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降解塑料报告

可降解塑料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第1篇

近来,A股掀起一股民营银行风,期间各种与民营银行沾边的概念股都曾出现过抢眼的表现。6月3日,金发科技公告称,公司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认购比例30%。6月5日,金发科技的股价创新高,达到17.85元/股。至此,金发科技从3月初的7元每股一路上涨,截至6月5日收盘价17.19元,涨幅接近150%,引起资本市场不少的关注。

探究企业

主导产品销售规模稳步提升

金发科技是国内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种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拥有阻燃树脂、增强树脂、增韧树脂、塑料合金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4000多种牌号的产品。

据统计,国内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在1000家以上,但仅有70余家年产能超过3000吨,大多数企业产品种类、客户资源非常单一,依靠低成本优势存活。

家用电器和汽车领域是改性塑料的主要应用下游。金发科技以家用电器改性塑料起家,通过开拓汽车市场(连续3年增速超过25%),产销量不断攀升,目前国内企业中公司改性塑料的产销规模最大,2014年实现95.59万吨(不含贸易量)。随着公司募投项目陆续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将继续扩大。改性塑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集中度低下的特征为龙头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发展良机。

此外,改性塑料抗冲击、轻量化、强度高、阻燃性好,其90%的生产成本为原材料(各种合成树脂),而合成树脂价格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因此公司改性塑料的成本与油价也有着较高的关联性。

2014年下半年以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金发科技短期经营业务因存货跌价损失而受到一定影响,但受益于采购成本下降,价格传导至下游存在一定时间迟滞,公司改性塑料业务自2015年一季度开始毛利率同比环比均有了明显改善。

新材料带来新增长点

金发科技自2003年开始探索可降解塑料,目前已经开发出完全生物降解薄膜类、注塑类、挤出型材等应用的数十种牌号专用料。受益于欧洲多个国家的禁塑令,2014年公司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量大幅增长,全年实现销量近5000吨(90%用于出口),公司已成为欧洲市场第二大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供应商。

国内方面,公司重点布局农用地膜市场。地膜行业此前长期大量使用聚乙烯地膜,其残膜无法降解,只能依靠人工回收,效率低下且效果也不甚理想。而公司的生物降解地膜可在180天内实现90%降解。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生产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农用地膜已开始在新疆、山东、河南、河北、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进行实验和推广。特别是在新疆,公司计划在2014~2017年期间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进行700万亩以上生物降解农膜的示范和推广等相关工作(2014年已完成14万亩)。2015年农业部将在12个省区率先开展可降解地膜评价试验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可降解地膜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据统计,2013年全国地膜使用量已达136.2万吨,若全部采用生物降解材料,按每吨3万元计算,未来潜在的市场空间就在400亿元以上。

高温尼龙是公司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的主打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据统计,高温尼龙材料国内需求约有7万吨(全球20万吨),因其技术壁垒较高,此前市场被杜邦、拜耳等海外公司所垄断。公司自2013年扩张产能以来,凭借性价比优势,销量增长迅速。据券商调研了解,2014年公司高温尼龙材料销量约为2000吨,同比增速超过100%,2015年有望达到5000吨。

打造“供应链金融”

金发科技于2015年3月在珠海横琴区设立“珠海金发大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探索和研究供应链管理创新模式,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新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供应链管理、塑料原料以及塑料制品和化工类产品贸易、自营或各类货物的进出口业务、一般商品信息投资咨询业务、仓储服务、货运服务、物流服务、新材料技术咨询交流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仓储租赁。

显然,此次投资将合理整合金发科技仓库资源和成熟的物流体系,并通过线上平台协助买卖,线下物流组织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创新;同时,子公司可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应收账款抵押融资和库存质押融资等)。此外,利用金发科技拥有期货交割仓库和海内外现货渠道的优势,开展仓单串换等场外业务,同时提供现货仓储、物流配送和仓单质押等增值服务。可见,这是公司利用本身积累及优势,整合集团资源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是公司在创新延伸业务的一次有益探索。

据了解,金发科技与大商所具备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大商所聚丙烯期货的指定交割仓库(全国共11家),此次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设立为双方进一步开展线上线下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且背靠珠海横琴新区,后续想象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6月3日公司公告,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认购比例30%。目前很多大型民营企业都通过参股民营银行向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以及供应链上合作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行业垂直B2B电商不断替代综合性B2B电商。

从金发科技前不久的2014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公司未来搭建线上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可能性非常大。通过供应链服务,公司有望找到新的盈利模式。

券商评价

国泰君安:公司与广州御银科技及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拟定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金发科技认购30%的股份。塑料行业具备1.6万亿~1.8万亿市场空间,产品品类牌号丰富,下游企业分散具备融资需求,是最适合做供应链金融的化工大宗品种。公司作为改性塑料行业龙头,拥有多年塑料贸易以及同大商所的合作优势之外,花城银行、金发小贷、中合信保等金融组合,将成为“金发大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大展宏图的强大后盾。

上调目标价至20元。维持公司2015~2017年EPS为0.42/0.5/0.6元。本次目标价大幅上调主要基于公司设立民营银行进展顺利,一旦获批将为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提高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40倍PE。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是各类聚合物树脂。而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聚合物树脂原料一般随原油价格波动,同期公司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除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外,还受到下游客户需求、国内其他厂商生产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并不能通过调整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完全转嫁给下游客户,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的风险部分要由公司承担。因此,虽然公司对下游客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由于调价和工艺调整均有一定滞后性,若塑料原料价格出现短息大幅波动,仍然对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申万宏源: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9.33/11.39/13.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6/0.44/0.54元。目前股价对应2015~2017年动态市盈率36倍、29倍、24倍。公司作为改性塑料龙头企业,2015年将享受毛利率提升和产能进一步释放的双重弹性;而新材料业务经过多年积累逐步迈入收获期。此外,公司正围绕供应链金融打造多元化的金融平台,既有利于公司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还能通过整合塑料行业上下游资源扩大公司在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实现对主业的反哺。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成为实业+金融双轮驱动的化工新材料巨头,考虑到公司各项业务良好的成长前景以及公司积极转型的决心,我们上调公司评级至“买入”。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公司进口原材料占原材料采购比例在40%~45%之间。因此,外汇汇率波动对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有一定影响。

高管访谈

《小康・财智》:现在除了传统的改性塑料外,公司在新业务方面有哪些进展?

袁志敏(董事长):目前金发科技是一个两条腿走路的企业,一方面是传统的业务,比如改性塑料,我们会巩固在行业的领先优势,但改性塑料的下游市场已经十分成熟,进入到一个稳定期。另一条腿就是原创性技术,比如金发正在做的可降解农膜,这个是未来成长性很高的一块。

我国土壤种植业需要用到许多的塑料覆膜,传统的这个覆膜是不可降解的,回收不当会对土地构成永久性伤害。而可降解农膜就不存在污染问题,一般90~120天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自然分解掉,从技术和环保来说这肯定是个好东西,但目前推广的阻力也很明显,就是价格太高,一亩地目前的价格是普通农膜的两倍还要高。

我认为要加大对可降解农膜的补贴,不仅在试用期间,在全面推广之后也要有所覆盖。回顾当初推广普通塑料覆膜的时候,国家也是给补贴的,因为不补贴无法培养下游的使用习惯,但过了一段时间习惯养成了,补贴就可以退出了。我很坚定地认为,可降解农膜不仅是一个产业,它更事关粮食安全大计,政府应该大力推广。

《小康・财智》:据我们了解,公司是投入了巨资进行科技创新的,为什么?

袁志敏:全球人民都已经意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金发科技一直都很关注环境、绿色发展的问题,所以一直在呼吁国家治理白色污染。作为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挣了钱之后干什么?就是要让企业持续发展,要在研发上持续投入。

我们投了10多个亿用于研发,可能现在还没赚到钱,但我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好,因为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持续投入创新,就不会有持续的收益,当然,前提是战略方向要正确。我们在新材料上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方向是对的,只要持续去做就会有结果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

同时,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广东省、广州市等也大力支持我们,提供研发经费补贴、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我十分感谢政府一直激励我们,也给我们很多平台,从而形成一股合力。

《小康・财智》:前不久,金发科技公告,要进军民营银行领域,为什么传统行业的金发科技要进军银行业呢?

袁志敏:民营资本渴望进入银行业无非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希望进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产业后,为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利用金融资源,说白一点,可以向关联企业贷款,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二是银行业在中国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回报率高,企业可以通过经营银行来获取收益,将来民营银行可以上市,“一本万利”。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60%,而得到的贷款不到30%。信贷结构的扭曲,使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地下钱庄和非法金融活动屡禁不止。

金发科技牵头申报的“花城银行”拟定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公司拟出资15亿元,认购花城银行30%的股份。事实上,金发科技在金融领域早已落下棋子。

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第2篇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节俭性”向“消费性”转变,一次性商品的使用大幅度增加,但市民回收废弃物的积极性运不如五、六十年代,同时由于人们对塑料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缺乏认识,因此一次性塑料制品用后被随意随地抛弃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由塑料袋等引发的“白色污染”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环保课题。

“白色污染”一词最早来自对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地膜对农田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喻,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地膜产量和覆盖量最大的国家,地膜的广泛应用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农业资材,曾一度被喻为“白色革命”。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由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包括发泡的塑料餐具、器具、包装材料和薄的塑料袋、农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被弃成固体废弃物。由于缺少回收利用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主要集中于我市风景,旅游区周围,河道和道路两侧农田,湖泊和水塘中,以及城镇的各个角落,这不仅破坏了景观,造成了“视觉污染”,而且由于其具有在自然中难以降解的特点,对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这种由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通常多为白色,所造成的“视觉污染”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被形象地统称为“白色污染”。

其实,“白色污染”一词在提法上不太科学,也不够严谨,但作为一种现象的描绘,作为反映广大群众对治理环境污染的关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前把“白色污染”一词仅指一次性塑料废弃物也是不全面的。因为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替代品,如纸质、纸浆、模塑、植物纤维、全定粉等餐饮具,它们虽是采用天然材料为原料,比较易腐烂降解,但由于加入了防水防油剂,又增加了腐烂降解和回收利用的难度,实践证明它们在用后回归自然仍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其降解快慢又相当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条件。因此对任何一类降解的一次性餐饮具和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均应加强收集处理,不应乱扔,才可避免新的“白色污染”重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前车之鉴,应引以为戒。由此,“白色污染”的确切定义应是:无论地一类材料的一次性消费品,其废弃物如不妥善回收处理,而听任其随地丢弃,对市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很多时候,人们总会把“白色污染”和塑料材料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必须对塑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材料。它既是一种材料,也是一种消费品,总的来说,它也是一种物质。任何一种物质均有其生命周期,在达到其生命周期终了的全过程便是降解过程,塑料本身也是可降解的,但其降解过程可以根据产品应用要求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延缓,抑制或加强促进。我们平时看到的塑料老化(发脆、硬化)便是降解的一种表征,但其达到降解终点,周期较长。而且日常常用的塑料制品,已经通过稳定化技术,即加入光、热、稳定剂、抗氧剂等延缓或抑制其固有的可降解性,而且大部分塑料是热塑性塑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塑料产品坚实、耐用,用途十分广泛,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促进各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丰富方便人们生活起了积极作用,当今它已和钢铁、木材、水泥并列成为四大支柱材料,这便是塑料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环保要求,又可在一次性塑料中加入促降解剂,塑料制品在完成它的使用功能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加速降解。因此它已成为塑料家族中带有环保功能的一名新成员。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或漫天飞舞或是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它破坏了城市、农村和风景区的给人的景观美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它也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卫生,给城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的不良刺激,被称为“视觉污染”。人民群众对此反应相当强烈。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其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0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在我国,我们用的超簿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日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种塑料袋。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还有农田里的废农膜等长期残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若牲蓄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病症,甚至死亡。若将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方可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3、污染水体。,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还有垃圾的堆放过程中,其有害成份经雨水冲入地表水体。同时,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和碱性的有机污染物把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渗入地下水或经雨水冲冼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

4、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座半景山。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而且垃圾在自然界停留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缸80-1,塑料100-2;玻璃10。如果利用填埋作业处理垃圾的话,由于塑料密度小,体积大,它会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的处理垃圾的能力,从而更加长了其停留的时间,占地更多。

5、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或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平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塑料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污染空气。

6、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放,而在长期堆放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7、有害生物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根源。

8、耗费资源大。随着人们的需求量大,垃圾的不断产生,厂家也不断地生产塑料制品。但由于一次性塑料制品难于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原理是纸制品的组成物纤物素能被微生物分散,但用纸制品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

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源。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此外:

塑料袋的表亲-------农膜为例,它们是如何危害环境的呢?美国的农业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农用地膜在加速农作物成熟的同时,也加速了土地的侵蚀,以及土地中杀虫剂流失,并对流经的地域造成更大的危害。在美国的许多地方,用塑料膜来覆盖土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可渗透的塑料膜不仅有助于保持土地的湿度,而且暖和了土地,使塑料膜里的作物提前成熟,这对农民来说是大有好处。然而,这样的好处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

许多农民已经注意到,与被植物的残余覆盖的土地相比,更多的雨水从覆盖的土地间的小沟里流失。然而,“没有人操心究竟有多少水因此而流失。”美国马里兰州农业研究中心的一些无机化学家们却提出了这个问题,在2年的时间里,他们收集了从番茄地里流走的雨水,测量了流量,以及里面的污染物。

在1998年,他们发现每立方米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流失量是63公升。这是用巢菜属植物覆盖的土地流失量的4倍,在1999年8月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化学会年会报告中,化学家hapeman说,更严重的问题是每年每公顷(1公顷=15亩)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失去大约4950公的土壤,这是用巢菜属植物覆盖的土地的15倍。她进一步评论说,对于像土地这样一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生的资源,“不能长时间地承受这样的损失。”

然后,她又观察到化学物质的流失,两个用于试验的土地都撒上同等量的杀菌剂chlorthalonil和杀虫剂endosulfan。因为在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里,暴露在外的用于凝固杀虫剂的泥土比用植物覆盖的土地要少,雨水冲失的化学物质前者是后者的19倍。研究人员将流失的水放入装有本地水产物如硬蛤和硅藻的容器里发现,从塑料膜地里流失的水比从植物膜地里流失的水对它们更有毒。

使用塑料膜可以使农民提前3到4周收成作物,这样的蔬菜得到高昂的市场价格。hapeman进一步说:“然而,用泥土和杀虫剂的大量流失,去换取提前3周的收割,很难让人相信是明智的行为。”

三、“白色污染”现状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坚实耐用,价格低廉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据有关材料介绍,全世界塑料产量1998年已达1.5亿吨,比1990年增长51%。我国1998年塑料原料产量约为676万吨,进口量800多万吨,塑料制品近1600万吨,比1990年产量增长3倍多,成为世界塑料制品生产第二大国。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国内包装塑料近400万吨(包括自我套用的在内),其中难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包装材料以30%计,则每年生产的塑料包装废弃物约120万吨;塑料地膜产量40多万吨,其废弃物由于混入了大量沙土,较难回收利用,通常农民把它们捞到地头烧掉,回收量甚微;一次性塑料日用杂品及医疗卫生用品约40多万吨,综合上述各项,塑料垃圾年产量达200多万吨。

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按重量计算,约占3-10%,按体积计占20-30%。

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2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含量约为3%。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1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量约为7%,每年总产量约为29万吨。天津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0.58万吨,其中塑料含量约为5%,每年总产量10.6万吨。

近几年,“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铁路沿线、旅游景区、长江、大中城市的城乡集合部等地区的白色污染尤其受到各级环保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同时也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治理。

四、“白色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管理部门要从行政、经济、技术三个手段并用。从现实情况看,还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治理“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在某些方面应有强制措施,要对市民和餐饮部、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力。比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塑料废弃物的个人或单位进行处罚。

(2)缺乏相关的经济政策

调动塑料废弃的回收、再利用和发挥企业回收利用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此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弃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作为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作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在我国这类经济政策还欠缺或还不太完善。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等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善引起的。餐饮业、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弃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弃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很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很普遍。

(4)各地的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有的地方对“白色污染”的防治尚不够重视,还未将这个问题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通过“以纸代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有的地区强调依靠回收利用来解决:但如何进行综合防治,思想上尚未获得共识。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大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弃物,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缺乏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产生塑料废弃物的生产、经营单位没有责任感,没有认识到自身应履行的义务,没有回收、利用、处置的压力。

五、“白色污染”治理技术

1、管理方面

(1)对包装废弃物的立法

199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其中对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和制品、塑料地膜等明确规定应当采用回收利用、易处置或在自然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目前国家环保总局正在起草《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实施条例》,对固体法中有关包装废弃物的原则规定做进一步的细化。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

(2)将铁路沿线的长江的白色污染列为优先治理的重点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单位对运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直接往车外、船下倾倒。随着交通运输的增大,这种粗放经营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此,1995年起原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布了《关于维护旅客列车、车站及铁路沿线环保卫生的管理规定》。规定:严禁乘客、乘务员向车外抛弃废弃物,实施垃圾袋装化处理等。现各项管理制度基本落实:旅客、工作人员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得到了基本控制:铁路沿线积存的垃圾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理,重要铁路两侧的“白色长廊”基本消失。

随着三峡地区的发展,船舶垃圾产量增长很快。这些垃圾全部被倒进江中,不仅影响水质,而且影响到葛洲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对此1997年12月,交通部、建设部、原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布了《防止舰舶垃圾和沿岸固体废弃物污染长江水质域管理规定》。规定:禁止向水中抛弃垃圾。船上要配备足够的垃圾收集容器,要有船舶垃圾记录簿及垃圾管理计划等。

1998年7月18日,副总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对治理“白色污染”做了重要指示。要求在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流域、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问题。根据这一要求,国家环保局与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于当年9月联合了《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弃物管理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有:铁路车间、车内,长江及太湖等内河水域航运的船舶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铁路沿线、长江、太湖流域沿岸禁止倾倒垃圾;对已在沿线(岸)堆积的、水中漂浮的垃圾要求在限期内清理干净;交通运输工具上及旅游景点、景区要配备足够的垃圾收集容器等等。

(3)强制生产者回收包装废弃物的试点

1997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选择北京、天津两市面上作为试点,要求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回收使用后的餐具。具体收集、处理工作由回收公司承担。生产企业根据各自的产量向回收公司交纳收集处理费。两年来,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北京市的回收率已达60%,天津已达50%。

2、技术方面

我们大家都用过或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塑料制品,它们有许多优点,强度大、坚实耐用,还可以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但它们在完成使用周期后较难降解,从环保角度出发,这些优点又可以被认为是缺点或不足,但是塑料的发展历史还不到1,比起其它传统材料几百、几千年的发展史来说是短暂的,因此存在一些缺点或不足也不足为奇,问题是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采取消极的办法、一刀切淘汰禁用?“以纸代塑”?还是采用积极的办法,正视其存在的问题,采用科技进步和综合治理的办法去解决。后者是新世纪赋以我们的环保重任。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对策,运用行政、科技、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当前应在加强管理、制订有关政策法规,扶植有利于环保的企事业发展,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抓好舆论的正确导向等前提下,借鉴国外3r1d,即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的治理对策,初稿实施省资源化(减容、减量)、再资源化(回收利用)、无害化(可降解)等多法并举、防治结合的对策和措施。

(1)资源化(减容、减量)

省资源化即减容、减量,是减少或抑制塑料废弃物的产生量,包括少用,即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或少用;或通过填充天然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减少塑料用量,不仅节省有限资源,也可以减少污染;或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功能、延长寿命、一物多用,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的消费量;减薄,即在保证应用性能前提下,通过改变原材料配方和产品结构设计,使产品达到轻量化、薄壁化;减容,即通过压实、溶解、消泡等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体积,随之也节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耗,这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也是防患于未然和从源头抓起的办法。

(2)再资源化(回收利用)

再资源化即回收利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更重要的包括从立法、回收、生产、检验、销售等一整套系统工程问题,是各国积极开发,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有效办法,从塑料废弃物总体而言,相当一部分是易回收利用的。但对一次性塑料废弃物而言,必须根据各废弃物的种类、质量、数量、流向及处理方法,易回收又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经济合算的应尽最大力度去回收利用,包括材料、热能、燃料油、化学品等,这不仅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从节约地球有限资源,有效利用再生资源的角度均具有重大的意义。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但目前回收利用无论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回收体系的建立,高效回收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以及回收料的产品方向等均会面临许多技术经济方面的难题,有待于政府和民间加大科技投入,通力合作作为重点问题研究解决。

(3)无害化(可降解)

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黄骅市;塑料产业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199-02

塑料产业作为河北省黄骅市的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追求企业利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消费了大量的石化资源,加之行业整体普遍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粗放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于黄骅市塑料产业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下黄骅市塑料产业发展状况

河北省黄骅市被誉为“中国北方模具之乡”,依附于模具产业的蓬勃发展,黄骅市已成立了百余家塑料加工企业,塑料行业已经成为黄骅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1.塑料产业已初具规模。从2006—2010年,黄骅市塑料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产品总产量上均实现了翻两番的增长,分别占全国塑料行业总量的0.05%和0.07%,表现出强有力的发展态势。五年间企业数量增加了54家,实现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吸收就业人数增加了1 440人,具备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此外,黄骅市塑料产业所产塑料制品以注塑产品为主,产品样式日趋多样化,已基本涵盖塑料包装、建筑管材管件、日用品和塑料零部件四大系列,拥有上百种塑料产品,可以充分挖掘塑料市场资源,实现更广阔的销售。现今,85%的塑料产品销往东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北以及内蒙古等北方地区,12%的塑料产品销往韩国、美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经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塑料产业已初具规模,基础稳固,发展前景广阔。

2.塑料产品需求旺盛。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决定着人均购买能力的大小。收入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对于塑料产品而言,收入与需求保持着同方向的变动,不难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黄骅市塑料产品的产销量的增加。目前,黄骅市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大大刺激了塑料制品需求。就资料显示,2011年黄骅市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8亿元,增长28.5%,增收4亿元,其中扶持民生支出达8.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8%,接近50%,同比增长19%,再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全市一般预算收入7.2亿元,增长29.5%。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们的消费趋势增强,市场需求扩张,黄骅市塑料制品销售量总体增加了10.7%,实现增收3 50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发展,预计未来五年黄骅市塑料产品需求量仍会保持10%增长水平。

3.塑料产业减排整改。黄骅市110家塑料企业均采用传统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制造,且制造塑料产品大多均是化学合成制品,无法自然降解,长期以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塑料制品的侵害已成不争事实。政府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下去,2011年明确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益的增长方式。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严控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逐步对黄骅市塑料行业开展大范围节能减排整合行动,打击违规生产行为,鼓励塑料企业节约用水、用电,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塑料项目实施,帮助环保技术普及应用,为塑料产业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持。黄骅市塑料产业正面临低碳转型契机,将来的塑料行业必将走上低碳发展道路。

二、低碳经济下黄骅市塑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产原料短缺。加工原料是塑料行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原料的供应链状况以及原料的价格波动涨跌,时时刻刻影响着塑料行业的走向。黄骅市广大塑料加工企业均属于中小型企业,加工所用原料基本是传统五大通用合成树脂,分别是PE、PP、PVC、PS、ABS。黄骅市塑料企业生产用料消耗过程中,五大合成树脂消耗量占加工原料消耗总量的比例之和高达80.88%,由此可以看出,黄骅市塑料企业对传统原料存在高度依赖性,可以说黄骅市塑料行业的运行已然离不开对传统合成树脂的消耗。然而,传统的合成树脂原料均属石化塑料,主要以石油为主要来源。一方面,由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不可能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黄骅市塑料产业必将面临原料短缺问题,而这将根本抑制塑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近些年来石油价格受国际局势走向影响剧烈,总体仍保持价格不断上升态势。在石油价格的驱动作用下,塑料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也在不断增长,黄骅市塑料企业将面临着巨大成本压力,随着压力的加大,企业利润无法实现,造成经济效益低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2.技术设备落后。在塑料制品的生命周期内,CO2主要在塑料制品合成与加工耗能过程中产生,这部分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到总碳排放量的80%,也就是说在完成塑料制品注射加工系列动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的性能状况成为了减少生产加工过程中碳排放量排放的核心因素。近年来由于巨大耗能负荷,碳排放量日益增多,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技术是中国塑料机械企业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全自动注塑机以及伺服液压注塑机已经问世,相对于传统同类型的定量泵注塑机可分别节能50%和30%,但相对的机械价格却高出了分别7~8倍和3~5倍。目前黄骅市塑料企业有110家,而且全部是私营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绝大多数塑料企业资金实力薄弱,自主创新观念不强,高额的技术引进价格更是违背了黄骅市塑料企业管理者追求高额利润的心理,导致目前黄骅市塑料行业整体规模偏小,科技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耗能量居高不下,低碳先进塑料技术在整个行业推广举步维艰。这样的现状不仅造成了企业耗能成本整体上升,行业经济利润难以提高,而且加剧了碳排放量过快增长,环境压力增大。

3.消费观念陈旧。消费者对塑料制品的青睐程度极高,一直被广泛购买。相对地,消费者大多对塑料产品的认识不足,大量价格低廉的非耐用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比如塑料购物袋和塑料保鲜膜,被消费者肆意购买,用完后消费者便将其随意丢弃,从而造成了塑料废弃量大幅上升。废旧塑料丢弃问题从消费中产生,自然也需要从消费中解决。黄骅市塑料产业在2009年消费后的废旧塑料废弃量为11 770吨,而总产量为22 400吨,废弃率为52.54%。而实际情况是近几年黄骅市塑料行业平均废旧塑料回收率仅为22.5%,也就是说30%的废弃塑料处于未回收状态,被丢弃在自然界中,加之化工合成塑料制品无法进行自然降解,长期留放自然环境会产生大量CO2和SO2等气体,碳排放量上升,破坏生态环境。专家预计未来五年塑料制品的废弃率仍保持高比率,回收率会在22%~25%之间波动,这表明仍将会产生大量的废旧塑料,也就是说废弃塑料整个生命周期所耗费的能源以及使用的原料都在消费过程中大量流失,对环境的破坏情形可想而知。

三、黄骅市塑料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为了顺利实现塑料产业低碳转型,提高产业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1.使用生物塑料。黄骅市塑料产业石化塑料的高比例应用造成了大量塑料制品在降解和焚烧过程中的高碳排量,同时由于石化塑料具有不可再生性,塑料企业面临成本日益上涨,原料短缺的问题。生物塑料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塑料,或者是以淀粉等天然物质为基础生成的塑料,具有环保、低碳的特点,是理想的塑料原料。据专家估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国内生物降解塑料在一次性包装领域的需求量将达150万吨/年,无纺布领域将达60万吨/年,在农业地膜领域将达100万吨/年,在一次性日用杂品和部分医疗材料领域将达50万吨/年。由此可知,一年内总的生物塑料需求量将达到360万吨,计算可知会减少576万吨的碳排放,生态效益巨大。在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高涨和石油价格上涨的作用下,生物可降解塑料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这将为黄骅市塑料产业生物塑料制品销售带来机遇,应该加快黄骅市“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化生产线”的建设,推进生物塑料工程的实现,可最大限度地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黄骅市塑料产业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实现。

2.建立试点基地。激发企业投入低碳技术研究的热情,应由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灵活度高且详细试点择选标准,选取经营状况良好、工业总产值持续上升、经济基础较好、技术相对先进的塑料企业作为试验点,建立数个新型低碳技术试点基地,引进相关数控人才和高级技工,加大对低碳节能技术的自主研发投入。凡是建立试验点的塑料企业均有享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权利,对开发新技术成功,表现突出和低碳技术实现大范围普及和应用的企业予以资金扶持和奖励,继而激发黄骅市塑料企业从事低碳技术研究和使用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塑料企业经营者的关注。塑料产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对试验点企业进行整合,定期组织企业管理者就低碳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进行报告,并作相关发言,展开试验点间“头脑风暴”,扩大信息透明度,强化企业间的技术流通和交流,通过点与点之间的信息流动,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低碳技术今后的研究创新和技术改进提供理论成果。

3.普及低碳理念。首先,厂家应明确塑料制品信息。企业应在商品说明和公司官方网站上详细明确生产商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并附上相关对比数据和标准、厂家联系方式,方便消费者了解所购产品的详细信息,及时进行咨询,从而减少不合格产品的购买,扼杀质量标准不合格塑料制品的销售市场。然后,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回访消费者。塑料加工企业应及时追踪本企业塑料产品市场流向,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消费者的反馈信息,统计相关数据,及时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塑料制品。最后,制定塑料产品回收标准,向消费者提供合理赔偿。鼓励消费者及时对塑料制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告知企业,企业依据回收标准和规定及时对确实不合格产品回收,并对利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进行合理补偿。

参考文献:

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第4篇

(一)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高

在农业生产这样一个较长且需要科学指导的过程中,存在村民只重视数量而抛弃质量,忽视农药化肥污染的现象。在环保监督意识方面,据调查统计接近86%的居民认为若环境污染不侵害自己的利益,就无需去管,也不会向环保部门报告。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上,71.9%的人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不熟悉,甚至不明白,11.2%的人对此较为了解,但是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有16.9%的人认为自己对此非常理解并且要作出自己的努力。综合上述几方面说明,该市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总体不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二)家畜养殖污染面积大且严重

近几年来,即墨市家畜养殖业的发展模式从家庭散养走向规模养殖,出现了家庭散养与集中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据统计,即墨市去年发展生猪170.12万头,发展牛20.75万头,发展羊190.14万只,发展家禽4091.71万羽左右,全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达1398.42万吨左右,其中农村畜禽粪便年排放量高达721.21万吨,约占总排放量的51.6%。如果加上冲洗圈舍的污水、因病而死的畜禽、孵化的残余物等,数量将更加庞大。以即墨市环秀街道办事处东山前村为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养殖场畜便占地面积逐年加大,已经影响到人居面积和实际养殖面积,而绝大多数的家畜粪便未经科学处理直接堆放在路边或是排入河流水库,对本村的土壤资源造成巨大污染,尤其是水资源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的饮用水,成为本村新的污染点。

(三)农用化肥、农药利用效率较低

即墨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11年,全市农药用量300吨左右,有机农药10吨左右。重点推广了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核心的多种科学施肥模式,化肥施用强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化肥施用强度309千克/公顷,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农药化肥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有机农药使用率较低,农药化肥使用方法不当等都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由于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只有29%~34%左右,其中的大部分都因为挥发作用而进入大气中或是通过排水沟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和水源污染,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四)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危害

在过去,农村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作为燃料燃烧,现在,虽然家庭取暖方式已由秸秆转变为燃煤、液化气,但秸秆燃烧仍旧作为处理秸秆的一种方式而存在,农民在收获粮食的同时,无法处理大量的秸秆,只能将其一烧了之,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同时造成巨大的烟尘,威胁人体健康。近三年来,即墨市秸秆利用方式主要以焚烧为主,比重连年降低,等方式逐渐开始兴起,说明该市在秸秆利用方面正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即回田、作为牲畜饲料、沼气利用等方式利用率仍然过低,还有大量的秸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并且在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五)生活废弃物处理效率不高

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效率不高,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具有广大的地域面积,农民居住较为分散,交通相对城市较为不便,废弃物的成分十分复杂,不便于集中的运输和处理;二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废弃物已不再是过去的单纯的生活垃圾,其种类正在日益增多,可降解的材料越来越少,废电池、农用地膜、不可降解塑料等所占比例不断增大;三是当下农村的生活废弃物处理系统还未真正建立起来,目前农村仍旧沿用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法,水平比较低,比如单纯的深挖式填埋、露天燃烧、随便丢弃等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二、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环保意识

当下,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宣传力不强,广大群众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摆到一个重要的地位,故而,重视将农村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是十分必要的。要像重视城市发展一样,重视农村生态改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做出的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重大决策。同时,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政府应当联合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通过网络、电视、图书、宣传手册、宣传横幅等方式,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宣传对象,广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开展专项活动,开展贴近实际、群众、生活环保宣传及科普教育,积极发动和号召村民参与到其中来,使广大村民能切身感受和领悟到农村环境保护的必要,在全社会形成农村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防止畜便污染

要以中小型养殖场为重点,政府要联合其他科研院所和科研单位,运用现代生物和化学技术,对现有的牲畜饲料进行改良和革新,积极研发无公害环保型饲料,提高牲畜的生产性能及产品的质量,同时有效地增强牲畜本体抗病的能力和免疫能力,抑制牲畜肠道疾病的发生,并且做到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机结合。为了防止畜便污染,提倡使用循环水来清理污染,降低污染率,同时可以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处理牲畜粪便,这样能有效改善土壤营养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大力发展生物性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的益处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良好,对人和其他生物不造成威胁,不对环境构成污染;第二是针对性强,只针对害虫,而不伤害其他相关生物,能够有效的维持生态系统均衡;第三是生物农药的成分复杂,发挥作用的因素众多,不会使杀灭对象产生耐药性。故而、大力发展生物性农药,实现生物性农药的广泛推广与使用,是减少农药使用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核心技术,是解决农药污染的最根本方法。

(四)加快秸秆再利用和沼气建设为核心,完善农村能源设施建设

第一是政府要加大秸秆科研力度,大力推广秸秆沼气、气化等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和技术,使秸秆利用真正适合在广大的农村进行推广和运用。据统计从2007年以来,即墨市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1处秸秆气化站,秸秆固化机械40部,建设生物质炉5000台。第二是广泛推广和普及使用沼气。沼气的广泛使用,可以使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大为改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目前,即墨市已经建设沼气池12000个,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4处,建设中小型沼气池63处,环境效益十分明显,广大农民直接受益,在推进清洁能源利用上取得了重大进步。

(五)农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资源化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达到80%,污泥产生量随之越来越多。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预测,到2015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将达到3359万吨,即日产污泥9.2万吨。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仍以原始粗放的填埋为主,数以千亿的污水处理的投资是否换来“污染转移”备受各界媒体关注,由此,污泥的安全处置引来热议。污泥处理不当排入环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产生二次污染,危害人类。

全国范围内污泥的处置方式主要有污泥土地利用、焚烧与协同处置、建材利用、填埋。填埋是我国当前处理污泥的常见方法,污泥是一种资源,如何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实现污泥资源化将成为污泥处置领域的重点发展技术。污水处理厂污泥不含Pb、Ag、Hg、Cd、Cu、Pb、Bi、As、Cr、Ni、Co、Ba等,其组成成分具体如表1:

表1 污水处理厂污泥组成成分表

1 污泥土地利用资源化

几十年来受重金属风险影响,污泥制成的有机肥曾一度被农业部禁止施用农田,只能用作填埋土、路基土、绿化土。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式技术成熟,经过高温好氧发酵后各项指标是经得起考验的,而且转化成有机肥后腐殖质、有机质能有效改善土壤。污泥的土地利用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回归。

2 缩减污泥处理处置成本

“重水轻泥”思想仍然存在,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每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难题,由于污泥处理未列支于污水处理费用,一般的污水处理厂能够实现正常运转主要依靠政府补贴。降低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方式是考虑辅料的选择,行业内先后选择锯末、花生壳、玉米须以及加工粉碎后的玉米棒等均不理想,最终采用腐熟物料作为新的辅料,成本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一。

3 污泥产品及应用

由于下游产业链不完善,业外人士对污泥产品认识不清,污泥产品的去向令人堪忧。实际上,污泥的高温好氧发酵处理有效的杀灭病虫卵、杂草种子、稳定有机质、脱除水分,而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林地用泥质》标准,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和处理,根据需要进一步处理也可用于生产有机复混肥料用于农业生产。随着各项合作,污泥作为绿化土,作为肥料,得到有效推广使用,实现了增收。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采用了污泥产品作为栽培基质,尤其是名贵苗木的栽培基质各项指标要求较高,污泥完全符合该指标要求,世园会的植物栽培、育种都选择了污泥产品作为栽培基质,并给与了充分肯定,植物长得好,又节约了资源,可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大丰收。

污泥产品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污泥与垃圾混合堆肥具有经济简便的优点;污泥消化制沼气有效减少了污泥数量;污泥燃料化技术主要采取HERS与SF法制成燃料;污泥的建材利用减少了建设焚烧炉的投资,利用自身的热值节能了能耗;污泥产品作为粘结剂将无烟煤加工成型煤,降低了灰渣中的残炭,防治了污染;污泥制成可降解塑料,有效地解决了“白色污染”;污泥低温热解制成燃料油是一个能量自给有余的过程,有客观的发展前景;污泥生产灭火剂是经济效益很好的项目得到了推广及应用。

污泥资源化技术也不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污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土地利用方面,利用前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在同一地点长期超量施用污泥。

4 结语

污泥的处置一直是处理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障碍,在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能够将污泥综合利用资源化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土地利用是符合我国现状的主要利用方式,因此,污泥成分中对重金属等各项指标的控制尤为重要,各种有机肥的生产能够消化大量的污泥,亦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污泥处置标准的出台将能够带动污泥综合利用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从而实现污泥的集约化处理。

【参考文献】

[1]邹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方法研究[J].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1.

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第6篇

一、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绿色化学理念的体现

1.教材中建立了与绿色化学相一致的概念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从不同角度建立了与绿色化学内涵相一致的基本概念。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等概念,在介绍概念的同时还分析了有关污染的成因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实验操作的要求,药品取用的规则,金属的回收利用,塑料的回收利用、研发可降解塑料,提倡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等都体现了“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绿色理念。

2. 工业化学渗透了绿色化学观点

例如 :煤、石油以及石油产品如果仅仅作为燃料就太可惜了而且还有严重的污染,在化学教科书上册第147页就介绍了工业上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对人类更有价值。同样在化学教科书上册第143页介绍了车用乙醇汽油,其中的乙醇就是用高粱、玉米、小麦、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的,是可再生能源。在化学教科书下册第17页,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的实验,强调了一氧化碳尾气的处理。在化学教科书下册 第103页“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提供了低能耗海水淡化的新方向。为了节省资源,工业制氧气以及氮肥都是以廉价环保的空气为原料。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工业化学内容不多,但都不例外地合理渗透了绿色化学观点。

3. 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原理

在中学化学课本的编制和修订过程中,有关实验内容安排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原理:(1) 对常见实验的固液试剂的取用给出了限量要求;如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2) 介绍了闻药品气味的方法;(3) 实验剩余药品的处理做了明确规定;(4) 强调了实验中常见的事故避免、应急处理等;(5) 介绍了特殊试剂的保存和使用原则及方法;(6) 在课本中引入了减量、减废的微型化学实验;(7) 在硫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有污染的实验中强调了尾气的处理办法;(8) 在教材修订时删除了有一定危险或危害的实验,等。

二、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1. 在素质教育中传播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容忽视的污染,这就需要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而绿色化学要求与环境教育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向学生阐明绿色化学的观点、要求,使他们树立起防治污染、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结合绿色化学要求,教给学生防治污染的重要方法――减量、减废、回收、再生和拒用等。绿色化学对化工生产,化学实验提出 “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实验要求,可激发学生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创新精神。

2. 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点

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我认为:

(1) 要大力推行微型实验,即要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要给出限量,用点滴板代替多只试管做的对比实验,还可以把烧杯、集气瓶、学生实验等微型化。课堂上在微型化带来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借助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

(2) 要努力改革实验方式,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如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实验、有些定性实验可放在滤纸上完成。

(3) 要优化有关实验,如《燃烧和灭火》这一节中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剧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向教室内扩散,引起师生咳嗽等不良反应,可通过在氧气导管的末端接一个倒挂的漏斗罩住水中的白磷来改善。

3. 利用突发新闻事件(与化学有关),适时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每天都会有大量与化学相关的信息,如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添加剂事件,教师应及时搜集与绿色化学相关的题材,结合课堂教学可使学生真正感到化学与环境、生态发展的关系。、

4.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办板报、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参观附近化工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环境教育从学生切身问题入手,抓住时机灌输环境意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针对很多人因入住新房患上严重疾病的报道,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室内装修会遇到哪些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调查活动。学生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自编调查问卷,自己跑市场了解家居装修材料性质,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撰写调查报告。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到许多境知识,如地面装修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墙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出甲醛、三氯甲烷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有机物。通过调查,学生还提出了许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如尽量少用中国传统的爆炒做菜方式,以减少油烟的排放量;做菜过程始终开动抽油烟机,以减少燃烧过程产生的CO、NO2等有害物在空气中含量;室内放置吊兰吸收甲醛;室内禁止吸烟;等等。总之,活动的开展大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在生活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限塑令;绿色行政;政府;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正在建立一种新的行政管理体系——“绿色行政体系”。“绿色行政”就是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整体的行政。绿色行政管理活动是对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的活动。严重的环境问题迫使政府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制定科学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发展方针、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环境友好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绿色行政”的核心和基本目的。据统计,我国一个大型城市每年会消耗近100亿个塑料袋,相当于每天约2700万个,总重量4.95万吨的塑料袋。这些日益增多的、几乎达到天文数字的塑料袋对城乡清洁卫生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如果再不采取疏堵结合的强力措施,白色污染无疑会继续大行其道。在此背景下,国务院颁布的限塑令于2008年正式出台。限塑令正是绿色行政的一项具体政策。

一、限塑令实施过程中绿色行政的缺失

绿色行政对象可分为政府自我主体、企业主体和群众主体。环保部门作为推动绿色行政的主导力量,担负着绿色管理工作的考核、监督、检查、宣传工作,环保部门自身要首先具体绿色行政的意识、知识和能力。企业主体是生产、储运、营销的主要施行者、实践者,企业在“限塑令”方面是源头之水,企业对于限塑令的态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着政策实施的具体落实度。广大的群众是消费的群体,是绿色环境的受益者。群众的绿色意识推动群众自觉的抵制污染性消费口,从自身做起践行塑料购物袋有偿制度,采取绿色消费行为。

(一)“限塑令”历经四年来实施显露出的若干盲区

1、餐厅酒店类消费场所成为“限塑盲区”

《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商品零售场所是指向消费者提供零售服务的各类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由于其中没有包括餐馆,一些餐饮企业明确表示还将继续向外带消费者无偿提供塑料袋。

2、集贸市场的执行状况不尽如人意

由于集贸市场内商户多是零散经营,不便于管理,虽然有市场管理者指定的塑料袋,但大多数小商贩仍私下免费提供不符合厚度的超薄塑料袋。

“限塑令”并未完全起到原来有关部门所设想的效果。由废旧塑料包装造成的“白色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峻。人们甚至戏称“禁白(白色垃圾)”成了“白禁”,“限塑令”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只吓人,不咬人。

(二)“限塑令”实施中的绿色行政缺失

1.“限塑令”自身存在的软约束主要表现在政策对象缺乏具体明确性

在实际政策中,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政策自然令人无法执行,也容易引起政策界限不清和导致政策随意变通。例如,由于“限塑令”的适用范围不够明确,流动的摊贩、店面非常小的杂货店在不在政策的适用范围内,行政管理部门很难具体执行。

2.行政管理上的多头领导造成了责任分散

在国务院办公厅的“限塑令”中,限塑是一个需要多个部门作的任务,因此很难起到针对性的打击作用。而且在“限塑令”的实施上,目前还未落实完善的管理责任制,缺乏综合性治理手段,必要的跟踪监管不到位,对违规的商家查处力度不够;市场的监管不力,甚至是无人监管;市场管理人员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市场怕得罪商户影响招商,导致“限塑令”形同虚设。

3.塑料替代品的环保性欠缺实用性

“限塑令”实施后,部分商家转而以纸袋、无纺布袋作为替代品。然而,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塑料替代品的便利性,而忽视替代品也应当具备环保性。现在塑料袋的替代品主要是纸袋和无纺布袋。纸袋不但价格偏高且防渗、隔热性能差,大量使用更会造成木材的浪费,而造纸过程中又会对水造成污染。而布袋一方面价格较高,二来使用次数有限。更大的问题在于其清洗过程也较复杂,由此还会直接导致更多的水资源浪费。

4.行政管理部门宣传不到位,群众环保意识跟不上

禁塑并不是单纯塑料袋的问题,而是要解决由塑料袋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而环境保护问题作为一种思想意识观念,在人们心中不可能一瞬间形成,它需要有关部门去宣传,去引导。到目前,很多老百姓虽然知道“限塑令”,但是还不知道塑料袋所能造成的危害,而部分偏远农村的村民更是无法理解为何要实行“禁塑令”。

5.消费者长期的生活习惯是消费者和商贩在长期的买卖中自然形成的选择

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如下: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商家提供塑料袋,由于消费者购买的效用大于不购买的效用,所以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同理,如果商家不提供塑料袋,消费者会选择不购买。所以消费者的行为取决于商家是否提供塑料袋。在消费者都更希望小商贩提供塑料袋时,小商贩自然选择了免费提供。因此,在这个博弈的最优均衡解就是小商贩提供免费塑料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选择,而“限塑令”根本就没有触动这一自然选择。

二、推行绿色行政以提升限塑令效果的建议

从限塑令的实施情况看,目前我国绿色制度普遍存在着标准较低、覆盖范围小、执行软化、可操作性较差、短期倾向明显、与其他制度配套不够等不足。我们应倡导绿色行政以解决目前限塑令难以真正落实的问题。

(一)政府要加强各部门协调合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质检部门要加大对生产不合格塑料袋“地下工厂”的查办力度,从源头上禁止超薄塑料袋的生产。财政、税务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支持、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工商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流入市场,对违规继续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等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商务部要会同发改委制订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逐步形成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市场环境。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制订环境准入条件、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建立废塑料从回收、运输、贮存到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减少由于塑料购物袋造成的环境污染。

(二)吸收外国资源与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积极推行国际环境管理标准

其实中国的限塑令在世界上并不是先例,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实施限塑令已有很长时间。德国大多数商店为顾客提供塑料、帆布和棉布等3种购物袋选择;法国超市则为顾客提供耐用包装塑料袋,并且免费以旧换新;美国则用一些自然和回收材料制成可降解塑料袋供顾客使用;肯尼亚政府已经开始对塑料袋征收120%的消费税;我国香港地区也将在2009 年征收塑料袋税;……这些国家对于限塑令的政策对于中国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制定绿色行政规范,实施绿色工作考核

绿色行政规范制定了行政主体行为准则,指导行政主体日常工作行为。绿色行政规范一方面,通过一些激励性机制,鼓励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和市民严行“限塑令”,政府必须围绕“限塑令”寻找新的办法让市民意识到不使用塑料袋的好处和利益。例如,英国有超市采取“奖励积分法”,顾客重复使用购物袋可累积得分。另一方面,加强对农贸市场等流通市场塑料袋使用的管理。限制超薄塑料袋,提供有偿袋,推广环保袋,同时只要政府的监管力度足够大,小商贩就必须考虑提供超薄塑料袋时所冒被严加惩罚的巨大风险。

(四)国家大力研发替代品,并积极推广

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技术支持、资金供应、税收减免、人力资源等方面)以鼓励发明和使用非石油产品为原料的环保方便而又实惠的替代品,以替代目前的非环保塑料袋。同时,针对目前研制出的可替代品成本过高的问题,政府应考虑拿出一部分资金或将塑料袋有偿使用的收益用以补贴降低可替代品的过高价格,以达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以此来养成消费者不使用塑料袋的习惯,推广环保塑料袋。

(五)通过媒体、社会舆论等多种方式,宣传“限塑令”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宣传政策是对执行政策对象而言的,政策法令只有让执行政策对象知晓、了解、认可、支持,才能真正从内心里自觉接受和服从政策规范要求,从而使政策中的问题得到顺利地解决。通过媒体、网络、社会舆论等多种方式,加强“限塑令”实施对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和其实施效果对消费者的影响的宣传,提高老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让老百姓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性,从而打破消费者的习惯性心理,主动拒绝塑料袋。

(六)发挥绿色消费的引导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消费品开始提出对人体、对环境无害的要求,如绿色标志产品的出现,包括绿色食品、绿色包装等。这种动向表明,环保之风已开始吹绿市场,消费者手中的钞票开始变成“选票”,他们的选择决定社会的生产,即消费引导生产。政府和企业应切实发挥其在引导和生产方面的优势,推动绿色消费的落实。同样,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群众对于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接受度提高后能够反作用于政府限塑令政策的执行,企业也会在塑料袋的生产和有偿使用上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付永胜、朱杰:《绿色行政体系的建设研究》,载《环境保护》2004年第12期。

[2]苑秀芹:《“限塑令”实施中的政府管理缺失研究》,载《前沿》2010年第6期。

[3]李亚威、黄荟宇:《关于“限塑令”政策执行状况的调查报告——以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为例》,载《学理论》2010年第24期。

[4]杨羽:《浅析“限塑令”对塑料袋生产行业、经营性商家以及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载《才智杂志》2008年第13期。

可降解塑料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污泥处理;技术;污泥堆肥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污泥产量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及其数量在不断增长。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它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同时包括混入生活污水中的泥沙、纤维、动植物残体等固体微粒及其吸附的有机物、金属、病菌、虫卵等物质的综合体。污泥中既含有多种有益生物生长的微量元素和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机质,同时也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重金属及某些难降解的有机毒物。

2.我国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与资源化主要技术

(1)我国城市污水污泥处理

从国内已运行的城市污水厂来看,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大体可归纳为18种工艺流程。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是由液体和固体两部分组成的悬浮液,所以污泥处理最重要的步骤是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以减少污泥的体积。污泥水与污泥固体颗粒的结合力是很强的,如果没有污泥调理(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者热工的方法),则绝大多数污泥的脱水是非常困难的。脱水方式的选择必须与污泥调理方式、脱水后是否干化及最终处置的形式结合考虑,如果脱水后的污泥直接用于农业,其含固率要大于25%,如果脱水后的污泥直接填埋(例如我们目前的状况),仅考虑含水率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承载能力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采用无机药剂的化学调理(在污泥中形成骨架)和板框压滤机脱水才能满足填埋场的要求。另外污泥生物稳定时间、程度、方式对污泥的可脱水性能有明显的影响,生物稳定时间不足、稳定程度不高的污泥,其脱水性比未稳定的污泥差;好氧消化生物稳定的污泥可脱水性比厌氧消化稳定的污泥差。图1是几种污泥脱水技术在我国所占比例。

图1是几种污泥脱水技术在我国所占比例

(2)国内城市污水污泥处置现与资源化主要技术

目前国内污水厂污泥处置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堆肥、干燥制肥、石灰消解稳定、污泥制作陶粒、污泥制砖、污泥制水泥、污泥填埋等。

3.污泥堆肥

污泥堆肥是简单易行的污泥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污泥农用前通过堆肥处理,经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植物养分形态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臭味、杀死病原菌和寄生虫。堆肥应该是首要的污泥处置技术。但前提是污泥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在控制指标内,污泥堆肥生成的有机肥料才有应用之地。尤其是目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排放,导致了污水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样的污泥用于农作物的施肥会使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

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预测到,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苗木花卉草坪基地。而污泥有机肥用于花卉苗圃,一是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二是促进苗木和花卉的生长;三是污泥中的一些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不进入食物链,同时树木园林花卉对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有一定的净化功能。

污泥堆肥可以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泥稳定技术,但自然堆肥需要的时间长、占地大、肥效低、肥料的经济价值小;目前国内有一些机械化程度高的堆肥技术,如圆柱形分格封闭堆肥、滚筒堆肥、竖式多层反应堆肥,在天津进行的污泥高温堆肥试验,已经探索出一套少加甚至不加调节剂、简单而便于管理操作的污泥堆肥工艺;我国近年在北京、唐山、太原、深圳、大连、石家庄、淄博、秦皇及徐州等城市,进行高温堆肥的研究,并取得工艺技术方面的初步成果。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与太原市排水处在太原市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合作建设的堆肥处理装置采用的就是强制通风动态发酵槽。深圳市中兴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加拿大诺曼工程公司合作,在国内新近推出了一项污泥处理专利技术――VERTADTM污泥好氧消化处理工艺(简称VD工艺)和污水处理专利技术――VERTREATTM污水好氧处理工艺(简称VT工艺)。目前在加拿大和美国已有三家采用该技术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VERTAD工艺是目前最先进的好氧消化技术,通过VERTAD工艺消化后的污泥达到美国环保总署规定的USEPA-503条A级生物固体标准。VD工艺深井反应器的修建深度为110m,直径为0.5~3.0m。采用常规的转孔技术,以10万m3/d规模的污水厂为例。

4.污泥干燥制肥

通过干燥造粒工艺,并向污泥中添加必要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将污泥加工成复合有机肥,大大提高了污泥肥效和经济价值,是污泥处置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国内利用干燥造粒技术处置污泥、生产有机复合肥的污水厂有大连、北京密云、太原等地;其中以太原杨家堡污水净化厂沃土生物有限公司的污泥干燥制肥技术和工艺设备(VT筒仓式高效气流堆肥装置)最具有代表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与其他堆肥发酵装置相比,具有产量大。投资少、占地少、发酵充分、无二次污染,并可根据处理量,灵活搭配发酵仓组合。VT筒仓式高效气流堆肥装置主要工艺如下所示:

向消化污泥中加入天然脱水剂和絮凝剂机械脱水调质堆积发酵二次发酵筛分热喷 造粒二次接菌 干燥计量包装 出厂

添加辅料干燥 计量包装出厂(有机复混肥)

5.石灰消解稳定

该工艺的原理是利用石灰和污泥中的水反应时释放出来的热量进行污泥干燥的。反应时温度逐步上升,最高达到102~105℃,干燥后的污泥产品,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主要利用途径有公路基土、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天津市开发的活性石灰稳定处置工艺与成套设备是在引进了日本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发和研制的,产品先后出口日本、印尼等,专门用于处置市政污水污泥、河道清淤污泥及橡胶产业排出污泥的处置。

6.污泥制陶粒

将污泥与黏土或煤灰按一定比例掺和,烧制成陶粒,可用作建筑材料,达到既处置污泥又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根据天津污水处理研究所的试验成果,生产1m3陶粒消耗污泥1.584 m3(污泥含水率75%)。陶粒的销售价格基本与污泥处理成本相抵。

7.污泥制水泥

污泥制水泥具有减容程度大,无害化处理彻底等特点。例如,上海万安企业总公司利用水泥窑焚烧处理城市污水污泥。但是目前利用水泥窑焚烧处理污泥的技术,还不十分成熟,污泥仅占水泥生产原料的3%,因此不能作为污泥处置的主流工艺。

8.污泥填埋

污泥填埋处置的基本方式是城市污泥经过简单的灭菌处理,直接倾倒于低地或谷地制造人工平原。它的好处是污泥无毒无害化,处理成本低,不需要高度脱水(或自然干化)。然而,城市污泥卫生填埋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填坑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经雨水的侵蚀和渗漏作用污染地下水环境,这对以地下水为生活水源的地区来说是不安全的卫生问题。此外,适宜污泥填埋的场所因城市污泥大量的产出而显得越来越有限。根据一份关于污水污泥情况调查报告,到2005年,欧盟国家的污泥卫生填埋场所仅能容纳污泥总产量的17%。在污泥不能被农用的情况下,污泥必须被填埋或焚烧。

9.污泥处置及资源化的其他技术

新的探索性的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包括作为填料回用、低热值燃料回用、建筑材料的附加原料、制造熔融材料和微晶玻璃、做粘合剂和可降解塑料等。图2是几种污泥处置技术在国内所占的比例。

图2:几种污泥处置技术在国内所占的比例

国内的污泥处置存在严重问题,从上图可以看到仍有13.79%的污泥没有任何处置,这将为环境污染带来巨大危害。

10.污泥处理处置的展望

从污泥处理处置趋势分析,今后污泥利用方面将会是土地利用和热能利用,污泥农用将会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及时了解污泥的各成分,同时在严格的污泥农用标准下改进污泥处理工艺。虽然堆肥受到处理周期,成本等的限制,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利用意识的提高,堆肥和其他有竞争力的处置技术的经济差额正逐步减少。