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设计;教学改革

人体工程学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它主要服务于实用艺术,为提高事物的使用功效和舒适度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科技成分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比重的增大,人体工程学已成为实用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门课程教学的成效也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是否能顺利展开,对相应的设计理论课也起到示范作用。如何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正确理解人体工程学的内涵,并将该课程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设计项目当中,是一个值得所有专业教师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陈旧,缺乏针对性。人体工程学对于设计类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头疼的课。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在人体工程学教学时还是采取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灌输+课终闭卷考试”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普遍有厌学心理,虽然靠在考前死记硬背都能基本过关,但考过之后很快就忘记。

2.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社会实际脱节,难以使学生从现实层面了解课程内容。人体工程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往往和社会实际脱节,难以使学生从现实层面了解课程内容。

3.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启发性。目前的教学比较趋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课程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教授人体生理学、人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等。课程中安排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对简单的家具进行测绘,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这种授课方式没有跳出传统模式固有的框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启发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方法探讨

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1)重视设计实践教学。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目前的教育方法主要还是以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个人动手实践的模式居多。根据现实需要,教师也可挑选网上设计招标项目,如家具、展厅或环境小品的设计等,让学生自组团队,设计投标,当然教师也可虚拟课题进行。在这种实战或模拟的互动教学中,学生会更加投入,互相协作并且了解哪方面欠缺,为以后自学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2)合理运用多媒体。在课件的设计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将繁杂枯燥的理论知识化为浅显易懂的图表,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如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将传统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表现出来,在较短时间里,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并用,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3)结合案例进行讲授。为了使学生在具体的设计中能更好地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更好地理解其使用范围和应用方法,在教学中就应注重运用丰富、典型的案例进行阐释,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评析、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工程学和本专业的关系,学会进行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在“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这一章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各个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范围及应用场景,除了选择书中介绍的案例外,还参考了大量和艺术设计相关的案例,特别是大量的人体测量数据与环境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关系,像室内展厅设计中的空间设计、展具设计等,就会涉及到身高、立姿双手上举高、眼高的相关尺寸等。

2.灵活进行课程设计。虽然人体工程学是理论课程,但是它的作业最好要求学生以简单的设计形式来完成,或者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进行辅助教学。(1)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重新理解,本课程设计了一次调研报告:“用人体工程学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校园环境”,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从室外环境景观――寝室、教室、绘图室、阅览室等――坐具、寝具、文具等三个角度,去发现现实生活和校园环境当中不合理的人体工程学问题。此次作业可随着课程章节内容的展开逐步进行调研及资料的搜集,重点在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2)小课题的设计。本课程安排了一次小课题设计“工作椅设计”,根据人体尺寸依据及椅子设计原则,分析目前学生用椅的缺点,设计一种适合学生用的椅子。作业提交内容包括效果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及设计说明。(3)大课题的设计。大课题设计既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又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小型空间设计作为设计题目,如居室设计、书房设计、小酒吧设计、小办公环境设计或专卖店设计等,制定完整的任务书,要求根据空间功能恰当地分割空间、布置和营造空间,尺寸处理要满足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其中的家具及用具设计要以人的舒适使用为宜,并将设计意图以效果图的形式体现出来。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多维教学

一、人体工程学的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建筑设计原理并结合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功能完善、舒适宜居的环境,以满足人们在居住环境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人体工程学则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重要学科,它具有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中,它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是对前导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等知识的理论概括与总结,而后续课程包括建筑装饰CAD、3DMAX/VRay、住宅室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它们则是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展开实践操作训练,所以它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毋容置疑。此外,通过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人体工程学难教、难学。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体工程学本身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精品教材缺乏,或者存在书本内容的专业针对性弱及书本内容僵化、落后等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教师认为不好展开教学,往往只能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然后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效果差。即使掌握了人体工程学的数据尺寸等理论知识,常常也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在之后专业课程的实际应用操作中,频频出现类似于忽视尺寸数据,或者尺寸差值大;忽略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不能制作和使用等情况。因此面对以上情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二、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面对人体工程学课程的现状,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有的放矢地对人体工程学进行课程改革和实践,要让教师把人体工程学从独立授课,变成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综合性授课,将它与专业的前导后续课程联系起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所以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人体工程学的教学设计方式。下面,我以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为例,列举了几种主要的教学方式。1)“问题式”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学科知识,必须将理论讲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教学过程中采用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的循环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否则,老师讲的再好,对于学生也只是纸上谈兵,或者只能生搬硬套所学知识。下面,我以实际课程为例,讲解“问题式”教学设计。在人体工程学的第一节课,我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体工程学,在开始的导入教学中,选用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椅子为例,先告诉学生一般椅子的尺寸规格,再抛砖引玉地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椅子的多媒体案例。问题包括:椅子为什么是这个尺寸,分析这个尺寸的由来,针对实际情况的不同,椅子设计尺寸变化的依据及原则。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相关的知识成果,回答上述问题,我再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椅子的设计依据及原则,并提出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三者关系的学科。这样的“问题式”教学方法,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思维及能力。否则,椅子的设计尺寸对于他们就只是一串数字,很快就会遗忘,也就不能体会到设计的真谛。2)“合作式”教学设计。“合作式”教学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原则上没有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所以,课堂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对学生来说具有惊喜感,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这样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组织合作能力的提升。“合作式”教学过程设计,具体来说是教师设置一个课程项目目标,学生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根据教师提供的项目任务大纲,自行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及任务分工,然后合作完成任务目标。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对于他们常见的问题,有预见性的进行提点,对于突发状况从旁起引导和督促的作用。另外,在最后教学成果验收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项目成果及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多维度、多方面地了解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形成以设计大局观为主,同时注重设计细节的良好设计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3)“场景模拟”教学设计。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模拟及思考,有助于改善因为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对生活多样性体验经验的缺乏,导致做出的设计具有不合理性的问题。此外,通过不同场景的模拟演练,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一般是根据人体工程学章节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场景模拟练习。首先,我通过案例讲解示范“场景模拟”的主要内容,并设定项目任务目标。而且场景模拟主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力求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例如在讲述“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时,我设定模拟在装修公司业主与设计师之间的对话场景。首先让学生四人为一组,两个人为一方,轮流扮演业主与设计师的角色。如果学生是业主,那么站在业主的角度提出自己对房屋设计的问题及设想,有助于学生了解业主的需求,以及对设计师的期望;如果学生是设计师,那么如何应对业主提出的各类问题,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到设计师的职能及素质要求。并且这样的沟通对话也是以后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内容之一,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职场体验方式。

三、总结

以上是我以市场导向为原则,以实践加理论的教学模式为基础,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而提出的多维教学设计方案。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多维教学设计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改变目前人体工程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钝化现象,更快更好地推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果、王栋、郭媛媛.《人体工程学》.吉林大学,2016

[2]李达.《人机工程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刘怀敏.《人体工程学应用与实训》.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

汽车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在汽车工业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汽车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则是通过揭示人、车、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达到确保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利用人机工程因素解决汽车(车身)设计中的“空间几何”和“人机界面问题”。

1 定义

“空间几何”的含义是指,汽车的车室空间设计尺寸和造型设计尺寸应该满足驾驶员和乘员的主观与客观要求,能够“容纳”他们。例如,车室的空间设计(如车顶)与室内设施的布置设计(如座椅和踏步布局)应该考虑对人体尺寸的容纳与适应(如伸腿空间、进出车门);整车的总体设计和造型设计应该满足驾乘人员对道路等环境的视野需求。

“人机界面”的设计目标是优化和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荷(如对外部环境和仪表的关注所造成的视觉疲劳和因操作杆件的操作力度及伸及所造成的操作疲劳)。

2 现状

目前,还有很多汽车制造公司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部门来处理产品开发和设计上的人机工程问题,起因则是对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使用和价值方面有错误的认识。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舒适性要求及新增需求,必将对车辆人机工程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前景。

3 意义

随着机动车辆用途的日益扩大、形态的日益多样化、功率和工作速度的不断增加、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行驶道路和交通化境条件的日益复杂,驾驶员的工作越来越繁重,因而对改善驾驶员劳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得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设计机动车辆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4 车辆工程领域的人机工程学研究

4.1 机动车辆驾驶操纵系统人机界面的优化匹配

机动车辆驾驶操纵系统是一种有驾驶员参与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人机界面是典型的第一类人机界面。这类人机界面的优化匹配问题,在人机工程学领域最具有代表性,是人机工程学应当研究和解决的基本技术之一。

4.2 机动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及车内乘员的人体保护技术

机动车辆的撞车、翻车事故是行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形态,频繁的撞车、翻车事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行车事故是在人――车――环境系统中产生不稳定或不平衡时发生的。

4.3 机动车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机动车辆驾驶员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主要取决于座椅和人体的人机界面能否为人提供舒适而稳定的坐姿、驾驶员(或乘员)――座椅――车辆系统能否有效地隔离或衰减来自路面不平度的激励而产生的振动,以使驾驶员(或乘员)所承受的全身振动负荷低于规定的限制;驾驶员――座椅――驾驶室系统的几何位置关系能否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野和相对于各种操纵机构与显示装置的舒适位置。

4.4 机动车辆的噪声控制

机动车辆噪声控制的目的是保证车内驾驶员和乘员的耳旁噪声满足人的听力保护允许标准,车外噪声满足动态环境噪声允许标准。

4.5 机动车辆内小环境气候的宜人化控制

对车内小环境气候宜人化控制的具体要求因机动车辆的类型、使用条件和运行环境的不同而异,依据人的热舒适性评价标准。

4.6 机动车辆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

驾驶员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因素。所谓驾驶适宜性,是指人具备圆满、不出差错地完成驾驶工作的素质。开展驾驶适宜性研究并制定科学的驾驶适宜性检查方法,对于驾驶员的选拔和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交通管理部门或交通运输企业可以通过驾驶适宜性检查,对申请驾驶工作的人的身心素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针对性指导训练措施。

4.7 机动车辆的道路交通适应性

人――车――路应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设计车辆性能时,既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又要充分考虑现在及将来的道路交通特性;应当从用户主要是驾驶员的角度出发,评价车辆对道路交通条件的适应性,用以指导车辆的设计,使其协调一致。

4.8 人――车――路系统的综合优化

综合运用人机工程学,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科学的、以“驾驶员――车辆――道路一体化设计概念”为指导、研究驾驶员――车辆――道路交通环境系统的综合优化方法。

5 汽车人机工程学的未来

随着车辆使用者群体特征的变化,车辆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车辆人机工程学面临的研究课题必将不断发生变化。

1、由于医学科学新成就的不断出现和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驾驶群体的平均年龄逐步提供,车辆乘用群体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必将对车辆的“用户适用性”水平提出更新、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

2、基于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各种控制系统、辅助装置在轿车上的大量采用和不断完善,轿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轿车驾驶操纵的人机系统功能分配、人机系统特性调和人机界面优化匹配的内容、方法必将随之发生新的变化。

3、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备受关注,车辆技术发展的趋势可能从石油燃料车辆转变为电动汽车,将对驾驶者带来许多新的操纵特性,需要人机工程学更好的去平衡、协调、优化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子学, 汽车人机工程学,2011,第1版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首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导给学生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老师首先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以及大量的能传导学生正能量的东西;结合工作室教学理念,投入到工作室教学管理中,室内设计课程内容要坚持“原理—方法—实践—工程运用”的主线,学生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动参与任务调研、材料市场调研、工程工地参观认知实习等内容,加强认知,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技能。承接社会项目,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整个课堂全部讲解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理论知识在没有应用到实际上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死”东西,不理解,久而久之,大多数的学生对理论知识课程产生排斥,感到乏味;将项目引进课堂,结合实际项目,穿插讲解理论知识,这样既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得以接受,而且很快就能将所学理论投入到项目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摆脱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错误认识。在实际项目施工中或完成施工后,多带学生去实地现场考察、学习,相对室内设计而言,在施工现场看到的、学到的东西要比课堂理论讲解所学到的知识更多。其次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是为什么而学?如果单纯只为拿文凭、拿毕业证书的话,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消极、怠慢的学习态度,这样的话哪怕老师再用心,专业知识再丰富,你学到的东西可能微乎其微,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定要端正。一旦出现问题,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设计人的价值观势在必行。这些道理,对于尚未处世的在校学生来说势必不能完全明白,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正确的引导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向上的,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身投入到设计学习中

大学本身就是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自我成长的学习环境,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讲就不去研究,这样学到的知识想承接社会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而室内设计专业又不同于普通的文理科专业,它的专业针对性很强,就是室内设计、室内装修,众所周知,室内设计、装修是一门综合性专业,除日常掌握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外,还应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谈单能力)

语言是一门艺术,表达得当,事半功倍;表达不当,事倍功半。而语言表达在室内设计专业没有特定的课程,在处理语言表达方面就会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学习中积累经验。试想当我们面对一位陌生的客户时,如果上来就给客户阐述你的设计方案的话,在对方没有了解你个人能力的时候,夸夸其谈,很有可能会导致你客户的流失。在这些问题上想成功,首先要让客户了解我们个人能力,再去了解设计能力,对我们个人能力有所了解的话,相对设计能力似乎更有说服力。在多元化的今天,想让一个陌生人对自己快速的有所了解,没有强大的库存知识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完成日常专业知识的积累上,还要足够多的掌握信息化的知识,例如实事、政治、人文、地理、最新重大新闻、证券股票、旅游、娱乐、文玩等等,包罗生活的方方面面,快速准确分析客户,单拿出其中一项投客户所好,找到一个基准点与客户攀谈,一旦有共同语言了,陌生感、紧张感随之削弱,再谈设计,前提是在设计没有纰漏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会得到客户认可,事半功倍,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也恰恰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2.手绘、计算机制图

手绘是一门传统表现形式、表现技法,是设计师的必修课。它不光用来和客户沟通,不光是画给客户看的,也是对设计思想的备忘记录,是一种思考方式。因为手绘的速度快,能快速记录头脑中的闪念,有时灵感转念即逝,通过手的生动表现对头脑又再次刺激,可能又迸发出不同的方案。设计师要从繁忙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将绘图等琐碎事交给绘图员做,最好的交代方式是手绘稿,绝大多数学生忽视对手绘的练习和重视程度。计算机制图是一种辅助设计工具,与手绘表现不可等同。在电脑信息化的今天,传统化的东西逐渐淡忘在人们的视野,但做为设计师来说,手绘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因为手绘是设计师表达情感、表达设计理念、表诉方案结果的最直接的“视觉语言”,它可以通过“草草”几笔快速传达给客户设计方案和理念;而电脑软件是一个辅助设计工具,对于室内设计来说,无论CAD、3dMAX还是V-Ray还是photoshop都是用来表达设计方案,模拟施工后效果的,是辅助手段而不是设计。会操作软件、会做效果图还不算是设计师,顶多是名绘图员。所以在软件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懂得这一点,并尽可能的多将电脑制图与设计方案、材料和施工等知识进行学习。手绘的优势是电脑永远取代不了的。

3.材料、施工工艺

室内装饰材料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想学好本门学科并非易事。因为本门学科涉及到的装饰材料种类繁多,虽然有独立的课程系统的学习,但是由于课程课时的局限性,材料种类的繁多,仅靠课上时间老师的讲解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材料大体又分为主材和辅材,实际上课堂上大部分讲解的主要是主材部分,而且是主材部分的常用到的主要材料而已,更别说各式各样、功能各不相同的辅材了,由于种类太多,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基本上讲不到。举个简单例子:就木工部分,如果说主材是人造板材(人造板材分为细木工板、密度板、胶合板、刨花板、奥松板、饰面板等,每个板材又分为不同的厚度,不同的厚度又有着各不相同的功能)的话,那辅材常用到的是钉子,一个小小的钉子,虽说不起眼,但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就是一个大问题,简单说家装中最常用到的钉子一个是气排钉,一个是钢排钉,气排钉常用型号:F10、F15、F20、F25、F30等,钢排钉常用型号:ST25、ST38、ST45、ST50、ST57等;这些字母代表什么?数字又代表什么?这些不同型号应用在哪些地方?其实这些型号和使用原理非常简单,但是不给学生讲,那留给学生的就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如果说材料重要的话,那施工工艺的重要性可谓是重中之重。施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家装的质量问题,无论是学生、设计师,如果你不懂施工工艺那就称不上一名专业的设计人员,它是整个家装的灵魂。效果图设计的再完美,如果施工工艺跟不上,那装修出来的效果势必差强人意,永远达不到一流装修水平。最重要的是施工工艺考验的是设计师综合的技能水平,往往一些设计师设计出来的造型非常完美,由于不懂施工工艺无法跟工人交底,有可能造成方案的二次调整或一些不必要的材料、财力浪费等问题。

4.人体工程学

多元化背景下室内设计工作室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巧学术论坛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是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无论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如果对空间尺度、家具尺寸把握不好的话,将不能给我们的生活空间创造舒适的环境。人体工程学是室内设计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动作活动域,而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数据之一;人体动作活动域是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范围的大小,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主要考察的是对人体静态、动态尺寸和家具尺寸的把握,无论CAD绘制施工图、3D制图效果还是施工中家具的制作,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而高等院校所函授的人体工程学课程受课时的制约不能全面的系统学习,只能从最基本的人体尺度这一板块下大力度讲解,从而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学习就要受到限制,这就要求学生在工作室学习中取长补短,通过老师、图书馆或网络资源等多手段积极学习,因为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向多元化、人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只有靠努力和自学,才能做到知识的运用自如。

5.预算书、报价单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室内陈设;人文艺术;文脉

中图分类号:B503.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文”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学范畴的“人文”概念。在设计领域,“人文”应展开理解为深厚的文化性内涵以及带有广泛意义的人性化的设计要素。

一、设计的文化性内涵。

设计的文化性内涵即指设计的“文脉”(Context)。“文脉”(Context),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其广义的理解一般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恩斯特·卡西尔说:“文化的本质是人类通过人造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在时间或空间中交流传递信息的行为”,在设计领域,“文脉”一词应指设计中文化层次的脉络以及在设计风格中体现的内涵,而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枚举和篡改,盲目的罗列及拼贴。设计中对文脉的承袭应建立在设计师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优秀的组织概括能力,找到最贴切、最符合、最能体现该类型文化的符号语言,通过对美的独特的把握和感知能力借助恰当的表现技法将其传递推广。

美国后现代主义最杰出的设计大师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1925-1994)在新奥尔良设计的 “意大利广场”就是通过设计师对历史渊源的理解, 通过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运用了现代化的材料, 创造了一个另人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公共空间——他在广场的细部设计上巧妙的用了新颖的不锈钢材料包裹上古典主义的爱奥尼克式柱头——从而改变了当时人们心中国际风格的单调生硬的形象,使建筑成为更加耐人寻味的艺术品。

在东方,日本由于其独特的民族传统与文化理念,在建筑与室内陈设设计中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天衣无缝的融合起来,形成了独具风格、自成一派的设计潮流。尤其茶室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日本早期的饮茶是为了禅教佛宗的“禅思入定”时保持头脑清醒的需要,随后,茶道的空间便也带上了鲜明的禅宗文化特色,即洁净、美观、单纯的,能使人专著的空间:白色或半透明的墙面;狭窄的家具、壁龛以及一幅意境深远的画;一只色泽黝黑的碗或是一瓶线条流畅明快的插花;甚至仅是一套茶具,但却无不体现着日本的精神和文化。

由上可看出,室内陈设设计中的文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产品,是通过大量的符号(物质世界的以及意义世界的)来向受众传达信息的,而且主要是通过提炼升华的物质世界的符号以意义世界的形式来对室内的特定部位进行再次装饰和设计,借此强化室内的装饰效果和特殊气氛,突出设计的内涵。

二、设计的人性化的设计要素。

正如美国设计师普罗斯所说:“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所以,任何设计都应该牢牢的把握人是第一性的原则。室内陈设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延续,是产品和空间与其受众--人的关系最直接的体现之处,作为现代设计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设计出最适宜的人性化的环境。

现代意义的人性化设计应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人体工程学,其次是人情化设计。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陈设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和各陈设用品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选择最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的装饰手法,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

如果说人体工程学更多的是将人作为一个物理实体看待的话,那人性化设计中的“人情化设计”则完全是将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感性的灵动的感情载体来看待的。在人体工程学中,也有对人体心理动态的研究,但其立足点在于以物理和数学的形式将人的普遍的精神和生理反应进行测试和量化,取得的是绝对精确和理性的数据,却忽略了人的心理的波动与不稳定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与性格,此种方式测量的数据在与使用者面对面时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尤其室内陈设设计是作为空间设计的终端项目,与使用者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本人在此提出“人情化设计”这个概念,这是个有别于人体工程学中的概念。

在某种程度上“人情化设计”更接近于近日较为热门的“环境心理学”。但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重视的是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主要涉及到空间规划和建设的工作,而室内陈设设计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创建改造环境,而是强化室内气氛,改进人与空间的关系。因此,室内陈设设计中的人情化主要体现在所选家具、用品以及装饰物对使用者应当造成的最恰当、最适度的影响。同时,还要体现设计者乃至整个社会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关怀,比如绿色环保产品及技术的使用,无障碍设计以及生态设计等。

现代室内陈设设计已将人性化设计作为今后若干年的设计重点。如今年3月在韩国LG家居展上,来自埃及的著名设计师Karim Rashid展示了自己的名为“头脑、身体、灵魂”的数码时代的家中,直接根据人的需求将房间分为三个功能性的区域:头脑——玩耍、工作、放松、社交、忙碌、学习、阅读、界面和互动;身体——吃饭、身心健康、穿衣打扮、清洗、锻炼;灵魂——沉思、睡眠、重新焕发生机。在这个现代化的带有实验性质的空间中,房间不但是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机器,它还是人们与陌生人、数据和图象交流的界面,是人们精神的延展,它可以感知人们的思维、情绪以及感情的起伏,而这一切,又需要设计师具有前卫的设计概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空间各界面采用了透明或半透明的人工聚合物材料,可以随数码控制而改变;地板和墙纸的图案和造型是可以重组的,以求最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室内的家具电器都具智能化;窗户由特殊晶体制成,可以随室外的光线变化而变化;植物是由生物工程制造的;织物是太空材料制成……。

总之,社会越来越进步,人类也在不断挖掘自身的规律和内在外在的需求。室内陈设设计作为一门综合多行业的新兴学科,其人文因素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并将成为该行业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世界建筑艺术史》帕瑞克·纽金斯(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2、《室内设计与装饰》金珏等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网络机房;人机工学环境

一、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人机环境现状

(一)功能定位多样,教学任务繁重

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初期的主要职能是承担学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如《大学信息技术基础》、《VB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实验平台采用“计算机+平台系统软件”的方式,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相应地承担了更多的实验教学任务,如会计类、经管类、资环类、师范类和艺术类等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除正常的实验、实训教学外,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还承担很多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辅助类工作,如计算机化考试、学生心理测评、网上选课、毕业设计、网上测评以及校园招聘等。当前,各类社会考试计算机化已成为一种新常态,由于拥有数量庞大的计算机资源,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成为政府或社会考试机构举行考试的首选之地,其服务社会的职能日渐增加,实验室工作量日益增多。以邢台学院为例,最近四个学期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工作量增加趋势。正常实验教学之余,邢台学院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还承担多种社会上的计算机化考试,如全国会计资格考试、国家医学类资格考试、普通话机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由于职能多样化,实验教学任务繁重,各类辅任务庞杂,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显示出实验室人机工学环境升级改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有待加强

一般来说,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都配备数量庞大的教学用计算机,且使用率非常高,导致某些易损配件维修率居高不下,如键盘,鼠标、耳机的维修更换等。这些配件出现故障时往往不易引起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注意,如果不进行大规模集中检修,很难发现这些损坏的部件,增加设备硬件维修维护的难度。一方面实验室微机数量较多,其购置的时间批次与品牌规格型号差别也较大;另一方面,实验室还承担多种教学平台的实验实训任务,其要求的系统软件环境也不尽相同,如果安装多种软件,必须考虑兼容性问题,因此,实验室一般需要安装几套教学系统,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在现今互联网环境下,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验室的各种常用软件需要不断升级,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病毒与木马程序,给实验室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从系统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来说,给实验室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

(三)实验室环境亟需改善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是高校进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环境是“人机工程学”中一项重要因素,对改善教学效果、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实验室环境通常包括场所卫生、室内温度湿度控制、以及灯泡照明和氛围营造等几部分。一般而言,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使用频率很高,且通常采用地槽式布线,地槽放置在靠墙或两排电脑桌之间,容易形成卫生死角,进而对实验室环境造成影响。实验室的温度和温度随季节而变化,实验室的空间布局也不统一,所设置微机台数从几十台到几百台不等,这给实验室的降温和通风带来困难。目前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照明与高校普通教室照明类似,灯管极易损坏,维护更换难度大,照明效果不理想等。以邢台学院为例,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由原来的图书馆楼改建而成,每层楼都是开间大平层,每层两百多台电脑仅用1.5米挡板隔离成不同区间,没有专用通风设备,夏天即使空调全开,气温依旧很高。

二、高校网络机房的人机工学环境分析

(一)人机工程学的内涵

人机工程学也称“人类工效学”或“人机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指导在工作与学习中人所使用的技术与方式,以及技术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人—机—环境”系统特性得以提高,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中利用人机工程原理,改善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生态环境,使学习变的舒适、健康、方便、安全。另外,人机工程学也应用人体测量、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方法,获取适应环境所需要的人体结构和机能的特征参数,为改善人机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人机工程学研究,不强调个别要素的良与否,而将用“物”的人和所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共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人,是主体工作的人;机,是指操作和控制的对象;环境,是指影响工作主体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人机工程学将这一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系统中人、机、环境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性能。人机系统设计理论就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间的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是当代大学生信息化学习场所,其人机环境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其他要素都围绕学生的需求提供优化服务。

(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人机环境分析

人机环境的系统设计,通常在明确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和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对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如系统中人和机的职能如何分工配合,对环境有何影响等,经过修正和完善三要素的结构方式,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组合方案。人机工程学为工业设计开拓了新的思路,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产品强调人性化,只要是“人”使用的产品,其造型与人机工程必然要结合在一起。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强调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设备、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合平衡地满足人体需要,保护人体健康,从而提高效率。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涉及人机工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优化和完善“人”需求,具体研究学生、微机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协调课程教学和课外个性化学习的前提下,统筹考虑环境适宜、健康安全、舒适有效等问题。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必然是师生、设备、环境、教与学等诸多因素巧妙融合与平衡的结果。其设计和完善的动机可能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功能,有的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有的是为了环境舒适强化“柜台效应”,以吸引学习者,更多的情况是上述多个方面综合。于是,对人机工程改造的要求就可能来自教学功能、网络技术、经费成本以及学生偏好等多种因素。不同系统的人机工程设计重点各不相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人机工程设计则主要关注电脑性能、软件功能、网络接入、安全管理以及电脑桌椅的布局与尺寸、环境色彩、空气流通等,以达成心理舒适、生理健康、学习高效。

三、网络机房人机环境的改善对策

人机工程学发源于人机交互密切的工程领域,进而在其他领域开展研究和应用,因为人机环境问题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普遍性问题。当前网络学习的泛在化使得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人机环境改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一)科学化设计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已成为高校信息化教学的一项基础设施,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条件和学生学习手段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进行科学的规范设计。与普通办公环境不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设计方案既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标准,同时还要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设计要严格执行标准性、规范性、安全可靠性、可扩展性、经济实用性、先进性、可管理性等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实验室的职能,以及人机环境的构造,为师生营造高效、精准、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二)规范化建设

1.实验室选址与环境装修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作为多功能的实验实训场所,必须进行精心设计的装饰装修,以构建安全、人性化、美观舒适、实用的教学环境。装饰材料宜采用A级或B1级阻燃材料;实验室位置宜选在通风良好、密封、干燥的建筑物中层;实验室面积一般应为设备占用面积的5-7倍,每台电脑应占有2左右的面积,不但能够保证设备的充分散热与便利维护,同时还给使用者以较好的舒适度体验,贴合人机工程的设计理念。实验室墙面材料要防火、防浸蚀、涂层均匀,不易附尘且易清洁,做好防水处理;实验室的顶棚要耐高温,吊顶天花板需采用阻燃性能为A级的产品,装饰干净明亮。门窗选择要与墙体协调,防火防盗,隔音防尘,窗帘防照射防幅射还能隔热保温,能有效保护室内设备。实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1-30℃,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以满足国家有关环境指标要求。如果条件允许,实验室应配备制冷、制热、加湿、去湿、有滤尘效果的精密空调,安装独立的窗式新风和排风系统。

2.实验室布线与电控

目前,实验室内的布线一般采用架空布线、强电弱电完全分离的综合布线方式,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的优势,为设计、施工和维护带来方便;与以前的地槽式布线相比更安全可靠。实验室的电源系统一般采用智能电控,可智能化设定或采用多种方式控制实验室的电力开关。实验室照明光线要分布均匀又不直射,根据相关标准,应采用嵌入式亚光节能灯,灯具采用集中控制、分组开关方式。每个实验室照明应大于30勒克司(Lux),并带蓄电池应急照明,在出口处设置应急出口指示灯。

3.实验室桌椅选型

电脑桌椅的选型先要满足简单、结实耐用的基本条件,其次要考虑符合大学生身体特征和学习需求,更好地贯彻人机工程学理念。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观看显示器最舒适的视距通常是距眼睛45-61厘米,才能避免由于屏距过近造成的视觉疲倦,所以电脑桌面宽度一般应在60-70厘米。显示器高度应在正前方,左右不偏;显示器方向正对操作员,避免扭身或伸脖。桌面高度一般略低于普通家用电脑桌,键盘和鼠标直接放置于桌面,以满足绝大多数学生以正确舒适的姿势使用。高校实验室配备的电脑椅必须带有靠背,对腰部提供良好支撑,避免不当坐姿造成的脊椎损伤。

(三)智能化管理

随着高校信息化深入应用,必然促进和实现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对计算机系统的智能管理、智能实训教学的实施、以及对用户的智能管控等。对计算机系统的智能管理主要体现在日常实验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实现系统自动保护,防止病毒的侵入与系统非授权修改,可在休息时间自动完成底层系统的安装、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升级等;智能实训教学是指优化多种模式与内容的实验教学,如教学示范、学生随机演示、分组讨论、语音交流等;用户智能管控是指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指纹、手机、一卡通等多种智能认证方式,进入实验室的智能门禁,并自动为其分配机位,当用户离开时,其机位自动收回。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体现着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其核心是通过人性化管理,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目前,邢台学院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已经实施了有限的智能化管理,从计算机设备、网络实验教学、自主学习三方面初步构建了一个趋向人性化的有效管理模式。

四、结语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模型 家具模型制作 家具设计

一、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的实物微缩。

模型是设计师传递,解释,展示设计项目,思路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是产品设计中的一种设计表达方式。设计师在承担某项设计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媒介,技巧和手段,选择立体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构思表现出来,以展示设计作品的一些性格及品质特征,是设计方案的一种设计形象载体。

模型最能直观地体现和表达出设计思想,制作过程使设计思想更明了、更直接的出现在人们面前。是一种验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一种较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或手段。

模型制作是设计师将设想与意图综合美学、工艺学、人机工程学、哲学、科技等学科知识,凭借对各种材料的驾驭,用以传达设计理念、塑造出具有三维空间的形体,从而以三维形体的实物来表现设计构想,并以一定的加工工艺及手段来实现设计的具体形象化的设计过程。

模型制作是种体验,是设计者将设计构想以形体、色彩、尺寸、材质进行具象化整合的体验;也是交流、研讨、评估,以及进一步调整、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有效的实物参照。

二、家具模型制作与家具产品开发设计

家具模型制作在家具新产品开发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家具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要阶段,是家具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表达方式,是设计师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表达出来的立体形象,能够有效的弥补平面表达中不能解决的许多空间问题,使新产品更直观、更具体。

家具模型制作,其制作的程序、方法与过程,由于具有实体的可视化特征,可以对设计效果与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或反复推敲。因此,家具产品模型制作也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设计的过程。

家具模型制作是在家具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通过家具设计模型制作将家具构思设计和家具深化设计的结果以三维立体模型的形式展示出来,作为直观了解和设计效果评判的依据,并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生产制造的依据,这就是家具三维立体模型制作。家具模型要求准确、真实、充分地反映家具产品的造型、材质、肌理、色彩等,并能解决与家具造型、家具结构有关的家具制造工艺问题。

家具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相对于开模阶段来说可以使家具企业把风险降到最低,对把握新产品设计定型、产品的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三、家具模型制作在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家具模型制作是一项能够具体反映学生从二维设计走向三维表现的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是家具设计专业学生从事家具设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专业技能之一。

1、家具模型制作可以弥补家具设计教学中平面图纸设计中的许多空间方面的问题,通过三维形象,使设计对象更直观具体,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家具造型上的各种关系,如局部与整体的空间关系,可以确切了解设计中所体现的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材料与结构的关系等。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家具的造型、功能,以及使用生产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和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2、通过家具模型制作,可以将学生的“奇思妙想”的创意设计,变成现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在家具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培养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模型的制作和设计,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热心和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家具设计兴趣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4、在家具模型制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综合的专业知识,如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和工程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

5、通过模型的制作,大家互相学习,相互比较,也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这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同行业合作伙伴进行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家具设计教学中开展家具模型制作,将极大促进和提升家具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家具设计能力。

四、家具模型制作与家具造型设计课程结合模式

通过对家具企业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的工作分析,进行家具造型设计课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在具体的设计项目和任务中完成家具模型制作。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合一。

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如图示

家具模型制作是家具设计的一个必经过程,是家具设计师的必备技能。家具模型制作已经愈来愈引起家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视,如何从家具模型制作中提升学生家具设计能力更有待于专业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 李敬敏.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严翠珍.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分析[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性;人性化设计;人机工程学

0引言

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展示人类伟大的征服力量和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带给人类新的苦恼和忧虑,那便是人情的孤独、疏远和感情的失衡。在高科技的社会里,人们必然去追求一种平衡——一种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一种高理性和高人性的平衡。技术越进步,这种平衡愿望就越强烈。所以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件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而这种情感和人性平衡的实现,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是责无旁贷的。

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的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问题。

1何谓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它综合了产品设计的安全性与社会性,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内环境的扩展和深化。“人性化设计”作为当今设计界与消费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带有明显的后工业时代特色,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仅从工业设计这一范畴来看,大至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建筑设施、自动化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联系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的条件来考虑。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

1.1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

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例如一款新概念自行车的设计,航天专家依据人体力学原理及人机工程学设计了全新车体,更适合人体生理特点,构思独特,科学地调整了自行车决定于人体骑姿的三大关键部位,克服了现有自行车及山地车的不足。是一种更安全、更舒适、更省力、更适于人类骑行的自行车。"新概念自行车"座位低而且合理,遇有危险情况,收闸的同时,双脚可着地,有效地提高了行路安全。人还能在较宽大的座位上靠着骑行,实现了全身放松的舒适行路,利于健康,免患自行车病。"新概念自行车"不同于一般自行车只能靠腿力骑行,而是具备运用腿力和腰力双重力量的能力及后背的反作用力,同时增大了蹬踏角度,延长了作功时间,因此速度明显快于普通自行车。新概念自行车使人与车达到一种和谐的结合,也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还有一款口腔综合治疗台的设计,其特征设计简洁、流畅、紧凑,充分满足人机工程学的最适当的操作要求,背板上窄、下宽,便于医生最大限度的与患者接近,患者肘部支撑舒适。基座占地面积小,座椅下腿部活动空间大,方便操作及地面卫生清洁。整个治疗台的设计从形式和功能上处处为人着想,是一款成功的人性化设计作品。

再如,牙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产品,但其实它更需要特别设计,尤其是在人机工学上要考虑得尽量周到。牙刷从最早的大头、直把到现在对手把、刷头等部位的细节设计,正反映了人们意识的更新和对人性化设计认识的不断深化。

1.2人性化设计是以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

从根本上说,人性化设计应该是功能主义的,它是在保障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改进产品的外形设计以达到符合人机工程的一般原理的设计理念。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例如美国设计师亨利·德雷夫斯就坚持工业产品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高度舒适的功能性,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即人机工程学。他在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人体测量》,为设计界在人机工程学方面提供了主要的数据资料。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生活节奏紧张,这一切必然导致产品质量观的变化。人们必将会更加重视产品人性化方面的评价,人机工程学等边缘学科的发展和应用,也必会将工业设计的水准提到人们所追求的那个崭新高度。

2如何评定“人性化设计”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所谓人性,是指人的秉性或本质特性,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共性,尽管这种共性在不同的人身上反映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人性的共性一般有:求真、向善、爱美;追求新奇刺激,但又恋旧;有惰性;有情感需求;有自我约束与环境适应力;欲望无止境;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人对情感的追求不是凭空的,是要借助于物质手段来表达或实现的。中国古代诗词讲究“比、兴、赋”,常常是先引入物或景,以此为依托来抒怀。“帘卷西风”,“大江东去”,或婉约或豪放,将各自的心境尽致表达。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也就是说产品不仅要满足人的功能需求更要为人们提供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设计越来越重视对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的含量。人性有着追求新奇的秉性,这就要求设计不断创新,我们的设计追求的是完美,但却不是100%。曾有一位日本学者提出过“80%的设计是最完美的设计”的主张,认为设计不要一次做得太满、太到位,而应留有20%的空间以便今后去填补与完善。现实就是这样的,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很难从正面评定某一设计是具否是人性化的设计,但我们往往可以从其反面即非人性化方面来评定它的不足。如一快餐店家具的设计。店主根据经验得出:红色桌椅可以加快人的就餐速度并使人因受不了长时间的强色彩冲击而不愿久留,具有可以加快桌椅的周转速度和顾客流量的功效。于是,他就将设计付诸实施。这种完全是一种商人为了单纯的追求功利的行为。就生理来说,用餐过快会影响胃肠的功能,对就餐者的健康是有害的;就心理与情感来说,过于抢眼的色彩易引起人的情绪激动和紧张,不仅使人感到不安定、不舒适,甚至会引发争吵乃至暴力。所以这种设计是失败的,甚至是反人性的。

归根结底,人性化设计应该而且最终要由服务对象来做评定。虽然人性是具共性的东西,但这种共性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和需求的程度是不同的。有人向往新奇,有人追求平淡;有人渴望轰轰烈烈,有人希望平平安安;有人积极向上,有人悲观消沉……例如对家具这种消费品的人性化设计的评定,往往不能完全不考虑功利因素,因为情感、生理、心理等诸多因素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设计者必须对服务对象的情况多作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各自的职业、兴趣、经济状况及文化环境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人文的关怀

3设计人性化的表达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他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即多少阐述了人类需要满足的这种先后层次关系。作为人类生产方式的主要载体——设计物,它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庸置疑的。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当然这种品格是不可测量和量化的,而是靠人的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的。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一般而言,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有如下几种:

3.1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是设计中的“以情动人”。

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称工业设计为“工业造型”,虽然不很科学和规范,但多少说明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在“产品语意学”中,造型成了重要的象征符号。意大利设计师扎维·沃根于80年代设计的Bra椅子,采用了传统椅子的结构,但椅背却运用了设计柔软而富有曲线美的女性形体造型,人坐上去柔软舒适而浮想联翩,极富趣味性。

在设计中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具有具体的意义。但色彩一经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因而色彩是一般审美中最普遍的形式,色彩成为设计人性化表达的重要因素。现代设计秉承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为表达语言,体现出冷静、理性的产品特性。现代设计极力反对虚饰,以少装饰、反装饰著称。但在适应机械化大生产技术条件的前提下,适当的装饰确可以增加设计的情趣和个性,使设计物灿然生色。现代设计师常在工业设计中采用或加进自然材料,通过材料的调整和改变以增加自然情趣或温情脉脉的情调,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0世纪80年代由西德人为发育迟缓儿童设计的学步车,曾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该设计没有选用伤残人器械上常使用的那种闪着寒光和铝合金,而采用打磨柔滑的木材制作,再涂上鲜亮美丽的红漆,配上一部玩具的积木车,产品工艺简单,却受到国际工业设计界的好评,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通过对材料的用心选择、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功能的合理配置表现了一种正直的思想和对人性的关怀:让孩子不感到它是医疗器械,而是令人亲近和叫人喜爱的玩具,从而打消自卑感,增加生活的勇气,也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逐渐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3.2通过对设计物功能的开发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渗透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如平等、正直、关爱等,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款款真情,可谓是设计中的“以义感人”。

设计师只有用心去关注人,关注人性,才能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如一个会鸣叫的水壶,把哨子改成吹出一个和声的汽笛,使人在水开时不致因尖锐的哨声而惊惶,当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噪声对人的伤害。超级市场的手推车架上加一个翻板,老年人购物时累了可以当靠椅休息,尊老爱老的美德便体现在细微的设计细节中。与常规方向相反装配的剪刀,给习惯于使用左手的人带来方便。这些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感到世界的温暖、人类的爱心和人与物的和谐亲近。在这方面,日本设计师可堪称楷模。凡去过日本的人,无不对日本设计的无微不至留下深刻印象,大到大型机械产品,小到一把裁纸刀,他们都有独到的设计匠心,充分发挥了为人设计这一宗旨。日本设计界称工业设计为“生活的学者”,认为设计可沟通厂商与消费者,弥补生活的缺陷。1989年索尼公司设计生产了一种用于淋浴室的收音机Showerradio,表达了一种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创造个人产品的设计思想。其周到、细腻的设计理念令使用者感动不已。

现在,设计师对人性的关注已扩展到为残疾人设计的领域,成为人类工业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的一面。德国设计师设计的盲人阅读仪,小巧轻便,可随手拿着在报纸上进行扫描图、阅图和贮存,避免了残疾人的心理障碍,盲人也能与正常人一样读报。他们还为残疾人设计了可利用空气升高的轮椅。这一设计使残疾人在与正常人谈话时,可随意提高轮椅达到与正常人同样的高度,还可像正常人一样使用酒吧台,享受与正常人同样的待遇和权力。这一充分考虑残疾人自卑心理的设计受到了他们的欢迎,也真正的做到了“以人为本。”设计师已在逐步转换自己的设计思维,消费者已成为设计师的“上帝”。“为人而设计”不再只是泛泛而谈的口号,而是深深扎根于设计师心中。

4结束语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深化和上升,人类认识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人类的设计也必将随着自身认识的提高走向更高的境界,即人类社会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化、艺术化的造物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追求物质需要为主到两者兼顾并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由设计的“必然王国”通向设计的“自由王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设计师及消费者的共同梦想。设计的层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素就越多、越圆满,物质性和精神性、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结合就越完美、越融洽。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即是人的认识、思想和情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人类设计是人类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的映照。设计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情”即映射于人类普普通通的设计中;设计是无生命的。又是有生命的,“生命”即蕴含于人类对物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已打上了人类精神意识的烙印,设计也不例外。设计师的工作即是: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设计人性化永远是常念常新的课题,也是设计师永恒追求的目标。可以预言,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让我引用一位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的话来结束本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维:人性。”

参考文献

1、《人机工程学》,丁玉兰.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