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第1篇

一、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必须从浙江区域经济实际出发

在探讨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时,先要明确一个基本点,即浙江工业属于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和转型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其产业发展和结构演进有着与工业化国家显然不同的发展特色和制度安排。这是浙江工业结构调整必须重视把握的现实基础。

一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不能轻视浙江现有的产业特色优势

轻型主导,长期来一直是浙江工业结构的鲜明特色。轻型主导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轻工业比重高。轻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最高点为年的,年约。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对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二是“重工不重”。重工业中,基础原材料工业比重较低,相当部分为轻小型的金属、机电加工业和精细化工业。从本省资源禀赋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实际出发,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发展轻型工业起步,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的成功实践。轻型工业主导的省现只有个,即浙江、广东、福建、云南和海南。其中浙江和广东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两个省。

“九五”中期以来,在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支持下浙江重工业增长速度连年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工业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年分别是和××年分别是和。

虽然近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但目前浙江仍然维持轻型主导的工业结构。由于重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大于轻工业反映在规模以上企业的变化就比较明显而规模以下企业的变化不大。据省中小企业局××年对规模以下企业统计,轻工业工业增加值仍占。轻工业发达的格局相当程度得到“块状经济”的支撑。据省委政研室年调查,全省“块状经济”绝大部分属于轻工业,其中纺织服装业占到总量的。浙江轻型工业相当部分在全国保持竞争优势。据××年个制造业统计,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以上、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有个,绝大多数属于轻工业。

二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不能忽视浙江曾经历过的重工业优先发展阶段

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显示了由低级向高级的有序变化规律。即一般都从轻纺工业的发展起步;然后向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基础型重化工业变动;在基础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工业重心又转向加工组装工业,进入高加工度化的最高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工业资源结构的变化,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导—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的方向发展。

但是作为转型经济的我国,走了一条与市场经济国家和西方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有着很大差异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前的近年内,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工业发展阶段上呈现超常规的跳跃性。浙江和全国一样,工业化初始进入的就是重工业优先发展阶段。起步之际重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年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仅为。年代中期起,沿袭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到年重工业总产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上升到。—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比轻工业高出个百分点增速远远快于轻工业。但是受计划配置和资源禀赋的限制当时浙江缺乏发展优势,—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列各省市区第位。改革开放以后浙江从实际出发,确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工业发展方针,扭转长期以来重重、轻轻的战略偏向,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全省工业迅速起飞。—××年,工业增长速度在全国最快。

三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既要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迅速崛起,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富有特色的发展路子。理论和实践都告诫我们,区域工业发展需要重视把握好两点:

.务必强化地域分工,不能过于追求地方工业体系的自我完善

建立独立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是改革开放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后,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首先冲破的就是搞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自我完善的窠臼,突出地域分工。

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地域分工程度高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体现。地域分工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差异,来自于商品生产地、消费地的分离和交换的发展。地域分工规模随商品贸易的扩大而不断扩张,从区域性分工扩展到全国性分工,从国内分工扩展到国际分工。

从地域分工的视角看,浙江工业是全国工业乃至全球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工业结构体现了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分工状况,其工业体系的完善须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来实现。由于不存在国界的限制,也由于国内市场更趋统一开放,省际之间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各省的工业结构往往各具特色,不需要也不可能自成体系,省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不平衡等缺陷可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来弥补。

因此,浙江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一定要立足于统一开放的全国和全球的大市场,从加强在国内和国际的分工地位出发,坚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不应把着力点放在填补产业空白,拉长产业短线,过于追求地方工业体系的自我完善上。实践这种有着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思路,浙江在改革开放前走了很长的弯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改革开放后也曾有过一些不应轻易忘却的教训。如年代末针对轻工业领先增长,抓缺门、攻短线,上了一些原材料工业大项目,最后大都成了包袱而不是动力。

鉴于浙江长期以来保持轻形主导的工业结构出于拉长产业短线、完善地方工业体系的潜意识,容易产生重化工业的发展情结。主张将重化工业作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一个主要理由是重化工业的产业关联度大于轻工业,发展重化工业可以拉长产业链,带动省内更多企业发展。从经济学上分析,判断产业关联度强弱与否,主要看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这两个指标。下面给出了浙江主要制造业这方面的数据。可能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实际上而不是理论上,多数重化工业的产业关联度还不如纺织业。

.务必立足要素禀赋,重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工业结构须与区域的要素禀赋条件相适应,并与市场需求相协调。要素禀赋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技术资源等。区域工业结构合理与否,主要是看区域较为丰富和便宜、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是否得到重点开发,相对应的产业是否得到重点发展。如区域比重较大的产业在相关资源上并不具备相对优势,或者相互错位,这样的结构一般来说是不合理的。

培育形成基于要素禀赋、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专业化分工地位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区域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按照区域要素禀赋,在较大程度参与国内外分工和竞争中,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没有特色优势产业,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强调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论轻重工业,只要有可能成为特色优势产业的都要重点支持发展。

二、片面强调发展重化工业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片面突出发展重化工业,不利于践行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对重化工业阶段的衍生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重化工业阶段是利弊共生的阶段。重化工业对资源禀赋的要求比较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比较明显。浙江是能源、矿产资源贫乏而人力资源优势较为突出的省份,重化工业的大发展,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⒈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更突出

重化工业是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主导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费急剧增加。日本是资源使用集约程度很高的国家,但在—年的重化工业时代,钢铁消费增长了倍多,能源消耗增长了倍多,其中石油消费猛增了倍。我国石油、天然气和主要矿产资源不丰,人均资源拥有水平很低,石油、天然气、铁矿和铝土矿等的人均拥有水平均排在世界位以后。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化时期人均消费吨石油(美国是吨)。我国到年如人均消费吨油,总量就要亿吨,而国产能力只有亿吨,世界石油的可贸易量只有亿吨。

浙江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匮乏的省份,电、煤、油、运的供需矛盾比其他省市区来得更大。近两年,高消耗、高运量的基础原材料重工业发展过猛,使得电、煤、油、运的供需关系绷得更紧。特别是电力短缺属于全国最严重的省份。据测算,重工业的单位产值耗电量相当于轻工业的倍。到××年,钢铁、建材行业的投资达产项目新增用电负荷,就相当于全省新增总量的。并且,水资源也是重化工业的关键资源之一。电力、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属高耗水的行业,水资源不足将掣肘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浙江重化工业发展付出的代价将比其他省大得多。如何在重化工业发展和资源供给之间取得平衡,是日趋突出的重大问题。

.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更大

重化工业物质消耗高,由此连带产生的问题是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污染较多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重化工业是近几年的主要增长点。××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中,以钢铁、氧化铝制造为主的黑色和有色金属、以水泥制造为主的建材和电力等个行业所占的排放比重高达;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中,黑色金属、化工、电力等个行业的排放比重占到多。如钢铁工业每年的粉尘排放量约万吨,占全部工业排放总量的左右;吨钢粉尘排放量约公斤,是世界先进水平的倍。浙江工业中为数不少的机立窑水泥、化学中间体及医药原料药生产等,也构成了主要的污染源。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越高,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特点越明显,环境污染越严重。浙江重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正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就业问题可能进一步显现

与轻工业相比,重化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高,单位投资吸收的劳动力相对较少,重化工业的加快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有学者测算,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万人,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万人。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口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比任何国家都要大,解决好数亿人的就业是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加快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程度必然加深,工业增长的就业弹性可能下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速度可能减缓。如何缓解日趋严重的就业矛盾,在工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必须认真处置的重大难题。

.容易产生投资过度

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产业链延伸,投资量加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周期拉长,反映重化工业产品供给不足的信号(如价格上涨)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在经济扩张时,容易出现对未来需求的预期过高、投资过度的问题。韩国在上世纪年代末和年代初的重化工业发展高峰期,由于向重化工业倾斜投资,曾出现重复投资、过度投资的问题,而且投资资金大部分依赖于海外,导致了较严重的累积性债务危机。如年与年相比,韩国制造业的开工率从下降到,其中机械、电器业的开工率分别从和下降到和,经营恶化的企业不断增加,实际经济增长率降为负值。当前,我国重化工业中的部分行业,如钢铁、水泥、汽车等过度投资的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焦点。

二对临港重化工业发展要合理规划和正确引导

浙江具有全国最好的海岸线和深水港。立足长三角,面向海内外,充分利用这一可贵资源,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是全省重化工业发展的重点所在。我省确定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已有相当年份。上世纪年代中期,重化工业布局重心由浙赣线向沿海实行战略东移。由于缺少战略投资者,而后多年临港重化工业发展不快。“十五”以来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临港重化工业建设形成了新的。

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关系,如岸线、岛屿和港口资源的合理开发,生产地与矿产资源地的衔接及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临港区与腹地产业的整合,现代物流体系的构造,水资源的保障能力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能力,重大基础设施的配套等,需要统筹兼顾,从长计议,加强规划导向工作。目前这方面的深度还很不够,尤其是要扎实做好岸线、岛屿和大型产业区的布局规划工作。

对重化工业在临港地域分布过密可能产生的问题,要预谋对策。这方面日本可作前车之鉴。上世纪年代,日本曾因临海工业布局过密,带来一系列社会及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濑户内海,集中了全国的炼油厂、的石化企业、的钢铁总量,以上的火力发电总量,工业产量占到全国的。由于临海工业过密、污染排放过多,出现了震惊国内外的赤潮等严重公害,内海一度变成了“濒临死亡的海洋”。年日本颁布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进行综合治理。水资源保障也是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的一大制约。我省临港地区上的工业项目耗水总量很大,要求高保证率供水,仅宁波地区的项目就新增用水亿立方米左右,而临港地区恰恰水资源相对紧缺,供需矛盾甚为突出。

还要注意临港地区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现有临港工业中轻工业占了很大一块,目前在建的最大项目就是投资上百亿元的轻工(造纸)项目,海水产品加工业是舟山的特色支柱产业,海洋生物加工业则是需要做大的海洋新兴产业。

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引导浙江工业结构转型和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原则。

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必须立足浙江实际,适应要素禀赋条件,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和加强在国内外的产业分工地位,有利于工业产业之间、工业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不能脱离省情,有悖要素禀赋,盲目追求工业结构的重型化、高度化。尤其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三阶段”的公式,以此来引导工业结构调整。这样,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利于在国内分工和国际分工赢得比较利益,还会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那些以拔苗助长方式生长起来的产业,最后也难免因缺乏竞争力而遭致市场淘汰。

片面强调发展重化工业,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开放前,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教训,大家记忆犹新。片面突出发展重工业,违背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综合平衡,扭曲了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工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扭曲了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过于突出发展重工业,有悖于以人为本,导致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和消费需求的长期抑制。改革开放后,国家纠正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没有一个省再把突出发展重工业作为中长期规划的发展目标,而是都重视发展地域分工水平高的优势产业(其中不少属重工业但决不都是重工业。从资源禀赋条件看,浙江尤不应以过高的代价过多发展高消耗、高能耗的重工业。

有必要指出,轻纺工业不是浙江进一步发展之累。轻纺工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促进浙江工业起飞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在今后较长时期,轻纺工业对全省经济发展仍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因为国情和省情都要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轻纺工业的兴衰关系到全省数百万人的就业生计。二是因为国内巨大的民生基本消费需求,决定了轻纺产品的市场长在。三是因为轻纺工业在全省对外贸易中具有支柱地位,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浙江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因为轻纺工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其发展对工业全局举足轻重。五是因为轻纺工业照样可以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和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三、着力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应是新时期浙江工业的战略追求

对浙江工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路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向重化工业转型;有的主张跨越重化工业阶段朝高加工度方向发展;有的主张顺势而为,重在构建动态比较优势。多年前,持重化工业观点的比较少,而后两种主张相近,形成了较多的共识。最近两年,主张向重化工业转型的说法又多了起来。

随着信息化的勃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对浙江工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路径,应该不囿于传统工业化的理论框架,而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解说。

一广东和江苏重在发展制造业的结构转型路径值得浙江借鉴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灵魂。信息化的崛起,不仅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为工业化开辟新路、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和强大推力。

按照工业化“三阶段”的传统理论,重化工业发展包含两个阶段,一是以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阶段,二是以高度加工组装工业为主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虽都属于重化工业,但两者有着较大的区别。信息化的推进,有力促进了整个工业加工度的提高,明显减低了工业发展对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依赖程度使得工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有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在实践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发展阶段的跨越上,广东和江苏走在了前面。这两省都大力发展产业迅速崛起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并向世界级的制造基地发展。××年,江苏产品出口贸易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工业产业。广东同样作为最大工业产业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总量的,占重工业总量的。而浙江这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年仅分别为和,在工业产业中仅排在第位。

当然,这决不是说浙江不要发展重化工业,而是要探究如何发展、发展什么。近些年浙江和广东的重工业均在加快发展,工业结构开始“变重”,但两者实现的途径明显不一,产业升级的程度也有不小的差异。广东主要依靠大规模发展制造业而使工业结构“变重”,年—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全部工业和重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高达和。而同期,浙江同样的制造业对全部工业和重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仅为和。工业结构“变重”,更多靠的是普通机械和建材、化工、化纤等原材料工业的扩张。从工业化“三阶段”的眼光看,广东的重化工业发展,倾向于高度加工组装的路子;浙江的重化工业,偏重于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两者比较,一个资源相对节约和生产相对清洁,一个则资源消耗大、环境影响多;一个较大程度地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对工业发展阶段的跨越,一个则明显在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广东工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思路和方式,值得浙江学习。

二把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心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所谓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一方面指的是,利用高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的,适合国内外经济水平和消费需求变化的,高档、新型、尖端、精良的产品的加工制造部门;另一方面指的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独特的工艺方法,对低价值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结构性、技巧性和装饰性改进提高,使之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加工制造部门。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的特征:一是突出技术创新,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代制造业;二是提高加工深度,实现产业重心后移,依靠对加工产品再加工来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三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缓解供给瓶颈,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四是加厚产业进入壁垒,减少低水平的过度竞争。

要抓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契机,把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工业发展路径的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生产;机械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8-0027-02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要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生产及发展需求,就必须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在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以此促进工业生产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中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并不乐观,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现代工业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改善,从而真正让工业生产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1 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所占据的优势越发凸显,大部分工业已经开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促使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简单化,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节省了人力资源。但是,正是由于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导致我国部分工业生产商过分依赖自动化技术,加上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使得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仍无法彻底取代人工生产,另外,还有一部分工业生产商由于某些原因对于自动化技术并不是很热衷,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极为稀少,这就使得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受到约束。所以,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工业生产中影响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因素,以此促进工业生产真正全面实现自动化。另外,由于自动化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法彻底取代人工生产,所以,在关注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的同时,也应提高对人工生产发展的关注,从而将自动化生产与人工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使工业生产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使得工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而自动化技术正式新设备与新工业的结合体,这也就充分说明了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

2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又主要能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轻工业生产,另一种是重工业生产。不论是轻工业生产还是重工业生产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在轻工业和重工业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简单化生产,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这是轻、重工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自动化技术在轻工业生产和重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1 自动化技术在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轻工业生产中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相对于重工业生产来说要相对简单,因而,融入自动化技术也较为容易,所以自动化技术在轻工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轻工业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费用品以及手工制品。简单来说轻工业生产能够分农业副产品和化工副产品。其中对于农业副产品主要是进行深加工,例如稻谷、棉花、小麦、蔬菜等农作物,而化工副产品主要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例如牙膏、洗衣粉、香皂、洗发露等生活用品。

当前,我国从事轻工业生产的商家基本上都在生产中应用了自动化技术,告别了传统手工生产的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在轻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所取得的效果非常突出,通过与生产商家自身特点相结合,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大大节省了成本,进一步实现了生产商家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轻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对于轻工业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轻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在轻工业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通过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良好的发展。

2.2 自动化技术在重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工业生产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重工业发展规模及生产效率能够有效反映出该国的综合国力。相较于轻工业,重工业涉及到的技术更为复杂,重工业生产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能源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为人们提供高档耐用的消费品和高档的物质生活环境。石油能源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而对石油能源进行开采利用就是重工业生产的重要体现。因而在石油能源开采利用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开采利用的效率,还为石油开采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可靠地保障。重工业生产的产品多用于社会生产中,而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仅仅只占据很少一部分,例如交通工具、电力等。在重工业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一体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还能大大降低人为失误情况出现的机率。

2.3 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利与弊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遍,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商在工业生产中融入了自动化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工业生产商带来了更好的效益。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原因的影响,使得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法彻底取代人工生产,若是不重视这些问题,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必定对最终生产效果产生影响,使得自动化生产与手工生产做不到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工业生产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应做到传统与科学有机结合,避免不平衡发展现象,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生产商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3 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工业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得知,以往的工业生产发展主要以纯手工制品为主,而现代社会的工业生产发展再加入科学技术以后主要以机械化生产制品为主,相较于传统的工业生产发展,现代机械运作的工业生产发展,不仅生产效率更好,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也更好,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工业生产中也融入了这项技术,从而促使工业生产实现了生产,控制,管理相结合,智能化、自动化、简单化。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其所具有的重要性也越发突显,对于工业生产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自动化技术在应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仍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研究和改良,最终实现自动化技术全面取代手工生产。

4 结语

总之,本文从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帮助工业生产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还有助于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红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13,(5):20.

[2] 何大权.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制

作,2013,(11):172.

[3 葛畅.浅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工业生产;实践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92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是传统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但传统的机械自动化效率都比较低,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比较严重。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出,机械自动化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工业生产领域的工作效率,进一步能够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

1基本概念

机械自动化是指通过利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实现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处理。通过使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率,因此近年来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1新设备的应用问题

机械自动化的实现需要购置大量的新设备,而新设备安装后缺乏必要的使用培训。尤其是对一线的工人来说,相关的自动化知识不足,直接应用设备的能力不强。另外,新设备上线后与原有的生产环节的协调与配合,新设备在生产线中运行情况的调试等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还需要M一步提高。

1.2忽视对人才的培养

一些企业在应用机械自动化设备后,人为只要使用新设备就可以应用新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忽视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然而,自动化生产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操作,尤其在一起关键的环节中,人工生产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讲,新技术的研发、新设备的调试和应用等,都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才能实现。过分的强调和依赖自动化,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2.1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目前,工业生产领域普遍使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这种以数字化计算机为基础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生产质量,因此目前已经广泛替代了传统的基于模拟算法的模拟控制方案。另外,以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等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也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替代传统的人工集中控制模式,经过实践检验也是非常有效的。

2.2实现了监测过程的自动化

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关键生产环节,都实现了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生产环节、关键参数、产品质量等,也包括能源使用情况、安全性、规范性等的监测。同时,管理流程的合理性,预报、报警状态的可用性等也得到了实时自动化监测。从全流程保障了工业生产领域的安全、可靠、有效生产。

2.3信息化水平大大提升

工业生产领域通过引入机械自动化技术,大大提升了信息化的水平。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大量应用,其作用和意义得到了普遍认可。一些企业建立了专业的信息化系统用于企业的流程控制、能耗控制等,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过程控制系统以及安全管理系统,提升了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可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而一些自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最近,还有一些公司使用了数据挖掘系统,通过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给企业提供了决策支持。

3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分别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角度探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3.1轻工业生产

轻工业生产是指对日常生活消费品、化工产品以及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农副产品的生产领域。机械自动化在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指简单的机械设备的应用。具体包括日常生活消费品的自动生产线、产品质量监测系统等,化工产品生产中主要是质检的自动化,而农副产品生产领域主要是自动收割、农副产品作业环节中的机械自动化实现。在轻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一般较为简单,主要通过机械设备的简单重复来实现,应用简便,但大大提高了轻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人力资源的需求。

在轻工业生产中应用时,主要关注机械自动化与实际需要的契合程度以及技术的易用性,要能够保证技术有效使用、资源充分利用等。

3.2重工业生产

重工业生产主要包括的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等产生影响的重大工业生产。由于重工业生产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较高。通过使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完全通过自动化控制程序完成重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工作。除了能够节省大量人力资源外,还能够完成许多恶劣条件下的工作。例如井下探测等极端恶劣环境下的电气工程任务,靠人力很难完成。而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感应、计算机数据分析等技术探测到极端恶劣环境下的情况。

3.3机械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利弊分析

在轻工业生产和重工业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都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通过减少人力资源需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推广机械工业自动化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自动化技术是不能够完全替代人工操作的。一些关键控制环节还需要继续由专业技术工人来操作。其次,过分强调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而忽视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培训,长久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新技术研发、新设备的应用,以及新生产线的配置、培训等,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企业如果过分强调机械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忽视传统人力资源的管理,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合理利用自动化技术,同时加强人员管理,重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4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的发展趋势探讨

由上文分析可知,无论是重工业生产还是轻工业生产,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都能够大大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完成恶劣条件下的生产任务。未来,自动化技术将继续发展,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4.1重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将更加精细

机械工业自动化技术是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与现代化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重工业中的应用将更为精细,更多高精尖的产品将会不断研发并投入生产中。自动化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机械重复作业,而逐渐转为智能控制、流程优化、资源利用率提升等方面。现有应用中的一些缺陷也将逐步被改善,从而更好的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4.2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为了提升工业生产的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品,至关重要。通过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入ERP、MES系统,应用智能化的自动控制技术,利用客户关系分析系统、数据挖掘系统、电子商务等系统,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未来,这些现代化的信息化系统将会全面铺开、广泛应用。另外,随着国家大力推行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必将会加强这些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4.3进一步提高集约化水平

未来工业制造,尤其是重工业生产领域将会向集成化、实时化方向发展,满足准确定位问题、有效分析原因和及时处理漏洞的要求。这就要求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适时引入新的技术,与时俱进。另外,要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才可以在企业大范围中推广应用机械自动化。引入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实现数据挖掘,从而推进工业生产领域的全面自动化,推进机电一体化。

4.4提升生产自动化能力

通过工业生产领域各个关键环节引入自动化技术,提升自动化处理能力。例如,自动质量监测系统,智能化分析和处理系统,问题预警和分析系统等。通过提高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冶金和信息化的融合,满足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使远程控制、实时数据传输、实时的指令下达等成为现实。

4.5引入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完全的模拟化操作,同时能够实时发现问题、动态调整关键技术,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安全和高效。虚拟化技术包括计算机仿真技术、控制理论技术等。引入虚拟化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工业生产能力,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加大虚拟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培养和引入高技术人才,是下一步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保证。

5总结

之,随着我国科技水平、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领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现存问题,以及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从轻工业生产和重工业生产两个角度探讨了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对机械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有效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对工业生产领域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程海健.试论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商,2015,(21):198198.

[2]毛瑞兆.论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J].冶金丛刊,2016,(6):3636.

[3]严梁立,钟铭.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6,(1):251251.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第4篇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性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建设和谐**的必然选择。推进工业化进程,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需要从“新阶段”的战略高度来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一,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和谐**的必由之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根据**市提出的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人均7万元,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的目标。而2006年我市人均GDP只有1.6万元,处在1200-1800美元之间;一、二、三产的结构比例为36.6:34.3:29.1,第一产业比重高于20%,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34.3%,但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总量只有17.5%,远远低于40%。要实现这些目标,在我市农业发展增幅空间有限、工业化进程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情况下,关键在于促进工业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非农人口所占的比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工业的长足发展。我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仍很高,达到64.81%,城市化水平达到36%左右,刚刚超过30%。要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必须实现城市工业的发展,这样既可提供工业就业岗位,又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就必须发展新型工业化。

第三,新型工业化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本质上讲,**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竞争优势来支撑,最终必须在发展新型工业上找出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财政困难、就业压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和矛盾,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新型工业化现状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新型工业化概念作了界定。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去把握。从区别来看,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蹈传统工业化覆辙,不能再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的高速发展;从联系的角度看,新型工业化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仍然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新型工业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巩固提高传统工业,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实施科技创新,构筑**新型工业化体系。

(二)**在塔城地区“三大经济板块”中的定位

根据《2006年塔城统计年鉴》关于塔城地区五县二市的工业经济数据统计(材料一)和发展速度对比分析(材料二):

通过对两个材料的分析对比,可以得到结论:**工业经济在塔城五县二市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带动作用的地位。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发展新型工业化既具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理性分析**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对于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1、**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1)工业基础扎实。80年代就已构建以食品、轻纺、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培育了部分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企业产权改革基本完成,部分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由于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有了一些如**啤酒、四棵树煤炭、屯河番茄、北方新科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资源优势突出。**蕴藏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石油、黄金、铜矿、石墨、石灰岩、铅矿、镍矿储量丰富,工业价值极高,为**新型工业化走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3)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区位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区位优势越强,经济发展越快。**具备发展新型工业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新疆天山北坡,在交通网络中处于圆心地位。从塔城地区看,**处于地区最南端,有奎赛高速公路、欧亚大陆桥从境内穿过,同时**又毗邻工业区独山子和商业城市奎屯。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区位优势逐渐增强。

(4)政策机遇难得。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政策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运用,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内市场将持续扩大,为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不利因素

一是资本市场相对分散。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过于分散,既无体系也没有规模,这就成为无法形成大型工业集团的“瓶颈”;二是工业结构矛盾相对突出。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今年上半年,全市乡及乡以上重工业完成值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轻工业完成值1.9亿元,同比下降16.6%,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这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相对较低;三是联动机制不协调。即工业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结合度偏低,因而工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就无法发挥;四是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中高级人才大都集中在卫生、教育、党政机关,而企业人力资源就相对匮乏,尤其是懂管理、能管理、会管理的工业经济人才更少。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整体看**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产业结构比重看,第二产业刚超过第一产业;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轻工业比重过大;劳动力刚刚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必须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尤其是重点工业项目。有了工业项目,才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工业项目要坚持选择好项目,重点开发、加重发展的原则,这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对**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石化、煤电、棉花、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升级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工业经济存量才能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现有产业为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构筑新的工业产业体系,这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对**来说,优化升级工业结构,重点是提高重工业的比重,提高重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把**建设成北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为石化生产服务的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棉纺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巩固推进轻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科技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的高新技术化,提高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包括生产、设备、工艺、产品、环保等技术含量都有一个整体提高。工业一旦高新技术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来说,一是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研发和使用新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工业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三是要开展重点专项研究,在重要的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四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是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园,它在**的落户,为**科技创新构建了平台。一些企业如**北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已独立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四)推进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持续动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统筹兼顾,而新型工业化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因此招商引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由传统的招商引资转换到选商选资的轨道上来,才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来说,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制约,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投资趋势和**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二是要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招商引资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三是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度,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四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在同区规划、同区管理制度和同区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新型工业化搭建有效载体。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化;现状;阶段;青海省

一、青海省工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青海省的工业一直处于不断增长中。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78.80亿元上升为2011年的811.73亿元,足足翻了十倍还要多;截至2011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80.69亿元,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90.6亿元,实现利润202.89亿元;2011年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48.6%,即目前青海省的国民生产总值有将近一半是由工业创造的;据统计工业对本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于2011年已达到59.93%,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也由2000年的3.41%提高到2011年的8.06%,可见工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研究青海省GDP与工业增长的关系,我们建立数学模型,假设Y=a+bX(其中Y为青海省GDP,X为工业生产总值) ,利用EVIEWS软件读取2000年到2011年GDP和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由此得到两者的线性方程:

Y=149.0949+1.907812X

即工业每增长一个单位的产值能带动青海省国民生产总值1.907812个单位的增长。工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

此外,从2000年到2011年的十二年间,青海省工业产品产量不断攀升。其中原盐由2000年的67.65万吨攀升至2011年的195.23万吨;水电由107.69亿千瓦时上升为370.87;钢材由36.39万吨提高为142.07万吨;农用氮、磷、钾化肥也由67.06万吨增加为288.24万吨。

总之,青海省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虽有不少不足之处但总体上仍呈现良好的态势,且具有绝对发展优势,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青海省工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工业化阶段的判断至今仍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无统一定论,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钱纳里和霍夫曼的方法。钱纳里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施阶段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霍夫曼则根据霍夫曼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阶段。本文将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和霍夫曼系数三项指标对青海省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深入探析。

(一)基于人均GDP指标衡量,青海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人均GDP是国际上划分工业化阶段最基本且最为重要的指标。著名的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认为:经济增长必将带来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后值水平将不断提高。因此,钱纳里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把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如下表所示:

注:1964年数据来源于钱纳里等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1995年版),人均GDP2010年和2011年美元指标根据汇率法计算而得,其他的人均GDP指标根据汇率-平价法计算而得。

查阅青海统计年鉴可知该省2011年人均GDP为29522元,根据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6.4588可转换为4570.82美元,按照表中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青海省的人均GDP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二)从三次产业结构判断,青海省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为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根据库兹涅茨的理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第一产业比重分别是33%以下、15%以下和14%以下;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是28%以上、39%以上和5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是37%以上、45%以上和35%以上。

据《青海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显示:2011年青海省的GDP为1634.72亿元,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5.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39.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0.1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0.0︰55.1︰34.9转变为2011年的9.5︰57.5︰33.0。第一产业产值占比明显低于14%,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57.5%,高于第三产业。根据产业结构可以判断目前青海省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三)从霍夫曼系数判断,青海省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他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霍夫曼比值越小,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越高。根据霍夫曼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规模仍然比资本品工业的规模大,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的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小于1,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本文运用轻重工业产值之比,近似替代霍夫曼比例来衡量判断工业化水平。下表是青海省近五年霍夫曼系数统计:

数据来源于《青海统计年鉴2012》及相关计算

青海省近五年来霍夫曼系数变化不大,数据虽有升有降,但霍夫曼比值一直小于1,轻重工业产值差距明显,若按照霍夫曼系数判断,青海省早已实现工业化,且相当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综上所述,从人均GDP来看青海省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从产业结构和霍夫曼系数情况来看,青海省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综合来看,青海省大致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起步阶段。该省是一个以资源为依托的重工业省份,其重工业发展水平已趋于成熟,但从总体来看,其发展极不平衡,重工业发展较高度,轻工业及其他产业发展很是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综合的工业化水平不是太高,且对资源的依赖过大。

三、青海省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面对青海省工业发展现状、人均GDP、产业结构变动和霍夫曼系数的研究,不难看出青海省的工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方式粗放,主要工业产品大多为工业初级产品,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据统计工业能耗占到了本省全社会综合能耗的80%以上。此外,资源配置不合理,技术落后,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这些都不利于本省的可持续发展。

2、生产力布局重复,产业结构趋同,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虽然2011年全省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2.2亿元,同比增长19%,重工业增加值也是增长19.0%。但在整个工业体系中重工业占92%,轻工业占8%,轻工业发展明显滞后。

3、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这就要求培育拥有足够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为此青海省全面实施了“双百”行动,大力发展和培育工业十大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作者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经济学系)

参考文献:

[1]青海统计年鉴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李福晴,陈方园.广东省工业化发展阶段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4).

[3]聂海洋.柳州市工业化发展阶段浅析[J].现代经济,2009(08).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第6篇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史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金额都较少。尽管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但其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较小,只有29.32%,因此,在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还不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8年,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外商投资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超过对外借款,为74.02%,最高年份达78.14%(1994年),此时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和国际资本流入我国的主渠道。第三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有较大幅度减缓,但外商投资金额保持在4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1]在1981至2000年的20多年间,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随着我国2001年成为WTO正式成员,可以预见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将会有较快增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将继续提高,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将更大,因此,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为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必须先了解外商投资在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特征,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加以分析:

1.外商投资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目前,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而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则偏低。如表一所示[2]

表1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在三次产业之间的构成(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外资统计年鉴》

2.产业内部结构。总体来看,外商在我国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一直不大,在整个外商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很小。1979-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协议金额累计仅120亿美元,而外商投资额最大的1995年也只有17.4亿美元;同时,第一产业的外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也较小。从第一产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来看,主要是集中在农业,尤其是种植业,而对林业、牧业和渔业等部门的投资极少。在2001年1-6月第一产业的3.3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农业项目为2.22亿美元,占66.26%。

在第二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而建筑业所占的比重较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部协议投资中,工业比重最高的年份达到80.46%(1991年),最低也有45.85%(1993年);而建筑业的比重最高为5.07%(1997年),最低只有1.05%(1991年),平均为2.98%。在2001年1-6月第二产业的163.12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工业部门的投资为160.59亿美元,比重为97.87%。

1979-1990年,在外商对第三产业的协议投资额中,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为60.27%,90年代后上升到70%左右,尽管最近几年这个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的绝大部分。综上所述,外商对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农业、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

3.工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外商对我国工业部门的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其中加工工业的比重很高,原料工业的比重不大;轻工业的比重较高,重工业的比重较低;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高于一般加工工业。

从最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内部的分布来看,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很高,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投资比重较低。在1996-2000年的外商协议投资额中,制造业的平均比重为88.53%,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平均比重分别只有2.06%和9.41%;在同期的外商实际投资中,制造业的比重为89.78%,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87%和8.35%。在制造业内部,外商投资比重较高的是机电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

4.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从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地理分布来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从表3可以看出,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外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相当少,无论是从协议金额来看,还是从实际投资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不足整个投资的15%,而85%以上的投资集中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一系列优惠措施的,西部地区对外商的吸引力有所加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中已有80余家企业在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

表2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外商投资情况(截至2000年底)(单位:亿美元)

附图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外资统计年鉴》第3页

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之所以具有以上几个特点,主要与下面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与厂商经营的目标相关。厂商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占领我国巨大的消费品市场,这既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相一致,也与外商经营目标相一致。

第一产业是我国重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领域,但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至2000年底仅为1.78%。其原因在于农业开发投资大,回收期长,利润率低,风险大,这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标不符。但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农业开发条件较差,对外商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我们在如何改善农业投资环境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外商投资方向的选择同时也与我国的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相关。由于我国对消费品的进口限制较严,外商想要进入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只有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而我国对重化学工业产品的进口限制较松,因此,对于我国的重化学工业品市场,外商主要通过贸易来占领。

二是与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相关。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是轻工业投资较容易,而重化学工业投资较困难。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所需投资较少,能耗低,对于交通运输要求相对不严,选择余地大;加之轻工业品投资能够利用消费变化快的特点,投资者可以开发出更新、更适用、更美观、更便宜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外商比较青睐于对轻工业的投资。而重化学工业能耗大,对交通运输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要求较高,而且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因此,外商对该行业投资兴趣不大。

三是与区域经济投资环境相关。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交通条件较差,基础产业薄弱,西部地区的整体投资环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3][4]因此,尽管外商投资有向我国中西部扩展的趋势,但这种趋势进展相对缓慢,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商投资仍将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改革和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增强,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认识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找出调整结构偏差的对策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有以下特点:第一,GDP中第二产业比重偏高,服务业的比重偏低。2000年,我国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为49.2%,高于标准结构的比例,服务业在GDP的份额为32.8%;与“标准结构”相比,明显偏低。第二,在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49.9%,显著高于标准就业人口28.6%,偏差程度超乎寻常;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就业比率为26.4%,而标准就业比率为30.7%。第三,城市化程度不高。2000年,城镇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30.4%,远远低于标准化水平53.0%,表明中国标准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过程。第四,轻重工业比重偏差严重。最近几年,关于今后我国重工业应该得到较快发展,重工业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应有较大幅度上升的观点比较流行,主要理由是中国工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发展过于“轻型化”,中国目前的重工业比重较低,轻工业比重较高。

我国三次产业出现以上结构偏差,与外商对我国三次产业投资的结构性偏差有一定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很低,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偏低。在1996至2000年的外商实际投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70.38%,其中工业的投资比重高达66.57%,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仅1.42%,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只有28.20%。在2001年底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就外方注册资本而言,第二产业的比重为64.08%,其中工业的占61.32%,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仅为1.54%,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4.4%。显然,外商投资结构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倾斜的特征很突出。

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看,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不合理下降,使产业结构偏差变得更为突出,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偏差的加深,与外商投资过多地向工业部门倾斜有一定关系,其主要表现为:

1.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助长了我国消费品工业的过度扩张。近几年我国工业消费品相对过剩,生产能力大量闲置,除了城乡消费需求趋缓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工业比重过高的条件下工业结构向轻工业倾斜。80年代中期以来消费品工业一直扩张,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外商直接投资过度集中于消费品工业。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三资工业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中,轻工业的比重占58%,重工业的投资比重占42%。

2.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外资工业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由于结构倾斜的存在,外资工业占我国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目前已接近1/3,占加工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1/3,而占原料工业的两个比重只有10%左右。这个特点使外资工业的迅速发展更多地推动我国加工工业的扩张,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高加工化的进程。

3.外商投资在第三产业的结构性偏差对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动产生了明显影响。目前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而对其他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的投资比重很低,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十分突出。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结构的高度倾斜,与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对外开放度的差别有很大关系,除了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以及商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之外,其他的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目前的对外开放度仍较低。

随着加入WTO之后我国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外商将较大幅度增加对目前投资比重很低的第三产业部门的直接投资;一些重要的服务业部门的外商投资比重在“十五”期间将明显上升;相应地,外商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会逐步下降。也就是说,在加入WTO之后的5年左右时间内,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直接投资的结构过度倾斜的状况会明显改变。

三、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政策

产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既有来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有来自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盲目追求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或劳动就业)比重主要地位的转化,而是要面向国际产业的发展,在提升一、二次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真正提高产业素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结构呈现规律性的演变趋势。具体表现是: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在第一次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在全部就业的劳动力总数中的相对比重处于不断下降趋势;第二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就业比重逐渐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趋于下降;第三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的相对比重上升,其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幅度更大。三次产业变动呈现的这种总的趋势,是由各次产业的内在特征决定的。在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农业相对比重下降幅度最大,这是因为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属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并不随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这样就使农业实现的国民收入份额趋于减少。第二产业工业相对比重上升,不仅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工业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处于有利地位,而且经济发展中用于投资的增长也在不断扩大工业品市场,从而整个国民收入中工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但随着技术进步,工业有机构成提高会排斥自身的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内各行业扩张的增殖又吸收劳动力,两相抵消劳动力相对比重逐渐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趋向下降。第三产业服务部门的比重上升幅度大,既由于“服务”这种商品比农产品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也由于第三产业门类繁多,许多行业具有劳动力和资金容易进入的特点,农业劳动力得以大量流入服务业,因而第三产业各行业呈现广泛而显著的增长,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大大增加。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的主要表现是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产业结构内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的升级缓慢,因此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和目前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及其影响来看,我国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

1.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下降,使得产业结构偏差变得更加突出。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高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而且也高于美、日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的水平。目前,国际直接投资中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较之20世纪80年代迅速上升,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则相对下降。因此,我国应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这不仅符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2.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的投资,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目前外商对我国工业的实际投资中,大概有60%分布在消费品工业,对重工业的投资只有40%左右。外资工业占我国消费品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的比重约为30%,而重工业的同样比重只有15%。外资工业占以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工业的增加值比重和产品销售收入比重2000年为38.25%和41.28%,固定资产净值比重和流动资产比重为34.52%和35.67%,而外资工业占重工业的前两个比重为27.67%和28.96%,后两个比重为24.35%和22.84%。但是,我国消费工业的产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比重工业更加突出,“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适度重型化,加强重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相应控制消费品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因此,需要引导外商对工业的投资更多地转向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部门,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比重。

3.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利用外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促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进步,从而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除了大型跨国公司外,目前外商投资过度集中于一般加工工业,而一般加工工业中,有些是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和竞争激烈的产业,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重复建设、引进的产业。外资的大量涌入,加剧了这些产业的过度竞争,造成对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的强烈冲击,致使部分国有一般加工企业的处境十分困难。目前,外资工业虽然在机电工业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外资企业同时在不少加工工业中也占有较高比重,这部分企业主要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中小企业。而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因此应利用这一趋势,进一步重视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薪技术产业,同时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

4.引导外商投资增加对薄弱的第三产业投资,减少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导致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波动比较大,并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在我国经济扩张时期,外商对房地产和社会服务的直接投资高度扩张,往往导致整个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在经济相对紧缩时期,外商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直接投资迅速收缩,导致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于第三产业中投资结构倾斜现象的存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的外商投资大幅度波动会直接造成整个第三产业的大幅度波动。显然,只有当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结构过度倾斜趋势得到逐步改变后,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才会明显减少,由此对整个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才会相应下降。

在第三产业中,目前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的部门,如金融、保险、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和文化艺术等,多数属于层次较高的服务部门,我国要提高其发展水平,必须通过相应的外资产业结构导向政策,引导外资合理地向这些行业投资。[5]

5.引导外商加强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进程。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中西部地区还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以优势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相对薄弱,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这势必会严重阻碍我国整体产业升级的进程。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外资地区流向的引导,以便有更多的外资投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从而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产业关联机制,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胡新文.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调整[J].世界经济研究,2002,(1):19-22.

[2]张德修.入世后的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变化趋势探析[J].经济科学,2001,(6):81-87.

[3]顾建清.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产业结构的影响[J].中外科技信息,2002,(5):26-28.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粤东;粤西;区域经济;外部经济环境

[作者简介]徐红宇,李志勇,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广东湛江52408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006-03

区域经济的发展总处在全球、全国或是与其临近相关区域等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之下,这也就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握这些契机,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对自身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在变化中抢先机,占据有利地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否则,就会逐渐被竞争所淘汰。

广东省东西两翼区域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特性:一是具有其他地区难得的海岸线,这是区域对外开放的一个良好基础条件;二是背靠着经济增长迅猛,全国经济发展的极核之一――珠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联动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都很大。这种位置的独特性使得广东省东西两翼具备一些其他区域难以获得的有利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东西两翼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

目前,广东省东西两翼面临的经济发展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有: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流,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行之中,并从中获益。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中国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中国对外开放是从东南沿海开始试点起步的,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一开始就设立了经济开发区和经济开放城市,可以说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比内陆地区更具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基础。

同时,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也具备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现实条件。其一,它位于中国南部沿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海港。沿海的区位是区域经济对外的重要平台。优良港口对于增强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实力、参与全球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面临全球化,港口对城市、区域发展的作用可通过如下途径进一步释放出来:一是利用港口的基础设施功能发挥产业优势,产生直接的经济贡献;二是通过港口的服务功能,发挥环境优势,吸引国际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的集中,为城市的集聚和扩张奠定基础;三是通过港航业的关联作用,发挥结构优势,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向服务型城市迈进。另外是利用港口物流功能,逐步形成物流、人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合为一体、互相吸引的良性循环,推进城市、区域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步伐。港口辐射功能可为临近区域提供经济、便捷的物流服务平台,促进带动起开发开放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二,它属于东南亚经济圈的一部分。目前,中国正积极致力于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有望在东南亚建立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的建立,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应对人世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以信息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市场为纽带,所连接成的一个相互依赖、合作、竞争的开放性经济整体,是把最具优势的点组成最具优势的链条,形成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实现最大效益,达到共赢。广东省东西两翼正处于东南亚经济圈之上,在东南亚经济一体化中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二)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加快西部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发挥西部资源能源优势,促进西部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所在。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这些。西部大开发培育的是一个全国范围的资源能源市场和内需市场。对于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尤其是与大西南地缘接近的粤西而言,西部大开发同时也意味着是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西部丰富的能源和资源的输入是对能源资源较为缺乏的粤西的动力和原料的支持,为粤西或者说是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西部也将为粤西粤东产品的输出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珠江三角洲经济的整合

虽然经历了20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没有充分重视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出“诸侯经济”现象:各城市强调的是各自经济增强,大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势,而较少地考虑城市、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合理分工。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本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经济综合体的珠三角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的下降。目前,随着珠三角城市的整合,内部的协调必然出现整体实力的增强,珠三角城市群对广东省东西两翼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也会随之增强。

(四)大珠江三角洲的形成

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崛起与港澳的紧密联系是十分相关的,珠江三角洲和港澳的整体性是由来已久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订,使大珠三角的概念更加明确和清晰。除珠三角之外,与港澳接触最为便捷的就要数东西两翼地区了。在建设“大珠三角”,粤港加强12方面的合作中,就有“扩大粤港经济合作腹地,促进港资到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投资”,鼓励港资企业到山区和东西两翼投资开发资源加工型产业、三高农业、海洋产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发展批发市场、仓储、运输等现代流通业。在香港举行的广东省"2003年粤港经贸交流会”上,以香港为主签署的项目多达500多个,总投资金额达60多亿元,其中有50%投到了东西两翼区域及北部山区。可见,在大珠三角的形成中,有着东西两翼加速发展的极大空间。

(五)泛珠江三角洲的打造

从区位和历史造成的优势看,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极核之一,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如何进一步发挥这种历史与现实优势,挖掘区域市场潜力,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进而把“大珠三角”扩展为大华南经济协作区,使之成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对聚区域,便成为重要课题。在这大背景下,“泛珠三角”新概念呼之欲出。福建、江西、广西等九省区共同看准了CEPA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合力打造“泛珠三角”。东西两翼在泛珠三角的格局中,起到的是中间联系桥梁的作用。一面临近珠江三角洲,另一面又分别与福建和广西交界。这样一个经济位置既给东西两翼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也得到来自珠江三角洲和邻省两方面的经济辐射的受益。

从“珠三角”到“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表明广东已经将发展的眼光投到珠江三角洲之外的广阔区域,这是广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

势。东西两翼地区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契机,有望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

二、东西两翼经济发展对策

在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广东省东西两翼抓住机遇,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一)树立区域协同开发战略

区域是经济全球化下竞争的主体。要很好地参与到全球经济的竞争当中,就需要具有将区域当作一个整体的开发思路和战略眼光。以当前东西两翼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将东西两翼分别以独立的区域推向全球经济竞争的时机尚未成熟。东西两翼的区域开发要着眼于所在区域或临近区域,在与区域协同开发的过程中,提高本身区域经济的实力。东西两翼区域开发战略需要考虑的区域协同开发的整体经济环境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大珠三角”结为一体发展,紧密地以珠三角的发展为导向,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好来自珠港澳台的投资;二是发挥好在“泛珠三角”中的桥梁作用,成为联系珠三角和邻近省区的重要地域;三是调整对外经济贸易法规政策,做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准备,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经济圈中的前头阵地。

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的竞争力来源于城市的竞争力。粤东粤西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重大不足是城市的中心地位不突出,难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粤东粤西区域开发战略实施中,将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如汕头、湛江等建设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分工合理、协作能力强的城镇体系,对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区域创新体制

在世界经济凸显区域化特征的今天,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生”的原则下建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东西两翼在创新的整体经济环境下谋求发展,更要求有创新体制的建立。东西两翼需要建立起与其协同发展的区域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制。在“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乃至东南亚经济圈内建立起一种推广的创新体制,实行科技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重点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营造创新大环境三个环节,依靠开放型区域创新体制实现东西两翼产业和经济发展。

(三)加强工业基础地位

工业化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相邻的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城市进入了工业化的成熟发展阶段,东西两翼相对而言,工业化进展缓慢,加快两地工业化进程,加强工业的基础地位是东西两翼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第8篇

(一)**工业历史概况

从建国开始,**传统工业体系可分六大类涉及三十七个具体行业,主要工业产品涉及20余种,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大类一是采掘、冶金工业;二是能源工业;三是建材工业;四是机械工业;五是食品工业;六是轻、化、纺织工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成熟,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推行,在大的经济发展趋势下,**传统工业体系基本坍塌,众多的工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淘汰、关闭、倒闭。其中一些工业生产企业依靠自身的竞争优势,得以保存下来,并成为今天**发展新型工业化体系的基础和支撑,象**啤酒、**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和乳制品生产等企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力军。

从五十多年来的**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工业发展既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得失经验教训,也有执政能力和判断形势以及把握时机方面教训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二)**工业发展历史的启示评价

回顾历史,总结归纳**工业化发展中的历史经验,给我们今天发展新型工业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启示思考

**工业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里三个阶段。

一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期——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这个时期,在计划经济的绝对主导下,构建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以轻纺、食品、煤炭电力、建材为主工业体系,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六大类涉及三十七个具体行业,企业达2000多家,产值达1.6亿元。主要特征是平均分配,充分就业,社会稳定,工业增长以资源大量投入、能源大量消耗为动力的增长点。

二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2002年党的**。这个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法制化的过程,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减员增效,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工业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轨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传统工业体系坍塌,大量的企业破产关闭或改制为私企,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工业发展停止并略有倒退。比如1995年即“八五”末实现工业产值7903亿元,到2000年即“九五”末实现工业产值7899亿元,工业产值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三是2002年党的**大——至今。这个时期是深刻落实党的**大报告关于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时期,尤其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时期。这个阶段,**党委和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抓住机遇,很好的把市场导向与国家产业政策想结合,初步建立起以煤炭石油、棉纺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现有企业846家。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工业运行质量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九五”末工业产值7899亿元,到2005年即“十五”末实现工业产值13亿元。工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以人为本,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和环保理念等.

同时,**工业发展的历史,也为今天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工业化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一是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一定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五种执政能力。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路线确立了,关是领导干部。三是结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有**特色的工业发展体制和以及机制管理模式

二、**新型工业化现状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新型工业化概念作了界定。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去把握。从区别来看,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蹈传统工业化覆辙,不能再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的高速发展;从联系的角度看,新型工业化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仍然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新型工业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巩固提高传统工业,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实施科技创新,构筑**新型工业化体系。

通过对两个材料的分析对比,可以得到结论:**工业经济在塔城五县二市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带动作用的地位。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发展新型工业化既具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理性分析**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对于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1、**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1)工业基础扎实。80年代就已构建以食品、轻纺、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培育了部分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企业产权改革基本完成,部分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由于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有了一些如**啤酒、四棵树煤炭、屯河番茄、北方新科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资源优势突出。**蕴藏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石油、黄金、铜矿、石墨、石灰岩、铅矿、镍矿储量丰富,工业价值极高,为**新型工业化走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3)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区位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区位优势越强,经济发展越快。**具备发展新型工业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新疆天山北坡,在交通网络中处于圆心地位。从塔城地区看,**处于地区最南端,有奎赛高速公路、欧亚大陆桥从境内穿过,同时**又毗邻工业区独山子和商业城市奎屯。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区位优势逐渐增强。

(4)政策机遇难得。党的**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政策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运用,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内市场将持续扩大,为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不利因素

一是资本市场相对分散。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过于分散,既无体系也没有规模,这就成为无法形成大型工业集团的“瓶颈”;二是工业结构矛盾相对突出。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今年上半年,全市乡及乡以上重工业完成值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轻工业完成值1.9亿元,同比下降16.6%,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这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相对较低;三是联动机制不协调。即工业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结合度偏低,因而工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就无法发挥;四是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中高级人才大都集中在卫生、教育、党政机关,而企业人力资源就相对匮乏,尤其是懂管理、能管理、会管理的工业经济人才更少。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整体看**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产业结构比重看,第二产业刚超过第一产业;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轻工业比重过大;劳动力刚刚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必须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尤其是重点工业项目。有了工业项目,才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工业项目要坚持选择好项目,重点开发、加重发展的原则,这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对**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石化、煤电、棉花、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升级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工业经济存量才能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现有产业为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构筑新的工业产业体系,这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对**来说,优化升级工业结构,重点是提高重工业的比重,提高重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把**建设成北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为石化生产服务的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棉纺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巩固推进轻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科技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的高新技术化,提高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包括生产、设备、工艺、产品、环保等技术含量都有一个整体提高。工业一旦高新技术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来说,一是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研发和使用新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工业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三是要开展重点专项研究,在重要的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四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是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园,它在**的落户,为**科技创新构建了平台。一些企业如**北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已独立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四)推进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持续动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统筹兼顾,而新型工业化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因此招商引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由传统的招商引资转换到选商选资的轨道上来,才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来说,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制约,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投资趋势和**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二是要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招商引资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三是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度,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四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在同区规划、同区管理制度和同区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新型工业化搭建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