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污泥处理的方法

污泥处理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第1篇

参考文献:污泥污水污泥处理厂;生物泡沫;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大部分污水污泥处理厂都利用了活性处理技术进行污水污泥处理,这也是当前最为广泛是用的生物污水污泥处理工艺,而在活性污泥工艺的应用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表面泡沫问题,产生的气泡会全部覆盖曝气池,一旦出现外泄情况,则会造成整体环境以及使用设备的污染,造成发臭、恶化的环境这就为污水污泥处理厂进行实际的运行以及操作带来了困难,对污水污泥出水水质造成影响,因此,对活性污水污泥处理厂泡沫的产生机制以及处理方法加强研究意义重大。

一、活性污水污泥处理厂生物泡沫的成因分析

污水污泥处理厂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三种泡沫,一是开始运转阶段产生的泡沫,二是脱氮环节产生的泡沫,三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产生的泡沫,第四种就是论文论述的生物泡沫。生物泡沫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与产生泡沫息息相关的元素,如微生物的形态多呈现出树枝状或者丝状,容易形成网状结构,这些网状结构容易捕捉到气泡或者微粒,保持在水面漂浮的状态,而被丝状包围的气泡,其表面的张力也不断增大,则这些气泡不容易被打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泡沫;

同生物泡沫有直接联系的,多是含有脂类相关物质的微生物,例如,M.parvicella物质包含了高达36%的脂类含量,与水的密度比较,该类微生物密度偏小,因此容易在水面漂浮。

在产生曝气气泡的过程中,形成泡沫的重要动力来源于气浮作用,水中质量低、形体小、疏水性良好的颗粒通过气泡的气浮作用漂浮,因此, 一旦水中含有脂类物质、油类物质或者微生物,容易出现生物泡沫现象。

生物泡沫的形成细菌种类中,丝状菌的浓度显示为最高,用数学公式进行表示,生物气泡主要是由絮粒、气泡以及丝状微生物共同构成,当前生物泡沫产生的主要菌种包括放线菌:枝状菌丝——革兰氏阳性,Rhodococcus sp以及松枝状菌丝——Nocardia pinesis,革兰氏阳性等。

二、活性污水污泥处理厂控制生物泡沫的措施研究

在水中添加特别性质的微生物

通过对生物泡沫中物质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多种特殊的菌种,如原生动物的肾型虫,能够有效消除活性菌的活性,具有拮抗特性以及捕食特性的部分微生物也能有效控制生物泡沫中细菌的活力。

在水中添加消泡剂消除泡沫

可以通过添加消泡剂的方法控制生物泡沫,这些消泡剂包括市面上出售以硅酮、聚乙二醇为原材料的消泡剂或者以臭氧、氯气以及过氧化物为原料氧化性较强的生物杀菌剂,还可以利用铜材酸与氯化铁混合的药剂。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须明确其只能抑制泡沫的增长,而无法直接消除泡沫,但是由于当前污水污泥处理厂广泛应用的杀菌消泡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一旦投放的位置不正确或者用量过大,反而会大大降低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絮成菌的总量。

降低处理过程中污泥的泥龄

活性污水污泥处理厂常见的生物泡沫控制方法是减少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对应停留时间,由于放线菌生长周期较长,这一方法通常用以实现抑制放线菌生长的目的,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发现,一般污泥在曝气池中保持5天至6天的停留时间,则能最大程度上抑制Nocardia一类菌种,达到避免生物泡沫产生的效果。但事实上,通过降低污泥泥龄的方法控制生物泡沫还需要在多种方面进行强化研究:如在进行硝化过程中,一旦出现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则污泥基本的停留时间须保持在6天以上,这就与上文提到过的最佳停留时长产生矛盾;而在污水污泥中仍存在部分丝状菌以及部分其他微生物产生生物泡沫时,不会受到泥龄长短的直接影响,这也是下一阶段实现这一方法提升的关键问题。

4.污水污泥处理厂消化池实现回流厌氧清液

处理厂中消化池实现清液回流的工艺能对曝气池进行表面气泡实现有效抑制,消化池实现回流厌氧清液在对污水污泥中的Rhodococcus生物菌进行有效抑制的过程中,降低了气泡的产生数量。不过由于实验室与污水污泥处理厂的实际情况不同,利用这一工艺最终获得生物泡沫控制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厌氧池具有浓度较高的氨氮以及氧化物质,对出水的质量影响较大,使用该工艺须对整个流程的操作细节要求较高。

三、结语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活性污水污泥厂生物泡沫多是由丝状微生物产生异样生长之后形成,实现对生物泡沫的有效控制须在对生物泡沫形成机理的研究基础上进行,除了论文提到的几种泡沫控制工艺之外,还须进行更为广泛深刻的研究,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有效抑制生物泡沫的生长,确保活性污水污泥处理厂有效的运转。

参考文献:

[1]李探徽,彭永臻,陈志根.活性污泥法的生物泡沫形成和控制[J].中国给排水工程,2004(04).

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焚烧;卫生填埋;资源化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活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大规模的建设运行,污泥的产量也大幅增加,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愈加突出,如不妥善处置,会产生臭味,滋生蚊蝇等问题,周围环境带来恶劣影响。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寻求将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处置的方法。

1 城市污水厂污泥种类与特性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主要为初沉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及化学污泥。

1.1初沉污泥

初沉污泥是指初次沉淀池沉淀后排出的污泥。在正常情况下,初沉污泥为棕褐色,略带灰色。当发生腐败是,则呈灰色或黑色,有臭味。初沉污泥的PH值一般在5.5~7.5之间,平均为6.5左右,略酸性,含固率一般在2%~4%之间,取决于初次沉淀池的排泥操作。初沉污泥的有机成分一般在55%~70%之间。

1.2剩余活性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是指活性污泥系统排出的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的絮状物,有土腥味,含固率一般在0.5%~0.8%之间,取决于所采用的不同生化处理工艺。有机成分常在70%~85之间,与污水处理中是否设初沉池及泥龄的长短。剩余活性污泥的PH值在6.5~7.5之间,取决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及控制状态。当采用硝化工艺时,活性污泥的PH值有时会低于6.5。

1.3化学污泥

化学污泥是指物理处理工艺中形成的污泥,其性质与采用的药剂有关。一般来说,化学污泥池气味较小,且较易浓缩或脱水。由于其中有机成分含量较低,一般不需要污泥稳定处理。

2 污泥处理方法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的相关内容,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有:污泥农用、卫生填埋、焚烧。

2.1污泥农用

污泥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肥分(N、P、K)、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剂(有机腐殖质),但污泥农用前须经过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不能直接利用。目前常用的污泥稳定化方法有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发酵、碱法稳定等。发酵(俗称“堆肥”)是生物稳定方式之一,可使污泥中的有机组分转化成最终产物。采用固态好氧发酵后的污泥达到了污泥稳定的要求。

发酵一般分好氧和厌氧发酵。几乎所有的发酵工程系统都采用好氧发酵,好氧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对废弃物进行分解、转化并生产出发酵产品的过程。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在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同时,伴有热量产生,因发酵工艺中该热能不会全部散发到环境中,就必然造成发酵物料的温度升高,这样就会使一些不耐高温的病原菌及虫卵死亡,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污泥农用常规工艺流程如下图1所示:

该工艺的主要优势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机制,实现资源化,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该方案占地较大,需将污水处理厂的湿泥长距离输运,运输量较大,且在运输过程中也存在遗洒导致的环境问题。

2.2 污泥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一般是指将一般废物填埋于不透水材质或低渗水性土壤内,并设有渗滤液、填埋气体收集或处理设施及地下水监测装置的填埋场的处理方法。污泥卫生填埋工艺流程如下图2所示:

卫生填埋处理措施简单,但占地大、环境风险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宜填埋的场所因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增加,产生大量的污泥,其填埋场地容量有限,对于用地紧张的城市不适宜采用。

2.3 污泥焚烧

污泥有较高的热值,干污泥(含水率10%)的燃烧值可达2800ka/kg,相当于0.47kg标准煤(热值6000kal/kg),干化后的污泥可供给工业锅炉作为替代燃料,污泥焚烧工艺流程如下图3所示:

污泥焚烧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和较大程度地使污泥达到减量化,近年来焚烧法由于采用了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和焚烧手段,达到了污泥热能的自持,并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和充分地处理不适宜于资源化利用的部分污泥。由于其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需要存储设备,对于大城市因远离填埋场造成运输费用高的场合,使用焚烧处理是经济有效的。在所有的污泥处置方法中,焚烧方法产生的剩余物最少,焚烧的另一个优越性在于无异味;其缺点是成本高,是其他工艺的2~4倍,而且可能产生废气、噪声、震动、热和辐射。

3 结论

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污泥 下水道掏挖污泥 干化焚烧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已经认识到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作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城市污水处理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的污水厂不断建设,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目前,我市已建成了六大排水系统(纪庄子、咸阳路、北仓、双林、赵沽里、张贵庄等排水系统)担负着天津市中心市区污水排放的重任。而市政污泥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副产品,它容量大、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堆放和排放区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更有甚者,将其任意施与农业,导致农作物污染土地受到不可逆转的中毒危害,一直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其最终处置问题已突现出来。在我市中心市区,污泥能否得到及时而适当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是否从根本上产生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了解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力求提出适合的对策,是近期污泥处置工作的重点。

二、背景

天津市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现状

天津市现有六大排污系统,中心市区年排污泥量近40多万立方米,每一。排污系统拟各建处理厂一座,现已建成并投入生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为2座,其他处理厂正在兴建之中。

总体来说,天津市污泥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1)污水厂的脱水污泥(包括纪庄子污水处理厂(330 m3/d)、东郊污水处理厂(300 m3/d)及新建的咸阳路污水厂(320 m3/d)和北仓污水厂(64 m3/d),这4座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污泥中温消化工艺 ,污泥最终处置方法均为外运堆存,4座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总量为1014 m3(含水率75%)。

(2)天津市全市下水道的掏挖污泥每天约200立方米(含水率75%);

(3)河道污泥。

2.目前存在的问题

天津市市政污泥 (每天约200吨湿污泥)处置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津市城市污水厂污泥现采用简单的浓缩、脱水技术处理,均没有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稳定化处理,这显然不符合国家关于污泥处理处置的战略思想,也与天津这个大都市的环境政策不符,因此结合现状对污泥进行“三化”处理已成为各污水厂面临的主要问题;

2. 近年来,郊县农民更加习惯于施用化学肥料,致使污泥出路越来越不畅;

3.中心城区下水道污泥均由各市政单位(污水厂、市属排水所、区属排水所)分别处置,且又受到地理等条件限制造成污泥分散堆放,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管道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

4.各排水所污泥堆放点大多无固定场地,随机倾倒现象较为严重;无正式协议,属自行乱堆乱放;

5.目前污泥只通过各种渠道远运至城郊荒地倾倒,每年仅场地补偿费用支出约100万元,同时污泥堆放点的污泥均为露天存放,倾倒地点未做任何卫生处理,其中部分污泥存放点周围有大片居民区,污泥堆放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污泥也给城郊的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二次污染。近年来,连可供污泥倾倒的场地也日趋紧张起来。

6.储泥点远离城区,大多分布在外环线以外、城市远郊区附近,使得污泥运输费用较高,再加之沿途泄露,给城市景观造成了损害。

三、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及处置方式的研究

1.污泥处理的目的

如前所诉,天津市城市污水厂污泥现采用简单的浓缩、脱水技术处理,均没有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的处理。由此可以看出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一是稳定化,通过处理使污泥停止降解,使污泥稳定化,从而避免二次污染;二是无害化,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三是减量化,减少污泥最终处置的体积,降低污泥处理及最终处置费用;四是资源化和最终处置,在处理污泥的同时实现化害为利、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

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对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来实现的。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很多,一般采用浓缩、消化、脱水、干化、有效利用(主要为农用)、填埋及焚烧等不同的处理、处置方法,或用其中某几个方法组合处置,而污泥的最终出路不外是部分或全部资源化利用或以某种形式回到环境中去,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污泥处置方法有污泥的土地利用、污泥的填埋、 污泥的热处置以及对污泥制动物饲料、包埋处理以及焚烧灰制砖等处置方法.

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第4篇

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和利用的途径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每种处置和利用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宜范围。

关键词:

污水厂污泥;综合利用;资源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率也在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剩余污泥,其质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干污泥量约为20万t,以湿污泥计为380万-550万t[1]。

1城市污水厂污泥特性

城市污水厂污泥特性和产量与污水处理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污泥中有机质含量在12.68%~78%,均值41.15%;氮含量在7.77%~1.25%之间,均值3.02%;磷含量在5.21%~0.09%之间,均值1.57%;钾含量在2.97%~0.15%之间,均值0.69%;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营养物质含量也比较丰富,除此之外,污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属。我国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较高,Zn、Cu、Cd、Cr、Ni、Hg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限值要求,超标别为10%、8.6%、8%、1.2%、9.1%和9.8%[2]。

2常用的污泥处置方法

污泥处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我国现有污泥处置方式有很多种,具体到各个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合理选择污泥处置方式,要做到有针对性、因地制宜。

2.1污泥填埋处理法污泥填埋处置是将脱水后的污泥经简单的消毒处理后,直接运往填埋场进行填埋。目前,国内很多污水处理厂采用该方法处理污泥,主要是将垃圾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污泥填埋法处理污泥处理成本低,运行简单,操作方便。但该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如占用大量的土地,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污泥填埋法无法做到真正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因此该方法并不提倡大量使用。

2.2污泥焚烧处理法污泥焚烧也是目前污泥处理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污泥焚烧法处理污泥可以使污泥较大限度的减容,为污泥的后续处理提供方便。污泥焚烧包括单独焚烧和垃圾混合焚烧。垃圾焚烧可以单独使用焚烧炉,也可以利用工业焚烧炉焚烧。我国提倡使用现有工业窑炉焚烧污泥,这样可以降低污泥处置投资。污泥经焚烧处理后,体积可以减少85%~95%,质量可以减少70%~80%。污泥经焚烧后,可以减少污泥中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焚烧后的残渣,可以用于制砖、铺路等建筑行业,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即使将焚烧后的污泥直接填埋,也会大大减少填埋物的体积,节约了土地资源。但污泥焚烧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空气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而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

2.3污泥消化处理法污泥消化可分为厌氧消化处理和好氧消化处理。好氧消化技术在我国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所占比例为2.81%,主要存在于是我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50000m3~150000m3)的污泥处理工艺。厌氧消化技术在我国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所占比例为38.04%,是我国大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超过150000m3)普遍采用的污泥处理工艺[3]。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沼气,这部分沼气可以收集后作为污水处理厂日常使用,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而且经厌氧消化后污泥的体积和质量也会大大减小。我国使用厌氧消化法处理污泥的项目较多,而且厌氧污泥可以和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共同处理,这样可以提高污泥处理的降解率和产气率,提高污泥的资源利用率。

2.4污泥土地利用堆肥技术是土地利用最终处置的有效途径。根据微生物的对氧的需求,堆肥可分为好氧与厌氧两种。污泥堆肥原理是在一定温度、湿度、含氧量等条件下,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将污泥中的不稳定成分转化为稳定成分,即类似腐殖质的物质。该物质可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该方法可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营养物质,因此经堆肥后的污泥可以用于农用、园林绿化、土地改良。污泥要想土地利用必须要符合国家对污泥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定。关于污泥土地利用我国的规定有以下几种:《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23486-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24600-2009)。污泥土地利用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污泥土体利用时要注意不得污染土壤,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结论

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现已成为污水处理厂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选择污泥处理工艺时,要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厂污泥情况和城市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污泥处理工艺,实现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与此同时,也加快污泥处理工艺的研发与改进,争取早日开发出处理效率高、操作方便、运行也投资成本低的工艺。

参考文献:

[1]谱大华,吴学伟.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及应用[J].广州环境科学,2006,21(04):14-16.

[2]李艳霞,陈同斌,罗维等.中国城市污泥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与土地利用[J].生态学报,2003,23(11):2464-2474.

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展望

收稿日期:2011-12-28

作者简介:文丰玉(1978―),女,广西灌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中图分类号:X7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38-03

1 引言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含水率高,可达90%,并含有丰富的氮、磷等元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土壤改良剂,如腐殖质,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病原体、寄生虫卵、一定量的重金属 (Cd、Cr、Pb、As、Zn、Cu、Ni等)和多种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二嗯英、放射性核素等且伴有恶臭。因此污泥如未经有效处理处置进入环境,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级污染,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就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每年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 500万m3/d,以新增污水处理量运行负荷率为75%以及污泥(含水率80%)占污水质量比例为0.6‰计算,“十二五”期间污泥年产量将以246万m3/年的速度递增。在我国污泥处理可占整个污水厂投资及运行费用的25%~65%污泥处理已成为污水厂所面临的沉重负担,在污泥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污泥的处理处置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合理的解决污泥问题,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

2 污泥处置处理技术

2.1 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泥处理包括脱水、消化、发酵以及热干化等工艺过程。

2.1.1 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是将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55%~80%,脱水的方法主要为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机械脱水法适用于污水污泥,造粒法适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顾瑞环等通过实验,将剩余污泥与消化污泥混合之后脱水,脱水效果较好,絮凝剂单耗降低,与纯消化污泥脱水耗絮凝剂量一致,泥饼含水质量分数在77%~78%时,絮凝剂单耗均值3.17 kg/t干污泥。

当剩余污泥产量大时,为了减少对初沉污泥的浓缩沉降性的冲击,剩余污泥与初沉污泥可以分开浓缩处理的,但在分别浓缩之后需混合脱水。对续建的污水厂来说,此种工艺运行不但可以节省浓缩池的投资,而且混和污泥脱水效果较好。

2.1.2 污泥热干化

污泥热干化指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或其他工业余热,通过专门的工艺和设备,使污泥失去部分水分的过程。热干化能够使污泥减容,且干化后污泥的臭味、病原物、粘度、不稳定等负面特性得到显著改善而具有多种用途,如用作肥料、土壤改良剂、替代能源或是转变成油、气后再进一步提炼化工产品等。热干化成为污泥处理、处置重要的“第一步”。在美国,污泥干化处理后土地利用已经逐渐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途径。由于污泥填埋越来越受到土地和费用的限制,美国现有的大部分填埋场将在未来的数年内关闭,污泥热干化在美国的应用将更加普及。

热干化其优点为占地小、处理能力大、减量率高、为生化程度高、最终处置途径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等;缺点是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较高。

2.1.3 石灰干化技术

石灰干化技术是利用混合设备将污泥与生石灰等固化剂充分搅拌接触,通过物理化学反应达到降低含水率、去除臭味、杀灭微生物和病原菌并有效钝化重金属的效果。较为经典的应用包括利用加入氧化钙后pH值和温度的升高来实现污泥的杀菌;或利用添加氧化钙(也可同时添加其他物质如飞灰、水泥、粉煤渣等) 后污泥的固化效果来满足污泥的填埋工艺要求。另外,处理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混合条件和设备可有效改变污泥的性质,使其由致密、粘稠变成疏松、流动性好、便于储存和运输的物料。应梅娟等通过对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项目的运行及实验室数据检测,初步研究和分析了污泥原始含水率对处理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以及石灰投加量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小红门污水厂的污泥,仅需添加5%的石灰,即可将大肠杆菌的含量降至未检出水平。而为了使成品污泥含水率同样达到小于60%的效果,原始污泥含水率越低,所需投加的生石灰量越少,当原始污泥含水率为80%~85%时,需要的石灰投加量为20%~30%,而原始污泥含水率为77%~78%时,仅需投加13%的石灰。

石灰干化技术其优点是建设投资小、设施建设中期短;缺点是石灰需求量大,易受到石灰来源不稳定以及产品出路不确定的影响。

2.1.4 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是典型的污泥稳定方法,剩余污泥经过消化处理后,一方面可减少污泥的体积,另一方面可降低污泥中挥发固体的含量,灭活部分病原菌和去除臭味,消化可用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两种方式。国外厌氧消化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好氧消化是在不投加其他底物的条件下,对污泥进行较长时间的曝气,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进行自身氧化,并以此来获得能量。它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效率高,需要的处理设施体积小,投资较少,运行管理方便,基建费用低,上清液中的BOD5浓度较低(10mg/L以下),处理后的产物无臭、类似腐殖质,肥效较高,运行安全、管理方便。但由于需要输入动力,所以运行费较高。

厌氧消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使污泥趋于稳定,达到减量之目的,还可回收部分能源,投资费用较低。它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大型污水处理厂最为经济的污泥处置方法。同时为了克服传统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存在的消化速率慢、停留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的缺点,相继出现了机械破碎、超声波、碱处理、热水解、臭氧处理、酶法等预处理方法,王治军等人通过对热水解后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发现经过热水解预处理的剩余污泥后续厌氧消化处理系统的最大COD去除率可达60.61%;与未经热水解污泥的厌氧消化对比,产气量可增加79.20% ~99.55%。

2.2 污泥处置

污泥处置是指处理后污泥进行消纳的过程。在污泥处置过程中,污泥最终得以稳定。污泥处置包括填埋、堆肥、焚烧、建材利用以及土地利用等不同的方式,污泥焚烧后灰分即可填埋,也可作为建材原料。

2.2.1 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措施简单,对无法农用的高污染污泥、不利于堆肥的污泥以及污泥焚烧残渣的处理,卫生填埋方法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处理手段。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污泥处置技术,具有不需要高度脱水(自然干化),投资较少、容量大、见效快等优点,利于推广。当然。污泥卫生填埋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污泥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随雨水等渗入地下,对地下水和周围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卫生填埋需要较大的场地,对于用地紧张的城市不适宜采用。

2.2.2 堆肥

堆肥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泥中有机物,并杀灭传染病菌、寄生虫和病毒,提高污泥肥分的污泥处理技术,产物可用于园艺和农业肥料。

综合国内外污泥堆肥技术,制约污泥堆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瓶颈主要为占地面积、臭气外排造成的二次污染、干物料的投加和安全储运、污泥的最终处置和操作员的健康安全问题。相对于静态堆肥仓工艺,动态堆肥仓工艺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所突破,污泥堆肥是较好的城市污水污泥处置方式,污泥堆肥添加的辅助填充料,鼓励利用园林废弃物(剪枝、落叶)和周边农村的砻糠、谷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鼓励开展污泥堆肥技术创新,提高生物热能循环利用,利用污泥改善土壤肥效,减少能源消耗,对臭气进行有效处理。

堆肥优点为投资较小,运行费用较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受外部因素如气候、堆肥产品出路等影响大。国内外应该不断完善污泥堆肥过程中各环节的标准,加强保障性政策的制定,加强标准法规的建设,积极推进各种污泥堆肥技术。

2.2.3 污泥焚烧

污泥焚烧是指将污泥置于焚烧炉中。在过量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完全焚烧,使有机物完全碳化,可以最大限度的较少污泥的体积,使污泥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病毒等彻底被杀死,高温也能使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属固化。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且最大限度的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缺点是,在焚烧过程中污泥中的一部分重金属能随燃烧产生的烟尘扩散到空气中:况且,不完全的焚烧过程中也会有二嗯英等剧毒空气污染物的产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2.4 污泥建材利用

污泥建材利用主要指以污泥作为原料制造建筑材料,最终产物是可以用于工程的材料或制品。建材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污泥用于水泥熟料的烧制,污泥制陶粒、污泥制砖、污泥制作道路材料和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等。污泥用于水泥原料、制砖和制陶粒属于污泥协同焚烧过程。当污泥用于路基材料和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时,可采用石灰、水泥基材料、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污泥进行改性处理。

2.2.5 土地利用

当污泥以农用、园林绿化为土地利用方式时,可采用厌氧消化或高温好氧发酵等工艺对污泥进行处理。在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应首先考虑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及无害化处理的可行性。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应收集利用于发电、鼓风机驱动或热水锅炉,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耗。为提高能量回收率,可采用超声波、高压或热水解等污泥破解技术对活性污泥在厌氧消化前进行预处理。当污水处理厂没有可供厌氧消化的场地,或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时,可采用高温好氧发酵等工艺对脱水泥饼进行稳定化及无害化处理。

2.2.6 污泥处置存在的问题

污泥脱水率低,不便运输,且造成干化场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结果只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堆放在干化场的污泥会产生较大的异味,严重影响环境。

3 发展方向展望

污泥减量从根本上减少污泥的产生,避免后续处理处置的经济成本和二次环境污染,具有应用前景。同时,应不断研发新技术,充分利用污泥的生物质原料特点,将其资源化和能源化,并避免环境污染。目前污泥填埋仍占很大比例,这种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近阶段,土地利用仍是污泥处置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将污泥有效地资源化,但污泥必须经过有效的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经检测合格,同时加强对施用土地的监测。污泥热处理技术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受到广泛重视。其中污泥焚烧技术已获得广泛的应用,而污泥气化技术则更具有应用前景。

我国对于污泥问题的处理,目前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弊端,今后我国必然将加大力度对污泥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治。一方面我国要加大立法工作力度,通过立法加强污泥污染治理和管理,促进污水污泥治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发展新技术,开发新方案、增设新工艺、走污泥治理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4 结语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剩余处理处置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污水处理系统只有具备污泥处理,才能真正成其为是一个完善、成套的处理工艺,在对污泥的管理控制当中要充分考虑到污泥产生的源头――污水处理厂,通过改进污水厂的处理工艺来达到从源头减少和避免污泥产生。同时对污泥放任自流,在实际中制定的标准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特别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污水处理量和处理水平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势必会产生更多的污泥。如果还是采取原来的态度对污泥进行处置,必将会对我国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同时也违背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嫒媛,张芹芹.城市污泥基本特性与安全处置[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4):63~66.

[2] 张 韵.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规划研究[J].给水排水动态,2010(4):18~19.

[3] 赵由才,宋 玉,曹先艳.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J].生态科学,2006(4):71~72.

[4] 顾瑞环,刘玉忠.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浓缩脱水试验研究[J].河南科学,2008,26(4):111~112.

[5] 杨小文,杜英豪.污泥热干化在美国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2(1):90~91.

[6] 应梅娟,赵振凤.污泥石灰干化工艺在北京小红门污水厂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1(10):21~22.

[7] 王治军,王 伟.热水解污泥厌氧消化研究[J].环境科学,2005(1):44~45.

[8] 赵 庆.污泥资源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9] 李 洋,曹闰凭.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河北理大学学报,2009,31(2):139~142.

[10] 曹 国,凭林伟,李文沽.城市污泥的处理方法及填埋技术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11):758~761.

[11] 李姝娟,李洪远.国内外污泥堆肥化技术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6):42~44.

[12] 汪 靓,朱南文,张善发,等.污泥建材利用现状及前景探讨[J].给水排水,2005,31(3):40~44.

[13] 白慧玲.城市污泥处置与利用综述[J].山西建筑,2008,34(20):81~82.

Discussion of Surplus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chnology

Wen Fengyu1,Tang Zhicheng2

(1.Guangxi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Nanning 530022,China;2.Qin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onitoring Station, Qinzhou 535000 China)

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石油开采 化学分离 环保

含油污泥是一种由污油、泥沙、污水、菌类等许多中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对周围的土壤空气带来极大的危害,还造成了原油的浪费。也正是由于含油污泥的成分复杂,处理起来也极为不易。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固化、萃取、填埋和堆肥等物理方法还有焚烧这种化学方法。但萃取的成本太高,堆肥所需周期过长,固化填满和焚烧又会破坏环境,都不适合。现在普遍使用热化学的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效果还是很乐观的。

一、含油污泥的来源

1.从开发和开采油田过程中产生

这种污泥一般为黑色,含油量都比较高,有时甚至可达40~50%。这种污泥往往呈泥状块状,里面夹有木块石子等固体杂质。

2.储油罐内

这种含油污泥的产量比较大,通常含有30%左右的原油,另外还含有泥沙和水等杂质。

3.联合站中污水处理设备上的污泥

这种污泥含水量比较高,往往只含有少量的油和固体。

二、热化学反应机理

在一定条件下,将含油污泥加热到特定的温度,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在通氧条件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传统的焚烧。新型的热化学处理技术是在无氧微正压的条件下,将含油污泥加热至特定温度,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蒸发阶段,当温度在35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沸点较低轻质烃就从污泥中挥发了出来;第二阶段为反应阶段,当反应温度超过350摄氏度的时候,重质油也开始发生裂解反应,400摄氏度的时候重质由的分子会在热作用下被活化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经过一些复杂的反应之后,一部分裂解成了小分子烃,还有一部分则生成了水、焦炭、油和不凝气。根据条件的不同,得到各种产物的量也不同。

三、几种热化学分离剂的使用方法

1.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离剂法

首先,通过特殊的机械将含油污泥提取出来,加热到50摄氏度左右。把加热后的含油污泥放入搅拌罐中,加入3.54倍的油田热污水,油田污水的温度也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然后在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离剂也加入其中,经过一系列搅拌之后,就可以实现油、水、渣的分离。油、水混合物进入沉淀罐进一步分离。处理过的污泥就可以排放了。

2.低温热解法

在存在热化学分离剂、无氧微正压的条件下,将温度控制在250~500摄氏度之间,经过蒸馏热分解等过程,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物会生成油品。污泥的组成与热化学分离剂的种类决定反应的转换率。再用带有加热套的卧式搅拌反应器将温度加热到400~500摄氏度,半个小时以后,就能得到最大的收油率。而且,用此种方法处理过后的污泥也能达到BDAT标准。

3.焦化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焦化反应来处理含有大量重油和渣油的含油污泥。根据反应途径和产物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拿含油污泥作为焦化设备的原料,许多企业都采取这种做法。这种工艺是把油泥直接放到焦化设备中,在清焦前对热焦炭进行冷却,污泥中的水也被循环利用起来,烃类循环到工艺装置中,重烃则随着固体扩散在焦炭孔洞中;第二种是先对油田产生的高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热化学分离剂与处理过的污泥混入反应釜中进行焦化反应,经过缩合、裂解等许多化学反应,生成油品、焦炭、不凝气。

4.直接液化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了裂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污泥的颗粒悬浮在溶液之中,把固液气三相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结合起来,当然,这个反应实在无氧气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种方法适合污水处理处含油量较低的污泥。

由于这种方法不需要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出去,与另外的处理方法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弊端,就是对温度和压力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在设备上扩大投资。

四、总结

用热化学的方法处理含油污泥,有占地面积小、杀菌效果号、处理之后的污泥稳定、可回收一部分原油等许多优点。然而由于热化学处理含油污泥对设备的温度要求较高,最低也要400摄氏度,和其他热处理方法相比,加热的方式和另外的能源损耗,使这种方法的推广受到限制。而且,处理过程中怎样保持设备的气密性,防止裂解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有害气体也是一个限制热化学法处理油泥的因素。

随着国内油田的不断开发,热化学处理污泥的方法凭借效果好、回收效率高等特点,将广泛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

参考文献

[1]党民芳,高桂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影响因素试验[J].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2011.30(10):15―17.

[2]王万福,何银花,季红梅,谢陈鑫.含油污泥资源化技术综述[J].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2006.16(3):47―49.

[3]姜勇,董铁有.含油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J].江苏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2007.14(2):60―62.

[4]马飞,李陈,玛莉莎,杜宇斌.含油污泥的回收处理工艺[J].长江大学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测技术重点实验室.2012.22(1):26―30.

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电渗透污泥干化,污泥处置.

 

一、概述:

1、我们建议污泥处置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认为《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中提出“最佳” 与“可行技术”是符合目前中国污泥处置工业国情的,中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要相适应。在经济和技术许可的条件下要因地制宜,在考虑成本和综合效益的前提下,综合整体地考虑污泥处置方案。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污染污泥处理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同时达到高水平的整体的环境保护效果。

2、我建议的污泥处置出处:

污泥中含有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致病物质,铜、锌、铬等重金属,以及多氯联苯、二噁英等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妥善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我们认为处理后的污泥或污泥产品在环境中或利用过程中达到长期稳定污泥处置.,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才是最终消纳方法。

对于一些污水厂所在地区的工业经济比较发达而且没有空余土地消纳污泥的可以采取对污泥进行适当处理后作为生产水泥的辅助燃料或电厂补充燃料。

对于污水厂所在地区的工业经济不发达而且有空余土地消纳污泥的一些地区,则可以将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处理到含水率60%以下时堆肥或运至填埋场做为覆盖土进行填埋处置。

3、电渗透污泥干化方法的优点。

电渗透脱水工艺不添加消石灰等无机凝剂和灰分脱水助剂,且滤渣的含水率可比以往脱水处理法降低10%一2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电渗透脱水泥渣便于焚烧,便于堆肥,污水混合污泥用电渗透法脱水后污泥渣含水率可降低到60%左右。电渗透法堆肥化处理最主要的是水分调整, 使用电渗透法就可以提高效率,倘若螅渣数量少,可用袋装后自然堆肥化极简单的处理。疏浚的污泥经电渗透脱水后含水率低, 添加固剂后可直接用于遭路的路盘材.

并且我们认为电能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能源,而且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水力发电等不消耗矿产资源的绿色发电方法越来越多,2020年绿色电能将占我国总发电量的40%这样许多工业企业都将利用电能这种低成本绿色可持续能源作为主要生产能源,随着电力工业发展逐渐走向一条清洁高效环保之路,电费也随之降低。所以利用电能这种经济清洁能源作为污泥转化生产能源的这条路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二、电渗透污泥干化工艺介绍:

1、污泥含水结构:

间隙水:处于污泥团块之间的水

外部水:b-粘附水c-吸附水d-空隙虹吸水e-虹吸水f-毛细虹吸水

内部水:细胞液(水合作用含水,内部虹吸水)

间隙水

a-处于污泥团块之间的水

外部水

b-粘附水

c-吸附水

d-空隙虹吸水

e-虹吸水

f-毛细虹吸水

内部水

g-细胞液水、氢合作用水

h-内部虹吸水

2、污泥做为燃料的最佳含水率:

污泥焚烧前处理技术通常指脱水或热干化等工艺,以提高污泥热值,降低运输和贮存成本,减少燃料和其他物料的消耗。热干化工艺有半干化(含固率达到60%~80%)和全干化(含固率达到80%~90%)两种。热干化工艺一般仅用于处理脱水污泥,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以单机升水蒸发量计)为:热能消耗 2940~4200KJ/kgH2O;电能消耗 0.04~0.90kW/kgH2O。污泥含固率在35%~45%时,热值为4.8~6.5MJ/kg,可自持燃烧,用作土壤改良剂、肥料,或作为水泥窑、发电厂和焚烧炉燃料时,须将污泥含固率提高至80%~95%。

如要达到污泥含固率提高至80%~95%时,就要把细胞水也脱掉才行。我们研究发现:

、用加热方法温度要在400℃以上才能把细胞内的水脱离出来。

、如用外力挤压方法压力要在50㎏/cm2以上才能把细胞水脱离出来。

如以上两种方法取出细胞水耗能大,不环保。我们经研究并用工程运行实例验证用电渗透的方法节能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污泥处置.,而且没有废弃飞灰及烟尘,

所以我们推荐电渗透污泥干化工艺。电渗透处理污泥是目前效率最高,耗能最少的污泥干化方法(含固率达到80%~90%),我们通过运行证实改变污泥含水率最难的是把污泥细胞内的水分离出来,只有把细胞内的水分离出来,污泥改性后污泥中的水都变成游离水,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要求的污泥含水率。

3、电渗透污泥干化原理:

3.1电渗透机械式污泥干化:

运用电渗透污泥干化设备以高效率,经济性,稳定性方式干化,从污泥中提取“自由水”和“细胞内水”,它有区别于传统脱水技术。

污泥饼进入电渗透干化设备的滚筒和履带之间,通电后,滚筒(带正极)和履带(负极)之间产生电位差,这导致强制迁移性的现象发生,因此使得污泥颗粒向正极移动而水向负极移动,在污泥细胞上开始电刺激、电解水的负极和正极移动、电解水开始BROWN运动 BROWN运动开始后,细胞内部产生高压污泥细胞破碎后细胞水流出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样污泥高效脱水干化效果达到了,污泥得到了改性,将污泥含水量从80%降低到约60% 。

细胞电解分裂图:

在污泥细胞上开始电刺激 电解水的负极和正极移动 细胞内部产生高压污泥细胞破碎后

BROWN运动开始后,电解水开始BROWN运动细胞水流出来

3.2通风干燥电渗透过程中发生的布朗运动及摩擦产生的热能源,使污泥含水固形物的细胞膜破裂,把细胞内的水分及PAM等分离出来污泥处置.,都变成了游离水,采用普通的低温通风干燥,含水率可以达到20%。

3.3第三阶段污泥再生资源化20%-10%,造粒

3.4电渗透污泥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显微镜照片:

处理前:处理后:

4、电渗透污泥干化工艺流程:

三、污泥电渗透污泥干化设备与原有污泥热干燥费用比较:

1、对比:

 

技术

原有污泥干燥技术

电渗透污泥干化、干燥技术

含水率

减少

99% 至

机械式脱水

机械式脱水

85% 至

热能源干燥

电渗透干化

60% 至

热能源干燥

通风干燥

设备构成

复杂系统

脱水机 + 干燥机

设备投资费用

100%

低20%左右

与原有污泥干燥设备投资相比,

只需要80%的投资费用就可以。

运行费用

100%

低20%左右

污泥处理的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给水厂,污泥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城市生活用水来自于给水厂,给水厂通过净化地下水和污水来获取符合饮用标准的生活用水,在这个流程中需要添加混凝剂以及其它药剂,因此生活用水的获得还会产生废水以及污泥,这部分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出水厂,否则会严重的损害周边环境,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当前国内的给水厂污水及污泥处理技术大多套用污水处理厂技术,因此在污泥的处理上并不存在单独的针对性技术,这就导致污泥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有必要针对给水厂污泥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

给水厂污泥主要源自沉淀池的排泥水和过滤池的冲洗排水两个环节,因此主要是包含石灰软化污泥和化学絮状污泥两类。给水厂的污泥中掺杂了大量从污水中净化出的有机物、金属杂质、净化药剂等物质,因此要想降低污泥数量,就必须降低混凝剂的使用量。

1 给水厂污泥处理技术发展概述

国外的给水厂已经普遍推广了污泥处理配套设施,最早在19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就开始了针对给水厂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而在19世纪的7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用以规范给水厂的污泥处理工艺,各项给水厂污泥处理技术蓬勃发展。而在国内的给水厂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一家自来水公司首次针对污泥处理建立了项目研究组,并在90年代开始尝试建设给水厂污泥处理设施,当前国内的给水厂污泥处理设施主要在大型城市推广,中小城市尚未普及。

2 给水厂污泥处理技术分析

给水厂的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6个环节,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以及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程度都不一样,分述如下:

2.1 污泥定量

给水厂的污泥来源是多方面的,因此污泥的最终含量很难准确界定,所以在进行给水厂污泥处理设备的容量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给水厂净化的各个流程,包括净化水的总量、混凝剂的用量、水质情况等等,此外净化工艺也会影响到污泥的产生量,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保证污泥处理设施的设计容量满足实际需要。

2.2 污泥调质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一般在污泥脱水前需进行预处理,即污泥调质。尤其是采用铝盐(或铁盐)处理低浊度原水产生的污泥,由于污泥成份中金属氢氧化物的比例很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很差,更需要进行污泥调质。污泥调质有两方面的目的:其一是改善污泥性质和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可以更快、更容易地脱水,大部份污泥调质是为实现这一目的:其二是防止脱水过程中过滤介质的堵塞,使污泥脱水可以保持稳定运行。

2.3 污泥减容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金属、药剂和有机物,如果能够从污泥中剥离和溶解这些物质,就能够进一步降低污泥处理的总量,从而实现污泥处理费用的节约,污泥碱容就是这样一种污泥处理工艺优化手段,利用碱容技术可以剔除污泥中的绝大多数化学污泥成分,从而降低污泥处理负担。

2.4 污泥浓缩

浓缩的目的是提高污泥的含固率,减少污泥体积和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特别是对于机械脱水,浓缩通常是污泥脱水工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常用的浓缩方法是重力式浓缩池。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可设计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运行方式。对小型水厂,可使用带浮动式撇水装置的间歇式浓缩池。一般是采用带搅拌装置的连续流重力浓缩池。对污泥进行慢速搅拌造成的扰动有利于污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水和气泡上升逸出,加速污泥的浓缩。速度太快容易打碎已凝结的污泥颗粒,反而造成污泥浓缩性能恶化。工程上常用的搅拌方法是在刮泥机的水平桁架上设置垂直搅拌栅。为保持不同半径圆周上的搅拌强度均匀,栅条的间距沿径向逐渐增大。

2.5 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污泥从流状固化成污泥饼,进而实现其搬运和远距离处理,所以脱水工艺是保证污泥最终处理效果的最后环节,同时这一环节的净化费用也是最高的。

污泥脱水一般分为非机械式污泥脱水和机械式污泥脱水两大类。非机械式污泥脱水又可以分为污泥塘和污泥干化床等,其中污泥干化床的应用和研究较多。机械式污泥脱水包括真空过滤机、离心机、带式压滤机、滚压式脱水机和板框压滤机等几种主要形式。

2.6 泥饼处置

脱水以后泥饼的处置是污泥处理的关键问题,污泥的最终处置费用高,环境影响大,处置方法多。脱水污泥也是一种资源,至少可以作为填土或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有些还可以制砖、烧水泥,不投加PAM富含有机物的脱水污泥还可以作为肥料。目前主要有泥饼的农用、泥饼的焚烧处理、泥饼的卫生填埋、泥饼的海洋投弃、泥饼资源化等。

首先泥饼可以直接向海洋投放,脱水之后的污泥变成泥饼,将泥饼运输至海洋深处后直接投放,但是要注意不得在禁止投放的区域进行污泥投放,而且污泥的投放也是有诸多的危害的,长时间在同一地点进行污泥投放会影响区域生态平衡,因此这种方法会逐步淘汰。

其次泥饼可以直接进行焚烧,因其内部化学成分较多,直接进行焚烧也可,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二次大气污染。

泥饼的填埋方法主要是在地质条件允许的区域进行有条件的填埋,填埋前还要对泥饼进行一定的物理、化学处理。

最后泥饼还可以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泥饼中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农业种植的底肥用,将泥饼填埋至土壤表层,能够适当的提高土壤的有机物含量,但是在使用泥饼时,要确保泥饼中不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或是病毒物质,且重金属含量也要监测并保证不会危害植物生长。

结语:给水厂的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泥量的确定、污泥调质、污泥减容、污泥浓缩、污泥脱水以及泥饼处置等关键技术环节,这些环节都是针对污泥的成分以及存在状态制定的针对性技术,也是保证污泥有效利用和净化的保障。虽然国内给水厂已经开始引入上述技术,并意识到针对性的污泥处理技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但是限于发展时间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水平的制约,尚不能完全的满足当前的环境保护需求,因此必须更加深入的探究适合国内给水厂的污泥处理技术和工艺,为我国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爱华,尹向辉.利用给水厂污泥制备透水砖的试验研究[J].绿色科技,2013(2):129-131.

[2]朱亚琴,徐乐中.给水厂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J].广东化工,2011(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