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一)*省、*省、*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省自20*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省20*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其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选修测试科目两科与必修测试科目5科。

*省2009年高考则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统考科目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统考科目维持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对其成绩的运用方式不同

*、*、*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其中,*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大多数省份都鼓励高校在高考分数相同的考生中,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而海南、*等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则实施部分科目测试。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海南省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省20*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科(文科必测历史、理科必测物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科),剩余的5科为必修测试科目。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设置不同的等级要求,且7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6A且技术合格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

(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

除了*省20*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在将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批准试点的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市2009年高考方案规定:“本市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试行自主招生,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以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实施录取工作;被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二、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

(一)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年宁夏、*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2009年*、*、*、*与*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广东省20*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2010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省2009年高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

(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海南、*、*、*、*、*与*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如*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三、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0*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不同点之一:*、*省、*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自20*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省20*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其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选修测试科目两科与必修测试科目5科。

*省2009年高考则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统考科目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统考科目维持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不同点之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对其成绩的运用方式不同

*、*、*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其中,*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大多数省份都鼓励高校在高考分数相同的考生中,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而海南、*等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则实施部分科目测试。

海南省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省20*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科(文科必测历史、理科必测物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科),剩余的5科为必修测试科目。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设置不同的等级要求,且7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6A且技术合格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

不同点之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

除了*省20*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在将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批准试点的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市2009年高考方案规定:“本市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试行自主招生,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以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实施录取工作;被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二: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

共同点之一: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年*、*,2009年*、*、*、*与*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广东省20*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2010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共同点之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省2009年高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

共同点之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海南、*、*、*、*、*与*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如*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三: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0*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再其次是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文理不分科、考生自主选择选考科目,高考科目为“3(语数外)+3(七选三或者六选三)”。第二、合并减少录取批次,采用“专业+学校”的志愿结构。第三、高中生考试机会增加,外语和选考科目一年两考,打破一考定终身局面。第四、改革人才选拔标准,推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对民办高校招生的影响

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下,选拔模式不再单一,考生考试学科由原来的文理科两种形式变为有选考科目的多种形式,不再唯分数论,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录取高校由分批次变为一个批次,这一系列变革都对民办高校招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一、民办高校面临生源危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录取批次合并,报考志愿由“学校+专业”变成“专业+学校”,考生填报志愿更注重专业的开设时间、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等等,然而民办高校往往建校时间短、学费高,考生填报志愿往往会优先考虑非民办高校,同时民办本科和高职高专批次录取的学生更容易外出务工放弃入学,这加剧了民办高校生源危机。

第二、民办高校生源学科基础不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采用“3+3”新高考科目组合,如此一来高校生源群体呈现多元化[2]。拿最早参加高考试点的上海与浙江来说:上海市的考生科目选择由6 种增至20种,浙江省的考生由文理科2种选择跃升至35种选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考生的选考科目与高校所要求的选考科目相对应专业就可以报考,生源种类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科基础的考生会进入同一专业学科基础大不同[3]。

第三、民办高校教学难度加大。由于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较之公办院校差距较大,民办高校为了增加生源会最大限度降低选考科目难度,甚至会为了扩大招生范围最大限度地不限制选考科目,学生入学后很多专业还得从基础开始教学,这给之后民办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进入高校后还需要从最基础的学起,这样愈发加大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难度。

三、民办高校应对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措施

第一、介入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拓展生源基地。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学生学业水平科目与专业选择以及升学紧密联系起来,也让考生需提前明确科目选择,这需要考生提前了解专业、了解高校,但由于考生关注高校的时间较短获取高校信息的渠道有限对专业的了解不太深入,可能会在迷茫和随大流的情况下选择专业志愿和学校志愿。民办高校可积极与对口生源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利用高校的专业教师优势,主动服务高中与考生,比如:派遣优秀教师到中学给师生作报告、给高中学生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高中学生参加高校校园开放日等,共享高校的资源。中学教师可在学生职业兴趣指向明确、成绩匹配合理的前提下,指导有意选择生源基地共建高校的考生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民办高校要在生源基地建设中注重质量,凸显自身特色,利用生源基地的平台务实开展工作,促使生源基地建设处于良性循环。

第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办特色专业。民办高校要重视学科建设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部分传统学科和专业,民办高校应根据报考率、录取率及就业率等指标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把特点相似、培养相近的专业合并为专业类招生。采取学科+专业模式设置选考科目要求,用学科发展带动专业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新的特色学科和专业,促进新兴专业和传统专业的改造重组,从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将特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培养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由此提升民办高校的优势品牌效应。

第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要认真分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根据自身目标定位及特色与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生源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的特点,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让每个学生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使人人成才、培养多样化人才[4]。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一、 历年来的高考政治复习工作

在历年的高考政治复习备考中,一般是按“三轮复习计划”进行,坚持统筹安排,遵循计划,循序渐进,分轮落实。

第一轮复习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忠于教材和《考试说明》,运用第一轮复习教辅用书,全面、详细落实教材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渗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二轮复习归纳专题,培养能力。围绕考点,运用第二轮复习用书,强化学科内相关相近知识的内在综合与联系,重组知识。同时辅以解题指导,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第三轮复习结合时政,强化训练,体验高考。关注时事热点,分专题从不同模块进行专题复习、专题训练,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认真组织学生选做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以及近期各地市的质检卷,明确思路,熟悉题型。通过题型的归类和讲解,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领悟《考试说明》,进而重新回归课本抓主干知识。

为了完成这三轮复习计划,学生要订两本教辅用书、一本时事专题复习用书和大量的高考仿真试题,学生每天必须完成不同科目的大量练习,还得定期参加各地市的质检考试。这样下来,学生是苦不堪言,累得半死,结果还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老师也是疲劳不堪,身心俱疲。

二、2012年高考复习的新思路

2011年新高三开始了,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经过协商讨论,决定高三复习用书只订一本,且要用好,二轮复习用书和时事专题用书都不订。一致认为原来的高三老一套的复习方式得改一改,要提高复习效率,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老师少讲,让学生多看,多背,多思考,收获会更多。尽管新课程条件下高三政治总复习仍然存在着压力大、时间短、容量大等诸多困难,但我认为在总复习过程中实施框架教学,对减轻学生负担、减少教学盲目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高考成绩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框架教学就是复习时,先构建每个单元的知识框架,言简意赅,把主要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在框架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准确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内容及其联系,并在学习运用过程中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过程。具体要求就是:

第一轮复习:依据考纲和《考试说明》构建单元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单元的主要考点。如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主要考点有: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的必要性;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本单元内容主要是从国家与公民两个角度来阐述的,所以在构建框架时就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思考:

运用这个框架,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复习完后,再要求学生按这个框架默写出框架里头的具体详细内容,等于是学生自己又复习了一遍。同时使用一轮复习教辅用书,全面、详细落实教材基础知识,再配以相应的课后练习予以巩固。这样一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扎实。复习进度基本上是一个月完成一个模块(当然有的模块可以时间多点,而有的模块可以时间少点,要视模块本身内容的多少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每个模块复习完后都要进行测试。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便于调整二轮复习的深度。当然,这轮框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构建,只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主要讲了哪些知识,却体现不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问答题的解决,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完善和重新构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框架图。

第二轮:还是以框架来复习,不过这次的框架要在第一轮复习框架基础上加以完善,主要侧重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它强调一个中心,其它内容以它为中心,彼此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构成一个网络结构图。这就是与第一轮框架的不同之处。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主要讲了商品、货币、价格、消费的内容,我们可以价格为核心来构建知识框架:

知识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通过网络图一目了然,实现对知识的再次整合和巩固复习,这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掌握和提升;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不会出现一盘散沙;有利于学生对复杂主观题(没明确答题范围的,只要求从某一模块来回答)的全面、完整的解答,不会出现知识点的缺漏 。没答题范围的主观题,学生最薄弱、最害怕的,而运用这个框架图我认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例如:

材料一:06年开始的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从年初的60美元一桶,涨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一桶的天价。进入2007年以后虽受暖冬现象影响,原油需求虽有所减少,但原油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据统计:原油价格上涨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每年有约1%的新增探明储量,伴随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原油消费水平今后20年每年将上升到1.9% ;二是由于国际原油用美元定价,美元币值的变动影响原油价格的变化;三是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支撑油价升高;四是国际原油投机的因素存在;从长期来看,石油这一不可再生能源,其价格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

请你结合材料一分析油价上涨的原因。

这一问题要我们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抓住关键词“价格”。影响价格变化因素有很多,根据书本知识,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价值和供求。而根据网络图,除了价值和供求以外,还有币值、竞争等因素。这样我们就能根据网络图迎刃而解,做出全面、完整的解答,不会漏答知识点。

又如:2012年三明市质检卷39(4)

材料二:福建省时代华奥动漫有限公司拍摄的,全球首部以茶文化为题材的原创动画片《乌龙小子》,2012年1月21日开始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热播。该片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以现代化高科技为手段,用拟人化的形式,讲述象征和平友谊的中国茶文化和茶文化历经艰险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不凡历程,是传播茶文化、茶知识形式的创新。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乌龙小子》热播的原因。

这个问题没明确的答题范围,学生往往把握不准,出现知识点的漏答现象,不完整,容易丢分。而如果学生能够从四个单元的框架中去寻找答案,把每个单元框架上的每一条主线都回忆一遍,符合题意的就要,不符合题意的就不选,这样就把问答题转换成选择题――选择“要与不要”,学生很快就能够准确找到答案,避免盲目乱答和漏答的现象。

当然,在以上两轮复习过程中,还应通过开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解题方面的指导,可分别从选择题、计算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图表题等题型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审题、分析和解题的能力。通过两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会相对比较扎实,也具备了一定的审题、分析和解题的能力。

最后第三轮:以题促记,以题带练。在两轮复习的基础上,每个专题分别出几道不同类型的紧贴时政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练习,要求每解一道题,复习一遍框架知识,让学生对框架知识滚瓜烂熟,同时对时政也能有所熟悉和了解。这样通过大量的专门练习和各地市的质检卷讲评,重新回归课本知识,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审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高考总复习的要求。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同志们:

今天,召开*年高考表彰奖励暨2010年高考备考培训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去年高考得失,安排部署今年高考工作,分析形势,查缺补漏,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再鼓干劲,努力促使我县高考水平再上新台阶。刚才,县教育局通报了去年高考情况,安排了今年高考工作,同时,对去年高考及中考、小学质量检测、教育督导等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下午,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的专家刘俊初老师将对大家进行培训,这种专家培训、上级指导的形式很好,有利于大家共同提高。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问题,随后侯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20*年高考工作的基本估价

近年来,全县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提高质量,全县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已由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发展阶段,教育质量和水平持续提高。20*年,在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高中办学规模与高考成绩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参加高考考生5116名,总进线3737人,比上年增加359人;二本以上进线人数首次突破“千名大关”,达到1039人,比上年增长167人;全县共录取2395人,录取率46.8%,比上年提高了3.83个百分点;统考单科成绩理科语文、数学,文科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等六科高于全省平均值,文科数学、外语、综合高于全市平均值;体育、艺术类考生142人,二本以上进线人数49人,比上年增加34人,报考人数、进线人数、进线率均比上年有了重大突破。这些成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极大地激发了全县上下和社会各界办好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树立了我县教育工作的良好形象。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在座的各位以及全县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奋战在高考一线的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年高考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客观冷静地分析,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纵向比较,有发展,有变化,有提高,但横向比较,与兄弟县区还有较大差距。从我县教育内部来看,问题还很多。一是完中、高中整体实力不强。高中人数逐年增加,全县完中家家爆满,班额超大,校舍紧张,理、化、生实验室建设滞后,高中教师骨干群体尚未形成,师资力量还很薄弱,高中骨干教师少,教师培训尤其是骨干教师培养亟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高考服务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够畅通,信息量小,指导的针对性有一定欠缺,个别学校后勤保障因条件和财力等因素,影响了师生创造性、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三是高考管理不够科学,教学手段陈旧,方式方法不灵活,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少,短腿学科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校际差距进一步拉大,高中教育发展很不均衡,东西教育差距较大,尤其东区教育比较落后,急需大力加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起点谋划,长焦距审视,正视差距,研究对策,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高考作为自己事业追求的一个新境界去攀升、去探索,把高考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去研究、去创造。在我们这个相对落后的地区,提高高考二本以上进线率,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业一个本科生,就可以脱贫一户贫困家庭。为此,我们一定要把高考工作提高到对党和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树立“远学会宁,近赶镇原”的思想,凝心聚力,科学谋化,奋力拼搏,为提高我县高考整体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之年,也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努力夯实教育基础,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切实提高高考水平,促使我县教育整体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强化措施,靠实责任,努力抓好高三教学。高三教学是高中教育的最后一道关口,是高考的前沿阵地,要确保高考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付出百倍努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1、切实加强对高考工作的管理。要进一步完善高考奖励办法,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奋力备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建立高考校长包级、班子成员包班、教师包学生的“三包责任制”,要分解任务,把高考任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解到学校、到班级、到科任教师,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责任分担机制。要建立帮扶制度,实行校际帮扶,强校联系薄弱学校,帮助薄弱学校实现质量强校目标。建立教师帮扶机制,每一个骨干教师要帮扶带领1-2名年轻教师,促使其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增强高考竞争力。对于“边缘”生、“临界”生要落实具体帮扶教师,制订帮扶计划,强化帮扶措施,考核帮扶结果,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提高高考进线人数。

2、积极拓宽高考信息渠道。现在是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信息的掌握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县教育局要积极走出去,与高考研究单位加强联系,掌握高考改革方向、命题方向,向学校提供最新高考信息。学校也要加强考纲考题研究,与外地科研院所、名校建立联系,积极学习借鉴,大量搜集信息,为我所用,以便指导好本校的高考备考工作。要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信息,利用信息,努力形成教育局、学校、师生三级信息网络体系,互相依托,形成强大的高考信息网络平台,服务于高考。

3、认真抓好教学过程管理。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细节决定成败”,高三年级更应该抓好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等教学诸环节的落实。科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千万不能凭经验开“无轨电车”,一定要研究考纲、考题,把握考试方向,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考纲、教情、学情认真备好课,因材施教。要努力解决只管教,不管学,跟着教材跑的问题,要做到教有所学,学有所获。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特别要加强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等教学过程的督查,要坚持过程检查制度,督促教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重点、目标进行分析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把作业批改作为掌握学情的重要措施,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抓好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教导处和高三年级组要定期总结讨论备考工作,要坚持经常进行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督查指导,深入课堂听课,检查作业批阅、课外辅导,督促教师认真落实好教学环节,全心全意、扎扎实实地做好备考工作。

4、全面抓好学情检测及强化训练工作。检测是检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检测才能准确掌握教情、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我这里讲检测绝不是要大家多考试、多检测,滥考滥测,搞题海战术,而是要对考题进行合理科学地筛选,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考题,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检测。要坚决克服搞题海战术,要让学生脱离题海,教师首先要跳入题海。一中让所有教师做近10年的高考试题,以便提高个人能力,积累教学经验,这种做法很好,值得在全县推广。要抓好学生的强化训练工作,各科任教师要对模拟试题精选、精讲、精练,要采取“训练-指导-再训练-再指导”的方法,使讲与练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超前谋划,提前介入,努力办好高中教育。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高考不光是高三的事,而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事。因此,高考关口必须前移,要把高一、高二纳入高考备考工作范畴。各校从高一起就要注重学科教学,摸清学生底子,抓好单差生帮扶工作,要善于发现好苗子,培养尖子生。从高二开始,学校就要对一些有问题的学科及时调整优秀教师任教,促使各学科均衡发展,避免形成短腿学科。从全县历年高考成绩来看,英语是我县的短腿学科,我们一定要想法设法解决这一大难题,县教育局要认真研究制订“加强英语教学的实施方案”,力争在二至三年内赶上或超过兄弟县区。

(三)科学管理,夯实基础,强化义务教育。“肥牛壮地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高考质量,就要提高小学、初中各阶段的教育质量,夯实高考基础。从近年来全市初中会考成绩来看,我县初中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市下游,始终徘徊不前,没有竞争力,从而造成高中生源质量不高,高考没有冲击力。为此,要重点加强初中的质量管理,县教育局要加大对初中教学的奖惩力度,奖罚并举。要加强教师管理,强化教学管理,向课堂要质量;要强化学情管理,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认真对待学习;要突出办学效益,制定奖惩办法,促使城关初中、早胜初中等一些大初中及四中、三中初中部率先发展,带动其他初中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小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重视英语教学,从小开始抓起。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初中学习打好基础,要以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的提高带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教学过程落实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贵在教师。教师始终是教育的宝贵财富,要注重教师培训,构建县、乡、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要加强师德教育,坚持师德教育制度,实行师德单项考核,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坚持“走出去”的思路,倡导教师参加在职学习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经常性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校本培训,充分发挥自身优秀教师资源优势,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实施“请进来”的策略,让专家与教师面对面互动交流,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大力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制度,注重培养高中骨干教师,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让骨干教师帮扶带动中青年教师,要多给中青年教师机会,要创造条件,尽快形成骨干教师群体。加强教学过程的落实,要建立由县教育局、督导室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以中学为主体、以学区为延伸的“三级教育督导网络”,充分发挥各中学的学术权威优势与人才资源优势进行督导。让各校督导人员走出去,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培养生源,形成高中、初中、小学三为一体的督导管理网络,解决县教研室、督导室人员少、力量单的问题。要聘请兼职督导员,建立“教学”与“督导”人才资源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县教育局要尽快修订完善“教育督导实施办法”,稳步推进,逐步引导,积极探索出一条一级办学、三级督导的教学管理新模式。教育局负责全面督导,形成完中督导初中、初中督导小学的良性机制,最大化利用现有教育人力资源,指导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效益。同时,各学校要加强教师教学过程的督查指导,实施过程考核,向过程要质量,让教学过程成为提高质量的基石。要加强东区教育,县教育局要制定“加强东区教育的实施方案”,切实抓好东区教育。东区要突出抓好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以春荣初中、三中、盘克初中为主体,向初中会考要质量,努力提高三中的高中教育。东区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师问题,教育局要给东区学校配备一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在师资配备上要加大数量,提高质量,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东区去工作,努力做到分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在职称晋升、评优选模等方面要优先向东区倾斜,东区教师晋升职称,年限可以比西南区提前二至三年。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也要向东区倾斜,优化东区学校环境,让学校环境吸引教师到东区去任教。要加大东区学生救助力度,让东区学生能够接受到公平的教育,均衡县域教育发展,提升全县整体水平。

四、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决战2010年高考

高考是国家的举国大考,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把高考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树立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工作,科学谋划,积极备战。2010年,全县高考人数进一步增加,我们要把这种考生数量大的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自我加压,强化措施,奋力拼搏,努力实现高考进线人数的新突破,力争二本以上进线人数突破1200名。现在距今年高考已不足60天,已到了十分关键的“冲刺”阶段。我们各学校、高三各科任教师要坚决克服“千名大关”已经突破的侥幸心理,消除“年年高三,太累了”的松劲厌战情绪,要鼓足干劲,奋力拼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全力决战今年高考,努力提高高考水平。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6篇

一、深度的掌握

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体现了我国高中教育中地理学科的任务及新的要求;二是贯 彻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的性质和任务。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紧扣“新纲”,掌握新教材特点,完全按“新纲”要求教学,决不能简单地照以前的旧套路进行教学。否则,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转轨就成了一句空话。

1.明确新时期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思想。新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 和特长,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主义各行业 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明确新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于“新纲”中要求“理解”的内容,即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必须反复讲透;而对于“了解”的内容,则作一般性掌握,至于其他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摆脱“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完全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而必需的知识。为此,在教学中,对于新教材删去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只要简明扼要的讲清现象,而不再需要过细过深地探究其理,如 “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矿床的形成过程”等。

2.正确把握新教材的内容。新教材将原教材中的“圈层体系”更新为“环境体系”,按人们的认知规律, 从“陆地海洋大气宇宙”,或增删、或重组、或转变视角。一是教材内容的增删,如“海洋环境”和“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大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而在“宇宙环境”中则删减了有关恒星、行星等属于 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二是对有些知识重新组合,“陆地环境”对原教材的有关地球四大圈层的知识和地球的资 源和能源进行了有机的综合和统一,从而加强了教材的系统性;三是突出了新教材的新的主要内容。即原教材 主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而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更加突出了新教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如“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等,在这方面我们应加速观念转变,注意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并贯彻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即形成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相协调的新观念。

二、难度的处理

新高中地理教材在处理教学难点上较之以前有较大的突破,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尽量删减对学生学习无所帮助的一些内容。如“大气环境”中的“大气的热状况”一节,就删去了旧教材中比较抽象难懂的 “热量盈亏问题”和与初中地理重复的“气温时空分布”等内容;二是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注重分析、推理 ,而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如“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从工业的区位选择分析,就可以看出工业地域和世界著名 工业区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条件,从而既教育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教育学生学会了适应 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三是注重挖掘新教材的启发性、趣味性和直观性。新教材在知识体 系、文字表述以及图文选择方面较之旧教材具有更多的优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广度的把握

新《课程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要使中学教育从现行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因此,教师在应用新教材 、新大纲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新的内容:

1.新教材除了突出旧教材的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外,还着重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使人与环境、环 境与发展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 重要意义。如“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增加了许多“资源、环境”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 力求完整地突出这一中心。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群众对教育的期盼为着眼点,扎实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全体教师执教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力争常规工作有新路,重点工作树新势,教学质量创新高,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全力打造区域内品牌学校。

二、工作要点:

1、推进月考水平测试制度,完善月考程序。

2、强化课程标准,突出写字、校本课程的作用。

3、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考核的科学性。

4、推行任课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提升教师整体执教能力。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制度建设。

6、推进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质量兴校,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办学的首要任务。

1、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转变质量提高方式,以"优质轻负"为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提高效益为追求,全面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性。一是要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切实提高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学科作业、课后辅导、教学测试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有效性,多层次、全方位地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要把教学常规要求的落实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着力把好"四关":即严把备课关,着力突出"研究";严把课堂教学关,着力突出"有效";严把作业批阅、讲评关,着力突出"精细";严把辅导关,着力突出"勤实".要切实提高教学自查的有效性,做到凡考必严、凡考必评、考前必备、考后必思(总结反思)。二是要大力加强有效课堂建设。切实加强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等不同课型的研讨,以追求有效、高效为目标,形成一定的课型范式。以教学基本功大赛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有效课堂大展示"活动,推广有效课堂的成功范式,展示有效教学的阶段性成果。三是要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建立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机制,通过校本教研,凝聚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效益,增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发展即成果"的意识,将课题研究作为推进校本教研和师生发展的有效载体。

2、切实加强体艺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创新、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眼保健操和冬季长跑、跳绳,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锻炼体魄、磨练意志。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丰富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艺术表演的技能水平。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提升师资建设水平

1、抓骨干,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名教师是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的基本保证。要切实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从示范教学、、教学实绩、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名师队伍建设水平,争取培养出一批镇、县级名师。

2、抓考核,完善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认真贯彻《**校2010年教师质量目标责任书》,《**校教师岗位竞聘实施方案》,把实施质量目标绩效考核与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健全完善以落实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校内教师聘用合同制和教师岗位目标完成奖励制,坚持公平合理、规范有序、优绩优奖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继续深入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学校将营造书香校园氛围,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并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实践资源共享。加大教研力度,规范教研行为。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参加小教部组织的各项教学展评活动。选派部分教师到省市名校参观学习,讨教经验,开阔视野。

(三)强化精细管理,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抓细节管理。一是要管好细节。教学管理要从小处开始,从细节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抓好教师的工作纪律和教学规范,抓好后勤人员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二是要细化管理。各级管理者要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讲究精细化的操作程序。要细化管理要求,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要求,使所有师生的学习工作有章可循;要细化管理措施,使每一项工作要求都有具体的落实举措;要细化管理职责,所有管理者都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三是要强化考核。要加大管理过程的考核力度,以严格的考核提升学校管理的水平。要加强学校管理考核机制建设,明确专人负责,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考核的精度,增强考核的效度。

2、抓持久管理。一是要使常规成为师生的习惯。要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各项规范要求,做到熟记于心,并逐步内化为素养、外显为习惯,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要自觉地遵守常规要求。教职员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接受规范要求的培训,清楚工作程序,明确行为要求,逐步成为习惯。二是要使管理成为常规工作。学校师生要形成"常规管理人人有责"的共识,每个人都要在清楚行为规范的同时,明确自己负有的常规管理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强化"工作即管理,管理即工作"的责任意识。要努力使"常规管理"成为"管理常规",形成"人人都在管理,事事都有人管"的管理状态。

(四) 抓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1、认真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三会":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会、成绩分析会。每学期每会至少3次,各校要做好记录备查。跟踪好毕业班的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毕业班的教学策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落到实处。

2、做好迎考的准备工作。毕业年级三主科要研究明确小升初水平测试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近几年考卷(教师必做),弄清题型、题量和难度变化,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研究复习的策略及措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迎考的研究一要抓得早,要在本学期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开展研究实施;二要拓宽面,不仅毕业班要研究,非毕业班也要进行研究,使考试内容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教师,树立大循环长远的教学思想;三要经常化,使考试内容要求落实到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教学工作计划(二)

昨天下午,陈咀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利用教研时间共同学习了教务处本学期工作计划,王雪松主任就重点工作进行解释说明,并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尽职,保证此计划的顺利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增强教科研能力,转变思想,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加强教学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坚持以学生为本,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师生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

二、    主要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2、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3、改革教学教研形式内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研能力;

4、研究制定规范学生坐姿书写姿势工作要求;

5、开展陈嘴中心小学第二届"少年书香"集体诵读活动;

6、   研究酝酿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师教学考核评估办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1、坚持周前备课课前备课及候课制度,教育学生预备前到校,做好课前准备(教务处将抽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计入教师考核);

2、按课表上课,按课时上课,不更改课程,不拖堂,坚决不占用音乐课、体育课、读书课、班队会课;

3、保证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保证学生体育活动;

4、保持课堂安静,杜绝乱班,不得令学生离开学习场所;

5、认真批阅作业,不允许他人代批作业;

6、校领导及教务处原则上皆以推门课形式听课,进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鼓励教师阅读教学书籍,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2、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上述两项教务处根据教师每月提供的篇数及质量情况在考核中予以加分。)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不怕失败,不畏难,不安于现状(教务处根据教师提供的改革创新内容、目标、措施及实施情况评价并反应到考核和评优条件中);

2、创新作业布置批阅形式内容,提高作业布置批阅效果,低时高效;

3、创新教学形式内容,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

4、严格要求,促使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改革教研形式内容,研究解决学校教学教研实际问题,提高教研效果,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1、开展集中教研与分组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方式;

2、集中教研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内容,开展"一师一家"中外教育家讲座活动;

3、以学校、教师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分组教研,严格分组教研纪律;

4、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45岁以上任课教师按每学期各类听课10节标准计入考核,45岁以下任课教师按每学期各类(各种教研、个人互动等)听课25节标准计入考核,);

5、积极争取"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争取聘请教研员及专家定期来校听评课指导教学。

(五)、研究制定规范学生坐姿书写姿势活动方案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8篇

2009年,我县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以“着力均衡发展、促进内涵提升、全面提高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教育强县,努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以扎实推进基建工程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确保县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二个续建重点工程,即*三中扩建二期工程与*五中改(扩)建二期工程于2009年年初开工建设,土建工程于年底结顶。东干小学迁建工程争取在上半年开工建设,土建工程争取于年底结顶。

2、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验中学申报省Ⅰ类48个班规模的初中标准化学校检查评定。邵宅小学申报省Ⅰ类36个班规模的小学标准化学校检查评定。*小学申报省Ⅱ类18个班规模的小学标准化学校检查评定。

3、实施部分学校校舍扩建、改造工程。项店小学教学楼扩建及运动场改造工程,计划在上半年开工建设,土建工程争取于年底结顶。芦北小学教学综合楼扩建工程,计划在上半年开工建设,土建工程争取于年底结顶。*中学教师宿舍楼改建工程,计划在上半年开工建设,土建工程争取于年底结顶。

4、继续做好教育装备更新、添置工作。计划更新部分学校的学生课桌设备。计划添置多媒体设备100至150套,添置更新计算机500至800台。计划更新部分学校的教师办公设备。

(二)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根据20*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规范也是发展”的内涵,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加大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督查和考核力度,按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教辅资料和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切实规范教师教育行为,规范节假日补课和有偿家教行为。按要求做好规范招生、规范编班、控制班额,规范学籍管理等工作。

2、深化新课程实施,努力打造“有效教学”。确立“实施课程改革,就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继续加强对中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监管,提高校长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继续抓好教学常规检查督导,强化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质量监测制度,改进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标准和办法。重点加强对薄弱学校的监管、指导工作,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认真做好普高学生的选课、走班、分类指导和新高考的研究工作,确保2009年高考、初中学业考试成绩稳中有升。

3、提升德育工作整体水平。深化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学校良好校风的进一步形成。推进中小学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全县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改革创新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德育活动的载体和渠道。坚持以德育导师制、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唐仲英爱心奖学金等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继续探索我县南部学校留守儿童和东北部学校外来民工子女的管理模式。

4、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鼓励更多的学校参与创建活动,扩大特色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在做好首批特色学校特色项目深化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创建学校的工作指导,使特色创建工作常态化,积极培育和打造*教育的特色和品牌。

5、加强和完善督学责任区的管理。做好省重点中学年度视导,继续开展省示范性学校的视导工作。指导*三中、县职校做好省重点中学复查准备工作,指导县职校申报创建省一级重点职校。指导白姆乡、大田乡做好省级教育强乡复查整改工作。指导三港乡、大溪口乡市级教育强乡复查整改与省级教育强乡创建工作。

(三)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开展“三个注重”(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试点活动为契机,按照《*县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要求,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强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监督体系建设。坚持“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确保教育系统领导干部队伍的风正气清。

2、推进校长队伍和学校中层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校长学习培训工作,探索完善理论培训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校长培训方式,通过开展高层次的理论学习班,组织中小学校长论坛等形式,不断提高校长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养。进一步完善校长队伍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校长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校长在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开展后备干部队伍培训。

3、增强教师敬业精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师德师风教育的实效性。积极为教师素质提升创设机会和平台,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发挥名师名校长的“领雁”、示范功能,创新培训方式,深入开展班主任培训、英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以创建市级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为契机,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校本培训效果。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以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考核。

4、稳步推进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教职工评聘分离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立足于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结构,进一步完善新教师招考录用制度,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缓解部分学科专业教师欠缺、兼课过多的问题。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福利待遇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倾斜力度,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继续实行“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制度,发挥县城支教教师的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四)以发展学前教育为重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新一轮“六项行动计划”,以申报省一级职业技术学校评估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县职校的校风校纪、专业教师队伍、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我县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同时,进一步发挥县职校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完成县府下达的农村后备劳动力和重点专业人才的培训任务。

2、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发展。认真贯彻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被列入县委“破难攻坚”项目的机遇,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适时出台有关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继续做好省幼儿园等级评定和民办幼儿园重新审核工作,重点做好幼儿园布局重新规划和规范管理工作。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努力改善全县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的目标。认真做好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工作,抓好幼儿教师学历提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3、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加强乡镇成技校的建设和评估工作,2009年,争取创建省一级成技校1—2所。坚持为“三农”服务,大力开展“千万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企业职工培训,继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五)以完善安全防控体系为重点,构建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

1、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健全校内责任网,实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及责任追究制度。组织安全工作管理人员和保卫干部培训,继续推进学校保安队伍建设,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2、增强危机管理意识,落实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预警制度,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强化检查落实,及时消除隐患,完善安全台帐制度。健全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月报制度,在学校层面,形成班主任和教职工一日一查,各科室一周一查,分管领导一月一查,校长一季一查的排查制度,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健全安全工作紧急预案,每学期组织师生参加应急逃生、疏散演练,增强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3、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重点加强“防溺水”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家长在节假日、放学等时段的监管责任。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防溺水”宣传,加强农村和城市近郊河流、池塘、水坝附近的管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此外,加强与公安、卫生、交通、工商等部门的合作,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六)以打造品牌赛事为重点,促进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1、做好2009年全国汽车、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的申办、筹备工作,把“两项赛事”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品牌赛事,为宣传*、提高*的知名度,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突出群众体育工作重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性、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举办2009年全县第二届机关干部运动会、全县教职工运动会。

3、以创建体育强县为契机,继续开展体育强乡(镇)创建工作,扶持新农村小康体育村工程建设,开展健身器材、体质监测、体育培训“三下乡”活动,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4、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将开足、开好体育课,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冬季长跑活动、学生体制监测、作为对学校考核、评估重要内容,力求使学校体育督导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5、加快县体育中心建设,着手准备土地征用、项目审批,图纸设计等基础性工作,改变我县体育场地设施落后面貌。

6、认真备战金华市第七届运动会,做好赛前选拔、训练和参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