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76-02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创意产业的延伸。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将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人的智慧、技能进行创意整合、开发和运用,最终使文化资源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新型产业。张家界地区地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这就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张家界目前的旅游模式过于单一,迫切需要转型。

一、张家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因素

(一)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张家界单一观光型旅游模式转型的关键

张家界市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不仅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而且民族文化资源的底蕴也相当浓厚。目前张家界的旅游业开发主要依赖于自然风景的开发,然而这种单一的模式已经饱和,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兴趣也会有所下降,所以迫切需要转型。

张家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张家界旅游业潜在的巨大财富,当前张家界旅游行业的转型已经初露犄角,但其开发力度不够,在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方面缺乏经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吸引性,能抓住旅游者的潜在需求,通过新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来给旅游者强烈的感官冲击,从而实现旅游模式的转型。

(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张家界区域经济的增长

自张家界旅游行业发展至今,周边地区也以同样的方式在不断发展,这就对当地的旅游行业形成竞争和威胁,从而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增长。

张家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是通过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转化、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实现、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扩展来实现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此提供了实施载体(如图1)。

1.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转化,需要丰富而有内涵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有内涵价值的文化通过创意整合,融合到旅游活动、旅游产品中去,从而转化成创意新产品,必须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载体来完成,单纯的民族文化是无法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必须通过载体的转化。

2.民族文化价值的实现。当经过创意过后的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品之后,需要通过市场的检验、接受等程序,在市场反映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规模。在此过程当中,文化创意产业为广大消费者、旅游者起到了引导作用,扩大了其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进步,为民族文化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平台。

3.民族文化价值的扩展。当文化创意产品在市场中成熟后,可利用其市场资源带动张家界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当这三个环节都正常运行的环境下,会产生集群效应,从而会使整个张家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将推动张家界地区经济的增长。张家界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增长后,就为张家界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创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会形成一个民族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张家界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兴起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创意旅游、休闲旅游已经逐渐取代了单调的观光型旅游,成为了旅游行业转型的新趋势。众多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业当中,因此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将为旅游行业指明方向,其文化内涵和价值空间是传统旅游业无法比拟的,开发出的文化创意产品会大大提升张家界地区旅游行业的竞争力、影响力,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二、张家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对策

(一)政府加强完善政策法规,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创意产业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与其他行业相互依存。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必须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明确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部门归属、管理权限也不明确,在这种空白状态下就很难统一发展形成规模,形成规范的管理。

当前,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不错,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门应及时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统筹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建立创意产业集群,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内涵

张家界地区整个文化旅游创意的兴起,并不是靠单个的创意产业就能完成的,不仅要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更要带动整个城市、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当文化创意产业形成规模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增强信息的流通,降低创意产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必须形成规模、形成集群,才能实现张家界地区文化价值的最大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创意产业的规模化为开发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创意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旅游地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旅游者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旅游者进入旅游地一定会购买当地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做为纪念或者带给亲朋好友作为礼物,这就为旅游地带来了巨大商机。经过人为加工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会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好奇,从而挑起旅游者的消费欲望,与普通的旅游产品相比更具备竞争力。

(三)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实际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张家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或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文化旅游开发要突出本地区的特色,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合到其中,这样才能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张家界地区文化资源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可以将自然风景与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如张家界武陵源区大型歌舞剧《魅力湘西》就是很好的特例,是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的创意产品的成功案例。

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的作用是双重的,创意产业的发展给张家界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进步。其发展所创造的旅游创意产品不仅仅只作用于前来享受文化产品的游客,而且会升级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界地区整个民间文化氛围。

(四)扩展产业链条,促进其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隶属管理虽有区别,也各自有不同之处,但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紧密联系起来。结合不同的元素来进行创意。张家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通过创意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大大扩展了旅游市场,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如张家界的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天门狐仙》的推出,就是文化之间的结合创意,推起了广大游客去张家界的热潮。发展旅游业不要单纯的注重景点门票收入,要扩展其产业链,加强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

针对张家界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张家界的文物市场和书画艺术市场走进市内,加强旅游市场与文化市场的联系;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开发出参与性较强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城市的建筑风格上可以突出少数民族的特色,体现其艺术性,提升吸引力;特别是具有民族风格的大型活动要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抓住游客的好奇心。旅游与文化的结合程度越高,文化旅游产业就会发展得越好,从而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也就越密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吕学武,范周.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兆峰.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189):21-24.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第2篇

【摘 要】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富有魅力的产业。发展创意产业与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文化品味、提升知识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几个方面。把握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竞争力;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价值达到20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西安具有较强的文化、知识和产业基础,但是在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城市竞争力不足等薄弱环节。把握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提高西安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有时又称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已成为近年来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给出的定义是“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知识和产业内涵;第三,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

1.2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

创意产业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城市竞争力以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指标来衡量。其中硬环境主要是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配套等,而软环境主要包括知识和文化环境。从文化创意方面来看,创意产业是提高城市品味和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能够实现城市功能的“新”定位。从知识创意方面来看,创意产业是衔接技术、设计、规划、艺术等方面的桥梁,能够促进知识功能的“新”突破。从产业内涵上来看,创意产业是衔接现代生产业和制造业以及城市功能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创意产业与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

2.1 西安城市竞争力不足是制约城市发展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西安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突出的亮点在于以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链逐渐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蔚然成形、以技术研发为代表的知识创新基地建设雏形初现。这种发展态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西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并不突出。对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西安的软硬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1)西安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2)西安技术力量雄厚,但是知识创新产业发展尚未达到良好效果;(3)西安产业基础强大,但是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尚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西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将西安的文化底蕴、技术力量和产业基础的内在潜力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联系起来,发挥最大的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了文化、知识和产业的要素,发展创意产业是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2.2 西安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选择

发展创意产业要立意高远,要把创意产业和西安整体的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和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相结合,重在从规划、政策和社会服务平台方面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当前,西安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力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1)西安在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周边城区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这种战略有利于形成有序的城市空间布局,但是也有可能会造成中心城区经济增长乏力,以及周边城区由于城市配套不足发展成“工厂城市”的局面。

例如,未央区泾渭新城目前的活力仍显不足,很多人白天来这里上班,晚上返回市区,新城需要发展新的功能。而在欧美等城市出现的中心城区缺乏活力与产业空洞化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城市发展规划应该在产业和人气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要使周边城区与中心城区形成良性的人流互动,在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区合理布局发展创意产业就成为西安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

(2)研发中心和知识创新不能单靠引进大企业,而应该形成创意企业有机成长的氛围。

通过创意产业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关键是要实现城市功能的“新定位”、知识和技术的“新突破”以及新型产业的“新发展”。首先,解决“工厂城市”和知识“孤岛”的问题关键在于聚拢“人气”。泾渭新城等新城聚拢人气不可能再重复发展中心新城区的旧的功能,而应该寻求与中心城区的不同的定位,大力发展城市的新经济和新文化功能,这些功能与创意产业的文化内涵是契合的。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泾渭新城完全可以走在中心城区的前面,真正实现泾渭新城周边城区的“新”城定位。其次,要充分挖掘创意产业的知识内涵。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应重视技术和品牌与制造业的配套,而且还应重视技术和品牌作为独立产业的发展形态。工业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艺术等可以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技术支持相互媲美,实现创意技术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

3 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建议

在建设创意产业园区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区的经验,做好园区的定位、管理和政策支持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

(1)有选择地借鉴国内外发展创意产业的主要经验。

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区的创意产业园建设应体现不同的建设思路。中心城区可以借鉴上海和深圳发展创意产业的模式,将旧城改造与发展创意产业相结合,将都市型工业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周边城区可以借鉴英国、荷兰等的“商务花园”模式以及北京的工业园区“园中园”等,将现有的工业园区与创意产业结合起来,使新城区不仅成为工业的聚集地,而且成为时尚和人流的聚集地。

(2)创意产业园应成为先进文化和时尚潮流的载体。

环境设计应打绿色牌、自然牌、生态牌。建筑设计应具有时尚性、潮流性和具有强烈的美感。园区的每一个建筑都应成为一件创意产品,应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大师参与设计。设备装置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多样化的功能。应该能够承担商务花园的专项技术公司的技术共享和交流职能。创意产业园应该突出了文化特色,创意基地和设计工厂的园区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其公共服务也主要围绕文化创意展开,例如举办“国家创意文化周”、国际时装展等各种展会。

(3)在产业选择上,创意产业园应紧紧抓住具有先进性和时尚潮流性的新型业态。(下转第6页)

(上接第20页)平面设计、动漫画设计、影视制作、网络游戏、工业设计等多媒体文化产业应成为创意产业园的主要业态。在招商过程中,应注意将外部引进和内生发展相结合,一边引进时尚尖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入驻,一边孵化支持具有创意设计能力的小型企业,形成具有高度活力和知识流动的创意思想库。

(4)应注意将孵化和创意教育相结合,加快创意人才培养。

这种孵化和创意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借鉴上海的做法,积极引进高层次的教育人才,吸纳国际智力的参与,既可以打响泾渭新城创意产业的品牌,又有助于人才的汇聚,同时还可以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后劲。

4 小结

近年来,西安城市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竞争力不足等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根据西安城市发展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西安应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将创意产业园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牛维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苑申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J].经济师,2010(1).

[3]杨妮妮.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金融经济,2008(8):44-45.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一部分中心城市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升级,我国正面临从资源消耗、投资拉动、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创新驱动、集约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依托、以科技文化有机结合为特征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选择。本文试从分析我国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入手,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以促进我国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内涵

创意产业、创意经济(CreativeIndustryCreativeEconomy)或译为“创造性产业”,是全球化条件下,以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它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的关联要素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创意,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工艺品相关,其主导趋向是使创意市场化、产业化;数字高科技创意,与新兴的产业门类相关,其主导趋向是科技的文化化,走向内容产业市场;工业技术设计创意,与制造业各产业门类相关,其主导趋向是二、三产的融合提升,增加高附加值。

1、从产业的定位来看。创意产业的根本理念是通过“交融”促成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在总体服务业中,通过交融寻找提升和融合制造业的新增长点,开拓艺术型、精神型、知识型、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新产业增长模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2、从产业的主导方式来看。创意产业中的创意、创造性取代了劳动力的简单累积,成了左右市场趋向的产业方式的核心。创造性是创意产业的生命线。

3、从产业运作模式上看。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动态化,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方式,更多地依靠市场和消费自身的推动,同时又不断地策划市场、激发市场。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不再侧重基本的物质性,而是更富于精神性、文化性和娱乐性,这种不确性使得创意产业成为风险产业。

二、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1、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创意产业的萌芽出现在2002年。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创意事业目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有:经济结构限制创意产业发展、整体职业结构存在缺陷、企业缺乏自主品牌意识、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知识产权缺有效保护、传统教育无法提供创意土壤、缺乏创意产品消费需求、创意人才流失、技术工人素质低下和发达国家制造技术壁垒等。

2、存在的主要误区。⑴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创意强调个性化,如果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只能导致事与愿违。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特征,是规模经济。即只有通过做大规模、降低成本、细化产业分工,才能提高效益;二是交叉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是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能够为创意的产生提供独特的发展环境,但仅形成规模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意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和交叉化,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牌。我国目前最缺乏的是能把自己的创意转化成多元产品、多次实现价值的意识和能力。

可见,只有将“规模经济”与“定制经济”相结合,才能从较高的社会化程度和较低的成本中获取个性化价值。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条尚不完整,只有通过政府制定合理的引导政策、健全法律体系,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建立起互接产业链条和高度市场化的产业交易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而不仅仅是“创意集聚化”。

⑵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在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技术的竞争最重要,而技术竞争的重点是产品的创造与设计。由于缺乏产品设计理念,中国的产品很难赋予品牌真正的生命力。因此,全球有很多畅销产品是“MadeinChina”,却不是“CreatedinChina”,因为中国缺乏赖以成名的创造性设计。就其内涵来说,创意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原创,第二是创新。今天,已有一些中国企业以创新为经营理念,但大多数企业依旧在创新缺位的低端竞争中挣扎,原创性设计更是缺乏。只有革新全社会的理念,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思维跨越,中国企业才能走向“中国创造”。

⑶创意经济=创酷经济。就在中国大批创意公司高呼创意立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创酷经济将“眼球经济”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酷”俨然成了时尚发展的代名词,强烈地昭示着中国设计的觉醒。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消费人群日益个体化、行为“酷”化,创酷经济是创意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

要加入这场世界“酷”战中,首先必须具备实力,包括:发展战略研究、产品制造以及市场推广费用、独具特色的创意性人力资本和技术等。从创新、创意到创酷,是创意经济的潜在发展脉络。而创意经济的发展是多元要素有机结合和支撑的结果,创酷并非简单地使创意成为时尚,创意也并非简单地进行“酷”战。创意经济作为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其提升产品或服务价值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其文化内涵。因而要真正使中国变成“创意集中营”,就必须在全民中树立正确的创意意识,而不是只刮“创酷旋风”。

创意产业需要把价值创造的环节和程序完全整合为产业结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内容和渠道。尽管中国的创意产业刚起步,但已出现渠道过剩、内容短缺等问题。创意产业有几个核心的链条,第一个链条就是要拥有创意资源;第二个环节就是要有创作;第三个环节是创意制作;第四个环节就是渠道,包括媒介、流通、发行、包装、演出、会展、文化场馆,这些是创意产品实现价值的场所。在这四个产业链条中,内容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创意不仅是手段和工具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创造性响应。应该赋予创意产品真正的创新内涵,而不是简单的包装上市。

三、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

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所处区位、能级、产业基础及发展环境等,创意产业基地的规模要有独特定位。对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现分析如下。

1、政府应积极推动。政府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责任营造适宜产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我国应把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引导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政府首先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营造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还需给予投身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财税政策方面的倾斜,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同时,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要有意加强院校专门创意人才的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资格培训,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实际发展中,政府既是创意产业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应是创意产品最大的需求者,政府应该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份额。一个产业要形成国家竞争优势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政府一定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持续支持。

2、积极培养创意人才。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制约了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从根本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依靠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各国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仅以游戏产业例,到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

创意产业是建立在教育的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国民创造力的激发。创造性的教育与开发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相对于全球创意产业大国,我国的创意教育十分落后,僵化的学科体制束缚了创意教育的发展。必须尽快创造新的培育机制,培养大批量创意人才。此外,创意阶层、创团队的崛起,也给新的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除了大批量培养和引进高端创意人才以外,如何组织成熟的创意团队,最大功效地发挥团队实力和凝聚团队精神,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充分认识创意产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产业的发展,有聚集于某一地区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表现出这一特征。高科技产业园可以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例如,韩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战略是,2001-2010年的10年期间,在全国建设1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1至2个综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官、学、研的联合协作,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建设方针一般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自己历史传统深厚的特色产业,如苏州以刺绣闻名、景德镇以瓷器知名等,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发展的作用还包括美化与活化区域环境、提供就业、吸引居民与观光、提高房地产价值、吸引高端人才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产品利润,促进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往往植根于特色,在特色之下,自然会有产业集群化的显现。各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有清醒的认识,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地方政府应该对其地区的人文、自然、产业等资源进行全盘性的调查,再由地方政府统一对外宣传。地方政府在对资源与特色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可以从宏观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比较优势、综合效益和可持发展等全方面做出规划。

【参考文献】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旅游业;集成发展

[作者简介]荆艳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074-04

旅游消费活动的个性化发展,使文化越来越成为旅游的灵魂。深入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集成发展,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集成背景

(一)体验经济来临。文化体验是人们现代旅游需求的重要内容。把古老的历史价值和现代的文化价值自然地融合起来,让旅游目的地由内而外自然尽显独特气质,并凝聚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包容力,让游客浸润其中、尽情感受,这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以发掘文化、表现文化、营销文化来升级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发展出路。

(二)“文化旅游”兴起。2011年是“中华文化旅游”主题年,文化与旅游进一步融合成为发展的重要特色。旅游必须为人们提供融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体验消费,把观光旅游上升到文化经历、文化体验和文化欣赏的高度。而创意产业的高智能性、高附加值生产特性为旅游业指出了有效的发展路径。

(三)文化创意改革涉入深水区。文化创意产业按照结构层次划分为核心部分、扩展部分和聚合部分。核心部分有视觉艺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等;扩展部分主要有传媒业(广播电视与印刷出版)、唱片业、电影业、广告业、设计业等。聚合部分主要体现在文物博物(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艺术品市场、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2010年11月,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认定,7个新成员中有5个以旅游文化为主题。未来,文化休闲旅游业也将和文化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等其他门类一起,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

(四)旅游业结构优化升级。好的创意是价值源泉。创意成为在低价社会中获得高价利润、在拥挤的旅游市场中使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的方式,是旅游知识经济的密集反映。旅游行业依靠文化创意提升产业内涵和实现产品升级,依靠文化内涵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跳出低成本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集成路径

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将会沿着“共生阶段融合阶段集成阶段”发展的路径不断演化(图1)。在共生阶段,旅游产业和其它创意产业类型将互相伸出触角,谋求创造适合双方发展的共同空间;在融合阶段,双方将找到并致力于开拓共同的发展模式。此时互相促进,但矛盾与合作同在,处于磨合期;在集成阶段,双方在某种层次和战略上将合二为一,环境、资本、体制和谐,形成利益综合体,达到高级协同。

现在政府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实现了空间上的聚集,正在努力创造协同生产的聚集机会。聚集区内市场化中介机构缺位,信息资源没有充分流动和互动,群体优势和协同优势尚未显现,集成发展的模式尚处于初期探索状态。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集成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集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这个过程需要平台,也需要催化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集成应当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法律环境)下的、具有市场创新平台、体制创新平台、金融创新平台“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

(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文化创意产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由于创意具有非排他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成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建立技术与信息的壁垒保证旅游文化创意合理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的界定与有偿使用保证旅游文化创意的使用范围。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旅游文化创意如果没有保护,模仿和重复建设就会继续,这对走在创意前列的旅游企业是个沉重的打击:一方面先期投入的巨额研发费用得不到有效回收;另一方面,简单的模仿和复制形成“创一个死一个”的被动局面。对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是旅游文化创意生存与发展的必然前提。

(二)市场创新平台。创意的商业化需要市场做有效配置。由于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移情性风险较高,需要在敏捷创新的同时实现敏捷获益以回避市场风险。同时,建立健全文化创意的产权交易市场、要素交易平台,使要素按照文化旅游的发展规律在价值链上找到契合点,才能实现文化旅游的创新与提升。目前的旅游博览会和文化产业博览会承担了这样的功能。但常态化的文化旅游要素交易市场将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也是让旅游资源寻找文化创意的有效途径。

目前市场创新的困难是:知识产权的界定、交易和产权变动、诉讼等问题;创意的估价与市场价值的形成机制问题;为文化创意产业与生产企业、技术开发企业以及资本运营企业之间搭建交易平台的中介缺位问题;文化创意及旅游要素交易市场的形成与运行模式问题(表1)。

(三)体制创新平台。(1)管理体制的创新。旅游业辐射范围广、内涵丰富,发展旅游业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为适应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管理体制创新,如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协调园林、绿化、文化、文物、水务、商务、规划、国土、建设、交通等多个部门的资源。这为共同推动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2)经营体制的创新。目前将文化创意与旅游业集成经营模式有四种:一是文化创意在旅游业中的股权化经营;二是创意企业可以与旅游企业、资本运营企业、科研院所达成战略投资计划:三是文化创意通过信托、寄售等方式,或通过文化创意交易市场进行产权授权经营或转让;四是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直接经营。(3)协同研发机制创新。在旅游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文化创意的介入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但旅游业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介入形式提出更高要求。旅游文化创意必须实现通俗化、集中化、特色化和参与化。文化旅游协同创新平台可以承担触媒作用,需要研究机构、创意企业、旅游企业、生产企业、公共服务管理部门建立战略联盟,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形成新的旅游价值链上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形成新的组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整体产业的提升。

目前的主要困难是:自主文化创意、自主技术手段、自主营销体系、自主管理品牌的缺位和相互之间的割裂。条块分割使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界定不明,而科技与文化、旅游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如何开发创意与技术并行的旅游文化产品是对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和政府宏观规

划与调控提出的更加富有挑战性的要求。

(四)金融创新平台。创意文化和旅游业在融资方面一直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创意的估价、市场前景和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担保融资和上市面临障碍。这些困难需要理论界和金融中介机构进行新的模式创新和机制摸索。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集成的入手点

软实力构建是旅游企业未来发展的治理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在扩张的同时,通过融入旅游产业价值链环节,可以显著改变旅游产业的内容和发展走向,通过与旅游产业的整合、联动和升级,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集成可以从以下环节人手推进。

(一)影视、演艺文化与旅游业集成。启动旅游演艺项目,建设影视旅游基地。在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建立旅游扶持资金。推介旅游演出剧目以及旅游文化演出场所,整合影视体验和生态休闲的旅游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联合旅游公司、龙头企业、特色项目及餐饮单位。整体包装影视特色、演艺特色的旅游一体化运作和一站式服务。

(二)建筑文化、餐饮文化与旅游业的集成。推出美食旅游。打造主题文化旅游园。美食文化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展示平台。可以在公众评选的基础上,认定旅游风味餐厅,推出代表当地特色餐饮的品牌小吃与菜系。同时,适当将一些具有时代色彩的工厂、仓库等变身为文化旅游创意园,建设主题博物馆,形成主题文化旅游园区。

(三)商业文化、创意文化与旅游业的集成。充分重视旅游购物,借助高科技发展“智慧旅游”。旅游商品是提高旅游品质、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元素。应建设旅游商品专属品牌,寻求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渠道、加快建设商贸中心,助推旅游购物市场繁荣,推进旅游商品市场标准化。同时,使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景区旅游体验价值,开发高科技主题公园和情景模拟体验项目,形成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利用智能化采集、记录、整理、分析、反馈信息网络系统,对游客进行全球化全天候服务;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数字化旅游城市和智慧景区;在旅游消费的全过程推广使用信息技术;支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引入旅游业网络化数字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推动信息化管理。

(四)民俗文化、节庆文化与旅游业的集成。大力发展民俗旅游,打造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根据四时节气变化,开办桃花节、滑雪节、登山大赛、风筝节、秧歌花会等时令活动,通过评定乡村民俗旅游村、乡村民俗旅游户等形式提高服务质量:注意民俗旅游规范化、特色化经营和民俗接待推陈出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姓喜闻乐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旅游节庆活动。

(五)养生文化、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文化的集成。积极促进“养生旅游”和“医疗旅游”。一批有生态养生功能的温泉度假村、森林公园和乡村旅游景区可以率先开发主题养生旅游项目,通过讲座研习、养生体验、短期疗养等形式提供休闲度假的旅游高端特色产品。同时,积极挖掘我国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试点建设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增加游客体验,满足高端需求。

五、结语

文化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最具发展前景的黄金产业之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抛开片面重视载体而不重视内涵的老路,减少盲目、重复和低俗发展,注重旅游文化体验的真实性,加强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防止本源文化被世俗文化所同化、文化差异渐次衰减、文化魅力和吸引力降低等问题出现。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第5篇

[摘 要]义乌创意产业作为义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义乌市场未来发展的新机会。本文在创意及创意产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基于义乌市场分析了当前义乌创意产业链及创意生态体系构建等现状,并从义乌市场与创意产业联动、创意人才培养等角度分析了发展义乌创意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创意;创意产业;义乌市场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32-02

通过近30年的发展,义乌市场已形成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目前,义乌市场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小商品市场;第二层次为专业市场,主要有农贸城、物资市场等。然而随着相关竞争市场的增加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再加上外贸形势的日益严峻,义乌实体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这样的现状,转型升级是义乌市场的必由之路。而义乌市场转型升级是一个包含目标、定位、路径于一体的整体提升与重新塑造。其中基于市场基础上的创意产业构建及延伸是实现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之一:构建并延伸创意产业能够实现义乌小商品的“义乌制造”变成“义乌创造”,从以批发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低端产品转向精品化、品牌化,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义乌市场的内源型发展。

1 创意产业内涵界定

11 创意内涵界定

本研究所阐述的创意,是基于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独特的、原创的和有意义的想法,并且又具有商业执行效果的行为。相比于创意的其他内涵界定,本研究的创意内涵具有如下四个特质:一是创意是多重属性的结合,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在模仿基础上的二次创意;二是创意是一种整合,它是基于各种素材基础上运用人的主观性思维进行整合的结果;三是创意更是一种行动,它包含行为过程与结果;四是本研究所提的创意更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

12 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

创意产业是创意理念与行为的产业化模式,是从产业生态链的角度模式化了创意的产生及商业运营过程,是一种可归纳、推广、借鉴的商业模式。它主要包含以下六个环节:一是创意激发阶段,即激发创意思维及灵感阶段;二是创意多角化发展阶段,即运用发散性思维多维度拓展创意想法阶段;三是创意适用阶段,即将多角化创意用之于商业实践阶段;四是创意行为重构阶段,即在适用基础上的创意行为的调整阶段;五是创意的商业化阶段,即将创意真正作为具有商业价值产品的推广阶段;六是创意的报酬及保障阶段,即创意行为获得了商业报酬进而实现产业链再循环,同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构建创意的保障体系。

2 义乌专业市场背景下创意产业概况

21 创意集中于二次、局部浅层创意

义乌市场的创意产品种类日渐增多,涉及越来越多的行业。但由于义乌市场是商贸型市场而非生产型原发性市场,所以其创意的产品有着市场滞后性,创意基本集中于模仿广州、深圳、上海等产业链前端的市场基础上的二次创意。虽然二次创意是原有创意基础上的加工与深化,但因为缺乏原创性、独特性而使得产品难以先入为主,“摘得头筹”。与此同时,义乌目前的创意绝大多数集中于商品外形设计,少部分是原材料创新,几乎没有科技型的原创型创意。因此义乌创意产品仍然以局部浅层创意为主。

22 创意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

第一,缺乏拥有多角化思维的创意人才储备。创意产业的创意激发及多角化发展是整个创意产业链的“触发器”,其核心在于创意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义乌创意人才总量偏少且技能结构不合理:以产品造型设计创意人才为主。这就难以支撑整个创意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第二,缺乏创意商业化运营的强有力载体。创意产业区别于创意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创意适用及商业化开发。从现实角度来分析,企业是唯一真正的开发主体。然而当前义乌企业对于创意研发的投资极低。从义乌市政府对1571个企业经营户的调查发现,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10%以上的企业仅有1127%,≤5%的企业占据了被调查对象的6258%。这样的投入比必然使得产品创意开发及商业化运营难以有效开展,创意产业链无法构建。第三,缺乏公平的创意回馈机制。创意产业链之所以能循环推进,原因之一在于创意的报酬回馈体制建立,也就是说创意开发企业应得到相应的报酬回馈。然而以小商品为主的义乌市场却缺乏有效科学的定价体制,难以建立创意产品的高附加值且有竞争力价格。在市场实际运行中,创意企业的产品最终也难逃价格战的厄运,最终难以收回创意开发的成本支出。这样的现状就难以可持续推进义乌创意产业发展。

23 创意生态体系尚未形成从宏观角度分析,创意及其商业化开发是创意产业与环境良性互动的结果。创意生态体系决定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其中比较关键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两个要素。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的区域经济。义乌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圈经济,义乌又称“小商品之都”。“小商品之都”的城市经济形象一方面有助于义乌城市定位,但另一方面却约束着创意产业发展。因为这样的城市经济模式基本仍处于传统的中低端批发阶段,难以支撑创意产业精品化、个性化的需求。与此同时,义乌城市文化中的“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和“拨浪鼓文化”代表了老一代义乌人的文化特质,也体现出义乌的区域文化。但由于义乌小城镇文化浓厚,城市发展的起步较迟,义乌的城市文化依然体现出浓郁的传统乡镇文化特质,包含较少的创意文化因子。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第6篇

创意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创意农业与休闲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是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的更高级发展阶段。结合创意农业和休闲农业的概念,本研究认为创意休闲农业是指以农村自然资源、山水田园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生态环境等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围绕农业产业对其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中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形式、环境、工具、模式、方法、技术、产业、产品、销售、物流等通过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生态、景观、信息、营销、品牌、服务创意等手段进行创新性与新颖性设计,为国民精心营造新技术与新品种试验示范、新产品展示与交易、会议交流与科技培训、科普考察与科普教育、参与体验与民居生活、乡村旅游与休闲娱乐、康体养生、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与增效、农村繁荣的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1-2]。相关统计框架并未明确将哪些产业门类列入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甚至根本没有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相关分类,但不可否认的是休闲农业所包含的创意成分日渐增多,创意甚至逐步成为休闲农业的核心所在,从这一意义上说,本研究认为在理论探讨时将休闲农业认为是创意休闲农业的萌芽或起步阶段。

二、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产业集聚化

从关联的角度分析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主要有产业纵向关联与产业横向关联等模式。其中产业纵向关联形成的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即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上游产业(如研究开发、设计等)、中游产业(如生产加工等)、下游产业(如包装、销售、物流、服务等)等互相关联、互相协作、互相依存的产业链聚集网络;产业横向关联形成的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聚,主要分为核心层次(如创意休闲农产品生产企业)、辅产业(如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设施设备加工业)、中介服务产业(如科技咨询机构等)、新延伸产业(如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等四个层次。近年来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的以城市居民假日休闲娱乐、购物、农业教育等为主的多功能创意休闲农业区;以湘中南山水文化为依托的以休闲健身、体验农耕文化等为主的山水创意休闲农业区;以环洞庭湖区水乡为依托的以“渔家乐”、“花家乐”为主的湖乡观光特色休闲农业区;以湘西地区民族文化和奇异地貌为依托、以原生态、民俗风情、山林景观为主的创意休闲农业区[3]。

(二)渗透融合化

产业渗透融合不是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的原始形态。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是创意产业的主要推动力,20世纪70年代,信息处理技术与通信技术推动了传媒间的相互融合;而20世纪90年代由于互联网、数学、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推进了音乐、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的融合。借助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本研究认为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融合从主体上看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模式是传统休闲农业产业与农业产业(包括创意农业、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的渗透融合,而科技与文化元素及创意手段的巧妙运用,使渗透融合具有可行性;另一种模式是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内部产业的渗透融合,这种渗透融合是产业内部的一种重新整合的状态[4]。

(三)平台化

会展经济是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以主题参与为基础,以现代高新技术与产品、文化交流与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人文历史与社会经济信息交流为主要内容,体现全球一体化、产业化与市场化经营理念的市场经济模式;同时也具有高“溢出效应”、高附加值、生态环保的特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与创意休闲农业相关的各种会展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机,会展带来的产值占整个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产值的比例不断提升,会展经济将逐步成为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与创意休闲农业相关的会展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接推动旅游、餐饮与住宿、包装与设施设备加工业、建筑业、商业等众多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法国巴黎大型国际会展的年直接收入达30多亿欧元,而德国会展经济的年收益都在200亿欧元以上,同时提供了23万个就业岗位[3]。

(四)体验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在追求物质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更多地希望获得参与体验,需要在有限的时空内获得更多的愉悦身心的享受;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附在消费产品之上的快乐和文化,有形的物质产品只是一个平台。体验因素广泛地涉及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各个领域,如从生态餐厅到生态农业庄园、从创意休闲农业庄园的产业特色品种试验示范到消费者参与农事劳作、从农耕文化的展示到农具的简单制作、从特色开心农场到创意休闲农业产品购物中心。体验因素融入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趋势不可改变,消费者对一般化的参与体验逐渐丧失兴趣,只有新、奇、特、时尚化且经常地变化花样并保持新鲜的参与体验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创意休闲农业企业为了适应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实现消费者的多次消费,必须对参与体验的内容、形式等经常进行创新。

(五)信息化

信息与交通的发达是全球化的重要支撑,而全球化的本质是精神产品、物质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能自由地流动。根据创意休闲农业的产品形态,本研究认为创意休闲农业的产品可分为“在地产品”、“在场产品”、“在线产品”三种基本形态。“在线产品”是利用数字和电子模拟技术通过互联网,把创意休闲农产品和相关内容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上传,进而流传世界各地的产品形态。“在地产品”与“在场产品”的知名度取决于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在线产品”以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作为载体,能为创意休闲农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更广泛、更快捷的传播,从而具备“溢出效应”和全球化的特征。可以预见,“在线产品”将逐步发展成为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的主角之一。

(六)生态化

创意产业商品的核心是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是知识和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其本身是不需要消耗任何原材料和能源的,更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只是需要一些有形载体作为传播手段;同时创意休闲农业又能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大量转移其国内的传统产业,而大力发展城市创意产业、无烟工业。生态化已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生态化不仅是指有形的生态,也指无形的生态。在农业领域,或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作物品种改良、科技运用、地方文史、民俗等多元素的组合,引发人们对创意农业的感悟,体验原乡生活的鲜奇成果,实现农业增收、“观”者休闲双赢的目的。或者运用园艺、园林手法对农场、农庄、林场、牧场进行创意设计,场景“公园式”、建筑“山庄式”或“别墅式”、休闲娱乐式,体现人居生活的理念。用生态的理念贯穿并指导创意休闲农业的各个环节,已成为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

(七)农业文化化

湖南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也非常深厚,但由于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产业缺乏对农业文化的开发,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依托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农业文化自然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而农业文化是人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与农业有关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因此农业文化是创意休闲农业产业进行创意的主要元素。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深度挖掘农业文化的内涵,寻求农业文化与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各个环节的最佳结合点,寻求农业文化与当地区域农业资源的完美结合点,通过文化创意,赋予农庄独特的具有地方乡土文化特色的文化内涵。农业文化创意是发展创意休闲农业的重要途径,湖南不同区域举办的柑橘节、葡萄节、桃花节等都融入了农业文化的元素;体现不同农业文化的创意休闲产品如桃木工艺品、玻璃西瓜、水果南瓜、蝶翅画等,都有浓浓的文化韵味[4]。

三、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现状,通过整合资源并改造提升发展模式使之更科学、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同时结合创意休闲农业的属与特征及发展方向,本研究把多元创意引领型发展模式、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资源导向品牌型发展模式、市场引导型发展模式、产业融合链条型发展模式、主题公园型发展模式、产业集聚型发展模式七大模式作为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今后发展的主导模式。

(一)多元创意引领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指利用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发展要求,依托创意理念并运用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经营、生态、服务、品牌等多种创意手段与途径,贯穿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突出传统创意休闲农业的主题和品牌效应,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核心理念,既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又具有区域示范作用[5-6]。

(二)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在依托农业资源,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农业文化、非农业文化)资源,寻求文化与农业产业或农业资源的结合点的基础上,达到以文化引领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其农村繁荣、农业增产与增效、农民增收,拓展农业产业发展层次的目的,创造出以文化内涵引领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典范[5]。

(三)资源导向品牌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围绕区域优势农业资源和品牌资源,运用创意技巧促进农业产业与休闲农业、旅游业、创意农业、文化业、商业等产业的高度融合并达到产业升级,以此来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升区域农业的整体形象,形成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该模式不仅要求资源是特色农林牧渔、特殊民俗风情和农业文化等,而且还需要具备区域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5]。

(四)市场引导型发展模式

营销学认为根据市场需求而创新出的具有新颖性、唯一性、独特性的创意休闲农产品,更容易被市场认可,生命力更长久。为此必须在最初的创意休闲农业项目规划设计时,就应注重市场的调研,以市场需求来定创意休闲农业项目和相关产品,并且所有的项目在建设与生产中都应始终贯彻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地调整相关项目与产品,达到与市场的完美结合,才能使项目永葆生命力[5]。

(五)产业融合链条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和产业融合拓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模式,即以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为延展,以第三产业(休闲度假)为龙头,形成一条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开发,逐步挖掘创意休闲农产品的附加值升值潜力,达到提高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利润空间的目的,从而获得一、二、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在一起后产生的综合高额效益。

(六)主题公园型发展模式

农业公园或农业某一主题公园(如葡萄公园、南瓜公园等),不仅具有农业的内涵,还兼有公园与园林的特征,而主题公园就是创意休闲农业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该模式是把城市公园的经营理念融入农业生产中,巧妙地利用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生态、服务、品牌等创意元素,将农业生产过程与场所、农产品销售与消费场所、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场所融为一体,依托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农村景观与民俗风情、农业生态环境等开发农业生产的生态与服务创意,确立农业公园化的创新理念,打造主题农业公园,从而使农业具有休闲观光、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与培训、参与体验等多种功能。

(七)产业集聚型发展模式

将多个创意休闲农业项目集中在某个区域或地带,而形成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区。该模式通过把小规模的创意休闲农业企业集聚在一起,按照策略联盟的形式统一经营组织管理、统一品牌,形成风格各异的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创意休闲农业集聚区。该模式要求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具有各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和地理环境或者具有相同的资源优势和地理生态环境,以该区域地带范围内农业产业资源、农业自然田园风光、农村民俗风情、农业文化等为发展基础,以农产品及创意休闲农产品生产、农业新品种和高新技术示范、科普教育与培训、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与健身、康体养生与美容、参与体验、产品展示与交易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农村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农业种养加产业等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建成形式各异、内容多样、产业高度融合与发展的具有相应规模和特色的、体现科技与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区[3]。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竞争力;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F27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1-0121-03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创意产业”并没有统一的界定。综合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当于国际上的创意产业,而狭义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中更偏重于文化的部分,也就是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交叉部分。本文立足于狭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的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企业集合。

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是打破传统产业划分模式的一类新兴产业,我国还未对其统计口径进行明确设定,其相关的统计数据也并不系统。所以本文在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时,基于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区域发展的具体规律,借鉴了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通过选取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指标来综合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本文根据所建立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由于统计年鉴有所缺失,港澳台三地不包含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其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行计算和排名。其中所用到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出版的各地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排名前13的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最终排名情况见表2。

如表2所示,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名第9,说明其在全国范围内已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是,与全国地区GDP排名前13的重点省市相比,辽宁省的产业竞争力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第一因子F1与其他两个因子相比,排名最低,是拉低其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根据软件SPSS的因子分析可知,F1的方差贡献率最高,说明它对最终的综合竞争力影响最大。

(二)辽宁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不利因素

1 文化创意人才偏少

由上表可知,辽宁文化创意产业人员规模指标在全国13个重点省市中排名第10,其人员规模不足广东省的一半,这也是拉低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口径并不确定,本文基于狭义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对其从业人数的统计主要涉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教育以及文化和娱乐业等,剔除了部分高技术产业部门,只为强调文化领域的创意人才。

这种文化创意人才的偏少,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而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由于产业发展初期的高风险性,在缺乏政府有力扶植的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很难迅速发展起来,表现在指标上,就是文化创意产业人员的规模偏小。第二,传统教育机制阻碍了高级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辽宁省还没有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独立的人才自我培养体系,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的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产业转移过来的,专业性并不高。

2 文化创新实力较弱

由上表可知,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实力在全国13个重点省市中排名第11,位于较低水平,这也是阻碍辽宁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对于区域产业创新实力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地方的年专利授权数,而基于狭义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考量,这里的“专利”主要是指“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因此更能反映区域在文化领域中的创新实力。

3 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支出不足

由上表可知,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支出指标在全国13个重点省市中排名第12,说明相较于其他重点省市,辽宁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支出明显不足,而这也是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另一个不利因素。

四、提升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教育体系,加快高级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

第一,整合现有高校的优势资源,开设高端的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和专业,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着重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人才、营销人才、设计人才等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第二,结合市场需求,鼓励“产学研联合体”的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一些如动漫设计、广告设计、软件开发之类的短期培训机构,让人才与市场接轨,提高文化创意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经济价值。第三,建立专门的文化创意研究基地。在基地里不仅有完善的课程体系,还会以研究院、研究所、研究中心等为主体向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基地也会通过举办各种展览会、研讨会,为各类创意人才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激发从业人员创新活力。

(二)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法律体系,激发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活力

第一,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机制,明确政府在文化宣传中的职责,减少对相关传媒、出版行业的市场规制,从而降低新兴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活跃市场氛围,以激烈的市场竞争模式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创造活力。第二,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法律体系,通过有效保护文化创意成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方面,根据文化创意成果的具体特点,制定专项保护条款,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加大对文化创意成果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明确对窃取文化创意成果行为的处罚手段,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以便更好地对文化创意成果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

(三)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化进程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内涵;外延

从很大程度上讲,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以对文化的需求为主要特征:一是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二要存在一大群消费人员,这些人群有意向消费文化创意产品,同时也要保证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的数量能过满足这部分人群。一般来说,文化创意产品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其文化资源物质属于可再生文化资源,能够被重复利用,它具有源源不断的社会价值。不管怎么讲,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都与人们认识资源的程度息息相关,即越是深入了解文化资源,就能进一步扩大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市场,即深入理解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下面着重讨论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及其外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

关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它含盖方方面面的内容,但是主要指的是各种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的,且该种文化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同时要被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源自个人才情、灵感和智慧,且以产业化的方式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消费。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方面来讲,文化创意产品应当被划分为四个种类:一是核心产品,即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性质,如满足人们对审美的渴望;二是形式产品,即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实现方式,如各种各样的行业;三是期望产品,即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效果,与其营销成败有关;四是延伸产品,即提供给消费者的附带利益,像它可以扩展人们的知识、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二、文化创意产品的外延探析

1.从层次上分类

从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及产品的创新程度上分析,文化创意产品有三个层次上的分类,也是其外延的重要实现形式。具体地讲,第一个层次是以思想性、创新性为主的核心产品,包括新闻、出版、报业、文艺演出等,同时其原创性的特点主要回答了消费者精神需要的本质,它在整个产品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第二个层次是产品,主要表现为对文化创意的转移,比如音像、电信、旅游、娱乐等都属于此类,采用思想、文化、创意的实现方式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第三个层次是延伸产品,具有文化创意的非兼容性,也具有文化创意的非排他性,比如:园林绿化、会展、工艺品等就属于这类,特别是其非排他性体现了消费者附带获得的利益和效用,且其利益和效用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创新,属于期望产品和潜在产品层次。

2.从国别上分类

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间都不一样,甚至其发展重点、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各国政府都要从本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要想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外延有一个深入地了解,我们务必从不同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上进行分析,这里选择了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四个国家作为典型。第一,对于英国而言,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主要强调了以构思、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品的特性,高度重视以高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鲜明特点,包括广告、建筑、设计、电影、音乐、出版等是十三类文化创意产业。第二,对于美国而言,他们将文化创意产业也称之为版权产业,下面也分为四个类别,一是核心版权产业,行业外延为图书版权出版,文学创作,音乐、摄影等;二是交叉版权产业,行业外延为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三是部分版权产业,行业外延为服装、珠宝、家具、墙纸、建筑、博物馆等;四是边缘版权产业,包括大众运输服务、电信、网络服务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第三,对于日本而言,他们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内容产业、休闲产业、时尚产业等,这是因为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动漫制作输出国,在世界上占了60%的市场份额,同时在欧洲市场占了80%的市场份额,该种发展模式极其符合日本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集中体现日本的民族文化特色。第四,对于中国而言,我国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网络服务、广告设计服务、休闲娱乐、旅游等类别。不难想象,不管是从层次划分,还是从国别角度上划分,文化创意产品的外延都有助于我国有序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让其外延文化创意产品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的联系和规律,进而为科学构建《文化创意产品营销》这门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结语

总之,从文化创意产品内涵上讲,我们必须明确其在产品整体中每一个层次的内容;而从文化创意产品外延上讲,其分类应当紧密结合地域文化背景及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本文通过探析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使我们更加了解了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分类,即核心类、类和延伸类;同时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四个国家文化创意产品的认识,希望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魏鹏举.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与特征[J].文化月刊,2010,(8):51—53.

[2]高秦艳.论文化创意产品包装中的创意元素[J].包装工程,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