亿美元以上,如安联保险市值达618亿美元,安盛保险市值达416亿美元。它们每一家的资本总额都远远超过我国整个保险业所拥有的资本总量。

2.市场体系不健全。首先,表现在我国保险市场上的市场主体不足。目前我国共有保险公司25家,而发达国家中,美国有6000多家保险机构,德国有2145家,日本有50多家。在我国这25家保险公司中,中保集团、太保、平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68.14%、11.79%、15。86%,其它保险机构仅占3.51%。保险机构数量少,使我国保险市场缺乏适度竞争,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造成成本高、效率低等后果;其次,维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比如我国保险法规还不健全,缺乏保险实施细则,再保险、保险评估人等领域的有关立法还是空白。我国保险监管体系也不完善,公司内部有效的内控机制尚未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我国的保险中介市场、与保险投资有关的资本市场等也还很不规范。这些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产品结构不合理。首先,我国保险公司所能提供的产品种类十分有限,险种单一,各公司间产品重复较多,产品的同构现象十分严重。有资料表明,我国各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相似率达90%以上;其次,我国保险产品尤其是寿险产品一直以传统储蓄型、保障型产品为主,产品定价和收益与利率紧密相关。从1996年5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八次下调了利率,这对我国寿险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前不久,平安保险公司等几家寿险公司先后推出了“投资连接保险”新品种,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反映一直平平,市场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4.投资渠道狭窄。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保险资金的成功投资。但是,我国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限制非常严格,比如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近年来,虽然有所放宽,比如允许保险资金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放开了证券投资基金渠道等,但仍然满足不了保险资金投资的需要。保险资金闲置状况十分严重。

5.消费者的风险及保险意识滞后。由于保险业在我国真正的发展时间不长,只有20年,保险普及率较低,导致了消费者对保险业的认知程度远远不够,保险意识淡薄。据对辖内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508份,调查显示对保险“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分别只有1.7%和18.6%,而44.6%的人还处在“不太了解”的状态,另有8.2%的人对保险一无所知,这反映出我国消费者的防范风险和保险意识是相当滞后的。这一“滞后性”,既暴露了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是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拓和挖掘的潜力所在。

6.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由于我国保险业曾经停办20年之久,由此造成我国保险人才培养的断层。目前,一方面我国的精算、承保、投资、理赔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急需一批既懂保险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保险公司特别是占有68.14%市场份额的中保集团,在人员激励、分配等方面的制度还没有形成竞争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中资保险公司人才的流失。加入WTO以后,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大量进入中国,其先进的管理水平、优厚的工作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发展机遇将会吸引国内一批优秀的员工,这将使我们原本就缺乏的人才更加短缺。

7.服务水平偏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各类保险从业人员70余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不足15%,有的营销人员由于缺乏保险及相关知识或缺乏职业道德,致使在推销保险时出现误导陈述、保费回扣、诋毁同业,甚至恶意招揽等现象,严重地损坏了保险企业的形象。

投保:消费者期盼什么

调查发现,老百姓对保险业反映最强烈的就是保险公司不能提高全方位的服务,服务质量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服务刻不容缓。从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状况看,80%的市场份额集中在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国有独资保险企业,其特点是规模大、牌子硬。但是,其官商作风依然很明显,理赔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很是突出。对辖内的调查表明,508户已购买了保险的单位和个人中,多数对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民族保险业的管理规范欠缺提出了不满。以家财险为例,人们没有便利的渠道去了解家财险,不知道具体能保什么。就算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家财险介绍,那密密麻麻、冗长复杂的条款也让人如坠雾里,而且也没法和其它保险公司提供的家财险产品进行比较,使许多人望而却步。即使对家财险有了大致了解的潜在保户,也会由于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少、营业时间不灵活而无法满足投保的愿望。

2.讲清条款增强信任。目前我国保险业基本上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这种经营方式导致保险公司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重展业,轻理赔;重收新保户,轻对老保户的服务。调查结果显示,61.8%的市民希望保险公司提高信誉、积极理赔。这反映出大多数老百姓对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信任。不少消费者反映,保险营销员在推销保险时,不给客户讲清楚保险条款的全部内容,只讲对客户有利的一面。等客户出险到保险公司索赔时,才知道自己对保险条款的许多内容还不清楚。

3.降低门槛惠及低收入阶层。与国外相比,我国保险企业普遍存在“保费高、保障低”的情况。对于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来说,过高的保险费成为难以跨越的“高门槛儿”。调查显示,在未投保居民中,明确表示“无经济能力上保险”的占29.1%,认为“保险太贵”的占14.6%。以某保险公司的1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为例,为了获得10万元的保险金,按20年期,每年需交保费2500多元。这相当于全国城镇职工年均收入的近40%,即使在收入较高的北京也要占到20%多。这一保费负担比率远远超过发达国家10%的水

4.增加老年人保险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医疗保险设施的完善,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老年时期要比过去延长15年左右,而且还有继续延长的态势。人到年老之后,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收入也减少了,身体也日渐体弱多病。这一时期是最需要保险保障的。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投保的欲望远远高于年轻人。但是,我国各家保险公司的险种对投保的年龄限制过死,拒老年人于保险的“门槛儿”之外,令老年人爱而远之。

应对WT0:体制对接是关键

据有关专家对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作出预测:2010年,中国保险收入将高达 5000亿元人民币。众多国外保险公司对这一市场青睐有加,争相涉足。面对资本实力雄厚、管理水平较高、技术先进、品种齐全、服务优良的“洋保险”,我国的民族保险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首先应积极创造条件与国际接轨,实现体制对接。

1.“对接”从CEO开始。中国人保公司总经理唐运祥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保险业处在开放前沿,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保险公司要与外资保险争取更多的‘保民’,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理赔质量。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体制改革,实现体制上的对接,这是与外资保险较量的根本手段。”对此,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份率先引进了一个“洋体制”,即设立CEO首席执行官。这表明,中国保险业界已经向国际化发展迈出了体制“对接”第一步。CEO体制多为国际化大企业采用,中国CEO的出现,某些意义上代表着董事会的一些决策权利转让给经营者,使经营者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而董事会则把主要精力放在监督与用人权上,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品牌是“对接”关键。我国的民族保险业与外企较量,争取“保民”的重要途径是,搞好品牌营销,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努力培养品牌的“诚信”特征,降低保险费,使之符合多数人的经济承受力。作为一种非服务行业,保险是在经营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的理念。它有赖于企业实力和企业形象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险公司应树立“诚信无欺、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首先,更新服务观念,牢固树立保户至上的服务宗旨。统一产品的宣传口径,严格把关,实事求是,不能误导甚至欺骗客户,切实维护行业信誉,增强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其次,努力创新服务。要注重向客户提供与保险有关的边缘服务、附加值服务,甚至提供与保险无关的服务项目和知识。在国外,被保险人的车辆受损或被盗,保险机构可及时提供相同型号的车辆供客户急用。在香港,有些投保客户可享受紧急水管维修、紧急电器维修、24小时一般索偿援助等服务。而这些服务在我国的保险机构中还是一片空白。因此,保险公司可以结合我国的人文和民族特色,选择重大节日、青年人择业、老年人健康、生日、婚庆机会,为新老客户和未投保户提供一些延伸服务。这种服务,既是一种文化传播,更是提升公司品牌、树立公司形象的过程。

3.投资挖掘“对接”潜力。在外国,保险公司通常是和投资基金、证券、房地产甚至银行联系在一起的,是金融集团性的,“保户”这个词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叫保单持有者或股东、投资者,保单要么化作证券产品,要么更象投资委托书。有关资料显示,保险资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中最稳定且最具活力的力量。与之相比,我国保险投资发展是相当落后的,投资多元化明显不足。自1999年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允许保险资金间接人市以来,国内共有19家保险公司申请参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买卖,最后真正落实的是15家。这15家保险公司实际资金入市只占可用资金的四分之一,明显不足。可以说,投资渠道的狭窄极大地限制了保险业的经营和发展,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第8篇

   

    一、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动因与微观基础

   

    (一)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动因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作为现代金融制度创新的一种形式,其动因一是两者的资产专用性小;二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

   

    根据西方金融理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和信息。首先就资本而言,主要包括现实资本和人力资本。金融业中,现实资本几乎是通用的。而人力资本由于面临的金融市场高度相关,其知识及素质要求相近,故也可通用,即人力资本的资产专用性也较低。再就金融信息来说,因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面临着同样的宏观环境、同样的行业与企业环境,所以它们对宏观、微观信息的掌握与处理差别不大,即信息的资产专用性也较小。由此可见,金融业间资产专用性很小且日益递减,金融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存在可行性。

   

    保险业是一个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需求限制较少,容易形成规模经济。保险业通过兼营证券、信托、银行等金融业务,容易扩大业务规模,实现规模效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融业千方百计地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途径,为客户提供综合的、高附加值的、全面的服务,方便客户一站购足。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融为一体,可优势互补,吸引高质量的客户群,形成范围经济,保证收益的稳定性。

   

    金融深化包括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深化的核心是解除价格扭曲、结构单一和市场分割这三方面的压制状态。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分割,有助于动员储蓄、便利交换、降低流动性风险、建立信息揭示和约束控制等,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可视为金融市场分割——市场融合的制度变迁,同时也可视为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主要是指制度的创新,即金融市场各子市场“重归于一体”,提供综合化的现代金融服务。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改善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促进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在融合中,必然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如投资连结型、万能型保单等)、新的金融市场(如巨灾风险证券化市场、保险期货、保险期权等)。目前,我国政府对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在内的金融机构的资产替代实行严格的控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研究刚刚起步,因为金融抑制,严重阻碍了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

   

    (二)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微观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之间相互渗透,保险公司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推出了各种新型保险品种。保险公司为出售这些保险产品取得的资金设立专门的投资账户,这些投资账户必须接受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推销这些保单的人、经纪人也必须拥有证券从业资格(弗兰克•丁等,1998)。保险公司不仅提供保险保障,也提供投资工具的服务。在趸缴保费和均衡保费体系下,投保人预先缴纳了超过年保险成本的一笔资金。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投保人付出了将资金投资于其他项目获取收益的机会成本,因此,保险公司必须事先承诺给予这部分资金一定的投资回报率。在经营实务上,对客户预交资金的回报的承诺是通过精算假设中的定价预定利率来处理的。要履行对保户承诺的投资回报率,必须进行资金运用。即使是保险公司出售的纯风险保障型的险种,其保费收入一般也不会同时被支取,因此,可以形成一定的现金存量。新保单的增加还会带来现金流入,这种类型的保单也可以积存一部分可运用的资金。因此,虽然这类产品对保户来说不是投资工具,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却是获取投资资金来源的一种工具。

   

    保险公司是通过发售保单获取资金的,保险经营具有负债性。其产品特征决定了其负债结构的特征。保险公司的负债在形式上主要是各种准备金,通常准备金占其保险总资金的80~90%。负债的期限结构取决于保险公司的险种结构,通常而言,寿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长期的,其期限可以长达几十年;财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短期的,一般为一年。保险负债具有对利率的敏感性:采取固定利率方式的传统保险产品,对利率的变化较敏感;采取浮动利率的新型投资型保险产品,利率的变化对负债影响不大,如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等。可见,保险产品结构决定保险负债结构,保险负债结构决定保险资金运用结构。要保持保险公司经营的平衡,必须使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利率敏感性等方面相互匹配。因此,保险公司的负债特征决定了其资产结构特征。为了与长期、固定利率负债的持续期相匹配,保险公司通常将其大部分资金分配于长期债券上;对于投资连结型保单取得的资金,由于这些负债是浮动利率的,保险公司则多将其分配于非固定收益证券上,如股票。因此,运用多元化投资,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最主要工具。

   

    保险公司的产品特征决定了其负债的期限结构与利率敏感性,另外,根据资产负债匹配的经营原理,保险公司的负债特征又决定了其资产的期限结构、品种结构。从产品到负债,从负债到资产的过程决定了保险公司的基本职能:除提供保险保障之外,保险公司还具有提供投资工具和进行投资管理的融资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契约型金融中介机构。由于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的负债、资产期限结构具有长期性特点,因此,保险公司是长期金融工具交易市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一方面,向客户出售长期投资工具——各种半投资型或投资型保单;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又将出售保单获得的资金购买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匹配的原则和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销售长期投资工具、购买长期投资工具的双重角色,构成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微观基础。

   

    二、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有多种原因:如提高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减少交易摩擦,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比较利益,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等。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市场融合的净收益大于市场分割经营所能获得的净收益,金融体系能够获得市场融合的比较利益。金融业从市场分割向市场融合回归带来的净收益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提供同样的金融服务,融合后金融机构支付的总成本要小于市场分割时金融机构所支付的总成本。市场融合的比较利益取决于监管成本、内部管理成本和金融机构的外部交易成本等成本的不同变化。本文主要针对这几类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市场融合能够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和风险分散等效率优势(berber,2002),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和业务规模,减少交易环节,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同时由于市场融合之后的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即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但由于市场融合导致金融机构的组织机构和业务复杂程度提高,将会加大外部监管与内部管理的难度,使监管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增加。综合以上分析的结果,由市场分割到市场融合,金融机构的外部交易成本下降,监管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上升,如图1所示,从市场分割到市场融合,即由截面a截面b,ec、sc、mc,其中,ec为交易成本,sc为监管成本,mc为内部管理成本。

   

    由市场分割—市场融合,每一个截面都可以得到三类成本的不同组合。是否实行市场融合,或者说在市场分割和市场融合之间选择哪一个截面(即在多大程度上实行市场融合)作为金融业经营制度,关键要看市场融合所带来的“比较利益”的大小。如果由截面a代表的市场分割过渡到截面b代表的市场融合,交易成本ec,即效率提高可以抵补截面a到截面b(简称为ab)所带来的监管成本上升(sc)以及内部管理成本上升(mc),则市场融合的社会比较利益为正,市场融合对社会有利,即截面a截面b,ec>sc+mc,则有利。反之,则比较利益为负,市场融合对社会不利,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应该分割经营。

   

    由图1可知,从市场分割到市场融合,截面a截面b,ec>sc+mc时,可能获得市场融合的比较利益。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条件。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实行市场融合,正是因为它们认为已经具备了相关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1)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和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等。所有这些因素无疑将会导致监管成本sc整体下降,边际递增率减小,从而降低社会为金融体系付出的成本;(2)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内部管理水平。由市场分割到市场融合的转变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金融业务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内部管理成本也将相应提高。如果金融企业内部建设不断完善,控制机制不断强化,以及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那么总体上内部管理成本上升速度趋缓,甚至会逐步下降,mc斜率变小;(3)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由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作为以服务为依托的金融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延展服务空间,改进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提高金融资本效率。这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总量以及交易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如网络的运用,可使银行、证券或保险公司同时处理几个甚至几百万个客户的信息,而每增加一位客户所引起的交易成本上升几乎为零,这样使交易的边际成本十分低,甚至在某些区间可以忽略不计。信息技术同时运用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进一步使两者成本降低。在上述三个条件的基础上,图1中三条曲线sc、mc、ec都将得到很大的改善,不仅三条曲线同时向下平移,表示金融体系整体社会成本降低,而且三条曲线的效率也将发生新的变化;(4)发展相对成熟、有序竞争的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体系,是实行市场融合不可或缺的条件。总之,只有具备了融合的条件,才能获得正的比较利益,否则,将适得其反。

   

    三、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利弊分析

   

    (一)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好处

   

    保险资金,尤其是人寿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适合投资于资本市场,因此,保险公司理所当然地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1.保险市场可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

   

    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而投资者结构的合理化和多元化,是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考察指标。保险公司参与资本市场,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强化理性投资理念,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保险公司作为机构进入资本市场,侧重于长期投资收益,有助于上市公司不断改善经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追求稳定,有较好的精算技术,在收益率细微差异的分辨、相关事件的预测和概率计算、建立最优投资组合和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这类机构进入资本市场,对证券投资基金及其操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对上市公司行为规范化也将产生有利的市场制衡,有助于培育证券市场理性投资理念,也有助于抑制由于过度投机所造成的不正常的价格波动。保险市场巨额、稳定的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将起到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1)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保险公司既可以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一、二级市场的交易,也可以筹资者的身份发行股票和债券。巨额的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经过精确测算、合理的期限安排和资产组合后,进入资本市场,既增加了资本市场资金的供给,又刺激了资本市场筹资主体的资金需求,从两方面促使资本市场规模扩大。(2)促进资本市场主体的发育成熟和资本市场效率的提高。在资本市场上,存在大量工商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等,有的筹资,有的“圈钱”;有的投资,有的投机。而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是资本市场上的长期投资者,其投资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因其具有长期、稳定和数额巨大的特点,可以大大削减投机者带来的市场大幅度波动风险,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保险资金运用必须进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这也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推动资本市场成熟的根本动力。(3)促进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保险资金在一级市场上承购、包销购买等,刺激一级市场的发展。在二级市场上的投资,可大大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活跃市场。以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为例,由于其需要不断调整资产结构,以期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客观上有利于改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结构,增进其协调发展;保险资金还可以通过创立或加入投资基金等形式,促进资本市场组织的完善;此外,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长期稳定、具有负债特性和追求相对稳定收益的资金,客观上要求资本市场具有对应的长期、收益稳定的投资产品。市场供求力量使债券品种不断发展完善,从而也促进资本市场品种结构的完善。零贝塔风险的保险证券化产品,也可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完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

   

    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市场对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国际股票市场看,保险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场市值总额的比重较高,欧洲为40%,日本为50%。在美国,保险公司和私人养老基金的投资在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达22.27%,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2.资本市场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

   

    资本市场的成熟、规范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从理论上看,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利于保险公司进行以资产负债匹配为基础的投资组合管理,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并满足流动性需求。首先,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投机性较弱,资本资产价值在短期内稳定,能够真实反映发行公司的价值。这对长期投资的巨额保险资金来说,可降低市场价格风险;其次,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利率波动幅度小,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作合理预期,从而减少保险公司利率估计失误,避免保险准备金提取不足导致的负债风险,从根本上保证投资资金来源的稳定;最后,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中介机构完善,资产清算风险小,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使保险投资风险得到分散,获取稳定、高额的投资收益。

   

    从实践看,由于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的关系,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保险市场的发展表现出较高的协同性。美国资本市场较成熟,尤其是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发达,满足了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运用的基本要求,成为美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场所。在美国寿险公司1917—1996年的长达80年的历史中,公司债券一直是寿险公司投资的主要工具,大部分时间中占寿险公司资产的比例都在35~40%。尽管这一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股票投资比例的上升而有所下降,但仍占20%左右。另外,成熟的股票市场也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场所,20世纪末期,美国寿险公司投资股票占其总资产的比例达20%以上。从寿险公司持有债券期限结构来看,以长期投资为主的5—20年期债券占了近60%。可见,成熟资本市场工具及其期限结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满足了寿险公司负债的特点,使其资产负债结构相匹配,有效控制和管理其经营风险,确保其经营的稳定性。

   

    3.降低成本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形成综合性的金融机构。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使各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和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另外,市场融合使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资产组合多样化和资产风险分散化,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具有更大的整体稳定性。

   

    4.增加收益

   

    市场融合经营制度下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具备稳定的客户群。综合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工商企业的业务、投资等来加强对它的渗透,有助于金融机构获取有关工商企业的充分信息,提高投资的准确性。所以,综合性金融机构的客户群较为稳定,市场份额和市场控制力能够得到巩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强。多元化经营可为其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服务领域的延伸,创造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从而极大地增强综合性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使其能及时根据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身的经营活动,加强金融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融合也有利于增加盈利。随着保险业竞争的加剧,保险费率越来越低,保险承保利润逐渐减少甚至为负。保险业要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延伸服务空间和投资利润来弥补。

   

    (二)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弊端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其利必有其弊。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也存在一些弊端:第一,从事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在其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服务品种等方面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运行机制,它们交织在一起,必然显现出潜在的矛盾或冲突,导致综合性金融机构内部协调困难、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第二,市场融合可能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一方面,综合性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得以扩展,从而其经营风险也随之扩大;另一方面,综合性金融机构内部各业务部门和子公司之间由于目标不同,难免发生利益冲突,加重道德风险。其不良的内部交易可能引起综合性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传递,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第三,由于综合性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繁多,规模巨大,其权利较大,对经济的影响较强,容易形成金融垄断,产生非公平竞争,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第四,金融机构复杂的综合经营结构和业务运作,不利于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金融监管机构相应地提高其监管水平

   

    四、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及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条件

   

    (一)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金融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两业始终融合的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两业分离模式,并且在经历了融合、分离的过程之后,现又回归到融合的模式。

   

    从西方发达国家保险资金运用的情况来看,股票、债券、抵押贷款等占相当比重,说明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不但已经融合,而且相当紧密。国际上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路径,除传统的业务、产品、机构和服务等融合外,还创新了许多跨行业的产品,如巨灾风险证券化等。以英国为例,英国寿险公司逐步转变为金融服务公司,保险竞争领域外延到包括银行信贷及基金管理在内。多家保险公司提供著名基金经理推出的投资产品,作为退休计划、年金及单位信托联结产品。在美国,美国国际集团 (aic)、usaa等大型保险集团除产、寿险外,均发展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和信用卡业务。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及巨大的国内现存客户群,使保险公司迈向更广泛的金融服务领域。

   

    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经验对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有重要的启示。(1)在市场发育初期,监管机制尚未健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应实行分业经营,避免交叉传染;保险公司的经营要防止由于资本市场的低效及系统性风险而引发失去偿付能力的风险。(2)在成熟的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环境下,通过两个市场的渗透、融合,形成集团/控股公司等,可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扩大承保能力和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等。但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条件成熟,两个市场的融合能带来许多正面影响,反之,也可能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瘫痪。(3)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发生变化的时期,保持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必须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实现保险产品由储蓄型、保障型到分红型、投资连结型和万能型等产品的转型,降低寿险产品的利率敏感性,避免利差损问题的积累和爆发;同时,运用保险资金时,要避免暗箱操作和关联交易。加强管理和规范,避免将资本市场的风险传染给保险市场。

   

    总的来说,融合的成败取决于融合的前提条件是否具备。从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情况分析,融合的前提条件是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发育较成熟、规范;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发达的通信和网络技术;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较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其他支持条件。保险市场成熟、规范的重要标准是:保险的经营理念成熟,不仅仅是为了保费收入,市场占有率等粗放式经营,而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考虑偿付能力的集约式经营,注重保险的金融属性、提供高附加值的保险服务等。资本市场成熟、规范的主要标准是看资本市场的效率。

   

    (二)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将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产生极大的影响。从长远趋势来看,我国金融业也将不可避免地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1.法律和监管存在壁垒

   

    1995年以来,中国陆续颁布了《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等,从法律上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格局,导致保险、银行和证券等机构分设,业务也不能兼营,各自成立了相关的监管机构,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等。但如果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创新跨行业的新业务,却没有相应的机构监管。

   

    2.保险市场不太成熟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险供求关系不平衡、保险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力、保险公司“利差损”较为严重,偿付能力不足、保险公司资本实力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等。

   

    3.资本市场不太规范,效率低

   

    资本市场波动大,投机气氛太浓,缺乏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上市制度不规范,退市制度不健全,信息批露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等。

   

    (三)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条件

   

    1.制度安排基本完成

   

    2004年2月15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共同下发《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所涉及的证券账户、交易席位、资金结算、投资比例等问题。监管层加强合作,为融合创造制度基础。2004年2月17日,中国保监会与银监会联合下发了《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和《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中,保监会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国内成功经验,首次在保险资金管理中顺利引入了独立的第三方托管。至此,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基本制度和运作框架初步建立。三大金融监管部门为健全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体系、完善稳健运行机制做出的重要制度安排已全部完成。

   

    2.保险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保险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保险业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高,截至2005年12月,中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15 226亿元,同比增加 28.45%。保险资金中银行存款为5 241.43亿元,国债投资为3 588.3亿元。保险资金全年投资总收益率为3.6%,股票投资平均收益率超过6%。保险保障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寿险业务中,投资型险种增加,如万能寿险、投资连结保险和分红寿险等。

   

    3.资本市场基本形成

   

    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证券市场体系,证券市场初具规模,证券经营机构获得了很大发展,证券市场法制建设和监管不断得到完善。建立了以《证券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以强化市场信息披露为目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为监管主体的市场监管体系。

   

    尽管目前完全混业经营存在较大的困难,表面上还是分业监管和机构分设,但已允许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合作,开展某些综合经营业务,如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间已存在不少战略联盟。融合的路径有保险资金运用、投资连结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和资本的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